(1,3)-β-D-葡聚糖实验干扰因素的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血浆(1,3)-β-D-葡聚糖检测对血液病患者侵袭性真菌病的诊断价值

血浆(1,3)-β-D-葡聚糖检测对血液病患者侵袭性真菌病的诊断价值

血浆(1,3)-β-D-葡聚糖检测对血液病患者侵袭性真菌病的诊断价值近年来,由于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和免疫功能受损等因素,侵袭性真菌病(IFD)的患病率逐年增加,成为造成血液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IFD的诊断和治疗一直是临床医生面临的难题之一,因此研究新的诊断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近年来,人体内存在的某些营养物质在侵袭性真菌病的恶化过程中是否会发生变化成为了关注的焦点之一。

本文将对IFD的诊断方法进行探讨,并讨论血浆(1,3)-β-D-葡聚糖(BG)检测的诊断价值。

1. IFD的诊断方法IFD的诊断一直是临床医生面临的难题之一,传统的诊断方法主要依靠组织或体液样本的真菌培养和特异性染色,然而这些方法多存在着时间长、缺乏准确性等问题,且组织或体液样本的采集也存在操作难度大等问题。

近年来,有许多新的IFD诊断方法被提出,包括:血清(1,3)-β-D-葡聚糖测定方法(BDG)、侵袭性真菌PCR检测、CT及MRI等影像学方法。

其中,BDG作为一种新的IFD诊断方法,近几年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2. BG的来源与代谢BG是葡萄糖多聚体的一种,是真菌细胞壁的重要成分,并且往往被认为是生物被攻击时真菌的一种关键源泉。

BG的来源主要包括真菌、植物和细胞。

BG在代谢中具有重要的功能,其中真菌体内的BG主要由酵母菌、念珠菌和曲霉菌产生。

3. 血浆(1,3)-β-D-葡聚糖(BG)检测BG在IFD患者的血液中含量较高,可以作为IFD诊断的一种指标。

研究表明,在IFD患者血液中BG阳性率明显高于健康人群。

BG检测采用碳水化合物的免疫测定原理。

BG检测的阳性判定通常根据本体经验和不同的测试平台。

例如,一个常用的测试平台BG test Miraclon电化学免疫测定法提供了与BG特异性抗原结合的硫酸盐酯酶标记物,将样品在金电极的表面余留。

结合的复合物可以被亚硝酸盐还原生成硫酸盐酯酶还原物。

硫酸盐酯酶还原物的电信号记录和与标准曲线的比较将被用于测量BG水平。

(1,3)-β-D葡聚糖和曲霉菌半乳甘露聚糖抗原联合检测对侵袭性真菌感染的诊断价值

(1,3)-β-D葡聚糖和曲霉菌半乳甘露聚糖抗原联合检测对侵袭性真菌感染的诊断价值

(1,3)-β-D葡聚糖和曲霉菌半乳甘露聚糖抗原联合检测对侵袭性真菌感染的诊断价值张淑瑛;卢小东;王玉月【摘要】目的:评价(1,3)-β-D 葡聚糖[(1,3)-β-D-glucan assay,G test]和曲霉菌半乳甘露聚糖(Aspergillus galacto-mannan,GMtest)抗原联合检测对侵袭性真菌感染(invasive fungal infection,IFI)的临床诊断价值。

方法:根据欧洲癌症研究治疗组织和真菌病研究组(EORTC /MSG)的诊断标准结合我国血液病和恶性肿瘤患者 IFI 的诊断标准与治疗原则,将临床72例高度怀疑IFI 的患者分为临床诊断组32例,非感染组40例,采集外周血进行 G 试验和GM试验检测。

结果:G 试验和 GM试验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Youden 指数分别为68.75%、80.0%、73.33%、76.19%、0.4875和62.50%、82.5%、74.07%、73.33%、0.45;G/GM试验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Youden 指数分别为90.63%、72.5%、72.5%、90.63%、0.6313。

经统计学分析,单独检测时两试验敏感性、特异性均无显著性差异,而联合检测可提高敏感性。

结论:G 试验和 GM 试验对 IFI 有一定诊断价值,而联合检测大大提高了敏感性,对 IFI 的诊断更有价值。

【期刊名称】《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年(卷),期】2014(000)006【总页数】3页(P495-496,500)【关键词】(1, 3)-β-D葡聚糖;半乳甘露聚糖;侵袭性真菌感染【作者】张淑瑛;卢小东;王玉月【作者单位】江苏大学医学院,江苏镇江 212013; 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检验科,江苏常州 213003;江苏大学医学院,江苏镇江 212013;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检验科,江苏常州 21300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46.5侵袭性真菌感染(invasive fungal infection,IFI)又称系统性真菌感染,是指真菌侵入人体,在组织、器官或血液中生长、繁殖,并导致组织损伤及炎症反应的疾病。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1,3)-β-D-葡聚糖检测对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合并真菌感染诊断的临床价值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1,3)-β-D-葡聚糖检测对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合并真菌感染诊断的临床价值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1,3)-β-D-葡聚糖检测对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合并真菌感染诊断的临床价值卢岳虹;潘玲;谭玉萍;冯原;陆彩云;冯玉清;苏齐鉴;罗珍贞【摘要】目的:探讨支气管肺泡灌洗液(1,3)-β-D-葡聚糖(BG)检测对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合并真菌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6年12月在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呼吸科与重症医学科二区住院的90例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具体病情,这些患者被分为真菌感染组、普通感染组、非感染组,每组30例,分别采集患者的血浆和肺泡灌洗液标本进行葡聚糖检测试验,比较三组患者血浆和肺泡灌洗液BG浓度及对真菌感染预测效果.结果:三组患者血浆及肺泡灌洗液BG浓度比较,真菌感染组>普通感染组>无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G试验浓度为66.07pg/mL时的约登指数值最大为0.584,敏感性为66.7%,特异性为91.7%;肺泡灌洗液G试验浓度为78.3pg/mL时的约登指数值最大为0.733,敏感性为80%,特异性为93.3%.结论:肺泡灌洗液G试验较血浆G试验对早期真菌感染的诊断更有临床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期刊名称】《大众科技》【年(卷),期】2019(021)002【总页数】4页(P73-75,81)【关键词】支气管肺泡灌洗液;(1,3)-β-D-葡聚糖;真菌感染;早期诊断【作者】卢岳虹;潘玲;谭玉萍;冯原;陆彩云;冯玉清;苏齐鉴;罗珍贞【作者单位】广西中医药大学,广西南宁 530001;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广西南宁 530011;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广西南宁 530011;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广西南宁 530011;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广西南宁 530011;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广西南宁 530011;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广西南宁 530011;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广西南宁 53001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19;R56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主要包括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间质性肺疾病等,其在世界范围内具有较高的患病率、死亡率以及病程长和治疗成本高等特点,成为2015年全世界第3大死因[1]。

真菌[1-3]-β-D-葡聚糖与革兰氏阴性菌脂多糖检测[专家学习]

真菌[1-3]-β-D-葡聚糖与革兰氏阴性菌脂多糖检测[专家学习]

一类特制
10
非培养方法优点
快速报告结果 敏感性提高 取材简便 多以真菌在致病状态产生的物质为检
测标志物,结果阳性提示有致病性 定量检测可判断感染严重程度及疗效
评估
一类特制
11
非培养诊断的方法简介
真菌细胞壁成分
(1-3) - β- D-葡聚糖检测(G试验)
真菌抗原检查
半乳甘露聚糖(galactomannan) 抗原 (GM)
β1,3
b1,6 葡聚糖
磷脂 双分 子层
b1,3葡聚糖 合成酶
几丁质
麦角固 醇
一类特制
羊毛固醇C-14去甲基化酶
14位还原和7-8位异构酶
角鲨烯环氧化酶
17
1,3-β-D-葡聚糖结构
➢ 葡聚糖广泛存在于真菌细胞壁
糖蛋白类

➢ 1,3-β-D-葡聚糖占真菌壁成
葡聚糖
分50%以上,是真菌细胞壁
几丁质
上的特有成分 ➢ 以1,3-β-糖苷键连接的葡萄糖
一类特制
30
小结
1,3-β-D-葡聚糖是侵袭性真菌感染早期 诊断、疗效观察、预后评估有价值的实 验诊断。
1,3-β-D-葡聚糖检验其敏感性优于GM 侵袭性真菌感染的诊断与治疗是一个复
杂过程,实验室与临床应密切联系,为 临床医生提供诸如显微镜检查、真菌培 养、血清学标志物等多方面信息。
一类特制
一类特制
22
1,3-β-D-葡聚糖相关影响因素
以下情况可出现假阳性:
➢ 使用纤维素膜进行血透,标本或患者暴露于纱布或其 他含有葡聚糖的材料;
➢ 静脉输注免疫球蛋白、白蛋白、凝血因子或血液制品; ➢ 链球菌血症; ➢ 操作者处理标本时存在污染; ➢ 使用多糖类抗癌药物、放化疗造成的粘膜损伤导致食

葡聚糖的研究进展

葡聚糖的研究进展

ß-葡聚糖的研究进展燕麦β-葡聚糖是一种存在于大燕麦皮中的天然非淀粉类水溶性植物糖,其基本结构是由D葡萄糖以β14,β1-3糖苷键连接而成的线性多糖,这两种糖苷键的比例大致为7:3。

燕麦β-葡聚糖是一种水溶性膳食纤维,因其具有的黏性阻碍淀粉、蛋白质等物质的消化和吸收,并可增殖消化道有益菌,所以可对人体具有一些极为有利的生理功能:具有显著的降血脂、降血糖及提高免疫能力,维持肠道微生态环境等。

作为化妆品的有效成分,可以提高皮肤抗过敏能力,激活免疫功能,延缓皮肤衰老。

燕麦水溶性膳食纤维和燕麦葡聚糖,可有效降低餐后血糖浓度和胰岛素水平,降低胆固醇和预防心血管疾病.燕麦纤维食品易被人体吸收,并且因含热量很低,既有利于减肥,又适合心脏病,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食疗的需要。

降低胆固醇早在多年,科学家就发现β一葡聚糖能够减少肠胃吸收脂肪酸的速率,降低人体胆固醇的合成.随着β一葡聚糖研究的日趋成熟,学者们先后在动物及人体实验水平上进行了大量的实验,证实了β一葡聚糖在降低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方面具有特异的生理功能.科学家发现β一葡聚糖对胆固醇的影响主要在于能显著降低血浆中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而对高密度脂蛋白没有明显影响。

燕麦葡聚糖对高血脂人群有明显的降低胆固醇的作用。

降血糖每天食用葡聚糖燕麦食品后,患者血糖水平可降低约50%,使用燕麦食品有显著降低血糖作用燕麦汗葡聚糖可通过降低血脂含量,改善血液流动性能,加快糖类成分在吸收利用过程中的转运速度和效率,同时对糖尿病所并发的肝肾组织病变有良好的修复作用,并且可有效降低肝糖原的分解,从而导致血糖降低。

抗癌作用燕麦葡聚糖在肠道发酵产生的短链脂肪酸,能够降低葡萄糖苷酶,葡萄糖醛酸酶和脉酶等微生物代谢酶的活性;粘性的β一葡聚糖,还能增加肠道内次级胆酸的排出,这些酶及次级胆酸是结肠癌的诱发因子,因而燕麦葡聚糖具有抗癌作用.改善肠道燕麦葡聚糖在小肠中不能水解,而在大肠中降解并作为细菌发酵的底物,发酵产生短链脂肪酸,特别是丁酸,有益于肠道功能.燕麦β一葡聚糖能使小鼠肠道和粪便中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增值,而使大肠杆菌的数量减少,因此燕麦葡聚糖还具有改善肠道功能,促进肠道有益菌的增值.作用机理:燕麦β-葡聚糖可以刺激巨噬细胞,激活免疫系统,产生促进伤口愈合的细胞因子,保护细胞;长时间的高效保湿效果;显著的抗衰老功能,减少皮肤皱,提高皮肤弹性,改善皮肤纹理;增强对皮肤保护,提高皮肤抵抗刺激的能力;促进成纤维细胞合成胶原蛋白,促进伤口愈合,修复受损肌肤;抗过敏作用,消除皮肤炎症和组织水肿;加速皮肤的晒后修复,提高受损细胞的免疫能力;进胶原蛋白的合成和皮肤细胞的分裂增殖;强效保湿能力,提高肌肤细胞的滋润度,令皮肤光泽细腻富有弹性;一、ß-葡聚糖的性质1、ß-葡聚糖的结构ß-葡聚糖是一种天然提取的多糖,分子量大约在6500以上,大多数为水不溶性或胶质的颗粒,易溶于水,溶解度大于70%,10%水溶液的pH值为2.5-7.0,无特殊气味。

真菌(1-3)-β-D葡聚糖(知识分析)

真菌(1-3)-β-D葡聚糖(知识分析)

附1真菌(1-3)-β-D葡聚糖检测标准操作规程1.目的规范真菌(1-3)-β-D葡聚糖检测的操作规程,保证结果准确性。

2.原理实验条件下,来源于某些真菌细胞壁的(1-3)-β-D葡聚糖能够特异性地激活本试剂盒反应试剂的酶促凝集系统,使反应溶液的透光度发生变化。

利用(1-3)- β-D葡聚糖标准品建立β-D-葡聚糖生物效应与透光度变化关系的标准曲线,便可定量地测定人血液的(1-3)- β-D葡聚糖含量。

3.试剂真菌(1-3)-β-D葡聚糖检测试剂盒,湛江安度斯生物有限公司。

试剂盒包装规格:20人份/盒。

β-G试剂冻干粉状,0.25 ml / 支,10支β-G试剂复溶液无色液体,0.3 ml / 支,10支样品稀释瓶无色液体,0.9 ml / 支,20支复溶后的试剂溶液应在10分钟内使用。

若当次试验有剩余,可将剩余的试剂溶液置-20℃以下冷冻保存,一周内使用。

不能反复冻融试剂溶液。

4.检测设备:LKM动态试管检测仪。

5.实验用具:250 μl无热原吸头、20-200 μl移液器、75℃试管恒温仪、旋涡混合器、塑料试管架、无热原真空采血管(肝素抗凝剂)。

6.标本采集及送检要求6.1标本采集要求6.1.1采集过程要求无菌操作,用指定的肝素类抗凝、无菌、无β葡聚糖采血管;6.1.2常规住院病人早上用药前空腹采血,血透患者透析前采血。

6.2标本的送检和保存要求标本采集后应在半小时内离心,4小时内检测完。

若当日不能及时检测的标本应将离心后的血浆转移至无β葡聚糖的容器内-20℃以下冷冻保存,一周内使用。

7.实验操作7.1在试验开始前,先开启LKM动态试管检测仪,预热,一段时间后发出哔的一声,试管仪温度达到37℃,待用;7.2取本试剂盒所配的无热原真空采血管取受试者静脉血1~2 ml,以400 g离心10分钟;7.3取富含血小板的血浆100 μl,加到样品稀释瓶中,在旋涡混合器上轻轻混匀,然后插入75℃试管恒温仪中加热10分钟;7.4加热10分钟后,将样品稀释瓶从75℃试管恒温仪中取出,使其降至室温即可,即为1:10稀释的样品供试溶液;7.5取β-G试剂1支,开启;7.6取β-G试剂复溶液1支,开启后用移液器取0.25 ml加入β-G试剂中,轻轻摇匀,澄清后得试剂溶液备用;7.7打开检测软件连接LKM动态试管检测仪,进入临床检查采集数据界面,点击“开始”按钮,使检测软件进入待采集状态;7.8取本试剂盒所配的专用反应试管,先取已制备好的样品供试溶液100 μl加入反应试管中,然后加入50 μl试剂溶液,每个样品供试品溶液平行两管;7.9加样完毕,依次拿起试管在旋涡混合器上轻点一下,使试管中的溶液均匀混合,然后把各试管逐一插到LKM动态试管仪中,反应开始,37℃反应75分钟,在反应结束前填写试验相关的信息;7.10反应完毕,检测软件将自动处理数据,计算出样品供试溶液中的(1-3)-β-G葡聚糖测量值,进入“临床检查数据报告”可查看检验结果,进入“临床检查数据分析”可查看反应曲线。

1,3-β-D-葡聚糖(BG)检测侵袭性真菌感染诊断中的影响因素分析

1,3-β-D-葡聚糖(BG)检测侵袭性真菌感染诊断中的影响因素分析

1,3-β-D葡聚糖(BG)在检测侵袭性真菌感染诊断中的影响因素分析近20年来,由于大剂量广谱抗生素、抗肿瘤药物的长期应用,器官移植及造血干细胞移植等治疗方法的完善,各种导管在体内的介人以及恶性肿瘤、艾滋病等免疫功能低下患者的不断增加,侵袭性真菌感染的发病率明显上升。

侵袭性真菌感染(IFI)临床常无特异性,而真菌实验室诊断方法中镜检、培养、血清学诊断、组织病理学检查和分子生物学方法的检出率较低,G试验检测时间短其为非侵人手段在临床上广受关注。

目的及意义:分清1,3-β-D-葡聚糖检测(G试验)干扰因素,提高准确性。

G试验是及激活试剂中鲎变形细胞裂解物中的凝固酶(G因子),形成凝固蛋白,根据反应物的浓度变化对1,3-β-D葡聚糖浓度进行定量检测。

G试验是念珠菌感染的首选检查方法,检测速度快。

G试验是新的真菌抗原检测方法、念珠菌感染首选检查方法,在深部真菌感染早期诊断有重要意义,检查结果作为方法学评价标准,弥补了传统病理学及培养的不足,提高IFI检测率,缩短检查时间,早期治疗赢得时间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帮助。

G试验标准值:<10pg/ml为阴性,10pg/ml-20pg/ml是观察,>20pg/ml 阳性。

一般两次及以上G试验阳性及临床特征,并排除干扰因素就可以确定真菌感染。

BG升高原因:1,3-β-D葡聚糖((1,3)-β-D-glucan,BG)广泛存在于多种真菌细胞壁中,是真菌的特有多糖成分,包括念珠菌、曲霉菌、镰刀菌及卡氏肺孢子菌.占其干质量的50%以上,细菌、人和病毒都不含该成分,真菌菌丝生长的过程中、进入人体体液或深部组织后,经吞噬细胞的吞噬、消化等处理后,1,3-β-D葡聚糖可从细胞壁中释放出来,使血液和体液(如尿、脑脊液,腹水,胸水等)中1,3-β-D葡聚糖含量升高,故检测血液中的BG可以协助侵袭性真菌感染(IFI)的诊断,当真菌在体内含量减少时,机体免疫可迅速清除 1,3-β-D-葡聚糖。

真菌(1-3)-β-D葡聚糖体外检测影响因素探讨

真菌(1-3)-β-D葡聚糖体外检测影响因素探讨

真菌(1-3)-β-D葡聚糖体外检测影响因素探讨发表时间:2015-03-17T14:09:15.857Z 来源:《世界复合医学》2015年第2期供稿作者:向成玉丁银环景翠源[导读] 真菌(1-3)-β-D葡聚糖的检测是诊断深部真菌感染的快速准确的方法,其特异性和敏感性已经得到一致的公认。

向成玉丁银环景翠源四川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检验科 646000 【摘要】目的:探讨念珠菌细胞壁成分(1-3)-β-D葡聚糖检测的体外影响因素;方法:实验组:将白色假丝酵母菌用正常血浆、无热原蒸馏水、0.9%的生理盐水、0.02%两性霉素B生理盐水和0.75%氟康唑生理盐水稀释为0.5麦氏单位(含白色念珠菌1X107CFU/ml),对照组:将上述各液稀释100倍,采用免疫沉淀试验(G试验)检测其10次(1-3)-β-D葡聚糖含量,并进行体外培养,以此探讨生理盐水、抗真菌药物对(1-3)-β-D葡聚糖体外检测的影响;结果:实验组中,正常血浆葡聚糖含量为(92.5土14.2) ug/l,蒸馏水组含量为(94.5土15.2) ug/l,生理盐水组含量为为(93.6土14.8) ug/l,两性霉素B组含量为(95.5土16.2) ug/l,氟康唑组(97.3土16.8) ug/l,经统计检验组内结果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

对照组中:正常血浆含量为(6.8土2.7) ug/l,蒸馏水组含量为(6.1土2.4) ug/l,生理盐水组含量为为(7.3土2.0) ug/l,两性霉素B含量为(6.8土2.5) ug/l,氟康唑组(6.7土2.8)ug/l,经统计检验组内间结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

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01)。

结论:体外真菌细胞壁(1-3)-β-D葡聚糖含量变化与液体介质的无关,与真菌治疗药物无关,与念珠菌数量密切相关。

关键词 (1-3)-β-D葡聚糖体外检测两性霉素B 氟康唑[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influence factors of the detection of fungal cell wall 1,3-β-D-glucan in virto. Methods The experimental group: the Candida albicans were diluted with normal plasma, Pyrogen-free distilled water, 0.9% of physiological saline, 0.02% amphotericin B saline, and 0.75% fluconazole saline as 0.05 McIntosh unit (containing candida albicans 1X107CFU/ml). The control group: diluting the precursory solutions to 100 times. Measuring the concentration of 1,3-β-D-glucan in the solutions 10 times through G test , and culturing the Candida albicans in each solution in virto to study the influence of antifungal drugs, physiological saline on the testing of 1,3-β-D-glucan in vitro. Results The experimental group: the concentration of 1,3-β-D-glucan in normal plasma, Pyrogen-free distilled water, 0.9% of physiological saline, 0.02% amphotericin B saline, and 0.75% fluconazole saline were (92.5土14.2) ug/l,(94.5土15.2) ug/l, (93.6土14.8) ug/l,(95.5土16.2) ug/l, and (97.3土16.8) ug/l. The differences in the group are not significant by statistics test (P > 0.05). The control group: the concentration of 1,3-β-D-glucan in normal plasma, Pyrogen-free distilled water, 0.9% of physiological saline, 0.02% amphotericin B saline, and 0.75% fluconazole saline were (92.5土14.2) ug/l,(94.5土15.2) ug/l,(93.6土14.8) ug/l,(95.5土16.2) ug/l, and (97.3土16.8) ug/l. The differences in the group are not significant by statistics test (P > 0.05).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P < 0.001). Conclusion The concentration of Fungal 1,3-β-D-glucan in virto has noting to do with liquid mediums or antifungal drugs, but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number of candida. Key words: 1,3-β-D-glucan; detection in virto; amphotericin B; fluconazole 真菌(1-3)-β-D葡聚糖的检测是诊断深部真菌感染的快速准确的方法,其特异性和敏感性已经得到一致的公认[1.2]。

G试验介绍、影响因素和用药指南

G试验介绍、影响因素和用药指南

趋向性诊断,早期筛查真菌感染——临床医生的诊断帮手1-3-β-D葡聚糖本质及特点(1-3)-β-D葡聚糖特性G试验的特点耗时短,1小时左右;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定量检测;对于念珠菌血症,G试验是首选;葡聚糖广泛存在于真菌细胞壁中。

研究表明,(1-3)-β-D葡聚糖是占真菌壁50%以上的成分。

血液葡萄糖检测可在拟诊早期为临床医生提供机体是否感染真菌的可靠信息,1,3-β-D葡聚糖可用于真菌感染的早期诊断。

对热极为稳定,高压121℃并不能使其灭活。

在念珠菌和曲霉菌细胞壁中含量较多,对G试验灵敏。

有效早期筛查,可检测多种致病真菌感染,如念珠菌,曲霉,肺孢子菌,镰刀菌,地霉,毛孢子菌等; 当真菌进入人体血液或深部组织中后,经吞噬细胞的吞噬、消化等处理后,(1-3)-β-D葡聚糖可从胞壁中释放出来,从而使血液及其它体液中含量增高。

当真菌在体内含量减少时,机体免疫系统可将其清除。

在浅部真菌感染中(痰液、皮肤、粘膜等属于浅部真菌感染的范畴),(1-3)-β-D葡聚糖未被释放出来,故其在体液中的量不增高。

[1][2][3][4][5]G试验检测的临床意义——抢先治疗G试验和GM试验的比较易感因素广谱抗生素治疗;骨髓和实体器官移植;长期激素治疗;AIDS等免疫缺陷症;抗肿瘤药物和免疫抑制剂治疗;插管等侵袭性治疗;基础类疾病:糖尿病、肝硬化等;是早期诊断IFI 无创检测手段之一;快速诊断:在1-2小时内为临床诊断侵袭性真菌感染症提供试验依据;指导用药:根据结果有针对性使用抗真菌类药物立即治疗;评价效果:应用抗真菌药物后,定期检测,评价药物的有效性;监护病程:监护侵袭性真菌感染易感人群的病发状态;[6]G试验检测结果判读1、趋向性诊断儿童阈值比成人偏高,建议用50pg/m l 为阈值趋向性诊断——G 试验阴、阳性意义早期有效抗真菌治疗可极大改善患者预后美国四大医疗中心做的关于IF I 的一项回顾性研究*IFI: Intensive Fungal Infection 侵袭性真菌感染对于IFI 的患者,如不及时治疗会造成很高的死亡率(如图),因此早期有效抗真菌治疗至关重要。

1,3-β-D-葡聚糖定量测定在真菌感染诊断中的研究进展

1,3-β-D-葡聚糖定量测定在真菌感染诊断中的研究进展
于 婷 , 蔡 彤。 综述 ; 黄 清泉 审校 ( 中国食 品 药品检 定研 究院 : 1 . 医疗 器械检 定 所 ; 2 . 化 学药品检 定所 , 北京 1 0 0 0 5 0 )
关键词 : 1 , 3 一 I ) _ 葡 聚糖 ; 真菌感染 ; 定 量 测 定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6 7 3 — 4 1 3 0 . 2 0 1 3 . 2 3 . 0 3 8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 编 号 : 1 6 7 3 — 4 1 3 0 ( 2 0 1 3 ) 2 3 — 3 1 8 6 — 0 3
I ) _ 葡 聚 糖 可 从 胞 壁 中释 放 出 来 , 其在血液及其他体液( 如尿 、 脑 脊液 、 腹水 、 胸腔 积液 等) 中的含量 增加 。因此 , 1 , 3 — 8 一 D - 葡 聚 糖 已成 为 检 测 真 菌 感 染 的 一 个 有 意 义 的 指 标 。 国 内、 外 早 在 2 O世 纪 8 O年 代 就 开 始 对 1 , 3 — 0 一 D - 葡 聚 糖 的 定 量 检 测 方 法 进 行 研究 , 近年 来 更 取 得 了较 快 的进 展 。本 文 就 目前 已 有 的 1 , 3 一 B _ 【 ) _ 葡 聚糖 定 量 检 测 方 法 进 行 综 述 。
旁 路 活 化 检 测 革 兰 阴 性 菌 内 毒 素 的 鲎试 剂 , 发生凝 集反应 , 因
激 活 G 因子 , 故 称 为 G 试 验 。鲎 变 形 细 胞 溶 解 物 中除 含 有 G
由于 各 试 剂 盒 采 用 的 1 , 3 一 B — D葡聚糖标 准、 血 液 预 处 理 方
法以及鲎种类不同 , 测定的 1 , 3 - 6 一 D - 葡 聚糖 浓 度 值 存 在 一 定 的 差 异 。这 些 不 一 致 的 1 , 3 - 葡 聚 糖 浓 度 值 可 能 会 影 响 对 真

血浆1,3-β-D 葡聚糖对卡氏肺孢子菌肺炎的诊断价值

血浆1,3-β-D 葡聚糖对卡氏肺孢子菌肺炎的诊断价值

血浆1,3-β-D 葡聚糖对卡氏肺孢子菌肺炎的诊断价值伊洁;郑力胜;窦亚玲【摘要】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value of plasma 1 ,3‐β‐D glucan in the diagnosis of Pneumocystis carinii pneumonia(PCP) .Methods 50 patients with PCP ,50 patients with Pneumocystis carinii(PC) colonization and contemporaneous 50 patients without PC colonization were recruited as the study subjects and tested for plasma 1 ,3‐β‐D glucan(BG) .Results Median plasma BG in the PCP patients was 698 .5 pg/mL [interquartile range(IQR):184 .4-1 256 .0 pg/mL] ,which was higher than 66 .5pg/mL(IQR:50 .0-91 .0 pg/mL) in the PC colonization and 135 .9pg/mL(IQR:54 .0-556 .3 pg/mL) in the PC noncolonizationpatients ,respectively .The average level of plas‐ma BG in the PCP patients was (1 022 .8 ± 982 .6)pg/mL ,which was also higher than (74 .7 ±33 .6)pg/mL and (562 .7 ± 934 .9)pg/mL in the PC colonization and PC noncolonization patients ,respectively .The difference of the av‐erage levels among three group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0 .05) .With151 .5 pg/mL as the positive critical value ,thesensitivity ,specificity ,positive and negative predictive values of plasma BG for diagnosing PCP were 96 .0% ,74 .0% ,64 .9% and 97 .4% respectively .With plasma BG as the diagnostic method of PCP ,the area under the curve(AUC) of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 curve was 0 .89 .Conclusion The plasma BG can be used as an early diagnostic indicator of PCP ,which also can differentiate PCP from PC colonization .%目的:探讨应用血浆1,3‐β‐D葡聚糖(BG )用于诊断卡氏肺孢子菌肺炎的临床价值。

血浆(1→3)-β-D-葡聚糖快速定量测定的临床应用体会

血浆(1→3)-β-D-葡聚糖快速定量测定的临床应用体会

血浆(1→3)-β-D-葡聚糖快速定量测定的临床应用体会在临床工作中,侵袭性真菌感染越来越受到临床医生的重视,特别是肿瘤放化疗,骨髓/器官移植、AIDS和危重病等免疫功能严重受损的患者,其患病率和死亡率明显上升[1]。

当发生侵袭性真菌感染时,真菌细胞壁抗原成分(1→3)-β-D-葡聚糖从胞壁释放入血液或体液中,导致其浓度升高。

我们测定了大量可疑真菌感染的患者,发现血培养阳性时,其血浆(1→3)-β-D-葡聚糖含量处于较高水平;而血培养阴性时,血浆(1→3)-β-D-葡聚糖绝大多数呈现较低水平,通常<20pg/ml;提示血浆(1→3)-β-D-葡聚糖可作为侵袭性真菌感染的较特异性指标[2,3]。

但值得一提的是,在研究中出现了一些血培养阴性而血浆(1→3)-β-D-葡聚糖浓度异常升高的情况,结合患者的临床资料,现报道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1、材料:收集2012年5月至2014年1月我院202份发热住院患者血液标本,同时进行血培养及血浆(1→3)-β-D-葡聚糖测定。

其中血培养阴性而血浆(1→3)-β-D-葡聚糖浓度异常升高者7例,男4例,女3例,男女性别比为2.33:1;年龄在57-85岁之间;病区分布为ICU病房4例;血液科、肿瘤科各1例;呼吸科1例。

2、方法⑴、血培养及鉴定将晨起空腹静脉血用美国BECTON DICKINSON公司Bactec-9120全自动血培养仪及配套培养瓶行全自动培养,由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生产的Vitek32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依据API-20CAUX酵母菌鉴定系统进行鉴定。

⑵、血浆(1→3)-β-D-葡聚糖测定同时无热源操作采集晨起空腹静脉血,使用GKT-5M set动态真菌抗原检测试剂盒(定量)进行检测,血浆(1→3)-β-D-葡聚糖正常参考值<10pg/ml。

所有仪器和试剂均由北京金山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提供。

二、结果此7例血培养多次阴性而血浆(1→3)-β-D-葡聚糖持续升高患者,全部存在基础疾病,其中恶性肿瘤3例、重度复合外伤2例、大型手术1例、重症肺炎1例,其中4例为多器官功能衰竭、2例为全身炎症反应综合症。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1-3)β-D-葡聚糖定量检测对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诊断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1-3)β-D-葡聚糖定量检测对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诊断
第 34卷第 12期 GuangdongMedical Journal Jun.2013.Vo1.34.No.12
支气 管肺 泡 灌 洗 液 (1—3)I3一D一葡 聚糖定 量 检测 对 侵 袭 性 肺部 真菌 感 染 的诊 断 冰
李建伟 ,李斌 ,梁剑 平 ,梁宏 开
采用比浊法使用mb一80微生物快检测以下简称g试验有助于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速动态检测系统及配套的动态真菌检测试剂盒北京invasivepulmonaryfungalinfectionsipfi患者的早期金山川科技进行血浆及balf的g试验监测其具诊断但由于缺乏统一的诊断阈值判断标准多数体操作由检验医师完成结果5ngl记录为阴性研究仍沿用血清g试验的诊断阈值标准进行判断导5ngl记录具体数值将结果纳入本次研究数据
广 东省 中山市人民医院重症 医学科(528403)
【摘要】 目的 评价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1—3)B—D一葡聚糖定量检测 (G试验 )对侵 袭性肺部 真菌 感染(IPFI)的诊 断价值 ,探 讨其最佳诊 断阈值 。方法 将 ICU 内具有侵袭性肺部真 菌感染(IPFI)高危 因素的 214 例肺部感 染患者纳入研 究。所有患者在入住 ICU 当天行 支气管肺 泡灌洗术检 查,留取 BALF标本 行真 菌涂 片染 色、真菌培养及 G试验检测 ,同时留取血液标本行血 浆 G试验、血液真 茵培 养 ;依 据 IPFI诊 断标准及检 查结 果将 IPFI诊 断分 为确诊 、临床诊 断、拟诊 3个层 次并进行针对性治疗 ;将 确诊、临床诊 断及 治疗有效的拟诊认 定为 IPFI 真阳性 ,将治疗无效的拟诊 及 不能诊 断认 定 为 IPFI真 阴性 ,测 算并 比较 血浆 G试验 、BALF普 通病原 学检 查及 BALF G试验对 IPFI诊 断准确性上 的差异。结果 共 155例 患者可至 少拟诊 为 IPFI,结合治疗 效果 ,共 1l2例 患 者最终诊 断为 IPFI;与其他病原 学检测方式相 比,以 >30 ng/L作为检 验阂值 水平的 BALF G试验为最优微 生物依 据诊 断方法,经比较差异有统计 学意义(P<0.01)。结 论 BALF G试验 可为 临床 医师提供 IPFI的诊 断依 据 ,但 检 验 阈值 水平 需进 一 步 验 证 。

1,3-β-D葡聚糖(BG)在检测侵袭性真菌感染诊断中的影响因素分析-改

1,3-β-D葡聚糖(BG)在检测侵袭性真菌感染诊断中的影响因素分析-改

[1]黄云昆,史玉芹,朱雯梅,王佳,姚瑶.血浆(1,3)-β-D葡聚糖检测对深部真菌感染 诊断的临床评价[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3,10(5):520-521,523.
G试验相关影响因素
尽管目前BG检测已成为与真菌培养联合诊断IFI 的重要方法,但是BG检测用于诊断IFI仍存在很 多不能忽视的问题。
简单
2h
较高
分子生物学检测 (PCR技术)
一般
2h

血清学检测 (G/GM试验)
简单
2h

敏感性 低 <30%
高 低 高

特异性 一般
综合性评价 **

*

*

**
一般
***
早期、快速检测手段:G试验、GM试验、内毒素试验
11
G试验诊断标准
<10pg/ml
>20pg/ml
>50pg/ml
阴性
阳性
阳性(特异性高)
的特有成分
几丁质
以1,3-β-D糖苷键连接的葡 麦 角 固 醇 萄糖残基骨架作为主链
以分支状1-6-β-D葡萄糖残 基作为侧链
B1,3 葡 聚 糖 合 成 酶
7
G试验临床意义
G试验定义
8
BG升高原因
真菌菌丝生长的过程中、进入人体体液或深部组 织后,经吞噬细胞的吞噬、消化等处理后,1,3β D葡聚糖可从细胞壁中释放出来,使血液和体液(如 尿、脑脊液,腹水,胸水等)
感 染(IFI)的诊断。
9
BG升高原因
当真菌在体内含量减少时,机体免疫可迅速清 除1,3-β -D-葡聚糖。 在浅部真菌感染时1,3-β -D-葡聚糖未被释放出 来,故体液中不升高

标本溶血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干扰和影响及对策研究

标本溶血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干扰和影响及对策研究

标本溶血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干扰和影响及对策研究发布时间:2022-09-15T07:23:09.280Z 来源:《世界复合医学》2022年6期作者:张海瑞吴恩荣通讯作者[导读] 目的:研究标本溶血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干扰和影响及对策张海瑞吴恩荣通讯作者南京市栖霞区医院江苏南京 210000摘要:目的:研究标本溶血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干扰和影响及对策。

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1年12月我院接受的健康体检的健康者86例作为本次研究的生化检验标本的提供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在采集样本后不予溶血,并立即送检,观察组采集样本后进行人工溶血,观察两组生化检验结果。

结果:观察组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以及尿酸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谷氨酰转肽酶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尿素氮、肌酐以及血清葡萄糖均高于对照组,差异不具备显著性(P>0.05)。

结论:血液标本溶血会对生化检验结果带来很大影响,降低生化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因此,需要在临床检验操作中,严格按照相应的要求进行规范操作,尽最大程度减少干扰,确保生化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关键词:标本溶血;生化检验;检验结果生化检验是临床常用的检验方法之一,通过相应指标的高低可以为临床诊断提供重要的参考,方便医生更好的对患者进行诊疗。

有研究表明,在生化检验中,如果血液标本出现溶血情况,则会让检验结果产生一定误差,让医生不能针对患者的病情有效判断[1-2]。

因此,为了确保生化检验结果的准确性,需要分析出溶血标本的影响,并寻找出相应的对策,尽最大可能降低误差。

提高生化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对患者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因此,应该重视。

在本次研究中,主要以我院86例血液标本为例,分析标本溶血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21年1月~2021年12月我院接受健康体检的健康者86例作为研究样本提供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

【2017年整理】真菌(1-3)-β-D葡聚糖检测操作SOP文件

【2017年整理】真菌(1-3)-β-D葡聚糖检测操作SOP文件

真菌(1-3)-β-D葡聚糖测定规范操作1.目的建立真菌(1-3)-β-D葡聚糖检测标准操作规范,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2.授权操作人经培训合格的微生物实验室检验人员。

3.实验原理(1-3)-β-D葡聚糖检测原理:真菌(1-3)-β-D葡聚糖激活酶反应主剂中的G因子后形成凝固蛋白,根据其所引起的浊度变化对真菌(1-3)-β-D葡聚糖浓度进行定量测定。

4.产品性能指标4.1 灵敏度10pg/ml4.2 精密度批间CV≤10% 。

4.3 准确性回收率75-125%。

4.4 标准曲线相关系数r绝对值≥0.9805.实验组成5.1实验仪器及器具:MB-80微生物快速动态检测系统、洁净工作台、低速离心机、恒温仪,20~200µl加样器、100~1000µl加样器、旋涡混合器、定时器。

5.2实验耗材:200µl无热原吸头、1000µl无热原吸头、无热原平底试管、无热原真空采血管。

5.3试剂盒组成:真菌(1-3)-β-D 葡聚糖检测试剂盒(光度法):试剂盒包括反应主剂和样品处理液。

6.工作环境相对湿度:20%~80%;温度控制:10~30℃;电源电压:220V±10%,50Hz±2%。

7.标本采集及保存7. 1检测样本:血液、脑脊液、胸腹水、肺泡灌洗液等。

7.2采集要求:采样过程要求无菌操作,用专用的无热原真空采血管(肝素类抗凝)。

常规病人早上用药治疗前采血/取样(血透患者透析前采血)。

7.3样本保存:样本采集后应在3000转/分进行离心,若不能及时检测,应将血浆转移至无热原转移管内,在-20℃冰箱中冷冻保存,一周内使用。

8.操作程序8.1 打开MB-80微生物快速动态检测系统主机、电脑及恒温仪预热30min。

8.2 打开MB-80微生物快速动态检测系统软件,录入病人信息、样本种类及检测项目等信息后点击采集。

8.3 血液前处理过程,无菌操作,用专用无热原真空采血管(肝素类抗凝)抽取静脉血4ml轻轻混匀,按转速3000r/min进行离心1分钟,得到富含血小板血浆。

真菌(1-3)-β-D-葡聚糖检测60例分析

真菌(1-3)-β-D-葡聚糖检测60例分析

真菌(1-3)-β-D-葡聚糖检测60例分析从实际临床检验工作中,深切地感受到,真菌病原体感染仅次于革兰氏阴性杆菌感染和革兰氏阳性球菌感染。

真菌侵入人体组织、血液,并在其中生长繁殖,致组织损害、器官功能障碍、炎症反应,引起深部真菌感染。

(1-3)-β-D-葡聚糖是一种广泛存在于真菌细胞壁的抗原成分,占其干燥重量的80%~90%,其他微生物、动物及人的细胞成分和细胞外液均不含有[1]。

且(1-3)-β-D-葡聚糖含量与真菌感染数量成正比,故血浆中(1-3)-β-D-葡聚糖含量增高对深部真菌感染诊疗具有重要意义。

采用MB-80微生物快速动态监测系统进行(1-3)-β-D-葡聚糖检测,对应用抗真菌药物有效的60例病例进行研究,并从中列举2例,分析其在深部真菌感染患者诊疗中的作用。

结果发现,60例(1-3)-β-D-葡聚糖增高患者应用抗真菌药物治疗有效,且测定方法简便、省时。

血浆(1-3)-β-D-葡聚糖检测作为深部真菌感染诊疗的可靠方法,应引起广大临床医师的重视,早诊断、早治疗,避免滥用抗生素。

资料与方法调查对象是2011年4~9月各科住院患者,入院3天内检测(1-3)-β-D-葡聚糖增高且抗真菌药物治疗有效。

共收集到符合条件的患者资料60份,患者年龄20~80岁,平均47.5岁,男女比1.6:1(37/23)。

调查方法:①标本采集方法:用含有少许抗凝剂(肝素钠)的无热原真空玻璃管采取患者血液2ml,及时送检。

②试验方法及判定标准:采用MB-80微生物快速动态监测系统和配套试剂进行(1-3)-β-D-葡聚糖检测,结果判断标准:>20pg/ml为阳性,完成全部实验步骤约需1~2小时。

结果60例(1-3)-β-D-葡聚糖增高患者应用抗真菌药物治疗有效。

例1:患者,男,21岁,再生障碍性贫血,胸部CT检查,显示双肺感染性改变,右中肺病灶呈圆形,周围有毛刺状改变,内见空洞,提示霉菌感染的可能性极大。

实验室检查:入院后多次作血常规检查,白细胞平均1.2×109/L,血沉和C-反应蛋白(CRP)均升高。

内毒素及β-葡聚糖检测讲解

内毒素及β-葡聚糖检测讲解

1-3-β -D-葡聚糖本质及特点
1
真菌细胞壁成分,占50%以上
2
其他微生物、动物及人的细胞不含该成分
3
用于侵袭性真菌感染的早期诊断
(1-3)-β -D-葡聚糖特性
1.对热极为稳定,高压21℃并不能使其灭活。在 念珠菌和曲霉菌细胞壁中含量较多,对G试验灵 敏。
2.当真菌进入人体血液或深部组织后,经吞噬细 胞的吞噬、消化等处理后,(1-3)-β -D-葡聚糖 可从胞壁中释放出来,从而使血液及其它体液 中含量增高。当真菌在体内含量减少时,机体 免疫系统可将其清除。
检测样本:血液 采集要求:采样过程要求无菌操作,用专用的无
热原真空采血管(肝素类抗凝)。常规病人早 上用药治疗前空腹采血/取样(血透患者透析前 采血)。 样本保存:样本采集后应在3000转/分进行离心, 若不能及时检测,应将血浆转移至无热原试管 内,在-30℃冰箱中冷冻保存,一周内使用。 特殊标本处理 :对一般黄疸、溶血、乳糜血标本, 稀释2-5倍后进行检测 ;对于严重的黄疸、溶 血、乳糜血标本,应重新采血。
MB-80微生物快速动态检测系统
内毒素检测的参考值
检测值﹤10pg/ml,阴性。 检测值介于10~20pg/ml之间,临床观察期,建
议动态采血检测。 检测值﹥20pg/ml,阳性,建议临床结合症状进
行治疗。
检测方法的局限性
只能检测革兰阴性菌脂多糖含量,不能区分细 菌种属。
检测样本的采集与保存
3.在浅部真菌感染中,(1-3)-β -D-葡聚糖未被释 放出来,故其在体液中的量不增高。
侵袭性真菌感染的定义
侵 袭 性 真 菌 感 染 ( invasive fungal infection, IFI)定义:

真菌(1-3)-β-D葡聚糖

真菌(1-3)-β-D葡聚糖

附1真菌(1-3)-β-D葡聚糖检测标准操作规程1.目的规范真菌(1-3)-β-D葡聚糖检测的操作规程,保证结果准确性。

2.原理实验条件下,来源于某些真菌细胞壁的(1-3)-β-D葡聚糖能够特异性地激活本试剂盒反应试剂的酶促凝集系统,使反应溶液的透光度发生变化。

利用(1-3)- β-D葡聚糖标准品建立β-D-葡聚糖生物效应与透光度变化关系的标准曲线,便可定量地测定人血液的(1-3)- β-D葡聚糖含量。

3.试剂真菌(1-3)-β-D葡聚糖检测试剂盒,湛江安度斯生物有限公司。

试剂盒包装规格:20人份/盒。

复溶后的试剂溶液应在10分钟内使用。

若当次试验有剩余,可将剩余的试剂溶液置-20℃以下冷冻保存,一周内使用。

不能反复冻融试剂溶液。

4.检测设备:LKM动态试管检测仪。

5.实验用具:250 μl无热原吸头、20-200 μl移液器、75℃试管恒温仪、旋涡混合器、塑料试管架、无热原真空采血管(肝素抗凝剂)。

6.标本采集及送检要求6.1标本采集要求6.1.1采集过程要求无菌操作,用指定的肝素类抗凝、无菌、无β葡聚糖采血管;6.1.2常规住院病人早上用药前空腹采血,血透患者透析前采血。

6.2标本的送检和保存要求标本采集后应在半小时内离心,4小时内检测完。

若当日不能及时检测的标本应将离心后的血浆转移至无β葡聚糖的容器内-20℃以下冷冻保存,一周内使用。

7.实验操作7.1在试验开始前,先开启LKM动态试管检测仪,预热,一段时间后发出哔的一声,试管仪温度达到37℃,待用;7.2取本试剂盒所配的无热原真空采血管取受试者静脉血1~2 ml,以400 g离心10分钟;7.3取富含血小板的血浆100 μl,加到样品稀释瓶中,在旋涡混合器上轻轻混匀,然后插入75℃试管恒温仪中加热10分钟;7.4加热10分钟后,将样品稀释瓶从75℃试管恒温仪中取出,使其降至室温即可,即为1:10稀释的样品供试溶液;7.5取β-G试剂1支,开启;7.6取β-G试剂复溶液1支,开启后用移液器取0.25 ml加入β-G试剂中,轻轻摇匀,澄清后得试剂溶液备用;7.7打开检测软件连接LKM动态试管检测仪,进入临床检查采集数据界面,点击“开始”按钮,使检测软件进入待采集状态;7.8取本试剂盒所配的专用反应试管,先取已制备好的样品供试溶液100 μl加入反应试管中,然后加入50 μl试剂溶液,每个样品供试品溶液平行两管;7.9加样完毕,依次拿起试管在旋涡混合器上轻点一下,使试管中的溶液均匀混合,然后把各试管逐一插到LKM动态试管仪中,反应开始,37℃反应75分钟,在反应结束前填写试验相关的信息;7.10反应完毕,检测软件将自动处理数据,计算出样品供试溶液中的(1-3)-β-G葡聚糖测量值,进入“临床检查数据报告”可查看检验结果,进入“临床检查数据分析”可查看反应曲线。

鲎法测定细菌内毒素影响因素的研究进解析

鲎法测定细菌内毒素影响因素的研究进解析

鲎法测定细菌内毒素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董培智(山西省药品检验所太原030001 peizhid@)鲎试剂法是利用鲎血细胞溶解物(Limulus Amebocyte Lysate, LAL;Tachypleus Amebocyte Lysate,TAL)与微量(pg/ml级)细菌(主要是革兰氏阴性细菌,G-)的内毒素反应,从而检出被检物中内毒素的一种生物体外检测新技术。

因为其具有快速、简便、经济、灵敏度高、重现性好、一次可同时测几个样品等优点,自从一九六四年美国学者Levin 和Bang 发现此法以来[1],鲎法正被日益广泛地应用于医药卫生、食品卫生、环境卫生、分子生物学、以及微生物学中。

鲎法大致可分为凝胶法(Gel-colt end point or Gel-colt method,Gelation Assay)、比浊法(Turbridimetric Assay)色原基质法(Chromogenic Substrate method)、以及免疫法(Immunology Assay)等。

本文依据文献报道,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在用这些方法测定细菌内毒素时发现的一些影响因素及其消除方法的研究进展,以供试验者参考。

1 试验条件与操作培养条件、操作环境可能引起各次实验之间、各实验室之间的结果差异[2]。

1.1 时间鲎试剂在液态时极不稳定, 室温放置太久会影响反应灵敏度,故加样结束后,应立即放入恒温水浴中。

[3]延长保温时间,可提高LAL的灵敏度。

[4]有研究者[5]发现细菌内毒素国家标准品和工作标准品的不同混合时间与相对活性之间具有一定的规律,即5分钟时混合点的活性最强,混合时间越长,活性反而降低,但在三十分钟以内的各混合点测定的灵敏度均在规定范围之内。

在显色法中灵敏度与时间有关,故实验过程中既要严格控制每个环节的保温时间,又要严格控制终止时间[2][6][7]。

1.2 温度凝胶试验规定的孵化温度为37℃。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β-D-葡聚糖实验干扰因素的研究进展
(1,3)-β-D-葡聚糖是一种重要的多糖类化合物,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近年来,
随着对(1,3)-β-D-葡聚糖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实验中存在多种可能的干扰因素,这
些因素可能影响(1,3)-β-D-葡聚糖的提取、分离和检测结果。

研究人员对(1,3)-β-D-葡聚糖实验干扰因素的研究也逐渐受到关注。

本文将从温度、pH值、离子浓度和共存物质等几个方面综述(1,3)-β-D-葡聚糖实验干扰因素的研究进展。

一、温度
温度是影响(1,3)-β-D-葡聚糖提取和检测结果的重要因素。

一般来说,提取(1,3)-β-D-葡聚糖的温度过高会导致其降解,从而影响实验结果。

在进行葡聚糖提取实验时,需要注意温度控制,避免过高温度对(1,3)-β-D-葡聚糖的影响。

二、pH值
三、离子浓度
离子浓度也是影响(1,3)-β-D-葡聚糖实验结果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实验过程中,
高浓度的离子可能会与葡聚糖发生离子交换反应,导致葡聚糖的沉淀或变性,从而影响实
验结果。

需要在实验中对离子浓度进行控制,以减少其对实验结果的干扰。

四、共存物质
除了上述因素外,实验中的共存物质也可能对(1,3)-β-D-葡聚糖的提取和检测结
果产生干扰。

有些共存物质可能与葡聚糖发生竞争吸附或键合,导致葡聚糖的损失或检测
结果的偏差。

在进行葡聚糖实验时,需要对样品中的共存物质进行充分考虑,采取合适的
方法将其去除或减少其对实验结果的干扰。

温度、pH值、离子浓度和共存物质等因素都可能影响(1,3)-β-D-葡聚糖的提取和检测结果。

在进行葡聚糖实验时,研究人员需要充分考虑这些因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
减少它们对实验结果的干扰,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今后的研究中,还需
要进一步深入探讨这些干扰因素对葡聚糖实验结果的影响机制,为葡聚糖的提取和检测提
供更为科学和有效的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