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发展规划
芜湖市中心城区规划文本
芜湖市中心城区规划文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芜湖市人民政府 2008.11 2第二部分:芜湖市中心城区总体规划(2006~2020年)文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实现芜湖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促进城市社会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和谐发展,指导城市建设,特制定《芜湖市中心城区总体规划(2006~2020年)》(以下简称“本规划”)。
文本中带有下划线标识的部分为强制性内容。
第二条本规划是指导芜湖市城市建设和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凡在中心城区城市规划区范围内进行建设活动的所有单位和个人,均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的规定,执行本规划。
第三条本规划由规划文本、规划图件和规划说明三部分组成。
规划文本和图件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第四条规划依据4.1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年);4.2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6年);4.3 建设部《近期建设规划工作暂行办法》(2002年);4.4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城乡规划部分》(2000年);4.5 《安徽省城镇体系规划(2004-2010年)》;4.6 《安徽省沿江城市群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2006年);4.7 《芜湖市城市总体规划(调整)》(2000~2010年);4.8 《芜湖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0~2010年)》;4.9 芜湖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2006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芜湖市人民政府 2008.11 34.10 国家、省、市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
芜湖市弋江区基础设施“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优化城市路网结构
芜湖市弋江区基础设施“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优化城市路网结构持续改善城市老旧小区、安置小区和农贸市场,促进城市旧貌推陈出新;打造特色街区,释放城区魅力;挖掘城市资源,发挥全区体育、教育、医疗、年青等优势,重点加强城市健身空间、医疗空间、教育空间建设,提高城市资源利用效率,激发城区发展活力;发展夜间经济,完善城市功能配套设施服务;优化城市路网建设,促进城市资源要素自由流动;重视城市排污、排水等“城市里子”,促进城市机体吐故纳新。
持续改善城市旧貌。
老旧小区、安置小区和背街巷道改造内容以“清单”方式提供给社区,自主选择改造提升内容,着重改造完善公建配套和基础服务设施,适度提升建筑本体和小区环境,增设电梯、楼体绿化和节能改造等设施。
建立由区政府统筹、街道组织、社区实施、居民参与多元改造工作机制,建立试点、探索和全面推广的工作步骤。
建立健全物业管理长效机制,支持老旧小区和安置小区成立业主委员会,发挥党员、志愿者在改造中的重要作用。
协调老旧小区、安置小区改造空间与城市风貌之间关系,加强小区外立面与协调城市文脉相联系。
探索引入社会力量,建立创新性的老旧小区投资、融资模式,提供专业配套服务,催生相关产业发展。
改造提升农贸市场在灯光照明、通风换气、排水、垃圾处理、停车场等硬件设施,提供设置休息区和座椅等基础设施,设立符合疫情需要的卫生消杀设施。
加强城乡环境卫生管理,统筹城乡环卫一体化高质量运行,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和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
进一步优化农贸市场和商业网点的科学布局,合理布局农贸市场和商业网点。
城市老旧小区、安置小区和住宅配套项目推动特色街区发展。
深耕区域文化特点,发展区别化的夜文化示范街区和休闲娱乐项目,培育、重塑和打造一批特色街区。
体育特色商业街。
依托奥体中心、会展中心等设施,与临近文化公园和周边街道进行空间资源整合。
酒吧特色餐饮街。
重新规划设计新时代商业街,搭建消费新场景,引导各类时尚餐饮酒吧集聚,形成有小资情调的酒吧特色餐饮街区。
芜湖三山近期规划方案
芜湖三山近期规划方案一、引言近年来,芜湖市三山地区风景秀丽,具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
为了进一步开发和利用这些资源,促进地区的经济发展,芜湖市政府制定了近期规划方案。
本文将详细介绍芜湖三山近期规划方案。
二、规划目标芜湖市政府制定的近期规划方案的目标是以三山地区为核心,打造集生态旅游、文化体验、休闲度假为一体的综合旅游区域。
通过规划,希望进一步提升三山地区的知名度和吸引力,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游览和投资,推动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
三、城市建设及规划1. 交通建设:加强交通网络建设,新建高速公路、扩建机场和火车站,提升交通运输便利性,方便游客前来三山地区。
2. 市容环境建设:加强市区环境整治和城市绿化建设,打造宜居、宜游的城市环境,营造良好的空气质量和生态环境。
四、景区规划1. 南山景区:加强南山景区的开发和建设,提升山势特色,修建登山步道和观景平台,加强景区管理,打造成为全国著名的登山胜地。
2. 灵岩山景区:重点开发灵岩山景区,依托山体地形特点,开展峡谷漂流等刺激项目,增加游客的参与度和互动性。
3. 芜湖湖景区:整治芜湖湖周边环境,提升湖景观赏价值,修建湖岸步行街和观光码头,推动芜湖湖的发展成为一处休闲娱乐的热门景点。
五、旅游服务设施建设1. 酒店建设:加强酒店建设,提高酒店的档次和服务水平,满足不同层次游客的需求。
2. 餐饮设施建设:加强餐饮设施的建设,提供各种特色美食,满足游客的口味需求。
3. 旅游设施建设:增加旅游设施的建设,如儿童游乐场、购物中心等,提升游客的娱乐和购物体验。
六、宣传推广1. 建立宣传平台:建立官方网站和微信公众号,进行三山地区旅游资源的宣传推广,吸引更多的游客关注和了解。
2. 举办活动:定期举办丰富多彩的旅游活动,如登山比赛、文化节等,吸引更多游客参与。
3. 合作推广:与旅行社、媒体等合作,通过线上和线下渠道进行宣传推广,拓展市场。
七、总结芜湖三山近期规划方案的制定将进一步提升三山地区的知名度和发展潜力,促进地方经济的繁荣。
轻轨芜湖规划方案
2.减缓措施:采用先进技术降低噪音、振动影响,实施绿化遮挡等措施。
3.补偿措施:对受影响区域进行生态修复,提升环境质量。
九、实施策略与保障
1.政策支持:制定相关政策,确保轻轨建设合法合规。
2.资金筹措:通过政府投资、市场融资等多种途径筹集资金。
2.停车场:设置4处停车场,满足线路运营需求。
3.控制中心:建立1处控制中心,实现对整个轻轨网络的监控和管理。
七、运营组织
1.运营计划:根据客流需求,制定分时段的运营计划,高峰期加密班次。
2.车辆配置:结合线路特征和客流预测,合理配置车辆。
3.票务政策:设计多元化票价体系,兼顾不同乘客需求。
八、环境影响评估与措施
3.技术保障:引进先进与轻轨建设,形成合力。
本方案旨在为芜湖市轻轨建设提供指导性意见,具体实施过程中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在规划实施过程中,应充分征求各方意见,确保方案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行性。
第2篇
轻轨芜湖规划方案
一、前言
芜湖市位于长江与青弋江交汇处,是长江中游地区的交通枢纽和商贸城市。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增长,交通拥堵问题日益严重,对城市轨道交通提出了迫切需求。本规划方案旨在构建高效、环保、人性化的轻轨交通系统,缓解城市交通压力,提升市民出行质量。
八、环境影响评估
1.环境影响识别:分析轻轨建设对沿线环境、生态、社会等方面的影响。
2.减缓措施:采取绿化、隔声、振动控制等措施,降低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3.补偿措施:对受影响区域进行生态修复、景观提升等补偿。
九、实施保障
1.政策支持: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保障轻轨建设顺利进行。
2.资金筹措:多渠道筹集资金,确保项目投资需求。
芜湖工业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芜湖工业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芜湖市位于中国安徽省南部,是一座以工业为主导的重要城市。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以及国家对制造业的大力支持,芜湖工业发展经历了一系列的变革和壮大。
本文将对芜湖工业发展的现状进行分析,并展望未来的趋势。
当前的芜湖工业发展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首先,制造业是芜湖工业的核心产业,电力设备制造、汽车制造、钢铁冶炼等行业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
特别是近年来,芜湖市政府大力引导正力汽车、三一重工等龙头企业的进驻,加快致力于打造一个汽车零部件生产基地和汽车整车制造基地,推动了当地汽车产业链的形成与完善。
其次,航空产业也取得了显著进展。
芜湖航空产业产值达数百亿元,包括航空零部件制造、商用飞机总装等。
此外,新兴产业如新能源装备制造、高端装备制造等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未来,芜湖工业发展将面临一些重要趋势。
首先,随着工业化的深入发展,芜湖工业将更加注重环保和可持续性发展。
政府将加大扶持力度,鼓励企业采用清洁能源和环保技术,推动工业转型升级。
其次,芜湖工业将加强与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重视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
这将有利于提高产业的竞争力和技术含量。
第三,芜湖工业将积极参与国际合作,拓展海外市场。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实施,芜湖将加强与相关国家和地区的经贸合作,实现更加开放和多元的发展。
在芜湖工业未来发展中,还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随着劳动力成本的上升,芜湖工业将面临劳动力资源的紧缺问题。
企业需要通过技术创新和自动化生产来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
其次,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和市场竞争加剧也将是芜湖工业发展的挑战。
企业需要加强自身核心竞争力,提升产品和服务的质量。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芜湖市政府已经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
首先,政府将进一步加大对优质企业的支持力度,提供优惠政策和资金支持,促进其加大技术创新和研发投入。
其次,政府将加强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提升劳动力素质和技术水平。
第三,政府将积极引导企业拓展海外市场,提供相应的贸易和金融支持。
芜湖未来发展方向规划
芜湖未来发展方向规划芜湖市,地处中国东部,长江流域安徽省中部,是一座充满活力和发展潜力的城市。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芜湖市的未来发展备受关注。
在新时代背景下,制定科学的未来发展方向规划对于促进芜湖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1.城市发展定位芜湖市应以“现代制造业核心城市、长江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宜居宜业宜游城市”为城市发展定位。
坚持以制造业为主导,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打造现代制造业产业集聚区。
同时,充分发挥长江的区位优势,加强与长江经济带合作,实现资源互补、合作共赢。
同时,注重城市宜居环境建设,提高城市品质,吸引人才和资本的流入,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
2.产业结构调整芜湖市应加快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实现由传统产业向现代产业转型。
重点支持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培育若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同时,加强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提高传统产业的智能化、自动化水平,提升整体产业竞争力。
3.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芜湖市应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完善城市交通、水利、供电、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
建设现代化、智能化的城市运行管理系统,提高城市管理效率,优化城市生活环境。
同时,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动节能减排,建设生态城市,打造宜居城市环境。
4.人才培养与吸引芜湖市应构建人才培养与吸引机制,加大对人才的吸引力度,吸引各类人才来芜湖创业、发展。
同时,加强对本地人才的培养,建设产学研用一体化的人才培养体系,培养适应现代产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5.城市文化建设芜湖市应注重城市文化建设,加强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塑造芜湖独特的城市文化品牌。
建设一批文化设施和艺术场所,丰富城市文化生活,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
同时,鼓励文化产业的发展,推动文化与经济的融合发展,打造文化名城。
在未来发展规划中,芜湖市要着眼于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坚持创新驱动,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全面提升城市综合实力,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交通运输部、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芜湖港总体规划(2016—2030年)的批复
交通运输部、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芜湖港总体规划(2016—2030年)的批复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交通运输部•【公布日期】2016.10.12•【文号】交规划函〔2016〕721号•【施行日期】2016.10.12•【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交通运输综合规定正文交通运输部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芜湖港总体规划(2016—2030年)的批复交规划函〔2016〕721号芜湖市人民政府:《芜湖市人民政府关于恳请批准芜湖港总体规划(修订)的请示》(芜政〔2016〕61号)收悉。
经研究,原则同意《芜湖港总体规划(2016—2030年)》(以下简称《规划》)。
现就《规划》的主要内容批复如下:一、《规划》包括芜湖市行政区划内的长江港口和合裕线、芜申运河、西河、青弋江、漳河、黄浒河、青山河、青弋江分洪道、永安河等主要支流港口。
二、芜湖港是全国内河主要港口和区域综合运输枢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依托和安徽省对外贸易的重要口岸,是芜湖市及皖东南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是以集装箱、商品汽车滚装、煤炭、建材、非金属矿石运输为主,兼顾旅游客运的综合性港口。
三、同意《规划》提出的港口岸线利用规划,规划港口岸线87.904千米,其中已开发利用18.721千米。
(一)长江岸线。
共规划港口岸线59.304千米,其中已开发利用18.481千米。
左岸:荻港过江电缆下游600米至泥汊,自然岸线长4600米,规划为港口岸线。
江坝至大兴洲,自然岸线长1750米,规划为港口岸线,其中已开发利用49米。
同心村至规划芜湖长江公路二桥上游800米,自然岸线长1920米,规划为港口岸线。
外香墩至三坝,自然岸线长10220米,除河口占用500米岸线外,其余9720米规划为港口岸线。
横埂至徐埂,自然岸线长2500米,规划为港口岸线。
商合杭铁路芜湖公铁长江大桥上游940米至820米,自然岸线长120米,规划为港口岸线。
芜湖芜湖市城市总体规划
一、城市基本情况—城市规划
芜湖市城市总体规划——城市总体布局
“一心四区”城市总体空间结构
中部城市核心区 该区为市级商业、金融设施所在地和城市行政管理中 心、文化、体育中心所在地,积极发展区域服务性商 贸金融业和文体娱乐业。 北部产业区 该区以工业用地为主体,适度配置居住、商业金融用 地。该区内的凤鸣湖生态保护区为城市主要的文化休 闲和观光旅游生态绿地。 东部产业拓展区 该区即经济技术开发区,以工业和大型物流用地为主 体,适度配置居住、商业金融、科技研发用地。 城南高教、高新技术区 该区位于城南纬五路以南,由高教园区与高新技术开 发区组成,适当发展生活居住用地。 西部(江北)产业拓展区 该区位于长江对岸,目前仅有裕溪口约2平方公里属 芜湖市辖区,其余均属巢湖市无为县辖区,从城市跨 江发展的必然趋势考虑,将该片纳入城市发展利用空 间,规划以重化工业和现代物流业为发展方向。
50000
20.00%
300 250 200 150 18.00% 100 50 0 17.00% 16.00% 20.00%
40000 15.00% 30000
19.00%
10.00% 20000 5.00%
10000
0
0.00%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增幅
2008年
2009年
人均GDP (单位:元)
固定资产投资增速
2008年
2009年
地方财政收入 (单位:亿元)
2010年
2011年
增幅
450 400 350
08-11年 芜湖市社会消费品总额及增速
23.00% 22.00% 21.00%
60000
08-11年 芜湖市人均GDP及增幅
芜湖市区及三县125规划-弋江区
弋江区商务局当前工作进展情况及下一步发展思路近年来,区商务局按照《弋江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提出的“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完善城市服务功能”的要求,围绕第三产业发展做了大量的基础性工作,在全区上下的共同努力下,我区第三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市场规划布局渐趋合理,市场流通秩序有所改善,现代商贸流通业启动条件成熟。
下面,将近年的几项重点项目进展情况汇报如下:(一)和瑞动漫科技园位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内,九华南路与峨山路交叉口,马饮客运站对面,占地面积200亩,建设面积270000平方米,项目总投资4.7亿元。
项目投资方杭州和瑞科技有限公司。
该项目以动漫、游戏的研发、生产制作为核心的动漫基地和以软件设计开发为主体的IT产业基地两大部分,规划建设科技服务中心、研发中心、制作中心、展销中心、衍生产品制作中心有及商务配套和人才公寓等。
目前,该项目已完成规划设计方案的评审,正在进行拆迁、场地平整,计划9月份开工建设。
(二)小商品批发市场位于西干路以东,利民路以南,弋江南路以西,纬三路以北,总占地面积560亩,项目总投资10亿元,以经营服装服饰、纺织品、鞋帽箱包、儿童商品和文化艺术商品等为主。
一期拟启动纬二路与纬三路之间的200亩。
该项目已列入今年的市重点工程。
目前,该项目已完成项目立项、规划选址(一书一证)、土地测绘和拆迁公告。
(三)农副产品批发交易市场位于铁路外绕线以东,青弋江以南,三环路以西,利民东路以北,总占地面积1200亩,主要以农副产品交易、冷藏、配送及相关配套商业为主。
一期拟启动200亩的果品市场和冷库项目。
合肥华泰、浙江赛尔两个集团已经来区实地考察多次,并针对项目投资细节进行深入洽谈。
浙江赛尔集团已对此项目提出了详细的规划设计和项目建议方案,计划投资2.2亿元,规划建设集展示、检测、交易、加工、冷藏、储存和配送为一体的农副产品综合性批发市场。
目前,该项目已完成项目立项、规划选址和土地测绘。
芜湖2023工作报告
芜湖2023工作报告引言本文档旨在总结和展示芜湖市2023年的工作成果,同时提供了对未来发展方向的展望。
2023年工作回顾经济发展在2023年,芜湖市的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市政府积极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和创新驱动发展,重点发展了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通过引进高端科技企业和项目,改善了产业结构,促进了经济的稳定增长。
全市GDP增长率达到了7%,超过了全国平均水平。
城市建设芜湖市注重城市环境建设,大力推进城市更新和生态保护。
2018年启动的城市副中心规划得到了有效实施,新市政府办公区、商业中心、文化广场等重点项目相继建成投入使用。
同时,加大了老旧小区改造力度,提升了市民的居住环境。
在生态保护方面,芜湖市加大了水环境治理力度,优化了生态系统结构,提升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社会事业在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社会事业方面,芜湖市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
教育方面,提升了中小学教育质量,完善了教育资源配置。
医疗方面,提升了医疗服务水平,建设了一批高水平的医疗机构。
文化方面,加强了文化建设,推动了文化创意产业发展。
体育方面,举办了一系列的体育赛事,提高了市民的健康水平。
城乡发展芜湖市注重城乡发展的协调与平衡,加大了对农村的支持和投入。
通过改善农田水利设施、提升农村基础设施、发展农村旅游等方式,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同时,加强了对农民的培训和技能提升,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水平。
在城乡统筹方面,推进了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促进了农村土地流转,增加了农民的收益。
未来展望经济发展在未来,芜湖市将继续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创新驱动发展。
重点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强对高新技术企业和项目的引进和扶持。
加强与周边城市的合作,形成更加完善的产业链和创新链。
城市建设芜湖市将继续推进城市副中心规划,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城市。
加强城市更新,提高城市功能和品质。
注重生态建设,促进生态环境的改善和保护。
芜湖荆山最新规划方案
近日,人民政府网站发布了《芜湖市镜湖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的通知》公示,其中对未来的发展规划作出了明确定位,涉及人们关心的教育、交通、未来发展规划等各个方面。
发展定位长三角产业互联网示范区。
依托产业互联网发展基础及科教资源集聚优势,把握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和G60科创走廊建设契机,进一步提升首位产业地位,推动互联网与实体产业深度融合。
完善“一院多园”(镜湖区首位产业发展布局,“一院”即产业互联网研究院,“多园”即芜湖人力资本产业园、高效物流产业园、新零售产业园等区内各类产业园区。
)载体功能和产业服务体系,充分发挥智慧物流、人力资本、新零售等优势,上下延伸拓展产业链,探索产业互联网高效发展的新模式、新路径并形成示范。
长江经济带服务业现代化创新区。
把握区位改善和自贸区芜湖片区建设契机,顺应居民消费升级和全产业融合发展大势,围绕现代商贸、文化旅游、金融等领域,不断探索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新路径,在传统服务业创新赋能、线上服务与线下服务互补融合等方面创新先试,提升镜湖区在长江经济带的影响力。
安徽绿色高质量发展现代化先行区。
围绕“水清岸绿产业优美丽长江(安徽)经济带”建设,坚持将生态优先理念落实于经济社会发展全领域、全过程,探索高开发密度中心城区绿色高质量发展路径,推进品质城区建设与美丽长江保护互促共进,大力发展生态友好型创新经济,倡导简约适度的生活方式,彰显中心城区绿色发展特质,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幸福和生态良好协同。
长三角基层治理现代化引领区。
强化党委领导核心作用,依托镜湖区在社会治理领域的创新基础,围绕“网格化、智能化、网络化”目标,进一步加强社会治理改革和创新。
不断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引导鼓励多元主体参与社会治理,走出一条创新特色鲜明的基层社会治理镜湖新路径。
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显增强的现代化中心城区。
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城市环境,营造开放包容友善的城市文化,提升城市发展质量和功能品质。
《芜湖市城市总体规划(2012~2030年)》公示
/newsinfo.php?id=1845
2/18
12-5-19
《芜湖市城市总体规划(2012~2030年)》公示--芜湖市城乡规划局 -- 芜湖市城乡规划局主办
芜湖因水而兴,规划 “以山为骨、以水为脉”,建设拥江魅力都市。江北新城商务文化核心区、江南城区现代服务核心区及龙湖都市生 态休闲区遥相呼应,两江三城共同构建水清山秀、宜居宜业的大芜湖。
按照国家、安徽省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目标的总体部署,建设经济实力雄厚、创新活力迸发、生态环境优美、城市功能完善、文化繁荣发 展、社会和谐有序的现代化大都市。到2030年左右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机制完全建立,全面实现现代化。
3、城市规划策略 (1)区域联动芜马同城,打造安徽省域核心 积极构建宁合芜城市群,与南京“战略合作”、与合肥“并进引领”。加快推动芜马都市圈建设,与合肥都市圈共同实现安徽省双核引 领目标。 (2)自主创新加速转型,确立核心竞争优势 坚持自主创新、转型升级,努力构建具有自主品牌和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壮大四大支柱产业,加快培育四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优先发展五大服务业。努力打造区域金融中心、贸易物流中心和文化旅游中心。 (3)提升江南舞动江北,开启都市跨越篇章 坚持组团发展与产城融合理念,举全市之力,加快实施跨江发展,形成城市两岸共同繁荣的拥江发展格局。突出综合集聚、高端引领, 完善城市各组团服务配套功能,打造宜居宜业宜游城市。 (4)江湖溢彩山水同城,建设拥江活力之城 凸显“山水”、“文化”特色,本着显山露水的理念和以人为本的原则,建设拥江魅力都市。大力推动文化产业与现代科技深度融合, 提升文化软实力,着力打造皖江明珠、创新之城。 4、城市发展规模 (1)人口规模 2030年市域总人口530万左右,城镇人口450.5万左右,城镇化水平85%。市区(不含江北集中区,下同)城镇人口290万。 (2)城乡建设用地规模 2030年市域城镇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628平方公里,市区城镇建设用地350平方公里。 三、区域协调措施 1、构建宁合芜城市群 坚持“区域联动、组群发展”思路。按照长三角城镇体系规划要求,与南京“战略合作”,与合肥“并进引领”,积极构建宁合芜城市 群。 2、打造芜马都市圈 整合城际铁路系统,协调跨江通道的建设与跨江交通系统的网络化,促进芜马都市圈内交通设施的共建共享。整合芜湖、马鞍山的比较 优势,强调品牌创新,突出自主品牌汽车和精品钢产业优势,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长江中下游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和物流 中心。 四、市域城镇体系 1、规划思路 按照市域一体、城乡统筹的思路,坚持“三个集中”(工业向园区集中、农民向城镇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两个延伸”(基 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六个一体化”(城乡规划管理一体化、产业发展一体化、基础设施一体化、社会事业一体 化、就业和社会保障一体化、生态环境建设一体化),着力打造生态城市,建设美丽乡村。 2、空间结构 市域空间结构规划为“两带两轴”,“两带”为北沿江城镇发展带和南沿江城镇发展带;“两轴”为合芜宣城镇发展主轴和滁黄城镇发 展次轴。构建“1、4、7”组团式市域空间架构,以市区为主城,四个县城为副城(无城、湾沚、繁阳和籍山),打造七个新市镇(白茆、 石涧、襄安、许镇、弋江、荻港和六郎)。 3、副城职能与规模 (1)无城 由现状无城和高沟组成。定位为高端装备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市域西部综合型滨江生态宜居城市;2030年城镇人口约40~60万。 (2)湾沚 皖江城市群机械制造和加工业基地,市域东南部综合型滨水园林城市;2030年城镇人口约25~35万。 (3)繁阳 新材料和高端装备制造业基地,市域西南部综合型山水宜居城市;2030年城镇人口约20~30万。 (4)籍山 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市域南部综合型生态宜居城市;2030年城镇人口约25~35万。 4、产业布局 规划坚持“自主创新、转型升级”的产业发展理念。努力构建具有自主品牌和国际竞争力的“445”现代产业体系:壮大四大支柱产业, 加快培育高端装备、光电光伏、新材料、智能家电四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优先发展金融、现代物流、服务外包、文化创意和旅游五大服务 业;努力打造“区域金融中心、区域贸易物流中心、区域文化旅游中心”。 坚持“节约集约、腾笼换鸟、整合提升”原则,引领城市重要开发园区转型升级。将汽车及装备制造产业作为首位产业予以重点培育, 到2015年,力争将汽车及装备制造打造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销售收入达5000亿元级的大产业。 五、中心城区规划 1、空间结构 芜湖市中心城区城市空间结构为:“龙湖为心、两江三城”。 “龙湖为心”:以龙湖生态环境敏感区为自然本底,构筑城市生态绿核,同时作为城市未来发展的重要战略储备区域; “两江三城”:以长江、青弋江-漳河为轴线,形成“江南城区、龙湖新城和江北新城”三大主城区,实现两岸共同繁荣。 2、人口与用地规模 2030年芜湖中心城区城市人口290万人,城镇建设用地面积为350平方公里。 3、景观文化特色
安徽省芜湖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前言0.1工业化是城市化的基本动力,而包括旅游业在内的第三产业是推动城市功能优化和完善的重要动力。
0.2现代旅游业产业链长、综合性强、牵引力大。
发展旅游业对于扩大就业,吸引投资,促进城市经济发展,改变城乡人口结构,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美化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形象,完善城市现代服务功能,促进城市建设水平、开放程度、文明素质和国际化水平的提高具有其他产业不可替代的作用。
0.3自皖江开发以来,芜湖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城市规模不断扩大。
随着城乡居民收入的提高,芜湖居民消费结构开始升级,游憩、休闲、旅游、文化、健身等服务性和享受性消费需求日益扩张,要求城市功能不断完善的内在动力已经具备,发展城市旅游的时机已经成熟。
0.4《芜湖市旅游总体规划》是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旅游规划通则》(GB/T18971-2003)和《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以《安徽省旅游总体规划》和《芜湖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为依据而制定的。
0.5《芜湖市旅游总体规划》重点解决的问题是:➢分析芜湖市旅游业发展现状与条件;➢确定芜湖市旅游业发展的战略定位、目标与思路;➢明确芜湖市旅游业发展空间布局,确定各片区的功能定位;➢策划芜湖市旅游形象;➢确定芜湖旅游产品的发展体系,提炼芜湖旅游产品精品和主题产品线路;➢提出芜湖旅游发展的重点项目;➢制定芜湖旅游目的地营销推广战略和具体措施;➢提出芜湖旅游产业发展和服务提升规划;➢制定规划实施的五年行动计划和保障措施。
0.6本规划范围为芜湖市行政区域,包括四区三县。
本规划以2005年为基期,2005-2020年为基本规划期,本着科学合理、分阶段实施的原则,将本规划期限的时段选定为近期:2006-2010年,中期:2011-2015年,远期:2016-2020年,是指导芜湖市旅游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第一篇 基础分析篇第一章 旅游发展现状与问题诊断1.1旅游发展阶段芜湖市旅游从1996年开始发展,目前处于起步发展阶段,旅游产业初具规模(表1-1):一是旅游经济持续增长;二是旅游产品日趋丰富;三是产业规模不断扩张;四是综合环境明显改善。
芜湖三山近期规划方案
芜湖三山近期规划方案芜湖作为中国的一座历史名城,素有“五湖四山腰”之称。
其中,芜湖的三座山——芜湖三山,更是备受瞩目的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
随着旅游业的兴起,芜湖市近期制定了一系列规划方案,旨在进一步挖掘和开发芜湖三山的潜力,提升旅游体验,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
首先,芜湖市将着重提升芜湖三山的环境质量。
通过全面整治水质、改善山体植被、修复古建筑等措施,使三山的自然景观更为清新优美。
同时,建设更多的休闲设施和体育设施,满足游客的多样需求,使其成为人们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其次,芜湖市计划在芜湖三山的周边地区建设更多的游客服务设施。
除了酒店、民宿等方面的建设外,还计划建设更为完善的停车场、游客中心、餐饮区等配套设施,方便游客的到访和停留。
此外,为了提升游客的安全感,也将加强警力和医疗力量的配备,确保游客在旅行过程中的安全和便利。
另外,芜湖市希望通过规划方案的实施,将芜湖三山打造成为一个集休闲度假、文化交流、科普教育和健康养生于一体的综合旅游区。
其中,芜湖山将进一步发展自然与生态旅游,推出更多户外运动项目,比如登山、徒步、垂钓等,让游客在亲近自然的同时,享受健康的身心体验。
汊河景区则将注重文化旅游的开发和推广。
通过挖掘和保护沿岸的古建筑、古遗址,以及开展文化活动和历史文化教育,将其打造成为一个具有浓厚历史文化底蕴的旅游目的地。
游客可以在这里领略到古人的智慧、体验传统文化,感受到历史的厚重与沧桑。
至于八女山,作为芜湖的“后花园”,其独特的山川风貌和奇特的地质构造,使其成为一处备受探险爱好者青睐的地方。
未来,芜湖市将扩大八女山的开放区域,改善交通条件,推出更多精品线路,吸引更多的旅游者前来探险,并适时举办户外运动和山地文化活动,提升八女山的知名度和吸引力。
综上所述,芜湖三山的规划方案将以提升环境质量、完善的游客服务设施以及多样化的旅游体验为重点,力求打造一个集休闲、文化、科普和健康于一体的综合旅游区。
相信这些规划的实施将使芜湖三山焕发勃勃生机,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欣赏她们的美丽与魅力,为芜湖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助推旅游业的繁荣。
【发改规划】芜湖市长江岸线资源开发利用总体规划
【发改规划】芜湖市长江岸线资源开发利用总体规划【发改规划】芜湖市长江岸线资源开发利用总体规划芜湖市长江岸线资源开发利用总体规划第一章总则一、岸线开发背景与条件1、独特的区位优势芜湖地处长江下游,位于长江黄金水道和华东第二通道交汇处,具有承东启西、承南接北的独特优势。
2、较强的经济实力目前全市主要经济指标都稳居全省第二位。
同时,汽车及零部件、材料、电子电器、电线电缆等支柱产业地位突出,围绕四大支柱产业涌现出一批国内一流、国际领先的龙头企业和生产基地。
3、丰富的岸线资源行政区划调整后,芜湖拥有长江干流岸线193.9公里,占长江安徽段干流岸线长度的24.9%,是全省岸线资源最丰富的城市,其中近岸水深在5米以上的岸线长143.1公里,占全市岸线资源的73.8%。
4、难得的开发环境芜湖长江岸线综合开发适逢难得的黄金机遇期。
二、规划范围、时限与依据本规划范围为芜湖市行政辖区范围内长江全部自然岸线及其后方陆域空间。
其中岸线总长233公里,包括长江干流194公里(北岸灰河口上游-芜马交界处121公里,南岸铜芜交界处-芜马交界处73公里)及洲岛39公里(黑沙洲、天然洲和曹菇洲等);陆域范围南至凤鸣湖北路—长江北路—S321—三荻路—S216—X050—X041—北黄浒河一线,北至无为S319—军二路一线。
三、规划编制的技术路线本规划在充分借鉴国内外岸线开发成功经验的基础上,采用遥感与GIS技术以及数理模型分析方法进行岸线资源评价。
四、岸线开发利用的指导思想和原则1、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科学利用长江岸线资源为主题,以促进全市经济发展方式、空间增长模式的根本性转变为主线,坚持“统一规划、综合开发,高效利用、集约开发,远近结合、持续开发,生态优先、协调开发”。
2、基本原则坚持统一规划、综合开发。
坚持高效利用、集约开发。
坚持远近结合、持续开发。
坚持生态优先、协调开发。
五、岸线开发利用的目标定位充分发挥长江岸线的产业支撑功能,优化沿江生产力布局,支撑芜湖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和区域性现代服务业中心。
芜湖方村规划方案
1.经济发展规划
(1)现代农业:推广高效农业技术,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2)产业融合:发展农产品加工、仓储物流等产业,延长产业链。
(3)乡村旅游:挖掘方村文化资源,开发特色旅游项目。
2.基础设施规划
(1)交通:优化道路布局,提高道路质量,保障交通安全。
(2)供水:改善供水设施,保障村民饮水安全。
(3)文化:丰富村民文化生活,传承方村历史文化。
(4)社会保障: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村民社会保障水平。
五、实施策略
1.明确实施步骤,分阶段推进。
2.加强项目监管,确保项目质量。
3.深化政策研究,争取政策支持。
4.创新融资渠道,确保项目资金需求。
5.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高项目管理水平。
六、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
3.完善资金保障机制,确保项目资金需求。
4.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高项目管理水平。
5.强化社会监督,提高规划实施透明度。
本规划方案旨在为芜湖方村的发展提供全面、科学、合理的指导,以期实现方村经济社会的全面振兴。在实施过程中,需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优化,确保规划目标的顺利实现。
第2篇
芜湖方村规划方案
一、前言
(2)供水设施:改善供水设施,确保村民饮水安全。
(3)排水设施:加强排水设施建设,提高防洪排涝能力。
(4)能源设施:优化能源结构,推广清洁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3.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1)水资源保护:加强水资源管理,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防治水污染。
(2)土壤保护:加强土壤污染防治,提高土壤质量。
(3)生态修复:实施生态绿化工程,恢复和改善生态环境。
五、实施步骤
1.开展前期调研,明确规划方向。
芜湖经济的发展趋势
芜湖经济的发展趋势
芜湖市作为安徽省的主要城市之一,其经济发展势头良好,未来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 建设新兴产业基地:芜湖市一直积极探索新兴产业,以此提升经济发展水平。
未来,芜湖市将重点发展智能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等产业,并建设以芜湖为核心的新兴产业基地,为传统产业升级和新产业的发展提供更好的支持。
2. 推进城市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芜湖市已被列入首批国家城市综合改革试验区,未来将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探索以市场为主导的经济体系。
同时,芜湖还将借鉴国际先进城市的管理经验,推进城市治理现代化,提升城市形象和品质。
3. 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随着芜湖市的经济发展,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将成为重中之重。
未来,芜湖市将抓住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的机遇,加强与周边地区的交通和物流合作,同时加强自身内部的交通联通,提高城市的交通运输效率和便捷性。
4. 坚持生态优先,推进绿色发展:作为长江经济带的一部分,芜湖市将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未来,芜湖市将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发展节能环保产业,推动城市绿化、水利、生态保护等各项工作。
芜湖团结新村规划方案
芜湖团结新村规划方案1. 引言本文档旨在介绍芜湖团结新村规划方案,以期为该新村未来的发展提供指导和参考。
团结新村位于芜湖市,作为一个新的社区,其规划方案旨在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提供优质的居住环境和便利的生活设施。
2. 目标和原则2.1. 目标•创建一个宜居的社区,满足居民的各类需求。
•提供充足的公共服务设施和便利的交通网络。
•保护环境,提高生活质量。
•促进社区团结和共享。
2.2. 原则•人性化:注重居民需求,规划社区满足居民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
•可持续性:充分考虑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提倡绿色建筑和可再生能源。
•公平公正:坚持公平原则,为所有居民提供平等的服务和资源。
•灵活性:规划方案应具备一定的可调整性,以适应未来社区发展的需求。
3. 社区规划3.1. 用地布局团结新村的用地面积为XX平方米,规划分为住宅区、商业区和公共服务设施区:•住宅区占用用地面积 XX%,包括多层住宅楼和别墅区,以满足不同居民的需求。
•商业区占用用地面积 XX%,提供商业设施,满足居民的购物和娱乐需求。
•公共服务设施区占用用地面积 XX%,包括学校、医院、公园等,为居民提供必要的公共服务。
3.2. 交通规划为方便居民出行,规划新村内部的交通系统,包括道路、步行道和自行车道的布置:•主要道路沿着新村的主干道设计,方便车辆的通行。
•步行道和自行车道贯穿整个社区,鼓励居民步行和骑行,减少车辆污染和交通压力。
•公共交通设施要充足,方便居民出行,尤其是老年人和残疾人士。
3.3. 住宅设计住宅设计应注重居民的舒适性和安全性,同时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采用绿色建筑设计,提高建筑的能源效率和环境适应性。
•提供多样化的住宅类型和户型,以满足不同家庭的需求。
•设计公共空间,如花园和休闲场所,促进社区居民的互动和交流。
4. 环境保护4.1. 水资源管理合理管理和利用水资源,减少对当地水资源的浪费和破坏:•建立雨水收集系统,用于灌溉和公共用水。
芜湖高铁规划
芜湖高铁规划芜湖作为中国的五大中心城市之一,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力。
为了满足芜湖市的发展需求和提升交通便利度,芜湖市政府已经制定规划,计划建设一条高铁线路。
芜湖高铁规划的主要内容如下:一、线路规划芜湖高铁线路规划从芜湖市中心出发,经过芜湖、马尾、南陵,最终到达合肥市。
全长约80公里。
这条高铁线路将与已有的高速铁路网有关联,方便市民出行。
二、建设目标芜湖高铁的建设目标是提高城市的交通运输效率,缓解现有交通压力,打造一个快速便捷的交通网络。
高铁的建成将具有以下几方面的优势:1. 减少交通拥堵:高铁的运行速度快,高运量,大大降低了城市的交通拥堵情况,提高了城市交通效率。
2. 提高出行便捷度:高铁的到来将使市民出行更加方便快捷,可以更好地连接芜湖市和周边城市。
3. 促进经济发展:高铁的建成将带来更多的商业机会和投资,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
三、建设进度目前,芜湖高铁的规划已经完成,并开始进入实施阶段。
预计建设周期为3年左右,预算约为100亿元人民币。
建设过程中将采用最先进的技术和设备,保证项目的高效完成。
四、影响芜湖高铁的建成将对当地产生积极的影响:1. 促进区域发展:高铁的到来将带来更多的商业和旅游资源,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和人口流动。
2. 提升城市形象:高铁的建成将提升芜湖市的交通水平和城市形象,增加城市的知名度和吸引力。
3. 优化城市交通布局:高铁的运营将使城市的交通布局更加合理,为城市的规划和发展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综上所述,芜湖高铁规划的实施将对芜湖市及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和交通状况产生积极的影响。
希望通过高铁的建设,芜湖市将实现更高水平的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芜湖发展规划
芜湖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也是安徽省的一个重要中心城市。
近年来,芜湖市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发展规划,以提升城市的综合竞争力和居民的生活水平。
下面是我对芜湖发展规划的一些建议。
首先,我认为芜湖市应该以经济发展为重点。
芜湖市位于长江经济带核心区域,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优势。
市政府可以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吸引更多的高新技术企业和制造业企业落户芜湖。
同时,应加强与周边城市的合作,共同打造区域经济增长极,形成良好的产业链和引领带动效应。
其次,芜湖市应注重环境保护与城市建设相结合。
在城市建设规划中,应加强对环境保护的考虑,推进绿色低碳发展。
市政府可以制定相关政策,鼓励企业采用环保技术和设备,推广绿色建筑和能源节约技术,提高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
此外,应注重改善城市交通状况,优化交通网络,提供更便捷、高效的交通服务。
第三,芜湖市应加大对教育和科技的投入。
教育和科技是一个城市发展的重要支撑。
市政府可以加大对高等教育的投资,提升芜湖的教育水平和产学研结合能力。
同时,应积极推动科技创新,加强与科研院所和高校的合作,培养一批科技人才和创新团队,推动产业升级和转型。
最后,芜湖市应加强文化建设,提升城市软实力。
市政府可以加大对文化产业的支持,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同时,应
注重保护和传承芜湖的历史文化遗产,丰富城市的文化底蕴。
市政府可以开展丰富多样的文化活动,提升市民的文化素质,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综上所述,芜湖市在制定发展规划时应注重经济发展、环境保护、教育科技和文化建设的统筹推进。
通过不断完善,芜湖市将不断提升城市的综合竞争力,为居民提供更好的生活条件和更多的发展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