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大学出版社《旅游心理学试题》 - 甘朝友
旅游心理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旅游心理学试题及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6386c026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b5.png)
旅游心理学试题及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 旅游心理学研究的核心是什么?A. 旅游产品的开发B. 旅游市场的需求分析C. 旅游者的心理特征和行为D. 旅游目的地的规划答案:C解析:旅游心理学是研究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的心理特征和行为的学科,它关注旅游者的需求、动机、态度以及旅游体验等心理因素。
2. 旅游者选择目的地时,通常考虑的首要因素是什么?A. 价格B. 目的地的知名度C. 个人兴趣和偏好D. 交通便利性答案:C解析:虽然价格、目的地的知名度和交通便利性都是旅游者选择目的地时考虑的因素,但个人兴趣和偏好通常是决定性的因素。
二、简答题1. 简述旅游动机的类型。
答案:旅游动机可以分为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
内在动机是指旅游者出于个人兴趣、好奇心、求知欲等内在因素而产生的旅游愿望;外在动机则是指受到社会环境、他人影响、奖励或惩罚等外在因素的驱动。
2. 旅游体验对旅游者的心理影响有哪些?答案:旅游体验对旅游者的心理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提升幸福感和生活满意度、促进自我成长和认知发展、缓解压力和恢复精力、增强社交能力和人际关系。
三、论述题1. 论述旅游心理学在旅游市场营销中的应用。
答案:旅游心理学在旅游市场营销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市场细分:根据旅游者的心理特征和需求进行市场细分,为不同的旅游者群体提供定制化的旅游产品和服务。
- 产品开发:利用旅游心理学原理,开发符合旅游者心理需求的旅游产品,提高产品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 广告宣传:运用心理学原理设计广告,激发旅游者的购买欲望和旅游动机。
- 服务优化:了解旅游者的心理预期,提供超出期望的服务,增强旅游者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结束语:旅游心理学是旅游学和心理学的交叉学科,对于理解旅游者的心理特征、行为模式以及如何提升旅游体验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本试题的学习和练习,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旅游心理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应用,为未来的旅游市场营销和旅游服务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旅游心理学A卷
![旅游心理学A卷](https://img.taocdn.com/s3/m/66fa58e5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e5.png)
旅游心理学A卷系班级姓名学号 ________密封线旅游管理专业《旅游心理学》试题(A 卷)一、选择题(请把答案填写在下面的表格里。
每题2分,共20分)1、旅游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有:A.实验法B.测量法C.调查法D.观察法2、知觉的特性包括:A.选择性B.目的性C.理解性D.恒常性3、弗洛伊德人格理论认为人格结构是由()组成的。
A.本我B.真我C.自我D.超我4、根据情绪和情感发生的强度、速度、持续时间分类,可以分为:A.心境B.热情C.激情D.愤怒5、旅游者常在什么情况下会感知到风险:A.目标不明确B.信息不充分C.缺乏经验D.相关群体影响6、旅游者风险知觉的种类有:A.金钱风险B.心理风险C.功能风险D.社会风险7、客人投诉心理有:A.求尊重B.求补偿C.求平衡D.求面子8、人际关系的功能有:A.信息沟通B.心理保健C.相互作用D.彼此利用9、挫折后的行为表现有:A.攻击B.冷漠C.幻想D.退化10、心理防卫机制的主要形式有:A.压抑作用B.补偿作用C.升华作用D.合理化作用二、判断题(正确的打V ,错误的打X 。
把答案填写在下面的表格里每题1分,共10分)1、只要有需要就会产生旅游动机。
2、人幼年阶段的独特经历对人格形成影响非常大。
3、旅游者的情绪和情感是容易波动的。
4、对消费者而言,服务产品比实物产品的消费风险大。
5、价格通常不会影响人们购买后不协调的程度。
6、向他人迅速的袒露心扉,就会被他人喜欢。
7、阿Q 精神胜利法是纯变态,没有任何价值。
8、人遭受挫折后产生的攻击性行为时一种变态。
9、眼见为实是完全正确的。
10、一个地区总体服务好坏与这一地区的地域文化及文明程度有很大关系。
三、综合技能题(每题8分,共24分)1、一家三人决定外出旅游,孩子提出做飞机,自己还没有坐过飞机。
父亲有些犹豫,母亲则坚决反对,理由是价格太高。
最后还是决定坐火车。
到达目的地后,在入住旅馆选择房间时,母亲变得大方起来,主动提出要条件好的房间。
旅游心理学试题a卷及答案
![旅游心理学试题a卷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27cc126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bb.png)
旅游心理学试题a卷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旅游心理学研究的核心是什么?A. 旅游者的行为B. 旅游者的心理过程C. 旅游目的地的吸引力D. 旅游服务的质量2. 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最常体验到的积极情绪是什么?A. 兴奋B. 焦虑C. 愤怒D. 悲伤3. 旅游心理学中的“心理距离”是指什么?A. 旅游者与目的地之间的地理距离B. 旅游者与目的地之间的心理感受距离C. 旅游者与旅游服务提供者之间的心理感受距离D. 旅游者与旅游同伴之间的心理感受距离4. 以下哪项不是旅游心理学研究的内容?A. 旅游动机B. 旅游态度C. 旅游行为D. 旅游政策5. 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最可能遇到的心理问题是什么?A. 语言障碍B. 文化冲突C. 交通不便D. 住宿条件差6. 旅游心理学中的“适应性”是指旅游者对旅游环境的适应能力。
以下哪项不是适应性的表现?A. 语言适应B. 饮食适应C. 社交适应D. 经济适应7. 旅游心理学研究的目的是帮助旅游者更好地享受旅游体验,以下哪项不是其研究目的?A. 提高旅游满意度B. 降低旅游成本C. 增强旅游安全D. 优化旅游服务8. 以下哪项不是旅游心理学研究的方法?A. 观察法B. 访谈法C. 实验法D. 统计法9. 旅游心理学中,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的期望通常会影响其旅游体验,以下哪项不是期望的类型?A. 预期期望B. 理想期望C. 现实期望D. 经验期望10. 旅游心理学认为,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的体验可以被分为几个阶段,以下哪项不是体验的阶段?A. 前期准备B. 旅游过程C. 旅游后反思D. 旅游规划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旅游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
2. 描述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心理障碍,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3. 解释旅游心理学中的“心理距离”概念,并举例说明其在实际旅游中的应用。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1. 论述旅游心理学对旅游目的地营销策略的影响。
旅游心理学复习试题及答案
![旅游心理学复习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938568e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82.png)
《旅游心理学》复习思考题一,判断题1,就旅游企业而言,服务质量优劣的关键取决于旅游服务设施的好坏。
( 错) 2,单一性需要指人们在期望出现某一事情的过程中不再遇到意料之外的事情,寻求平衡,和谐,没有冲突和可预见性的心理需要.( 对)3,人们进行行为决策的第一步是寻找信息。
( 错)4,复杂性的生活环境容易造成人心理上的"恐惧”。
( 对)5,旅游目标的清晰度主要取决于人们对其意义的理解程度。
( 错)6,来源于个人社交环境的信息可以弥补旅游者的知觉漏失现象.(错)7,记忆是人们关于世界一切知识的最初源泉( 错)8,人们解决旅游问题所需的信息主要来源于个人社交环境。
( 对)9,输入新知识是改变人们态度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对)10,领导方式是指领导者在思想上和工作上所表现出来的态度和行为.( 错) 11,在旅游企业中,员工的情绪越高,工作效率就越高(错)12,员工的焦虑程度会影响工作效率,因此,焦虑程度越低,工作效率就越高(错) 13,研究表明,压力与工作效绩呈明显的斜线关系( 错)14,群体士气越高,工作效率就越高( 错)15,内容型激励理论是研究从人的动机产生到最终采取行为的心理过程的理论( 错) 16,马斯洛认为一个人的所有需要中最重要的需要是安全需要(错)17,父母自我状态在人格结构中扮演疑虑者的角色。
(对)18,人的认识过程的最高阶段是想象(错)19,服务质量的优劣关键在于从业人员的素质( 对)20,诱导就是想方设法让人相信自己而采取行为人进行( 错)21,在组织理论指导下,经过组织设计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结构模式是组织结构.(对)二,名词解释1,旅游心理学2,感觉3,知觉4,晕轮效应5,首次效应6,行为7,需要8,旅游目标9,旅游消费态度10,人格11,旅游消费服务12,客我交往13,投诉14,群体规范15,群体压力16,领导艺术17,组织18,诱导19,群体内聚力20,领导方式三,选择题1,旅游活动的主体是(B )A,旅游从业人员B,旅游者C,旅游企业管理人员D,旅游开发商2,旅游业成败的关键是( D )A,旅游开发行为B,旅游服务行为C,旅游消费行为D,旅游管理行为3,人的心理产生的物质基础是( C )A,客观现实B,主观意识C,大脑, D,认知能力4,旅游消费心理的源泉是(B )A,主观意识B,客观现实C,旅游消费行为D,旅游需要5,心理学研究认为:人的行为是( B )A,人的个体特性的函数B,人的个体特性和周围环境特性的函数C,人的周围环境特性的函数D,与人的个体特性和周围环境特性无关6,一般性决策对信息的要求(A )A,低B,高C,中D,可高可低7,一位女士在逛时装店时被一套独特有时装吸引而作出购买决定,其决策方式是( D )A,重大性决策B,规范性决策C,一般性决策D,瞬时性决策8,旅游消费活动的基础和购买行为形成的前提是旅游者的( B )A,情感过程B,认识过程C,学习过程D,意志过程9,旅游消费行为的"侦察兵"是旅游者的( C )A,思维B,感觉C,知觉D,想象10,人们关于世界一切知识的最初源泉是(B )A,知觉B,感觉C,思维D,记忆11,人的认识过程的最高阶段是( D )A,感觉B,知觉C,想象D,思维12,人的个性结构中的动力系统是人的( B )A,个性心理特征B,个性倾向性C,需要D,动机13,一个人的个性心理特征中最重要最显著的心理特征是( D )A,能力B,气质C,需要D,性格14,一个在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的思想倾向是( D )A,个性心理特征B,信念C,世界观D,个性倾向性15,旅游者的个性心理特征具体在一个人身上,表现为他的( A )A,气质,能力和性格B,需要,动机和兴趣C,理想,信念和世界观D,需要,信念和价值观16,促成人们旅游行为最基本最核心的动力因素是( C )A,旅游目标B,旅游动机C,旅游需要D,旅游兴趣17,马斯洛认为一个人的所有需要中最重要的需要是( C )A,安全需要B,自我实现需要C,生理需要D,社交需要18,马斯洛认为人生追求的最高目标是( A )A,自我实现需要B,社交需要C,安全需要D,尊重需要19,人的生理需要的社会保障是( A )A,安全需要B,社交需要C,成就需要D,尊重需要20,选择故地重游或去著名旅游区的旅游者是为了满足其( B )A,多样性需要B,单一性需要C,稳定性需要D,复杂性需要21,朝圣体现的旅游动机是( B )A,健康动机B,寻求精神价值动机C,自我实现动机D,社交动机22,旅游动机产生的两个必备条件是( C )A,个人收入和闲暇时间B,旅游商业环境和个人社交环境C,旅游需要和外在刺激D,信息与学习23,在态度的组成要素中最稳定的因素是( B )A,认知成分B,情感成分C,意志成分D,意向成分24,态度形成的基础是( A )A,认知成分B,情感成分C,意志成分D,意向成分25,在个性结构中支配理性思维和信息的客观处理的是( C )A,儿童自我状态B,家长自我状态C,成人自我状态D,父母自我状态26,以自我中心,感情冲动为特征的自我状态是( B )A,权威自我状态B,儿童自我状态C,父母自我状态D,成人自我状态27,以理智和客观为标志的自我状态是( D )A,权威自我状态B,儿童自我状态C,父母自我状态D,成人自我状态28,以权威和优越感为标志的自我状态是( C )A,理智自我状态B,儿童自我状态C,父母自我状态D,成人自我状态29,赫茨伯格将造成职工非常不满意的因素称为( D )A 环境因素B 内在因素C 激励因素D 保健因素30,能使群体内聚力最高的领导方式是(A )A 民主式B 专制式C 放任式D 绵羊式31,领导者在思想和工作上所表现出来的态度和行为是( C )A,领导风格B,领导艺术C,领导作风D,领导方式32,领导行为成功的决定性因素是( B )A,组织能力B,决策能力C,指挥能力D,协调能力33,弗鲁姆的"期望理论”是属于( B )A,内容型激励理论B,过程型激励理论C,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34,亚当斯的"挫折理论”是属于( C )A,内容型激励理论B,过程型激励理论C,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四,多项选择题1,旅游心理学主要研究旅游者的(AC )A,心理活动规律B,认知规律C,行为规律D,思维规律E,情感规律2,旅游心理学研究的人主要包括( ABCE )A,旅游者B,潜在旅游者C,服务人员D,管理人员E,领导人员3,影响旅游者旅游消费行为决策的因素有(CD )A,旅游产品B,服务态度C,心理因素D,社会因素E,服务水平4,旅游心理学研究的人的行为主要包括( ABE)A,旅游者行为B,旅游服务行为C,购买行为D,旅游策划行为E,旅游企业管理行为5,德国心理学家列温认为影响人的行为的因素有(BD )A,情感B,个体内部特征C,态度D,环境E,认识能力6,人的行为决策方式主要有( BDE )A,习惯性决策B,一般性决策C,盲目性决策D,重大性决策E,瞬时性决策7,影响一个人的行为的社会因素包括(ABCDE )A,学习B,参照群体C,家庭D,社会文化E,社会阶层8,旅游消费活动的认识过程主要通过( ABCDE)等心理活动来完成。
《旅游心理学》试卷参考答案 (2)[3页]
![《旅游心理学》试卷参考答案 (2)[3页]](https://img.taocdn.com/s3/m/62806811aeaad1f347933f57.png)
《旅游心理学》(试卷二)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5小题,共15分)1.感觉: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2.旅游者性格:是指一个人比较稳定的对现实的态度和习惯化的行为方式。
3.旅游者情绪:指个体对认知内容的特殊态度,是以个体的愿望和需要为中介的一种心理活动。
4.客我交往:指旅游服务人员与客人之间为了沟通思想、交流感情、表达意愿、解决在旅游活动中共同关心的某些问题而相互施加影响的各种过程。
5.操作条件反射:在一定的情境刺激中,个体某种反应结果能够满足其某种需要,以后这种操作活动得到强化而形成的条件反射就是操作条件反射。
二、单项选择(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选出并填在题后的括号里,每小题2分,共10小题,共20分)1.C2.D3.B4.B 5.D 6.D 7.C 8.A 9.B 10.B三、判断改错题(正确判断对错得1分,正确改正错误得2分,每小题3分,共5小题,共15分)1、×改正:内容和时间互换2、×改正:大于改为因人而异3、×改正:直接改为间接4、×改正:理智特征改为意志特征5、×改正:之后改为之前四、论述题(每小题8分,共3小题,共24分)1、什么是旅游者道德弱化?请结合实例简要分析旅游者道德弱化产生的原因。
答:(1)旅游者道德弱化旅游者道德弱化指的是旅游者道德水平的下降。
(1分)如在旅游过程冲,破坏性地使用酒店设备、对服务人员出言不逊、在景点大声喧哗、随地吐痰等。
(1分)(2)旅游者道德弱化的原因①旅游过程中好奇心和不安情绪(2分)②旅游的异地性(2分)③部分旅游者以牺牲道德来保持个性(2分)2、请简述什么是旅游需要及旅游需要产生的条件。
答:(1)旅游需要是指人脑对生理需求和社会需求的反应在旅游活动中的体现。
(2分)(2)旅游需要产生的条件①主观条件:基本需要失衡并被感知;好奇心的驱动(2分)②客观条件:经济因素;时间因素;社会因素;旅游对象因素(4分)3、什么是旅游者助人行为及其特征?请结合实例分析旅游者助人行为中的“旁观者效应”及其原因。
南开15春学期《旅游心理学》在线作业试卷及答案-最新
![南开15春学期《旅游心理学》在线作业试卷及答案-最新](https://img.taocdn.com/s3/m/936e5709227916888486d7cd.png)
南开15春学期《旅游心理学》在线作业试卷及答案一、单选题(共20 道试题,共40 分。
)1. 人们到某一城市旅游时,可能会因为遇到一位态度冷淡的服务员而认为该城市的所有居民都不好客,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称作()A. 经验效应B. 首次效应C. 晕轮效应D. 刻板效应满分:2 分2. 一些人对事物或人所持有的共同的、固定的、笼统的看法称作()A. 经验效应B. 首次效应C. 晕轮效应D. 刻板效应满分:2 分3. 人的心理活动的基础和起步是()A. 认知过程B. 情感过程C. 意志过程D. 行动过程满分:2 分4. 旅游者随着旅游活动的深入,其心理状态通常表现为()A. 紧张感增强,解放感增强B. 紧张感增强,解放感减弱C. 紧张感减弱,解放感增强D. 紧张感减弱,解放感增弱满分:2 分5. 在认识过程中,能使人的感受性提高,思维清晰,情绪高涨的心理活动是。
A. 思维B. 想象C. 注意D. 记忆满分:2 分6. 旅游企业开展员工情绪控制管理工作,首先要做到()A. 重视对员工的情绪管理B. 版主员工增强自身情绪控制的能力C. 弄清员工不良情绪的源头D. 建立和谐的企业环境满分:2 分7. 根据气质类型划分,活泼型的旅游者在行为上常表现为()A. 自尊心强、多猜疑、不合群B. 喜欢清静、有规律、爱思考C. 活泼好动、动作敏捷、乐于交往D. 对人热情、直率、易冲动满分:2 分8. 从知觉对象的某种特征推及对象的整体特征,这种心理定式属于()A. 首次效应B. 晕轮效应C. 经验效应D. 刻板效应满分:2 分9. 当旅游者在遇到线路不完满,或信息不完整时,他们会自觉采取行动弥补不足,这就体现了知觉的。
()A. 封闭原则B. 相似原则C. 相近原则D. 连续原则满分:2 分10. 根据气质类型划分,忧郁型的旅游者在行为上常表现为()A. 对人热情、直率、易冲动B. 热情大方、动作敏捷、感情多变C. 喜欢清静、有规律、爱思考D. 自尊心强、多猜疑、不合群满分:2 分11. 旅游服务人员要创造良好的第一印象,首要做的是()A. 敏锐的观察力B. 明确的角色意识C. 出色的表现力D. 较强的感染力满分:2 分12. 人们旅游行为的最基本、最核心的动力因素是()A. 动机B. 需要C. 学习D. 目标满分:2 分13. 在旅游消费心理行为上,强调个性和自我表现明显的是()A. 儿童群体B. 青年群体C. 中年群体D. 老年群体满分:2 分14. 要使旅游目的地在人们心中形成良好的知觉形象,管理者首先要做的是()A. 有声势的宣传B. 确定决策的标准C. 设计目的地的形象D. 广泛的调查研究满分:2 分15. 按照“需要层次论”,级别最低的需要是()A. 生理的需要B. 安全的需要C. 归属于爱的需要D. 尊重的需要满分:2 分16. 根据知觉的(),人们通常将空间上彼此接近的事物看作一个整体。
《旅游心理学》试卷一(含答案)
![《旅游心理学》试卷一(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d34fc7a680203d8cf2f24c3.png)
《旅游心理学》试卷一一、单项选择(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选出并填在题后的括号里,每小题2分,共10小题,共20分)1、感觉的()告诉我们在旅游服务项目安排上应有动有静、有快有慢,从而带给旅游者具有节奏感的旅游体验。
A. 适应性B. 联觉性C. 补偿性D. 对比性2、()拥有最丰厚的收入,位于消费的最高层,喜欢挑选名贵和个性化的产品,倾向于选择国外旅游度假区。
A. 成就者群体B. 制造者群体C. 实现者群体D. 信任者群体3、旅游认识过程包括感性认识阶段和理性认识阶段,其中()是认识过程的最高阶段,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本质特征的间接和概括的反映。
A. 理性认识阶段B. 感性认识阶段C. 逻辑思维D. 思维4、旅游消费活动中,有些旅游者能够很好地控制个人行为,表现出明确的旅游消费目标,而有些旅游者则较容易受到当时旅游环境的影响,消费目标波动较多,这体现了旅游者性格中()。
A. 理智特征B. 态度特征C. 情绪特征D. 意志特征5、当个体同时出现的几种动机在最终目标上相互矛盾或相互对立时就会产生动机的冲突。
例如一个人既想出去旅游,又怕旅游花费太多,这就是动机冲突中典型的()。
A. 双避冲突B. 双趋冲突C. 趋避冲突D. 以上都不是6、()是影响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的动力特征,是人们个性特征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我们平时所说的“禀性”、“脾气”相近似。
A. 人格B. 气质C. 性格D. 能力7、操作条件反射理论在旅游者行为中也有所体现,如旅游者对旅游过程中对旅游目的的服务非常不满意,他将不会再次光临,我们就说操作条件反射中的()产生了。
A. 正强化B. 负强化C. 惩罚D. 强化8、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告诉我们,人格结构中()受现实原则的支配,是人格结构中的主要部分。
A. 本我B. 自我C. 超我D. 以上都不是9、()是产生旅游动机的第一要件,不仅直接决定了旅游者是否会有出游动机以及存在何种动机,而且还会逐步强化人们的旅游动机,并丰富旅游动机的类型。
《旅游心理学》期末试卷二及答案
![《旅游心理学》期末试卷二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521b6675a8102d276a22f9e.png)
期末试卷二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现代社会的旅游动机可以分为自我提高-社会反常动机与_________两大类。
2、改革中的心理障碍包括________、、和。
3、确立旅游服务工作的先决条件是____________。
4、社会心理学家孙本文认为在整个人格体系中,主要的人格特质有六个方面,包括智能、、________、、感受社会影响与。
5、把旅游者的需要变成服务一方便于接待的形式而进行的工作被称为________。
6、____________是人们在社会工作和生活中自愿结合而成的团体。
7、人的决策行为包括:、_____和。
8、旅游者对旅游距离的知觉对其旅游行为起到阻止作用和______作用。
9、______是个体对自己的认识和态度。
10、服务人员的仪表指服务人员的外表,它包括、和等。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旅游活动的主体是( )A.旅游者B.旅游开发商C.旅游从业人员D.旅游企业管理人员2、人的心理产生的物质基础是( )A.大脑B.主观意识C.认知能力D.客观现实3、旅游消费心理的源泉是( )A.旅游消费行为B.客观现实C.旅游需要D.主观意识4、旅游业成败的关键是( )A.旅游服务行为B.旅游开发行为C.旅游管理行为D.旅游消费行为5、旅游消费行为的“侦察兵”是旅游者的( )A.感觉B.思维C.想象D.知觉6、人们关于世界一切知识的最初源泉是( )A.思维B.知觉C.感觉D.记忆7、马斯洛认为人生追求的最高目标是( )A.社交需要B.安全需要C.尊重需要D.自我实现需要8、态度形成的基础是( )A.情感成分B.意志成分C.认知成分D.意向成分9、在个性结构中支配理性思维和信息的客观处理的是( )A.儿童自我状态B.成人自我状态C.家长自我状态D.父母自我状态10、以自我中心,感情冲动为特征的自我状态是( )A.权威自我状态B.父母自我状态C.成人自我状态D.儿童自我状态三、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知觉的相似原则是指若干个刺激共同包围一个空间,有形成同一知觉形态的倾向。
旅游心理学 -《旅游心理学》试卷B及答案【考试试卷答案】
![旅游心理学 -《旅游心理学》试卷B及答案【考试试卷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7e6095dfd0a79563d1e7209.png)
旅游心理学 -《旅游心理学》试卷B 及答案【考试试卷答案】 《旅游心理学》试卷 (B ) 课程代码: 考试日期: (敬请考生注意:本试卷共2页)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 1、旅游知觉 2、参照群体 3、人格 4、家庭生命周期 5、晶体能力 二、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人们感知各种刺激物时,当这个刺激不完整,有根据以往经验填补缺失元素的倾向,说的是知觉整合原理中的________。
( ) A .闭合原理 B .相似原理 C .接近原理 D .“图形-场地”原理. 2、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表现“逢事必挑,攻击性强,拒绝合作,急噪易怒,大惊小怪,怨天尤人,猜疑胆怯”的,属于个性类型中的________( )。
A .成熟型 B .依赖型 C .消极型 D .神经质型 3、按照埃里克伯温的个性结构,“有权威、优越感;有时慈爱,有时严厉”部分属于以下哪一种 ________?( )。
A .儿童自我形态 B .成人自我形态C .父母自我形态D .老人自我形态 4、“安静、稳重、反应缓慢、沉默寡言、情绪不易外露,注意稳定但又难于转移,善于忍耐等等”,是________的特征。
( )。
A .多血质 B .胆汁质 C .粘液质 D .抑郁质 5、赌徒押马前对所有马态度没什么两样,押注后会对所押的马大肆吹捧的现象,属于态度理论中的________。
( ) A . 认知不和谐理论 B .自我审视理论 C .社会判断理论 D .均衡理论 6、旅游产品和服务是否能增强人们的幸福感受、丰富他的自我形象、或改进别人对他的看法等,是指旅游的________。
( ) A. 社会风险 B. 功能风险 C. 心理风险 D. 安全风险 7、香港特别行政区开放大陆旅游者“自由行”后,许多内地人士专程到香港选购首饰、服装和电子产品等,这是________动机。
旅游心理学试题(A、B)试卷及答案
![旅游心理学试题(A、B)试卷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58e36307cd184254b3535d2.png)
卷号:4074 座位号宁夏广播电视大学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考试《旅游心理学》试题 A卷2013年5月一.填空。
(每空1分,共10分)1.旅游消费行为在很大程度上要受到社会影响的左右,社会影响大致可分为四类、参考群体、和社会文化。
2.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提出人的需要有五种:生理需要、、社交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3.管理心理学研究的内容包括四个方面,个体心理、、和组织心理。
4.美国心理学家和行为学家埃德加•沙因将人的特性归纳为四种假设:“经济人”假设、假设、假设和“复杂人”的假设。
5.弗洛姆的期望认为,对于一种激励因素,其激励力量等于个人对此因素的和的乘积。
二.判断(每题1分,共10分)1.一定程度的单一性需要有一定程度的多样性需要来平衡,但这种平衡只是相对的说法。
()2.心理学研究表明,群体压力越小,群体成员工作绩效越高。
()3.领导是一种活动,是引导和影响个人或群体,在一定条件下实现一定目标的行动过程。
()4.前厅服务员用姓名称呼客人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会使客人有被冒犯的感觉。
()5.人的能力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定型,但知识技能可以不断积累。
()6.公平理论认为,员工的报酬—投入比和与之比较的另一个人的报酬—投入比是平衡的,如果不平衡,员工就会采取措施以达到这种平衡。
()7.学家认为。
群体冲突是有害五益的,管理者的重要职责就是避免群体冲突的发生。
()8.群体可以整合个体成员的各种优势,所以群体运行的效率远远高于个体。
()9.非正式沟通只应用于非正式群体,因为这种沟通方式很容易造成信息的失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得分评卷人得分评卷人准考证号学生证号姓名分校(工作站)真。
()10.在正式沟通网络的五种基本类型中,链式沟通网络信息需要经过层层传递,层层筛选,因此最容易造成信息漏失和信息失真。
()三.名词解释。
(每题2分,共10分)1.知觉的相似原则2.性格3.激励4.强化理论5.社会知觉四.简答(每题10分,共40分)1.简述“X理论”和“Y理论”的基本观点。
旅游心理学试卷及答案
![旅游心理学试卷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24e1684f01dc281e43af068.png)
自学考试《旅游心理学》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共10 分,每题1 分)1、有的人因车祸损伤大脑,康复后虽然眼睛外形完好,却不能看到东西,这说明了心理( )。
A 是人脑的机能B 是客观现实的反映D 具有选择性C 具有主观能动性2、“博鳌”现象反映旅游者选择旅游目的地的。
( ) A、“酒香”效应B、“酒好”效应C 、“口碑”效应D、“名人” 效应3、“寻根问祖”归因于( )。
A、安全需要B、社会交往需要C、尊重的需要D 、自我实现的需要4、“入国问禁,入乡随俗”反映旅游态度形成中因素。
( )A、知识经验B、深刻经历C 、需要的满足D、群体态度、“桂林山水甲天下”反映了旅游态度的5( )。
A、认知因素B、情感因素C 、意向因素D、舆论因素6、提出16PF 的心理学家是( ) 。
A、弗洛伊德B、荣格C、奥尔波特D、卡特尔7、“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反映出旅游者( )的情绪情感。
、热情CBA 、喜悦、激情、心境 D、理智性强,对推荐商品和广告宣传具有很强评价能力是8 的购物心理特征。
( )DB 、高收入白领阶层旅游者C、女性旅游者、知识分子旅游者A、青年旅游者是非胆汁质的行为倾向。
9 ( ) 、、喜欢运动量大的剧烈运动A、不达目的不罢休 BC、兴奋的事情常常失眠D 、反映敏捷、头脑机智10、在《西游记》取经团队中,在团队中起着润滑剂作用。
( )A、唐僧B、孙悟空C、猪八戒D、沙僧二、多项选择题(共20 分,每题2 分,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1、旅游心理学研究范围涉及到 。
( )A 、旅游者心理活动B 、旅游者个体心理特征C 、旅游服务心理D 、旅游企业管理心理( ) 因素有关。
A 、起飞时间B 、中途着陆次数C 、运行速度D 、沿途经过的旅 游景点4、下列需要中, ( )属于精神需要。
2、错觉在旅游资源开发中应用的例子有 A 、“海市蜃楼” B 、怪坡 C 、“巫山神女”( )D 、云南石林的“千3、通常情况下,旅游者对飞机的知觉主要与A、工作环境B、信仰C、空气D、友谊5、入境团的外国旅游者的心理需求有( )。
《旅游服务心理学》试卷B
![《旅游服务心理学》试卷B](https://img.taocdn.com/s3/m/3e385f69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ed.png)
《旅游心理学》试题B一、名词解释(共计20分,每题4 分)1.旅游需要旅游需要是人的一般需要在旅游过程中的特殊表现,是旅游者或潜在旅游者由于对旅游活动及其要素的缺乏而产生的一种好奇心理状态,即对旅游的意向和愿望。
2.旅游动机旅游动机指的是引发、维持个体的旅游活动并将这一行动导向旅游目标的心理动力。
3.个性个性(人格)是指一个人在其生活、实践活动中经常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带有一定倾向性的个体心理特征的总和,指一个人区别于其他人的独特的精神面貌和心理特征。
4.气质气质是人的心理活动在强度、速度、灵活性及其指向性等方面的一种稳定的特征,即日常所说的“秉性”。
5.旅游者投诉旅游者投诉是指旅游者、海外旅行商、国内旅游经营者为维护自身和他人的旅游合法权益,对损害其合法权益的旅游经营者和有关服务单位,以书面或口头形式向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提出投诉,请示处理的行为。
二、填空题(共计10分,每空1分)1.“金钥匙”的全称是“国际饭店金钥匙组织”(UICH),是国际性的饭店服务专业组织。
2.对旅游距离的知觉对人的旅游行为有阻止作用和激励作用。
3.态度的改变是指人在对事物已有态度的基础上发生一定的变化。
4.在一般情况下,旅游的许多主要动机明显地存在于儿童自我状态之中。
5.接近原则、相似原则和封闭原则都是属于知觉的整体性原则。
6.埃里克·伯恩的人格结构理论中,三种自我状态中,“成人自我状态”大致可以分为与佛洛伊德理论中的“本我”相对应。
7. 荣格认为,人的心灵一般有两种指向,一是指向个体内在世界,叫内倾;另一种是指向外部环境,叫外倾。
8.知觉选择性是指知觉在一定的时间内并不感受所有的刺激,而仅仅指向能够引起注意的少数刺激。
二、单项选择题(共计15分,每题1分)1.由于某饭店服务人员工作热情主动、服务周到,使得许多客人来到这个城市旅游时指定要入住这家饭店,这说明服务态度具有____的功能。
( B )A.满足 B.感召C.激化 D.刺激2.人的五种需要中,基本需要包括:( A )A.生理与安全需要B.生理与社交需要C.生理与自尊需要D.社交与自尊需要3.态度形成的基础是( A )A.认知 B.情感C.意向 D.客观对象4.良好的人际关系形成的最初阶段被称为( C )A.交换阶段 B.稳定阶段C.探索阶段 D.定向阶段5.____属于非权力性影响因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旅游心理学》期末复习指导一、课程考核说明1、考核目的:通过考核,了解学生对本课程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的掌握程度,以及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考试对象:旅游管理专业专科学生3、考核方式:本课程为闭卷考试,总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4、命题依据:(1)教材:南开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由甘朝有编著(2001年3月第二版)的高等院校旅游专业系列教材《旅游心理学》(2)本门课的教学大纲、教学实施意见和期末复习指导。
5、考试要求:本次考试主要从一般掌握和重点掌握二个层次来要求。
一般掌握是要求考生对课程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要知道是什么,还要知道为什么;重点掌握要求考生能综合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根据所提出的问题,正确地分析和解答问题。
6、试题的类型及结构:考试题型为四大类:(1)填空题;(2)名词解释题;(3)简答题;(4)分析论述题。
二、复习要点提示第一章旅游心理学概述重点掌握:第一节旅游心理学的基本问题一般掌握:第二节研究旅游心理学的意义第二章旅游心理学的理论基础重点掌握:第一节心理学的基本原理第二节旅游消费者的行为模式第三章旅游消费动因重点掌握:第一节需要是旅游消费积极性的源泉第二节动机是推动旅游消费行为的直接动力第三节目标是引发旅游消费行为的重要诱因第四章旅游消费知觉重点掌握:第一节旅游消费知觉的基本原理第二节旅游消费知觉的心理定势第四节旅游消费知觉与消费行为决策一般掌握:第三节旅游消费活动中的社会知觉第五章旅游消费学习重点掌握:第二节怎样学习旅游消费一般掌握:第一节旅游消费要学习什么第六章旅游消费态度重点掌握:第一节旅游消费态度及特性第三节旅游消费态度的改变与旅游消费行为一般掌握:第二节旅游消费态度与旅游消费决策第七章旅游消费者人格重点掌握:第一节人格本质与旅游消费行为第二节人格结构与旅游消费决策第八章社会群体与旅游消费行为重点掌握:第一节群体与旅游消费行为第四节文化与旅游消费行为一般掌握:第二节家庭与旅游消费行为第三节社会阶层与旅游消费行为第九章旅游消费者的心理及其发展趋势重点掌握:第一节旅游消费过程中的消费者心理第二节旅游消费过程中消费者的角色心理第三节旅游消费心理发展趋势第十章旅游消费服务的概念与前提重点掌握:第二节旅游消费服务的先决条件一般掌握:第一节旅游消费服务的含义与性质第十一章优质服务与服务心理重点掌握:第一节良好的第一印象良好的服务态度第二节亲切的服务语言高超的服务技术第三节科学的服务时间准确的服务时机第四节针对性的对客服务和人际交流第五节尊重旅客积极诱导第六节正确处理客人的投诉第十二章旅游服务人员的心理素质与职业意识重点掌握:第一节旅游职业对服务人员心理素质的要求第二节旅游服务人员的职业意识第十三章旅游企业活动中的人力资源发挥重点掌握:第二节旅游企业职工的工作动机的激发第三节旅游企业职工情绪的控制一般掌握:第一节旅游企业职工的个体差异与管理第四节旅游企业职工问题行为的矫正第十四章旅游企业活动中的群体行为与群体动力重点掌握:第一节旅游企业活动中的群体行为第二节旅游企业活动中的群体动力第十五章旅游企业活动中领导者的心理风貌与风范重点掌握:第二节旅游企业家的领导风格与领导艺术一般掌握:第一节旅游企业家的素质第十六章组织心理与行为重点掌握:第二节组织的变革第三节组织改革心理一般掌握:第一节组织的概述附综合练习题:一、填空1.旅游心理学研究范围是包括、和,在旅游活动的整个过程,在旅游服务的每一个环节,在整个旅游活动的方方面面所表现出来的心理或殴打能够及其行为规律。
2.在旅游消费活动中,旅游消费者的能力主要表现为对旅游产品和服务的、、、和,这些能力统称为购买能力。
3.德国心理学家认为,行为是个体和周围环境的函数。
4.需要是人的一种内心状态,可以被人们间接地认知,这是因为需要具有、、、、发展性等基本特征。
5.在一般情况下,旅游的许多主要动机明显地存在于之中。
6.7.旅游服务人员在与旅客的交往中要想取得理性的效果,关键取决于、及。
8. 从旅游者角度看,诱因是指旅游者所追求的对象--精神的、物质的享受,从旅游业角度看,诱因是旅游者所追求的对象蕴含在旅游业为旅游者所提供的和服务中的东西。
9.职工的知觉差异,主要表现为差异和差异。
10.在旅游企业企业管理中,管理者首先应该注意满足职工的“”,防止职工消极怠工,使职工不致产生不满情绪;同时要注意利用“”,尽量使职工得到满足的机会。
11.领导风格是与的总称,因此,在领导工作中,领导者的领导风格能够表现出领导者的个性。
12.组织变革的动力主要来自和两个方面。
13.在组织和组织发展的诸因素中,最核心的因素就是。
14.旅游消费者对旅游产品和服务的认识过程是通过感觉、、记忆、、等心理机能的活动完成的。
15.旅游消费者的个性心理特征是旅游消费者个体在先天素质基础上,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通过社会实践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具有、、、和的特点。
16.家庭形态对旅游决策的影响,主要取决于家庭成员在中所扮演的角色,在中所处的地位和所发挥的作用。
17.客我双方交往,目的在于解决共同关心的问题,为此双方彼此都积极给对方施加影响,最常见到影响有、和三种。
18.对于旅游企业家来说,是其处理千变万化的旅游市场和复杂的人事关系的一种技能,它是领导者水平和能力的一种综合的、特有的表现形式。
19.在旅游服务工作中,旅游这个特定职业对服务人员的气质有特殊的要求,主要表现在:、、三点。
20.良好的与的结合,是造成旅游服务人员能够满腔热情为旅客服务的重要心理条件。
21.在实际的生活和工、作中,职工的能力差异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差异、差异和差异。
22.群体的内聚力是指群体对成员的吸引力及成员与成员之间的吸引力,它含有和的双重意义。
23. 归因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于1958年在社会知觉的实验研究中提出来的,而归因可分为两类:一是,而是。
24.客人在投诉的时候所具有的心理特征表现为:心理、心理和心理三方面。
25.德国心理学家认为,行为是个体和周围环境的函数。
26.个性倾向性的构成成分是有序的,是个性积极性的源泉,是核心,是最高的调节器。
27.心理学研究认为,气质特征的直接基础是人的类型。
28.能力一般可以分为、和三种。
29. 是旅游消费心理发生发展的必要条件。
30. “回归自然”是现代文明中的一大主题,因此,对和的追求必然成为现代旅游中的一项基本特征。
31. 是指旅游消费者趋向于某一旅游目标的一种消费心理倾向。
32.能够对人们旅游消费行为产生影响的群体多是以出现的。
33.我们可以将旅游消费者在旅游消费活动的各个阶段的心态归结为、和三点.34.在旅游市场上,我们常见到某些旅客对某些旅游产品并不十分满意,但由于旅游服务员的热情好客、诚恳待人之举,使得这些旅客转变了看法,这就是态度的功能所起的作用。
35.在现代旅游企业中,都把“一切为旅客着想”、“客人总是对的”这些口号作为旅游业服务的宗旨,其实质就是要求旅游服务人员要。
36.旅游企业管理的首要问题是对广大职工的的激发,从而调动其工作积极性和,使每个职工的聪明才智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为实现企业的目标而努力工作。
37. 现代心理学研究认为,人的情绪感情一般手三种因素的制约;、、,而其中可以对人的情绪进行控制和调节。
38.从心理学的研究发现,旅游企业职工问题行为的产生主要有和两个原因。
二、名词解释1.旅游消费的学习:2.诱导:3.群体规范:4.旅游消费服务:5.旅游消费活动的认识过程:6.自我知觉:7. 旅游消费态度:8.组织结构:9.旅游消费者的个性心理特征:10. 旅游消费服务:三、简答1.人们对旅游活动的知觉是怎样一个心理活动的过程?为什么对同一个旅游目的地人们会有不同的看法?2.什么是旅游消费态度?从旅游业角度考虑,我们希望人们应持有什么样的消费态度?3. 怎样理解旅游企业领导者这一角色?4.在旅游服务中应该如何安排服务时间?如何把握服务时机?5.群体的内聚力受哪些因素的影响?6.旅游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包括哪些方面?7.社会文化对人们的旅游消费行为会产生怎样的影响?8. 如何正确处理客人的投诉?9.人的能力确实存在着个体的差异,在旅游企业管理中如何注意和运用这些差异?10.如何正确地理解组织这一概念?11.旅游者的知觉心理定势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它对人们的旅游行为产生怎样的影响?研究旅游者的心理定势对旅游服务工作有什么意义?12.学习态度对改变旅游行为有重要意义,通过哪些方面的学习有益于改变人们的旅游行为?13、怎样才能使旅游服务人员在服务中表现出良好的服务态度?14如何确立良好的第一印象?15怎样才算是对旅客的尊重?四、分析论述1.怎样理解职业意识?旅游服务人员应具备什么样的职业意识?2.联系实际,分析研究旅游心理学对发展我国旅游事业有什么重要的意义?3.在主客交往中,主客双方处在不同的心理状态下,要想达到理想的交往效果,旅游消费服务人员应具备什么样的心理状态?遵循哪些基本的交往策略?4.假设在市场竞争形式加剧的情况下,你领导设计组织变革实施方案,请写出你的设计思路。
5.联系实际分析人们是怎样对旅游目的地进行知觉的?作为旅游业应怎样做才能使旅游者对你所经营的旅游目的地有一个比较正确的知觉?6.联系实际,旅游企业家应具有什么样的领导风格和领导艺术?如何有效确立自己的领导风格?怎样才能提高领导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