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猩红热

【概述】

猩红热(searlet fever)为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以发热、咽炎及皮疹为特征.

【诊断】

典型病例诊断较简单,患儿外周血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增高。确诊需咽拭培养A组β溶血性链球菌阳性。无足够抗体.由于毒素不止一种,其诊断意义有限。

【治疗措施】

青霉素是治疗猩红热和一切链球菌感染的首选抗生素,一般注射青霉素G,疗程7~10天,停药后做咽培养。对青霉素过敏者可用红霉素口服,或头孢菌素类药物,疗程不得少于7天。重者可静脉给药或两种抗生素联合应用。

急性期患儿应卧床休息,较大儿童用温淡盐水含漱;饮食以流质、半流质为宜;皮肤保持清洁,可予炉甘石洗剂以减少瘙痒。

【病因学】

为不同型的A组β溶血性链球菌,由于病菌M蛋白抗原性的不同分为80型(type),各型可产生相应特异性抗体,没有交叉免疫。致热毒素有A、B、C三种,感染其中一种后,再遇到其它任一种,仍可发生第二次或第三次猩红热,但这种机会很少。

【病理改变】

病原菌及其毒素等产物在侵入部位及其周围组织引起炎症和化脓性变化,并进入血循环,引起败血症,致热毒素引起发热和红疹。主要病理变化是皮肤真皮层毛细血管充血、水肿,表皮有炎性渗出,毛囊周围皮肤水肿、上皮细胞增生及炎性细胞浸润,表现为丘疹样鸡皮疹,恢复期表皮角化、坏死,大片脱落。少数可见中毒性心肌炎,肝、脾、淋巴结充血等变化。

【临床表现】

潜伏期一般为2~4天,最短1天,最长7天。起病急骤,寒战、发热,体温一般为38~39℃,重者可达40℃以上.婴幼儿有发生惊厥或谵妄者.患儿全身不适,咽痛明显,影响进食.咽及扁桃体显著充血,亦可见脓性渗出物.舌质红,乳头红肿如扬莓,称杨莓舌.颈部及颌下淋巴腺增大,有触痛。

皮疹于发病后24小时左右迅速出现,最初见于腋下、腹股沟及颈部,24小时内遍及全身。皮疹为弥漫猩红色约针头大的小丘疹,触之如粗砂纸样,或如寒冷时的鸡皮样疹,疹间皮肤潮红,用手压可暂时转白。面颊部潮红、无丘疹,而口周围皮肤苍白,为口周苍白圈。于皮肤皱折处如腋窝、肘、腹股沟等处,皮疹密集,色深红,其间有针尖大之出血点,形成深红色横行”帕氏征",(Pastia's sign).口腔粘膜亦可见粘膜疹,充血或出血点。出疹期仍发热。

病程第一周末开始脱屑,是猩红热特征性症状之一,首见于面部,次及躯干,然后到肢体与手足掌。面部脱屑,躯干和手足可能大片脱皮,呈手套袜套状。脱屑程度与皮疹轻重有关,一般2~4周脱净,不遗留色素沉着.

皮肤转白试验是通过皮内注射致热毒素抗体,观察患儿皮疹是否为致热毒素所致。狄克(Dick)试验是注射致热毒素,检测体内有为普通型,但临床轻重悬殊,尤其有了特效青霉素的治疗,猩红热的表现发生很大变化,严重感染极少发生。

(一).轻型全部病程中缺乏特征性症状,有低热1~2天或不发热,皮疹极不典型,可仅限于腋下、腹股沟,疹稀少且色淡,1~2天即退。无杨莓舌。发病1周后,在面额部、耳壳、手足指趾端发现轻微脱屑或脱皮,此时才考虑猩红热的诊断。由于容易漏诊,未能进行充分治疗,继发肾炎的可能性反而较多。

(二).中毒型突然体温升高达40.5℃以上,全身中毒症状明显,惊厥、呕吐、头痛常见,咽部及软腭充血严重,并有红斑疹,扁桃体有脓性渗出物,或形成坏死、溃疡,出现伪膜样损害。皮疹很快出现,常有较多瘀点。若不及时治疗可合并脓毒

症状,咽部周围脓肿形成、扁桃体溃疡,感染可扩展至中耳、乳突、上颌窦;淋巴结明显肿大或发生蜂窝织炎;更严重者为败血症、休克,亦可继发迁徙性化脓病灶。【鉴别诊断】

许多病原感染可引起咽炎,也有很多病出现皮疹或猩红热样皮疹,临床都应注意鉴别。如病毒性咽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白喉;出疹性疾病麻疹、风疹、药疹、夏季痱子;以及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川畸病等。

【预防】

目前此病没有自动免疫制剂,预防着重于控制感染的散播.隔离患儿,至咽培养连续两次阴性后解除隔离。对体弱及免疫功能低下的密切接触者,应服复方新诺明或注射青霉素预防。带菌者应接受10天青霉素治疗。

【预后】

早发现,早用青霉素治疗能很快治愈。重症病人及伴有严重化脓病灶者已很少见到,但猩红热恢复后变态反应性的肾炎或风湿热仍有发生。

(完整版)学校传染病防治会议记录

活动主题活动时间活动地点活动内容 XX小学传染病防控会议记录 疾病预防 2016.3.17 会议室记录人刘礼 完善学校传染病防治工作组织,完善和重建工作制度,加强对师生传染病知识教育,有效控制传染病疫情在学校的聚集性暴发。要充分认识加强学校卫生安全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和长期性;进一步强化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的责任意识,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工作职责,密切配合卫生等部门,制定、完善和落实相应的传染病预防与控制工作预案,确保学校师生身心健康的传染病预防与控制工作抓紧、抓好、抓实、抓出成效。从而将学校卫生防疫工作落到实处。建立和落实晨检制度 ,加强对学生健康状况的监测。晨检工作应在学校传染病疫情报告人的指导下,由班主任或班级生活委员对早晨到校的每个学生进行观察、询问,及时了解学生出勤、健康状况;发现学生有传染病早期症状者 (例如发热、全身疼痛、头痛、呕吐、咳嗽、皮肤和粘膜出血 点或瘀斑 等)以及可疑传染病患者 (请病假的学生应查明病因 ),及 时报告专职(兼职 )卫生保健人员或学校传染病疫情报告人进 行排查,以确保 做到早发现,早报告。班主任要利用晨检时间有针对性地对学 生进行健康教育,教育学生进行自我观察,如有发热、全身 疼痛、头痛、呕吐、咳嗽等身体不适时,要及时告诉家长或 老师,以确保早发现、早治疗。学校传染病疫情报告人要与 班主任加强沟通,及时了解学生的出勤、健康情况,一旦发 现传染病病人或疑似传染病病人,应在第一时间向县级疾病 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同时向上级教育主管部门报告。报告内 容应包括:发病时间、发病地点、发病人数、主要症状、密 切接触者、已采取的措施等。防止瞒报、漏报、缓报现象发 生。学校要充分利用健康教育课、校园广播、板报等各种形 式,对学生定期进行传染病预防知识的强化教育,切实增强 学生的卫生防病意识。还应利用家长会、家长学校、告家长 书等形式,向家长宣传相关预防知识,以取得家长的配合与 支持。

(完整版)常见疾病英文单词

常见疾病英文单词cough 咳嗽asthma 哮喘 pn eum onia 肺炎dermatitis 皮炎 gastritis 胃炎hepatitis 肝炎 appe ndicitis ‘盲肠炎 arrhythmia 心律不齐diarrhoea 痢疾 acne 粉朿9 freckle/ephelis 痣,雀斑 en demic 水土不服sprain 扭伤 stupor 昏迷 bruise 淤伤 scaldi ng 烫伤 shudderi ng 发抖 in flammati on 炎症 acute 急症 chronic 慢性病 congen ital 先天性病 nausea 恶心 vomit 呕吐 freckle/ephelis 痣,雀斑 acne 粉朿9 痢疾,腹泻/拉肚子diarrhea, diarrhoea, laxness, scour, Tummy胃,肚子(常指旅游者患的)腹痛,腹泻flu 流感 diarrhoea 痢疾quara nti ne 检疫 vacci nate 打疫苗 en demic 水土不服 relapse 复发症 casualty 急症 stupor 昏迷 sprain 扭伤 scaldi ng 烫伤 graze 擦伤scratch 搔挠 trauma 夕卜伤 bruise 淤伤 fracture 骨折 dislocati on 脱臼 tinn itus 耳鸣 trachoma 沙眼colour bli ndn ess 色盲n earsighted ness/myopia tummy

近视 astigmatism 散光gi ngivitis 牙龈炎 cavity 龋齿fever 发烧discomfort/disorder 不适malnu triti on 营养不良 in cubati on 潜伏期 asthe nia 虚弱 pois oning 中毒 fatigue 疲劳 heat stroke 中暑itch ing 发痒 ache/pa in 痛teta nus 破伤风 ni ght sweat 盗汗 chill 打冷颤 pale 脸色发白 Disease 疾病an emia, an aemia 贫血angina pectoris 心绞痛appendicitis 阑尾炎arthritis关节炎bronchitis支气管炎cancer 癌catarrh卡他,粘膜炎chicken pox, varicella 水痘cholera 霍乱 cold感冒,伤风,着凉 (head) cold 患感冒diabetes糖尿病diphtheria 白喉eczema湿疹epilepsy 癫痫erysipelas 丹毒gangrene 坏疽 Germa n measles, rubella 风疹gout痛风headache 头痛hemiplegy, hemiplegia 偏瘫, 半身不遂icterus, jaundice 黄疸indigestion 消化不良influenza, flu 流感insanity 精神病leukemia 白血病malaria 疟疾malnutrition 营养不良Malta fever 马耳他热, 波状热measles 麻疹migraine, splitting headache 偏头痛miocardial infarction 心肌梗塞mumps 流行性腮腺炎neuralgia 神经痛neurasthenia 神经衰弱paralysis 麻痹peritonitis 腹膜炎pharyngitis 咽炎phtisis 痨病, 肺结核pneumonia 肺炎poliomyelitis 脊髓灰质炎rabies 狂犬病rheumatism 风湿病rickets, rachitis 佝偻病scabies, itch 疥疮scarlet fever 猩红热sciatica 坐骨神经痛sclerosis 硬化septicemia, septicaemia 败血病sinusitis 窦炎smallpox 天花swamp fever 沼地热syncope 晕厥syphilis 梅毒tetanus 破伤风thrombosis 血栓形成torticollis, stiff neck 斜颈tuberculosis 结核病tumour,tumor 瘤typhus 斑疹伤寒urticaria, hives 荨麻疹whooping cough 百日咳yellow fever 黄热病zona, shingles 带状疮疹

(完整版)猩红热

【概述】 猩红热(searlet fever)为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以发热、咽炎及皮疹为特征. 【诊断】 典型病例诊断较简单,患儿外周血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增高。确诊需咽拭培养A组β溶血性链球菌阳性。无足够抗体.由于毒素不止一种,其诊断意义有限。 【治疗措施】 青霉素是治疗猩红热和一切链球菌感染的首选抗生素,一般注射青霉素G,疗程7~10天,停药后做咽培养。对青霉素过敏者可用红霉素口服,或头孢菌素类药物,疗程不得少于7天。重者可静脉给药或两种抗生素联合应用。 急性期患儿应卧床休息,较大儿童用温淡盐水含漱;饮食以流质、半流质为宜;皮肤保持清洁,可予炉甘石洗剂以减少瘙痒。 【病因学】 为不同型的A组β溶血性链球菌,由于病菌M蛋白抗原性的不同分为80型(type),各型可产生相应特异性抗体,没有交叉免疫。致热毒素有A、B、C三种,感染其中一种后,再遇到其它任一种,仍可发生第二次或第三次猩红热,但这种机会很少。 【病理改变】 病原菌及其毒素等产物在侵入部位及其周围组织引起炎症和化脓性变化,并进入血循环,引起败血症,致热毒素引起发热和红疹。主要病理变化是皮肤真皮层毛细血管充血、水肿,表皮有炎性渗出,毛囊周围皮肤水肿、上皮细胞增生及炎性细胞浸润,表现为丘疹样鸡皮疹,恢复期表皮角化、坏死,大片脱落。少数可见中毒性心肌炎,肝、脾、淋巴结充血等变化。 【临床表现】

潜伏期一般为2~4天,最短1天,最长7天。起病急骤,寒战、发热,体温一般为38~39℃,重者可达40℃以上.婴幼儿有发生惊厥或谵妄者.患儿全身不适,咽痛明显,影响进食.咽及扁桃体显著充血,亦可见脓性渗出物.舌质红,乳头红肿如扬莓,称杨莓舌.颈部及颌下淋巴腺增大,有触痛。 皮疹于发病后24小时左右迅速出现,最初见于腋下、腹股沟及颈部,24小时内遍及全身。皮疹为弥漫猩红色约针头大的小丘疹,触之如粗砂纸样,或如寒冷时的鸡皮样疹,疹间皮肤潮红,用手压可暂时转白。面颊部潮红、无丘疹,而口周围皮肤苍白,为口周苍白圈。于皮肤皱折处如腋窝、肘、腹股沟等处,皮疹密集,色深红,其间有针尖大之出血点,形成深红色横行”帕氏征",(Pastia's sign).口腔粘膜亦可见粘膜疹,充血或出血点。出疹期仍发热。 病程第一周末开始脱屑,是猩红热特征性症状之一,首见于面部,次及躯干,然后到肢体与手足掌。面部脱屑,躯干和手足可能大片脱皮,呈手套袜套状。脱屑程度与皮疹轻重有关,一般2~4周脱净,不遗留色素沉着. 皮肤转白试验是通过皮内注射致热毒素抗体,观察患儿皮疹是否为致热毒素所致。狄克(Dick)试验是注射致热毒素,检测体内有为普通型,但临床轻重悬殊,尤其有了特效青霉素的治疗,猩红热的表现发生很大变化,严重感染极少发生。 (一).轻型全部病程中缺乏特征性症状,有低热1~2天或不发热,皮疹极不典型,可仅限于腋下、腹股沟,疹稀少且色淡,1~2天即退。无杨莓舌。发病1周后,在面额部、耳壳、手足指趾端发现轻微脱屑或脱皮,此时才考虑猩红热的诊断。由于容易漏诊,未能进行充分治疗,继发肾炎的可能性反而较多。 (二).中毒型突然体温升高达40.5℃以上,全身中毒症状明显,惊厥、呕吐、头痛常见,咽部及软腭充血严重,并有红斑疹,扁桃体有脓性渗出物,或形成坏死、溃疡,出现伪膜样损害。皮疹很快出现,常有较多瘀点。若不及时治疗可合并脓毒

(完整版)传染病学总结笔记

传染病学 目录 1,病原携带状态和潜伏性感染之间的区别 2,流行过程的基本条件 3,重型肝炎(肝衰竭)的表现 4,各型肝炎的治疗原则 5,重型肝炎的治疗措施 6,肾综合征出血热 7,肾综合征的治疗。 8流行性乙型脑炎极期的临床表现 9流行性乙型脑炎与化脓性脑膜炎以及结核性脑膜炎定义10,流脑呼吸衰竭的治疗乙脑的一般治疗 11 再燃: 12普通型伤寒的血象特点 13霍乱的临床表现 14,细菌性痢疾急性休克型临床表现(周围循环衰竭性)15,细菌性痢疾脑型的临床表现()呼吸衰竭性 16,中毒性菌痢休克型的治疗 17,脑型中毒性菌痢的治疗。 18,流行性脑脊髓炎 19,爆发性流脑休克型的治疗 20.试述流行性出血热的治疗原则?

21 狂犬病伤口处理, 22, 典型伤寒的临床表现 23 伤寒细菌学检查 24 伤寒治疗: 25霍乱的治疗 26急性菌痢的治疗: 27再燃 28弛张热: 29隐性感染( 30显性感染overt infecti 31猩红热 32伤寒 33散发性发病 34潜伏性感染(latent infection) 35潜伏期病原携带者 36清除病原体(elimination of pathogen 37恢复期病原携带者 38回归热 39健康病原携带者 40间歇热 41稽留热 42流行

43大流行 44复发 45感染( 46传染源: 47传播途径 48暴发流行 49不规则热 50、乙型肝炎的传播途径 51肝炎的临床表现? 52试述流行性出血热传播途径? 正文 1,病原携带状态和潜伏性感染之间的区别 所有的病原携带者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即无明显临床症状而携带病原体,因而在传染中,如伤寒、细菌性痢疾、霍乱、白喉、流行性脑脊膜炎和乙型肝炎等,成为重要的传染源。但并非所有的传染病都有慢性病原携带者,如强虫病、甲型病毒性肝炎、登革热和流行性感冒等,慢性病原携带者极为罕见。 潜伏性感染病原体感染人体后寄生于某些部位,由于机体免疫功能足以将病原体局限化而不引起显性感染,但有不足以将病原体清除时,病原体便可长期潜伏起来,带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时则可引起显性

学校传染病处理意见书(猩红热)

学校呼吸道传染病处理意见书 一、基本情况 学校/幼托机构名称地址,联系电话 ,负责人联系电话年级数个,班级数个,学生人 数,教职工人,病例所在班级人数。自年月日至年月日 共发病例,病例分布情况:。 二、处理意见 1.患病儿童立即隔离治疗,隔离至皮疹干燥结痂,患儿所在的班级应做一次彻 底扫除。患儿接触过的食具要煮沸消毒,用具、桌椅等用来苏水擦拭消毒。室内应充分通风换气。 2.该班老师应做好患病学生(儿童)随访追踪,并做好随访记录,有新增病例及时上报我太乙卫生院 公共卫生科(联系人:XXX;联系电话:XXXXXXXX)或区疾控中心 3、对保教人员及其他幼儿要加强晨、午检,注意观察有无咽炎、扁桃体炎等嗓子痛的可疑患者.发现 后及时去医院诊断治疗。对与病人有密切接触的小儿,须给予药物预防。目前,一般采用肌肉注射青霉素或口服磺胺药物。 三、预防措施 (一)、个人预防措施(含中医) 1.注意个人卫生,要勤洗手,勤剪指甲,因为有些病原体可通过呼吸道分泌物经手传播,其次要勤洗 澡、勤换衣服、勤晒被褥以免病毒感染。不喝生水、吃生冷食物,避免接触患病者。 2、搞好教室、寝室的环境卫生,并保持空气流通。 3、平时要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4.、膳食合理,多吃蔬菜水果,保证足够的营养,多喝白开水,睡眠充足,不要熬夜。 5.、随气候适量增减衣物,注意防寒保暖。 6. 本病流行期间不宜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出门要带口罩; 7、若有发烧、头痛或出现上呼吸道症状如咽喉疼痛等应及时就医。 8、如已患上水痘,应尽早隔离治疗,待结痂全部变干后方可回校上学。 (一)学校及托幼机构等集体单位的预防控制措施 1.本病流行季节,教室和宿舍等场所要保持良好通风; 2.每日对玩具、个人卫生用具、餐具等物品进行清洗消;每日对门把手、楼梯扶手、桌面等物体表面 进行擦拭消毒;教育指导儿童养成正确洗手的习惯; 3.每日进行晨检,发现可疑患儿时,要对患儿采取及时送诊、居家休息的措施;对患儿所用的物品要 立即进行消毒处理; 4.患儿增多时,要及时向卫生和教育部门报告。根据疫情控制需要当教育和卫生部门可决定采取托幼 机构或小学放假措施。 四、中医防治猩红热 中医认为,此病属于温热病中丹痧病痧一类,对抗生素疗效较差时,可采用以凉药为主的中草药,如板蓝根、连翘、马勃、黄芩、二花、甘草等煎服。 饮食应注意忌发物发物是指容易助火生痰之品,食入发物会使体温升高,皮疹加剧,病情加重,这类食物有狗肉、羊肉、雀肉、公鸡肉、黑鱼、鲫鱼、海鳗、虾、蟹、香菜、南瓜等。(2)

(完整版)医学名词

各种常见疾病的表达法头痛headache 感冒cold 咳嗽cough 肺炎pneumonia 肝炎hepatitis 脑膜炎 brain fever/meningitis 膀胱炎cystitis 急性胃炎acute gastritis 胃炎gastritis 气管炎trachitis 支气管炎bronchitis 阑尾炎appendicitis 胃肠炎gastroenteritis 乳腺炎mastitis 肿瘤tumor 癌症cancer 禽流感bird flu/avian influenza 非典SARS(Severe Acute Respiratary Syndrome) 疯牛病mad cow disease 黑死病black death 白血病leukemia 爱滋病 AIDS(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 流感influenza 白内障cataract 狂犬病rabies 中风stroke 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 糖尿病diabetes 肺癌lung cancer 肝癌liver cancer 肺结核pulmonary tuberculosis 肝硬化hepatocirrhosis 慢性病chronic 肺气肿emphysema 胃癌cancer of stomach 胃病stomach trouble 心脏病heart disease 发烧fever Disease 疾病anemia, anaemia 贫血angina pectoris 心绞痛 appendicitis 阑尾炎arthritis 关节炎bronchitis 支气管炎cancer 癌catarrh 卡他, 粘膜炎chicken pox, varicella 水痘cholera 霍乱cold 感冒, 伤风,着凉(head) cold 患感冒diabetes 糖尿 病diphtheria 白喉eczema 湿疹epilepsy 癫痫erysipelas 丹毒gangrene 坏疽German measles, rubella 风疹gout 痛风hemiplegy, hemiplegia 偏瘫, 半身不遂interus, jaundice 黄疸indigestion 消化不良influenza, flu 流感insanity 精神病leukemia 白血病malaria 疟疾malnutrition 营养不良Malta fever 马耳他热, 波状热measles 麻疹migraine, splitting headache 偏头痛miocardial infarction 心肌梗塞mumps流行性腮腺炎neuralgia 神经痛neurasthenia 神经衰弱paralysis 麻痹peritonitis 腹膜炎pharyngitis 咽炎phtisis 痨病, 肺结核pneumonia 肺炎poliomyelitis 脊髓灰质炎rabies 狂犬病rheumatism 风湿病rickets, rachitis 佝偻病 scabies, itch 疥疮 scarlet fever 猩红热sciatica 坐骨神经痛sclerosis 硬化septicemia, septicaemia 败血病sinusitis 窦炎smallpox 天花swamp fever 沼地热syncope 晕厥syphilis 梅毒tetanus 破伤风thrombosis 血栓形成torticollis, stiff neck 斜颈tuberculosis 结核病tumour 瘤( 美作:tumor) typhus 斑疹伤寒urticaria, hives 荨麻疹whooping cough 百日咳yellow fever 黄热病zona, shingles 带状疮疹 过敏Allergy 健康诊断Gernral Check-up Physical Examination 检查Examination 入院Admission to Hospotial 退院Discharge from Hospital 症状Symptom 营养Nutrition 病例Clinical History 诊断Diagnosis 治疗Treatment 预防Prevention 呼吸Respiration 便通Bowel Movement 便Stool 血液Blood 脉搏Pulse, Pulsation 尿Urine 脉搏数Pulse Rate 血型Blood Type 血压Blood Pressure 麻醉Anesthesia 全身麻醉General Anesthesia 静脉麻醉Intravenous Anesthesia 脊椎麻醉Spinal Anesthesia 局部麻醉Local Anesthesia 手术Operation 切除Resectionlie 副作用Side Effect 洗净Irrigation 注射Injection X 光X-Ray 红外线Ultra Red-Ray 慢性的Chronic 急性的Acute 体格Build 亲戚Relative 遗传Heredity 免疫Immunity 血清Serum 流行性的Epidemic 潜伏期Incubation Period 滤过性病毒Virus 消毒Sterilization 抗生素Antibiotic 脑波 E.E.G 洗肠Enema 结核反映

(完整版)传染病的预防主题班会会议记录

传染病的预防主题班会 会议记录 内容:传染病的预防 活动时间:2013年4月10日 活动班级:三(2)班 教学课时:1课时 活动地点:三(2)班教室 参加人员:三(2)全体学生 记录人:叶昌玲 一、导入: 同学们,春季是万物复苏的季节,也是传染病的多发季节。为了同学们的健康,开展了本次班队会,希望同学们能更多地了解有关传染病的知识。 二、组织讨论 1、学生讨论关于传染病的发生、传播和预防。 2、报告讨论结果 师总结:预防传染病其实并不难,我们每个人只要做到以下要求,就会远离传染病: 1、头发:头发整洁无异味;男生不留长发。 2、脸:洁净无污垢。 3、颈:脖颈、耳根干净无污垢。 4、手:手干净无污物;不留长指甲,指甲缝内无污垢。

5、红领巾:整洁,勤换洗。 6、衣服:衣服整洁,勤换洗;衣领、衣袖无污垢; 7、鞋袜:鞋子整洁,上学穿袜子,不拖鞋带。 8、书包:书包干净整洁,书本摆放整齐。 9、桌子的抽屉里:整洁无杂物。 三、常见的传染病及其预防 1、了解春季的常见传染病 春季的常见传染病有以下几种: (1)、流感,流感是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潜伏期1—3日,主要症状为发热、头痛、流涕、咽痛、干咳,发热一般持续3—4天,也有表现为较重的肺炎或胃肠型流感 (2)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潜伏期8—12日,主要症状为发热、怕光、流泪、流涕,眼结膜充血,出现口腔粘膜斑及全身斑丘疹 (3)、流行性腮腺炎是由流腮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伏期14—19日,发热,耳下或下颌角疼痛,以耳垂为中心1—2天内迅速肿大,张口和咀嚼时疼痛 (4)、猩红热是由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特点为发热,咽炎、全身弥漫性皮疹,疹退后伴皮肤脱屑等,潜伏期1—7天 2、针对这些常见的传染病将如何预防呢? 不同的传染病有不同的治疗方法,但基本的预防措施是相通的,

(完整版)春季常见传染病及预防措施

春季常见传染病及预防措施 春季是疾病特别是传染性疾病的多发季节,常见的传染性疾病包括: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麻疹、水痘、腮腺炎、风疹、猩红热等。这些传染病大多都是呼吸道传染病,可通过空气、短距离飞沫或接触呼吸道分泌物等途径传播。学校这种人员比较密集、相对比较集中的地方,一旦出现更是比较容易传播,会对广大师生的工作学习带来较大的影响,因此我们有必要对春季常见的传染病及其预防措施有所了解。 一、春季常见传染病: 1、流感(流行性感冒)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其发病率占传染病之首位。潜伏期1—3日,主要症状为发热、头痛、流涕、咽痛、干咳,全身肌肉、关节酸痛不适等,发热一般持续3—4天,也有表现为较重的肺炎或胃肠型流感。传染源主要是病人和隐性感染者,传染期为1周。传播途径以空气飞沫直接传播为主,也可通过被病毒污染的物品间传播。人群对流感普遍易感。 2、流脑(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它是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较强。流脑发病初期类似感冒,流鼻涕、咳嗽、头痛、发热等。病菌进入脑脊液后,头痛

加剧,嗜睡、颈部强直、有喷射样呕吐和昏迷休克等危重症状。传染源主要病人或带菌者,传播途径以空气飞沫直接传播为主,潜伏期一般为2—3天,最长的为一周。人群普遍易感,好发于小年龄段儿童。 3、麻疹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潜伏期8—12日,一般10天天:出疹前3,即前驱期左右可治愈。典型的临床症状可概括为“三、三、三” 3天出现38度左右的中等度发热,伴有咳嗽、流涕、流泪、畏光,口腔颊粘膜出现灰白色小点(这是特点);出疹期3天:病程第4-5天体温升高达40度左右,红色斑丘疹从头而始渐及躯干、上肢、下肢;恢复期3天:出疹3-4天后,体温逐渐恢复正常,皮疹开始消退,皮肤留有糖麸状脱屑及棕色色素沉着。麻疹是通过呼吸道飞沫途径传播,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患病后可获得持久免疫力,第二次发病者极少见。未患过麻疹又未接种过麻疹疫苗者普遍具有易感性,尤其是6个月~5岁幼儿发病率最高(占90%)。 4、水痘水痘是传染性很强的疾病,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水痘的典型临床表现是中低等发热,很快成批出现红色斑丘疹,迅速发展为清亮的卵园形的小水疱,24小时后水疱变浑浊,易破溃,然后从中心干缩,迅速结痂。临床上往往丘疹、水疱疹、结痂同时存在,呈向心性分布,即先躯干,继头面、四肢,而手足较少,且瘙痒感重。接受正规治疗后,如果没有并发感染,一般7-10天可治愈。传染源主要是病人。传播途径为呼吸道飞沫传染和接触了被水痘病毒

(完整版)中医儿科学总结版

环口苍白圈:是指面颊潮红不见皮疹,唯口唇周围苍白形成环口苍白圈且猩红热的征象.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是体内铁缺乏致使血红蛋白合成减少的一种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是小儿贫血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燕口疮:小儿口疮只发生在口唇两侧。惊风八侯:惊风即临床抽搐时的主要表现,可归纳为八种,即搐、搦、颤、掣、反、引、窜、视古人称之为惊风八侯.痄腮: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时邪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以发热为主,耳下腮部肿胀疼痛无主要特征.中医称之为痄腮.感冒夹惊:小儿神气怯弱,肝气未盛,感邪之后热扰心肝,化火动风,以致心神不宁,睡卧不安,惊惕甚至发生一时性抽搐神昏。 麻疹:是感受麻疹时邪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以发热咳嗽、流涕,泪水汪汪,口腔两颊近臼齿处可见麻疹粘膜斑及周身皮肤出现斑丘疹为特征。稚阴稚阳:“阴”,指机体的精、血、津液及脏腑、筋骨、脑髓、血脉、肌肤等有形之质;“阳”指脏腑的各种生理功能活动;“稚”,指幼嫩而未曾成熟。稚阴稚阳包括了机体柔嫩、气血未盛、脾胃薄弱、肾气未充,腠理疏松、神气怯弱、筋骨未坚等特点。说明小儿,无论在形体方面还是生理功能方面,都处于相对不足的状态,都需要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而不断生长发育,才能逐步趋向完善和成熟。 生机蓬勃,发育迅速:小儿机体无论是形成结构方面还是生理功能方面,都在不断地迅速地发育成长.纯阳之体:“纯阳”顾问原意为四季更换的时令之首,喻其生机旺盛之意。纯阳之体是指小儿在生长发育的过程中,生机旺盛,蓬勃发展,好比旭日初升,蒸蒸日上,欣欣向荣。纯阳是指小儿生长发育迅速,并非由阳无阴或阳气独亢的盛阳。开鬼门:就是发汗法。鬼门:指汗孔。洁净府:即利小便,净府指膀胱。过敏性紫癜:是一种以小血管炎为主要病变的全身性血管炎综合征,以皮肤紫癜,关节肿痛,腹痛便血,蛋白尿为主要临床表现。 脏腑娇嫩,形气未充:脏腑,指五脏六腑;娇嫩,指娇弱柔嫩,不耐攻伐;形,指形体结构、四肢百骸、精血津液等;气,指各种生理功能;充,指充实旺盛。脏腑娇嫩,形气未充,是对小儿处于生长发育时期,其机体脏腑的形态尚未成熟、各种生理功能尚未健全的概括.帕氏线:猩红如患儿出疹期,在皮肤皱折处如腋窝,肘窝、腹股沟等,皮疹密集,或因摩擦出血而成紫色线状,称为线状疹。透关射甲:小儿指纹透过风、气、命三关而直向指甲,都是病情危重的表现。五迟:立迟、行迟、语迟、发迟、齿迟五软:头项软、口软、手软、足软、肌肉软 急性肾小球肾炎:简称“急性肾炎”,为儿科常见的免疫反应性肾小球疾病,是一组病因不一,临床表现为急性起病,多有前驱感染,以血尿为主,伴有不同程度蛋白尿,可有浮肿、高血压,或肾功能不全等特点的肾小球疾病。心常有余:小儿生理上心神怯弱,肝气未盛,病理上易感外邪各种外邪易从火化,因此易见火热伤心生惊等症候称为心常有余。新生儿期:从出生后脐带结扎开始,至生后满28天。疳证:由喂养不当或多种疾病影响,导致脾胃受损,气液耗伤,肌肤、筋骨、经脉、脏腑失于濡养而形成的一种慢性消耗性疾病,临床以形体显著消瘦,面黄发枯,精神萎靡或烦躁,饮食异常为特征。 病毒性心肌炎:是由病毒性感染引起的以局限性或弥漫性心肌炎性病变为主的疾病;以神疲乏力、面色苍白、心悸胸闷、头晕气短、肢冷、多汗为临床特征。肾病综合征:是一种由多种病因引起的肾小球基膜通透性增加,导致血浆内大量蛋白质从尿中丢失的临床综合征,以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高脂血症,明显水肿为主要特征。口糜:满口糜烂,色红疼痛者。猩红热:是感受猩红热时邪(A族B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临床特征为发热、咽峡炎、全身弥漫性鲜红色皮疹和疹后脱屑。Vit D缺乏性佝偻病简称佝偻病:是由于体内维生素D不足,致使钙磷代谢紊乱而产生的一种以骨骼病变为主的慢性营养缺乏病。紫癜:亦称紫斑,以血液溢于皮肤、粘膜之下,出现瘀点或瘀斑,压之不褪色,为临床特征,是小儿常见的出血性疾病之一,常伴有鼻衄,齿衄,甚至呕血便血,尿血。肾常虚:肾为先天之本,肾中元阴元阳 为生命之根,关系到人的禀赋体质与成 长,各脏腑之阳依赖于肾阳之温养。小 儿生长发育,抗病能力以及骨髓、脑髓 发耳齿等的正常发育和功能都与肾脏有 关,小儿初生正处于发育之时,神气未 盛,气血未充,肾气随着年龄增长而逐 渐充盛。同时,在这个发育过程中易见 五迟,五软、遗尿等与肾密切相关的疾 病,而此类疾病也常责之于肾虚。 过敏性紫癜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鉴 别:(1)发病前可有上呼吸道感染或服食 某些致敏食物、药物等诱因。紫癜多见 于下肢伸侧及臀部、关节周围。为高出 皮肤的鲜红色至深红色丘疹、红斑或荨 麻疹、大小不一,多呈对称性,分批出 现,压之不退色,可伴有腹痛、呕吐、 血便等消化道症状,游走性大关节肿痛 及血尿、蛋白尿等。血小板计数,出 血、凝血时间,血块收缩时间均正常。 应注意定期检查尿常规,可有镜下血 尿、蛋白尿。(2)皮肤黏膜见瘀点瘀斑。 瘀点多为针尖样大小,一般不高出皮 面,多不对称,可遍及全身,但以四肢 及头面部多见。可伴有鼻衄、齿衄、便 血、尿血等,严重者可并发颅内出血。 血小板计数显著减少,急性型一般低于 20*109/L,慢性型一般在(30~80) *109/L。出血时间延长,血块收缩不 良,束臂试验阳性。 急性肾小球肾炎急性期证型:1风水相 搏证:治法:疏风宣肺,利水消肿—麻 黄连翘赤小豆汤和五苓散2湿热内侵 证:治法:清热利湿,凉血止血—五味 消毒饮和小蓟饮子变证:邪陷心肝证 (高血压脑病),水凌心肺证(严重循环 充血),水毒内闭证(急性肾功能衰 竭)。恢复期:阴虚邪恋证、气虚邪恋 证。 单纯性肾病:1全身水肿2大量蛋白尿 (24h蛋白尿定量大于等于50mg/kg)3 低白蛋白血症(血浆白蛋白:儿童 <30g/L,婴儿小于25g/L)。4高脂血症 (血浆胆固醇:儿童大于等于 5.7mmol,婴儿大于等于5.2mmol)。其 中以大量蛋白尿和低蛋白血症为必备条 件)。 肾炎性肾病:除单纯型肾病四大特征 外,还具有以下四项中之一项或多项:1 明显血尿:尿中红细胞大于等于10个 /HP(见于2周内3次离心尿标本)。2 高血压持续或反复出现:学龄儿童血压 大于等于130/90mmHg(17.3/12Kpa), 学龄前儿童血压大于等于120/80mmHg (16.0/10.7kpa),并排除激素所致者。3 持续性氮质血症(血尿素氮大于等于 10.7mmol/L),并排除血容量不足所致 者。4血总补体量(CH50)或血C3反复 降低。只需具备一条即可诊断。 肺炎合并心衰的诊断和治疗:诊断:1 呼吸突然加快,>60次/min 2心率突然加 快,婴儿>180次/min,幼儿>160次/min 3骤然极度烦躁不安,明显发绀,面色 发灰,指(趾)甲微血管充盈时间延长 4心音低钝,奔马律,颈静脉怒张5肝 脏迅速增大6尿少或无尿,颜面眼睑或 双下肢水肿。具备前五项者即可诊断为 心力衰竭。(一大二快三突然,再加心低 奔马律)。治疗:除镇静、给氧外,要增 强心肌的收缩力,减慢心率,增加心搏 出量;减轻体内水钠潴留,以减轻心脏 负荷 麻疹、风疹、猩红热的鉴别:潜伏期: 麻疹6-18天,风疹12-19天,猩红热1- 7天;初期症状:麻疹发热,咳嗽,流 涕,泪水汪汪。风疹发热,咳嗽,流 涕,枕部淋巴结肿大。猩红热发热,咽 喉红肿化脓疼痛;出疹与发热的关系: 麻疹发热3~4天出疹,出疹时发热更 高。风疹发热半天到一天出疹。猩红热 发热数小时到一天出疹,出疹时热高; 特殊体征:麻疹粘膜斑,风疹无,猩红 热环口苍白圈,草莓舌,线状疹;皮疹 特点:麻疹玫瑰色斑丘疹自耳后发际-- 额免、颈部--躯干--四肢,三日左右出 齐,疹退后遗留棕色色素斑,糠麸样脱 屑。风疹玫瑰色细小斑丘疹自头面--躯 干--四肢,24小时布满全身,疹退后无 色素沉着,有少数脱屑。猩红热细小红 色丘疹,皮肤猩红自颈、腋下、腹股沟 处开始,2~3天遍布全身,疹退后无色 素沉着,有大片脱皮;周围血象:麻疹 WBC总数下降,淋巴细胞升高。风疹 WBC总数下降,淋巴细胞升高。猩红热 WBC总数升高,中性粒细胞升高。 肺炎喘嗽:小儿时期常见的肺系疾病之 一,临床以发热、咳嗽、痰壅、气急、 鼻煽为主要症状,重者可见张口抬肩, 呼吸困难,面色苍白,口唇青紫等症。 小儿生理特点 1脏腑娇嫩形气未充(肺 脏娇嫩,脾常不足,肾常虚),2生机蓬 勃发育迅速小儿病因特点小儿伤于外 邪以热性病症为多,小儿乳食贵在有 序、有时、有节,最常见的情志所伤是 惊恐,小儿病理特点发病容易传变迅 速,脏气清灵易趋康复 肺炎喘嗽治则:本病治疗以开肺化痰, 止咳平喘为基本法则。开肺以恢复肺气 宣发肃降功能为要务,宣肃如常则咳喘 自平。若痰多壅盛者,须加降气涤痰; 喘憋严重者,治以平喘利气;气滞血瘀 者,佐以活血化瘀;肺与大肠相表里, 壮热炽盛时宜用攻下药通腑泄热。出现 变证者,或温补心阳,或平肝熄风,随 证施治。病久阴虚肺燥,余邪留恋,用 药宜甘寒养阴、润肺化痰,兼清余热; 肺脾气虚者,宜健脾益气、补肺固表, 以扶正为主。 诊断要点:新生儿多见不乳、口吐白 沫、精神萎靡。体征:双肺听诊固定中 细湿罗音。 痰热闭肺证证候:发热烦躁,咳嗽喘 促,呼吸困难,气急鼻煽,喉间痰鸣, 口唇紫绀,面赤口渴,胸闷胀满,咳吐 痰涎,舌红苔黄,脉象弦滑。治法:清 热涤痰,开肺定喘方药:五虎汤合葶 苈大枣泻肺汤(麻黄、杏仁、前胡、生 石膏、黄芩、鱼腥草、甘草、桑白皮、 葶苈子、苏子、细茶) ·肺炎喘嗽的变证:心阳虚衰和邪陷厥 阴。邪气壅盛或正气虚弱,病情进一步 发展,可由肺涉及其他脏腑,发生变 证。肺气闭阻影响心血运行,心血瘀 滞,可见紫绀等。肝主藏血,血瘀于 肝,肝脏肿大。心血瘀阻加重,心失所 养,造成心气不足,可发展为心阳虚衰 不能运行敷布全身,见面白肢冷等形成 心阳虚衰的变证。若热甚猖獗,内陷厥 阴,神明失守,引动肝风,可见神昏抽 搐,形成邪陷厥阴变证。 泄泻治则:以运脾化湿为基本法则。若 使脾运复健,湿浊化解,则泄泻可愈。 实证以祛邪为主,根据不同证型分别治 以清肠化湿、祛风散寒、消食导滞。虚 证以扶正为主,分别治以健脾益气、温 补脾肾。泄泻变证,总属正气大伤,分 别治以益气养阴、酸甘敛阴。护阴回 阳,救逆固脱。本病除内服药外,还常 使用推拿、外治、针灸等法治疗。 风寒泻—大便清稀,夹有泡沫,臭气不 甚,肠鸣腹痛,或伴恶寒发热,鼻流清 涕,咳嗽,舌质淡,苔薄白,脉浮紧, 指纹淡红—疏风散寒,化湿和中——藿 香正气散加减 湿热泻—大便水样,或如蛋花汤样,泻 下急迫,量多次频,气味臭,或见少许 黏液,腹痛时作,食欲不振,或发热烦 闹,口渴,小便短黄,舌质红,苔黄 腻,脉滑数,指纹紫—清肠解热,化湿 止泻——葛根黄芩黄连汤加减。 伤食泻—大便稀溏,夹有乳凝块或食物 残渣,气味酸臭,或如败卵,脘腹胀 满,便前腹痛,泻后痛减,腹痛拒按, 嗳气酸馊,或有呕吐,不思乳食,夜卧 不安,舌苔厚腻,或微黄,,脉滑实,指 纹滞—消食化滞,运脾和胃——保和丸 加减。 脾虚泻—大便稀溏,色淡不臭,多于食 后作泻,时轻时重,面色萎黄,形体消 瘦,神疲倦怠,舌淡苔白,脉缓弱,指 纹淡—健脾益气,助运止泻——参苓白 术散加减 脾肾阳虚泻—久泻不止,大便清稀,澄 澈清冷,完谷不化,或见脱肛,形寒肢 冷,面色皓白,精神萎靡,睡时露晴, 舌淡苔白,脉细弱,指纹色淡—温补脾 肾,固涩止泻——附子理中汤合四神丸 加减。 (2)变证气阴两伤—泻下过度,质稀 如水,精神痿软或心烦不安,目眶及囟 门凹陷,皮肤干燥或枯瘪,啼哭无泪, 口渴引饮,小便短少甚至无尿,唇红而 干,舌红少津,苔少或无苔,脉细数。 —健脾益气,酸甘敛阴——参乌梅汤加 减。(人参、炙甘草、乌梅、木瓜、莲 子、山药、柯子、赤石脂) 阴竭阳脱:挽阴回阳,救逆固:生脉散合参 附龙牡救逆汤加减。 感冒治疗原则:以疏风解表为基本原 则。根据不同的证候分别治以辛温解 表、辛凉解表、清暑解表、清热解毒。 治疗兼证,在解表基础上分别佐以化 痰、消导镇惊之法。小儿为稚阴稚阳之 体,发汗不宜太过,防止津液耗损。小 儿感冒易寒从热化,或热为寒闭,形成 寒热夹杂证,单用辛凉药汗出不透,单 用辛温药助热化火,故常以辛凉辛温药 并用。体质虚弱者可采用扶正解表法。 病毒性心肌炎病因:正气亏虚是内因, 温热邪毒是外因。部位在心,常涉及肺 脾肾。·临床诊断依据:(1)心功能不 全、心源性休克或心脑综合征(2)心脏 扩大(X线、超声心动图检查具有表现 之一)(3)心电图改变:以R波为主的 2个或2个以上主要导联的ST-T改变持 续4日以上伴动态变化,及其他严重心 率失常。(4)CK-MB升高,心肌肌钙蛋 白阳性。·分期:(1)急性期:新发病, 症状及检查阳性发现明显且多变,病程 在半年以内。(2)迁延期:临床症状反 复发现,客观检查指标迁延不愈,病程 多在半年以上。(3) 慢性期:进行性心 脏增大,反复心力衰竭或心率失常,病 情时重时轻,病程在一年以上。 厌食与积滞鉴别:厌食以较长时期食欲 不振,食量减少,甚或厌恶进食为主 症,无明显消瘦,精神尚好,病在脾 胃,不涉及他脏,一般预后良好。积滞 以脘腹胀满,不思乳食,食而不化,大 便酸臭为特征,形体消瘦不著。但积久 不消,影响水谷精微化生,致形体显著 消瘦时,可转化为疳证。 液体疗法输液原则:3定3先2补(定 性、量、速度;先快后慢、先浓后淡、 先盐后糖;见尿补钙、惊跳补钙) 口服补盐液配方(ORS):氯化钠 3.5 g, 碳酸氢钠2.5g,枸橼酸钾 1.5g,葡萄糖 20g,加温开水1000ml,制成2/3张液 体。 ·等渗性脱水用1/2张液体补液,低渗 用2/3张液体补液,高渗用1/3张液体补 液. 北宋,钱乙的贡献:1)《小儿药证直诀》 (脏腑柔弱、易虚易实、易寒易热)三 卷问世。2)首创儿科辩证体系—“五脏 所主”3)根据儿科特点立法制方—创制 泻白散,导赤散,异功散,七位白术 散,六味地黄丸等。4)创述儿科四诊诊 察要领—总结面部望诊。5)明确小儿生 理病理特点,“五脏六腑成而未完全…全 而未壮”易虚易实,易寒易热“6)古代 儿科四大要证—痧、痘、惊、疳的详细 描述,区别麻疹、天花、水痘7)对惊 风的独到认识—急症用凉泻,慢惊用温 补的治疗大法,明确鉴别惊风与癫痫 8)对疳证的独到见解9)被称为儿科之 圣。 生理性黄疸:新生儿在出生后第2~3天 出现黄疸,于4~6天最重。足月儿在生 后10~14天消退,早产儿可延迟至第3 周才消退。在此期间,小儿一般情况良 好,不伴有其他临床症状。血清胆红素 低于221umol/L.病理性黄疸:黄疸出现 早(出生后24h以内)、发展快(血清总 胆红素每天增加超过85.5umol/L)、程度 重(总胆红素超过221.2umol/L)、消退 消退迟(超过2~3周)或黄疸退而复 见。黄疸伴贫血、网织红细胞增高,为 溶血性黄疸。黄疸伴有中毒症状,如神 萎、不哭、体温不升或有波动,多为败 血症。黄疸伴有消化道症状,血清胆红 素有波动,多考虑新生儿肝炎。黄疸伴 肝脏进行性肿大,大便灰白,黄疸逐渐 加深,多为先天性胆道闭锁 哮喘病因病机:既有内因也有外因。内 因责之于肺脾肾三脏功能不足,痰饮留 伏,此为哮喘之夙根。外因责之于感受 外邪,接触异物异味以及嗜食咸酸等, 其中以感受外邪触发最为多见。本病的 发作是外因作用于内因的结果,其病机 是内有壅塞之气,外有非时之感,膈有 胶固之痰,三者相合,闭拒气道,搏击 有声,发为哮喘。 治疗原则:发作期:攻邪以治其标;缓 解期:扶正而治其本 哮喘的诊断要点:1:可有婴儿期湿疹, 过敏性鼻炎病史以及家族哮喘史2:有 反复发作的病史。发作多与某些诱发因 素有关,如气候骤变、感受外邪、接触 或进食某些过敏物质等。3:常突然发 作,发作之前多有喷嚏、咳嗽、胸闷等 先兆症状。发作时喘促、气急喉间哮 鸣,咳嗽阵作,甚至不能平卧,烦躁不 安,口唇青紫。4:肺部听诊,发作时双 肺可闻及散在或弥漫性以呼气相为主的 哮鸣音,呼气相延长。5:支气管舒张剂 有显著疗效6:除外其他疾病所引起的 喘息、气促、胸闷或咳嗽。 三有余,四不足:阳常有余,阴常不 足,肝常有余,脾常不足,心常有余, 肺常不足,肾常虚。

猩红热诊疗方案(2023版)

附件 7 猩红热诊疗方案 (2023 年版) 猩红热(Scarlet Fever)为A 族β型溶血性链球菌(Group A Streptococcus,GAS)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冬春季高发,多见于幼托及学龄儿童。猩红热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为进一步规范猩红热临床诊疗工作,结合国内外研究进展和诊疗经验,制定本诊疗方案。 一、病原学 GAS 又称化脓性链球菌(Streptococcus Pyogenes),是一种呈链状生长的革兰染色阳性球菌,直径0.6~1μm,排列呈不同长度的链状,无鞭毛、芽孢,易在含血培养基上生长,产生完全(β型)溶血。按细胞壁表面所含抗原不同,将链球菌分为A-U(无I、J)19 组,猩红热主要由A 族为主。Lancefield 分类法根据链球菌表面多糖抗原的差异将链球菌分为18~20 个族(组或群)。 GAS 的致病性与其产生的多种毒力因子有关,目前已发现的毒力因子可分为菌体成分和分泌成分两类。菌体成分是菌体结构性毒力因子,与增强病原体对宿主细胞的黏附能力、促进细菌逃避宿主免疫防御机制有关,主要包括细菌表面蛋白、荚膜、菌毛等。表面蛋白主要为M 蛋白,是最重要

的菌体蛋白成分,也是GAS 最主要的毒力因子之一和血清分型依据。M 蛋白通过阻碍人类多形核白细胞吞噬而促进链球菌侵袭。M 蛋白的一些特定区域也可能作为共同抗原,与人体某些抗原成分发生交叉反应,引起自身免疫性疾病,如风湿热等。荚膜主要成分为透明质酸,具有抗吞噬作用及连接宿主上皮细胞CD44 的能力,是定植咽部的重要黏附因子。菌毛具有连接噬菌体、转运DNA、形成生物被膜、侵袭宿主细胞等功能。分泌成分是GAS 产生的多种分泌性毒力因子, 其中毒素有致热外毒素和溶血素。致热外毒素即红疹毒素,可致发热、猩红热皮疹、抑制吞噬系统和T 细胞功能,触发Schwartzman 反应。溶血素有溶解红细胞、杀伤红细胞、血小板及损伤心脏的作用。产生的蛋白酶有链激酶、透明质酸酶、胞壁蛋白酶、分泌性脂酶等,与破坏宿主细胞、有利于细菌在组织内扩散、干扰免疫系统有关。 该菌对理化因素抵抗力较弱,一般消毒剂可使其灭活。 二、流行病学 (一)传染源。 患者和带菌者是主要传染源。 (二)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和接触被病菌污染的玩具、用具、手及食物等传播,还可通过受损的皮肤感染。 (三)易感人群。 人群普遍易感。感染后机体可获得血清型特异的抗菌免

(完整版)小学春季传染病防治教案

《春季传染病防治》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知道春季节常见的传染病。初步知道这些传染病是通过空气传播的。 (2)、通过教学使学生知道预防传染病的主要方法,并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对教学资料的观察分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分析和归纳总结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人类传染病及人类与疾病作斗争的漫长历史的了解,激发学生热爱生命、珍惜生命、积极向上的思想情感。 教学重难点: 知道怎样预防春季传染病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寒冷的冬天过去了,万物复苏了。但春天刚刚来到,天气还较冷,不时有冷空气南下,这个季节是传染病流行的季节,比如说感冒是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为了更好地预防疾病、治疗疾病,使每个人更健康幸福地生活,就需要我们对春季传染病有充分的了解。这节课让我们来共同关注春季传染病及其预防。

二、学习新课。 师:谁得过感冒的?感冒时有什么感觉呢? (学生讨论,自由发言) 师:请同学们能说说感冒是怎样传给健康人的吗? 说话------咳嗽------ 空气------ 呼吸 病人喷嚏------带细菌的飞沫------健康人------吐痰 师:多数传染病是靠空气来传播的。 三、了解春季的常见传染病。 春季的常见传染病有以下几种: 1、流感 流感是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潜伏期1—3日,主要症状为发热、头痛、流涕、咽痛、干咳,发热一般持续3—4天,也有表现为较重的肺炎或胃肠型流感。 2、麻疹 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潜伏期8—12日,主要症状为发热、怕光、流泪、流涕,眼结膜充血,出现口腔粘膜斑及全身斑丘疹。 3、流行性腮腺炎 是由流腮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伏期14—19日,发热,耳下或下颌角疼痛,以耳垂为中心1—2天内迅速肿大,张口和咀嚼时疼痛D 猩红热是由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特点为发热,咽炎、全身弥漫性皮疹,疹退后伴皮肤脱屑等,潜伏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