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中的语言语境和语用学
英汉互译中的语境把握
![英汉互译中的语境把握](https://img.taocdn.com/s3/m/42f5523ea1c7aa00b42acb7e.png)
英汉互译中的语境把握语境决定着翻译的理解与表达,离开语境翻译将无从谈起。
本文将以翻译实例从不同角度对语境进行了论述,强调英汉互译中对语境把握的重要性。
标签:语境;翻译;关系语境,简单来说就是“言语环境”,是指“言说者生存与活动的现实环境,它决定着言说者的思维方式和话语意义”。
据索振羽在其所编《语用学教程》一书所归纳,大致可分为三个方面:上下文语境――口语的前言后语、书面语的上下文;场景语境――时间、地点、话题、场合、交际参与者(身份、职业、思想、教养、心态);民族文化传统语境――历史文化背景、社会规范和习俗、价值观。
翻译与语境的关系1.上下文语境话语方式是语言交际的形式,或者语言活动的媒介,有语言学家称它为“渠道”。
语言表达方式不外是口语和书面两种,译者翻译时应加以区别。
例如戏剧。
口语化是戏剧语言的基本特点;不同角色因其不同的社会地位,受教育程度和个人特质等影响具有不同语言含义。
如田纳西.威廉斯(Tennessee William’s)的剧作《玻璃动物园》中一段对话的两种译文:LAURA (rising):Mother, let me clear the table.AMANDA:No, dear, you go in front and study your typewriter chart. Or practice your shorthand a little.a. 罗拉(站起来):母亲,让我来收拾桌子。
阿曼达:亲爱的, 你到前面去研究你的打字机键盘吧。
或是练习一会儿速记。
b. 罗拉(站起身来):妈,让我拾掇桌子。
阿曼达:不,亲爱的,你到前面去学打字机键盘图,要不就练一会速记。
显然译文更符合戏剧的口语体风格,利于演员表演和观众欣赏。
此例表明作为一种修辞方法,话语方式决定语篇意义(textual meaning)的范围。
所以,译者应当注重与语言相关联的媒介, 即源语用来表达意义,传达信息的方式。
《2024年汉英同声传译的语用学研究》范文
![《2024年汉英同声传译的语用学研究》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0dd67003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b00820a.png)
《汉英同声传译的语用学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推进,汉英同声传译在跨文化交流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作为一种即时翻译方式,它不仅要求译员具备高超的语言能力,还需掌握丰富的语用学知识。
本文旨在探讨汉英同声传译中的语用学研究,分析其重要性及实际应用。
二、汉英同声传译的语用学基础语用学是研究语言使用及其语境的学科,涉及到语言的理解和解释。
在汉英同声传译中,语用学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语境适应:不同的文化背景和语言习惯导致同一句话在不同语境下含义可能大相径庭。
语用学可以帮助译员理解并适应不同的语境,准确传达原话的含义。
2. 语言表达:语用学研究语言的使用方式,包括口头和书面表达。
在同声传译中,译员需根据原话的语境和表达方式,选择合适的翻译策略,使译文更符合目标语言的表达习惯。
3. 文化差异:汉英文化差异巨大,包括价值观、习俗、信仰等。
语用学可以帮助译员识别并理解这些文化差异,避免因文化误解导致的翻译错误。
三、汉英同声传译的语用学应用1. 词汇选择:在同声传译中,词汇的选择至关重要。
译员需根据语境和目标语言的表达习惯,选择合适的词汇。
例如,在表达“面子”这一概念时,英文中的“honor”和“face”可能无法完全传达其含义,而需要结合具体语境选择更合适的词汇。
2. 句式转换:汉英句式结构存在较大差异,如汉语多意合,英语多形合。
在同声传译中,译员需根据目标语言的句式结构进行适当的句式转换,以使译文更符合目标语言的语法习惯。
3. 文化背景的补充:在翻译过程中,有时原话的某些含义可能难以通过语言本身传达。
此时,译员需借助文化背景进行补充说明,以帮助听众更好地理解。
例如,在翻译中国传统节日时,可简要介绍节日的起源、习俗等文化背景信息。
四、实证研究为进一步探讨汉英同声传译的语用学应用,本文进行了实证研究。
选取了若干汉英同声传译实例,分析译员在翻译过程中如何运用语用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研究发现,具备丰富语用学知识的译员在词汇选择、句式转换、文化背景补充等方面表现更佳,能够更准确地传达原话的含义。
翻译中的语用学PPT课件
![翻译中的语用学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0041d80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27.png)
目录
• 翻译中的语用学概述 • 翻译中的语用学理论 • 翻译中的语用等效与语用对等 • 翻译中的语用失误与策略 • 翻译中的语用学实践案例分析
01 翻译中的语用学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翻译中的语用学是一门研究翻译过程中语言使用和理解的学科,它关注语言在 实际语境中的意义和功能,以及翻译过程中如何准确传达这些意义和功能。
新闻报道的翻译案例分析
总结词
新闻报道的翻译需要准确、及时、客观,注 重语言的简练和清晰度。
详细描述
在新闻报道的翻译中,语用学可以帮助译者 更好地理解新闻报道中的语境和言外之意, 从而更准确地传达新闻的内容和意义。同时 ,语用学还可以帮助译者更好地把握新闻报 道中的语气和态度,从而更准确地传达新闻
中的意图和要求。
VS
发展方向
未来,翻译中的语用学研究将继续深入探 索语言使用和理解的规律,进一步拓展跨 文化交际的领域,并致力于提高翻译实践 的质量和效果。同时,随着人工智能和机 器翻译技术的发展,翻译中的语用学研究 也将与这些技术相结合,为翻译实践提供 更多的理论支持和指导。
02 翻译中的语用学理论
语境理论
总结词
文中以最相关的方式传达出来,以确保译文读者能够正确理解原文的含义。
礼貌原则
总结词
礼貌原则是语用学中的另一个重要理论,它 强调了语言交际中的礼貌和得体性。
详细描述
礼貌原则认为,人们在语言交际中应该遵循 一定的礼貌原则,以保持人际关系的和谐。 在翻译过程中,译者需要根据礼貌原则,对 原文进行适当的调整和改写,以确保译文更 加得体和礼貌。同时,译者还需要考虑译文 读者的文化背景和语言习惯,以确保译文更 加符合译文读者的期望和需求。
英汉互译中的语境把握
![英汉互译中的语境把握](https://img.taocdn.com/s3/m/2db207cb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ff.png)
英汉互译中的语境把握一、语境的重要性英国有句名言,“no context, no text”。
语言的使用离不开语境,任何篇章都是一定语境的产物,翻译的过程自然离不开语境。
可以说,没有语境,就没有翻译。
二、什么是语境语境,简而言之即语言环境。
语境分两种:语言语境和非语言语境1.语言语境:词组、句子、段落和篇章语境,即话语的上下文,语篇的上下句、上下段。
2.非语言语境:分为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
(1)情景语境:语言行为发生的时间、地点、话题、交际者的身份、地位、心理、交际目的和方式和所涉及的对象以及相关非语言信号(交际者的姿势、表情等)(2)文化语境:说话人所在的语言社会的历史文化和风俗人情。
翻译过程中,语境的把握对词义的理解和确定、信息的取舍和语体的选择至关重要。
三、英汉互译中语境的把握(一)根据语言语境理解并确定词义翻译中常见一词多义现象。
无论是词还是句子,一旦离开语境,其意义往往就无法确定。
这就需要我们结合具体语境,如微观语境(前后所搭配的词语等)来准确定位词义。
比如white这个单词(1)a crisp white shirt一件挺括的白衬衫(2)white middle-class families白人中产阶级家庭(3)white with shock震惊得脸色发白(4)white coffees加牛奶的咖啡我们在确定词义时还经常“求助于”相邻的句子、段落乃至前后章节,否则,就可能导致译文语义不连贯,这其实就是有语篇语境意识的体现。
(二)根据情景语境把握词义:从情景语境定义(如第一节中所述)可知,情景语境多见于口译、与交际行为、解释说明等相关的笔译中。
不同情景中,所包含的语境组合和重点各有不同,需加以识别后确定词义。
(三)从文化语境把握词义:语言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
有时,原文中没有任何生疏的词语,但由于不谙有关文化背景知识,无法做到准确理解原文。
这时,译者需要查阅和了解有关知识,并考虑在译文中如何向读者提供有关文化的语境。
语用学翻译语境论在汉英翻译选词中的运用
![语用学翻译语境论在汉英翻译选词中的运用](https://img.taocdn.com/s3/m/728eb9e9aef8941ea76e059d.png)
第31卷第5期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V ol.31 No.5 2010年5月 Journal of Hu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May.2010语用学翻译语境论在汉英翻译选词中的运用姜蓉(空军装备研究院,北京 100085)摘 要:该文以“工商”等词语为例,分析了在汉英翻译中,怎样根据语境选词,提出汉英翻译选词不能望文生义,生搬硬套,对同一词语不能千篇一律地采用一种固定译法,而应该根据其语境,尤其是认知语境对译语做出关联顺应与优化选择,寻找最佳关联的文化信息,选择最佳语境效应的明示,使译文获得最佳语境效果。
关键词:语用学;翻译语境;汉英中图分类号:H15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219(2010)05-0176-03汉语词汇非常丰富,并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在不同语境中有不同的含义,因此在翻译中不能千篇一律,望文生义,生搬硬套,应根据词语所在的语境选择适当的译文。
近年来,随着语言多维性研究不断深入,对语境的研究已渗透到语言学的各个领域,成为研究热点。
著名语言学家、翻译家巴尔胡达罗夫曾指出:不考虑语境因素的相互作用,就不能理解言语产物,因而也就不能进行翻译。
语境是人们理解和解释话语意义的依据,因此在语境中理解原文,揣摸作者的思想和感悟,译者才有可能排除各种可能产生的歧义及存在的模糊,尽可能再现原文的风采,译出好译文。
[1]语用学翻译语境论为我们提供了理论指导。
一语用学翻译语境论翻译实践中,语境对成功的翻译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翻译时,我们必须从语篇的整体功能来考虑,包括形式和内容的关系、灵活变动和准确的关系、词句涵义与上下文语境的关系等。
[2]p27(一)语境的各种定义英国伦敦学派语言学家马林诺夫斯基在1923年提出了“语境”这个术语。
他与语言学家弗斯的理论认为语境包括上下文和情景语境。
随后,很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语境进行了研究与定义。
语用学对于翻译实践的指导意义
![语用学对于翻译实践的指导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9572404c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96.png)
语用学对于翻译实践的指导意义翻译是将一种语言的文本转化为另一种语言的行为,它具有很高的文化和语言层次的要求。
在翻译实践中,语用学被广泛认为是一种非常有用的工具,它可以帮助翻译者更好地理解原文的意义,同时也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目标语言的语言习惯和文化特点。
本文将探讨语用学对于翻译实践的指导意义。
什么是语用学?语用学是指研究语言使用的学问,其研究的重点是语言的交际功能和社会文化背景。
换言之,语用学探讨的是如何利用语言来达到特定的交际目的,以及如何根据不同文化和社会情境中的要求来使用语言。
语用学在现代翻译实践中具有极其广泛的应用,可以帮助翻译者更好地理解原文的意图和目的,从而更好地翻译出它的实际含义和文化内涵。
语用学在翻译实践中的指导意义理解语言习惯和文化背景语用学可以帮助翻译者更好地理解目标语言的语言习惯和文化背景,从而更好地转换语言风格,保持翻译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例如,在英语中,一些俚语和口语表达方式可以基于文化和地区的差异而有所不同。
通过语用学的研究,翻译者可以更好地了解这些差异,并在翻译过程中适当地加以处理。
意图翻译在翻译过程中,语用学可以帮助翻译者更好地理解原文的意图和目的,从而更好地翻译出它的实际含义和文化内涵。
例如,在翻译商业文件时,语用学可以帮助翻译者了解原文的具体背景和工作目的。
通过识别这些目的,翻译者可以更好地翻译出它的实际含义和文化内涵。
注重语言效果语用学也可以帮助翻译者理解和设计高效和有效的翻译风格和语言结构,从而达到更好的语言效果和质量。
例如,在翻译广告文本时,语用学可以帮助翻译者确定最佳的语言结构和词汇选择,以在目标语言中实现最佳的广告效果。
结论总之,在翻译实践中,语用学不仅有助于更好地理解目标语言的文化差异和语言习惯,还有助于实现更好的语言效果和质量。
因此,我们建议翻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重视语用学对于翻译实践的指导和帮助。
关于语用翻译及相关译法
![关于语用翻译及相关译法](https://img.taocdn.com/s3/m/79d11ddd31126edb6e1a10cd.png)
关于语用翻译及相关译法" 论文关键词:语用意义语境文化等值论文摘要:翻译所要处理的对象是具体语境中的句子即语句,也就是语言单位的运用价值。
翻译者首先要认识原文的语用意义,才能应用译语深入表达原意。
因此,讨论语用意义对研究翻译理论显得十分重要。
本文主要探讨了翻译中的语用意义——语境意义和文化意义,以及准确、有效地表达原文意义的几种途径和方法。
一、引言语用学(pragmatics)研究语言和语用者即人的关系。
它所关心的是运用句子的目的以及在特定环境下句子(sentence)作为语句(utterance)运用得是否得体。
[1]语用学将语言单位和在某一特定交际环境下的语用者联系起来,语用意义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言外之意。
语义学(semantics)把语言符号与意义的关系看作是孤立的,脱离具体的语言环境、上下文、语言使用者(作者、说话人)和接受者(读者,听众)。
一个句子的语义意义就是该句的命题内容,它独立于具体的语言环境,是相对来说比较抽象的东西。
因此,虽然语用学和语义学都是研究意义的,但是语用意义和语义意义却有较大的区别。
二、翻译中的语用意义根据语用学研究的对象,我们将语用意义分为语境意义(situational meaning)和文化意义(cultural meaning)两类。
1.语境意义语境“研究语句之外的语用的和非语言的特征,这些特征跟非语言活动中所用语句的意义的表达有高度潜在关系”。
语境不能被看作语言或语言学层次上的东西,它是语言活动描写的一个方面。
根据韩礼德的观点,语境包括领域(field)、格调(tenor)和方式(mode)三个方面。
领域指出正在进行的活动,格调指说话人之间的关系,方式指表达形式。
语义意义经过这三个方面的过滤,传递其语用意义。
[2]语境对于原文的理解和译文的表达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比如:“Yes?”这句话在不同的语境中可以表达不同的语用意义。
在商店里,它可以表示“Can I help you?”在电话里,它可以表示“Whom do you want?”在教室里,可以表示“What’s the question?”等等。
探究语用学在英语翻译中的应用
![探究语用学在英语翻译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ebd4bea769dc5022aaea0040.png)
探究语用学在英语翻译中的应用一、前言研究表明,语言是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出现的,其形式、内容等方面都受到语境的影响。
于此同时,语用学正是针对此种情况产生的,它主要是人们利用语言来顺利进行交际的学科,也就是将语言应用在具体的语境中。
它突破过去文本语言范畴,顺利转变为语境功能,已经普遍应用对语言教学、二语习得等方面。
翻译是国际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读者、译者间相互沟通的重要渠道,也应当倾向于语用功能。
可见,探究语用学在该领域的应用显得尤为重要。
二、语用学相关理论1.语境理论。
顾名思义,语境指的是一门语言所应用的环境,包括上下文前后联系、自然、社会、文化等环境。
起初,国外学者提出意义分为情景、形式这两种类型,后来不断丰富,认为语式、语旨、语场这三种因素也会影响语言使用。
其中,语式指的是语言作用是如何的?语旨指的是语言参与者是谁?语场指的是语言活动是如何的?2.语用失误。
这指的是语言使用者使用语言尚未达到预期的效果,最为常见的是不恰当选取话题。
3.其他理论,例如会话含义以及合作原则。
在交际过程中,言语主体都应当相互配合,进而顺利交际,并且共同遵守方式、关系、质量等准则。
三、探究语用学在英语翻译中的应用1.要顺应语境。
语言是人们社会交往活动的产物,不仅具有社会性,而且烙上了深深的文化烙印。
现代化的汉语网络新词也不例外,但是在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下,语言被赋予了不同的文化含义,无论时间如何变化、语言形式以及环境怎样变迁,但是其本身的语言使用规范在任何场合都适用,所以翻译者在翻译现代汉语网络新词时,要重点把握语言的使用行为规范。
例如,汉语中出现的某些网络新词、热词与英语翻译是具有一定的共性。
虽然形式不同,但传达的文化语义内涵相同,比如啃老族在英语中通过顺应语境可译为the neet not in education,cmployment,or trainning,而剩女又可译为3s lady single,seventies,and stuck。
英语翻译中的语用学分析
![英语翻译中的语用学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8bfd07da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b9.png)
英语翻译中的语用学分析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英语已经成为了全球通用的交流语言。
在各个领域,人们都需要进行英语翻译,以便和各国人士进行交流和合作。
但是,英语翻译中存在一些语用学问题,可能导致翻译流畅度和准确度的下降。
本文将从语用学角度出发,对英语翻译中的语用学问题进行分析。
一、语用学概念简介语用学是语言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语言在实际交际中的运用。
语用学研究的对象包括语言的意义、语境、话语行为、语用规则等等。
在英语翻译中,语用学的研究可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译者和源语言之间的意义关系,进而进行更准确流畅的翻译。
二、语用学在英语翻译中的运用1. 语境语境是一个单词、短语或句子出现的环境。
语境可以帮助我们确定单词的正确意义,因为可能同一词汇在不同的语境中具有不同的含义。
在英语翻译中,我们需要注意源语言中单词、短语、句子的实际语境,避免翻译错误。
同时,也需要在翻译中加入必要的语境,以便读者更好地理解翻译内容。
比如,源语言中出现了“sea”的单词,如果没有上下文的提示,那么它可能代表海,也可能代表C国的一个购物中心。
翻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需要结合上下文,把“sea”翻译成正确的汉语意思。
2. 文化背景在语用学中文化背景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因为不同的文化背景对语言和交际方式都有不同的影响。
在英语翻译中,如果不了解源语言和目标语言的文化背景差异,极易给翻译造成影响。
对于某些语言中的成语,语用规则和习惯用法,源语言和目标语言文化背景的差异会给翻译带来很大的困难。
例如,在英语中“the elephant in the room”这个短语表示的是一个尽管显而易见但没人想提的问题。
但是,中国没有这样的成语,当然就涉及到翻译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译者需要转换句子结构,并用语言文化背景更为熟悉的成语或形容词来替换这句话。
3. 合适的展现方式在英语翻译中,语用学还涉及展现方式的问题。
我们不能简单地把源语言翻译成目标语言,必须结合目标语言文化背景和译者自身的理解,采用合适的展现方式。
翻译中的语境与语义
![翻译中的语境与语义](https://img.taocdn.com/s3/m/a021453a453610661ed9f41d.png)
翻译中的语境与语义摘要翻译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活动,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语境是一个起重要作用的因素。
此外,本文还谈了如何确定词义。
关键词翻译语境词义翻译是把一种语言所表达的思维内容用另一种语言表达出来的语言活动。
由于中西文化背景的差异,不同篇章在不同的文化心态上体现着明显的民族特征。
要准确表述和传播其他民族的文化,增进交流和沟通,必须提高翻译的质量。
而影响翻译质量的因素很多,语境是其中一个起关键作用的因素。
一、翻译与语境的关系语境是指语言交际所涉及到的各种各样不同的环境,而小而言之仅指具体表现为言辞的上下文。
既然语境研究语言所处的具体环境,那么作为从一种语言向另一种语言转换的翻译,其研究也一定离不开对语境的研究。
翻译涉及两种语言之间的转换,其复杂性不言而喻。
要使译文对接受者产生出原文对原文接受者相同的效果,译者首先必须正确捕捉原文话语的核心。
而为了达到这一目的,译者就不得不考虑原文的语境因素,诚如“一字之含义取决于其上下文”。
Newark也曾指出:“语境在所有翻译中都是最重要的因素,其重要性大于任何法规、任何理论、任何基本词义。
”由此可见,不管是关注具体原文的上下文还是其所处的大的文化环境,或关注表达为翻译语境的诸方面综合因素,有一点都是确定无疑的--那就是语境决定着翻译的理解与表达,离开语境翻译即无从谈起,两者关系十分紧密。
二、语境的主要分类(一)语言语境(linguistic context)。
语言语境,即篇章内部的环境,或称上下文,是指词、短语、语段或篇章的前后关系。
它可以帮助理解词、短语等语言成分的特定意义。
例如“soft”一词,除在一般情况下它与汉语中的“软的”、“柔的”(not hard) 对应外,还具有其它的词义。
所以翻译时,我们要注意它与什么样的词搭配。
例如:soft fire(文火) ;soft breeze(和风) ;soft hat(呢帽);soft words(和蔼的话);soft answer(委婉的回答) ;soft goods(毛织品);soft drink(果汁饮料)。
英语翻译中的语用分析研究
![英语翻译中的语用分析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e3b7bf57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ef.png)
英语翻译中的语用分析研究在全球化日益加深的今天,英语作为一种国际通用语言,其翻译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而在英语翻译中,语用分析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它对于准确传达信息、避免误解以及实现跨文化交流的有效性具有关键作用。
语用学是研究语言在特定语境中的使用和理解的学科。
在英语翻译中,语用分析关注的是语言使用者、语言使用的环境以及语言的意图和影响。
例如,一个简单的句子“Can you pass me the salt?”,从语法结构上看很简单,但在不同的语境中,其含义和意图可能大不相同。
如果是在一个轻松的家庭聚餐中,可能只是一个礼貌的请求;但如果是在一个紧张的商务会议上,说话者可能是在以委婉的方式提醒对方注意细节。
语言的文化背景是影响英语翻译语用分析的重要因素之一。
不同的文化对于相同的语言表达可能有不同的理解和反应。
比如,在中国文化中,谦虚被视为一种美德,当受到赞扬时,人们往往会说“哪里哪里,我做得还不够好”。
但在西方文化中,人们更倾向于直接接受赞扬并表示感谢。
因此,在将英语翻译成中文或反之的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文化差异,以确保翻译的准确性和可接受性。
社交情境也是英语翻译中语用分析不可忽视的方面。
在正式的场合,语言往往更加规范、严谨;而在非正式的场合,语言可能更加随意、灵活。
例如,在一份法律文件的翻译中,“shall”这个词通常具有较强的义务和规定性;但在朋友之间的聊天中,“should”可能更常用,语气也相对缓和。
因此,翻译时要根据具体的社交情境选择合适的词汇和表达方式。
语用分析还涉及到语言的隐含意义和言外之意。
有时候,人们说的话并不直接表达其真正的意图,而是通过暗示、隐喻等方式传达信息。
比如,“It's a bit chilly in here”这句话表面上是在说房间有点冷,但实际上可能是在暗示希望有人能把窗户关上或者把空调温度调高。
在翻译时,译者需要敏锐地捕捉到这些隐含的信息,以确保翻译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语境语用学在翻译教学中的实践应用
![语境语用学在翻译教学中的实践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37bf8395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fe.png)
语境语用学在翻译教学中的实践应用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和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翻译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
翻译作为一种语言交际活动,往往需要考虑到语言交际的语境和语用因素。
因此,在翻译教学中,语境语用学的应用已经成为了翻译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下面将从语境语用学在翻译教学中的意义、应用和效果等方面来论述这一问题。
语境语用学在翻译教学中的意义语境语用学是研究语言运用的学问,是由语言学、哲学、逻辑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等学科构成的交叉学科。
它可以解释语言使用者为什么会如此地运用语言,还可以解释语言使用背景下的沟通,包含发话人和听话人在交际过程中的各种因素,如认知、情感、文化等因素。
在翻译教学中,语境语用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准确地理解课文、选取合适的语言表达方式、翻译出准确的目标语意思和达到更好的沟通效果。
因此,语境语用学在翻译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语境语用学在翻译教学中的应用1. 把握语境信息语言的意义往往是依据语境而变化的,因此,翻译中要重视语境信息的选择和运用。
例如,一个单词的意义往往需要根据上下文语境来进行正确理解。
因此,在翻译教学中,要有意识地训练学生把握语境信息。
2. 注重语义和语用语义和语用是翻译教学中的重要因素,语义指的是单词本身的意义,而语用则指的是该单词在语言交际中的作用和功能。
在翻译教学中,学生需要注重语义和语用的区别,并考虑其在目标语中的实际使用。
3. 认知和文化差异翻译教学中,还需要注意到认知和文化差异,因为不同的语境和文化背景下,往往会造成意义的不同。
例如,在西方国家,“Christmas”一词在文化上具有很重要的意义,而在中国语境下,也许不是特别重要。
学生需要了解这种文化差异,并在翻译中考虑到这些差异。
语境语用学在翻译教学中的效果通过语境语用学的应用,可以提高学生翻译的准确度和流畅度,避免或减少翻译的误译和不完整性,从而达到更好的翻译效果。
通过对语境和语用的深刻分析,学生可以获取更多实用的翻译策略,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目标语中的表达方式。
浅析中英翻译过程中的语境分析
![浅析中英翻译过程中的语境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8f9fe718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95.png)
浅析中英翻译过程中的语境分析摘要随着我国改⾰开放和经济市场化程度的加深,中国与国际社会之间的相互交流变得越来越频繁。
这种现象也加快了翻译发展的步伐。
⾃“翻译研究”成为⼀门独⽴的学派以来,以奈达(Nida)为代表的翻译学派就曾对翻译产⽣过深远的影响。
本⽂所研究的内容主要涉及翻译过程中的语境分析,它被包含在翻译理论这个⼤的环境⾥。
本⽂采⽤综合评述的⽅式,在阅读⼤量⽂献资料的基础上,对这⼀论题进⾏了阐释。
本⽂主要由四部分组成。
第⼀部分是⽂献综述。
该部分主要涉及本⽂的研究⽬的、对综述论题的定义以及该领域的研究背景和发展趋势。
此部分充分提现了翻译及语境分析的发展过程。
第⼆部分是论述翻译过程中的语境因素。
它主要包括语⾔语境因素、情境语境因素和⽂化语境因素。
对这些⽅⾯的研究,为后⾯的研究做好了铺垫。
第三部分是翻译过程中的语境因素对词义产⽣的影响。
本⽂主要涉及褒贬义和歧义两个⽅⾯的影响。
第四部分是结语。
关键词:翻译过程;语境;语境分析AbstractIn our nation, along with the more and more deep level of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and the market economy, there exists more communication among China and other countries. This phenomenon accelerates the speed of translation. Since the “translation research “being an independent subject, the translation school of Nida had leaded to a great impact on the process of translation. The main contents of this study are on the context analysis during the English-Chinese and Chinese-English translation. It is contained the big environment of translation theories. This thesis uses the comprehensive argument method and stands on the foundation of reading many materials to analyze the theme.This thesis can be divided into four parts.The first part is literature review. It involves in the research objectives, definitions of the theme and the background and future tendency of the research. This part is better to present the process of translation and the context analysis.The second part mainly discusses the contextual factors in the process of translation. The contextual factors include the linguistic context, situational context, cultural context. The research on these aspects will provide a basis to the following research.The third part is on the impact of the contextual factors in translationprocess. This thesis mainly involves the bad or good meaning of words and the lexical ambiguity.The forth part is conclusion.Key words: translation process; context; context analysis⽬录摘要 (i)Abstract (ii)浅析中英翻译过程中的语境分析 (1)A Brief Study on the Context Analysis during the English-Chinese and Chinese-English Translation (1)第1章:⽂献综述 (1)1.1 导论 (1)1.1.1 研究⽬的 (1)1.1.2 定义综述主题 (1)1.2 该领域研究的背景及发展趋势 (3)第2章:翻译过程中的语境因素 (4)2.1 语⾔语境因素 (4)2.2 情境语境因素 (4)2.3 ⽂化语境因素 (5)第3章:翻译过程中语境因素对词义产⽣的影响 (7)3.1 决定词语的褒贬义 (7)3.2 引起对词义的歧义理解 (7)第4章:结语 (9)4.1 本⽂研究的主要发现 (9)4.2 本⽂研究结果的局限性 (9)参考⽂献: (10)浅析中英翻译过程中的语境分析A Brief Study on the Context Analysis during the English-Chineseand Chinese-English Translation第1章:⽂献综述1.1 导论1.1.1 研究⽬的随着国内市场经济的飞快发展,中国与世界各国之间的经贸、⽂化、教育交往越来越频繁,每天都有各种国际会议在中国各省市召开,中国也频繁的参与到国际的各项事务,中国的各种⽂献被翻译成英语等国际通⽤语⾔,很多的外国⽂献同样也被译成中⽂在国内出版发⾏。
翻译中的语义和语境
![翻译中的语义和语境](https://img.taocdn.com/s3/m/48c496cc4431b90d6d85c7b9.png)
翻译中的语义和语境摘要:翻译研究离不开语境,语境可分为上下文语境、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在具体的翻译过程中,语境对语义的选择有着重要的作用。
文章运用语境的相关理论,对If I rest,I rust的两个译文进行比较评析,旨在深化理解语境在翻译中的重要性。
关键词:语境语义If I rest,I rust一、引言语境是影响翻译过程中语义选择的一个重要因素,正如英国作家Jonathan Swift 所说:“Proper words in proper places make the tru e definition of a style.”其中所说的places就是“语境”。
语境可分为上下文语境、情景语境、文化语境。
上下文语境是指语言内部的环境,是语篇的直接体现。
它既可能为某一个语言单位所处的句子,又可能为对该语言单位的语义有制约作用的前后句子、段落甚至前后章节。
情景语境是指语篇产生时的周围情况、参与者的关系,以及时间、地点、方式等,是产生语篇的直接环境。
文化语境是指说话人所在言语社团的历史文化、风俗习惯、社会规约、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
相比较前两种语境类型,文化语境更抽象,最难把握,在翻译中,译者常常需要对源语和译入语的文化和语言差异不断揣摩才能达到理想的翻译效果。
在翻译实践中,无论是上下文语境、情景语境还是文化语境,都是做好翻译的前提,因为“语境是决定语义的唯一因素,脱离了语境,语义便不存在”。
二、语境对翻译的影响语境对翻译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翻译过程中对某个语言单位语义的选择方面,具体来说,就是对某个语言单位的概念意义、内涵意义、风格意义、感情意义、联想意义、搭配意义和主题意义方面的选择。
本文所选的研究语料是美国成功学家奥里森?马登的一篇著名励志散文,该散文以一则铭文为引子,阐释了成功的秘诀在于勤奋这个永恒的真理,其中译文主要出自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以下简称中译)和哈尔滨出版社(以下简称哈译)。
下面主要从语义、语境方面对两个译文进行比较评析。
英汉翻译实践中语用翻译理论的运用
![英汉翻译实践中语用翻译理论的运用](https://img.taocdn.com/s3/m/7a7109be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b0.png)
英汉翻译实践中语用翻译理论的运用摘要:伴随着语用学理论的深入发展,其在多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在英汉翻译中引入语用学理论有其必然性。
本文系统阐述了语用翻译理论在英汉翻译实践中应用的必要性,并对其应用流程进行了大致的描绘,最后从语境的设定与关联原则两个方面分析了英汉翻译实践中语用翻译理论的应用细节。
关键词:语用翻译理论;英汉翻译实践;应用;语用翻译理论是近年来产生的一种全新的翻译理论,是语用学与翻译领域相互融合的产物。
语用学理论的核心在于如何在特定语境中理解语言的使用问题。
语用学将文本从语言环境中过渡到了特定语境中,进而超脱了文本本身的语言范畴,通史寸会话内容的分析以及寻找最佳关联,实现了对语言功能意义的全面认知。
伴随着研究的持续深入,语用学已经被广泛地用于二语习得、认知语言学以及语言教学等相关领域。
一、语用翻译理论在英汉翻译实践中应用必要性翻译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地吸收其他学科理论的精华,在兼容并蓄的同时,翻译理论得以升华与发展,从而为翻译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更加详实的理论依据。
与此同时,语用学也经历了数十年的发展,被更多的学者所广泛关注,理论更加完善,被广泛用于语言习得、语言教学以及翻译等相关领域,更多的学者开始研究语用学理论对于翻译实践工作的指导价值。
随着语用学理论以及翻译之间的联系不断紧密,语用学不同研究领域所获得的成果都能够为翻译工作提供更加科学和微观的分析手段,例如关联理论、言语行为理论、预设等内容。
语用学理论能够有效地解决翻译进程中相关语言可能会出现的使用问题,所以被更多的学者用于翻译实践当中。
语用学本身对于翻译有着较强的解释力,使得我们可以从全新的视角解释翻译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
翻译和语用学之间的融合也提供了全新的翻译理论模式,为构建翻译学理论与方法提供了指导。
除此之外,语用学理论有助于译者更好地理解文章的意思,当采用目的语再现原文意思的时候,也要凭借语用学知识的帮助。
除此之外,在翻译过程中,置身于文本所营造的语境下,理解文本的语用意义也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语用翻译语用学理论在翻译中的应用
![语用翻译语用学理论在翻译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c0e0507c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20.png)
语用翻译语用学理论在翻译中的应用一、本文概述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翻译在跨文化交流中的作用日益凸显。
翻译不仅仅是语言间的转换,更是一种文化、思维、语用等多个层面的复杂活动。
语用翻译语用学理论作为一种新兴的翻译理论,为翻译实践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
本文旨在探讨语用翻译语用学理论在翻译中的应用,分析其如何指导翻译实践,提高翻译质量,并促进不同文化间的有效沟通。
本文将简要介绍语用翻译语用学理论的基本概念和核心思想,阐述其在翻译研究中的重要性和价值。
接着,通过具体案例分析,探讨语用翻译语用学理论在翻译实践中的应用方式及其效果。
在此基础上,本文将总结语用翻译语用学理论在翻译中的应用特点,分析其优势与局限性,并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本文的研究对于深化翻译理论研究、提高翻译实践水平、促进跨文化交流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深入探讨语用翻译语用学理论在翻译中的应用,本文旨在为翻译从业者和研究者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推动翻译事业的发展。
二、语用翻译理论概述语用翻译理论是一种将语用学原理应用于翻译实践的理论框架。
语用学是研究语言在特定语境中的使用和理解的科学,它关注语言交际中的意义、意图、行为和社会文化因素。
在翻译过程中,语用翻译理论强调译者不仅要传递文本的字面意义,更要关注原文作者的意图、读者的期待以及社会文化背景的差异。
语用翻译理论的核心在于对原文进行深层次的解读,包括语言层面的词汇、语法和篇章结构,以及非语言层面的文化、社会和心理因素。
译者需要运用语用学的相关理论,如合作原则、礼貌原则、言语行为理论等,来指导翻译实践。
通过这些理论,译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原文作者的意图,以及原文在特定语境中的语用功能。
在语用翻译理论的指导下,翻译过程不再是简单的语言转换,而是一种跨文化、跨语言的交际行为。
译者需要在尊重原文的基础上,根据目标语读者的期待和接受能力,对原文进行适当的调整和改写。
这种调整可能包括词汇的选择、句式的变换、文化信息的增补或省略等。
英文翻译中的语境与选词
![英文翻译中的语境与选词](https://img.taocdn.com/s3/m/165cc60376c66137ee0619be.png)
ks to study humans and their endeavors in the same reasoned , orderly, systematic, and dispassionate manner that natural s cientists use for the study of natural phenomena.
1) express the idea:表达 e.g. He cannot express his ideas clearly in speaking. 2) advocate the idea:鼓吹、维护 e.g. This organization advocated Hitler’s Nazi ideas. 3) borrow the idea:借用、抄袭 e.g. This idea was borrowed from the West. 4) spread the idea:传播 e.g. Democratic ideas are being spread throughout t he world.
本句可以分三个意群来确定词义。
第一个意群: social science社会科学 branch分支intellectual enquiry知 识探索 第二个意群: seek力图 reasoned理性的 dispassionate冷静的,客观的 in…manner以…方式 第三个意群: natural scientist自然科学家 社会科学是知识探索的一个分支,它力图像自然科学家研究自然现象 那样,用理性、有序、系统和冷静的方式研究人类及其行为。
不能只说“织”或“编织” 。
在翻译实践中我们还可以利用逻辑学的有
关知识,如矛盾律等来确定词义。 Automobiles and trucks would be powered by quickly replaceable electric batteries. 某译文:汽车和卡车则可以迅速替换的电池 组作动力……
语用翻译:语用学理论在翻译中的应用(3)
![语用翻译:语用学理论在翻译中的应用(3)](https://img.taocdn.com/s3/m/9d6bce33482fb4daa58d4b44.png)
英语知识4. 语用翻译本文所谓的语用翻译是指从语用学的角度探讨翻译实践问题,即运用语用学理论去解决翻译操作中涉及到的理解问题和重构问题、语用和文化因素在译文中的处理方法以及原作的语用意义(pragmatic force)的传达及其在译作中的得失等问题。
语用学的翻译观可以说是一种等效翻译理论(何自然,1997),它更多地探讨口头语言、修辞性和艺术性语言的翻译。
Grice (1957)的意义理论以及Leech (1983)关于语用语言学的观点都认为,要理解说话人的意图,听话人首先必须正确识别和理解语言的基本意思和规约意义。
词句的基本意义或者说规约意义是理解话语和作品含义的前提条件,因此语言错误也是一种语用失误(张新红,2000),会导致理解失误。
试想,如果我们连语言系统中的词、短语或者句子的基本意思和规约意义都搞不清楚,又怎么能指望理解交际者/作者的交际意图呢?因此,语言系统知识是说话和理解的必备基础,是推导话语含义的基础。
请看下面这个例句:(2) Can you lift the box?听话人要理解这句话,首先必须知道句中各个词语的意思,此外还应当知道这种询问能力的句子的规约意义,即“请您帮我抬这个箱子”。
如果听话人仅仅照字面意义做出回答擸es, I can.敚缓笠廊徽驹谝槐呖醋潘祷叭艘桓鋈朔丫⒌靥ё畔渥佣蝗グ锸郑敲纯梢运邓挥姓嬲斫馑祷叭嘶坝锏囊馑肌A饺酥涞慕患适О堋* 在翻译过程中,任何对原文词句层次上的不解或误解都会导致对原作者意图的不解或曲解,导致在译作中出现误译。
这里我们拿指称词语的识别问题作为例子。
正确识别指称词语所指的对象(例如交际的参与者、交际事件以及交际过程中所论及的对象等)的能力是找到关联(Sperber & Wilson,1986)、进行推理、实现语篇的语义连贯(coherence)的必要条件之一。
正因为交际者不仅具有识别指称对象的能力,而且还具有解释特定指称对象的意义的能力,有解释它与其他语境及互文特征之间关系的能力,因此才能够找到和识别语篇的语义连续性(或称关联、连贯),才能推导出该指称词语的含义(Baker, 199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翻译中的语言语境和语用学翻译是一项高难度的工作,需要熟练掌握两种语言,并在不同的语言文化背景中灵活运用。
其中,语言语境和语用学是翻译中必不可少的两个方面,本文将从这两个方面探讨翻译的难点和应对策略。
一、语言语境
语言语境是指一个词语或句子所在的上下文环境,是理解一个语言表达的关键因素之一。
具体而言,语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语义环境、社会环境、文化环境和地理环境。
在翻译过程中,不同的语言语境会对翻译产生很大的影响。
1.语义环境
语义环境是指一个词语的词义所在的上下文环境,包括前一个上下文、后一个上下文以及语音和语调等。
理解一个词语的语义环境是翻译的第一步,只有理解了词语的意思,才能正确地翻译。
如英文中的“bear”一词,如果在动物领域出现,那么就是指“熊”,如果在投资领域出现,那么就是指“承担风险”的意思。
2.社会环境
社会环境指的是一个词语或句子所处的社会背景,包括时代背景、职业、产业等。
不同的社会环境会有不同的文化内涵和语言习惯。
如中文中的“敬业福”,在翻译成英语时不一定翻译为“dedication and happiness”,因为西方文化和语言对“福”这个概念的理解是不同的。
3.文化环境
文化环境是指一个词语或句子所处的文化语境,包括对某类事物的看法、价值观、信仰等。
不同的文化环境会有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
如中文中的“生命中的小确幸”这个词汇,如果直接翻译成英文,则可能无法表达中文丰富的内涵。
4.地理环境
地理环境是指一个词语或句子所处的地理位置和所处的环境。
不同的地理环境会对语言习惯产生影响。
如英语中的口音和语气
在不同的地理位置下会有所不同,如美式英语和英式英语就存在很大的差别。
二、语用学
语用学是指语言运用的实际应用情况和规则,即语言应用的实际情景。
在翻译中,掌握语用学要求传达正确的信息,根据目标语言的读者和写作背景调整语言表达方式。
1.阐述
阐述是指在语用学里对某个语言现象作出说明。
在翻译过程中,阐述可以帮助翻译者更好地理解原文和目标文。
如阐述IT公司的特殊语言风格或行业术语。
2.抽象和具体表达
抽象和具体表达是语用学中的两个重要概念。
在翻译中,应根据翻译目的和受众来选择抽象或具体的表达方式。
如翻译新闻,应尽量使用具体的表达方式,让读者更快地了解新闻内容。
3.语气和语调
语气和语调也是语用学中的两个重要概念。
在翻译中,语气和语调对于传达正确的信息至关重要。
如中文里的“我可以去吗?”如果不理解其中的语气和语调,则无法正确翻译。
总结
综上所述,翻译中的语言语境和语用学是重要的翻译难点。
在翻译时需要深入了解所翻译内容所处的语言环境和应用情景,并根据翻译目的和受众选择合适的表达方式。
只有这样才能够达到准确传达原文信息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