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建筑之特征——梁思成
论述类文本梁思成《中国建筑的特征》阅读练习及答案(江西丰城2023学年高三上9月)
江西丰城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中国的建筑体系是在世界各民族数千年文化史中一个独特的建筑体系。
这一切特点都有一定的风格和手法,为匠师们所遵守,为人民所承认,我们可以叫它作中国建筑的“文法”。
建筑和语言文字一样,一个民族总是创造出他们世世代代所喜爱,因而沿用的惯例,成了法式。
在西方,希腊、罗马体系创造了它们的“五种典范”,成为它们建筑的方式。
中国建筑怎样砍割并组织木材成为梁架,成为斗拱,成为一“间”,成为个别建筑物的框架;怎样用举架的公式求得屋顶的曲面和曲线轮廓;怎样结束瓦顶;怎样求得台基、台阶、栏杆的比例;怎样切削生硬的结构部分,使之同时成为柔和的、曲面的、图案型的装饰物;怎样布置并联系各种不同的个别建筑,组成庭院:这都是我们建筑上两三千年沿用并发展下来的惯例法式。
无论每种具体的实物怎样地千变万化,它们都遵循着那些法式。
构件与构件之间,构件和它们的加工处理装饰之间,个别建筑物和个别建筑物之间,都有一定的处理方法和相互关系,所以我们说它是一种建筑上的“文法”。
至如梁、柱、枋、檁、门、窗、墙、瓦、槛、阶、栏杆、隔扇、斗拱、正脊、垂脊、正吻、戗兽、正房、厢房、游廊、庭院、夹道等等,那就是我们建筑上的“词汇”,是构成一座或一组建筑的不可少的构件和因素。
这种“文法”有一定的拘束性,但同时也有极大的运用的灵活性,能有多样性的表现。
也如同做文章一样,在文法的拘束性之下、仍可以有许多体裁,有多样性的创作,如文章之有诗、词、歌、赋、论著、散文、小说等等。
建筑的“文章”也可因不同的命题,有“大文章”或“小品”。
“大文章”如宫殿、庙宇等等,“小品”如山亭、水榭、一轩、一楼。
文字上有一面横额,一副对子,纯粹做点缀装饰用的。
建筑也有类似的东西,如在路的尽头的一座影壁,或横跨街中心的几座牌楼等等。
它们之所以都是中国建筑,具有共同的中国建筑的特性和特色,就是因为它们都是用中国建筑的“词汇”,遵循着中国建筑的“文法”所组织起来的。
梁思成
17梁思成.《中国建筑史》(单行本).1945.
18梁思成.《中国建筑和艺术》(英文稿).为美国百科全书作.1946.
19梁思成.《城市计划大纲序》(单行本).1951.
7梁思成.《赵县大石桥》.营造学社汇刊五卷一期,1934.3.
8梁思成.《修理故宫景山万寿亭计划》(与刘敦桢合写).营造学社汇刊四卷,1934.
9梁思成.《汉代建筑式样与装饰》(与刘敦桢、鲍鼎合写).营造学社四卷,1934.
10梁思成.《清式营造则例》(单行本).1934.
11梁思成.《杭州六和塔复原状计划》.营造学社汇刊五卷三期,1935.3.
5.1 身体力行
5.2 学风严谨
5.3 人格典范
5.4 遭受迫害
6 建筑理论
7 家庭成员
7.1 兄弟姐妹
7.2 家庭生活
8 其他资料
相关作品
1. 电影
2. 电视剧
1 人物简介
梁思成,梁启超之子,建筑大师,中国古建筑研究领域的著名学者,是解放后致力于保护古建筑的旗帜性人物。[1]
3梁思成.《宝坻县广济寺三大士殿》.营造学社汇刊三卷二期,1932.6.
4梁思成.《正定古建筑调查纪略》.营造学社汇刊四卷,1933.4.
5梁思成.《云岗石窟中所表现的北魏建筑》.营造学社汇刊四卷,1933.12.
6梁思成.《大同古建筑调查报告》(与刘敦桢合写).营造学社汇刊四卷,1933.12.
基本信息个人概况 姓名:
梁思成
国籍:
《中国建筑的特征》PPT课件-图文精选全文
举例子
“简单的如台基、栏杆、台阶等等。所要解决的问题基本上是相同的,但许多民族创造了许多形式不同的台基、栏杆和台阶。”
作比较
“罗马的凯旋门与北京的琉璃牌楼,巴黎的一些纪念柱与我们的华表,都是同一性质,同样处理的市容点缀。”
作者用这些说明方法,阐述各民族建筑之间的“可译性”问题,使原本抽象的专业语言变得通俗易懂,同时也增添了文章的文学性,使说明富有形象性和生动性
【审题】此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能力。
文章在第18段提出“可译性”这一概念,在第19段用“语言和文学”做比喻具体论述。“如同语言和文学一样,为了同样的需求……各自用自己的‘词汇’和‘文法’来处理它们的。”“巴黎的一些纪念柱与我们的华表,都是同一性质,同样处理的市容点缀。”
【答案】
师生探究
1.文章第十五段和第十九段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举例简要分析。
写作背景
自1939年起担任中央博物院建筑史料编纂委员会主任的梁思成,从1942年着手编写《中国建筑史》,两年后完成。这是我国第一部由中国人自己编纂的比较完善、系统的中国建筑史,它的完成实现了梁先生从20世纪20年代留美学习时就立下的夙愿——“《中国建筑史》要由中国人来写”。当时就读于宾大建筑系的梁思成,看到“欧洲各国对本国的古建筑已有系统的整理和研究,并写出本国的建筑史”,而日本学术界的许多知名学者也已着手研究中国建筑史,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中国建筑史》一书就是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完成的,它无疑也是当时争取民族独立与解放运动的历史产物。
中国古代建筑的结构特点
中国古代建筑的结构特点梁思成先生认为,中国建筑结构体系的特征包括:一个高起的台基,作为木构梁柱为骨架的建筑物的基座,再支承一个外檐伸出的坡形屋顶。
这种骨架式的构造使人们可以完全不受约束地筑墙和开窗。
正是这种高度的灵活性和适应性,使得它能够适应中华文明的任何延伸地。
中国建筑除了本身的精致性,还极注重建筑物的调配和组合。
中国古代建筑体系在三千多年前的殷商时期就已经初步形成,它经历了原始社会、商周、秦汉、三国联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辽金元、明清七个时期。
直到20世纪,始终保持着独特的结构和布局。
中国古代建筑结构特点为:1.使用木材作为主要建筑材料。
以木结构为骨架,达到了实际功能要求,又创造出优美的建筑形体以及相应的建筑风格。
木结构体系的优点很多:如维护结构与支撑结构相分离,抗震性能较高;取材方便,施工速度快等等。
同时木结构也有很多缺点:易遭受火灾,白蚁侵蚀,雨水腐蚀,相比砖石建筑维持时间不长;成材的木料由于施工量的增加而紧缺;梁架体系较难实现复杂的建筑空间等。
不过,中国古代建筑中也有少量砖石建筑,如《史记索隐》中称:“石室金匮,皆为国家藏书之处。
”;如《水经注》中有多处记载,《渭水篇》:“磻溪旁有一石室,盖太公所居也”。
砖石结构多用于塔式建筑。
2. 保持构架制原则。
中国木结构体系历来采用构架制的结构原理:以四根立柱,上加横梁、竖枋而构成“间”,一般建筑由奇数间构成,如3,5,7,9间。
开间越多,等级越高,紫禁城太和殿为11开间,是现存最高等级的木构古建筑。
立面上划分三个部分:台基、屋身、屋顶。
其中官式建筑屋顶体型硕大、出挑深远是建筑造型中最重要的部分。
以立柱和纵横梁枋组合成各种形式的梁架,使建筑物上部载荷经由梁架、立柱传递至基础,墙壁只起围护和分隔的作用,不承受载荷。
屋顶的形式按照等级分为:单坡、平顶、硬山、悬山、庑殿、歇山、卷棚、攒尖、重檐、盔顶等多种制式,又以重檐庑殿为最高等级。
3. 创造斗拱结构形式。
中国建筑的特征 梁思成
五、园囿建筑。如御园、宫囿、花园、别墅 等。 六、祭祀性建筑。如文庙(孔庙)、武庙 (关帝庙)祠宇等。 七、桥梁及水利建筑。如石桥、木桥、堤坝、 港口、码头等。 八、民居建筑。如窑洞、茅屋、草庵、民宅、 庭堂、院落等。 九、宗教建筑。如佛教的寺、庵、堂、院, 道教的祠、宫、庙、观,回教的清真寺,基 督教的礼拜堂等。 十、娱乐性建筑。如乐楼、舞楼、戏台、露 台、看台等。
19l5年——1923年就学于北京清 华学校,1924年赴美留学入康乃尔大 学,不久转学人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 系, 1927年获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 系硕士,1927、1928年在哈佛大学美 术研究院学习,但因梁启超病重而于 1928年中断回国。1948年获得美国普 林斯顿大学荣誉博士学位。
宾夕法尼亚 大学
怎样理解作者提出的各民族建筑之 间的“可译性”?
这也是用“语言和文学”为喻。各民 族建筑的功用或主要性能是一致的,有相 通性,但表现出来的形式却有很大不同, 恰似不同民族的语言,表达同一个意思, 语言形式却不相同一样。所谓的“可译 性”,是指各民族建筑在实质上有“同一 性质”,可以透过其纷繁多样的表现形式 解读出来。
中国建筑的几点特征: 1单独建筑物一般由台基、房屋本 身和屋顶构成; 2一“所”房子是由若干座这种建 筑物以及一些联系性的建筑物,围 绕着一个或若干个庭院或天井建造 而成的; 3房身部分是木结构; 4有斗拱; 5有举折,举架;
6屋顶被用于装饰;
7大胆地用红色;
8木结构建筑中,构件交接部分大半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中国建筑的特征
------梁思成
题目“中国建筑的特征”,偏正短语。中心词 “特征”,指事物作为标志的显著特色。定语逻 辑严密,分为两个层面:“建筑”一词,界定了 作者研究的专业学术领域;“中国”一词,气宇 轩昂,视野宏观,表现了作者作为中国建筑学一 代宗师开阔的视角和强烈自豪的民族情感。
中国建筑之魂—梁思成与林徽因_关于奉献的名人故事
中国建筑之魂—梁思成与林徽因_关于奉献的名人故事奉献能挽救和塑造一个国家文化的灵魂北京解放前,两名解放军干部悄悄来到梁家,向梁思成请教,一旦大军被迫攻城时,哪些文物必须设法保护,要梁思成把城里最重要的文物古迹一一标在他们带来的军用地图上。
这对以中国古建筑为第二生命的夫妻激动得热泪盈眶。
北京解放后,梁思成提出,北京应该是政治文化中心而不是工业中心,应保存北京故都紫禁城的面貌、旧城内新建筑高度不得超过三层等。
当有人要拆掉城墙时,林徽因争论说:"你们今天拆的是真古董,有一天,你们后悔了,想再造,也只能盖个假古董了。
"为了抢救古迹,梁思成曾声嘶力竭地告诉大家,城墙里面是七百年的"填泥",坚硬如石,有一千两百吨重,用二十节车花八十五年才运得完。
他在尽可能保存古迹的前提下,设计了天安门广场。
林徽因1955年病故,梁思成1972年亡故......他们曾因"复古主义"而被批判、被折磨、被羞辱,然而他们死后,又被赞扬、被认可、被怀念。
林徽因是一位在历史上享有盛名,凤毛麟角的女建筑学家。
她一生深爱建筑学。
为我国的建筑事业奉献出毕生的精力,做出了不可磨灭的伟大功绩。
她抱病与梁思成设计了国徽,又参与了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
难能可贵的是她在被病魔折磨得卧床不起时,一听到北京景泰蓝制作即将灭绝时,不畏病魔缠身,挣扎着亲临景泰蓝工厂考察了解情况,重新设计创制了景泰蓝,才使我国的这一重大艺术品工艺得以保存下来。
她的敬业精神是可贵而崇高的。
梁思成、林徽因夫妇介绍梁思成(1901年4月20日---1972年1月9日),籍贯广东新会,生于日本东京,毕生致力于中国古代建筑的研究和保护,是建筑历史学家、建筑教育家和建筑师。
梁思成曾任中央研究院院士(1948年)、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委员,参与了人民英雄纪念碑、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等作品的设计。
林徽因(1904年6月10日-1955年4月1日),女,汉族,福建闽县(今福州)人,出生于浙江杭州。
《中国建筑的特征》
• 古老的中国,有着享誉世界的四大发明, 而中国的建筑艺术,同样也有着悠远的历 史,至迟在公元前十五世纪,中国的建筑 体系已经基本形成,经过数千年的发展, 已然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的瑰宝。想要详细 了解中国建筑的特征,梁思成先生的一篇 科普文章《中国建筑的特征》就是最好的 典范。
指事物作为标志的
3、九大特征中哪些属于结构特征?哪些属于装饰特征?
结构特征: (三)结构方法 (四)斗拱 (五)举折和举架
装饰特征: (六)屋顶 (七)着色 (八)装饰部件 (九)装饰材料
课堂小结
本节课主要学习了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
,中国建筑的特征是作者从几千年中国建
筑物的总体特征上总结出来的,这些特征 体现了作者对中国建筑的特征的了解,显 示了作者对中国建筑的喜爱以及认真研究 的态度。
外国的建筑
法 国 埃 菲 尔 铁 塔
哥特式建筑
罗马斗兽场
悉尼歌剧院
韩国景福宫
日本东大寺
• 梁思成(1901—1972),我国著名建筑学家,清 华大学教授,广东省新会县人。1901年4月20日 生于日本,1915年至1923年就学于北京清华学校, 1924年赴美留学入康奈尔大学,1927年获宾夕法 尼亚大学建筑系硕士,1927年、1928年在哈佛大 学美术研究院学习。1928年回国。
减少剪力、装饰作用
(五)说明“举 折、举架”的 作用,即为了 形成屋顶的斜 坡或曲面。
(五)举折,举架
形成屋顶的斜 坡或曲面。
古建筑坡屋顶举架示意图
斗拱
橫梁
举架
立柱
(三)至(五)说明中国建筑的结构特征。
(三)从整体上介绍了中国建筑的结构方法, 即以“木材做立柱和横梁”的框架结构,并 解释了中国建筑的力学原理,指出这与“现 代的钢筋混凝土构架或钢骨架”从结构原则 上是一样的。(四)斗拱 (五)举折、举架
中国建筑的特征——梁思成
中国建筑的特征——梁思成梁思成(1901年-1972年)是中国现代建筑学的先驱之一,也是中国现代建筑史研究的奠基人之一、他对中国传统建筑的研究和保护做出了巨大贡献,开创了中国建筑学的新领域。
梁思成从小就对中国传统建筑充满了兴趣,他在父亲梁启超的影响下,开始了他对中国传统建筑的研究。
他在1923年到1928年期间,曾经游历了大部分中国的名胜古迹,并进行了详细的考察和记录。
梁思成通过对大量的实地考察和文献研究,总结出了中国建筑的特征。
他认为,中国建筑的特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二、注重与人的关系。
中国传统建筑强调人与建筑物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建筑与人的身心健康的关系。
例如,建筑物的布局和材料的选择常常考虑到空气流通、采光和隔音等方面,以提供一个舒适的居住环境。
三、讲究木构造和工艺。
中国传统建筑大量使用木材作为结构材料,注重木构造的精细和工艺的独特。
例如,中国传统建筑的屋顶常常采用斗拱结构,这种结构不仅能够分散重力,还能够增加建筑物的稳定性。
四、注重装饰和细节。
中国传统建筑注重对建筑物的装饰和细节的精雕细琢。
例如,建筑物的门窗、梁柱和墙壁上常常会雕刻各种花纹和图案,以增加建筑物的美感和艺术价值。
梁思成的研究不仅在理论上对中国建筑进行了系统概括,也在实践中对中国传统建筑的保护和修复做出了重要贡献。
他在1949年后,曾经领导了一系列对中国古建筑的保护和修复工作,如北京故宫的修复、南京夫子庙的保护等。
梁思成的研究和贡献开创了中国现代建筑学的新领域,对中国传统建筑的保护和传承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他的学术成就和人格魅力,使他成为了中国建筑学界的权威和楷模。
总而言之,中国建筑的特征是一个复杂而多样的主题,涉及到历史、地理、文化等多个方面。
梁思成对中国建筑特征的研究和贡献使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中国传统建筑的独特之处,他的工作也为我们保护和传承中国传统建筑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指导。
梁思成中国建筑的特征详解
42
中国建筑的特征
下摹 定状 义貌
(五)说明“举折, 举架”的作用,即 为了形成屋顶的斜 坡或曲面。 (主要用于
北方官式建筑中,为保证雨雪
的排泄)
2020年7月16日星期四
45
六、屋顶的装饰作用
2020年7月16日星期四
46
47
在图中找出立柱、橫梁、斗拱和举架。
橫梁 斗拱
举架
立柱
中国建筑外观、颜色、装饰 等方面的特点(六-九)
中国建筑的特征
梁思成
2020年7月16日星期四
1
导入新课
• 北京清华园中有一座雕像,被人称为这所 著名大学中的第十二座雕像:儒雅的梁思 成先生,戴一副眼镜,正微微地笑着,平 静,坦然,好像刚刚走出家门,到他创建 50周年的清华建筑系去上班。今天我们就 来学习梁先生的一篇科普文章《中国建筑 的特征》。
(重点二)(下节质疑点)
(20) 以提倡熟悉中国建筑的“文法”和“词汇”,
建造新中国建筑作总结。
2020年7月16日星期四
19
•
故 宫 太 和 殿
•
日 本 东 大 寺
•
韩 国 景 福 宫
中国建筑的特征
作 诠
(一)讲立体构成,单个 的建筑自下而上一般是由 台基、主体(房屋)和屋
释 顶三个主要部分构成的。
中国建筑的特征
列 (六)介绍屋顶,指出它是
图 表 作
“中国建筑中最主要的特征之 一”,并在与其他建筑体系的
比 比较中,盛称“翘起如翼”的
较 屋顶是我们民族文化的骄傲。
引
用
2020年7月16日星期四
51
七、颜色的选择——朱红
2020年7月16日星期四
中国建筑的特征梁思成
法国——巴黎圣母院
澳大利亚——悉尼歌剧院
印度——泰姬陵
迪拜——“最像外星人入侵地球形成的 城市”
风中烛火大厦
旋转 塔
帆船酒店
林徽因之墓
• “徐志摩当初爱的并不是真正的我,而是他用诗 人的浪漫情怀情绪想象出来的林徽因,而事实上 我并不是那样的人。”
• 金岳霖 • 著名的哲学家、逻辑学
家
• “择林而居” • “一身诗意千寻瀑,万
古人间四月天。”
文章的结构脉络
全文可分为四个部分: 一、从地域分布和历史跨度方面说明中国 建筑的影响(1-2) 二、概括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3-13) 三、探讨中国建筑的风格和手法(14-19) 四、总结全文: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20)
脊吻
瓦当
筒 瓦 戗 兽 脊 吻
门环
返回
颐和园
黄鹤楼
岳阳楼
布达拉宫
鸟巢
2015年米兰世博会中国馆
美国——帝国大厦
美国——白宫
德国——新天鹅堡
德国——勃兰登堡门
德国——科隆大教堂
英国——大本钟
英国——大英博物馆
英国——白金汉宫
法国——埃菲尔铁塔
法国——凯旋门
俄罗斯——克里姆林宫
中国建筑的基本特征
(一)个体建筑构成:台基、主体(房屋)和屋顶 (二)群体建筑布局:轴对称、朝南 (三)结构方法:以木材为主的框架结构 结构特征 (四)斗拱 (五)举架
(六)屋顶 (七)色彩 (八)构件的装饰作用 (九)用材方面的装饰特点
装饰特征
总体特征
按逻辑顺序展开:先总后分、先主后次
• 作者在总结这九点特征的时候是否有所侧重呢? 哪些地方详写?哪些地方略写?为什么要这样处 理?
(完整版)中国建筑的特征(完美版)
怎样理解“各民族建筑之间的‘’可译 性”
这也是一种比喻,用“语言和文学”的比喻。
各民族建筑的功用或主要性能是一致的, 有相通性,但表现出来的形式却有很大不同, 恰似不同民族的语言,表达同一个意思,语 言形式却不相同一样。所谓的“可译性”, 是指各民族建筑在实质上有“同一性质”, 可以透过其纷繁多样的表现形式解读出来。
(2)时间分布:考古 学家所发掘的殷代遗址证 明,至迟在公元前15世纪, 中国建筑体系已基本形成, 它的基本特征一直保留到
近代。
返回
殷墟,位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河南安阳西北郊,横跨洹河南北两岸,距今已 有3300年的历史。
营,东北至三家庄,长约6公里,宽约5公里,总面积约24平方公里。殷墟的总 体布局以小屯宫殿宗庙区为中心,沿洹河两岸呈环型放射状分布,是一座开放形 制的古代都城。现存有宫殿宗庙区、王陵区、后冈遗址和众多聚落遗址(族邑)、 家族墓地群、甲骨窖穴、铸铜遗址、制玉、制骨作坊等众多遗迹。
探究重点
中国建筑 的
指事物作为标志的 显著特色
特征 析 题
研
研
究
究
对
方
象
向
古希腊巴特农神庙与中国的岳阳楼
法国的凯旋门和长沙的爱晚亭Leabharlann 阅读课文,概括中国建筑的特征。
中国建筑的九点基本特征
总体特征
(一)立体结构 (二)平面布局
由
(三)木质框架
主
结构特征 (四)斗拱作用
到 次
(五)举折、举架
(六)屋顶翘起如翼
文体知识
有度文又出有度文又出很核 以,性很自以核性,自强心人更,强然人心更 ,然的议文具有的科议文具有科人题的有科人学题的有科学文文观议学,小观议学,小关关点论知有论点论知有论怀怀审化识理文审化识理文色色视的论、,视的论、,彩彩科特上科多科特上科多。。学点的学为学点的学为探理。 、议探理。 、议讨念兼 对论讨念兼 对论和具 待,式和待具,式科科 科有、科科科有、学学学一阐学学学一阐精定性,发精性定,发神的和表式神和的表式深人,,现人深,,现
作文素材——梁思成
梁思成编写古建筑史梁思成是中国古代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的开拓者和奠基人。
从1931年起,他把毕生精力投入到“决心写出中国自己的建筑史”这项事业中。
他和中国营造学社的成员,历经10余年,走访了15个省,近200个县,测量、摄影、研究了2000余项包括汉、唐、宋、辽、明、清6个朝代的建筑与文物,积累了大量资料。
《清式营造则例》1934年编著了《清式营造则例》一书,这部著作成了初学中国古建筑的入门必读教材,研究中国古建筑的不可少的资料,也是如今古建修整工作人员常用的工具书。
《中国建筑史》1944年,梁思成开始撰写《中国建筑史》。
这时,多病的身体折磨着他,脊椎软骨硬化病使他不得不经常戴着铁马甲工作;学社经费来源的断绝又使他不得不多次去重庆政府募化微薄的津贴;十分短缺的物质条件使得只能靠大量的线描图来弥补照片的不足。
在林微因、莫宗江、卢绳等人的协助下,一部由中国人自己编写的中国古代建筑史,终于在抗日时期西南的一个小山庄里完成了。
在这部著作中,梁思成根据大量的实物和文献资料,第一次按中国历史的发展,将各时期的建筑,从城市规划、宫殿、陵墓到寺庙、园林、民居都作了详细的叙述,并对各时期的建筑特征作了分析和比较。
这些论述和分析都远远超过了过去外国人对中国建筑的研究水平,达到了前人所没有达到的高度。
1946年10月,美国耶鲁大学聘请梁思成去讲学,他带着《中国建筑史》和同时完成的《中国雕塑史》的书稿、图片,以丰富的内容和精湛的分析博得了国外学术界的极大钦佩和赞扬。
这些成就离不开集体的劳动,中国营造学社的成员们在十几年的时间里,走访了15个省,近200个县,测量、摄影、分析、研究了2000余项建筑与文物,积累了大量资料。
梁思成正是根据这些丰富资料,去粗存精,分析比较,和同事们一起使中国古建筑这一瑰宝,终得拂去尘埃,重放异彩于世界文化之林。
梁思成- 调查、研究对古建筑的调查研究,梁思成坚持测量力求细致,分析要有根据,绘图要严密,所出成果要与世界水平比高低。
高中语文《中国建筑的特征》内容梳理
中国建筑的特征一、关于课文《中国建筑的特征》先从地域分布和历史跨度方面说明中国建筑的影响,可以看作是引论;接着谈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是文章的主体部分,对中国建筑方方面面的特点予以总括说明;然后,作者用很大的篇幅探讨中国建筑的风格和手法,揭示“为什么”的问题,进一步深化了谈论的主题;最后从古为今用的立场出发,提倡熟悉中国建筑的“文法”和“词汇”,在现代社会把我们民族优良的建筑传统发扬光大,可以看作是结语。
中间两部分,介绍特征,探讨风格,是学习的重点。
文章结构严谨、层次分明。
二、写作素材(1)梁思成是我国著名的古建筑大师,人民英雄纪念碑、重建的江南名楼滕王阁,均出自他的手笔。
虽然无法与其父梁启超相提并论,但是梁思成身上闪耀的光芒依然令人赞叹。
(2)1931 年,九一八事变,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东北,梁思成举家迁到北平,他参加了中国营造学社,这是专门从事对中国古代建筑研究的学术机构,他担任法式部主任,从此投入了中国古代建筑的研究。
1937 年,抗日战争开始,梁思成收到日方主办的“东亚共荣协会”的请柬,邀他出席会议,他坚决不与侵略者同流合污,立即带领全家长途跋涉于1938 年1 月到达昆明,1939 年,又搬到四川省南溪县的李庄乡下,这时,营造学社的经费来源断绝,有时连工资也发不出。
梁思成的妻子林徽因患了严重肺病,长年卧床不起,他自己也得了脊椎软组织硬化症,行动极为不便,全家陷入了贫病交加的境地。
当时美国有好几处学校和机构邀请梁思成全家去美国工作和治病,但他表示:“国难当头,绝不离开祖国”。
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他率领营造学社的少数同仁坚持在抗日战争后方继续古建筑的调查研究工作,直至抗日战争的胜利。
(3)1953 年5 月,北京市开始酝酿拆除牌楼,对古建筑的大规模拆除开始在这个城市蔓延。
时任北京市副市长的吴晗担起了解释拆除工作的任务,为了挽救四朝古都仅存的完整牌楼街不因政治因素而毁于一旦,梁思成与吴晗发生了激烈的争论。
语文必修5-中国建筑的特征-梁思成
特征
中国建筑的独特特征包括木结构、屋 顶、斗拱、雕花等,这些特征体现了 中国传统文化和艺术的精神内涵。
梁思成简介
生平
梁思成(1901-1972),出生于广东省,是中国现代著名的建筑学家和历史学家。他毕业于 清华大学和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回国后致力于中国传统建筑的研究和保护工作。
学术成就
梁思成的学术成就包括对中国传统建筑的深入研究、对中国古代建筑的复原和保护、以及 对中国现代建筑的探索和创新。他的著作《中国建筑史》是中国传统建筑研究的重要著作 之一。
在传承中国建筑优秀传统的基础上,结合现代技术和材 料进行创新,创造适应现代生活的建筑形式。
培养新一代建筑师,传承和发展中国建筑文化,推动中 国建筑的可持续发展。
谢谢
THANKS
化特色。
彩绘与雕刻
墙面常施以彩绘,雕刻工艺精 湛,展现中国传统文化艺术魅
力。
中国建筑的文化内涵
天人合一
中庸之道
吉祥寓意
强调建筑与自然环境的 和谐统一,体现人与自
然的和谐共生。
注重建筑的对称与平衡, 体现儒家思想的中庸之
道。
建筑装饰常含有吉祥寓 意,如蝙蝠代表福气,
鱼代表年年有余。
传统美德
建筑风格中体现尊老爱幼、 和睦相处的传统美德,弘扬
吸引国际建筑人才与投资
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吸引国际建筑人才和投 资进入中国市场,促进中国建筑行业的国际化发 展。
05 结论
CHAPTER
总结中国建筑的特征与梁思成的贡献
木结构为主
中国建筑以木结构为主,采用木 柱和木梁构成房屋的骨架,具有 灵活性和抗震性能。
庭院布局
中国建筑注重庭院布局,通过空 间层次和景致的变化,创造出宜 人的居住环境。
中国古建筑之特征——梁思成
中国古建筑之特征第一节中国建筑之特征建筑之始,产生于实际需要,受制于自然物理,非着意创制形式,更无所谓派别。
其结构之系统,及形式之派别,乃其材料环境所形成。
古代原始建筑,如埃及、巴比伦、伊琴、美洲、及中国诸系,莫不各自在其环境中产生,先而胚胎,粗具规模,继而长成,转增繁缛。
其活动乃赓续的依其时其地之气候,物产材料之供给;随其国其俗,思想制度,政治经济之趋向;更同其时代之艺文,技巧,知识发明之进退,而不自觉。
建筑之规模,形体,工程、艺术之嬗递演变,乃其民族特殊文化兴衰潮汐之映影;一国一族之建筑适反鉴其物质精神,继往开来之面貌。
今日之治古史者,常赖其建筑之遗迹或记载以测其文化,其故因此。
盖建筑活动与民族文化之动向实相牵连,互为因果者也。
中国建筑乃一独立之结构系统,历史悠长,散布区域辽阔。
在军事,政治及思想方面,中国虽常与他族接触,但建筑之基本结构及部署之原则,仅有和缓之变迁,顺序之进展,直至最近半世纪,未受其它建筑之影响。
数千年来无遽变之迹,渗杂之象,一贯以其独特纯粹之木构系统,随我民族足迹所至,树立文化表志,都会边疆,无论其为一郡之雄,或一村之僻,其大小建置,或为我国人民居处之所托,或为我政治、宗教、国防、经济之所系,上自文化精神之重,下至服饰、车马、工艺、器用之细,无不与之息息相关。
中国建筑之个性乃即我民族之性格,即我艺术及思想特殊之一部,非但在其结构本身之材质方法而已。
建筑显著特征之所以形成,有两因素:有属于实物结构技术上之取法及发展者,有缘于环境思想之趋向者。
对此种种特征,治建筑史者必先事把握,加以理解,始不至淆乱一系建筑自身优劣之准绳,不惑于他时他族建筑与我之异同。
治中国建筑史者对此着意,对中国建筑物始能有正确之观点,不作偏激之毁誉。
今略举中国建筑之主要特征:一、于结构取法及发展方面之特征,有以下可注意者四点:(一)以木料为主要构材凡一座建筑物皆因其材料而产生其结构法,更因此结构而产生其形式上之特征。
高二语文《中国建筑的特征》知识讲解
高二语文《中国建筑的特征》知识讲解北京清华园中有一座雕像,被人称为这所著名大学中的第十二座雕像:儒雅的梁思成先生,戴一副眼镜,正微微地笑着,平静,坦然,好像刚刚走出家门,到他创建的清华建筑系去上班。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梁先生的一篇科普文章《中国建筑的特征》。
学习目标1、了解文中对中国建筑特征的综述分析,得到科学知识的启迪。
2、理清课文的结构层次。
3、品味自然科学小论文语言的简洁、严密、明晰的特点。
4、培养对我国古代悠久的建筑艺术的热爱之情,提高对我国建筑艺术的审美能力。
知识汇总1、作者介绍梁思成是梁启超的长子,是我国著名的建筑学家。
解放以前,他就在中国有史以来第一个研究传统建筑的学术团体"中国营造学社"任职,从事中国古建筑的科学研究工作。
全国解放以后,他参加过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建筑设计。
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就是他和他的夫人林徽因共同设计的。
2、掌握下列加红字的读音石墁()穹窿()潜力()轮廓()点缀()3、形似字缀—啜—掇—辍载—裁—栽梁—粱4、多音字┍(yīn)殷实殷┥┕(yān)殷红内容分析1、感知课文,明确本文的整体写作思路。
中华民族世代生息于亚洲大陆东部,东观沧海,北依大漠,西阻高原,南接丛林,在一个相对独立的地理环境中,经过数千年文明的演进,创造了光辉灿烂、独具一格的中华文化。
中国建筑就是其中最令世人瞩目的一种。
本文作者是中国现当代著名建筑学家,早年就读清华大学,后到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学习建筑,1947年曾参与纽约联合国大厦的设计工作,一生遨游建筑天地间,特别是为发现、研究、保护中国古建筑倾注了毕生的精力。
由这样一位专家来介绍中国建筑的特征,是再合适不过了。
作者首先指出了中国建筑体系是独特的,并从地域和历史,即空间和时间两方面作了简要的说明。
地域分布是广阔的,不独局限于中国境内,几乎涵盖了整个东亚大陆:东到日本,南至越南,北至蒙古。
历史则源远流长,从考古发掘的情况来看,公元前1500年时,这个体系就“已经基本形成了”,并“一直保留到了近代”,在3500年的历史中不断完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建筑之特征——梁思成
中国古建筑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风格和特点。
梁思成是中国现代建筑学的奠基人之一,他对中国古建筑进行了深入的研
究和探索。
本文将围绕梁思成对中国古建筑的研究,从结构特征、装饰特
点和意义等方面进行阐述。
首先,中国古建筑的结构特征是其独特之处。
梁思成在其著作《中国
建筑史》中指出,中国古建筑的结构特征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是木构结构。
中国古建筑一般采用木结构,以榫卯结合,不使用钉子和螺丝等金属
连接件。
这种结构方式使得建筑更加灵活,能够适应地震等自然灾害。
其
次是悬山式檐。
中国古建筑的屋檐一般向外悬挑,形成了独特的悬山式檐
形态。
这种结构不仅可以遮阳挡雨,还可以起到通风散热的作用。
再次是
飞檐翘角。
中国古建筑的屋檐翘角非常突出,形成了独特的线条美。
飞檐
翘角不仅具有装饰作用,还可以起到避免雨水滴落的功能。
最后是斗拱和
琉璃瓦。
中国古建筑的门窗、屋檐等部位常常采用斗拱,以增加建筑的稳
固性。
而琉璃瓦则是中国古建筑的重要装饰材料,具有丰富的色彩和纹饰,给建筑增添了艺术气息。
其次,中国古建筑的装饰特点也是其重要的特征之一、梁思成认为,
中国古建筑的装饰注重平衡和谐,追求自然美和意境美。
中国古建筑的装
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彩绘和雕刻。
中国古建筑的墙壁、柱
子等部位常常进行精细的彩绘和雕刻,以展现建筑的美感。
其次是瓷砖和
琉璃。
中国古建筑的门窗、屋檐等部位常常使用瓷砖和琉璃进行装饰,以
增加建筑的华丽度。
再次是景观和园林。
中国古建筑的建筑群常常与园林
景观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建筑景观。
最后是摆设和陈设。
中国古建筑的
内部常常摆放着各种器物和艺术品,以装点建筑的氛围。
最后,中国古建筑具有丰富的意义。
梁思成认为,中国古建筑不仅是
人们居住和工作的场所,更是文化和历史的载体。
中国古建筑通过其独特
的结构和装饰,传达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它反映了中国人民对自然的热爱,对美的追求,对传统价值观的坚持。
同时,中国古建筑也承载了丰富的历
史记忆和文化传统。
梁思成强调,中国古建筑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
部分,它代表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是中国文化的重要遗产。
总之,梁思成对中国古建筑的研究和探索,使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
中国古建筑的特征和意义。
中国古建筑的结构特征、装饰特点和意义等方
面都体现了中国人民对自然和美的热爱,对传统文化的坚持和传承。
通过
对中国古建筑的研究和保护,我们能够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让世界更好地了解和认识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