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全册教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doc全册说课稿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doc全册说课稿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全册说课稿各位老师大家好!我要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依据新课标理念,教育改革精神,课程标准的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下面我对本册书作如下说明:教材的地位和作用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是高中化学八大课程标准之一,是在高一必修课基础之上,根据学生的个性发展所设置的课程模块。

重在学习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认识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基本规律,了解化学反应原理在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旨在帮助学生进一步从理论上认识一些化学反应原理的基础知识和研究问题的方法。

绪言绪言作为全书的开篇,目的在于让学生从一开头就对本书的基本内容,学习方法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并简要的介绍有效碰撞理论、活化分子与活化能的概念模型,以及催化剂对化学科学和化工生产的巨大作用,以起到提纲挈领、激发学生学习化学反应原理兴趣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1、了解化学反应原理的基本学习方法—概念模型法;2、有效碰撞和活化分子与活化能的概念模型;教学方法通过列举事例;逐步抽象,揭示本质,概念模型法。

课时安排1课时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本章属于热化化学基础知识,其中常涉及的内容有: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或判断热化学方程式的正误;有关反应热的计算;比较反应热的大小等。

教学目标1、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原因,能说出常见的能量转化形式;2、了解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吸热反应,放热反应,反应热等概念;3、了解热化学方程式的含义,能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热的计算,从中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1、反应热,燃烧热,中和热的概念;2、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运用盖斯定律等方法求有关反应热的计算;教学方法采用提出问题——先思后教——及时训练相结合。

课时安排总课时 6 课时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 2 课时第二节燃烧热能源 1 课时第三节化学反应热的计算 2 课时复习 1 课时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反应平衡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反应平衡和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等化学反应原理,是在学习了化学反应与能量、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等知识的基础上学习的中学化学的重要理论之一,有助于加深以前所学的元素化合物知识及化学反应的学习,同时,为下一章电离平衡,水解平衡等知识的学习做了铺垫,在中间起到了桥梁的作用。

高中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原电池教案

高中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原电池教案

选修4 《化学反应原理》原 电 池一、原电池及其工作原理课前导学1.概念原电池是把原电池是把 能转化为能转化为 能的装置。

能的装置。

2.原电池的构成条件(1)一看反应:一看反应:看是否有能自发进行的_________________发生(一般是活泼性强的金属与电解质溶液反应)。

(2)二看两电极:一般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两电极。

的两电极。

(3)三看是否形成闭合回路,形成闭合回路需三个条件:三看是否形成闭合回路,形成闭合回路需三个条件:①____________________溶液;溶液;②两电极直接或间接接触;③两电极插入_________溶液。

总结为“氧化还原是核心,两极一液成回路”总结为“氧化还原是核心,两极一液成回路” 3.工作原理以锌铜原电池为例以锌铜原电池为例电极名称电极名称 负极负极 正极正极 电极材料电极材料 电极反应式电极反应式 反应类型反应类型总反应式总反应式电子流向电子流向 从______流出沿导线流入______ 电流方向电流方向 从______沿导线流向______盐桥中离子移向盐桥中离子移向 盐桥含饱和KCl 溶液,K +移向移向 极,Cl -移向移向极自 学 检 测1.分析下图所示的两个原电池装置,其中结论正确的是( ) A .①②中Mg 均作负极均作负极B .①中Al 表面产生气体,②中Al 表面有固体析出表面有固体析出C .①中Al 作正极,电极反应式为2H ++2e -===H 2↑ D .②中Al 作负极,电极反应式为Al -3e -===Al 3+2.一个原电池的总反应方程式为Zn +Cu 2+===Zn 2++Cu ,该原电池可能为( )A B C D 正极正极 FeCu Zn Al 负极负极ZnZnCuZn电解质溶液电解质溶液 CuSO 4 H 2SO 4 ZnCl 2 CuCl 23.热激活电池可用作火箭、导弹的工作电源。

【化学】新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化学反应原理全册教案整理

【化学】新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化学反应原理全册教案整理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 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关键字】化学教 案课题:绪言授课班级课 时 1教 学 目 的知识与 技能1、引导学生了解本教材的内容,即化学反应原理的研究范围2、引导学生学习“有效碰撞”概念模型、活化分子、活化能的概念,并对化学反应原理的学习方法有初步的领会;3、了解催化剂的作用和研究意义。

过程与 方法1、通过一些具体的化学反应情景,展现化学反应、化学性质的复杂性,转而指出化学反应其实有“规律”,引发学生的学习动力;2、利用教材创设的具体情景,分析“有效碰撞”概念模型,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认识“有效碰撞”“活化分子”“活化能”这些概念。

情感态度价值观1、引导学生对化学反应的“复杂性”与“规律性”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使学生学会辩证地看问题;2、通过对“有效碰撞”概念模型的学习,展现化学反应的最本质的东西,激发学生对化学反应的探究兴趣; 3、指出目前尚未有“活化能”的理论测量方法,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探究热情。

重 点 “有效碰撞”、“活化分子”、“活化能”的学习。

难 点 “有效碰撞”、“活化分子”、“活化能”的学习。

知 识 结 构 与 板 书 设 计绪言 一、化学反应原理的研究内容1、化学反应与能量的问题2、化学反应速率、方向以及限度的问题3、水溶液中离子反应的问题4、电化学的基础知识 二、简化的概念模型 1、 简化后的简单碰撞模型 (1)、分子间的碰撞时化学反应的必要条件,有效碰撞是化学反应发生的充分条件。

(2)、有效碰撞时能引起化学反应的碰撞 2、活化分子和活化能 (1)具有较高的能量,能够发生有效碰撞的分子是活化分子。

(2)活化分子高出反应物分子平均能量的部分是活化能 3、催化剂(1)催化剂是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但前后本身的性质和质量都不再改变的物质 (2)催化剂→降低活化能→提高活化分子数→提高有效碰撞频率→反应速率加快教学过程教学步骤、内容教学方法【引入】化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化学反应,化学具有创造性的工作是:设计和创造新的分子,要实现这个过程我们就必须对化学反应原理理解清楚。

最新〖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全册教案汇总 (2

最新〖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全册教案汇总 (2

精品“正版”资料系列,由本公司独创。

旨在将“人教版”、”苏教版“、”北师大版“、”华师大版“等涵盖几乎所有版本的教材教案、课件、导学案及同步练习和检测题分享给需要的朋友。

本资源创作于2020年12月,是当前最新版本的教材资源。

包含本课对应内容,是您备课、上课、课后练习以及寒暑假预习的最佳选择。

通过我们的努力,能够为您解决问题,这是我们的宗旨,欢迎您下载使用!最新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全册教案汇总+选修5全册教案汇总新人教版选修(4)全册教案绪言一学习目标:1学习化学原理的目的2:化学反应原理所研究的范围3:有效碰撞、活化分子、活化能、催化剂二学习过程1:学习化学反应原理的目的1)化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化学反应2)化学中最具有创造性的工作是:设计和创造新的分子3)如何实现这个过程?通常是利用已发现的原理来进行设计并实现这个过程,所以我们必须对什么要清楚才能做到,对化学反应的原理的理解要清楚,我们才能知道化学反应是怎样发生的,为什么有的反应快、有的反应慢,它遵循怎样的规律,如何控制化学反应才能为人所用!这就是学习化学反应原理的目的.2:化学反应原理所研究的范围是1)化学反应与能量的问题2)化学反应的速率、方向及限度的问题3)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的问题4)电化学的基础知识3:基本概念1)什么是有效碰撞?引起分子间的化学反应的碰撞是有效碰撞,分子间的碰撞是发生化学反应的必要条件,有效碰撞是发生化学反应的充分条件,某一化学反应的速率大小与,单位时间内有效碰撞的次数有关2)什么是活化分子?具有较高能量,能够发生有效碰撞的分子是活化分子,发生有效碰撞的分子一定是活化分子,但活化分子的碰撞不一定是有效碰撞. 有效碰撞次数的多少与单位体积内反应物中活化分子的多少有关. 3)什么是活化能?活化分子高出反应物分子平均能量的部分是活化能,如图活化分子的多少与该反应的活化能的大小有关,活化能的大小是由反应物分子的性质决定,(内因)活化能越小则一般分子成为活化分子越容易,则活化分子越多,则单位时间内有效碰撞越多,则反应速率越快. 4)什么是催化剂?催化剂是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但反应前后本身性质和质量都不改变的物质,催化剂作用:可以降低化学反应所需的活化能,也就等于提高了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从而提高了有效碰撞的频率.反应速率大幅提高.5)归纳总结:一个反应要发生一般要经历哪些过程?1、为什么可燃物有氧气参与,还必须达到着火点才能燃烧?2、催化剂在我们技术改造和生产中,起关键作用,它主要作用是提高化学反应速率,试想一下为什么催化剂能提高反应速率?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第一课时)一学习目标:反应热,焓变二学习过程1:引言:我们知道:一个化学反应过程中,除了生成了新物质外,还有思考1、你所知道的化学反应中有哪些是放热反应?能作一个简单的总结吗?活泼金属与水或酸的反应、酸碱中和反应、燃烧反应、多数化合反应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 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2、你所知道的化学反应中有哪些是吸热反应?能作一个简单的总结吗?多数的分解反应、氯化铵固体与氢氧化钡晶体的反应、水煤气的生成反应、炭与二氧化碳生成一氧化碳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 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当能量变化以热能的形式表现时:我们知道:一个化学反应同时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那么一个反应中的质量与能量有没有关系呢?有能量的释放或吸收是以发生变化的物质为基础,二者密不可分,但以物质为主.能量的多少则以反应物和产物的质量为基础. 那么化学反应中能量到底怎样变化2:反应热,焓变化学反应过程中为什么会有能量的变化?(用学过的知识回答)化学反应的实质就是反应物分子中化学键断裂,形成新的化学键,从新组合成生成物的分子的过程. 旧键断裂需要吸收能量,新键形成需要放出能量. 而一般化学反应中,旧键的断裂所吸收的总能量与新键形成所放出的总能量是不相等的,而这个差值就是反应中能量的变化. 所以化学反应过程中会有能量的变化.反应热焓变化学反应过程中所释放或吸收的能量,都可以热量(或换算成相应的热量)来表述,叫做反应热,又称为“焓变”. 符号:ΔH ,单位:kJ/mol 或kJ•mol-1∆H为“-”为放热反应∆H为“+”为吸热反应思考:能量如何转换的?能量从哪里转移到哪里?体系的能量如何变化?升高是降低?环境的能量如何变化?升高还是降低?规定放热反应的ΔH 为“-”,是站在谁的角度?体系还是环境放热反应ΔH为“—”或ΔH〈0 吸热反应ΔH为“+”或ΔH 〉0∆H=E(生成物的总能量)-E(反应物的总能量)∆H=E(反应物的键能)-E(生成物的键能)3:练习1)1molC与1molH2O(g)反应失成lmol CO(g)和1mol H2(g),需要吸收131.5kJ的热量,该反应的反应热为△H= kJ/mol.2)拆开lmol H—H键、lmol N-H键、lmolN≡N键分别需要的能量是436kJ、391kJ、946kJ,则1mol N2生成NH3的反应热为,1mol H2生成NH3的反应热为.3、H2 + F2 = 2HF H2 + Cl2 = 2HCl 预测当生成2 mol HF和2 mol HCl时,哪个反应放出的热量多?若干化学键的键能(kJ/mol,25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需要加热方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B、放热的反应在常温下一定很易发生C、反应是放热的还是吸热的必须看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D、吸热反应在一定的条件下也能发生•2、反应C(石墨) →C(金刚石)是吸热反应,由此可知•A、石墨比金刚石更稳定•B、金刚石和石墨可以相互转化•C、金刚石比石墨稳定•D、金刚石和石墨不能相互转化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第二课时)一学习目标:书写表示化学反应热的化学方程式二学习过程1.复习回忆1)、催化剂为什么能够加快反应速度?2)、什么是有效碰撞、活化分子、活化能?3)、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4)、你了解“即热饭盒吗?知道是什么原理吗?5)、什么是反应热(焓变)2.引入阅读课本:例1与例2与化学方程式相比,热化学方程式有哪些不同?正确书写热化学方程式应注意哪几点?3、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1)热化学方程式定义:表示参加反应物质的量和反应热的关系的化学方程式.2)正确书写热化学方程式应注意:(1)书写热化学方程式要注明反应的温度和压强,(为什么?)而常温、常压可以不注明,即不注明则是常温、常压. (2)标出了反应物与生成物的状态,(为什么要标出?)(3)写出了反应热,还注明了“+”,“-”(4)方程式中的计量系数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分数.4.注意点:反应物和生成物前的系数它代表了什么?在方程式中∆H它表示了什么意义?∆H的值与什么有关系?热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前的化学计量数不表示分子个数,表示对应物质的物质的量. ∆H(KJ/mol)它表示每摩尔反应所放出的热量,∆H的值与方程式中的计量系数有关,即对于相同的反应,当化学计量数不同时,其∆H不同. 例题1、当1mol气态H2与1mol气态Cl2反应生成2mol气态HCl,放出184.6KJ的热量,请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2.写出下列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1)1molN2(g)与适量O2(g)反应生成NO(g),需吸收68kJ的热量;2)2molCu(s)与适量O2(g)反应生成CuO(s),放出314kJ热量;3) 1g 硫粉在氧气中充分燃烧放出 9.36kJ热量,写出硫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4)4g CO在氧气中燃烧生成CO2,放出 9. 6kJ热量,写出CO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 5)在一定条件下,氢气和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H2(g) + O2 (g) = 2H2O (l); H= – 572 kJ /molCH4(g) +2O2 (g) = CO2(g)+2H2O (l);r H= – 890 kJ/mol由1mol 氢气和2mol甲烷组成的混合气体在上述条件下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为多少.6、在一定条件下,氢气和丙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H2(g) + O2 (g) = 2H2O (l); ∆H= – 572 kJ/molC3H8(g) +5O2(g)= 3CO2 (g) +4H2O (l);∆H = – 2220 kJ/mol5mol 氢气和丙烷的混合气完全燃烧时放热3847kJ,则氢气和丙烷的体积比为(A) 1:3 (B) 3:1 (C) 1:4 (D) 1:17、已知(1)H2( g )+1/2O2( g ) = H2O ( g ) ΔH1 = a kJ/mol(2)2H2( g )+O2( g ) =2H2O ( g ) ΔH2 = b kJ/mol(3) H2( g )+1/2O2( g ) = H2O ( l ) ΔH3 = c kJ/mol(4) 2H2( g )+O2( g ) =2H2O ( l ) ΔH4 = d kJ/mol则a、b、c、d的关系正确的是 A C .A、a<c<0B、b>d>0C、2a=b< 0D、2c=d>08.若2.6 g 乙炔(C2H2,气态)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和CO2(g)时放热130 kJ. 则乙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C2H2(g)+5/2O2(g)=2CO2(g)+H2O(l)ΔH=-1300 kJ/mol2C2H2(g)+5O2(g)==4CO2(g)+2H2O(l) ΔH=-2600 kJ/mol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第三课时)一学习目标:燃烧热,中和热,能源二学习过程1、燃烧热什么是燃烧热?是不是物质燃烧放出的热量就叫燃烧热呢?1)定义:在25℃,101 kPa时,1 mol 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叫做该物质的燃烧热. 燃烧热通常可由实验测得. 2)在理解物质燃烧热的定义时,要注意以下几点:•①研究条件: 25℃ ,101 kPa•②反应程度:完全燃烧,产物是稳定的氧化物.•③燃烧物的物质的量:1 mol•④研究内容:放出的热量. (ΔH<0,单位kJ/mol)•⑤在未有特别说明的情况下,外界压强一般指25℃ ,101 kPa.所谓完全燃烧也是完全氧化,它是指物质中的下列元素完全转变成对应的稳定物. 如: C→CO2(g)、H → H2O(l)、S → SO2(g)[练习1]分析以下几个热化学方程式,哪个是表示固态碳和气态氢气燃烧时的燃烧热的?为什么?A.C(s)+O2(g)===CO(g);ΔH=110.5 kJ/molB.C(s)+O2(g)===CO2(g);ΔH=-393.5 kJ/molC.2H2(g)+O2(g)===2H2O(l);ΔH=-571.6 kJ/molD.H2(g)+1/2O2(g)===H2O(g);ΔH=-241.8 kJ/mol你能根据题中信息写出表示H2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吗?由于计算燃烧热时,可燃物质是以1 mol 作为标准来计算的,所以热化学方程式的化学计量系数常出现分数.2、燃烧热的计算及应用[例题]1.在101 kPa时,1 mol CH4完全燃烧生成CO2和液态H2O,放出890.3 kJ的热量,CH4的燃烧热为多少?1000 L CH4(标准状况)燃烧后所产生的热量为多少?CH4的燃烧热为890.3 kJ/mol,1000 L CH4(标准状况)完全燃烧产生的热量为3.97×104 kJ2.葡萄糖是人体所需能量的重要来源之一. 葡萄糖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6H12O6(s)+6O2(g)===6CO2(g)+6H2O(l)ΔH=-2 800 kJ/mol葡萄糖在人体组织中氧化的热化学方程式与它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相同. 计算100 g葡萄糖在人体中完全氧化时所产生的热量.2、中和热1)定义:在稀溶液中,酸跟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水时的反应热叫做中和热.2)中和热的表示:H+(aq)+OH-(aq)=H2O (l);△H=-57.3kJ/mol. 3)要点①条件:稀溶液. 稀溶液是指溶于大量水的离子.②反应物:(强)酸与(强)碱. 中和热不包括离子在水溶液中的生成热、电解质电离的吸热所伴随的热效应.③生成1mol水,中和反应的实质是H+和OH-化合生成 H20,若反应过程中有其他物质生成,这部分反应热也不在中和热内.④放出的热量:57.3kJ/mol例:已知H+(aq)+OH-(aq)=H2O(l);△ H=-57.3kJ/mol ,求下列中和反应中放出的热量.(1)用20gNaOH配稀溶液跟足量稀盐酸反应放出____________ kJ的热量.(2)用2molH2SO4配稀溶液跟足量稀NaOH反应,放出____________kJ的热量.3燃烧热和中和热的区别与联系4、能源1)什么是能源?能源的作用?就是能提供能量的自然资源,包括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阳光、风力、流水、潮汐以及柴草等. •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可以用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 2)当今世界上重要的能源是什么?怎样解决能源枯竭问题?节约能源的重要措施是什么?什么是新能源?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解决的办法:开源节流;即开发新能源,节约现有能源,提高能源的利用率.措施:科学地控制燃烧反应,使燃料充分燃烧,提高能源的利用率.新能源:太阳能、氢能、风能、地热能、海洋能和生物能.3)相关思考题∶燃料充分燃烧的条件是什么?.燃料燃烧时,若空气过量或不足,会造成什么后果?为什么固体燃料要粉碎后使用?煤在直接燃烧时会产生SO2、氮氧化物及烟尘等,严重影响空气质量且易导致酸雨、温室效应等,从而使环境受到严重污染,故通过清洁煤技术(如煤的液化和气化,以及实行烟气净化脱硫等),大大减少燃煤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势在必行. 提高煤燃烧的热利用率、开发新的能源也是大势所趋.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第四课时)一学习目标:盖斯定律及其应用二学习过程1.引入:如何测出这个反应的反应热:C(s)+1/2O2(g)==CO(g)①C(s)+1/2O2(g)==CO(g) ΔH1=?②CO(g)+1/2O2(g)== CO2(g) ΔH2=-283.0kJ/mol③C(s)+O2(g)==CO2(g) ΔH3=-393.5kJ/mol① + ② = ③,则ΔH1 + ΔH2 =ΔH3所以,ΔH1=ΔH3-ΔH2 ΔH1=-393.5kJ/mol+ 283.0kJ/mol=-110.5kJ/mol2.盖斯定律:不管化学反应是分一步完成或分几步完成,其反应热是相同的. 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只与反应体系的始态和终态有关,而与反应的途径无关.3.如何理解盖斯定律?1)请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盖斯定律.2)盖斯定律有哪些用途?4.例题1)同素异形体相互转化但反应热相当小而且转化速率慢,有时还很不完全,测定反应热很困难. 现在可根据盖斯提出的观点“不管化学反应是一步完成或分几步完成,这个总过程的热效应是相同的”.已知P4(s、白磷)+5O2(g)=P4O10(s);ΔH = -2983.2 kJ/molP(s、红磷)+5/4O2(g)=1/4P4O10(s);ΔH = -738.5 kJ/mol试写出白磷转化为红磷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在同温同压下,下列各组热化学方程式中Q2>Q1的是(B )A.H2(g)+Cl2(g)=2HCl(g);△H=-Q11/2H2(g)+1/2Cl2(g)=HCl(g);△H =-Q2B.C(s)+1/2O2(g)=CO (g); △H= -Q1C(s)+O2(g)=CO2 (g); △H= -Q2C.2H2(g)+O2(g)=2H2O(l); △H= -Q12H2(g)+O2(g)=2H2O(g); △H= -Q2D. S(g)+O2(g)=SO2 (g); △H= -Q1S(s)+O2(g)=SO2(g); △H= -Q23、298K,101kPa时,合成氨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N2(g)+3H2(g)=2NH3(g);△H= -92.38kJ/mol. 在该温度下,取1 mol N2(g)和3 mol H2(g)放在一密闭容器中,在催化剂存在进行反应,测得反应放出的热量总是少于92.38kJ,其原因是什么.第二章第一节化学反应速率教案教学过程:一、化学反应速率1.定义: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或生成物的浓度增加来表示.若浓度用物质的量(C )来表示,单位为:mol/L ,时间用t 来表示,单位为:秒(s )或分(min )或小时(h )来表示,则化学反应速率的数学表达式为:V == △C/ t 单位是:mol/(L ·s ) 或 mol/(L ·min ) 或 mol/(L ·h )化学反应速率是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或生成物的量变化来表示,通常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小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来表示,其数学表达式可表示为tc V ∆∆= 【例题】在2L 的密闭容器中,加入1mol 和3mol 的H 2和N 2,发生 N 2 + 3H 2 2NH 3 ,在2s 末时,测得容器中含有0.4mol 的NH 3,求该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解: N 2 + 3H 2 2NH 3起始量(mol ): 1 3 02s 末量(mol ): 1-0.2 3-0.6 0.4变化量(mol ): 0.2 0.6 0.4则 VN 2==0.2/2×2==0.05 mol/(L ·s ) VH 2==0.6/2×2==0.15 mol/(L ·s )VNH 3==0.4/2×2==0.1 mol/(L ·s )【明确】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1.上述化学反应速率是平均速率,而不是瞬时速率.2.无论浓度的变化是增加还是减少,一般都取正值,所以化学反应速率一般为正值.3.对于同一个反应来说,用不同的物质来表示该反应的速率时,其数值不同,但每种物质都可以用来表示该反应的快慢.4.在同一个反应中,各物质的反应速率之比等于方程式中的系数比. 即:VN 2 :VH 2 : VNH 3 ==== 1 :3 :25.对于在一个容器中的一般反应 aA + bB == cC + dD 来说有:V A :V B :V C :V D === △C A :△C B :△C C :△C D === △n A :△n B :△n C :△n D ==== a :b :c :d6.用化学反应速率来比较不同反应进行得快慢或同一反应在不同条件下反应的快慢时,应选择同一物质来比较. 例如:可逆反应A (g )+ B (g )(g )+ D (g ) ,在四种不同情况下的反应速率如下,其中反应进行得最快的是( B )A. V A ==0.15mol/L ·minB. V B ==0.6 mol/L ·minC. V C ==0.4 mol/L ·minD.V D ==0.01 mol/L ·s对化学反应速率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物质浓度是物质的量浓度以mol/L 为单位,时间单位通常可用s 、min 、h 表示,因此反应速率的与常见单位一般为mol/(l ·s)、mol/(l ·mon)或mol/(l ·h).2、化学反应速率可用反应体系中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浓度的变化来表示,一般是以最容易测定的一种物质表示之,且应标明是什么物质的反应速率.3、用不同的物质表示同一时间的反应速率时其数值可能不同,但表达的意义是相同的,各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的数值有相互关系,彼此可以根据化学方程式中的各化学计量数进行换算:对于反应)()()()(g qD g pc g nB g mA +=+来说,则有qV p V n V m V D C B A ===. 4、一般说在反应过程中都不是等速进行的,因此某一时间内的反应速率实际上是这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率.二、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一)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表征性抽象】当其它条件不变时,增加反应物的浓度,可以增大反应的速率.【原理性抽象】为什么增大反应物的浓度会影响反应速率呢?(明确)当增加反应物的浓度时,活化分子的数量增加,有效碰撞的频率增大,导致反应速率增大.【对结论的再理解】1.一个反应的速率主要取决于反应物的浓度,与产物的浓度关系不大 2.对于可逆反应aA +bB 来说,正反应的速率只取决于A、B两种物质的浓度,与C、D两种物质的浓度关系不大. 而逆反应的速率只取决于C、D两种物质的浓度,与A、B两种物质的浓度关系不大. 增加A或B的浓度只可以使正反应的速率增大,不会影响逆反应的速率. 3.固体和纯液体的浓度是一个常数,所以增加这些物质的量,不会影响反应的速率.【应用】1.用饱和食盐水代替水制乙炔,以减缓太快的反应速率.2. 制Fe(OH)2时,通过降低NaOH溶液的含氧量(给溶液加热)来降低Fe(OH)2被氧化的速率.(二)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压强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提出问题】压强是怎样对化学反应速率进行影响的?【收集事实】途径:已有的实验知识(提出以下几个实验)对比1. 10ml、0.1mol/L的Na2S2O3溶液与0.1摩/升的硫酸10毫升反应的实验.2. CaO固体与SiO2固体在高温下反应生成CaSiO3.3. SO2 与O2在一密闭容器内反应生成SO3.(讨论)给上述三个反应的容器加压,三个反应的反应物的浓度是怎样变化的?【表征性抽象】对于有气体参加的反应来说,当温度一定时,增大体系的压力,反应速率会加大. 【原理性抽象】为什么增大压强会影响有气体参加的化学反应的速率?(明确)1.一定量气体的体积与其所受的压强成正比. 这就是说,如果气体的压强增大到原来的2倍,气体的体积就缩小到原来的一半,单位体积内的分子数就增多到原来的2倍,即体系中各个物质的浓度都增加,所以化学反应速率增大. 相反,减小压强,气体的体积就扩大,浓度减小,因而反应速率减小.2.如果参加反应的物质是固体、液体或溶液时,由于改变压强对它们的体积改变很小,因而它们的浓度改变也很小,可以认为压强与它们的反应速率无关.【结论的再理解】1.压强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是通过改变浓度而影响反应速率的. 我们在分析压强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时,应最终落实到浓度上,将压强问题转化为浓度问题.2. 对于那些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有气体参加的可逆反应来说,增大体系的压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都增加,所以,正反应的速率和逆反应的速率都增大.(三)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提出问题】温度是怎样对化学反应速率进行影响的?【收集事实】途径:1.观察演示实验. 2. 回顾过去已有的化学知识和所掌握的实验事实.『演示实验』10ml同浓度的Na2S2O3溶液分别在不同温度下与0.1摩/升的硫酸10毫升反应的对比实验『复习回顾』1. Cu与浓硫酸在常温条件下和在加热条件下反应情况的对比.2. Mg条分别与冷水和沸水的反应情况的对比.【实验事实的处理】1.化学用语化(写方程式)(1)Na2S2O3 + H2SO4 == Na2SO4 + SO2 + S↓+ H2O或S2O32- + 2H+ == SO2 + S↓+ H2O(2)Cu + 2H2SO4(浓)=== CuSO4 +2 SO2↑+2 H2O(3 )Mg +2H2O === Mg(OH)2 + 2H2↑2. 表格化【表征性抽象】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升高温度,化学反应要加快. 经过实验测定,温度每升高10℃,反应速率通常要增大到原来的2~4倍.【原理性抽象】为什么升高温度会使反应速率加快?(明确)当反应物浓度一定时,分子总数一定,升高温度,反应物分子的能量增高,是活化分子的百分比增大,因而活化分子数量增多,有效碰撞频率增大,所以,反应速率加大.【对结论的再理解】对于可逆反应来说,升高体系的温度,反应物和生成物中的活化分子数都增加,所以,正反应的速率和逆反应的速率都增大.【应用】1.在实验室进行化学反应时,常常通过给反应物加热来增大反应的速率.2. 合成氨工业中,是在500℃的条件下进行反应,以加快反应进行的速度.3. 为防止食品变质,我们将食品放入冰箱中保存,以降低食品变质的速率.(四)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提出问题】催化剂是怎样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收集事实】途径:1.观察演示实验. 2.回顾已有知识(演示实验)过氧化氢分解的对比实验(复习回顾)用KClO3制氧气的实验【实验事实的处理】1.写化学方程式(1)2H2O2 == 2H2O + O2↑(2)2KClO3 == 2KCl +3O2↑2. 列表对比【表征性抽象】催化剂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原理性抽象】为什么催化剂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明确)当温度和反应物浓度一定时,使用催化剂可使反应途径发生改变,从而降低了反应的活化能,使得活化分子的百分比增大,因此活化分子的数目增多,有效碰撞频率增大,故化学反应速率加大.【对结论的再认识】1.催化剂改变化学反应速率的原因仅仅是改变始态到终态的途径,不改变反应的结果. 例:(1)在加热条件下:2Cu + O2 == 2CuO2CuO +2 CH3CH2OH == 2Cu +2 CH3CHO + 2H2O(2)氮的氧化物破坏臭氧:NO + O3 == NO2 + O2NO2 + O ==NO + O22. 能加快反应速率的催化剂叫正催化剂;能减慢化学反应速率的催化剂叫负催化剂.3. 对可逆反应而言,正催化剂使正、逆反应速率都加快,且加快的程度相同. 相反,负催化剂使正、逆反应速率都减小,且减小的程度相同.【应用】催化剂在现代化学和化工生产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大约85%的反应需要催化剂. 尤其是现代大型化工业、石油工业中,很多反应还必须使用性能良好的催化剂. 例;接触法制硫酸工业. 【课堂练习】1.要使在容积恒定的密闭容器中进行的可逆反应2A(气)+B(固)==2C(气)+Q(Q>0)的正反应速率显著加快,可采用的措施是(不考虑固、气态间的接触面积)( ) A .降温 B.加入B C.增大体积使压强减小 D.加入A 2.把除去氧化膜的镁条放入一定浓度的稀盐酸的试管中,发现H 2的生成速度V 随时间t 变化如图. 其中t 1——t 2速度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t 2——t 3速度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V12 3【实验事实的处理】1.写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1.) Na 2S 2O 3 + H 2SO 4 == Na 2SO 4 + SO 2 + S ↓+ H 2O 或 S 2O 32- + 2H + == SO 2 + S ↓+ H 2O (2.) 2Mg + O 2 ===2MgO(3.) CaC 2 + H 2O === C 2H 2↑+ Ca (OH )2 2. 列表对比(2).镁条分别在空气中和纯氧中燃烧的情况对比表(3)电石第三节 化学平衡(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使学生建立化学平衡的观点,并通过分析化学平衡的建立,增强学生的归纳和形象思维能力. 2.使学生理解化学平衡的特征,从而使学生树立对立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学重点化学平衡的建立和特征.教学难点化学平衡观点的建立.教学过程[引言]:化学反应速率讨论的是化学反应快慢的问题,但是在化学研究和化工生产中,只考虑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是不够的,因为我们既希望反应物尽可能快....地....地转化为生成物,同时又希望反应物尽可能多转化为生成物. 例如在合成氨工业中,除了需要考虑如何使N2和H2尽快地转变成NH3外,还需要考虑怎样才能使更多的N2和H2转变为NH3,后者所说的就是化学反应进行的程度问题——化学平衡.一、可逆反应与不可逆反应(阅读教材27页理解可逆反应的概念)1、可逆反应的概念:在下,既可以向进行,同时,又可以向进行的反应.如:注意:1、2、3、2、不可逆反应:能进行到底的反应如:H2的燃烧:酸碱中和:生成沉淀的发应:生成气体的反应:一些氧化还原反应:二、化学平衡状态思考1:对于不可逆反应存在化学平衡吗?化学平衡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人教版化学反应原理全册教案

人教版化学反应原理全册教案

普通高中化学新课程人教版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 第一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一节 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 教案学校:授课教师:所用课时:2课时 授课班级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反应热和焓变的含义(2)理解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的实质 (3)书写表示化学反应热的化学方程式 (二)过程与方法从化学反应的本质即旧键断裂与新键形成的角度研究反应热产生的原因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简单过程中的能量变化中的热效应教学重点和难点(一)教学重点(1)理解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的实质 (2)书写表示化学反应热的化学方程式 (二)教学难点书写表示化学反应热的化学方程式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教 学 预 设教学生成核心环节活动设计设计意图环节一复习必修相关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提问:1、你所知道的化学反应中有哪些是放热反应?什么是放热反应?能作图吗?2、你所知道的化学反应中有哪些是吸热反应?什么是吸热反应? 能作图吗?复习回忆,总结归纳,分析作图做好必修与选修的衔接教学环节二 反应热与焓变 化学反应过程中所释放或吸收的能量,都可以热量(或换算成相应的热量)来表述,叫做反应热,又称为“焓变”。

符号: ΔH ,单位:kJ/mol 或 kJ•mol -1∆H 为“-” 为放热反应∆H 为“+”讨论、思考、提问准确无误地 掌握概念核心环节 活动设计意图环节三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相同的。

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只与反应体系的始态和终态有关,而与反应的途径无关。

环节三盖斯定律的应用讲评练习:1同素异形体相互转化但反应热相当小而且转化速率慢,有时还很不完全,测定反应热很困难。

现在可根据盖斯提出的观点“不管化学反应是一步完成或分几步完成,这个总过程的热效应是相同的”。

已知P4(s、白磷)+5O2(g)=P4O10(s);ΔH = -2983.2 kJ/molP(s、红磷)+5/4O2(g)=1/4P4O10(s);ΔH = -738.5 kJ/mol试写出白磷转化为红磷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高中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全册精品教案

高中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全册精品教案

1、 简化后的简单碰撞模型 【问题 1】有效碰撞模型成立的前提是什么?有效碰撞的含义是什么?
1、在常温常压下,气体分子的运动是自由的,它们之间的碰撞是随机的。反应物分子之间的碰 撞时是化学反应的必要条件,但并不是所有的碰撞都能引起化学反应。 【问题 2】如何知道并不是所有的分子之间的碰撞都是有效的?
化,了解化学反应中物质与能量之间的定量关系以及电化学的有关基础知识。 【板书】 1、化学反应与能量的问题
2、化学反应速率、方向以及限度的问题
3、水溶液中离子反应的问题 4、电化学的基础知识 【讲述】通过学习我们将认识到纷繁复杂的化学反应。乍看起来,好像十分复杂,难易把握, 而实际上是有规律可循的。这正是化学的精髓所在,也是化学的魅力所在。 【过渡】我们如何研究一个化学反应?研究化学反应原理的基本思路和方法是怎样的的呢?下 面我们介绍几个简化的概念模型,这是我们学习和研究化学反应原理的基础。 【板书】 二、简化的概念模型
第一节 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 ....................................................... 2 第二节 燃烧热 能源 .......................................................................... 8 第三节 化学反应热的计算 ............................................................. 12 第二章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 18 第一节 化学反应速率 ..................................................................... 18 第二节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 21 第三节 化学平衡 .............................................................................. 26 第四节 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 ......................................................... 57 第三章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 62 第一节 电离平衡 .............................................................................. 62 第二节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 pH ....................................................... 69 第三节 盐类的水解 .......................................................................... 77 第四节 沉淀溶解平衡 ..................................................................... 98 第四章 电化学基础 ................................................................................ 50 第一节 原电池 ................................................................................ 106 第二节 化学电源 ............................................................................ 109 第三节 电解池 ................................................................................ 114 第四节 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护 ..............................................1. 23

最新高中化学选修四《化学反应原理》全册教案整理精编版

最新高中化学选修四《化学反应原理》全册教案整理精编版

2020年高中化学选修四《化学反应原理》全册教案整理精编版精品好文档,推荐学习交流目录(人教版)绪言 (2)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 (2)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 (2)第二节燃烧热能源 (8)第三节化学反应热的计算 (12)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18)第一节化学反应速率 (18)第二节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21)第三节化学平衡 (26)第四节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 (57)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62)第一节电离平衡 (62)第二节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 (69)第三节盐类的水解 (77)第四节沉淀溶解平衡 (98)第四章电化学基础 (50)第一节原电池 (106)第二节化学电源 (109)第三节电解池 (114)第四节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护 (123)教案教案教学步骤、内容教学方法【引入】相信大家都听过这句名言:“给我一个支点和足够长的杠杆,我可以撬动地球。

”知不知道是谁说的呢?【回答】阿基米德【提问】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这个支点和杠杆是什么呢?【讲解】对,能量就是推动人类进步的“杠杆”!能量使人类脱离了“茹毛饮血”的野蛮,进入繁华多姿的文明。

化学反应所释放的能量是现代能量的主要来源之一(一般以热和功的形式与外界环境进行能量交换)。

所以,研究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就显得极为重要。

下面让我们一同进入选修4 化学反应原理的学习【板书】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回忆】通过必修二的学习,我们知道化学反应过程中不仅有物质的变化,还有能量的变化。

那么常见的能量变化形式有哪些?【学生】阅读本章引言回答:热能、电能、光能等【过渡】当能量以热的形式表现时,我们把化学反应分为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你能列举常见的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吗?【回答】放热反应如燃烧反应、酸碱中和反应、大多数化合反应等;吸热反应如大多数分解反应、金属氧化物的还原反应等【质疑】为什么化学反应过程中有的放热、有的吸热?为什么说“化学反应过程中能量的变化是以物质的变化为基础的”?【回忆】我们知道化学反应的实质就是旧的化学键断裂和新的化学键形成的过程,那么化学键断裂的过程中能量是如何变化的?【提问】当水从液态变成气态的时候能量是如何变化的?能否从微观的角度解释能量变化的原因?【回答】水分子之间存在分子间作用力,当水从液态变成气态时,分子间距离增大,所以要吸收能量【分析】虽然力的种类和大小不同,但是本质都一样,就是形成作用力时要放出能量;破坏作用力时要吸收能量,即物质的变化常常伴随能量的变化【探究】给出具体实例,图例,请学生分析图中包含的信息【引导】在化学反应H2 +Cl2 =2HCl的过程中能量变化如何?【投影】【提问】为什么化学反应过程中会有能量的变化?从两个角度来考虑:1、从化学键的角度看化学反应是怎样发生的?与能量有什么关系?2、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相对能量的大小【图像分析】1molH2和1molCl2反应得到2molHCl要放出183kJ的能量;断开1molH-H键需要吸收436kJ的能量;断开1molCl-Cl键需要吸收243kJ的能量;形成1molH-Cl键能放出431kJ的能量;【讲解】1、从化学键的角度看化学反应包含两个过程:旧的化学键断裂和新的化学键形成。

高中化学人教版选修4教案

高中化学人教版选修4教案

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了解反应热和焓变的含义②理解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的实质2.过程与方法从化学反应的本质即旧键断裂与新键形成的角度研究反应热产生的原因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简单过程中的能量变化中的热效应教学重点理解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的实质教学难点能量变化中的热效应教学用具:投影仪学习过程引言:我们知道:一个化学反应过程中,除了生成了新物质外,还有思考(1)你所知道的化学反应中有哪些是放热反应?能作一个简单的总结吗?活泼金属与水或酸的反应、酸碱中和反应、燃烧反应、多数化合反应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 > 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2)你所知道的化学反应中有哪些是吸热反应?能作一个简单的总结吗?多数的分解反应、氯化铵固体与氢氧化钡晶体的反应、水煤气的生成反应、炭与二氧碳生成一氧化碳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 < 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1:当能量变化以热能的形式表现时:我们知道:一个化学反应同时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那么一个反应中的质量与能量有没有关系呢?有能量的释放或吸收是以发生变化的物质为基础,二者密不可分,但以物质为主。

能量的多少则以反应物和产物的质量为基础。

那么化学反应中能量到底怎样变化2:反应热,焓变化学反应过程中为什么会有能量的变化?(用学过的知识回答)化学反应的实质就是反应物分子中化学键断裂,形成新的化学键,从新组合成生成物的分子的过程。

旧键断裂需要吸收能量,新键形成需要放出能量。

而一般化学反应中,旧键的断裂所吸收的总能量与新键形成所放出的总能量是不相等的,而这个差值就是反应中能量的变化。

所以化学反应过程中会有能量的变化。

反应热焓变化学反应过程中所释放或吸收的能量,都可以热量(或换算成相应的热量)来表述,叫做反应热,又称为“焓变”。

符号:ΔH ,单位:kJ/mol或kJ•mol-1∆H为“-”为放热反应,∆H为“+”为吸热反应思考:能量如何转换的?能量从哪里转移到哪里?体系的能量如何变化?升高是降低?环境的能量如何变化?升高还是降低?规定放热反应的ΔH 为“-”,是站在谁的角度?体系还是环境?放热反应ΔH为“—”或ΔH〈 0吸热反应ΔH为“+”或ΔH 〉0∆H=E(生成物的总能量)- E(反应物的总能量)∆H=E(反应物的键能)- E(生成物的键能)3:练习1)1molC与1molH2O(g)反应失成lmol CO(g)和1mol H2(g),需要吸收131.5kJ的热量,该反应的反应热为△H= kJ/mol。

选修四《化学反应原理》教案

选修四《化学反应原理》教案

[来源:学&科&网]《化学反应原理》全册教案绪言 一学习目标:1学习化学原理的目的2:化学反应原理所研究的范围 3:有效碰撞、活化分子、活化能、催化剂二学习过程1:学习化学反应原理的目的1)化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化学反应2)化学中最具有创造性的工作是:设计和创造新的分子3)如何实现这个过程?通常是利用已发现的原理来进行设计并实现这个过程,所以我们必须对什么要清楚才能做到,对化学反应的原理的理解要清楚,我们才能知道化学反应是怎样发生的,为什么有的反应快、有的反应慢,它遵循怎样的规律,如何控制化学反应才能为人所用!这就是学习化学反应原理的目的。

目录(人教版)绪言 ............................................................................................................................... 1 第一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 2 第一节 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 .......................................................................... 2 第二节 燃烧热 能源 ............................................................................................. 5 第三节 化学反应热的计算 .................................................................................. 6 第二章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 7 第一节 化学反应速率 .......................................................................................... 7 第二节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 8 第三节 化学平衡 ................................................................................................ 11 第四节 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新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全册教案 精品

新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全册教案 精品

课题: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授课班级课时 2教学目的知识与技能1、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原因和常见的能量转化形式;2、认识化学反应过程中同时存在着物质和能量的关系3、了解反应热和焓变的含义4、认识热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并能正确书写热化学方程式过程与方法1、通过化学反应的实质的回顾,逐步探究引起反应热内在原因的方法,引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探索化学原理的学习方法,2、通过讨论、分析、对比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主动探究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从微观的角度理解化学反应,培养学生尊重科学、严谨求学、勤于思考的态度,树立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唯物主义观点重点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难点焓变,△H的“+”与“-”,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知识结构与板书设计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一、反应热焓变1、定义:恒压条件下,反应的热效应等于焓变2、符号:△H3、单位:kJ/mol或kJmol-14、反应热表示方法:△H为“+”或△H>0时为吸热反应;△H为“一”或△H<0时为放热反应。

5、△H计算的三种表达式:(1) △H == 化学键断裂所吸收的总能量—化学键生成所释放的总能量(2) △H == 生成的总能量–反应物的总能量(3) △H == 反应物的键能之和–生成物的键能之和二、热化学方程式(thermochemical equation)1.定义:表明反应所放出或吸收的热量的化学方程式,叫做热化学方程式。

例:H2(g)+I2(g) 2HI(g);△H=-14.9 kJ/mol2.书写热化学方程式的注意事项:(1)需注明反应的温度和压强。

因反应的温度和压强不同时,其△H不同。

(2)要注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状态。

物质的聚集状态,与它们所具有的能量有关。

(3)热化学方程式各物质前的化学计量数不表示分子个数,它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分数。

对于相同物质的反应,当化学计量数不同时,其△H也不同。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教师用书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教师用书

《化学反应原理》教师参考书说明本书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的《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和《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选修4 化学反应原理》的内容和要求编写的,供高中化学教师参考。

根据课程标准,《化学反应原理》课程要求学生学习化学反应与能量、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以及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等内容,并要求达到以下学习目标:1. 认识化学变化所遵循的基本原理,初步形成关于物质变化的正确观念;2. 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所遵循的规律,知道化学反应原理在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中的应用;3. 赞赏运用化学反应原理合成新物质对科学技术和人类社会文明所起的重要作用,能对生产、生活和自然界中的有关化学变化现象进行合理的解释;4. 增强探索化学反应原理的兴趣,树立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志向。

《化学反应原理》课程共36 课时,各章的课时分配建议如下:绪论 1 课时第一章 6 课时第二章11 课时第三章10 课时第四章 6 课时复习 2 课时本书按章编排,每章分为“本章说明”、“教学建议”和“教学资源”三部分。

“本章说明”包括教学目标、内容分析和课时分配建议等。

教学目标反映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几方面的教学目的要求。

内容分析主要说明本章教材的内容及其在教学中的地位和功能、知识间的逻辑关系以及教材的特点。

课时分配建议可供教师安排课时参考。

教学建议分节编排,包括本节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学设计的思路、活动建议、问题交流和习题参考等部分。

活动建议主要是对如何组织实验、科学探究和调查研究等教学活动的建议。

问题交流主要介绍“学与问”、“思考与交流”的设计意图或对栏目活动的组织提出建议,有些还给出了相应的参考答案。

习题参考包括提示、参考答案以及补充习题等。

教学资源主要编入一些本章教材的注释或疑难问题的解答,及与本章内容有关的原理拓展、科技信息、化学史、国内外化学与化工生产中的某些新成就等。

这些内容意在帮助教师理解和掌握教材,一般不宜对学生讲授,以免增加学生的负担。

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教案(优秀7篇)

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教案(优秀7篇)

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教案(优秀7篇)高二化学反应原理知识点篇一热化学方程式1.概念:表示化学反应中放出或吸收的热量的化学方程式。

2.意义:既能表示化学反应中的物质变化,又能表示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总结]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注意事项:(1)反应物和生成物要标明其聚集状态,用g、l、s分别代表气态、液态、固态。

(2)方程式右端用△H 标明恒压条件下反应放出或吸收的热量,放热为负,吸热为正。

(3)热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前的化学计量数不表示分子个数,只表示物质的量,因此可以是整数或分数。

(4)对于相同物质的反应,当化学计量数不同时,其△H 也不同,即△H 的值与计量数成正比,当化学反应逆向进行时,数值不变,符号相反。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的学习指导方法篇二高三化学反应速率教案知识目标使学生理解浓度、压强、温度和催化剂等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使学生能初步运用有效碰撞,碰撞的取向和活化分子等来解释浓度、压强、温度和催化剂等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及综合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设计实验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阅读与表达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从宏观到微观,从现象到本质的分析,培养学生科学的研究方法。

教学建议化学反应速率知识是学习化学平衡的基础,学生掌握了化学反应速率知识后,能更好的理解化学平衡的建立和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及外界条件的改变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是本节教学的重点。

其原因是本节教学难点。

这部分教学建议由教师引导分析。

而压强、温度、催化剂的影响可在教师点拨下由学生阅读、讨论完成。

关于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1.联系化学键知识,明确化学反应得以发生的先决条件。

(1)能过提问复习初中知识: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反应物分子中的原子重新组合成生成物分子的过程。

(2)通过提问复习高中所学化学键知识:化学反应过程的实质是旧化学键的断裂和新化学键的形成。

(3)明确:旧键的断裂和新键的生成必须通过反应物分子(或离子)的相互接触、碰撞来实现。

人教版化学反应原理全册教案

人教版化学反应原理全册教案

普通高中化学新课程人教版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教案学校:授课教师:所用课时:2课时多媒体课件教学预设核心环节活动设计设计意图环节一■ 复习必修相关 内容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提问:1你所知道的化学反应中 有哪些是放热反应?什么是放热 反应?能作图吗?2、你所知道的化学反应中有哪些 是吸热反应?什么是吸热反应? 能作图吗?复习回忆,总 LjJ 曼_ G _ _ —F HI 血门?、结归纳*1农分析作图0 1! ■ 竺丿书打一一做好必修与选 修的衔接教学环节二 反应热与焓变化学反应过程中所释放或吸收的 能量,都可以热量(或换算成相 应的热量)来表述,叫做反应热, 又称为焓变”符号:△ H ,单位:kJ/mol 或 kJ?mol -1?H 为•”为放热反应?H 为牛” 讨论、思考、提问准确无误地 掌握概念核心环节 活动设计意图环节三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生成(1)理解燃烧燃烧的含义(2)掌握表示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的写法和有关燃烧热的简单的计算(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应根据什么标准来选择燃料”的教学,让学生学会多角度的综合分析的方法(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结我国的能源现状的认识过程,培养学生的节能意识教学重点和难点(一)教学重点表示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的写法和有关燃烧热的简单的计算(二)教学难点表示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的写法(一)知识与技能(1)盖斯定律的本质,了解其科学研究中的意义。

(2)掌握有关盖斯定律的应用。

(3)掌握有关反应热、燃烧热、热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运用盖斯定律求有关物质的反应热,进一步理解反应热的概念。

(2)通过有关反应热的计算的学习过程,使学生掌握有关反应热计算的方法和技巧,进一步提高化学计算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实例感受盖斯定律的应用,并以此说明盖斯定律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贡献。

(2)通过有关反应热的计算的学习过程,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节能意识和开发新能源的使命感、责任感; 认识化学知识与人类生活、生产的密切关系。

最新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教学设计

最新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教学设计

目录绪言说明教建议教资第一章反应与能量本章说明教建议第一节反应与能量的变第二节燃烧热能第三节反应热的计算教资第二章反应速率和平衡本章说明教建议第一节反应速率第二节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第三节平衡第四节反应进行的方向教资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本章说明教建议第一节弱电解质的电离第二节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第三节盐类的水解第四节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教资第四章电基础本章说明教建议第一节原电池第二节电第三节电解池第四节金属的电腐蚀与防护绪言说明一、教目标1 认识物质的各种性质是有规律可循的,而这些规律是的精髓,需要下功夫习掌握。

2 了解本书的基本内容和习方法,认识习概念模型是习和研究反应原的基础。

3 初步了解“有效碰撞”、“活分子与活能”的概念模型,认识催剂对于研究和工生产的巨大作用,为其后的习打下基础。

二、内容分析1 地位和功能绪言作为全书的开篇,目的在于让生从一开头就对本书的基本内容、习方法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并简要地介绍有效碰撞论、活分子与活能的概念模型,以及催剂对于和工生产的巨大作用,以起到提纲挈领、引起生习反应原兴趣的作用。

在前面的习中,生已经知道了反应的发生是由于反应物分子之间发生激烈碰撞,破坏键,使得各原子间的组合发生变形成新的键,产生了新的分子,同时也了解了键的断裂和形成与反应中能量变的关系。

本模块是以生此前的习为基础,以生对许多具体反应的知识积累为前提,为适应生的习心发展需求而设立的选修课程,旨在帮助生进一步从论上认识一些反应原的基础知识和研究问题的方法。

教书中介绍的简后的有效碰撞模型和活分子、活能模型及催剂的重要作用,将为生后面的习打下重要基础。

2 内容结构绪言在内容上主要可分为两个部分:一是第一、第二自然段,简要地介绍本模块的基本教内容。

教书以大量事例说明,反应种类繁多,条件极其复杂,但都有规律可循。

而这些规律恰好是的精髓,是吸引人们习、钻研的魅力所在。

二是第三、第四自然段,凸显研究问题的过程与方法,侧重介绍了简后的有效碰撞模型的构建思路,及活分子、活能等概念。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教案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教案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教案教学内容:化学反应原理教学目标:1. 了解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和分类;2. 掌握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和影响因素;3. 能够运用化学反应原理解释实际生活中的化学现象。

教学重点和难点: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和影响因素。

教学准备:1. 理论课教材和教辅资料;2. 实验器材和试剂;3. 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通过提出一个问题或者展示一个实际化学反应的现象,引导学生思考化学反应的原理和重要性。

二、讲解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15分钟)1. 化学反应的定义;2. 化学反应的分类:合成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双替反应等。

三、讲解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20分钟)1. 反应物的接触和碰撞;2. 反应活性和反应速率;3. 碰撞理论和活化能;4. 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温度、浓度、催化剂等。

四、实验演示(20分钟)通过实验演示展示不同反应条件下的反应速率变化,让学生亲自操作实验器材进行观察和记录。

五、讨论与总结(15分钟)1. 学生就实验结果进行讨论,总结不同反应条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2. 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并做简单的小结。

六、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相关的练习题目,巩固和加深学生对化学反应原理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对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有所了解,并能够应用到实际生活中的化学现象中。

同时,通过实验演示和讨论,增强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提高了学习的趣味性和深度。

下节课可以进一步拓展化学反应原理的应用领域,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思考。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教案:化学反应热的计算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教案:化学反应热的计算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教案:化学反应热的计算第一课时一、基本说明1.教学内容: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高中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2.所属的章节: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3节化学反应热的计算3.教学课时:第1课时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能根据热化学方程式、燃烧热等进行有关反应热的简单计算。

(2)理解盖斯定律的意义,能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热的简单计算。

2.过程与方法(1)对已学知识进行再探究,运用对比归纳法进行知识提炼。

(2)结合教材引导学生从途径角度、能量守恒角度论证盖斯定律,培养分析、概括能力。

(3)通过热化学方程式和盖斯定律的有关计算,培养计算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概念辨析中探究常见化学反应热的计算类型,感受科学探究后的收获。

(2)体会反应热的计算对于燃料燃烧和反应条件的控制、热工和化工设备的设计都具有重要意义。

三.教学重点、难点常见化学反应热的计算,盖斯定律的应用四.板书设计第三节化学反应热的计算一. △H=E(生成物)-E(反应物)二. 根据热化学方程式计算三. 根据燃烧热计算 Q(放) = n(可燃物)╳ 燃烧热四. 盖斯定律1. 内容2. 意义3. 应用方法:(1)方程式消元法(2)模拟路径法五.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引入:引导学生对已学知识再探究。

[板书]一.△H=E(生成物)-E(反应物)△H 0,放热;△H 0,吸热思考与讨论:1.(1)同温同压下,反应H2(g)+Cl2(g)=2HCl(g)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的反应热△H相同吗?(2)已知S(s)+O2(g)=SO2(g)△H1 0,S(g)+O2(g)=SO2(g)△H2 0。

△H1等于△H2吗?通过对反应热概念的辨析,规避易错点;同时引导学生从中提炼归纳反应热的计算。

[板书]二. 根据热化学方程式计算反应热,即△H的大小与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物质的量成正比。

(教材12页例1)2. 2H2(g)+ O2(g) =2H2O(g)△H1=-483.6kJ/mol 能表示2个H2(g)分子与1个O2(g)分子反应放出483.6kJ热量吗?1mol H2(g)完全燃烧发生该反应,放出多少热量?阅读教材12页例1通过对热化学方程式的辨析,引导学生提炼归纳反应热的计算。

人教版高中化学精品教案: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

人教版高中化学精品教案: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

绪言说明一、教学目标1. 认识物质的各种化学性质是有规律可循的,而这些规律是化学的精髓,需要下功夫学习掌握。

2. 了解本书的基本内容和学习方法,认识学习概念模型是学习和研究化学反应原理的基础。

3. 初步了解“有效碰撞”、“活化分子与活化能”的概念模型,认识催化剂对于化学科学研究和化工生产的巨大作用,为其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内容分析1. 地位和功能绪言作为全书的开篇,目的在于让学生从一开头就对本书的基本内容、学习方法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并简要地介绍有效碰撞理论、活化分子与活化能的概念模型,以及催化剂对于化学科学和化工生产的巨大作用,以起到提纲挈领、引起学生学习化学反应原理兴趣的作用。

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已经知道了化学反应的发生是由于反应物分子之间发生激烈碰撞,破坏化学键,使得各原子间的组合发生变化形成新的化学键,产生了新的分子,同时也了解了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与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关系。

本模块是以学生此前的化学学习为基础,以学生对许多具体化学反应的知识积累为前提,为适应学生的学习心理发展需求而设立的选修课程,旨在帮助学生进一步从理论上认识一些化学反应原理的基础知识和研究问题的方法。

教科书中介绍的简化后的有效碰撞模型和活化分子、活化能模型及催化剂的重要作用,将为学生后面的学习打下重要基础。

2. 内容结构绪言在内容上主要可分为两个部分:一是第一、第二自然段,简要地介绍本模块的基本教学内容。

教科书以大量事例说明,化学反应种类繁多,条件极其复杂,但都有规律可循。

而这些规律恰好是化学的精髓,是吸引人们学习、钻研化学科学的魅力所在。

二是第三、第四自然段,凸显研究问题的过程与方法,侧重介绍了简化后的有效碰撞模型的构建思路,及活化分子、活化能等概念。

培养学生自觉地用辩证的观点看待各种复杂的化学反应,认识事物的存在具有多样性,物质的稳定具有相对性,而化学变化的复杂性和规律性相辅相成。

与此同时,还指出了学习化学反应原理的方法:(1)完成书中规定的实验、活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绪言 (2)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 (2)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 (3)第二节燃烧热能源 (6)第三节化学反应热的计算 (8)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9)第一节化学反应速率 (9)第二节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10)第三节化学平衡 (14)第四节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 (24)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26)第一节电离平衡 (26)第二节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 (31)第三节盐类的水解 (38)第四节沉淀溶解平衡 (45)第四章电化学基础 (49)第一节原电池 (49)第二节化学电源 (53)第三节电解池 (57)第四节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护 (60)《化学反应原理》全册教案绪言一学习目标:1学习化学原理的目的2:化学反应原理所研究的范围3:有效碰撞、活化分子、活化能、催化剂二学习过程1:学习化学反应原理的目的1)化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化学反应2)化学中最具有创造性的工作是:设计和创造新的分子3)如何实现这个过程?通常是利用已发现的原理来进行设计并实现这个过程,所以我们必须对什么要清楚才能做到,对化学反应的原理的理解要清楚,我们才能知道化学反应是怎样发生的,为什么有的反应快、有的反应慢,它遵循怎样的规律,如何控制化学反应才能为人所用!这就是学习化学反应原理的目的。

2:化学反应原理所研究的范围是1)化学反应与能量的问题2)化学反应的速率、方向及限度的问题3)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的问题4)电化学的基础知识3:基本概念1)什么是有效碰撞?引起分子间的化学反应的碰撞是有效碰撞,分子间的碰撞是发生化学反应的必要条件,有效碰撞是发生化学反应的充分条件,某一化学反应的速率大小与,单位时间内有效碰撞的次数有关2)什么是活化分子?具有较高能量,能够发生有效碰撞的分子是活化分子,发生有效碰撞的分子一定是活化分子,但活化分子的碰撞不一定是有效碰撞。

有效碰撞次数的多少与单位体积内反应物中活化分子的多少有关。

3)什么是活化能?活化分子高出反应物分子平均能量的部分是活化能,如图活化分子的多少与该反应的活化能的大小有关,活化能的大小是由反应物分子的性质决定,(内因)活化能越小则一般分子成为活化分子越容易,则活化分子越多,则单位时间内有效碰撞越多,则反应速率越快。

4)什么是催化剂?催化剂是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但反应前后本身性质和质量都不改变的物质,催化剂作用:可以降低化学反应所需的活化能,也就等于提高了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从而提高了有效碰撞的频率.反应速率大幅提高.5)归纳总结:一个反应要发生一般要经历哪些过程?1、为什么可燃物有氧气参与,还必须达到着火点才能燃烧?2、催化剂在我们技术改造和生产中,起关键作用,它主要作用是提高化学反应速率,试想一下为什么催化剂能提高反应速率?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第一课时)一学习目标:反应热,焓变二学习过程1:引言:我们知道:一个化学反应过程中,除了生成了新物质外,还有思考1、你所知道的化学反应中有哪些是放热反应?能作一个简单的总结吗?活泼金属与水或酸的反应、酸碱中和反应、燃烧反应、多数化合反应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 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2、你所知道的化学反应中有哪些是吸热反应?能作一个简单的总结吗?多数的分解反应、氯化铵固体与氢氧化钡晶体的反应、水煤气的生成反应、炭与二氧化碳生成一氧化碳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 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当能量变化以热能的形式表现时:我们知道:一个化学反应同时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那么一个反应中的质量与能量有没有关系呢?有能量的释放或吸收是以发生变化的物质为基础,二者密不可分,但以物质为主。

能量的多少则以反应物和产物的质量为基础。

那么化学反应中能量到底怎样变化2:反应热,焓变化学反应过程中为什么会有能量的变化?(用学过的知识回答)化学反应的实质就是反应物分子中化学键断裂,形成新的化学键,从新组合成生成物的分子的过程。

旧键断裂需要吸收能量,新键形成需要放出能量。

而一般化学反应中,旧键的断裂所吸收的总能量与新键形成所放出的总能量是不相等的,而这个差值就是反应中能量的变化。

所以化学反应过程中会有能量的变化。

反应热焓变化学反应过程中所释放或吸收的能量,都可以热量(或换算成相应的热量)来表述,叫做反应热,又称为“焓变”。

符号:ΔH ,单位:kJ/mol 或kJ•mol-1∆H为―-‖为放热反应∆H为―+‖为吸热反应思考:能量如何转换的?能量从哪里转移到哪里?体系的能量如何变化?升高是降低?环境的能量如何变化?升高还是降低?规定放热反应的ΔH为―-‖,是站在谁的角度?体系还是环境放热反应ΔH为“—”或ΔH〈0吸热反应ΔH为“+”或ΔH 〉0∆H=E(生成物的总能量)-E(反应物的总能量)∆H=E(反应物的键能)-E(生成物的键能)3:练习1)1molC与1molH2O(g)反应失成lmol CO(g)和1mol H2(g),需要吸收131.5kJ的热量,该反应的反应热为△H= kJ/mol。

2)拆开lmol H—H键、lmol N-H键、lmolN≡N键分别需要的能量是436kJ、391kJ、946kJ,则1mol N2生成NH3的反应热为,1mol H2生成NH3的反应热为。

3、H2 + F2 = 2HF H2 + Cl2 = 2HCl 预测当生成2 mol HF和2 mol HCl时,哪个反应放出的热量多?若干化学键的键能(kJ/mol,25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需要加热方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B、放热的反应在常温下一定很易发生C、反应是放热的还是吸热的必须看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D、吸热反应在一定的条件下也能发生•2、反应C(石墨) →C(金刚石)是吸热反应,由此可知•A、石墨比金刚石更稳定•B、金刚石和石墨可以相互转化•C、金刚石比石墨稳定•D、金刚石和石墨不能相互转化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第二课时)一学习目标:书写表示化学反应热的化学方程式二学习过程1.复习回忆1)、催化剂为什么能够加快反应速度?2)、什么是有效碰撞、活化分子、活化能?3)、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4)、你了解“即热饭盒吗?知道是什么原理吗?5)、什么是反应热(焓变)2.引入阅读课本:例1与例2与化学方程式相比,热化学方程式有哪些不同?正确书写热化学方程式应注意哪几点?3、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1)热化学方程式定义:表示参加反应物质的量和反应热的关系的化学方程式。

2)正确书写热化学方程式应注意:(1)书写热化学方程式要注明反应的温度和压强,(为什么?)而常温、常压可以不注明,即不注明则是常温、常压。

(2)标出了反应物与生成物的状态,(为什么要标出?)(3)写出了反应热,还注明了―+‖,―-‖(4)方程式中的计量系数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分数。

4.注意点:反应物和生成物前的系数它代表了什么?在方程式中∆H它表示了什么意义?∆H的值与什么有关系?热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前的化学计量数不表示分子个数,表示对应物质的物质的量。

∆H(KJ/mol)它表示每摩尔反应所放出的热量,∆H的值与方程式中的计量系数有关,即对于相同的反应,当化学计量数不同时,其∆H不同。

例题1、当1mol气态H2与1mol气态Cl2反应生成2mol气态HCl,放出184.6KJ的热量,请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2.写出下列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1)1molN2(g)与适量O2(g)反应生成NO(g),需吸收68kJ的热量;2)2molCu(s)与适量O2(g)反应生成CuO(s),放出314kJ热量;3) 1g 硫粉在氧气中充分燃烧放出 9.36kJ热量,写出硫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

4)4g CO在氧气中燃烧生成CO2,放出 9. 6kJ热量,写出CO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

5)在一定条件下,氢气和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H2(g) + O2 (g) = 2H2O (l); H= – 572 kJ /molCH4(g) +2O2 (g) = CO2(g)+2H2O (l);r H= – 890 kJ/mol由1mol 氢气和2mol甲烷组成的混合气体在上述条件下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为多少。

6、在一定条件下,氢气和丙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H2(g) + O2 (g) = 2H2O (l); ∆H= – 572 kJ/molC3H8(g) +5O2(g)= 3CO2 (g) +4H2O (l);∆H = – 2220 kJ/mol5mol 氢气和丙烷的混合气完全燃烧时放热3847kJ,则氢气和丙烷的体积比为(A) 1:3 (B) 3:1 (C) 1:4 (D) 1:17、已知(1)H2( g )+1/2O2( g ) = H2O ( g ) ΔH1 = a kJ/mol(2)2H2( g )+O2( g ) =2H2O ( g ) ΔH2 = b kJ/mol(3) H2( g )+1/2O2( g ) = H2O ( l ) ΔH3 = c kJ/mol(4) 2H2( g )+O2( g ) =2H2O ( l ) ΔH4 = d kJ/mol则a、b、c、d的关系正确的是 A C 。

A、a<c<0B、b>d>0C、2a=b< 0D、2c=d>08.若2.6 g 乙炔(C2H2,气态)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和CO2(g)时放热130 kJ。

则乙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C2H2(g)+5/2O2(g)=2CO2(g)+H2O(l)ΔH=-1300 kJ/mol 2C2H2(g)+5O2(g)==4CO2(g)+2H2O(l) ΔH=-2600 kJ/mol第二节燃烧热能源一学习目标:燃烧热,中和热,能源二学习过程1、燃烧热什么是燃烧热?是不是物质燃烧放出的热量就叫燃烧热呢?1)定义:在25℃,101 kPa时,1 mol 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叫做该物质的燃烧热。

燃烧热通常可由实验测得。

2)在理解物质燃烧热的定义时,要注意以下几点:•①研究条件: 25℃ ,101 kPa•②反应程度:完全燃烧,产物是稳定的氧化物。

•③燃烧物的物质的量:1 mol•④研究内容:放出的热量。

(ΔH<0,单位kJ/mol)•⑤在未有特别说明的情况下,外界压强一般指25℃ ,101 kPa.所谓完全燃烧也是完全氧化,它是指物质中的下列元素完全转变成对应的稳定物。

如: C→CO2(g)、H → H2O(l)、S → SO2(g)[练习1]分析以下几个热化学方程式,哪个是表示固态碳和气态氢气燃烧时的燃烧热的?为什么?A.C(s)+O2(g)===CO(g);ΔH=110.5 kJ/molB.C(s)+O2(g)===CO2(g);ΔH=-393.5 kJ/molC.2H2(g)+O2(g)===2H2O(l);ΔH=-571.6 kJ/molD.H2(g)+1/2O2(g)===H2O(g);ΔH=-241.8 kJ/mol你能根据题中信息写出表示H2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吗?由于计算燃烧热时,可燃物质是以1 mol 作为标准来计算的,所以热化学方程式的化学计量系数常出现分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