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OPT模式下的健康教育与护理在淋巴瘤PICC患者中的应用

合集下载

肿瘤患者PICC的应用及健康教育

肿瘤患者PICC的应用及健康教育

肿瘤患者PICC的应用及健康教育肿瘤患者picc的应用及健康教育导管插入术,中心静脉;健康教育;肿瘤静脉化疗是恶性肿瘤患者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为了避免化疗药物产生的局部不良反应及复发静脉穿刺带来的痛苦,所以应建立一条好的静脉通道,保证药物准确输入。

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因其操作简单、安全、导管留置时间长等特点而被广泛应用[1]。

在置管不同时期制定了系统的健康教育计划,并进行全程的观察指导,有效地减少了并发症,取得了较好的健康教育效果,保证了导管的护理质量[2]。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09至我院肿瘤患者35例,男20例,女15例;年龄27~76岁;直肠癌12例,胃癌9例,肝癌7例,乳腺癌7例。

文化程度:大学本科3例,专科10例,高中15例,初中6例,小学1例。

1.2 试验材料选择bd公司生产的安全型外周中心静脉导管穿刺套装,规格型号:外周中心静脉导管,16g(5fr)×65 cm。

无菌手套2副,肝素帽1只,0.9%氯化钠溶液1瓶。

固定材料选用3m透明贴膜,接头选用cl2000型可来福接头,留置时间3~352 d。

1.3 置管前的健康教育[3] 由于患者年龄、文化程度不同,对picc导管留置期间的相关并发症知识理解能力和寻求解决途径不同,进行有计划分层次实施健康指导,使患者理解留置导管的目的是保证化疗药物输入的安全,避免药物外渗引起不良反应。

需由置管专职护士向患者讲解置管的有关注意事项和维护知识,避免使用不易理解的专业术语。

对有阅读能力者可针对小册子进行讲解,通过提问与复述来测试患者掌握维护导管相关知识程度,并由置管护士解答不懂的内容,以巩固提高学习效果。

另一方面,让留置picc导管无并发症患者做日常维护经验讲解,增加患者信心。

通过每周定期返院1~2次,解决局部换药和0.9%氯化钠溶液冲管问题,或者电话咨询,联系当地医院给予定期换药和冲管。

1.4 置管前准备对需置管的患者用通俗易懂语言向患者介绍picc的优点,适应证及置管的并发症,应征得患者及家属同意,讲解插管目的、方法、优点,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注意事项,以消除紧张心理,并签定知情同意书,并保留存放于病例中。

健康教育在肿瘤PICC置管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健康教育在肿瘤PICC置管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健康教育在肿瘤PICC置管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目的对健康教育在肿瘤PICC置管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观察。

方法临床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实施治疗并接受PICC置管的80例肿瘤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上健康教育。

对比分析其临床效果。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留置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 <0.05);观察组患者的健康教育达标率以及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5.0%、12.5%,差异显著(P<0.05)。

结论在肿瘤PICC置管患者中实施健康教育,有助于缩短患者的置管时间,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推广。

标签:肿瘤PICC置管患者;健康教育;应用效果本研究对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80例接受PICC置管的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探讨了PICC置管维护患者中健康教育实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80例接受PICC置管的肿瘤患者,所有患者使用的导管均为美国巴得三向瓣膜式高级医用导管。

随机将这些患者分为两组,即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

其中共有44例男性患者,36例女性患者,年龄23~75岁,平均(49.2±10.4)岁。

在肿瘤类型方面,有26例患者为大肠癌,16例患者为胃癌,24例患者为乳腺癌,14例患者为肺癌及其他疾病。

1.2方法对照组患者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

观察组患者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健康教育,具体操作为:1.2.1 PICC 置管前的健康教育PICC置管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出现焦虑[1]、恐惧等各种不良心理,临床护理人员应该积极主动地与其交流和沟通,消除患者的各种顾虑,并对患者进行积极的鼓励,让患者将治愈的信心树立起来。

帮助患者充分有效地准备穿刺侧肢体的卫生护理,让患者及其家属充分知情,并严格依据医嘱,让患者将书面知情同意书签订下来。

健康教育在PICC置管肿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探讨

健康教育在PICC置管肿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探讨

健康教育在 PICC置管肿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探讨摘要:目的浅析健康教育在提高PICC置管(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肿瘤患者护理效果方面起到的作用。

方式划分24例PICC置管肿瘤患者为2组(对照组12例遵循基础性护理;观察组12例则加以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并对比。

结果自护能力、健康行为评分方面,观察组优势更为明显,呈P<0.05。

结论健康教育的实施,使PICC置管肿瘤患者获取了更多健康方面的信息,亦掌握了简单的自护能力,为后续治疗工作的开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关键词:PICC置管;肿瘤;健康教育;自护能力评分化疗是治疗肿瘤的有效手段之一,而化学药物存在一定毒性,在输液期间对外周静脉血管内皮细胞等组织亦会造成损害,所以很多患者长期接受化疗后静脉血管都会呈现轻重不一的管腔狭窄、局部纤维化等现象,这对患者而言也是非常棘手的问题[1]。

而PICC置管的应用则使上述问题得以有效解决,其具备安全性高、保留时间长等特点,也避免了反复静脉穿刺对患者造成的身心痛苦,可任何事都具备对立性,PICC置管也不例外,倘若患者不具备自护能力,也会直接影响到导管的维护,所以对于PICC置管的肿瘤患者,在对其开展治疗护理期间,也应将健康教育作为重点,这是保障化疗顺利进行,提高自护能力的关键。

1、研究一般资料和方式1.1一般性资料遵循奇数偶数随机分组原则,划分我科24例PICC置管肿瘤患者至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共有12例患者,研究起止时间2020年1月份至2021年11月份,两组患者病历基本资料对比呈P>0.05,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置管静脉均为贵要静脉,详见表1:表1 两组患者病历基本资料对比()组别例数男性女性比例分布平均年龄(岁)对照组128:451.89±3.05观察组1210:251.85±3.04t- 1.5490.032P-0.1360.9751.2研究所用方式对照组:在置管后按照相关制度要求为患者从事护理。

个性化健康教育肿瘤患者PICC置管中的应用

个性化健康教育肿瘤患者PICC置管中的应用

个性化健康教育肿瘤患者PICC置管中的应用摘要】目的探讨个性化健康教育在肿瘤患者PICC置管中的作用。

方法置管前根据患者的疾病情况、对知识的需求程度,设置了相应的健康教育内容分别在置管前、置管中、和置管后进行个性化健康教育。

结果通过对肿瘤患者实施个性化的健康教育提高了患者对PICC导管的认知度和依从性、置管成功率以及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和责任心,减少了置管后并发症的发生。

结论实施个性化的健康教育减少了肿瘤患者PICC置管的并发症,提高了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肿瘤患者 PICC置管健康教育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是一项方便、有效、创伤小、安全性高、并发症少的置管技术[1],它具有穿刺点表浅、直观、操作简单、成功率高、留置时间长等优点[2],能减轻长期输液患者反复穿刺的痛苦,减轻了护理工作量, 防止化疗药物外渗,且化疗间歇可带管回家,是输注刺激性化疗药物的首选[3],为肿瘤患者长期输液化疗提供了安全长久的静脉通路。

但是个性化的健康教育对PICC置管患者的应用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对PICC置管患者及家属进行个性化健康教育,提高了PICC置管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和责任心,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

1 临床资料自2010年12月至2011年8月对270例PICC置管的住院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其中男142例,女128例。

年龄22至81岁,平均年龄62.5岁。

肿瘤类型:乳腺癌85例,食管癌68例,肺癌55例,胃癌15例,卵巢癌12例,脑瘤10例,淋巴瘤5例,鼻咽癌5例,直肠癌4例,前列腺癌3例,白血病3例,胰腺癌2例,肝癌2例,肾癌1例。

文化程度:文盲108例,小学56例,中学65例,大专及以上41例。

2 方法置管前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血管条件、皮肤情况、凝血四项、疾病情况、患者对知识的需求情况,根据患者的情况在置管前、置管中、和置管后进行健康教育,定期评估掌握程度,及时调整健康教育内容。

具体方法如下:2.1 置管前健康教育置管前应了解病人的心理状态、知识需求和置管的顾虑,95%的患者担心置管后护理不当而产生各类并发症[4]。

健康教育在肿瘤科PICC置管患者护理中的应用观察

健康教育在肿瘤科PICC置管患者护理中的应用观察

健康教育在肿瘤科PICC置管患者护理中的应用观察【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健康教育在肿瘤科PICC置管患者护理中的应用观察。

在我们介绍了研究的背景,阐述了研究目的和意义。

在我们详细讨论了健康教育在PICC置管前的准备工作、置管过程中的应用、置管后的护理指导、患者生活中的应用以及对康复的影响。

在我们总结了健康教育在肿瘤科PICC置管患者护理中的作用,提出了未来研究的方向。

通过本研究,我们希望加深对健康教育在肿瘤科PICC置管患者护理中的重要性的认识,为提高患者的护理质量和生活质量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健康教育、肿瘤科、PICC置管、患者护理、应用观察、生活指导、康复、作用、研究方向、结论总结1. 引言1.1 背景介绍肿瘤科患者在接受放化疗过程中,需要频繁注射抗癌药物,而传统的静脉注射方式往往会导致静脉损伤,增加患者疼痛感和感染风险。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肿瘤科广泛使用PICC置管技术来提高抗癌药物输注效率和减少患者不适感。

PICC置管患者需要接受相应的护理和管理,以确保置管的顺利使用和延长置管的持续时间。

健康教育在肿瘤科PICC置管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通过为患者提供相关的健康知识和护理指导,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理解PICC置管的注意事项和护理技巧,从而减少患者在使用PICC置管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并发症。

健康教育在肿瘤科PICC 置管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

通过对健康教育在不同阶段的应用效果进行观察和总结,可以为提高PICC置管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提供重要参考。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健康教育在肿瘤科PICC置管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并评估其效果和价值。

具体包括以下几点内容:1. 研究健康教育在PICC置管前的准备工作,探讨如何通过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对置管手术的理解和配合度,减少置管过程中的并发症发生率。

2. 探讨健康教育在PICC置管过程中的应用,分析健康教育对患者的心理状况、疼痛感知和生理反应的影响,探讨如何通过教育干预减轻患者的不适感。

健康教育方法在肿瘤患者PICC置管中的自我护理作用及效果

健康教育方法在肿瘤患者PICC置管中的自我护理作用及效果

健康教育方法在肿瘤患者PICC置管中的自我护理作用及效果摘要】目的探讨对肿瘤患者PICC置管中进行健康教育的效果及作用,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为临床护理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选取2012年10月到2014年10月间在我院住院并行PICC置管的肿瘤患者130例,根据其当时是否给予健康教育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一般的临床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患者健康教育。

观察两组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患者生活质量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结果观察组患者在自我护理能力、生活质量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

结论对PICC置管的肿瘤患者应用健康教育方法能够有效的提高其自我护理效果,改善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健康教育;肿瘤;PICC;自我护理Health education and self-care role in tumor effect in patients with PICC catheterTeng Ya-liThe No.2 People's Hospital in Lianyungang City, Jiangsu Provincial, Cancer Radiotherapy, 222023【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and the effect on cancer patients PICC catheter in health education, improve patient self-care, to provide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clinical care. Methods Choose between October 2012 to October 2014 in our hospital cancer patients parallel PICC catheter 130 cases, depending on whether it was given to health education is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in which the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general clinical car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treated patient health education on the basis of the control group. Were observed in the incidence of self-care,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and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Results Observation of patients in self-care, quality of life and the occurrence of complications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e terms of the control group patients. Conclusion PICC catheters for cancer patients with health education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ir self-care results in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life,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Key words】Health education; Cancer; PICC; Self-care对于需要化疗进行治疗的肿瘤患者,由于外周静脉大剂量的化疗药物的注射容易造成血管及周围组织的坏死,影响预后,因此,临床上多采用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Venous Catheters,PICC),以此能够将化疗药物直接注射到中心静脉,达到化疗的效果[1]。

健康教育在肿瘤科PICC置管患者护理中的应用观察

健康教育在肿瘤科PICC置管患者护理中的应用观察

健康教育在肿瘤科PICC置管患者护理中的应用观察肿瘤科是一个重症科室,因此PICC置管是此科室中最常见的操作之一。

但是,PICC置管的管理与使用需要注意很多方面,如皮肤保护、感染控制、止血技能、药物管理等等。

因此,健康教育在PICC置管患者的护理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本次研究旨在探索健康教育在肿瘤科PICC置管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分析其优劣之处,为临床护理提供有益的参考和指导。

一、PICC置管对患者的影响PICC置管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

但PICC置管也会对患者产生不良影响,如血管穿破、感染、血栓形成等,影响治疗效果和生命安全。

因此,在进行PICC置管操作后,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护理措施,以避免不良影响的发生。

对于PICC置管患者,了解PICC置管的相关知识能够让患者更加清楚自己的情况和要求,避免不必要的疏忽。

因此,需要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全面介绍PICC置管的操作原理、注意事项和护理要求等。

这样,患者就能够充分了解PICC置管的相关知识,以便更好地完成护理任务。

2、加强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健康教育可以增强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控制自己的疾病和预防不良影响的发生。

因此,需要定期为患者提供相关教育讲解,以加强他们的自我护理能力。

对于PICC置管患者而言,需要注意PICC置管的清洁和预防感染等方面。

定期组织锻炼、控制饮食等,也能够增强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

3、提升医护人员的技能对于PICC置管的操作人员,需要提升专业技能和医学知识水平,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护理质量。

同时,也需要加强团队合作和沟通,完善每个人职责和照顾患者的能力。

三、结论PICC置管患者的清洁、保护、用药及管理都需要高度的关注和护理。

因此,在护理过程中,需要加强健康教育对于患者及家属的有效指导,加强技能持续创新,提高医疗质量和效果,让患者在更好的环境下完成护理任务。

健康教育在肿瘤PICC置管患者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健康教育在肿瘤PICC置管患者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健康教育在肿瘤 PICC置管患者护理中的应用研究【摘要】目的:分析探究健康教育在肿瘤PICC置管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将2019年9月-2020年6月期间在我科进行置管的140例PIC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强健康教育,将两组的自我护理能力、并发症发生率以及配合度进行对比。

结果:观察组的自我护理能力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的配合度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

结论:对肿瘤PICC置管患者加强健康教育,能够明显提高患者的配合度和自我护理能力,同时还能够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健康教育;肿瘤;PICC置管;应用价值肿瘤是一种临床恶性疾病,其致死率较高,患者要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才能够对病情进行有效的控制[1]。

针对肿瘤患者,临床上常采用化疗的方式进行治疗,PICC置管则是化疗中极为重要的一步[2]。

留置PICC可以防止化疗药外渗,保护病人血管,其具有安全性高、留置时间长、可保证化疗顺利进行等优点,但有研究表明,PICC成功置管后,如未进行有效的维护,极易出现穿刺口感染、导管堵塞、导管脱落的情况,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威胁[3]。

因此,对肿瘤PICC置管患者加强健康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本次实验研究对象为2019年9月-2020年6月期间在我科进行置管的140例PICC患者,对健康教育在肿瘤PICC置管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探讨,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将2019年9月-2020年6月期间在我科进行置管的140例PIC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的基础上加强健康教育。

对照组男39例,女31例,年龄35-75岁,平均年龄(58.67±5.21)岁;观察组男37例,女33例,年龄34-74岁,平均(57.94.02±5.32)。

健康教育在肿瘤患者PICC带管出院预防感染中的应用研究

健康教育在肿瘤患者PICC带管出院预防感染中的应用研究

健康教育在肿瘤患者PICC带管出院预防感染中的应用研究【摘要】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肿瘤患者PICC带管出院预防感染中的研究应用价值。

方法:设立对照分析,统计分析健康教育组和对照组PICC管感染的发生率、治愈率。

结果:健康教育组PICC管感染的发生率、治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χ2=6.25、5.78,P<0.05)。

结论:通过对PICC带管出院的肿瘤患者PICC 管护理的相关讲解、示范、考核等健康教育,能预防PICC管出院感染的发生,降低感染的发病率,提高了治愈率,有很好的临床使用价值,值得在需要中心静脉置管的患者中推广。

【关键词】PICC管;感染预防;健康教育;肿瘤患者恶性肿瘤患者一般都需要进行药物化疗,周期次数比较多,疗程比较长,而且一般都是采用静脉滴注化疗,每次滴注持续的时间也很长。

如果采用一般的浅表静脉通道输入,每一次化疗患者都会遭受穿刺痛苦,有很大的静脉感染风险,患者耐受性差[1]。

同时化疗药物一般都是毒性很高的杀细胞药物,因此经外周建立一个长久的静脉通道是需长期静脉化疗的肿瘤患者的常选方法[2]。

在化疗间期,肿瘤患者往往会带管出院,对于院外的PICC管正确护理,是预防院外PICC 管感染的关键环节,故对于即将出院的带管患者进行PICC管的健康教育十分重要[3]。

本文探讨健康教育在肿瘤患者PICC带管出院预防感染中的应用价值。

1资料与方法1.1基本资料:某院肿瘤科2010年1月~12月期间,需要进行多个周期的化疗而植入PICC管治疗恶性肿瘤患者50例,男30例,女20例;年龄26~72岁,平均50岁;原发肿瘤:胃癌14例,结直肠癌16例,恶性淋巴瘤12例,急性白血病8例。

患者均需进行多次的静脉化疗,故行中心静脉置管术。

将50例患者随机分为健康教育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

以上两组年龄、性别、病因等无差异,具备可比性。

1.2健康教育方法:对健康教育组患者进行出院前居家PICC管护理知识进行相关讲解、示范、考核等护理干预,对对照组仅进行相关的感染危险告知。

健康教育在肿瘤科PICC置管患者护理中的应用观察

健康教育在肿瘤科PICC置管患者护理中的应用观察

健康教育在肿瘤科PICC置管患者护理中的应用观察引言肿瘤科病人中需要进行化疗的患者众多,而化疗需要通过静脉注射药物。

长期经静脉注射药物易造成静脉损伤。

肿瘤科护理工作者为了减少静脉损伤,提高患者体验,广泛应用了PICC置管。

PICC(外周中心静脉置管)是一种具有适应证广泛、应用方便、并发症少等优势的静脉置管技术,适用于需要长期静脉内药物及营养治疗的患者。

在PICC置管手术后,关于护理、用药、饮食等方面的健康教育对于患者术后康复至关重要。

本文通过观察肿瘤科PICC置管患者在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情况,探讨健康教育在肿瘤科PICC置管患者护理中的意义和作用。

一、肿瘤科PICC置管患者护理需要健康教育的原因1.术后护理PICC置管手术后需要进行适当的护理,如维持置管部位的清洁、定时更换敷料、监测PICC通畅情况等。

对于患者家属和患者本人进行术后护理的相关健康教育十分重要,可以有效减少感染和其他并发症的发生。

2.用药PICC置管患者需要通过PICC管输入化疗药物,因此对于用药的时间、方法、药物反应等方面的健康教育十分必要。

患者和家属了解清楚用药注意事项,能够保障药物的有效性,并减少用药不当导致的不良反应。

3.饮食患者在接受化疗期间,饮食需要得到合理的安排。

化疗药物对患者的食欲、消化系统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因此对于饮食的健康教育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应对这一问题,保障营养的充分摄取。

二、健康教育在肿瘤科PICC置管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情况观察1.护士的健康教育观察发现,在肿瘤科PICC置管患者护理中,护士们非常重视对患者和家属的健康教育工作,他们会在置管手术前向患者和家属详细介绍置管的相关知识,术后定期进行护理和用药知识的讲解,以及生活护理注意事项的宣传。

护士们在健康教育工作中注重与患者的交流和互动,倾听患者的问题和建议,耐心细致地解答患者的疑惑,有效提高了患者和家属的健康素养和自我管理能力,并且在患者检查或治疗的过程中不断提醒和强化相关知识。

健康教育在肿瘤科PICC置管患者护理中的应用观察

健康教育在肿瘤科PICC置管患者护理中的应用观察

健康教育在肿瘤科PICC置管患者护理中的应用观察肿瘤科PICC置管是一种重要的治疗手段,但是它也有一定的风险和并发症。

为了保证患者的安全和健康,需要进行健康教育,并将其应用于护理中。

本文将通过观察肿瘤科PICC置管患者的护理情况,评估健康教育在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一、健康教育的内容1、 PICC置管的原理和适应症:介绍PICC置管的操作原理,了解PICC置管的适应症和禁忌症,以及预防并发症的措施。

2、 PICC置管的护理:包括器械的选择、卫生要求、操作技巧、术后护理等方面。

特别是要强调PICC置管的消毒和无菌操作,以及与其他器械的卫生分离。

3、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包括血栓形成、感染、出血、移位等。

介绍PICC置管的使用风险和如何处理常见并发症,以帮助患者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4、健康饮食和生活方式:在PICC置管期间,患者需要遵循一些特殊的饮食和生活方式,如少吃辛辣和刺激性食物,保持情绪愉快,避免剧烈运动等。

二、应用观察1、参与人员本次参与观察的人员包括肿瘤科的医护人员和PICC置管患者及其家属。

2、观察方法通过问卷调查、访谈、护理记录、护理评估等多种方法,观察PICC置管患者护理中健康教育的实施效果。

3、反馈结果根据观察结果,实施健康教育对于提高PICC置管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显著作用。

①提高患者的知识水平观察结果显示,通过健康教育的宣传和实施,大部分患者能够正确识别PICC置管、掌握PICC置管的卫生要求及注意事项、理解PICC置管的护理要点等基本知识。

②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和护理能力通过健康教育,增强了患者对自我保健的认识和责任意识。

患者学会了如何定期更换穿刺器、如何观察皮肤反应、如何及时清洗和更换敷料等,能够更主动地进行自我护理。

③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通过健康教育的开展,医务人员对于PICC置管的卫生要求和操作规范的强调,以及患者自身对于PICC置管的认识提高,患者更加重视对PICC置管的护理和自我防护,从而有效地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健康教育卡在肿瘤患者PICC置管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健康教育卡在肿瘤患者PICC置管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健康教育卡在肿瘤患者PICC置管护理中的应用分析目的探究健康教育卡在肿瘤患者PICC置管护理中的应用。

方法从我院2015年7月~2016年6月收治的接受PICC置管护理的84例肿瘤患者进行研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

对照组实施常规的健康教育模式,观察组利用健康教育卡进行健康教育,比较分析健康教育应用的护理效果。

结果观察组在知识掌握度、遵医行为、患者满意度等方面要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肿瘤患者发放健康教育卡,护理效果显著,具有非常明显的参考价值,值得推广。

标签:健康教育卡;肿瘤患者;PICC置管护理肿瘤疾病作为临床医学上疾病的一种,在治疗过程中经常会以化疗的形式进行,长期的化疗极易给患者带来身体上的痛苦。

随着临床医疗事业水平的不断提升,PICC置管给肿瘤化疗提供了一条无痛的治疗途径,在辅助必要的健康教育情况下,能够有效地提升患者对健康的认识,让患者积极主动地配合治疗。

为了能够更好地探究健康教育卡在肿瘤患者PICC置管护理中的应用,本文选取了2015年7月~2016年6月在我院接受PICC置管护理的84例肿瘤患者进行研究,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5年7月~2016年6月收治的接受PICC置管护理的84例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根据患者意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2例。

对照组中,男25例,女17例;年龄21~74岁,平均年龄(62.3±2.5)岁;病程0.7~8.7年,平均病程(5.2±1.4)年。

观察组中,男26例,女16例;年龄22~73岁,平均年龄(62.1±2.4)岁;病程0.5~8.9年,平均病程(5.4±1.5)年。

两组患者在性别分布、年龄分布以及病程分布等各项重要基本资料的对比上差别不大(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实施常规的健康教育模式,主要是对患者进行简单的教育指导,不进行深层次的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卡在肿瘤患者PICC置管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健康教育卡在肿瘤患者PICC置管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健康教育卡在肿瘤患者PICC置管护理中的应用研究摘要:目的:研究和分析健康教育卡在肿瘤患者PICC置管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本次临床护理研究主要选取了2013年2月-2015年 2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肿瘤PICC患者45例作为临床研究的对象。

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施健康教育卡前23例和实施健康教育卡后22例,实施前给予常规健康教育,实施后分别在置管前、置管后、出院时发放健康教育卡,观察两组患者的置管并发症发生情况、疾病知识掌握程度。

结果:健康教育卡实施后患者的并发症状、疾病知识掌握程度等方面,均优于实施前患者,两组之间的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健康教育卡在肿瘤患者PICC置管护理中的应用,能够有效提升患者对疾病知识的掌握情况,减少患者的并发症状,对于患者的治疗和康复具有积极的影响,值得广泛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健康教育卡;肿瘤患者;PICC置管护理;健康指导PICC是一种从肘窝静脉导入且尖端位于上腔静脉的穿刺技术,能够避免反复穿刺静脉为肿瘤患者所带来的痛苦,但是也对护理人员的护理工作提出了更多的要求。

为了更好的研究和分析健康教育卡在肿瘤患者PICC置管护理中应用的效果,本次临床护理研究主要选取了2013年2月-2015年2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肿瘤PICC患者45例作为临床研究的对象,进行临床护理的实践分析,希望能够对肿瘤患者的治疗和护理工作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和借鉴意义,以下为本次临床护理研究的具体内容。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次临床护理研究主要选取了2013年2月-2015年 2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肿瘤PICC患者45例作为临床研究的对象。

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施健康教育卡前23例和实施健康教育卡后22例。

实施前的22例肿瘤PICC置管患者中,男性14例,女性8例,年龄最大的患者为71岁,年龄最小的患者为39岁,患者的平均年龄为(46.16±5.17)岁。

基于MDT护理模式健康教育在肿瘤患者PICC置管中的应用

基于MDT护理模式健康教育在肿瘤患者PICC置管中的应用

基于 MDT护理模式健康教育在肿瘤患者PICC置管中的应用摘要:通过MDT护理模式健康教育在肿瘤患者PICC置管中的效果分析,利用多学科团队成员专业优势,为病人提供更加全面专业化的健康教育,以帮助肿瘤患者PICC置管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及健康教育接受程度、改善生活质量、降低导管并发症发生率,从而确保导管管理安全。

关键词:MDT护理模式;PICC;肿瘤患者;健康教育在PICC导管广泛应用于癌症患者治疗的背景下,对肿瘤患者PICC置管进行3个月的MDT护理模式健康教育,分析其对肿瘤患者PICC置管自我管理能力、健康教育接受程度、生活质量及导管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并为在PICC置管肿瘤患者中开展MDT护理模式健康教育提供参考。

1 实施MDT护理模式健康教育效果分析1.1 MDT护理模式健康教育对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患者导管并发症发生率高低与自我管理能力息息相关,自我管理能力高低会影响导管留置时间。

提升患者导管管理能力,可有效减少异常情况的发生,使导管能够安全保留使用,因此提升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对疾病治疗至关重要。

进行MDT模式健康教育干预前,干预组与对照组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总分均处于偏低水平。

患者导管自我管理能力总体处于中上水平高于本研究,可能的原因是(1)本次纳入的研究对象均是首次行PICC置管的患者,对导管没有深入的了解以及相关导管维护知识和日常生护理知识掌握还不够全面。

(2)研究对象年齡偏大以60岁以上居多,其理解力及记忆力都能受到相应的影响,因此自我管理能力水平相对较低。

经过3个月MDT护理模式健康教育干预后,干预组自我管理能力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虽然干预后两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得分均有不同程度提高,但基于MDT模式健康教育在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方面效果更佳。

对于以往健康教育中,专科护士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内容以本领域出发为主,遇到超出本专业的疑难问题时经常凭借以往工作经验或者遵医嘱进行处理,缺乏评判性和循证思维,从而给予患者的护理还不够全面。

规范化健康教育在淋巴瘤患者PICC置管治疗间歇期的价值分析

规范化健康教育在淋巴瘤患者PICC置管治疗间歇期的价值分析

规范化健康教育在淋巴瘤患者PICC置管治疗间歇期的价值分

尉晶丽
【期刊名称】《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年(卷),期】2016(001)022
【摘要】目的分析规范化健康教育在淋巴瘤患者PICC置管治疗间歇期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血液科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50例淋巴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患者接受PICC置管治疗的基础上,对患者实施规范化健康教育,分析比较患者实施规范化健康教育前后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并评估患者的健康行为评分.结果患者在实施规范化健康教育后,不良事件发生率为4.00%,明显低于实施前的22.00% (P<0.05);实施规范化健康教育后,患者的健康行为评分优于实施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淋巴瘤患者,在PICC置管治疗间歇期实施规范化健康教育,有利于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规范患者的健康行为.
【总页数】2页(P175,177)
【作者】尉晶丽
【作者单位】临汾市肿瘤医院,山西临汾,041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73.73
【相关文献】
1.淋巴瘤患者PICC置管治疗间歇期规范化健康教育 [J], 冯惠霞;王瑞静
2.肿瘤患者PICC置管治疗间歇期规范化健康教育 [J], 李丽;陈世渝;唐晓
3.淋巴瘤患者PICC置管治疗间歇期规范化健康教育 [J], 冯惠霞;王瑞静
4.规范化健康教育在淋巴瘤治疗间歇期患者PICC置管中的干预效果观察 [J], 张艳艳;郭瑞莎
5.淋巴瘤治疗间歇期患者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中规范化健康教育的应用效果 [J], 曾繁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PDCA护理管理对淋巴瘤患者PICC护理效果分析

PDCA护理管理对淋巴瘤患者PICC护理效果分析

PDCA护理管理对淋巴瘤患者PICC护理效果分析发布时间:2021-12-13T06:27:29.506Z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31期作者:宋荔武丽华通讯作者李莉李佳张丽伟刘秋梅[导读] 分析淋巴瘤患者PICC护理过程中采用PDCA护理管理的应用效果。

宋荔武丽华通讯作者李莉李佳张丽伟刘秋梅山西白求恩医院淋巴肿瘤科山西太原 030000【摘要】目的:分析淋巴瘤患者PICC护理过程中采用PDCA护理管理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0年6月在我院治疗淋巴瘤的患者中随机选择5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接受PICC置管,根据数字表达法分成两组,每组各25例。

对照组采用一般护理管理,观察组采用PDCA护理管理,对比两组淋巴瘤患者的并发症情况。

结果:经统计,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0%,两组淋巴瘤患者的护理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淋巴瘤患者在PICC护理过程中采用PDCA护理管理模式,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治疗期间安全性,延长了置管时间的同时,提升了临床护理质量,减少并发症产生,具有值得积极推广的应用。

【关键词】淋巴瘤;PDCA护理管理;PICC护理;安全性淋巴瘤在临床上较为常见,主要治疗方法为化疗,因此需要反反复复穿刺静脉,化疗药物的使用对血管有较大刺激,一旦发生药物外渗,则会增加患者的痛苦,引起各类并发症。

PICC置管具有操作简单、安全性好等特点,但是在治疗过程中难免会产生穿刺部位感染、静脉炎、导管堵塞等并发症,影响治疗计划[1]。

为此,本次研究在PICC护理的过程中应用PDCA护理管理,可有效避免并发症的产生,提高置管安全性。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9年6月-2020年6月在我院治疗淋巴瘤的患者中随机选择5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接受PICC置管,根据数字表达法分成两组,每组各25例。

对照组:年龄19-60岁,平均年龄在(45.9±3.5)岁,男性16例、女性9例。

规范化健康教育在淋巴瘤治疗间歇期患者PICC置管中的干预效果

规范化健康教育在淋巴瘤治疗间歇期患者PICC置管中的干预效果

规范化健康教育在淋巴瘤治疗间歇期患者PICC置管中的干预效果何凤英【期刊名称】《中华现代护理杂志》【年(卷),期】2015(000)032【摘要】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s of standardized health education on PICC catheterization during intermittent period of lymphoma treatment. Methods A total of 68 PICC patients with lymphoma treatment were divided into experimental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by random number table on average. During hospitalization, the patients of control group received routine PICC nursing while the patients of experimental group underwent standardized health education based on routine nursing. We compared health behavior ability and incidence rate of PICC complications between two groups in intermittent period. Results One month discharged from hospital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scores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in health responsibility, body activity, nutrition, mental health, pressure regulation, human relationships (P<0. 05). The incidenceof PICC related complication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P <0. 05). Conclusions The standardized health education can enhance health behavior ability during intermittent period of lymphoma treatment, and reduce incidence of PICC related complications.%目的:探讨规范化健康教育对淋巴瘤治疗间歇期患者中心静脉置管( PICC)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DOPT模式下的健康教育与护理在淋巴
瘤PICC患者中的应用
【摘要】目的浅谈 ADOPT 模式下健康教育结合细节护理对于淋巴瘤 PICC 患者中的临床效果。

方法研究时间 2020 年 8 月至2022 年 1 月,选取 100
例淋巴瘤 PICC 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组,将上述淋巴瘤 PICC
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0 例)和试验组(50 例)。

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
试验组患者采取 ADOPT 模式下健康教育 + 细节护理。

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前后PICC 相关知识认知程度情况。

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前 PICC 知识评分之间差异
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试验组患者于护理后 PICC相关知识评分较对照组
患者 PICC 相关知识评分更高(P < 0.05)。

结论ADOPT 模式下健康教育联
合细节护理的应用,可以显著改提高淋巴瘤 PICC 患者对于 PICC置管认知程度
以及自我护理能力,临床护理效果更好,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淋巴瘤;ADOPT 模式;健康教育;细节护理
淋巴瘤是一种起源于淋巴组织以及淋巴结中的恶性肿瘤,可分为霍奇金淋
巴瘤以及非霍奇金淋巴瘤 2种。

相较于非霍奇金淋巴瘤来说,霍奇金淋巴瘤作
为可治愈肿瘤的一种,其预后效果更好[1]。

淋巴瘤在我国常见的发病年龄在
30~40岁,患者会表现出无痛性进行性淋巴结肿大,同时伴随消瘦、发热和盗汗、皮肤瘙痒等症状[2]。

临床上对于淋巴瘤的治疗主要依靠化疗联合放疗,其中主
要治疗方法为化疗,但化疗药物有着较大的刺激性,如通过传统静脉输液方式
进行化疗,其输液外渗风险较大会导致患者皮肤出现溃烂和坏死,增加患者痛苦[3]。

PICC置管的安全性更高,可保护患者外周血管。

但PICC置管后会出现感染、穿刺部位出血以及皮肤过敏等现象。

同时患者对于PICC置管较为陌生,会
产生较大的负面情绪和抵触情绪。

相关研究指出,健康教育可以提高患者对于
淋巴瘤PICC置管的认知,避免患者负面情绪的产生。

基于此,我院将ADOPT模
式下健康教育和细节护理应用于淋巴瘤PICC置管患者的护理中,旨在探究患者在此护理模式下的自我护理能力,具体方法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100例来自2020年8月至2022 年1月我院收治的淋巴瘤PICC患者进行分组研究,将上述10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进行分组,分别为包含50例患者的对照组以及包含50例患者的试验组。

对照组患者中男性27例,女性23例,年龄在26~75岁,平均(50.79±3.24)岁,患病时间在10~37个月,平均(26.48±2.30)个月。

试验组男性29例,女性21例,年龄25~78岁,平均(50.67±3.31)岁,病程12~35个月,平均(26.52±2.29)个月。

所有患者已签署知情同意书,且入住患者基础资料经临床统计学计算后,所得结果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经细胞学检查后,淋巴瘤确诊患者;接受PICC置管患者;对研究内容知情患者;可接受随访患者;临床资料齐全患者。

排除标准:生活不能自理卧床患者;血管畸形患者;免疫功能障碍患者;严重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参与其他研究患者。

1.3方法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内容包括:为患者提供干净、整洁的病房,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并将PICC置管后相关注意事项予以告知,同时给予患者饮食护理等基础服务。

试验组患者则实施ADOPT模式下的健康教育和细节护理:ADOPT模式健康教育。

置管前对患者需求进行详细了解,通过面对面和一对一的形式为患者讲解PICC置管的作用和效果,同时对患者自我护理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导管维护能力进行评估。

(A)态度:在置管前对患者实施心理疏导,将治疗成功案例告知给患者,提高患者治愈信心和积极治疗的态度。

(D)定义:分析患者存在的错误认知和为完成心理建设的原因进行重新分析。

(O)开放思维:可通过
动画、短片形式进一步加深患者对PICC 置管重要性的认知。

(P)计划:根据患
者接受程度和自身状况制定针对性护理内容。

(T)实施:严格按照计划为患
者实施护理内容,同时指导患者正确配合护理人员完成护理内容。

在置管开始前,明确告知患者应注重保护置管手臂,不可用置管手臂提拉重物,避免撞击置管
手臂,睡觉时应避免对置管手臂一侧的压迫,洗澡时注意置管手臂的防水处理。

在置管过程中,护理人员指导患者正确摆放置管手臂,同时在置管过程中严格
遵循无菌操作,同时还可将健康教育手册发放给患者,提高患者对于疾病和置
管注意事项的了解。

在置管成功后,告知患者复诊时间,同时通过微信群或电
话方式对患者进行随访,对患者置管效果进行评估,并及时解决患者带管出院
后所出现的问题,并将PICC置管常识定期推送给患者。

1.4观察指标
1.4.1
对比PICC相关知识认知评分 PICC相关知识认知评分内容包括置管必要性、带管注意事项、带管观察要点,将两组患者上述相关知识进行评分对比。

2结果
2.1 PICC相关知识认识评分比较
护理前,试验组患者PICC相关知识评分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护理后,试验组患者置管必要性评分、带管注意事项评分、带管
观察要点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PICC相关知识评分对比(分,±s)
3讨论
淋巴瘤属于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在我国淋巴瘤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

淋巴瘤是一种治疗过程缓慢的疾病,主要治疗方式为化疗,患者需要接受长期的化学药物来控制病情,而化疗药物会对患者血管壁造成化学性损伤,增加患者罹患外周静脉炎风险,还会带来不良后果,对患者健康造成进一步影响,不利于患者病情的恢复[4]。

PICC置管可将患者血管损伤降患者对于PICC置管相关知识掌握较小,自我护理意识薄弱,因此会增加因护理不当而出现的不良事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本研究中采取ADOPT模式下健康教育联合细节护理的患者,其护理后自我护理能力以及对于PICC相关知掌握程度均有所提高,显著高于采取常规护理的患者(P<0.05)。

以上数据可有效验证ADOPT模式下健康教育和细节护理联合使用对于淋巴瘤PICC 患者的有效性。

综上所述,对淋巴瘤PICC患者进行临床护理时,为提高患者对于疾病和PICC的认知程度,可将 ADOPT模式下健康教育与细节护理进行联合应用,效果显著,还可改善患者负面心理和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何丽莉.聚焦解决模式下健康教育对非知识型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J].中国当代医药,2022, 29(27):141-144.
[2]郑碧琴,顾诗芸,蔡林红.ADOPT模式下的健康教育与护理在淋巴瘤PICC 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22,28(15): 49-51.
[3]陈倩倩,李阳,王英姿,.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健康教育对非霍奇金淋巴瘤化疗患者PICC院外自护质量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21,40(16):3064-3068
[4]刘欣.Orem自护模式对淋巴瘤患者PICC置管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及并发症的影响[J].医学理论与实践,2020,33(10):1704- 170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