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生心理健康素质及其培养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概论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概论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中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帮助学生建立健全的人格,提高心理素质,增强适应社会和学习的能力。
以下是对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概论:
1.重要性: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面临着生理和心理上的巨大变化,容易出现各种心理问题。
因此,
心理健康教育对于中学生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它有助于学生认识自己,理解他人,适应社会,提高学习和生活质量。
2.目标: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的全
面发展。
具体来说,包括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情绪管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抗挫折能力、创造力等方面的素质。
3.内容: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涵盖了多个方面,包括认知教育、情感教育、意志教育、个性
教育、人际关系教育等。
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掌握调节情绪的方法,培养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形成健全的人格。
4.方法: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如课堂教学、心理辅导、心理训练、心理咨
询等。
这些方法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要来选择和使用,以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
5.途径:除了学校教育外,还可以通过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等途径来加强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家
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个环境,家长的言传身教对孩子的心理健康有着重要影响。
同时,社会也应营造良好的氛围,为学生提供健康的心理成长环境。
总之,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努力。
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中学生。
浅谈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第二 , 通过各学科教学渗透心理 健 康教育。 在初 中的许多课程 中都包 含着 丰 富多彩的心理健康教育 内容 , 以初 中思 想 品德 为主 , 有 历史 , 语文 , 藏文 等学 科 ,各学科的教 师应积极深入他挖掘 , 教材 中关于心理健康方面的内容 , 达到 润物无声之效 。 比如 : “ 思想品德 ” 中的 : “ 做 情绪 的主人 ‘ 正确对待情绪”等 内 容。 在“ 历史” 课 中英雄人物 的坚强意志 和事迹。在教学 中应多给学生关爱 、 关 怀、 尊重 、 表扬 、 鼓励 , 尽 少批评 、 讽刺 、 挖苦 等 , 要创 造和谐 的教学 环境 , 只有 这样学校 对学生心理健 康教育 内驱 力
一
平措 朗杰
用健康教育课或相关的知识讲座 , 利用 现代新 的教学工具来宣传 , 从多种角度 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其身心发展的特点 。 掌握基本 的解 决心理问题 的方 法和 能
力。
、
和发 展学生技 能、 个性这些都与心理健 康教育有一定 的联 系, 同时起到决定性 的作用。当今社会还处在转型时期 。 激 烈的竞 争 , 学校强调升学率 , 致使家长 、 老师 只重 视对学生 的知识传授 和智 力 因素的培养 , 忽视了学校学生心 理的发 展。 尤其是现在 的未成年人基本上都是 独生子女 , 父母 望子成 龙 , 盼女成凤心 切, 子女 的升学 、 分数成 为父母心理平 衡的补偿 了, 不能客观实际他给孩子制 订 目标 , 以及中学生的发育等因素的影 响 ,使 中学生们面 临着很大的压力 , 这 种压 力不懂如何排解 , 而造成痛心而不 能补救 的后果 。例如 : 割腕 、 服毒 、 跳楼 等 自杀行 为在报刊杂志上屡见不鲜 , 发 生这类事件 的原因虽然学校 ,社 会 , 家 长都有一定 的责任 , 但学生 的心理素质 有极大 的关联 , 也包括教 师在新课程改 革 中思想 观念不能改革 中使大 中小学 生在不 同程度上产生心理障碍。 总之 , 我们教育工作者必须认清心 理健 康教育 的意义 , 第一 , 要抓 知识教 育, 第 二要抓心理 素质健康教 育 , 目前 我们 要把心理 健康教育 纳入到学 校教 育 的 日程上 , 并要重 视此项 工作 , 要 大 力去抓此项工作。 三、 保护和提高 中学生的心理素质
浅议中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
浅议中小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有专家指出,衡量人的健康状况,不仅要看身体素质,还要看思想素质和心理素质。
随着社会的匕速发展,竞争无处不在,这对于人的心理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
学校除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文化素质和强健的体魄外,还要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一、加强意志锻炼,克服脆弱和胆怯心理要排除学生的脆弱心理,首先要注意他们意志的培养。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提出严格的、恰如其分的要求,让学生的意志在平常的学习、生活中得到磨练。
同时,应多鼓励学生,让他们有战胜困难的信心。
正确引导,适当的表扬,是激发学生战胜困难的最好手段,它可以让学生经常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而每次的成功是靠学生自己努力获得的,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意志自然得到了锻炼。
胆怯心理往往在学习成绩差的学生中多见。
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经常受到老师的批评或同学的嘲笑。
他们感到自己于1‘么都比别人差,因此总表现出不愿意与同学交往,郁郁寡欢,上课时不敢回答老师的提问,更不敢在公众场合发表自己的意见,即使自己观点正确也不敢与人争辩。
要让学生克服这种心理,教师就要善待每一个学生,对学习成绩差的学生要多关心、多鼓励、多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并及时给予充分的肯定,帮助他们寻找成绩差的原因。
同时为他们提供表现的机会,帮助他们树立克服困难的信心。
正确地引导,积极地鼓励,亲切地关怀,可以让学生树立信心,克服脆弱和胆怯心理。
二、加强协作,克服好胜和嫉妒心理好胜心可以使人去努力,去拼博向上,但是当努力失败后,好胜心就会演变成为嫉妒心。
嫉妒心会使人经常抱怨别人,有时甚至会千方白计地攻击对方。
嫉妒心理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强烈的虚荣心,自私和占有欲。
要克服这种心理,首先应培养学生正确的荣誉观。
要求学生要有荣誉感,同时让他们意识到荣誉是次要的,它仅仅只是对取得的成绩或某方面特长的一种暂时肯定,并不代表着永久。
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是排除学生嫉妒心理的有效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教学内容,提供学生协作的机会。
浅谈影响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及应对措施
心理健康及中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和中学生心理辅导的心得体会中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是人一生中心理形成的重要阶段。
,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在学习和生活中,难免遇到各种各样的失败和挫折,如不及时引导,这一时间的学生易出现各种心理问题,甚至出现心理疾病.据调查中学生中有2/5左右的孩子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
这些数据表明,青少年成长过程中出现的心理疾病较成人更为严重。
如不及时解决,就会出现许多严重的社会性问题,如自杀事件、终日沉迷于网络、终日无所事事、患有忧虑症、强迫症等,给以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埋下隐患。
由于人的心理健康是一个具有相对独立性质的极为复杂的动态过程,因而制约心理健康,造成心理偏差、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的因素也是极其复杂多样的。
归纳起来不外乎有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一)内因:是指来自中学生自身的生理和心理的因素,是一种内在的、主观的因素。
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心理断乳期的来临中学阶段正是学生们从未成年人向成年人过度的关键时期,心理上有一种强烈的成人感,但从生理来讲又没有发育成熟,成人感与幼稚感并存。
他们认为自己已经成熟,长成大人了,心理学上把这种想象叫做心理断乳期,这个时期的中学生在一些行为活动和思维方式上表现出“成人”的特征,在心理上渴望别人把他们看作大人,尊重他、理解他。
他们不愿接受父母和老师过多的照顾或干预,有强烈地表现自己意见的愿望,对一些事情往往会提出过激的言词。
但由于年龄不够以及社会经验的局限性,他们在思想和行为上往往盲目性较大,易做傻事,带有明显的小孩子气和幼稚性.这就使他们常犯一些错误,心理往往出现挫败感,这样就会导致情绪低落,找不到自己的价值,时间长了,很可能造成心理问题。
2.来自情感方面的困惑和逆反情绪的出现中学阶段,人的第二性征渐渐发育,性意识会慢慢成熟,这时的中学生往往表现为情绪比较敏感,易于冲动,注重其他同学尤其是女同学的评价,并且对异性渐渐产生好奇和向往,有可能对某个异性产生强烈的倾慕心理,这就是老师们谈虎色变的“早恋”,其实这些都是这个年龄段正常的心理和生理的反应。
浅谈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浅谈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关研究表明:心理发生变化的高发区在青春期,中学生存在问题令人触目惊心,学校里学生各种不良现象屡禁不止,各种失控越轨行为时有发生。
其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与学生素质不高,尤其是心理健康水平不高,心理素质较差有极大的关系。
因此,加强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尤为重要。
下面结合自己多年的班主任工作实践,对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谈几点看法。
一、转变教育观念,提高思想认识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而且有利于促进学生在智力、品德、身体诸方面的开发与养成,这一点早已被国内外先进的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所证明。
为了学生的心理健康,作为教师关键要细心观察,主动关心学生,善于与学生沟通,多方深入了解每一位学生,并给予适当的帮助。
如,去年我教的一个八年级的学生林锐明,他性格内向,很少讲话,学习一般。
有一节数学课,本来很自重的他居然在课堂上搞起小动作,还故意在教室里大声讲话。
本人先在课堂上制止了他的这种行为,课后便跟他做思想工作,我说:“锐明,刚才你在课堂上的做法对吗?”他说:“不对。
”我说:“那为什么还做?”他就直说:“没为什么。
”看他态度是这么硬,我就改变语气告诉他,以前的林锐明是一个热爱学习,懂得自尊自爱的学生,我相信你不是有意搞破坏的人,一定是有什么事影响了你,能不能告诉老师?老师是很关心你的。
最后,他终于说出原因:由于基础不够扎实,学习怎么努力,成绩还是赶不上,自己胆子小,有时候,理解不透切却不敢问老师,很无奈,想放弃学习,所以故意捣乱。
我知道了他背后的问题,先稳定他的情绪,让他改过错误,鼓励他不要自暴自弃,要对自己有信心。
答应他以后帮他补习,帮助他把学习赶上去。
很快,林锐明同学在课堂上捣乱的那些行为问题不见了,而变成一个守纪律、爱学习的好孩子。
相反,如果不了解学生的内心需要,只以传统的眼光和方式去看待这位学生在课堂上的捣乱行为,他很容易就被纳入坏孩子的行列。
而且由于这位学生行为问题背后的心理需要,没有被觉察和得到满足,他将免不了还会继续捣乱。
培养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素养
培养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素养中学时期是学生成长的重要阶段,良好的心理健康素养对于他们的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培养中学生心理健康素养的几个关键要素。
一、提供良好的学习与生活环境中学生的学习与生活环境直接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
学校应提供安静、整洁的教室,有益于学生的集中注意力与学习效果。
此外,学校还需要鼓励积极的社交互动,组织丰富多样的课外活动,让学生更好地融入集体,并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
二、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应成为中学教育的重要内容。
学校可以通过课程设置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授学生如何正确应对挫折与压力,提高情绪管理能力。
此外,学校还可以邀请专业心理咨询师进行讲座,帮助学生认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并提供有效的心理辅导。
三、建立良好的家校合作机制家长是中学生心理健康素养培养的重要参与者。
学校应当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及时了解学生在学校和家庭中的表现与问题,并与家长共同制定解决方案。
此外,学校还可以定期对家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孩子的心理需求,为孩子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
四、提供心理咨询与支持服务学校可以设立心理咨询室,为学生提供心理咨询与支持服务。
学生在面临困扰与挑战时,可以寻求来自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帮助与指导。
此外,学校还可以组织心理疏导小组,让学生们相互分享经验,互相支持。
五、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体育与艺术活动体育与艺术活动是培养中学生心理健康素养的有效途径之一。
学校应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和艺术创作,帮助他们释放压力,培养坚持不懈的意志品质,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六、培养学生的自我认知与情绪管理能力学校可以通过自我认知与情绪管理训练来培养学生的心理健康素养。
学生需要了解自己的情绪变化与需求,并学会有效地调节自己的情绪。
学校可以通过情绪管理课程,教授学生情绪管理的技巧,让他们能够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各种情绪困扰。
总之,培养中学生心理健康素养是学校和家长共同的责任。
学校应当提供良好的环境、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并提供心理咨询与支持服务。
身心健康教育提升中学生心理素质
身心健康教育提升中学生心理素质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竞争的加剧,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突出。
为了培养健康、积极、阳光的中学生,身心健康教育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如何提升中学生的心理素质。
一、理解和认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心理健康教育对中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不仅能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学习和生活的压力,还能提升他们的自尊心、自信心和抵抗力,有助于形成积极乐观的心态。
因此,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使其融入到学校的教育体系中,对于提升中学生的心理素质至关重要。
二、构建全面多元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要提升中学生的心理素质,需要构建全面多元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这包括加强师生心理健康教育培训,提升教师的心理健康素养,为中学生提供全方位的心理健康服务。
此外,还可以通过开设心理学课程、举办心理健康讲座、组织心理咨询活动等方式,为中学生提供更多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
三、加强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预防和干预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作,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
学校应加强对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预防与干预,建立健全的心理健康问题识别机制,早发现、早干预。
同时,学校还可以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活动,增强中学生的心理韧性和情绪调节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挫折和困难。
四、积极营造健康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健康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对中学生的心理健康至关重要。
学校可以着力打造积极向上的班级文化,倡导友善、互助、尊重的学习氛围,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同时,也应提供合理的课业安排,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为他们提供充足的休息和娱乐时间。
此外,家庭和社会也应积极参与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共同为他们营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五、推动心理健康教育的持续发展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长期而持续的过程,需要教育部门的支持和投入。
学校可以加强与社会心理健康资源的合作,与心理健康专业机构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为中学生提供更全面、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服务。
浅谈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论文
浅谈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论文浅谈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论文在学习和工作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论文吧,论文是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一种手段。
你写论文时总是无从下笔?下面是WTT精心整理的浅谈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论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浅谈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论文1摘要:中学生的心理问题日趋明显,自闭、焦虑、恐惧、紧张,有些甚至产生心理障碍,出现心理疾病。
每一位教师都要学习、了解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掌握一定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使学生们健康快乐地成长、成才。
关键词:中学生;心理问题;心理健康教育;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近日发布青少年发展趋势研究报告,报告指出,青少年犯罪数量呈上升趋势,由于发育年龄提前和频繁接受暴力文化影响等原因,近年来未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危害社会的行为逐渐增多,弑父杀母,杀害教师学生的事件比比皆是,且年龄之小、手段之恶劣,令人触目惊心。
每每看到这些血淋淋的事件,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应深思:我们的教育思想和手段有无欠缺,我们是否真正做到了让每一个学生都快乐成长?这是摆在我们农村一线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
我们曾对我校初中生进行调查,发现有心理问题的占16.2%。
笔者认为这是近几年校园欺凌和暴力事件频频发生的根本原因。
大家都知道健康的一个很重要的指标是心理健康,那么什么是心理健康呢?简单地讲,就是人格健全、智力良好、对各种精神刺激和压力有良好的承受能力。
世界卫生组织早在1948年成立的宣言中就明确指出:“健康是指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上的完美状态而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的现象。
”可是由于当前独生子女增多,单亲家庭越来越普遍,而家长和社会对于学生的期望值过高,在家庭中他们得到四个老人的溺爱和呵护,导致学生心理压力很大,再加上部分学生沉溺网络,使得现在的学生心理脆弱,承受能力差,一旦遇到挫折和打击,很容易产生心理问题,从而影响学生的学习生活。
那么,在以网络为主流的信息化背景下,如何对农村中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呢?一、强化意识,明确责任,切实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必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面对越来越多的农村中学生心灵扭曲甚至变态,我们一线教师虽不能像专业的心理咨询师那样帮助他们走出困境,但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刻不容缓,否则有朝一日,心理扭曲学生的砍刀也会架在我们的脖子上,这就不仅仅是误人子弟的问题了,于学生、于家长、于社会,我们都无颜以对,更有愧于人民教师这个光荣而神圣的职业。
浅谈中学生心理健康
浅 谈 中 中学
中图分 类 号 : G 6 2
重庆
4 0 4 1 0 0) 文章 编 号 : 1 6 7 3 — 5 8 1 1 ( 2 0 1 3 ) 0 3 — 0 3 1 5 - 0 1
文 献标 识码 : A
强, 人际 交往能力 弱 , 不 善于处 理与 同学 、 老师 、 父母 的关 系 , 显 得 人际关 系不协调 。一些学 生的 日常安排 就是 “ 家——学校 ” ,
一
从上所 述 , 明显看 出德育 的注重公德 , 忽 视私德 , 即重视对 国家 、 社会 、 集体 的公德教育 , 而缺乏对 个人 、 自身 、 内在的道德 ,
一
、
1 . 学 习带来 的心理压力 大 , 对挫折 承受 力差 。在高手如林 的 来从事什 么样 的工 作 ,现在学一 些心理学的基础知识 都是有益 高中, 学习竞争 十分激 烈 , 每一 次考试 , 学生心情 十分紧张 , 总担 的, 将来 的祖 国建设需要心理素质较高的一代 青年。为 了学生的 心考试会失 败 , 失掉 “ 尖子 ” 地位 , 受 到老师 、 父母 的责 备 , 同学 的 现 在 也 为 了将 来 , 中学 生 应 学 习 一 点 心理 学 。 冷眼 , 产生高焦虑 。在 咨询 中不少学 生倾 说“ 想 到压力来 自四面 三、 学校 德 育教 育 应 该 细 化 到 学 生 心 理健 康 教 育 八方, 既难 以接受又不 能摆 脱” , “ 一旦成绩不好 , 不 能升人大学 , 学校 德育 向来 有所谓 “ 大德 育” 概念之说 , 就是把 一些 十分 哪有脸见人 ” , “ 我 自认 为我 学习是努力 的 , 但 中期考试又是班 上 重要 的而又没有 实际部 门承担 的各 种教育都 纳入德 育来 抓 , 诸 的尾 巴 , 这样下去还有什 么意思 ” , 于是 挫折感 “ 油然而生 ” , 表现 如环保教育 , 劳动教育 , 安全教育 , 社会实践 , 乃至于青 春期 的性 为焦虑 、 失意 、 注 意力不集 中 、 对 老 师 和 同学 的 言 行 敏 感 、 失眠 、 教育等 , 无所不抓。关于德育 的概念是专家们 的事 , 我们不 必过 神经衰弱等症状 。 多 去 理 会 ,几 十 年来 在 实践 活 动 中有 一 点 大 家 是 明 确 的 : “ 德 育 2 . 人 际关 系 不 协 调 。 由于 初 中学 习成 绩 好 , 常受 到老 师 和 家 即政治思想品德教 育。道德是指道德品质 , 如‘ 五爱 ’ , 大公无私 , 长赞 扬 , 加 之是 独生 子在 家多 为“ 太 子” “ 千金 ” , 自我 中心意识 助人为乐 , 诚实正真 , 勤劳勇敢 , 艰苦奋斗 等等 。
浅谈留守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及教育管理的策略
浅谈留守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及教育管理的策略随着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留守中学生问题逐渐受到社会的关注。
留守中学生指的是由于其父母在外务工,导致他们在家乡生活的未成年人。
这些孩子由于长期与父母分离,缺乏父母的关爱和教育,心理健康问题逐渐凸显出来。
本文将从留守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入手,探讨教育管理的策略。
一、留守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1.1 家庭关系问题由于长期与父母分离,留守中学生缺乏家庭关爱和支持,导致他们在心理上感到孤独和失落。
他们常常对父母产生怨恨和不理解,认为父母抛弃了他们。
长期的这种负面情绪对留守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造成了负面影响。
1.2 自我认同问题由于长期与父母分离,留守中学生的自我认同意识不够鲜明,缺乏安全感和自信心。
他们常常对自己的价值产生怀疑,容易感到自卑和焦虑,甚至出现自闭、抑郁等心理问题。
1.3 学业和人际关系问题留守中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缺乏父母的指导和关心,容易感到学习压力大,缺乏学习动力。
由于长期与父母分离,留守中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较差,缺乏友谊和亲情,容易产生孤独感和心理隔阂。
二、留守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分析2.1 社会问题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导致了大量的留守中学生,这是社会问题导致的心理健康问题。
长期以来,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受到了社会的关注,但是解决起来仍然困难重重。
2.2 家庭问题留守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与家庭问题密切相关。
由于父母长期在外务工,无法亲自照料孩子,导致孩子长期处于没有父母关爱的环境中,从而产生了心理健康问题。
2.3 教育问题农村的教育资源相对匮乏,留守中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环境较为贫乏,缺乏课外辅导和心理健康教育,导致留守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显。
三、留守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教育管理策略3.1 家庭教育针对留守中学生的家庭教育问题,需要加强对留守儿童父母的心理健康教育,引导父母关爱子女,多与孩子沟通,建立良好的家庭关系,提升孩子的心理健康。
中学生心理素质的重要性及培养方法
中学生心理素质的重要性及培养方法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的进步,人们越来越重视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心理素质对中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中学生心理素质的重要性,并提出一些培养中学生心理素质的方法。
一、中学生心理素质的重要性1. 促进学习能力的提高良好的心理素质有助于中学生更好地掌握学习方法和技巧,提高学习效率。
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会遇到挫折、压力和焦虑等问题,而良好的心理素质可以帮助他们有效应对这些困难,增强学习的信心和动力。
2. 增强适应能力和抗压能力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阶段,面临着诸多困扰和挑战。
良好的心理素质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新环境、解决问题,并增强抗压能力。
只有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中学生才能更好地应对学习、社交和家庭等方面的压力,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和挑战。
3. 维护身心健康心理素质与身心健康紧密相关。
良好的心理素质可以帮助中学生保持积极向上的情绪状态,预防和减少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的发生,促进身心健康的发展。
同时,良好的心理素质还可以增强中学生的自我调节能力,培养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二、培养中学生心理素质的方法1. 提供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和家庭应加强对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
学校可以通过开设心理健康课程、组织心理辅导活动等方式,引导中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情绪和需求,提高心理调节能力。
家庭也可以通过与孩子的沟通和交流,关心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
2. 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助于培养中学生的心理素质。
中学生应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合理安排学习和娱乐活动,保证充足的睡眠和足够的休息。
他们还应注意良好的饮食习惯,保持适当的营养摄入,避免暴饮暴食或垃圾食品的摄入。
3. 提供支持和帮助中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需要得到他人的支持和帮助。
学校和家庭应为中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建立积极健康的社交关系,鼓励他们多与同学、老师和家长进行交流,分享自己的困惑和快乐。
浅谈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论文(最新4篇)
浅谈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论文(最新4篇)中学生心理健康论文篇一〔摘要〕中学时期,虽然只占人生长河几十分之一的时间,但却是个体心理激烈变化、迅速发展的重要阶段。
伴随着显而易见的生理上的重要变化,第二性征的出现,性趋于成熟,心理上的激烈变化往往被家长甚至学校所忽视,要么一味地对孩子进行简单的语言安慰、责罚,要么完全当成大人的模式处理,严重忽视了这一特殊时期学生心理的需求。
只有当极少部分学生由于极端事件的出现才会偶尔引起各方面的'关注,这是非常被动的,也是非常不科学的,我们要防患于未然,积极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及时疏导学生生理引起心理等非平衡状态和各种冲突。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一、心理健康教育是中学生成长需要中学时代是人类走向生理成熟和心理成熟的一个关键阶段,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在这一阶段显得尤其重要。
一是随着中学生的身体在快速地发育,外在表现有身体长高、嗓音变粗、变细、开始长喉结、生理期的到来等,这些都能引起家长和老师的关注;而另一方面不爱说话、上课精神不集中、无法沟通等问题也普遍表现出来,学校和家长仅仅简单归结为长大了、心事重了、学习压力太大了等原因,这是非常不科学的,就学校教育而言,需要对学生进行科学的、符合这一阶段学生心理发展规律的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
二是中学生的人际关系的复杂性是家长和老师们严重忽视的地方,这一时期的学生对自我的认识,对自我与同性、异性之间关系的认识,对家长、老师的认识,对社会各种现象的认识等表现出强烈的认知需求。
在互联网没有出现的时代,处于这一时期的学生往往更愿意接受家长、老师的建议,尊重他们的指导,而如今在信息爆炸的年代,代际之间的传承受到了极大的挑战,学生更愿意从网络上了解他们想知道的知识,更容易对家长、老师的教导产生逆反心理。
因此,有针对性的、科学的、与时俱进的心理健康教育才是现代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校教育的完整性、现代性有着重要作用。
根据本人近几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经验和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归纳出中学生普遍存在的几个心理困惑:1、对学习产生恐惧,精神紧绷,往往花费很大精力,甚至是以身体为代价的努力学习,而学习成绩却不理想,学习效率低下。
浅谈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浅谈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摘要】随着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学生的学习任务和心理压力越来越重。
面对时下中学生频频出现的心理问题,教育部门及教师必须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关键词】中学生心理健康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近年来,许多专家学者对中学生的随机抽样调查表明,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实在令人担忧。
据新华社最近报道:“近年来,我国中小学生心理疾病患发率呈直线上升趋势。
目前35%的中学生具有心理异常表现,其中 5.3%的中学生存在抑郁症、恐怖症、强迫症等心理疾病。
”令人震惊的事例已向人们敲响了警钟,重视和加强青少年良好心理品质的教育刻不容缓!就当前中学生的心理问题的成因和对策进行共同探讨。
1.中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目前的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在:①教育工作者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够重视。
中学教育“重应试教育、轻素质教育”的办学思想仍然有很大部分,导致学生畸形发展,面临升学竞争压力,心理负担加重;②家长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盲点。
父母采取的教育方式易走极端,或过于严厉要求,或放任不管,过度溺爱,这都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不良影响;③学生的学习心理压力大,心理承受能力弱。
从而导致食欲不振、失眠、神经衰弱、记忆力下降、思维迟钝、学习效率不高等;④人际关系不协调。
中学生自尊心很强,不少人往往不能正确处理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容易产生人际关系的紧张而带来心理不平衡,情绪变化异常。
2.中学生心理问题成因2.1家庭因素。
家庭教育是教育人的起点和基点,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必要条件,是优化孩子心灵的催化剂。
父母教养方式、青春期亲子冲突、家庭经济状况对当前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心理状态有着重要的影响,在民主型的教养方式下,孩子能形成一些积极的人格品质,如活泼、快乐、自立、富于合作、思想活跃等;在溺爱型教养方式下,孩子多表现为任性、自私、惟我独尊、蛮横无礼等;在忽视型教养方式下,孩子则表现出最低的能力水平和最大可能发生的心理问题。
浅谈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放飞心灵——浅谈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摘要:心理健康是现代健康观念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当前,非常有必要加强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结合教育教学实践,本文就如何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作了一些探讨和分析。
如何根据学生的心理、生理发育特点,怎样加强自我调控,提高适应能力;怎样利用学科特点、主题班会、心理咨询等多种形式,把个案辅导和集体辅导相结合,不断提高学生的心理状态和素质,是本文分析的重点。
关键词:学科教学心理健康集体力量在人们热切的品评物质的美酒时,精神的佳肴却在不知不觉中被搁置在一旁,乏人问津。
人们,特别是作为国家未来的学生,心理健康的问题越来越突出。
心理健康是现代健康观念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可以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不断取得进步。
他可以用坚强的意志战胜困难,用坚定而乐观的心态面对挫折与失败;他会在任何顺境中一路领先,也会在任何逆境中奋勇崛起,取得事业的成功。
当代学生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和挑战。
要想发展成为时代需要的人才,不仅要具备广博的知识、良好的能力结构,而且要有健康的心理素质。
他们正处于青春发育期,生理上的显著变化和心理上的急剧发展给他们带来许多新的问题。
随着考试体制的改革,竞争日趋激烈。
他们普遍面临着巨大的升学压力,沉重的课业负担;加之多数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心理承受能力差,挫折意识不强。
有些学生还是处于离异家庭。
如果这一阶段缺乏引导,很容易导致心理疾病,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
那么,我国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如何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数据:在一次对全国近3000名大中学生的调查中,发现42.73%的学生“做事容易紧张”,55.92%的学生“对一些小事情过分担忧”,47.41%的学生“感觉人与人之间关系太冷漠”,67.26%的学生“在心情不舒畅时找不到朋友倾诉”,48.63%的学生“对考试过分紧张,感到有些吃不消”。
中国科学院心理所教授对北京两万多名学生的测试结果表明:当今中学生三个人中就有一人存在各式各样的心理问题。
浅谈对中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
浅谈对中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人才是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未来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竞争实质是心理素质的竞争。
学校教育是为社会经济发展培养人才最主要的途径,学生素质教育与社会发展相适应,学校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素质。
然而,当前由于社会、家庭等原因,不少学生形成意志薄弱,自制力差,依赖性强、骄横自负、自私等不健康的心理品质,这些不良的心理因素严重地影响学校素质教育的实施。
因此重视和加强对中学生进行心理教育,促进中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是极其重要的。
如何提高中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下面谈谈本人的点滴认识。
一、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发掘潜能,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
人的个性是在各种认识活动和意向活动中形成和发展的,表现在各种认识活动和意向活动中。
各种活动可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各个方面,人的素质的全面提高,个性的协调、和谐无不与活动有关。
因此,学校可组织音乐、美术、体育、小记者、数学、物理、英语等多种兴趣小组,举行田径、拔河赛、卡拉OK赛、书画联展;组织学生观看电影、禁毒录相和残疾人的演出;组织扶贫助孤献爱心等活动,向学生提供锻炼的机会,在活动中要善于发现他们的“亮点”,及时肯定他们的长处和成绩,使他们有种“天生我才也必有用”的心理体验,鼓励他们振作精神,争取全面进步。
还可以带领学生到山林场等挂钩点参观、劳动,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和劳动习惯,锻炼艰苦奋斗,坚韧不拔的心理品质。
此外,为了有意识强化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发掘潜能,还可以让学生个人组织编排自荐,由班上的同学选定活动的内容形式,这样会激发学生的积极性,特别是那些本来不是班干部,但是具有一定的组织能力,表现能力的学生,使他们有了发挥才能,施展才能的机会。
因而学生的非智力心理品质得到改善,自我价值得到肯定。
一次活动的成功会树立他们获胜的信心,往往把活动中表观出来的才干、能力迁移到其他方面,使教师能发现学生,学生能发现自己并产生期望和要求,主动争取成功,不断激励自己,逐步形成积极稳定的自我学习,自我完善的机制,以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浅谈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浅谈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中学生心理素质一、心理健康教育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新的时期,敢于冒险、勇于探索、善于竞争、富于创造是对人才的基本要求,这些品质无一不与良好的心理素质密切相关。
因此,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及心理健康的教育无疑是素质教育的奠基工程。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要通过多种方式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
”二、心理健康教育是实现素质教育目标的重要途径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心理素质,而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德、智、体等各育有效开展的媒介和基础。
首先,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关系密切。
是新形势下德育工作形式的延伸和补充;心理健康教育重在育心,提高人的思想觉悟和道德品质,二者相互渗透,相得益彰;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优良道德品质和高尚思想觉悟得以形成的沃土,而良好的思想觉悟和道德品质又会促进心理素质进一步的提高。
我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深深地体会到,一些学生在思想认识上反映出来的问题,往往与其心理素质交织在一起。
因此,帮助学生解决心理矛盾,战胜心理困惑,纠正心理偏差,维护心理平衡,是提高德育工作针对性、主动性、和实效性的重要途径,尤其是班主任工作更需主动性。
反之,脱离学生具体的心理现实,漠视学生客观的心理障碍,一味地高谈阔论,甚至以高压的手段恐吓压制学生,就难以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更谈不上深化德育改革。
其次,心理健康教育与智育密不可分。
健康的心理可以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如浓厚的学习兴趣、正确的求知动机、稳定的情绪、坚强的意志、开朗的性格等良好的心理品质,可以为学生的智力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
反之,不健康的心理可以成为智力发展的严重障碍,如忧郁的心境、多变的情绪、强烈的自卑、怯懦的性格等心理品质,都会严重影响学生智力的正常发展。
再次,心理健康教育与体育浑然一体。
健康的心理应该寓于健康的身体之中,而健康的身体又有赖于健康的心理;长期的不健康的心理状况,如长期的焦虑、紧张、抑郁等,都可以通过神经生理机制、内分泌机制、免疫机制等操作机体的功能,导致或诱发生理上的疾病。
初中生如何培养健康的心理状态?
初中生如何培养健康的心理状态?1.了解自己对于初中生来说,了解自己是培养健康心理状态的第一步。
这包括了解自己的优点、不足以及自己的兴趣爱好。
了解自己的优点可以增强自信心,了解自己的不足可以找到改进的方向,而追求自己的兴趣爱好可以带来快乐和满足感。
2.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人际关系对于初中生的心理健康非常重要。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提高自信心,减少孤独感。
初中生可以通过参加课外活动、加入社团或者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来扩大自己的社交圈子。
3.学会应对压力初中生面临着学业压力、考试压力以及社交压力等各种压力。
学会应对压力对于维持健康的心理状态至关重要。
初中生可以通过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学会放松自己、找到适合自己的发泄方式来应对压力。
4.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良好的生活习惯对于初中生的心理健康至关重要。
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充足的睡眠、均衡的饮食以及适量的运动都是培养健康心理状态的重要因素。
5.寻求支持与帮助当初中生遇到困难或者问题时,寻求支持与帮助是非常必要的。
他们可以向老师、家长或者亲近的朋友寻求帮助与咨询。
有人倾听和支持可以帮助他们缓解压力,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6.培养积极的心态积极的心态对于初中生的心理健康至关重要。
他们可以通过培养感恩的心态、学会正面思考、树立目标和梦想来培养积极的心态。
相信自己能够克服困难,相信未来会更好,这样可以增强他们的信心和勇气。
7.适度放松适度的放松可以帮助初中生减轻压力和疲劳,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他们可以通过听音乐、阅读、看电影或者参加一些放松的活动来放松自己。
同时,他们也需要学会放松的方法,如深呼吸、冥想等。
8.积极参与兴趣爱好积极参与兴趣爱好可以帮助初中生培养健康的心理状态。
他们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运动、音乐、绘画等活动,并投入其中。
这样可以让他们找到快乐和满足感,同时也可以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创造力。
9.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初中生的心理健康非常重要。
他们可以通过思考、寻求帮助和实践来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提升中学生心理素质的身心健康教育
提升中学生心理素质的身心健康教育现今社会,中学生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压力和挑战,他们的心理素质和身心健康问题日益凸显。
因此,加强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升他们的心理素质成为一个紧迫的任务。
本文将探讨提升中学生心理素质的身心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开展相关教育活动。
一、重要性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中学生健康成长的关键因素之一。
心理素质涉及到个体的情绪调控能力和应对能力,对于他们应对学业压力、人际关系、情感困扰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影响。
中学生心理素质的提升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挫折和困难,增强心理抗压能力,减少因心理问题引发的不良行为。
同时,培养中学生的心理素质还有助于改善他们的学习效果,提升学习积极性和创造力。
二、开展身心健康教育的策略1. 建立健全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中学应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确保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校园教育的各个环节中。
该体系应包括课堂教育、校园活动、家校合作等多个方面,并配备专业的心理咨询师,为学生提供及时有效的心理支持。
2. 加强师资培训教师是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推动者。
中学应注重教师的心理健康素养培养,提供相关培训和指导,使他们具备开展相关教育活动的能力。
教师要了解中学生心理特点和问题,掌握合适的教育方法,帮助学生树立积极的心态,调整情绪。
3. 构建和谐的校园环境校园环境对中学生心理健康产生重要影响。
学校要加强对校园环境的管理,营造积极、健康、和谐的氛围。
减少学业竞争的压力,加强学生之间的互动和沟通,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各类课外活动,培养兴趣爱好。
4. 强调家校合作家庭对于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培养也起着重要作用。
学校与家长之间应加强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
学校要定期组织家长会议,向家长传达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信息和方法,引导他们正确对待孩子的学习和成长。
结语:提升中学生心理素质的身心健康教育事关学生的整体发展和幸福感。
通过建立健全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加强师资培训,构建和谐的校园环境以及强调家校合作,我们能够为中学生提供更多关心和支持,帮助他们成长为心理健康、全面发展的人才。
精选浅谈中学生心理健康素质及其培养
谈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21世纪是充满机会和挑战的世纪。
敢于冒险与探究、擅长竞争与合作、富于创建与创新等质量已经成为新期间人材修养的重要因子;而以上质量无一不与优秀的心理健康素质亲密有关。
最近几年来,我国中小学生心理疾患发病率呈直线上涨趋向,现许多中学生具居心理异样表现,此中部分中学生计在抑郁症、恐惧症、逼迫症等心理阻碍。
自然原由是多方面的,如家长的过分宠爱使孩子缺少磨炼,心理承受能力差,学校教育中有只抓文化成绩而忽略学生心理健康素质培育的现象,社会上的一些负面要素的影响等等。
学生心理素质不健康对其成长极为不利,所以我们一定长久重视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素质培育,并以此为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部分1、心理健康的涵义所谓心理健康,不单指个体没居心理上的疾病或变态,并且在生理上、心理上和社会上均能保持优秀的状态,是权衡个体健康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
有名心理学家林崇德联合自己的研究,把少儿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标准归纳为三个方面:敬业、乐群和自我涵养。
王玲则将心理健康详细归纳为以下八个标准:认识自我,悦纳自我;接受别人,善与人处;正视现实,接受现实;热爱生活,乐于学习和工作;能协调与控制情绪,保持心境优秀;人品完好和睦;智力正常;心理年纪切合年纪特色。
2、心理健康素质的重要性从中学阶段的培育目标和社会对人材的需求等角度出发,心理健康素质是指人在认知、感情、意志、需要、喜好等质量上的稳固的特色,包含 : 自信心、毅力、勇气、控制忍受力、与人交流交往的能力以及吃苦耐劳、团联合作、踊跃主动、开辟进步、敢于竞争、不怕挫折的精神。
明显,一个学生的心理状态能否正常、健康,在家庭关系、同学关系、学习问题等方面的认识和办理方式的正确与否常常会影响一个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对前程的见解,是关系到学生可否健康成才的重要问题。
所以,心理健康是发展优秀的心理素质的前提和基础。
当然,有了优秀的心理素质,人的心理健康水平也就高。
优秀的心理素质是优秀的道德质量和崇高的思想觉醒得以形成的活沃壤,而优秀的思想觉醒和道德质量又会促使中学生心理素质进一步提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21世纪是充满机遇和挑战的世纪。
敢于冒险与探索、善于竞争与合作、富于创造与创新等品质已经成为新时期人才素养的重要因子;而以上品质无一不与良好的心理健康素质密切相关。
近年来,我国中小学生心理疾患发病率呈直线上升趋势,现不少中学生具有心理异常表现,其中部分中学生存在抑郁症、恐怖症、强迫症等心理障碍。
当然原因是多方面的,如家长的过分溺爱使孩子缺乏磨练,心理承受能力差,学校教育中有只抓文化成绩而忽视学生心理健康素质培养的现象,社会上的一些负面因素的影响等等。
学生心理素质不健康对其成长极为不利,因此我们必须长期重视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素质培养,并以此为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部分
1、心理健康的涵义
所谓心理健康,不仅指个体没有心理上的疾病或变态,而且在生理上、心理上和社会上均能保持良好的状态,是衡量个体健康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
著名心理学家林崇德结合自身的研究,把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标准概括为三个方面:敬业、乐群和自我修养。
王玲则将心理健康具体归纳为以下八个标准:了解自我,悦纳自我;接受他人,善与人处;正视现实,接受现实;热爱生活,乐于学习和工作;能协调与控制情绪,保持心境良好;人格完整和谐;智力正常;心理年龄符合年龄特征。
2、心理健康素质的重要性
从中学阶段的培养目标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等角度出发,心理健康素质是指人在认知、情感、意志、需要、爱好等品质上的稳定的特征,包括:自信心、毅力、勇气、克制忍耐力、与人沟通交往的能力以及吃苦耐劳、团结合作、积极主动、开拓进取、敢于竞争、不怕挫折的精神。
显然,一个学生的心理状态是否正常、健康,在家庭关系、同学关系、学习问题等方面的认识和处理方式的正确与否往往会影响一个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对前途的看法,是关系到学生能否健康成才的重要问题。
因此,心理健康是发展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前提和基础。
当然,有了良好的心理素质,人的心理健康水平也就高。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优良的道德品质和高尚的思想觉悟得以形成的活沃土,而良好的思想觉悟和道德品质又会促进中学生心理素质进一步提高。
可见,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
在心理健康教育中了解中学生心理特点,有利于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
其次,人才素质一般包括思想文化素质、业务素质、心理健康素质和身体素质,其中心理健康素质在人才素质结构中占有重要地位,它是其他素质充分发挥作用的基础和保证。
因此,对一个人取得事业成功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葛尔曼博士曾指出,一个人成功的因素,IQ(智商)至多占20%,其他因素占80%以上。
这里其他因素包括心理健康素质、社会背景、运气、机遇、健康状况等。
但社会背景、运气、机遇等不是个人可以控制的因素。
因此,更具研究价值和实践意义的是“心理健康素质”。
另据有关调查,现代社会各种组织包括企业中
的很多人其潜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原因很多,其中之一便是人们的心理健康素质欠佳。
另一项测验表明:“一部分学生学业成绩低下是由于心理素质造成的。
”学生心理素质好,学习质量就高,从而提高了学生的文化科学素质。
这表明心理健教育能促进中学生文化科学素质的提高。
现在的中学生,总有一天会迈进市场经济的社会。
届时,将直接面对最为残酷无情的市场竞争,心理健康素质对他们来说就显得更为重要。
他们必须与社会上的各种人员进行广泛的沟通、交往、合作,必须在千变万化的市场竞争中及时地辨认和捕捉机会,并开展富有创造性的工作,还要承受决策带来的风险,品味失败和挫折带来的痛苦,与对手进行面对面的竞争,没有良好的心理健康素质,他们将无法承受如此重负。
因此,加强中学生心理健康素质的培养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必由之路,我们必须认真对待。
3、培养中学生心理健康素质的主要策略
诚然,问题是存在的,关键是如何培养中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
根据21世纪人才的需要以及我国对中学生的培养目标,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应达到下列目标——充满自信、勇于开拓、敢于创新、不怕竞争、善于合作、积极主动、吃苦耐劳,具有高度的心理承受能力和自我调控能力,怀有强烈的成就欲和追求成功的信念,能够不畏难难险阻而勇往直前。
为实现这些培养目标,我们不妨从如下方面着手。
(1)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心理健康教育。
利用广播、电视、
录像、黑板报等宣传工具,针对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及知识要求,让中学生从多角度、多场合接受心理健康教育;并引导他们正确认识其身心发展特点,掌握解决心理问题的方法和技巧,转变不良行为。
从而使其具有良好的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
(2)开展心理咨询、中学应设立心理咨询室、心理咨询信箱等,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使个别学生的心理疾病得到治疗,不断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3)整合学科教学资源,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中学的许多课程都包含着丰富多彩的心理健教育内容,教师应积极深入地挖掘,对中学生实施自觉的、有意识的影响,达到润物细无声之效。
比如,历史课中英雄人物的坚强意志和英雄事迹、语文课文中人物心理的描写等都会对学生的心理产生积极的影响。
(4)以科研为先导,保证心理健康教育的“活力”。
心理健康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依靠科研,必须在正确的理论指导下进行,因此,学校必须大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研究工作,并在研究中发现和解决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问题。
从而使心理健康教育这棵大树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