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T波电交替与心脏猝死(全文)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年T波电交替与心脏猝死(全文)

一、概述

Framingham前瞻性研究显示75%的猝死为心脏性猝死(sudden cardiac death,SCD),而90%的心脏性猝死由心律失常所致,其中80%由快速心律失常(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引起。因此,寻找准确识别猝死高危人群的检测方法是临床研究者探索的目标。现已有多种猝死高危患者检测技术,除了反映左室收缩功能的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和反映自主神经功能的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心率震荡(heart rate turbulence,HRT)、心率减速力(decelerati on capacity of rate,DC)外,还有各种除极与复极异常的心电易损指标,包括QRS碎裂波(Fragmented QRS complex,fQRS)、QTc延长、T波峰末间(Tpeak-Tend interval,Tp-Te)延长、T波电交替(T-wave alternans,TWA)。在各种心电易损指标预警SCD方法中,TWA检测是公认的SCD最强预警方法之一[1]。

TWA是指窦性心律时心电图上ST段或T波形态及振幅在相邻心搏间出现规律的交替变化。可见于急性心肌缺血(如急性心肌梗死和变异性心绞痛等)、心肌病、心力衰竭、长QT综合征、药物以及严重电解质紊乱等[2,3]。1909年Hering[4]首次报道在心电图上发现了电交替现象。1950年Hellerstein和Liebow[5]首次提出电交替与心律失常的发生存在潜在

的联系,但因心电图上肉眼可见T波电交替发生率太低,数十年来一直未受到重视。直到1988年,Smith[6]等应用频谱分析的方法检测出体表心电图上肉眼所不能分辨的、微伏级的T波电交替,提高了TWA检出的敏感性和可靠性。2002年Nearing和Verrier[7]在动态心电图分析系统中应用时域分析原理检测微伏级TWA(MTWA),对T波进行动态的时域定量分析,进一步提高了MTWA的临床应用价值。近年来,大量研究证实MTWA与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心源性猝死之间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其预测准确率至少等同、甚至优于经典的心内电生理检查[8]。

二、T波电交替的发生机制

TWA的产生机制尚未完全清楚,目前认为主要与细胞电生理基础、离子基础和神经机制3方面有关。

(一)T波电交替的细胞电生理基础

心肌复极时,中层心肌M细胞与其两侧的心内膜和心外膜心肌细胞层之间存在复极差异。心外膜心肌细胞层最先进入快速复极期(3期),它与中层心肌间产生的电流(M-Epi)即T波的起始部分,随后心内膜心肌细胞层开始进入快速复极期,与中层心肌间也产生一个电流(Endo -M),并与M-Epi方向相反。复极初M-Epi幅度大于Endo-M幅度,形成T波的上升支,且心外膜心肌的复极终点与T波顶点(Tpeak)相对应;当心内膜心肌复极时,Endo-M的幅度逐渐增大并超过M-Epi

的幅度,从而形成了T波的下降支;M细胞最晚复极,复极的时间也最长,其复极终点与T波终点(Tend)相对应。因此时Tpeak-Tend时间主要代表心外膜与中层心肌复极时间的差异。这种不同心肌复极时间的差异即为跨心室壁复极离散度(transmural dispersion of repolarization,TDR)[9]。心电图上T波的形态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整个动作电位时程(action potential duration,APD)中三层心肌复极时间的差异,特别是M-Epi 和Endo-M 两个电流的关系。在某些情况下(如超过一定阈值的快速固定频率或心肌出现病理改变)每搏的复极时间并不完全相等,而是呈长、短交替,总有一部分复极时间较长的心肌不能再次除极或完全除极,它们休息一个心动周期后才能恢复正常应激性,表现为APD的逐搏交替变化和心电图上相邻心搏的电交替。这种复极交替在中层(M)细胞中表现得最为突出,因此在跨室壁三层心肌复极离散形成T波的基础上,出现了内、中、外三层心肌复极交替的不均一性,影响到M-Epi和Endo-M 两个电流之间的净效应并形成心电图上的TWA。

研究还发现,不同部位的心肌细胞复极交替有两种变化形式:一种为协调性交替,不同部位心肌细胞的复极时间的变化趋势是一致的,即呈同向性,表现为动作电位都延长或都缩短;另一种为非协调性交替,不同部位的心肌细胞的复极时间的变化趋势不一致或者相反,即呈异向性,表现为动作电位有的延长,有的缩短。Pastore等[10]研究指出,TWA的形成主要是由于心肌细胞复极时先出现协调性交替,随后又出现非协调性交替。多种生理及病理因素可诱发非协调性交替,如心率增快、室性早搏、

心肌缺血、再灌注、交感兴奋、精神压力增大等。当相邻心肌细胞间出现非协调性电交替时,心肌复极离散性增加,相邻心肌细胞间形成传导阻滞和折返,易导致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2]。

(二)T波电交替产生的离子基础

心室复极过程中存在复杂的离子流跨膜运动。其中,细胞内游离钙离子([Ca2+]i)是产生TWA的核心。[Ca2+]i有自身调节功能并维持一种稳态,它的变化(即钙瞬变)会同时影响到APD、兴奋收缩耦联、心肌内激动的传导以及心肌细胞间连接等。当心率增快时,舒张期缩短,心肌细胞复极不全,[Ca2+]i不能完成其循环,扰乱了[Ca2+]i的稳态并发生钙瞬变,钙瞬变值整复性的变化可导致APD交替,即为TWA形成的基础。Pruvot等[11]的研究采用豚鼠离体灌流心脏同步记录心外膜APD、心电图和胞内钙,结果TWA与APD交替一致,APD交替与胞内钙交替一致,并发现胞内钙循环与APD交替的滞后相关,即当刺激频率减慢时APD仍保持快频率刺激时较短的状态。Guo等[12] 采用左室肥厚(LVH)兔楔形心肌灌流,同步观察心内膜、心外膜APD、心电图和钙激活氯电流[I(CL -ca)],结果显示心内膜、心外膜APD呈非一致性交替改变,TWA与APD交替一致,并发现LVH兔心肌细胞I(CL-ca)密度明显高于非LVH 兔心肌细胞,I(CL-ca)阻滞剂Ryanodine可抑制心内膜和心外膜APD 的交替改变。Walker等[13]的研究提示交替滞后源于细胞内钙循环量的增加,而不是细胞膜钙电流的变化。除此之外,K通道在心肌不同部位的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