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发展理论简介共43页word资料
可持续发展理论及其内涵
提供全面、公平的卫生保健服务,降低疾病发生率,提高人民健 康水平。
健康教育
普及健康知识,倡导健康生活方式,提高公众健康素养。
教育与文化
教育普及
确保基础教育普及,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 公平。
文化传承与创新
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鼓励文化多样性,推动 文化创新。
人力资源开发
通过教育培养高素质人才,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社会公正与公平
机会平等
确保每个人都有平等的机会参与社会、经济发展,并 从中受益。
分配公平
在资源分配和财富积累方面,应遵循公平原则,避免 贫富差距过大。
社会包容性
尊重和保护不同群体的权益,消除歧视和排斥现象, 促进社会和谐。
人口与健康
人口管理
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实现人口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 展。
提高公众意识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可持续发展重 要性的认识,引导人们形成绿色低碳的生 活方式。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社会责任
企业应履行社会责任,关注员工福利、环境保护、公益事业等方面, 实现企业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可持续发展投资
企业应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融入投资决策中,积极投资绿色产业、环保 技术等领域,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共赢。
个人可持续发展行动
节约资源
在日常生活中,应节约用水、用电、 用纸等资源,减少浪费,提高资源利 用效率。
强调全球范围内的合作与伙伴关系,共同应 对全球性挑战。
持续性原则
要求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不能超过环境的承 载能力。
效率性原则
追求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减少浪费,以实现经 济、社会和环境的共赢。
可持续发展概述
可持续发展理论概述摘要:可持续发展的产生背景、发展概况、在新世纪面临的种种挑战都与全球经济息息相关。
自上世纪80年代可持续发展概念的提出到现在,可持续发展经历了从理论到实践再到不断改善、创新的过程。
其意义对当今社会的发展举足轻重。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资源环境,生态文明1可持续发展的提出二战结束后,在三次科技革命完成的背景下,全球经济飞速发展。
然而随之而来的却是人口膨胀、资源的短缺、环境的恶化、生态发展的不平衡等一系列危及人类生存发展的问题。
1962年美国卡逊《寂静的春天》的发表,阐述了自工业革命以来所发生的重大公害事件,首次将环境污染这一严肃问题摆在世人面前,震惊了全球。
随后,20世纪70年代发表的《增长的极限》认为防止世界大系统崩溃则必须放慢经济增长及停止人口膨胀。
1972年联合国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的人类环境会议通过了《联合国人类环境宣言》,该宣言指出环境问题主要是发展不足的问题,不仅发达国家要对环境资源问题负责,发展中国家在发展过程中也要重视对环境的保护,因为任何国家的发展都伴随着资源的减少,尤其是工业化生产又加剧了环境的恶化程度。
这是联合国组织首次把环境问题与发展联系起来。
第一次明确提出发展中国家要致力于环境保护问题。
人们已经意识到发展与环境协调一致的重要性。
1980年,世界自然保护同盟和全球多个国家的政府、专家制定了《世界自然保护大纲》 , 提出应该把资源保护和人类发展统一起来考虑 , 第一次较明确地表述了既要发展又要保护的思想。
在该大纲中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强调不能将“可持续发展”与“持续增长”,“持续利用”概念混为一谈。
可持续发展是强调发展中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的布伦特莱发布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
报告指出我们需要一个新的发展思路和方向, 一个能持续人类进步的道路,人们寻求的不只是局部地区的短暂发展, 而是在整个地球遥远将来的发展。
该报告也给出了公众普遍接受的可持续发展的定义:既满足当代人的物质文化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利益的发展。
可持续发展概述
可持续发展概述
可持续发展是指在满足当前的社会经济需求的同时,不破坏资源环境,以确保未来世代能够满足其自身需求的发展方式。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最初提出于1987年的《布鲁特兰报告》,并
在1992年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地球峰会)上得到国际
确认。
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是在三个方面实现平衡:社会、经济和环境。
社会可持续发展要求尊重人权、确保社会公正和包容性,提供良好的教育、医疗和基础设施等基本服务。
经济可持续发展要求实现经济增长,同时确保资源的有效利用,减少对非可再生资源的依赖,并提供就业机会。
环境可持续发展要求保护生态系统、减少污染和资源损耗,推动可再生能源的使用。
为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这包括推动清洁能源的开发和使用,推动循环经济的实施,促进环境保护和生态恢复,推进可持续的农业和林业发展,倡导绿色消费和可持续生活方式,加强国际合作和共享经验等。
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球共识,被列为联合国的重要议题。
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是当前国际社会共同努力的指导
性框架,旨在实现到2030年之前的可持续发展。
各国政府、
企业和社会组织都应积极参与到可持续发展的实践中,确保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共同创造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未来。
可持续发展理论
可持续进展理论(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eory)可持续进展思潮探源与沿革可持续进展理论的形成经受了相当长的历史过程。
20世纪50到60年月,人们在经济增长、城市化、人口、资源等所形成的环境压力下,对增长=进展的模式产生怀疑并绽开讲座.1962年, 美国女生物学家莱切尔•卡逊(RaChelCarSOn)发表了•部引起很大轰动的环境科普著作《安静的春天》,作者描绘了一幅由于农药污染所事业的可怕景象,惊呼人们将会失去“春光明媚的春天”,在世界范围内引发了人类关于进展观念上的争辩。
10年后,两位闻名美国学者巴巴拉•沃德(BarbaraWard)和雷内•杜博斯(ReneDUbOS)的享誉很市制《只有一个地球》问世,把人类生存与环境的熟悉扒向一个新境界素可持续进展的境地界。
同年,一个非正式国际闻名学术团体秦罗马俱乐部发表了出名的争辩报告《增长的极限》,明确提出“持续增长”和“合理的长久的均衡进展”的概念。
1987年,以挪威首相布伦特兰为主席的联合国世界与环境进展委员会发表了一份报告《我们共同的将来》,正式提出可持续进展概念,并以此为主题对人类共同关怀的环境与进展问题进行了全面论述,受到世界各国政府组织和舆论的极大重视,在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进展大会上可持续进展要领得到与会者共识与承认。
(一)缘于一个海洋生物学家对鸟类的关怀在全部可持续进展大事记中,有一个美国女海洋生物学家的名字总会被提起,她就是莱切尔•卡逊(RaCheICarSOn)。
这是由于在上个世纪中叶她推出了一本论述杀虫剂,特殊是滴滴涕对鸟类和生态环境毁灭性危害的著作一《安静的春天》。
尽管这本书的问世使卡逊•度备受攻击、诋毁,但书中提出的有关生态的观点最终还是被人们所接受。
环境问题从今由一个边缘问题渐渐走向全球*、经济议程的中心。
在这之后,随着公害问题的加剧和能源危机的消失,人们渐渐熟悉到把经济、社会和环境割裂开来谋求进展,只能给地球和人类社会带来毁灭性的灾难。
可持续发展理论
可持续发展理论概述可持续发展理论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和框架,旨在平衡人类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
在全球范围内,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因为传统的发展方式在长期内面临资源枯竭和环境破坏的威胁。
可持续发展理论提供了一种集成的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重点在于满足当前需求的同时,不损害未来世代的发展机会。
可持续发展的三个维度可持续发展理论通常包括三个维度:经济、社会和环境。
这三个维度相互依存,共同构成了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在经济维度上,可持续发展要求实现经济增长和财富分配的公正性。
社会维度关注人们的福祉和平等,并强调人权的保护和社会公正。
环境维度关注资源的保护和生态系统的健康,旨在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可持续发展理论基于一些核心原则,这些原则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原则:1.长期规划:可持续发展需要考虑长期的影响和结果,以确保未来世代的发展机会。
2.经济效益:可持续发展应该追求经济增长,并确保资源的合理利用和财富的公正分配。
3.社会公正:可持续发展要求减少贫困和不平等,并提供平等的机会和资源。
4.生态保护: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是保护生态系统,减少对自然资源的过分消耗和环境的破坏。
5.政策协调:可持续发展需要政府、企业和公民社会的协作和合作,并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
可持续发展的实践和挑战在实践层面上,可持续发展需要各方努力合作,实施具体的措施和政策。
以下是一些可持续发展的实践例子:•促进清洁能源的使用,例如太阳能和风能,以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
•提倡循环经济,减少废物产生和资源浪费。
•推动公共交通和共享出行方式,减少私人汽车的使用。
•加强环境教育和意识提高,培养公众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和行动。
•采用可持续的农业和畜牧业实践,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
然而,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挑战也很多。
其中一些挑战包括:•经济利益和环境保护之间的权衡,很多时候需要做出艰难的决策。
•资金和资源的限制,可持续发展需要大量的投资和技术支持。
可持续发展理论
四、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
● 1.社会发展指标 ● 2.经济发展指标 ● 3.资源指标 ● 4.环境指标
五、旅游可持续发展
(一)旅游业引入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
● 透过现代旅游业快速发展的光环,冷静地观察其背后,就不难发现,一方 面,旅游促进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另一方面,对旅游资源的掠夺性开 发、对旅游景区的粗放式管理、对旅游环境的污染、对旅游氛围的破坏比 比皆是,结果导致旅游的社会经济和文化作用也在减弱,旅游的消极影响 日益显现,并迅速损害旅游业赖以存在的环境质量,威胁旅游业的可持续 发展。这种发展旅游的方式是典型的杀鸡取卵。
■经济学家张五常:是打开始皇陵墓的时候了 ■经济学家张五常建议打开秦始皇陵引发激辩
● 1988年至1991年间,云南丽江玉龙雪山保护区就查获七起游客偷窃珍稀蝴蝶、 昆虫、植物种子等事件。
● 1997年6月1日,武汉市中山公园举办大型蝴蝶展,在模拟自然生态环境的巨大 展棚内,竟发生了4万只蝴蝶被游客哄抢一空的悲剧。
●
● 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表了《我们共同的未来》,提出了可持续 发展的概念。
● 1992年,联合国环发大会上,全球一百多个国家的首脑共同签署了《21世 纪议程》,。之后,各国政府相继发表宣言和行动计划,可持续发展成为 20世纪和21世纪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课题。
二、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 《我们共同的未来》中对可持续发展概念的界定是:“可持续发展就是满 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既实现经济发 展的目的,又要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和环境,使子孙后代能安居 乐业,永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理论
一、可持续发展理论的缘起
● 1962年美国海洋生物学家雷切尔·卡尔森发表了《寂静的春天》一书,其中 包含着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萌芽。
可持续发展理论
发展概念
与任何经济理论和概念的形成和发展一样,可持续发展概念形成了不同的流派,这些流派或对相关问题有所 侧重,或强调可持续发展中的不同属性,从全球范围来看,比较有影响的有以下几类:
(二)自然资源账户
另一种可行方法是建立另外一套自然资源账户,这套资源账户采用非货币单位的形式,它只是表示:在一个 特定的国家里,资源究竟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更简单的修正方法是建立一系列的环境统计报表。这些账户应该 显示出环境的不同变化是如何同经济变化起来的。这至少可以避免以往那种认为经济好像同环境没有什么关系似 的经济管理方式的错误。
2.持续性原则
这里的持续性是指生态系统受到某种干扰时能保持其生产力的能力。资源环境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和条 件,资源的持续利用和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是保持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首要条件。这就要求人们根据可持续性 的条件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式,在生态可能的范围内确定自己的消耗标准,要合理开发、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使再 生性资源能保持其再生产能力,非再生性资源不至过度消耗并能得到替代资源的补充,环境自净能力能得以维持。
可持续发展理论
社会发展理论
01 传统修正
03 基本要素 05 探源沿革
目录
02 基本原则 04 能力建设 06 主要内容
07 基本思想
09 基本理论 011 发展内涵
目录
08 基本特征 010 发展概念
可持续发展理论(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eory)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 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以公平性、持续性、共同性为三大基本原则。
(2)可持续发展以自然资源为基础,同环境承载能力相协调
可持续发展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可持续性可以通过适当的经济手段、技术措施和政府干预得以实现,目的 是减少自然资源的消耗速度,使之低予再生速度。如形成有效的利益驱动机制,引导企业采用清洁工艺和生产非 污染物品,引导消费者采用可持续消费方式,并推动生产方式的改革。经济活动总会产生一定的污染和废物,但 每单位经济活动所产生的废物数量是可以减少的。如果经济决策中能够将环境影响全面、系统的考虑进去,可持 续发展是可以实现的。“一流的环境政策就是一流的经济政策”的主张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所接受,这是可持 续发展区别于传统的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相反,如果处理不当。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系统解析
05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未来展 望
技术创新推动可持续发展
1 2
清洁能源技术
随着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技术的不断进步, 未来将有更多高效、环保的能源供应方式,减少 对化石燃料的依赖。
循环经济技术
循环经济技术如废物资源化、再利用和回收技术, 将有助于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3
数字化技术
数字化技术如大数据、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等,将 为可持续发展提供更精准、高效的解决方案。
创新驱动
鼓励科技创新,提高生产效率和资源利用效率,推动经济向更加环 保、高效的方向发展。
包容性发展
关注弱势群体的福祉,确保经济增长的成果惠及所有人,减少贫富 差距。
社会可持续发展
公平正义
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维护社会 公平正义,消除社会不公和歧视
现象。
文化传承与创新
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鼓励文化创 新,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
清洁生产
推广清洁生产技术和模式,减少生产过程中 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
技术创新
推动科技创新,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能 耗和排放,实现产业绿色转型。
产业协作与联动
加强产业间的协作与联动,形成产业生态系 统,实现产业可持续发展。
企业可持续发展
社会责任
企业应履行社会责任,关注环 境保护、员工权益和社区发展
地区发展不平衡
不同地区间的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异,影响地 区间的公平和协调发展。
性别不平等
性别不平等问题依然存在,女性在教育、就业和社会地位等方面受到不平等待 遇。
经济效率挑战
经济增长放缓
随着资源环境压力加大和社会公平问题的凸 显,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面临挑战。
产业结构调整
传统产业面临转型升级的压力,新兴产业的 发展需要时间和市场的验证。
可持续发展原理资料
一、发展观的演变70年代以前:传统发展观70年代以后:逐渐变化80年代:可持续发展观1.传统的发展观传统的发展观主要指工业革命以来的无限增长观以及西方经济学家曾经极力倡导的单纯经济增长观。
人类发展历程回顾原始农业的出现,人类开始了初步稳定的繁衍。
工业革命的出现,产生了长期支配工业社会发展的无限增长观。
主要观点:以物质财富增长为核心,追求的惟一目标就是经济增长,认为经济增长必然带来社会财富的增加和人类文明。
20世纪30年代凯恩斯主义经济学产生以后,追求目标具体化为:追求国民生产总值的高速增长。
“把国民生产总值作为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核心”二战以后的第三次科技革命更是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这个时期:发展=经济增长产生了以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为研究对象的发展经济学。
代表人物:沃尔特·罗斯托、威廉·刘易斯、罗森斯坦·罗丹等。
他们提出“把馅饼做大”。
罗森斯坦·罗丹提出:全面“大推进”战略。
20世纪50年代以后,经济学家们开始将经济增长同发展区别开来。
经济增长: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提高。
发展:不仅仅是经济增长、人们生活改善,还表现为文学、艺术、科学的昌盛,道德水平的提升,社会秩序的和谐,国民素质的提高,社会行政管理的改进等。
总之,只有使人们生活的所有方面都得到改善的发展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发展。
所以,增长和发展要通过两种不同的体制来解决。
2.对传统发展观的挑战-增长极限论罗马俱乐部的《增长的极限》向传统发展观提出挑战。
它通过对人类命运有决定意义的五个参数:人口、粮食生产、工业化、污染、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及其相互关系的研究发现,这些参数不仅增长着,而且都按“指数增长”的模式增长着,如果这些指标继续按照此方式增长下去,这个星球上增长的极限将在今后100年中发生。
提出:通过“零增长”实现“全球性均衡”。
《增长的极限》的历史贡献提出了“全球”的概念,引导人们把探讨问题的视野从一个区域、一个国家或地区扩展到了世界范围,而且第一次有力地批判了以经济增长为核心的传统经济学的发展观与价值观。
可持续发展理论概述共58页文档
谢谢!
51、 天 下 之 事 常成 于困约 ,而败 于奢靡 。——陆 游 52、 生 命 不 等 于是呼 吸,生 命是活 动。——卢 梭
53、 伟 大 的 事 业,需 要决心 ,能力 ,组织 和责任 感。 ——易 卜 生 54、 唯 书 籍 不 朽。——乔 特
可持续发展理论概述
1、纪律是管理关系的形式。——阿法 纳西耶 夫 2、改革如果不讲纪律,就难以成功。
3、道德行为训练,不是通过语言影响 ,而是 让儿童 练习良 好道德 行为, 克服懒 惰、轻 率、不 守纪律 、颓废 等不良 行为。 4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学校没有纪律便如磨房里没有水。 ——夸 美纽斯
5、教导儿童服从真理、服从集体,养 成儿童 自觉的 纪律性 ,这是 儿童道 德教育 最重要 的部分 。—— 陈鹤琴
【政治知识点】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主要内容
【政治知识点】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主要内容可持续发展理论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下面是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内容介绍,供大家参考。
在具体内容方面,可持续发展涉及可持续经济、可持续生态和可持续社会三方面的协调统一,要求人类在发展中讲究经济效率、关注生态和谐和追求社会公平,最终达到人的全面发展。
这表明,可持续发展虽然缘起于环境保护问题,但作为一个指导人类走向21世纪的发展理论,它已经超越了单纯的环境保护。
它将环境问题与发展问题有机地结合起来,已经成为一个有关社会经济发展的全面性战略。
一.共同发展地球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每个国家或地区都是这个巨系统不可分割的子系统。
系统的最根本特征是其整体性,每个子系统都和其他子系统相互联系并发生作用,只要一个系统发生问题,都会直接或间接影响到其他系统的紊乱,甚至会诱发系统的整体突变,这在地球生态系统中表现最为突出。
因此,可持续发展追求的是整体发展和协调发展,即共同发展。
二.协调发展协调发展包括经济、社会、环境三大系统的整体协调,也包括世界、国家和地区三个空间层面的协调,还包括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社会以及内部各个阶层的协调,持续发展源于协调发展。
三.公平发展世界经济的发展呈现出因水平差异而表现出来的层次性,这是发展过程中始终存在的问题。
但是这种发展水平的层次性若因不公平、不平等而引发或加剧,就会因为局部而上升到整体,并最终影响到整个世界的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公平发展包含两个纬度:一是时间纬度上的公平,当代人的发展不能以损害后代人的发展能力为代价;二是空间纬度上的公平,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发展不能以损害其他国家或地区的发展能力为代价。
四.高效发展公平和效率是可持续发展的两个轮子。
可持续发展的效率不同于经济学的效率,可持续发展的效率既包括经济意义上的效率,也包含着自然资源和环境的损益的成分。
因此,可持续发展思想的高效发展是指经济、社会、资源、环境、人口等协调下的高效率发展。
可持续发展理念概述
二、可持续发展的“发展”内涵
可持续发展的“发展”概念内涵十分 丰富,首先是对传统的发展概念的改 变,涵盖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等许 多方面。为什么中国要走可持续发展道 路?我国当前正处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发 展过程中,面临着提高社会生产力、增 强综合国力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历史 任务,同时又面临着相当严峻的问题和 困难,如庞大的人口基数,资源相对短 缺,环境污染不断加剧,生态变化态势 令人担忧,经济发展水平低等,这对今 后的发展将带来巨大的压力。
3、从生态经济学的角度而言,可持续发 展就是追求建立在保护地球自然生态系 统基础之上的经济持续发展;
经济发展要与生态保护相统一;
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要与生态效益相 统一。
资源的永续利用和生态的良性循环, 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标志。
4、从社会伦理的角度而言,主张公平 分配地球资源的原则;
即满足当前发展的需要,又考虑未来 长远发展的需要;
4、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框架 是:
(1)人口战略: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 素质,开发人力资源; (2)资源战略:建立资源节约型的国民经 济体系; (3)环境战略:建立与发展阶段相适应的 环境保护体制; (4)稳定战略:坚持国民经济稳定、持 续、协调发展方针。
5、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总 体目标是:
我国当前正处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发展过程中面临着提高社会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历史任务同时又面临着相当严峻的问题和困难如庞大的人口基数资源相对短缺环境污染不断加剧生态变化态势令人担忧经济发展水平低等这对今后的发展将带来巨大的压力
第3章 可持续发展理念概述
第一节 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由来
1784年,以瓦特发明了蒸汽机为标志, 迎来了英国产业的革命,机器生产代替了传 统的手工劳动,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生产力。 随之在全球形成了“高生产、高消耗、高污 染”的发展模式,出现了“人口暴涨、粮食短 缺、能源危机、环境污染”的资源环境问题, 在全球范围内相继发生了许多震惊世界的环 境污染事故,不但严重制约了经济的发展, 而且直接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安全。工业革命 以来出现的种种环境与资源问题,使传统的 发展模式受到严重挑战。
第七章可持续发展理论
可持续发展的定义
1 从发展的自然属性定义:国际生态学联合会(INTECOL)和
国际生物科学联合会(IUBS):保护和加强环境系统的生产和更新 能力。 合国际环境规划署(UNEP)和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WWF)共同 发表的《保护地球:可持续生存战略》将其定义为:在生存不超出维 持生态系统承载能力的情况下,改善人类的生活质量。
2 地球整体主义 :代表人物是李奥波德,他主张:不仅生命体具有内
在的价值,包括土地、岩石和自然景观在内的整个自然界都有其“固有的价 值”和“权利” 。所有的一切万物,均有其内在的生命价值,均应看成和人 一样,得到尊重。
3 代际均等的环境伦理观:强调人类各成员间的平等关系从“代
内”扩展到“代际”,认为在享有自然资源与拥有良好的环境上,我 们的子孙后代与我们当代人具有同等的权利。
第七章第七章可持续发展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自自1972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通过的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通过的人类环境宣言人类环境宣言以来人们逐渐对环境问题引起重视以来人们逐渐对环境问题引起重视19871987年以挪威年以挪威首相布伦特兰夫人任主席的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首相布伦特兰夫人任主席的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cedwced向联合国提交了研究报告向联合国提交了研究报告我们共同的我们共同的未来未来
环境伦理与人类行为
1 环境保护政策中的环境伦理:国家环境政策属于一种集体选
择的伦理,具有规定性和强制性。它主要从环境效益而不是从经济效 益出发,从生态价值,而不是从整个社会所增加的经济价值出发,来 确定政策制定的思路和出发点。因为要考虑到环境所表现的各种价值: (1)个人偏好性价值;(2)市场价格价值;(3)社会偏好价值; (4)个体好处价值;(5)社会好处价值;(6)生物体价值;(7) 生态价值。环境政策要对这些价值做综合和统一的考虑,强调稳定性。
可持续发展理论
环境管理
一、可持续发展理论
(一) 三种不同观点
➢ 可持续发展观 ➢ 不计自然成本的传统经济增长观 ➢ 消极保护自然的零增长观
一、可持续发展理论
(二) 可持续发展的产生与深化
• 1972年,瑞典斯德哥尔摩召开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 通过《人类环境宣言》,认识到了环境问题的重要性
• 1987年, “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表了《我们共同的 未来》,挪威前首相布伦特兰夫人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 念。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组织单元——区域 可持续发展实践的层次体系及其调控——行政职能体系 区域联合(生产要素禀赋差异促进区域走向联合,走向区
域经济一体化)例:长株潭城市群 区域利益的协调 例:发达地区与发展中地区
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
(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 ——改变人的思想观念
三、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
• 1992年 ,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了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 并通过了《21世纪议程》,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002年《联合国环境会议》
可持续发展理论
物资生产虽然有 物资生产规模的扩大, 所显现,但只是 逐渐发育成为一个独 作为人口生产的 立的系统,从人口生 一个附属部分; 产子系统中脱离。
整理课件
36
世界系统演变过程示意图
工业文明时代
人
物
物资生产的规模、功能、作用
逐渐强大,从而成为能与人口
生产、环境生产并列的一个子
系统,它们通过环状联结构成
环
了世界系统。
整理课件
37
世界系统演变过程示意图
一种生产到两种生产再到三种 生产,反映人类对世界系统的 认识过程。
♪ 环境生产处于最根本的地位,它是另外两种生产产 生和发展的基础。
♪ 但是,人类对于世界系统的结构和演变情况的认识 是严重滞后的。
承认环境生产子系统的存在及其在系统中的基础 地位,才是正确解决环境问题的基本出发点。
最废 终弃
物
生
产生
产
资
源
资
环境
料
生产
自然力
整理课件
叶文虎 教授的 三种生 产理论
28
(二)物资生产、人口生产、环境生产的 内涵及其联系
物质 生产
指人类从环境中索取生产资源并接受人口生产环节产 生的消费再生物,并将它们转化为生活资料的总过程。 该过程生产出生活资料去满足人类的物质需求,同时 产生加工废弃物返回环境。
该方向的研究以世界银行的《世界发展报告》、莱 斯特·布朗、Macneill和Pearce等的“绿色经济”有关 研究为代表,其最具有代表性的指标体系是世界银行的 “国民财富”评价指标体系。
整理课件
13
社会学方向
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
它以人口增长与控制、消除贫困、社会发展、分配 公正、利益均衡等社会问题作为基本研究对象和内容, 其焦点是力图把“经济效率与社会公正取得合理的平衡” 作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判据和基本手段,这也是可持续 发展所追求的社会目标和伦理规则。
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概述
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概述本学期我通过环境保护这门课程了解了很多有关当代自然发展的知识,特别是对可持续发展有了一定的理解。
可持续发展首先是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来倡导保持人类社会进步与发展的。
它号召人们在增加生产的同时,必须注意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改善。
明确提出要变革人类沿袭已久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并调整现行的国际要按照可持续性的要求进行设计和运行。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意义包含两大方面的内容:一是对传统方式的反思和否定,二是对规范的可持续发展模式的理性设计。
就理性设计而言,可持续发展具体表现在:工业应当是高产低耗,能源应当被清洁利用,粮食需要保障长期供给,人口与资源应当保持相对平衡等许多方面。
长期以来, 我国对外贸易都是以粗放式发展道路为主: 出口产品高耗能且附加值低,且某些进口资源过度依赖国外市场。
粗放式发展道路与循环经济产生了诸多矛盾, 面临着很多制约因素, 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
在世界各国越来越重视循环经济的国际大背景下, 要实现我国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 发展循环经济是一条紧迫而有效的路径。
本文在深刻剖析我国传统外贸增长方式与循环经济的种种矛盾以及所面临的外贸环境的基础上, 提出了发展循环经济以实现我国外贸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措施。
可持续发展"一词一经提出即在世界范围内逐步得到认同并成为大众媒介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汇之一,这反映了人类对自己以前走过的发展道路的怀疑和摈弃,也反映了人类对今后选择的发展道路和发展目标的憧憬和向往(尽管尚有若干模糊)。
人们逐步认识到过去的发展道路是不持续的,或至少是持续不够的,因而是不可取的。
唯一可供选择的道路是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人类的这一反思是深刻的,反思所得出的结论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这正是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得以在全世界不同经济水平和不同文化背景的国家取得共识和普遍认同的根本原因。
可持续发展是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都可以争取实现的目标,广大发展中国家积极投身到可持续发展的实践中,也正是可持续发展理论风靡全球的重要原因。
可持续发展理论包括哪些内容
可持续发展理论包括哪些内容可持续发展理论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包括经济可持续发展、生态可持续发展、社会可持续发展,以公平性、持续性、共同性为三大基本原则。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基本内容(1)经济可持续发展方面经济发展是国家实力和社会财富的基础。
但可持续发展不仅重视经济增长的数量,更追求经济发展的质量。
从某种角度上,可以说集约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就是可持续发展在经济方面的体现。
(2)生态可持续发展方面可持续发展要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要与自然承载能力相协调。
发展的同时必须保护和改善地球生态环境,保证以可持续的方式使用自然资源和环境成本,使人类的发展控制在地球承载能力之内。
(3)社会可持续发展方面可持续发展强调社会公平是环境保护得以实现的机制和目标。
在人类可持续发展系统中,生态可持续是基础,经济可持续是条件,社会可持续才是目的。
下一世纪人类应该共同追求的是以人为本位的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系统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公平性所谓公平是指机会选择的平等性。
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原则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本代人的公平即代内之间的横向公平;另一方面是指代际公平性,即世代之间的纵向公平性。
持续性这里的持续性是指生态系统受到某种干扰时能保持其生产力的能力。
资源环境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和条件,资源的持续利用和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是保持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首要条件。
共同性可持续发展关系到全球的发展。
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总目标,必须争取全球共同的配合行动,这是由地球整体性和相互依存性所决定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理学与可持续发展理论第一章绪论一、可持续发展理论产生的背景1、发展:是人类社会的永恒主题。
千百年来,发展始终是人类执着追求的最基本、最崇高、最普遍的目标。
WCED在报告中,定义“可持续发展”为:“能满足当代的需要,同时不损及未来世代满足其需要之发展”(Development that meets the needs of the present without compromising the ability of future generations to meet their own needs)(WCED 1987)。
2、二战以后,亚、非拉国家的广大地区从殖民地、半殖民地、附属国等纷纷从政治上独立,成为发展中国家。
这些发展中国家独立以后,其自身的特点是:国土、人口、资源等方面有自己的优势特点社会经济形态相似——贫困落后为摆脱贫困选择传统的发展摸式实现农业国的工业化,并以工业化为实力,提高人均GNP水平。
这种模式为发展中国家带来一时繁荣。
但产生问题:大量失业人口两极分化通货膨胀人口膨胀农业生产停滞分配不均大量消耗资源和粗放经营的生产体系对生活资料高消费的生活体系而构成的传统模式,从而造成环境污染,资源枯竭。
发达国家:由于经济高速发展,资源无节制的开采、利用,工业废弃物的大量排放,也产生一系列问题。
如资源枯竭,生存环境严重恶化,空气污染、水污染、自然灾害加剧加频。
尽管生活水平有显著提高,但它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3、70年代世界学术界出现“悲观派”与“乐观派”之间的争论。
“悲观派”认为:放弃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以保护人类生存环境。
“乐观派”认为:经济发展决定一切。
4、传统的发展模式带来问题(1)全球性资源短缺A、矿产、能源濒临枯竭90年代能源利用结构为:煤炭29%石油39.2%天然气22%核电7%水电 2.4%地热发电0.4%其中人类需求能源中97%属不可再生资源(石油、天然气占59.2%)如果按2000年预测需求量计量,目前已探明量到2015年,能源耗尽。
按推算2010年需求量计算,已有资源全部转为探明储量,也只能维持到2035年,天然气维持66年。
石油资源到21世纪中期枯竭,天然气到60年代枯竭。
目前,世界已发现矿近有200种,根据对154个国家矿产资源测算,世界矿产资源总储量潜在价值142万亿美元,对43种重要非能源矿统计,基中静态储量在50年内枯竭有锰、铜、铅、锌、锡、汞、钒、金、银、硫、金刚石、石棉、石墨、重晶石、石膏、滑石等16种。
B、土地资源减少,质量持续下降地球上被人类支配土地1.4亿km2(陆地表面1.49km2),其中耕地0.15亿km2,天然草地0.3亿km2,林地0.4亿km2,城镇居民、工矿、交通、沙漠、沼泽0.9亿km2(另:终年冰雪土地0.15亿km2)世界每年水土流失量240亿吨,中国50亿吨。
土地沙漠化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80年代,荒漠和干旱区的土地面积由0.11亿km2 0.26亿km2。
联合估计,每年有21万km2农田由于沙漠化而变得完全或近于无用的状态。
每年畜牧业损失达60亿美元。
(另:全球35%以上土地正处于沙漠的直接威胁之下,以亚、非、拉美最严重。
)土地自然退化现象严重自然退化是由于耕作期过长、过密、掠夺式经营、重用轻养以及灌溉不当,使土地盐碱化或贫瘠地。
土地自然退化1.5万km2/年,土地降低生产力。
(另:城市、居民,交通占用耕地,乱垦坡地导致退化。
)据估计,全球人均耕地2500m2,亚洲人均为1500m2,且82%以上已投入耕作生产。
全球粮食总产量下降,20世纪70年代始于非洲,80年代为拉丁美洲,90年代全球下降。
C、森林赤字,草地破坏原全球陆地表面有84%的森林,草地为人类提供木材、肉食、牛奶等基本生活品(按土地利用方向划分,但不少地区不属草地,原因历史上被大面积开垦,部分为荒地,部分为荒漠、农田)。
目前,地球上郁闭林0.28亿km2,占全球21%,据联合国粮农组织资料,世界可划分草地0.67亿km2,占45%(包括南极洲),2000年,世界森林下降到0.21亿km2,预测2020年下降到0.18亿km2,人均林地由1975年的0.007km2下降到2000年的0.003km2。
20世纪从50年代到90年代,已有40%多的热带雨林遭破坏(雨林以每年6.1万km2速度递减)。
D、淡水分布不均,贫水区和城市水荒日益严重地球表面71%以上为水覆盖,然而其中97.41%的水是咸水。
淡水只占2.59%,但仍不能全部利用。
冰川占1.98%2.59%淡水中地下水占0.592%湖、土壤、生物、大气、江河占0.014%据估计:人类可利用地表、地下水为3.5亿亿m3,2000年人类取水量达7万亿m3。
水问题:缺水、水污染中国:20世纪90年代:500个城市、缺水300个,其中100个严重缺水。
北京地区30—40%农用水转供给工业、城市。
青岛、烟台、大连、天津等城市缺水非常严重。
“急、急、十万火急,请节约每一滴水。
”E、海洋资源库面临劫难全球海岸线长59.4万km。
浩瀚的海洋中生长着18万种动物,2万种植物。
每年可捕量为1亿吨。
问题:a、海洋生物过度捕捞:1991年,海洋捕捞量超过1亿吨。
由于捕捞鱼种集中在经济鱼类,导致经济鱼类濒临绝种。
b、海洋污染:污染物有污水、工业废物、化学残余物、石油、海洋废弃物。
(2)生物多样性锐减。
每天约有100—300种临近灭绝。
(3)全球气候变暖。
增加了25%,甲烷增加了100%,氮氧物增加了8%。
从1765年到1990年大气中CO2全球气温近10年增加了0.3—0.6℃,预计到2030年海平面上升20cm,2100年海平面上升65cm。
(4)臭氧层破坏。
层平均减了3%,其中高纬减少5—10%。
破坏原因:挥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O3发剂、溶剂、冷冻剂。
面对以上问题,国际社会开始现性地思考:(1)不能狭隘地只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待生态环境问题,必须认识到生态环境问题是关系到人类生存的大问题。
(2)不能只着眼于各国局部的经济利益和环境利益来处理生态问题,必须认识到“地球的整体性和相互依存性”,认识到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单独解决环境问题,生态环境是全球一体化的。
(3)不能只依靠环境治理解决环境问题,必须把环境与发展统一起来思考。
二、人类对环境问题及未来的思考过去一百年间,人类最深刻的警醒莫过于"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形成。
1962年,美国海洋生物学家卡尔森推出了一本论述杀虫剂、特别是滴滴涕对鸟类和生态环境毁灭性的危害的著作--《寂静的春天》。
尽管这本书的问世使卡尔森一度备受攻击、诋毁,但书中提出的有关生态的观点最终还是被人们所接受。
环境问题从此由一个边缘问题逐渐走向全球政治、经济议程中心。
20世纪初,以工业电气化、交通运输摩托化两大潮流为代表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以及以机械化耕作、大量应用化肥、杀虫剂农药为代表的"农业革命"相继来临。
烟囱林立的工厂、汽车川流不息的公路、拖拉机耕作的农田成为当今世界的现代化标志,也成为后起国家在发展过程中孜孜追求的理想。
但是,大规模工业化带来了一系列的恶果。
人类本身首当其冲,成为直接的受害者。
在率先工业化的国家中,由污染造成的公害病导致成千上万人死亡,成为直接威胁人类健康的一大"杀手"。
整个地球的生态环境也由于开发手段的不当而日益恶化。
1、增长的极限(罗马俱乐部)1963年美国的卡尔逊所署《寂静的春天》发表,引起世界轰动。
1966年,经济学家主张用“循环式经济”代替“单挂式经济”。
随后,丁·福雷斯在《世界动力学》、梅多斯在《增长的极限》一书中,二者共同论点:①世界是一个系统;②如果按目前状态维持下去,21世纪某个时期就会崩溃;③为了防止崩溃,必须放慢经济增长,以求在一段时期内达到平衡;④必须停止人口膨胀。
《增长的极限》发表,引起人们对当代人口、粮食、能源、资源、环境这五大问题激烈讨论。
因为,发展中国家:如果经济不增长,会愈来愈贫困;发达国家:经济实力决定政治地位。
2、没有极限的增长朱利安·林肯·西蒙所著《最后的资源》抨击罗马俱乐部的研究方法。
因为罗马俱乐部认为人类资源没有尽头,人类的生态环境日益好转,恶化只是工业化过程的暂时现象,粮食将来不成问题,人口将来必将自然达到平衡。
例:资源提供有效性取决于:①现有技术,使用什么原料最有效用;②这类原料在不同数量的情况下是否易得到;③开采、加工成本;④技术水平;⑤使用过原料再使用;⑥再循环成本;⑦运输原料,服务成本;⑧社会与机构有效性、措施。
三、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内涵1、概念的形成与发展1980年3月5日,联合国向全世界发出呼吁:"必须研究自然的、社会的、生态的、经济的以及利用自然资源过程中的基本关系,确保全球持续发展。
"1983年11月,联合国成立了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ECD),挪威首相布伦特兰夫人(G·H·Brundland)任主席。
成员有在科学、教育、经济、社会及政治方面的22位代表,其中14人来自发展中国家,包括中国的马世骏教授。
联合国要求该组织以"持续发展"为基本纲领,制订“全球的变革日程”。
在1987年,该委员会把长达4年研究、经过充分论证的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Our ommon Future)提交给联合国大会,正式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模式。
该报告对当前人类在经济发展和保护环境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全面和系统的评价,一针见血地指出,过去我们关心的是发展对环境带来的影响,而现在我们则迫切地感到生态的压力,如土壤、水、大气、森林的退化对发展所带来的影响。
在不久以前我们感到国家之间在经济方面相互联系的重要性,而现在我们则感到在国家之间的生态学方面的相互依赖的情景,生态与经济从来没有像现在一样紧密地联糸在一个互为因果的网络中。
(1)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1972年6月5日至16日,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
会议通过《联合国人类环境宣言》(简称人类环境宣言)呼吁各国政府和人民为维护和改善人类环境,造福后代而共同努力。
《宣言》提出7个观点,26项共同原则。
人类环境宣言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于1972年6月5日至16日在斯德哥尔摩举行,考虑到需要取得共同的看法和制定共同的原则以鼓舞和指导世界各国人民保持和改善人类环境,兹宣布:1.人类既是他的环境的创造物,又是他的环境的塑造者,环境给予人以维持生存的东西,并给他提供了在智力、道德、社会和精神等方面获得发展的机会。
生存在地球上的人类,在漫长和曲折的进化过程中,已经达到这样一个阶段,即由于科学技术发展的迅速加快,人类获得了以无数方法和在空前的规模上改造其环境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