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第一章《反比例函数》学案(浙教版九年级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学:第一章《反比例函数》学案(浙教版九年级上)
1.1反比例函数
1.2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1.3反比例函数的应用
重点难点
重点: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反比例函数的应用
难点: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的综合运用
反比例函数的应用题的多种题型。
知识要点:
1、反比例函数的定义
反比例函数
反比例函数定义
一般地,如果两个变量x、y之间的关系可以表示成y=k/x (k为常数,k≠0)的形式,那么称y是x的反比例函数。因为y=k/x是一个分式,所以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X≠0。而y=k/x有时也被写成xy=k。
反比例函数表达式
X是自变量,Y是X的函数
y=k/x=k·1/x
xy=k
y=k·x^(-1)(即:y等于x的负一次方,此处X必须为一次方)
y=k\x(k为常数且k≠0,x≠0)
若y=k/nx 此时比例系数为:k/n
反比例函数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① k ≠ 0; ②在一般的情况下 , 自变量 x 的取值范围可以是不等于0的任意实数; ③函数 y 的取值范围也是任意非零实数。
2、反比例图象和性质
反比例函数图象
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属于以原点为对称中心的中心对称的双曲线
反比例函数图像中每一象限的每一支曲线会无限接近X轴Y轴但不会与坐标轴相交(K≠0)。
反比例函数性质
1.当k>0时,图象分别位于第一、三象限,同一个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减小;当k<0时,图象分别位于二、四象限,同一个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增大。
2.k>0时,函数在x<0上同为减函数、在x>0上同为减函数;k<0时,函数在x<0上为增函数、在x>0上同为增函数。
定义域为x≠0;值域为y≠0。
3.因为在y=k/x(k≠0)中,x不能为0,y也不能为0,所以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不可能与x轴相交,也不可能与y轴相交。
4. 在一个反比例函数图象上任取两点P,Q,过点P,Q分别作x轴,y轴的平行线,与坐标轴围成的矩形面积为S1,S2则S1=S2=|K|
5. 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它有两条对称轴 y=x y=-x(即第一三,二四象限角平分线),对称中心是坐标原点。
6.若设正比例函数y=mx与反比例函数y=n/x交于A、B两点(m、n同号),那么A B两点关于原点对称。
7.设在平面内有反比例函数y=k/x和一次函数y=mx+n,要使它们有公共交点,则n^2+4k·m≥(不小于)0。
8.反比例函数y=k/x的渐近线:x轴与y轴。
9.反比例函数关于正比例函数y=x,y=-x轴对称,并且关于原点中心对称.
10.反比例上一点m向x、y分别做垂线,交于q、w,则矩形mwqo(o为原点)的面积为|k|
11.k值相等的反比例函数重合,k值不相等的反比例函数永不相交。
12.|k|越大,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离坐标轴的距离越远。
图象和性质的表格学习:
正比例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的对照表:
经典例题:
例1 如图所示,已知反比例函数y1=m
x
(m≠0)•的图像经过点A(-2,1),一次函数y2=kx+b(k≠0)
的图象经过点C(0,3)与点A,且与反比例函数的图像相交于另一点B.
(1)分别求出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解析式;
(2)求点B 的坐标.
【解答】求两个函数的表达式,应先求出函数式中的待定系数m ,k ,b ,•求两个函数图像的交点坐标,可联解两函数表达式,得到一组x ,y 的值,即可交点坐标.
(1)∵点A (-2,1)在反比例函数y 1=m x 的图像上. ∴1=2
m -,即m=-2. 又A (-2,1),C (0,3)在一次函数y 2=kx+b 图像上.
∴213
k b b -+=⎧⎨=⎩ 即13k b =⎧⎨=⎩
∴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解析式分别为:y=-
2x 与y=x+3. (2)由32y x y x =+⎧⎪⎨=-⎪⎩
得x+3=-2x ,即x 2+3x+2=0,∴x=-2或x=-1,于是21
x y =-=⎧⎨⎩或12x y =-=⎧⎨⎩ ∴点B 的坐标为(-1,2).
【点评】求两个函数图像的交点坐标,就是解两个函数解析式组成的方程组,求出的一组解即是一个交点的坐标.
例2 如图,已知反比例函数y=
k x
(k<0)的图像经过点A (-3,m ),•过点A 作AB ⊥x 轴于点,且△AOB 的面积为3.
(1)求k 和m 的值;
(2)若一次函数y=ax+1的图像经过点A ,并且与x 轴相交于点C ,求∠ACO•的度数为│AO │:│AC │的值.
【分析】(1)由A 点横坐标可知线段OB 的长,再由△AOB 的面积易得出AB 的长,•即m 的值,此时可知点A 的坐标由点A 在反比例函数y=k x
上可求得k 的值. (2)由直线y=ax+1过点A 易求出a 值.进而可知点C 的坐标,在Rt △ABC 中易求tan ∠ACO 的值,可知∠ACO 的度数,由勾股定理可求得OA ,AC 的长.
【解答】(1)∵S=3
∴12·m ·3=3,∴m=2,又y=k x 过点A (-3,2),则2=3
k -,∴k=-23 (2)∵直线y=ax+1过A (-3,2)
∴2=-3a+1,
∴a=33,y=33
+1. 当y=0时,x=3,
∴C (3,0),BC=23,
又tan ∠ACO=223AB BC ==33
, ∴∠ACO=30°.在Rt △ABO 中,AO=22OB AB +=7,在Rt △ABC 中,AC=2AB=4.
∴│AO │:│AC │=7:4.
例题3、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O 为原点,点A 在第一象限,它的纵坐标是横坐标的3倍,反比例函数y=12x
的图像经过点A , (1)求点A 的坐标;
(2)如果经过点A 的一次函数图像与y 轴的正半轴交于点B ,且OB=AB ,•求这个一次函数的解析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