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间化合物的结构

合集下载

金属间化合物的晶体结构

金属间化合物的晶体结构

金属间化合物的晶体结构一、经典离子理论根据经典离子理论,金属和非金属之间的化学键是通过电荷间的吸引力形成的。

在金属间化合物中,金属离子以正电荷形式存在,而非金属离子以负电荷形式存在。

这种离子之间的吸引力使得金属离子和非金属离子结合在一起,形成晶体。

二、NaCl型结构NaCl型结构是金属间化合物中最典型的晶体结构之一、它由正交晶系的结构单元组成,其中金属离子和非金属离子交替排列。

每个正电荷的金属离子周围都有6个负电荷的非金属离子,每个负电荷的非金属离子周围也有6个正电荷的金属离子。

这种排列方式使得晶体具有高度规则和紧密堆积的结构。

例如,氯化钠(NaCl)和氟化钙(CaF2)都属于NaCl型结构。

三、CsCl型结构CsCl型结构也是金属间化合物中一个常见的晶体结构。

它由正交晶系的结构单元组成,其中一个金属离子和一个非金属离子位于体心立方(BCC)晶胞中。

这种排列方式使得晶体具有比NaCl型结构更紧密的堆积。

例如,氯化铯(CsCl)和溴化银(AgBr)都属于CsCl型结构。

四、ZnS型结构ZnS型结构是金属间化合物中另一个重要的晶体结构。

它由正交晶系中的结构单元组成,其中一个金属离子和一个非金属离子位于面心立方(FCC)晶胞中。

这种排列方式使得晶体具有更高的密度和更紧密的堆积。

例如,硫化锌(ZnS)和硫化铜(Cu2S)都属于ZnS型结构。

五、其他晶体结构除了上述三种常见的晶体结构,金属间化合物还可以具有其他类型的晶体结构。

例如,磷化锗(GeP)具有立方体结构,亚硫酸铁(FeSO4∙7H2O)具有单斜晶体结构。

这些不同的晶体结构导致了金属间化合物的物理和化学性质的差异。

总结:金属间化合物的晶体结构对其性质具有重要影响。

经典离子理论认为金属离子和非金属离子之间的离子吸引力是形成金属间化合物的化学键。

NaCl型结构、CsCl型结构和ZnS型结构是金属间化合物中最常见的晶体结构。

此外,金属间化合物还可以具有其他类型的晶体结构。

先进金属结构材料-金属间化合物2011

先进金属结构材料-金属间化合物2011

原 面 心 立 方 的 ( 001 )
交 替 的 分 别 被 Cu 与 Au
原子占据,它不再是立
方点阵,而成为四方点
阵。如:AgTi, TiAl, FePt
Cu
Au
等。
基本结构
B2 (β黄铜超点阵)
有序结构可看成是分别 由Cu及Zn组成的简单立 方点阵穿插而成。
典型的例子有: β-CuZn、β-AuCd、βNiAl。
TiCr2
熔点(℃) 1625 1607 1600 1582 1560 1552 1550 1540 1500 1460 1397 1382 1340 1326 1260 1300 1342 1320 1312 1152
密度
7.66 4.52 4.20 4.12 8.23 2.25 6.90 6.70 4.04 3.90 7.41 7.80 6.60 4.98 8.24 9.09 8.90 5.60 6.00 5.89
Cr3Si(β- W)结构
Cr3Si 相 属 于 β- W 型 的 结 构 , Cr3Si 结 构 一 般 不 总 是 发 生 在 正 化学比A3B处。其初基单胞含有 8个原子。设其原点处于中心, 则单胞内原子位置为:
2个B原子:
0,0,0; 1/2,1/2,1/2; 6个A原子:
1/4,0,1/2; 1/2,1/4,0;
化合物
Nb5Si3 Mo5Si3 Ti5Si3 MoSi2 Mo3Si Nb3Al Nb2Al NbSi2
V3Si Nb2Al NbBe17 Ti5Ge3 Cr3Si Cr2Nb NbAl3 Ti3Sn NbBe12 Fe2Zr ZrBe13 NiAl
熔点(℃) 2480 2180 2130 2030 2025 1963* 1940* 1930 1925 1871 1800* 1800* 1770 1720 1680* 1680* 1672* 1645 1645* 1640

金属间化合物资料讲解

金属间化合物资料讲解

1、什么是金属间化合物,性能特征?答:金属间化合物:金属与金属或金属与类金属之间所形成的化合物。

由两个或多个的金属组元按比例组成的具有不同于其组成元素的长程有序晶体结构和金属基本特性的化合物。

金属间化合物的性能特点:力学性能:高硬度、高熔点、高的抗蠕变性能、低塑性等;良好的抗氧化性;特殊的物理化学性质:具有电学、磁学、声学性质等,可用于半导体材料、形状记忆材料、储氢材料、磁性材料等等。

2、含有金属间化合物的二元相图类型及各自特点?答:熔解式金属间化合物相:在相图上有明显的熔化温度,并生成成分相同的液相。

通常具有共晶反应或包晶反应。

化合物的熔点往往高于纯组元。

分解式金属间化合物相:在相图上没有明显的熔解温度,当温度达到分解温度时发生分解反应,即β<=>L+α。

常见的是由包晶反应先生成的。

化合物的熔点没有出现。

固态生成金属间化合物相:通过有序化转变得到的有序相。

经常发生在一定的成分区间和较无序相低的温度范围。

通过固态相变而形成的金属间化合物相,可以有包析和共析两种不同的固态相变。

3、金属间化合物的溶解度规律特点?答:(1)由于金属间化合物的组元是有序分布的,组成元素各自组成自己的亚点阵。

固溶元素可以只取代某一个组成元素,占据该元素的亚点阵位置,也可以分布在不同亚点阵之间,这导致溶解度的有限性。

(2)金属间化合物固溶合金元素时有可能产生不同的缺陷,称为组成缺陷(空位或反位原子)。

但M元素取代化合物中A或B时,A和B两个亚点阵中的原子数产生不匹配,就会产生组成空位或组成反位原子(即占领别的亚点阵位置)。

(3)金属间化合物的结合键性及晶体结构不同于其组元,影响溶解度,多为有限溶解,甚至不溶。

表现为线性化合物。

(4)当第三组元在金属间化合物中溶解度较大时,第三组元不仅可能无序取代组成元素,随机分布在亚点阵内,而且第三组元可以从无序分布逐步向有序化变化,甚至生成三元化合物。

4、金属间化合物的结构类型及分类方法?(未完)答:第一种分类方法:按照晶体结构分类(几何密排相(GCP相)和拓扑密排相(TCP相))。

金属间化合物的晶体结构

金属间化合物的晶体结构

12、Cu3Ti型结构
化学式: A3B ;
—A —B
12、 Cu3Ti型结构 —A —B
—A —Bຫໍສະໝຸດ 8、L21型结构 化学式: A2BC; 结 构:L21型—体心正方晶系;
—A —B —C
9、C11b型结构
化学式: AB2; 结 构:C11b型—体心正方晶系;
—A —B
10、hcp型结构
10、hcp型结构
11、DO19型结 构
化学式: A3B ;
—A —B
11、DO19型结 构 —A —B
1、面心立方结构
[001]
a
[100]
a
a
[010]
2、L12型结构
化学式:A3B; 结 构:L12型—面心正方晶系;
—A —B
[001]
c
[100]
a
a
[010]
3、L10型结构
化学式:AB; 结 构:L10型—面心正方晶系; 特点:[001]方向上是由仅含 A原子组成的原子面与仅含B原子的原子面交替重叠 堆垛而成,所以[100]、[010]方向上的点阵常数与[001]方向的不一样,把[001]视 为c轴,其他两轴为a轴;
—A —B
[001]
c
[100]
a
a
[010]
4、DO22型结构
化学式:A3B; 结 构:DO22型—面心正方晶系;
—A —B
5、体心立方结 构
6、B2型结构
化学式:AB; 结 构:B2型—体心正方晶系;
—A —B
7、DO3型结构
化学式: A3B ; 结 构:DO3型—体心正方晶系;

fe3sn2化学键构成 及fe-sn红外吸收峰

fe3sn2化学键构成 及fe-sn红外吸收峰

fe3sn2化学键构成及fe-sn红外吸收峰Fe3Sn2是一种由铁和锡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它属于金属间化合物,具有一种特殊的晶体结构。

在这个结构中,铁原子和锡原子以特定的方式排列并形成化学键。

化学键是原子之间相互吸引力的结果。

在晶体中,化学键的形成使得原子在相对稳定的位置上保持。

在Fe3Sn2中,铁原子和锡原子之间形成了金属键。

金属键是由金属原子之间的电子云形成的,具有一种共享电子的特殊性质。

在金属键中,电子云的共享使得金属原子在晶格结构中保持紧密排列。

这种排列使得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

金属键也使得金属具有一定的延展性和塑性,可以被加工成各种形状。

Fe3Sn2的晶体结构由铁和锡原子组成的四面体和八面体网状结构组成。

在这个结构中,铁原子位于四面体空间中,而锡原子位于八面体空间中。

这种结构使得Fe3Sn2具有特定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Fe3Sn2的红外吸收峰可以通过红外光谱来确定。

红外光谱是一种用于确定化合物中化学键类型和连接强度的方法。

它基于分子中各种化学键在红外光谱中的特定吸收频率。

在Fe3Sn2中,锡原子和铁原子之间的金属键会导致特定的红外吸收峰出现。

锡原子和铁原子之间的金属键通常在红外光谱中表现为吸收峰的强度较强、频率较低的区域。

这是因为金属键通常比其他化学键更强且更低频。

除了金属键,Fe3Sn2中还可能存在其他化学键,如金属与金属之间的晶格键和金属与非金属之间的键。

这些键的存在也会导致不同的红外吸收峰出现。

总之,Fe3Sn2是由铁和锡元素组成的金属间化合物。

它的化学键主要由金属键组成,具有特殊的晶体结构。

Fe3Sn2在红外光谱中表现为具有强吸收峰的低频区域。

研究Fe3Sn2的红外吸收峰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它的化学性质和结构特征。

l12型金属间化合物

l12型金属间化合物

l12型金属间化合物
L12型金属间化合物是一种具有特殊结构和性质的化合物,由两
种或更多种不同的金属组成。

它的名称源于其晶体结构,其中每个金
属原子周围都围绕着另一个金属原子,并且它们的位置是六边形排列。

在本文中,我们将重点探讨L12型金属间化合物的结构、性质和应用。

第一步,探究L12型金属间化合物的结构。

L12型金属间化合物
的结构类似于钻石晶体。

它是立方晶系,具有密堆序列。

其中一个原
子在每个正八面体后面站立并居中。

每个金属原子周围都有12个相邻
的金属原子,这也是该化合物名称L12的来源。

第二步,探究L12型金属间化合物的性质。

L12型金属间化合物
的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和耐蚀性,同时也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

由于
其晶体结构的稳定性,L12型金属间化合物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和耐腐蚀性。

另外,L12型金属间化合物的机械性能也很优异,因为其晶体结构不但允许金属原子处于相同的位置,而且也允许其他元素存在。

第三步,探究L12型金属间化合物的应用。

由于其独特的结构和
性质,L12型金属间化合物在许多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它在航空和航天领域中用作关键零部件材料,因为它具有优异的高温稳定性
和高机械性能。

此外,它还用于制造高速轮轴和螺旋桨轴等船舶零部件,因为这些元素可以有效地减少轴的重量并提高轴的强度和刚度。

综上所述,L12型金属间化合物具有特殊的结构和性质,具有许
多广泛的应用,非常值得研究和开发。

§2-5 合金与金属间化合物常见晶体结构

§2-5 合金与金属间化合物常见晶体结构

2.3合金相结构[1]虽然纯金属在工业中有着重要的用途,但由于其强度低等原因,因此,工业上广泛使用的金属材料绝大多数是合金。

所谓合金是指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经熔炼、烧结或其他方法组合而成并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组成合金的基本的独立的物质称为组元。

组元可以是金属和非金属元素,也可以是化合物。

例如,应用最普遍的碳钢和铸铁就是主要由铁和碳所组成的合金;黄铜则为铜和锌的合金。

改变和提高金属材料的性能,合金化是最主要的途径。

欲知合金元素加人后是如何起到改变和提高金属性能的作用,首先必须知道合金元素加人后的存在状态,即可能形成的合金相及其组成的各种不同组织形态。

而所谓相是合金中具有同一聚集状态、同一晶体结构和性质并以界面相互隔开的均匀组成部分。

由一种相组成的合金称为单相合金,而由几种不同的相组成的合金称为多相合金。

尽管合金中的组成相多种多样,但根据合金组成元素及其原子相互作用的不同,固态下所形成的合金相基本上可分为固溶体和中间相两大类。

固溶体是以某一组元为溶剂,在其晶体点阵中溶入其他组元原子(溶质原子)所形成的均匀混合的固态溶体,它保持着溶剂的晶体结构类型;而如果组成合金相的异类原子有固定的比例,所形成的固相的晶体结构与所有组元均不同,则称这种合金相为金属化合物。

这种相的成分多数处在A在B中溶解限度和B在A中的溶解限度之间,因此也叫做中间相。

合金组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所形成的合金相的性质主要是由它们各自的电化学因素、原子尺寸因素和电子浓度三个因素控制的。

2.3.1固溶体固溶体晶体结构的最大特点是保持着原溶剂的晶体结构。

根据溶质原子在溶剂点阵中所处的位置可将固溶体分为置换固溶体和间隙固溶体两类,下面即来分别加之讨论。

1.置换固溶体当溶质原子溶入溶剂中形成固溶体时,溶质原子占据溶剂点阵的阵点,或者说溶质原子置换了溶剂点阵的部分溶剂原子,这种固溶体就称为置换固溶体。

金属元素彼此之间一般都能形成置换固溶体,但溶解度视不同元素而异,有些能无限溶解,有的只能有限溶解。

l12型金属间化合物

l12型金属间化合物

l12型金属间化合物
L12型金属间化合物是一种具有特殊结构和性质的金属化合物。

它由两种或多种金属原子组成,通过离子键或共价键相互结合而成。

这种化合物的结构特点是金属原子排列成一种特殊的有序晶体结构,称为L12结构。

L12结构具有高度对称性和三维空间有序性,因此在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方面表现出许多独特的特性。

L12型金属间化合物的研究非常重要,它们在材料科学和工程学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高温合金、催化剂、磁性材料、超导材料、电子材料等方面都有重要的应用。

此外,L12型金属间化合物还具有很好的耐高温、耐腐蚀、耐热疲劳等性能,因此也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能源、汽车等领域。

目前,L12型金属间化合物的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

研究人员正在探索这些化合物的性质、结构和合成方法,以进一步开发它们的应用潜力。

预计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L12型金属间化合物将会在更多新领域得到应用,并为人类的生活和工作带来更多的便利和创新。

- 1 -。

金属间化合物的结构

金属间化合物的结构

金属间化合物的结构引言:金属间化合物是由两种或更多种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具有特殊的结构和性质。

本文将重点介绍金属间化合物的结构特点,并以几种典型的金属间化合物为例进行详细探讨。

一、晶体结构金属间化合物的晶体结构多种多样,常见的有离子型、共价型和金属型结构。

其中,离子型结构由阳离子和阴离子组成,阴阳离子之间通过离子键结合。

共价型结构则由共价键连接金属原子和非金属原子,形成共价键网络。

金属型结构是金属间化合物中最常见的结构类型,金属原子通过金属键连接形成三维金属晶体结构。

二、NaCl型结构NaCl型结构是金属间化合物中最简单的一种结构类型。

它由阳离子和阴离子以八面体配位方式排列而成。

常见的NaCl型金属间化合物包括氯化钠(NaCl)、氟化钠(NaF)等。

这种结构具有高度的离子性,具有较高的熔点和硬度。

三、CsCl型结构CsCl型结构是一种简单立方结构,其中阳离子和阴离子分别位于晶体的立方体中心和顶点位置。

铯氯化物(CsCl)即为典型的CsCl型金属间化合物。

CsCl型结构具有较高的离子性和较低的对称性,熔点一般较高。

四、锌刚石型结构锌刚石型结构是一种典型的共价型结构,其中金属原子和非金属原子通过共价键连接。

锌刚石型结构的典型代表是硼化硅(SiC),它具有高硬度、高熔点和良好的导热性能。

五、体心立方型结构体心立方型结构是金属间化合物中常见的一种结构类型,其中金属原子位于立方体的顶点和体心位置。

典型的体心立方型金属间化合物包括铁素体、铬铁、镍铁等。

体心立方型结构具有较高的密堆度和较低的对称性。

六、六方最密堆积结构六方最密堆积结构是一种典型的金属型结构,其中金属原子按照最密堆积方式排列。

常见的六方最密堆积金属间化合物有钛(Ti)、锆(Zr)、钨(W)等。

六方最密堆积结构具有高度的对称性和较高的密堆度。

七、其他结构类型除了上述几种典型的金属间化合物结构外,还存在许多其他的结构类型,如六方密堆积结构、简单四方结构、钙钛矿结构等。

三元材料结构

三元材料结构

三元材料结构是指由三种不同元素组成的材料的晶体结构。

在三元材料中,每个元素都占据着特定的晶格位置,并且它们的相互排列方式决定了材料的晶体结构。

常见的三元材料结构包括:
1. 金属间化合物结构:金属间化合物是由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在金属间化合物结构中,金属原子和非金属原子以一定的比例排列在晶格点上,形成一种有序的结构。

例如,钢中的铁碳化合物就是一种金属间化合物结构。

2. 半导体合金结构:半导体合金是由两种或更多种不同的半导体材料组成的材料。

在半导体合金结构中,不同的半导体材料的晶格结构相互交错,形成一种复杂的晶体结构。

半导体合金具有比单一半导体材料更好的电子性能,常用于电子器件中。

3. 陶瓷复合材料结构:陶瓷复合材料是由陶瓷基体和其他材料(如金属、聚合物等)组成的复合材料。

在陶瓷复合材料结构中,陶瓷基体和其他材料以一定的比例混合在一起,并形成一种特定的结构。

陶瓷复合材料具有较高的强度、硬度和耐磨性,常用于高温、高压和耐腐蚀的环境中。

这些三元材料结构的特点和性质取决于元素的种类、比例和排列方式。

通过调整元素的组成和结构,可以获得具有特定性能的材料,满足不同领域的需求。

金属间化合物的晶体结构

金属间化合物的晶体结构

金属间化合物的晶体结构金属间化合物是由两种或多种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具有特殊的晶体结构。

这些化合物通常具有高硬度、高熔点和良好的导电性等特性,因此广泛应用于材料科学和工程领域。

本文将介绍金属间化合物的晶体结构和其形成原因。

1.铜金属间化合物:铜金属间化合物的典型晶体结构是CuAl2或CuZn5等。

在这些化合物中,铜原子通常占据体心或面心位置,形成一个紧密堆积的结构。

在这种结构中,铜原子与其他金属原子之间有共价键和金属键的形成,使得化合物具有高强度和硬度。

2.镍基金属间化合物:镍基金属间化合物通常具有复杂的晶体结构,如Al3Ni2、Ni3Al等。

这些化合物中,镍和铝原子按照一定比例堆积在一起,形成由金属键和共价键组成的三维网络。

这种结构使得镍基金属间化合物具有高熔点、高硬度和良好的抗腐蚀性能。

3.钛金属间化合物:钛金属间化合物的晶体结构种类较多,常见的有TiAl、TiNi等。

在这些化合物中,钛原子和其他金属原子形成各种晶格结构,如体心立方、面心立方等。

这些化合物具有高硬度、高熔点、较低密度和良好的抗腐蚀性能。

4.铁基金属间化合物:铁基金属间化合物的晶体结构也较为复杂,常见的有Fe3Al、Fe2Ti等。

这些化合物中,铁原子和其他金属原子按照一定比例排列在一起,形成复杂的晶格结构。

这种结构使得铁基金属间化合物具有高硬度、高熔点和良好的热稳定性。

1.金属元素之间的原子半径差异:金属原子的半径决定了化合物的晶格结构。

如果两种金属元素的原子半径差异较小,它们可能会形成固溶体,而不会形成金属间化合物。

然而,如果差异较大,它们通常会形成金属间化合物。

2.金属元素之间的电负性差异:金属元素之间的电负性差异也会影响金属间化合物的形成。

如果两种金属元素的电负性相差较大,它们通常会形成金属间化合物,而不是固溶体。

3.金属元素的原子堆积方式:金属原子的堆积方式也影响着金属间化合物的晶体结构。

不同的原子堆积方式会导致不同的晶体结构。

ir金属间化合物 析氧 -回复

ir金属间化合物 析氧 -回复

ir金属间化合物析氧-回复Ir金属间化合物,即由铱金属与其他元素形成的化合物。

其中一个常见的例子是IrO2,即二氧化铱。

铱是一种稀有的贵金属,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和高的熔点。

这使得铱在各种领域中有广泛的应用,包括电子、化学、医疗和航空航天等。

与其他贵金属一样,铱也能形成多种金属间化合物,这些化合物一般具有独特的性质和应用。

IrO2是一种结构稳定的金属间化合物,其晶体结构属于金红石结构。

它是由铱原子和氧原子组成的晶格构成的。

IrO2具有高度的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这使得它在许多领域中有着重要的应用。

下面我们一步一步来详细介绍IrO2的合成和性质。

首先,IrO2可以通过多种方法合成。

其中一种常用的方法是热分解IrCl3或Ir(CO)2Cl2等无机铱化合物。

这些化合物在高温下分解,产生IrO2。

另一种方法是通过溶液合成,通过合成IrCl6 2- 配合物,并经过适当的处理和反应条件,得到IrO2。

这些方法都可以得到高纯度的IrO2。

IrO2具有许多重要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首先,它是一种具有高导电性的氧化物。

这种高导电性主要归因于铱原子具有d 5和d 6电子配置,从而导致IrO2在电子传输方面表现出良好的性能。

因此,IrO2常常作为电极材料用于电化学和能源存储领域中的应用。

此外,IrO2还表现出良好的催化活性。

它是一种重要的催化剂,具有优异的电催化性能。

IrO2可以在许多电化学反应中起到催化剂的作用,例如氧气演化反应和还原反应。

这些催化性能使得IrO2在水分解、电池和光电领域中具有重要的应用。

另外,IrO2的光学性质也引起了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

由于其特殊的晶体结构和能带结构,IrO2在可见光和紫外光区域具有良好的吸收和发射特性。

因此,IrO2可以作为光催化剂用于水分解和环境净化等领域。

总之,Ir金属间化合物IrO2是一种重要的化合物,具有多种优异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它的合成和性质被广泛研究,这使得IrO2在电子、化学和能源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金属间化合物熔体结构

金属间化合物熔体结构

金属间化合物的优良性能
金属间化合物可以作为良好的功能材料,用于开发新型半导体,有些具有超导 性和磁性。因而金属间化合物被广泛应用在半导体、记忆合金、贮氢材料、牙 科材料、高亮度电子原材料及触媒材料等领域。
化合物形成合金熔体结构特点
Experimental structure factors and pair correlation functions of liquid Ag–Ga(Sn) alloys at 1000 C. The circles represent the diameter of the Fermi sphere 2kF; the bars indicate the minima of the Friedel-oscillations.
含化合物金属熔体结构的共存理论
含化合物金属熔体结构的共存理论
共存理论对含化合物金属熔体的看法
1、含化合物金属熔体由不同金属正离子、电子和化合物分子组成。由于金属 正离子和电子处于电中性状态, 所以也可以说含化合物金属熔体由原子和分 子组成。 2、原子和分子之间进行着动态平衡反应,如:
xA+yB=AxBy
金属间化合物熔体结构
学生:康慧君 学号:09B909034
主 要 内 容
金属间化合物形成合金简介
熔 体 结 构
金 属 间 化 合 物
化合物形成合金熔体结构特点 含化合物金属熔体结构的共存理论 化合物金属熔体结构共存理论的应用
金属间化合物形成合金简介
金属间化合物研究背景
1914年,“金属间化合物”这一名词首次从一般的正常化合物中单独区分出来, 到目前为止已经发现了大约25000种以上金属间化合物。金属间化合物一般指由 两个或更多的金属组元按比例组成的具有不同于其组成元素的长程有序晶体结 构和金属基本特征的化合物。近年来,GaAs、Bi2Te3、CdS之类的半导体化合物 也包括在金属间化合物之中,并且扩大到元素周期表中硫左侧类金属和非金属 元素(氢除外)之间所构成的二元及多元系内出现的所谓中间相。

alni3化学成分

alni3化学成分

alni3化学成分
AlNi3是一种金属间化合物,由铝(Al)和镍(Ni)组成。

金属间化合物是由两种或更多种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通常具有特定的晶体结构和物理性质。

在AlNi3中,铝和镍以一定的比例结合在一起,形成特定的晶体结构。

从化学成分的角度来看,AlNi3中铝和镍的比例是1:3,这意味着每个铝原子与三个镍原子结合。

这种比例对于金属间化合物的性质和特性具有重要影响。

铝和镍作为过渡金属,它们的电子结构和化学性质不同,因此它们在化合物中的比例会影响化合物的性质。

从物理性质的角度来看,AlNi3可能具有特定的晶体结构,比如属于立方晶系或者其他晶体结构。

它的物理性质可能包括密度、熔点、导电性等方面的特点,这些性质与其化学成分密切相关。

从应用角度来看,AlNi3可能具有特定的用途。

金属间化合物常常具有特殊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因此可能用于特定的工业领域,比如作为催化剂、材料合金、电子器件等方面。

总的来说,AlNi3作为金属间化合物,其化学成分决定了其物
理和化学性质,以及可能的应用领域。

深入研究其化学成分对于理解其性质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金属间化合物

金属间化合物
第一、利用门捷列夫的元素周期表,略加修改后将 每个元素排序,序号即为独立因素μ,也称为门捷列 夫序数(the Mendeleev number)。因素μ为纯粹 的由实验得到的,但它基本符合元素周期表的排列 顺序,因此它包含了原子大小及原子外层电子的排 布规律。
2.2.1几何密排相特点
以体心立方结构为基 的长程有序结构
➢ CuZn型(B2型) 化学式为பைடு நூலகம்B。Cu
原子占据体心位置, Zn原子占据各顶角, 典型例子有AlNi, AuCd等。
CuZn型(B2型)
2.2.1几何密排相特点
以体心立方结构为基的长 程有序结构
➢ Fe3Al型(D03型)
化学式为A3B。Al占据X位 置,其余位置为Fe原子所占据; 如果增加Al含量,Al原子将占 据Y位置,直到Al原子占满X和 Y点阵位置。当Al原子占满X和 Y位置时,就成为了B2结构, 化学式为FeAl。典型例子有 Cu3Al,Li3Be,Fe3Si等。
CuAuⅡ型等 MgCu2相 MgZn2相 MgNi2相
2.1晶体结构分类
几何密排相 ➢ 定义:由密排面按不同方式堆垛而成的。 ➢ 类型:面心立方、体心立方、密排六方结
构为基的长程有序结构和长周期超点阵。 ➢ 特点:较高的对称性,位错运动滑移面较
多,是有利于得到塑性。
2.1晶体结构分类
堆垛密排相
A ssessed T i - A l p h ase d i ag r am .
外因:温度,压强 内因:
➢ 原子百分比, ➢ 结合能因素, ➢ 原子尺寸因素, ➢ 原子序数因素, ➢ 负电性,
➢ 电子浓度。 内在因素相互关联并非 独立参量。
L10 D019
D022
2.3晶体结构的稳定性

先进金属结构材料-金属间化合物结构材料

先进金属结构材料-金属间化合物结构材料

基本结构
DO3 超结构:
以Fe3Al 为其代表。Al 只占X之上,其余为 Fe 原子所占据。如果增加 Al含量,Al原子将占据 Y位置,直到FeAl成分, Al 原 子 占 满 X 和 Y 点 阵 位置,就成为B2结构。 另外一个例子是Fe3Si。
基本结构
DO19或Mg3Cd型超点 阵
相 当 四 个 密 堆 六 角 亚 点阵穿插组成。其中 Cd 占 据 一 个 亚 点 阵 , Mg占据三个亚点阵。
化合物
Nb5Si3 Mo5Si3 Ti5Si3 MoSi2 Mo3Si Nb3Al Nb2Al NbSi2
V3Si Nb2Al NbBe17 Ti5Ge3 Cr3Si Cr2Nb NbAl3 Ti3Sn NbBe12 Fe2Zr ZrBe13 NiAl
熔点(℃) 2480 2180 2130 2030 2025 1963* 1940* 1930 1925 1871 1800* 1800* 1770 1720 1680* 1680* 1672* 1645 1645* 1640
典 型 的 例 子 有 : Ni3Al 、 Al3U、Co3V、FeNi3、 FePd3。
Au
Cu
基本结构
L11(CuPt的菱方超结构)
有序化后,原面心立方的 (111)面交替的被Cu及 Pt原子所占据,晶体结构 发生变形由立方变成菱方。 CuPt是唯一的一个例子。
基本结构
L10(CuAu I超结构)
Sij ijdr
影响大小的主要因素是原子间的距离r和原子轨道的相对取 向。
共价键表现出明显的方向性就主要取决于重叠积分对原子间 相对取向的依赖。
成键方向性
在金属间化合物组成原子间存在着具有显著方向性的共价键。 如Fox和Tabbemor利用功能电子衍射对β/ NiAl 的几个低角结 构因子进行了精确的测定,所给出的变形电荷密度分布图 (如下)清楚地显示了Ni-Al之间具有明显方向性的共价键作 用的存在。

1-3固溶体的晶体结构1-4金属间化合物的晶体结构(1)

1-3固溶体的晶体结构1-4金属间化合物的晶体结构(1)
E AA ≈ E BB E AA + EBB ≈ E AB (无序) , < E AB (偏聚); 2
E AA + EBB 〉 E AB (部分或完全有序) 2
有序固溶体: 有序固溶体 溶质原子与溶剂原子分别占据固定位置, 溶质原子与溶剂原子分别占据固定位置,每个晶胞
例如: 中溶质和溶剂原子之比都是一定的 。例如:在Cu-Al合 - 合 金中,Cu:Al原子比是 :1或3:1时从液态缓冷条件下可 原子比是1: 或 : 时从液态缓冷条件下可 金中 : 原子比是 形成有序的超点阵结构,用 形成有序的超点阵结构 用CuAl或Cu3Al来表示 或 来表示
化合物分别称为β相 相 相 化合物分别称为 相、γ相、ε相。
尺寸因素和电化学因素对结构也有影响. 尺寸因素和电化学因素对结构也有影响.电子浓度 值为21/14结构。 密排六方结构。
3.受原子尺寸因素控制的化合物 3.受原子尺寸因素控制的化合物 当两种原子半径相差很大的元素形成化合物时, 当两种原子半径相差很大的元素形成化合物时,倾 向于形成间隙相与间隙化合物, 向于形成间隙相与间隙化合物,而中等程度差别时则倾 向形成拓扑密堆相。 向形成拓扑密堆相。 1)间隙相与间隙化合物: 1)间隙相与间隙化合物: 间隙相与间隙化合物 通常是由过渡族金属原子与原子半径小于0.1nm 通常是由过渡族金属原子与原子半径小于0.1nm 所组成。 的非金属元素氮 的非金属元素氮、氢、碳、硼所组成。 (1)当 <0.59(Δr>=41%)时 (1)当rX/rM<0.59(Δr>=41%)时,形成具有简单晶体结构 的化合物, fcc、bcc、hcp或简单立方 或简单立方, 的化合物,如fcc、bcc、hcp或简单立方,通常称它们 间隙相,相应的分子式也较简单, MX、 为间隙相,相应的分子式也较简单,如M4X、M2X、MX、 MX2等。

先进金属结构材料-金属间化合物2011

先进金属结构材料-金属间化合物2011
低密度高温结构金属间化合物材料:
指比重小于8.0g/cm3、使用温度在600℃以上的一类 高温结构材料。
化合物
Nb5Si3 Mo5Si3 Ti5Si3 MoSi2 Mo3Si Nb3Al Nb2Al NbSi2
V3Si Nb2Al NbBe17 Ti5Ge3 Cr3Si Cr2Nb NbAl3 Ti3Sn NbBe12 Fe2Zr ZrBe13 NiAl
TiCr2
熔点(℃) 1625 1607 1600 1582 1560 1552 1550 1540 1500 1460 1397 1382 1340 1326 1260 1300 1342 1320 1312 1152
密度
7.66 4.52 4.20 4.12 8.23 2.25 6.90 6.70 4.04 3.90 7.41 7.80 6.60 4.98 8.24 9.09 8.90 5.60 6.00 5.89
应用状况
△ △ ◎ △ △ △ △ ◎ △ △ ◎ △ △ △ ◎ ◎ ◎ ◎ ○

高温结构材料发展的示意图
2 金属间化合物的基本 结构和键合特征
金属间化合物的基本结构
晶体结构分为两大类:
fcc、bcc、hcp衍生结构 复杂结构(拓扑密排相TCP、硅化物复杂
结构)
L12 亦称Cu3Au I超点阵
熔点(℃) 2480 2180 2130 2030 2025 1963* 1940* 1930 1925 1871 1800* 1800* 1770 1720 1680* 1680* 1672* 1645 1645* 1640
密度
7.16 8.20 4.38 6.31 8.97 7.29 6.80 5.66 6.47 6.87 3.23 5.94 6.46 7.68 4.52 5.29 2.48 7.69 2.72 5.88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属间化合物的结构
金属间化合物是指由两种或两种以上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具有特殊的结构和性质。

在金属间化合物中,金属原子以不同的方式排列,形成了多种不同的结构类型。

以下将介绍几种常见的金属间化合物结构。

1. 立方晶系
立方晶系是金属间化合物中最常见的结构类型之一。

在立方晶系中,金属原子以球形或立方体的形式排列。

最典型的例子是体心立方(BCC)和面心立方(FCC)结构。

在体心立方结构中,每个金属原子都位于一个立方体的顶点和中心,而在面心立方结构中,每个金属原子都位于立方体的八个顶点和一个面心。

2. 八面体晶系
八面体晶系是另一种常见的金属间化合物结构类型。

在八面体晶系中,金属原子通常以八面体的形式排列。

最典型的例子是菱形晶系和闪锌矿晶系。

在菱形晶系中,每个金属原子都与三个相邻的金属原子相连,形成一个菱形结构。

而在闪锌矿晶系中,每个金属原子都与六个相邻的金属原子相连,形成一个八面体结构。

3. 钙钛矿晶系
钙钛矿晶系是一种复杂的金属间化合物结构类型,具有多种不同的
变体。

在钙钛矿晶系中,金属原子和非金属原子以一定的比例混合,形成一种特殊的结构。

最典型的例子是钙钛矿(CaTiO3)和钙铁矿(CaFeO3)结构。

在钙钛矿结构中,金属原子和非金属原子分别位于八面体和四面体的顶点和中心。

4. 层状晶系
层状晶系是一种特殊的金属间化合物结构类型,具有多层结构。

在层状晶系中,金属原子和非金属原子以层状的形式排列。

最典型的例子是石墨烯和层状双氧化硅结构。

在石墨烯结构中,碳原子以六边形的形式排列,形成一个平面的层状结构。

而在层状双氧化硅结构中,硅原子和氧原子以四面体的形式排列,形成一个三维的层状结构。

金属间化合物具有多种不同的结构类型,每种结构类型都具有其独特的性质和应用。

通过对金属间化合物结构的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其性质和应用,为材料科学和化学领域的发展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