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刑法分论》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刑法期末考试题及答案详解

刑法期末考试题及答案详解一、选择题1. 根据刑法规定,以下哪项行为构成故意伤害罪?A. 因误会而伤害他人B. 故意伤害他人身体C. 因正当防卫而伤害他人D. 因紧急避险而伤害他人答案:B详解:故意伤害罪是指故意非法损害他人身体健康的行为。
选项A 属于过失伤害,选项C和D属于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不构成犯罪。
2. 以下哪种情形下,行为人可以不负刑事责任?A. 行为人醉酒后犯罪B. 行为人患有精神疾病C. 行为人犯罪后自首D. 行为人犯罪后立功答案:B详解:根据刑法规定,患有精神疾病且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人,在犯罪时不负刑事责任。
选项A中的醉酒不是免责条件,选项C和D中的自首和立功可以作为量刑情节,但不是免责条件。
二、简答题1. 简述刑法中的正当防卫。
答案:正当防卫是指为了保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或者个人的人身、财产等合法权益,对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行为,采取的制止侵害行为的行为。
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但防卫行为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2. 什么是紧急避险?答案:紧急避险是指为了避免对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或者个人的人身、财产等合法权益造成严重损害,对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行为,采取的制止侵害行为的行为。
紧急避险不负刑事责任,但避险行为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三、案例分析题案例:张某在夜晚回家途中,发现李某正在盗窃张某的自行车。
张某为了阻止李某,用砖头击打李某头部,导致李某重伤。
1. 张某的行为是否构成正当防卫?为什么?答案:张某的行为构成正当防卫。
因为张某是在保护自己的财产权益,且李某正在实施盗窃行为,张某的行为是为了制止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
2. 如果张某的行为构成正当防卫,是否需要负刑事责任?答案:张某的行为虽然构成正当防卫,但需要判断其防卫行为是否明显超过必要限度。
如果张某用砖头击打李某头部的行为是制止盗窃行为所必需的,且没有造成不应有的重大损害,则张某不负刑事责任。
刑法分论复习题答案

刑法分论复习题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以下哪种行为不构成犯罪?A. 故意伤害他人身体B. 盗窃他人财物C. 捡到钱包未归还D. 故意损毁他人财物2. 以下哪项不是犯罪的构成要件?A. 行为人B. 行为C. 犯罪动机D. 法律后果3. 根据刑法规定,以下哪种情况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刑事责任?A. 犯罪后自首B. 犯罪后逃逸C. 犯罪后毁灭证据D. 犯罪后拒不认罪4. 刑法中关于共同犯罪的规定,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只有主犯承担刑事责任B. 从犯不承担刑事责任C. 教唆犯、帮助犯与主犯同等责任D. 根据参与程度和作用大小分别承担刑事责任5. 以下哪种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A. 因误会而误伤他人致死B. 因自卫过当致人死亡C. 因故意伤害他人致死D. 因疏忽大意致人死亡二、多项选择题6. 以下哪些行为可能构成贪污罪?A.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公共财物B.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C.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非法收受他人财物D.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7. 刑法中关于正当防卫的相关规定,以下哪些说法是正确的?A. 正当防卫只能针对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B. 正当防卫不能明显超过必要限度C. 正当防卫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D. 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8. 以下哪些情形下,犯罪人可以被判处死刑?A. 故意杀人B. 强奸妇女C. 贪污数额特别巨大D. 危害国家安全三、简答题9. 简述刑法中关于自首的定义及其法律效果。
四、案例分析题10. 张某因与邻居发生争执,故意将邻居打伤,造成邻居轻伤。
请分析张某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并说明理由。
五、论述题11. 论述刑法中关于未成年人犯罪的特殊规定及其意义。
六、结束语本复习题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刑法分论的相关知识,通过对不同题型的练习,加深对刑法分论的理解,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刑法分论试题及答案(1)

刑法分论试题本试卷共页,满分100 分;考试时间:180 分钟;考试方式:闭卷一、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1.甲以强奸为目的劫持乙至家中地洞中,对其多次强奸,因无钱支付儿子学费将乙出卖。
甲某的行为构成( C )A.拐卖妇女罪的情节加重犯(奸淫被拐卖的妇女的)B.非法拘禁罪、强奸罪、拐卖妇女罪三罪,要并罚C.非法拘禁罪、强奸罪、拐卖妇女罪,其中非法拘禁罪与强奸罪系牵连犯,从一重定处定强奸罪,对甲以强奸罪与拐卖妇女罪并罚D.非法拘禁罪与拐卖妇女罪的情节加重犯(奸淫被拐卖的妇女的),应并罚。
2、丁某盗窃某单位财务室只盗得该单位盖了公章的空白支票,丁私刻了财务印章盖上并填写了金额二万元取出,丁某的行为构成( D )A、盗窃罪 B.伪造金融票证罪C.伪造金融票证罪和金融票据诈骗罪数罪D.伪造金融票证罪和金融票据诈骗罪,但只从一重罪定处3、如果某乙将信用卡交给某甲保管并告之了密码时,某甲私下用该信用卡取了5万元现金使用且拒不归还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某甲构成侵占罪 B.某甲构成盗窃罪C.某甲构成诈骗罪 D.某甲构成信用卡诈骗罪4.铁路附近的农民李某为走近道,将牛赶过铁路时正遇一火车驶来,牛受惊李某怎么赶也不动,致火车发生脱轨事故,有二节车箱翻车,直接经济损失三百多万元。
李某构成(A )。
A过失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B交通肇事罪C铁路运营安全事故罪D过失毁坏交通设施罪5.关于自伤,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 B )?A.军人在战时自伤身体、逃避军事义务的,成立战时自伤罪B.帮助有责任能力成年人自伤的,不成立故意伤害罪C.受益人唆使60周岁的被保险人自伤、骗取保险金的,成立故意伤害罪与保险诈骗罪D.父母明知精神病儿子要自伤,有能力制止故意不制止的,构成故意伤害罪6.甲预谋拍摄乙与卖淫女的裸照,迫使乙交付3万元财物。
一日,甲请乙吃饭,叫卖淫女丙相陪。
饭后,甲将乙、丙送上车。
乙、丙刚到乙宅,乙便被老板电话叫走,丙亦离开。
刑法分论期末考试复习题

刑法分论期末考试复习题刑法分论期末考试复习题随着学期的结束,各种期末考试也如影随形地来临。
对于学习刑法分论的学生来说,期末考试是检验他们对于刑法知识掌握程度的重要时刻。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复习刑法分论,下面将列举一些常见的考试复习题,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罪刑法定原则1. 什么是罪刑法定原则?2. 罪刑法定原则的作用是什么?3. 罪刑法定原则的构成要素有哪些?二、刑法犯罪的主体1. 什么是犯罪主体?2. 犯罪主体的分类有哪些?3. 请列举一些限制刑事责任能力的情况。
三、犯罪的客体1. 什么是犯罪的客体?2. 犯罪的客体可以是什么?3. 犯罪的客体与犯罪的对象有何区别?四、犯罪的主观方面1. 什么是犯罪的主观方面?2. 犯罪的主观方面有哪些要素?3. 主观方面的主观故意与过失有何区别?五、犯罪的客观方面1. 什么是犯罪的客观方面?2. 犯罪的客观方面有哪些要素?3. 犯罪的客观方面与犯罪的结果有何关系?六、刑事责任的种类1. 什么是刑事责任?2. 刑事责任的种类有哪些?3. 不同刑事责任种类的适用条件是什么?七、犯罪的共犯与从犯1. 什么是共犯与从犯?2. 共犯与从犯的区别是什么?3. 共犯与从犯的刑事责任如何确定?八、刑法的适用1. 什么是刑法的适用?2. 刑法的适用原则有哪些?3. 刑法的适用问题与刑法的解释有何关系?九、紧急避险与正当防卫1. 什么是紧急避险与正当防卫?2. 紧急避险与正当防卫的区别是什么?3. 紧急避险与正当防卫的适用条件有哪些?十、刑法的法定解释1. 什么是刑法的法定解释?2. 刑法的法定解释的作用是什么?3. 刑法的法定解释与刑法的适用有何关系?以上是一些常见的刑法分论考试复习题,希望对大家的复习有所帮助。
在复习过程中,同学们要注重理解和记忆刑法的基本概念和原则,同时要善于运用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刑法分论作为刑法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法律思维和刑事司法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刑法分论试题答案

刑法分论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题所给的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本部分1-10题,共10分,每题1分。
1、宋某欠肖某现金3万元,肖某多次向宋某索要,但宋某以种种借口拖延不还。
肖某遂与他人将宋某骗出非法拘禁,使用暴力方法逼其还债,致使宋某左眼伤残,丧失视力。
肖某的行为应如何定罪?()A.非法拘禁罪B.故意伤害罪C.非法拘禁罪、故意伤害罪D.绑架罪2、某一国有保险公司理赔人季某指使他人故意虚报保险事故,由自己进行虚假理赔,骗取保险金20余万元据为己有。
季某的行为构成何罪?()A.保险诈骗罪B.虚假理赔罪C.贪污罪D.侵占罪3、某企业生产的一批外贸供货产品因外商原因无法出口,该企业采用伪造出口退税单证和签订虚假买卖合同等方法,骗取出口退税50万元(其中包括该批产品已征的产品税、增值税等税款19万元)。
对该企业应当如何处理?()A.以合同诈骗罪处罚B.以偷税罪处罚C.以骗取出口退税罪处罚D.以偷税罪和骗取出口退税罪并罚4、甲发现乙刚从银行取款出来,便尾随至人少处,抢下乙的手提包便逃。
乙穷追不舍,快追上时,甲掏出尖刀猛地刺向乙,致乙死亡。
甲的行为构成()A、过失致人死亡罪B、抢劫罪C、抢夺罪和故意杀人罪D、故意杀人罪5、某甲和某乙合谋盗窃一电器仓库,由某乙先配制一把“万能钥匙”,数日后,某乙将配制的钥匙交给某甲,二人约定当晚12点在仓库门口见面后行窃。
晚上,某乙因害怕案发后受惩,未到现场。
而某甲如约到现场后,因未等到某乙,便用“万能钥匙”打开库房,窃得手提电脑二部,价值人民币2万元,销赃后得赃款13000元。
事后,某甲分300元给某乙,某乙推脱后分文未取。
某乙的行为属于下列哪个选项?()A.不构成犯罪B.构成盗窃罪,但属于犯罪中止C.构成盗窃罪,但属于犯罪未遂D.与某甲一起构成盗窃罪既遂6、某甲与某乙系国家机关工作的同事,平时有隙。
为报复某乙,某甲向公安机关作虚假匿名举报,诬告某乙曾在一歌舞厅嫖娼,有“陪侍女”某丙为证。
刑法分论试题及答案(1)

刑法分论试题本试卷共页,满分100 分;考试时间:180 分钟;考试方式:闭卷一、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1.甲以强奸为目的劫持乙至家中地洞中,对其多次强奸,因无钱支付儿子学费将乙出卖。
甲某的行为构成( C )A.拐卖妇女罪的情节加重犯(奸淫被拐卖的妇女的)B.非法拘禁罪、强奸罪、拐卖妇女罪三罪,要并罚C.非法拘禁罪、强奸罪、拐卖妇女罪,其中非法拘禁罪与强奸罪系牵连犯,从一重定处定强奸罪,对甲以强奸罪与拐卖妇女罪并罚D.非法拘禁罪与拐卖妇女罪的情节加重犯(奸淫被拐卖的妇女的),应并罚。
2、丁某盗窃某单位财务室只盗得该单位盖了公章的空白支票,丁私刻了财务印章盖上并填写了金额二万元取出,丁某的行为构成( D )A、盗窃罪 B.伪造金融票证罪C.伪造金融票证罪和金融票据诈骗罪数罪D.伪造金融票证罪和金融票据诈骗罪,但只从一重罪定处3、如果某乙将信用卡交给某甲保管并告之了密码时,某甲私下用该信用卡取了5万元现金使用且拒不归还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某甲构成侵占罪 B.某甲构成盗窃罪C.某甲构成诈骗罪 D.某甲构成信用卡诈骗罪4.铁路附近的农民李某为走近道,将牛赶过铁路时正遇一火车驶来,牛受惊李某怎么赶也不动,致火车发生脱轨事故,有二节车箱翻车,直接经济损失三百多万元。
李某构成(A )。
A过失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B交通肇事罪C铁路运营安全事故罪D过失毁坏交通设施罪5.关于自伤,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 B )?A.军人在战时自伤身体、逃避军事义务的,成立战时自伤罪B.帮助有责任能力成年人自伤的,不成立故意伤害罪C.受益人唆使60周岁的被保险人自伤、骗取保险金的,成立故意伤害罪与保险诈骗罪D.父母明知精神病儿子要自伤,有能力制止故意不制止的,构成故意伤害罪6.甲预谋拍摄乙与卖淫女的裸照,迫使乙交付3万元财物。
一日,甲请乙吃饭,叫卖淫女丙相陪。
饭后,甲将乙、丙送上车。
乙、丙刚到乙宅,乙便被老板电话叫走,丙亦离开。
刑法分论测试题完整版

刑法分论测试题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刑法分论测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40分)1.关于前科报告制度以下说法正确的是(B )A.依法受刑事处罚的人,在上学、就业时应如实向有关单位报告自己曾受过刑事处罚B.依法受刑事处罚的人,在入伍、就业时应如实向有关单位报告自己曾受过刑事处罚C.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被判处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人,可以免除前科报告义务D.审判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被判处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人,应当免除前科报告义务2. 中国公民甲在境外被一外国间谍组织收买,接受该间谍组织指派,回国搜集某沿海军事基地情报。
甲的行为构成( A )A.间谍罪B.为境外窃取、刺探国家秘密罪C.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D.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3.关于叛逃罪的说法正确的是( B )A.本罪的主体是国家工作人员B. 只要掌握国家秘密的国家工作人员叛逃境外或者在境外叛逃的,就应从重处罚C. 只有掌握国家绝密的国家工作人员叛逃境外或者在境外叛逃的,才能从重处罚D. 掌握国家秘密的国家工作人员叛逃境外或者在境外叛逃的,必须受在履行公务期间擅离岗位条件的限制4. 根据刑法的规定,破坏交通工具罪的法定对象有(D )A.火车、汽车、电车、拖拉机B.汽车、电车、船只、摩托车C.电车、船只、航空器、火车轨道D.船只、航空器、火车、汽车、电车5. 甲见固定在河道中放置航标灯的小船适宜做猪食槽,就砍断锚链,将小船拖回家。
所幸航标灯灭失的情况被及时发现,才避免了船毁人亡的结果。
甲的行为构成( B )A.破坏交通工具罪 B.破坏交通设施罪的既遂C.破坏交通设施罪的未遂 D.盗窃罪6. 组织、领导、参加恐怖活动后,又实施杀人、爆炸、绑架犯罪的,我国刑法规定应当( D )A.以故意杀人罪、爆炸罪、绑架罪从重处罚B.以组织、领导、参加恐怖组织罪从重处罚C.择一重罪处罚D.依照数罪并罚的规定处罚7. 甲在生产作业期间,违反操作规程造成供电线路短路,引起火灾,烧毁厂房,致3名工人死亡,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千万元。
刑法分论期末试题及答案

刑法分论期末试题及答案一、简答题(共40分)1. 制定和修改刑法的原则有哪些?(8分)答案:制定和修改刑法时,应遵循以下原则:(1)刑法的法制性原则:刑法的制定必须依照法律程序,经过合法的立法机关采取正式的法律形式,确保刑法的实施和运用具有法律效力。
(2)刑法的实效性原则:刑法必须能够对犯罪行为起到威慑、预防和制裁的作用,确保刑法的实施能够达到预期的目的。
(3)刑法的适用性原则:刑法的内容和规定必须符合社会实际情况和司法实践的需要,切实保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4)刑法的公正性原则:刑法的制定必须尊重和保障人权、平等和公正原则,确保刑法的适用不受个人、身份、地位等因素的干扰。
(5)刑法的协调性原则:刑法与其他相关法律的规定要相互协调和配合,确保刑法在司法实践中能够得到正确、全面的运用。
2. 刑法分论的基本内容有哪些?(8分)答案:刑法分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基本内容:(1)刑法总则:包括刑法的目的、原则、适用范围、构成要件和责任等基本概念和规定,为刑法的具体应用提供指导。
(2)罪刑法定原则:明确规定犯罪与刑罚之间的关系,要求刑罚的适用必须在法律的明文规定下进行,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
(3)各类犯罪罪名和构成要件:对各类犯罪行为的名称、构成要件和相关制度进行具体规定,包括经济犯罪、暴力犯罪、侵犯人身权利犯罪等。
(4)刑罚和刑事责任制度:规定刑罚的种类、幅度和适用条件,明确刑事责任的指责对象和承担方式。
(5)刑事审判程序和判决执行制度:对刑事审判的程序和程序保障措施进行规定,确保刑法的适用和司法公正的实现。
3. 什么是累犯制度?累犯制度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8分)答案:累犯制度是刑法中的一项制度,指的是对于已经有一次以上犯罪前科的人,对其再次犯罪时加重刑罚的规定。
累犯制度的目的和意义主要有以下几点:(1)威慑犯罪的发生:累犯制度对于已经有犯罪前科的人,通过提高刑罚幅度,起到威慑犯罪的作用,减少再次犯罪率,维护社会治安。
刑法分则期末试题及答案

刑法分则期末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哪项不属于国家刑事法律的基本原则?A. 法无禁止即可自由B. 法无禁止即可做C. 法无授权即可禁止D. 法无授权即可限制答案:B. 法无禁止即可做2. 以下哪个行为不属于刑法规定的犯罪行为?A. 故意杀人B. 抢劫C. 非法占有D. 诈骗答案:C. 非法占有3. 下列关于刑事责任的表述中,错误的是?A. 一般规定年满十四周岁的为刑事责任年龄B. 精神病人在能力未复苏前不负刑事责任C. 刑事责任年龄以下的人犯罪,不予追究刑事责任D. 严重精神障碍的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情况下,不负刑事责任答案:C. 刑事责任年龄以下的人犯罪,不予追究刑事责任4. 下列不属于犯罪法律适用中的基本原则的是?A.法律不溯及既往B.法无禁止即可自由C.法无禁止即可做D.数量原则答案:D. 数量原则5. 下列哪个不属于自卫过当的情况?A. 防卫过当,造成不应有的严重后果B. 击退已非必要的进攻C. 正当防卫后,对异动人员捕获并加以打击D. 出于紧急情况的防卫行为,致不应伤害或者死亡结果答案:C. 正当防卫后,对异动人员捕获并加以打击二、简答题1. 请简要解释合法防卫的法律规定。
合法防卫是指在遭受非法侵害时,为了保护自己或者他人的合法权益,采取必要的防卫行为所产生的行为后果不负刑事责任的法律规定。
合法防卫的要件包括:非法侵害、危害性和必要性、违法情节、必要防卫行为的方式方法。
非法侵害指他人的违法侵害行为,如非法侵入、非法抢夺等。
危害性和必要性是指自卫行为所产生的危害应当不超过正在受到的非法侵害的危害,并且必要性要求自卫行为是为了制止、阻止或者打击正在进行的非法侵害行为。
违法情节包括主观方面的故意情节和过错情节。
必要防卫行为的方式方法要符合正当防卫的要求,即与侵害行为相对应,不得超过必要的限度。
2. 如何判断正当防卫过当?请举例说明。
正当防卫过当是指在正当防卫情节下,因采取的防卫行为过于激烈或者行为后果不应有的严重所表现出的防卫行为。
刑法分论参考答案

刑法分论测试题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B2.A3.B4.D5.B6.D7.C8.A9.D 10.C11.B 12.B 13.B 14.D 15.A16.C 17.B 18.A 19.C 20.B21.B 22.D 23.C 24.A 25.D26.D 27.D 28.B 29.C 30.B31.A 32.C 33.C 34.D 35.C36.B 37.D 38.A 39.B 40.B二、多项选择题1.ABCD 2. ABCD 3.BD 4.ABD 5.BC6.BCD7.BCD8.AB9.ABC 10.ABC11.ABCD 12.ABCD 13.ABCD 14.ABCD 15.ABCD16.ABCD 17.AC 18.ABC 19.AB 20.ABC21.ABCD 22.ABCD 23.AC 24.ABC 25.ABCD三、简答题1.强奸未遂与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的区别(1)侵犯客体不同。
前者侵犯的是妇女的性的不可侵犯的自由权利;后者是妇女的人格尊严。
(2)客观方面不同。
前者是违背妇女意志,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强制猥亵或者侮辱妇女。
猥亵,是指除轩滛以外的,以满足自己性欲或者挑逗他人引起性欲的有伤风化的淫秽行为;侮辱,是指公然贬低妇女人格、损害妇女形象的行为。
(3)主体方面。
前者是年满14周岁的自然人,通常情况下是男子,但妇女可以成为强轩罪的共犯;后者是年满16周岁的自然人,通常情况下是男子,但也可以由妇女单独构成。
(4)主观方面。
前者是故意,且是具有奸淫目的的直接故意;后者也是故意,但不具有奸淫目的。
2. 非法拘禁罪与绑架罪的区别(1)侵犯客体不同:非法拘禁侵犯的客体是公民的人身权利,即自由活动的权利;绑架罪侵犯的客体是公民的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
(2)主观方面不同:非法拘禁主观是以限制他人人身自由为目的,绑架主观是以通过限制他人人身自由获取钱财为目的;或以其作为人质。
(3)客观方面不同:非法拘禁罪是通过限制人身自由的方式把人限制在一个固定的区域内使其无法自由行动;绑架罪则是以非法占有他人财物为目的采用暴力胁迫或其他手段限制他人人身自由索要钱财。
刑法-刑法分论考试试题及解析

刑法-刑法分论考试试题及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12小题.每题1.0分,共12.0分。
请从以下每一道考题下面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
)第1题甲男与乙女发生纠纷,乙将脏物泼在甲的身上,甲便揪住乙的上衣,并向乙的下身猛击几拳;乙骂声不止,甲便唤来自家圈养的大公狗,在有许多围观村民的情况下,甲扒下乙的裤子,使其当众赤裸身体,并叫狗扑在乙的身上。
甲的行为构成何罪?A 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B 侮辱罪C 公然猥亵罪D 诽谤罪【正确答案】:A【本题分数】:1.0分【答案解析】[解析] 甲男以压制被害人反抗的暴力将被害妇女的裤子扒下,侵犯了被害人的性羞耻的权利,构成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
同时具有当众实施的情节,属于此罪的情节加重犯。
第2题张某乘坐出租车到达目的地后,故意拿出面值100元的假币给司机钱某,钱某发现是假币,便让张某给10元零钱;张某声称没有零钱,并执意让钱某找零钱。
钱某便将假币退还张某,并说:“算了,我也不要出租车钱了。
”于是,张某对钱某的头部猛击几拳,还吼道:“你不找钱我就让你死在车里。
”钱某只好收下100元假币,找给张某90元人民币。
张某的行为构成何罪?A 使用假币罪B 敲诈勒索罪C 抢劫罪D 强迫交易罪【正确答案】:C模考吧网提供最优质的模拟试题,最全的历年真题,最精准的预测押题!【本题分数】:1.0分【答案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抢劫罪与相关犯罪的区分。
选项A:张某仅使用了面值100元的假币,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伪造货币等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00年9月8日)第3条,要求面额的标准为4000元以上,显然张某使用100元假币的行为不构成持有、使用假币罪,因而选项A错误。
选项B与C:本题真正的易混点在这里。
敲诈勒索罪与抢劫罪的界限主要在于用胁迫方法实施的非法占有财物的行为如何定性。
就本题的情形而言,二罪的区别主要有:(1) 实施威胁的时间不同。
(完整word版)2014高校刑法分论期末考试试卷综述

2014—2015学年第1学期期末考试《刑法学分论》答卷B(供院(系) 法学专业班使用)总分合计人(签名)________________ 评卷复核人(签名)________________一、单项选择题( 每题只有一项是正确的,每题1 分,共20 分)1。
下列犯罪中,单位不能成为犯罪主体的是()A。
集资诈骗罪 B.贷款诈骗罪C。
票据诈骗罪D。
信用证诈骗罪2。
关于盗窃罪,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半夜醒来,发现小偷乙进入自己的房间行窃,但是甲胆小如鼠,发现乙身高体壮,长相残酷无情,且想到自己家中无太多值钱财物,就蒙头大睡,在乙出门之际,甲大声呼喊,乙的行为构成抢夺罪.B。
甲与乙、丙、丁共同经营果园,甲受托经营管理果园,甲将果园的水果全部摘掉出卖并携款潜逃的行为构成盗窃罪,而非侵占罪。
C.甲聘用乙为其装修祖传的房屋,乙发现甲房屋墙中藏有大量金条,由于该金条系甲祖上流传,甲并不知道墙中有金条的事实,所以甲对金条没有占有的意思和事实,乙将其占有己有的行为属于侵占(遗失物)罪。
D.甲乘坐出租车后,将手机遗忘在出租车上,司机没有察觉,后来的乘客丙发现后将手机拿走。
由于甲已经将财物遗失,所以不可能占有财物,手机对甲而言是遗忘物;由于司机没有认识到手机的存在,所以司机没有占有的意思,手机也不归司机占有,所以丙的行为只能定侵占(遗忘物)罪3。
某人将正在使用的铁道上的道钉拆下盗卖,其行为构成:()A。
盗窃罪 B.破坏交通设施罪C。
破坏交通工具罪D。
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4.下列关于抢劫罪的,正确的有()A.民工某甲外出打工时将菜刀放在棉被中捆好,背在身上,实施抢夺时被警察抓获,后查看棉被时发现了菜刀。
民工某甲构成准抢劫,应定抢劫罪.B.乙经常邀约甲的妻子打麻将,为此导致甲夫妻不和.某日乙又将甲妻邀至乙家打麻将,甲得知后来到乙的住处,掀翻麻将桌,打了乙几耳光,并对乙说:“你破坏了我的家庭,必须赔偿5000元。
”乙只好掏了5000元给甲,甲构成抢劫罪.C。
法学《刑法分论》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刑法》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5分)1.某甲与某乙投宿同一旅馆同一房间,某甲得知乙是一家大公司的采购员,携带一笔巨款,准备进货。
于是晚上某甲便机请乙喝听装饮料(内掺有安眠药),乙服后很快就错昏睡不醒,某甲便乘机将某乙携带现金的皮包扭开,拿走定货现金15000元。
甲的行为构成(D )。
A.盗窃罪B.诈骗罪C.抢夺罪D.抢劫罪2.甲、乙二人某天晚上携带凶器潜入商店准备进行抢劫,但在进店后发现值班人员睡着了,两人就在没有使用凶器的情况下取得大量商品。
甲乙的行为构成(A )。
A.盗窃罪B.抢劫罪C.抢劫罪预备和盗窃罪D.抢夺罪3.甲偷乙的自行车被乙当场抓住,甲为挣脱逃跑而将乙打成重伤。
甲的行为构成(A )oA.抢劫罪B.故意伤害罪C.抢劫罪和故意伤害罪D.抢夺罪和故意伤害罪4.甲自己饮酒过量醉倒在路旁,乙从此经过,见有机可乘,就将甲身上的钱掏走,钱包内有现金850元。
甲的行为构成(C )。
A.抢劫罪B.抢夺罪C.盗窃罪D.抢劫罪和盗窃罪5.甲系某宾馆服务员,在上班期间,经常乘客人不在房间之机,窜入房内以旅客的名义偷打国内、国际长途电话。
甲的行为构成(B )。
A.贪污罪B.盗窃罪C.侵占罪D.不构成犯罪6.王某盗窃正在使用中的电话线数额不大,但造成了严重后果。
王某的行为构成(B )oA.盗窃罪B.破坏公用电讯设施罪C.盗窃罪和破坏公用电讯设施罪D.危害公共安全罪7.盗窃由单位已盖好印章的空白转帐支票,并冒充签发支票单位的人员向商店骗购大量货物的,应定(A )oA.盗窃罪B.票据诈骗罪C.盗窃罪和票据诈骗罪D.诈骗罪8.甲盗窃了某单位印鉴齐全的空白转帐支票,自己不到商店使用。
于是甲找到邻居乙,对乙说:捡到一张支票,请乙帮忙去商店买些高级音响,并许诺给乙一台录象机。
乙跑到商场签发单位的人员骗购了大量高档音响。
乙的行为属于(C )oA.盗窃罪B.盗窃共犯C.票据诈骗罪D.票据诈骗罪的共犯9.甲、乙二人为了游玩,多次偷开汽车并将其遗弃,严重扰乱工作、生产秩序并造成严重损失,甲乙的行为构成(A )oA.盗窃罪B.流氓罪C.扰乱社会秩序罪D.破坏生产经营罪10.甲系某股份有限公司的会计,因其家庭住房紧张,急需一笔资金购房。
刑法分论试题及答案

刑法分论试题及答案【篇一:刑法分论期末考试复习题(全)整合版】第四编罪刑各论一、危害国家安全罪1.某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甲借到m国探亲的机会滞留不归。
一年后甲受雇于n国的一个专门收集有关中国军事情报的间谍组织,随后受该组织的指派潜回中国,找到其在某军区参谋部工作的战友乙,以1万美元的价格从乙手中购买了3份军事机密材料。
对甲的行为应如何处理? (2002年试卷二第11题)a、以叛逃罪论处b、以叛逃罪和间谍罪论处c、以间谍罪论处d、以非法获取军事秘密罪论处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间谍罪和叛逃罪的构成要件(时间要件)。
叛逃罪的构成要件中主体必须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叛逃的时间必须是在履行公务期间。
犯罪时间、地点和方法大部分犯罪中并没有什么意义,但是,在个别犯罪中却是犯罪构成要件的要素。
例如,军人违反职责罪中的很多规定要求军人违反职责必须是在“战时”和“战场”,刑法第340条的非法捕捞水产品罪和第341条第2款的非法狩猎罪都要求要有特定的犯罪时间、犯罪地点和特定的方法,包括“禁渔期、禁猎期或者禁渔区、禁猎区以及使用禁用的工具、方法。
”一、判断题1.煽动分裂国家罪、颠覆国家政权罪、叛逃罪的法定刑中不包括死刑。
(对)2. 武装叛乱、暴乱罪属于结果犯。
(错)3.是否危害国家安全,是区分危害国家安全罪与非罪或危害国家安全罪与其他犯罪的重要标准。
(对)4.投敌叛变罪,是指中国公民投奔敌方营垒,或者在被捕、被俘以后投降敌人,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
(对)5.背叛国家罪、分裂国家罪、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属于危害国家安全罪。
(错)6.投敌叛变罪、分裂国家罪的主体为特殊主体。
(错)7.犯背叛国家罪、分裂国家罪、颠覆国家政权罪、叛逃罪的,可以并处没收财产。
(对)8. 资敌罪,是指战时供给敌人武器装备、军用物资资敌的行为。
(对)9.策动、胁迫、勾引、收买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武装部队人员、人民警察、民兵进行武装叛乱或者武装暴乱的,依照武装叛乱、暴乱罪从重处罚。
刑法分论期末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拐卖妇女儿童罪:以出卖为目的,拐骗、绑架、收买、贩卖、中转、接送妇女、儿童的行为。
盗窃罪: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盗窃数额较大的公司财物,或者入户盗窃、多次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公私财物的行为。
洗钱罪:明知是毒品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恐怖组织犯罪、走私犯罪、贪污贿赂犯罪、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犯罪、金融诈骗犯罪的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而掩饰、隐瞒其来源和性质的行为。
危害公共安全罪:故意或者过失地实施危害不特定或多数人的生命、健康、重大公司财产或者公共生活安全的行为。
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生产者或者销售者违反产品质量法规或者工商行政管理法规,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销售金额5万元以上的行为。
污染环境罪:违反国家规定,排放、倾倒或者处置有放射性的废物、含传染病病原体的废物、有毒物质或者其他有害物质,严重污染环境的行为。
危害国家安全罪:故意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国家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安全的行为。
背叛国家罪:勾结外国,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的行为。
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以造谣、诽谤或者其他方式煽动、颠覆国家主权、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的行为。
叛逃罪: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或者掌握国家秘密的国家工作人员,在履行公务期间,擅离岗位,叛逃境外,或者正在境外叛逃,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
间谍罪:参加间谍组织或者接受间谍组织及其代理人的任务,或者为敌人指示鸿基目标的行为。
危害公共安全罪:故意或者过失地实施危害不特定或者多数人的生命、健康、重大公私财产或者公共生活安全的行为。
主观方面+手段+危害公共安全放火罪:故意用放火焚烧公私财物的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爆炸罪:故意引起爆炸,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投放危险物质罪:故意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危险物质,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使用与放火、爆炸、决水、投放危险物质等危险性相当的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刑法分论期末考试练习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1、关于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主体的描述哪个选项是错误的?A.从事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的生产者B.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的主体不包括单位C.从事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的销售者D.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的主体包括自然人正确答案:B2、关于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的描述哪个选项是错误的?A.“以次充好”,是指以低等级、低档次产品冒充高等级、高档次产品,或者以残次、废旧零配件组合、拼装后冒充正品或者新产品的行为B.“不合格产品”,是指不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第二十六条第二款规定的质量要求的产品C.“以假充真”,是指将不是该品牌的产品,贴上该品牌的标签,冒充该品牌的产品进行销售的行为D.“在产品中掺杂、掺假”,是指在产品中掺入杂质或者异物,致使产品质量不符合国家法律、法规或者产品明示质量标准规定的质量要求,降低、失去应有使用性能的行为正确答案:C3、下列选项中属于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的犯罪对象的是( )A.珍稀植物制品B.名贵汽车C.武器弹药D.淫秽的影片、录像带、录音带、图片或者书刊正确答案:B4、伪造货币罪的客体是?A.社会管理秩序B.公民的财产权益C.国家的货币管理制度D.国家的财产权益正确答案:C5、关于伪造货币罪错误的是?A.采用机制、手工等方法,非法制造假货币B.意图使之进入流通的行为C.伪造曾经发行过但是现在没有流通的货币D.是指仿照货币的式样、票面、图案、颜色、质地和防伪标记等特征正确答案:C6、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金额的计算方式下列描述哪一项是正确的?A.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的数额,以行为人所吸收的资金全额计算,案发前后已归还的数额,应当作为量刑情节酌情考虑B.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的数额,以行为人所吸收的资金全额计算,案发前后已归还的数额,可以作为量刑情节酌情考虑C.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的数额,以行为人所吸收的资金全额计算,案发前后已归还的数额,应予以扣减D.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的数额,以行为人所吸收的资金全额计算,若将吸收的金额用于正常的生产活动,则应该对该部分资金进行扣减正确答案:B7、洗钱罪的客体包括?A.公民个人的财产权益B.国家的金融管理秩序和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C.国家的财产权益D.公民的健康权正确答案:B8、关于诈骗罪的理解和认定,下列哪个选项是正确的?()A.甲发现乙出国后其房屋无人居住,便伪造房产证,将该房租给丙住了一年,收取租金2万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法学《刑法分论》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正确答案:D.已经携带凶器但未使用、伤害他人的。
A.为了使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正确答案:C.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
A.甲利用在国家机关工作之便,出售公民个人信息获利2万元B.乙为讨债公司出售孙某的个人信息,获利1万元C.丙在网络上散布出售公民个人信息的广告,招揽出售信息生意,获利3万元D.丁与外国人交易,出售公民个人信息,获利4万元正确答案:ABCD。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我国刑法的量刑情节?()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我国刑法的执行机关?()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我国刑法的犯罪形态?()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我国刑法的犯罪构成要件?()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我国刑法的刑罚种类?()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我国刑法的刑罚执行制度?()B.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工作人员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犯罪的C.外国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或者公民犯罪的D.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工作人员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的下列哪些属于我国刑法对犯罪主体的规定?()C.无国籍人犯罪的,可以适用我国刑法,但是仅限于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或者公民犯罪的案件D。
单位可以成为某些犯罪的主体3下列哪些情况可以成为我国刑法中的因果关系?() A。
甲欲杀害乙,于是用刀砍乙,乙受伤倒地,甲以为乙已经死亡,于是离去,乙在回家的路上因流血过多而死亡B。
甲欲杀害乙,将乙推下井中,井水极浅,乙不能生活在水面之上,在挣扎中被淹死C。
甲欲杀害乙,向乙开枪射击,乙身中数弹,但并未致命,在送往医院的路上因流血过多而死亡D。
甲欲杀害乙,将乙推下山崖,山崖下是条湍急的河流,乙掉入河中被淹死4下列哪些属于我国刑法对共同犯罪的规定?() A。
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的,是共同犯罪B。
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的,不认为是共同犯罪C。
有共同犯罪中的教唆犯和帮助犯之分D。
对于共同犯罪中的主犯应当按照其所参与的或者组织指挥的全部犯罪处罚5下列哪些属于我国刑法对自首的规定?() A。
自动投案并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行为是自首B。
自首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C。
不是出于自动投案或者并非出于真心悔罪而被迫交代自己罪行的行为不能视为自首D。
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也可以构成自首6下列哪些属于我国刑法对缓刑的规定?()A。
被判处拘役或者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罪犯可以适用缓刑B。
被判处管制或者宣告缓刑的罪犯在刑罚执行期间可以减刑C。
对累犯不得适用缓刑D。
被判处拘役或者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罪犯,如果犯罪情节较重,有再犯可能的,不得适用缓刑7下列哪些属于我国刑法对减刑的规定?() A。
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的罪犯,在执行期间确有悔改或者立功表现,可以适用减刑B选项1正确答案是:D。
单行刑法是国家以单行法规的形式专门规定某一类犯罪及其后果或者刑法某一事项的法律。
正确答案:C.对水资源依赖性强,易受气候影响这一选项实际上是水电站的缺点,而不是优点。
水电站的优点包括可再生能源、环保性高、发电量大、稳定性好、运营成本低等。
而缺点包括对水资源依赖性强、易受气候影响、建设周期长、投资成本高等。
A.水电站会改变河流的自然流态,影响水生生物的生存环境。
B.水电站会排放大量温室气体,加剧全球气候变化。
C.水电站建设过程中可能会造成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
正确答案:B.水电站会排放大量温室气体,加剧全球气候变化。
水电站不会排放大量温室气体,反而是可再生能源的一种,对于减缓全球气候变化有着积极的作用。
其他选项都是水电站对生态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
水电站的建设阶段包括项目建议书阶段、可行性研究阶段和设计阶段。
施工阶段是具体实施的阶段,不属于建设阶段。
答:水电站的工作原理是利用水流驱动水轮机转动,水轮机带动发电机转动,从而将水能转化为电能。
水通过管道进入水轮机,水流冲击叶片使其转动,同时产生旋转力矩传递给发电机,发电机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输出。
答:水电站的优点包括可再生能源、环保性高、发电量大、稳定性好、运营成本低等。
而缺点包括对水资源依赖性强、易受气候影响、建设周期长、投资成本高等。
答:我国水电站的发展现状是装机容量和发电量均居世界前列,但开发程度还有待提高。
未来趋势是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加强能源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同时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使用一些心理学相关的术语,这些术语可以表达我们的情感、思维和行为。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心理学专业术语,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心理学的领域。
潜意识:这是指我们头脑中没有意识到但在某种程度上影响我们行为和情绪的那一部分。
潜意识包括我们的本能和冲动,以及我们没有完全意识到或不愿意面对的情感和想法。
自我:这是指我们对自己身份和价值观的认知和认同。
我们的自我是由我们的自尊、自信和自我效能等构成的。
投射:这是指我们将自己的情感或想法投射到其他人身上,认为他们有与我们相同的情感或想法。
例如,当我们感到孤独时,我们可能会认为其他人也感到孤独。
防御机制:这是指我们在面对压力或焦虑时使用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
例如,当我们感到害怕时,我们可能会变得愤怒或避免面对问题。
移情:这是指我们对其他人产生的情感反应,通常是因为他们与我们的某个人物有关联。
例如,当我们看到一个老人时,我们可能会感到同情,因为我们想起了我们的祖父母。
反移情:这是指我们对其他人产生的情感反应,但这种反应是因为我们自己的情感或需要而产生的。
例如,当我们感到孤独时,我们可能会对其他人产生反感或嫉妒。
认知失调:这是指我们的行为或信仰与我们的价值观不一致时产生的不适感。
例如,如果我们非常注重健康但同时又吃垃圾食品,我们可能会感到认知失调。
归因理论:这是指我们对他人行为的原因进行解释的一种方式。
归因理论包括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两种,前者是指我们认为他人的行为是由于其内在因素造成的,后者是指我们认为他人的行为是由于外部环境造成的。
动机:这是指推动我们采取行动的原因或动力。
我们的动机可以是内在的(例如追求幸福感)或外部的(例如获得奖励)。
情绪调节:这是指我们对自己的情绪进行管理和控制的能力。
情绪调节包括自我安慰、自我暗示和自我激励等方法。
以上就是一些常见的心理学专业术语,希望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心理学的相关概念和知识。
yǐng zi yǐng zi dǎ le bǎn dēng按照拼音的顺序,把下面的字母排列起来。
(10分)o e i u ü b p m f d t n l g k h j q x z s r l q i u v y w a o e i u v h x z c s zh ch sh ngd f j k h i c n o p q r t u v w x y z b g l m z s x y w v h ti j q k l m n o p r s t u v w x y z a e i o u(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和字义都正确的一项是:A.喝水(hē)喝彩(hè)B.喝水(hē)喝问(hè)C.喝水(hē)喝彩(hē)D.喝水(hē)喝问(hē)(4)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和字义都正确的一项是:A.种地(zhòng)种树(zhǒng)B.种地(zhòng)种花(zhǒng)C.种地(zhǒng)种树(zhòng)D.种地(zhǒng)种花(zhòng)____________,方能闻声百里。
法的特征是指法区别于其他社会规范的基本特性。
与其他社会规范相比,法具有规范性、国家意志性、强制性、权利义务一致性和正当程序性等特征。
思想意识性不是法的特征。
法理学是关于法律现象的最一般的理论,其研究对象包括:法律现象的性质与规律性、法律制度的产生与发展、法律实践的经验总结、法律价值的概念与分类等。
因此,选项A、B、D都属于法理学的研究对象。
选项C“法律实践的经验总结”属于部门法的研究范畴,不属于法理学的研究对象。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当代中国法理学的研究范畴?()C.法律移植与本土化D.法律实施中的文化因素当代中国法理学的研究范畴主要包括:法的起源与本质、法的价值与作用、法律移植与本土化等。
法律实施中的文化因素属于部门法的研究范畴,不属于法理学的研究范畴。
因此,选项D“法律实施中的文化因素”是不属于当代中国法理学的研究范畴。
A.法理学的研究方法B.法理学的基本范畴C.法理学的学科体系D.法理学的实践应用法理学是关于法律现象的最一般的理论,其研究内容包括:法理学的研究方法、法理学的基本范畴、法理学的学科体系等。
而法理学的实践应用不属于法理学的研究内容,而是属于部门法的研究范畴。
因此,选项D“法理学的实践应用”是不属于法理学的研究内容。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中国法理学的研究范畴?()A.中国法律的起源与本质B.中国法律文化的特点与影响C.中国法律体系的构建与完善D.中国法律职业的道德要求与规范正确答案是:D.中国法律职业的道德要求与规范。
中国法理学的研究范畴主要包括:中国法律的起源与本质、中国法律文化的特点与影响、中国法律体系的构建与完善等。
而中国法律职业的道德要求与规范属于部门法的研究范畴,不属于中国法理学的研究范畴。
因此,选项D“中国法律职业的道德要求与规范”是不属于中国法理学的研究范畴。
A.糟糕(zāo)糟糕(zāo)糟糕(zāo)B.行走(háng)银行(háng)行家(háng)C.藏族(zàng)宝藏(zàng)藏书(zàng)D.教书(jiāo)教师(ji āo)教育(jiāo)解析:B项“行走”的“行”应读“xíng”,C项“藏书”的“藏”应读“cáng”,D项“教书”的“教”应读“jiào”。
A.云宵风骚独领风骚B.绚丽绚烂层林尽染C.凋零凋谢百媚千娇D.凝重庄重仪态万方解析:A项“云宵”应为“云霄”;C项“百媚千娇”应为“百媚千娇”;D项“仪态万方”应为“仪态万千”。
A.在老师的耐心指导下,同学们的写作水平不断提高。
B.从他上学的那天起,就对语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C.她总是利用空闲时间学习英语,提高自己的口语能力。
D.我们学校师生近千人参加了这场盛大的阅兵式。
解析:A项主语不一致,可将“在”放在“老师”之后;B项成分残缺,可在“对语文产生兴趣”后加上“他”;D项自相矛盾,可将“近”改为“接近”。
A.玷污(zhān)咕咚(gū)瞬间(shùn)B.糟蹋(tà)嘟囔(nang)灌木(guàn)C.抽屉(tì)脑髓(suǐ)山涧(jiān)D.玷污(zhān)咕咚(gū)瞬间(shùn)解析:A项“玷污”的“玷”应读“diàn”,B项“嘟囔”的“囔”应读“nāng”,C项“抽屉”的“屉”应读“t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