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课件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课件环境与资源保护法.ppt
二、环境的范围与分类
根据组成环境的物质和人类活动的关系不 同,分为天然环境和人文环境。
根据组成环境的物质要素的不同,分为大 气环境、水环境、土壤环境和生物环境。
根据组成环境的范围不同,分为区域环境、 地理环境、地质环境和宇宙环境等。
按照环境功能不同,分为生态环境与生活 环境
第二节 环境问题
1、不同于环境社会关系。(意志性的社会 关系、是环境与资源保护法调整的结果而 不是对象。)
2、由主体、客体、内容三要素构成。 3、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事实(行为和事件)
是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关系变化的原因。
二、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关系的主体
(一)、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关系主体的 概念:参加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关系,享 受权利承担义务的当事人。
工业革命时期:环境污染日益严重,主要 表现为工业三废污染。
三、环境问题的新发展
1、大气污染:酸雨、臭氧层的破坏、温室 效应及全球气候变暖。
2、水污染 3、土地、森林遭受严重破坏。 4、物种灭绝。 5、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
四、人类环境观
人类环境观的概念:又称人类环境价值观, 是人们对自然界的看法、观点、观念的总 和,是人类的环境社会意识。
种因素的总体。它是一个相对概念。 2、生态学上的定义:环境是围绕整个生物界并构
成生物生存的必要条件的外部空间和无生命物, 它是生物的生存环境。 3、在环境学上的定义:环境是围绕人群的空间, 及其可以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生活和发展的各种 自然因素的总称。它是以人类为中心的物质环境。
环境学上的“环境”的特点:
环境立法技术
法律的内部结构:
1、法律的逻辑结构:假定、处理、后果
2、法律规范的分类:命令、禁止、授权和任 意性规范。
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PPT 37张)
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PPT 37张) 附件:1. 环境保护法2. 大气污染防治法3. 水污染防治法4. 土壤污染防治法5. 垃圾污染防治法6. 噪声污染防治法7. 放射性污染防治法8. 环境信息公开条例9.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条例10. 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11. 水污染物排放标准12. 土壤污染物排放标准13. 噪声污染标准14. 废气废水排放限值标准15.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16. 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法17. 环境监测管理办法18. 环境应急预案管理办法19. 重点排污单位监督管理办法20. 生态补偿办法21. 生态保护红线管理办法22. 环境违法行为处罚办法23. 环境损害赔偿办法24. 废物管理办法25. 混凝土、砂石、砂浆等建材生产和施工企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26. 餐饮企业油烟排放标准27. 耕地质量标准28.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29. 土壤重金属污染风险管控标准30. 水环境质量标准31. 地下水质量标准32. 噪声环境质量标准33. 环境问题举报投诉流程34. 环境保护行政许可申请流程35. 环境监测流程36. 重点排污单位监督管理流程37. 环境损害赔偿申请流程法律名词及注释:- 环境保护法:是指我国对于环境保护的一系列法律和规定,在整个国家层面向社会公众、企事业单位、行政机关及法院提供了具有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
- 大气污染防治法:是指针对大气污染问题制定的法律法规,旨在加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减少大气污染物排放,保护大气环境,维护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 水污染防治法:是指为了防止和控制水污染,保持水环境的安全、协调和稳定而颁布的法律法规。
- 土壤污染防治法:是指为了保护土壤环境,防治土壤污染,维护农田质量和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而制定的法律法规。
- 垃圾污染防治法:是指为了有效预防和减轻垃圾对环境的污染,保护人类生存环境而制定的法律法规。
- 噪声污染防治法:是指为了保持安静的居住和工作环境,预防和控制噪声污染,维护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而颁布的法律法规。
环保法律法规培训PPT课件
(四)坚决停建产能严重过剩行业违规在建项目。认真清理产能严重过剩 行业违规在建项目,对未批先建、边批边建、越权核准的违规项目,尚未 开工建设的,不准开工;正在建设的,要停止建设。地方人民政府要加强 组织领导和监督检查,坚决遏制产能严重过剩行业盲目扩张。
.
10
这些大 米全都 是铬超 标
.
11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在如此严峻的环境形势 下,国家是如何来应对的 呢???我们又该如何应 对呢??
.
12
➢ 2013年6月8日,我国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581次会议、 2013年6月8日最高人民检察院第十二届检察委员会第7次会议通过 了《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适用 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13〕15号),自2013年6月19日 起施行。 ➢ 2013年6月14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确定了大气污染防治十 条措施,包括减少污染物排放;严控高耗能、高污染行业新增耗能; 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加快调整能源结构;强化节能环保指标约束; 推行激励与约束并举的节能减排新机制,加大排污费征收力度,加 大对大气污染防治的信贷支持等;同年9月国务院下达《大气污染防 治行动计划》(简称大气十条);2014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 《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情况考核办法(试行)》,成为“史 上最严考核”,标志我国最严格大气环境管理责任与考核制度正式 确立。
.
22
第四条 加快调整能源结构,增加清洁能源供应
(一)控制煤炭消费总量。制定国家煤炭消费总量中长期控制目标,实行 目标责任管理。到2017年,煤炭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降低到65%以下。
国家环境法PPT课件
的防治、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的保护这三类具体的 环境利用关系而由国家立法机关制定的单项法律。它们是以 综合性环境基本法的存在为前提而出现的一种环境立法现象。
7
(三)法规中的环境法规范
❖在我国法规分为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相应的作为环境 法渊源的法规也分为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法规和地方性环境 保护法规。
4
二.环境法的分类
❖按照环境法的不同目的和功能再将它们具体分为环境保护 基本法、环境污染防治法、自然保护法、循环经济与再生法 和环境侵害救济法等五大类。从法的规范、法的渊源、法的 目的、法的体系等角度考察,还可以将环境法做出环境法总 论与各论,环境宪法、环境行政法规、环境刑法、环境民法 以及环境诉讼法,国际环境法和国内环境法、环境污染防治 法和自然环境保护法等的划分。
11
赔偿责任和赔偿金额的纠纷,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由 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依照法律规定形式环境监 督管理权的部门处理,当事人对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以向 人民法院起诉。当事人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完全由于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并经及时采取合理措施, 仍然完全不能避免造成环境污染损害的,免于承担责任。 ❖ 《环境保护法》第四十二条: 因环境污染损害赔偿提起诉 讼的时效期间为三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受到污 染损害时计算。
15
(二)环境法基本理念解释
1. 环境伦理理念 2. 环境经济理念 3. 环境权益理念
16
二. 环境法的基本原则
❖ 有关环境法基本原则的解释,主要有环境政策上所要求 的作为标准以及为环境法规范中具有法拘束力的原则之 两种学说。这是因为,环境政策的制定必须基于宪法要 求,而环境法规范的确立又需同与时俱进的环境政策相 统一。
环保法律法规培训PPT课件
政府应当组织相关部门对事故进行调查处理,采 取必要的措施防止事故扩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 产损失。
法律责任
对违反水污染防治法的行为,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包括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
03
大气污染防治法律法规
大气污染防治法的基本内容
01
02
03
立法目的
为了保护和改善环境,防 治大气污染,保障公众健 康,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05
环保法律法规的执行与监管
环保法律法规的执法体系
执法机构
建立专门的环保执法机构 ,负责环保法律法规的执 行和监管。
执法人员
培训专业的环保执法人员 ,提高执法水平和能力。
执法手段
采取多种执法手段,如现 场检查、行政处罚、刑事 追究等。
环境监测与评估
环境监测
建立环境监测网络,对环境质量进行实时监测和 评估。
准,并报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备案。
企业标准
03
企业应当执行国家和地方标准,也可以制定严于国家标准和地
方标准的企业标准,并报当地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备案。
大气污染事故处理规定
• 报告制度:发生大气污染事故的企业事业单位应当立即向当地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有关部门报告。 • 应急处理: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制定大气污染事故应急预案,并组织企业事业单位进行应急演练。 • 法律责任:违反大气污染防治法规定,造成大气污染事故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或者其他
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的基本内容
适用范围
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固体废物污染环境的防治。
立法目的
为了保护和改善环境,防治固体废物污染环境,保障人体 健康,维护生态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环境保护法培训课件.ppt
加强环境法治建设的任务与要求
01
完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
加强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完善,提高法律法规的可操作性和执行
力度。
02
环境执法与监督
加强环境执法和监督,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保障公众环境权益。
03
环境教育和宣传
加强环境教育和宣传,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和参与度,营造良好的环保氛
理。
公众参与
鼓励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加强 信息公开和公众监督。
02
环境保护法的主要内容
污染防治
空气污染防治
对大气污染进行预防和 控制,包括限制燃煤、 工业废气排放等措施。
水污染防治
对水体进行保护和治理 ,包括禁止向水体排放 污水、设置排污口等措
施。
土壤污染防治
对土壤进行修复和治理 ,包括对污染土壤进行
环境保护法培训课件
汇报人:可编辑 2023-12-15
目 录
• 环境保护法概述 • 环境保护法的主要内容 • 环境保护法的实施与监管 • 环境保护法的案例分析 • 环境保护法的未来发展与挑战
01
环境保护法概述
环境保护法的定义与目的
定义
环境保护法是关于保护环境、防 治污染和其他环境问题的法律规 范的总称。
碳汇交易机制
建立碳汇交易机制,鼓励企业 通过植树造林等方式减少碳排
放。
资源节约与循环利用
资源综合利用
对资源进行综合利用,包括废物再利用、能 源回收等措施。
绿色消费
推广绿色消费理念,鼓励消费者购买环保产 品和服务。
节能减排
推广节能减排技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 少环境污染。
循环经济
发展循环经济,促进资源循环利用和废物减 量化、无害化、资源化。
环保法律法规培训ppt课件(精)
规范环保行为
培训有助于企业和个人了解环保法 律法规的具体内容和要求,从而规 范自身的环保行为,避免因违反法 规而受到处罚。
推动绿色发展
加强环保法律法规培训,有助于引 导企业和个人走向绿色发展的道路 ,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 发展。
本次培训的主要内容与收获
主要内容
本次培训涵盖了环保法律法规的基本概念、体系结构、核心内容和实施要求等 方面,重点讲解了大气、水、土壤等污染防治领域的法律法规。
国务院及其有关部门根据宪法和法律,制 定了大量的环保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如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等。
环保法律法规的历史与发展
1 2
3
起步阶段(1970年代)
我国环保法律法规建设起步较晚,20世纪70年代才开始制 定一些零散的环保法规。
发展阶段(1980-1990年代)
随着环境问题日益严重,我国加快了环保法律法规的建设步 伐,先后制定了《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等重要 法律。
宪法中的环保条款
环保基本法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其中规定了国家 保护环境的基本职责和公民的环境权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是我国环 保领域的基本法,规定了环保的基本原则 、制度、法律责任等。
环保单行法
环保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
针对特定的环境问题或资源保护对象,国 家制定了大量的环保单行法,如《水污染 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等。
环保法规对企业成本的影响
02
企业需要投入资金进行环保设施建设和运营管理,增加企业成
本。
环保法规对企业市场形象的影响
03
企业的环保表现将影响其在市场中的形象和声誉,进而影响企
业的经营和发展。
企业经营管理中环保法律法规的遵守与应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培训课件
(6)信息公开:公开主要污染物的名称、排放 方式、排放浓度和总量、超标排放情况,以及防治 污染设施的建设和运行情况。
企业的防治污染责任—末端治理
(1)达标排放;严禁逃避监管违法排污:严禁通过暗管 、渗井、渗坑、灌注或者篡改、伪造监测数据,或者不正常运 行防治污染设施等逃避监管的方式违法排放污染物。
第二十七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每年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或 者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报告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 况,对发生的重大环境事件应当及时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 员会报告,依法接受监督。
第三章 保护和改善环境
第二十八条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根据环境保护目标和治理任务, 采取有效措施,改善环境质量。
新《环境保护法》是一部"长牙齿"的法 律,是一部能对民怨极大的污染现象打出硬 拳头的法律。
新增内容
受限于原有的法律规定,长期以来,中国环保 部门的处罚力度、执法手段都相当有限,相对于 公安甚至税务和工商部门来说,环保部门一直都 是一个“软衙门”,难以震慑日益猖獗的环境违 法行为。
出台的新《环境保护法》,提供了一系列足以 改变现状、有针对性的执法利器。
第十七条 国家建立、健全环境监测制度。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制定监测规范 ,会同有关部门组织监测网络,统一规划国家环境质量监测站(点)的设置,建立监 测数据共享机制,加强对环境监测的管理。
有关行业、专业等各类环境质量监测站(点)的设置应当符合法律法规规定和监 测规范的要求。
监测机构应当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监测设备,遵守监测规范。监测机构及其负责 人对监测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负责。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PPT课件
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PPT课件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PPT课件介绍本PPT课件主要介绍了环境保护领域中的相关法律法规。
环境保护是一个全球性的重要议题,各国都纷纷制定了一系列相关的法律法规来保护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
本课件将重点介绍中国环境保护领域的法律法规。
1. 环境保护法1.1 法律概述1989年颁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领域的基本法律。
主要目的是维护和改善环境质量,保护人民群众的健康权益。
1.2 法律内容环境质量标准:规定了各种环境资源的质量标准,如空气质量标准、水质标准等。
环境影响评价:规定了环境影响评价的程序和要求,确保各项建设项目符合环境保护要求。
环境监测与检测:明确环境监测与检测的任务和责任,并规定了监测数据的公开要求。
1.3 法律效力环境保护法是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基本法律,具有最高立法效力。
2. 大气污染防治法2.1 法律概述2015年颁布,主要针对大气污染问题,旨在加强大气污染的防治工作。
通过制定严格的环境标准及控制要求,推进大气污染治理,改善空气质量。
2.2 法律内容大气环境质量标准:规定了大气环境质量的各项指标和分级标准。
大气污染源监测与排放控制:要求大气污染源监测和排放控制,防止大气污染源排放超标。
大气污染防治措施:规定了减排措施和大气污染治理的相关要求。
3. 水污染防治法3.1 法律概述2008年颁布,目的是加强水环境的保护与治理工作。
通过规定水污染的防治原则和措施,促进水污染治理,保护水资源。
3.2 法律内容水环境质量标准:规定了地表水、地下水的环境质量标准。
水污染源排放与控制:要求水污染源的排放控制,防止水体污染。
水体功能区划与准标准管理:根据不同水功能区的特点,制定相应的准标准管理措施。
4.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法4.1 法律概述2018年颁布,主要目的是依法保护生态环境,加强对生态环境损害的赔偿。
通过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推动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水平协调。
4.2 法律内容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原则:明确了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的原则和范围。
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培训课件
环保工作成效。
污染物减排统计
统计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的变化 情况,评估环保措施的实施效
果。
生态状况评估
对自然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 进行定期评估,反映环保工作
的生态效果。
社会经济影响分析
分析环保政策对社会经济发展 的影响,为政策调整提供依据
。
2024/1/28
、刑事责任等。
2024/1/28
12
水污染防治法
01 02
立法背景
为了保护和改善环境,防治水污染,保护水生态,保障饮用水安全,维 护公众健康,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制定本法 。
主要内容
规定了水污染防治的监督管理、水污染防治措施、饮用水水源保护、水 污染事故处置等内容。
2024/1/28
19
CHAPTER 05
企业环境保护法律责任与义 务
2024/1/28
20
企业环境保护的法律责任
2024/1/28
遵守环境保护法律法规
01
企业必须严格遵守国家和地方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确保生产
经营活动符合环保要求。
防治环境污染
02
企业应采取有效的污染防治措施,确保污染物达标排放,防止
对环境造成污染。
民事赔偿
因企业违法行为造成他人 损害的,企业应依法承担 民事赔偿责任,赔偿受害 人的损失。
23
CHAPTER 06
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未来展 望
2024/1/28
24
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发展趋势
严格化
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未来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将更加严格, 对污染行为的处罚力度将加大。
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 课件(共41张PPT)
总则 共8条 环境监督管理 共7条 保护和改善环境 共8条 防治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 共11 条 法律责任 共11条 规定了该法与国际条约的关系和生效日期
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的分类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一类区为自然保护区、林区、风景名胜 区和其它需要特殊保护的地区
二类区为城镇规划中确定的居住区、商 业交通居民混合区、文化区、一般工业 区和农村地区
Enter the text content Enter the text content Enter the text content Enter the text content Enter the text content Enter the text content
目 录
环境保护法的概念
征收超标排污费的政策
收费不免除治理污染的责任 强制征收 累进制收费,收费后仍没达标的第三年提高征收标准5% 新污染从严原则 专款专用 排污费可用于企业防治污染的补助
限期治理制度的基本概念
确定限期治理项目,要对污染源进行调 查评价 限期治理要在环境保护的总体规划指导 下进行,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限期治理应针对突出的,严重的污染源 限期治理应包括限期治理的时间、内容 对象和效果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第1条
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保障人体健康,促进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
环境保护法的实施
国家立法机关、国家司法机关、国家检查机关
实施主体
国家行政机关:国务院、环保局、政府、有关部门
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公民个人
环境保护单行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
环境保护课件(34张)
实现绿色生产,减少污 染排放,提高资源利用 效率。
个人的环保行动
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减 少能源消耗和废弃物排 放。
社会参与与监督
公众对环境问题的关注 和参与,以及媒体和 NGO的监督作用。
THANKS
感谢观看
采用化学方法或物理方法去除大气中的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
挥发性有机物治理技术
通过吸附、吸收、冷凝、燃烧等方法处理大气中的挥发性有机物。
水污染治理技术
物理处理技术
包括格栅、筛网、沉淀、过滤等方法去除水中的悬浮物和胶体物 质。
化学处理技术
通过中和、氧化、还原、混凝等化学反应去除水中的污染物。
生物处理技术
社会参与支持
加强公众环保意识和参与程度,推广绿色 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形成全社会共同参 与生态保护与恢复的良好氛围。
生态恢复措施
植树造林、退耕还林、治理污染等
科研技术支持
加强生态系统监测和评估,发展生态恢复 技术和方法,提高生态保护与恢复的科技 含量和效果。
政策与法规支持
制定相关法规和政策,加强监管和执法力 度,鼓励企业和个人参与生态保护与恢复 。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 气污染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 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 法》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 污染防治法》;
02
环境污染与危害
空气污染
01
02
03
04
空气污染来源
工业排放、交通尾气、农业活 动、生活垃圾等。
空气污染物
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 、挥发性有机物等。
体健康等。
水污染防治措施
控制污染源排放、加强 水质监测和评估、推广
环保法律法规知识培训PPT课件
违反环境保护污染防治设施管理制度类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 法》第六十八条第一款第(四)项、第二 款 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改正,处以罚款 :(四)擅自关闭、闲置或者拆除工业固 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设施、场所的; • 有前款第四项行为之一的,处一万元以上 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 第五十九条
• 违反本法第四十三条第二款、第四十四条 第二款的规定,造成环境噪声污染的,由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 部门责令改正,可以并处罚款。
误区
• 拒绝现场检查或弄虚作假,拒绝在笔录上 签字 • 拒收法律文书 • 拒不履行行政处罚或行政命令
违反建设项目环境保护“三同时”制度类
•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 法条:第十一条 新建、扩建、改建向大气排放污染物的项目 ,必须遵守国家有关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的规定。建设项目 的环境影响报告书,必须对建设项目可能产生的大气污染和对 生态环境的影响作出评价,规定防治措施,并按照规定的程序 报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查批准。 建设项目投入生产或者使用之前,其大气污染防治设施必 须经过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验收,达不到国家有关建设项目 环境保护管理规定的要求的建设项目,不得投入生产或者使用 。 • 罚则:第四十七条 违反本法第十一条规定,建设项目的大气 污染防治设施没有建成或者没有达到国家有关建设项目环境保 护管理的规定的要求,投入生产或者使用的,由审批该建设项 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生产或 者使用,可以并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
• 焦点4 监管 • 财产损失超30万追责环保官员
• 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理职责的国家机关工作人 员严重不负责任,导致发生重大环境污染事故 ,致使公私财产损失三十万元以上的;疏散、 转移群众五千人以上的;三十人以上中毒的; 乡镇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取水中断十二小时 以上等情形,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环保法律讲座PPT课件
第五章 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
公民、法人、组织享有获取环境信息、参与和监督环境保护的权利。 政府应当依法公开环境信息、完善公众参与程序,为公众提供便利。 重点排污单位应当如实向社会公开其主要污染物的名称、排放方式、排
放浓度和总量、超标排放情况,以及防治污染设施的建设和运行情况, 接受社会监督。 建设单位在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时应当向可能受影响的公众说明情况, 充分征求意见。 公民有权举报破坏环境行为 环保组织可提起环保公益诉讼(最高院司法解释和通知,筹措组建团体)
20
处罚理由
并罚理由:
建设项目未经环保审批擅自建设; 建设项目未落实配套污染防治设施“三同时” 是两个违法行为,需要分别作出处理。根据本案的违法程度,故对该公司实施
并罚。
提醒:
“先照后证”之后,环保局查处了不少企业未办理环评手续就擅自建设投入 生产,同时也未落实污染防治“三同时”要求。
企业在陈述申辩中提及:申领工商营业执照的时候不再需要提供环评文件, 因此以为不需要做环评。
6
第三章 保护和改善环境
根据环保目标和治理任务,政府采取措施,改善环境质量:
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实行严格保护 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 建立、健全生态保护补偿制度 加强对大气、水、土壤等的保护 加强对农业环境的保护 加强对海洋环境的保护 城乡建设应当结合当地自然环境的特点 鼓励和引导再生资源利用
法 占全部处罚的90%。Βιβλιοθήκη 10第六章 法律责任(二)
民事责任
按照《侵权责任法》第八章环境污染责任 进行损害赔偿。
提起环境损害赔偿的诉讼时效为三年,自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 其受到损害时起计算。
污染者就以下事项承担举证责任(举证责任倒置):
法律规定的不承担责任或者减轻责任的情形 其行为与损害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
(2024年)环境保护ppt课件
固体废物处理
采用焚烧、填埋、堆肥等方法,安全处理固体废 物,防止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2024/3/26
18
生态恢复技术
2024/3/26
植被恢复
01
通过植树造林、种草等措施,恢复受损生态系统的植被覆盖。
土壤改良
02
采用生物、化学等方法,改善土壤质量,提高土壤肥力和生态
功能。
水体修复
03
通过生态修复、生物治理等措施,恢复受损水体的生态功能和
针对水污染问题,规定了水污染防治的监督管理、防治措施、法律责 任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针对固体废物污染问题,规定了固体废物的分类、收集、运输、处置 等环节的监督管理和法律责任。
13
地方层面法律法规
各省、市、自治区制定的地方性法规
根据当地环境保护的实际情况和需求,制定更为具体的地方性法规,如《XX省环 境保护条例》等。
指人类为解决现实或潜在的环境 问题,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 保障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而采取 的各种行动的总称。
环境保护意义
保护环境是国家的一项基本国策 ,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 ,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 。
4
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01
02
03
维护生态平衡
环境保护有助于维护生态 平衡,保持生物多样性, 防止物种灭绝。
耗。
节能技术
通过改进生产工艺、提高设备效 率等方式,降低能源消耗。
资源循环利用
实现废物资源化、废水回用、废 气回收等,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2024/3/26
17
污染治理技术
大气污染治理
采用除尘、脱硫、脱硝等技术,控制大气污染物 排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课件
环境保护是当今社会重要的议题,也是全球范围内普遍关注的问题。
为了保护环境,各国纷纷出台了一系列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
本文将围绕“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课件”这一主题,介绍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包括环境保护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空气污染防治法等。
一、环境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是我国最重要的环境保护法规,于1979年颁布,经过多次修订,目前的最新版本是2015年修订版。
该法规主要规定了环境保护的基本方针、任务和责任、环境污染的防治、环境监测、信息公开、环境管理等方面的内容。
此外,该法还规定了环境保护的监督管理、行政处罚、环境损害赔偿等具体措施,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二、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是我国第一部专门针对固体废物污染环境的法律。
该法律于1995年颁布,主要包括对固体废物的管理、运输、处置等方面的规定。
此外,该法还规定了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的责任、监督管理、环境监测、行政处罚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该法律的实施,可以有效地保护环境,遏制固体废物污染。
三、空气污染防治法
空气污染防治法是我国针对大气污染颁布的专门法律。
该法律于1987年颁布,经过多次修订,目前的最新版本是2015
年修订版。
该法律主要涉及大气污染防治的目标、任务和责任、大气污染源的管理、大气污染物的控制、环境监测等方面。
此外,该法律还规定了大气污染防治的监督管理、行政处罚、环境损害赔偿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该法律的实施,可以有效地减少大气污染,保护人民健康和生态环境。
四、水污染防治法
水污染防治法是我国针对水污染颁布的专门法律。
该法律于1984年颁布,经过多次修订,目前的最新版本是2017年修订版。
该法律主要涉及水污染防治的基本方针、任务和责任、水污染源的管理、水污染物的控制、环境监测等方面。
此外,该法律还规定了水污染防治的监督管理、行政处罚、环境损害赔偿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该法律的实施,可以有效地保护水资源,维护生态平衡。
总之,环境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是保护环境和人类生存的有力法律武器。
通过学习和掌握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可以加深人们对环境保护的认识,提升公众环境保护意识和参与环境保护的积极性,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