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龙歌诀解释
明代杨继洲《针灸大成》里简称《玉龙歌》
明代杨继洲《针灸大成》里简称《玉龙歌》【本文导读】《玉龙歌》又名《一百二十穴玉龙歌》,明代杨继洲《针灸大成》里简称《玉龙歌》。
最早见载于元代王国瑞撰写的《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刊于1329年,托名扁鹊所传,聊以自重。
元代周仲良在《玉龙歌.后序》里解释:“名玉龙者,盖以玉为天地之精,龙之神变极灵,此书之妙用,亦犹是也”。
他是说,“玉龙”表示针灸的神妙。
《玉龙歌》又名《一百二十穴玉龙歌》,明代杨继洲《针灸大成》里简称《玉龙歌》。
最早见载于元代王国瑞撰写的《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刊于1329年,托名扁鹊所传,聊以自重。
元代周仲良在《玉龙歌.后序》里解释:“名玉龙者,盖以玉为天地之精,龙之神变极灵,此书之妙用,亦犹是也”。
他是说,“玉龙”表示针灸的神妙。
玉龙歌介绍120个腧穴,分治80余种病症。
玉龙歌的特点是:强调《玉龙歌》的应用价值;重视经络理论;强调辨证施治,按病之寒热虚实分别施针或艾灸或针灸并用;全身疼痛取阿是穴(即以痛处为穴);注重沿皮卧针透刺或出血等针法。
此歌通俗易懂,朗朗上口。
临床参考价值很大。
扁鹊授我玉龙歌,玉龙一试绝沉疴,玉龙之歌真罕得,流传千载无差讹。
我今歌此玉龙诀,玉龙一百二十穴,医者行针殊妙绝,但恐时人自差别。
补泻分明指下施,金针一刺显明医,伛者立伸偻者起,从此名扬天下知。
中风不语最难医,发际顶门穴要知,更向百会明补泻,即时苏醒免灾危。
鼻流清涕名鼻渊,先泻后补疾可痊,若是头风并眼痛,上星穴内刺无偏。
头风呕吐眼昏花,穴取神庭始不差,孩子慢惊何可治,印堂刺入艾还加。
头项强痛难回顾,牙疼并作一般看,先向承浆明补泻,后针风府即时安。
偏正头风痛难医,丝竹金针亦可施,沿皮向后透率谷,一针两穴世间稀。
偏正头风有两般,有无痰饮细推观,若然痰饮风池刺,倘无痰饮合谷安。
口眼㖞斜最可嗟,地仓妙穴连颊车,㖞左泻右依师正,㖞右泻左莫令斜。
不闻香臭从何治?迎香两穴可堪攻,先补后泻分明效,一针未出气先通。
耳聋气闭痛难言,须刺翳风穴始痊,亦治项上生瘰疬,下针泻动即安然,耳聋之症不闻声,痛痒蝉鸣不快情,如今瘾疹疾多般,好手医人治亦难,天井二穴多着艾,纵生瘰疬灸皆安。
玉龙歌白话解
玉龍歌白話解2009-10-27 16:27 【大中小】【我要糾錯】扁鵲授我玉龍歌,玉龍一試絕沉屙,玉龍之歌真罕得,流傳千載無差訛。
我今歌此玉龍訣,玉龍一百二十穴,醫者行針殊妙絕,但恐時人自差別。
補瀉分明指下施,金針一刺顯明醫,傴者立伸僂者起,從此名揚天下知。
扁鵲(託名)傳授給我玉龍歌,用於臨床,即使是病程久長,纏綿難愈之症也能痊癒。
玉龍歌是世間罕得,流傳了上千年沒有出現什麼差錯、訛誤,證明它是禁得起實踐檢驗的。
現在我講一下玉龍歌的具體內容,本歌訣一共涉及120個穴,使用起來非常絕妙,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但是恐怕現在的醫生水準參差不齊,未必使用得當。
針刺時補瀉分明,才顯出醫生的高明。
按本歌訣施治,腰脊彎曲(似指急性腰扭傷一類病症)的患者都能治癒,一定可以名揚天下了。
中風不語最難醫,髮際頂門穴要知,更向百會明補瀉,即時蘇醒免災危。
中風失語是最難治的病,治療可取囟門、神庭穴,百會穴先補後瀉,多補少瀉,病人可及時蘇醒,轉危為安。
鼻流清涕名鼻淵,先瀉後補疾可痊,若是頭風並眼痛,上星穴內刺無偏。
鼻塞、流清涕是患了鼻淵,嚴重時還可發生頭暈目眩,可取上星穴,先瀉後補,病可痊癒。
頭風嘔吐眼昏花,穴取神庭始不差,孩子慢驚何可治,印堂刺入艾還加。
頭風病不僅頭痛時作時止,嚴重時還會出現嘔吐、兩眼昏花,可取神庭穴沿皮下透刺五分,先補後瀉。
小兒慢驚風,表現為抽搐緩慢無力,時發時止,取印堂穴沿皮下斜刺,透左右攢竹穴,並施以艾灸,療效較好。
頭項強痛難回顧,牙疼並作一般看,先向承漿明補瀉,後針風府即時安。
頭項強直疼痛,活動受限,有時還併發牙痛,先瀉承漿,再針風府,這是前後對應取穴法。
偏正頭風痛難醫,絲竹金針亦可施,沿皮向後透率穀,一針兩穴世間稀。
偏正頭風有兩般,有無痰飲細推觀,若然痰飲風池刺,倘無痰飲合谷安。
偏正頭風很難醫治,治療可針刺絲竹空,沿皮向後透率穀以止痛,再辨證分型:如果屬痰飲型,多屬慢性頭痛,取風池;如果不屬痰飲型,多為急性頭痛,一般取用合穀即可。
针灸人的“葵花宝典”——《玉龙歌》解读(1)
针灸人的“葵花宝典”——《玉龙歌》解读(1)《玉龙歌》又名《一百二十穴玉龙歌》,始载于元代王国瑞撰写的《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
歌诀包含76种病症的针灸治疗方法,并对透穴针法、补泻手法、奇穴的运用等有独到的记载,是开启了治疗类针灸歌赋的先河。
许多医家多以玉龙歌为医学启蒙读物,甚至以玉龙一首歌诀就可养家糊口,由此可见其效。
正所谓:扁鹊授我玉龙歌,玉龙一试绝沉疴,玉龙之歌真罕得,流传千载无差讹。
我今歌此玉龙诀,玉龙一百二十穴,医者行针殊妙绝,但恐时人自差别。
补泻分明指下施,金针一刺显明医,伛者立伸偻者起,从此名扬天下知。
金华佗从本月起,结合古今文献,为朋友们连载解读、分析玉龙歌,希望能为朋友们在《玉龙歌》的理解、运用上提供一些参考。
玉龙歌前12句前文已表,这里先从第一个病症开始:中风不语最难医,发际顶门穴要知,更向百会明补泻,即时苏醒免灾危。
对这4句话,金华佗是这样理解的:中风不语这一难治病,可采用顶门穴治疗,如果配合百会穴同用,施以正确补泻手法,亦有醒神开窍之功,可治疗中风昏迷。
从选穴角度而言,玉龙歌说的比较清楚了,其特色在于选脑部局部腧穴(中风病位在脑),以头顶督脉取穴为主。
但除了选穴外,针刺操作也是针灸治疗的一部分,这一块则依赖于后世医家的补充。
这里需要明确几个问题:1.顶门(囟门)可以针刺吗?杨氏在《针灸大成》注解道“顶门即顖会也,禁针,灸五壮。
”顶门穴即顖会穴,也就是今天所说的囟会一穴,这一观点得到一致认可,但是“禁针”一说,不够准确。
目前一般认为,小儿不宜针刺,因囟会位于目前西医解剖的“囟门”之处,而囟门需要在1岁半左右才完全闭合。
那具体什么年龄可以针刺囟门呢?《医经理解》曰:“顖会,在上星后一寸骨陷中,小儿八岁以下,禁针,其顖门未合也。
”所以目前从比较稳妥的角度而言,8岁以下的儿童不宜针刺囟门,8岁以上则无禁忌。
对于顶门,目前一般以平刺0.3~0.5寸为主,可依据证候虚实行迎随、捻转等补泻手法;或以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轻松学歌赋之玉龙赋》第47讲、髋骨、膝关、膝眼、三里、中封、太冲
《轻松学歌赋之玉龙赋》第47讲、髋骨、膝关、膝眼、三里、中封、太冲养胃五点“少点慢点淡点软点暖点”第47讲、髋骨、膝关、膝眼、三里、中封、太冲所以若人识得封藏要穴,那便是走遍天下都是人皆仰望的名医,所以老师治病呢,其实就是治生发跟封藏,我治生发呢用四逆散逍遥散小柴胡,我治封藏的,用腰三药肾气丸。
所以老师真的是用这个生发跟封藏来治一切病,所以人家说诶你用什么去治用什么汤方?我说,没有,我用法,补中益气汤逍遥散都是助生发的,包括四逆散,肾气丸呢,还有这个六味地黄丸,金樱子,芡实水陆二仙丹,缩泉丸,都是主封藏的。
所以你只要把握住呢,生发跟封藏,就是把握住了油门跟刹车系统,那么你这辆车的操控就了然于胸了。
所以关元跟带脉,它不是单治肾败,它治一切不封藏之病,如此解穴,你便入真道,既入真道,名为得道,虽明得道,实无所得,为化众生,名为得道。
就真的得到了,就说得到这个穴道,你就不是得到孔穴,或者穴位,你是得到穴道,所以我们叫轻松学穴道。
不是学穴位,学穴位呢就是学这个穴在哪里有什么功用,学穴道就是你演绎出来了这个穴能治什么样的病机,能治什么样的行为,能治什么样的心性,心术。
所以这个带脉关元,它可以治什么样的心术,心浮气躁,你关不了,脑子像万花筒,失眠睡不着焦虑,都是脑子关不了,就像你的车子开到车库,你的钥匙没关住,它耗了一个晚上,油就没掉了。
所以那个钥匙洞里头,你一锁住,诶,关住了,就熄火了,所以关元有助于治疗失眠,道理也这里来。
就脑子里头,叫脑漏,有人说,我没有漏精啊。
你脑漏,漏神了,你气漏,话多了,话痨,为什么叫话痨?你嘴巴发洪涝了,洪涝以后,水土流水,它庄稼长得就是相当的失败,所以叫肾败。
所以上士呢,眼不斜视,话不多余,行为呢也不会乱来,守口摄意身莫犯以后,它关元带脉就会日益精严,像金锁玉关,积累到一定程度,百日筑基以后,就会有些神异的,本来你不能的,你居然能了,本来你不能同声记录的,你居然能了,本来你不可以一气呵成,背诵的,居然能了。
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第1章
第1章一百二十穴玉龙歌(1)属性:扁鹊授我玉龙歌,玉龙一试痊沉。
玉龙之歌世罕得,研精心手无差讹。
吾今歌此玉龙诀,玉龙一百二十穴。
行针殊绝妙无比,但恐时人自差别。
补泻分明指下施,金针一刺显良医。
伛者立伸患者起,从此名驰湖海知。
(曲池补,人中泻;风池补,绝骨泻)<篇名>中风属性:中风不语最难医,顶门发际亦堪施。
百会穴中明补泻,实时苏醒免灾危。
顶门∶即囟会穴。
上星后一寸。
禁不可刺,灸七壮,针泻之。
百会∶顶中央旋毛中,取眉间印堂至发际折中是穴。
针一分许。
中风,先补后泻,多补少泻。
灸七壮,无补。
<篇名>口眼斜属性:中风口眼致斜,须疗地仓连颊车。
左泻右根据师语,右泻左莫教差。
地仓∶在口傍直缝带路下,针一分。
颊车∶在耳后坠下三分,沿皮向下透地仓一寸半,灸二七壮。
<篇名>头风属性:头风呕吐眼昏花,穴在神庭剌不差。
子女惊风皆可治,印堂剌入艾来加。
神庭∶在鼻直上入发际五分。
针三寸,先补后泻,泻多补少。
印堂∶在两眉间宛宛中。
针一分,沿皮先透左攒竹,补泻后转归原穴;退右攒竹,根据上补泻急补,通神之穴也。
<篇名>偏正头风属性:头风偏正最难医,丝竹金针亦可施。
更要沿皮透率谷,一针两穴世间稀。
丝竹∶在眉后入发际陷中,沿皮向后透。
率谷∶在耳尖上一寸。
针三分,灸七壮。
开口剌,痛则泻,眩晕则补。
<篇名>头风痰饮属性:宜泻风池穴。
偏正头风有两般,风池穴内泻因痰。
若还此病非痰饮,合谷之中仔细看。
风池∶在耳后颞骨筋下入发际,横针一寸半入风府。
先补后泻,可灸七壮、二七壮。
合谷∶一名虎口。
在手大指次指岐骨缝中,脉应手。
直剌入一寸半,看虚实补泻。
<篇名>头项强痛属性:项强兼头四顾难,牙疼并作不能宽。
先向承浆明补泻,后针风府实时安。
承浆∶在唇下宛宛中。
直针三分,可灸七壮,泻之。
风府∶在项后入发际一寸,两筋间,言语则起,不言语则陷下处是穴。
针三分,不可深,深则令人哑噤。
<篇名>牙疼属性:(附∶呕吐)牙疼阵阵痛相煎,针灸还须觅二间。
针灸大成丨一百二十穴玉龙歌(收藏)
针灸大成丨一百二十穴玉龙歌(收藏)《玉龙歌》又名《一百二十穴玉龙歌》,明代杨继洲《针灸大成》里简称《玉龙歌》。
最早见载于元代王国瑞撰写的《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刊于1329年,托名扁鹊所传,聊以自重。
元代周仲良在《玉龙歌.后序》里解释:“名玉龙者,盖以玉为天地之精,龙之神变极灵,此书之妙用,亦犹是也”。
他是说,“玉龙”表示针灸的神妙。
玉龙歌介绍120个腧穴,分治80余种病症。
玉龙歌的特点是:①强调《玉龙歌》的应用价值;②重视经络理论;③强调辨证施治,按病之寒热虚实分别施针或艾灸或针灸并用;④全身疼痛取阿是穴(即以痛处为穴);⑤注重沿皮卧针透刺或出血等针法。
此歌通俗易懂,朗朗上口。
临床参考价值很大。
扁鹊授我玉龙歌,玉龙一试绝沉疴,玉龙之歌真罕得,流传千载无差讹。
我今歌此玉龙诀,玉龙一百二十穴,医者行针殊妙绝,但恐时人自差别。
补泻分明指下施,金针一刺显明医,伛者立伸偻者起,从此名扬天下知。
中风不语最难医,发际顶门穴要知,更向百会明补泻,即时苏醒免灾危。
鼻流清涕名鼻渊,先泻后补疾可痊,若是头风并眼痛,上星穴内刺无偏。
头风呕吐眼昏花,穴取神庭始不差,孩子慢惊何可治,印堂刺入艾还加。
头项强痛难回顾,牙疼并作一般看,先向承浆明补泻,后针风府即时安。
偏正头风痛难医,丝竹金针亦可施,沿皮向后透率谷,一针两穴世间稀。
偏正头风有两般,有无痰饮细推观,若然痰饮风池刺,倘无痰饮合谷安。
口眼㖞斜最可嗟,地仓妙穴连颊车,㖞左泻右依师正,㖞右泻左莫令斜。
不闻香臭从何治?迎香两穴可堪攻,先补后泻分明效,一针未出气先通。
耳聋气闭痛难言,须刺翳风穴始痊,亦治项上生瘰疬,下针泻动即安然,耳聋之症不闻声,痛痒蝉鸣不快情,如今瘾疹疾多般,好手医人治亦难,天井二穴多着艾,纵生瘰疬灸皆安。
寒痰咳嗽更兼风,列缺二穴最可攻,先把太渊一穴泻,多加艾火即收功。
痴呆之症不堪亲,不识尊卑枉骂人,神门独治痴呆病,转手骨开得穴真。
连日虚烦面赤妆,心中惊悸亦难当,若须通里穴寻得,一用金针体自康。
《轻松学歌赋之玉龙赋》第5讲——大敦、膏肓(十)八段锦开膏肓膻中
《轻松学歌赋之玉龙赋》第5讲——大敦、膏肓(十)八段锦开膏肓膻中胎前产后等百病,无所不疗。
所以倪海厦倪师从国外推崇这膏肓疗法的时候,他就运用这句话,所以我看他的注疏了。
他说,当我一看到无所不疗四个字,我就好高兴。
膏肓这个就是百病就由它来收拾,就是三国归司马的一个穴位。
三国你无论最后打仗得怎样,都是归入司马,这个膏肓就是一个司马。
现代医学研究发现,你只要针灸这个膏肓穴呢,可以加速这血红细胞的活力,跟这个血红蛋白的数量,也就是贫血的要穴。
为什么?血生于精,所以你只要灸了膏肓,灸到滚烫烫的,它就很欢喜地造血,所以你血量自动就足了。
所以晒背啊,这些可以增加你的血钙,可以提高你的血量。
艾灸膏肓可以提高人体细胞免疫力,可明显使这支气管拘挛得到缓解。
所以你一听到晚上,哎呀,隔壁老王怎么老是在那里,嗬,嗬,嗬。
第二天买一包艾条回去,送给他,赶紧呢你就一天烧一根呢,把那背上烧一烧,烤一烤,烤到第三天,晚上那里就不会支气管哮喘。
所以这是非常厉害的,不会邻居两家在那里吵啊吵啊,一包艾条就解决。
我们要用智慧的解决方式,你不能禁止他喘啊,所以要用智慧的解决方式。
这个就是膏肓穴,扶阳补气血的一个要穴。
关于膏肓还有很多精彩的,反正就是后天亏损,先天不足,就找它。
你这个病呢,人长得歪瓜裂枣啊,这胃口不好啊,长不高啊,这些呢,就是说跟不上膏肓这里,有人说发育不好怎么办啊,你就要多晒背。
我给你讲,膏肓有一招是非常厉害的,因为膏肓就在后背,后背就是成吉思汗的挽弓射雕,你膏肓力你不足的话,你弓你都拉不满,你还想射雕。
这里有一招叫开膏肓,有人说,哎呀,膏肓我找不到。
不要紧,你只要懂得这一招,八段锦的左右开弓射大雕,你要记住,这个弓呢你要拉得最满,你最好有一个拉力器,我们锻炼身体有一个臂力器用拗的,用拗的就开这个肩井,拉力器呢就开这膻中跟膏肓。
小孩子睡的时候,有那个摇篮嘛,上面放的就是拉力器,像弹簧一样,先是绑三根,绑到四根,再绑个五根,你成功了,五根,哇,它就开膏肓,你先不要紧,你就开两根三根的,记住开要顶在那里,三分钟到五分钟。
玉龙赋白话解
玉龙赋白话解白话解】夫参博以为要,辑简而舍繁,总玉龙以成赋,信金针以获安。
我通过反复的临床实践,博览古今医籍和“玉龙歌”,择其要点,删繁就简,编撰而成“玉龙赋”,使人们认识针灸祛病保平安的方法。
原夫卒暴中风,囟门、百会;脚气连延,里、绝、三交。
对突然发作的中风,取囟门、百会穴治疗;脚气病缠绵不愈,足三里、绝骨、三阴交是常用的有效穴位。
头风鼻渊,上星可用;耳聋腮肿,听会偏高。
头风头痛,鼻渊流浊涕、头痛,取上星穴;耳聋腮肿,取听会穴是高明的用法。
攒竹、头维,治目痛、头痛;乳根、俞府,疗气嗽痰哮。
攒竹、头维二穴相配,可以治疗头痛目痛。
乳根、俞府二穴相配,可以治疗哮喘、咳嗽痰多等症。
风市、阴市,驱腿脚之乏力;阴陵、阳陵,除膝肿之难熬。
风市、阴市二穴对于感受风寒湿邪引起的股膝麻痹、迈步困难很有效;阴陵泉、阳陵泉二穴,对于膝关节肿痛之症,疗效显著。
二白医痔瘘,间使剿疟疾。
经外奇穴二白穴专用治痔瘘,间使穴治疟疾。
大敦去疝气,膏肓补虚劳。
大敦穴治疝气是针到病除的效穴。
膏肓穴是主治各种虚劳病及慢性疾患的要穴。
天井治瘰疬瘾疹,神门治呆痴笑咷。
天井穴能治疗瘰疬、瘾疹;神门穴对于哭笑无常的痴呆病人效果较好。
咳嗽风痰,太渊、列缺宜刺;尪羸喘促,璇玑、气海当知。
咳嗽多痰,宜刺太渊、列缺穴;枯瘦如柴的气喘病人,取璇玑、气海穴,疗效很好。
期门、大敦,能治坚痃疝气;期门、大敦穴上下呼应,可散结、行气、疏肝、散寒、止痛,治疗痞块疝气。
劳官、大陵,可治心闷疮痍。
劳官、大陵穴,可以治疗心胸烦闷及疮疡之症。
心悸虚烦刺三里,时疫痃疟寻后溪。
心悸、心烦虚证针刺足三里,疟疾发作取后溪穴,有显著疗效。
绝骨、三里、阴交,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脚气宜此;绝骨、足三里、三阴交三穴相配,不论干湿脚气病,均可医治。
睛明、太阳、鱼尾,目症凭兹。
睛明、太阳、鱼尾(丝竹空)三穴,可治疗眼病。
老者便多,命门兼肾俞而着艾;老年人小便不禁,尿意频数,夜尿多等,可取命门及肾俞穴等艾灸,效果较好。
扁鹊玉龙歌诀
扁鹊玉龙歌诀扁鹊授我玉龙歌,玉龙一试绝沉疴。
玉龙之歌真罕得,流传千载无差讹。
我今歌此玉龙诀,玉龙一百二十穴。
看者行针殊妙绝,但恐时人自差别。
补泻分明指下施,金针一刺显明医,傴者立伸偻者起,从此名杨天下知。
中风不语最难医,发际顶门穴要知,更向百会明补泻,即时苏醒免灾危。
鼻流清涕名鼻渊,先补后泻疾可痊,若是头风并眼痛,上星穴内刺无偏。
头风呕吐眼昏花,穴取神庭始不差,孩子慢惊何可治,印堂刺入艾还加。
头项强痛难回顾,牙疼并作一般看。
先向承浆明补泻,后针风府即时安。
偏正头风痛难医,丝竹金针亦可施,沿皮向后透率谷,一针两穴世间稀。
偏正头风有两般,有无痰饮细推观。
若然痰饮风池刺,倘无痰饮合谷安。
口眼歪斜最可嗟,地仓妙穴连颊车,歪左泻右依师正,歪右泻左莫令斜。
不闻香臭从何治?迎香二穴可堪攻,先补后泻分明效,一针未出气先通。
耳聋气闭痛难言,须刺翳风穴始痊,亦治项下生瘰癧,下针泻动即安然。
耳聋之症不闻声,痛痒蝉鸣不快情,红肿生疮须用泻,宜从听会用针行。
偶尔失音言語难,哑门一穴两筋间,若知浅针莫深刺,言语音和照旧安。
眉间疼痛苦难当,攒竹沿皮刺不妨,若是眼昏皆可治,更针头维即安康。
两睛红肿痛难熬,怕日羞明心自焦,只刺睛明鱼尾穴,太阳出血自然消。
眼痛忽然血贯睛,羞明更涩最难睁,须得太阳针出血,不用金刀疾自平。
心血炎上两眼红,迎香穴内刺为通,若将毒血搐出后,目内清凉始见功。
强痛脊背泻人中,挫闪腰痠亦可攻,更有委中之一穴,腰间诸疾任君攻。
肾弱腰疼不可当,施为行止甚非常,若知肾俞二穴处,艾火频加体自康。
环跳能治腿股风,居髎二穴认真攻,委中毒血更出尽,愈见医科神圣功。
膝腿无力身立难,原因风湿致伤残,倘知二市穴能灸,步履悠然渐自安。
髖骨能医两腿疼,膝头红肿不能行,必针膝眼膝关穴,功效须臾病不生。
寒湿脚气不可熬,先针三里及阴交,再将绝骨穴兼刺,肿痛顿时立见消。
肿红腿足草鞋风,须把昆仑二穴攻,申脉太溪如再刺,神医妙诀起疲癃。
脚背疼起丘墟穴,斜针出血即时轻,解溪再与商丘识,补泻行针要辩明。
《轻松学歌赋之玉龙赋》第1讲——囟门、百会、绝骨、三阴交(开篇)
《轻松学歌赋之玉龙赋》第1讲——囟门、百会、绝骨、三阴交(开篇)养胃五点“少点慢点淡点软点暖点”第一讲——囟门、百会、绝骨、三阴交(开篇)玉龙赋(聚英)夫参博以为要,辑简而舍烦;总玉龙以成赋,信金针以获安。
原夫卒暴中风,囟门、百会;脚气连延,里、绝、三交。
头风鼻渊,上星可用;耳聋腮肿,听会偏高。
攒竹、头维,治目疼头痛;乳根、俞府,疗气嗽痰哮。
风市、阴市,驱腿脚之乏力;阴陵、阳陵,除膝肿之难熬。
二白医痔漏,间使剿疟疾;大敦去疝气,膏肓补虚劳。
天井治瘰疬瘾疹;神门治呆痴笑咷。
咳嗽风痰,太渊、列缺宜刺;尪羸喘促,璇玑、气海当知。
期门、大敦,能治坚痃疝气;劳宫、大陵,可疗心闷疮痍。
心悸虚烦刺三里,时疫痎疟寻后溪。
绝骨、三里、阴交,脚气宜此;睛明、太阳、鱼尾,目症凭兹。
老者便多,命门兼肾俞而着艾;妇人乳肿,少泽与太阳之可推。
身柱蠲嗽,能除膂痛;至阳却疸,善治神疲。
长强、承山,灸痔最妙;丰隆、肺俞,痰嗽称奇。
风门主伤冒寒邪之嗽,天枢理感患脾泄之危。
风池、绝骨,而疗乎伛偻;人中、曲池,可治其痿伛。
期门刺伤寒未解,经不再传;鸠尾针癫痫已发,慎其妄施。
阴交、水分、三里,蛊胀宜刺;商丘、解溪、丘墟,脚痛堪追。
尺泽理筋急之不用,腕骨疗手腕之难移。
肩脊痛兮,五枢兼于背缝;肘挛痛兮,尺泽合于曲池。
风湿传于两肩,肩髃可疗;壅热盛乎三焦,关冲最宜。
手臂红肿,中渚、液门要辨;脾虚黄疸,腕骨、中脘何疑。
伤寒无汗,攻复溜宜泻;伤寒有汗,取合谷当随。
欲调饱满之气逆,三里可胜;要起六脉之沉匿,复溜称神。
照海、支沟,通大便之秘;内庭、临泣,理小腹之(月真)。
天突、膻中,医喘嗽;地仓、颊车,疗口喎。
迎香攻鼻窒为最;肩井除臂痛如拿。
二间治牙疼,中魁理翻胃而即愈;百劳止虚汗,通里疗心惊而即瘥。
大小骨空,治眼烂,能止冷泪;左右太阳,医目疼,善除血翳。
心俞、肾俞,治腰肾虚乏之梦遗;人中、委中,除腰脊痛闪之难制。
太溪、昆仑、申脉,最疗足肿之迍;涌泉、关元、丰隆,为治尸劳之例。
一首学成足以养家的中医歌诀——《玉龙歌》解读(10)
一首学成足以养家的中医歌诀——《玉龙歌》解读(10)耳聋之症不闻声,痛痒蝉鸣不快情,红肿生疮须用泻,宜从听会用针行.书接上文,这里针对目前临床较为常见的突发性耳聋(感音神经性耳聋的主要亚型之一),介绍国家级名老中医盛灿若的临证经验,以资学习参考治则治法治则治法:盛老认为,耳部发病与“心肾”二脏最为密切,又与脑髓、肝胆、脾胃有关,起病多受“痰扰”,在对症治疗上要结合调养心肾,以助升举清阳、消散浊阴而开窍复聪,即所谓“升清开窍”。
取穴取穴:盛老一般取患侧耳前三穴(耳门、听宫、听会)、角孙、头窍阴为主穴,结合盛老经验对穴(如内关一太溪、间使一复溜、神门一命门)调养心肾、交通心肾而补心血、益肾精、养心神。
在局部取耳前三穴、角孙、头窍阴透刺而刺激听觉中枢、改善血液循环、防止细胞坏死、提高耳蜗功能、调节经络脏腑,以达聪耳开窍、祛瘀除痰、疏肝利胆之功;在心经、心包经、肾经及督脉上取其经验对穴以达升清降浊、调养心肾、交通心肾、通关开窍之功。
将循经取穴、阴经与阳经组合、局部与整体搭配巧妙结合,既合“经络所通,主治所及”的循经取穴思想,又体现了“升清开窍”的治法。
诸穴并用,使心血得养,肾精得补,清阳得升,浊阴得降,耳窍得开,听觉复灵。
手法手法:盛老尤其重视耳聋治疗中的针刺手法、方向、深度及得气情况,在辨证施治的基础上,观察患者肌肉骨骼的不同,依势进针,将透刺与围刺结合,使得气的同时直达病所,加强腧穴与经络、经络与经络及经络与脏腑之间的联系。
其独特的单手捻转进针法,刺手侧沉肩、屈肘、悬腕,要求相对放松,肩、肘、腕部的屈曲角度依所刺腧穴而定,持针以拇、示、中指三指相抵夹持,用力紧,环指轻抵针身,注意调息而减少针尖抖动,四指配合,悬空持针,依靠刺手腕部的下按刺入腧穴,在腕力下插的同时联合大指的快速捻转,将进针与行针融为一体,操作平和稳健,是一种多方向动作结合的复式手法。
盛老常将透刺法分为“直透法”和“横透法”,即四肢前后侧或内外侧相对着的穴位透刺为“直透法”,上下左右相邻穴位透刺为“横透法”。
针灸大成(玉龙歌)头项强痛解
针灸大成(玉龙歌)头项强痛解头项强痛难回顾,牙疼并作一般看,先向承浆明补泻,后针风府实时安。
这句话的意思是牙痛和头项强痛都可以用承浆来治疗,也都可以用风府来治疗,当然更可以同时使用两穴来治疗。
局部取穴配合前后对称取穴但是,如果就这么肤浅的理解,显然是没有得到精髓。
本句的精髓在于,指出了局部取穴与前后对称取穴相结合的治疗思路。
承浆治疗牙疼自然是局部取穴,除了承浆,地仓、颊车、下关、迎香治疗牙疼也是局部取穴。
风府治疗头项强痛属于局部取穴,风府属督脉可以治头部疾病,风府位置在头颈交接之处当然可以既治疗头部疾病又可以治疗颈椎病,风府又是非常好的祛风的穴位,头项强痛一般多由风寒湿所引起,所以当然可以选用风府。
那么风府怎么能治疗牙疼呢这其实就是前后对应的取穴方法,如果用一根针从风府穿过去是可以穿到口腔的(当然只是假设),也就是说风府和口腔是前后对应的。
所以风府是可以治疗口腔疾病的。
其实除了风府之外,风府旁开的风池穴、以及再旁开的翳风穴是和口腔对应的,自然也可以治疗牙痛。
用这种前后对应的思路再回来看承浆穴治疗颈椎病也就好理解了,《通玄指要赋》也说过“头项强,承浆可保。
那么举一反三,除了牙痛,咽喉不适可否前后对称取穴呢?很简单,从风池往下找,天柱和咽喉部对应,所以天柱治疗慢性咽炎的效果也很好。
过敏性鼻炎呢?诊断颈部反应点针刺自然也是可以的。
再往下,乳腺病,去肩胛骨的天宗穴,腰痛治取腹部穴,都是一样的道理。
这样取穴的现代机理可以从神经节段的理论去理解。
多种取穴方法相配合前后取穴属于结合身体上腧穴分布的部位进行穴位配伍的方法,此外上下配穴法、左右配穴法也是较为常用的方法:上下配穴法是指将腰部以上或上肢腧穴和腰部以下或下肢腧穴配合应用的方法,在临床上应用较为广泛。
如胃脘痛可上取内关,下取足三里,阴挺(子官脱垂)可上取百会,下取三阴交;肾阴不足导致的咽喉肿涌,可上取曲池或鱼际,下取太溪或照海等等。
左右配穴法是指将人体左侧和右侧的腧穴配合应用的方法。
《玉龙歌》针灸应穴之研究
《玉龙歌》针灸应穴之研究
本文對《扁鵲神應針灸玉龍經》中《玉龍歌》所載“穴法相應三十七穴”的“應穴”内容,從《玉龍歌》的研究、“應穴”形成的基礎、“穴法相應三十七穴”分析、“應穴”對後世的影響等四個方面,作初步理論探討。
認為“應穴”是成熟穴組的概念表達;“穴法相應三十七穴”是自八脈交會穴後,對腧穴配伍經驗的又一次總結;其配穴方法如遠近配穴法、前後配穴法、上下配穴法、局部配穴法、同名經配穴法、本經配穴法等,源自《内經》而更為豐富。
對“應穴”的研究,具有深入認識腧穴主治規律、總結配穴方法,完善腧穴理論,指導臨床應用的重要意義。
玉龙歌(全文)
扁鹊授我玉龙歌,玉龙一试绝沉疴,玉龙之歌真罕得,流传千载无差讹。
我今歌此玉龙诀,玉龙一百二十穴,医者行针殊妙绝,但恐时人自差别。
补泻分明指下施,金针一刺显明医,伛者立伸偻者起,从此名扬天下知。
中风不语最难医,发际顶门穴要知,更向百会明补泻,即时苏醒免灾危。
鼻流清涕名鼻渊,先泻后补疾可痊。
若是头风并眼痛,上星穴内刺无偏。
头风呕吐眼昏花,穴取神庭始不差。
孩子慢惊何可治,印堂刺入艾还加。
头颈强痛难回顾,牙疼并作一般看,先向承浆明补泻,后针风府即时安。
偏正头风痛难医,丝竹金针亦可施,沿皮向后透率谷,一针两穴世间稀。
偏正头风有两般,有无痰饮细推观,若然痰饮风池刺,倘无痰饮合谷安。
口眼喎斜最可嗟,地仓妙穴连颊车,喎左泻右依师正,喎右泻左莫令斜。
不闻香臭从何治?迎香两穴可堪攻,先补后泻分明效,一针未除气先通。
耳聋气闭痛难言,须刺翳风穴始痊,亦治颈上生瘰疬,下针泻动即安然。
耳聋之症不闻声,痛痒蝉鸣不快情,红肿生疮须用泻,宜从听会用针行。
偶尔失音言语难,哑门一穴两筋间,若知浅针莫深刺,言语音和照旧安。
眉间疼痛苦难当,攒竹沿皮刺无妨,若是眼昏皆可治,更针头维即安康。
两睛红肿痛难熬,怕日羞明心自焦,只刺晴明鱼尾穴,太阳出血自然消。
眼痛忽然血贯睛,羞明更涩最难睁,须得太阳针出血,不用金刀疾自平。
心血炎上两眼红,迎香穴内刺为通,若将毒血搐出后,目内清凉始见功。
强痛脊背泻人中,挫闪腰酸亦可攻,更有委中之一穴,腰间诸疾任君攻。
肾弱腰疼不可当,施为行止甚非常,若知肾俞二穴处,艾火频加体自康。
环跳能治腿股风,居髎两穴认真攻,委中毒血更出尽,愈见医科神圣功。
膝腿无力身力难,原因风湿致伤残,倘知二市穴能灸,步履悠悠渐自安。
髋骨能医两腿疼,膝风红肿不能行,必针膝眼膝关穴,功效须臾病不生。
寒湿脚气不可熬,先针三里及阴交,再将绝骨穴兼刺,肿痛登时立见消。
肿红腿足草鞋风,须把昆仑二穴攻,申脉太溪如再刺,神医妙诀起疲癃。
脚背疼起丘墟处,斜针出血即时轻,解溪再与商丘识,补泻行针要辨明。
针灸学问答题
1你是如何理解《玉龙歌》“痰多宜向丰隆寻”的?答:痰分有形,无形之痰,但痰均由于脾胃运化功能失健,水湿内停,湿聚而成,丰隆穴为足阳明胃经之络穴,本穴能调理脾胃,针刺丰隆,能健脾化湿祛痰,故丰隆为治痰之要穴,所以《玉龙歌》曰“痰多宜向丰隆寻”。
2发生晕针应如何处理?首先停止针刺,将刺入的针全部起出,使患者平卧(头低脚高位),保暖,饮温开水或糖水,休息片刻即可恢复,如重者,在上述基础上针刺人中、素髎、内关、涌泉等穴,或灸百会、关元、气海等穴,如仍不苏醒,应配合其它疗法急救。
3天突穴针刺注意事项先让患者头微后仰,刺手持针刺入0.2寸,然后将针贴着胸骨后缘向下直刺1~1.5寸,不可左右斜刺,以免刺伤周围的动、静脉及食管。
4具体说明两种定取合谷穴的操作方法1手背,第一,第二骨掌之间,约平第二骨中点处。
2以一手拇指关节横纹,放在另一手拇,食指之间的指蹼缘上,当拇指指尖下是穴。
5试述晴明穴,中极穴的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晴明穴:嘱患者闭目,医者左手轻推眼球向外侧固定,右手缓慢进针,紧靠眶缘直刺0.5-1寸,不捻转,不提插(或只轻微捻转和提插)。
出针后按压针孔片刻以防出血。
禁灸。
中极穴:直刺1-1。
5寸。
针刺前应排空小便;尿潴留时应掌握适当的针刺方向,角度,深度等,以防刺伤膀胱。
6试述十二经脉在头面部,躯干部的分布规律1阴经不上头面,但足厥阴肝经上出额,与督脉会于颠2阳经在头面部的分布规律是:阴阳经在面部,少阳经在侧头部,足太阳经在后头项部。
3在躯干部:阴经行于躯胸腹部,足阳明经亦行于胸腹部,足少阳经行于侧身部,足太阳经行于腰背部。
7试述手阳明大肠经的体表循行路线。
1起于食指桡侧商阳穴.2经手背第一、二掌骨间到腕部.3沿上肢外侧前缘、肩前、颈、面颊.4在水沟穴左右交叉到对侧鼻唇沟,终止于鼻旁迎香穴。
8试述痛经实证的症状及针灸处方症状:经行不畅,少腹胀痛剧烈,腹痛拒按,甚则胀连胸肋,经色紫红而夹有瘀块,下血块后痛减,脉弦涩。
针灸歌诀——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
针灸歌诀——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选自元·王国瑞《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扁鹊授我玉龙歌,玉龙一试痊沉疴。
玉龙之歌世罕得,研精心手无差讹。
吾今歌此玉龙诀,玉龙一百二十穴;行针殊绝妙无比,但恐时人自差别。
补泻分明指下施,金针一刺显良医;伛者立伸患者起,从此名驰湖海知。
中风不语最难医,顶门发际亦堪施。
百会穴中明补泻,即时苏醒免灾危。
中风口眼致㖞斜,须疗地仓连颊车;㖞左泻右依师语,㖞右泻左莫教差。
头风呕吐眼昏花,穴在神庭刺不差;子女惊风皆可治,印堂刺入艾来加。
头风偏正最难医,丝竹金针亦可施;更要沿皮透率谷,一针两穴世间稀。
偏正头风有两般,风池穴内泻因痰;若还此病非痰饮,合谷之中仔细看。
项强兼头四顾难,牙疼㖞作不能宽;先向承浆明补泻,后针风府即时安。
牙疼阵阵痛相煎,针灸还须觅二间;翻呕不禁兼吐食,中魁奇穴试看看。
乳蛾一症更希奇,急用金针病可医;若使迟延难整治,少商出血始相宜。
鼻流清涕名鼻渊,先泻后补疾可痊;若更头风并眼痛,上星一穴不闻香臭从何治,须向迎香穴内攻;先补后泻分明记,金针未出气先通。
眉目疼痛不能当,攒竹沿皮刺不妨;若是目疼亦同治,刺入头维疾自康。
九般心痛及脾疼,上脘穴中宜用针;脾败还将中脘泻,两针成败免灾侵。
三焦邪气拥上焦,舌干口苦不和调;针刺关冲出毒血,口生津液气俱消。
少冲穴在手少阴,其穴功多必可针;心虚胆寒还泻补,上焦热涌手中寻。
痴呆一症少精神,不识尊卑最苦人;神门独治痴呆病,转手骨开得穴真。
眼睛红肿痛难熬,怕日羞明心自焦;但刺睛明鱼尾穴,太阳出血病全消。
忽然眼痛血贯睛,隐涩羞明最可憎;若是太阳除毒血,不须针刺自和平。
心血炎上两眼红,好将芦叶搐鼻中;若还血出真为美,目内清凉显妙功。
风眩烂眼可怜人,泪出汪汪实苦辛;大小骨空真妙穴,灸之七壮病除根。
肝家血少目昏花,肝俞之中补更佳;三里泻来肝血益,双瞳朗朗净无瑕。
耳聋气闭不闻音,痛痒蝉吟总莫禁;红肿生疮须用泻,只从听会用金针。
若人患耳即成聋,下手先须觅翳风;项上倘然生疬子,金针泻动号良工。
针灸经典歌赋《玉龙歌》白话解
针灸经典歌赋《玉龙歌》白话解扁鹊授我玉龙歌,玉龙一试绝沉疴,玉龙之歌真罕得,流传千载无差讹。
我今歌此玉龙诀,玉龙一百二十穴,医者行针殊妙绝,但恐时人自差别。
补泻分明指下施,金针一刺显明医,伛者立伸偻者起,从此名扬天下知。
扁鹊(托名)传授给我玉龙歌,用于临床,即使是病程久长,缠绵难愈之症也能痊癒。
玉龙歌是世间罕得,流传了上千年没有出现什么差错、讹误,证明它是经得起实践检验的。
现在我讲一下玉龙歌的具体内容,本歌诀一共涉及120个穴,使用起来非常绝妙,但是恐怕现在的医生水准参差不齐,未必使用得当。
针刺时补泻分明,才显出医生的高明。
按本歌诀施治,腰脊弯曲(似指急性腰扭伤一类病症)的患者都能治愈,一定可以名扬天下了。
中风不语最难医,发际顶门穴要知,更向百会明补泻,即时苏醒免灾危。
中风失语是最难治的病,治疗可取囟门、神庭穴,百会穴先补后泻,多补少泻,病人可及时苏醒,转危为安。
鼻流清涕名鼻渊,先泻后补疾可痊,若是头风并眼痛,上星穴内刺无偏。
鼻塞、流清涕是患了鼻渊,严重时还可发生头晕目眩,可取上星穴,先泻后补,病可痊愈。
头风呕吐眼昏花,穴取神庭始不差,孩子慢惊何可治,印堂刺入艾还加。
头风病不仅头痛时作时止,严重时还会出现呕吐、两眼昏花,可取神庭穴沿皮下透刺五分,先补后泻。
小儿慢惊风,表现为抽搐缓慢无力,时发时止,取印堂穴沿皮下斜刺,透左右攒竹穴,并施以艾灸,疗效较好。
头项强痛难回顾,牙疼并作一般看,先向承浆明补泻,后针风府即时安。
头项强直疼痛,活动受限,有时还併发牙痛,先泻承浆,再针风府,这是前后对应取穴法。
偏正头风痛难医,丝竹金针亦可施,沿皮向后透率谷,一针两穴世间稀。
偏正头风有两般,有无痰饮细推观,若然痰饮风池刺,倘无痰饮合谷安。
偏正头风很难医治,治疗可针刺丝竹空,沿皮向后透率谷以止痛,再辨证分型:如果属痰饮型,多属慢性头痛,取风池;如果不属痰饮型,多为急性头痛,一般取用合谷即可。
口眼斜最可嗟,地仓妙穴连颊车,左泻右依师正,右泻左莫令斜。
扁鹊玉龙歌诀
扁鹊玉龙歌诀扁鹊授我玉龙歌,玉龙一试绝沉疴。
玉龙之歌真罕得,流传千载无差讹。
我今歌此玉龙诀,玉龙一百二十穴。
看者行针殊妙绝,但恐时人自差别。
补泻分明指下施,金针一刺显明医,傴者立伸偻者起,从此名杨天下知。
中风不语最难医,发际顶门穴要知,更向百会明补泻,即时苏醒免灾危。
鼻流清涕名鼻渊,先补后泻疾可痊,若是头风并眼痛,上星穴内刺无偏。
头风呕吐眼昏花,穴取神庭始不差,孩子慢惊何可治,印堂刺入艾还加。
头项强痛难回顾,牙疼并作一般看。
先向承浆明补泻,后针风府即时安。
偏正头风痛难医,丝竹金针亦可施,沿皮向后透率谷,一针两穴世间稀。
偏正头风有两般,有无痰饮细推观。
若然痰饮风池刺,倘无痰饮合谷安。
口眼歪斜最可嗟,地仓妙穴连颊车,歪左泻右依师正,歪右泻左莫令斜。
不闻香臭从何治?迎香二穴可堪攻,先补后泻分明效,一针未出气先通。
耳聋气闭痛难言,须刺翳风穴始痊,亦治项下生瘰癧,下针泻动即安然。
耳聋之症不闻声,痛痒蝉鸣不快情,红肿生疮须用泻,宜从听会用针行。
偶尔失音言語难,哑门一穴两筋间,若知浅针莫深刺,言语音和照旧安。
眉间疼痛苦难当,攒竹沿皮刺不妨,若是眼昏皆可治,更针头维即安康。
两睛红肿痛难熬,怕日羞明心自焦,只刺睛明鱼尾穴,太阳出血自然消。
眼痛忽然血贯睛,羞明更涩最难睁,须得太阳针出血,不用金刀疾自平。
心血炎上两眼红,迎香穴内刺为通,若将毒血搐出后,目内清凉始见功。
强痛脊背泻人中,挫闪腰痠亦可攻,更有委中之一穴,腰间诸疾任君攻。
肾弱腰疼不可当,施为行止甚非常,若知肾俞二穴处,艾火频加体自康。
环跳能治腿股风,居髎二穴认真攻,委中毒血更出尽,愈见医科神圣功。
膝腿无力身立难,原因风湿致伤残,倘知二市穴能灸,步履悠然渐自安。
髖骨能医两腿疼,膝头红肿不能行,必针膝眼膝关穴,功效须臾病不生。
寒湿脚气不可熬,先针三里及阴交,再将绝骨穴兼刺,肿痛顿时立见消。
肿红腿足草鞋风,须把昆仑二穴攻,申脉太溪如再刺,神医妙诀起疲癃。
脚背疼起丘墟穴,斜针出血即时轻,解溪再与商丘识,补泻行针要辩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扁鹊授我玉龙歌,玉龙一试绝沉疴, 之马矢奏春创作玉龙之歌真罕得,传播千载无差讹.我今歌此玉龙诀,玉龙一百二十穴,医者行针殊妙绝,但恐时人自不同.补泻清晰指下施,金针一刺显著医,伛者立伸偻者起,从此名扬世界知.扁鹊(托名)传授给我的玉龙歌,用于临床,即使是病程长久,绸缪难愈之症也能痊愈.玉龙歌是世间罕得,传播了上千年没有消掉什么错误、讹误,证实它是禁得起实践考验的.现在我讲一下玉龙歌的具体内容,本歌诀一共涉及120个穴,运用起来很是绝妙,医|学教导网汇集整理但是生怕现在的大夫程度整洁不齐,未必运用得当.针刺时补泻清晰,才显出大夫的崇高高贵.按本歌诀施治,腰脊弯曲(似指急性腰扭伤一类病症)的患者都能治愈,必定可以名扬世界了.中风不语最难医,发际顶门穴要知,更向百会明补泻,即时苏醒免灾危.中风掉落语是最难治的病,治疗可取囟门、神庭穴,百会穴先补后泻,多补少泻,病人可及时苏醒,转危为安.鼻流清涕名鼻渊,先泻后补疾可痊,若是头风并眼痛,上星穴内刺无偏.鼻塞、流清涕是患了鼻渊,稍微时还可产生头晕目眩,可取上星穴,先泻后补,病可痊愈.头风呕吐眼昏花,穴取神庭始不差,孩子慢惊何可治,印堂刺入艾还加.头风病不但头痛时作时止,稍微时还会消掉呕吐、两眼昏花,可取神庭穴沿皮下透刺五分,先补后泻.小儿慢惊风,表示为抽搐迟缓无力,时发时止,取印堂穴沿皮下斜刺,透旁边攒竹穴,并施以艾灸,疗效较好.头项强痛难回忆,牙疼并作一般看,先向承浆明补泻,后针风府即时安.头项强直痛楚愉快,活动受限,有时还并发牙痛,先泻承浆,再针风府,这是前后对应取穴法.偏正头风痛难医,丝竹金针亦可施,沿皮向后透率谷,一针两穴世间稀.偏正头风有两般,有无痰饮细推不雅,若然痰饮风池刺,倘无痰饮合谷安.偏正头风很难医治,治疗可针刺丝竹空,沿皮向后透率谷以止痛,再辨证分型:假如属痰饮型,多属慢性头痛,取风池;假如不属痰饮型,多为急性头痛,一般取用合谷即可.口眼斜最可嗟,地仓妙穴连颊车,左泻右依师正,右泻左莫令斜.口眼斜的病,可取地仓透颊车施治,并应遵照师长教师的教导,右面麻痹而向左侧,则泻右面;左面麻痹而向右侧,则泻左侧,即各于其麻痹一侧针治.不闻喷鼻香臭从何治?迎喷鼻香两穴可堪攻,先补后泻清晰效,一针未出气先通.无论何种原因引起的鼻不克不及辩白气味,都可取双侧迎喷鼻香穴,先补后泻,有速效,有时尚未起针,鼻子已经通气了.后文说“迎喷鼻香应上星”,指此配穴.耳聋气闭痛难言,须刺翳风穴始痊,亦治项上生瘰疬,下针泻动即安然.耳聋之症不闻声,痛痒蝉鸣不快情,红肿生疮须用泻,宜从听会用针行.耳聋,耳内气行不畅,壅塞不通,要刺翳风,这个穴亦用治项生瘰疬.后文有“翳风应合谷”,可作此配穴.耳聋,耳内有痒、痛、耳鸣等不舒服的感应,以及耳周红肿生疮,可取听会.后文有“听会应合谷”,可作此配穴.这句歌诀说明一穴可主二症.有时掉落音言语难,哑门一穴两筋间,若知浅针莫深刺,言语音和照样安.有时讲话声音嘶哑不克不及发声,可取哑门穴浅刺(一般1寸旁边),不成深刺,苦语即能恢复正常.屑间痛楚愉快魔难当,攒竹沿皮刺无妨,若是眼昏皆可治,更针头维即安康.两眼红肿痛难熬,怕日羞明心自焦,只刺睛明鱼尾穴,太阳出血自然消.眼痛溘然血贯睛,羞明更涩目难睁,须得太阳针出血,不必金刀疾自平.心火炎上两眼红,迎喷鼻香穴内刺为通,若将毒血搐出后,目内清凉始见功.眉棱骨痛可取攒竹,沿皮刺向鱼腰,这种病还常伴随眼目昏花,配以头维穴可以治疗.两眼红肿,痛楚愉快难忍,怕见强光的病,只要针睛明、鱼尾穴,医|学教导网汇集整理并辅以太阳穴放血,症状自然消掉落.溘然眼睛痛楚愉快,眼球外部充血,怕见强光,目涩难睁,取太阳穴放血即可治愈.心火上炎,两眼红赤,针刺双侧内迎喷鼻香,假如能出血,效果更好,可使患者顿觉目内清凉.强痛脊背泻人中,挫闪腰酸亦可攻,更有委中之一穴,腰间诸疾任君攻.肾弱腰疼不成当,施为行止甚很是,若知肾俞二穴处,艾火频加体自康.本段阐述实性和虚性两种腰痛的治法.腰脊强直痛楚愉快泻人中穴,这个穴还可用治急性腰扭伤.别的还可配用委中穴以及腰部局部的穴位.后文“人中应委中”与此意同,这组穴位主治腰痛实证.肾虚腰痛更难以忍受,活动多有便利,可常灸双侧肾俞穴治疗.环跳能治腿股风,居髎二穴负责攻,委中毒血更出尽,愈见医科神圣功.腿部痛楚愉快,遇风寒痛甚者,可取环跳、居髎以疏风通络散寒,并加以委中放血,能立见神效.膝腿无力身立难,原因风湿致伤残,倘知二市穴能灸,行动悠然渐自安.腿膝无力,甚至站立艰难,这是风湿造成的,灸风市、阴市二穴,温经散寒通络,行走能逐渐恢复正常.髋骨能医两腿疼,膝头红肿不克不及行,必针膝眼膝关穴,成效转瞬病不生.髋骨穴位于大腿前外侧,梁丘穴外行1寸陷中,该穴能治疗两腿痛楚愉快,膝头红肿,行走艰难的病,再配以膝眼,横针透膝关穴,急速就能奏效.后文“髋骨臆曲池”,是凹凸相配法;又“髋骨应风市”,是同肢相配法.寒湿脚气不成熬,先针三里及阴交,再将绝骨穴兼刺,肿痛登时立见消.寒湿脚气痛魔难当,取足二里、三阴交以及绝骨穴,疏风化湿以泻热,使筋脉和利,肿痛立时能够消退.肿红腿足草鞋风,须把昆仑二穴攻,申脉太溪如再刺,神医妙绝起疲癃.草鞋风有腿脚红肿的症状,取双侧昆仑穴,并配以中脉、太溪,使慢性腰背痛和尿癃闭都能解除.脚背肿起丘墟穴,斜针出血即时轻,解溪再与商丘识,补泻行针要辨明.行步艰难疾转加,太冲二穴效堪夸,更针三里中封穴,去病如同用手抓.脚背肿痛可取丘墟穴斜刺,出血更好,痛楚愉快当时就能减轻,再取解溪与商丘穴,能散瘀止痛,疗效较好.假如病情加重,行走艰难,可针双侧太冲穴配三里、中封,手到病除.膝盖红肿鹤膝风,阳陵二穴亦堪攻,阴陵针透龙奏效,红肿全消见异功.鹤膝风有膝关节红肿等症状,治取双侧阳陵泉,透针阴陵泉,效果极佳,能消肿止痛.腕中无力痛艰难,握物难移体不安,腕骨一针虽奏效,莫将补泻等闲看.手腕无力痛楚愉快,握物艰难,针刺腕骨穴,并据病情施以补或泻,能散瘀止痛.急疼两臂气攻胸,肩井清晰穴可攻,此穴元来真气聚,补多泻少应个中.两臂痛楚愉快,胸中气冲,取肩井穴.这个穴是真气聚集的地方,宜多补少泻.后文说“肩井应支沟”,可作此配穴.又“应足三里”.肩背风气连臂疼,背缝二穴用针明,五枢亦治腰间痛,得穴方知疾顿轻.肩背受了风,累及臂痛,背缝穴有神效,还可配五枢穴(本穴亦治腰痛),针刺这两个穴位,疾病就会立时减轻.两肘拘挛筋骨连,艰难动作不佳然,只将曲池针泻动,尺泽兼行见圣传.肘部拘挛,活动晦气,针泻曲池穴,配以尺泽,甚效.后文“尺泽应曲池”,即指此二穴配用.肩端红肿痛难当,寒湿相争气血狂,若向肩髃明补泻,管君多灸自安康.肩部红肿痛楚愉快,是寒湿之邪侵袭,气血凝涩所致,取肩髃穴看病补泻,并可多灸,自当恢复.后文“肩髃应髋骨”,是凹凸对应配穴.筋急不开手难伸,尺泽从来要负责,头面纵有诸样症,一针合谷效通神.上肢筋脉拘挛,手指不克不及张开,要取尽泽穴以舒筋活络.各类头面部疾患,针刺合谷都有神效.腹中气块痛难当,穴法宜向内关防,八法有名阴维穴,腹中之疾永安康.情志掉落调,气结腹中,结聚成块,痛楚愉快难忍,宜取内关穴,该穴是八脉交会穴中与阴维脉相通的穴位,以治疗肚腹部的疾病有特效.腹中痛楚愉快亦难当,大陵外关可消详,若是胁疼并闭结,支沟奥妙效很是.腹痛难忍,可取大陵、外关穴,调气止痛.假如两胁痛楚愉快并伴随大便秘结,支沟穴效果不凡.脾家之症最可怜,有寒有热两相煎,间使二穴针泻动,热泻寒补病俱痊.得了脾脏的病证最可怜,寒热煎熬,应取双侧间使穴,有热则泻,有寒则补,病可痊愈.九种肉痛及脾疼,上脘穴内用神针,若还脾败中脘补,两针神效免灾侵.胸脘部的九种痛楚愉快证候及中焦脘腹部的痛楚愉快,取用上脘穴针治、假如还兼有性情虚衰,健运掉落调之证,则应配中脘穴,施以补法.这两个穴位治病具有神效.痔瘘之疾亦可憎,表里急重最难禁,或痛或痒或下血,二白穴在掌后寻.痔瘘病也很让人憎恶,其里急后重之症很难解决,还可能消掉痒、痛、下血等症状,取二白穴能清热化瘀止痛,疗效较好.三焦热气壅上焦,口苦舌干岂易调,针剌关冲出毒血,口生津液病俱消.热壅上焦,口苦咽干,应取关冲穴点刺放血,能使患者口生津液,疾病全消.后文说“关冲应支沟”,可作此配穴.手臂红肿连腕疼,液门穴内用针明,更将一穴名中渚,多泻中心疾自轻.手臂红肿,连带手腕疼,可针刺液门穴,并配以中渚穴,两穴均施以泻法,能活血散瘀,通络止痛.中风之症症非轻,中冲二穴可安定,先补后泻如无应,再刺人中立便轻.中风是比较稍微的疾病,取双侧中冲穴先补后泻,可使躁动的病人(为中风实证者)安静下来,假如病人没反应,则再针刺人中穴,疾病可急速减轻.胆寒心虚病若何?少冲二穴最功多,刺入三分不着艾,金针用后自平和.胆气缺乏,胆虚气怯,心悸心慌的病,应取双侧少冲穴浅刺三分旁边,不要艾灸,单纯针刺即可使病痊愈.时间:二O 二一年七月二十九日时间:二O 二一年七月二十九日 时行疟疾最难禁,穴法由来未审明,若把后溪穴寻得,多加艾火即时轻.传染性疟疾很难治,很长时间以来一贯没有明确有效的取穴治疗方法,应取后溪穴重灸,当时就能减轻.后文有“后溪应百劳”,均以“百劳”即大椎,为治疟穴.牙疼阵阵苦相煎,穴在二间要得传,若患翻胃并吐食,中魁奇穴莫教偏.阵发牙疼很痛楚,可取二间穴以清热止痛.假如病人反胃呕吐,应取奇穴中魁和胃止呕.中魁一穴始见于此.乳鹅之症少人医,必用金针疾始除,如若少商出血后,即时安稳免灾危.乳蛾病很少有人能够治疗,这种病必定要用针灸才治得好,应取少商穴点刺出血以泻热消肿.现在瘾疹疾多般,好手医人治亦难,天井二穴多着艾,纵生瘰疬灸皆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