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册古诗二首教案
部编本二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两首》教案【三篇】
【导语】教案是教师为顺利⽽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法等进⾏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种实⽤性教学⽂书。
⽆忧考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家参考!篇⼀ 1、古诗两⾸之《村居》 教学⽬标 1.认识“古、诗”等13个⽣字。
会写“古、声”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背诵古诗。
3.知道春天美好,要珍惜春光。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能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准备 幻灯⽚、课件或古筝曲 教学过程 ⼀、激发情趣、导⼊课题 春天到了,你们喜欢⼲些什么?清朝诗⼈⾼⿍居住在乡下时就亲眼⽬睹了⼉童放学归来,三五成群,迎着春风,放飞风筝的情景,于是他便为后⼈留下了⼀⾸较为明快的诗篇──《村居》。
(板题,⽣齐读课题并识记“村、居”) ⼆、范读课⽂、整体感知 认真听不认识的字或不熟悉的字的读⾳。
三、⾃读课⽂、⾃学⽣字 1.利⽤拼⾳⾃读古诗,边圈画⽣字,要求把字⾳读准,把诗句读连贯。
2.⼩组合作,交流识字⽅法。
四、理解诗句、感悟欣赏 1.指读古诗,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2.你是怎么记住“醉、烟、童、散、忙”的? 点拨:(1)“醉”是平⾆⾳。
(2)“烟”韵母是前⿐韵母。
(3)“童”可以⽤熟字相加的⽅法认记(⽴+⾥)。
(4)“散”是平⾆⾳;偏旁是反⽂旁,不是折⽂旁。
(5)“忙”书空;扩词;⽤“急忙”说话。
3.⾃读古诗,然后谈⼀谈你最喜欢这⾸诗的哪⼀句,为什么? 点拨:(1)纸鸢:风筝。
(2)拂堤杨柳醉春烟:杨柳在微微春风中摇摇摆摆,陶醉在这美丽的春光中。
(演⽰课件或出⽰图⽚,帮助学⽣理解) 4.让我们闭上眼睛,伴着美妙的⾳乐听xx同学朗诵这⾸诗,然后谈谈你的感受。
(指名配乐朗诵) 5.交流听读后的感受。
6.请你也有感情地朗读课⽂,读出你的感受。
(配乐练读、指名读、评价读) 7.练习背诵课⽂。
小学二年级语文第8课《古诗二首》教案
小学二年级语文第8课《古诗二首》教案小学二年级语文第8课《古诗二首》教案1一、教学目标<img src="/uploadfile/2020/0425/20200425084406409.jpg" alt="" />1.借助汉语拼音认识12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课文,背诵课文。
3.依据诗意,开展公道想像,培育学生的想象能力、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课文,背诵课文。
2.依据诗意,初步理解诗的意境及包含的哲理,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筹备多媒体课件四、教学进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板题示标(一)板题导入1.揭露并解释题目《登鹳雀楼》激发兴致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登鹳雀楼》3.用课件出示教学目标。
二、小组讨论,组内纠错。
大声读两遍古诗,请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做到不错读,不漏读。
(一)个人自学1.学生自主学习(生按提醒自学,师巡查指点。
)2.自己检测自学效果:学生大声诵读一遍课文后生字词和整首诗文。
(二)小组纠错和小组内火伴交换自己的学习成果:轮番读生字词,交换对生词的理解。
(三)班内质疑1.检查正确认读生字词多媒体出示本课生字词,指名读。
(2)课件出示:多音字尽更三、质疑拓展,讨论总结(一)自学自测学生自学,当真诵读诗文,尝试说说诗句的意思。
(二)小组纠错小组轮番诵读诗文,互说诗句的意思,相互纠正过错。
(三)质疑拓展1.指名学生诵读诗文,师生共同纠错。
2.结合重点词语理解重点诗句,进行诵读指点。
白天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指点:(1)理解诗句学习一、二两行。
指名读一、二两行。
①出示课文插图。
引诱学生理解“尽”,指名说说“尽”的意思,匡助学生理解“尽”就是“完、消失”的意思。
③指名说说诗句的意思。
太阳依傍着山峦渐渐下沉、消失,黄河水朝着大海滔滔奔流。
一轮落日,在连绵起伏的群山暗地里渐渐西沉;黄河水自远方飞跃而来,又波澜滚滚的向大海奔去。
二年级统编版语文《古诗二首(登鹳雀楼)》教案
二年级统编版语文《古诗二首(登鹳雀楼)》教案一、教学目标1.认识“楼、依”等7个生字,会写“楼、依”等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和背诵古诗《登鹳雀楼》。
3.理解古诗的意思,体会诗人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认识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和背诵古诗;理解古诗的意思。
2.难点:体会古诗所蕴含的哲理和诗人的情感。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朗读法、情境教学法、讨论法。
四、教学过程1.图片导入,激发兴趣展示鹳雀楼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说一说对鹳雀楼的印象。
引出古诗《登鹳雀楼》。
2.初读古诗,整体感知教师范读古诗,学生认真倾听,注意字音和节奏。
学生自由朗读古诗,圈出生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指名读古诗,其他学生认真听,指出读得不准确的地方。
全班齐读古诗,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3.识字教学出示生字卡片,让学生认读。
可以采用开火车读、指名读、齐读等方式,巩固生字的读音。
讲解生字的结构和笔画顺序,让学生书空。
例如,“楼”是左右结构,左边是“木”,右边是“娄”;“依”是左右结构,左边是“亻”,右边是“衣”。
用生字组词,让学生理解生字的含义。
例如,“楼”可以组成“楼房”“高楼”“楼梯”等;“依”可以组成“依靠”“依然”“依依不舍”等。
4.精读古诗,理解诗意逐句讲解古诗的意思。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沉没,滔滔黄河朝着东海汹涌奔流。
引导学生理解“白日”“依”“尽”“入海流”等词语的意思。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若想把千里的风光景物看够,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
解释“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含义。
5.朗读指导,体会情感教师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读出古诗的韵律和意境。
可以采用多种朗读方式,如齐读、分组读、配乐读等。
引导学生体会诗人在诗中所表达的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
6.书写指导出示“楼、依”等6个字,让学生认读。
观察生字的结构和笔画顺序,教师示范书写,学生书空。
学生在田字格中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及时纠正学生的书写姿势和笔画错误。
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二首》的教案和板书设计
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二首》的教案和板书设计【教学目标】1、会认9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感悟人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3、激发学习古诗的兴趣。
积累古诗中的名句。
【重点难点】1、重点:认字、写字。
朗读背诵古诗。
2、难点:体会古诗蕴含的情感;“柳”识记与书写。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识字、小组合作检查、朗读感悟。
【教学准备】课件、生字卡片。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流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1、在假期里,爸爸妈妈带你们去过哪些名胜古迹?风景如何?2、今天跟老师去领略一下庐山瀑布的美,好吗?二、初读古诗1、自由朗读本课的古诗。
要求:把字音读准,庐、紫、川。
2、指名学生分行读诗句,注意正音。
3、学习生字“庐、瀑、炉、疑”,重点正音“瀑”。
(学生很容易读成“破”)说说在读这4个字时,你发现了什么?如:“庐、炉”读音相同、偏旁不同,“庐、瀑、炉”的韵母相同,“疑”是整体认读音节。
给生字扩词。
4、齐读古诗。
三、朗读感悟1、生自读,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什么地方有疑问?小组内互相交流。
2、全班交流:(随学生回答相机点拨和引导)如:日照香炉生紫烟:理解“香炉”。
可以让学生说说见过香炉没有,在这里指什么?“紫烟”在这里其实是什么?为什么云雾会是紫色的?抓住“生”字进行朗读指导。
遥看瀑布挂前川:理解“遥”“挂”,为什么瀑布会挂在山川的前面?抓住“遥”字让学生明白这句话写的是远景,抓住“挂”字进行朗读指导。
飞流直下三千尺:理解“飞”,说明什么?“三千尺”又说明什么?(课件演示:瀑布的壮观)如果是你,看到这样的景色,你会说什么?(学生想象说话)朗读指导。
疑是银河落九天:理解“疑”,“落九天”说明什么?朗读指导。
3、简介你还知道什么?简介诗人“李白”。
四、美读成诵1、自由读,读出自己的感悟。
2、教师配乐范读。
3、个人展示读。
4、挑战读:学生站起来说自己要挑战谁?跟他赛读。
5、跟同桌互读。
6、齐背古诗。
《语文二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二首》教案
《语文二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二首》教案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走近作者1.图片激趣,欣赏西湖。
古人云:“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杭州历来就被人们称为“人间天堂”,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欣赏杭州西湖的美景吧!2.揭示课题,了解作者。
(1)交流感受:欣赏了西湖的图片,你有哪些感受?(2)有人把西湖比作图画,有人把西湖比作美女,古往今来更是有很多文人墨客用佳句来赞美它。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描写西湖的古诗。
(板书课题)(3)了解作者,谁来介绍一下你对作者的了解?(诗人简介)(4)理解诗题。
你从题目中知道了什么?①学习“晓”。
看看“晓”的偏旁,你有哪些发现?②相机解释“净慈寺”。
(诗人杨万里)早晨从净慈寺出来送别他的朋友林子方。
(5)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欣赏西湖的美丽风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产生一种阅读期待。
二、初读古诗,感知诗意1.初读古诗,识记生字。
(1)自由朗读古诗,圈出生字,读准字音。
(2)同桌互读,检查指正。
(3)指名读,交流识记生字。
①正音。
“慈”是平舌音;“竟、映”是后鼻音。
②识记。
说一说你有什么办法识记“慈、竟、映”。
(4)指名读,读出节奏感。
①教师范读。
②分组读,读出诗的韵味。
2.说说你还读懂了什么。
让学生自由说出自己的理解。
教师不做过多的评价。
【设计意图】开放性的问题,旨在了解学生理解了哪些词句的意思。
这首诗的词句理解起来并不复杂,只要让学生在自主交流的过程中,对诗意有初步的了解即可。
三、品读诗句,感悟诗情【阅读要素训练】1.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西湖的景色多么美啊!你们想去看看吗?2.学习诗句。
(1)谁能用词语来形容一下荷花、荷叶的颜色?(2)荷叶是嫩绿的、碧绿的、鲜绿的,荷花是红艳艳的、红彤彤的,那么诗中又是怎样来写这种绿、这种红的?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3)指导朗读:读出荷花之红、莲叶之绿。
3.探究原因,深入诗情:荷叶为什么是“无穷碧”,荷花又为什么是“别样红”呢?带着问题去诗中寻找原因吧!(1)品荷之多。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古诗二首》优质教案
15 古诗二首【核心素养目标】文化自信:培养学生对祖国优秀文化、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语言运用:能初步了解诗句的意思,说出诗句描绘的画面。
思维能力:提取主要信息,了解课文内容。
审美创造: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感受祖国的壮美河山。
【课前解析】本课有两首古诗,宋代诗人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和唐代诗人杜甫的《绝句》。
两位作者都着意于对色彩的描绘,并用对仗工整的诗句勾画出美好的画面,令人赏心悦目。
关注古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是诗人早晨出门送别友人时即景起兴而作。
作者以满湖的荷花荷叶为写作对象,先发感叹,再写实景,抒发了诗人对西湖美景的赞美之情。
《绝句》是杜甫在成都浣花溪草堂闲居时,在听闻平定“安史之乱”后,心情愉快所作。
诗人以朴实自然的语句,一句一景,动静结合,描绘了一幅无限生动的春景图。
关注生字:本课需要书写的生字五个上下结构,三个左右结构,可以根据字的结构进行归类学习,整体识记。
其中“莲”是上下结构,要重点强调,“含”和“岭”可比较识记,有点和无点,要提醒学生细心分辨清楚。
【教学目标】1.认识“晓、慈”等11个生字,读准多音字“行”,会写“湖、莲”等8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
背诵古诗。
3.能初步了解诗句的意思,说出诗句描绘的画面。
【教学重点】认识“晓、慈”等11个生字,读准多音字“行”,会写“湖、莲”等8个字。
【教学难点】能初步了解诗句的意思,说出诗句描绘的画面。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晓、慈、毕、竟、映”5个生字,会写“湖、莲、穷、荷”4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并背诵下来。
3.能初步了解《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中诗句的意思,说出诗句描绘的画面。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走近作者1.教师导入新课。
古人云:“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杭州历来就被人们称为“人间天堂”,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欣赏杭州西湖的美景吧!你们知道杭州这个著名的景点吗?教师打开西湖的知识窗,引导学生欣赏。
《古诗二首》教案二年级语文下册
教学要求1.认识“晓、慈”等11个生字,读准多音字“行”,会写“湖、莲”等8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背诵古诗。
(重点)3.能初步了解诗句的意思,说出诗句描绘的画面。
(重点)教学课时两课时。
1. 认识“晓、慈”等5个生字,会写“湖、莲”等4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理解古诗大意,背诵古诗。
课件。
一、激趣导入,简介作者1.教师: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西湖历来就被人们称为“人间天堂”。
(出示课件1)有人把它比作图画,有人把它比作美女。
但无论是谁,都会被它的美丽所折服。
古往今来,很多文人墨客都曾写出无数佳句来赞美它。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描写西湖的古诗。
(板书古诗题目: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设计意图:通过西湖美景的图片以及老师的描述,引发学生对美景的向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简介作者。
(出示课件2)杨万里(1127—1206),南宋著名文学家、爱国诗人。
字廷秀,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
杨万里传世诗作达四千二百余首,被誉为“一代诗宗”。
杨万里的诗歌语言浅近、清新自然,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也有不少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二、自读古诗,识字解词1.请大家自由读古诗,用自己喜欢的符号标记应该重点注意的地方,如不认识的字、难写的字和不懂的词等。
划分古诗的朗读节奏。
(出示课件3)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1)教师提示:“慈”的读音是cí,“映”的韵母是ing。
(2)指导朗读:前两句诗要读出赞叹的语气,第三句诗语调要略带激昂,第四句诗要重读“别样”。
(3)学生反复读诗,读熟后尝试背诵古诗。
2.小组交流识记生字的方法。
(1)联系熟字识记:竟—境。
(2)偏旁归类识记:“晓”和“映”都是日字旁。
(3)组词识记:知晓、慈祥、毕业、竟然、反映。
3.教师范写,重点指导。
(出示课件4)湖:注意三部分的占位,“月”的竖撇和“古”有穿插关系。
小学二年级语文《古诗二首》教案
小学二年级语文《古诗二首》教案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两首古诗。
2.理解古诗的大意,感受古诗的韵律美。
3.培养学生对古诗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两首古诗。
2.理解古诗的大意。
教学难点:1.理解古诗中的生僻字和词语。
2.感受古诗的韵律美。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两首古诗的课件或黑板。
2.学生准备笔和纸。
教学过程:一、导入1.教师带领学生回顾上一节课学习的内容,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学习《静夜思》1.教师出示《静夜思》的课件或黑板,引导学生观察诗句。
2.教师逐句解读诗句,帮助学生理解诗意。
3.教师示范朗读诗句,引导学生模仿朗读。
4.学生自主练习朗读,教师指导并纠正发音。
5.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交流对诗句的理解。
6.教师选取部分学生代表进行朗读展示,给予表扬和鼓励。
三、学习《春晓》1.教师出示《春晓》的课件或黑板,引导学生观察诗句。
2.教师逐句解读诗句,帮助学生理解诗意。
3.教师示范朗读诗句,引导学生模仿朗读。
4.学生自主练习朗读,教师指导并纠正发音。
5.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交流对诗句的理解。
6.教师选取部分学生代表进行朗读展示,给予表扬和鼓励。
四、巩固练习1.教师出示两首古诗的课件或黑板,让学生自主朗读。
2.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古诗的理解程度。
3.学生回答问题,教师给予解答和指导。
4.教师出示生僻字和词语的课件或黑板,让学生认读和书写。
5.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交流对生僻字和词语的理解。
2.教师提出拓展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联想。
3.学生回答问题,教师给予解答和指导。
4.教师出示相关的诗句或诗歌,让学生进行类比学习。
六、作业布置1.学生回家后,向家长分享本节课学习的两首古诗。
2.学生自主选择一首古诗,进行朗读和背诵。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学习两首古诗《静夜思》和《春晓》,让学生初步感受古诗的韵律美,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小学二年级语文第8课《古诗二首》教案:阅读启蒙,诗词珍藏
小学二年级语文第8课《古诗二首》教案:阅读启蒙,诗词珍藏孔子曾说过:“诗可以咏志,可以建立和谐社会。
”可见古诗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而在小学阶段,作为语文学科的一部分,学习古诗词更是有一定的意义。
一是可以帮助学生陶冶情操,培养审美能力;二是可以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让学生能够熟练运用诗词元素进行语言表达;三是可以为学生的文化知识积累打下基础。
对于小学二年级语文而言,《古诗二首》教案的设计十分重要,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科要求进行精心设计。
一、教学目标1.了解《古诗二首》这两首唐诗的基本知识(诗名、作者、创作背景等),并能够进行正确的朗诵。
2.理解诗词中所表达的情感和意思,培养对诗歌的感受力。
3.能够用自己的语言对所学古诗进行表达,培养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古诗二首》包括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和王之涣的《凉州词》两首诗。
1.《登鹳雀楼》《登鹳雀楼》是唐代诗人王之涣所作,全诗描写了诗人的感慨和对人生的思考,表现出王之涣对人生的感悟和抱负。
在本课中,教师可以通过讲授课文的基本知识、感受和分析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意义,展示文化风貌和历史背景。
2.《凉州词》《凉州词》是唐代诗人王之涣所作,全诗描绘了西凉的荒凉景象和其所带来的强烈感受,表现出了诗人的感慨和思考。
学生通过朗诵、理解和分析,可以了解到古代诗人的人生感悟和审美情趣。
三、教学方法1.朗读法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配着诗词的韵脚朗读,以此培养学生的朗诵技巧和感受力。
2.互动式教学教师可以采用互动式教学的方法,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表达自己的感悟与见解,这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表达能力。
3.绘画法让学生用画笔去描绘诗中所描述的画面或情感,纵情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而提高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四、教学步骤1.引入教学教师可以通过口语、图像、音乐等多种方式引入教学,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为下面的教学奠定基础。
2.了解《古诗二首》的基本知识让学生了解诗名、作者、创作背景等基本信息,以此让学生对文化知识积累起到基础性的作用。
新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
新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1.古诗二首《村居》《咏柳》教案1. 古诗二首教学目标:1. 认识本课“莺、拂、堤” 等 11 个生字,会写“诗、村、童”等 8 个生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能够理解的大意。
3. 体会的语言美以及画面美,能够借助所描述的景物特点感受春天大好,理解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教学重点: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文化积累。
教学难点:理解大意,感悟的美好意境,体会春天大好。
教学准备:多课件;搜集高鼎、贺知章的资料;生字卡片。
第一课时村居课时目标:1. 会读“莺、拂、堤” 等 5 个生字,会写“诗、村、童” 3 个生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村居》。
3. 理解大意,感受春天的景物之美以及孩子们放风筝的有趣画面,体会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引出课题1.课件播放一组春天风景图片,引导学生观图并说说自己的感受:生:我看到地上的小草已经变绿了,看上去就像是铺了一块绿色的大地毯。
生:小河边柳树开始发芽了,好像是美丽的姑娘在对着河水梳长头发呢!生:我还看到燕子在天空中快乐地飞翔。
师:孩子们,你们不仅看得仔细,还说得生动形象,从你们的描述中,老师感受到了美好的春天正向我们走来。
接下来,老师就带你们一起走进春天的大自然,看看古代诗人们眼中的春天又是一番怎样的情形。
2.板书诗题:古诗二首,引导学生跟随教师书空课题,注意生字“诗” 的正确书写及朗读(翘舌音、整体认读音节) ,其中右边的三笔横画之间要做到等距,且第二笔横画要长于另外两笔。
同时引导他们在课后田字格内将“诗” 字进行描红并临写两遍。
3.过渡引入:接下来,我们先来学习其中的一首《村居》,它是清代诗人高鼎写的。
课件出示,指导学生读准诗题中“村” 的读音(平舌音“cūn” ) 。
二、自主探究,感悟诗意1.引导学生自主朗读,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诗句,并试着读出的停顿与节奏。
2.检查学生自主朗读情况:(1) 抽取中的生字卡片“莺、拂、堤” 等,指名学生朗读生字,教师根据学生的朗读适时进行朗读纠正,注意提醒读准“莺” 是后鼻音,“堤” 读“dī”。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与反思课文古诗二首(部编版)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与反思
课程目标
通过学习本节课,学生将能够:
1.了解中国古诗的韵律和结构;
2.能够感受古诗的婉约和含蓄;
3.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朗读能力。
教学内容
本节课将学习两首古诗:
1.李白《将进酒》
2.杜甫《登高》
教学过程
Step 1:导入
老师出示李白的《将进酒》古诗,用音乐的方式播放一遍,带领学生听诵古诗,提高学生的朗读和语感。
Step 2:学习《将进酒》
1.老师引导学生分析《将进酒》的韵律和结构特点:
–七绝:诗句四个字,四句一组;
–抑扬格:一上一下,两个字押韵。
2.老师播放唐代乐曲《将进酒》,带领学生朗读古诗,体会古诗的婉约和含蓄。
Step 3:学习《登高》
1.老师出示杜甫的《登高》古诗,让学生读一遍,引导学生分析古诗的韵律和结构特点:
–七绝:诗句四个字,四句一组;
–抑扬格:一上一下,两个字押韵。
2.老师播放大自然风景画面,带领学生朗读古诗,感受古诗与自然之间的联系。
Step 4:反思
1.学生用自己的话对于这两首古诗的理解以及感受进行反思。
2.老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运用这些韵律和结构特点来创作自己的古诗。
3.老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提高学生的创作能力和课堂参与度。
教学反思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中国古诗的韵律和结构,通过听诵和朗读,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和语感。
同时通过反思,学生对于这些古诗的理解和感受更加深入,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创作能力和课堂参与度。
总之,这节课的教学效果良好,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学习中国古诗。
二年级语文下册(统编版五四制)第15课《古诗二首(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教学设计
5.创作实践,激发创新:
(1)让学生尝试自己创作一首描绘自然景色的诗,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想象力。
(2)组织创作分享活动,让学生相互欣赏、评价,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6.情感教育,培养人文素养:
(1)通过学习古诗,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
3.教师点评:教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点评,给予肯定和鼓励,同时对学生的疑问进行解答。
(四)课堂练习,500字
1.朗读练习:教师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古诗,感受古诗的韵律美。
2.课堂检测:教师设计一些关于古诗的问题,检查学生对诗句内容的掌握情况。
3.创作实践: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生字词和诗句,创作一首描绘自然景色的诗。
(2)教育学生关爱自然,保护环境,树立和谐共生的观念。
7.课后拓展,延伸学习:
(1)推荐与古诗相关的阅读材料,让学生在课后进行自主阅读,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
(2)鼓励学生参加课外活动,如古诗朗诵、书法比赛等,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500字
在导入新课环节,教师运用多媒体展示一幅美丽的春景图,图中黄鹂鸣叫、翠柳依依,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图中描绘的景色。接着,教师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这首诗是谁写的吗?它描绘了怎样的画面?”通过问题引导学生进入新课的学习。
5.研究性学习:鼓励学生选取一位自己喜欢的古代诗人,了解其生平和作品,下周课堂上与同学们分享。
6.课后反思:请同学们回顾本节课的学习过程,总结自己的收获和不足,思考如何提高对古诗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作业要求:
1.作业内容要真实、有创意,体现出学生对古诗的理解和感悟。
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课《古诗二首》集体备课教案
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课《古诗二首》集体备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古诗文的基本特点和形式。
2.能够准确理解和朗读古诗文,并表达出自己的情感和理解。
3.通过对古诗文的学习,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敏感性和批判性思维。
二、教学重点1.运用正确的语音语调,准确理解和朗读古诗文。
2.通过学习古诗文,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敏感性和批判性思维。
三、教学难点1.如何让学生深刻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感情。
2.如何引导学生在诗歌中发掘语言的美感和表现力。
四、教学内容1. 课文背景本课的古诗共有两篇,分别是《我的母亲》和《送别》。
《我的母亲》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诗,是一篇以家庭为主题的抒情小诗。
《送别》则是唐代诗人王之涣创作的一首诗,描写了离别时的深情厚谊和相思之情。
2. 学习古诗文1.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读一遍《我的母亲》、《送别》。
重点听取诗歌朗读的语音语调,尝试模仿诗歌的语音语调和音乐节奏,增强诗歌的感染力和美感。
2.老师为学生讲解古诗的形式和特点,例如各句的字数、韵脚形式等方面。
3.学生可以试着朗读古诗,老师帮助学生纠正语音语调、把握诗歌意境,体现诗歌里的情感和意境。
4.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感悟,与古诗文作比较,深入分析诗歌中包含的情感和语言特点。
3. 诗歌解析和感悟1.在学生深入理解古诗歌的基础上,教师对学生就有关问题进行点拨,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古诗歌的意境和美感,发现其中的深度和价值。
2.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开展小组讨论,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发言前可以剪好彩纸或小卡片,写上学生对古诗文的理解和感悟,稍作压缩后,放在桌上作为提示,便于集中表达。
五、教学方法1.以感性认识为主体,引导学生通过讲解、示范和实践等多种方式,感性体悟古诗歌的意境和美感。
2.采用多种评价手段,如自我评价、小组评价、互评等,以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和自省意识,反映课程效果。
六、教学过程与安排时间教学活动方法5分钟课前热身教师播放相关教育影片或歌曲,营造课堂好氛围。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15课《古诗二首》优秀教案.docx
《古诗二首•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材分析 1《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是一首送别诗,作者抓住了那满湖的荷花荷叶作为写作对象, 抒发了诗人对西湖美景的赞叹热爱之情,这首诗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典范作品。
诗人在 六月的西湖送别友人林子方,开篇即说六月的西湖风光与其它季节是不同的,是足可留恋的。
然后,诗人用充满强烈色彩对比的句子,给我们描绘出一幅大红大绿、优美秀丽的画面:翠 绿的莲叶,涌到天边,使人感到置身于无穷的碧绿之中;而粉红的荷花,在骄阳的映照下, 更显得格外艳丽。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 正确、流利地朗读并背诵古诗;2. 结合图画和注释,了解古诗的大意。
【过程与方法目标】用学过的方法诵读古诗。
义务教育教科书二年级A下册 £1J【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想象诗歌描写的画面,感受意境,体会作者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正确流利地诵读古诗。
【教学难点】理解诗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情感。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一、创设情境,走近古诗1. 出示荷花图,请学生用一个词或一句话形容自己看到的荷花时的感受。
2. 八百多年前,诗人杨万里用一首诗将这样的画面写了下来,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的古诗诵读。
揭示课题,指名读诗题。
3. 谁知道诗题的意思?解释诗题:晓,是早晨的意思。
净慈寺,是西湖边一座有名的佛寺。
林子方,是诗人的朋友。
4. 谁能连起來说说题忖的意思?5. 齐读诗题。
二、初读引领,感知古诗1. 自由读,读准字音,多读儿遍。
2. 指名读诗。
齐读。
3. 再读古诗,结合注释,和同桌说一说读懂了什么。
4. 学生反馈,简介古诗大意。
相机板书:西湖六月风光、莲叶、荷花。
三、品读赏析,感悟古诗1. 哪一句话描写了西湖的荷叶与荷花呢?2. 出示第二句。
3. 静静地欣赏荷叶荷花的美。
自由轻声读读,看看美在哪里?4. 品读赏析。
(1)体会“绿”。
从那个词读出了这种美?“无穷碧”会是怎样的?指名说。
指导朗读。
(2)体会“多”从这一行里你还感受到了什么美?从哪里体会出来的?“接天”是怎样的一幅景象?能读出来吗?分组读,齐读。
二年级古诗二首夜宿山寺和敕勒歌教案
教学目标:
1. 认识本课的12个生字,能够正确书写8个汉字。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 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作者的感情。
教学重点:
1. 掌握本课的生字词。
2. 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1. 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作者的感情。
2. 感受古诗的意境和韵味。
教学准备:
1. 课件。
2. 学生预习课文,了解诗歌大意。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 播放音乐,让学生欣赏美丽的山寺景色。
2. 引导学生谈谈对山寺的感受,引出课题《夜宿山寺》。
二、初读课文,了解诗意
1.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 指名朗读课文,纠正字音和停顿。
3. 引导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
4. 学生交流讨论,互相补充,形成对诗歌的整体理解。
三、细读课文,品悟诗情
1. 引导学生再次朗读课文,深入体会诗人的情感。
2. 结合课文插图,感受古诗的意境和韵味。
3. 引导学生想象自己身处山寺之中,感受那份宁静与神秘。
4. 学生交流感受,互相启发,加深对诗歌的理解。
四、背诵课文,拓展延伸
1. 学生尝试背诵课文,教师巡视指导。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了解其他诗人描写山寺的诗歌,欣赏不同风格的诗歌作品。
3. 学生交流拓展延伸的成果,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五、课堂小结
1. 教师总结本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2. 引导学生回顾学习过程和方法,总结学习收获和不足。
二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二首教案五篇
二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二首教案五篇教案是老师为顺当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依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同学的实际状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详细设计和支配的一种有用性教学文书。
以下是我整理的二班级下册语文古诗二首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二班级下册语文古诗二首教案教学目标:1、理解这两首古诗的意思,体会思念家乡以及赞美梅花品行的情感,知道梅花自古以来是清高、英勇的象征。
2、学会本课生字5个,词语4个。
3、能解释诗句中字、词的意思。
4、能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和默写古诗。
5、会用自己的话说说《静夜诗》的意思。
教学重点:读懂诗句,理解诗人在诗中所表达的情感。
教学难点:理解带点字的.意思。
教学预备:课文录音、歌曲磁带教学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教学《静夜思》,学会诗中3个生字,理解“疑”“举”等字的意思。
2、背诵并默写该诗。
3、有感情的朗读,体会思念家乡的情感。
过程:一、揭题。
播放《十五的月亮》的歌曲。
简短谈话,揭示第一首诗的题目。
二、自由读。
自学3个生字。
读通诗句。
三、指导朗读。
四、讲解诗句。
1、读古诗,圈出不懂的字。
2、同学试解。
3、连起来说说诗的意思。
五、背诵全诗,体会情感。
六、作业。
其次课时目标:1、教学《梅花》,学会诗中的5个生字,理解有关词语的意思。
2、有感情的读背全诗。
3、体会梅花的风格,学习梅花不怕困难的精神。
过程:一、启发谈话。
二、听课文录音,自同学字,读通诗句。
三、理解诗句。
1、学习第1、2 句。
正确朗读这两句诗。
说说带点字的意思。
试说这两句话的意思。
2、学习3、4两句话。
解释带点字的意思。
四、指导朗读。
范读。
自读。
沟通争论,朗读品尝。
五、作业。
二班级下册语文古诗二首教案1、熟悉“古、诗”等13个生字。
会写“古、声”等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
背诵古诗。
识字写字和朗读背诵。
第一课时一、谈话激趣、导入1、小伴侣们,学了前面的几篇课文,你觉得春天是怎么样的呢?2、古代的人啊,跟小伴侣一样也特别喜爱春天!所以他们写了好多好多的诗篇来歌颂春天、赞美春天,今日老师就和小伴侣一起去学习两首描写春天的古诗。
2024年春季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二首》教学设计
1.教师可以与其他学科教师合作,开展跨学科教学活动,如结合美术课进行古诗插画创作,结合音乐课进行古诗歌曲学习。
2.通过跨学科学习,学生可以从不同角度理解和欣赏古诗,提高学习的综合性和趣味性。
二十、教学成果展示
1.在课程结束时,教师可以组织一次古诗学习成果展示活动,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如背诵、朗读、书写、绘画等。
十七、教学资源更新与补充
1.教师根据教学实际情况,不断更新教学资源,如增加相关的古诗、背景资料、教学案例等。
2.教师可以制作或搜集教学辅助材料,如古诗卡片、诗歌插图、互动游戏等,以丰富教学手段。
十八、持续学习与成长
1.教师鼓励学生在课堂之外继续学习和探索古诗,如通过阅读、写作、参与诗歌社团等活动。
2.教师自身也应持续学习,提高专业素养,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1能够正确朗读和背诵《村居》和《咏柳》两首诗。
1.2理解两首诗的大意,体会诗人的情感。
1.3学会生字词,积累词语。
2.过程与方法:
2.1通过图片、音乐等辅助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2.2通过小组讨论、分享,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3.1培养学生对古诗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3.教师鼓励学生提出建议和意见,以便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十三、教学评价
1.过程性评价: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观察学生。
2.终结性评价:通过课后作业、小测验等方式,评估学生对《村居》和《咏柳》两首诗的理解程度和记忆情况。
3.自我评价:鼓励学生自我评价,让学生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以及如何改进。
三、课堂讲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年级下册古诗二首教案作为一名教职工,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为大家收集的二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二首《绝句》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二年级语文下册古诗《绝句》教案篇1一、教学目标1.会认“绝、鹂”等6个生字,会写“绝、含”等4个生字,掌握“行”1个多音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绝句》。
3.理解古诗《绝句》的内容,体会诗的意境,感悟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二、重点难点重点1.会认“绝、鹂”等6个生字,会写“绝、含”等4个生字,掌握“行”1个多音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绝句》,理解诗句的大意。
难点根据诗意想象画面,感悟春天的色彩明丽、景色迷人,感受诗人的心情。
三、复习导入1.小组比赛背诵《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2.填句:接天莲叶无穷碧,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揭示诗题“绝句”,简要介绍诗人杜甫。
四、自读古诗,初步感知1.自由朗读,画出生字新词。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不认识的生字词。
3.汇报生字词解决情况,教师相机强调。
“行”是多音字,在诗中读“háng”,还有另外一个读音是“xíng”,组词“行走”。
4.同桌互认生字新词。
5.指名读诗,齐读,注意纠正读错的字音。
五、图文对照,理解诗意1.老师范读,要求学生边听边观察插图,思考:画面上有哪些景物?(柳树、黄鹂、白鹭、积雪、船)2.看图思考:诗人是站在哪里看到这些景物的?(理解“窗含”“门泊”两个词语的意思)3.学生质疑,师生共同释疑。
(先让学生说说还有哪些不理解的词语,根据学生的提问,师生一起答疑)4.看图读古诗,想象诗人欣赏大自然美景时的心情。
(让学生带着感情再读古诗)5.梳理诗句,说说诗意。
(出示课文插图,小组讨论,说说诗意。
)六、活动激趣,记诵诗句1.找对应的词语。
老师读一个词语,要求学生找出与它相对应的词语。
(如:两个——一行,黄鹂——白鹭,翠柳——青天,窗——门,西岭——东吴,千秋雪——万里船。
)2.师说生读。
(老师描述诗句的内容,学生读相对应的诗句)3.词语连诗。
(老师出示诗中的任意一个词语,学生背出相对应的诗句) 4.情境背诗。
(让学生扮演诗人,指着画面上的景物吟诗)5.集体背诵。
七、指导写字1.出示要求会写的字:“绝”“含”“岭”“吴”。
引导学生交流记字方法,并练习组词。
2.启发学生说说自己的记忆方法。
3.重点指导“绝”与“岭”的写法。
4.老师范写。
(指导学生把字写美观,提示容易写错的地方)5.学生先观察田字格中的范字,再书写,老师巡视。
八、拓展延伸搜集描写春天的古诗,试着背一背。
二年级语文下册古诗《绝句》教案篇2一、教学目标:1、学会诗中生字“鹂”“鹭”,能正确理解“窗含”、“千秋雪”、“门泊”、“万里船”。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背诵《绝句》。
3、借助贴图,难词质疑,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诗人对春天的喜爱的感情,培养审美情趣。
4、通过本课学习,激起学生课外阅读古诗的兴趣,并提高鉴赏能力,同时引发学生萌动诗情,动手尝试写一写关于春天的诗。
二、教学重点:准确理解诗意,有感情地通读诗句,感受诗歌表达的愉悦之情。
三、教学难点:1、引导学生正确理解“窗含”、“千秋雪”及相关诗句的意思。
2、品读出诗歌的节奏和重音,引导学生体会语感。
四、教学准备:教师:制作《绝句》贴图,配乐磁带。
学生:查找诗人资料和已学过的作品,查找“绝句”的定义。
五、教学时间: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揭题解题。
1、谈话导入:同学们,当严寒的冬天过去的时候,什么季节来临了?春天是什么样的?2、是呀,春天万物复苏、繁华似锦,到处都充满了生机!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一首关于春天的诗,这就是——(揭题齐读)3、引导学生解题,介绍绝句与杜甫的资料。
4、教师简介.写作背景。
二、初读诗句,读准字音、学会生字。
过渡:同学们,听了老师的介绍,你们想读一读杜甫的这首即兴之作吗?1、学生按要求自学。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学会生字)2、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鹂”“鹭”。
指名读,说说写时要注意什么。
学生描红。
(2)指名读诗正音。
三、精读诗句,理解诗意、体会诗情。
(一)借助贴图,理解诗意。
1、学生默读,用笔画出诗中写到的景物。
2、汇报交流,教师出示景物图。
3、指名学生贴图,说说理由,以引导学生理解诗句含意。
4、出示整图,引导学生理解诗意、体会诗情。
从这幅图上,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心情怎么样?那么,谁能读出诗人这种欢快的心情?谁再来读读看?(二)引导质疑,突破难点。
1、引导质疑:读到这儿,古诗中还有那些地方,你们弄不懂的?2、交流释疑。
重点引导学生理解“窗含”、“千秋雪”、“万里船”。
“窗含”:窗?诗人透过什么看到翠柳、黄鹂等这些景物?(教师贴出窗框图)你们看,西岭上的雪就好像是镶嵌在窗户里的……“万里船”:为什么说是万里?3、理解诗句“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指名说。
4、教师小结:诗人正是透过窗户看到了近处的——,远处的——(相机板书:近景、远景)(三)诵读诗句,体会语感。
1、既然是古诗,就要读出古诗的韵味。
谁能说说怎样才能读出韵味?2、同桌诵读诗句,体会语感,尝试用斜线画出诗句中的停顿。
3、指名同桌汇报:一生读,一生板演。
其他学生点评。
4、男女生按标记赛读、背诵。
5、配乐齐背古诗。
四、拓展练习,尝试作诗。
1、引导学生背诵其他春天的古诗,并试着说说古诗写了春天的什么景物。
2、引导诗歌写法:这些春天的诗告诉我们只要善于抓住最能突出春天特色的景物,比如春雨、春潮、春柳,就能写出春天的蓬勃生机。
3、出示有关春景图二幅。
同学们,其实在我们的身边就有春天,你们看——(贴图)这是——这是——这些都是春姑娘的使者,看看图,想想还有哪些景物也是春姑娘的使者呢?让我们拿起笔来当名小诗人,写一写我们身边的春天,好吗?可以写儿歌这类现代诗,也可以模仿绝句写一写古体诗,题目自定。
小诗人们准备好了吗?好!开始!4、学生自己创作诗歌。
(可播放一段古典音乐)五、布置作业,让学生自选两项。
1、背诵并默写《绝句》。
2、收集杜甫的其他作品,准备在早晨会的古诗园地向全班同学介绍。
3收集其他诗人描写春天的诗作,准备参加“春之声”赛诗会。
4、把你已经创作好的春天的诗,向本班“春之声”诗刊投稿。
板书设计: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二年级语文下册古诗《绝句》教案篇3教学内容:教学第一首古诗《绝句》。
教学目标:1、能读懂古诗《绝句》,并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泊的字音;能结合诗句理解含、千秋、泊等词语。
3、会背诵、默写《绝句》。
4、初步感受古诗中所描绘的景色。
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
(1)说说学古诗的基本方法。
(2)揭题,板书:古诗二首(3)教师范读。
思考:这两首诗写哪个季节的景色?写了哪些景物?二、教学《绝句》。
1、解题:绝句是旧诗体裁之一,一首四句。
每句五个字的叫五言绝句,每句七个字的叫七言绝句。
有的古诗按诗的内容列题目,这首诗就用旧诗体裁做题目。
2、介绍作者:杜甫,唐代诗人。
这是他重返成都时写的。
他自幼好学,七岁就会吟诗,他的诗很有名。
3、初读古诗。
(1)自由读,拼读生字音节,观察插图,想想哪些地方你能读懂。
(2)检查自学效果。
认读生字和多音字泊。
(3)指名朗读古诗,说说哪些地方学懂了。
4、再读古诗,逐句理解。
(1)理解第1句。
问:鸣是什么意思?翠柳指什么?鸣翠柳怎么理解?回答后,教师小结:黄鹂,鸟的名称,又叫黄鹂,这句的意思是:两只黄鹂在翠绿色的柳丛中一唱一和地叫着。
(2)理解第2句。
问:一行是什么意思?青天指什么?上青天怎样理解?回答后教师小结:白鹭是一种颈和腿都很长的白色水鸟。
青天:蓝色的天空。
这句诗的意思是:一群白鹭在蓝色的天空中排成一字形飞翔。
(3)理解第3句。
问:窗含是什么意思?千秋雪指什么?回答后教师小结:窗含,从屋里往窗外看,外面的景物就像被窗口包含着。
也就是窗柜里围着的景物。
千秋指好多年。
这句诗的意思是:从窗口可以看见岷山终年不化的积雪。
(4)理解第4句。
问:泊是什么意思?万里船指什么?回答后教师小结:泊是船在岸边停靠的意思。
东吴是指古代吴国所在地,指长江中下游一带,在我国东部。
这句的意思是:门外江边停靠着远航东吴,行程万里的船只。
5、自由读古诗,同桌互相说说诗句的意思。
6、指名朗读古诗,说说诗句的意思。
三、朗读、背诵。
四、默写《绝句》,完成《作业本》第6题。
五、完成《作业本》第2、3、5题。
课后反思:在古诗的教学中,按照以往的教学方法即:让学生读古诗理解古诗中一些词的意思理解诗句的意思读、背整首诗。
往往忽视了课文中插图的作用。
课文中的插图我仔细观察和古诗的意思是有密切联系的。
在教学中,我利用课文插图让学生自己先理解古诗的意思,然后再理解。
发现有些不用教师讲解,学生就能理解。
因此在教学古诗时千万别忘记插图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