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市新型城镇化建设调研解析
天水市村镇规划与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天水市村镇规划与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发布时间:2022-10-31T08:36:55.087Z 来源:《工程建设标准化》2022年第12期6月作者:李小琴[导读] 村镇规划与建设工作直接影响村镇未来发展前景。
本文以天水市村镇规划与建设为例李小琴天水市政府投资项目代建服务中心 741000摘要:村镇规划与建设工作直接影响村镇未来发展前景。
本文以天水市村镇规划与建设为例,总结了村镇规划建设总体发展方向,结合以往规划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做好规划,促进村镇高速发展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村镇规划;建设;发展方向天水市位于甘肃东南部,历史悠久。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开展,天水市对村镇发展进行了规划,在村镇建设中取得了较大的成效。
为了实现持续发展目标。
要明确发展规划,解决发展中存在的不足,建设符合地方特色的村镇。
1天水市村镇规划与建设总体发展方向改善农村生活条件,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课题。
山门镇大集村拆除了村庄的违章建筑和残垣断壁,重新修建了一条沟渠。
拆迁后,村子里的环境变好了,道路也变宽了。
建成300余米的砖石围栏,400余米生态围栏,200余米文化墙。
王尹镇郭山村以“美化人居环境、倡树文明新风、彰显文化内涵”为导向,重视挖掘特色资源,展现美丽乡村的风采,将生态发展的思想融入到村庄治理、项目建设、资源开发、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中,通过加强水、路、房、网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拆违(危)治乱,努力改善了村容村貌,使村组环境面貌焕然一新。
1.1分类推进,因地制宜推进农村规划和建设发展,必须根据具体国情,做到规划先行、精准施策、分类推进。
在农村发展战略中,要针对农村的不同特征,进行具体问题的分析,进行合理地规划和建设,是农村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内容。
在此基础上,结合其它村庄的规划、建设经验、特点,整合地方城镇规划和建设的地域资源,是当前农村规划和建设的重点[1]。
1.2注重生态,持续发展乡村是各种自然资源和自然生态系统的聚集地。
天水市项目建设中的问题及成因探析
天水市项目建设中的问题及成因探析作者:郭文娣来源:《天水行政学院学报》 2018年第6期[摘要]项目是经济工作的第一抓手。
天水市作为西部“欠发达、欠开发、欠开放”的区域,目前在项目建设中仍存在着意识不强、高端项目缺少等不足。
在“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实施中,天水要通过强化县域经济,突出项目投资拉动作用,补齐小康短板,实现城乡同步发展,以项目支撑推动全市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天水;项目建设;对策建议[中图分类号]106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6566(2018)06-0099-03项目是经济工作的第一抓手,经济的崛起必须有产业的强力支撑,产业的振兴必须有项目的持续拉动。
天水市作为西部“欠发达、欠开发、欠开放”的区域,迫切需要项目支撑推动全市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完成《“十三五”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实现与其他城市同步发展,项目建设仍是重中之重。
一、天水市在项目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思想解放程度不够,项目意识不强。
改革创新力度,决定着经济发展速度。
由于思想解放不够到位,观念转变太慢,对工作中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认识不清,不能有效应对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有时习惯于用计划经济的思维方式来做工作,对招商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缺乏深层次思考,遇到问题拿不出切实可行的应对措施;开拓创新意识不强,市场观念淡薄,相关部门对项目的关注、重视、支持、参与程度还不高,软硬件环境问题比较突出,项目支撑经济发展的基础地位和重要性难以体现。
2.“一带一路”建设中的突起性不强,撸起袖子加油干的拼搏精神不够。
丝绸经济带建设已经多年,对于天水来说创新性、突起性不强。
对丝绸之路,没有“要什么卖什么”的意识,仍处在“有什么卖什么的阶段”。
有了马路,但车上没有产品,与丝路沿线城市交流沟通不够,“通道经济”对区域经济的带动与辐射作用远远不够,丝路文章做的不够深、不够实,还没有取得一些突破性的推进,基本停留在喊口号、贴标语、做论证阶段,开放水平与独特的区位优势不适应;学习借鉴外地实践经验的水平低,创新性不够。
天水新型城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天水新型城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作者:曹俊红来源:《卷宗》2017年第34期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推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产业和城镇融合发展,促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这是国家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
对于地处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较为落后的天水而言,近年来,在城乡规划体系、城镇综合服务功能、历史文化名城名镇保护工作、新农村建设、城乡管理水平等方面得到了明显的提升,但是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
如何走出一条以人为本、四化同步、优化布局、生态文明、文化传承的具有地方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是值得探讨的话题。
1 天水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新型城镇化不只是城镇人口比例增加和城市面积的扩张,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它要求在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推进城乡一体化,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共同分享现代化的成果。
天水的城镇化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新型城镇化建设推进过程中,也存在很多的困难和问题。
1.投融资渠道单一,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城镇化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尤其是一些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虽然有较好的社会效益,但短期内难以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需要政府的资金投入。
对于经济发展水平不高的天水而言,地方政府财力有限。
中心城区运用市场机制配置城市资源,通过多渠道融资筹集部分建设资金,可以弥补政府投入的不足。
而对于量大面宽的小城镇建设而言,基本上大都以政府投资为主。
由于地方政府财力有限,多数县级政府财政仅够维持正常运转,难以挤出资金支持小城镇建设,资金投入成为制约小城镇建设发展的瓶颈。
2.村镇规划编制工作滞后,村镇建设的质量和水平较低就新型城镇化建设而言,天水市政府颁布了《天水市新型城镇化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对天水的新型城镇化建设从总体上作出了部署和安排。
但在近年来的城镇化建设中,城镇总体规划、详细规划和乡规划、村庄规划编制工作滞后,编制水平参差不齐,编制过程中不遵循上位规划的现象也比较普遍。
天水智慧城建设情况汇报
智慧城市述职报告一、智慧城市建设概况自去年以来,本城市积极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工作,致力于改善城市管理和民生服务水平。
通过整合城市数据资源,应用信息技术手段,搭建智慧城市平台,我们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在智慧城市建设方面,我们已经建立了全面的智慧基础设施,包括网络基础设施、传感器设备、云计算平台等。
同时,我们也开展了相关的应用项目,如智慧交通、智慧环保、智慧能源等,为市民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
二、工作成果和创新亮点1. 交通管理方面我们通过建设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实现了交通拥堵监测、智能导航、停车场管理等功能,有效解决了城市交通难题。
市民可通过手机APP查询实时路况,避开拥堵路段,提高出行效率。
同时,建设了智慧停车系统,提供在线预约、导航引导、电子支付等服务,大大降低了停车难问题。
2. 环境保护方面我们通过建设智能环保监测系统,实现了对大气、水质、噪音等环境指标的实时监测和预警。
市民可通过手机APP获取实时环境信息,并参与环保行动,提高环保意识。
此外,我们还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对环境数据进行深入挖掘,为环保部门提供科学决策支持。
3. 公共安全方面我们通过建设智慧安防系统,实现了视频监控、人脸识别、事件预警等功能,提升了城市公共安全水平。
通过与公安部门的合作,建立了联网共享的城市安防信息平台,实现了警情信息及时传递和资源调配,提高了治安管控能力。
三、存在的问题和建议尽管我们在智慧城市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1. 数据共享问题由于各部门数据孤立,数据共享机制尚未完善,导致有些数据无法全面利用。
建议进一步推动部门间数据共享,建立数据标准和交换平台,提高数据利用率和效能。
2. 信息安全问题随着智慧城市建设不断推进,信息安全问题成为亟待解决的难题。
建议加强信息系统安全管理,加强对关键数据的保护和监控,完善安全防护体系,防范信息泄漏和攻击。
3. 人才培养问题智慧城市建设需要具备相关技术和管理知识的人才支撑,但目前我市相关人才供给不足。
天水市城市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状况
天水市城市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状况城市交通主要通过城市道路、公共交通系统来组织。
公共交通系统在城市发展中占有不可忽视的比重,城市公共交通是社会生产的先行者,是城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重要窗口。
本文将从天水市的交通状况出发,分析目前天水市公共交通系统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和对未来发展提出相应对策。
城市公共交通是城市客运交通系统的主体, 是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全局性、先导性影响的基础产业,如今伴随经济的快速发展,天水市不断加大对城市道路和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城市公交有了较快发展。
但是天水市区受到两山夹一河的狭长地带的地形限制,使得城市人口密集,公共资源紧缺,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特别是城市私家车拥有量的不断攀升,使城市道路交通出行难、行车难、停车难问题日益凸显,严重制约当地经济社会的全面可持续发展,同时对人民群众的正常生活和出行造成了一定影响。
公共交通线网密度是指有公交服务的每平方公里的城市用地面积上有公交线路经过的道路中心长度。
天水市现有公交线路网密度为1.29公里/平方公里,而在天水市,应以2.5-3.0千米/平方千米为好,可知天水市的公交线率网密度比较低,市区中心客流大处不能满足人流的运输。
应在市区中心客流大处可以适当加密,市地边缘地区客流密度低则可减少。
线路长度与城市规模、城市居民的平均乘车大小等有关,线路过长,会增加系统的运营费用,线路过短不利于运营调度,也增加了乘客的换乘次数。
而天水市目前的线路长度与城市规模、城市居民的平均乘车大小极不协调,大大增加系统的运营费用。
同时在缺乏公共交通车辆优先通过措施的保证下,路线过长使得车速不易稳定,行车难以准点,使行人出行产生不便。
天水市公共交通线路的非直线系数整体偏高,说明运行线路比较曲折,虽然可以扩大线路服务面,但是不少乘客增加额外行程和出行耗时。
而天水市公共交通部分线路复线条数较高,运力分散,单一乘坐一条线路,候车时间变长很不方便。
新型城镇化建设调研报告
新型城镇化建设调研报告1. 引言新型城镇化建设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旨在推动城市化进程,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城市竞争力。
本文通过调研分析,总结了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现状、面临的挑战以及相应的对策措施,旨在为相关决策者和研究人员提供参考。
2. 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现状2.1 城市化进程加速近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加速,城镇人口比例不断提高。
城市化的推进为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2.2 城镇化质量不足尽管城市化进程加速,但城镇化质量仍存在一定问题。
城市规划不合理、城市功能单一、城市基础设施滞后等问题制约了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进展。
3. 新型城镇化建设面临的挑战3.1 土地资源有限我国土地资源有限,城市扩张面临土地供应压力。
如何合理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成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一大挑战。
3.2 城市环境污染城市化进程中,城市环境污染问题凸显。
空气污染、水污染等环境问题严重影响居民的生活质量,也对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挑战。
4. 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对策措施4.1 持续推进城市规划合理规划城市布局,科学确定城市发展方向,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关键。
政府部门应加强城市规划管理,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4.2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新型城镇化建设需要有完善的基础设施作为支撑。
政府应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完善城市交通、水电供应、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市服务水平。
4.3 推动生态建设新型城镇化建设应注重生态环境保护。
政府应加强环境监管,推动绿色发展,减少城市环境污染,提高居民的生活品质。
5. 结论新型城镇化建设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但面临土地资源有限、环境污染等挑战。
通过持续推进城市规划、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推动生态建设等对策措施,可以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6. 参考文献[1] 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发展报告[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20.[2] 李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现状与发展对策[J].城市发展研究,2019,36(2):12-18.[3] 张明,陈建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挑战与对策[J].城市规划,2018,39(4):45-52.。
天水市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评价研究
T h e r e s u l t s s h o w e d t h a t : ①T h e u r b a n i z a t i o n c o mp r e h e n s i v e i n d e x wa s i r s i n g t r e n d , a n d t h e i n d e x o f e c o l o g i c a l e n v i r o n me n t c o mp r e h e n s i v e w a s n Re s e a r c h o n Ur b a n i z a t i o n a nd Ec o l o g i c a l En v i r o nm e nt Coo r di na t e d De v e l o pme n t o f Ti a n s h ui Ci t y
l o g i c a l e n v i r o n me n t c o o r d i n a t e d c o mpr e h e n s i v e d e v e l o p me n t , u s i n g he t c o u p l i n g c o o r d i n a t i o n mo de l o f he t c o o r d i n a t e d e v o l ut i o n a n a l y z e d t he t r e n d.
wa s g o o d c o o r d i n a t i o n, t h e i n d e x o f t h e c o o r d i n a t e d d e v e l o p me n t d e re g e f e 1 1 t o 0. 7 7 i n 2 01 0, wh i c h wa s i n t e r me d i a t e c o o r d i n a t e. Ke y wo r ds: u r ba n i z a t i o n; e c o l o g i c a l e nv i r o n me n t ; c o o r d i n a t i o n de g r e e; T i a n s h u i Ci t y
天水市人口-土地城镇化协调性与影响因素研究
化的协调发展程度,以期为今后甘肃省各地级市的城镇化发 展制定差别化的路径提供借鉴和参考,同时更好地提升甘肃 省天水市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质量水平。
二、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一) 研究地区概况。天水市位于甘肃省东南部,东临陕 西省宝鸡市,西、北、南分别与定西、平凉和陇南接壤,是我国 “一带一路”的重要沿线地区,也是关中 - 天水经济区的重要 节点地区。总面积 1. 4325 万 km2 ,下辖 5 县 2 区。 ( 二) 数据来源。本研究所选用数据来源于 2009 ~ 2017 年《甘肃统计年鉴》。 ( 三) 评价模型构建。协调是指系统之间或系统内部要素 之间定量匹配关系[9]。人口 - 土地城镇化失调是指系统之间 变量的不匹配关系所造成的偏差。这种偏差引发的人口 - 土 地城镇化协调性的变化,本文将通过离差系数模型来度量。
一、引言 党的“十八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我国新型城镇化 发展战略进行了总体部署。党的十八大报告对我国新型城 镇化建设提出了新的理论与实践要求,“协调推进城镇化是 实现现代化的重大战略选择”[1],“以人为本”作为新型城镇 化的核心内容,将提高我国城镇建设用地利用效率作为新型 城镇化推进的主要内容,进一步凸显了促进人口城镇化与土 地集约利用的必要性和紧迫性[2]。 目前,我国学者从国家层面和以部分城市的人口 - 土地 城镇化的协调性为例做了大量相关研究。陈凤桂等研究人 口 - 土地城镇化二者发展的协调性时,发现我国人口 - 土地 城镇化的协调水平低,而且地区之间存在显著差异[3]。曹文 莉等以江苏 省 为 沿 海 发 达 省 份 的 代 表,研 究 发 现 江 苏 省 在 1998 年 ~ 2009 年间人口、土地和经济城镇化都呈上升趋势, 三者的协调发 展 状 态 也 处 于 上 升 趋 势[4]。傅 志 华 等 认 为 城 镇化过程中的主要问题是人口和土地,但我国快速城镇化进 程中逐渐形成人口的半城镇化与土地资源稀缺引致地价和 房价的上涨,从而进一步推进人口的半城镇化[5]。范进等通 过构建协调性指数模型研究人口 - 土地城镇化之间的关系, 发现当前我国土地城镇化速度快于人口城镇化速度,其主要 影响因素是城 乡 二 元 结 构 和 户 籍 制 度[6]。蔡 卫 红 研 究 福 建 省城镇化时发现,福建省的人口城镇化速度明显慢于土地城 镇化速度,而 且 城 镇 土 地 利 用 率 不 高 导 致 城 镇 土 地 的 扩 张[7]。吕添贵等以南昌为我国北部发达地区代表,通过构建 耦合协调度模型研究,发现人口 - 土地城镇化不协调的原因 不仅有外在制度的影响还有内在基础的约束[8]。 由以上研究可知,对于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二者间 协调性的研究,选 择 的 评 价 指 标 不 同,研 究 结 果 也 存 在 一 定 差异。因此,本文以甘肃省 2009 ~ 2017 年人口与土地的相关 数据,通过离差系数模型研究甘肃省天水市人口 - 土地城镇
城镇成长模式的分析与启示——以天水市为例
国家
主要做法 把创造 比城市更优美舒适生活居住环境 放在首 位, 规划具科 学性 、 综合性 、 预见性 , 促进农 副产 品加工业和储运业发展 , 强调整体 协调和 功能 分 区, 在城镇化、 工业化 同时实 现乡村 现代 化 , 修筑收费道路。 以乡村工业高度发展为 前提 , 不是 建立在 农业 高速发展基础上 , 以牺 牲 农 业 为 代 价 在 乡村集镇统一发展城 市短缺 工业 、 传统 工业 和手工业 。 按照产业链要求 , 把城 镇发展成 为密切联 系 的 企业群或加工车间 。
业。
韩国 实现农业现代 化
2 国 内城 镇 建 设 与 成 长 模 式 、 表 3 国 内其 它 地 区 城 镇 成 长 模 式 :
模 式 名 称 模 式 特 点
卫 星 镇
这类城镇处天水 市郊 区, 自己没有资源 优 势 , 是利 用 天 水 市 的 扩 散 效 应 , 而 面 向城市 , 主动接受其 经济 、 信息 、 技术 、 人 才 等 方 面 辐 射 , 务 于 城 市 , 绕 城 服 围 市 发 展 各 具 特 色 的支 柱 产 业 。原 材 料 太京 镇 等 由城 市 向城 镇 扩 散 , 品通 过城 市 销 售 产 或 出 口 , 金 、 术 、 理通 过 与城 市 联 资 技 管 营或协作 向城镇扩散 , 劳动密集型产业
() 2 发展中国家的村综合开发型模式
表 2: 它发 展 中国 家 城 镇 建 设 主 要做 法 其 国家 目的 主要 做 法 直 接 补 贴 、 通 公 路 、 立 市 场 和 修 建 信贷合作社 、 修建 储藏 设施 , 民 农 参 加 以 农 业 为基 础 的 公 司 , 征 落 免 后 地 区 农 业 加 工联 合 体 所 得 税 。
调研报告天水
调研报告天水调研报告:关于天水市的情况一、引言天水市位于甘肃省东南部,是一个历史悠久、风景秀丽的地区。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天水市的发展现状、特色资源和未来发展方向,以促进该地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二、天水市的基本情况天水市是甘肃省重要的经济和交通枢纽之一,素有"关中门户"之称。
市境东邻宁夏回族自治区,南接四川省,北连陇南市,西接兰州市。
天水市的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是甘肃省通往青海、陕西等地的重要交通枢纽。
三、天水市的发展现状1. 经济发展:天水市经济以农业为主,种植业和畜牧业是地区经济的支柱产业。
同时,该市重视发展工业和旅游业,形成了以化工、纺织、装备制造为主的工业体系,以及以秦腔、地下古籍等为代表的文化旅游资源。
2. 旅游资源:天水市拥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如麦积山、麦积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马蹄寺、秦腔等。
这些独特的景观和文化资源吸引了大量游客和投资者前来参观和投资。
3. 教育和科技:天水市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建立了一批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包括天水师范学院、甘肃农业大学等。
同时,该市加大科技创新力度,积极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
四、天水市的发展前景1. 优化发展结构:天水市应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加强农业现代化建设,发展高效农业和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提高农产品质量和附加值。
2. 推动旅游业发展:充分发挥天水市的自然和人文资源优势,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增加旅游产品的种类和质量,吸引更多游客前来旅游观光。
3. 加强科技创新:天水市应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加强科研机构与企业的合作,培养一批高水平科技人才,推动科技成果在产业中的应用。
4. 增强城乡发展平衡:天水市应加大对农村地区的支持力度,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农村居民生活水平,促进城乡发展的均衡和协调。
五、结论天水市作为甘肃省的重要城市,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和人文资源,具有良好的发展潜力和前景。
通过加强产业结构优化、推动旅游业发展、加强科技创新和增强城乡发展平衡等方面的努力,天水市有望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新型城镇化建设调研报告2篇
新型城镇化建设调研报告2篇新型城镇化建设调研报告2篇随着个人素养的提升,报告的适用范围越来越广泛,要留意报告在写作时具有肯定的格式。
那么什么样的报告才是有效的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新型城镇化建设调研报告,欢迎阅读,盼望大家能够喜爱。
新型城镇化建设调研报告1根据市委办公室关于开展新型城镇化调研通知的要求,镇党委、政府组织人员对我镇新型城镇化建设状况进行了调研,具体调研状况如下:一、基本状况束城镇位于xx市东北部35公里处,南邻尊祖庄乡,西邻米各庄镇,北邻卧佛堂镇,东与大城县接壤,面积96平方公里,辖41个行政村,人口5万,是我国北方重要的保温建材生产销售基地。
近年来,镇党委、政府加大城镇建设力度,大力推动城乡一体化进程,将以镇驻地建设为中心,以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为示范,以村容村貌综合整治为抓手,由点及面、梯次推动,努力改善人居环境,取得了肯定成效。
二、城镇化进展现状一是镇区建设主体框架结构不断优化。
20xx年以来,我们本着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科学管理的目标对镇区规划进行了重新修编,重修了宽6米、长1700米的镇区主干道和南环路、北环路建设工程,镇区形成了“两纵三横”的主体框架,镇区面积扩大到了6平方公里,人口增加到1。
2万人。
同时,我们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实施了亮化、美化、净化工程。
即将完成的主干道边道3700米的彩砖铺设,开挖了下水道,安装路灯,设置垃圾箱,弱电入地等工程,这些工程进一步提升束城镇的整体形象,对全镇经济进展起到了肯定的拉动作用。
二是农村人口向二、三产业转移步伐不断加快。
近几年,新型城镇化建设加快了人口从农业生产中分别的步伐,“农民进城”数量不断增加,把一部年轻农民从繁重的农业劳动中解脱出来从事二三产业进展,在肯定程度上转移了农村富余劳动力,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拓展农民致富空间。
据统计,我镇从事二三产业人数超过了1万人,外来务工人员到达3000人,主要从事保温、密封、化工、服务等十几个行业。
金融支持甘肃新型城镇化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
金融支持甘肃新型城镇化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1. 引言1.1 甘肃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性甘肃省作为西部地区的重要省份,城镇化建设对于推动经济发展、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新型城镇化是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方向之一,而甘肃作为西部地区的代表之一,其城镇化建设更是关乎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的重要任务。
甘肃新型城镇化建设可以促进资源优化配置和产业结构升级。
通过城镇化,可以实现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进而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优化配置,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
城镇化还可以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的发展,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
甘肃新型城镇化建设可以提升农民收入水平和改善生活质量。
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农民可以通过城镇化带来的就业机会获得更高收入,提升生活水平。
城镇化建设可以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提升农民生活质量。
甘肃新型城镇化建设是推动甘肃经济社会发展和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关键举措。
只有加强城镇化建设,提升城镇化质量,才能推动甘肃经济迈向更加繁荣和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2. 正文2.1 金融支持甘肃新型城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金融支持甘肃新型城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包括多个方面。
金融机构参与度不高是一个突出的问题。
在甘肃的城镇化建设过程中,金融机构对于项目的支持力度不够,缺乏有效的资金投入和金融产品的创新,导致城镇化建设项目的资金缺口严重。
金融产品不够多样化也是一个困扰。
传统的金融产品往往难以满足城镇化建设项目的多样化需求,缺乏针对性和灵活性,使得甘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受到了限制。
金融服务水平有待提升也是一个问题。
金融机构在甘肃地区的服务水平不够高效和便捷,给城镇化建设项目的落地和运作带来了一定的阻碍。
金融监管不够到位也是一个难题。
不严格的金融监管导致资金的流向不明、风险控制不力,给城镇化建设带来了安全隐患。
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有效的对策。
2.2 对策一:金融机构参与度不高金融机构在支持甘肃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存在参与度不高的问题。
天水市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法制突破路径探析
天水市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法制突破路径探析作者:张文彧张小军来源:《法制与社会》2019年第02期摘要近年来,天水市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但统筹城乡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依然面临各种制约因素。
其法制突破路径涉及健全完善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法治宣传和政绩考核制度、健全完善农村生活垃圾处置制度和生活污染防治制度、健全完善农业生产废弃物综合利用制度和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制度、健全完善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制度和专项补贴制度。
关键词天水市新型城镇化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制约因素基金项目:2018年甘肃省科技厅软科学项目“基于绿色发展理念的天水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制约因素及突破路径研究”部分研究成果,主持人张文彧,项目编号:18CX1ZE050。
作者简介:张文彧,甘肃林业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经济法、思想政治教育等;张小军,甘肃林业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环境资源法、经济法等。
中图分类号:D922.6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ki.1009-0592.2019.01.201一、基于绿色发展理念的新型城镇化(一)绿色发展理念的内涵和特征绿色发展理念是建立在区域生态环境容量和资源承载力限度内,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格局,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新型发展理念。
绿色发展理念具有四个特征:一是发展有限性。
生态环境容量和资源承载力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生态基础,区域发展必须保持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限度之内。
二是绿色产业性。
构建区域绿色产业链,发展绿色技术、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形成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
三是和谐共生性。
人与自然是互相依存的生命共同体,人类只有遵循自然规律,尊重自然、爱护自然和善待自然,人与自然才能和谐共生。
四是绿色优先性。
坚持绿色优先、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优先,提供更多区域优质生态产品,发展绿色金融和绿色产业,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区域新型现代化体系。
天水市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研究报告
DEVELOPING天水市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研究报告■天水市人民政府研究室调研组I加快天水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对实施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和推动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
近期,天水市政府研究室对天水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的基础条件进行了调研,形成了如下研究报告。
一、"十二五”以来天水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就“十二五”以来,天水经济社会实现了平稳较快发展。
全市生产总值从2011年357.55亿元增加至2018年652.05亿元,年均增长8.96%,总量由2011年全省第5位前移到2018年第3位,增速由2011年全省第13位前移到2018年第5位。
贫困人口由2011年底133.15万人减少至2018年底15.04万人,累计减贫118.11万人,贫困发生率由2011年43.31%下降到2018年4.87%。
三次产业结构由2011年18.74:39.76:41.50调整为2018年13.97:30.68:55.350城市建成区面积由2011年42.5平方公里增加到2018年68平方公里。
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从2011年31.11%增加至2018年41.65%。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1年13051元增加至2018年26581元,年均增长10.70%o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1年3266元增加至2018年7693元,年均增长13.02%。
二、天水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天水自然资源富集,区位优势突:出,产业优势明显,商贸繁荣,人文荟:萃,是古丝绸之路西出关中的第一重:镇、亚欧大陆桥的重要中转站、关中平原城市群向西开放的前沿、甘肃承接1东部产业梯次转移的重要基地,具备: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的良好基础条件。
(一)人口规模较大,人力资源优势明显。
2018年,全市常住人口335.49万人,占全省常住人口2637.26万人的12.72%;全市城镇常住人口139.73万人,占全省城镇常住:人口1257.71万人的11.11%。
天水城市发展定位SWOT分析
一
、
天 水城 市发 展 S WOT分 析 2 9 处, 其 中 国家 5 A级 景 区 1 处, 4 A级 5
处, 3 A级 2 处, 2 A级 2 1 处 。国家级工农业 张 。天水市城 区 自然环 境的特点是“ 两 山
1 . 天水城市发展的优势 ( S)
旅游示 范点 2 个, 国家森林公 园2 处, 国家 夹峙 、 一水中流” , 因此形成 了依 山傍水 的 ( 1 ) 地理位置优 越。天水位于甘肃省 地质公 园 1 处, 省级森林公 园 8 处, 养生温 带 状 城 市 格 局 , 而这种 “ 两 山夹一川 ” 的 东 南部 , 介 于川 、 陕、 甘 三省交 汇处 , 东接 泉 3 处 。这些 丰 富 的历史 文化 资源 和 自 地理 条件成 为城 市空 间扩 张 的掣 肘 。加 陕西省 宝鸡市 , 西 连甘 肃省定 西市 , 北 与 然 资源 为天水 发展文 化产业 奠定 了深厚 上 原 有 工 业 建 设 布 局 以及 近 年 来 的部 分 甘 肃省平凉市相接 , 向南经甘肃省 陇南 市 的 基 础 。 在 此 基 础 上 , 1 9 9 4年 1 月, 天 水 盲 目建设 和快 餐式 建设 , 现有城市 功能区
市 定位 是城 市 发展 战略 的核 心 和灵 魂 。
渭河 河谷地貌 , 是典型 的河谷 型城市 。1 3 1 色农 产业也异 军突起 。旅 游业 2 0 1 4 年 综 森林覆盖率 2 0 1 4 年达到 3 5 . 9 %, 动植物 资 合 收入也 达到 9 6 . 5 亿 元 , 这些 都为 天水
用城 市定位研究 的基本 范式 : S WO T分析 萃 , 《 陕 甘 宁青 四省 区强 震 目录 ( 公元 前 文 物古迹众 多 , 历史故 事 、 历史线 索 、 编》 方法 , 全 面 把 握 城 市 发 展 自身 的 优 势 历史 文化景 观丰 富 。据 天水旅 游政务 网 1 1 7 7 一 公元 1 9 8 2 ) 》 《 甘肃省志 ・ 地震志》 ( s t r e n g t h s ) 、 劣势 w e a k n e s s e s ) 和 外 部 机 遇 页显示 , 甘肃 省地 震 危 险 区划 研 究》 《 西 北灾 荒 全市现有县级 以上文 物保护单 位 《 ( o p p o r t u n i t i e s ) 、 威胁( t h r e a t s ) , 从 宏 观角 度 4 等资料 的统计 研究表 明 , 天水地 区地 5 0 处, 其 中 国保 单位 1 7 处, 省 保单位 4 3 史》
对新农村建设情况的调查和思考——天水市新农村建设示范村调查报告
对新农村建设情况的调查和思考——天水市新农村建设示范
村调查报告
刘国珍
【期刊名称】《农业科技与信息》
【年(卷),期】2009(000)019
【摘要】@@ 围绕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20字方针,我们于2009年6月18日至28日,对天水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情况进行了一次专题调研,通过走访、座谈、实地察看等方式重点调查了麦积区麦积镇后川村、麦积区党川乡党川村、武山县四门镇三衙村、甘谷县六峰镇中洲村、清水县郭川乡宋川村、清水县山门镇马堡村、张家川县大洋乡豁岘村等8个新农村示范村的情况.总体印象是,通过3a多的努力,各示范村新农村建设都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总页数】2页(P3-4)
【作者】刘国珍
【作者单位】中共秦安县委党校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3
【相关文献】
1.新农村建设要切实体现实事求是精神——对天水市新农村建设的理性思考 [J], 胡炳成
2.对新农村建设情况的调查和思考r——基于双龙桥村的调查报告 [J], 赵清亲
3.落实科学发展观引导农房建设健康和谐发展——对湖北省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农房建设情况的调查分析 [J], 文典
4.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社会学思考——以华南某市新农村建设示范村为例 [J], 张晓红
5.项目助推建设新农村——甘肃省天水市元龙镇井儿村新农村建设情况简介 [J], 白国祥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天水市新型城镇化试点工作实施方案2014年10月
天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14年6月11日天水市新型城镇化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推进新型城镇化是实现我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重要途径,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有力支撑,是扩大内需和促进产业升级的重要抓手,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战略部署,市上决定,从2014年到2016年底,利用3年时间,在武山县、甘谷县磐安镇等10个建制镇和秦州区皂郊镇皂郊村等20个行政村开展“一县十镇二十村”新型城镇化试点工作。
现提出如下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和全省新型城镇化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全面提高城镇化质量,加快转变城镇化发展方式,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稳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加快推进城中村和棚户区改造,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以产业发展为动力,统筹城乡发展,积极推进公共服务、社会保障一体化,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加快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城乡互动发展的新格局;以加快试点县城和试点镇综合承载能力为支撑,科学规划城镇规模和布局,优化城镇功能,增强城镇吸纳就业、人口集聚功能和可持续发展水平,以点带面,示范引导;以体制机制创新为保障,通过改革释放城镇化发展潜力,走以人为本、四化同步、布局优化、生态良好、文化传承、社会和谐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二、基本原则(一)以人为本,城乡统筹。
合理引导人口流动,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稳步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使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
(二)优化布局,集约高效。
构建科学合理的城镇空间布局,严格控制城镇建设用地规模,合理控制城镇乡村开发建设边界,提高国土空间利用效率。
(三)生态文明,绿色低碳。
把生态文明理念全面融入城镇化进程,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节约集约利用资源,强化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积极推动在全市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和城镇建设运营模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水市新型城镇化建设调研解析天水市新型城镇化建设调研按照学校统一安排,我们利用春节前一段时间,通过实地走访、问卷调查等形式,对近年来天水市新型城镇化建设情况作了调研,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对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做了一定思考。
一、天水市城镇化发展现状及成效天水市现辖两区五县,有113个乡镇,其中建制镇47个(其中中国历史文化名镇1个,甘肃历史文化名镇2个,省列重点镇8个),乡66个;有2491个行政村,11519个村民小组(其中中国传统村落2个,甘肃历史文化名村2个)。
近年来,天水市坚持把城镇化建设作为推动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着力点,按照工业化和城镇化相互驱动、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相互结合的原则,大力实施“城镇化带动"战略,狠抓城乡规划、建设和管理工作,全市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城镇规模逐年扩大,功能日趋完善,城乡面貌变化显著,综合实力不断提升,为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区域性现代化大城市奠定了良好基础。
截至2015年底,天水市城镇化率为35.6,;市区建成区面积45(8平方公里;城市人均道路面积8(76平方米;供热面积565万平方米,集中供热能力(热水)348兆瓦;供水综合生产能力11万立方米,日,用水普及率81(13,;燃气普及率63(2;建成区绿化覆盖率33(82,,绿地率29(13,,人均公园绿地面积6(34平方米。
一是城乡规划体系基本形成。
先后编制完成了《天水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年)》、《天水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以及《天水市麦积新城控制性详细规划》等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专项规划。
完成了五县县城规划修编和47个建制镇、35个乡总体规划及163个行政村规划编制,编制了101个市级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和1000个整村推进村的产业发展规划、村庄建设规划,形成了层次分明、衔接紧密、相融互补的城乡规划体系,确保了城镇化建设按照规划科学有序推进。
二是城镇功能不断健全。
在城镇化建设中,天水注重基础设施和公用配套服务设施建设,提升城市的综合服务能力。
近年来,通过实施古城保护、工业企业“出城入园”、城中村更新改造等工程建设,拓展了城市空间。
在中心城区,围绕城市开发建设,进行道路的拓建改造和地下管线改建工程,建设城市集中供热、垃圾处理和污水处理工程,市区环境得到较大改善。
县城建设快速发展,一些重点小城镇,也都进行了巷道硬化、排水和亮化工程,使城镇的综合服务功能大大增强。
三是市容市貌明显改观。
以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和西北最佳宜居环境城市为目标,加强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中心城区先后完成了人民公园改造、天水湖、藉河南路、渭滨北路景观等一批重点绿化项目,启动实施了渭河麦积城区段综合治理工程和马跑泉公园扩建改造工程。
五县县城立足于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品位,不断加大城市园林绿化景观建设力度,武山县宁远生态园、秦安县葫芦河城区段生态治理景观工程建成投入使用,张家川县回乡风情园建设初具规模,县城品位得到大幅提升。
四是名城保护成效显著。
完成了伏羲庙、纪信祠等文保单位的保护维修和基础设施建设,对天水名城保护规划确定的7条历史文化街区基础配套设施和伏羲城1 8个古民居院落进行了抢救性维修保护,实施了南北宅子、水月寺和赵氏宗祠一期修缮保护工程。
积极开展名镇名村保护工作,武山县滩歌镇、秦安县陇城镇和兴国镇凤山村、五营乡邵店村分别被命名为甘肃省历史文化名镇名村,陇城镇成功晋升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天水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的魅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五是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
深入实施新农村建设“百村示范,千村推进"工程,示范村基本实现了村村有阵地、卫生室、文化室、学校、幼儿园、农家连锁店、休闲广场以及广播电视、通讯网络等,公共服务能力得到大幅提升。
主导产业快速发展,农民人均纯收入得到较快增长,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部分村依托产业、区位、经济基础等优势,整合灾后重建、异地搬迁、生态移民等项目,规划建设了一批新型住宅小区,带动农民向城镇和社区集中,有力地促进了城乡一体化进程。
六是城乡管理体制进一步健全。
坚持以“三城联创”为统揽,深入开展了“城市管理年”、“城市管理巩固年”、“城市管理提高年”等一系列主题实践活动,启动了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基本消除了城市“八乱"和“三亭一场两摊点"现象,营造了干净整洁、文明有序、形象良好的城市环境。
积极推进农村环保和清洁工程,在全市113个乡镇和10个街道办事处成立了环保所,大部分村配备了环保监督员和保洁员,农村环境保护管理网络体系初步建立。
二、天水市城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分析一是城镇化进程缓慢,城镇化率较低。
2015年底,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8,,甘肃省为43(75,,天水市为34,。
城镇化进程缓慢导致人口结构、资源占用和收入分配结构不合理,制约了农村消费需求的持续增长和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而且我市近年来农转非人口呈逐年下降趋势,城乡发展不平衡现象较为突出,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任务还十分艰巨。
二是自然条件对城镇发展的约束较为严重。
受地形制约,我市大部分城镇及人口分布在河谷地区,用地空间狭小,自然环境容量有限,实现城镇可持续发展较为困难。
截止目前,除秦安、甘谷个别县城人口接近10万,其它县城人口不超过5万人,大部分建制镇人口不足1万人。
水资源短缺,人均水资源仅为910立方米,为全省平均水平的58,,全国平均水平的38,,远低于国际水资源警戒线1700立方米,人的标准。
城市建设用地严重不足,城市规划区内的河谷川道区,可供开发利用的土地不足76平方公里,且受机场的限制,按人均建设用地100平方米计算?最多可容纳76万人口,不能满足城市规划远期(2020年)120万人口的建设用地要求。
三是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一方面,由于建设资金缺口较大,尤其是地方政府配套资金短缺,县区财力难以满足城镇化建设资金需求;另一方面,由于融资平台乏力,融资渠道单一,城建项目贷款融资难的问题短期内难以有效解决。
长期以来,由于投入有限,城建项目欠账多,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标准较低,城镇基础设施配套不完善,许多集镇基本上处于“半城半乡"的水平,有些甚至停留在集市贸易的发展水平上。
四是城乡规划管理体系不够健全。
目前,天水市五县都成立了规划局,但甘谷、清水、张家川县成立时间较短,还处在理顺阶段。
全市各乡镇普遍未成立规划管理机构,还没有形成市、县、乡三级规划管理体系,五县县城在控制性详细规划、镇总体规划和乡村规划的制定、实施方面缺乏有力的组织保障。
长期以来,受利益驱动,城市规划区内的违法建筑屡禁不止,而且由于规划执法体制机制尚不完善,执法人员不足,使得这一现象愈演愈烈,在两区表现最为突出,五县县城也同样存在,导致政府及开发企业、建设单位付出的成本越来越高,给城市建设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五是产业对城镇化发展的支撑带动力不足。
天水市农业基础较为薄弱,产业化程度低,城镇化发展的原始动力依然不足;工业园区建设还处于起步发展阶段,产业层次不高,还不能为城镇化发展提供强劲动力;交通、通讯、金融、餐饮娱乐等第三产业发育不良,不能为城镇化发展提供后续力量。
六是城镇管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目前天水市城镇管理机制还不完善,管理效率较低,城镇脏、乱、差现象依然突出。
城镇就业、人口老龄化、社会安全、防灾减灾、社区发展等公共服务与管理体制还不够健全。
七是城镇化制度改革力度不大。
当前影响我国城镇化的因素主要是户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土地制度等,天水在城镇化制度改革方面总的来说还处于摸索起步阶段。
三、天水市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建议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推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产业和城镇融合发展,促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
按照天水市“十三五发展规划”提出的“东西延伸、南北拓展、相向对接、旧城改造”的总体思路,打造“一核、三轴、两区”城镇化空间布局,调整产业布局,优化城镇功能体系,实施古城保护、旧城更新、城中村改造,推进“四大片区”开发建设,将甘谷、秦安两县撤县设区,构建秦州、麦积、甘谷、秦安、三阳川“五区一体”的城市行政格局,形成半小时城市通勤圈,并根据新的城市格局调整规划产业分布,努力把天水打造成为西部地区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甘肃东部城市群商贸中心、陇东南地区交通枢纽。
力争在 5 至 10 年内,在发展目标上实现由中等城市向人口过百万的大城市跨越,在战略导向上实现由经济天水向文化天水、生态天水、宜居天水跨越,在空间布局上实现由(秦州、麦积)两个城区向以中心城区为核心的城市群跨越,在功能定位上实现由陇东南中心城市向联结陇东南、融入大关中的门户城市跨越,建成区面积超过 160平方公里,城市人口超过 120万,城镇化率达到 45,以上。
根据以上目标,需要做好以下工作。
(一)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科学编制城镇发展规划规划是建设的前提,要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充分考虑产业布局、环境保护、资源开发等因素,编制市域城镇体系建设规划。
要从提高城镇体系的整体效益出发,根据各城镇的人口规模、职能分工、空间布局和建设标准,提出重点城镇的发展定位、用地规模和建设用地控制范围,合理制定建设规划;要科学合理界定各类城镇的功能分工,按照大中小城镇和新农村建设相互协调、产业协作、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原则,加快构建以市区为中心、县城和小城镇为骨干、中心村和新型社区为基础的新型城镇体系,以此推动城乡一体化进程。
(二)保障城镇化项目建设用地由于天水市耕地占补平衡指标偏少,每年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新增耕地面积无法满足城镇化建设项目报批土地的需求,造成一些城镇化项目不能及时落地实施。
为此,省上应制定出台促进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的政策措施,鼓励原土地使用权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市场主体参与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工作,盘活城乡低效存量建设用地,解决现有城镇建设用地利用不合理、效率低的问题,不断增加城镇建设用地有效供给。
同时,建议由省政府统一调剂国家及省上重点建设项目(单独选址项目)的耕地占补平衡指标,以防止挤占城镇化项目用地报批的耕地占补平衡指标。
(三)加快水源地建设天水市水资源总量偏少,可利用水资源量为 42255万立方米 / 年,年缺水总量达 10253万立方米,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制约我市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的最大“瓶颈”。
为适应天水建设区域性现代化大城市,满足越来越多的城市人口对水的需求,加快水源地建设已成为当前工作的重要任务。
应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扶持,加快天水城区引洮供水工程、高桥头引水枢纽工程,以及各县重点水利工程建设进度,力争新增水资源配置能力2亿立方米,不断改善天水长期以来严重缺水的现状。
(四)坚持以人为本,推动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新型城镇化则坚持以人为本,人是城镇化的核心和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