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锥曲线知识点
圆锥曲线重点知识点总结
![圆锥曲线重点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15d1905c9ec3d5bbfc0a746b.png)
一、椭圆1.椭圆22221(0)x y a b a b +=>>的参数方程是cos sin x a y b θθ=⎧⎨=⎩. 2.椭圆22221(0)x y a b a b +=>>焦半径公式1PF a ex=+,2PF a ex =-,12,F F 分别为左右焦点3.焦点三角形:P 为椭圆22221(0)x y a b a b +=>>上一点,则三角形12PF F 的面积S=212tan ;2PF F b ∠•特别地,若12,PF PF ⊥此三角形面积为2b ;4.在椭圆22221(0)x y a b a b +=>>上存在点P ,使12PF PF ⊥的条件是c ≥b,即椭圆的离心率e 的范围是;5.椭圆的的内外部(1)点00(,)P x y 在椭圆22221(0)x y a b a b +=>>的内部2200221x y a b ⇔+<. (2)点00(,)P x y 在椭圆22221(0)x y a b a b +=>>的外部2200221x y a b ⇔+>.6.椭圆的切线方程(1)椭圆22221(0)x y a b a b +=>>上一点00(,)P x y 处的切线方程是00221x x y ya b +=.(2)过椭圆22221(0)x y a b a b+=>>外一点00(,)P x y 所引两条切线的切点弦方程是00221x x y y a b +=.(3)椭圆22221(0)x y a b a b +=>>与直线0Ax By C ++=相切的条件是22222A a B b c +=. 二、双曲线7.双曲线22221(0,0)x y a b a b -=>>的焦半径公式21|()|a PF e x c =+,22|()|a PF e x c =-.8.双曲线的内外部(1)点00(,)P x y 在双曲线22221(0,0)x y a b a b -=>>的内部2200221x y a b ⇔->. (2)点00(,)P x y 在双曲线22221(0,0)x y a b a b -=>>的外部2200221x y a b ⇔-<.9.双曲线的方程与渐近线方程的关系(1)若双曲线方程为12222=-b y a x ⇒渐近线方程:22220x y a b -=⇔x a b y ±=. (2)若渐近线方程为x a by ±=⇔0=±b y a x ⇒双曲线可设为λ=-2222b y a x . (3)若双曲线与12222=-b y a x 有公共渐近线,可设为λ=-2222b y a x (0>λ,焦点在x 轴上,0<λ,焦点在y 轴上).10.双曲线的切线方程(1)双曲线22221(0,0)x y a b a b -=>>上一点00(,)P x y 处的切线方程是00221x x y y a b -=.(2)过双曲线22221(0,0)x y a b a b -=>>外一点00(,)P x y 所引两条切线的切点弦方程是00221x x y y a b -=.(3双曲线22221(0,0)x y a b a b -=>>与直线Ax By C ++=相切的条件是22222A a B b c -=.11.焦点到渐近线的距离等于虚半轴的长度(即b 值)三、抛物线 12.焦点与半径22(0),(,0),;44(0),(),;44a ay ax a x a aay a =≠=-=≠=-抛物线焦点是准线抛物线x 焦点是0,准线y13.焦半径公式抛物线22(0)y px p =>,C 00(,)x y 为抛物线上一点,焦半径02pCF x =+.14.过焦点弦长p x x px p x CD ++=+++=212122.对焦点在y 轴上的抛物线有类似结论。
最全圆锥曲线知识点总结
![最全圆锥曲线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2d37dedc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1a.png)
最全圆锥曲线知识点总结的定义是指平面内一个动点P到两个定点F1,F2的距离之和等于常数(PF1+PF2=2a>F1F2),那么这个动点P的轨迹就是椭圆。
这两个定点被称为椭圆的焦点,两焦点的距离被称为椭圆的焦距。
注意:如果PF1+PF2=F1F2,则动点P的轨迹是线段F1F2;如果PF1+PF2<F1F2,则动点P的轨迹无图形。
2)对于椭圆,如果焦点在x轴上,那么它的参数方程是x=acosθ,y=bsinθ(其中θ为参数),如果焦点在y轴上,那么它的参数方程是y=acosθ,x=bsinθ。
如果椭圆的标准方程是x2/a2+y2/b2=1(a>b>0),那么它的范围是−a≤x≤a,−b≤y≤b,焦点是两个点(±c,0),对称中心是(0,0),顶点是(±a,0)和(0,±b),长轴长为2a,短轴长为2b,离心率为e=c/a,椭圆即为0<e<1的情况。
3)关于直线与椭圆的位置关系,如果点P(x,y)在椭圆外,那么a2+b2>1;如果点P(x,y)在椭圆上,那么a2+b2=1;如果点P(x,y)在椭圆内,那么a2+b2<1.4)焦点三角形是指椭圆上的一点与两个焦点构成的三角形。
5)弦长公式是指如果直线y=kx+b与圆锥曲线相交于两点A、B,且x1、x2分别为A、B的横坐标,那么AB=√[1+k2(x1−x2)2]。
如果y1、y2分别为A、B的纵坐标,则AB=√[1+k2(y1−y2)2]。
如果弦AB所在直线方程设为x=ky+b,则AB=√[1+k2(y1−y2)2]。
6)圆锥曲线的中点弦问题可以用“韦达定理”或“点差法”求解。
在椭圆中,以P(x,b2x,y)为中点的弦所在直线的斜率k=−a2y。
1.已知椭圆 $m x^2 + n y^2 = 1$ 与直线 $x+y=1$ 相交于$A,B$ 两点,点 $C$ 是 $AB$ 的中点,且 $AB=2\sqrt{2}$,求椭圆的方程,若 $OC$ 的斜率为 $\frac{1}{2}$,求 $m,n$ 的值。
圆锥曲线知识点总结
![圆锥曲线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a6254c6c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0c7837a.png)
圆锥曲线知识点总结圆锥曲线,是由平面上一个动点到两个定点的距离之比为定值的点的轨迹。
圆锥曲线是解析几何的重要内容,广泛应用于数学、物理、工程等领域。
本文将对圆锥曲线的相关知识进行总结,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概念。
一、基本概念1. 定义:圆锥曲线是平面上一个动点到两个定点的距离之比为定值的点的轨迹。
2. 定点:圆锥曲线的两个定点分别称为焦点。
3. 对称轴:通过两个焦点并垂直于准线的直线称为对称轴。
4. 准线:通过两个焦点的直线段称为准线。
二、椭圆1. 定义:椭圆是圆锥曲线的一种,其离心率小于1,且焦点不重合的曲线。
2. 方程:椭圆的标准方程为x^2/a^2 + y^2/b^2 = 1,其中a和b分别是椭圆的半长轴和半短轴。
3. 性质:椭圆具有对称性、渐近线和切线性质等。
4. 应用:椭圆在天文学、建筑学和电子等领域应用广泛。
三、双曲线1. 定义:双曲线是圆锥曲线的一种,其离心率大于1的曲线。
2. 方程: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为x^2/a^2 - y^2/b^2 = 1,其中a和b分别是双曲线的半长轴和半短轴。
3. 性质:双曲线具有渐近线和切线性质,且有两个分支。
4. 应用:双曲线在物理学、天文学和通信等领域有重要应用。
四、抛物线1. 定义:抛物线是圆锥曲线的一种,其离心率等于1的曲线。
2. 方程:抛物线的标准方程为y^2 = 4ax,其中a是抛物线的焦点到准线的距离。
3. 性质:抛物线具有对称性、渐近线和切线性质等。
4. 应用:抛物线在物理学、工程学和天文学等领域有广泛应用。
五、圆1. 定义:圆是圆锥曲线的一种,其离心率等于0的曲线。
2. 方程:圆的标准方程为(x-h)^2 + (y-k)^2 = r^2,其中(h, k)是圆心的坐标,r是半径长度。
3. 性质:圆具有对称性、切线性质和切圆定理等。
4. 应用:圆在几何学、物理学和工程学等领域有广泛应用。
总结:圆锥曲线是解析几何的重要内容,包括椭圆、双曲线、抛物线和圆。
高中数学圆锥曲线知识点总结
![高中数学圆锥曲线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20d8ca1b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43a567e.png)
高中数学圆锥曲线知识点总结
高中数学圆锥曲线知识点总结
一、圆锥曲线的基本概念
1、圆锥曲线:平面内以圆为母线的曲线,又称为圆锥线,是数学上的一类曲线。
2、离心率:圆锥曲线的离心率是有两个参数确定的:它们是焦距a和准线焦距c。
3、双曲线:双曲线是一类特殊的圆锥曲线,a>0, c>0时,它概括了圆锥曲线的一般情况,称为双曲线。
二、圆锥曲线的性质
1、改变离心率可以改变圆锥曲线的形状,当离心率大于1时,曲线呈双曲线,当离心率小于1时,曲线呈凹凸线;
2、圆锥曲线的焦点与顶点之间的距离是两个焦距的和,a+c;
3、圆锥曲线的切线方程的斜率是1/(a+c);
4、圆锥曲线的半矢量的方向是以焦点为圆心,从焦距a出发的方向;
5、圆锥曲线的曲率半径是2a+c;
6、圆锥曲线的弧长是一定积分的表达式,是确定的;
7、圆锥曲线的曲线方程是确定的,但极坐标表示法有两种形式,要根据离心率来确定;
三、圆锥曲线的应用
1、圆锥曲线的应用着重于机械设计领域,如齿轮的设计和制造;
2、圆锥曲线的半径可以用于圆弧的求解和曲线的精度检验;
3、圆锥曲线的弧长可以用于求解同轴运动的轮毂的周长;
4、圆锥曲线的曲线方程可以用于二维图形的绘制;
5、圆锥曲线的曲线方程可以用于求解曲面曲线的面积和表面积;
6、圆锥曲线的曲线方程可以用于求解椭圆锥曲线的主曲线参数,以求解椭球面的曲线参数;
7、圆锥曲线的曲率半径可以用于求解圆的曲率半径参数;
8、圆锥曲线的切线可以用于求解圆弧的切线参数;
9、圆锥曲线的球面可以用于求解曲面的曲率方向;
10、圆锥曲线的曲线可以用于运动学分析和机器学习算法中的运动路径规划。
圆锥曲线知识点总结
![圆锥曲线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60f01174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6ecdd71.png)
圆锥曲线知识点总结圆锥曲线是高中数学中的重要内容,包括椭圆、双曲线和抛物线。
掌握圆锥曲线的相关知识对于解决数学问题和理解数学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一、椭圆1、定义平面内与两个定点 F1、F2 的距离之和等于常数(大于|F1F2|)的点的轨迹叫做椭圆。
这两个定点叫做椭圆的焦点,两焦点间的距离叫做焦距。
2、标准方程(1)焦点在 x 轴上:\(\frac{x^2}{a^2} +\frac{y^2}{b^2} = 1\)(\(a > b > 0\)),其中\(a\)为长半轴长,\(b\)为短半轴长,\(c\)为半焦距,满足\(c^2 = a^2 b^2\)。
(2)焦点在 y 轴上:\(\frac{y^2}{a^2} +\frac{x^2}{b^2} = 1\)(\(a > b > 0\))。
3、椭圆的性质(1)对称性:椭圆关于 x 轴、y 轴和原点对称。
(2)范围:\(a \leq x \leq a\),\(b \leq y \leq b\)。
点为\((\pm a, 0)\),\((0, \pm b)\);焦点在 y 轴上时,顶点为\((0, \pm a)\),\((\pm b, 0)\)。
(4)离心率:椭圆的离心率\(e =\frac{c}{a}\)(\(0 < e < 1\)),它反映了椭圆的扁平程度,\(e\)越接近 0,椭圆越接近于圆;\(e\)越接近 1,椭圆越扁。
二、双曲线1、定义平面内与两个定点 F1、F2 的距离之差的绝对值等于常数(小于|F1F2|)的点的轨迹叫做双曲线。
这两个定点叫做双曲线的焦点,两焦点间的距离叫做焦距。
2、标准方程(1)焦点在 x 轴上:\(\frac{x^2}{a^2} \frac{y^2}{b^2} =1\),其中\(a\)为实半轴长,\(b\)为虚半轴长,\(c\)为半焦距,满足\(c^2 = a^2 + b^2\)。
(2)焦点在 y 轴上:\(\frac{y^2}{a^2} \frac{x^2}{b^2} =1\)。
(完整版)《圆锥曲线》主要知识点
![(完整版)《圆锥曲线》主要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d432e193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25.png)
圆锥曲线与方程知识要点一、椭圆方程. 1、椭圆的定义:平面内与两个定点尸卜F 2,点P 满足IP 用+1尸/2∣=2α>2∣,则点P 的轨迹是 平面内与两个定点尸八F 2,点尸满足IP 居|+|Pq=2z=∣FE ∣,则点尸的轨迹是 平面内与两个定点尸I 、F 2,点P 满足IPFJ+1PKI=2〃<忻八|,则点P 的轨迹是 2X 2V 2若户是椭圆:-τ+J=I 上的点为焦点,若NF1P 户产氏则AT//2的面积为ab3、点与椭圆、直线与椭圆的位置关系9 2⑴点Pa0,比)与椭圆E+g=1(α>b>0)的位置关系:①点尸在椭圆上O;②点P 在椭圆内部=;③点P 在椭圆外部Q.(2)直线尸履+〃?与椭圆,+方=1(α>Z>O)的位置关系判断方法:消y 得一个一元二次方程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v(3)弦长公式:设直线方程为),=履+加(%0),椭圆方程为/+方=1(α>b>0)或方+∕=1(α>b>0),直线与椭圆的两个交点为A(X1,yι),3(X2,)力则∣A8∣=N(为一7)2+(小一”)2,Λ∖AB∖=7(X1X2)2+(如一g)2=<1+F∙d(X1-X2)2=y∣I+*7(X1+切)4_¥1囚,或HB1=d(i>1⅛2)+(上_1)2=[]+、•'(%_")2=^1+.XJ(>1+>2)2_领/其中,即+“2,汨M 或“+”,V”的值,可通过由直线方程与椭圆方程联立消去y或X后得到关于X或y的一元二次方程得到.2 2(4)直线/:y=Ax+m与椭圆:二+与=1(α>/?>0)的两个交点为Aa1,y),8(如力),a'b~弦A8的中点M(X0,州),则2=(用X0,州表示)二、双曲线方程.1、双曲线的定义:平面内与两个定点尸I、F2,点尸满足归/JTPgh2々<囚尸21则点尸的轨迹是平面内与两个定点尸卜尸2,点尸满足仍PJTPW=2α>巴川,则点P的轨迹是平面内与两个定点尸1、尸2,点P满足归尸]|-|尸/』=2〃=|尸尸小则点P的轨迹是21等轴双曲线:双曲线“2_,2=±『称为等轴双曲线,其渐近线方程为,离心率《=2 2(2)共渐近线的双曲线系方程:二-1?=”之0°)的渐近线方程为_________________a~Zr如果双曲线的渐近线为±±2=0时,它的双曲线方程可设为 ____________________ .ab(3)从双曲线一个焦点到一条渐近线的距离等于.3、直线与双曲线的位置关系r2V2(1)一般地,设直线/:y=kxΛ-m……①双曲线C:^-p=1(α>O,bX))……②把①代入②得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为.①当〃一"仆=O时,直线/与双曲线的渐近线,直线与双曲线C.②当/一/炉和时,/>0=直线与双曲线有公共点,此时称直线与双曲线:/=0=直线与双曲线有公共点,此时称直线与双曲线:/<0=直线与双曲线公共点,此时称直线与双曲线.注意:直线和双曲线只有一个公共点时,直线不一定与双曲线相切,当直线与双曲线的渐近线平行时,直线与双曲线相交,只有一个交点.AB的中点M(xo>h),则A=(用必,yo表示)三、抛物线方程.1、抛物线的定义平面内与一个定点尸和一条定直线/(不经过点F)的点的轨迹叫做抛物线.点尸叫做抛物线的,直线/叫做抛物线的.思考1:平面内与一个定点F和一条定直线/(/经过点F),点的轨迹是2、抛物线的性质:3、抛物线的焦点弦的性质1.如图,A8是抛物线y2=2pMp>0)过焦点尸的一条弦,设Aa∣,》)、8(及,工),AB的中点MX°,并),相应的准线为/.(1)以AB为直径的圆必与准线/的位置关系是:(2)HB1=(焦点弦长用中点M的坐标表示);(3)若直线AB的倾斜角为α,则∣A8∣=(焦点弦长用倾斜角为α表示);如当α=90。
(完整版)圆锥曲线知识点归纳总结
![(完整版)圆锥曲线知识点归纳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9fa48a1f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85.png)
完整版)圆锥曲线知识点归纳总结1.圆锥曲线的定义和构造圆锥曲线是在平面上由一个固定点(焦点)和一个固定直线(准线)决定的点集。
三种经典的圆锥曲线分别为椭圆、抛物线和双曲线。
构造圆锥曲线需要确定焦点和准线的位置以及确定参数值。
2.椭圆的特性椭圆是圆锥曲线中最常见的一种形式,由两个焦点和一个大于等于焦距的参数决定。
椭圆的离心率小于1,且离心率等于焦点到准线的距离除以准线长度。
椭圆的焦缩比为焦点到椭圆上某一点的距离与该点到准线的距离的比值。
重要公式:椭圆的标准方程为(x^2/a^2) + (y^2/b^2) = 1;焦缩比为e = c/a,其中c^2 = a^2 – b^2.3.抛物线的特性抛物线是圆锥曲线中的一种形式,由一个焦点和一个参数决定。
抛物线的离心率为1,焦缩比为1.抛物线的轴是准线,顶点是焦点和准线的交点。
重要公式:抛物线的标准方程为(x^2/4a) = y。
4.双曲线的特性双曲线是圆锥曲线中的一种形式,由两个焦点和一个焦距决定。
双曲线的离心率大于1,离心率等于焦点到准线的距离除以准线长度。
双曲线的焦缩比为c^2 = a^2 + b^2.重要公式: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为(x^2/a^2) – (y^2/b^2) = 1.5.圆锥曲线的应用圆锥曲线在数学和物理学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椭圆的应用包括轨道运动、天体力学以及密码学等领域。
抛物线的应用包括抛物面反射器、人工卫星的轨道设计等。
双曲线的应用包括电磁波的传播、双曲线钟的标定等。
6.圆锥曲线的性质圆锥曲线有许多共同的性质,如对称性、切线性质和焦点性质等。
对称性:椭圆和双曲线关于x轴和y轴都有对称性,抛物线关于y轴有对称性。
切线性质:圆锥曲线上任意一点的切线与焦点到该点的连线垂直。
焦点性质:圆锥曲线上的任意一点到焦点的距离与焦缩比成正比。
此文档总结了圆锥曲线的定义、特性、应用和性质等重要知识点,并提供了相关公式和图示。
熟悉了这些知识后,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和应用圆锥曲线的概念。
圆锥曲线方程知识点总结
![圆锥曲线方程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c5489a37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fd.png)
圆锥曲线方程知识点总结一、圆锥曲线的基本方程椭圆的标准方程如下:$$\frac{x^2}{a^2} + \frac{y^2}{b^2} = 1. (a > b > 0)$$其中椭圆的长轴为$2a$,短轴为$2b$,焦距为$\sqrt{a^2 - b^2}$,离心率为$c/a$。
双曲线的标准方程如下:$$\frac{x^2}{a^2} - \frac{y^2}{b^2} = 1. (a > 0, b > 0)$$其中双曲线的两个分支的焦点到中心的距离为$c = \sqrt{a^2 + b^2}$。
抛物线的标准方程如下:$$x^2 = 4ay. (a > 0)$$其中抛物线的焦点为$(0, a)$,顶点为$(0, 0)$。
二、圆锥曲线的参数方程圆锥曲线还可以用参数方程表示。
以椭圆为例,其参数方程为:$$\begin{cases}x = a \cos \theta, \\y = b \sin \theta. \\\end{cases}$$其中$\theta$的取值范围为$[0, 2\pi]$。
双曲线和抛物线的参数方程也可以类似地表示。
三、圆锥曲线的极坐标方程圆锥曲线还可以用极坐标方程表示。
以椭圆为例,其极坐标方程为:$$r = \frac{ab}{\sqrt{a^2 \sin^2 \theta + b^2 \cos^2 \theta}}.$$其中$r$为极径,$\theta$为极角。
双曲线和抛物线的极坐标方程也可以类似地表示。
四、圆锥曲线的性质1. 圆锥曲线关于坐标轴的对称性:- 椭圆关于$x$轴和$y$轴都对称;- 双曲线关于$x$轴和$y$轴都对称;- 抛物线关于$y$轴对称。
2. 圆锥曲线的焦点、直径、离心率等:- 椭圆的焦点到中心的距离为$c = \sqrt{a^2 - b^2}$,离心率为$e = c/a$;- 双曲线的焦点到中心的距离为$c = \sqrt{a^2 + b^2}$,离心率为$e = c/a$;- 抛物线的焦点到中心的距离为$c = a$,离心率为$e = 1$。
圆锥曲线知识点全归纳(完整精华版)
![圆锥曲线知识点全归纳(完整精华版)](https://img.taocdn.com/s3/m/a09b618277232f60dccca1c3.png)
圆锥曲线知识点全归纳(精华版)圆锥曲线包括椭圆,双曲线,抛物线。
其统一定义:到定点的距离与到定直线的距离的比e 是常数的点的轨迹叫做圆锥曲线。
当0<e<1时为椭圆:当e=1时为抛物线;当e>1时为双曲线。
一、圆锥曲线的方程和性质:1)椭圆文字语言定义:平面内一个动点到一个定点与一条定直线的距离之比是一个小于1的正常数e。
定点是椭圆的焦点,定直线是椭圆的准线,常数e是椭圆的离心率。
标准方程:1.中心在原点,焦点在x轴上的椭圆标准方程:(x^2/a^2)+(y^2/b^2)=1其中a>b>0,c>0,c^2=a^2-b^2.2.中心在原点,焦点在y轴上的椭圆标准方程:(x^2/b^2)+(y^2/a^2)=1其中a>b>0,c>0,c^2=a^2-b^2.参数方程:X=acosθY=bsinθ(θ为参数,设横坐标为acosθ,是由于圆锥曲线的考虑,椭圆伸缩变换后可为圆此时c=0,圆的acosθ=r)2)双曲线文字语言定义:平面内一个动点到一个定点与一条定直线的距离之比是一个大于1的常数e。
定点是双曲线的焦点,定直线是双曲线的准线,常数e是双曲线的离心率。
标准方程:1.中心在原点,焦点在x轴上的双曲线标准方程:(x^2/a^2)-(y^2/b^2)=1其中a>0,b>0,c^2=a^2+b^2.2.中心在原点,焦点在y轴上的双曲线标准方程:(y^2/a^2)-(x^2/b^2)=1.其中a>0,b>0,c^2=a^2+b^2.参数方程:x=asecθy=btanθ(θ为参数 )3)抛物线标准方程:1.顶点在原点,焦点在x轴上开口向右的抛物线标准方程:y^2=2px 其中 p>02.顶点在原点,焦点在x轴上开口向左的抛物线标准方程:y^2=-2px 其中 p>03.顶点在原点,焦点在y轴上开口向上的抛物线标准方程:x^2=2py 其中 p>04.顶点在原点,焦点在y轴上开口向下的抛物线标准方程:x^2=-2py 其中 p>0参数方程x=2pt^2 y=2pt (t为参数) t=1/tanθ(tanθ为曲线上点与坐标原点确定直线的斜率)特别地,t 可等于0直角坐标y=ax^2+bx+c (开口方向为y轴, a<>0 ) x=ay^2+by+c (开口方向为x轴, a<>0 )圆锥曲线(二次非圆曲线)的统一极坐标方程为ρ=ep/(1-e×cosθ)其中e表示离心率,p为焦点到准线的距离。
高中数学第八章圆锥曲线知识点
![高中数学第八章圆锥曲线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b723b702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35.png)
高中数学第八章圆锥曲线知识点第八章圆锥曲线是高中数学的一个重要章节,本章内容涵盖了圆锥曲线的基本定义、性质和相关的解题方法。
在本文档中,我们将详细介绍圆锥曲线的相关知识点,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部分内容。
一、圆锥曲线的基本定义1. 圆锥曲线的定义圆锥曲线是由一个固定点(焦点)和一个动点(在直线上移动)确定的几何图形。
根据焦点的位置和直线与曲线的交点情况,圆锥曲线分为椭圆、双曲线和抛物线三种情况。
2. 椭圆的定义椭圆是平面上与两个固定点的距离之和等于常数的点(焦点),构成的几何图形。
3. 双曲线的定义双曲线是平面上与两个固定点的距离之差等于常数的点(焦点),构成的几何图形。
4. 抛物线的定义抛物线是平面上与一个固定点的距离等于另一个固定点到直线的距离,构成的几何图形。
二、圆锥曲线的性质1. 椭圆的性质椭圆的离心率小于1,焦点在椭圆的内部。
椭圆有两个主轴,相互垂直,长度分别为2a和2b,其中2a是椭圆的长轴,2b是椭圆的短轴。
椭圆的面积为πab。
2. 双曲线的性质双曲线的离心率大于1,焦点在双曲线的外部。
双曲线有两个虚轴和两条实轴,相互垂直。
双曲线的面积无限大。
3. 抛物线的性质抛物线的离心率等于1,焦点在抛物线的内部。
抛物线有一个对称轴,与焦点和顶点的距离相等。
抛物线的面积为2/3 × a × h,其中a是焦点到顶点的距离,h是对称轴的长度。
三、圆锥曲线的解题方法1. 椭圆的解题方法(1)求解椭圆的标准方程,确定椭圆的中心、长轴和短轴;(2)求解椭圆的焦点和离心率;(3)利用椭圆的性质解题,例如求点到椭圆的距离或求椭圆上一点的坐标。
2. 双曲线的解题方法(1)求解双曲线的标准方程,确定双曲线的中心、虚轴和实轴;(2)求解双曲线的焦点和离心率;(3)利用双曲线的性质解题,例如求点到双曲线的距离或求双曲线上一点的坐标。
3. 抛物线的解题方法(1)求解抛物线的标准方程,确定抛物线的顶点、对称轴和焦点;(2)利用抛物线的性质解题,例如求点到抛物线的距离或求抛物线上一点的坐标。
圆锥曲线知识点图像
![圆锥曲线知识点图像](https://img.taocdn.com/s3/m/aa630b64d0d233d4b04e69e1.png)
圆锥曲线一:椭圆【1】第必定义: PF 1 PF 2 2a第二定义:PF 2ePP注意:当2a 1 2 时表示椭圆;1 2 时表示线段F 1F 2 ;2a 1 2 ,没有轨迹 .F F 2a F FF F【2】标准方程:x 2y 21 (a b 0) x a cos ,为参数 )参数方程:( a 2b 2y b sin .【3】焦点三角形 PF 1F 2 的性质b 2 ①【定义推出周长】周长 l 2a 2c;②| PF 1 || PF 2 |21 cos③【 S 1 底 高1PF 1 PF 2 sin余弦定理】 S c y pb 2 tan (F 1 PF 2 )222④ PQ 为 F 1PF 2 的角均分线, I 为 F 1PF 2 的心里,依据SS1 F 1Q h 高1 F 1P PQ sinF 1QF 1P则有以下结论:F 1 PQ222 ,即F 2 PQ1 F 2Q h 高 1 F2 P PQ sin F 2Q F 2 P2 22F 1Q F 2QF 1Q F 2Q F 1 F 2 sin 2c QI F 1P F 2 P F 1 P F 2PF 1P F 2 P sinsin2aeIP【4】 P ( x , y ) 为椭圆上随意一点,则过点P 的切线 PT 方程为:x 0 x y 0 y 1 . 剖析 :可理解为切线是一次的方程,点 P (x 0 , y 0 )的 a 2b 2坐标既要知足椭圆又要知足切线,相当于把椭圆里面的此中一对( x, y) 换成 (x 0 , y 0 ) .此外切线 PT 也是 F 1 PF 2 的外角角均分线 .扩展:① 焦点 F 1, F 2 在直线 PT 上的射影 H 点的轨迹是以长轴为直径的圆, 除掉长轴的两个端点,即 x 2y 2 a 2 .② 若 0在椭圆x 2 y 2 1 外 ,则过 P 作椭圆的两条切线切点为P 1 , P 2 ,则a2b2P ( x , y )切点弦 P P 的直线方程是x 0xy 0 y 1 . 1 2a 2b 2③ 椭圆 x2y 2 1 ( a > b > 0)的两个极点为 A 1 ( a,0) , A 2 ( a,0) ,与 y 轴平行的直线 a 2b 2交椭圆于 P 1, P 2 时 , A P 与 A P 交点的轨迹方程是双曲线 x 2 y 2 1 .a 2b 21 12 2④ 设A 1, A 2 是椭圆 x 2y 21的长轴的两个端点,QQ 是与 A 1 A 2 垂直的弦,则直线22abx 2y 2A Q 与 A Q 的交点 P 的轨迹是双曲线1.2212ab【5】“点差法”或许“中点弦性质”直线 AB 与椭圆交于 A(x , y ), B( x 2 , y ) 两点, M (x , y ) 为 AB 的中点 ,则有:1120 0x 12y 12 1222y 222b 2( y 1 y 2 )( y 1y 2 ) b 2b 2a 2b 2作差x 1x 2y 12整理y 1 y 2x 22 y 221a2b2x 12x 22a 2( x 1x 2 )( x 1 x 2 )a2k AB k OMa 2a2 b 2【总结】 当题目中出现弦的中点时或许提到直线的斜率了, 那我们就能够试试看看是否是符合点差法的基础图形或许结论了. 拓展 :点差法的变形第 2 页【6】设A, B为椭圆x2 y2k(k 0, k 1)上两点,其直线x2 y2 a2 b2订交于 P,Q ,则 AP BQ .(两个椭圆AB 与椭圆b2 1a2离心率相等,即圆扁程度同样)【7】过椭圆一个焦点 F 的直线与椭圆交于P, Q 两点,A , A1 2为椭圆长轴上的极点,A1P 和 A2 Q 交于点 M , A2 P 和 A1Q 交于点 N ,则 MF NF【8】比较小众化的解决一些线段取值范围问题的思路题目背景: P 为椭圆上任一点, E 为椭圆内一点,求 | PE | | PF | 这类形式的取值范围.2思路:|PE | |PF2 | | PE | ( 2a | PF1 |) 2a (| PE | | PF1 |) ,而后利用 P, E, F1三点共线来解决取值范围.(用定义变换此中一个和定义相关的线段,再利用三点共线办理)圆锥曲线二:双曲线【1】第必定义:PF1 PF2 2a 第二定义:PF2e PP注意:当 1 2 时表示双曲线; 1 2 时表示线段F1F2 ;2a 1 2,没有轨迹.2a F F 2a F F F F注:焦点 F 往渐近线y bx 做垂线,垂直距离恒为 b ,垂足在准线 x a2 上 .a c【2】标准方程:x 2y2 x a , 为参数 )1 (a b 0) cos参数方程:(a2 b2 y b tan .【3】焦点PF1F2的性质:①| PF1 || PF2 |2b2;1 cos【S 1 底高1 PF1 PF2 sin 余弦定理】S c y p b2 ( F1 PF2 )2 2 tan22 2②设双曲线 x2y 2 1(a > 0,b > 0)的两个焦点为 F 1, F 2 , P (异于长轴端点)为双曲线上 a b任 意 一 点 , 在 PF 1F 2 中 , 记F 1 PF 2 , PF 1 F 2 , F 1F 2P , 则 有sinc e .(sinsin)a③ P(x , y ) 为双曲线上随意一点,则过点P 的切线 PT 方程为: x 0 xy 0 y1. 此外切线a 2 b2PT 也是 F 1PF 2 的外角角均分线(拜见椭圆的切线性质) .焦点 F 1 , F 2 在直线 PT 上的射影H 点的轨迹是以实轴为直径的圆,除掉实轴的两个端点,即x 2 y 2 a 2 .④若) 在双曲线x 2y 21 外 ,则过 P 作双曲线的两条切线,切点为P 1 , P 2 ,则a 2b 2P (x , y切点弦 P P 的直线方程是 x 0 x y 0 y 1 .1 2 a 2 b 2⑤双曲线x 2y 21 ( a > 0,b > 0)的两个极点为 A 1 ( a,0) ,A 2 (a,0) ,与 y 轴平行的直线a 2b 2交双曲线于 P , P 时 , A P 与 A P 交点的轨迹方程是椭圆x 2 y 2 1.22121 122a b是双曲线x 2y 2⑥设A 1, A 2 1的实轴的两个端点,QQ 是与 A A 垂直的弦,则直线 A Qa 2b 21 21与 A Q 的交点 P 的轨迹是椭圆x 2y 2 1 .2a 22b【4】焦点三角形内切圆(或许说是和角均分线相关)①如下图, I 为F PF 2 的心里, S,T , Q 为切点,利用双曲线的定义,可得T 的地点恒为1双曲线的极点 A 2 ,即 F 1 PF 2 内切圆的圆心横坐标恒为 a ,即 IA 1, IA 2x轴 ;② PI 为角均分线,过F 2 做 PI 的垂线,垂足为 D ,利用双曲线的定义可得 OD a ,即垂足的轨迹方程为:x 2 y 2 a 2 (卡在双曲线中间的一个半径为 a 的圆)【5】设 A, B 为双曲线x2y 2 k ( a >0,b >0, k 0, k 1 )上两点,其直线 AB 与双曲线 x2y 2a 2b 21 订交于 P, Q ,则 AP BQ .(两个双曲线离心率相等,即张口程度同样)a 2b 2【6】过双曲线一个焦点F 的直线与双曲线交于P, Q两点,A 1 , A 2 为双曲线实轴上的极点,A P 和 A Q 交于点 M , A P 和 A Q 交于点 N ,则 MF NF .1221【7】“点差法”或许“中点弦性质”直线 AB 与双曲线交于 A ( x , y ), B (x , y )两点, M (x 0, y ) 为 AB 的中点,则有:1122x 12 y 12 1 222222b 2( y 1 y 2 )( y 1 y 2 ) b 2b 22 2a b作差 x 1x 2y 1y 2整理 y 1y 2a 2b 2x 22a 2(x 1 x 2 )( x 1 x 2 )a 2k AB k OMa 2x 22 y 221x 12a2b2注:点差法的变形拜见椭圆的变形图形.【8】比较小众化的解决一些线段取值范围问题的思路题目背景: P 为双曲线上一点, E 为双曲线内一点,求 | PE | | PF 2 | 这类形式的取值范围 .思路: | PE | | PF 2 | | PE | (| PF 1 | 2a)(| PF 1 | | PE |) 2a ,而后利用 P, E, F 1 三点共线来解决取值范围 .(用定义变换此中一个和定义相关的线段,再利用三点共线办理)圆锥曲线三:抛物线【1】定义:PF PP抛物线上任一点到焦点的距离等于到准线的距离.【2】标准方程:右:y2 2 px ( p 0)一共四种方程:左: y 2 2 px 上: x2 2 py 下: x2 2 py【3】焦点弦性质过焦点 F 倾斜角为的直线 PQ :y k( x p) 交抛物线于 P, Q 两点,2P( x1 , y1 ), Q ( x2 , y2 ) , P , Q 为 P, Q 在准线的投影, MN 是过焦点与直线PQ 垂直的直线,准线与 x 轴交于点 T ,则有:y k(x p 1 x1 x2 k2 p 2 p2 2 2 2 2 2 2)x p 2 p) x p 0 k y1 y2p2 k ( k ky 2 2 px 4 x1 x2 1 2p4PFxpQF x2 p122PQ x 1 x 2 p2 pPF p 1 121 112cossin1cosPF QFQFpPFQF pPQMN 2pPF QFcos1 特别地当60时,PF3QF1注: 通径为 2 p ,三角形 POQ 的面积 S POQ1PQ dp 22 sin2如下图:①点 P, O,Q ,P , O,Q 三点必定共线,充任直角梯形的对角线,交点为 O .②以 PQ 为直径的圆必与准线相切,圆心与切点连线充任半径和中位线.③ x 轴为PTQ 的角均分线.【4】随意一条直线与抛物线交于A, B 两点,则有:①点差法: k AB y 0p ②若 OA OB , 则直线 AB 必过点 (2 p,0)【5】比较小众化的解决一些线段取值范围问题的思路题目背景: P 为抛物线上一点,E 为抛物线内一点,求 | PE | | PF | 这类形式的取值范围 .思路: | PE | | PF | | PE |PP ,而后利用 P, E, P 三点共线来解决取值范围.(用定义转换此中一个和定义相关的线段,再利用三点共线办理)【6】对于抛物线切线问题,由于抛物线是一个二次和一次的联合,在求一些对于切线的问题时能够适合的利用求导来解决.D 为准线上任一点,DA, DB 为抛物线的两条切线,以下三个结论和DA, DB 切线为等价结论,知一求三:① A, F , B 三点共线;② DA DB ; ③ DF AB。
(完整版)圆锥曲线知识点总结
![(完整版)圆锥曲线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68aebf996c85ec3a86c2c536.png)
高中数学圆锥曲线选知识点总结一、椭圆1、定义:平面内与两个定点1F ,2F 的距离之和等于常数(大于12F F )的点的轨迹称为椭圆.即:|)|2(,2||||2121F F a a MF MF >=+。
这两个定点称为椭圆的焦点,两焦点的距离称为椭圆的焦距. 2、椭圆的几何性质:2222二、双曲线1、定义:平面内与两个定点1F ,2F 的距离之差的绝对值等于常数(小于12F F )的点的轨迹称为双曲线.即:|)|2(,2||||||2121F F a a MF MF <=-。
这两个定点称为双曲线的焦点,两焦点的距离称为双曲线的焦距.2、双曲线的几何性质:22x y 22y x 5、实轴和虚轴等长的双曲线称为等轴双曲线. 三、抛物线1、定义:平面内与一个定点F 和一条定直线l 的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称为抛物线.定点F 称为抛物线的焦点,定直线l 称为抛物线的准线.2、抛物线的几何性质:3、过抛物线的焦点作垂直于对称轴且交抛物线于A 、B 两点的线段AB ,称为抛物线的“通径”,即2p AB =.4、关于抛物线焦点弦的几个结论:设AB 为过抛物线22(0)y px p =>焦点的弦,1122(,)(,)A x y B x y 、,直线AB 的倾斜角为θ,则⑴ 221212,;4p x x y y p ==- ⑵ 22;sin p AB θ= ⑶ 以AB 为直径的圆与准线相切; ⑷ 焦点F 对A B 、在准线上射影的张角为2π;⑸112.||||FA FB P+= 四、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繁琐)利用两点间距离公式(易)利用一般弦长公式(容弦长问题直线与圆锥曲线相交的系)直线与圆锥曲线位置关代数角度(适用于所有)位置关系主要适用于直线与圆的(几何角度关系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直线与圆锥曲线.12.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⑴.从几何角度看:(特别注意)要特别注意当直线与双曲线的渐进线平行时,直线与双曲线只有一个交点;当直线与抛物线的对称轴平行或重合时,直线与抛物线也只有一个交点。
圆锥曲线知识点总结
![圆锥曲线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f5a47754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04e3f45.png)
圆锥曲线知识点总结圆锥曲线是二维平面上的几何图形,由直角圆锥与一个平面相交而产生。
它在数学、物理、工程和计算机图形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对圆锥曲线的基本概念、方程、性质和应用进行总结。
一、基本概念1. 定义:圆锥曲线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即椭圆、抛物线和双曲线。
它们的定义分别是:- 椭圆:平面上到两个定点的距离之和等于常数的点的集合。
- 抛物线:平面上到一个定点的距离等于定直线的距离的点的集合。
- 双曲线:平面上到两个定点的距离之差等于常数的点的集合。
2. 方程形式:圆锥曲线可以以各种形式的方程表示。
常见的方程形式包括标准方程、参数方程和极坐标方程。
二、椭圆1. 基本性质:椭圆是一个闭合的曲线,两个焦点之间的距离是常数,而离心率小于1。
椭圆对称于两个坐标轴,并且具有两个主轴和两个焦点。
2. 椭圆的方程:椭圆的标准方程是(x-h)²/a² + (y-k)²/b² = 1,其中(h,k)是椭圆的中心坐标,a和b分别是两个半轴的长度。
3. 参数方程:椭圆的参数方程是x = h + a*cos(t),y = k + b*sin(t),其中t是参数的角度。
4. 极坐标方程:椭圆的极坐标方程是r = (a*b) / sqrt((b*cos(t))² + (a*sin(t))²),其中r是极径,t是极角。
5. 应用:椭圆在日常生活中有多种应用,例如天体运动的轨道、水平仪和椭圆形浴缸等。
三、抛物线1. 基本性质:抛物线是一个开放的曲线,焦点和直线称为准线。
抛物线对称于准线,并且具有一个顶点。
2. 抛物线的方程:抛物线的标准方程是y = a*x² + b*x + c,其中a、b和c是常数。
3. 参数方程:抛物线的参数方程是x = t,y = a*t² + b*t + c,其中t是参数。
4. 极坐标方程:抛物线没有显式的极坐标方程。
5. 应用:抛物线在物理学、工程学和天文学中有多种应用,例如抛物线反射器、天体运动的近似模型和喷泉水流的轨迹等。
圆锥曲线知识点总结
![圆锥曲线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bb95c286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5d80615.png)
圆锥曲线知识点总结
定义与性质:
到平面内一定点的距离r与到定直线的距离d之比是常数e=r/d 的点的轨迹叫做圆锥曲线。
其中,定点叫做该圆锥曲线的焦点,定直线叫做(该焦点相应的)准线,e叫做离心率。
当e>1时为双曲线。
当e=1时为抛物线。
当0<e<1时为椭圆。
形成方式:
用垂直于锥轴的平面去截圆锥,得到的是圆。
把平面渐渐倾斜,得到椭圆。
当平面倾斜到“和且仅和”圆锥的一条母线平行时,得到抛物线。
用平行于圆锥的轴的平面截取,可得到双曲线的一支。
应用领域:
工程:圆锥曲线被应用于各种工程设计中,如建筑、航天、船舶等。
例如,圆锥曲线被用于设计桥梁、隧道、水坝、航天器、船舶等。
光学:圆锥曲线被广泛应用于光学设计中,例如设计反射望远镜和透镜,以及光学系统中的成像和折射问题。
绘画和艺术:圆锥曲线的美学特性使其成为绘画、雕塑、建筑和设计等领域的重要元素。
物理:圆锥曲线可以用来描述粒子在空间中的运动轨迹。
以上仅为圆锥曲线部分知识点的总结,如需更全面的内容,建议查阅数学教材或咨询数学教师。
圆锥曲线知识点总结
![圆锥曲线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218a2931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e5.png)
圆锥曲线知识点总结圆锥曲线是解析几何中的重要内容,由平面与一个双曲面、椭圆面或者抛物线面相交而得到。
在高中数学课程中,学习圆锥曲线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对圆锥曲线的定义、基本方程、性质和应用进行总结。
一、圆锥曲线的定义圆锥曲线就是平面与一个双曲面、椭圆面或者抛物线面相交而得到的曲线,在平面上的图像可以呈现出不同的形状。
二、圆锥曲线的基本方程1. 双曲线:双曲线的基本方程为:$\frac{x^2}{a^2}-\frac{y^2}{b^2}=1$。
其中,a和b分别为椭圆的两个半轴。
2. 椭圆:椭圆的基本方程为:$\frac{x^2}{a^2}+\frac{y^2}{b^2}=1$。
其中,a和b分别为椭圆的两个半轴。
3. 抛物线:抛物线的基本方程为:$y^2=2px$。
其中,p为抛物线的焦距。
三、圆锥曲线的性质1. 双曲线的性质:双曲线的两个分支镜像对称于原点,焦点到曲线的距离之差为常数。
双曲线还具有渐近线,即曲线趋近于两根直线。
2. 椭圆的性质:椭圆的两个焦点在椭圆的长轴上,且焦点到任意点的距离之和为常数。
此外,椭圆也具有主轴、短轴和焦距等重要概念。
3. 抛物线的性质:抛物线的焦点位于抛物线的顶点上,且焦点到抛物线上任意点的距离等于焦点到该点的法线距离。
四、圆锥曲线的应用1. 双曲线的应用:双曲线在电磁学中有广泛的应用,例如电磁波的传播、天线的辐射以及电磁场分布等方面。
2. 椭圆的应用:椭圆在力学、天文学和导航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
例如椭圆轨道运动的物体、天体运动规律的研究以及导航系统中的卫星轨道等。
3. 抛物线的应用:抛物线在物理学和工程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自由落体运动、射击运动以及卫星的发射轨道等。
综上所述,圆锥曲线是解析几何中的重要内容,通过本文的总结,我们了解了圆锥曲线的定义、基本方程、性质和应用。
在学习过程中,我们需要深入理解每个曲线的特点和应用领域,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有力的数学工具。
希望本文对你对圆锥曲线的学习有所帮助。
圆锥曲线知识点 总结
![圆锥曲线知识点 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2f7f7c0b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2c.png)
圆锥曲线知识点总结1. 圆锥曲线的定义圆锥曲线是指平面内由圆锥截面形成的曲线。
圆锥曲线包括圆、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等类型。
它们的定义方式如下:- 圆:如果平面内的一条曲线上到定点的距离恒定,那么这条曲线就是一个圆。
- 椭圆:平面内的一条曲线上到两个定点的距离之和恒定,这条曲线就是椭圆。
- 双曲线:平面内的一条曲线上到两个定点的距离之差恒定,这条曲线就是双曲线。
- 抛物线:平面内的一条曲线上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到直线的距离,这条曲线就是抛物线。
2. 圆锥曲线的基本性质圆锥曲线具有一些共同的基本性质,对于不同的类型曲线具有不同的特点:- 对称性:圆锥曲线可能具有对称轴,可以对称于直线、坐标轴、原点或其他特定点。
- 过焦点性质:圆锥曲线上的任意一点到焦点的距离与到焦距的距离之和始终是一个固定值。
- 直径性质:圆锥曲线可能有两个焦点,双曲线、椭圆和抛物线有两个焦点,而圆只有一个焦点。
- 渐近线性质:双曲线和椭圆的曲线可能有渐近线,这些渐近线与曲线的某些特定方向趋近的直线。
3. 圆锥曲线的参数方程圆锥曲线可以用参数方程来表示。
参数方程是指用参数来表示一个函数或曲线的方程。
对于椭圆、双曲线等圆锥曲线,它们的参数方程可以表示为:- 椭圆:x=a*cos(t) ,y=b*sin(t) 0≤t≤2π- 双曲线:x=a*cosh(t) , y=b*sinh(t) -∞<t<+∞4. 圆锥曲线的极坐标方程圆锥曲线还可以用极坐标方程来表示。
极坐标方程是指用极坐标来表示一个函数或曲线的方程。
对于椭圆、双曲线等圆锥曲线,它们的极坐标方程可以表示为:- 椭圆:r(t)=a(1-e^2)/(1+e*cos(t))- 双曲线:r(t)=a(1+e*cos(t))5. 圆锥曲线的焦点和直径对于圆锥曲线来说,焦点和直径是它们的重要性质。
焦点是指椭圆、双曲线、抛物线曲线上的两个固定点,直径是指通过焦点的直线。
6. 圆锥曲线的渐近线部分圆锥曲线,如双曲线和椭圆,可能存在渐近线。
高中数学圆锥曲线知识点总结
![高中数学圆锥曲线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3f6ffa4c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fd.png)
高中数学圆锥曲线知识点总结高中数学圆锥曲线知识点总结一、基本概念1、圆锥曲线:圆锥曲线是由一系列圆及其与它们的共轭切面围成的曲线,也可以看作是由一条曲线以及一个光滑曲面所围成的曲线空间。
2、圆弧:圆弧是曲线上一定角度范围内的闭合曲线,实际中常用于表示圆的片段。
3、渐开线:渐开线是由来自同一个圆的两个圆弧构成的弧线,渐开线的共轭切面是一条直线,而此直线又可在空间上做一个新的圆锥曲线。
二、圆锥曲线的性质1、圆锥曲线的曲线部分是由圆弧和渐开线组成的,曲线上每个点都是圆切弧上的一个点;2、圆锥曲线的表面部分是一个椭圆锥曲面,其参数方程由三个椭圆锥参数函数组成,其积分可以计算出圆锥曲面上的面积;3、点P(x,y,z)在圆锥曲线上,则其有连续的x,y,z三个坐标参数,并且满足圆锥曲线的参数方程;4、圆锥曲线的曲线部分是椭圆锥曲线,并且任一点在曲线上的切线方向都是一致的;5、圆锥曲线的曲线与曲面的连接,是一条中间缝合曲线,即渐开线,渐开线也可以看作是空间曲线上的锥面的交线。
6、圆锥曲线的曲线部分与表面部分的连接,是一条中间缝合曲线,被称为椭圆锥曲线,椭圆锥曲线也是一条空间曲线上的椭圆锥面的交线。
7、圆锥曲线的曲线部分与表面部分之间的交点的曲线,也被称为椭圆锥曲线,它也可以看作是圆锥曲线上的椭圆锥线的交点的曲线。
三、圆锥曲线的应用1、圆锥曲线在建筑学上常用于建造拱顶、圆顶、屋顶等,这些曲线具有很好的象征性;2、圆锥曲线在航空和航天工程上常用于设计飞机、火箭的运动轨迹;3、圆锥曲线在汽车制造上常用于设计汽车的底盘,以实现更好的操控性能;4、圆锥曲线在计算机渲染上常用于设计三维物体,以获得更加逼真的渲染效果;5、圆锥曲线在绘画上常用于创作凹凸有致的曲线,以实现更加自然的线条。
总之,圆锥曲线是一种非常有用的曲线,它在不同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圆锥曲线知识点总结
![圆锥曲线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9608312d866fb84ae45c8dbd.png)
圆锥曲线知识点总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圆锥曲线的两个定义:(1)第一定义中要重视“括号”内的限制条件:椭圆中,与两个定点F,F的距离的和等于常数,且此常数一定要大于,当常数等于时,轨迹是线段F F,当常数小于时,无轨迹;双曲线中,与两定点F,F的距离的差的绝对值等于常数,且此常数一定要小于|F F|,定义中的“绝对值”与<|F F|不可忽视。
若=|F F|,则轨迹是以F,F为端点的两条射线,若﹥|F F|,则轨迹不存在。
若去掉定义中的绝对值则轨迹仅表示双曲线的一支。
(2)第二定义中要注意定点和定直线是相应的焦点和准线,且“点点距为分子、点线距为分母”,其商即是离心率。
圆锥曲线的第二定义,给出了圆锥曲线上的点到焦点距离与此点到相应准线距离间的关系,要善于运用第二定义对它们进行相互转化。
Attention:(1)在求解椭圆、双曲线问题时,首先要判断焦点位置,焦点F,F的位置,是椭圆、双曲线的定位条件,它决定椭圆、双曲线标准方程的类型,而方程中的两个参数,确定椭圆、双曲线的形状和大小,是椭圆、双曲线的定形条件;在求解抛物线问题时,首先要判断开口方向;(2)在椭圆中,最大,,在双曲线中,最大,。
4.圆锥曲线的几何性质:(1)椭圆(以()为例):①范围:;②焦点:两个焦点;③对称性:两条对称轴,一个对称中心(0,0),四个顶点,其中长轴长为2,短轴长为2;④准线:两条准线;⑤离心率:,椭圆,越小,椭圆越圆;越大,椭圆越扁。
(2)(2)双曲线(以()为例):①范围:或;②焦点:两个焦点;③对称性:两条对称轴,一个对称中心(0,0),两个顶点,其中实轴长为2,虚轴长为2,特别地,当实轴和虚轴的长相等时,称为等轴双曲线,其方程可设为;④准线:两条准线;⑤离心率:,双曲线,等轴双曲线,越小,开口越小,越大,开口越大;⑥两条渐近线:。
(3)抛物线(以为例):①范围:;②焦点:一个焦点,其中的几何意义是:焦点到准线的距离;③对称性:一条对称轴,没有对称中心,只有一个顶点(0,0);④准线:一条准线;⑤离心率:,抛物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圆锥曲线知识点
知识点一:圆锥曲线的统一定义
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统称圆锥曲线。
平面内,到一定点的距离与它到一条定直线(不经过定点)的距离之比是常数e的点的轨迹叫做圆锥曲线。
定点叫做焦点,定直线叫做准线、常数叫做离心率。
①e∈(0,1)时轨迹是椭圆;
②e=1时轨迹是抛物线;
③e∈(1,+∞)时轨迹是双曲线。
知识点二:圆锥曲线的标准方程和几何性质
1.椭圆:
(1)定义:平面内到两个定点F1、F2的距离之和等于常数(大于|F1F2|)的点的轨迹叫椭圆,这两个定点叫焦点.
(2)标准方程
当焦点在轴上时,椭圆的标准方程:,其中;
当焦点在轴上时,椭圆的标准方程:,其中;
(3)椭圆的的简单几何性质:
范围:,,
焦点,顶点、,长轴长= ,短轴长= ,焦距=,
2.双曲线
(1)定义:平面内与两个定点F1、F2的距离的差的绝对值等于常数(小于|F1F2|)的点的轨迹叫做双曲线,这两个定点叫双曲线的焦点.
(2)标准方程
当焦点在轴上时,双曲线的标准方程:,其中;
当焦点在轴上时,双曲线的标准方程:,其中 .
(3)双曲线的简单几何性质
范围:,;
焦点,顶点,实轴长= ,虚轴长= ,焦距=;
离心率是,准线方程是;
渐近线: .
3.抛物线
(1)定义:平面内与一个定点F和一条定直线l的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叫做抛物线,定点F叫做抛物线的焦点,定直线l叫做抛物线的准线.
(2)标准方程
四种形式:,,,。
(3)抛物线标准方程的几何性质
范围:,,
对称性:关于x轴对称
顶点:坐标原点
离心率: .
知识点三:直线和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
1.直线Ax+By+C=0和椭圆的位置关系:
将直线方程代入椭圆后化简为一元二次方程,其判别式为Δ。
(1)若Δ>0,则直线和椭圆相交,有两个交点(或两个公共点);
(2)若Δ=0,则直线和椭圆相切,有一个切点(或一个公共点);
(3)若Δ<0,则直线和椭圆相离,无公共点.
2.直线Ax+By+C=0和双曲线的位置关系:
将直线方程代入双曲线方程后化简方程
①若为一元一次方程,则直线和双曲线的渐近线平行,直线和双曲线只有一个交点,但不相切不是切点;
②若为一元二次方程,则
(1)若Δ>0,则直线和双曲线相交,有两个交点(或两个公共点);
(2)若Δ=0,则直线和双曲线相切,有一个切点;
(3)若Δ<0,则直线和双曲线相离,无公共点.
注意:如说直线和双曲线有一个公共点,则要考虑两种情况:一个切点和一个交点
3.直线Ax+By+C=0和抛物线y2=2px(p>0)的位置关系:
将直线方程代入抛物线方程后化简后方程:
①若为一元一次方程,则直线和抛物线的对称轴平行,直线和抛
物线有一个交点,但不相切不是切点;
②若为一元二次方程,则
(1)若Δ>0,则直线和抛物线相交,有两个交点(或两个公共点);
(2)若Δ=0,则直线和抛物线相切,有一个切点;
(3)若Δ<0,则直线和抛物线相离,无公共点。
注意:如说直线和抛物线有一个公共点,则要考虑两种情况:一个切点和一个交点
4.直线被圆锥曲线截得的弦长公式:
当直线的斜率k存在时,直线y=kx+b与圆锥曲线相交于,两点,
弦长公式:
当k存在且不为零时, 弦长公式还可以写成:
知识点四:曲线的方程和方程的曲线的关系
一般地,在直角坐标系中,如果某曲线(看作点的集合或适合某种条件的点的轨迹)上的点与一个二元方程的实数解建立了如下的关系:
(1)曲线上所有点的坐标都是方程的解;
(2)以方程的解为坐标的点都在曲线上.
那么,方程叫做曲线的方程;曲线叫做方程的曲线.
知识点五:求曲线的方程
1. 定义:在直角坐标系中,用坐标表示点,把曲线看成满足某种条件的点的集合或轨迹,用曲线上点的坐标(x,y)所满足的方程表示曲线,通过研究方程的性质间接地来研究曲线的性质.这就是坐标法.
2. 坐标法求曲线方程的步骤:
第一步:建立适当的平面直角坐标系,用坐标和方程表示问题中涉及的几何因素,将平面几何问题转化为代数问题;
第二步:通过代数运算,解决代数问题;
第三步:把代数运算结果“翻译”成几何结论.
通过坐标法,把点和坐标、曲线和方程联系起来,实现了形和数的统一.
用坐标法解决几何问题时,先用坐标和方程表示相应的几何对象,然后对坐标和方程进行代数讨论;最后再把代数运算结果“翻译”成相应的几何结论.这就是用坐标法解决平面几何问题的“三步曲”。
3.求轨迹方程的常用方法:直接法、定义法、代入法、参数法等。
规律方法指导
1.圆锥曲线在解析几何中占主导地位,在整个高中数学中也扮演着主要角色,充分展示了数学思想的精华部分,与其它数学知识相连----平面几何、函数、三角、不等式、复数,有层次地训练和提高了学生的素质与能力.对于圆锥曲线的综合题的解决,要有良好的逻辑推理能力和计算能力,能准确、灵活运用等价转化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对于二次方程、二次函数、解不等式和不等式组的知识要在较高层次上落实.圆锥曲线综合题是历年数学高考的热点及难点.
2.解析几何图形结构、问题结构多,且易于发散,一旦形成为图形或知识点的综合,往往最具运算量、最为繁难复杂.因此,有时即便是明确了解法甚至较细的步骤,解题过程当中也常常被卡住,算不到底、算不出正确结果也是常有的事。
因此,如何解决运算量问题,对于解题成功与否至关重要.解决运算问题,可以有以下措施:
(1)不断提高运算和恒等变形能力。
注意培养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转化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避免思维定势,提高思维灵活性;具体审题中多收集些信息,综观全局,权衡利弊,再决定解题策略;加强训练运算基本功,不断提高恒等变形的能力.
(2)善于运用平面几何性质来解题问题。
解题处理方式不同,可能繁简大相径庭,若考虑问题的几何特征,充分利用图形几何性质,对于解决运算量会大有裨益,这一点对于圆锥曲线综合题的处理很重要.
(3)注意解析法与各种数学方法结合。
当所求点的坐标直接解决有困难时,往往引进参数或参数方程起到解决问题的桥梁作用,引进合适的参数,进行设而不求的计算方式,在解析几何中是普遍的,但应注意不断积累消参经验;相应元替换法也是常用的策略.
3.圆锥曲线综合题类型
(1)用待定系数法求圆锥曲线方程
①数形结合:先定型,再定量,注意区分解析条件与纯几何条件,如果位置不确定时,考虑是否两解.在图形上标出已知条件,检查轴上的点、垂直于轴的直线的位置是否准确;
②方程思想:n个未知数,列够n个独立的方程,并注意韦达定理的使用:
③注意“点在线上”条件的使用.
(2)求轨迹方程
基本方法:定义法、直接代入法、参数法(利用已知参数方程法或自设参数).
注意:
①注意限制;
②求轨迹方程与求轨迹的区别。
求轨迹是要求先求轨迹方程再描述该轨迹方程所表示的曲线类型及相应的几何特征;
③n个未知数,列够n-1个独立方程,特别注意考虑是否可利用定义直接列出方程.
(3)求取值范围或最值
①函数方法----将待求范围参数表示为另一个变量的函数,注意求函数的定义域。
②方程与不等式组----n个未知数,列够n个独立方程或不等式,注意归纳总结列不等式的方法:
③利用几何性质求参数范围;
④利用不等式性质(结合几何性质)求参数范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