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开放大学专科生毕业论文婚俗文化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西开放大学专科生毕业论文婚俗文化研究
婚礼是中国传统社会中,人生仪礼中重要的一个仪礼之一,也是一个具有过渡性的里程碑式的仪式。中国具有五千年的文明,婚礼也传承了上千年,先秦时期我们国家就已经形成了完整的婚礼仪式以及婚俗。关中地区由于作为中原文明的发源地之一,研究其传统婚礼、婚俗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与现实意义。文章从婚礼的起源发展、关中婚礼、婚俗的变迁发展等几个方面,分析研究探讨关中地区婚礼习俗的变迁发展的原因。
一、关中地区以及婚礼的概述
因处于函谷关、大散关、武关、萧关四关隘之间的渭河盆地,在历史上被形象地称为“关中”。从半坡遗址到西周,再从秦汉到隋唐,关中地区作为十三朝古都,积淀了深厚的历史人文情怀与文化底蕴。
自从人类诞生以来,两性就因为其“异”而结合。随着社会的发展,两性的结合逐渐“正规化”,这样后期就形成了各种各样的婚姻形式。从最初的群婚制,发展到对偶婚,最后发展形成一夫一妻制。随着封建社会的发展以及封建制度的逐步确立,婚姻形式逐渐以制度的形式确立。“我国古代婚姻的目的,也大致未出此种规律,不过更有中国封建制度特点而已。依据典籍所载及后儒衍绎成说,可分三种:一曰祭祀,二曰继嗣,三曰内助。”关于古代婚姻的首要目的为祭祀,在《礼记·祭统》、《国语·楚语》、《礼记·礼器》等文献中都有详细的记载。继嗣通俗地讲,也就是传宗接代,婚姻的这功能作用能明显。随着婚姻制的发展,婚礼的内容也得到了不断的完善,这样就
形成了传统意义上的婚俗。
二、关中传统婚俗变迁发展
关中地区因为历史发展悠久,其作为人生中重要仪礼的婚礼,其婚俗文化也是异常丰富。“关中人的传统婚礼,丰富多彩。它具有礼仪性、喜庆性,是一种民俗文化的大聚合。”关中传统婚礼不仅是关中人们生活的真实写照,也是关中历史文化发展的一种缩影。目前,随着我们国家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行动的大范围开展。咸阳市为了响应国家的号召,以及更好地传承和保护关中地区的传统文化,关中传统婚礼已经被纳入到了咸阳市市级第三批非遗保护名录中。关中地区的传统婚礼基本还是延续我们国家传统的婚礼“六礼”的仪式制度进行的,只不过把其中的一些仪礼揉合在了一起。如: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都归入了相亲订婚的阶段;亲迎归入了迎娶、出嫁阶段。
(一)相亲、订婚
由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古代婚礼以“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为其核心。这一方面反映了中国古代以“父权”家长制为核心的家庭结构,另一方面也折射出了中华民族传统的孝顺文化。封建社会时期,媒人在婚姻的缔结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媒人的作用从一开始的相亲贯穿到最后的结婚仪式结束。在陕西关中坊间流行这样一句俗语:“媳妇娶过门,红爷丢过抢”,这句俗语虽然具有一定的夸张性,但是也从侧面折射出媒人在婚礼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直到婚礼仪式结束媒人的作用与功能才“履行”完成。随着现代社会的进步发展,以
及西方思想观念的传入,中国人现代的婚姻主要以自由恋爱为主。“在西安及关中各县农村,近几十年来普遍流行起男女青年相亲‘看屋里的习俗。这是男女对象在‘订亲前的一次重要社交活动。”关中的“看屋里”这一习俗,便是建立在现代婚姻缔结的方式——自由恋爱的基础之上。但这一习俗是中国传统观念——“门当户对”的一种变相发展延续。虽然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门第、阶级已经被“消灭殆尽”。但是,在中国人的观念里依然有根深蒂固的“门当户对”观念,这一点尤其是在婚姻缔结过程中更为明显和普遍常见。
关中传统婚礼在男女双方在完成纳采、问名、纳吉仪礼确定了缔结婚姻关系之后,男方就应该进下一阶段——纳征了。但是随着现代婚恋观念的发展,现在关中地区也多为自由恋爱,纳采、问名、纳吉的仪礼随着婚恋关系的变化也发生了变化,逐渐被淡化。“纳征是个最大的礼节,在陕西叫‘下财。下财礼是男家准备,惟礼物的内容,必须经男女双方家长,会同媒人协议而定。”在古代关中社会,“下财”的物品主要为日常生活用品以及当地的物产。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物质财富的增加,“下财”主要以金钱的形式展现,且多为吉利的“数字”。如:“六万六”、“八万八”等等。婚姻发展到今天,依然存在着聘礼。“从实质上看,封建聘娶婚的仪式是作为‘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表现形式而存在的,并贯穿于婚姻的全过程。”这虽然是中国传统社会,或者说是封建社会遗留下来的,其虽然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以及不尊重人权。但是其存在即是合理的。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女子被“禁锢”在闺房中,不能“抛
头露面”的出现在大庭广众之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这一种方式,在很大的程度上促成了婚姻,延续了“香火”,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二)迎娶、出嫁
“婚礼的高潮是迎娶新娘,古礼称‘亲迎。这是人生大礼中最隆重、最繁缛的仪式。”关中地区的婚礼也是如此,因为新娘的出嫁,就是新郎的迎娶过程,故这一过程最为热闹。在迎娶、出嫁的过程中,就会出现两支“队伍”,即男方的迎亲队伍,女方的送嫁队伍。女方的送嫁队伍主要负责“押送”新娘的陪嫁品,因为中国古代婚礼讲究“门当户对”,故男方给女方聘礼之后,女方就相应的出“嫁妆”。传统的关中婚礼,在男方的迎亲队伍到达女方之后,女方会组织亲朋好友进行堵门,进行“讨喜封”。在得到新郎的一番努力之后,女方才允许新郎进入到女方家中见新娘。现在堵门讨喜,多为向新郎讨要红包。关中地区还有为出嫁的新娘“开脸”的风俗,之后就是新娘上花轿的仪式,在关中传统的婚礼中,新娘上花轿之前还要举行叩拜父母的仪式,以表达新娘对父母的养育之恩的感谢。
新娘上花轿之后,一路“吹吹打打”就来到了新郎家门前。在关中传统的婚礼中,新娘进到新郎家门是不太容易的。首先是举行“跑狗”仪式,据关中地区的民间习俗称,新娘的花轿在路上难免会沾染一些“邪气”,故让小男孩打扮成小狗的模样,手里拿着火把绕着新娘的花轿转圈,以祛除其邪气。然后是“挡轿门”仪式,一般是新娘的弟弟们来进行。新娘的弟弟们一般会在轿子门口、新郎家大院门口、房屋門口等地拦着新娘进门。在新郎给予其一定的“红封封”ii之
后,他们才会放行,新娘才能后进入到新郎家堂屋,进行之后的拜堂等仪式。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以及交通的发展,男婚女嫁的范围不断扩大。传统的结婚所用的交通工具——花轿,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现在结婚以轿车为主要交通工具。
(三)拜堂、洞房
“拜堂,又称‘拜天地。这是汉族婚礼中最为隆重而又严肃的仪式。”在现代的中式婚礼中,依然是如此。关中地区传统婚礼,拜堂仪式由礼宾先生主持完成。关中地区的礼宾先生一般有风趣幽默、德高望重的人来担当,这样既可以给新郎新娘婚礼美好的祝福,同时也能起到活跃现场气氛的功能。礼宾先生会在现场拜堂仪式上,喊出“叩拜天地”、“叩拜父母”、“夫妻对拜”等等之类的话语。礼成之后,新娘就要给新郎的父母敬茶,并“改口”,开始称呼新郎的父母为父亲、母亲等。同时,新郎新娘还要给媒人敬茶,感谢媒人的帮忙。拜堂之后就是入洞房。由于入洞房、闹洞房等一般在晚上举行。新郎新娘会在筵席上,给亲朋好友敬酒,感谢亲朋好友的参加与祝福。近现代以来,关中地区婚礼中的拜堂仪式较传统婚礼,主要是仪式感简化,其程序基本还是按照传统婚礼的进行。
关中地区,称闹洞房为“耍房”或者“耍媳妇”。传统的关中婚礼“耍房”有文耍、舞耍、素耍、荤耍等等多种多样的形式。文耍也称为雅耍,主要以诗词歌赋为题,然后让新郎新娘回答,回答不上则有相应的惩罚。“武耍”由字面意思就可以得出,是比较“粗俗”,主要以惩罚为主。“荤耍”主要以让新郎新娘做一些“下流”,“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