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白血病免疫分型

合集下载

急性白血病免疫学分型

急性白血病免疫学分型

(一)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按免疫标志分为非T细胞型和T细胞型。

前者又可分为无标志性急淋(Null-ALL)普通型急淋(Common-ALL)、前B细胞型急淋(Pre-B-ALL)和B细胞型急淋(B-ALL)4个亚型;T细胞型又分为不成熟胸腺细胞型(immature T-ALL),普通的胸腺细胞型(eommon T-ALL)和成熟胸腺细胞型(mature T-ALL)。

见表5-3-1 和表5-3-2. 表5-3-1 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细胞表型组别免疫亚型表型特征CD7CD5CD2CD1CyCD3SmCD3CD4CD8Ⅰ幼稚胸腺细胞型immature T-ALL+-/+-/+--/+---Ⅱ普通胸腺细胞型common T-ALL+++++-/+++Ⅲ成熟胸腺细胞型 mature T-ALL+++-+/-++/--/+表5-3-2 急性非T淋巴细胞白血病(non-T-ALL)细胞表型组别免疫亚型表型特征HLA-DRCD19CD10CD22CD20CyIgMSmIgⅠ无标志型急淋Null-ALL+-/+-----Ⅱ普通型急淋common-ALL+++-/+-/+--Ⅲ前B细胞型急淋pre-B-ALL++++++-ⅣB细胞型急淋B-ALL+++/-++-+ (二)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应用免疫学标志进行分型尚正在探索中,髓细胞系的免疫膜标志;粒细胞系为过氧化物酶+、CD34+、CD13+;单核细胞系为α-萘酚醋酸酯酶+,可被氟化钠抑制,CD34+、CD13+、CD14+;红细胞系为血型糖蛋白(Gl ycophorin)及红细胞膜收缩蛋白(Spectrin)+;巨核细胞系为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Ⅰb/Ⅲa+。

急非淋膜标志与FAB分型的关系见表5-3-3. 表5-3-3 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FAB 分型与膜标志抗体M1M2M3M4M5M6M7 HLA-DR++-+++/-+/-CD34++/--+/-+/--+/-CD33+++ +++/-+/-CD13+/-++ + +- CD14-+/--++- CD15-++/-+++/- 血型糖蛋白-----+-Ⅱb/Ⅲa/Ⅰb------+。

流式细胞术系列之-白血病免疫分型

流式细胞术系列之-白血病免疫分型
• 幼稚细胞群体的FSC和SSC信号与M0相似,Blasts >90%。
CD13和/或CD33阳性 HLA-DR阳性 CD34阳性 CD11B,CD15等(+/-) >3%的幼稚细胞表达
MPO。
AML-M2(急性粒细胞白血病部分成熟型)
• 此类型白血病细胞除了占优势的幼稚细胞外还存在已 明显分化的细胞群体,至少已分化至早幼粒细胞或粒 细胞水平。
(immunology, I ) ( cytogenetics,C )
WHO分型(2001)
(MICM)
(morphology,M ) (immunology, I ) ( cytogenetics,C)
(molecular biology, M)
L1型
急淋


(ALL)

L2型 L3型
细 胞
M0: 微分化型髓系白血病;
标本来源
(1)外周血 (2)骨髓穿刺液, (3)骨髓活检标本 (4)淋巴组织穿刺
样本保存
要 求: •室温条件(16℃ -28℃ )存放; • 如非液态标本,则要在标本中加入足量的等渗液 体(如 生理盐水或组织培养液)。
保存时间
1. 肝素抗凝的外周血和骨髓标本,存放时限为48~72小时; 2. EDTA抗凝标本,存放时限只有12 ~ 24小时,因为髓细胞
胞内染色 CD3\CD79a\MPO
可以确定白血病分CD7
B系:CD10、CD19、CD20 表面染色 髓系:CD11b、CD13、CD14、CD15、CD33
非系列特异的抗体:CD34、HLA-DR 泛白细胞标志:CD45
进一步 细分
其它 CD4、CD8、CD61、CD56、CD38 必要时可以加用

血液病免疫分型

血液病免疫分型

血液病免疫分型血液病的免疫分型主要根据免疫表型和免疫遗传学特征进行分类。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血液病免疫分型:1. 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的免疫分型:- B-ALL:由B淋巴细胞系发展而来。

- T-ALL:由T淋巴细胞系发展而来。

2. 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淋巴瘤(Chronic Lymphocytic Leukemia/Small Lymphocytic Lymphoma,CLL/SLL)的免疫分型:- CD5+/CD23+/CD20+:典型的B淋巴细胞来源。

- CD5-/CD23+/CD20+:非典型的B淋巴细胞来源。

- CD5+/CD23-/CD20+:突变的B淋巴细胞来源。

3. 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的免疫分型:- 标准化治疗亚组(NCCN标准化治疗亚组):包括核准的AML-M0至AML-M7亚型。

- 非标准化治疗亚组:包括AML-M0、AML-M6和AML-M7亚型以外的亚型。

4. 慢性髓性白血病(Chronic Myeloid Leukemia,CML)的免疫分型:- Ph染色体阳性(Ph+):含有Ph染色体(Philadelphia染色体)。

5. 骨髓增殖性肿瘤(Myeloproliferative Neoplasm,MPN)的免疫分型:- 慢性骨髓性白血病(Chronic Myeloid Leukemia,CML):Ph染色体阳性。

- 原发性骨髓纤维化(Primary Myelofibrosis,PMF):包括JAK2V617F突变和CALR基因突变。

- 骨髓增殖性肿瘤不分类型(Myeloproliferative Neoplasm,NOS):不符合上述分类的其他骨髓增殖性肿瘤。

这些免疫分型对于血液病的诊断、预后评估和治疗选择具有重要意义。

注意,具体的免疫分型细节可能因研究、疾病进展和新兴的治疗手段而不断改变。

急性白血病分型是什么

急性白血病分型是什么

急性白血病分型是什么
*导读:急性白血病分型是什么?MIC是形态学(Morphology,M)、免疫学(Immunology,I)和细胞遗传学(Cytogenetic,C)三字的缩写。

急性白血病的MIC分型,顾名思义是根据白血病细胞的形态学、免疫学及细胞遗传学特点,对白血病作出的分型诊断……
急性白血病分型是什么?
MIC是形态学(Morphology,M)、免疫学(Immunology,I)和细胞遗传学(Cytogenetic,C)三字的缩写。

急性白血病的MIC分型,顾名思义是根据白血病细胞的形态学、免疫学及细胞遗传学特点,对白血病作出的分型诊断。

急性白血病MIC分型
MIC是形态学(Morphology,M)、免疫学(Immunology,I)和细胞遗传学(Cytogenetic,C)三字的缩写。

急性白血病的MIC分型,顾名思义是根据白血病细胞的形态学、免疫学及细胞遗传学特点,对白血病作出的分型诊断。

采用MIC分型则可在相当程度上弥补FAB分型单纯用形态学分型之不足。

除形态学特点外,MIC 尚依据白血病细胞表面所携带或表达的系列特异性抗原(如:髓系抗原,T、B或非T、非B淋巴系抗原),应用单克隆抗体进行测定标记,提高对白血病分型的准确性与客观性。

同时,还采用了染色体分带技术及其他细胞遗传学方法来检测白血病患者是
否存在染色体方面的异常,可对指导临床判断预后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急性白血病的诊断分型

急性白血病的诊断分型
2. Arber DA, et al. The 2016 revision to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classification of myeloid neoplasms and acute leukemia. Blood. 2016; 127(20): 2391-2405.
急性白血病的诊断分型
急性白血病是一种白血病的类型,我们将在本次演示中介绍其诊断分型和相 关实验室检查。
I. 前言
急性白血病是一种恶性血液病,其特点是白细胞在骨髓中异常增生,导致血 液功能受损。以下是关于急性白血病的基本病理生理。
II. 诊断急性白血病
临床表现
急性白血病的临床表现包括乏力、贫血、发热、感 染、出血等症状。
VIII. 附录
相关术语解释
本附录包含对急性白血病相关术语的详细解释, 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演示内容。
典型表现图示
本附录提供了一些典型急性白血病病例的图示, 以便读者更直观地了解该疾病。
美国癌症学会标准
美国癌症学会也制定了一套诊断标准,以供医生参 考和诊断使用。
VI. 总结
急性白血病的诊断分型是基于细胞学特征和免疫学标志物的检测,对于准确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
VII. 参考文献
1. Lohr JG, et al. Discovery and prioritization of somatic mutations in 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 (DLBCL) by whole-exome sequencing. PNAS. 2012; 109(10)室检查
血象检查
急性白血病患者的血象常常显 示出白细胞增多、贫血、血小 板减少等异常。

急性白血病免疫分型

急性白血病免疫分型
B-ALL旳免疫表型特点:
T-ALL旳免疫表型特点:
T-ALL分类
免疫表记
TdT+ 、CyCD3+ 、CD7+
Pro/Pre-T-ALL
CD2-、sCD3- 、CD1a-
T-ALL
CD2+、 sCD3+ 、 CD5+/- 、CD8+/- 、CD4+/- 、 CD1a+/-
-
+
+
-
T-ALL
+
-
-
+
-
-
+
AML
-
+/-
+
-
-
-/+
-/+
R1 门为成熟淋巴细胞 R2 门为正常单核细胞位置 R3 门正常粒细胞位置 R4 门为幼稚淋巴细胞出现位置 R5 门为有核红细胞或细胞碎片位置 R6 门为幼稚髓细胞出现位置 白血病细胞一般会在R4 R6 两门位置处出现
正常骨髓经CD45/SSC射门旳散点图
CD45/SSC 图中可见 CD45 强阳性SSC 低信号旳细胞群为淋巴细胞褐色细胞群体 中档强度旳CD45 体现SSC 信号最强旳细胞群体为粒细胞蓝色及红色细胞群体 CD45 体现与SSC 信号介于淋巴细胞与粒细胞之间旳是单核细胞群体绿色细胞群体 CD45 阴性SSC 信号最低旳有核红细胞和细胞碎片
ANLL旳免疫分型特点
FAB-M1/M2旳免疫表型特点:CDl3+、CD15+、CD33+、 HLA-DR+、CD34+,其中CD34在M1中旳体现强于M2,而CD15在M2旳体现较强。
ANLL旳免疫分型特点

我国急性白血病免疫分型的四色方案

我国急性白血病免疫分型的四色方案

我国急性⽩⾎病免疫分型的四⾊⽅案中国流式细胞术急性⽩⾎病免疫分型四⾊⽅案由于多参数流式细胞术(MFC)免疫分型具有客观、敏感、准确等特点,免疫表型已成为诊断急性⽩⾎病的重要依据之⼀。

因准确的诊断需要选择⼀定数量的抗体,涉及多个造⾎系列的抗原。

但⽬前国内甚⾄国际上没有规范化的⽅案可以借鉴。

⽽国内不同的医疗单位所⽤的抗体数量和种类均有较⼤的异质性,有些单位由于应⽤的抗体数量较少或抗体选择不当,影响对疾病的诊断、分期和预后的判断。

鉴于国内的实际情况,中国免疫学会⾎液免疫分会临床流式细胞术学组经过多次的讨论,提出以CD45/SSC为基础的中国流式细胞术急性⽩⾎病免疫分型四⾊⽅案,供参考。

本⽅案不包括标本的采集、保存、制备、试剂和仪器的调整及急性⽩⾎病的诊断标准,这些对免疫分型同样重要,可参考相应的指南。

1.适应范围:1.1急性淋巴细胞⽩⾎病(ALL):z B系:早B前体-ALL(Pro-B), 普通-B-ALL(Common-B),前体B-ALL(Pre-B),及与Burkitt淋巴瘤进⾏鉴别z T系:早T前体-ALL (Pro-T), 前体T-ALL(Pre-T),⽪质-T-ALL和髓质-T-ALL.1.2急性早幼粒细胞⽩⾎病(APL)1.3急性髓细胞⽩⾎病(AML)z AML微分化型(AML-M0)z AML伴粒系和单核细胞分化型(AML-M1/2和AML-M4/5)z急性红⽩⾎病(AML-M6)z急性巨核细胞⽩⾎病(AML-M7)1.4前体树突细胞肿瘤1.5急性嗜碱性粒细胞和肥⼤细胞⽩⾎病1.6 混合表型⽩⾎病1.7 对上诉急性⽩⾎病治疗后检测MRD的标志进⾏筛查2.抗体的选择:根据检测的⽬的,需要检测不同的抗体:2.1 鉴别急性、慢性⽩⾎病:对于急性髓细胞⽩⾎病,可以根据CD45/SSC图型进⾏初步判断。

髓系⽩⾎病细胞CD45的表达较弱,往往位于正常淋巴细胞下⽅,且多数⽩⾎病细胞SSC较低(除去⼤颗粒APL 患者)。

急性白血病免疫分型的临床应用

急性白血病免疫分型的临床应用

【】朱汉民,沈霞. 2 临床试验诊断学 【】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 M.
出版 社 ,2 0 . 4 . 04 1 9
急性白血病免疫分型的临床应用
师钟 睿 朱杰
( 1天津武警医学院 附属 医院检验科
30 6 ) 0 12
( 2大连 医科 大学第二临床 学院 检验科 16 2 ) 10 7 [ 摘 要] 目的 研究急性 白血病细胞抗 原表达特点及 一 临床意义。 方法 选用 1 2种单克隆抗体,用流式细胞仪对 7 例临床 1
诊断 为急性 白血病患者进行免疫分型。结果 急性髓性 白血病 ( ML)患者绝大部分表达两种 以上的髓 系抗原 ,其 中部分表 A
达淋 系抗原 ( 7)。急性淋 巴细胞 白血病 ( L CD A L)患者均表达淋 系抗原 ,并且将 A L分为 T A L和 B A ,两系抗原 L - L — u
a t g n s m f t e x r s e D . h l A L p t e t x r s e y p oi n i e s T e e e d v d d n o n i e s, o e o h m e p e s d C 7 l L a i n s e p e s d l m h d a t g n . h y w r i i e i t
D la 10 7 a in l6 2 )
[b t i t O jc ie T td c t lu e i c l ’s n ie x r s in c a ae it c n i s l nc l A sr c ] b e tv o s u y a u e e k m a e l a tg n e p e so h r t r s i s a d t c i ia
sg i iac . [e h d ] T e m u o o ia ye o lc s f a u e lu e i a i n sw r ee t d b lw i n fc n e M t o s h i n lg c lt p f 7 a e o c t e km a p te t e e d t ce y fo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免疫分型特点及临床意义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免疫分型特点及临床意义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免疫分型特点及临床意义杨艳丽;耿英华;李佳佳;李骏;张凤【摘要】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immunophenotype in acute myeloid leukemia (AML). Methods:Immunophenotype was carried out in 145 patients with AML using flow cytometry. Results:The expression of MPO,CD13 ,HLA-DR,CD33 and CD34 was 93.1% ,90.3% ,77.2% ,71.7% and 70.3% ,respectively. CD14 was expressed only in the M4 and M5 subtype. The lymphoid antigen expression was most commonly observed in CD7 (34.5%) ,especially in M5 subtype and CD19 (10.3%) ;CD2 was expressed only in part of M3 subtype. Two cases of acute hybrid leukemia were detected,expressing both myeloid and lymphoid associated antigen. Conclusions: MPO, CD13 and CD33 are sensitive myeloid associated antigens. The expression of CD7, CD19 and CD2, as well as the immunophenotype by flow cytometry,is of great value in diagnosis and prognosis of AML.%目的:探讨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免疫分型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FCM)对145例AML患者进行白血病免疫分型检测.结果:145例AML患者中MPO、CD13、HLA-DR、CD33、CD34表达率分别为93.1%、90.3%、77.2%、71.7%、70.3%.CD14仅表达于急性粒单细胞白血病(M4)和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M5).AML伴淋系抗原表达者以CD7(34.5%)最为多见,其中以预后较差的M5型表达率为最高,其次为CD19(10.3%),且在急性粒细胞白血病部分分化型(M2)中表达率最高.CD2仅表达于部分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M3),共发现2例急性混合细胞白血病,同时有淋系和髓系抗原表达.结论:MPO、CD13、CD33为髓系最敏感的抗原,CD7、CD19、CD2淋系抗原在AML诊断及预后判断上有重要指导意义,FCM免疫分型对白血病的准确分型诊断,预后判断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期刊名称】《蚌埠医学院学报》【年(卷),期】2011(036)006【总页数】3页(P561-563)【关键词】白血病,髓,急性;流式细胞术;免疫分型【作者】杨艳丽;耿英华;李佳佳;李骏;张凤【作者单位】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血液病科,安徽,蚌埠,233004;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血液病科,安徽,蚌埠,233004;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血液病科,安徽,蚌埠,233004;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血液病科,安徽,蚌埠,233004;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血液病科,安徽,蚌埠,23300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3.71急性白血病(AL)MICM分类包括细胞形态学、细胞免疫学、细胞遗传学及分子生物学。

100例急性白血病免疫分型分析

100例急性白血病免疫分型分析

1.2.1 试 剂 :上 海 太 阳生 物 技 术 有
100例 AL中 ,其 中 4例 (4% )经 免 疫 分 型 法பைடு நூலகம்简 单 易 行 可 使 60%~70%左 右 的
限公 司 。
学 分 型才 可 确 定 ,其 中 1例 M1患 者 ,形 AL得 以诊 断 。而 形 态 学 和 免疫 分 型 相结
病 ,白血 病 细 胞 形 态 复 杂 多 变 ,对 于 分 化 定 AL类 型 。
POX染 色部 分 阳性 。部 分 阴性 表 达 ,组 免
差 .化 疗 后 未缓 解 或 复 发 及 混 合 性 白血
免疫 学检 查 :
分 型示 MPO ,CD ̄s+,CDn ,CD12+,CDl9+,确
病 .单 纯 依 靠 细胞 形 态 分 型有 一 定 的 困
检 测 指 标 包 括 髓 系 的 MPO,CD , 诊 为 急 性 混 合 性 白血 病 。其余 形 态 学 和
难 。 近 年来 ,随 着 免 疫 学 的发 展 ,我 们应 CDB,CD“,CD∞,CD34,T淋 巴 系 CD2,CD3, 免 疫 分 型 基本 相 符 。
1.1 研 究 对 象 :第 四军 医 大 学 血 液
合 并 髓 系 的 表 达 ,主 要 是 CD ,
科 实 验 室 门 诊 及 住 院 病 人 ,共 100例 急
CD∞,CDB,阳性 率 占 19%。T淋 巴
性 白血 病 患 者 ,其 中 男 性 56例 ,女 性 44
系 抗 原 阳 性 率 依 次 是 CD7>CD3>
用 免疫 学方 法对 白 血病 发病 过 程 中 白细 CD5,CD7,B 淋 巴 系 的 CD10,CDI9,CD∞,

我国急性白血病免疫分型的四色方案

我国急性白血病免疫分型的四色方案

中国流式细胞术急性白血病免疫分型四色方案由于多参数流式细胞术(MFC)免疫分型具有客观、敏感、准确等特点,免疫表型已成为诊断急性白血病的重要依据之一。

因准确的诊断需要选择一定数量的抗体,涉及多个造血系列的抗原。

但目前国内甚至国际上没有规范化的方案可以借鉴。

而国内不同的医疗单位所用的抗体数量和种类均有较大的异质性,有些单位由于应用的抗体数量较少或抗体选择不当,影响对疾病的诊断、分期和预后的判断。

鉴于国内的实际情况,中国免疫学会血液免疫分会临床流式细胞术学组经过多次的讨论,提出以CD45/SSC为基础的中国流式细胞术急性白血病免疫分型四色方案,供参考。

本方案不包括标本的采集、保存、制备、试剂和仪器的调整及急性白血病的诊断标准,这些对免疫分型同样重要,可参考相应的指南。

1.适应范围:1.1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z B系:早B前体-ALL(Pro-B), 普通-B-ALL(Common-B),前体B-ALL(Pre-B),及与Burkitt淋巴瘤进行鉴别z T系:早T前体-ALL (Pro-T), 前体T-ALL(Pre-T),皮质-T-ALL和髓质-T-ALL.1.2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1.3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z AML微分化型(AML-M0)z AML伴粒系和单核细胞分化型(AML-M1/2和AML-M4/5)z急性红白血病(AML-M6)z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AML-M7)1.4前体树突细胞肿瘤1.5急性嗜碱性粒细胞和肥大细胞白血病1.6 混合表型白血病1.7 对上诉急性白血病治疗后检测MRD的标志进行筛查2.抗体的选择:根据检测的目的,需要检测不同的抗体:2.1 鉴别急性、慢性白血病:对于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可以根据CD45/SSC图型进行初步判断。

髓系白血病细胞CD45的表达较弱,往往位于正常淋巴细胞下方,且多数白血病细胞SSC较低(除去大颗粒APL患者)。

再根据CD34、CD117、CD38、HLA-DR、CD123的表达进行判断。

急性白血病MICM分型

急性白血病MICM分型

急性白血病MICM分型:白血病MICM分型,是指形态学(morphology)、免疫学(immunology)、细胞遗传学(cytogenetics)、分子特征(molecular)分型形态学分型(FAB)分型1.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NLL)或急性髓系白血病(AML):M1型:急性原粒细胞性白血病未分化型,骨髓中原粒细胞≥90%,POX染色阳性率>3%。

M2型:急性原粒细胞性白血病部分分化型,以原幼粒细胞为主,早幼粒细胞>3%,中、晚幼及成熟粒细胞>10%为M2a型。

M3型:急怀多颗粒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以颗粒增多的异常早幼粒细胞为主,>30%。

其又分为粗颗粒型(M3a)和细颗粒型(M3b)。

M4型:急性粒-单核细胞性白病,粒系及单核细胞均增生。

M5型:急性单核细胞性白血病,M5a为原单核细胞型,原单核>80%;M5b为部分分化型,以幼单核细胞为主,原单核<80%。

M6型:急性红白血病,原幼红细胞≥50%,非红系细胞中原始细胞>30%。

M7型:急性巨核细胞性白血病,原巨核细胞>30%,并经电镜、血小板过氧化物酶检查、血小板免疫标志物或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检查等证实。

M0型:近年确定,为髓系最早阶段的白血病,形态学上极少髓系分化,不能鉴别,必须用免疫标志物确定。

2.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LL):L1:以小原淋巴细胞为主,大小较一致。

L2:以大原淋巴细胞为主,大小不一致。

L3:以大原淋巴细胞为主,胞质内含大量空泡。

3.急性白血病的主要化学染色特点:免疫学分型-基本免疫表型1.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FAB分型与免疫标志:2.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FAB分型与免疫学标志:3.急性非T淋巴细胞白血病(non-T-ALL)FAB分型与免疫学标志:4. 混合细胞性白血病:有极少部分病人白血病细胞为淋巴系和髓系细胞双克隆或同一细胞系免疫标志双表型,即混合细胞性白血病。

此型白血病用形态方法极难诊断,必须结合多参数流式细胞术分析才能确诊。

急性白血病系别判断的流式细胞免疫分型

急性白血病系别判断的流式细胞免疫分型
用于ALAL,也适用于单系AL的诊断; • (2)针对标志在系别诊断中的贡献(特异性和覆盖率)综合给予分值; • (3)将诊断标准量化,简单易行,降低室间差异。
三、急性白血病系别诊断标准
• EGIL诊断标准缺点: • (1)关于阳性定义,因为影响因素众多,有时存在歧义; • (2)对于某些覆盖率低、特异性高的标志,给予分值低或者未纳入,如CD64、CD14; • (3)对某些常见伴系表达标志予以极低分值,如CD7,未考虑荧光强度的差异; • (4)对于相对特异、在某系别易于伴发的标志,未考虑差异对待,如cCD79a、CD10
三、急性白血病系别诊断标准
• 鉴于几乎没有任何标志是绝对敏感和特异的,做全标志有助于降低误诊风险,因此 在系别筛查时如果出现系别标志表达过多或者过少,或者伴系表达标志的强度超过 标本中残留的正常细胞时,首先应该做全两个诊断标准涉及的相关系别标志,必要 时甚至需要增加CD371等新的髓系标志。
• 在此过程中可以选择一步法或者两步法。选择一步法的实验室,以目前常用3激光8 色机型为例,可供参考的5管法见表3;选择两步法的实验室,第一步进行系别筛查, 包括髓系MPO(或者CD33)和CD117,T系CD7和cCD3、B系CD19和CD22,根据 采用仪器型号不同可能有差异,4色方案可以参考2015年4色流式细胞术中国专家共 识,3激光8色推荐方案见表3。
三、急性白血病系别诊断标准
三、急性白血病系别诊断标准
• 注意几个标志的FCM检测: • (1)MPO:使用克隆号8E6、MPO-7的抗体需要小心,因为均有在B-ALL表达的
报道;阳性阈值虽然大多数沿用10%,但是建议结合荧光强度,并且不典型病例应 该做全其他髓系标志,并结合细胞化学和免疫组化MPO检测结果;FCM破膜处理 可能会使粒细胞的侧向角光散射(side scatter,SSC)降低,从而影响CD45/SSC设 原始细胞门的精确度,导致假阳性结果,正确的方法应结合原始细胞标志修订设门。

急性白血病形态学与免疫学分型分析

急性白血病形态学与免疫学分型分析
1 骨髓 细胞形 态学 检查 及组 织化 学染 色 骨髓 . 2 细胞形 态学检 查按 常规 进行 骨髓 穿刺 涂 片 .经瑞一 姬 氏染色 , 镜下分类 计数 2 0个细胞 . 油 0 形态 学分 型 采 用 F B分型 标 准 1 F B协作 组 自 17 A 3 A ] . 9 6年提 出 A ML及 A J 的形态学 诊断标准 . 又进行修改 和增 IJ I 后
氧化物酶染 色(O )糖 元染色 (A )o 醋酸萘 酚酯 P X, P S。【 一
酶 染色 及氟 化钠 抑 制实 验( A / a ) N EN V 等细 胞化 学 染 色 确诊急性 白血病类 型 1 免疫 分型试剂 及实验方 法 . 3
l . 抗 体选 择 对 于 白血病 分 型选 择 主要 应 用 _1 3 的抗 体 有 B细 胞 系 (D0 C 1、 D 0 , C 1 、 D 9 C 2 1T细 胞 系
[ 要 】目 的 探 讨 急 性 白 血病 形 态 学及 免疫 学分 型 的应 用 及 诊 断价 值 。 方 法 采 用 F B形 态 学 分 摘 A
型及 免疫 学 分 型 方法 结果 17例 急 性 白血 病 中 诊 断 A 7 1 ML 8例 , L 3 例 ,其 中 3 AL3 3例 A L中形 态 学 L 与免 疫 学 不 符 合 的 6例 .8例 A 7 ML中 不 符 合 的 3例 . 6例 C — P慢 粒 急 变病 例 1 不 符 合 。 结 论 ML B 例
22 免疫学 分型 . 221 ML免 疫 表型 表达 .. A l7例急 性 白血 病 中 1 根据免 疫分 型诊 断为 A ML的为 7 8例 .免疫表 型特 点见 表 l 。以 MP C 1 、D 3 HL — R、 D 8表 O、 D 3 C 3 、 A D C 6

白血病免疫分型的诊断标准

白血病免疫分型的诊断标准

9.白血病免疫分型的诊断标准9.1 急性淋巴系白血病(ALL)9.1.1急性B淋巴系白血病(B-ALL)9.1.1.1MIC 标准:B 祖细胞ALL: CD19+,TdT+,CD10-,CIg-.sIg-Common ALL: CD19+,TdT+,CD10+,cIg-,sIg-Pre-B- ALL: CD19+,TdT+,CD10+,cIg+,sIg-B-ALL : CD19+,TdT-,CD10-,cIg-,sIg+9.1.1.2 欧洲白血免疫学特征研究组标准:Pro-B-ALL: (BⅠ型):CD19+,CD22+Common ALL:(BⅡ型):CD19+,CD22+,CD10+Pre-B-ALL: (BⅢ型):CD19+,CD22+,CyIgM+,成熟B-ALL:(BⅣ型):CD19+,CD22+,Kappa/Lambda+9.1.2急性T淋巴系白血病(T-ALL)9.1.2.1MIC 标准:T祖细胞型: CD2-T成熟细胞型: CD2+9.1.2.2 Reinheiz 标准:早期胸腺细胞Ⅰ期:CD2+,CD5+,CD7+,CD38+,CD71+普通胸腺细胞Ⅱ期:CD2+,CD5+,CD7+,CD38+,CD71-,CD4+,CD8+,CD1+ 胸腺髓质细胞Ⅲ期:CD2+,CD5+,CD7+,CD38+,CD3+,CD4+,CD8+,CD1- 9.1.2.3欧洲白血免疫学特征研究组标准:Pro-ALL:(TⅠ型):CD3+,CD7+Pre-T-ALL(TⅡ型):CD3+,CD2+,CD5+,CD8+皮质-T-ALL(TⅢ型):CD3+,CD1a+成熟-T-ALL(TⅣ型):CD3+,CD1a+,anti-TCRα/β+ 或γ/δ+9.3.急性髓性白血病(AML)能亚型常表达抗原M0 CD11b,CD13或CD33M1 CD13 CD15 CD33 CD34 HLA-DRM2 CD11b CD13 CD15 CD33 •CD34 •HLA-•DR •CD56 CD19M3 CD11b CD13 CD15 CD33 CD34M4 CD4 CD11b CD13 CD14 CD15 CD33 CD34M5 CD4 CD11b CD13 CD14 CD15 CD33 CD34M6 血型糖蛋白A CD13 CD33 CD34M7 CD41 CD61 CD13 CD33 CD34 因子Ⅷ相关抗原10.各型白血病及淋巴瘤免疫分型特点10.1 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10.1.1 M0:有低的(Side scatter ,SSC)和Forward scatter(FSC)。

急性白血病免疫分型

急性白血病免疫分型

免疫学分型 与FAB AML分型的相关性
M1:CD34+、MPO+、DR+、TdT+、CD33+、CD13+、CD15-、CD11b-、 无 淋、红、巨核系抗原 M2:CD34+、CD33+、CD13+、DR+、CD15+ M3:CD33+、CD13+、DR-、CD34M4:CD34+ 、CD33+、CD13+、CD14+、CD15+ M5:CD34+ CD33+、CD13+、CD14+、CD15+ M6:血型糖蛋白+、CD34-,DR-、CD33-、CD13-、CD15M7:CD34+、CD33+、DR+、CD41+、CD42+、CD61+ M0:FAB:形态学为L2型,MPO、SBB组化阴性,淋系抗原阴性, CD33、CD11、CD15 及antiMPO单抗阳性。
与AML预后有的抗原
6。Ly+AML: CR率低 占AML43%, CR46%,合并CD34+38%, PgP+15%, (其中CD2+AML7.7%, CD7+AML22%,CD19+13%), Ly-AML: CR73%
7。CD7+AML: CR率低, 占AML22%, 合并CD34+75%,PgP+55%, ( M1:42%,M2:18%,M4:28%,M5: 9%,M3:0%)CR35%
讲座
急性白血病
免 疫 学 分 型
急性白血病的免疫分型
MICM分型:
细胞形态学(包括细胞组化)为基础, 细胞免疫学(免疫表型)为主体, 细胞遗传学为辅助, 分子生物学为补充的原则。 免疫学分型对ALL更重要。 免疫学与FAB分型可不一致。

129例急性白血病流式细胞术免疫分型的特点分析

129例急性白血病流式细胞术免疫分型的特点分析
1(3.7) 0(0)
18(66.7) 26(96.3) 11(40.7) 19(70.4) 6(22.2)
0(0) 8(29.6) 2(7.4) 20(74.1)★ 23(85.2)★
0(0) 1(3.7)
0(0) 25(92.6)
T-ALL(11 例 ) 10(90.9) 9(81.8) 11(100.0) 3(27.3) 0(0) 0(0) 1(9.1) 0(0) 0(0) 1(9.1) 0(0) 5(45.5) 2(18.2) 0(0) 0(0) 10(90.9) 0(0)
(18.7%)、CD19(9.9%),B-ALL 常 见 交 叉 表 达
CD33(29.6%)、CD13(22.2%),T-ALL 常 有 CD10
(27.3% )交 叉 表 达 。
表 1 129 例 急 性 白 血 病 患 者 的 抗 原 表 达 情 况 (例 (% ))
抗原
CD2 CD5 CD7 CD10 CD19 CD20 CD22 CD13 CD14 CD33 CD117 CD34 HLA-DR CD56 cMPO cCD3 cCD79a

抗原 HLA-DR(85.2%)、CD34(74.1%)表 达 率 高,
与 AML、T-ALL 比较有显著 差 异;11 例 T-ALL 患
者最 敏 感 的 指 标 为 CD7(100.0%),其 次 为 cCD3
(90.9%)、CD2(90.9%)、CD5(81.8%)。
AML 中 常 见 交 叉 表 达 CD7(20.9%)、CD56
判 定 以 膜 抗 原 ≥20% ,胞 浆 内 抗 原 ≥10% 为 阳 性 。
1.5 统 计学处理 用 SPSS 13.0 统计软 件 包 进 行

白血病免疫分型的基础

白血病免疫分型的基础

白血病免疫分型的基础白血病是一类以恶性克隆性造血干细胞增殖为特征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

根据白血病患者免疫系统的表现和特征,可以将白血病分为多种免疫分型。

免疫分型对于指导白血病的治疗和预后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白血病的免疫分型主要基于白血病细胞表面标志物的检测结果,通过免疫学方法对白血病细胞进行分类。

根据不同的免疫分型,可以更好地了解白血病的发展过程和预后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

一、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免疫分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是一种起源于淋巴细胞前体的恶性肿瘤。

根据ALL细胞表面的免疫表型,可以将ALL分为常见型、T-ALL、B-ALL 和非T非B淋巴细胞白血病。

1. 常见型ALL:常见型ALL细胞表面表达CD10、CD19、CD20等B 细胞标志物,具有较好的预后。

2. T-ALL:T-ALL细胞表面表达CD2、CD3、CD4、CD5等T细胞标志物,预后较差,易发生中枢神经系统浸润。

3. B-ALL:B-ALL细胞表面表达CD19、CD20等B细胞标志物,预后因不同的表型差异而有所不同。

4. 非T非B淋巴细胞白血病:非T非B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表面不表达典型的T细胞或B细胞标志物,预后较差。

二、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的免疫分型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是一种起源于成熟淋巴细胞的恶性肿瘤。

根据CLL细胞表面的免疫表型,可以将CLL分为ZAP-70阳性型和ZAP-70阴性型。

1. ZAP-70阳性型:ZAP-70阳性型CLL预后较差,易发生淋巴结肿大和外周血细胞减少。

2. ZAP-70阴性型:ZAP-70阴性型CLL预后相对较好,疾病进展较慢。

三、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免疫分型急性髓系白血病是一种起源于骨髓干细胞的恶性肿瘤。

根据AML细胞表面的免疫表型,可以将AML分为M0-M7七个亚型。

1. M0亚型:M0亚型AML细胞表面不表达常见的髓系标志物,预后差。

2. M1亚型:M1亚型AML细胞表面表达CD13、CD33等髓系标志物,预后相对较好。

急性白血病流式细胞术免疫分型的特点及临床意义

急性白血病流式细胞术免疫分型的特点及临床意义

·论著·作者简介:王桂芝,主任医师,E-mail :zhanghw1205@163.com 急性白血病流式细胞术免疫分型的特点及临床意义王桂芝,秦文华(中平能化集团总医院病理科,平顶山467000)[摘要]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流式细胞术免疫分型的特点及临床意义。

方法100例急性白血病,采用流式细胞术进行急性白血病免疫表型检测。

结果①用特异性抗体将急性淋巴系白血病分为T 细胞系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 )和B 细胞系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 )。

②用特异性抗体使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 )的分型更明确。

③发现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 )中伴髓系抗原表达(My-ALL )、AML 中伴淋系抗原表达(Ly AML )和混合型白血病。

结论免疫学分型能反映白血病细胞的特征,提高了诊断的准确性。

[关键词]白血病;免疫表型分型;流式细胞术中图分类号:R733.71文献标识码:ADOI :10.3969/J.issn.1672-6790.2012.02.011Investigation of immunophenotype in acute leukemia via flow cytometryWANG Gui-zhi ,QIN Wen-hua (Patho-logical Center of General Hospital of Pingdingshan Coal Group ,Pingdingshan ,467000)[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immunophenotyping specificities in acute leucocythemia via flow cytome-try.MethodsFlow cytometry was used to have immunophenotyping of acute leucocythemia tested and assist in mak-ing the diagnosis leukemia detection.Results(1)Acute lymphocytic leukemia was divided into T cells in series ofacute leukemia (T-ALL )and B cell lines acute leukemia (B-ALL )by using specific antibodies.(2)with specific an-tibodies ,acute myelogenous leukemia (AML )can be diagnosed more clear.(3)Acute lymphocytic leukemia (ALL )with myeloid antigen expression (My-ALL ),AML antigen expression from Ly (AML )and mixed leukemia were found.ConclusionImmunophenotype can reflect the heterogeneity of leukemia cells more distinctly and consequent-ly ,enhance the exactness of diagnosis.[Key words ]Leukemia ,Immunophenotyping ,flow cytometry急性白血病(AL )长期以来主要通过骨髓细胞形态学和细胞组织化学进行诊断,但仍有患者由于细胞形态不典型、细胞发育幼稚等导致难以明确诊断和分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髓系抗原
3.基本只表达在单核细胞上的抗原: CD16、CD64、CD68、CD91、CDw136、CD155。 基本只表达在粒细胞上的抗原:CD16b、CD66。 4.造血干、祖细胞抗原:CD34、CD90。 5.其他髓系相关抗原:主要存在于其他系细胞上, 髓系细胞上也有表达:CD4、CD7、CD9、CD10、 CD11b、CD11c、CD31、CD36、CD38 6.血小板相关抗原:CD36、CD41、CD42、CD61、 CD62。 7.. 红细胞抗原: CD36、GPA

T亚型 CD7
I +
CD5
+
CD2
+
CD3
-
CD4
-
CD8
-
CD1a
-
发生率
55


II
III
+
+
+
+
+
+
+25%
+
+90%
+ #
+90%
+ #
+
-
25
20

#:二者之一阳性
ALL免疫分型 --四型21类法



第一型:裸型- 未分化型,干细胞型 第二型:纯型- Pre-B1,Pre-B2,Pre-B3, Pre-B4,B,T1,T2,T3 第三型:变异型-Pre-B1-4/My+,Pre-B14/CD15+, PRE-B1-4/T+,T1-4/My+, T1-4/CD15+,T1-4/B+ 第四型:多表型-Pre-B1-4/M+,T1-4/M, Pre-B+T,Pre-B+T+M.
ALL免疫分型 --FAB的MIC分型
B-ALL CD19 TdT
+
DR
+
CD10
-
CyIg
-
SmIg
-
FAB亚型
L1,L2
早期前B + t(4;11) t(9;22) 普通-ALL + 6q近单倍体 t/del(12p) t(9;22) 前B-ALL + t(1;19) t(9;22) B-ALL + t(8;14) t(2;8) t(8;22) 6q-
进入血液及淋巴结
T细胞系抗原 ---外周血T细胞
血液中T细胞主要有以下亚型: 1.CD3+、CD4+、CD8—辅助性T细胞/诱导性T细胞,TH/TI 占T细胞总数的60-70% 2.CD3+、CD4-、CD8+ —抑制性T细胞/细胞毒性T细胞,TS/TC, 占T细胞总数的20-30% 3.CD3+、CD4+、CD8+ — 占T细胞总数的1-3% 4.CD3+、CD4-、CD8- — 占T细胞总数的1-10%
2-0.5%

预后: 次 次
最次 最次
最 最
ALL免疫分型 --两类九型法:
非T亚型 I II HLA-DR + + CD9 + CD10 CD20 μ链 SmIg 发生率% 5 15
III
IV V VI
+
+ + +
+
+ + +
+
+ +/-
+ +/+
+ -
+
30
50 <5 <2
ALL免疫分型 --两类九型法
T细胞系抗原
T 细胞进入胸腺后: (早) CD7+、CD2-、CD3-、CD4-、CD8-、TCR (中)CD7+、CD2+、CD3+、CD4-、CD8-、TCR (晚)CD7+、CD2+、CD3+、CD4+、CD8+、TCR+, CD7+CD2+CD3+CD4-CD8+TCR+ CD7+CD2+CD3+CD4+CD8-TCR+
天然T细胞 记忆T细胞
活化T细胞
表型 CD4 CD8 CD45RA CD45RO
CD25 CD54 CD58
天然T 细胞 记忆T 细胞 活化T 细胞 + + -/+ + + +/++ + + +++
髓系抗原
根据髓系抗原表达大致分为7类: 1.粒细胞和单核细胞上都有较强表达的抗原: CD13、CDw17、CD32、CD87、 CD88、CD89、CDw92、CD93、 CD156、CD157、CD163。 2.以粒细胞为主,也存在于单核细胞上的抗原: CD15、CD65。 3. 以单核细胞为主,也表达在粒细胞上的抗原: CD14、CD33。
ALL免疫分型 --五分法:

五分法:
型 表型 SmIg+
Common型
未分化型 复杂
T细胞型 CD2/CD5+
前B细胞型 CyIg
B细胞

DR/CD9/CD10+

发生率:国外 3%
1.5% 国内 儿童 成人
60-70%
50% 最好 次之
30%
30% 次之 再次
15-25%
20% 再次 最好
2--3%
细胞系列抗原的表达 ---B细胞系抗原
B细胞根据发育阶段可分为: B祖细胞 TdT、CD34、HLA-DR 前B细胞(可再分为前前B、前B)TdT、CD34、CD10、CD19、 CD24 未成熟B细胞 CD19、CD24、CD20、CyCD22 成熟B细胞 CD19、CD24、CD20、CyCD22
活化B细胞 CD19、CD24、CD20、CyCD22 浆细胞 CD38
细胞系列抗原的表达 ---T细胞系抗原
T细胞发育的路径为: 骨髓(骨髓祖细胞→前胸腺细胞,亦称T祖细胞) --→胸腺(早→中→晚) --→外周血(成熟) 骨髓T祖细胞CD34+、TdT+、CD10+、CD7+ CD7出现最早并贯穿于T细胞发育全程
T细胞系抗原 ---CD4+T细胞亚群
1.根据产生淋巴因子的差异分为: TH1—产生 IL-2、IFN-γ 、TNF-β TH2—产生 IL-4、IL-5、IL-6、IL-10 2.根据功能分为: TSI(suppressor inducer T-cell) —诱导TS功能,CD31+、CD45RA+ THI(helper inducer T-cell) —辅助B细胞产生抗体,CD31-、CD45RO+ 3.分为记忆T细胞、天然T细胞、活化T细胞
+
+
+
-
-
L1,L2
+
+
+
+
-
L1
&/-
+
L3
ALL免疫分型 --FAB的MIC分型
T-ALL CD7 早期前T + t/del(9q-) T-ALL + t(11;14) 6qCD2 +
TdT +
+
FAB 亚型 L1,L2
L1,L2
免疫学分型 与FAB AML分型的相关性
M1:CD34+、MPO+、DR+、TdT+、CD33+、CD13+、CD15-、CD11b-、 无 淋、红、巨核系抗原 M2:CD34+、CD33+、CD13+、DR+、CD15+ M3:CD33+、CD13+、DR-、CD34M4:CD34+ 、CD33+、CD13+、CD14+、CD15+ M5:CD34+ CD33+、CD13+、CD14+、CD15+ M6:血型糖蛋白+、CD34-,DR-、CD33-、CD13-、CD15M7:CD34+、CD33+、DR+、CD41+、CD42+、CD61+ M0:FAB:形态学为L2型,MPO、SBB组化阴性,淋系抗原阴性,CD33、CD11、CD15 及 antiMPO单抗阳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