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概论 第五章
中国文化概论 第五章 中国古代教育
二、中国古代的教育思想
有教无类 因材施教 温故知新 学思并重 循序渐进 教学相长 言传身教 尊师爱生
第三节
科举制度
一、科举制度发展史
1、科举制度的初创:隋代 开皇18年(598),隋文帝“分科举人” 大业3年(607),隋炀帝“置明经、进士二科” 2、科举的制度化:唐代 明经和进士两科的独盛 常举和制举 殿试制度的初创(武则天时期) 武举
考试等级
殿试
考生身份
贡士 举人
第一名功名
状元
科 举 考 试 流 程 图
会试
会元
乡试
秀才
解元
童试
童生
拓展性思考: 科举制度的利与弊
二、中央官学:从太学到国子监
汉武帝设立太学。 隋代以后改设国子监,此后,国子监成为中国古代 的最高学府。 北京国子监始建于元朝大德十年(1306年),历经 元明清三朝,是保存最完好的古代大学遗址。
太学的老师为博士,太学学生称博士弟子或太学生。 国子监的最高长官是国子祭酒。
三、地方官学系统
地方官学是指按照地方行政建制设立的教育机构。经费由 公费开支。 地方官学系统的建立始于汉武帝。此后,历代中央政府重 视政府官学的建设。明朝最盛时多达1700余所。 路学、府学、州学、县学。 教职人员:路、府学设教授,州学设学正,县学设教谕。 各级学校均有额定学生人数,入学者称生员。 明清时期,各省设立专管教谕的官员,称提督学政,简 称提学,又称学政。
六、蒙学
专指私立的幼儿启蒙学校。
第二节
中国古代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思想
一、中国古代的教育内容
汉代以前的综合性教育,以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为主。 西汉以后以儒学知识为主。尤其是官学和书院。 各种专门知识:武学、医学、阴阳学、蒙古字学等。 人格养成与知识灌输相辅相成,尤其重视人格养成教育。 “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 ----《孟子》
中国文化概论 第五章 中国古代教育PPT课件
四、书院
书院起源于唐代,是一种官办的图书收藏机构。 从宋代开始,书院成为私人讲学和学术研究机构。 书院制度是中国古代有别于官学的重要教育制度。它始于晚 唐,盛于宋,历经元、明,延至清末。据不完全统计,我国 历代创建的大小书院,有7000余所。 宋代四大书院:
庐山的白鹿洞书院 长沙的岳麓书院 商丘的睢阳书院(应天府书院) 登封的嵩阳书院
10
二、拓展学习:科举制度的利与弊
金榜题名
考场
11
北京国子监
12
宋代四大书院
13
《朱子童蒙须知》
夫童蒙之学,始于衣服冠履,次及言语步趋,次及洒扫涓洁,
次及读书写文字,及有杂细事宜。皆所当知。今逐目条列,名曰
《童蒙须知》。
《杂细事宜第五》: 凡子弟,须要早起晏眠。 凡向火,勿迫近火旁。。 凡相揖,必折腰。 凡饮食于长上之前,必轻嚼缓咽,不可闻饮食之声。 凡众坐,必敛身,勿广占坐席。 凡侍长上出行,必居路之右。住,必居左。 凡如厕,必去外衣。下,必盥手。 凡夜行,必以灯烛,无烛,则止。 凡危险,不可近。 凡道路遇长者,必正立拱手,疾趋而揖。 凡夜卧,必用枕,勿以寝衣覆首。 凡饮食,举匙,必置箸。举箸,必置匙。食已,则置匙箸于案。
7
二、中国古代的教育思想
有教无类 因材施教 温故知新 学思并重 循序渐进 教学相长 言传身教 尊师爱生
8
第三节 科举制度
一、科举制度发展史
1、科举制度的初创:隋代 开皇18年(598),隋文帝“分科举人” 大业3年(607),隋炀帝“置明经、进士二科”
2、科举的制度化:唐代 明经和进士两科的独盛 常举和制举 殿试制度的初创(武则天时期) 武举
14
考试等级
考生身份
第一名功名
中国文化概论教案(详细版)
中国文化概论教案(详细版)第一章:中国文化的起源与演变1.1 中华文明的起源1.2 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与演变1.3 中国文化的地域性与民族性1.4 中国文化的特点与影响第二章:中国传统哲学思想2.1 儒家思想2.2 道家思想2.3 佛家思想2.4 墨家思想与名家思想第三章:中国文学艺术3.1 中国古代文学概览3.2 诗词、散文、小说、戏曲等文学形式的特点与代表作品3.3 中国艺术的种类与特点3.4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代表作品与影响力第四章:中国传统宗教信仰与哲学思想4.1 儒教的信仰与哲学思想4.2 道教的信仰与哲学思想4.3 佛教的信仰与哲学思想4.4 中国民间信仰与宗教习俗第五章:中国传统社会与文化生活中的礼仪、习俗与节日5.1 中国传统礼仪的起源与演变5.2 传统习俗在日常生活中的体现5.3 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与庆祝方式5.4 中国传统生活中的其他重要习俗与活动第六章:中国传统政治制度与历史变迁6.1 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6.2 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结构6.3 近现代中国的政治变革6.4 中国政治制度的历史影响与现实意义第七章:中国传统经济制度与商业发展7.1 中国古代的经济制度7.2 中国封建社会的商业发展7.3 近现代中国的经济发展7.4 中国经济制度的转型与挑战第八章:中国传统科技与教育8.1 中国古代科技成就8.2 中国古代的教育制度8.3 近现代中国的科技与教育改革8.4 当代中国的科技教育现状与挑战第九章:中国传统艺术与文化成就9.1 中国绘画艺术9.2 中国书法艺术9.3 中国音乐与舞蹈艺术9.4 中国建筑艺术与园林艺术9.5 中国文化的世界影响与传承第十章:当代中国文化的发展与挑战10.1 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文化变迁10.2 中国文化的全球化与对外交流10.3 当代中国文化面临的挑战与争议10.4 未来中国文化发展的前景与展望重点和难点解析一、中国文化的起源与演变:重点关注中国文化的地域性与民族性,以及中国文化的特点与影响。
中国文化概论第五章第二节ppt课件
洛阳汉墓壁画艺术弥漫着天人感应的观念
三纲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常
“三纲”语出韩非,“三纲五常”连用则 为班固,而董仲舒是三纲五常理论化的始 作俑者。董仲舒根据五行观念推演认为, 君臣是天地关系,夫妇是阴阳关系,父子 是四季关系,天地和四季也归于阴阳,“君臣、 父子、夫妇之义,皆取诸阴阳之道”,因而 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就是永恒的 “天意”,即“王道之三纲,可求于天”。“三
李春明绘董仲舒三年不窥园
天人感应
天为君而覆露之,地为臣而持载之;阳为夫而生之,阴为妇而助之;春为父而 生之,夏为子而养之,秋为死而棺之,冬为痛而丧之。王道之三纲,可求于天。
——董仲舒:《春秋繁露·基义》
在“天人合一”的思想体系 里,天的本质决定人的本质,天 的意志主宰人类社会。董仲舒在 解答宇宙的起源、演变、结构时, 把先秦的天命观与阴阳五行相结 合,创造出一个高踞宇宙本原之 上,具有意志和道德的人格神, 即天,称“天者,自神之君也,王 者之所尊也” ,认为宇宙由五行生成天地阴阳“十端”,演变出人事有序同构的 和谐宇宙,明确了孟子的“天人合一”论,推导出“天人感应”,成为两汉“谶
纲”以 父子夫妻的家庭关系为依据,以封建 宗法制为基础,以君亲忠孝为纽带, 以移孝作忠为目的,实现家庭政治化 和国家家族化、绝对化,强化家庭的 宗法统治和封建君权。他以三纲五常 等道德规范,作为建立法度、化民成 俗的根本,为封建专制统治提供了理 论根据,为以儒为宗的文化模式提供 了蓝本。
董仲舒
董仲舒对儒学的最大贡献,是提出了“罢 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他在第三次应诏对 汉武帝的策问中,建议“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 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其主张的特点 是以儒家思想为中心,以奉天法古为旗号,以 先王之道为楷模,吸收阴阳五行说,纳韩非思 想,“推天道以明人事”,极力宣扬王权神授,论 证儒家的纲常名教,为儒家的伦理道德披上神 学外衣,建构了一个以天人感应为核心、以阴 阳五行为骨架的神学观念体系,按“天人感
中国文化概论-第五章儒学与中国传统文化
儒学以解释其尊奉的经书为任务,这种传统
始于孔子。孔子编纂《诗》、《书》、《礼》 、《乐》、《易》,晚年又编修鲁国史书《春 秋》,从而为儒学创建了基础。战国时期孟子 和荀子也都是以阐发儒家经书和孔子学说为己 任的。
后代儒家学者,也都是以阐发儒家经书为宗
忍也。”(《论语·八佾》)
“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
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论语·季 氏》)
《论语》载: 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子
曰:“必也正名乎!”……“名不正,则言不顺 。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 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 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 。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论语·子路 》)
,如乐何?”
《阳货》:“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
乐云,钟鼓云乎哉!”
从此可以看出礼和仁的关系:礼是制度规范
,仁是思想内核;礼是外在强制力,仁是内在 自觉性;礼的作用是使内在的品质、境界达到 仁的高度,内在品质境界的提高又促使人按礼 行事。二者相互作用。
具体说来,孔子学说有如下内容: (1)仁者爱人。
儒”有何不同?
一是知识层次上的变化:仁学 二是人生观上的变化:把个人的道德完善和
治国安民的抱负、理想联系起来。“修身齐家 治国平天下”。
在儒家学派建立以后仍然有不是儒家仍称“
儒”的人,包括巫医、占卜师、星象师、方术 之士等。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儒,术士之称。
”
2、儒家的共性
孔子是儒家的代表,儒学的创始人。其后,
“仁者爱人”的含义有两点需要注意,一是与
“敬神”相对,二是与墨家的博爱有区别。它 区不同于前代,也区别于同时代。
自考《中国文化概论》串讲资料第五章
第五章多民族⽂化融合与中外⽂化交汇 这⼀章不是太重要的,内容不多,掌握要点即可。
出⼤题⽬的可能很⼩;简答题也不多。
第⼀节中国各民族⽂化的交融 1、中国⽂化并⾮封闭的系统,以迁徙、聚合、贸易、战争为中介,中华各族⽂化以及中外⽂化之间都在交融共进。
2、中国古代社会基本经济类型是农耕、游耕与游牧。
3、秦汉以后,中国⽂化分为三个⽂化类型:即北⽅草原游牧⽂化,南⽅⼭地游耕⽂化和中原定居农业⽂化,其中中原定居农业⽂化是核⼼。
4、农耕与游牧这两种经济类型的交互关系,⼀⽅⾯是冲突、战争;另⼀⽅⾯是⽂化互补、民族融合。
5、游耕⽂化的特点:⼀是在耕作⽅式上⼑耕⽕种;⼆是与过着迁徙不定的游动⽣活;三是由游耕模式决定了该民族在社会⽣活各个⽅⾯尚处于不成熟的⽔平。
(简记:⼑耕⽕种游动⽣活不成熟⽔平) 6、汉化即少数民族融⼊汉族;胡化是指汉族⼈融⼊北⽅游牧民族;夷化是指汉族⼈融⼊南⽅游耕民族。
7、少数民族对中国⽂化的贡献体现在经济⽣活、⾐着服饰、⽇常起居、⾳乐舞蹈、⽂化、史学等诸⽅⾯。
8、藏族的史诗《格萨尔》中世界内范围内英雄史诗的杰出代表。
9、⽤蒙⽂创造的《元朝秘史》《蒙古源流》和《蒙古黄⾦史》并称为蒙古三⼤历史名著。
第⼆节中外⽂化的交汇 1、中国⽂化在发展,先后受容了中亚游牧⽂化、波斯⽂化、印度佛教⽂化、阿拉伯⽂化、欧州⽂化。
2、中外⽂化⼤交汇有两次:⼀次是汉唐时期,⼀次是明清以后。
3、从汉代开始,中国⽂化进⼊本⼟⽂化与外来⽂化的交汇期。
当时的外来⽂化,先是西域⽂化,后是南亚次⼤陆⽂化,后者对中国⽂化的影响尤深。
4、南亚次⼤祟的佛教⽂化是汉唐时期输⼊中国的外来⽂化的主体。
5、宋明理学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化正宗,它是在改造了儒学和佛学的基础上产⽣的,是⽂化组合的典型。
6、梁启超曾将中国历史分为“中国之中国、亚州之中国和世界之中国三个阶段,其中秦统⼀⾄清乾隆末年为”亚州之中国“时期。
7、明清以后的中西⽂化交融,以历算为开始,从万历年间开始。
中国文化概论5
第三节 中国传统经济的基本特点及 其对文化发展的影响
一、农耕经济的持续性与中国文化的延续性。 农耕经济的持续性与中国文化的延续性。
农耕经济的持续性是中国传统自然经济的显著特点之 一。 传统农业的持续发展保证了中华文明的绵延不断, 传统农业的持续发展保证了中华文明的绵延不断,使 其具有极大的承受力、愈合力和凝聚力。 其具有极大的承受力、愈合力和凝聚力。 农耕经济的持续性造就了中国文化的持续性。 农耕经济的持续性造就了中国文化的持续性。 圣人设教,为万世不易之法” “圣人设教,为万世不易之法”。
(三)东周之后,土地私有化和个体生产形态的逐 东周之后, 渐形成。 渐形成。 东周以后,特别是春秋战国时期, 东周以后,特别是春秋战国时期,各国实行了变法和 改革,封建土地所有制逐渐确立。 改革,封建土地所有制逐渐确立。男耕女织自给自 足型的家庭小农业, 足型的家庭小农业,逐渐在中国的农耕经济中占据 了主导地位。 了主导地位。 东周以后直到清代, 东周以后直到清代,封建的土地私有化和家庭个体生 产经营制,在我国历史上一直延续了两千多年。 产经营制,在我国历史上一直延续了两千多年。
二、农耕自然经济下的多元化经济成分
中国农耕文明并非只有农耕经济一种成分。 中国农耕文明并非只有农耕经济一种成分。 而是农耕经济和手工业、 而是农耕经济和手工业、商业等多方面的经 济成份并存。 济成份并存。
三、内敛型的海洋贸易
以农耕经济为主体的中华文明是一种主张和 平自守的内向型文化, 平自守的内向型文化,缺乏开拓海洋事业的 进取精神,由此而产生的海洋贸易, 进取精神,由此而产生的海洋贸易,不是向 外扩展的外向型经济, 外扩展的外向型经济,而是一种内敛型的经 济。 中国古代的海外贸易大都是以形式上的政治 服从为前提的朝贡贸易。 服从为前提的朝贡贸易。
《中国文化概论》课后习题答案
中国文化概论(修订版)张岱年第一章中国文化的历史地理环境(2)第二章中国文化植根的经济基础(2)第三章中国文化依赖的社会政治结构(3)第四章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3)第五章中国的多民族文化融合和中外文化交汇(5)第六章中国语言文字(5)第七章中国古代科学技术(6)第八章中国古代教育(7)第九章中国古代文学(7)第十章中国古代艺术(8)第十一章中国古代史学(8)第十二章中国传统伦理道德(8)第十三章中国古代宗教(10)第十四章中国古代哲学(11)第十五章中国文化的类型和特点(11)第十六章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12)第十七章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系统(13)第十八章中国传统文化向近代的转变(15)第十九章建设社会主义的中国新文化(15)绪论一为什么说文化就是“自然的人化”?文化的实质性含义是指:人化或人类化,即人类主体通过社会实践活动,适应、利用、改造自然界客体而逐步实现自身价值观念的过程。
其体现即有自然面貌、形态、功能的不断改观;也有人类个体与群体素质的不断提高和完善。
二怎样理解广义文化与狭义文化的联系和区别?广义的文化,着眼于人类与一般动物,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本质区别,着眼于人类卓立于自然的独特的生存方式,其涵盖面非常广泛,所以又被称为大文化。
狭义的文化排除人类社会——历史生活中关于物质创造活动及其结果的部分,专注于精神创造活动及其结果,主要是心态文化,又称“小文化”。
书本绪论为什么说文化就是“自然的人化”三文化结构的四层次包括哪些内容?对文化的结构解剖,有两分说,即分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有三层次说,即分为物质、制度、精神三层次;有四层次说,即分为物质、制度、风俗习惯、思想与价值。
有六大子系统说,即物质、社会关系、精神、艺术、语言符号、风俗习惯等。
(注意:这里还是记住为好,六大系统可简记为:社语俗物精艺)四怎样认识和评价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历史的结晶,具有历史性和现实性,不是博物馆里的陈列品,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代代相传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一方面具有强烈的历史性、遗传性;另一方面具有鲜活的现实性、变异性,它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今天的中国人,为我们开创新文化提供历史的根据和现实的基础。
中国文化概论必背答题三(多名族文化融合和中外文化交汇)
中国文化概论必背答题三第五章多名族文化融合和中外文化交汇一文化交流与文化融合在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壮大中起了什么作用?1、中国文化不仅在内部各族文化的相互融会、相互渗透中得到发展,而且与外部世界的接触中,先后受容了中亚游牧文化、波斯文化、印度佛教文化、阿拉伯文化、欧洲文化。
2、中国文化系统或以外来文化作补充,或以外来文化作复壮剂,使整个机体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外域文化系统也在与中国文化的广泛接触中汲取营养、滋润自身的肌体。
3、少数民族的棉布、纺织技术,坐具——马扎子,交椅,箜篌,琵琶等乐器的传入,丰富了中原人的经济生活,也在衣着复试,日常起居,音乐舞蹈文学史学方面做出贡献,他们融入了中华文化,使其更加丰富多彩。
中国吸收并改造外来的佛学,将它与中国儒学结合,产生了宋明理学,成为中国封建社会后期文化正宗,这也是文化交流史上的一个创造性转化。
二试析“西学东渐”和“东学西渐”的文化功能。
1、一种文化既有其民族性,又有时代性。
一个民族自己创造文化,并不断发展,成为传统文化,这是文化的民族性。
一个民族创造了文化,同时在发展过程中它又必然接受别的民族的文化,通过优秀文化传统和其他民族文化融合,可以说使自身文化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又可对东其他民族的文化进程。
2、西学东渐使之明朝末年,西方学术思想向中国传播的历史进程。
这段时期以来,来华西人,出洋华人,书籍以及新式教育为媒介,以香港为通商口岸,西方哲学、医学、数学、天文学、经济、政治、艺术等大量涌入中国,对中国学术思想、政治、经济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促进了中国科学文化的交流。
明朝万历年间,随着耶稣传教士的到来,对中国学术思想有所触动,此时的西方科学技术开始迅速发展,中国这时的科技发展已经非常缓慢,大大落后于同时期的欧洲。
传教士在传播基督教的同时,也传入了大量的科学技术。
当时一些士大夫以及皇帝接受了科学技术,但是思想上没受到影响。
3、同时,明末清初产生的东学西渐,在东西文化史上从未中断,传递出独有的文化之光。
中国文化概论 第五章
第三节 宋明理学:儒家文化新形态
两宋兴起的理学,主 要讨论“性与天道”,同时 涉及政治、教育、道德、 史学、宗教等问题。北宋 以周敦颐、程颢、程颐为 代表,是理学的形成和初 步发展时期,南宋理学进 一步得到发展,朱熹思想 的统治地位逐步确立,在元朝时向北传播,明代有新的发挥,清代前期渐趋 衰落。理学的兴 起,与北宋时期州县 学校兴起、书院 林立有密切关系。由 于学术思想的发展, 许多学者要求用 新观点释释经书。与此同时,佛学和 道家思想,对理学的兴起也有很大作 用。
董仲舒提出的“天人感应”说,实际与他所处的时代息息相关,尽管那 时才刚刚从亡秦时社会经济的困顿中走出,但人们崇尚五行,玄想天命, 祈求不死,追求现实的奢华和来世的永恒的愿望已日趋浓烈。 马王堆出土帛画(上) 马王堆出土漆器(右)
董仲舒
董仲舒对儒学的最大贡献 , 是提出了 “ 罢 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他在第三次应诏对 汉武帝的策问中,建议“诸不在六艺之科 、孔子 之术者 ,皆绝其道 ,勿使并进 ”。其主张的特点 是以儒家思想为中心 ,以奉天法古为旗号 ,以 先王之道为楷模 ,吸收阴阳五行说 ,纳韩非思 想,“推天道以明人事”,极力宣扬王权神授,论 证儒家的纲常名教 ,为儒家的伦理道德披上神 学外衣 , 建构了一个以天人感应为核心 、以阴 阳五行为骨架的神学观念体系 ,按“天人感 应 ” 、 “ 奉天法古 ” 的原理,推演出 “三统说”的历史 循环论及三纲五 常的社会伦理 观,得到汉武帝 的赞赏和采纳。
第五章 明德新民 止于至善
——儒家文化精神与理想人格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 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 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 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 格物。 ——《大学》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 如乐何?” ——《论语》
中国文化概论:第5-8章课后答案(修订版张岱年)
第五章多民族文化融合和中外文化交汇第h龟?民砍文化遊合和中外文化交汇-文化交ift与疋化融合在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壮人中也了什么(V用?屮国文化不仅在内篤各娱文化的相互融釦用互涪透中得到发展• ffiUL' j外ffllttt界的按H •先后受客r 中童游牧丈化、波斯文化、化、冈拉他文化.敕洲文化-中w文化系统或以外來文化作补充,或以外米文化年蚁壮刑.快廉个机伍俣将吒廉的牛•命力。
外域:文化系统也任'冲国文化的广泛怨牺中股妝《?养、进润口身的肌体.二试析”曲学*渐”和“余学穴渐-的文化功能.•种文化BE有其民倏性,只有时代性。
…个Kfthd创i&文化•井不断发展,成为传统文化,这址文化的民族性。
•个民荻创造了文化.同时在发展过和屮它乂必然接受别的民杖的艾化,哝进竹文化交茨,这就足文化的时代性.民旅性与时代・fflX«“総•不可.继呎传统文化,就足保持文化的民欣性:吸牧外⑴文化.进行文化交流. 就足程持文化的时代性.所以文化的民恢性与时代性这个问題是会贾沏始终的.为了保持文化的时代卜.n 20[u纪以来.岀现了•种提GIF油曲化-的規点.••个盘两化“和文化殳流有联系•现任.累个社会.不(H中IN,而11赴仑世界•怖牡西方文化占星斯地位.这是勺实,川济嘟•样余艸不足问力文化?电灯电话.禮上渋卜•祝说我们这穿的.从头IfiMtl •全足艸方化jj这个代化不是坏忖‘1 •"西化"要化.不“化-不行.创虬引进就是“化”・fu “仝范西化.不行,不能只宵经线.没存纬线,“全盘西化“ 4理论I•讲不通.件事实卜办不列.我怕不能只曲凹化•不讲“东化” •.东化”.报纸I:没竹这个诃儿•肚我发明的•我疽划逋•汉枕的时候•是咳化”的.BI为世界的经济中心、文化中心当时占冲国.在期末携初以询确实有过宋学州渐.不能只虫.也“贱学东沿”而忽视-农学凶4T •根据历史少实.在也曲文化交流史・• “东学回渐”从來卅没有中断ii.中华文化的烬人脸吸引了N方传教士.蚱JS佑人、国学牛・•冏人翳的注盘,并通过他们广泛传插到世界并地.在文化交说方面.中田是•个很育转色的国欢.从狱狀的远占起•几乎迪从•灯丈化开如中国文化屮秋仃外來丈化的成分•中国人向来如/F容乃大”.不爸兄协喷的•还兄裕神的,只尖对找们右利•我们妙8收•約纳仃川•断以成就了中国文化之大.中外文化的交流.(没育中断过.弟八甲中国语言文学31A 9-中国讲言文了-耐述汉谄汉字的待点及其亦世界讥言文字中的堆位.在世界的齐种语打中.汉语使用的人口巌多•约占世界人口的也分之•因此汉语足产合国揣址的七种工作谣含Z-.汉诸的特点:汉涪没4衣小松広关条的列形变化:汉讲没右词的形恋变法,家歴屈W词用花小讲法关套;汉语兄仃声调的语:"汉谄有大竝的同西字:汉7的持点:汉了的细7方汎及規卸A木悅8P◎形.讯爭.细、形声.转江.假借其中用点、划来折岀人或物的动作.状态或位w •是•种抽象的胡切会总即细合两个以henzT •衣达舒的宜思.现代汉字中.形声字占80$以上.汉字形体先际经W rTtt文.金文.小《. 书、柄书等字休的受化.一举例说明汉诰汉字所承孩的文化伯息.汉诰汉了所承栽的文化倍息「艺昆阳汉谥诰:队词汇、语法和汉字形体所禾捉的文化倍总•与汉语汉7用记录的文化内容不是讣如屮皆文的"土•字I& 了记录这个词外•忌以其俅袴头之刃的构形备诉人朴占代统治軒兄张虫力统治天下的.这红估息由于述占文献的贫乏•我们无法从“T”的词义本巾煤御。
中国文化概论-第五章
第三节
走向世界的中国文化
中日两国一衣带水,交往已久
中朝文化交往溯源久远Fra bibliotek中国科技对世界多方面影响
中国文学在国外影响广泛
中国哲学也对欧洲产生比较深刻的影响
2012-6-11
1.“丝绸之路”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张骞开辟的“丝绸之路”,使中国文化第一次真正走向世界。 它的意义在于: 第一,推动了世界文明进步。自东西路线开通,汉朝的丝帛、 漆器、铁具、兵器及制造术,随同出行的汉使传往西域各国;东汉 蔡伦改进造纸工艺,纸的质量大大提高,即从洛阳向全国推广,迅 速传入河西走廊和新疆,3世纪时中国纸已经在伊拉克出现;中国古 代的“四大发明” 都是通过“丝绸之路”传入西方,并对欧洲的历 史起了重大推动作用。 第二,促进了中国文化发展。“丝绸之路”的开通,其他文明 体系的成果源源不断地流入中国。包括中亚、西亚的许多农牧土特 产品,如安石榴、黄瓜、胡瓜等瓜果,玻璃、琉璃、毛皮、呢绒、 马匹、香料等特产从西域传来。西域的音乐、舞蹈、杂技也如潮水 般滚滚东来,琵琶、箜篌、笛子、笳、角等大量乐器被皇室乐队、 民间乐队采用,促进了中国音乐、歌舞的发展。佛教也是通过这条 路线从西方舶来的,不仅深刻影响中国文化,而且,又使中国成为 日本、朝鲜等国传播佛教的基地。
一、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的交融
一方面,通过和亲、 茶马互市等,使胡汉 互化,文化得到交流。 以畜牧产品交换粮食、 茶叶、布帛、铁器等。
另一方面,通过战争、 征伐,或南下劫掠等, 使得文化互通、胡汉 融合。
二、少数民族的文化贡献
经济生活
衣着服饰
日常起居
音乐舞蹈文学史学
其他
2012-6-11
第二节
中国文化与外域文化的交汇
05——第五章:《中国的物态文化》
形成因素
发展、交融因素
地理、气候 物产
政治经济科技
巩固因素
民族 信仰
按地域划分
地域
功能
民族 时代
四大菜系 八大菜系
鲁 ( 山 东 ) 扬 ( 淮 扬 ) 川 ( 四 川 ) 粤 ( 广 东 ) 浙 ( 浙 江 ) 徽 ( 安 徽 ) 湘 ( 湖 南 ) 闽 ( 福 建 )
十大菜系
京 ( 北 京 ) 沪 ( 上 海 )
• 五菜为充指食用一定量的蔬菜作为粮食和
肉食品的补充,可以使人体对所需的营养 得到充实、完善,有效地促进人体健康。
• 在饮食烹饪中的运用: • ①蔬菜成为菜肴原料的又一个核心。 • ②蔬菜成为施展烹饪技艺的主要加工对象。
素食文化圈形成的原因
• 1.广大民众“蔬食饮水”的贫困生活 • 2.“金字塔结构”的膳食理论 • 3.佛教、道教的兴盛、主张 • 4.统治阶层的极力倡导和身体力行
金字塔式 膳食结构
(二)、中国食物结构
• 食物结构又称饮食结构、膳食结构,指人
们饮食生活中食物种类和相对数量的构成。 中国人从天人相应、食治养生与五味调和 的思想观念出发,选择了一个独特的食物 结构。
(9)东南饮食文化圈
以闽粤为中心地区。 特点: 1.物产丰饶,重鲜活,尚食事; 2.大胆改良、锐意创新,呈现较强的 开放性饮食文化特质 3.食风讲究,商贾气息浓郁
(10)西南饮食文化圈
以滇、川为中心。特点: 1.嗜饮茶,是中华茶文化的发祥地; 2.菜品口味突出,尤以辣、酸、麻见长; 3.饮食风格有强烈的历史传承性,食风诚 朴敦厚,乡土气息浓郁 ; 4.多民族聚居,但饮食禁忌少。
• 2、勤俭、务实、保守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民族性
中国文化概论教案(详细版)
中国文化概论教案(详细版)第一章:中国文化的源头一、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理解史前时期的重要文化遗址和文物。
2.掌握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如儒家、道家、佛家等。
3.了解中国古代的文化传承方式,如经典、教育等。
二、教学内容1.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夏商周等。
2.史前重要文化遗址和文物:陕西半坡遗址、河南安阳殷墟等。
3.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儒家思想、道家思想、佛教思想等。
4.中国古代的文化传承方式:经典传承、教育传承等。
三、教学方法1.采用多媒体展示,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示史前文化遗址和文物。
2.分组讨论,对比分析儒家、道家和佛家的思想特点。
3.小组合作,探讨中国古代文化传承的方式和特点。
四、教学评估1.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史前文化遗址和文物的了解。
2.小组报告,评估学生对比分析儒家、道家和佛家思想的能力。
第二章: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一、教学目标1.理解儒家思想的核心观念,如仁、义、礼、智、信等。
2.掌握道家思想的基本原则,如道法自然、无为而治等。
3.了解佛教传入中国的历史背景和影响。
二、教学内容1.儒家思想的核心观念:仁、义、礼、智、信等。
2.道家思想的基本原则:道法自然、无为而治等。
3.佛教传入中国的历史背景和影响:汉传佛教、藏传佛教、禅宗等。
三、教学方法1.课堂讲解,详细阐述儒家和道家的思想内涵。
2.小组讨论,探讨儒家和道家的现实意义。
3.案例分析,分析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和影响。
四、教学评估1.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儒家和道家思想的掌握程度。
2.小组报告,评估学生对儒家和道家思想现实意义的理解。
第三章:中国古代文学艺术一、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古代文学的主要体裁,如诗歌、散文、小说等。
2.掌握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作家和作品,如李白、杜甫、苏轼等。
3.了解中国古代艺术的主要形式,如绘画、书法、音乐等。
二、教学内容1.中国古代文学的主要体裁:诗歌、散文、小说等。
2.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作家和作品:李白、杜甫、苏轼等。
中国文化概论精讲6笔记
中国文化概论第六节课官方笔记本章知识点及考频总结课件内容第五章——中国传统的精神文化第三节中国传统的伦理道德一、儒家思想与伦理道德规范1.儒家创始人孔子仰慕西周的礼制和文化,在继承西周时代伦理观念的基础上,建构起了第一个完整的道德规范体系,形成了相对系统的伦理道德思想。
孔子伦理思想的核心是仁、义、礼,这三个方面可以视为其三基德或三母德。
孔子还提出了孝、悌、忠、恕、恭、敬、诚、信、刚、直等德目,把人与人之间的道德规范进一步具体化。
2.孟子在孔子的基础上对儒家的伦理道德思想进行了丰富和发展。
他认为仁、义、礼、智四种母德是与生俱来的,同时强调后天修养对加强个人道德修养无比重要。
孟子又将具体的人际关系归纳为“五伦”,“五伦”中的每种社会角色都有着明确的行为规范:所谓的“五伦十教”。
3.西汉时期,董仲舒将伦理关系发展为“三纲五常”。
“三纲”表现了君臣、父子、夫妇之间的尊卑和隶属关系。
“五常”是指五种道德规范。
①五伦十教:孟子将具体人际关系归纳为“五伦”,即父子、夫妇、兄弟、君臣、朋友。
“五伦”中的每种社会角色都有着明确的行为规范:君惠臣忠,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义妇顺,朋友有信。
②三纲五常:“三纲”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妇纲”,表现了君臣、父子、夫妇之间的尊卑和隶属关系。
“五常”是指仁、义、礼、智、信五种道德规范。
二、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1.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内容中国传统精神文化既然是以伦理道德为核心的,伦理道德也就必然成为中华民族所共同尊崇的价值原则。
在这种原则的作用下,中华民族形成了许许多多的美好品德。
(1)仁爱孝悌。
(2)重义轻利。
(3)谦和礼让。
(4)真诚有信。
(1)仁爱孝悌。
这是中华民族美德中极为重要而又最具特色的部分,是中华民族固有的民族精神。
“仁”的核心是“爱人”。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首先表现为家庭内部成员之间的关系,对人的爱心也就首先应该施加于家庭成员身上,即儒家所倡导的“孝悌”之道。
中国文化概论教案(详细版)
中国文化概论教案(详细版)第一章:中国文化的起源与演变1.1 中华文明的起源讨论华夏民族的形成与演变分析中国古代神话与传说中的文化象征,如黄帝、尧舜禹等了解中国古代的礼仪制度及其对后世的影响1.2 中国古代哲学思想探讨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主要学派的思想内涵及其对社会的影响分析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与现代社会的关系第二章:中国古代文学与艺术2.1 中国古代文学研究《诗经》、《楚辞》、唐诗、宋词、元曲等文学形式的特点与发展分析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主题与审美观念2.2 中国古代艺术探讨中国古代绘画、书法、雕塑、建筑等艺术形式的美学特点分析中国古代艺术与文化的关系及其对后世的影响第三章:中国古代宗教与哲学3.1 中国古代宗教信仰研究中国古代的自然崇拜、祖先崇拜、道教、佛教等宗教信仰的特点与影响分析中国古代宗教信仰对社会秩序与道德观念的影响3.2 中国古代哲学思想探讨儒家、道家、法家、墨家等学派的思想内涵及其对社会的影响分析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与现代社会的关系第四章:中国古代历史与社会制度4.1 中国古代历史发展脉络分析中国古代的夏、商、周、秦、汉、唐、宋、元、明、清等历史时期的重要事件与特点探讨中国古代历史的发展趋势及其对现代社会的影响4.2 中国古代社会制度研究中国古代的封建制度、科举制度、家族制度等社会制度的特点与影响分析中国古代社会制度对个人与社会的影响第五章:中国现代文化与变革5.1 中国现代文学与艺术探讨中国现代文学与艺术的创新与发展,如白话文运动、新文化运动等分析中国现代文学与艺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5.2 中国现代社会变革分析中国现代历史中的重大事件,如辛亥革命、五四运动、文化大革命等探讨中国现代社会变革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及其对未来的启示第六章:中国传统节日与习俗6.1 中国传统节日研究春节、端午节、中秋节、清明节等传统节日的起源、习俗和活动分析传统节日对中国社会和文化的影响6.2 中国传统习俗与礼仪探讨中国传统习俗如婚嫁、丧葬、饮食、服饰等方面的礼仪和规矩分析中国传统习俗和礼仪在现代社会的变迁和影响第七章:中国传统音乐与舞蹈7.1 中国传统音乐探索中国传统音乐如古琴、筝、笛子、二胡等乐器的特点和音乐形式分析中国传统音乐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和影响7.2 中国传统舞蹈研究中国传统舞蹈如京剧、昆曲、秧歌、剑舞等的起源、特点和表现形式分析中国传统舞蹈在中国文化中的作用和影响第八章:中国传统绘画与雕塑8.1 中国传统绘画探讨中国传统绘画如山水画、人物画、花鸟画等的技法、风格和主题分析中国传统绘画在中国文化中的价值和影响8.2 中国传统雕塑研究中国传统雕塑如佛像、道教神像、石刻等的制作工艺、形式和象征意义分析中国传统雕塑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和影响第九章:中国传统建筑与园林9.1 中国传统建筑探索中国传统建筑如宫殿、庙宇、园林、民居等的结构、特点和建筑风格分析中国传统建筑在中国文化中的象征意义和影响9.2 中国传统园林研究中国传统园林如苏州园林、北京颐和园等的布局、设计和审美理念分析中国传统园林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和影响第十章:中国区域文化特色10.1 地域文化差异探讨中国不同地区的文化特色和差异,如北方文化、南方文化、西域文化等分析地域文化差异的形成原因和影响10.2 少数民族文化研究中国少数民族如蒙古族、藏族、回族、维吾尔族等的语言文字、宗教信仰、民俗习惯和文化特色分析少数民族文化在中国文化中的多样性和重要性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1. 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主要学派的思想内涵及其对社会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练习
相互交融、走向世界的中国文化
一、填空
1、秦汉以后,中华大地上的各民族可以分为三个文化类型,即北方草原旅牧文化、南方山地游耕文化和中原定居农业文化。
2、400毫米等降水量线是中原定居农业文化和北方草原旅牧文化的边际线。
3、游耕的核心要素是刀耕火种的农业技术和不定居的生活。
4、中央政权对南方少数民族的管辖通常通过设官治理,统一管辖和积极推行教化来进行,有力地推动了汉族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文化在南方的广泛传播,促进了南方少数民族的文明进步。
5、移民政策消弭了南方少数民族对中央政权的反抗,加速了汉族与少数民族的融合,这个过程是双向的,如山越族南北朝时完全与汉族融为一体,而大理洱海地区的汉人则融入了白族。
6、中外文化第一次大交汇发生在汉唐时期,主要面向西域文化和南亚次大陆文化,主要内容是佛学本土化。
这一时期兴隆昌盛的文化增强了文化自信心,使得中外文化第一次大交汇表现出输入—吸收—输出的文化流动,显示出中国文化系统的强劲生命力。
7、中外文化第二次大交汇始于明朝万历间,至今仍在继续进行中。
这一次面对的是水平超过自己的欧洲(后来还有美国、日本)文化。
东西文化的鲜明反差对中国社会和中国文化系统造成了强烈震撼。
8、中外文化第二次大交汇西方确立的是学术传教的方针,著名人物有
利玛窦、汤若望等人。
但中国人则对西方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更感兴趣,徐光启、李之藻、方以智等文化界的先进人士努力将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先进文化加以融会贯通。
9、西学东渐是指西方文明对中国文化的渗透和影响的过程。
这一过程在雍正以后戛然而止,走上了闭关锁国的道路。
10、中国人采纳西方文化时首先接受的是"西技"、"火器历法"(耶稣会士来华),随之是制械练兵之术,进而是西攻,包括政治的觉悟和伦理的觉悟。
11、中国古代哲学对17-18世纪的欧洲产生了较深刻的影响。
如启蒙思想家伏尔泰的政治理想是建立一个理性宗教,而在他的心目中,中国儒教就是这种理性宗教的楷模。
托尔斯泰主义的核心“勿以暴力抗恶”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老聃“无为”思想的启迪。
二、不定项选择
1、中国三大文化类型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以 B 为中心,既相互冲突又相互融合,形成了气象恢弘的局面。
A、北方草原游牧文化
B、中原定居农业文化
C、南方山地游耕文化
2、下列少数民族的文化属于北方草原游牧文化的有 A B F G H I
A、契丹
B、匈奴
C、畲族
D、黎族
E、瑶族
F、女真
G、党项
H、蒙古
I、突厥
J、白族
3、下列食物来自中原农耕民族的有 B E F H J
A、黄瓜
B、黍
C、菠菜
D、葡萄
E、菽
F、麦
G、芝麻
H、稻
I、蚕豆
J、稷
4、黄道婆推广的纺织技术源自 C
A、回鹘
B、蒙古族
C、黎族
D、白族
5、下列乐器源自少数民族的有BCE
A、笛子
B、唢呐
C、琵琶
D、编钟
E、芦笙
6、幽默故事《阿凡提的故事》是 A 的民间文学。
A、维吾尔族
B、回族
C、哈萨克族
D、彝族
7、C史诗《格萨尔》和 C 史诗《江格尔》填补了汉族缺少英雄史诗的空白。
A、藏族、满族
B、蒙古族、藏族
C、藏族、蒙古族
D、满族、蒙古族
8、蒙古三大历史名著是指 A C E
A、元朝秘史
B、青史
C、蒙古源流
D、拉什德史
E、蒙古黄金史
9、下列著作属于藏族的有 A B E
A、四部医典
B、青史
C、福乐智慧
D、异域录
E、藏文大藏经
10、 B 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文化正宗,它是在改造了 A 和 E 的基础上产生的,是文化组合的典型。
A、儒学
B、宋明理学
C、道教
D、玄学
E、佛学
三、判断
F 1、长城是中华文化圈内游耕与游牧两大部类文明形态的分界线。
农耕
T 2、中原农耕民族安土重迁。
F 3、南方游耕民族与中原农耕民族之间存在尖锐的矛盾。
北方游牧F 4、《异域录》是蒙古族人图里琛记载沙皇俄国的历史、内政、外交等情况的书籍。
满族人
T 5、维吾尔族的《十二木卡姆》和蒙古族的长调已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T 6、梁启超把秦统一至清乾隆末年的中国史归为“亚洲之中国”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