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赤壁赋游褒禅山记默写翻译训练

合集下载

《游褒禅山记》理解性默写和翻译

《游褒禅山记》理解性默写和翻译

《游褒禅山记》默写和翻译理解性默写1、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中用“ ,往往有得,”,表明古人游赏有所收获不是随意的,而是经过深思而悟出来的。

2、“,”,照应“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3、“,”,照应“由山以上五六里,照应“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有穴窈然,有穴窈然,入之甚寒,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不能穷也”。

4、“,常在于险远,”,照应“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5、“,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强调了“志”的重要作用。

6、“有志矣,,,亦不能至也。

” 则说明成功做好一件事,光有志是不够的,还需要借助“力”才能实现。

7、“有志与力,,,,亦不能至也”则说明成功做好一件事,光有“志”与“力”是不够的,还需要借助“物”才能实现。

8、“然力足以至焉,,”,”,是说有“力”而无“志”,因此未达到目是说有“力”而无“志”,因此未达到目的,这会被人讥笑,自己也会悔恨;9、“ ,可以无悔矣,?”指出只要“尽吾志”,虽然不能达到目的,也可以无讥无悔。

10.游褒禅山记》中表达“峰险景无限,有志方可达”之意的语句是:_________,, , 。

二.课内翻译1.1.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译文: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译文: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赤壁赋》理解性背诵默写文句对译、字词强化

《赤壁赋》理解性背诵默写文句对译、字词强化

《赤壁赋》理解性背诵默写文句对译、字词强化注意:1、原文语句中加横线处是易写错和难写的字词,须重点记忆。

2、前一句是原文,后一句为译文,对照读记,以强化对文句内容的理解。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壬戌年秋天,七月十六日,我与友人在赤壁下泛舟游玩。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清风阵阵拂来,水面波澜不起。

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举起酒杯向同伴劝酒,吟诵《明月》中“窈窕”这一章。

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不一会儿,明月从东山后升起,在斗宿与牛宿之间来回移动。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白茫茫的水汽横贯江面,水光连着天际。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放纵一片苇叶似的小船随意漂浮,越过浩瀚无垠的茫茫江面。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冯通凭)浩浩淼淼好像乘风凌空而行,并不知道到哪里才会停栖;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飘飘摇摇好像要离开尘世飘飞而起,羽化成仙进入仙境。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

在这时喝酒喝得非常高兴,敲着船边唱起歌来。

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

歌中唱到:“桂木船棹啊香兰船桨,击打着月光下的清波,在泛着月光的水面逆流而上。

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我的情思啊悠远茫茫,眺望美人啊,却在天的另一方。

”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

有会吹洞箫的客人,配着节奏为歌声伴和。

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洞箫的声音呜呜咽咽:有如哀怨有如思慕,既像啜chu ò泣也像倾诉; 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余音在江上回荡,像细丝一样连续不断。

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能使深谷中的蛟龙为之起舞,能使孤舟上的寡妇为之饮泣。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我的神色也愁惨起来,整好衣襟坐端正向客人问道:“何为其然也?”“箫声为什么这样哀怨呢?”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此非曹孟德之诗乎?客人回答:“‘月明星稀,乌鹊南飞’,这不是曹公孟德的诗么?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这里向西可以望到夏口,向东可以望到武昌,山河接壤连绵不绝,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一片郁郁苍苍,这不正是曹孟德被周瑜所围困的地方么?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当初他攻陷荆州,夺得江陵,沿长江顺流东下,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麾下的战船首尾相连延绵千里,旗子将天空全都遮蔽,酾酒临江,横槊赋诗,面对大江斟酒,横执长矛吟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本来是当世的一位英雄人物,然而现在又在哪里呢?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何况我与你在江中的小洲打渔砍柴,侣鱼虾而友麋鹿,以鱼虾为侣,以麋鹿为友,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在江上驾着这一叶小舟,举起杯盏相互敬酒,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如同蜉蝣置身于广阔的天地中,像沧海中的一粒粟米那样渺小。

游褒禅山记理解性默写

游褒禅山记理解性默写

1、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中用“ ;往往有
得; ”;表明古人游赏有所收获不是随意的;而是经过深思而悟出来的..
2、“ ; ”;照应“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
3、“ ; ”;照应“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不能穷也”..
4、“ ;常在于险远; ”;照应“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5、“ ;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 ”强调了“志”的重要作用..
6、“有志矣; ; ;亦不能至也..” 则说明成功做好一件事;光有志是不够的;还需要借助“力”才能实现..
7、有志与力; ; ;亦不能至也”则说明成功做好一件事;光有“志”与“力”是不够的;还需要借助“物”才能实现..
8、“然力足以至焉; ; ”;是说有“力”而无“志”;因此未达到目的;这会被人讥笑;自己也会悔恨;
9、“ ;可以无悔矣; ”指出只要“尽吾志”;虽然不能达到目的;也可以无讥无悔..
10.游褒禅山记中表达“峰险景无限;有志方可达”之意的语句是:
_________; ; ; ..
游褒禅山记王安石
1、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2、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3、险以远则至者少
4、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而人之所罕至焉
5、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6、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
7、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无物以相之
8、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
9、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其孰能讥之乎
10.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

古诗文练习7(游褒禅山记+赤壁赋+渔家傲.秋思)

古诗文练习7(游褒禅山记+赤壁赋+渔家傲.秋思)

古诗文练习7(总分:61分)姓名得分一、《游褒禅山记》翻译训练(总分:30分)1、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

(4分)2、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5分)3、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4分)4、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

(4分)5、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3分)6、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7分)7、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3分)二、《赤壁赋》情景式默写训练(总分:20分)1、《赤壁赋》中写江上水汽弥漫,江水无边无际和远方天机相接的句子是:“,”。

2、在《赤壁赋》中慨叹“人生短促,人很渺小”的句子是:“,。

”3、《赤壁赋》中概括了曹操军队在攻破荆州后顺流而下的军容盛状的句子是:“,”。

4、《赤壁赋》中叙写江水流逝却始终长流不息,月亮盈亏却无所增减的哲理的句子是:“,;,。

”5、《赤壁赋》中用高超的手法侧面描写动人的音乐的句子是:“,”。

6、《赤壁赋》中写清风明月为吾所用的句子是:“,,,。

”7、《赤壁赋》中写清风与明月可尽情享用,无人禁止,无穷无尽的两句是:“,。

”《赤壁赋》中写希望与神仙相交,与明月同在的句子是:“,。

”三、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问题。

(11分)渔家傲·秋思[北宋]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A、“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极力渲染边塞秋季风景的独特。

一个“异”统领全部景色的特点。

B、“衡阳雁去无留意“,从侧面写出了边塞的环境恶劣——秋天一到,衡阳的燕子就飞走了,毫无留恋之情。

游褒禅山记常考重点句子翻译整理

游褒禅山记常考重点句子翻译整理

游褒禅山记常考重点句子翻译整理游褒禅山记是王安石在辞职回家的归途中游览了褒禅山后,以追忆形式写下的一篇游记。

下文是其中一些重点句子的翻译,供大家查阅。

游褒禅山记常考重点句子翻译整理1游褒禅山记常考重点句子翻译1、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翻译:唐代和尚慧褒当初在这里筑舍定居,死后葬在那里,因此后人就命名此山为“褒禅”。

2、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阳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翻译:距离那禅院东边五里,是人们所说的华山洞,因为它在华山南面而这样命名。

3、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

翻译:由此向下的那个山洞平坦而空阔,有泉水从旁边涌出,洞壁上题诗文留念的人很多,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前洞。

4、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

翻译:经由山路向上五六里,有个深远幽暗的洞穴,进去便(感到)寒气逼人,打听它的深度,就是那些喜欢游险的人也未能走到尽头,这是人们所说的后洞。

5、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翻译:我与四个人打着火把进去,进去越深,前进越困难,但所见到的景象越奇妙。

6、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翻译:已经出洞,就有人责怪那想要退出的人,而我也后悔自己跟他出来而未能享尽游洞的乐趣。

7、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翻译:古人对观察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大都能有所收获,(是)因为他们探究、思考得深入而且广泛。

8、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翻译:但是世上奇妙雄伟、珍异奇特、不平凡的景象,常常在那险阻、僻远,少有人到达的地方,所以没有意志的人是不能到达的。

9、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

翻译:有了志气与体力,也不盲从别人、有所懈怠,到了那幽深昏暗、令人迷乱的地方却没有外物帮助他,也不能到达。

《游褒禅山记》理解性默写

《游褒禅山记》理解性默写

《游褒禅山记》理解性默写
1.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中说,古人在观察大自然的时候“”,那是因为“”,表明古人游赏有所收获是经过深思而悟出来的。

2.在《游褒禅山记》中,王安石认为,“”,来游玩的人就多,而“”,等到达的人就少。

3.王安石认为,世界上非常奇特、美好的风光“”,是人们很少能到达的,所以“”。

4.王安石认为,要想到达非常险峻的地方观看美景,首先要有“志”,不能随便跟着别人停止行进,但是“,”。

5.在《游褒禅山记》中,王安石认为,要想看到世上最奇特的景观,光有“志”“力”也是不够的,因为“,”。

6.在《游褒禅山记》中,王安石认为,如果力量足可以到达目的地,却没有到达,那么就会落下“,”的遗憾。

7.在《游褒禅山记》中,王安石认为,如果“”,对我们自己而言,没什么可后悔的,对别人来说,“?”
8.在《游褒禅山记》中,王安石由倒在地上的石碑生发感慨,古代的文字不能完好保存,以致于“”的情况实在是太多了,这也是他告诫“”的原因。

1.往往有得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2.夫夷以近险以远,
3.常在于险远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4.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
5.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
6.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
7.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其孰能讥之乎
8.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游褒禅山记》高考默写真题及理解性默写

《游褒禅山记》高考默写真题及理解性默写

1. 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 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 哉!
2.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理清思路
结 构—— 一(1-2):记叙——游山经过。 二(3-4):议论——游山心得。 三(5):记叙的结尾,补叙同游者。 中心句——
①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 ②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
第一段:重点词句
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名→动,筑舍定居 故其后名之曰“褒禅”名→动,命名,起名 距其院东五里 名→状,往东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名→动,命名,起名
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断
今言…“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句
第二段:重点词句
有泉侧出 名→状,从旁边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 ……的原因
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 省略句 =又以(之)悲夫古书之不存。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判断句
1.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 所谓前洞也。
2.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 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
3.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 愈难,而其见愈奇。
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到达 / 帮助
第三段:重点词句
至于幽暗昏惑 形→名,幽深昏暗、让
人迷惑的地方
于人为可讥 对于/是,算得上,动词
其孰能讥之乎难道,副词,表反问语气
第四段:重点词句
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 因为
后世之谬其传 弄错,使…错,使动用法 而莫能名者 没有人 / 名→动,识其本名 何可胜道也哉 尽,完 / 说,动词
有穴窈然 幽深的样子。然,形容词词尾

《游褒禅山记》理解性默写-精心整理

《游褒禅山记》理解性默写-精心整理

《游褒禅山记》(王安石)第一部分:【重点字填空】( )禅山亦谓之华山。

唐浮图慧( )始舍于其址,而( )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今所谓慧空( )院者,褒之庐( )也。

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 )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

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 )也。

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

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 )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有( )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

”遂与之俱出。

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

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

( )其出,则或( )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 )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于是余有叹焉。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夫( )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

而世之奇伟、( )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

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 ),至于( )暗( ) ( )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

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 )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 )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 )取之也。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

至和元年七月某日,临川王某记。

第二部分:【情境默写】1.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中用“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________________”,表明古人游赏有所收获不是随意的,而是经过深思而悟出来的。

2.《游褒禅山记》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照应上文“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

《游褒禅山记》重点语句翻译练习[1]

《游褒禅山记》重点语句翻译练习[1]
6.我对于那倒下的石碑,又因此感叹那些古代书籍没有 保存下来,后世的人弄错了它流传的文字而没有人能够说 明白的事情,哪里能说得完呢?这就是求学的人不可不深 入思考并谨慎地采用它(那些流传下来的资料)的原因啊。
谢谢
《游褒禅山记》重点语句翻译练习
4.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 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4.古人观察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常常有 心得,是因为他们探究、思考得深入而且广泛啊。 5.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5.尽了自己的努力却不能达到的,就可以不用后悔了, 难道谁还能讥笑我吗? 6.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 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 也。
6.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 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 而慎取之也。
《游褒禅山记》重点语句翻译练习
1.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 曰“褒禅”。
1.唐代和尚慧褒当初在这山脚下筑舍定居,最终被葬 在这里;因此(因为这个缘故)从那以后命名它为褒禅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 名之曰“褒禅”。
2.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 名之也。
3.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 得极夫游之乐也。
4.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 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5.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 乎?
2.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 名之也。
2.距离那个禅院向东五里,是人们所说的华山洞,因 为它是在华山的南面而这样命名它。
3.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 极夫游之乐也。

游褒禅山记理解性默写

游褒禅山记理解性默写

1 【
2 】.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顶用“,往往有得,”,表明前人游赏有所收成不是随便的,而是经由沉思而悟出来
的.
2.“ , ”,照顾“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
3.“ , ”,照顾“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不能穷也”.
4.“ ,常在于险远, ”,照顾“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5.“,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 ”强调了“志”的主要感化.
6.“有志矣, , ,亦不能至也.” 则解释成功做好一件事,光有志是不够的,还须要借助“力”才能实现.
7.有志与力, , ,亦不能至也”则解释成功做好一件事,光有“志”与“力”是不够的,还须要借助“物”才能实现.
8. “然力足以至焉, , ”,是说有“力”而无“志”,是以未达到目标,这会被人嘲笑,本身也会痛恨;
9.“,可以无悔矣, ?”指出只要“尽吾志”,固然不能达到目标,也可以无讥无悔.
10.游褒禅山记》中表达“峰险景无穷,有志方可达”之意的语句是:_________, , , . 《游褒禅山记》(王安石)
1.前人之不雅于寰宇.山水.草木.虫鱼.鸟兽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2.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3.险以远则至者少
4.而世之奇伟.瑰怪.异常之不雅而人之所罕至焉
5.而世之奇伟.瑰怪,异常之不雅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6.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
7.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无物以相之
8.于工资可讥而在己为有悔
9.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其孰能讥之乎
10.而世之奇伟.瑰怪.异常之不雅,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赤壁赋、登泰山记》注释、翻译、默写、简答习题【必修上册】

《赤壁赋、登泰山记》注释、翻译、默写、简答习题【必修上册】

必修上册第16课习题及答案【部编版高一】题型:【重点课下注释默写】【重点句子翻译】【理解性默写】【课内简答题】第16课一、赤壁赋/苏轼二、登泰山记/姚鼐一、《赤壁赋》/苏轼【精品习题及答案】一、重点课下注释默写:①选自《苏轼文集》卷一(中华书局1986年版)。

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苏轼被贬为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

元丰五年(1082)秋冬,苏轼先后两次游览了黄州附近的赤壁,写下两篇赋。

本文是第一篇,又称《前赤壁赋》。

赤壁之战的地点有多种说法,一般认为在今湖北武汉市的赤矶山。

苏轼所游是黄州的赤鼻矶,并非赤壁大战处。

②【壬戌】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

③【既望】过了望日后的第一天,通常指农历每月十六日。

④【举酒属客】举起酒杯,劝客人饮酒。

属,劝请。

⑤【明月之诗】和下文的“窈窕之章”分指《诗经·陈风·月出》及其诗句。

这首诗的第一章有“舒窈纠兮”的句子,所以称为“窈窕之章”。

⑥【少焉】一会儿。

⑦【斗牛】斗宿和牛宿,都是星宿名。

⑧【白露】指白茫茫的水汽。

⑨【纵一苇之所如】任凭小船漂去。

纵,放任。

一苇,指小船(比喻船很小,像一片苇叶)。

语出《诗经·卫风·河广》:“谁谓河广,一苇杭(航)之。

”如,往。

⑩【凌万顷之茫然】越过那茫茫的江面。

凌,越过。

万顷,指广阔的江面。

茫然,旷远的样子。

⑪【冯虚御风】凌空驾风而行。

冯,同“凭”,乘。

虚,太空。

御,驾。

⑫【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脱离人世,升入仙境。

羽化,指飞升成仙。

⑬【扣舷】敲着船边,指打着节拍。

⑭【桂掉兮兰桨】桂木做的掉,木兰做的桨。

⑮【击空明兮溯流光】(桨)划破月光下的清波,(船)在月光浮动的水面上逆流而上。

空明,指月光下的清波。

流光,江面浮动的月光。

⑯【渺渺兮予怀】我心里想得很远。

渺渺,悠远的样子。

⑰【望美人兮天一方】眺望美人,(美人)却在天的那一边。

美人,指所思慕的人。

⑱【客】指与苏轼同游的人。

⑲【洞箫】管乐器的一种。

高二年级语文下册--游褒禅山记翻译默写

高二年级语文下册--游褒禅山记翻译默写

《游褒禅山记》1、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2、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3、方是时,予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

4、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5、古之人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6、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

7、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8、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

9、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10、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11、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游褒禅山记》默写1、“,,,”,表明古人游赏有所收获不是随意的,而是经过深思而悟出来的。

2、“,”,照应“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3、“,”,照应“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不能穷也”。

4、“,,”,照应“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5、《游褒禅山记》中流露出知难而进、鞠躬尽瘁的改革家的悲壮孤独意绪的句子是:,。

6、《游褒禅山记》中“,”表达了“往往有得”的原因。

7、“,,”,是说有“力”而无“志”,因此未达到目的,这会被人讥笑,自己也会悔恨。

8、《游褒禅山记》中有“无限风光在险峰”之意的句子是:,。

9、“,,?”是作者游览褒禅山后获得的心得体会,指出只要“尽吾志”,虽然不能达到目的,也可以无讥无悔。

10、成语“深思慎取”出自《游褒禅山记》中的“”一句。

11、《游褒禅山记》中“,”两句说明,有了坚定的志向,却没有足够的能力,也是达不到目的的,照应上文“余之力尚足以入”。

12、《游褒禅山记》中的“,”两句中,两个“足以”蕴含着无限的懊悔。

13、我们经常说“只要尽力了,就不留遗憾。

”《游褒禅山记》中与之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14、《游褒禅山记》中作者在最后提出观点“”,认为治学必须采取“深思而慎取”的态度。

高一语文每周一测 第12次 《赤壁赋》默写、《游褒禅山记》练习 答案

高一语文每周一测  第12次 《赤壁赋》默写、《游褒禅山记》练习 答案

赤壁赋默写1. 取之无禁,用之不竭。

2.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3.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4.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5.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

6.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7.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8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9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10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

11.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12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

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13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14舳舻千里,旌旗蔽空15.诗酒临江,横槊赋诗。

16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17.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18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19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穷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游褒禅山记》1、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2、夫夷以近则游者众3、险以远则至者少4、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而人之所罕至焉5、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6、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7、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无物以相之8、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9、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其孰能讥之乎。

《游褒禅山记》理解性默写

《游褒禅山记》理解性默写

【答案】1.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2.夫夷以近 则游者众 3.险以远 则至者少 4.有志矣 不随以止也 然力不足者 亦不能至也 5.有志与力 而又不随以怠 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亦不能至也 6.而人之所罕至焉 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结束

【答案】庐、冢、仆、漫、窈、怠、既、咎、而、夷、瑰、怠、幽、 昏、惑、慎
第二部分:【情境默写】
1.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中用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 ________________”,表明古人游赏有所收获不是随意的,而是经过深思而悟出来的。 2.《游褒禅山记》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照应上文“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 众”。 3.《游褒禅山记》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照应上文“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 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4.《游褒禅山记》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说明成功 做好一件事,光有志是不够的,还需要借助“力”才能实现。 5.《游褒禅山记》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成功 做好一件事,光有“志”与“力”是不够的,还需要借助“物”才能实现。 6.《游褒禅山记》中表达“峰险景无限,有志方可达”之意的语句是“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 险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游褒禅山记》理解性默写
第一部分:【易错字填空】

游褒禅山记理解性默写

游褒禅山记理解性默写

1、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中用“,往往有得,”,标明古人游赏有所收获不是随意的,而是经过深思而悟出来的。

之高陈檩檀创作
2、“,”,照应“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
3、“,”,照应“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不克不及穷也”。

4、“,常在于险远,”,照应“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5、“,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强调了“志”的重要作用。

6、“有志矣,,,亦不克不及至也。

” 则说明成功做好一件事,光有志是不敷的,还需要借助“力”才干实现。

7、有志与力,,,亦不克不及至也”则说明成功做好一件事,光有“志”与“力”是不敷的,还需要借助“物”才干实现。

8、“然力足以至焉,,”,是说有“力”而无“志”,因此未达到目的,这会被人讥笑,自己也
会悔恨;
9、“,可以无悔矣,?”指出只要“尽吾志”,虽然不克不及达到目的,也可以无讥无悔。

10.游褒禅山记》中表达“峰险景无限,有志方可达”之意的语句是:_________, , , 。

《游褒禅山记》(王安石)
1、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2、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3、险以远则至者少
4、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而人之所罕至焉
5、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故非有志者不克不及至也
6、不随以止也然力缺乏者
7、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无物以相之
8、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
9、尽吾志也而不克不及至者其孰能讥之乎
10.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克不及至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赤壁赋》
之秋,七月,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举酒客,诵明月之诗,歌之章。

少,月出于东山之上,
于斗牛之间。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纵一之所如,凌万之茫然。

乎如虚御风,而不知其所;飘飘乎如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而歌之。

歌曰:“桂兮兰,击空明兮流光。

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客有吹洞者,歌而和之。

其声呜呜然,如怨如,如泣如诉,余音,不绝如。

舞幽之蛟,泣孤舟之妇。

苏子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南飞。

’此非曹孟德之诗乎?望夏口,望武昌。

山川相,郁乎,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州,下江,顺流而东也,千里,旗空,酒临江,横赋诗,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于江之上,侣鱼虾而友鹿。

一叶之扁舟,举以相属。

寄于天地,渺海之一。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飞仙以游,抱明月而长终。

知不可乎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者如彼,而莫消长也。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

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

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取。

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

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

取之无禁,用之不,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


客喜而笑,洗更。

核尽,杯盘狼。

相与枕乎舟中,不知东方之白。

《游褒禅山记》
于是余有叹焉。

古人之观于、、、、,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夫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

而世之奇伟、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

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
,至于幽暗而无物以之,亦不能至也。

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浮动的水面上划过的歌词是“,”。

桂棹兮兰桨,
《兰亭集序》重点语句翻译:
1、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2015年、2014年】
翻译:虽然没有丝竹管弦(或音乐)齐奏的盛况,(然而)喝点酒,作点诗,也足够用来痛快地表达幽深内藏的感情。

2、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翻译:抬头纵观广阔的宇宙,低头俯视地上繁多的万物,这样借以纵展眼力、开畅胸怀,(都)足够用来让人极尽视听的乐趣,实在是快乐啊。

3、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翻译:有的人把自己的胸怀抱负,在室内(跟朋友)面对面地畅谈;有的人就着自己所喜好的事物,寄托自己的情怀,不受约束、自由放纵地生活。

4、虽趋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

翻译:虽然人们各有各的爱好,取舍各不相同,性情的安静和躁动也各不相同,但是,当他们对所接触的事物感到高兴时,一时感到自得,高兴而满足,不知道老年即将到来。

5.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2016年】
翻译:等到他们对得到或喜爱的东西已经厌倦,感情随着事物的变化而变化,感慨也就随着产生了。

6、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翻译:以前感到高兴的事,转眼间已经变为旧迹,仍然不能不因此而引起心中的感触,何况人寿命的长短随着造化而定,最后归结到消灭。

7、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

翻译:每当看到古人(对生死)发生感慨的原因,(跟我所感慨的)如同符契那样相合,没有不面对着(他们的)文章而叹息哀伤的,在心里(又)不能清楚地说明(原因)。

8、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翻译:本来知道把生和死同等起来的说法是不真实的,把长寿和短命同等看待是妄造的。

《赤壁赋》
1、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翻译:听任苇叶般的小船随意漂去,越过那苍茫广阔的江面。

2、浩浩乎如凭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翻译:浩浩然仿佛要凌空乘风飞去,却不知到什么地方才能停止,飘飘然想要脱离了人世超然独立,成为神仙而飞入仙境。

3、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翻译:那箫声呜呜咽咽,像哀愁,又像思慕,像哭泣,又像倾诉,尾声凄切、婉转,如同不断的细丝。

使深谷中的蛟龙听了起舞,使孤舟上的寡妇听了哭泣。

4、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翻译:当曹操夺取荆州,攻占江陵,顺长江东下的时候,战船相接千里,旌旗遮蔽天空,他面对长江斟酒,横握长矛赋诗,本是一位盖世英雄,然而如今又在哪里呢?
5、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翻译:何况我和你在江中的小洲上捕鱼砍柴,以鱼虾为伴侣,以麋鹿为朋友。

驾着一只小船,举起酒杯相互劝饮,像蜉蝣一样,把短暂的生命寄托在天地之间,渺小得像沧海中的一粒粟米。

哀叹我们生命的短暂,而羡慕长江的流水无穷无尽。

6、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翻译:流去的(水)像这样(不断地流去),却并没有流去;时圆时缺的(月亮)像那样(不断地圆缺),却终于没有增减。

7、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
翻译:假若从变化的方面来看,那么天地间万事万物连一眨眼的功夫都没有停止变化;如果从不变的方面看,那么万物和我们都是永恒的,我们又羡慕什么呢?
8、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翻译:天地之间,万物都有各自的主宰,假如不是我所拥有的东西,即使一丝一毫也不敢取用。

只有江上的清风,和山间的明月,耳朵听到的成为声音,眼睛看到的成为美景,取用它们没有人禁止,享用它们无穷无尽,这是大自然的无穷无尽的宝藏,我和你可以共同享用。

《游褒禅山记》
1、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

翻译:大概我走到的地方,比起那些喜欢游险的人来说,尚且还不足十分之一,然而看看左右的洞壁,来到这里题字记游的人已经很少了。

2、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翻译:而我也后悔自己跟从他们,却未能尽情享受游山的乐趣。

3、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

翻译:有了志向和力量,而且又不随从别人而松懈,到了那幽深昏暗令人迷惑的地方,却没有外物来帮助他,也不能到达。

4、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翻译:尽了自己的志向而未能到达的人,便可以没有悔恨了,难道谁还能讥笑他吗?
5、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翻译:这就是求学的人不可以不深入思考、谨慎地选取的原因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