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金《旅途随笔》读书心得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巴金《旅途随笔》读书心得

曾经拜读过巴金先生的《家》、《春》、《秋》、《寒夜》、《憩园》、《春天里的秋天》、《第四病室》等作品。对作家以探索青年人追求理想和信仰的道路,揭露封建家庭制度的弊害,以及对社会专制制度罪恶愤概而共鸣。先生的描写热烈真诚,文字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尤其对生活中的小人物,深感同情和怜惜,表现出深厚的人道主义,不禁使人掩卷而思。

一直以为巴金先生的作品都是大部作,近期在博悦读书会的组织下,我们又拜读了巴金的《旅途随笔》散文集,它是继《海行杂记》之后又一部重要游记随笔集。此部随笔集犹如一杯清茶,粗读略显清淡,而细品则在脑海勾勒出中国三十年代半殖民地半封建南方几省的空间形态、历史风貌和民众生态。

巴金先生年轻时是信奉无政府主义理念,在当时中国黑暗专制白色恐怖的统治和日本军国主义对中国咄咄逼人战争阴云笼罩下,借助劳动实践和民众教育等方式来推行无政府主义,其社会乌托邦设想显得尤为幼稚和无奈。在随笔集《西班牙梦》的记叙中,我们就可感略到一位远赴西班牙

参加革命的青年朋友的经历,并将投身暴力革命的无政府主义者和久居书斋的无政府主义者进行对比,得出“从革命民众的行动里学到一点东西,其真确性总要比那些玄学的产物高过若千倍罢,这样获得的知识总要比从书本中得来的知识宝贵过若千倍罢”的感想。

许多普通人外出旅游和度假不外乎游山玩水,吃喝玩乐,从感官上和舌尖上得到满足。而巴金先生在序言中将旅行动机的自我展示方面,称述为一场知识分子走向民间的旅行,他写到“我并不是因为喜欢‘名山大川'才开始旅行的,虽然我也很想知道各个地方人民的生活状况。”,其实是表现出三十年代知识分子对社会现实的关怀。通过朋友的安排和招待,巴金重新评估了友情、道德和社会关系的价值。因此,在《朋友》中,写出对朋友的感激之情,“友情这个东西在我过去的生活里,就像一盏明灯,照彻了我的灵魂的黑暗,使我的生存有了一点点光彩,这盏灯就是友情”。在随笔集的再版题记里再次写道:“这本小书是为朋友们写的。它是一个纪念物。但它也是一个凭证。我诚心地把它献给朋友。他们可以留着它,看几年后我是否会违背书中一些约言,去做一个朋友们所鄙弃的人”。

通过阅读《南国的梦》、《庶务室的生活》、《谈心会》、《别》使我们认识到许多像匡互生、洪先生等青年知识分子,

“都是献身于一个教育理想的人。他们在及其贫困的环境里支持着两三个学校,使得许多可爱的貧家孩子也尝到一点人间温暖,受到一点知识的启发”。他们无私奉献,不计得失,“他们只知道一个责任,给社会制造出一些有用的好青年”。他们热心教育,甘当铺垫石的精神,至今仍令人感叹。不过令人欣慰的是,先辈的奉献精神,有许多后来者默默接棒,薪火传承。与此同时,我们也愤怒地看到,以办学者的无私和奉献,以及孩子们的开心和天真,则是当权者的教育管理机构的官僚化和冷漠化。对热心办学者的打压和冷漠,对城里野鸡学校的批准和庆祝,两相对照使人愤慨。

三十年代的中国,是苦难动荡的年代,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在《一个回忆》描述里,我们看到了日本军国主义的残暴和战火造成的苦难,以及侵略者趾高气扬的丑恶嘴脸。连一向文弱的巴金先生都发出;我要血海怒吼起来把那些侵略者淹没掉。”“历史上没有一次血是白流的”。在《海上》、《香港》、《香港的夜》、《省港小火轮》、《海珠桥》、《扶梯边的喜剧》、《机器的诗》、《鬼棚尾》等篇章里,我们大致了解当时的被英国殖民统治下,香港的风土人情和生活概况。通过描述当时广州城市的街景和重要的地理标志的同时,我们也看到了居住在江上船上的人家,为了生活依船卖笑的娼妓,和在桥边的各种商贩,他们的形象构成了广州社

会的最底层社会风貌。以至作者发出“我明明是在珠江岸上,这里并没有顿河的夜景。”的感叹。

巴金先生的旅途之行是作者观察社会,了解社会的有效途径。尽管这本随笔在出版时遭受过“审查老爷的朱笔下受过刖脚的重刑”,但我们仍可从《农民集会》、《一个女佣》、《捐税的故事》、《一千三百圆》行记里,看到农民不甘土豪劣绅的压迫,组织团结起来抗争的群体形象;也有勇敢地反欺压,怒杀恶霸的个体人物,说明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的真理。巴金先生对专制体制多如牛毛的苛捐杂税的愤恨和不平,指出“捐税的负担永远放在那些劳苦的貧民的肩上……,使得贫民连维持最卑贱的生存也不可能了。”甚至写道:“将来不是那一群贫民被压成肉饼,就是他们站起来,抛开桌面,去干他们自己的事”。尽管此前先生言明旅行是去体恤民情,了解社会,但对朋友带他去体验买卖“女人”之事仍十分厌恶,把女人当作商品,肆意侮辱这种丑劣现象十分愤怒。

如今国家进行改革开放四十年了,我们从贫穷逐步走向富裕。在这些年里,社会上也刮起利益至上的风气。想不到在巴金先生随笔《游了佛国》、《在普陀》中,也有相似一幕。有人问先生游普陀海天佛国的感受,先生道“我游历了一个大商场,在那里贩卖的货品是菩萨,做生意的是一些超

等的商人”。当看到和尚向游客化缘未果,批评游客说“朝山进香,不结缘,真奇怪!”之景,深有感叹。

巴金先生的《旅途随笔》,使读者以管窥豹,一叶知秋。通过先生的笔下简洁如实地展示,我们也能初步了解中国20世纪30年代的社会缩影,体验先生对民众生活现状的考察和思索,受益匪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