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快集聚院士智力资源推动科技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
2018年广东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及答案
2018年广东省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卷一、注意事项请认真阅读下列注意事项,这对你获得成功非常重要:一、本套申论试题分题本和答题卡两部分,题本提供给定材料和问题,答题卡供你作答时使用。
二、考生姓名、准考证号务必填写(涂)在题本和答题卡指定位置,答题卡上不准做与答题无关的标记符号。
三、请务必使用答题卡上要求的书写工具作答,书写清楚,卷面整洁。
严禁折叠答题卡。
四、本套申论试题共有3个问题,总时限为120分钟。
五、标点与空格计入写作篇幅。
【所有作答都必须按题号顺序填写在答题卡指定区域,否则无效】严禁折叠答题卡!二、给定材料材料1:国以才立,业以才兴。
无论通过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还是实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的跨越,技能人才都不可或缺。
技工教育是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
广东技工教育始终走在全国前列,被誉为全国的一面旗帜。
2017年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21名广东“新工匠”闪耀“世界技能的奥运会”,勇夺5金4银6铜2优胜奖和“中国代表队国家最佳奖”。
世界技能组织主席西蒙·巴特利盛赞“广东技工教育非常成功,选手们在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中的表现令人惊叹”“广东的年轻人展现了中国乃至全世界技能人才最优秀的一面”。
在巴特利看来,广东选手在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中取得优异成绩,充分证明了广东技工教育创新和高技能人才培育非常成功。
长期以来,技工教育存在产教融合不深、企业参与不够、人才培养与企业和产业发展需求相脱节等突出问题。
为此,广东首创“校企双制”合作办学模式,即政府出政策、企业出岗位、院校出学位。
这一模式已被国务院纳入《关于加强企业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成为指导推动企业培养技能人才的重要形式。
为适应企业和产业发展需求,广东技工教育积极搭建“百校千企”校企合作平台,组织全省百所优质技工院校与包括现代产业500强和自主创新100强企业在内的千家重点企业对接,将教学和生产实践、科研紧密融合。
广东技工教育全面推行技能导向的“双证书”制度。
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支持省属科研机构加快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闽政[2013]28号
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支持省属科研机构加快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正文:---------------------------------------------------------------------------------------------------------------------------------------------------- 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支持省属科研机构加快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闽政〔2013〕28号)各市、县(区)人民政府,平潭综合实验区管委会,省人民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为推进省属科研机构改革创新,加快建立现代科研院所制度,营造更为宽松的发展环境,进一步提升省属科研机构的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能力,提出如下意见:一、扩大科研机构管理自主权(一)全面实行省属科研机构聘任制改革,将自然科学研究人员、农业技术人员、实验技术人员系列的专业技术职务评审权下放给省属科研机构,实行评聘合一。
省属科研机构在科技人员专业技术职务基本任职条件的基础上,自主设定聘任条件,在核定的岗位结构比例内,自主聘任科技人员专业技术职务并发放聘任证书。
省属科研机构科技人员专业技术职务聘任方案报省人事、各系列相应主管部门备案后实施。
省属科研机构应遵循公开、公正、竞争、择优的原则,实行任职条件分类考评,省人事、各系列相应主管部门负责指导监督。
责任单位:省公务员局、科技厅、农业厅、教育厅,省属科研机构主管部门(二)按照国家、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和机构编制管理的有关规定,根据专业及岗位特点,省属科研机构及其主管部门自行组织公开招聘科研、实验室技术性岗位人员和科辅人员。
省属科研机构根据专项科研或技术服务需要,自主招聘编制外部分急需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科辅人员,所需经费可从科研、技术服务项目经费中按有关规定列支。
责任单位:省公务员局、编办、财政厅,省属科研机构主管部门(三)省属科研机构按照“精简、统一、高效”的原则,遵循科研规律与新时期的研究方向,合理设置行政、科研和辅助内设机构。
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关于发布科技人才激励政策十五条的通知
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关于发布科技人才激励政策十五条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公布日期】2022.06.15•【字号】•【施行日期】2022.06.1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科研机构与科技人员正文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关于发布科技人才激励政策十五条的通知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自治区党委人才工作会议精神,构建更加开放的科技人才引育新格局,全面优化科技人才创新创业环境,激发科技人才创新创业活力,特梳理汇总了科技人才相关激励政策如下。
一、创新人才培养政策。
对有潜力参选院士的高层次领军人才、行业领军人才,分别给予一次性500万元、300万元专项资助用于开展科研活动。
将中央驻区科研机构创新型领军人才、创新团队以及青年人才等纳入自治区人才政策覆盖范围并享受相应待遇。
(《关于加快推进“科技兴蒙”行动支持科技创新若干政策措施》《构建“一心多点”人才工作新格局的指导意见》)二、青年人才培养政策。
对自然科学类“青年科技领军人才”资助30万元,对人文社会科学类“青年科技领军人才”资助24万元;对自然科学类“青年科技骨干”资助20万元,人文社会科学类“青年科技骨干”资助16万元。
对入选的青年拔尖人才,以3年为周期,每年给予5万元左右的资金支持。
对成果突出、培养前景好的优秀人才可连续支持2个周期。
(《构建“一心多点”人才工作新格局的指导意见》《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青年科技英才支持计划实施办法(暂行)》)三、赋予科研人员更大自主权。
赋予科研人员更大技术路线决策权,项目负责人可按规定自主调整科研团队,在不降低研究目标的前提下调整研究方案和技术路线,报项目主管单位和归口管理单位备案。
进一步精简科研项目预算编制科目,按照设备费、业务费、劳务费三大类编制直接费用预算。
进一步扩大预算调剂权限,设备费预算调剂权全部下放给项目承担单位,不再由项目管理部门审批其预算调增。
扩大经费包干制实施范围,在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杰青”类项目中推行经费包干制的基础上,将包干制范围扩大到自然科学基金所有项目、人才类项目和软科学研究项目,不再编制项目预算。
无锡院士小镇正式启用“院士经济”带动地方发展创新
无锡院士小镇正式启用“院士经济”带动地方发展创新作者:姜伟超来源:《科技创新与品牌》2021年第11期10月19日,2021太湖湾院士论坛暨无锡院士小镇启用仪式在无锡惠山区阳山镇举行。
无锡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柏长岭,惠山区领导吴建元、方力、计佳萍、陈燕、程松、孟栋、何国清、王勇、徐立峰、虞洁出席活动。
一批院士创新平台项目、院士产业项目、院士“揭榜挂帅”项目在启用仪式上成功签约。
推动科产才城深度融合本届太湖湾院士论坛以“科产才城·创新赋能”为主旨,汇聚中外院士智慧,共论科创赋能产业、人才赋能城市,为无锡进一步发挥产业科技创新优势、建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创新名城汇聚高端智慧。
柏长岭在致辞中指出,做强智力引擎,推动科产才城深度融合,这既是无锡始终坚守的人才工作主题主线,也是打造院士小镇的初心初衷。
这次院士小镇的启用,是无锡市为院士人才打造的事业热土、乐享家园,标志着无锡“院士经济”发展进入崭新阶段。
无锡将以院士小镇启用为契机,进一步牢固树立重才、爱才的理念意识,健全完善求才、聚才的机制制度,不断提升用才、兴才的治理能力,在构建全方位、全要素、全周期的人才服务生态上持续加力,真正让无锡成为智慧汇聚之地、价值实现之地。
惠山区委书记吴建元表示,无锡院士小镇的正式启用,必将进一步整合科学家、院士资源,畅通科学交流渠道,强化科研成果与发展需求的衔接,将院士专家的新思想、新理论、新成果转化为推动区域社会发展的新决策、新举措、新力量,输出为新优势、新动能、新航向,助力惠山抓实科技创新“首要任务”,更好地服务好“太湖湾科创带”建设。
吴建元希望,能有更多院士关注惠山、品读惠山、携手惠山,与惠山共享产业变革的时代机遇、共促“院士经济”的繁荣发展、共创科技赋能的美好未来!中国科学院原副院长杨柏龄作为嘉宾进行致辞时表示,本次以“科产才城创新赋能”为主题的论坛,突出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并重,很好地回应了党中央关于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号召、契合了无锡城市发展的最新需要,是加速创新成果落地转化的一次生动实践。
加大集聚科技创新资源的建议
加大集聚科技创新资源的建议
以下是关于加大集聚科技创新资源的一些建议:
1. 建立合作网络:与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开展研究项目,共享资源和知识。
2. 提供政策支持:政府可以出台相关政策,鼓励企业和机构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提供税收优惠和资金支持。
3. 加强人才引进:吸引国内外优秀的科技人才,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发展机会,建立人才激励机制。
4. 建设科技园区:打造科技园区或创新中心,提供完善的科研设施和配套服务,吸引企业和科研机构入驻。
5.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建立健全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鼓励创新成果的转化和应用,保护创新者的权益。
6. 促进国际合作:积极参与国际科技合作项目,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科技交流与合作。
7. 提高公众科技意识:通过教育和宣传活动,提高公众对科技创新的认识和支持,培养创新文化。
通过以上建议的实施,可以加大集聚科技创新资源的力度,促进科技创新的发展和应用,提高国家或地区的科技水平和竞争力。
解析促进通用人工智能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
解析促进通用人工智能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政策原文及政策解读措施原文:为贯彻落实《北京市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人工智能创新策源地实施方案(2023-2025年)》,充分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和创新平台催化作用,整合创新资源,加强要素配置,营造创新生态,重视风险防范,推动本市通用人工智能实现创新引领和理性健康发展,特制定以下措施。
一、提升算力资源统筹供给能力(一)组织商业算力满足紧迫需求着力发挥本市算力资源优势,实施算力伙伴计划,通过与云厂商加强合作,加快归集现有算力,明确供给技术标准、软硬件服务要求、算力供给规模和支持措施,为创新主体提供多元化优质普惠算力,保障人工智能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算力需求。
(二)高效推动新增算力基础设施建设将新增算力建设项目纳入算力伙伴计划,加快推动海淀区、朝阳区建设北京人工智能公共算力中心、北京数字经济算力中心,形成规模化先进算力供给能力,支撑千亿级参数量的大型语言模型、大型视觉模型、多模态大模型、科学计算大模型、大规模精细神经网络模拟仿真模型、脑启发神经网络等研发。
(三)建设统一的多云算力调度平台针对弹性算力需求,通过建设多云算力调度平台,实现异构算力环境统一管理、统一运营,便利创新主体在不同云环境上无缝、经济、高效地运行各类人工智能计算任务。
进一步优化本市与天津市、河北省、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等区域算力集群的直连基础光传输网络,提高环京地区算力一体化调度能力。
二、提升高质量数据要素供给能力(四)归集高质量基础训练数据集组织有关机构整合、清洗中文预训练数据,形成安全合规的开放基础训练数据集;持续扩展多模态数据来源,建设高质量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大模型预训练语料库,支持在依法设立的数据交易机构开展数据流通、交易。
(五)谋划建设数据训练基地加快建设数据基础制度先行先试示范区,探索打造数据训练基地,推动数据要素高水平开放,提升本市人工智能数据标注库规模和质量。
鼓励开展内容信息服务的互联网平台提供高质量语料数据,供创新主体申请使用。
人才集聚高地建设的若干措施
人才集聚高地建设的若干措施首先,要加大对人才的引进力度。
可以通过政府提供激励政策,如提供高薪、住房补贴和优厚福利等,来吸引国内外优秀的人才。
同时,建立健全引进人才的机制和渠道,如设立专门的人才引进部门,与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建立合作关系,积极开展优秀人才的招聘和引进工作。
其次,要重视人才培养和创新创业。
人才培养是人才集聚高地建设的基础,要加大对人才培养的投入,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包括高等教育、职业培训、实践锻炼等多层次的培养措施,并注重培养创新创业能力,引导人才积极创新,培养创业精神。
第三,要提供良好的创业环境和扶持政策。
为人才提供良好的创业环境非常重要,包括政策环境、资源环境、创业服务等。
政府可以出台一系列支持创业的政策,如税收优惠、融资支持、创业园区建设等,同时提供创业服务和资源支持,帮助人才顺利实现创业梦想。
第四,要加强人才流动和交流合作。
人才的流动和交流能够促进人才的共享和互相学习,有利于人才集聚高地的建设。
可以建立跨地区或跨国家的人才交流机制,如设立人才交流平台、组织人才交流活动等,促进人才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最后,要加强人才政策的协同和整合。
人才政策的协同和整合能够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使人才集聚高地的建设更加有力。
政府可以建立统一的人才政策体系,整合各方面的人才政策资源,提供更加全面和便利的人才政策服务。
综上所述,建设人才集聚高地需要采取多种措施,包括加大对人才的引进力度、重视人才培养和创新创业、提供良好的创业环境和扶持政策、加强人才流动和交流合作,以及加强人才政策的协同和整合。
只有通过这些措施的有机结合,才能够实现人才集聚高地的建设目标。
关于促进科技创新的若干措施
关于促进科技创新的若干措施促进科技创新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也是实现经济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为了更好地推动科技创新,我们可以采取以下若干措施:一、加大科研投入。
科研投入是推动科技创新的基础,政府可以通过增加财政投入、优化科研经费分配等方式,提高科研人员的薪资待遇,鼓励他们扎根于科研一线,不断创新。
同时,还可以建立科技基金,引导企业在科研领域投入更多的资金,激发他们的创新潜能。
二、优化科研环境。
为了促进科技创新,必须营造良好的科研环境。
政府可以在政策和法律方面给予更多的支持和便利,例如减免科研设备购置税、降低科技成果转化的税负等。
此外,还可以建立科研人员创新成果的评价和认可机制,鼓励他们进行高水平的科研工作。
三、加强科技人才培养。
科技创新需要大量的高素质科研人才,因此,推动科技创新的关键在于培养和引进科技人才。
政府可以通过提高科研人员的社会地位,加大科研经费的支持力度,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从事科研工作。
此外,还可以加强高校和企业的合作,鼓励科研人员与企业进行深度合作,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与应用。
四、加强国际合作。
科技创新既需要国内的资源和人才,也需要国际间的合作与交流。
政府可以促进科技人员与国际科研机构的交流,引进先进科研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科研水平。
同时,还可以加强与其他国家的科技合作,共同开展大型科技项目,促进科技成果的共享与推广。
五、投资风险降低。
科技创新往往伴随着高风险,因此,政府可以提出有针对性的投资风险补偿政策,鼓励企业和个人进行长期、大规模的科技创新投资。
此外,还可以建立风险投资基金,为科技创新项目提供风险投资,降低科技创新的风险成本,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参与到科技创新中来。
六、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知识产权保护是保障科技创新长期有效的关键因素。
政府可以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建立健全的法律和政策体系,维护科技创新的合法权益,激励科研人员进行更多的科技创新。
七、加强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
济南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加快“科创济南”建设全面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的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
济南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加快“科创济南”建设全面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的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济南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1.08.29•【字号】济政发〔2021〕14号•【施行日期】2021.08.2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科学技术综合规定正文济南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加快“科创济南”建设全面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的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各区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单位):现将《关于加快“科创济南”建设全面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的若干政策措施》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济南市人民政府2021年8月29日关于加快“科创济南”建设全面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的若干政策措施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战略支撑引领作用,进一步激发各类创新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动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加快打造“科创济南”,推进新时代现代化强省会建设,制定如下政策措施。
一、全力争创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一)高标准建设齐鲁科学城。
依托齐鲁科创大走廊建设齐鲁科学城,按照要素集聚原则,围绕加快建设山东产业技术研究院、中科院济南科创城、国家超级计算济南中心、山东大学龙山创新港“四大创新圈”核心板块,打造形成创新一体化的综合性科学中心核心承载区。
重点推进中科院济南科创城建设,统筹承接好中科院驻我市各院所项目,实现集中布局、优势互补、联动发展。
(牵头单位:市科技局、市发展改革委,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二)构建大科学装置群。
加强设施建设运行统筹布局,规划建设空间集聚、方向关联、功能支撑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提升基础研究能力。
围绕信息、生命、材料、空天科技等领域谋划建设2-3个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采取“一事一议”方式予以支持。
(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发展改革委)(三)支持高水平实验室建设。
鼓励支持国家实验室济南基地申报建设,重点围绕网络空间安全、微生态生物医学和粒子科学与应用技术等科技前沿领域,强力推进省实验室建设,加大财政投入,努力培育国家实验室、国家实验室网络成员或国家科学研究中心。
关于加快推进人才强市建设的若干措施
关于加快推进人才强市建设的若干措施(试行)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是驱动创新发展的核心要素。
为加快推进我市人才强市建设,努力打造全球有影响、国内有地位的先进制造业名城,长三角地区重要的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基地,以人才和智力资源的集聚引领和支撑昆山经济社会创新发展,根据中央《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精神和江苏省、苏州市有关人才发展决策部署,结合昆山实际,提出如下措施:一、实施更具竞争力的人才培育和引进政策全面实施昆山优才计划,着力构建我市人才培育引进政策体系,力争通过三年左右的时间,培育引进能够引领我市重点产业发展的国家级创新创业人才30名左右、市级以上创新创业人才300名左右,以及一批支撑经济发展的紧缺人才和引领社会事业发展的领军型人才。
1.双创人才计划。
未来三年,力争培育引进国家“千人计划”、“万人计划”领军人才30名,省双创、姑苏高层次人才80名,经认定给予入选者最高600万元项目资助和最高200万元安家补贴,给予用人单位50~100万元奖励。
引进国内或发达国家院士、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等顶尖人才的,按“一事一议”给予支持,并给予用人单位最高500万元奖励。
提档升级昆山市级双创人才计划,未来三年重点培育引进创新创业人才200名左右,全市创新创业人才总量超600名,给予入选者最高300万元项目资助和最高100万元安家补贴,并给予用人单位最高50万元奖励。
2. 双创团队计划。
未来三年,围绕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先进制造等重点产业发展核心技术需求,积极引进具有世界影响力的重大创新团队,培育引进10个左右江苏省双创团队和姑苏重大创新团队,给予团队1000~5000万元项目资助。
培育引进不少于10个昆山市级双创团队,给予团队最高1000万元项目资助。
经认定给予上述团队核心成员最高100万元安家补贴,并给予用人单位50~100万元奖励。
对成长性好和业绩突出的团队项目予以滚动支持。
3. 紧缺人才计划。
聊城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新时代科技强市建设的实施意见
聊城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新时代科技强市建设的实施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聊城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3.08.12•【字号】聊政字〔2023〕11号•【施行日期】2023.08.1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科学技术综合规定正文聊城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新时代科技强市建设的实施意见聊政字〔2023〕11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属开发区管委会,市政府有关部门、直属机构:为进一步强化科技创新对全市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加快建成科技强市,根据《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新时代科技强省建设的实施意见》(鲁政字〔2022〕225号),现结合我市实际,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聚焦服务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坚持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资金链、政策链融通互动,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推动全市科技创新体系更加完善,创新资源配置更加高效,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不断强化,科技人才队伍持续壮大,开放合作成效明显,产业技术创新水平显著提升,推动我市加快建成科技强市和区域创新高地。
到2025年,全市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大幅增加,研发投入强度达到3.1%以上,全市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000家以上,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1200家以上。
二、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壮大创新创造生力军1.加快培育高新技术企业。
将符合标准的初创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列为重点培育对象,鼓励其开展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研发,力争更多企业进入高新技术企业行列。
加大高新技术企业财政支持力度,对首次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企业,给予10万元补助;对复审通过认定的企业,给予5万元补助;对首次通过山东省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机构受理但未通过认定的企业给予3万元补助。
豫政办〔2022〕9号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河南省支持科技创新发展若干财政政策措施的通知
豫政办〔2022〕9号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河南省支持科技创新发展若干财政政策措施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22.01.13•【字号】•【施行日期】2022.01.1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财政综合规定正文豫政办〔2022〕9号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河南省支持科技创新发展若干财政政策措施的通知各省辖市人民政府、济源示范区管委会,省人民政府各部门:《河南省支持科技创新发展若干财政政策措施》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2022年1月13日河南省支持科技创新发展若干财政政策措施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持续打造一流创新生态,全力建设国家创新高地”有关决策部署,积极发挥财政职能作用,统筹科技资源支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按照“聚焦重点、精准发力,统筹整合、加大投入,创新机制、注重绩效,市场主导、政府引导”的原则,结合我省实际,制定以下政策措施。
一、支持对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体系1.支持省实验室建设。
对省级层面布局的嵩山、神农种业、黄河等省实验室,根据实际需要,给予开办费和建设期研发经费支持;对各地政府主导创建的省实验室,根据各地政府投入情况给予一定研发补助。
(责任单位:省科技厅、财政厅)2.支持创建(重组入列)国家级创新平台。
对新创建(重组入列)的国家级科技研发平台给予一次性500万元奖励,并根据其研发投入、实施一流项目等情况统筹给予1000万元持续支持。
将建有国家级研发平台的企业研发费用补助最高限额由300万元提高至500万元。
(责任单位:省科技厅、财政厅、发展改革委)3.支持改造提升现有省级创新平台。
建立稳定支持机制,对高校、科研院所等科研单位建设的省级研发平台实施考核,考核结果为优秀、良好的,分别给予每年不超过50万元、30万元的稳定支持。
(责任单位:省科技厅、财政厅、发展改革委)4.支持凝练一流课题。
中共宁波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大力引进人才和智力实施办法》的通知
中共宁波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大力引进人才和智力实施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宁波市人民政府,中共宁波市委•【公布日期】2002.05.09•【字号】甬党办[2002]33号•【施行日期】2002.05.0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人力资源综合规定正文中共宁波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大力引进人才和智力实施办法》的通知(甬党办[2002]33号)各县(市)区委、人民政府,市直属各单位:《关于大力引进人才和智力实施办法》已经市委、市政府批准,现予印发,请认真贯彻执行。
中共宁波市委办公厅宁波市人民政府办公厅2002年5月9日关于大力引进人才和智力实施办法为进一步深化实施“一号工程”,全面推进人才和智力集聚战略,加快构建区域性人才高地,促进我市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根据中共宁波市委、宁波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引进培养高素质人才的若干意见》(市委[1999]28号)精神,制定本办法。
一、引进人才的范围和对象第一条引进人才是指在宁波市外工作、学习,不管原籍是否在宁波,经办理有关手续来宁波工作的人员。
第二条引进的范围为全市企业、事业单位,国家机关根据工作需要也可引进一些特殊专业的高层次人才。
第三条引进对象为:1、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2、国内有知名度的高级专家(指国家杰出专业技术人员,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国家级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学术技术带头人,进入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的人员);3、55周岁以下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人员;4、45周岁以下具有博士学位或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人员;5、40周岁以下具有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或具有硕士学位人员;6、国外具有以上1-5款同等学历、学位、知名度的人员;7、35周岁以下具有本科学历或携带高科技科研项目来甬实现产业化的专业人员;8、高级技工等其他具有特殊才能的人员以及企业急需的各类紧缺人才。
关于进一步促进人才科技创新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
关于进一步促进人才科技创新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进一步促进人才科技创新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全球竞争的加剧,人才科技创新已经成为推动国家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为了进一步促进人才科技创新发展,政府应采取以下若干政策意见:1. 加大对科研机构和高校的投入:政府应加大对科研机构和高校的资金投入,提高科研经费占GDP比例。
同时,还应建立更加灵活和透明的科研经费管理机制,鼓励科研人员进行自主创新。
2.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政府应加强对人才培养的投入,提高教育质量。
同时,还应建立完善的人才评价体系,鼓励创新型人才培养和选拔机制。
此外,还可以通过设立奖学金、提供实习机会等方式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参与科技创新。
3.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知识产权是推动创新发展的重要保障。
政府应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大对侵权行为的打击力度。
同时,还应加强知识产权的宣传和培训,提高科研人员对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识。
4.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科技创新是全球性的挑战,需要各国共同合作。
政府应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科技合作与交流,促进人才流动和技术转移。
同时,还应鼓励科研人员参与国际性学术会议和交流活动,提高他们的国际影响力。
5. 政策激励创新创业:政府应出台一系列激励政策,鼓励创新创业。
例如,可以给予创新企业税收优惠、提供低息贷款等支持措施。
此外,还可以建立风险投资基金,为有潜力的科技创新项目提供资金支持。
总之,进一步促进人才科技创新发展需要政府采取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
通过加大投入、完善培养体系、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以及激励创新创业,可以为人才科技创新提供更好的环境和条件,推动国家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
马伟明担任中船集团公司双聘院士并任高级技术顾问、电气工程首席专家
马伟明担任中船集团公司双聘院士并任高级技术顾问、电气工程首席专家12112月23日,中国工程院院士马伟明应聘为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双聘院士并担任高级技术顾问、电气工程首席专家。
中船集团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胡问鸣在中船集团公司聘任仪式上向马伟明院士颁发了聘书(见图),仪式由中船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党组成员吴永杰主持,中船集团公司党组全体成员出席了聘任仪式。
胡问鸣高度评价了马伟明院士在电力电气工程领域的杰出发明和科研成就,并表示,聘任马伟明院士是中船集团公司科技工作发展历程中的一件大事,也是中船集团公司大力引进高端科技人才的一件喜事。
当前,中船集团公司正在大力推进全面转型发展战略,必须依赖于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而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离不开高端杰出人才的引进和科技研发队伍的壮大。
近年来,中船集团公司在推进企业向纵深发展的过程中,高度重视高端技术领域的科研开发和人才引进工作,不断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在技术研发、专业设计、专业系统和科技人才方面积蓄了一定的力量,但在尖端技术开发和推动产业技术升级方面,目前仍存在“短板”,尤其是企业在转方式、调结构、促转型过程中面临着诸多科研难题,需要尽快突破高端技术研发瓶颈,加快引进处于科技发展前沿、引领科技发展潮流的人才,以科技创新来支撑企业跨越发展。
马伟明院士的加盟,将会增强中船集团公司高技术装备研发能力,特别是电气工程领域的技术储备和研发能力,对中船集团公司积累高层次智力资源、加速科技创新发展、推动创新人才培养和创新团队建设将起到重要作用。
胡问鸣要求,中船集团公司有关部门和单位要立即组织项目团队与马伟明院士领衔的专业团队进行对接,确定重点项目和进度目标,大力协同、合作攻坚,充分发挥马伟明院士及其技术团队广泛的科研实力,迅速形成设备、产品研发能力,提升中船集团公司在相关领域的科技创新能力。
胡问鸣认为,以分布式中压直流输电技术为核心的舰船综合电力系统将是船舶推进系统的发展方向,马伟明院士的先进科研理念、相关学术成就与科研创新成果一定能够在民船建造领域发挥更大的价值,为中船集团公司引领船舶工业发展做强作出重要贡献。
泰安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
泰安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泰安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4.08.15•【字号】泰政发〔2024〕5号•【施行日期】2024.08.1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企业技术进步与高新技术产业化正文泰安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泰政发〔2024〕5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各功能区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直属单位,省属以上驻泰各单位: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和对山东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度融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大局,进一步强化科技创新对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引领作用,加快构建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目标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围绕全市“441X”现代化产业体系,聚焦科技赋能新型工业化,以科技创新引领标志性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超前布局未来产业,打通科技创新各链条、各环节堵点难点,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带动区域科技创新实力显著增强。
到2026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大幅增加,投入强度达到 2.8%;企业创新主体地位进一步强化,全市高新技术企业突破1300家,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年平均增长速度达到3%左右;新引进培养高层次科技人才不少于300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高技能人才队伍持续壮大,每万名就业人员中研发人员数超过全省平均水平。
创新资源配置更加高效,科技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显著提升,经济社会发展创新力显著增强。
二、重点任务(一)实施标志性产业链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强芯赋能”行动。
1.制定科技攻关路线。
围绕全市标志性产业链重点科技攻关方向、研发产品和突破技术,制定科技攻关路线,建立产业链企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项目库。
山东省科技厅、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印发《山东省大学科技园管理办法》的通知
山东省科技厅、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印发《山东省大学科技园管理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山东省教育厅•【公布日期】2017.12.28•【字号】鲁科字〔2017〕203号•【施行日期】2017.12.2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科学技术综合规定正文山东省科技厅、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印发《山东省大学科技园管理办法》的通知各市科技局、教育局,省直有关部门、单位: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强化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一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深入发展的意见》和《中共山东省委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精神,进一步规范我省大学科技园建设管理,省科技厅、省教育厅研究制定了《山东省大学科技园管理办法》。
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情况,认真做好贯彻落实。
山东省科技厅山东省教育厅2017年12月28日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功能与定位第三章建设要求与程序第四章运行管理第五章政策与措施第六章附则山东省大学科技园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深入贯彻《国务院关于强化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一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深入发展的意见》和《中共山东省委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精神,规范大学科技园建设管理,充分发挥大学科技园支持创新创业的重要作用,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大学科技园是促进高校科教智力资源与市场优势创新资源紧密结合的重要纽带,是有效推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孵化培育科技型企业、开展科技创业、培养创新创业人才、集聚创新资源的重要载体,是支撑实体经济发展的科技服务机构。
第三条大学科技园由高校、科技企业、科技园区或地方政府为主牵头建设,具有丰富创新资源和较强科研实力的高校是大学科技园建设的主要依托力量,鼓励各类创新主体参与共同建设。
第四条省科技厅、省教育厅负责统筹全省大学科技园建设和管理,制定并指导实施大学科技园发展规划,开展大学科技园绩效评估。
各设区的市科技局、教育局协助做好本地区大学科技园的管理和指导工作。
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设通用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引领地的实施意见
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设通用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引领地的实施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3.11.03•【字号】粤府〔2023〕90号•【施行日期】2023.11.0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科研机构与科技人员正文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设通用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引领地的实施意见粤府〔2023〕90号各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工智能的系列重要论述精神,落实国家发展新一代人工智能的决策部署,抢抓通用人工智能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充分发挥广东在算力基础设施、产业应用场景、数据要素等方面的优势,加快建设通用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引领地,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总体目标到2025年,智能算力规模实现全国第一、全球领先,通用人工智能技术创新体系较为完备,人工智能高水平应用场景进一步拓展,核心产业规模突破3000亿元,企业数量超2000家,将广东打造成为国家通用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引领地,构建全国智能算力枢纽中心、粤港澳大湾区数据特区、场景应用全国示范高地,形成“算力互联、算法开源、数据融合、应用涌现”的良好发展格局。
二、构建全国智能算力枢纽中心(一)打造通用人工智能算力生态。
研发具有通用性、可编程性的高端训练、推理芯片,多模态多精度计算的算力芯片,探索可重构、算存一体的新型体系架构研究。
开发高效易用的开源人工智能芯片编译器与工具链等基础软件,支持自主人工智能芯片与国产通用服务器的适配,构建完善的自主可控人工智能软硬件生态。
(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牵头,省发展改革委、科技厅,广州、深圳等地级以上市政府配合)(二)打造国家算力网络枢纽节点。
在搭建“中国算力网”中发挥核心作用,实现国家公共算力开放创新平台、智算中心等大型异构算力中心互联互通。
推动国家算力总调度中心、粤港澳大湾区算力调度中心加快落地深圳、韶关。
做优广东省算力资源发布共享平台,在智能算力规模上形成显著优势,服务国家数字经济发展和“东数西算”重大战略。
云南省财政厅、云南省科学技术厅关于印发《云南省财政支持“十四五”科技创新若干措施》的通知
云南省财政厅、云南省科学技术厅关于印发《云南省财政支持“十四五”科技创新若干措施》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云南省财政厅,云南省科学技术厅•【公布日期】2022.06.15•【字号】•【施行日期】2022.06.1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科学技术综合规定,财政其他规定正文云南省财政厅、云南省科学技术厅关于印发《云南省财政支持“十四五”科技创新若干措施》的通知各州(市)财政局、科技局,各高校、科研院所、企业:为贯彻党的十九大及历次全会精神,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重要论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以及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关于全力实施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等八大工程的总体部署要求,充分发挥财政在创新型云南建设中重要支撑和保障作用,全力支持组织实施《云南省“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
省财政厅、省科技厅联合制定了《云南省财政支持“十四五”科技创新若干措施》。
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云南省财政厅云南省科学技术厅2022年6月15日云南省财政支持“十四五”科技创新若干措施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重要论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以及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关于全力实施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等八大工程的总体部署要求,充分发挥财政在创新型云南建设中重要支撑和保障作用,全力支持组织实施《云南省“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
到2025年,累计突破重大关键核心技术500项,开发重点新产品500个;建成云南实验室5个以上,完成省重点实验室优化重组,建设一批省技术创新中心等产业技术创新平台,力争获批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等高水平研发平台5个以上;引进培养一批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团队;全省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达525亿元;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3500家以上;年度技术合同成交金额达到130亿元以上;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达到12%。
优势特色领域科技创新能力达到国内领先水平,科技创新驱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取得新突破,创新型云南基本建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加快集聚院士智力资源推动科技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解读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全面落实人才强省战略,助力高水平创新型省份和新时代现代化强省建设,省科技厅会同省委组织部、省财政厅、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在充分调研、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研究制定了《关于加快集聚院士智力资源推动科技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鲁科字〔2019〕52号,以下简称《若干措施》)。
《若干措施》共包括十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条是加大科研条件保障力度。
确定对住鲁院士团队建立稳定支持机制;对新当选院士给予经费保障;省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向住鲁院士团队全面开放。
第二条是强化柔性智力合作支持。
明确省科技计划、科技奖励向省外院士团队开放,鼓励院士作为项目负责人、所在单位作为项目承担单位,与我省单位合作申报;对符合条件的兼职合作院士,省级科技资金按“一事一议”方式给予支持。
第三条是深化海外智力创新合作。
鼓励我省单位在海外建设的离岸人才创新创业基地聘用发达国家学术机构院士,符合条件的受聘院士可比照享受全职或兼职引进院士的相关政策支持;依托诺奖实验室引进诺贝尔奖获得者,按照引进顶尖人才“一事一议”政策给予资助。
第四条是支持建设重大创新平台。
支持院士团队领衔建设各类省级重大创新平台,对升级为相应国家级创新平台的给予经费支持;鼓励院士团队牵头打造能够发挥源头创新引领作用的山东省实验室,支持院士在我省牵头建设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大科学装置。
第五条是发挥人才团队培养作用。
鼓励院士所在单位为院士设置“人才特区”,支持院士自行组建学术团;鼓励院士为我省举荐引进优秀人才,申报省级重点人才工程的可单设名额;住鲁院士培养团队成员入选国家级人才工程的,给予院士团队科研经费补助。
第六条是促进科研成果转移转化。
省新旧动能转换基金优先支持院士团队在我省创办科技型企业、实施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院士团队以我省单位为第一完成单位取得科技成果的给予政府奖励。
第七条是加强院士工作站布局建设。
围绕全省战略重点统筹院士工作站建设规划布局;建立院士工作站定期绩效评估机制,实行动态管理和奖优罚劣;组建院士工作站联盟,推动院士智力成果与我省产业需求精准对接。
第八条是鼓励建言献策创新发展。
省委、省政府定期举办院士恳谈会,组建山东院士专家联合会,支持院士牵头参与我省重大战略规划咨询论证、科技和产业发展战略研究课题。
第九条是积极完善荣誉激励机制。
支持以院士名字命名建设高等技术研究院、产业技术研究院等科研机构;通过省科学技术最高奖、齐鲁杰出人才奖、省国际科技合作奖、齐鲁友谊奖等对在我省作出突出贡献的国内外院士等给予表彰奖励。
第十条是强化创新创业服务支撑。
鼓励各地建设“院士驿站”、“院士之家”,完善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服务机制,为院士创新创业服务提供全链条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