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第三单元教案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第8课 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教案
《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教学设计依据新课程标准“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理念,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具体情况,围绕历史的三个教学维度和五个核心素养,我将本课做如下设计:第一部分一、教材分析《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是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中的一课,主要讲述了勤劳智慧的中国古代科学家在天文学、数学等领域作出的独特贡献,以及曾长期领先于世界的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对周边国家乃至整个世界的影响。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帮助学生既可以对物质层面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有一个大致了解,又可以为学习后面两节课的精神层面的成就打好基础,物质与精神相辅相成,利于学生深入了解这一单元的内容。
二、学情分析本节课讲授对象是高中学生。
他们思维活跃、自主性强,敢于突破传统的思维定式,抽象的思维能力迅速发展,分析问题不再只纠结于表层现象,并且理性思维的能力有较大提高。
但是学生的阅读面较窄,对材料的解读能力还有待提高,对知识的掌握还没有形成体系以及对历史现象的认识没有上升到一定的高度,所以还需训练他们的解读材料和相关方面的能力。
并且,学生在七年级《昌盛的秦汉文化》、《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辉煌的隋唐文化》和《灿烂的宋元文化》中已经初步了解了古代中国的四大发明以及科技发明的相关史实,但对于古代中国科技领先于世界且高度发达的原因和古代中国科技的特点还了解的不够全面,还需教师加以引导。
三、教学设计重点结合教材分析以及学生的具体情况,我将本课教学设计的重点放在对古代中国的发明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认识古代中国科技领先于世界且高度发达的原因和古代中国科技的特点。
四、教学设计思路本节课需要学生了解古代中国科技的基础知识及发展演变的过程,掌握造纸术、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的发明史,分析其对人类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影响。
根据本节课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现有的知识储备、认知水平和心理特点,我将运用文献资料和历史图片等材料为教学过程营造一个想象的空间,通过让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以及同他人合作学习和交流的能力,并且运用材料,培养学生的思维分析和解读材料的能力。
第三单元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教学设计高中历史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学活动:教师通过展示一幅中国古代历史地图,引导学生观察辽宋夏金时期各民族政权的地理位置,激发学生对新课的兴趣。
2.提出问题:请学生思考,为什么在这一时期会出现多民族政权的并立?这种局面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哪些影响?
2.学生在情感态度方面,对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重要性有一定的认识,但可能对具体历史时期的民族关系理解不深。教师应通过生动形象的历史故事,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尊重历史的情感。
3.学生在方法方面,合作探究、自主学习的能力有待提高。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引导他们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培养批判性思维和论述能力。
1.教学活动:教师设计一份关于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并立与元朝统一的练习题,内容包括选择题、简答题、论述题等。
2.学生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3.教师批改练习题,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共性问题进行讲解。
(五)总结归纳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统一的历史意义。
2.请学生撰写一篇关于元朝统一中国的论述文章,要求分析元朝统一的历史意义、影响以及对中国历史进程的贡献。文章结构要清晰,观点明确,论述充分。
3.教师推荐一本关于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并立与元朝统一的历史书籍,要求学生阅读并撰写一篇读后感,字数在800字左右。读后感要体现学生对历史事件的理解和思考,以及从中得到的启示。
3.创设情境:播放一段关于辽宋夏金时期的历史纪录片,让学生感受那个时代的风云变幻,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讲授新知
1.讲解辽宋夏金各民族政权的建立、发展及并立局面,分析其政治、经济、文化特点。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三单元第7课《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教案
第七课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导入图片导入,撒切尔夫人葬礼图师:大家认识她吗?生:师:是的,她就是四月八日才去世的铁娘子撒切尔夫人。
那么她为什么受到这么多人的敬仰呢?她在英国到底处于怎样的地位呢?生:第一任女性首相接着ppt展示撒切尔夫人与伊莉莎白二世的图片,进行对比。
问:她们俩究竟谁的权利更大一些呢?生:首相师:为什么会是这样呢?就让我们一起进入本课探索探索吧。
一寻求民主想一想:前面我们说英国首相的权利远远大于国王,那英国的政治制度到底是什么呢?生:君主立宪师:什么是君主立宪?有没有可以回答啊?生:师:君主立宪制是资本主义国家以世袭的君主为国家元首,君主权力按宪法规定受到一定限制的政权组织形式。
一套政治制度的形成,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必然有一个发展的过程。
那它是如何一步一步建立起来的呢?首先则是源自于英国的资产阶级革命呢?为什么会爆发革命呢?这就是我们要了解的英国君主立宪制建立的时代背景。
大家看课本一二自然段,分析其背景。
学生根据ppt上的提示内容,进行补充。
(ppt分别从政治上、经济上、导火线说那个方面) 师:导火线苏格兰人民起义国王征税未得到议会同意问题探究一:为什么国王征收新税必须要得到议会的同意呢?(提示:历史纵横)这是因为在很早以前,英国就建立了议会的制度,对国王的权利进行了一定的制约。
我们来看看这个表,这个表呢,表现了英国议会的产生和发展。
尽管议会对国王的权利有一定的制约,但是国王的权利仍然很大,甚至可以随意解散议会。
这样崛起的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权益便得不到保障,从而与国王的矛盾越来越尖锐,有压迫就有反抗。
在1637年的时候,苏格兰人民爆发起义,国王召开议会,征税,遭到议会拒绝最终稿爆发了大革命。
师: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可以三句话概括,那就是杀了一个王、逐了一个王、请了一个王。
大家看一下课本36页下面,看看这三个王分别是谁?生:查理一世詹姆士二世威廉三世Ppt展示资产阶级革命的过程图师:大家从这个过程图中,可以得出哪些结论啊?生:过程曲折反反复复师:因此寻求民主的道路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但是最终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还是战胜了守旧的封建君主与守旧贵族。
0072高一历史教案 3.2 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 5
第三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第2课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一、教学目标1.《课程标准》要求“说出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因此在学习过程中,要掌握1787年宪法制定的必要性和基本内容,理解“三权分立”、“权力制约与平衡”这些重要概念。
2.《课程标准》要求“说出联邦制的权力结构”,在学习过程中,要掌握美国政府权力的划分和归属,了解各自的运作和彼此的制约。
3.《课程标准》要求“比较美国总统制和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其实只要把握住这两种政体的特征,就不难比较了,同时还应理解英、美实行不同的政体是由它们的国情决定的。
二、重点难点【本课重点】:对美国1787年宪法中“分权与制衡”的理解与掌握【本课难点】:美国政治制度特点三、方法引领1.通过正确认识1787年宪法的进步性和局限性,培养把历史现象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分析和培养的能力。
2.1787年宪法的本质是本课的难点,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对1787年宪法内容的深刻理解,认识1787年宪法确定了美国实行资产阶级共和制,从根本上否定了封建专制制度,维护了资产阶级的利益。
3.比较美国总统制和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也是本课的难点,要回答这个问题,要从英、美两国历史进程比较。
比较是历史学习中的一个重要方法,同学们要有意识的培养自己这方面的能力,学会“异中求同”和“同中求异”。
四、教学设计A、导入新课:【复习导入】先回顾前一课英国政治制度的主要内容,接着以表格比较的形式展开对美国主要政治制度的学习。
简要如下:英国美国国体资产阶级专政资产阶级专政政体议会制君主立宪制总统制民主共和制单一制联邦制国家结构形式政党制度两党制两党制★国体亦称国家性质,即国家的阶级本质,即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
历史上主要有奴隶主阶级专政、地主阶级专政、资产阶级专政、无产阶级专政等国体。
我国的国体是人民民主专政,实质上即无产阶级专政;英、美等资本主义国家的国体是资产阶级专政。
广州市第113中学《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发展》word复习教案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三单元复习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教学反思)广州市第一一三中学许缨【教学对象】针对本校高一新生的存在问题:对如何学习历史、整理历史知识,以及如何答题,特别是材料分析题,缺乏相关知识与学习方法。
本课尝试给予一些方法和思路作为学习支架,帮助学生学习历史。
【设计理念】1、学法指导:运用历史比较法,引导学生纵横组织知识进行复习。
纵向了解认识西方民主法治政治制度发展简史,横向了解认识近代西方各国政治制度确立与发展的异同点,洞察时代特征和历史发展趋势。
2、材料教学:引导学生史论结合,论从史出。
结合材料,引导学生学习分析、比较方法,提炼信息,解答问题;引导学生举一反三,学习运用所学方法和知识分析解决历史问题。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A、通过师生讨论分析,理解认识17-19世纪英、美、法、德各国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基本特点B、运用历史比较法,引导学生进行横向和纵向复习,理解认识近代欧美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异同,以及与古希腊民主、古罗马法律的联系,洞察时代发展潮流(趋势)。
C、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历史材料,检查反馈所学知识和方法,学会举一反三,分析解决问题。
2、情感信念价值观:A、通过课堂学习和个人实践,学习根据历史启示和历史的发展规律来理解历史、观察现实、展望未来;B、通过分析美国制宪过程中的多元历史材料,认识人类对建构更完善政治体制的理性追求,领悟其中的政治智慧,获得历史启示。
【教学过程】略【实践反思】上课结束,本科组刘晖龙老师给我提出两个问题:一是确定主题,怎样实施?二是讲练结合,如何练习到位?刚好问到我的死穴。
重新看课堂实录,倾听老师们对我课堂的评述,发现本节课我的长处是教学理念较好,注意运用历史比较法引导学生学习,注意重要概念的解释与知识讲解;短处是教学实施尚不到位,讲练分离,结合材料进行方法的指导性训练不足,练习设计缺乏针对性与探究性,教学重难点的时间分配不够合理,导致有设计没效率。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三单元 第9课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扩展 教案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三单元第9课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扩展教案《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扩展》教学重点: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内容和德意志帝国宪法内容的分析、掌握教学难点:依照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对本节知识的理解把握上难度较大。
(1)“艰难的法兰西共和”的历史进程(2)对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的理解和在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中的体现(3)“德意志特色”的历史原因(4)对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的理解和在德意志帝国宪法中的体现。
教学过程:导入设计:在人类社会中,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经历了一个漫长而艰难的历史过程。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就证明了这一点。
通过前两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17世纪中后期,首先是在西欧的岛国英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这也成为西方民主政治的开端。
接着,18世纪中后期,地处北美的美国在摆脱殖民统治后确立了联邦制的共和政体。
那么,在封建势力较为强大的欧洲大陆,有两个重要的国家,一个是欧洲西部的法兰西,一个是欧洲中部的德意志,它们又有着怎样的政治制度,它们的制度又是如何确立起来的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来一起学习第九课——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扩展。
首先我们来看法兰西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
我们知道,要想建立一个新制度是非常不容易的,之前我们学习的英国和美国都是如此,而我们今天要讲的法国,它建立新制度的道路更是充满着艰辛与曲折,我们从这里的标题“艰难的法兰西共和之路”就可以感受得到。
下面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当时法国的一些背景。
我们知道,18世纪的法国是处于封建的波旁王朝的统治之下,是欧洲典型的君主专制国家。
当时法国的封建势力还十分强大,统治者竭力维护君主专制统治,这严重损害了资产阶级的利益,导致他们的强烈不满,一些资产阶级的思想家公开反对君主专制,抨击宗教神权,号召人民争取自由和民主。
封建专制统治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不断升级,最终导致了革命的爆发。
这场革命的思想基础是18世纪欧洲的启蒙运动,它批判专制主义和宗教愚昧,宣扬天赋(8)1870年,普法战争爆发,法国战败,法兰西第二帝国垮台,法国再次建立共和国,这就是法兰西第三共和国。
高一历史第三单元 从两汉到南北朝的分合 教案华东师大第二分册
诚西郊市崇武区沿街学校第三单元从两汉到南北朝的分合【单元内容分析】两汉到南北朝的历史将近800年〔公元前202——589年〕,其中两汉的统一长达400多年,而在魏晋南北朝的分裂时期中又表达出分分合合和分中有合的特色,并最终走向新的“大一统〞。
这一阶段的历史主要反映了:汉承秦制,革除前朝痹症,休养生息,国力有所增强。
在此根底上,汉武帝加强集权,使汉代声威远扬四方,成为当时世界上著名的强国之一。
光武帝削平群雄,把汉王朝从衰乱中挽救过来,重振国势。
然而以豪强地主为社会根底的地方权利日渐膨胀,最终演化为三国鼎立、南北长期对峙的分裂场面。
分分合合之中,区域经济的开展和民族交融的推进,为历史进程增添了新的动力,中国走向新的统一。
本单元涉及:第8课大一统帝国的重建西汉前后200多年,前期的60、70年,经过休养生息,经济恢复,社会安定。
本课从“汉承秦制〞、“布衣将相之局〞、“黄老思想与文景之治〞的三目中突出这一时代特色,一是表达汉承秦制的特色,即在革除前朝痹症之下实行中央集权体制;二是布衣将相之局是西汉建朝的一大特色,同时标志着世袭贵族主宰政治的时代根本完毕;三是突出西汉初期汲取秦亡的教训,采取清净无为、休养生息的政策,形成“文景之治〞,为西汉的强盛奠定了根底。
第9课汉武帝时代汉武帝时代为西汉的强盛时期,本课以“从‘无为’到‘有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西汉的盛世〞三目内容反映了这段历史。
汉武帝时代的强盛主要表如今:政治上形成“内朝〞、创设刺史、消除郡国,加强皇帝集权;思想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形成“儒表法里〞的统治思想;经济上兴隆的农业消费,处于当时世界前列;边疆上三打匈奴、开拓西域、管辖各疆,致使疆域辽阔,从而到达了“有为〞的统治,使西汉成为当时世界上强盛的国家之一。
第10课东汉的兴衰东汉是刘秀继王莽“新〞朝之后而重建的汉王朝,本课的“光武中兴〞和“东汉的衰败〞二目从一“兴〞一“衰〞中突出了东汉历史的特征。
高一历史全册教案
高一历史全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高一历史全册的教学内容和研究目标。
2. 熟悉历史学科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
3. 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历史思维能力。
4. 提高学生的历史知识和认知水平。
二、教学内容全册的历史教学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模块:1. 第一模块:古代人类文明的形成和发展2. 第二模块:中国古代的政治机构和社会制度3. 第三模块:中国古代社会的经济发展和文化变革4. 第四模块:世界古代文明交流与发展5. 第五模块:现代史和当代世界史每个模块将侧重于相关历史事件、人物和背景知识的介绍和分析,让学生能够全面了解中国和世界历史的发展过程。
三、教学方法和策略1. 多媒体教学:通过图片、音频和视频等多种媒体形式,生动展示历史事件和文化背景,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案例分析:选取有代表性的历史案例,引导学生深入分析和思考,培养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
3. 讨论和互动:组织小组讨论和班级活动,鼓励学生进行知识交流和思想碰撞,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4. 手工制作和展示:组织学生进行历史手工制作和展示活动,例如制作历史模型、画册和展板,促进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实践和应用。
5. 小组研究和报告:让学生自主选择研究课题,进行小组合作研究和报告,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和研究能力。
四、评估方式1. 课堂表现:包括学生对教师提问的回答、参与讨论和活动的积极程度等。
2. 作业和考试:通过书面作业和期末考试等方式,评估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小组研究报告:评估学生的独立研究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五、教学资源1. 教材:使用高中历史教材中的相关章节作为主要教学资源。
2. 多媒体设备:使用电脑、投影仪、音响等设备,播放历史相关的图片、音频和视频等内容。
3. 图书和资料:提供相关历史图书和资料供学生参考和借阅。
4. 实物展示:准备一些历史文物和实物,让学生亲身感受历史的魅力。
六、教学时序安排1. 第一学期:完成第一模块和第二模块的教学内容。
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上册第三单元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复习课教学设计
b.问答题:训练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事件、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c.分析题: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深入分析和思考能力。
4.拓展阅读:推荐学生阅读以下历史书籍或文章,拓展知识面,提高历史素养:
a.《中国古代历史地图集》
b.《辽宋夏金元史研究》
c.《元朝历史与文化的探讨》
4.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念,认识到历史的发展是有规律的,尊重各民族的历史文化,增强民族团结意识。
5.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深入学习,探索历史奥秘,提高历史学科素养。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特布置以下作业:
1.阅读教材:请学生深入阅读教材中关于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并立与元朝统一的相关内容,进一步理解各民族政权的基本情况、历史地位及元朝统一的意义。
2.阐述各民族政权之间的关系,分析其相互影Βιβλιοθήκη ,以及这种关系对我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3.系统介绍元朝的建立过程,讲解元朝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特点,以及元朝统一对我国历史的意义。
4.结合教材内容,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图片、视频等,直观展示历史事件、人物和地理环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
(三)学生小组讨论,500字
2.思考题:结合教材内容,思考以下问题,并尝试用自己的语言回答:
a.辽宋夏金时期,各民族政权之间的关系如何?这种关系对我国历史发展有哪些影响?
b.请分析元朝的政治、经济、文化特点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c.从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并立到元朝统一,这一历史过程中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历史经验?
3.课后习题:完成课后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题能力。重点关注以下题型:
4.地图题:让学生在地图上标出辽宋夏金各民族政权的地理位置,分析其地理环境对政权发展的影响。
高一历史统编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第一册《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三单元集体备课教案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第三单元集体备课《第 9课两宋的政治和军事》教学设计教学背景分析(一)教材分析本课共有 4个子目,“宋初中央集权的加强”“边防压力与财政危机”“王安石变法”“南宋的偏安”,每一个子目大致都是按照事件发生的背景,解决的措施以及措施产生的影响样的逻辑来安排的。
宋初中央集权的加强,有效预防了内部动乱,巩固了国家的统一和安定,强化了中央集权,但制度过于僵化,权力分割过细也影响了行政效率,产生了官员数量过多和费用吃紧等问题,其军事制度也导致了“将兵不相识”。
为了消除社会的动乱,范仲淹、王安石等展开了变法活动,但因触犯了官僚集团的既得利益,很快归于失败。
在金朝攻击之下,北宋灭亡,赵构定都临安,南宋建立,循弊偏安。
(二)学情分析高一阶段的学生经过初中的历史课程学习,已经具有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能够对历史事件进行初步的分析和理解,但由于其阅历尚浅,对重大历史事件的深刻意义和影响还不能很好的理解。
该阶段的学生处于认知发展的高峰期,其记忆力、理解力都得到了一定程度发展,对一些较抽象的历史概念能有相当程度的理解。
因此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理解繁杂的历史概念,激发学生对历史学习的热情。
教学目标1.熟练掌握宋初加强中央集权的具体措施,归纳其特点,并结合相关史料运用唯物史观分析对北宋社会带来的影响。
2.结合所学对北宋中期社会危机与王安石变法的关系作出历史解释,针对王安石变法的不同评价,说明史料运用的原则。
3.能够运用历史地图概述两宋时期与周边民族的关系,正确认识古代民族间交流的方式,增强对国家的认同感,认识国家统一的进步性。
教学重点和难点(一)教学重点宋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及其评价、宋代社会问题(二)教学难点宋代仁人志士的努力,家国情怀的涵养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一)教学资源历史图片历史地图文字材料多媒体(二)教学方法讲授法、史料研习、课堂讲授与教材阅读相结合板书设计第 9课两宋的政治和军事一、宋初中央集权的加强——防弊之政二、边防压力与财政危机——新弊渐生三、王安石变法——解弊之法四、南宋的偏安——循弊偏安课堂导入:展示五代十国图与北宋、辽、西夏地图两幅图片,通过观察两幅图片,指出不同时期版图形势发生的变化,并分析变化的原因。
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第7课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教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
第7课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知识纲要导引答题术语导学(1)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限制了国王的权力,保证了议会的权力,国王逐渐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起来。
(2)18世纪中期责任制内阁的形成和1832年议会选举制度的改革,使英国的君主立宪制进一步完善。
(3)君主立宪制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度,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促进资产阶级民主。
知识点一光荣革命1.背景:(1)经济方面:17世纪初,英国资本主义已有较大发展。
(2)政治方面:①国王詹姆士一世和查理一世都信奉“君权神授”,厉行专制,经常干涉工商业的生产经营。
②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要求限制王权,同国王展开斗争。
2.过程(1640~1688年):(1)爆发:1640年,英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议会最终胜利,处死国王查理一世。
(2)复辟:查理二世和詹姆士二世竭力恢复旧的统治秩序。
(3)光荣革命:1688年,英国议会邀请玛丽和威廉承袭王位,共同统治英国。
史称“光荣革命”。
光荣革命在英国历史上开启了一个长期稳定的时期,资产阶级巩固了自己的统治,不断扫除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为英国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条件。
知识点二议会权力的确立1.确立:1689年颁布《权利法案》。
(1)内容:以明确的法律条文,限制国王的权力,保证议会的立法权、财政权等权力。
(2)影响:①君权神授遭到否定,君主权力由法律赋予,受法律制约,议会不但掌握制定法律的权力,还可以监督政府和决定重大的经济政策。
②议会的权力日益超过国王的权力,国王开始逐渐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君主立宪制确立起来。
2.发展:1832年议会改革。
(1)原因:工业革命后,工业资产阶级兴起,要求获得更多的政治权利。
(2)影响:工业资产阶级加强了在议会中的作用,为工业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保障。
“光荣革命”只是为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提供了政治前提,但不是其确立的标志;《权利法案》的颁布,使国王的权力受到了法律的制约,成为君主立宪制确立的标志。
二、辛亥革命(教案)
高一历史第三单元二辛亥革命王柏林(09.3)【教材定位】辛亥革命是民主革命一部分,上承太平天国下启新民主主义革命,起着承上启下作用。
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次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君子专制政体,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同时对于必修《三三民主义》选项四《国父孙中山》的学习奠定一个基础。
【学情分析】教学进行到现在学生对于高中历史教学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适应,而且对于孙中山本人极其领导的辛亥革命学生在初中已经有所学习,有较扎实的基础知识。
当前关于辛亥革命的影视题材不少,学生有一定关注和了解,但相当一部分学生还分不清艺术创作与真实历史的界限,这是我们应该注意的。
高一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思维活跃,求知欲旺盛,参与积极性高。
但运用材料自主建构知识的能力较弱,对历史问题的分析方法比较欠缺。
【教学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兴中会与同盟会的成立;武昌起义;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临时约法;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的活动;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通过分析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兴起的背景和条件,培养学生从政治、经济、阶级等角度完整认识历史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历史材料设置问题,循循善诱,促使学生思考问题,探究问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辛亥革命进行中的复杂性和艰巨性,使学生认识到革命成果来之不易,应珍惜时间,勤奋学习。
辛亥革命推翻了在中国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帝制,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打开了中国社会进步的闸门,是20世纪初中国社会的一次巨变。
通过学习孙中山在辛亥革命时期的思想和表现,教育学生为实现祖国腾飞大业而努力学习。
【教学方法】结合以上的教材分析、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学三维目标和重难点,我将运用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结合小组讨论、分组发言,分阶段、分层次地解决问题;同时运用图示法、问题法、情境教学法、诱导法等多种教学法,进行教学【教学工具】多媒体【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武昌起义的爆发与全国革命形势的发展。
高中历史教案必修三教案(5篇)
高中历史教案必修三教案(5篇)高中历史教案必修三教案(5篇)历史随时产生,是人们在过去自由活动的如实记录。
作为一名历史老师,你知道如何制作一份吸引人的课件吗?下面是小编为你准备的高中历史教案必修三教案,快来借鉴一下并自己写一篇与我们分享吧!高中历史教案必修三教案(篇1)教学指导思想:新学期伊始,我校掀开了新的一页,我的人生也随之迈上了新的台阶。
新学期校长报告会上,校长饱满激情的讲话深深震动了我。
“培养具有中国灵魂、世界眼光的现代人”这一嘹亮的号角在我心间久久回荡。
秉承这一先进的教育理念,我对新学期的教学指导思想进行了思考与探索。
要培养这样的跨世纪人才,首先要求教师自身应该胸怀祖国,放眼世界。
高中历史新课程这一高中历史教育的实验田,对我们这一代教师来讲既是一个挑战,也是一个机遇。
只有认真研究,深入思考,努力实践才能赢得主动,取得事业和人生的双重进步。
在接下来的教学实践中,我将本着拓展教学思路、创新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技能、放宽教学视野的指导精神,积极摸索和总结教学规律,尽快提升学生在历史学习中的认知能力和求知兴趣,实现我校历史教学的新突破。
基本情况分析:一、教师自身状况分析:(一)教学优势:在历史教坛执掌教鞭的十几年,不仅使我积累了丰富的教学和管理经验,也锤炼了我精练、准确、具有感染力的课堂风格和认真负责的育人态度。
同时,十年来我对学生的心理状况和智力水平也有了一定的了解,使得我初步具备了因人施教的能力,对于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初步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和教学模式。
(二)教学劣势:我在教学方面存在的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在适应我校的教学方法和管理模式方面有一个过程,需要不断提高和揣二是需要尽快熟悉学生的思维和心理习惯。
二、学情分析:高二学生经过一年的学习,生活已基本适应,初步积累了一定的历史知识,且学习方法上有了改进,高二是高三提高和冲刺的积累阶段,必须引导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提升高二学生在历史认知上的层次,锻炼学生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让他们逐步掌握历史演进的规律,学会用联系和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所接触的历史,鼓励学生在“史韵流香”的论坛上畅所欲言,发表属于自己的历史论辩,拓宽他们的历史思维,为高三巩固提高打好基础。
0062高一历史教案 3.1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7
第三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第1课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一、教学目标1.《课程标准》要求“了解《权利法案》制定和责任内阁制形成的史实”,因此,在本课众多的史实中,要侧重对这两个基本史实的了解和掌握,尤其是对《权利法案》内容、君主立宪制、责任内阁制这些抽象但又重要的概念的把握。
2.《课程标准》要求“理解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君主立宪制作为资产阶级代议制的一种重要形式,在学习中,不仅要了解其特点,还应知道它的作用、意义和局限。
3.此外,还要适当了解英国议会的起源、光荣革命的经过、议会选举制度改革、两党制的演变等内容,因为在其它两个版本中都有所涉及。
二、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及特点【教学难点】:理解英国君主立宪制、议会民主制的特点。
三、方法引领1.通过对资产阶级一步步战胜封建主阶级过程的学习,学会运用辨证唯物主义关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观点观察、解释历史问题的能力。
2.从君主立宪制形成的漫长过程,可以认识到,一种新的社会制度的确立过程,具有曲折性和复杂性,但进步的事业终会取的胜利,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
3.在学习本课的过程中,同学们可以结合当今仍实行君主立宪制国家的政体,以形象的进行理解。
四、教学设计A、导入新课:【复习提问】古代罗马法是如何形成的?它有那些作用和影响?1、形成:习惯法(起源)——十二铜表法(发展)—公民法——万民法——《民法大全》(完成)。
2、作用和影响:维系统治;保护私有财产;是近代欧美国家立法和司法的基础;是反对封建制度,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有力武器。
【导入新课】前面我们刚跟大家复习了古代罗马法,在古代罗马法的影响当中其中有一条非常重要,那就是对欧美国家的影响。
那对欧美国家的影响到底体现在哪儿呢?它又是如何帮助欧美国家反对封建制度,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呢?下面就让我们把目光由罗马帝国转向欧美大陆,学习第一课《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历史必修一学案专题三第一课太平天国运动
惠阳中山中学高一历史导学案第三单元: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第一课太平天国运动教学案编写:黄春花审核:黄春花【课标要求】: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认识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与局限性。
【重点难点】重点:《天朝田制度》难点:农民阶级运动失败原因分析【课前预习案】――――边学边做一、金田起义到定都天京1、思考: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原因有哪些?根本原因是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还是清朝腐败的封建统治和剥削?为什么?2、洪秀全组织、发动起义的准备工作-----创立拜上帝会(1)拜上帝会有什么特点?为什么会有这一特点?(2)拜上帝会与西方基督教之间是怎样的关系?(3)合作探究:从拜上帝会的特点及与西方基督教之间的关系得出什么结论性认识?(3)从金田起义到定都天京(1)填表4、太平天国的全盛时期(1)填表太平天国的军事全盛(2)、«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一)«天朝田亩制度»(1)填表«天朝田亩制度»的内容【预习练习】1.太平军初建政权的地点是()A.桂平B.永安C.长沙D.南京2.太平天国东征的主要目的是()A.推翻清朝统治B.巩固都城天京C.切断清朝财源D.扩大控制面积3.下列省份不属于太平军主要活动地区的是()A.广东B.江西C.浙江D.安徽【课堂合作探究】1、永安建制体现了农民阶级的什么局限性?产生了什么影响?2、北伐与西征、东征的关系?3、①为什么说«天朝田亩制度»的颁布标志着几千年来农民战争的最高峰?②«天朝田亩制度»为什么不能实施?2、«资政新篇»(1)填表«资政新篇»(2)合作探究:①结合«资政新篇»带有浓厚的资本主义色彩?②«资政新篇»未能实施的原因有哪些?根本原因是什么?③有人说«资政新篇»是对«天朝田亩制度»继承与发展?你是否同意这一观点?为什么?(三)、从天京事变到天京陷落1、天京事变---太平天国有鼎盛走向衰微的转折点(二)天京事变的过程:(三)原因、结果和影响合作探究:天京事变发生的原因有哪些?直接原因?根本原因?2、太平天国后期的防御战思考:太平天国面临的敌人有哪些?结果怎样?3、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时间、标志、原因合作探究: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有哪些?有人认为是由于太平天国领导集团犯了许多严重的错误;有人则认为是由于敌我力量悬殊所致,试谈谈你对这一问题的看法?4、太平天国运动的意义与教训合作探究:(1)为什么说太平天国运动是一场农民阶级的反封建反侵略斗争?(2)太平天国运动与以往的农民斗争相比有什么新特点?(3)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留给我们哪些惨重的教训?从中我们得出什么结论?小组讨论: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和局限性是什么?【课堂检测】4.杨秀清在《谕英使文翰》中说:“尔海外英民,不远千里而来归顺我朝,不仅天朝将士兵卒踊跃欢迎,即上天之天父、天兄亦当嘉汝忠义也。
人教版高一历史教案全册5篇
人教版高一历史教案全册5篇教案中对每个课题或每个课时的教学内容,教学步骤的安排,教学方法的选择,板书设计,教具或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各个教学步骤教学环节的时间分配等等,都要经过周密考虑,精心设计而确定下来,体现着很强的计划性。
感谢您的阅读,以下是小编带来的人教版高一历史教案全册内容,希望能帮助到您!人教版高一历史教案全册1教学目标1.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有:洋务派和顽固派的出现及争论;洋务运动兴起的时间、目的、代表人物、主要活动;洋务运动失败原因;评价洋务运动2.⑴通过学习洋务派发动洋务运动的目的、洋务派的活动,使学生认识到洋务运动是地主阶级在外国资本主义侵华加剧的情况下进行的一场自救运动,虽以失败而告终,但它引进了近代生产方式,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⑵通过分析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使学生认识到不彻底变革封建制度中国是无法走上独立富强之路的;列强不愿见一个强大的中国,对中国的自救运动只会起消极作用。
3.⑴通过对洋务派和顽固派争论的分析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洋务派和顽固派观念上的异同与时代变革的关系,从而对学生进行发展地看待事物的教育。
⑵通过对洋务运动的评价,使学生科学地认识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的积极与消极作用,从而对学生进行辨证地看待历史事物的教育。
教学建议教材地位分析19世纪60-90年代的洋务运动,是地主阶级洋务派以“自强”、“求富”为旗号进行的一场自救运动。
它引进了西方国家的近代生产方式,培养了一批技术人员,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也对外国经济势力的入侵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但是,由于洋务运动并没有从根本是变革封建制度,而且存在着各种消极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受洋人的控制,最终以失败而告终。
虽然这次自救运动失败了,但是因它而产生的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无产阶级和受过近代西方教育的人才为接下来的中国革命奠定了基础。
重点分析洋务运动的兴起和发展是本课重点。
洋务运动是晚清统治阶级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而进行的一场自救运动,对近代中国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教案6(高一历史)
【教学目标】
目力
知识与能
标
内
识记 理解
运用
容
掌握
“光 “光荣
荣革 革命”
命” 的基本
史实
理解君
主立宪
议会 权力 的确
定
《权利 法案》 的制定 等基本 史实
制的含 义和英 国资本 阶级君 主立宪 制的特
提高阅读 和通过多 途径获取 历史信息
情感态度价值观
根据英国君主立宪
情 景 再 制度确立的基本史
现 分 析 实,认识民主与专制
材料
斗争的复杂性和曲
折性
培养历史唯物主义
历史观,客观历史地
相关材 料的分 析、比 较、归 纳、概括
看待英国君主立宪 制度的建立。 认识人 类社会发展的统一 性和多样性, 理解和 尊重世界各地区、 各 国、各民族的文化传
三.责任制内阁的形成
第3页 共5页
英国君主立宪制度下的主要政体形式是以议会内阁制为核心 ,那么什么是内阁 制?它的主要内容及其特点是说明
内阁制 :阅读 P38 页正文,指出内阁制是 17 世纪英国革命的间接产物。国王 召集咨询会议本是英国的传统,革命后内阁作为国王的私人会议的成份减少了, 而从议会多数党领袖中来遴选内阁成员也渐成惯例。 沃尔波尔就成了英国历史上 第一位的首相。内阁制是内阁总揽国家行政权力并对议会负责的政体形式。由于 内阁制政府具有对议会全权负责的特征,故又称责任内阁制、议会内阁制。
请同学结合材料概括英国责任 内阁制的特点 。 责任内阁制为在下院大选中获胜的多数党领袖首相负责组成,责任内阁制对 议会和首相负责;首相是国家政治生活的最高决策者和领导者;
教科版高一历史教案全集(必修一)
教科版高一历史教案全集(必修一)目录1. 单元一:认识历史2. 单元二:夏商周时期的政治和文化3. 单元三: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和文化4. 单元四:秦汉时期的政治和文化5. 单元五: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和文化单元一:认识历史课时一:历史的定义和研究方法研究目标:- 掌握历史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 了解历史的定义和历史学的发展历程;- 能够运用历史学的方法来分析和理解历史事件。
教学内容:1. 历史的定义和研究方法- 历史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 历史研究的基本方法2. 历史学的发展历程- 古代历史学的发展- 近代历史学的发展教学步骤:1. 导入:引入历史学的概念和作用,激发学生对历史学的兴趣。
2. 呈现:介绍历史的定义和研究方法,让学生了解历史学的基本概念。
3. 分析:探讨历史研究的方法和技巧,让学生明白如何分析历史事件。
4. 练:给学生一些历史研究的实例,让他们运用历史学的方法进行分析。
5. 总结:总结历史学的发展历程,让学生了解历史学的演变过程。
6. 延伸:引导学生思考历史学对个人和社会的意义,展开讨论。
教学资源:- 教科版高一历史教材《必修一》- 多媒体教具、图片、录像等教学评价:- 视频观摩和讨论- 小组讨论和展示- 课堂练和作业单元二:夏商周时期的政治和文化...(类似地,介绍其他单元的教学内容、步骤、资源和评价)单元三: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和文化...单元四:秦汉时期的政治和文化...单元五: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和文化...以上为教科版高一历史教案全集(必修一)的目录和部分内容。
每个单元具体内容详见教材。
高一历史 历史上的改革—北魏孝文帝改革教案
城东蜊市阳光实验学校第三单元北魏
孝文帝改革
课标内容要求:
〔1〕理解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
〔2〕归纳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内容。
〔3〕讨论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作用。
知识要点:
一、背景:
1、东晋时建代国,拓跋珪建魏,统一黄河流域
影响:社会安定,经济恢复,推动了畜牧经济向农业经济的转变,国家机构日益完备,民族交融
2、鲜卑文明与汉文明冲突,社会矛盾锋利,改革迫在眉睫
宗主督护制,豪强地主隐瞒人口,逃避赋税、徭役
广阔农民赋税赋税负担沉重,农民起义不断
民族矛盾激化,北魏统治者未处理好民族关系,激化矛盾
3、冯太后与孝文帝注重汉化,改革条件具备
二、改革内容:
1、创新制:制定俸禄制、推行均田制、设立三长制、推行租调制
2、迁都:目的——强化中原统治、避开鲜卑族旧权利;原都城偏穷、交通不便、不如;北受柔然威胁、南为经略中原
3、移风易俗:汉服、汉话、汉姓、通汉婚、改汉籍
三、评价:促进民族大交融
1、经济的复苏和繁荣
农业经济的恢复与开展手工业经济的开展商业的开展
2、政权封建化的加速
尊儒崇经,兴办恢复汉族礼乐制度采纳汉族封建统治制度3、民族的交流与交融
鲜卑游牧民族的农耕化汉族人民生活的鲜卑化。
高一历史第三单元教案
高一历史第三单元教案设计:本课是近现代历史开篇,英国一系列制度创新为人类政治文明做出了重大贡献,学习本课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
课标要求为了解《权利法案》制定和责任制内阁形成的史实,理解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所以在教学中应当注意把握本课主线君主立宪政体历程,感受制度创立的艰辛。
设计中应当注意线索贯穿、重点突出。
学习目标/重点:1.了解议会形成的历程以及在发展进程中的转变和巨大作用。
2.通过史料教学和情境创设引导学生分析《权利法案》和君主立宪制度内涵,感受资产阶级代议制度是人类政治文明史上的重大进步。
教学难点:1.重点:《权利法案》、君主立宪制特点.2.难点:君主立宪制特点.单元课时分配: 1.第一课2个课时2.第二课1个课时教学课程(模板一)第一课教学环节导案/学案达标测验/随堂测试学生提问备注一.引入新课(2分钟)本课概念较多,难度较大,学生学习起来相对枯燥,教师在设计中注重情境鸦片战争与中英《南京条约》;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与《辛丑条约》1、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资本主义强国的是:英国;2、鸦片战争的原因:(根本原因、直接原因)根本原因:英国发动鸦第二课考点重点: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难点:秦朝创建中央集权制度的作用和影响1、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2、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1)皇帝制度:①“皇帝”称号的由来②皇帝制度:皇帝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③皇帝制度的核心内容:皇权至上、皇帝独裁的创设,吸引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片战争的根本目的在于把中国变成其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英国决意打开中国市场)直接原因:林则徐的虎门销烟3、第一次鸦片战争发生于:1840年到1842年;4、第一次鸦片战争时,中国人民自发反侵略典型事例是:三元里人民反侵略斗争;5、近代中国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中英《南京条约》,6、《南京条约》中“五口通商”“关税协定”等反映了英国发动侵华战争的根本目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历史第三单元教案设计
:
本课是近现代历史开篇,英国一系列制度创新为人类政治文明做出了重大贡献,学习本课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
课标要求为了解《权利法案》制定和责任制内阁形成的史实,理解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所以在教学中应当注意把握本课主线君主立宪政体历程,感受制度创立的艰辛。
设计中应当注意线索贯穿、重点突出。
学习目标/重点:
1.了解议会形成的历程以及在发展进程中的转变和巨大作用。
2.通过史料教学和情境创设引导学生分析《权利法案》和君主立宪制
度内涵,感受资产阶级代议制度是人类政治文明史上的重大进步。
教学难点:
1.重点:《权利法案》、君主立宪制特点.
2.难点:君主立宪制特点.
单元课时分配:
1.第一课2个课时
2.第二课1个课时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三单元复习提纲
(一)、前提: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1640~1688年) 1、原因: 2、完成:1688年“ ”,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
(二)、确立:1689年的《 》
1、内容:限制国王的权利,保证议会的立法权、财政权等权力。
2、意义:该宪法使封建时代的君权神授遭到否定,君主权力由 法律赋予,受到法律严格制约, 的权力得以保障, 标志着英国的 制确立起来。
(三)、内容:
1、国王:国王作为国家元首,是国家统一的象征,处于 “ ”地位;同时,也是英联邦首脑,起着维系英联 邦的纽带作用;
2、议会:国家权力中心,国家的最高 机关。
议会掌握 的权力、 和决定重大的经济政策 的权力。
产生:国王任命在议会大选中获胜的多数党领袖为首相 职能:掌握国家的 大权和 权 3、首相:(英国第一位首相是 )
4、内阁:内阁首脑是首相。
内阁成员集体负责,与首相共进退, 内阁及首相对 负责,体现 原则。
(四)、特点:①议会权力至上,是国家权力中心;②国王是国家 元首,是国家统一的象征,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
(五)、作用及影响:
1、君主立宪制为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2、有利于避免暴力冲突,稳定社会秩序;(各派可通过议会竞争 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如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工业资产阶级获 得更多席位。
)
3、使英国走上资产阶级政治民主化的道路;
4、为其他国家树立了一种政体模式。
一、美国1787年宪法 (一)、建立原因和条件:
1、前提条件:美国独立战争的胜利
2、主要原因:独立之初的美国的邦联制使形势很严峻(中央权力 较弱,各州的权力很大,有权征兵、征税和发行货币,财政政策 更是各行其是。
邦联制使美国政治、经济、文化、外交受阻。
)
3、理论来源: 受启蒙思想家 的“三权分立”学说
的影响
(二)、制定:1787年在 召开 制定了
1787年宪法。
(三)、内容:
1、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实行 制 A.联邦政府拥有 、 、 、 大权,
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B.地方有一定的自治权,避免过度集权,有利于发挥地方积极性, 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2、国家权力的分配
(1)、立法权—— 行使 ①国会实行两院制
: 每州2名,任期 年,每两年改选1/3 : 按各州人口比例由选民直接选出 ②国会通过的法案,须经 批准后才生效
③国会除有立法大权外,还拥有 权和 权, 参议院有对总统 和 的审批权 (2)、行政权—— 行使
①总统由选民 产生,任期 年
②总统是 、 和 ③总统可任命政府官员和大法官,但须经 同意 ④总统可对国会通过的法律行 权 (3)、司法权—— 行使
①最高法院法官由 任命,但须经 批准 ②最高法院拥有 权,并有权 (四)、原则:1787年宪法体现了 原则 (五)、评价: 1、积极意义:
①1787年宪法是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 ,奠定了美国政治制度的法律基础,并对以后资本主义国家制度的建立起到示范作用;
②加强了国家的权力,又体现了分权与制衡原则,保障了资产阶级民主制度;
③地方自治权与中央政权形成和谐统一的关系,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④维护了独立战争的重大成就,使政府建立在民主原则的基础上,带来美国长期稳定。
2、局限性:
①没有真正解决人权问题,承认 的存在,留有种族歧视的烙印;
②妇女地位低下,印第安人、黑人无选举权。
(六)、实践:
1789年, 当选为美国第一任总统。
他两届任满后,坚持不再参选,开启了美国总统任期一般不超过 届的先例。
二、两党制的形成与发展
1、美国“两党”主要指: (象征物: ); (象征物: )
他们的性质都是: 2、两党对峙格局最终形成的时期是: 3、美国总统共和制的一大特色是:
(一)法国的资产阶级共和制
1、艰难的法兰西共和之路(了解) 1789年,法国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 1792---1804年,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1804—1814年, ; 1815—1830年,波旁王朝复辟; 1830---1848年,七月王朝;
1848—1852年,法兰西第二共和国; 1852—1871年,法兰西第二帝国; 1871年以后, 。
结论:法兰西历史的发展进程,就是 与 斗争,最终确立 体制的过程,揭示了人类每一步的前进 都冲满着矛盾和斗争。
2、法国共和政体
(1)、确立:1875年 通过了《 》,标志着法国确立了资产阶级共和政体。
(2)、内容:
宪法规定立法权属于 ,它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众议院议员由成年男子 ,任期四年;参议院议员由 产生,任期九年,每三年改选其中的三分之一。
参议院有权否决 。
宪法规定国家的行政权由 掌握,总统由 选出,任期 年,可连选连任。
总统是 和 ,有权任命 、 和实行 ;经参议院同意有权 。
(3)、作用:资产阶级共和政体的最终确立和巩固,为法国工业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德意志帝国的君主立宪制——不彻底和不完善的代议制 1、前提:德国统一大业的完成
①原因:19世纪中期,德意志 状态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②概括:普鲁士首相 提出“ ”政策,通过三次王朝战争,于 年完成统一,建立了 。
2、确立:1871年颁布《 》,标志着德国君主立宪政体确立了。
3、内容:① 掌握国家大权,是国家元首和军队统帅,有权任免官员、召集和解散议会和决定对外政策等。
②宰相主持内阁工作,由 任命而不是议会选举产生,任期由 决定并对其负责。
③议会是 机构,由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组成。
联邦议会由各邦的代表组成。
帝国议会由成年男子选举产生,作用 , 它通过的法案必须得到 和 的批准才能生效 4、影响:
①积极意义:国家统一和君主立宪政体的确立,推动德国的资本主义发展,很快跻身于资本主义强国之列; ②消极影响(特点):德国的代议制 ,保留了大量的 ,使德国逐渐走上军事侵略道路。
现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代议制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