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融入金融管理专业课程教学的思路
金融学课程思政建设策略
金融学课程思政建设策略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教师逐渐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解放出来,不断探索和研究新的教学方法。
与其他科目相比,金融学课程的综合运用能力较强,因此该课程的学生人数较多,在实践过程中该课程的影响力也相对强。
由于对财经管理知识的憧憬和渴求,在学习过程中,金融学成为了受学生欢迎的学科。
目前,我国金融学课程情况的研究还处于初步阶段,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需要调查不足,继续完善。
本文论述了金融过程中的思想政治建设。
关键词:课程思政;专业课程;策略引言高职金融专业在教学期间引入思政教育,发挥课堂的主要渠道功能,夯实学生金融专业的同时,应用思政教育要素及学生的正确指南,深入挖掘专业课程中有关思政教育的要素,从学生角度考虑,创新思政教学模式,完成对现代人才的教育任务、学生的学识修养和约翰逊的专业能力。
1在财务管理专业实施的必要性1.1金融管理专业领域的职业要求作为实现中国伟大复兴梦想的新生力量,青年学生的价值取向非常重要,甚至决定了整个未来社会的价值取向。
对处于价值形成阶段的年轻学生来说,强有力的价值度将指导他们做出正确的价值选择,通过他们的思想和素质,以正确的立场和思维方式审查问题。
是实现价值映射,在专业过程中充分发现思想成分,使思想教育渗透到整个教育过程中,使学生完成三观形状,在生命体验中达到自己的综合素养。
1.2帮助学生提前了解社会在金融专业课程中开展课程情况,可以通过思政教育使学生在高职阶段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防止学生在学习专业内容的同时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个人品德,防止学生获得在职专业知识而进入社会。
容易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产生错误的发展观念。
金融专业要开展课程,通过思政教育要素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指导,金融管理专业教师目前需要积极的学习课程,思政教育内容要挖掘思政教育的价值要素、创新的教学方法。
在这种情况下,要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安排学生踏入社会。
教师在教学中引入了思政教育要素、学生的认知水平和道德素质。
专业课“课程思政”教学下思政考核方式改革思路分析-以《金融基础》课程为例
专业课“课程思政”教学下思政考核方式改革思路分析-以《金融基础》课程为例内容摘要:课程思政教学已经成为高校教师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重点工作,强调专业教学内容与思政元素的有机融合。
传统教学考核主要针对专业教学内容,而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后则需要增加思政考核。
本文对专业课的思政考核状况进行分析,并以《金融基础》课程为例提出了思政考核方式的改革思路。
关键词:课程思政思政考核改革思路作者简介:杨继玲,工作于天津滨海职业学院,副教授,主要进行金融专业课程改革研究。
2016年12月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明确提出:“所有课堂都有育人功能。
不能把思想政治工作只当作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事,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
自此开始至今,课程思政教学已经成为高校教师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重点工作。
本文在分析思政考核实际状况基础上,以《金融基础》课程为例展开分析专业课“课程思政”教学下思政考核方式的改革思路。
一、专业课思政考核工作的实际状况分析(一)专业课思政考核评价具有必要性2020年《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明确,必须“将课程思政融入课堂教学建设全过程”。
这就意味着专业课的“课程思政”不能仅仅体现在教学内容中,也要体现在教学结果的考核评价中。
因此,思政教学必须进入专业课程考核环节之中,即在考核学生专业基础知识、职业技能的同时,也要从思想政治素质、道德品行角度对学生有所考核。
思政要素进入课程考核,使思政教育不只是老师在“教”、在“要求”,而是推动学生自我监督管理,潜移默化形成习惯,更加有效引导学生根植正确理想信念、树立正确价值观。
(二)专业课思政考核存在难度在思政课程和各门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系统整体化的教学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或专业知识技能的教学,教育教学效果具有直接性,起到显性教育作用。
这类课程通过理论知识考试成绩、技能操作完成程度等方式开展考核,容易量化打分得到考核结果。
但是,目前专业课的课程思政教学属于一种“隐性教育”,它强调把思政内容“因势利导、顺势而为”的融入专业内容,教育效果强调无形,如盐入水。
浅谈金融学课程思政
浅谈金融学课程思政
金融学是重要的经济学分支,其中最为关键的是涉及金融学课程的思政内容。
近年来,思政的重要性越来越重视,金融学课程思政的内容也随之而变化。
本文从实践、教学理念、对待学生等几个方面来论述金融学课程思政的内容,以此来指导金融学的教学活动。
一、实践
金融学课程思政的实践意味着将学习内容作为实际单位应用的
实践基础,开展金融学实践教学,使学生掌握金融学相关的实际操作能力及知识结构。
在课堂上,教师要让学生参与金融学的实践,借助实际活动的实践锻炼,同时配合实际活动引出金融学的专业知识,从而提高金融学的学习效率。
二、教学理念
教学理念是金融学课程思政重中之重。
金融学课程思政教学理念不仅仅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理论知识,还要教导学生解决实际和理论上的问题,以更新的视角来审视金融市场发展,结合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学生在日常学习中获得更多的创新经验。
三、对待学生
金融学课程思政的最重要的一点在于,金融学的教学要让学生懂得敬畏,既要认真敬畏金融学的知识精髓,又要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学生潜心钻研,运用自己所学,独辟蹊径,积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使得金融学课程思政的实施更加有效。
综上所述,金融学课程思政不仅仅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理论知识,
还要求学生在实践中积累创新的实践经验,让学生懂得敬畏金融学的知识,赋予学生更多的发挥空间。
推动金融学的实践教学的积极性,给学生更多的创新机会,从而让金融学的思政模式更加具有内涵和实效。
思政元素融入经济学课程教学探索
思政元素融入经济学课程教学探索随着社会不断发展,教育也在不断更新,随之而来的是对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的不断探索与改进。
思想政治课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其在经济学课程中的融入也备受关注。
在以往的教学中,往往将思政课和专业课割裂开来,导致学生对思政课的认识和理解程度不够,而经济学课程本身又存在着一定的思想政治因素。
将思政元素融入经济学课程教学成为了当前的一项重要探索。
一方面,思政元素的融入可以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在经济学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正确看待金钱、如何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如何正确对待社会责任等问题,从而引导学生在学习经济学的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
通过经济学的课程教学,可以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承担社会责任,注重自律,树立正确的人生导向。
思政元素的融入也有助于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
经济学课程本身就是一门涉及较广泛的综合性学科,融入思政元素可以进一步增强学生对社会、经济和政治等方面的综合素养。
通过思政元素的引入,可以引导学生主动了解国家的政策法规、掌握国情民情,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念和法治观念,从而使学生的综合素养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针对不同的经济学知识点,有针对性地引入思政元素。
在讲解市场经济理论时,可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市场经济对社会的作用和影响,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之间的关系;在讲解生产资料所有制的转变时,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企业与员工之间的利益关系、企业与社会之间的责任关系等问题。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使经济学课程更具有思政性,更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增强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
除了在课堂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还可以通过探索学生实践活动的形式,进一步增强思政元素在经济学课程中的体现。
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如“走进企业”、“参与社区服务”等活动,从而使学生通过实践更加深入地了解到企业的社会责任、社会的运作机制等内容,进一步增强了学生的综合素养和思政素质。
“课程思政”指导下的金融专业教学案例设计探索
“课程思政”指导下的金融专业教学案例设计探索发布时间:2022-08-15T08:43:37.998Z 来源:《时代教育》2022年7期作者:薛薇[导读] 案例内容直接影响到思政教育实施效果,如何结合思政教育进行教学案例设计需要进一步研究.薛薇重庆工商大学 400067摘要:案例内容直接影响到思政教育实施效果,如何结合思政教育进行教学案例设计需要进一步研究. 针对课程思政背景下的教学案例设计的现状,首先分析金融专业课题教学案例设计的特色。
通过理论分析和教学实践,以思政教育内容的内化为目标,提出了教学案例设计的基本原则. 最后以利率市场化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两个案例为例,介绍了基本原则在教学案例设计中的应用,并结合实施过程说明了案例设计原则的有效性.关键词:课程思政;金融专业;案例设计一、引言在新时代大数据环境下,我国社会正在经历多元化发展,海量信息会影响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也应该表现出新形态。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要坚持立德树人,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书育人全过程”。
课程思政指以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的形式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
课程思政的主要形式是将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知识、价值观和精神追求等思政元素融入每一门课程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想及行为[1]。
在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专业课课堂教学过程本身就是育人最主要的过程,也是教书育人最重要的途径;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是育人的基本实现形式,也是学校最具效能的实现形式[2]。
金融学的专业课程教学应该以中国现实金融发展的历程与经历,尤其是改革开发以来所积累的中国金融发展中的典型事件及其所蕴含的思政教育元素,应该将专业知识点与这些思政元素相结合。
二、案例教学的目标(一)专业目标培养信念执着、品德优良、基础扎实、知识面广、富有社会责任感、创新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深厚的金融基础理论知识、较强的从事金融业务工作能力,具有较强的市场经济意识和社会适应能力,能够胜任各类金融机构等领域的应用型、复合型金融人才。
课程思政在国际金融教学中的实施现状及策略
《课程思政在国际金融教学中的实施现状及策略》2023-10-30contents •引言•课程思政概述•实施现状分析•策略探讨•案例分析•研究结论与展望目录01引言背景意义研究背景与意义研究目的与方法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课程思政在国际金融教学中的实施现状及其策略,以期为该领域的教学改革提供参考和借鉴。
方法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分析、问卷调查、访谈和案例分析等方法,对课程思政在国际金融教学中的实施情况进行全面调研和分析。
研究内容本研究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课程思政在国际金融教学中的实施现状;(2)课程思政在国际金融教学中的策略分析;(3)课程思政在国际金融教学中的实践案例分享;(4)课程思政在国际金融教学中的展望与建议。
研究结构本研究将按照以下结构展开:(1)引言;(2)文献综述;(3)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4)实证分析;(5)结论与建议;(6)参考文献。
研究内容与结构02课程思政概述课程思政的定义与内涵课程思政的发展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重视课程思政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目前,课程思政已经成为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各类高校纷纷开展课程思政建设,探索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专业课程的教学方式和方法。
课程思政的发展历程与现状VS课程思政在国际金融教学中的重要性国际金融课程是高校财经类专业的重要课程,其教学目标不仅是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将课程思政融入国际金融教学,有助于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国际金融市场的规律和风险,增强学生的国际竞争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社会责任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03实施现状分析03调查方法实施现状调查设计01调查范围02调查对象实施现状数据收集与分析数据收集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收集关于国际金融课程思政教育实施的相关数据和信息。
分析方法采用定量和定性分析方法,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深入挖掘和分析。
金融学课程中如何融入课程思政
金融学课程中如何融入课程思政摘要:金融学课程作为经济学类专业的基础核心课,融入思政元素,打造金融学课程思政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当前金融学课程思政建设还存在着教学内容滞后、教学手段和方法落后以及授课教师思政能力水平有待提升等问题,通过研究发现可以从加强金融学课程思政教学团队建设、深入挖掘金融学课程思政元素、创新金融学课程思政教学方法和手段等三个方面进行探索和实践。
关键词:金融学;课程思政;立德树人一、金融学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意义有助于培养既有专业技能又有职业素养的金融人才金融学课程主要介绍关于金融的知识,包括货币、信用、金融机构、金融市场、金融政策和金融风险等内容,这是从事金融行业所必备的知识,学好金融学有助于提高学生从事金融行业的相关技能。
金融业是高风险行业,同时金融行业也存在着巨大的利益诱惑,金融从业者如果没有较高的道德素养和意志品质,则存在较大概率出现违法犯罪行为,例如银行工作人员利用银行业在地位、业务和资金配置方面所具有的优势展开寻租行为,进行违规放贷、违规开展理财业务和套取高额资金进行高利转贷等。
而对这些从业者在其学生生涯阶段就进行思政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职业素养也就势在必行。
有助于将金融学课程思政的经验应用到其他课程之中当前对课程思政研究还处在初始阶段,需要更多的研究成果。
金融学作为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是学习金融风险管理、公司金融、金融伦理学和金融经济学等课程的基础,因此很有必要研究金融学的课程思政实践路径,进而把思政元素较好地融入金融学的课程之中,这能够为其他金融类相关的课程融入思政元素提供路径和经验,同时也可以把相关经验应用到其他经济类课程之上。
二、当前金融学课程思政建设存在的问题金融学课程教学内容方面金融学是一门紧跟时代和时事的课程,需要授课教师不断融入新内容。
进入21世纪以来,金融行业变化巨大,特别是大数据、云技术、互联网等推动金融业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这些变化需要反映到课堂之中。
课程思政融入衍生金融工具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教师可以尝试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如案例分析、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提 高教学效果。
05 实践成果与效果 评估
实践成果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通过将思政内容融入衍生金融工具教学,学生不仅学习了专业知识,还增强了团队协作、沟通表达、 逻辑思维等非专业技能,提高了综合素质。
研究目的与方法
要点一
目的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索课程思政融入衍生金融工具教 学的最佳实践方法,以提高金融人才的职业道德和责任 意识。具体包括:1)分析课程思政在衍生金融工具教 学中的作用和价值;2)提出课程思政融入衍生金融工 具教学的具体方法和策略;3)通过实践验证课程思政 融入衍生金融工具教学的效果。
02
03
实践环节强化
加强与金融机构合作,建立实践教学 基地,让学生在实践中更好地应用所 学知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07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1
标题:课程思政融入衍生金融工具教 学的探索与实践
作者:张三,李四
THANKS
感谢观看
提升教学质量
课程思政的融入使衍生金融工具的教学内容更加丰富,教学方法更加多样,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 热情,从而提高了教学质量。
效果评估:如问卷调查、学生成绩分析等
问卷调查
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课程思政融入衍 生金融工具教学的接受程度和满意度,以 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感受和反馈,为后 续的教学改进提供参考。
衍生金融工具教学的内容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与课程思政的融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和创新意识。
通过将课程思政融入衍生金融工具教学,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风险意识,提高职 业道德素养。
《金融学》课程思政教学设计
《金融学》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掌握金融学核心概念和基本理论。
理解金融市场的结构、功能和运作机制。
2. 过程与方法:学会运用金融学知识分析经济现象和金融问题。
培养金融风险管理和投资决策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正确的金钱观、财富观和金融风险意识。
培养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
二、教学内容1. 金融基础知识:货币、信用、金融市场与金融机构等。
2. 宏微观金融分析:货币政策、金融市场运行与金融监管等。
3. 金融工具与投资决策:股票、债券、基金、衍生品等。
三、思政元素融入1. 国家金融安全与稳定发展:强调金融市场的稳定运行对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性。
分析历次金融危机对国家经济的影响,增强学生的国家经济安全意识。
2. 社会责任感与职业道德:通过案例讨论金融从业人员应具备的职业道德。
引导学生理解金融行业的社会责任,强调诚信经营的重要性。
3. 法治精神与金融监管:介绍金融法律法规,强化学生的法治意识。
讨论金融监管的必要性和措施,培养学生的规范意识。
4. 创新精神与金融科技:鼓励学生关注金融科技的发展,培养创新思维。
探讨金融科技如何推动金融行业的变革与进步。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案例教学:结合国内外金融市场案例,分析金融理论和实践的结合点。
2. 课堂讨论与辩论:鼓励学生就金融热点问题进行讨论和辩论,培养批判性思维。
3. 小组合作与项目研究:分组进行金融课题研究,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问题解决能力。
4. 多媒体与网络资源:利用现代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
五、课程评价与反馈1. 知识测试与技能考核:通过闭卷考试、开卷考试、实践操作等多种方式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2. 思政表现评价:观察并记录学生在课堂讨论、小组合作等环节中的思政表现,如社会责任感、职业道德等方面的体现。
3. 教学反馈与调整:定期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针对问题进行教学内容和方法的调整与优化。
同时,教师也应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跟踪与指导,确保教学效果达到预期目标。
浅谈金融学课程思政
浅谈金融学课程思政
金融学课程在当今社会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人们的生活、职业发展产生着深远的影响,故而,金融学课程在实施过程中要结合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融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主题,引导学生正确认识金融知识,以提升学生的金融素养。
首先,应正确引导学生,让其正确认识金融学课程。
金融学的核心是金融知识,是对金融投资、金融管理等方面的系统分析研究。
学习金融学应从金融知识的学习入手,建立良好的金融理论框架,引导学生正确认识金融,以扩大他们金融素养。
其次,要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增强学生的政治意识和文化素养。
金融学是一门对实践能力有要求的学科,故而,该课程在教学中要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其中,用新时代的坚定信念唤起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增强其对公共财务的重视程度。
此外,注重金融文化的提升,转变学生的金融理念。
在金融学课程教学中,应注重金融文化的传播,把金融学的知识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深学生对金融理论的学习,从而推动学生转变金融观念,增强个体的金融实践能力。
最后,金融学课程要加大实践教学力度,提升学生的金融实践能力。
实践教学是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情境连接起来的一种教学方法,通过实践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金融素养和金融实践能力,做到金融学的知行合一。
综上所述,在金融学课程教学中,应正确引导学生认识金融学,
融入思想政治教育,重视金融文化的传播,加大实践教学力度,以提升学生的金融素养和金融实践能力。
只有实施这些措施,才能将金融学教学更好地与思想政治教育融为一体,紧密结合,满足社会和时代发展的需求。
“课程思政”背景下《金融市场与机构》课程教学方法探讨
“课程思政”背景下《金融市场与机构》课程教学方法探讨1. 引言1.1 课程思政背景下《金融市场与机构》课程教学方法探讨在当前高校课程思政的大背景下,教师们需要思考如何通过教学方法来更好地实现课程思政的目标。
《金融市场与机构》作为一门重要的金融专业课程,既需要传授专业知识,又需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金融理念和职业道德。
因此,本文将围绕该课程展开教学方法的探讨,探索如何将课程思政理念融入到教学实践中,从而提升教学效果和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针对《金融市场与机构》课程背景,本文将首先介绍该课程的重要性和特点,分析学生所需掌握的知识和能力。
接着,将探讨在教学方法选择上应该重视的因素,包括教学手段的多样化、案例教学的引入以及课堂互动的重要性。
同时,通过具体案例分析,探讨在教学中如何引入实际金融市场的实践问题,培养学生的分析和判断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还需要将思政教育元素融入其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金融观念和职业道德。
最后,结合课程思政理念和教学方法的重要性,展望未来发展方向,探讨课程思政对教学方法的影响,为提升金融专业教育质量做出积极探讨。
2. 正文2.1 课程背景介绍《金融市场与机构》是一门重要的金融专业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深入了解金融市场的运作机制和金融机构的职能和作用。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金融市场的不断壮大,学习这门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金融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课程旨在通过讲解金融市场的基本概念、金融工具的种类和使用方法,以及金融机构的组织结构和运作模式,帮助学生建立起对金融行业的整体认识和理解。
同时,通过案例分析和实践操作,引导学生掌握金融市场的实际运作规律,并培养他们的金融分析和决策能力。
随着课程思政的深入发展,教师们开始意识到在传授金融知识的同时,还应该注重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和人文素养的提升。
因此,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不仅要注重理论的传授和实践的操作,还应该借助思政教育的手段,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金融伦理观念和社会责任意识,使他们成为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金融专业人才。
金融学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分享
金融学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分享
作为金融学专业的一名教师,我希望能够通过本节课程分享一下我的教学经验。
首先,为了在金融学专业课程中融入思政教育,我将重点放在了引导学生正确的金融伦理观念方面。
我结合实际案例和生动的故事向学生们介绍了金融领域中存在的一些伦理问题,警示他们在今后从事金融工作时需保持高度的行业道德操守。
此外,我还根据不同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专业背景,针对性地进行了讲解和引导,提高了教学效果。
其次,我注重课程内容的实效性,让学生们有更多的机会进行课堂互动和实践操作。
通过模拟投资比赛、财务报表分析等形式,深入浅出地展示了理论知识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激发了学生们的研究兴趣并提高了实际操作能力。
最后,我也非常注重课程评估和反思。
我会在每节课后与学生互动交流,听取他们的反馈意见,以便持续改进和优化我的教学方法和课程安排。
通过教学实践,我深刻认识到了思政教育在金融学专业课程中的重要性,也更加坚定了我对于金融教育事业的热情与使命。
希望我的经验能够对其他金融学专业教师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让更多的学生能够受益。
课程思政视域下金融学课程的改革与实践
58课程思政视域下金融学课程的改革与实践陈鸿雁 苏电波 (泉州信息工程学院)摘要:金融类专业课程和思政课程相结合不仅对新时期高等教育改革提出了新要求,更是一种全新的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模式。
金融作为一个高风险行业,其发展离不开高素质专业人才的支撑,而高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则直接影响学生未来在社会上的就业情况。
文章以金融学专业对人才的要求和培养目标为切入点,探讨如何开展课程思政改革。
关健词:金融学;课程思政;课程改革【作者简介】 陈鸿雁(1971—),女,教授,硕士研究生,泉州信息工程学院。
【课题成果】 2022年度泉州信息工程学院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研究课题重点课题阶段性成果(项目批准号:QXK202214001)。
应用型本科金融学课程必须坚持立德树人为主线,按照立德树人引领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挖掘金融学教学内容中课程思政元素,进行优化整合。
以学生学习为中心,以专业能力通用标准和行业标准为基础,塑造“三位一体”的育人理念,将金融学课程教学目标分解为可预期学习目标、能力目标、课程思政目标,从学校起草拟定培养计划、指导意见、专业制定到具体培养方案,每个环节要突出立德树人,同时要注重学理,又要亲近业界。
以学生学习为中心,以专业能力通用标准和行业标准为基础,让学生掌握应用型本科必须掌握的金融学基本理论和知识,具备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以及具有家国情怀、爱岗敬业精神。
瞄准前沿性、先进性和高阶度深化改革,坚持产教融合,积极将行业真实任务、真实案例转化为教学内容,让学生将所学的专业知识加以融合验证,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专业知识与技能。
一、确立富含课程思政内容的教学目标按照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塑造“三位一体”的育人理念,将金融学课程教学目标分解为可预期学习目标、能力目标及课程思政目标,坚持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三者融合。
(一)可预期学习目标掌握金融学基本概念,货币和货币制度,信用和信用工具,利息和利率,延期、期货与期权,互换基础货币,货币政策及其工具等。
思想政治教育与金融管理专业融合途径研究
思想政治教育与金融管理专业融合途径研究作者:沈玉星来源:《青年与社会》2018年第33期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金融人才担负着国家金融安全的重任,其思想政治水平的高低会对金融安全产生较大的影响,那么如何将金融人才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使之形成有机的整体,对于金融管理专业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文章深入探讨了思想政治教育与金融管理专业教育有效融合的途径。
关键词:融合;课程思政在职业教育改革的道路上,金融管理专业始终坚持以“多元融合、校企合作、共同育人”的培养模式,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对大学生的德育培养就显得尢为重要,从整体上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道德素质。
全球公开金融管理专业以培养学生工匠精神为核心,不断完善和践行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扎实推进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一、构建思政与专业相融合的课程体系在专业课程体系中,为了充分体现“一技之长,综合素质”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目标,融合思政育人的理念,把课程体系划分纯思政课程(即公共基础课程)与隐性课程思政(即专业课)两大类:第一大类,纯思政课程包括: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式与政策、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人文素养等。
由于公共基础课相对偏理论和枯燥,所以教学过程中以小组讨论、主题演讲、专项知识竞赛、专题影片观摩等现代化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强化思政课程内容的针对性与时效性。
第二大类,专业课程融入思政,即课程思政。
为了加强专业课程思政的功能作用,专业课程教学内容中贯彻思想政治理念。
金融管理专业把《征信知识与实务》、《点钞技术与反假货币》等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思政有机的结合,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相结合,知识与技能的深层次统一,无形地影响学生的道德情感、意志,并转化为学生的道德行为、政治行为,达到良好的品德、行为和习惯的养成,产生“润物细无声”的效应,发挥专业课程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
金融学课程思政教学实践中的困境与优化措施
缺乏专业师资
金融学课程思政教学需要具备专 业知识和思政素养的教师,但目 前这类师资较为匮乏。
原因分析
01
缺乏顶层设计和政 策支持
目前金融学课程思政教学缺乏教 育主管部门的统一规划和政策支 持,导致实施难度较大。
02
教师培训不足
03
学科壁垒难以打破
教师对金融学课程思政教学的认 识和理解不足,缺乏相关培训和 指导。
部分高校已经将思政内容融入金融学课程中,但 整体比例不高。
金融学课程思政教学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规范,教 学效果参差不齐。
存在问题
教学内容融合不够
自然
部分教师在教学中生硬地加入思 政内容,与金融学知识脱节,影 响教学效果。
教学方法单一
传统讲授式教学仍占主导地位, 缺乏互动和实践环节,难以激发 学生的学习兴趣。
随着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和金融创新的不断涌 现,金融行业对从业者的道德素质和专业素养 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然而,当前金融学课程思政教学实践面临着诸 多困境和挑战,如教学内容与实际脱节、教学 方法单一、教师思政素养不足等。
研究意义
研究金融学课程思政教学实践中的困境与优化措施,有助 于提高金融学专业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 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合格金融人才。
组织课堂互动和小组合作
03
鼓励学生参与课堂互动、小组讨论和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
作和沟通能力。
提升教师思政素养,加强专业培训
加强教师思政理论学习
组织教师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政治教育等知识,提高教师 的思政素养。
开展教学观摩和经验交流
组织教师进行教学观摩、经验分享等活动,促进教师之间的合作与 共同进步。
3
金融学课程思政教学实践需要教师在课程中融入 思政元素,但部分教师对思政元素的理解不够深 入,难以有效融合。
新时代金融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探索与创新
新时代金融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探索与创新近年来,随着金融行业的快速发展和金融风险的频繁发生,金融专业的教育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
传统的金融教育往往注重知识的传授和技术的培养,但忽视了道德和伦理的培养。
然而,金融行业的发展离不开高度的道德素养和社会责任感的支撑。
因此,在新时代金融专业课程中融入思政教育,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课题。
金融专业课程思政建设需要注重金融伦理的教育。
金融行业作为服务实体经济、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其从业人员应具备高度的道德修养和职业道德。
在金融专业课程中,可以通过案例分析、讨论和演讲等形式,引导学生思考金融活动中的伦理问题,并分析其背后的道德价值观。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深刻理解金融行业的独特性和责任性,增强道德意识和责任感。
金融专业课程思政建设需要加强金融风险管理的教育。
金融风险是金融行业所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金融专业课程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风险意识和风险管理能力。
在课程中可以引入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金融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和方法,培养学生的风险识别和应对能力。
同时,还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参与金融风险管理的实践活动,如模拟交易、实地考察等,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金融专业课程思政建设还需要强化金融法律法规的教育。
金融行业是一个高度法制化的行业,金融专业的学生应该具备扎实的法律基础和法律意识。
在金融专业课程中,可以设置专门的法律课程,加强学生对金融法律法规的学习和理解。
通过教授金融法律实务案例,引导学生运用法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法律素养和法律意识。
金融专业课程思政建设还需要注重社会责任教育。
金融行业作为社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从业人员应该具备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公益意识。
在金融专业课程中,可以通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和志愿者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同时,还可以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公益项目,让学生深入了解社会问题,关注社会发展,培养学生的社会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以新时代金融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探索与创新为目标,需要在金融专业课程中注重金融伦理的教育、加强金融风险管理的教育、强化金融法律法规的教育和注重社会责任教育。
浅谈金融学课程思政
浅谈金融学课程思政金融学课程思政是一门重要的课程,它既涉及理论上的思维,也涉及实际上的实践。
在全球化和市场化日益深化,金融市场复杂且跨国多样化的大背景下,金融学课程思政必须朝着知识深度和实践兼容的方向发展,以满足全球金融市场的要求。
首先,在思想层面,金融学课程思政应该有自己的理论基础和科学知识,以更好地认识金融的复杂性,及其决策的复杂性,从而更好地提升金融投资的效率。
例如,在理论层面,应引入金融学历史、会计学、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金融工程学、金融市场学、金融风险管理学、国际金融学、世界金融政策和法律规范等,以建立经济学、金融学、金融实务学等多学科交叉的可操作性模型。
其次,在实践方面,金融学课程思政应该更注重发展学生的实践力,强化金融服务的实践,为学生提供有关宏观经济政策制定、金融市场结构、货币政策实施、金融证券发售、市场敏感性分析和采取应对措施等的实践技能和知识,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金融市场,完善管理金融资产。
同时,金融学课程思政应该加大金融社会责任的意识,培养学生认清金融发展中社会责任,追求本着公平、公正、公开和安全服务的原则,承担社会责任,为社会发展服务,增强金融的公共服务能力。
最后,金融学课程思政应该紧密结合金融市场发展实际,加强国际金融市场国别差异性研究,深化金融关系和金融合作模式,充分考虑跨国金融市场结构、投资模式和金融政策的变化,使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国际金融环境。
综上所述,金融学课程思政要有自己的理论基础和科学知识,要强化实践力,要提升金融服务的实践能力,要培养学生认清金融发展中的社会责任,要加强国际金融市场的研究,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应对国际金融环境。
只有这样,金融学课程思政才能更好地服务于整个金融市场的发展,为全球金融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课程思政”理念下金融学课程的教学设计及创新
49“课程思政”理念下金融学课程的教学设计及创新徐 敏(广东海洋大学 经济学院,广东 湛江 524088)摘要:将课程思政融入金融学专业的教学是实现立德树人教育教学目标的重要途径。
利用金融学专业课程众多历史案例,通过案例教学将金融知识、金融技能、金融素养和思政元素充分结合。
运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翻转课堂教学方式,践行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观,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融入金融专业知识,为中国金融安全和长远发展培养具有专业知识和金融职业道德的全能型金融人才。
关键词: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教学创新;金融学中图分类号:G643.0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3-0968.2022.01.0121 引言2019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形教育相统一,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
”将金融领域内的文化基因和价值形态引入金融学课程教学中,为全面、多层次地引导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中国金融业的发展培养合格的高素质专业人才。
金融领域的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济是肌体,金融是血脉;金融的安全要做到“管住人,看住钱,扎牢制度防火墙”。
其中人是关键因素,高校是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金融人才的培养,金融领域意识形态,金融文化的传承,主流价值观需要教师在金融学专业知识的传授过程融入价值观和国家情怀,将国家发展和个人理想进行结合。
通过金融历史案例引导学生充分认识到:金融是国家重要的核心竞争力,金融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金融要始终服务于实体经济,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的需要。
2 金融学课程教学的特点2.1 金融知识的社会关注较高随着经济的发展,居民财富的积累、消费观念和支付方式的转变,互联网金融的兴起和金融机构长期开展的“金融知识普及月,金融知识进万家,争做理性投资者”等活动的开展,使得金融知识不断普及,居民对金融知识渴望和学习需求也日益提升。
基于课程思政视角的_《金融风险管理》课程教学改革
61基于课程思政视角的 《金融风险管理》 课程教学改革谭异初 (海口经济学院)摘要:作为当代金融类专业的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风险意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基于学情分析和课程特点的总结,从课程思政目标、课程思政元素和课堂组织三方面设计课程思政方案,并在教学过程中不断优化,进而提出有效提升课程思政教学质量的建议。
关键词: 《金融风险管理》 ;课程思政;底线意识【作者简介】 谭异初(1985—),女,讲师,硕士研究生,海口经济学院东方外贸外语学院,研究方向:数字金融、金融教学。
【基金项目】 2021年海南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课题“自贸港建设背景下海南数字金融创新发展及风险监管研究”(课题编号:JD (ZC)21-59);2022年度海口经济学院校级科研项目“自贸港建设背景下海南数字金融发展研究”(课题编号:HJKY (JD)22-01);2021年度海口经济学院校级教研教改课题《基于课程思政视角的<金融风险管理>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课题编号:Hjyj202108ZD)。
2018年,随着《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的实施,全国开始全面推广“课程思政”。
2020年5月,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中再次凸显出课程思政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的重要性。
[1]2021年7月,印发的《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提到要构建共同推进思想政治工作的大格局。
[2]自此,“大思政”格局成为我国新时代背景下协同育人的新格局。
在此背景下,海口经济学院积极对标相关文件要求,不断夯实思政工作体系,构建课程思政体系,全力推进形成“门门有思政、课课有特色、人人重育人”的良好局面。
《金融风险管理》作为经济学和金融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在专业与思政的融合教学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改革研究。
一、《金融风险管理》 开展课程思政的意义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活,经济活,金融稳,经济稳。
浅谈金融学课程思政
浅谈金融学课程思政金融学课程的思政作用是指在金融学课程的教学活动中,教师根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学科知识和金融实践指导思想教育为前提,积极发挥学科教育在实践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的积极作用。
近年来,金融学课程在大学国民经济管理专业中发挥了积极的思想和道德教育作用。
金融学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包括以思想政治理论为内容的课程和以思想政治实践和实践性活动为主要内容的实践性课程。
从思想政治理论角度看,金融学课程要求学生通过阅读、听课、讨论和探讨,学习国家经济管理思想政治理论,认真学习实行科学发展观,坚持“三个代表”思想,了解党的经济建设方针,理解国家金融政策,树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认识和实践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责任感,培养学生正确的金融社会观念。
从实践性课程的角度,金融学课程要求教师要与学生一起参与金融市场实时实践活动,分析市场行情,扩大金融业务视野,锻炼学生把握金融市场规律的能力,增强学生金融动态思维能力,以货币政策为基础,让学生了解相关行业,分析经济形势,把握金融投资机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金融管理问题,探索金融稳定机制,培养学生做实际思考的能力和金融工作的实践能力。
结合实际,金融学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应当深入挖掘“四个有效办法”,形成更加完备的教学模式。
一是课程理论性要深,实践性要强。
课程知识要贴近实践,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教师要充分发挥教课、讨论和分析金融市场的活动,让学生大胆发言、主动思考,让学生能够使用理论知识解决金融管理问题。
二是教学内容要多样,针对性要强。
金融学课程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要把常青的理论教育和现实的工作挂钩,注重科学发展观、五年计划、区域发展战略,联系中央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和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文件,联系当前经济和金融市场的发展现状,使学生既了解金融学课程的理论,又能从实际出发,科学研究金融现象。
三是重视金融市场投资能力培训。
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发挥示范作用,让学生了解金融投资市场的规律,唤醒学生的选择投资的能力,以货币政策为基础,让学生充分了解国家金融政策,理解金融发展现状,掌握金融投资的实践方法,把握市场行情,把握金融投资机会,以增强学生的金融实践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思政融入金融管理专业课程教学的思路作者:王芳
来源:《大经贸·创业圈》2020年第04期
【摘要】“课程思政”的中心环节是立德树人,将思政融入教学实践全过程,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即“三全育人”。
本文通过对课程思政与金融管理专业的内在关系的梳理基础上,以经济学基础为例,提出经济学基础“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中,从课程架构,课程章节和章节知识点进行思政元素的挖掘。
以经济学基础的内在逻辑为依据,课程思政建设目标为方向,将“课程思政”的核心价值,探究金融管理专业如何建设课程思政体系。
【关键词】课程思政金融管理改革实践
一、引言
2019年2月13日,职教20条《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第19条:推进职业教育领域“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工作,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努力实现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培养高度融合。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回答了新时代的大学究竟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
大学阶段的专业课程是高职院校的主要课程,把思想政治理论贯穿到专业课程教学当中,共同协作,相互作用,才能真正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
面对国外对中国意识形态的影响;改革开放以来,国内各种思想多元化越发明显。
近年来,随着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经济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转型升级。
思政课程对大学生的德育培养就显得极为重要,可以从整体上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道德素质。
强化职业院校金融管理课程思政与专业课相融合,有助于提升学生教学质量,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不断完善和践行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二、金融管理专业与课程思政的内在联系
课程思政理念源于2014年上海市相关高校的探索。
依托、借助于专业课、通识课而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或者是将思想政治教育寓于、融入专业课、通识课的教育实践活动。
金融管理专业坚持“以学生为根本,以德育为首位,以教学为中心,以就业为导向”,采用“三联动(企业—协会—行业)、四结合(能力与素质相结合、课程与证书相结合、行业专家与专业教师相结合、专业知识与营销技能结合)、任务驱动式、订单式”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中,为了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目标,必须融入思政的理念。
其中思政元素的来源来自两个方面:一是纯思想政治课程;二是专业课程。
(一)纯思政理论课程
现目前大学思政课程主要有:“形势与政策”、“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现概论”等。
此类课程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课程来源。
目标非常明确,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还能转变学生的思想,并为学生树立正确的科学人生观、世
界观和价值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直接对整个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起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具有鲜明政治属性的课程。
(二)专业课融入思政元素
习近平非常重视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曾精辟地提出了“空气”之喻、“盐”之喻。
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我国以往习惯于采用显性思想政治教育,而美国等西方国家则常常采用隐性思想政治教育。
但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和大学生主体意识的增强,后者的作用越来越引起重视。
课程思政,即专业课融入思政元素。
为了加强专业课程思政的功能作用,专业课程教学内容中贯彻思想政治理念。
金融管理专业将《经济学基础》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思政有机的结合,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相结合,知识与技能的深层次统一,在无形中影响学生的道德情感、意志,从而达到良好的品德、行为和习惯的养成,充分发挥专业课思政潜默移化的效果。
三、金融管理专业思政元素的挖掘——以經济学基础课程为例
《经济学基础》课程思政的元素有很多,需要进行深入挖掘。
目标上要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运行规律,实现经济学基础专业知识服务中国经济的发展,形成强烈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方面,通过专业课与思政知识点的有机融合,为当代大学生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实现祖国的伟大复兴,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的强烈思想信念。
另一方面,经济学基础课程,能够培养学生的决策能力、分析能力、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等。
针对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教学实施的差异,在专业课程中引入思政元素的显得极其重要性,专业课程教师在授课过程当中,不仅要讲授专业理论知识,同时还需要让学生深入理解思政内涵。
所以,专业课程内容架构设计上和以往纯专业课设计有所区别。
每门课程都含有丰富的思政资源,如何有效挖掘这些资源并实施到课堂教学当中才是重点。
在专业培养方案中,将育人放在课程教学的首位,以实现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一)经济学基础整体架构的思政元素视角
以金融管理专业的经济学基础为例。
经济学基础是金融管理专业的基础核心课,设置在大一第一学期。
对于大一的新生,刚接触专业课会有一定难度,在教学设计中,将平时比较熟悉的思政元素融入经济学基础课程,就像盐溶于汤中要产生化学反应,不要物理焊接,更不要堆砌,让学生更易接受,认为就是课程的一部分,能够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有效地激励学生产生学习内动力,有效促进学生对课程知识的理解、掌握、拓展与深化。
经济学基础分为两大部分,包括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内容。
经济学基础以经济现象与经济规律为研究对象,强调经济学的趣味性、实践性和实用性。
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
法包括:价格理论、弹性理论、消费者行为、成本理论、市场结构与厂商行为、收入分配理论、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宏观经济、国内生产总值、失业与通货膨胀和开放经济。
课程力求生动、简明、易懂,以经济学规律的实际应用为主线,以理论服务于实践为出发点,将课程思政融入经济学教学,培养出满足社会主义发展的专业人才的的要求。
表一为经济学基础整体架构的思政元素展示表。
(二)經济学基础章节的思政元素视角
经济学基础在某章节中如何切入思政元素,如何进行有效的无缝衔接,让学生能够与现实生活相结合。
以经济学基础价值理论的供给规律知识点为例,供给是厂商在一定时期内在一定的价格条件下,生产者愿意并可能为市场提供某种商品或服务数量。
如下表所示,引入道德元素时,可以通过案例教学法进行,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生活中的物质越来越丰富,充分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在除了对必需品的满足之外,人们也更加注重精神生活。
(三)经济学具体知识点思政元素视角
在经济学基础供给规律的具体知识点中,以供给定理为例,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供给量与价格正方向变动:商品价格上涨,供给量增加;商品价格下降,供给量减少。
当然,供给定理也有例外,奢侈品当供给减少的时候,价格上升,例如张大千的字画。
可以设置两个问题:一般商品的供给规律;艺术品市场的供给规律是怎样的,艺术品市场如此多的造假。
通过提问,师生互动,然后巧妙地得出目前市场上存在一些造假现象,扰乱市场,缺乏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及发展观。
高昂利润驱使,信息不对称容易产生道德风险,使人丧失诚信、缺乏道德规范、责任感,从而产生欺诈、造假行为。
过多注重经济效益,而忽视社会效益,扰乱文化市场秩序,影响了行业健康发展。
通过具体案例,将思政元素自然流畅地与专业课相融合。
呼吁学生要有正确的价值观,诚实守信,良好的职业道德,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四、结论
通过对经济学基础教学中进行思政教育的挖掘,把思政工作贯穿于教学全过程,充分发挥好思政课的主渠道作用,力争把思想政治教育打造成“教书育人的良田沃土”。
对金融管理专业课进行课程思政改革是新形势下落实教育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趋势和要求,也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贯穿育人全过程的重要途径。
从一门课程的思政建设扩展到整个金融专业的所有课程,努力找到突破口进行教学实践,就能够培养出符合我国社会所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 丁勇,方中坚,姚虹.基于课程思政视角下的药学伦理学课程建设[J].卫生职业教育,2018,36(19):40-41.
[2] 靳诺.当好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方面的主力军[N].中国教育,2017
[3] 2019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R].北京,2019.
[4] 章丽群.宏观经济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探究[J].对外经贸,2018(9).
作者简介:王芳,1981-,女,汉,四川邛崃。
见习讲师,硕士研究生,经济学,四川现代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