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题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952年2月教育部颁发《四、二旧制小学暂行教学计划》。 1952年公布《小学暂行规程》、《中学暂行规程》。这是 新中国成立后颁行的第一个全面规范中小学课程的政府文 件。
• 第二次课程改革
• 1953年我国开始执行国民经济“一五”计划。毛 泽东主持会议讨论教育工作,决定抽调大批干部 编写教材。1954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开始编写新的 中小学教材,1956年编写完毕并于秋季开始实施, 适用学制为12年,1957年根据教育部指示又进行 了精简。
• 英国1988年《教育改革法》,首次推行国家课程, 制定国家课程标准,1999年颁布新一轮国家课程 标准,提出精神、道德、社会与文化四方的发展 目标以及交往、快速处理问题、信息技术、改进 学习、解决问题与共同学习六项技能。
• 韩国:1997年开始课程改革,强调实验、学习、 讨论、自由活动、社区服务等亲身体验为中心的
• 1953——1958年,教育部几乎每年都要颁发一个 新学年的教学计划(主要内容时课程表与说明), 根据当时的政治经济形势变化对课程做一些调整, 变动最多的是政治与外语。
• 第三次课程改革
• 1959年5月17日中共中央转发教育部党组《关于编 写普通中小学和示范学校教材的意见》。教育部 开始重新编写中小学通用教材。
• 1990年国家教委颁发《现行普通高中教学计划的 调整意见》,注意克服原计划文理科课程比例不 够合理的情况,加大选修课比重。
• 1996年颁行《全日制普通高中课程计划(试验 稿) 》。1997年秋季在天津、江西、山西进行试 验。
• 2000年教育部颁发《全日制普通高中课程计划 (试验稿修订)》,并在全国10多个省市试验。 2002年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精神,再 次修订,并在全国范围内实施。
甘肃民族师范学院
主讲:左林华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题
• 一、新课程改革的背景理念 • 二、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 三、新课程改革的目标 • 四、学习方式的转变 • 五、新课程标准 • 六、新课改理念下的课堂 • 七、新课改的突破创新
一、新课程改革的背景
从三个方面分析: • 我国课程改革的历史回顾 • 现行课程面临的现实问题 • 世界各国课程改革的趋势
• 新的课程设置:
• 九年一贯、整体设置义务教育课程 • 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
• 初中阶段设分科和综合课程,由地方 和学校自主选择
• 新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每周三课时 (小学三年级开始)
• 3、目标之三
• 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 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 会、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 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一)我国课程改革的历史回顾
第一次课程改革
• 新中国成立初期,百废待兴,全国没有统一的教学计划, 各地以1941年的《六年制中学各科课程标准草案》为蓝本, 进行必要的修改并实施;
• 1950年教育部颁行《中学暂行教学计划》和《中等学校 暂行校历》。1951年8月政务院颁发了改革学制的命令, 规定小学实行五年一贯制,取消初高两级分段制,中学修 业6年,分初高两级,各三年。这个学制执行起来当时比 较困难。
课程改革的历史启示
• 课程改革总是随着社会发展而发展的,课程改革 是一种持续的行为,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也是 一个问题解决的过程。
• 对课程的关注也是一个过程。最早关注的是学制, 然后是课程教学计划,再次是教学大纲和教材, 对课程实施与评价方面重视不够。
• 有关课程目标的讨论还没有设计;课程结构只是 做些微调;课程越来越专门化与专业化;课程管 理体制的改革还有待深入。
• 3、寻求学生主体对知识的建构
• 传统课程:客观主义的知识观,知识是普遍的、 外在于人的、供人掌握的真理。个人见解在既定 的课程只是面前没有意义。“灌输式教学”,学 生主体性在知识建构中的缺失。
• 新课程:建构主义的知识观与认识论,知识是一 种探索的行动或创造的过程,这使人摆脱了传统 知识观的钳制,走向了知识的理解与建构,课程 只是师生共同创生意义的资料和材料,师生面对 课程获得了尊严和言说的权力。这必将引发教学 及评价观的变革。
三、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总体目标
• 新课程的改革目标
1. 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 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 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2. 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 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 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 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二)现行课程存在的问题
在新的历史时期,现行课程确实存在一 些有悖于素质教育要求、有悖于教育 规律的问题。
• 课程目标的理想与现实产生严重的偏离 • 课程内容偏多偏难偏高且与课程目标偏离 • 学生的学校生活质量不容乐观 • 考核方式单一,结果处理不当
课程改革:世界性话题
• 克林顿:8岁儿童会阅读;12岁少年会上网;18岁 青年上大学。布什:“不让一个孩子掉队”。
• 1960年下半年,人教社根据缩短学制、提高程度 的指示精神,编写10年制中小学教材。目的是 “去掉重复、繁琐、少慢差费……脱离政治,脱 离实际(生产和师生水平)、教材中陈腐落后和 不科学的部分。
• 1961年这套教材陆续发行,供试验10年制的学校 选用。
• 第四次课程改革
• 1963年在总结1958年教育大革命的经验教训后,教育部根 据中央《两个条例》,重新制定《全日制中小学教学计划 (草案)》,确立了以“双基”为重点的课程模式,编制 了相应的教学大纲和教材。
3. 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 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 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 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4. 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 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 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 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 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学习活动,以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改革的国际趋势
• 1、全球化趋势
• 课程目标:培育“在全球化社会生存的人”应具备的素 质——国际视野、国际意识、国际观念、尊重文化多样性、 可持续发展、环保意识等。
• 课程结构:独立开设有关全球化的课程;或在各门课程中 渗透全球化的观念。日本:国际理解课程:美国:全球教 育课程。
• 根据小平“要办重点小学、重点中学、重点大学”精神, 81年教育部颁发了《全日制六年制重点中学教学计划》, 规定从高二开设选修课,并将劳技课列入正式课程,首次 提出并开始形成文理分科、高二分流的办学模式。
• 第七次课程改革
• 1986年全国人大通过《义务教育法》,刚成立的 教材审定委员会通过修订后的18个学科的教学大 纲,各科教材又作了一次大修订。
• 3、个性化趋势
“标准式教育的批判” 、“对学习的新认识”
• 课程目标:培养有个性的人
• 课程结构:国家规定与学校自主相结合;减少必 修课程,增加选修课程;在选自课程领域,开设 学生自主学习的课程。
• 课程实施与教学方式:分层教学、小班化教学, 倡导个性化的教学设计。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为 个人化的学习方式提供了依据。
• 1988年国家教委颁发了《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 初级中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92年更名为 “课程计划”,首次将小学、初中课程统一设计, 分“六三制”和“五四制”,将全部课程分为学 科类与活动类,还留有空间让地方开设课程。据 此,编写形成了24个学科义务教育教学大纲,92 年与修订后的课程计划同时正式颁行。
• 课程实施与教学方式:开放教室、虚拟教室、网络教育、 远程教育;或走出国门实地作业、现场考察。
• 2、信息化趋势
数字化生活、数字化家庭——数字化校园。
• 课程目标:信息素养能力
• 课程设置:重新界定基础,新基础必须包 括信息技术基础。
• 课程实施与教学方式:基于网络的课程与 教学,教师从“知识的拥有者”的角色中 淡出,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的主人。
• 1964年初,毛泽东发表关于中小学教育的“春节讲话”, 提出“学制可以缩短”,“课程可以砍掉一半”,接着又 开展了“文化大革命”。1963年新的教学计划及各科的教 学大纲、教材,并没有全面实行。
• 第五次课程改革
• 1978年,教育战线拨乱反正,教育部制定了《全日制十年 制中小学教学计划实行草案〉,规定小学五年,中学五年。 《草案》及配套教学大纲和教材,汲取国际中小学课程改 革的经验教训,进行了教学内容现代化的改革。
5. 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 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 践的功能。
6. 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 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 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 1、目标之一
• 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
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知识 与技能的过程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 值观的过程。
• (解决课程目标上:知识技能取向的问题) • 目中无人到以人为本(我国基础教育现状) • 育人目标的综合性、过程性。
转变课程的功能
情感
态度
价值观
传
授
新
知
课
识
程
知识与 技能
过程与 方法
• 2、目标之二
• 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 乏整合的现状,九年一贯整体设计课程门类和课 时比例、设置综合课程、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 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 择性。
• 2、统整学生的生活与科学世界 • 生活世界是建立在日常交往基础上,由主体与主
体之间所结成的丰富生动的“日常生活世界”。 “科学世界”是指建立在数理、逻辑结构的基础 上,由概念原理和规律原则构成的世界。 • 生活世界是值得重视的世界,是通过知觉可以直 接体验的世界,是一个人参与其中,保持着目的、 意义和价值的世界。 • 生活世界是教育发生的场所,课程教学应在现实 生活中关注师生之间的对话与理解,追寻富有意 义的、完满人性的教育。“人”的发展需要二者 的统一,即凸现课程的生活化与综合化。
• 4、创造富有个性的学校文化 • 学校文化是师生在学校和班级的特定场所内,由
于拥有独特的社会结构、地理环境、人文景观而 形成的学校独有的一系列价值规范、思维方式和 行为模式的总和。 • 课程改革不仅仅意味着内容的更新、完善与平衡, 更为意味着理想的“学校文化”的创造。 • 课程改革为创建新型的、富有个性的学校文化提 供了契机。在“学校文化”再生的过程中,要特 别关注建立民主的管理文化、建设合作的教师文 化和营造丰富的环境文化。
• (解决课程结构:以分科、学科、必修课程为主 问题)
• 影响课程的三个永恒要素:社会、科学、学生。 • 目前学校的三种主要课程类型 • 学科-活动 分科-综合 必修-选修
学生 (我要选择)
• 课程改革 • (我保持中立)
社会(我要综合)
科学 (我要分科)
• 九年义务教育课时总计(比例) • 语文:20%-22% • 数学:13%-15% • 体育:10%-11% • 艺术: 9%-11% • 品德: 7%-9% • 科学: 7%-9% • 综合实践:6%-8% • 历史与社会:3-4%
• 这套教材1977年开始编写,各科教材的第一册源自文库1978年秋 就开始向全国供书。这套教材对于拨乱反正、正本清源, 提高教学质量,稳定社会秩序,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 第六次课程改革
• 1981年,教育部对78年《草案》的小学部分作了修订,将 “政治课”改为“思想品德课”,恢复历地课,增设劳动 课,外语课改为有条件的学校在四、五年级开设。84年提 出“全日制六年制小学教学计划的安排意见”,对城市小 学和农村小学的数学、外语等课程提出不同的要求。
二、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
• 1、关注学生作为“整体人”的发展
• 核心理念: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 了每位学生的发展。
• “整体的人”指“人的完整性”与“生活
的完整性”。人的完整性根植于生活的完 整性,生活的完整性表明人与世界的交融。
• 基于此,新课程目标一是谋求学生智力与 人格的协调发展;二是追求个体、自然与 社会的和谐发展。
• 第二次课程改革
• 1953年我国开始执行国民经济“一五”计划。毛 泽东主持会议讨论教育工作,决定抽调大批干部 编写教材。1954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开始编写新的 中小学教材,1956年编写完毕并于秋季开始实施, 适用学制为12年,1957年根据教育部指示又进行 了精简。
• 英国1988年《教育改革法》,首次推行国家课程, 制定国家课程标准,1999年颁布新一轮国家课程 标准,提出精神、道德、社会与文化四方的发展 目标以及交往、快速处理问题、信息技术、改进 学习、解决问题与共同学习六项技能。
• 韩国:1997年开始课程改革,强调实验、学习、 讨论、自由活动、社区服务等亲身体验为中心的
• 1953——1958年,教育部几乎每年都要颁发一个 新学年的教学计划(主要内容时课程表与说明), 根据当时的政治经济形势变化对课程做一些调整, 变动最多的是政治与外语。
• 第三次课程改革
• 1959年5月17日中共中央转发教育部党组《关于编 写普通中小学和示范学校教材的意见》。教育部 开始重新编写中小学通用教材。
• 1990年国家教委颁发《现行普通高中教学计划的 调整意见》,注意克服原计划文理科课程比例不 够合理的情况,加大选修课比重。
• 1996年颁行《全日制普通高中课程计划(试验 稿) 》。1997年秋季在天津、江西、山西进行试 验。
• 2000年教育部颁发《全日制普通高中课程计划 (试验稿修订)》,并在全国10多个省市试验。 2002年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精神,再 次修订,并在全国范围内实施。
甘肃民族师范学院
主讲:左林华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题
• 一、新课程改革的背景理念 • 二、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 三、新课程改革的目标 • 四、学习方式的转变 • 五、新课程标准 • 六、新课改理念下的课堂 • 七、新课改的突破创新
一、新课程改革的背景
从三个方面分析: • 我国课程改革的历史回顾 • 现行课程面临的现实问题 • 世界各国课程改革的趋势
• 新的课程设置:
• 九年一贯、整体设置义务教育课程 • 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
• 初中阶段设分科和综合课程,由地方 和学校自主选择
• 新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每周三课时 (小学三年级开始)
• 3、目标之三
• 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 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 会、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 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一)我国课程改革的历史回顾
第一次课程改革
• 新中国成立初期,百废待兴,全国没有统一的教学计划, 各地以1941年的《六年制中学各科课程标准草案》为蓝本, 进行必要的修改并实施;
• 1950年教育部颁行《中学暂行教学计划》和《中等学校 暂行校历》。1951年8月政务院颁发了改革学制的命令, 规定小学实行五年一贯制,取消初高两级分段制,中学修 业6年,分初高两级,各三年。这个学制执行起来当时比 较困难。
课程改革的历史启示
• 课程改革总是随着社会发展而发展的,课程改革 是一种持续的行为,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也是 一个问题解决的过程。
• 对课程的关注也是一个过程。最早关注的是学制, 然后是课程教学计划,再次是教学大纲和教材, 对课程实施与评价方面重视不够。
• 有关课程目标的讨论还没有设计;课程结构只是 做些微调;课程越来越专门化与专业化;课程管 理体制的改革还有待深入。
• 3、寻求学生主体对知识的建构
• 传统课程:客观主义的知识观,知识是普遍的、 外在于人的、供人掌握的真理。个人见解在既定 的课程只是面前没有意义。“灌输式教学”,学 生主体性在知识建构中的缺失。
• 新课程:建构主义的知识观与认识论,知识是一 种探索的行动或创造的过程,这使人摆脱了传统 知识观的钳制,走向了知识的理解与建构,课程 只是师生共同创生意义的资料和材料,师生面对 课程获得了尊严和言说的权力。这必将引发教学 及评价观的变革。
三、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总体目标
• 新课程的改革目标
1. 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 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 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2. 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 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 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 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二)现行课程存在的问题
在新的历史时期,现行课程确实存在一 些有悖于素质教育要求、有悖于教育 规律的问题。
• 课程目标的理想与现实产生严重的偏离 • 课程内容偏多偏难偏高且与课程目标偏离 • 学生的学校生活质量不容乐观 • 考核方式单一,结果处理不当
课程改革:世界性话题
• 克林顿:8岁儿童会阅读;12岁少年会上网;18岁 青年上大学。布什:“不让一个孩子掉队”。
• 1960年下半年,人教社根据缩短学制、提高程度 的指示精神,编写10年制中小学教材。目的是 “去掉重复、繁琐、少慢差费……脱离政治,脱 离实际(生产和师生水平)、教材中陈腐落后和 不科学的部分。
• 1961年这套教材陆续发行,供试验10年制的学校 选用。
• 第四次课程改革
• 1963年在总结1958年教育大革命的经验教训后,教育部根 据中央《两个条例》,重新制定《全日制中小学教学计划 (草案)》,确立了以“双基”为重点的课程模式,编制 了相应的教学大纲和教材。
3. 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 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 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 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4. 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 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 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 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 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学习活动,以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改革的国际趋势
• 1、全球化趋势
• 课程目标:培育“在全球化社会生存的人”应具备的素 质——国际视野、国际意识、国际观念、尊重文化多样性、 可持续发展、环保意识等。
• 课程结构:独立开设有关全球化的课程;或在各门课程中 渗透全球化的观念。日本:国际理解课程:美国:全球教 育课程。
• 根据小平“要办重点小学、重点中学、重点大学”精神, 81年教育部颁发了《全日制六年制重点中学教学计划》, 规定从高二开设选修课,并将劳技课列入正式课程,首次 提出并开始形成文理分科、高二分流的办学模式。
• 第七次课程改革
• 1986年全国人大通过《义务教育法》,刚成立的 教材审定委员会通过修订后的18个学科的教学大 纲,各科教材又作了一次大修订。
• 3、个性化趋势
“标准式教育的批判” 、“对学习的新认识”
• 课程目标:培养有个性的人
• 课程结构:国家规定与学校自主相结合;减少必 修课程,增加选修课程;在选自课程领域,开设 学生自主学习的课程。
• 课程实施与教学方式:分层教学、小班化教学, 倡导个性化的教学设计。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为 个人化的学习方式提供了依据。
• 1988年国家教委颁发了《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 初级中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92年更名为 “课程计划”,首次将小学、初中课程统一设计, 分“六三制”和“五四制”,将全部课程分为学 科类与活动类,还留有空间让地方开设课程。据 此,编写形成了24个学科义务教育教学大纲,92 年与修订后的课程计划同时正式颁行。
• 课程实施与教学方式:开放教室、虚拟教室、网络教育、 远程教育;或走出国门实地作业、现场考察。
• 2、信息化趋势
数字化生活、数字化家庭——数字化校园。
• 课程目标:信息素养能力
• 课程设置:重新界定基础,新基础必须包 括信息技术基础。
• 课程实施与教学方式:基于网络的课程与 教学,教师从“知识的拥有者”的角色中 淡出,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的主人。
• 1964年初,毛泽东发表关于中小学教育的“春节讲话”, 提出“学制可以缩短”,“课程可以砍掉一半”,接着又 开展了“文化大革命”。1963年新的教学计划及各科的教 学大纲、教材,并没有全面实行。
• 第五次课程改革
• 1978年,教育战线拨乱反正,教育部制定了《全日制十年 制中小学教学计划实行草案〉,规定小学五年,中学五年。 《草案》及配套教学大纲和教材,汲取国际中小学课程改 革的经验教训,进行了教学内容现代化的改革。
5. 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 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 践的功能。
6. 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 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 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 1、目标之一
• 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
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知识 与技能的过程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 值观的过程。
• (解决课程目标上:知识技能取向的问题) • 目中无人到以人为本(我国基础教育现状) • 育人目标的综合性、过程性。
转变课程的功能
情感
态度
价值观
传
授
新
知
课
识
程
知识与 技能
过程与 方法
• 2、目标之二
• 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 乏整合的现状,九年一贯整体设计课程门类和课 时比例、设置综合课程、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 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 择性。
• 2、统整学生的生活与科学世界 • 生活世界是建立在日常交往基础上,由主体与主
体之间所结成的丰富生动的“日常生活世界”。 “科学世界”是指建立在数理、逻辑结构的基础 上,由概念原理和规律原则构成的世界。 • 生活世界是值得重视的世界,是通过知觉可以直 接体验的世界,是一个人参与其中,保持着目的、 意义和价值的世界。 • 生活世界是教育发生的场所,课程教学应在现实 生活中关注师生之间的对话与理解,追寻富有意 义的、完满人性的教育。“人”的发展需要二者 的统一,即凸现课程的生活化与综合化。
• 4、创造富有个性的学校文化 • 学校文化是师生在学校和班级的特定场所内,由
于拥有独特的社会结构、地理环境、人文景观而 形成的学校独有的一系列价值规范、思维方式和 行为模式的总和。 • 课程改革不仅仅意味着内容的更新、完善与平衡, 更为意味着理想的“学校文化”的创造。 • 课程改革为创建新型的、富有个性的学校文化提 供了契机。在“学校文化”再生的过程中,要特 别关注建立民主的管理文化、建设合作的教师文 化和营造丰富的环境文化。
• (解决课程结构:以分科、学科、必修课程为主 问题)
• 影响课程的三个永恒要素:社会、科学、学生。 • 目前学校的三种主要课程类型 • 学科-活动 分科-综合 必修-选修
学生 (我要选择)
• 课程改革 • (我保持中立)
社会(我要综合)
科学 (我要分科)
• 九年义务教育课时总计(比例) • 语文:20%-22% • 数学:13%-15% • 体育:10%-11% • 艺术: 9%-11% • 品德: 7%-9% • 科学: 7%-9% • 综合实践:6%-8% • 历史与社会:3-4%
• 这套教材1977年开始编写,各科教材的第一册源自文库1978年秋 就开始向全国供书。这套教材对于拨乱反正、正本清源, 提高教学质量,稳定社会秩序,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 第六次课程改革
• 1981年,教育部对78年《草案》的小学部分作了修订,将 “政治课”改为“思想品德课”,恢复历地课,增设劳动 课,外语课改为有条件的学校在四、五年级开设。84年提 出“全日制六年制小学教学计划的安排意见”,对城市小 学和农村小学的数学、外语等课程提出不同的要求。
二、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
• 1、关注学生作为“整体人”的发展
• 核心理念: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 了每位学生的发展。
• “整体的人”指“人的完整性”与“生活
的完整性”。人的完整性根植于生活的完 整性,生活的完整性表明人与世界的交融。
• 基于此,新课程目标一是谋求学生智力与 人格的协调发展;二是追求个体、自然与 社会的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