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教学设计的模板
小学教学设计模板音乐

小学教学设计模板–音乐一、教学目标本节课主要教授学生音乐方面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理解能力。
具体教学目标如下: 1. 学生能够正确发音,并唱出所学歌曲的主旋律。
2. 学生能够区分不同音符的音高与音长。
3. 学生能够利用身体语言表达音乐的节奏感。
4. 学生能够感受音乐的情感表达,并通过演唱表达自己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与步骤1.导入环节: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例如,音乐的基本元素和音乐符号等。
2.学习新知:–学生通过听音辨音,学习音乐的节奏感。
教师播放不同音乐节奏的节选,学生能够通过听觉感受音乐的节奏,并根据提示拍手、跺脚或做出其他身体动作。
–学生学习音符的名称和音长,教师通过示范和口型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正确发音。
然后,教师教授不同音符的名称及音长,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教师选择一首简单的歌曲,教授学生歌曲的主旋律。
教师先演唱整首歌曲,然后逐句分解教学,带领学生跟随节奏和音高逐句学唱,最后整体练习。
3.巩固与拓展:–学唱歌曲的同时,教师鼓励学生用身体语言表达音乐的节奏感。
学生可以通过拍手、摆动、点头等方式,在音乐节奏的指导下,配合动态展示。
–鼓励学生模仿歌曲中的音乐情感,并加以表演。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注意歌曲中的情感细腻之处,在演唱时更好地表达出来。
学生可以通过变换音量、语调和表情来表达不同的情感。
三、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 1. 教学结合听觉、视觉、口语和身体语言,通过听音辨音、口型教学、演唱和身体表演等方式,促进学生多感官参与。
2. 分组合作学习法:将学生分为小组,每组选择一首他们喜欢的歌曲,进行分析学习,并在课堂上进行表演展示。
3. 游戏化学习法:通过音乐游戏的形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音乐基础知识和技能。
四、教学工具1.音乐播放器2.教学课件(包含音符名称和音长的图示)3.乐器(可选,如钢琴、琴键图示等)4.多媒体投影仪(可选)五、教学评价1.观察学生的听音识谱和发音准确性,以及对音乐节奏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2023小学音乐的教学设计(精选5篇)

2023小学音乐的教学设计(精选5篇)小学音乐的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一)通过聆听和演唱,感受音乐的不同情绪,学习表现乐曲的不同情绪。
(二)能用线条或动作表现自己听到的音乐。
教学重难点:感受音乐表达的不同情绪。
能用不同的方式表现乐曲的音乐情绪。
教具准备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通过参观音乐小屋的形式引入新课,复习演唱歌曲《唢呐配喇叭》,从歌曲中的乐器引出箫的介绍。
(二)新歌教学:1、介绍吹管乐器箫并聆听箫的音色,引出歌曲《箫》。
2、初听歌曲,理解歌曲含义。
3、复听歌曲,感受歌曲情绪及旋律特点。
4、再听歌曲,学生轻声跟唱歌词,进一步熟悉旋律并找找难点乐句。
5、解决歌曲的难点,并跟琴完整演唱歌曲,基本解决音准节奏问题。
6、教师范唱,学生模仿吹箫的动作随音乐节奏律动,体会歌曲轻柔优美的特点。
7、学生跟音乐伴奏有感情地演唱表现歌曲。
(三)欣赏《单簧管波尔卡》1、从乐器箫导入介绍单簧管。
2、初听乐曲片段,说说情绪特点,然后引出乐曲名称并简介波尔卡。
3、分段欣赏,聆听乐曲的两个主题乐段,听后用线条和动作表现两个主题乐段的音乐特点。
4、完整欣赏乐曲,根据音乐的变化用简单的动作表现,初步了解乐曲的段落特点。
5、以舞会的形式,让学生再次体验波尔卡舞蹈欢快跳跃的特性。
(四)主题拓展以参观器乐收藏室的形式,介绍各种中外乐器,激发学生兴趣,开阔学生眼界。
(五)小结下课课堂小结小学音乐的教学设计2教学目标一、通过听《牧童到哪里去了》、《牧童》,唱《牧童》、《放牛歌》感受牧童的生活,教育学生热爱生活,理解牧童生活的变化二、在音乐实践活动中认识三角铁,探索三角铁的敲击方法,掌握其演奏姿势。
三、准确有感情地演唱《牧童》,并试着在歌曲中加入三角铁伴奏,能在歌曲《放牛歌》的间奏处加入锣、鼓、镲的伴奏,感受为歌曲伴奏的愉快。
教学内容聆听《牧童哪里去了》教学基本要求?1.听歌曲前,同学们猜一猜《牧童到哪里去了》。
2.教师完整地播放歌曲录音,学生初听。
小学音乐课教学设计(精选5篇)

小学音乐课教学设计(精选5篇)小学音乐课教学设计(篇1)教学内容分析:《旋律的级进、跳进和同音反复》内容选自选自花城版三年级上册第8课《感知音乐中的旋律(1)》,该单元选择了一首经典的根据《G大调小步舞曲》旋律改编而来的歌曲《我们大家跳起来》帮助学生理解和认知,《我们大家跳起来》为C大调,3/4拍,a+b+a+b1的一段体结构,旋律明快,情绪活泼,是一首能清晰表现出旋律进行的歌曲。
教学对象分析:这是三年级的学生第一次从认知角度接触音乐中的“旋律”要素,在以往的`两年多音乐学习中,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学唱了许多歌曲,也能进行一般的视谱,对旋律的进行有一定的感性认识。
同时三年级学生天真,活泼,求知欲强,通过“音乐游戏”的方式应能帮助学生较好地理解和认知旋律的进行——级进、跳进、同音反复。
教学目标:1、理解和认知旋律的进行——“级进、跳进、同音反复”。
2、能进行简单的级进、跳进的旋律编创。
教学重点:学习旋律的进行,理解“级进、跳进、同音反复”教学难点:能进行简单的级进、跳进的旋律编创。
教学课时:10—15分钟(微型课)教学准备:卡片、钢琴、PPT教学过程:1、师生问好。
2、打手势唱歌谱。
(1)唱歌谱第一乐句并打手势,速度稍慢,提示做到“音唱准、拍要稳,手势也要对”。
(2)唱歌谱第二乐句并打手势,速度稍慢,因第二乐句音型相对密集,教师应根据实际进行调整。
(3)齐唱第一、第二乐句歌谱并打手势,请能力强学生到前面做小老师。
3、理解和认知旋律的进行。
(1)旋律进行的引出师:同学们,刚才在你们的手势里,已经非常形象地展现了旋律进行的三种形态—级进、跳进、同音反复。
(2)思考、观察并找出旋律中的“级进、跳进、同音反复”A.教师打手势演示,学生也同时打手势并观察,共同找出第一乐句前1、2小节中的“级进、跳进、同音反复”B.教师继续引导学生找出第二乐句节中的“级进、跳进、同音反复”。
(3)学生分组练习A.将学生分四个小组,边做手势边讨论,每组负责2个小节,找出第三、第四乐句中的“级进、跳进、同音反复”,教师指导。
音乐学科教案万能模板

音乐学科教案万能模板篇一:小学音乐说课稿模板(万能版)《说课》尊敬的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XX号考生,今天我将给大家带来一堂丰富多彩的音乐课。
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
》,这是一篇歌曲教学(欣赏)课。
本节课我主要从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等四个方面进行说课一、根据课标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本课的设计理念应该是:通过教学及各种生动的音乐表现活动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开发音乐的感知力,体验音乐的美感。
并在音乐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对艺术的想象和创造力。
二、学情分析:小学段的孩子在对音乐的感受和表现上:能对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各种音响感到好奇有趣,能用自己的声音对它们进行模仿。
能听辨不同情绪的音乐。
在课堂上能够在律动、集体舞、音乐游戏、歌表演等活动中与他人合作。
在创造方面能够自制简易的乐器。
在评价方面能够对自己和他人的演唱作出简单的评价。
三、说教材这部分内容我主要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等几个方面进行陈述。
1.教材分析今天我所选用的教材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课书,小学音乐教材X年级下册第X单元的《。
》。
本课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它是一首欢快、活泼的儿童歌曲。
它以生动的歌词,轻快的节奏、流畅的旋律为我们展现了一副美好的画面。
表达了孩子们纯真的感情和充满快乐自豪的情感。
2.教学目标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认为:教学目标在教育活动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教育者从事教育活动的指南。
根据教材的特点和X 年级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本课的教学目标我是这样来设置的。
⑴知识与技能:指导学生能够用自然的声音、准确的节奏和音调有表情地演唱歌曲《。
》,并乐于参与到音乐活动和即兴创造活动当中。
(能够选择适当的演奏方法表现乐曲的情绪,并对自己和他人的演奏进行简单评论)。
⑵过程与方法:运用体验聆听、模唱学习歌曲(游戏、歌表演、集体舞蹈),运用小组探究、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歌曲创编。
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保持对音乐学习的兴趣,培养乐观的态度和友爱的精神。
小学音乐备课教案模板(共8篇)

小学音乐备课教案模板(共8篇)第1篇:集体备课音乐教案麒麟小学集体备课记录课型:课时:授课时间:年月日星期第节编号:班级:二年级授课人:王丽教学内容人教版二年级音乐上册《快乐的小木匠》教学设计《快乐的小木匠》是动画片《小熊猫学木匠》的主题歌,表现了小熊猫一边做木匠活,一边快乐地歌唱时的情形。
歌曲有三段歌词组成,一共有十教材分析二小节,为非方整性单段体结构,每三个小节为一个乐汇,除最后一个乐汇以外。
歌曲节奏鲜明,情绪欢快,洋溢着劳动的勃勃生气,歌颂了热爱劳动、勤劳工作的劳动者形象。
歌曲《快乐的小木匠》、形象生动、富有情趣、充满动感,深受学生喜爱。
学情分析学生通过学唱歌曲,表现活泼欢快的歌曲情绪,体验劳动光荣的快乐。
1、引导学生学会用欢快,活泼有弹性的声音歌唱,能熟练有表情地演唱歌曲,使学生体验劳动创造财富的愉快心情。
2、引导学生掌握好容易混淆的两组节奏: “╳╳╳╳╳”与“╳教学目标╳╳╳╳”。
3、通过学唱《快乐的小木匠》,启发学生热爱劳动的感情、认真做事的态度和勤奋工作的精神。
1.引导学生用欢快,活泼有弹性的声音,有表情地演唱歌曲。
教学重点 2.鼓励学生创编歌词并积极参与表演。
教学难点教学准备学会歌曲中六度大跳的音程,唱准歌曲中两种容易混淆的节奏打击小乐器(三角铁、沙锤、双响筒)若干、多媒体课件、钢琴教法、学法创设情境法游戏法教学环节个人初备集体研讨修改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师:“我刚才发现咱们班的同学都是爱动脑筋的好学生,老师希望,在接下来的音乐课堂上,你能带上动脑和动手的好习惯,和我一起共以师生律动作为度40分钟的快乐时光。
好吗?”二、导入:1、欣赏音乐《铁匠波尔卡》开场,然后以看动画片为导入环节,更容易吸引学生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欣赏一下乐曲《铁匠波尔卡》,大家在欣赏的注意力,并快速音乐的时候,联系我们大屏幕上的图片,想一想图中的人们在干什进入课堂气氛中。
么?仔细听,待会老师要提问哦!(播放课件)师:答对了!工人叔叔正在打铁!他们在辛勤地劳动,享受着劳动的喜悦。
小学音乐教案套用模板

小学音乐教案套用模板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能: - 熟练掌握音乐基础知识,包括音符、音阶、节奏等; - 理解音乐的节拍和节奏感,并能用简单的动作演示; - 能够通过简单的乐器演奏出基本的旋律; -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音乐节拍和节奏的理解;•用乐器演奏出基本的旋律。
三、教学准备•音乐教材或参考书籍;•小乐器,如手铃、木琴等;•音乐节拍器材。
四、教学过程1. 导入与前置知识铺垫(5分钟)在开始正式的教学之前,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的内容,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和热情。
可以向学生提问一些问题,如:你们还记得上节课学习的音符和音阶吗?提醒学生回忆并展示他们的知识。
2. 学习音乐的节拍和节奏感(20分钟)引入新的知识,向学生介绍音乐的节拍和节奏感。
可以通过简单的例子,如拍手、跺脚等,帮助学生理解节拍和节奏的概念。
然后,向学生展示一些常见的音乐节拍器材,如节拍器、节拍板等,让学生亲自操作,并跟随节拍器材的节奏做动作。
3. 乐器演奏练习(3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分配一个小乐器,如手铃、木琴等。
教师向学生展示如何演奏这些乐器,并让学生亲自体验。
然后,教师可以教给学生一首简单的儿歌或民歌,让学生用小乐器演奏出基本的旋律。
可以先教给学生旋律的几个基本音符,然后将乐器分配给学生,让他们跟随音乐节奏演奏。
4. 集体表演与总结(10分钟)在课堂的最后,让各小组进行集体表演,展示他们通过乐器演奏出的基本旋律。
最后,教师进行总结,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目标,并鼓励学生继续在音乐方面进行探索和表达。
五、教学延伸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表达能力,可以在课后布置一些乐理练习或音乐欣赏作业,鼓励学生多听音乐、多尝试演奏乐器,培养他们的音乐兴趣和才能。
六、教学评价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听他们的乐器演奏,以及课后布置的作业,可以初步评价学生对音乐节拍和节奏的理解程度,以及他们的演奏能力和音乐表达。
小学音乐教案万能模板

小学音乐教案万能模板一、教学目标在本节课中,学生将会: - 了解音乐的基本要素和概念; - 学习和掌握一首简单的儿童歌曲; - 发展音乐欣赏能力; - 培养集体合作意识。
二、教学准备•CD 播放器、音乐CD;•多媒体投影仪;•班级音乐乐器(如小型鼓、铃铛等)。
三、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在开始正式的教学之前,通过一些简单的热身活动来调动学生的音乐兴趣。
可以使用以下活动: - 让学生跟随音乐节奏鼓掌; - 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身体运动,如扭动身体或摇摆手臂; - 合唱一个简单的节奏歌曲。
2. 引入新知(10分钟)在这一部分,引入本节课的主题和目标。
可以使用以下步骤: - 准备一段与主题相关的音乐,请学生仔细听,并尝试描述他们所听到的声音特征; - 引导学生思考音乐的要素,如旋律、节奏、音调等,并给予简单的解释; - 播放一段简单的旋律,让学生跟随节奏拍手。
3. 学习新歌(20分钟)在这一部分,学生将学习一首新歌曲。
以下是一种可能的学习步骤: - 播放新歌曲的录音,学生仔细听; - 分解歌曲的旋律和节奏,逐句教唱; - 将分散的旋律和节奏逐渐组合成完整的歌曲,并进行全班合唱。
4. 音乐欣赏(10分钟)这一部分旨在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以下是一种可能的音乐欣赏活动: - 播放一段优美的古典音乐或民间音乐,并引导学生仔细聆听; - 提问学生他们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引导他们表达自己的看法。
5. 合作演奏(15分钟)该部分鼓励学生在音乐方面的合作和协作能力,并尝试演奏简单的乐曲。
以下是一种可能的活动: - 根据学生的音乐能力和乐器的可用性,分配学生不同的乐器;- 引导学生学习简单的乐曲和合奏技巧; - 组织学生进行合奏,并邀请其他班级进行听众。
6. 总结和作业(5分钟)在这一部分,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并布置相关的作业或练习。
以下是一些建议: - 听录音并跟唱本节课学习的歌曲; - 练习拍手或使用乐器与歌曲合拍; -自行查找了解一个喜欢的音乐家或乐队,并准备下节课与同学分享。
小学音乐优秀教学设计(优秀5篇)

小学音乐优秀教学设计〔优秀5篇〕小学音乐优秀教学设计篇一教学内容《表情歌》教学目标1、学会用明亮饱满、有跳跃感的声音演唱歌曲,在一定程度上表达出歌曲的情绪。
2、通过游戏歌曲的的学唱、听赏和游戏活动的展开,学生的音乐视野得以拓展。
重点;学唱新歌、音乐游戏。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师生问好三、复习歌曲《包子、剪子、锤》四、学唱《表情歌》1、导入:请同学分别表演快乐、生气、着急、快乐四种表情。
2、听录音范唱,听出哪里会有小间奏。
3、听录音范唱,根据歌曲的提示进行表演。
4、轻声哼唱歌词〔注意最后一句六度音程的跳进,把音唱准,不喊叫〕。
5、齐唱并试着背唱〔小间奏里的四拍节奏要稳些,不要偏快〕。
6、边唱边表演动作。
五、音乐游戏:丢手绢。
1、听音乐,并唱会。
2、游戏规那么:全体同学围成圆圈蹲下,面朝圆心。
请一个同学拿好手绢在圈外跑,其余学生听音乐按节拍拍手。
圈外的同学在歌曲结束之前要偷偷把手绢扔在一个蹲着的同学的背后,在被他发现并绕圈逐捉到之前占据他的位置那么为赢,反之为输,输的人表演节目。
3、题目内容:听辨声音;唱歌;节奏模仿;自由表演。
六、小结小学音乐优秀教学设计篇二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演唱歌曲,从中感受体验大自然的美,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知识与技能:1、学习用柔美的声音演唱歌曲。
2、通过歌曲学习感受三拍子的韵律美。
〔三〕过程与方法:通过模仿、创编等教学活动,培养学生音乐想象力、创造力和表现力。
1、学习这首融诗、画、音乐为一体的歌曲。
2、对学生进行鉴赏能力及情感表达的培养。
1、学会歌曲,并能根本掌握力度“f 〞,及渐强、渐弱的在歌曲中的表达。
2、初步掌握三拍子歌曲的强弱节奏和附点四分节奏。
一、导入:师:同学们,大海是多姿多彩的。
有的时候风平浪静,有的时候波涛汹涌。
今天,老师带你们去欣赏大海。
现在,请同学们静静聆听、认真观看大屏幕。
1、学生安静地听大海的各种声音。
〔播放课件〕2、师提问:同学们,我们听到了什么声音?都看到了些什么?能不能给我们模仿一下大海的声音和波浪的样子?3、学生答复,并模仿。
小学音乐优秀教学设计【优秀3篇】

小学音乐优秀教学设计【优秀3篇】篇一:小学音乐优秀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感受、体验进行曲的特点,能跟随音乐行进并做出队形变化。
在活动过程中协调性和与他人的合作意识有所增强。
2、在音乐活动中,引起对入队和队活动的回忆与向往,对少先队的认识更为全面,感悟到作为一名少先队员的光荣感、责任感。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师生问好三、欣赏《快乐的节日》1、欣赏,感受歌曲的气氛2、欣赏,提问:你觉得歌曲中唱到的是什么节日?3、用歌曲的伴奏作为配乐,有感情的朗诵歌词4、听听唱唱四、唱《中国少年先锋队歌》1、聆听歌曲,体会歌曲情绪2、聆听歌曲,作曲家介绍3、设计简单的节奏,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4、轻声哼唱5、齐唱,老师指出其不足之处6、试轮唱五、复习班队会的流程1、回忆班队会的流程2、班队会程序演示六、小结篇二:小学音乐公开课教学设计篇二教学目标:学唱歌曲并有表情地演唱、表演,并从中受到思想上的启迪和教育。
教学准备:《蜗牛与黄鹂鸟》mp3、flash形式的MTV、曲谱、电子琴。
教学重、难点:真正深入角色的演唱,从而达到在感受音乐美的同时自然而然地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
教学关键:蜗牛与黄鹂鸟角色特点及品质的分析与演唱的有机结合。
教学过程:随《蜗牛与黄鹂鸟》进入教室座好,随老师做动作,用身体动作来感受歌曲欢快的情绪。
一、熟悉旋律1、“老师给你带来了两个小动物,一个是蜗牛,一个是黄鹂鸟。
请你听一听老师弹得是哪一个?请用你的动作告诉老师,如果是蜗牛就请你学蜗牛爬,如果是黄鹂鸟就请你学小鸟飞。
”师用铜管在低音区慢速弹奏《蜗牛与黄鹂鸟》,生随着旋律学着蜗牛缓慢的爬行。
师用木琴在高音区快速弹奏《蜗牛与黄鹂鸟》生随着旋律学着黄鹂鸟灵活的飞舞。
2、“同学们听得非常好,下面我们来比一比谁的耳朵最灵?”师不断地变换高低音区弹奏《蜗牛与黄鹂鸟》,生不断地变换角色表演。
二、初听歌曲1、“请同学听完、看完后告诉老师蜗牛与黄鹂鸟之间发生了什么事情?”播放《蜗牛与黄鹂鸟》flash形式的MTV。
小学音乐备课教案模板

小学音乐备课教案模板一、教学目标在本节课中,学生将学习以下内容:•认识音乐中的节奏和旋律;•掌握基本音符的名称和演奏方式;•通过歌曲的演唱,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力。
二、教学准备•音乐教室或教学场所;•播放器;•幻灯片或黑板;•学生练习册或乐器。
三、教学过程1. 导入 (5分钟)•通过播放一段优美的音乐,引导学生进入音乐课堂的氛围;•向学生提出问题:“你们对音乐有什么了解?音乐有哪些元素组成?”引导学生思考和回答。
2. 学习音乐节奏 (20分钟)•使用幻灯片或黑板,介绍音乐的节奏;•向学生展示不同音符的图像,并解释每个音符的名称和音长;•进行一些简单的节奏练习,让学生跟随打拍子;•分组让学生创作一段简单的节奏,展示并与全班一起演奏。
3. 学习音乐旋律 (30分钟)•介绍音乐的旋律概念,并向学生演示几个简单的旋律;•利用音乐乐谱或简谱教学学生识读乐谱;•引导学生唱歌,并向学生展示一首简单的歌曲;•教学生唱歌时注意音准和节奏,鼓励他们积极参与。
4. 结束 (5分钟)•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并与学生分享一些音乐知识;•提醒学生练习歌曲和乐器,并鼓励他们在课堂外继续探索音乐。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围绕音乐的节奏和旋律展开教学,通过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通过幻灯片或黑板的辅助,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理解音乐的节奏和音符的名称。
同时,学生通过跟随打拍子和自己创作一段节奏,巩固了对节奏的理解和掌握。
在学习音乐旋律时,通过演示和演唱,激发学生的音乐感受力和唱歌的兴趣。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表达能力,并鼓励他们参与音乐创作活动,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小学教资音乐教案模板

小学教资音乐教案模板一、教学目标在本节课中,学生将通过音乐教学活动的参与和实践,达到以下教学目标:1.通过听歌曲、演唱、演奏等方式,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审美能力;2.学习基本的音乐知识,如音符、拍子等;3.培养学生的音乐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4.增强学生的节奏感和音乐感知能力;5.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提升审美水平。
二、教学重点1.学习和理解音符的名称和对应的时长;2.学会根据乐谱进行歌曲演奏;3.发展学生的音乐表达能力;4.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三、教学准备1.黑板、粉笔或者白板、马克笔;2.教学用的音乐乐谱;3.CD 播放器或者电脑。
四、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5 分钟)教师可以选择一首欢快明快的歌曲,让学生跟着节奏拍拍手、踩踩脚,以热身全身,调动学生的注意力。
2. 引入新知(10 分钟)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观察一段乐谱,并与学生一同讨论其中的符号和音符名称。
3. 学习音符和时值(10 分钟)教师通过示范和解释,向学生介绍常见的音符和对应的时值,并让学生用手拍打出不同音符对应的时值。
4. 学习歌曲(20 分钟)教师选择一首简单的儿童歌曲,向学生展示乐谱,并逐步教学学生如何演奏。
先教导学生高低音的区分,然后按照乐谱演奏一段简单的旋律。
5. 休息活动(5 分钟)在学习的过程中,适当设置休息时间,让学生活动一下身体,保持活力。
6. 学习合奏(25 分钟)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分配不同的音符和乐器。
教师指挥学生按乐谱的要求演奏,通过合奏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协调能力。
7. 总结和评价(10 分钟)教师和学生一起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让学生描述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收获。
教师给予学生积极的评价和鼓励,同时指出需要继续努力提升的地方。
五、课堂延伸教师可以布置一些音乐欣赏的作业,让学生在家中欣赏各种类型的音乐,并写下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六、板书设计音符名称和对应时值-------------------------------全音符 - 4 拍二分音符 - 2 拍四分音符 - 1 拍八分音符 - 1/2 拍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如示范演奏、合奏、小组合作等,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音乐的魅力。
音乐课教案模板

音乐课教案模板篇一:音乐教案模板教案模板一、教学目标一课时知识技能目标:感受音乐节奏等基本要素,用自然和谐的声音演唱歌曲过程方法目标:通过“体验、模仿、探究、合作”等方式,让学生参与音乐学习中来,加深对歌曲情感的理解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深入领会歌曲情感,培养音乐兴趣,提高音乐审美能力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感受音乐基本要素,用自然和谐的声音演唱歌曲教学难点:领会歌曲情感,提升音乐审美能力三、教法、学法教法:(遵循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育原则,以启发、点拨、引导为主,辅以示范和讲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讲解法:介绍歌曲和创作背景。
示范法:用自己的演唱来表现音乐,来感染学生。
多媒体辅助法:展示以体现歌曲内涵为主题的图片、诗词,播放歌曲的不同版本。
(还有:情景创设法、合作探讨法、启发式教学法、尝试教学法等自己选择编排哈)学法:(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重方法的选择让学生主动参与音乐教学)讨论交流法:让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找出歌曲的特点,演唱的技巧。
尝试法:指导学生自学,使不同层次的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践创造能力都得到提高。
四、板书设计自己编了一般就写下教课标题或者下面的小标题比如我喜欢大海啊故乡在大海啊故乡外面画个心形框起五、教学过程本节课为多媒体教学课所采用的的教具有钢琴多媒体辅助教学设备等1、导入(5分钟)一般采用情景的方式导入(欣赏形式的课程多采用创设情景的方式导入)也可以采用复习上节所学的方式导入自己编入一段课程导入词(根据课程)2、新课(20分钟)(如果是欣赏性质的课程新课设计多采用多听让学生多讨论小组讨论啊教师引导提问学生多听多想多回答然后再总结的方式去设计目的一个要让学生了解体会到歌曲情感)比如 1、讲解歌曲时代背景2、讲解歌曲3、学生初次聆听体会歌曲情感4、学生再次聆听感受歌曲旋律情感走向画出歌曲旋律线(小组合作方式进行)5、学生再次聆听歌曲带着对歌曲情感的理解再次深入聆听歌曲、体会所要表达的情感(如果是教学新歌之类的课程新课设计还是以学生为主导让学生主动积极参与新课教学)比如 1、聆听歌曲2、讲解歌曲节奏强弱规律重难点不好唱的地方3、设计发声练习曲(可以板书到黑板上)4、学唱歌曲示范演奏教唱跟琴学唱跟录音学唱分小组讨论歌曲情感找同学示范唱抽唱5、互动环节划出2 3 4拍子适合歌曲的指挥手势图,教同学指挥,抽同学演唱,抽同学指挥这样全班互动下3、课堂小结(5分钟)自己总结整个课堂教学再次阐述歌曲旋律情感等肯定下学生4、课后作业同学们将自己所学歌曲演唱展示给自己的父母或者亲戚朋友下去聆听与本课有关的歌曲体验歌曲表达什么情感六、教学反思(空在那儿这个学生学习了这课后存在的问题的反思不用写空着就行)在教案中体现自己的教学设计理念:本课教学设计旨在以音乐审美为核心,通过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师辅助的教学方式,让学生通过音乐教学四多“多听多想多体会多创作”等方式深入了解歌曲情感,体会所要表达的情感,重视整个的创作过程,重视全体学生的共同参与性是本节课的宗旨。
小学音乐课教学设计(优秀7篇)

小学音乐课教学设计(优秀7篇)小学音乐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 鸟是人类的朋友,本课以鸟为题材让我们“唱鸟”、“爱鸟”、“护鸟”,增强环保意识,增进自然常识,提高审美趣味,发展联想。
2. 运用开放式的教学形式,到课外、校外去收集鸟鸣的录音,以实际行动去做好爱鸟活动。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1. 拍手进教室,确立良好坐姿,明确课堂纪律,师生问好。
2. 发声练习:1 2 3 4 │ 5 — │ 5 4 3 2 │ 1 — ‖小猫爱吃鱼,鱼。
3. 复习歌曲《一只鸟仔》。
二、聆听《对鸟》1. 看着歌词初听全曲,(可带上身体律动)了解歌曲内容,简单说说,并说说心情如何?2. 复听,问句与答句在曲调上是否完全一样?3. 探讨一下书本作业:看图说一说哪些行为是对的?哪些行为是错的?从爱鸟的行为中培养学生的爱心。
三、导入:讲《小乌鸦爱妈妈》的故事听!这是一个有关乌鸦一家的故事。
(边听音乐边讲故事)从前,有一棵很高大的树,树上住着勤劳、善良的乌鸦妈妈,它每天都要飞到好远好远的地方去找虫子给它那一群可爱的乌鸦宝宝吃,小乌鸦在妈妈关心下越长越大了,妈妈真高兴。
但这时候我们的乌鸦妈妈越来越老了,终于有一天小乌鸦都要飞翔了,它们一个个高兴地张开了翅膀拍拍飞出了家。
妈妈哭了,因为它已经老得飞不动了,自己孤单单地呆在家中。
突然从远处飞来了一个小黑点。
一只小乌鸦衔着它平生捕到的第一条小虫回来了,它把小虫喂给了妈妈。
接着又来了一只小乌鸦,两只,三只。
可把妈妈高兴坏了。
我们要不要学习小乌鸦?小乌鸦真孝顺啊!我们为这感人的故事取一个名字吧!(出示课题)四、学唱歌曲1. 我们来听听、看看歌词,跟着拍一拍节奏。
这是一首2/4拍的节奏,它的强弱规律是强、弱,下面大家边听边拍节奏。
2. 模奏练习:2/4 ×× ×× │ × × │ × — │ × — ‖3. 有感情地朗读歌词。
小学音乐教学设计(最新11篇)

小学音乐教学设计(最新11篇)小学音乐教学设计篇一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演唱歌曲,感受音乐风趣幽默的表现方式同时感受音乐中表现的蛤蟆和青蛙的动物形象。
2、感受音乐要素中音色、力度的变化塑造的形象生动的音乐形象。
并了解蛤蟆和青蛙的区别,增强科普知识,引导学生增强保护动物的意识。
3、学习用轻巧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并正确演唱歌曲中的弱起节奏。
二、教学重点:1,正确掌握歌曲中出现弱起节奏和音乐中出现的节奏难点2,通过学唱歌曲,感受音乐中表现的不同的力度、音色塑造的不同的动物形象。
3,感受歌曲风趣幽默的特点。
三、教学难点:正确演唱歌曲中的出现的节奏和旋律难点2,体会音乐要素中不同的力度和音色塑造的不同的音乐形象。
学习体验各种音乐要素在音乐中的不同作用。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欢迎同学们走进今天的音乐课堂,今天的音乐课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首非常好听的歌曲同学们听一听歌曲给你带来怎样的感受?生:好玩生2:风趣生3幽默师:节奏呢?师总:这首一首节奏欢快而且风趣幽默的歌曲。
故事的主人是?生:癞蛤蟆和小青蛙(二)师跟伴奏读节奏师:癞蛤蟆小青蛙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呢?请你仔细听。
生:癞蛤蟆错把小青蛙当成她的爸爸,小青蛙错把癞蛤蟆当成她的宝宝。
师:这是一个发生在癞蛤蟆爸爸和小青蛙宝宝之间的故事。
讲的是池塘里的一只癞蛤蟆和一只小青蛙一个晴朗的夏夜里出来散步,由于天太黑距离太远看不清楚,癞蛤蟆就把小青蛙错认为她的娃娃,小青蛙把癞蛤蟆当成她的爸爸。
两只小动物越走越近,走到月光下一看,原来这是一场误会。
(三)生学习节奏,完整读一遍师:下面请同学们跟着老师有节奏的讲一讲这个故事。
同学们在讲的时候注意声音的强弱对比要明显。
请你模仿老师的声音和语气。
完整读第二遍:师:同学们读的很认真,强弱对比也非常明显。
如果同学们在读的时候能够像乒乓球一样弹跳起来会更好。
难点节奏教唱:师:大家觉得哪句歌词较难?大家在读的时候要找准强拍,同时把每个字说的轻巧有弹性。
小学音乐小组合作教学设计(范文六篇)

小学音乐小组合作教学设计(范文六篇)本站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小学音乐小组合作教学设计(范文六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本站还可以找到更多《小学音乐小组合作教学设计(范文六篇)》。
第一篇:小学音乐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1、歌曲演唱《大海啊,故乡》2、欣赏合唱《渔家姑娘在海边》琵琶独奏《大海啊,故乡》二、教学目标1、能用不同的音色、唱法表达对歌曲《大海啊,故乡》的理解,进一步加深对祖国、对家乡以及生活的热爱,能背唱全曲。
2、通过欣赏比较琵琶版与合唱版《大海啊,故乡》,了解更多的演奏演唱形式,感受歌曲的情绪异同及音响感受的异同。
三、教学重点能充分运用力度、情绪的变化,深情演绎《大海啊,故乡》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师:同学们,每个人都有生养自己的故乡,记得我们曾学过一首赞美故乡的歌曲,叫做――(我爱我的家乡)。
那就让我们唱响这段美好的旋律,开始我们今天的音乐之旅吧。
(复习歌曲)二、欣赏《渔家姑娘在海边》1、师:歌儿唱的真好,我们的祖国真的是幅员辽阔,我们身处于烟雨蒙蒙的江南,也有人生长在波涛翻滚的大海之滨,你听过南国海岛的汽笛声吗?你见过渔家姑娘在海边织网的情景吗?今天老师带领你们跟随音乐走近大海,来欣赏《渔》。
仔细听,在音乐中你能听到什么,仿佛能看到什么?(欣赏歌曲)2、师:请向大家描绘一下你所听所见所想的,好吗?(生发表意见)3、师:海浪声轻拍沙滩,发出哗哗的响声,海上的汽笛声似乎在呼唤人们出海工作,渔家姑娘除了织网打渔还在沙滩上练武,因为当时他们还肩负着保卫海岛与外敌作斗争的重任,你能在欣赏歌曲时加入一些简单的身体动作来感受歌曲的情绪吗?(复听歌曲)三、歌曲教学师:听罢渔家姑娘的吟唱,似乎把我们带到了南国海岛,那歌声随着海风传到了远行的中国海员耳旁,勾起了他们满怀的思乡之情,于是作曲家望立平为电影《大海在呼唤》创作了一首脍炙人口流传至今的歌曲《大海啊,故乡》。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熟悉演唱这首经典老歌吧。
小学音乐教案模板范文

小学音乐教案模板范文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1)了解音乐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包括音高、音符、节奏等。
(2)掌握简单的音乐表达方式,包括歌唱、打击乐器演奏等。
2.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2)培养学生的音乐表达能力和合作能力。
3. 情感目标。
(1)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和兴趣,激发学生对音乐的情感共鸣。
(2)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 教学重点。
(1)音乐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的讲解和学习。
(2)音乐表达方式的教学和实践。
2. 教学难点。
(1)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和表达能力。
(2)激发学生对音乐的情感共鸣。
三、教学过程。
1.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老师播放一段优美的音乐,让学生闭上眼睛,用心去感受音乐,然后请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通过这种方式,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
2. 学习音乐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
(1)介绍音乐的基本概念,音高、音符、节奏等。
(2)教学音乐的基本知识,音符的名称、音符的时值等。
3. 学习音乐表达方式。
(1)教学歌唱,老师带领学生学唱一首简单的歌曲。
(2)教学打击乐器演奏,老师向学生介绍几种简单的打击乐器,让学生尝试演奏。
4. 练习与表演。
学生分组练习歌曲和打击乐器演奏,并进行表演。
老师在一旁指导和鼓励学生,让学生感受到音乐带来的快乐和成就感。
5. 总结与展示。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展示他们的成果,并给予肯定和表扬。
同时,让学生谈谈自己对音乐的感受和体会。
四、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音乐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有了初步的了解,对音乐表达方式也有了一定的掌握。
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合作能力还有待提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相关训练。
同时,要不断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和兴趣,让他们在音乐的世界里感受快乐和美好。
小学音乐说课稿模板七篇

小学音乐说课稿模板七篇小学音乐说课稿篇1一、教材分析欣赏歌曲《妈妈之歌》是我国民歌,她通过母子两人的对话,表达了母亲对孩子的志爱和期望以及孩子深情的回报。
歌曲的歌词朴实无华,母子之情溢于字里行间。
旋律婉转起伏,宽广绵长,充分表现了母子之间真挚的情谊。
演唱歌曲《唱给妈妈的摇篮曲》曲调寓意深刻,它通过一个平日生活的侧面,生动地描绘了孩子对妈妈的一片深情和孝顺之心。
这两部作品的主题相同,是对孩子们进行“爱”的教育的好材料。
二、教学目标综合教材内容及其他教学要素,我认为可将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为:1、通过聆听歌曲《妈妈之爱》,了解女声、童声的演唱特点。
感受音乐中母子之间真挚的情谊。
2、能基本学会唱歌曲《唱给妈妈的摇篮曲》,从中体会到孩子对妈妈的深情和孝顺之心。
3、通过系列实践活动,教会学生懂得母爱之伟大,自己应该懂得回报和付出。
其中教学重点、难点设定为:通过聆听和学唱歌曲,了解女声、童声的演唱特点。
感受音乐作品内涵,懂得母爱的伟大。
三、教学理念及教法、学法的选择新课标提出:音乐课应以“学生发展为本”,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加强音乐实践与创造。
同时还强调了课堂上音乐与相关文化的相互融合与渗透。
鉴于以上理念,我决定采用参与——体验、情境——陶冶的情感教学模式,借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努力使学生在轻松愉悦、和谐互动的气氛中主动参与学习,在体验中感受和表现音乐,从而促进学生发展。
教学过程追求动静结合、张驰有度,让音乐真正走进孩子的心灵。
再有,本课的编创等实践活动穿插于各个教学环节中,唱中有创,动唱结合;听中有创,边听边动,自始自终都鼓励学生的创新与实践。
那么到底要怎样使我的音乐课堂成为学生享受音乐美的圣殿呢?我决定这样安排教学过程:四、教学流程及相关考虑:一)组织教学师生在《世上只有妈妈好》的音乐声中,边唱歌曲边走进教室。
师生问好之后,老师直接揭示本课的主题“爱”
小学音乐新课标教学设计模板一、课程名称:(适用大部分课程教案)二、授课对象小学三至六年级学生。
三、授课时间每课时40分钟。
四、授课教师XXX(姓名),具备相应的小学音乐教师资格。
五、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 学会歌曲《XXX》;- 认识并理解所学的音乐符号;- 使用恰当的音乐术语描述音乐元素;- 基本掌握音乐节奏感和音准。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 参与合唱、乐器演奏等活动,增强音乐实践能力;- 分组合作,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观察和分析音乐作品,提高音乐鉴赏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 增进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 欣赏和尊重不同风格的音乐文化;- 通过音乐表达个人情感,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
六、教学重占和难点1、教学重点- 歌曲的学习与演唱技巧;- 音乐基础知识的掌握;- 音乐表达和情感传递。
2、教学难点- 音准和节奏的准确性;- 音乐符号的理解与运用;- 高音区的音准控制。
七、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5分钟)- 教师以生动有趣的音乐故事或简单的音乐游戏引起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音乐课堂,为新课的学习做好情绪上的准备。
2、新知讲授(20分钟)- 教师通过PPT展示、黑板板书或实物展示,向学生介绍歌曲《XXX》的背景知识,包括作曲家、创作背景等。
- 教师示范歌曲,引导学生注意歌曲的节奏、旋律、歌词等,同时解释音乐符号的意义,确保学生理解并能够模仿。
- 教师分段教学歌曲,逐步指导学生掌握音准和节奏,特别注意教学难点中的音准和节奏准确性。
3、合作探究(15分钟)-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种简单的乐器,如三角铁、木鱼等,与歌曲配合演奏,增强对音乐节奏的感知。
-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如何通过音乐表达情感,讨论不同乐器和声部的配合,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4、巩固练习(10分钟)- 教师组织全体学生合唱歌曲,注意纠正学生的音准和节奏错误,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参与到实践中。
小学音乐教案模板范文

小学音乐教案模板范文一、教学目标。
1. 认识音乐的基本元素,音高、音长、音乐节奏。
2. 学习基本的音乐符号,音符、休符、拍号等。
3. 能够简单地演奏一些简单的音乐节奏。
4. 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和节奏感。
二、教学重点。
1. 音乐的基本元素,音高、音长、音乐节奏。
2. 基本的音乐符号,音符、休符、拍号等。
三、教学难点。
1. 学生对音乐节奏的感知和表达能力。
2. 学生对音乐符号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四、教学准备。
1. 音乐教学课件。
2. 音乐乐器,小鼓、木鱼等。
3. 学生课堂参与的音乐乐谱。
五、教学过程。
1. 初步认识音乐的基本元素。
通过播放一些简单的音乐,让学生感受音乐的美妙,引导学生讨论音乐中的音高、音长和节奏等基本元素。
2. 学习音乐的基本元素。
通过教学课件,向学生介绍音乐的基本元素,音高、音长和音乐节奏。
并通过一些简单的音乐节奏练习,让学生感知和理解音乐的基本元素。
3. 学习音乐的基本符号。
向学生介绍音乐的基本符号,音符、休符、拍号等,并通过举例讲解这些符号的含义和用法,让学生掌握这些基本音乐符号。
4. 学习简单的音乐节奏。
通过教学乐器和音乐乐谱,向学生演示一些简单的音乐节奏,并让学生模仿演奏这些简单的音乐节奏。
5. 练习和巩固。
让学生分组进行音乐节奏练习,每组学生轮流演奏一些简单的音乐节奏,并相互评价和改进。
六、教学反思。
通过这节音乐课的教学,学生对音乐的基本元素和基本符号有了初步的认识和理解,也培养了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和节奏感。
但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比如学生对音乐符号的理解和运用能力还不够,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加强。
同时,也需要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提高音乐课的趣味性和互动性,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和热情。
小学音乐教案范文模版

小学音乐教案范文模版【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音乐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
2.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
3.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教学重点】。
音乐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音乐教材,音乐播放器等。
2.学生准备乐器,音乐书籍等。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教师播放一段优美的音乐,让学生听一听,然后问学生对这段
音乐的感受和想法。
通过学生的回答,引出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2.学习新知识。
教师向学生介绍音乐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包括音符、音阶、节奏等内容。
并通过具体的例子向学生解释这些概念和知识。
3.师生互动。
教师与学生进行互动,让学生模仿教师演奏一段简单的乐曲,
然后教师指导学生如何演奏,如何把握节奏。
4.练习与巩固。
教师让学生分组进行音乐练习,每组选择一首简单的乐曲进行演奏,并在演奏结束后互相评价,提出改进意见。
5.作业布置。
教师布置音乐作业,让学生练习一首简单的乐曲,并要求学生在下节课上表演。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导入新课、学习新知识、师生互动、练习与巩固、作业布置等环节,让学生了解了音乐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并培养了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
同时,通过学生的表演,也激发了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音乐教学设计的模板
音乐教学目标在具体表述上不同于音乐课程目标,更有别于传统音乐教学大纲中的“教学目的”。
给大家分享了音乐教学设计,一起来看看吧!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情感熏陶和感染下,丰富大自然当中各种声音的情感体验。
【过程与方法】
采用演唱和表演的方式,熟悉三部分的音乐旋律,提高音乐的记忆能力和创新能力。
【知识与技能】
能辨别各段旋律的顺序,了解曲式结构。
教学重难点
【重点】
用不同的情绪演唱三段音乐旋律。
【难点】
根据音乐旋律配音效。
教学用具
多媒体、电子琴、打击乐器。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播放小动物的叫声(小鸟、蝈蝈、大象等),由学生猜并模仿各种小动物的动作或声音。
(二)新课教学
1.初次欣赏音乐片段,聆听音乐中的声音
师:从音乐中同学们听到了那些声音?能模仿它的声音吗?
学生自由回答并模仿听到的小动物的叫声(小鸟、蝈蝈、青蛙、流水等很多的声音)。
2.再次欣赏音乐片段。
(1)为音乐配伴奏
拿着乐器的学生跟随音乐敲击乐器,表演一种自然界的声音。
没有乐器的学生跟随音乐做身体律动,表演一种自然界的物体。
(2)简单介绍乐曲。
3.完整的欣赏音乐
(1)完整的感受音乐的情绪(轻松、愉快的心情)
(2)熟悉三段音乐主题。
①聆听音乐,分辨三段音乐主题。
②老师弹奏音乐主题A、B、C,学生学唱
老师示范并引导:演唱音乐主题A、B时用轻快、短促、高位置、弹性的声音演唱,注意旋律中的换气记号。
演唱音乐主题C时速度稍慢,旋律要清晰,注意弱起和换气记号。
③学生再次跟琴学唱。
④整体演唱三段主题。
(3)学生根据旋律主题A,加入自己喜欢的声音。
(加入音效)
(三)巩固提高,了解曲式结构。
1.学生根据图表,聆听音乐,判断音乐的主题旋律
2.学生根据图表讨论分析曲式结构
师:请同学们给你们的小脑袋插上翅膀,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歌曲分为几段呀?(全曲共由三个主题交替构成,是一个多段体结构的乐曲)
3.了解音效(开头、中间、结尾处是很多自然界的声音,我们把它叫做音效)
4.完整的演奏音乐作品
(1)学生分三组分别模仿开头、中间、结尾的三个音效部分,并歌唱音乐主题、为音乐主题部分配伴奏。
(2)师生评价。
(四)课堂小节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里,希望同学们以后能够欣赏到更多更美的大自然音乐,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