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下册数学课件

合集下载

七年级下册数学ppt课件第一单元

七年级下册数学ppt课件第一单元

am ·an = am+n (m,n都是正整数).
注意:条件:①乘法
②底数相同
结果:①底数不变 ②指数相加
例1 计算:
3
(1)(–3)7×(–3)6 ;
(3)
–x3·
x5;
1
1
(2)

111 111
(4)
b2m·
b2m+1 .
解:(1)(3)7 (3)6 (3)76 (3)13 ;
(5)
(3)-a4·(-a)2 =-a4·a2
=-a6
(6) a·a2+a3 =a3+a3=2a3
m
n
1
1
1




10
10
10
m +n
注意:公式中的底数和指数可以是一个数,字母或者一个式子.
am·
an=am+n (m,n都是正整数)
法 则
上面各式括号中都是
4 4 4
12
4 3
4
4
4
a
(a然后再
) a乘方
a .你能给这种运算
a a
(a m 起个名字吗?
) 5 a m a m a m a m a m a m m m m m a 5m
3 2
1 2
4 2
(a b c) (3a b) a bc
3
2
2
2
方法2:利用类似分数约分的方法
5
x y
5
2
3
(1)
(x y) x 2 x y
x 2 2
8m n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七章平面直角坐标系PPT课件全套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七章平面直角坐标系PPT课件全套

有序数对在生活中的应用
知 识 点 二
如图是某学校的平面示意图.如果用 (5,1)表示学校大门的位置,那么运动场表 宿舍楼 (6,8) ,(8,5)表示的场所是_____. 示为_____
有序数对在生活中的应用
知 识 点 二
如图3,甲处表示2街与5巷的十字路口,乙处表 示5街与2巷的十字路口,如果用(2,5)表示甲处的位 置,那么“(2,5)→(3,5) →(4,5) →(5,5) →(5,4) →(5,3) →(5,2)”表示从甲处到乙处的一种路线,请 你用 这种形式写出两种从甲处到乙处的最短路线.
这就是我们接下来要学习的相关概念的内容。
2、在平面内画两条互相____、原点____的数轴, 垂直 重合 横轴 组成平面直角坐标系.水平的数轴称为____或____, x轴 y轴 习惯上取向_____为正方向;竖直的数轴称为___ 右 _或____,取向____为正方向;两个坐标轴的_ 上 纵轴 ___为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原点 . 交点 y轴
D
-4 -3 -2 -1 -1 4 3 2 1
y A
O1
2 3
4
x
C
-2 -3
B
4、如图所示,在第三象限的点是(C ) A.点A B.点B C.点C D.点D
(1)
学习目标
1
会根据实际情况建立适当的坐 标系;
2
通过点的位置关系探索坐标之间 的关系及根据坐标之间的关系探 索点的位置关系.
讲授新课
认真阅读课本第67至68页的内容,
分别为:A( 0,0 ),B(6,0),C(6,6 ),D(0,6). y 2、若以线段DC所在的直线为x轴,纵轴(y 轴)位置不变,则四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 6,0 ), A( 0,-6),B( 6,-6 ),C( D( 0,0 ).

七年级数学下册全册PPT课件汇总(共1093张)

七年级数学下册全册PPT课件汇总(共1093张)
第1课时 幂的乘方
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当堂练习
课堂小结
学习目标 1.理解并掌握幂的乘方法则;(重点) 2.掌握幂的乘方法则的推导过程并能灵活运用.(难点)
复习
n个a 幂的意义: a ·a ·… ·a =an
同底数幂乘法的运算法则: am ·an = am+n(m,n都是正整数)
课堂小结
am·an=am+n (m,n都是正整数)
同底数幂 的乘法
法则
am·an·ap=am+n+p(m,n,p都是正整数)
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 相加
底数相同时
直接应用法则
注意 底数不相同时
先变成同底数, 再应用法则
常见变形:(-a)2=a2, (-a)3=-a3
第一章 整式的乘除
1.2 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
am·an·ap = am+n+p (m、n、p都是正整数)
典例精析
例2 光在真空中的速度约为3×108m/s,太阳 光照射到地球上大约需要5×102m/s.地球距离 太阳大约有多远? 解:3×108×5×102
=15×1010 =1.5×1011(m). 答:地球距离太阳大约有1.5×1011m.
(3)-x3·x5;
(2)( 1 )3 1 ;
111 111
(4)b2m·b2m+1 .
解:(1)原式=(-3)7+6=(-3)13;
(2)原式= ( 1 )31 ( 1 )4;
111 111
(3)原式= -x3+5= -x8;
(4)原式= b2m+2m+1=b4m+1.
提醒:计算同底数幂的乘法时,要注意算式里面 的负号是属于幂的还是属于底数的.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课件 7.1.2 平面直角坐标系 (共22张PPT)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课件 7.1.2 平面直角坐标系 (共22张PPT)

-3 -2 -1 0 1 2 3 4
A: -3; B: 2. 点C. 思考2 : 由(1)你发现数轴上的点与实数是什么关系?
一一对应. ①数轴上的每个点都对应一个实数(这个实数叫作这个
点在数轴上的坐标); ②反过来,知道一个数, 这个数在数轴上的位置就确定了.
新课导入
1596-1650
数学家笛卡儿潜心研究能否用代数中的 计算来代替几何中的证明. 有一天, 在梦中他 用金钥匙打开了数学宫殿的大门, 遍地的珠 子光彩夺目, 他看见窗框角上有一只蜘蛛正 忙着结网, 顺着吐出的丝在空中飘动, 一个念 头闪过脑际: 眼前这一条条的横线和竖线不 正是自己全力研究的直线和曲线吗?
5 N
A
平面内的点就可以用一个
4
x轴上的点的
(3, 4)
有序数对来表示了.
纵坐标为0; y 3
轴上的点的 2 C 例如, 由点 A 分别向 x 轴、横坐标为0. 1
原点O的坐标 为(0, 0)
y轴作垂线, 垂足M 在 x 轴 上的坐标3, 垂足 N 在 y 轴 -4 -3
-2
-1 O
M 1 2 3456
y
D (0, 6)
6
C(6, 6)
5
4
3
2
1
A(O) (0,10)2 3 4 5 B (6, 0)
x
新知探究
请另建立一个平面直角坐标系, 这时正方形的顶点A, B, C, D 的坐标又分别是什么?与同学们交流一下.
y
D (-3,3)
C (3,3)
A (-3,-3)
B (3,-3)
x
新知探究
由上得知, 建立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不同, 则各点的坐标也 不同. 你认为怎样建立直角坐标系才比较适当?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 5.1.1相交线 课件(共18张PPT)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 5.1.1相交线 课件(共18张PPT)

变式2:若∠2是∠1的3倍,求∠3的度数? 解:设∠1=x°,则∠2=3x°
根据邻补角的定义,得 x+3x=180 所以 x=45 则∠1=45°
根据对顶角相等,可得 ∠3=∠1=45°
今天我们学了什么?
邻补角、对顶角概念 邻补角、对顶角性质
今天我们学了什么?
两直线相交
C
2
B
1
3
4
A
D
位置 特征
1、两直线相交,形成小于平角的角有哪几个?
2、以∠1和∠2为例分析这两个角存在怎样的
位置关系和大小关系?像这样的角还有哪些?
3、以∠1和∠3为例分析这两个角存在怎样的
位置关系?像这样的角还有哪些?
C
2
B
1 o3
4
A
D
动手画出两条相交直线
1、两条直线相交,形成的小于平角的角
有哪几个?
C
2
B
1
o3
4
A
1 2
(1)不是
1 2
(2) 是
1 2
(3) 不是
1
2
(4) 不是
2 1
(5)是
7、你能得到对顶角∠1和∠3的大小关系吗?
C
2
B
动动手:(1)、用量角器测
1
o3
量对顶角∠1和∠3,比较他们
4
的大小
A
D
(2)将对顶角∠1和∠3
进行翻折,比较它们的大小?
4、你能得到对顶角∠1和∠3的大小关系吗?
猜猜看:若直线CD绕点O转 C
例、如图,直线a、b相交,∠1=40°,求
∠2、∠3、∠4的度数。
b
解:由邻补角的定义可知 ∠2=180°-∠1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第9章 不等式与不等式组全章课件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第9章 不等式与不等式组全章课件
10天的工作量 < 500件
(2)“提前完成任务”是什么意思?
10天的工作量 ≥ 500件
(三)深入探究,阶段小结
解:每个小组每天生产x件产品,
依题意得: 3×10x<500, ① 3×10(x+1)>500. ②
①式解得:x
<
16
2 3
②式解得:x
>15
2 3
∴不等式组的解集为
15
2 3
<x
< 16
问题3:
从刚才的练习中你发现了什么?请你把你的发现和合作小组的同学 交流.
⑴ 5>3, 5+2 > 3+2, 5-2 > 3-2; ⑵ -1<3, -1+2 < 3+2,-1-3< 3-3; ⑶ 6<2, 6×5 < 2×5,
6×(-5) >2×(-5); ⑷ -2<3, (-2)×6 < 3×6,
依题意得:40x≤2400 且 40x≥2000
(二)概念认识
c>10-3 且 c<10+3
c >10-3 c <10+3
一元一次 不等式组
40x≤2400 且 40x≥2000
40x≤2400
【问题3】
40x≥2000
请大家判断一下,下列式子是一元一次不等式
组吗?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有什么特点?
x - 3 >0
23 从图中可以找到两个不等式解集的公共部分, 得不等式组的解集是: x >3
(五)练习巩固
【问题 7】完成课本 140 页练习 1.
(六)课堂小结
【问题 8】本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第九章 不等式与不等式组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不等式的性质》不等式与不等式组PPT优秀课件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不等式的性质》不等式与不等式组PPT优秀课件

第九章 不等式与不等式组
不等式的性质
学习目标
1.(课标)探索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2.掌握不等式的三个性质并且能正确应用. 3.理解解不等式的概念. 4.(课标)能解数字系数的一元一次不等式.
知识要点
知识点一:不等式的性质 (1)不等式的性质1 文字语言:不等式两边加(或减)同一个数(或式子),不等号的方 向 不变 . 符号语言:如果a>b,那么a±c > b±c.
4.(人教7下P119)用不等式表示下列语句并写出解集,并在数 轴上表示解集: (1)x的3倍大于或等于1; (2)x与3的和不小于3; (3)y与1的差不大于0;
(4)y 的1小于或等于-2.
4
(1)3x≥1,即 x≥1
3
(3)y-1≤0,即 y≤1
数轴略.
(2)x+3≥3,即 x≥0 (4)1y≤-2,即 y≤-8
★.(新题速递)(人教7下P121改编)根据等式和不等式的基本 性质,我们可以得到比较两数大小的方法: 若a-b>0,则a>b;若a-b=0,则a=b; 若a-b<0,则a<b.反之也成立. 这种比较大小的方法称为“求差法比较大小”. 请运用这种方法尝试解决下面的问题: 比较4+3a2-2b+b2与3a2-2b+1的大小. 解:∵4+3a2-2b+b2-(3a2-2b+1)=b2+3>0, ∴4+3a2-2b+b2>3a2-2b+1.
数轴略.
(2)6x<5x-1;
x<-1
(4)1-1x≥x-2.
3
x≤9
4
8.【例4】(创新题)四个小朋友玩跷跷板,他们的体重分别为 P,Q,R,S,如图所示,则他们的体重大小关系是( D )
A.P>R>S>Q C.S>P>Q>R
B.Q>S>P>R D.S>P>R>Q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8.1 二元一次方程组 课件(共26张PPT)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8.1 二元一次方程组 课件(共26张PPT)
第八章 二元一次方程组
8.1 二元一次方程组
1.经历根据实际问题列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过程,让学生体 会方程组是刻画现实世界中含有多个未知数的数学模型. 2.通过复习类比一元一次方程,探究掌握二元一次方程(组) 及其解的概念. 3.培养学生的数学类比思想,感受方程组的实际应用价值.
学习重点:二元一次方程(组)以及解的概念. 学习难点: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的概念.
写出二元一次方程3x+2y=19的正整数解. 解:ቊyx==81;, ቊyx==53;, ቊxy==25.,
例3 二元一次方程组ቊxx−+yy==180, 的解是( C )
A.ቊxy==35,
B.ቊxy==111,
C.ቊyx==−91,
D.ቊxy==16..55,
下列各组值中是二元一次方程组ቊxx−+yy==35,的解的 是( C )
我们已经学习了一元一次方程,并学会了用它解 决实际问题。 一元一次方程中只含有一个未知数,下面我们来 看下这些问题含有几个未知数?
篮球比赛不仅出现在奥运赛场上,在生活中也随处可见,请 同学们看下面这个问题:在某次篮球联赛中,每场比赛都要分 出胜负,每队胜1场得2分,负1场得1分.某队在10场比赛中得到 16分,那么这个队胜负场数分别是多少呢?
思考:这个问题中包含了 哪些必须同时满足的条件?
分析:胜的场数+负的场数=总场数,胜场积分+负场积分=
总积分.


合计
场数
x
y
10
积分
2x
y
16
解:设这个队胜的场数为x场,负的场数为y场. 依据题意,得x+y=10,2x+y=16.
学生活动一【一起探究】

七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课件《算术平方根》

七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课件《算术平方根》
(2) 9 3; (3) 22 2. 25 5
3. (1)若一个数的算术平方根是 13 ,则这个数 是___1_3___.
4
(2)① 16 =___4__, 16的算术平方根是___2___;
② ( - 5)2 =___5___,( - 5)2 的算术平方根是 ___5___,(-5)2的算术平方根是____5___.
概念
提取 ( 0 )2 = 0 ,规定:0 的算术平方根是 0.
一般地,如果一个正数 x 的平方等于 a,
即 x2 = a,那么这个正数 x 叫做 a 的算术平
方根.
(非负数 x )2 = a
非负数 x 是非负数 a 的算术平方根
那么 1,9,16,36,4 的算术平方根是?
25
概念 提取
a 的算术平方根记为 a ,读作“根 号 a”,a 叫做被开方数.
(1)根据计算结果,回答 a2 一定等于 a 吗?你
发现其中的规律了吗?请你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来. (2)利用你总结的规律,计算:(3.14-)2 .
解:(1) a2 不一定等于a, a2 a .
(2)原式 = |3.14-π| = π-3.14 .
课堂总结
一般地,如果一个正数 x 的平方等于 a, 即 x2 = a,那么这个正数 x 叫做 a 的算术平

100 10

大 到
49 7 64 8
大 到


0.0001 0.1
被开方数越大,对应的算术平方根也越大.
若a b 0,则 a __>___ b.
对应训练
【选自教材P41练习 第1题】
1. 求下列各数的算术平方根: (1)0.0025;(2)81;(3)32.

七年级下册数学ppt课件

七年级下册数学ppt课件

一次函数的性质与图像
一次函数的概念
一次函数是函数的一种,它的解 析式为y=kx+b(k,b是常数,k≠0)
。一次函数的图像是一条直线。
一次函数的性质
一次函数具有一些基本性质,如单 调性、斜率、截距等。这些性质在 解决实际问题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一次函数的图像
一次函数的图像是一条直线,其斜 率等于k,截距等于b。当k>0时, 直线呈上升趋势;当k<0时,直线 呈下降趋势。
04
CATALOGUE
第四章:概率与统计
概率的基本概念与计算
01
02
03
概率的定义
表示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 性。
概率的计算
基于试验次数和事件发生 次数,计算事件的概率。
概率的特性
概率是介于0和1之间的数 值,表示事件发生的可能 性,不可能事件的概率为 0,必然事件的概率为1。
统计图表的应用与解读
05
CATALOGUE
第五章:数学问题解决策略
问题解决的基本步骤与方法
制定计划
根据问题的特点, 制定合理的解题方 案和步骤。
整合答案
将计算或推理的结 果进行整合,形成 完整的答案。
定义问题
明确问题的具体背 景、条件和目标。
执行计算
根据计划进行计算 、推理或实验。
检验答案
对答案进行检验, 确保答案的正确性 和合理性。
• 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的联系: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是相互补充的,而非相互排 斥的。在实际的推理过程中,我们常常需要结合经验和逻辑来进行综合判断和 分析。演绎推理可以帮助我们证明合情推理的结论是否正确,而合情推理可以 为我们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帮助我们更好地探索未知领域。

初一下册数学ppt课件

初一下册数学ppt课件

05 复习与总结
本学期重点回顾
代数式与方程 代数式的定义与表示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
三角形与全等
本学期重点回顾
三角形的性质与分类
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 与高线、中线、角平 分线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条 件
本学期重点回顾
平面直角坐标系 点与坐标的对应关系
坐标系的建立与表示方法 简单的一次函数图像与性质
练习题解析
练习题1:解一元一次方程
练习题2:化简代数式
练习题解析
练习题3
求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练习题1
证明三角形全等
练习题解析
练习题2
求解三角形中的边角问题
练习题3
绘制三角形的高线、中线和角平分线
练习题解析
练习题1
确定点的坐标
练习题2
绘制一次函数图像
介绍四边形的边、角、对角线等基本概念,探讨四边形的基 本性质,如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等,并深入了解各种四 边形的特性和判定方法。
04 概率与统计
概率初步
概率定义
概率是描述某一事件发生的可能 性大小的数值,通常用分数、小
数或百分数表示。
概率性质
概率具有一些基本性质,如概率是 非负的,即一个事件的概率大于等 于0;概率之和为1,即所有互斥事 件的概率之和等于1。
方程的定义与解法
方程是含有未知数的等式,通过等式 的性质和运算,求出未知数的值。掌 握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理解方程的 解和解方程的概念。
一元一次方程
一元一次方程的标准形式
一元一次方程的标准形式是 ax+b=0(a≠0),理解方程的解的定义和解方程 的方法。
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
通过实际问题建立一元一次方程,掌握方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提高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

七年级数学(浙教版)下册教学课件:1.1 平行线(共23张PPT)

七年级数学(浙教版)下册教学课件:1.1 平行线(共23张PPT)

平行线的表示
A· B·
C· D·
我们通常用“//”表示平 行
AB ∥ CD
读作: “AB 平行于 CD”
m
m∥n
n
读作: “ m平行于n ”
试一试
1、用符号“//”表示图中平行四边形的两
组对边分别平行。A
D
B
C
AD∥BC 或 BC∥AD AB∥CD 或 CD∥AB
观 知察 直一个下线长图的方体, 平如你图你 行会,知 线和找A道 吗A平1平怎 ?行行么的线棱画有吗几出?条已?和AB
A
B
结论:一般地,经过直线外一点,
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A
BB
例:如图,点M,N代表两个城市,MA,MB是
已建的两条公路。现规划建造两条经N市的公路, 这两条路分别与MA,MB平行,并在与MB,MA 的交汇处分别建一座立交桥,问立交桥应建在 何处?请画出示意图。
B
P
N
M
A
Q
∴如图P、Q为所求
lP
Q
l 1.任意画一条直线 ,使 l AB
l 2. 画直线PQ
A
B
则PQ ∥ AB,PQ就是所要画的直线 。
画法二:
一、贴 二、靠 三、推
四、画
能画几条直线和已知直线AB平行呢? 无数条
你会画平行线吗?
已知直线AB和直线外一点P,过点P画 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AB平行。
P
你能借助三角尺和直
Hale Waihona Puke 尺画出平行线吗?•
11、人总是珍惜为得到。2021/4/3020 21/4/30 2021/4 /30Apr-2130-A pr-21

七年级下册数学课件ppt

七年级下册数学课件ppt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定义与解法
01
详细描述
02
03
04
1. 代入消元法:通过代入消 元,将二元一次方程组转化为
一元一次方程进行求解。
2. 加减消元法:通过加减消 元,将二元一次方程组转化为
一元一次方程进行求解。
例子:通过具体例子展示解二 元一次方程组的过程,并强调
解题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与建模
方程的解法
通过移项、合并同类项、去括号等方 法,将方程转化为最简形式,然后求 解未知数的值。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通过移项、合并同类项等方法,将一 元一次方程转化为ax=b的形式,然 后求解未知数的值。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
通过代入消元法或加减消元法等方法 ,求解二元一次方程组中的未知数的 值。
02 第二章:函数入门
04 第四章:平面直角坐标系
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定义与构成
定义
平面直角坐标系是由两条互相垂 直的数轴构成的平面直角坐标系 ,其中水平的数轴称为x轴,竖直 的数轴称为y轴。
构成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x轴和y轴 将平面分成四个象限,每个象限 内的点分别用(+,+)、(-,+)、(-,-) 和(+,-)表示。
THANKS 感谢观看
七年级下册数学课件
• 第一章:代数基础 • 第二章:函数入门 • 第三章:几何基础 • 第四章:平面直角坐标系
• 第五章:二元一次方程组 • 第六章:数据收集与整理
01 第一章:代数基础
代数式的定义与分类
代数式的分类
根据代数式的不同特点,可以 将其分为整式、分式、根式等 。
分式的概念与分类
分式是指分母中含有字母的代 数式,可分为有理分式和无理 分式两类。

七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课件-不等式及其解集

七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课件-不等式及其解集

80,90.你还能找出这个不等式的其他解吗?
x
2
x
3
50
60
73
74.9
75.1
76
79
80
90











(1)你发现了哪些数是这个不等式的解?
(2)这个不等式有多少个解?
无数个
七 年 级 数 学
知识讲解
不等式的解集
一般的,一个含有未知数的不等式的所有的解,组成这个不等式的解集.
求不等式的解集的过程叫解不等式.
七 年 级 数 学
如:x<5是2x-3<7的解集
解集一定包括了某个解
知识讲解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 x=3是2x+1>5的解
练 一 练
B. x=3是2x+1>5的唯一解
C. x=3不是2x+1>5的解
D. x=3是2x+1>5的解集
七 年 级 数 学
知识讲解
2.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不等式的解:使不等式成立的未知数的值叫做不等式的解.
不等式的解集: 一般地,一个含有未知数的不等式的所有的解,组成这个不等式的解集.
不等式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 注意:空心圆圈,表示不包含这一点,实心圆点表示包含这一点.
解不等式: 求不等式解集的过程叫做解不等式.
七 年 级 数 学
布置作业
教科书第119页习题9.1第1-2题.
第二种:用数轴,一般标出数轴上某一区间,其中的点对应的数值都是不等式的解.
用数轴表示不等式的解集的步骤: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全册完整版课件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全册完整版课件

12
1
1
2
2
2
1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三、研读课文

知 识 点 二
补 角 和 对 顶




1、互为邻补角的两个角的和等于 180°. 2、如图, ∵∠1+∠2 = 1,80° ∠2+∠3 = 1.80° (邻补角的定义) ∴∠1=180°- ,∠2 ∠3=180°- ,∠2 (等式的性质) ∴∠1=∠3 (等量代换) 由上面推理可知,对顶角的性质: 对顶角相等 .
等于___9_0_°_,就说这两个角互为补角.
2、一个角是20°,则它的余角是
______,它的补角是_______.
70°
160°
二、学习目标
1 了解两条直线相交所构成的角, 理解并掌握对顶角、邻补角的概 念和性质。
2 理解对顶角性质的推导过程, 并会用这个性质进行简单的计 算。
三、研读课文

*8.4 三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10.3 课题学习 从数据谈

节水
第九章 不等式与不等式 组
9.1.1不等式及其解集
9.1.2不等式的性质
5.4.1 平移的概念、平移的性 质 5.4.2 平移的简单应用
第六章 实数
7.2.2坐标表示平移
第八章 二元一次方程 组 8.1 二元一次方程组
9.1.2不等式的性质 9.2 一元一次不等式
9.2.1一元一次不等式及 其解法
9.2.2 一元一次不等式应 用
“引导学生读懂数学书”课题 研究成果配套课件
新课引入 展示目标 研读课文
归纳小结 强化训练
第五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
第1课时 5.1.1相交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一下册数学课件
导语:初一下学期的数学比上学期的要难了,下面小编分享初一下册数学课件,欢迎参考!
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
1、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两种:相交和平行,垂直是相交的一种特殊情况。

2、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平行线。

如果两条直线只有一个公共点,称这两条直线相交;如果两条直线没有公共点,称这两条直线平行。

3、两条直线相交所构成的四个角中,有公共顶点且有一条公共边的两个角是
邻补角。

邻补角的性质:邻补角互补。

如图1所示,与互为邻补角,
与互为邻补角。

+ = 180°; + = 180°; + = 180°;+ = 180°。

4、两条直线相交所构成的四个角中,一个角的两边分别是另一个角的两边的反向延长线,这样的两个角互为对顶角。

对顶角的性质:对顶角相等。

如图1所示,与互为对顶角。

= ;= 。

5、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角中,如果有一个是直角或90°时,称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叫做另一条的垂线。

如图2所示,当 = 90°时,⊥。

垂线的性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