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过程和过程检验控制程序
07生产过程控制和过程检验控制程序
生产过程控制和过程检验控制程序1.目的:控制产品在生产加工中的每一工序,确保产品质量符合顾客要求。
2.范围:适用于产品在生产过程中的每一工序的作业及相关的管理、检验和作业人员。
3.职责:车间负责对生产过程的作业与管理。
4.控制内容:4.1 生产准备:生产前按生产计划要求的产量安排生产、领用物料。
4.2作业前的准备:在正式生产前,要确保工艺参数、设备状况、环境状况符合规定要求后,才能正式开始作业或对首件产品进行检验确认后,方可进行正式批量生产。
4.3生产过程控制4.3.1生产现场配备相关最新有效版本作业指导书,各工序的作业严格按指导书进行并作好记录。
4.3.2对关键生产工序进行识别和确认,编制关键工序作业指导书,对操作人进行培训使其具备相应的操作能力,培训实施按《人力资源管理程序》进行;4.3.3车间检验员对装配过程中的产品进行检验,并填写《生产(装配)过程检验表》并作好记录。
4.3.4在生产过程中保持生产现场的环境卫生条件,要按照设备的安全操作规程的要求操作;4.3.5车间负责对生产设备进行日常的维护保养,并定期的进行维修;日常的维护保养及其维修后,要认真填写《设备维护记录单》。
4.3.3过程中发现的不合格品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的相关条款进行标识与处理。
4.4所有相关的记录按《记录控制程序》以有关规定保存。
5 相关文件:5.1不合格品控制程序5.2记录控制程序5.3 《人力资源管理程序》6 使用表单:6.1生产(装配)过程检验表6.2《设备维护记录单》6.3 《设备台账》昆山金亿机械电器有限公司编号:RD015昆山金亿机械电器有限公司年月设备名称:设备维护记录表表单编号:RD016批准:检查人:昆山金亿机械电器有限公司设备管理台账表单编号:RD017批准:制表:。
产品质量控制程序
产品质量控制程序引言概述:在现代制造业中,产品质量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石。
为了确保产品的质量,企业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质量控制程序。
本文将介绍产品质量控制程序的五个部分,包括供应商评估、原材料检验、生产过程控制、成品检验和售后服务。
一、供应商评估:1.1 供应商资质审核:企业应对供应商进行资质审核,包括对其生产能力、质量管理体系、技术实力等方面进行评估,确保供应商具备满足产品质量要求的能力。
1.2 供应商质量管理:企业应与供应商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并要求供应商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确保其产品符合质量标准。
1.3 供应商绩效评估:企业应定期对供应商进行绩效评估,包括对其产品质量、交货准时性、售后服务等方面进行评估,以便及时调整供应链管理。
二、原材料检验:2.1 来料检验:对进货的原材料进行检验,包括外观、尺寸、化学成分等方面的检测,确保原材料符合质量要求。
2.2 抽样检验:采用抽样检验的方式对原材料进行检验,确保原材料的质量稳定。
2.3 记录和追溯:对原材料进行记录和追溯,确保原材料的质量可追溯,便于后期质量问题的排查和处理。
三、生产过程控制:3.1 工艺控制:制定标准化的工艺流程,对生产过程进行控制,确保产品的质量稳定。
3.2 过程监测:通过设备监控和数据采集,对生产过程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进行调整。
3.3 人员培训:对生产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质量意识和操作技能,确保生产过程的质量可控。
四、成品检验:4.1 外观检验:对成品进行外观检验,包括表面光洁度、尺寸精度等方面的检测,确保成品符合外观要求。
4.2 功能检验:对成品进行功能性能测试,确保成品的功能正常。
4.3 可靠性检验:对成品进行可靠性测试,包括耐久性、可靠性等方面的检测,确保成品的质量可靠。
五、售后服务:5.1 售后反馈:建立售后服务反馈机制,及时收集和处理客户的质量问题反馈。
5.2 售后追踪:对售后服务进行追踪和评估,对质量问题进行分析和改进,提高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质量。
生产过程的控制及确认程序
生产过程的控制及确认程序编制人/日期:审核人/日期:批准人/日期:修订页目录1. 目的 (5)2. 范围 (5)3. 职责 (5)4. 程序 (5)1.目的对生产和服务提供的受控条件和过程确认要求作出策划和规定。
2.范围适用于公司医疗器械产品的生产过程控制。
3.职责3.1生产部、研发部负责生产过程的技术作业要求规定。
3.2质管部负责生产过程的监视和测量设备的控制。
3.3生产部负责生产过程的具体生产组织与适宜设备设施的保障。
3.4行政部负责生产过程作业人员岗位能力确认与培训。
4.程序4.1生产和服务提供的受控条件公司策划并在受控条件下进行生产过程的提供,主要受控条件包括:1)获得产品特性的信息,即下达明确的工作任务,提出明确的质量技术要求、品名、规格型号、生产数量等。
2)当前生效版本的作业指导书(如电极连接线作业指导书、纳秒脉冲肿瘤消融系统生产作业指导书、一次性使用电脉冲消融电极生产作业指导书等)。
3)适宜的生产设备。
公司的生产设备均为专用性设备,能满足生产合格品的需要。
4)所必须的监视和测量设备。
5)实施监视和测量。
各工序应加强自查、自检,保证过程产品合格。
质管部对各工序的过程产品及生产过程进行检查和监控。
4.1.1产品放行、交付和交付后活动的实施1)放行程序:原材料、过程和最终产品检验——复核——批准2)放行条件:公司产品的放行条件是全部检验项目经检验合格,不合格一律不出公司。
交付的产品应符合合同的规定,包括品名、规格、数量、交货期等。
3)有权放行人:本公司最终产品的有权放行人是质量负责人,当质量负责人不在公司时,最终产品的放行可由管理者代表确认放行;未经放行确认的产品一律不得放行交付。
4.1.2记录的保持每批产品的记录应予以保持,标明生产数量、入库数量,以满足追溯的要求。
记录应如实、准确填写,记录人应签全名。
4.1.3产品的清洁和污染控制为确保产品以清洁的状态提供,公司对生产环境、人员卫生、工作服清洁作出以下规定:1)生产环境应符合洁净要求,定期清洁。
生产过程质量控制规范及操作流程
1、目的:为了及时发现、预防和纠正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各种不良,控制产品质量,使产生的不良不流到下一工序而制定本规范。
2、适用范围:本公司生产加工,组装的一切产品和零配件。
3、职责:3.1、技术部负责BOM表、生产工艺、作业指导书的提供;3.2、生产负责所领物料的核对,生产加工组装时的全检、自检和互检,负责不良品的返工和返修,负责首件的生产、送检和首检表单产品信息的填写。
3.3、品质部负责对首件的最终检查确认和对生产加工出来的产品,零配件进行阶段性检验和判定,对员工操作方式方法的正确性进行监督。
5、要点:5.1、不良标识必须由检验员从新验证合格后撕掉,其他部门或个人不得私自撕掉检验员做的不良标识,标有不良标识的物料、产品、半成品不得进入下一工序的生产。
5.2、责任部门必须对产生不良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将原因罗列在返工单上,同时提出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并将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实施下去,避免同类不良的再次生产。
5.3、各相关负责人必须认真做好首件及材料的核对确认,不得为了程序而填表单,否则出现批量性错误将被追究连带责任。
5.4、生产在换线生产时,须将上一单子或规格产品的物料全部清理完成后方可换下一单子或规格的产品物料生产,产线必须保持整洁,不得堆积,放入容器或栈板的产品必须做好防尘、防碰伤措施,做好产品标识,每种规格必须按区域进行存放,不得混放;5.5、品质管理人员若发现产线存在产生不良品环节,而产线未及时纠正的,品质管理人员有权关闭产线要求停产,直到不良环节得到纠正完毕后方可开线生产。
5.6、维修的产品,生产需安排专门的人员进行测试,并标识清楚是维修产品,巡检、成品检需对维修产品加严检查,维修的产品或收尾的产品,均需要与大货有明显区分放置,不得与大货混放。
5.6、车间任何人员,若对品质管理人员工作存在异议,可以向上级反映,由上级处理,但不得直接对品质管理人员进行语言攻击或肢体攻击,一旦发生此类事件,将严厉处理。
生产计划及过程控制程序
生产计划及过程控制程序1. 生产计划为了确保生产过程顺利进行,我们制定了以下生产计划:- 确定生产需求:根据市场需求和订单量,确定每周的生产需求量。
- 制定生产排程:根据生产需求量制定生产排程,确定每天生产的数量和产品种类。
- 调配人力和设备:根据生产排程调配合适的人力和设备进行生产。
2. 过程控制程序为了确保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我们制定了以下过程控制程序:- 原材料检验:对进货的原材料进行检验,确保原材料符合要求才能进行生产。
- 生产设备检查:对生产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 生产过程监控:实时监控生产过程,确保产品生产符合标准质量要求。
- 产品质量检验:对成品进行质量检验,确保产品符合客户要求和标准要求。
以上生产计划及过程控制程序将有助于我们有条不紊地进行生产,并确保产品质量达到标准要求。
生产计划及过程控制程序3. 原材料管理在生产过程中,原材料的质量直接影响到最终产品的质量。
因此,我们实施严格的原材料管理措施:- 采购合作伙伴选择:与可靠的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确保采购到的原材料质量稳定可靠。
- 原材料检验标准:建立严格的原材料检验标准,对进货的原材料进行抽检,确保原材料符合标准要求。
- 库存管理:制定合理的库存管理计划,避免原材料过期或积压的情况发生。
4. 生产设备管理我们重视生产设备的维护和管理,确保设备在高效稳定的状态下运行:- 定期维护保养:制定设备定期维护计划,对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保养,确保设备运行正常。
- 设备更新更新:及时更新老旧设备,引进先进的生产设备,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 设备操作培训:为生产人员提供设备操作培训,确保他们熟练掌握设备操作技能,减少生产过程中的故障和损失。
5. 生产过程控制在整个生产过程中,我们实施严格的质量管控措施,确保产品符合客户要求和标准要求:- 在每个生产环节都设立专人负责把控,对工序进行监督和检查,及时发现并解决生产过程中的问题。
过程检验控制程序
过程检验控制程序(总4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群煜五金有限公司过程检验控制程序一、目的:通过过程检验来评估生产过程的稳定性,确保制程中产品的质量,及早发现不合格品产生的现象,采取措施,以防止不合格品的产生及流入下工程,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
二、范围:本程序规定了过程检验的内容和方法,适用于公司各单位各阶段生产的各类产品。
三、职责:1、生产组长:1、生产过程的监控;2、本单位各机台首件确认,定期或不定期对生产过程中的质量进行抽检与确认;3、本单位不合格品的处理确认,隔离,标识,纠正预防措施实施与效果反馈。
2、巡检员:1、各工序的首件确认。
2、各工序半成品的巡检及作业监督,定期或不定期对生产过程中的质量进行抽检与确认;3、对生产过程中的不合格品的标识、隔离、处理结果追踪;4、对生产过程中半成品质量状况的记录和统计;3、现场作业员:1、认真执行首件检查制度,经确认后方可进行生产;2、按规定做好自主检查,并且做好质量记录;3、生产过程中如发现品质异常应及时停机,做好隔离、标识,并上报。
四、流程流程详见附件五、内容1、量具校正:1、现场作业员、巡检员在人员更换、量具产生异常时首先要对所使用的量具进行点检,并在《量具点检记录表》上记录。
2、对于现场无法点检的量具要按规定的时间送公司工程技术部进行检验校证,以确保量具的准确性与能正常使用。
2、首件检查:1、首件检查的时机:a、人员更换;b、产品更换;c、机械故障维修后;d、模治、夹具更换后;e、作业方法或生产要素(材质、工艺流程)改变后;2、在上述情况下作业员必须将生产出来的产品按加工图纸交巡检员和当班主管同时确认合格,并记录于《首检/自检/巡检记录表》上,方可开始加工。
3、巡检员在首件检查时必须严格核对现在生产产品工程图纸尺寸、产品状态、材质、商标与所检测的实物是否相符。
生产过程质量控制程序
生产过程质量控制程序一、引言生产过程质量控制程序是为了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一致性而制定的一系列操作步骤和控制措施。
本文将详细介绍生产过程质量控制程序的各个环节和具体要求,以确保产品在生产过程中的质量得到有效控制。
二、质量控制流程1. 前期准备阶段在生产过程开始之前,需要进行前期准备工作,包括制定质量控制计划、确定生产工艺和技术要求、准备生产所需的原材料和设备等。
同时,需要对生产人员进行培训,使其熟悉质量控制标准和操作规程。
2. 原材料检验在生产过程中,原材料的质量直接影响产品的质量。
因此,需要对原材料进行严格的检验,包括外观检查、化学成份分析、物理性能测试等。
惟独符合质量要求的原材料才干进入生产环节。
3. 生产过程控制生产过程控制是确保产品质量的关键环节。
在生产过程中,需要监控关键工艺参数,如温度、压力、速度等,以确保产品符合质量要求。
同时,需要对生产设备进行定期维护和保养,以保证其正常运行。
4. 在线检测为了及时发现生产过程中的质量问题,需要进行在线检测。
通过使用各种检测设备和仪器,对产品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以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如果发现异常情况,需要及时采取纠正措施,以避免不合格品的产生。
5. 抽样检验除了在线检测,还需要进行抽样检验。
通过在生产过程中抽取一定数量的样品进行检验,以评估产品的质量水平。
抽样检验可以匡助发现生产过程中的潜在问题,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改进。
6. 最终产品检验在生产过程结束后,需要对最终产品进行全面的检验。
这包括外观检查、尺寸测量、性能测试等。
惟独符合质量标准的产品才干出厂。
7. 不合格品处理如果在质量控制过程中发现不合格品,需要及时处理。
不合格品可以进行返工修复,或者进行废品处理。
同时,需要对不合格品进行分析,找出产生问题的原因,并采取措施进行改进,以避免类似问题的再次发生。
8. 数据分析和持续改进生产过程质量控制程序的最后一步是数据分析和持续改进。
通过对生产过程中的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可以评估质量控制的效果,并找出改进的方向。
生产过程质量控制程序
生产过程质量控制程序引言概述:在现代工业生产中,质量控制是确保产品符合规定标准的重要环节。
生产过程质量控制程序是一套系统的方法和步骤,用于监控和管理产品的质量,以确保产品在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都能符合质量要求。
本文将详细介绍生产过程质量控制程序的五个部分。
一、质量控制计划1.1 确定质量目标:制定明确的质量目标,包括产品的质量标准和要求。
1.2 制定质量计划:根据质量目标,制定质量控制计划,明确质量控制的步骤和方法。
1.3 制定检验标准:制定产品的检验标准,包括外观、尺寸、性能等方面的要求。
二、过程控制2.1 设立质量控制点:在生产过程中确定关键环节,设立质量控制点,进行实时监控。
2.2 制定工艺规程:根据产品的质量要求,制定详细的工艺规程,包括生产工艺、操作要点等。
2.3 进行过程检验:在生产过程中进行过程检验,检查产品是否符合质量标准,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调整。
三、问题分析与改进3.1 问题分析:对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找出问题的原因和影响。
3.2 制定改进措施:根据问题分析的结果,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解决问题并避免再次发生。
3.3 实施改进措施:将改进措施付诸实施,在实际生产中进行改进,并进行监控和评估。
四、培训与沟通4.1 培训员工:培训生产人员,使其了解质量控制程序的要求和操作方法。
4.2 沟通与协作:加强与各个部门的沟通与协作,共同推动质量控制工作的开展。
4.3 建立反馈机制:建立反馈机制,及时收集员工的意见和建议,改进质量控制程序。
五、持续改进5.1 定期评估:定期对质量控制程序进行评估,检查程序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5.2 改进措施:根据评估结果,提出改进措施,进一步完善质量控制程序。
5.3 持续优化:持续优化质量控制程序,不断提高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
结论:生产过程质量控制程序是确保产品质量的重要手段,通过制定质量控制计划、进行过程控制、问题分析与改进、培训与沟通以及持续改进等五个部分的工作,可以有效地控制产品的质量,提高生产效率,满足市场需求。
产品生产过程控制程序
产品生产过程控制程序产品生产过程控制程序是指在产品生产中,为确保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生产成本,制定的一系列控制措施和规定的程序。
下面将详细介绍一个完整的产品生产过程控制程序,包括前期准备、生产过程、检验和纠正措施等。
一、前期准备1.设定产品质量标准:根据产品的特点、市场需求和客户要求,制定具体的产品质量标准和要求。
2.制定生产计划:明确产品的生产数量、生产周期和交货期限,制定详细的生产计划。
3.资源配置:根据生产计划和产品质量标准,合理配置生产设备、人力资源和原材料。
二、生产过程1.生产指导书编制:根据产品的工艺流程和技术要求,编制详细的生产指导书,包括每个生产环节的工作要求、注意事项和操作步骤。
2.原材料准备:按照产品配方和规格要求,从供应商处采购合格的原材料,并与生产指导书进行核对。
3.设备检查和维护:对生产设备进行定期的巡检和维护,确保设备正常运转和安全生产。
4.生产操作:按照生产指导书的要求,生产工人进行生产操作,包括加工、装配、调试和包装等。
三、检验过程1.过程控制检验:按照生产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和要求,进行过程控制检验,确保生产过程的稳定性和可控性。
2.成品检验:对生产出来的产品进行成品检验,检验指标包括外观质量、尺寸和性能等,确保产品符合质量标准。
3.抽样检验:通过抽样的方式,对生产过程中的产品进行抽样检验,以控制产品质量稳定。
四、纠正措施1.异常处理:在生产过程中,如出现异常情况,如设备故障、原材料不合格或工艺偏差等,应立即采取纠正措施,并记录异常情况和处理结果。
2.问题分析和改善措施:定期分析和评估生产过程中的问题,制定改善方案和措施,以确保生产过程的稳定性和持续改进。
五、记录和汇总1.产品生产记录:对每个生产批次进行记录,包括生产日期、生产数量、生产人员和质量检验结果等,以便追溯产品质量。
2.统计分析:对产品生产过程中的关键指标进行统计和分析,并制定改进措施,以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生产成本。
过程检验控制程序
并判定,并将检验项目及结果如实填写在《过程检验记录表》中。
5.2.3质量部注塑车间过程检验员在生产初始时必须按控制计划的要求对首件的克重进行监控,看是否符合控制计划要求,并记录在注塑过程检验记录单
5.3过程检验
8、流程图
输入
流程图
输出
过程所有者
生产计划、生产机台、物料
检验规范、待检产品、检验工具、空白表单
检验规范、待检产品、检验工具、空白表单
NG
OK
NG
OK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调机后生产
首件检验、首件称重、首件检验记录
报废/调换单
在制品流程卡、过程检验记录表
生产人员
过程检验员
生产人员
过程检验员
5、程序内容
5.1生产开始
车间接到“生产任务书”(或“生产计划单”)后,按“生产任务书”(或“生产计划单”)安排生产。
5.2首件检验
5.2.1质量部过程检验员在生产初始时必须按《生产过程控制程序》要求进行首件检验。如果首件检验合格,即通知生产车间进行正常生产。如果首件检验不合格,质量部立即通知生产车间停止生产并查找原因、分析,排除故障后重新送检。
5.3.1自主检验
生产过程中,作业人员在作业时及作业完成后应依据《生产作业指导书》对产品质量进行自主检验,操作人员应做到不接受不良品,不制造不良品,不传递不良品,如发现不合格应及时通知生产主管或班组长,由质检员确认,以确保不合格品不流入下一道工序
5.3.2巡回检验(定时抽检)
过程检验员应在其巡检过程中依控制计划、检验指导书及工程图纸对生产过程中各工序进行巡回检验,检验结果记录在《过程检验记录表》中。过程检验员在巡检过程中如发现质量问题,应根据严重程度进行不同处理,如为轻微质量问题应告之生产人员及时进行纠正,如为严重质量问题应立即与质量部主管、车间主管进行沟通,必要时上报公司领导,如质量问题严重无法及时解决,可以停止生产,报相关领导批准。待质量问题解决后,方可进行生产。检验中发现的不合格品,依照《不合格品控制程序》处理。
过程检验控制程序
1目的在制造过程中进行监控,以免不合格品的产生和流转,同时可以及时进行纠正,避免造成更多损失.2适用范围本程序规定了本公司所有的在制品、半成品的检验和试验的控制要求.3职责3.1质保部负责过程检验和试验控制和归档管理,有关检验人员(包括专职的和兼职检验人员)应严格检验流程计划和按检验作业指导书对在制品和半成品进行检验控制,正确作出在制品、半成品合格或不合格的结论.3.2生产车间生产班组长和员工负责按工艺规程和操作指导书或样件对在制品进行连续自检互检监控,确保质量问题的及时发现,保证产品质量的稳定.3.3所有检验人员和班组长均应及时对检验信息进行收集、传递、反馈、上报,务必及时,准确.4.工作程序4.1强调人人把关的原则.执行内部顾客规定,下道工序检验上道工序的质量,防止缺陷发生.4.2首件三检a.首件三检指工人自检,班组长互检,检验员专检.下列情况必须三检:每个工作班开始,每道工序调试后正式加工的第一个产品,更换或调整生产设备或工装模具夹具时及工艺更改后.b.首件三检时,应按检验作业指导书和操作规程进行检验,每班都应核对原材料领料单和工艺卡上写的是否与工艺文件上规定相一致,质保部负责控制检验标准的及时有效性.c.首件三检时,检验员在《首(末)件检验结论单》上填写实测数据.d.只有首件检验合格的产品方可进行正式批量生产和转序。
e.首件检验不合格时,质保部要及时将问题连同《首(末)件检验结论单》反映到制造部和技术课,并通知生产车间停止生产,生产车间获息自动停止生产,首件不合格的责任部门必须及时采取措施解决问题.4.3巡回检验(巡回检验由检验人员进行)a.检验人员按检验作业指导书规定的检验频次,数量进行检验,并做好检验记录,填写《巡检(自检)记录单》.b.巡回检验和重点是工序质量控制点,检验人员进行监督,发现异常立即通知操作者停止生产并向技术部门和生产部门报告.d.巡回检验按检验作业指导书的频次进行,并对巡检作出记录.4.4末件检验(末件检验由检验员进行)a.批量加工完成后,对最后一件或和几件进行检验,并填写《首(末)件检验结论单》.b.末件检验合格后,把末件和检验记录单挂在工装上,以供工装返回检验时用.c.末件检验不合格时,由出现末件检验责任部门或岗位,应对前面加工的产品进行追踪复核,分析原因,并及时将信息反馈至有关部门,制订纠正措施,其原因分析和纠正措施可填写在《纠正预防措施实施表》.d.工装模具凭《首(末)件检验结论单》方可入工装库房.5.5产品工序完工检验a.工序完工检验应在操作工人自检合格的基础上进行,要求生产员工对自己加工的产品做到自检、自分,作好标记并控制自检正确.b.检验人员按检验作业指导书要求对工序完工的产品进行检验,检验合格在《质量记录卡》上本道工序栏内签名,贴上标识,方可流入下道工序.c.检验不合格的产品由生产员工重新自检自分再提交检验.5.6由检验员对生产中出现不合格品进行清理,划分缺陷种类,填写《缺陷收集卡》,根据控制计划要求采用统计过程控制,防止缺陷出现.5.7对来不及检验而放行或例外转序的产品见《进货检验和试验程序》4.3款控制要求执行.5.8认真执行质量分析会制度.贯彻三不放的原则,即原因不清不放过,责任不明不放过,措施不落实不放过.a.每月召开一次质量分析会,填写《质量分析会议记录》,总经理、副总经理或管理者代表主持,各部门、各个车间主管和检验员参加,质保部按《质量月报表》的情况通报月质量情况,并进行原因分析明确责任,提出改进措施.b.质量分析会均要作好会议记录,对有关重大改进措施要形成文件正式发布,《纠正(预防)措施实施表》对一般改进措施也要作记录.5.9在过程出现不合格的产品控制见《不合格控制程序》和《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5.10检验记录内容a.检验项目(额定值和实测值)、检验数量;b.产品名称、零件号/工程等级、生产批次/班次、生产数量;c.废品数量、缺陷种类数量;d.检验判定结果(放行、特别放行、返工、退货、报废、出偏差、特殊处理等);e.检验日期、检验员签名.5.使用记录略。
过程检验控制流程
责任部门
工作流程
工作标准
考核细则
操作人员
操作人员
操作人员
班组长
分厂
操作人员
班组长
操作人员
班组长
分厂
1.生产人员依据产品图纸、“技术通知单”、封样件、检验标准、作业指导书等产品要求,调试机器,开始试生产。
2.操作人员按照产品检验指导书、图纸、“技术通知单”、封样件等,对生产出来的前三片产品进行检验,合格后填写首检记录,通知班长进行确认合格后方可量产,若不合格,需重新调试,直至符合要求后方可进行量产。
3.若出现更换产品型号、产品异常调整后、5M1E变更的情况时,重新进行首件检验。
4.生产过程中操作人员,按首检项目2小时/次进行过程检验,发现不良品执行《生产过程不合格品处理流程》,并保持相应的检验记录。
5.每道工序的班长须对本班生产出的半成品/成品按《成品抽样方案》进行抽检,抽检确认合格后才能转入下道工序或临时库。
6.最后一道工序班组长依据产品检验标准对成品进行抽检,合格入库;若不合格,责任班组执行《生产过程不合格品处理流程》,并填写“成品入库检验记录”。
7.在所有的规定程序或检验完成之前,不得将产品放行或投入使用,必要时需得到分管副总或顾客的批准和许可,执行《制程不合格品处理流程》的规定。
8.分厂负责人或质量负责人,每周组织相关人员≥1次,对产品的过程控制、成品质量进行监督抽查。
9.分厂质量负责人每周、月对品质进行数据统计、分析,提出改进,分厂负责人审核。
未完成项,根据实际情况,考核20-50元/次/项。
过程输出:作业指导书、产品检验指导书、通用外观标准、首件确认单、检验记录、成品入库检验记录。
生产过程控制和过程检验程序
生产过程控制和过程检验程序l 目的对生产过程中直接或间接影响产品质量的各种因素进行有效控制,以确保获证产品满足顾客的要求和期望及认证的要求。
2 范围适用于对产品的形成、过程的确认、产品的防护及放行、产品使用已交付后的活动、生产过程中对环境条件的要求、生产设备的维护保养等。
3 职责3.1 生产部负责指导车间进行生产和过程控制,负责生产设备的维护保养,对关键工序应编制作业指导书,负责产品标识的维护和产品的防护,对现场工作环境进行监督、检查;3.2 技质部负责编制相应的工艺规程;3.3 技质部负责过程检验的实施;3.4 综合部负责生产过程中各种物资的采购。
4 工作程序4.1 过程确认4.1.1 生产流程图(见附页)4.1.2 关键生产工序的识别在以下情况时,工厂应对其作为关键/特殊工序予以对待:A)工序的结果不能通过其后的检验和试验完全验证,或者加工后无法测量或需实施破坏性测量才能得出结果;B)工序对最终产品的安全质量、主要性能有重大影响。
4.1.3 本公司生产的关键过程是焊接、填充胶合与压制、阻燃处理、表面处理等工序。
对这些过程应进行确认,证实它们的过程能力。
适用时,这些确认的安排应包括:A)过程鉴定,证实所使用的过程方法是否符合要求并有效实施;B)对所使用的设备、设备能力(包括精确度、安全性、可用性等要求)及维护保养有严格要求(具体见设备操作规程),并保存维护保养记录,填写《特殊过程确认表》,同时相关生产人员要进行岗位培训、考核,持证上岗;C)编制与之相适宜的作业指导书。
4.2 产品生产过程中对工作环境的要求根据公司实际,工作环境主要包括配置适用的厂房、消防器材,保持适宜的温湿度和安全、噪声、振动、洁净度等。
生产部和各车间要识别并管理为实现产品符合性所需的工作环境中人和物的因素,根据生产作业需要,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包括:A.配置适用的厂房并根据生产需要适当装修,防止暴晒,风雨侵入和潮湿;B.配置必要的通风、消防器材,保持适宜环境卫生、安全;C.生产部及仓库对各类设施和物资实行定置管理,提高工作效率;D.确保员工生产符合劳动法规的要求。
过程检验控制程序
过程检验控制程序过程检验控制程序(Process Validation Control Procedure)是指通过一系列可重复的操作,来验证并确认制造过程能够按照既定的规范进行,以确保产品的质量符合要求。
下面将详细介绍过程检验控制程序的主要步骤和要点。
1.制定过程检验计划制定过程检验计划的目的是明确制造过程中需要检验的关键环节和检验方法,以确保产品可以符合质量要求。
检验计划应该根据产品要求和制造过程的特点来制定,包括需要测试的项目、测试方法、测试频率、检验人员及其培训要求等内容。
2.制定检验标准在制定过程检验标准时,应参考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公司内部标准和客户要求等,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制定。
检验标准应包括产品的外观质量、物理性能、化学成分、尺寸精度、功能性能等项目,并明确每个项目的可接受标准和测试方法。
3.制定检验流程制定检验流程的目的是明确每个环节的操作方法和要求,确保检验过程的一致性和可追溯性。
检验流程应包括样品的采集、实验室测试、数据记录和结果分析等环节,并详细说明每个环节的操作要点和注意事项。
4.建立检验记录和报告在执行过程检验过程中,应及时记录检验数据和结果,并生成相应的检验报告。
检验记录和报告应包括样品编号、检验时间、检验人员、测试项目、测试结果和评定结论等内容,并有专门的存档和管理措施,以备后续的质量追溯和证明。
5.进行过程能力分析过程能力分析是对制造过程进行统计分析的一种手段,旨在评估制造过程是否具备稳定性和能够满足产品质量要求。
常用的过程能力指标有过程能力指数(Cp)、过程能力指数(Cpk)和过程能力比(CR)等。
通过过程能力分析,可以确定制造过程的容量以及需要改进的问题,以保证产品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6.建立纠正和预防措施当发现过程检验结果不合格时,应立即采取纠正措施,如调整工艺参数、更换设备等,以消除不合格因素,保证产品质量。
同时,还应进行原因分析,确定问题根源,并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以防止不合格再次发生。
生产过程管理控制程序
1目的对影响产品质量的生产过程进行控制,使这些过程在受控状态下进行,以确保产品质量满足规定要求。
2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对试生产和批量生产过程的控制。
3参考文件4定义4.1关重工序(过程):指那些能影响政府法规符合性或车辆、产品安全性、对顾客满意程度有重要影响的产品生产过程和实验过程,且包括在控制计划中需要特定生产者、装配、装运或监控措施的产品要求(尺寸、规范、试验)或过程参数所对应的工序(过程)。
5职责5.1计划工程师负责制定试生产和量产计划,提交公司总经理批准后通知生产车间、品质部、工程部;5.2物控工程师负责物料紧急放行的申请,并填写《紧急放行申请单》。
5.3开发部5.3.1负责编制试生产过程现场所需工艺文件,并受控发行到生产现场;5.3.2必要时,现场指导试生产。
5.4工程部5.4.1负责编制批量生产过程现场所需工艺文件,并受控发行到生产现场;5.4.2必要时,现场指导生产。
5.5品质部5.5.1负责编制生产过程所需的检验规范;5.5.2负责组织并监督责任科室对生产过程中不合格现象产生的原因采取相应的纠正、纠正措施与预防措施;5.5.3负责生产过程质量表现定期进行统计分析,寻找可改进的空间或方案;5.5.4负责测量系统分析中数据收集及分析;5.5.5负责过程能力分析中数据收集及分析。
5.6生产车间5.6.1负责完成计划部下达的试生产和生产计划;5.6.2负责按现场作业文件进行试生产和生产及其相应的维护保养及标识工作;5.6.3负责做好生产过程中相关记录,并对其进行统计分析;5.6.4协助过程能力分析中数据收集工作;5.6.5协助总办完成人员培训工作;5.7总办5.7.1负责人员入职/上岗、转岗培训及其效果验证;5.7.2负责特种设备操作人员、特种岗位操作人员、关重工序的作业人员持证上岗。
5.8公司总经理5.8.1负责质量负责人的确定;6程序6.1人员控制6.1.1岗位要求总办需编制公司《岗位说明书》明确岗位要求,各岗位人员(包括检验、试验人员和操作人员等)按要求上岗。
过程和产品检验控制程序
1.0目的对质量管理体系各个过程进行监测,对影响产品质量的过程进行监视测量,以明确满足顾客的要求;对产品特性进行监视和测量,以确保产品要求得到满足。
2.0适用范围适用对质量管理体系过程进行监视和测量,以及对生产所用的原材料和产品生产过程、和成品进行监视和测量。
3.0职责3.1管理者代表负责对质量管理体系过程进行监视和测量;3.2质检组负责对产品进行监视和测量,并负责督促操作员工在生产过程中对产品进行自检。
4.0程序4.1过程的监视和测量4.1.1管理者代表负责监视和测量公司的质量目标和各部门的质量目标的完成情况。
包括根据产品特点策划的各过程和子过程,特别是生产过程;4.1.2对与质量相关的各过程在适用时可以采取测量的方式,如工作质量的检查活动等;4.1.3在某些时候,对质量体系进行的内部审核、管理评审等系统性的活动,可以看作是对质量体系过程的监视和测量。
4.2产品的监视和测量4.2.1质检组负责编制《来料检验作业指导书》和《成品检验作业指导书》,明确检测点、检测频率、抽样方法、检测项目和方法、判别依据、使用的检测设备等。
4.2.2进货验证A.对进公司的物料,采购员先核对送货单,确认物料的品名、规格、数量等无误、包装无损坏后,先放置到指定的待检区,仓库保管员确认原材料的名称、规格、数量与送货单相符以及包装无损后,用《物料标识卡》作好标识;并由采购员填写《原料检验通知单》给质检组;B.质检组依据《来料检验作业指导书》进行抽检,并记录《来料检验报告单》,将检验结果反馈给业务部采购员;C.经验证合格的原材料,由采购员凭《来料检验报告单》向仓库保管员办理入库手续。
对检验不合格的,由质检组出示《来料检验报告单》,在《物料标识卡》检验状态栏里注明“不合格”字样作为标识,并按《不合格控制程序》的有关规定处理;D.紧急放行生产急需而来不及验证的原材料,在可追溯的前提下,由生产部门填写《紧急(例外)放行申请单》经质检组主管审核,报总经理批准后,方可进入生产车间使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目的
本程序通过对影响产品质量的人、机器、物料、方法、环境等因素进行适当有效的控制,以确保生产过程中的产品品质,满足安全玻璃产品质量要求。
2.范围
适用于生产过程各工序及过程检验的控制。
3.职责
3.1 生产部主管需对本程序所属过程的正确有效的运行负责;
3.2 工序组长需对各工序产品质量控制负责,根据上级安排组织生产,完成生产任务;
3.3 质检部对产品检验的有效控制负责;
3.4经营部负责提供合格原材料;
4.运作程序
4.1过程策划
产品在投产前,生产部必须对生产过程所涉及的人员、物料、机器设备、制作工艺、环境等环节进行准备,以确保能具备产品投产的先决条件。
4.2过程控制
4.2.1业务员依据客户订单和合同评审结果负责准备生产所需图纸,填写《生产制作单》发
给生产部;
4.2.2生产部门根据《生产制作单》安排生产加工,生产部主管将生产任务以《生产制作单》
的形式下达各工序班组,必要时生产部主管需事先对操作人员解说产品相关特性及质
量要求。
4.2.3操作人员按照《设备(工艺)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4.2.4生产部各作业组需按客户相关要求、作业指导书等规定的技术要求精心生产,以确保产
品质量;
4.2.5各工序需按实际生产情况认真填写《生产流程卡》,产品加工完成后《生产流程卡》由
生产部主管统一收回,并将产量统计在《生产日报表》上报送行政部,以便于行政部及时了解客户订单完成情况;
4.2.6对生产过程中的人员培训和鉴定按《培训控制程序》进行;
4.2.7生产过程中不合格品的控制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进行;
4.3 过程检验
4.3.1首件检验
每个班次刚开始生产(或设备维修及更换易损件后)的产品,主操应对其性能符合性进行全面检查,检查合格即通知质检员进行检验,首件的检验要求在工作现场进行,以免造成浪费,首件检验合格后,生产部方可连续生产。
质检员将检验情况记录于《制程巡检记录表》当中;钢化、中空分子筛灌注、合片,打胶为关键工序,需严格按照《设备(工艺)操作规程》中规定的参数进行控制,对于钢化工序,工艺参数调整后的首件品必须经质检部质检员确认,生产部钢化主操每调整后记录工艺参数,相关数据分别记录于《钢化炉生产数据及检验数据记录表》当中,以便于对影响产品品质的参数进行监视和控制;钢化敲颗粒度碎片检验时间为2小时/次改为“钢化敲颗粒度碎片检验时间为1小时次”;应力测试时间2小时/次更改为:“应力测试时间1小时/次”。
中空工序首件确认记录于《中空工序参数监控记录表》。
4.3.2自检和互检
a.各工序当班主操要对当班正在生产的产品进行检查(自检),当发现不合格时要立即分析原因进行解决,并对不合格品作好标识分开放置,当主操不能解决时要立即停止生产,并报告主管领导进行处理,对自检出不合格产品要通知质检员进一步确认,并会同质检员提出处置方案,对不合格品进行处理(补片或返修),经质检确认合格的产品流传下道工序。
b.下一工序对上道工序流传下来的产品,在使用前或使用中要进行检验(称为互检)。
在互检中发现了不合格产品,下道工序的主操或领班要对不合格品进行标识和分开放置,并通知质检员作进一步确认,质检员提出处理意见,由上道工序处理(补片或返修),自检和互检人员须在《工序流程卡》中签字确认。
4.3.3.巡回检查(巡检)
a.检验员对所分管检验工序现场按《设备(工艺)操作规程》及《钢化玻璃标准》中工序加工质量要求所规定的内容以及相关技术图纸对各工序加工的数量在五件以上(包括五件)的产品进行巡回检查,每次抽检两件,并将抽检结果记录在《制程巡检记录表》当中。
b.在巡检中发现有不符合要求的产品被加工出来后要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进行处理,要通知相关工序主操或领班及时处理,以杜绝批量不合格品的产生
4.4设备控制
4.4.1设备的控制按《设备设施管理程序》进行;
4.4.2检验试验仪器设备控制按《检验试验仪器设备控制程序》执行。
4.5材料控制
投产中使用的原物料必须为合格品。
4.6环境控制
4.6.1车间须通风干燥、清洁整齐,消防安全设施齐全,通道畅顺,光线充足;
4.6.2车间每天产生之废料由清洁工及时清理送出车间;
4.6.3工厂工作人员每天下班前对所属区域和机器设备进行打扫,将所有用具整齐摆放于规
定位置,每周周日对现场进行大扫除,对地板、墙、天花板、门窗、机器设备、用品用具进行清洁清扫。
4.7特殊工作环境
4.7.1对于有特殊要求的工序可在相关的作业指导中作出规定。
5相关文件和记录
5.1《生产制作单》
5.3《生产日报表》
5.4《生产流程卡》
5.5《设备(工艺)操作规程》
5.6《钢化炉生产数据及检验数据记录表》
5.7《培训控制程序》
5.8《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5.9《制程巡检记录》
5.10《设备设施管理程序》
5.11《检验试验仪器设备控制程序》
5.12《中空工序参数监控记录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