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育书简》在美学中的价值和意义

合集下载

《美育书简》对当今中学语文审美教育的启示

《美育书简》对当今中学语文审美教育的启示

学里 ,除了通过音乐 、美 术等教
育 来 实 施 外 ,还 可 以在 语 文 教 学
中 实施 。 《 语 文 课 程 标 准》 指
出 :语 文 是 最 重 要 的交 际 工 具 ,
为 ,过分 的劳动分工使 人们成 为
职 业 化 的 奴 隶 ,从 而 丧 失 了全 面 发 展 的 可 能 。 培 养 单 个 单 独 的 精
育 工 作 有 着 非 常 重 要 的现 实 指 导
意义。
一 .
二. 在 中学 语 文 教 育 中美 育 实 施 的途 径
美 育在 教 育 改 革 中 的 意义
举 国上下都在 大力提倡 素质 教 育 ,没有审美 教育 ,就没有 完 美 的素质教 育 。正 如 中共 中央 、
国务院在 《 关 于 深 化 教 育 改 革 全
情操 。
部分篇 目都是古今 中外优秀 的文 学 作 品。读 起来 令 人赏 心悦 目, 掩 卷后使人凝神 深思 ,它们 都具 有 丰富 的美 的因素。只要好 好的
目的 塑造 人性 的完 整性 。 因此 ,
育书 简 》对当 今中 学语文审美教育的启示
圃 簧华钩
内容摘要 : 育 书 简》 是 历 史 上 第 一 部 系统 论 述 审 美 教 育 的著 作 。本 书 的核 心 价 值 是 追 求 人 性 的 完
善 ,提倡理性的思维。语 文课 堂教学是审美教育实施的重要途径之 一,席勒 的美育思想对我们构建 “ 美 丽的
正处在经 济建设 的转 型时期 ,各 行各业需要 大量 的技术人 才 ,正
是这种对 “ 人 才 ” 的渴 需 ,才 导 致教育 的功利色彩浓厚 。席勒认
关 于 审 美 能 力 的 培 养 ,在 中

美育既是理想,也是一种现实需要--重读席勒的《美育书简》

美育既是理想,也是一种现实需要--重读席勒的《美育书简》

DOI :10.13888/ki.jsie (ss ).2020.02.004美育既是理想,也是一种现实需要——重读席勒的《美育书简》王小西(辽宁大学艺术学院,辽宁沈阳110136)摘要:席勒的《美育书简》是西方美学史上第一部美育的宣言书,也是席勒美学思想的集中体现,从人本主义的立场出发,深刻批判了启蒙理性的弊端,指出了审美是人达到精神解放与完美人性的先决条件,人性可以通过审美教育获得改造和提升,克服人性的异化与分裂。

通过结合中国古代“中和论”美育观与中国美育现代化建设实践分析了席勒美育思想对于当代美育理论的形成的重要性。

关键词:《美育书简》;美育思想;审美;席勒中图分类号:I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617(2020)02-0020-05收稿日期:2020-03-05作者简介:王小西(2000-),女(满族),沈阳人。

我们为什么要重读席勒的《美育书简》,抑或为什么要重读经典,这的确是一个问题。

当我们把这种疑惑放置在当下社会文化的驳杂状态上,把这种提问的眼光投向人性的种种变异上,以及艺术的低俗化格调上的时候,就不难发现重读的意义是那么现实,又那么富有未来性。

一、席勒美育思想构建中对人性的分析席勒的《美育书简》不仅在德国美学史上占有独特的地位,而且在世界美学史上也具有极高的地位。

它被美学界视为“第一部美育的宣言书”,首倡美育思想,并主张美的艺术是人的性格高尚的工具,人性可以通过审美教育获得改造和提升。

《美育书简》也是一本对美的本质进行探索的重要著述。

他的“游戏冲动论”对于人的自由解放、“全面发展”的“审美生存”的意义极为深刻。

他不但对康德哲学做出了辨析和继承,也为马克思主义美学思想的生成提供了重要的积合理内核。

对于这样一部经典,我们完全有必要重读、重解,并把它视为理直气壮进行美育教育、审美生存的一种理论基石。

席勒的美育思想从康德哲学出发,但他对康德哲学还是存有很多异议的。

比如,他认为人的心理功能是一个有机整体,反对康德提出的主观化“美”的观念。

《审美教育书简》读后感

《审美教育书简》读后感

《审美教育书简》读后感《<审美教育书简>读后感》《审美教育书简》是德国古典美学家席勒的经典之作。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仿佛进入了一个深邃而广阔的思想世界,被席勒对于审美教育的深刻洞察和独到见解所折服。

席勒在书中强调了审美教育对于人类的重要性。

他指出,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往往被功利和实用所驱使,心灵逐渐变得麻木和荒芜。

而审美教育则能够唤醒人们沉睡的心灵,让我们重新感受到生活中的美好和意义。

这让我不禁反思起我们当下的生活。

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里,我们总是匆匆忙忙,为了工作、为了生计而奔波,很少有时间停下脚步,去欣赏一朵花的绽放,去聆听一首乐曲的悠扬。

我们的生活似乎被各种琐事和压力填满,心灵也因此变得疲惫和干涸。

而审美教育,就像是一场及时雨,能够滋润我们的心灵,让我们重新找回内心的宁静和喜悦。

席勒认为,审美状态是一种自由的状态。

在审美活动中,人们能够摆脱现实的束缚,超越功利的考虑,纯粹地感受和体验美。

这种自由的状态能够让我们的人性得到充分的发展,使我们成为更加完整和丰富的人。

这让我想到了我们在欣赏艺术作品时的感受。

当我们站在一幅精美的画作前,或者聆听一场动人的音乐会时,我们会被作品所传达的情感和思想所打动,仿佛暂时忘却了外界的喧嚣和纷扰,进入了一个属于自己的精神世界。

在这个世界里,我们能够自由地思考、自由地感受,这种自由是如此珍贵,它让我们的生命变得更加有意义。

同时,席勒还指出,审美教育能够促进个体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一个具有良好审美素养的人,能够更好地理解他人,更富有同情心和包容心,从而有助于建立一个和谐、美好的社会。

这使我深刻认识到,审美教育不仅仅是个人的事情,它还关系到整个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在一个充满美的社会中,人们之间的关系会更加融洽,社会的氛围会更加温馨。

而要实现这样的社会,就需要我们重视审美教育,培养每一个人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

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也对席勒所提出的一些观点进行了深入的思考。

以席勒的《美育书简》谈感性与理性并重的艺术教育与人性的全面发展

以席勒的《美育书简》谈感性与理性并重的艺术教育与人性的全面发展

以席勒的《美育书简》谈感性与理性并重的艺术教育与人性的全面发展席勒是德国浪漫主义时期的重要代表作家和艺术家,其著作《美育书简》被视为艺术教育理论的经典之作。

在这本书中,席勒倡导艺术教育应该注重感性与理性并重,关注人性的全面发展。

本文将从席勒的《美育书简》谈感性与理性并重的艺术教育与人性的全面发展。

席勒强调了感性与理性的并重。

他认为感性和理性同样重要,艺术教育应该既注重感性的培养,又注重理性的训练。

在感性方面,席勒认为艺术教育应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艺术感知能力,让他们学会用心感受和理解艺术作品的魅力。

他强调艺术可以唤起人的情感,激发内心的共鸣和情感共鸣,因此艺术教育应该引导学生通过艺术作品来体验人生的丰富多彩。

而在理性方面,席勒主张艺术教育应该注重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批判精神,让他们学会用理性去分析和思考艺术作品,懂得艺术的内在结构和表现形式。

席勒认为,只有感性和理性并重,艺术教育才能真正起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全面发展的作用。

席勒强调了艺术教育与人性的全面发展的关系。

他认为艺术教育不仅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更重要的是为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席勒指出,艺术是人类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艺术教育应该引导学生通过艺术作品去探索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激发他们对人生的热爱和向往。

艺术作品可以启迪人的心灵,培养他们的情感和情操,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席勒认为,只有通过艺术教育,人才能真正实现人性的全面发展,成为真正有思想、有情感、有创造力的人。

席勒的《美育书简》谈感性与理性并重的艺术教育与人性的全面发展,是对艺术教育理论的重要贡献。

他的观点对今天的艺术教育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提醒我们要注重感性与理性的平衡发展,关注人性的全面发展,促进社会的文化繁荣和进步。

席勒的思想启示我们,艺术教育不仅是为了培养艺术人才和文化传承,更重要的是为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相信在今后的艺术教育实践中,席勒的思想会继续发挥重要作用,为艺术教育事业的发展和进步提供重要的启示和方向。

席勒美育书简中美育概念

席勒美育书简中美育概念

席勒美育书简中美育概念
席勒是德国著名哲学家、文学家、艺术家,他在美育领域的贡献被认为是开创了现代美育理论。

他的美育思想主要体现在《美学教育演讲集》中,其中包括了对中西方美育概念的阐释。

一、中美育概念
1. 美育的起源:席勒认为,美育的起源是人类对美的感知和欣赏。

在古代,美育是通过艺术创作和审美体验来实现的,如中国的书画、音乐、戏曲等。

在现代,美育则更注重教育和培养,以达到个体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文化进步。

2. 美育的目的:席勒认为,美育的目的是培养人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以及提高人的精神境界和文化素养。

通过美育,人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艺术,同时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生活中的美好事物。

3. 美育的方法:席勒认为,美育的方法应该是多样化的,包括艺术创作、艺术欣赏、艺术教育和艺术批评等。

这些方法可以相互补充,共同促进个体的审美和创造能力的发展。

二、西美育概念
1. 美学:西方美育的基础是美学,它是对美的本质和规律的研究。

美学包括形式美学和实用美学两个方面,前者主要研究艺术的形式和结构,后者主要研究艺术的功能和价值。

2. 艺术教育:西方美育的主要形式是艺术教育,它是通过教育和培养来提高个体的艺术素养和创造能力。

艺术教育包括美术教育、音乐教育、戏剧教育等多个方面。

3. 艺术批评:西方美育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艺术批评,它是对艺术作品进行评价和分析的过程。

艺术批评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艺术,同时也可以促进艺术的发展和进步。

总之,席勒的美育思想为现代美育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他的中西方美育概念不仅对美育理论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也对美育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席勒的《审美教育书简》在中国的接受

席勒的《审美教育书简》在中国的接受

席勒的《审美教育书简》在中国的接受席勒的《审美教育书简》近年来在中国的接受越来越广泛,其核心思想——艺术的价值在于其所提供的情感体验,而非功利或实用价值,也正在逐渐被人们所认同。

以下将分别从艺术教育、文化产业、城市规划、环保意识和爱国主义教育五个方面举例证明席勒的思想在中国的价值。

一、艺术教育席勒认为,艺术的真正价值在于其所提供的情感体验而非功利价值,艺术教育应该从根本上改变人们的审美观念。

在中国,随着国家文化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的提升,越来越多的家庭开始重视孩子的艺术教育,这也反映在学校课程设置上。

在很多高端学校,音乐、绘画、舞蹈等艺术课程已成为必修科目,进一步推动了艺术教育的发展。

例如,北京市农村教师进修学校的美术教育课程,从熟练掌握色彩、线条基本技法入手,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感受艺术气息。

二、文化产业席勒认为,艺术的真正价值在于情感体验,艺术应当超越利润和效益。

在中国,随着文化产业的不断发展,艺术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职业,而非仅仅是一种爱好或者无用不务之事。

例如,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电影电视剧开始注重情感体验而非描摹形象,比如《小欢喜》中关于家庭、友谊等情感的探讨颇受观众喜欢,这也是对席勒主张的一种肯定。

三、城市规划席勒认为,艺术应当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元素,这也包括城市规划。

在中国,城市规划已经逐渐从以往快速追求经济发展、建筑数量等考虑,开始注重人文关怀和艺术元素的融入。

例如,成都的“美好环境花园城市”的规划理念,追求以人为本、注重环境和生态、注重文化和艺术,成为了不少城市规划的借鉴。

四、环保意识席勒认为,艺术应当引发人们的共情能力,使人们更好地保护自然环境。

在中国,环保意识也正在逐渐加强。

例如,越来越多的艺术作品开始关注自然与环境保护问题,如摄影师刘慈欣的作品《腐败的天空》,通过摄影艺术的手法揭示中国大气污染的现状。

这些作品不仅传达了环保的信息,更通过艺术的手法提高了观众对环保问题的共情能力,也从某种程度上实现了席勒道德方面的哲学思想。

席勒美育书简观后感

席勒美育书简观后感

席勒美育书简观后感要:席勒的《美育书简》是“审美现代性”创生的划时代文献。

它从人本主义的立场出发,深刻批判了启蒙理性的弊端,提出恢复感性的合法性,解除理性对感性的粗暴专制,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具有现代性意义的美和美育。

宏扬人的感性本质、对现代人性分裂和异化的揭示和批判、赋予美和美育鲜明的现世性和此岸性、把美和审美作为人的生存范畴来理解,构成了席勒美育理论现代性的基本特征。

关键词:席勒《美育书简》审美现代性感性美育正文:这学期拜读了席勒的《美育书简》,个人感觉虽然读了一遍,但对其中的思想并没有完全通透,所以就自己读懂的部分做一些探讨。

当时的作者出于一种“上层腐朽,下层粗野”的社会现实中,他认为当时的人是不完整的的分裂的人。

这种分裂的人身上存在着两种冲动,即形式冲动和理性冲动。

前者的对象是生活,它占有、享受,被官能所控制,是被动的,处于这种状态的人是自然人;后者的对象是形象,它要的是秩序和法则,受思想和意志的支配,是主动的,处于这种状态是理性人。

但二者各有强制性,不能直接结合,故要是二者结合,人从自然人走向理性人,中间必须要有一座桥梁,这便是审美教育。

审美教育能使人恢复健康、赋予人美的心灵、充当人性的教师,它尤其能唤起人身上的第三种冲动——游戏冲动。

这种冲动是自由的同义语,它使得感性与理性、物质与形式等对立都结合起来,从而克服人的分裂状态。

作者在书中通过二十七封信阐述了他的美学观。

我想就《美育书简》里的核心内容做一下简单的探讨。

问题的提出席勒美学虽然是从康德哲学出发的,但席勒对于康德哲学存在许多异议。

他不满康德把现象界与物自体割裂的不可知论,决定克服康德对美的概念的主观性,为美建立一个客观基础。

国家的变革与人格的完善席勒在这里把国家比作了活得钟表机构,要使这一机构得以运转并且持续下去,要寻找到一种支柱。

人的自然性格中的自私,残暴只能破坏社会,而道德性格中也并不存在这种支柱,它是有待形成的,是由自然性格中分离出的专横与道德性格中分离出的自由相关联,而产生出的第三种性格,这样衍生出的第三种性格,与自然和道德性格相关。

《美育书简》对当今中学语文审美教育的启示

《美育书简》对当今中学语文审美教育的启示

《美育书简》对当今中学语文审美教育的启示作者:黄华钧来源:《文学教育下半月》2013年第06期内容摘要:《美育书简》是历史上第一部系统论述审美教育的著作。

本书的核心价值是追求人性的完善,提倡理性的思维。

语文课堂教学是审美教育实施的重要途径之一,席勒的美育思想对我们构建“美丽的语文课堂”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席勒美育书简美育思想人性完善语文教育教育培养的目标是什么?如何给“人才”下定义?其实早在两百多年前,德国人席勒已经给我们指明了方向。

在举国上下都在谈“教育改革”这个话题时,重读席勒的经典之作《美育书简》意义重大。

席勒的《美育书简》是德国古典美学大花园中的一朵奇葩。

《美育书简》又译《审美教育书简》,书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审美教育”这一概念,并对美育的性质、特质和社会作用作了系统的阐释。

本书的核心价值是追求人性的完善、提倡理性的思维。

席勒站在时代的高度,认为现代人的感性和理性处于分裂和对立状态,人只是得到片面的发展,人失去了古希腊时期人性的完整。

作者在第六封信中通过对希腊审美世界特别是希腊人性的表述,给审美的现代性批判树立了一个标准,那就是人性的完整。

在第七封信中,作者提到“今天,我们的首要任务是振兴那已经被深深坠落的时代性格。

不但要使他远离盲目冲动的暴虐,而且要使他回到自然的单纯、丰富和真实的上面来。

” 席勒认为美育可以调和这种分裂和对立,能够完成人性的完善,达到自由。

教育的宗旨是育人,目的塑造人性的完整性。

因此,席勒的美育理论对我们现在的教育工作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一.美育在教育改革中的意义反观我们当前的教育现状,让人焦虑,教育的培养机制存在着许多的问题。

问题之一出现在评价机制上。

因为整个评价机制把“结果”作为主要的衡量标准。

评价老师主要依据考试成绩、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等,评价学生主要依据考试成绩。

总而言之,我们的评价体系带有过于强烈的功利色彩,重结果轻过程,至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则无力也无心顾及。

以席勒的《美育书简》谈感性与理性并重的艺术教育与人性的全面发展

以席勒的《美育书简》谈感性与理性并重的艺术教育与人性的全面发展

以席勒的《美育书简》谈感性与理性并重的艺术教育与人性的全面发展1. 引言1.1 引言艺术教育在当今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不仅仅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艺术技能,更重要的是促进个体的全面发展。

席勒的《美育书简》提出了感性与理性并重的艺术教育理念,强调通过美育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进而对人的心灵和思维产生积极影响。

在现代社会中,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往往忽视了艺术教育对个体的重要性。

艺术教育实际上对人的全面发展起着关键作用,它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还可以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使他们在面对复杂问题时能够更加灵活和富有创造性地解决。

本文将以席勒的《美育书简》为基础,探讨感性与理性并重的艺术教育理念,探讨人性的全面发展与艺术教育的关联,分析艺术教育对个体的积极影响,从而引发对于艺术教育在当代教育中的重要性的思考和讨论。

通过对这一话题的深入探讨,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到艺术教育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全面发展的重要性,从而为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2. 正文2.1 以席勒的《美育书简》为基础的艺术教育理念以席勒的《美育书简》为基础的艺术教育理念包括了对艺术的独特理解和价值观。

席勒认为,艺术是人类情感和理性的结合体,是表现生活深层内涵的一种方式。

在他看来,艺术教育应该不仅仅是传授技术和知识,更应该是引导学生去体验和理解艺术的灵魂。

他强调情感和直觉在艺术创作和欣赏中的重要性,认为只有通过感受和体验艺术作品,才能真正理解艺术的美和力量。

席勒的艺术教育理念强调个体的创造力和独特性。

他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审美感受和创造力,艺术教育应该是激发和培养这种个体特质的过程。

他主张通过开放的教学方式和多样的艺术体验,让学生自由表达和发展自己的艺术才华。

席勒相信,只有在理性和感性并重的教育环境下,学生才能得以全面发展,真正领悟艺术的魅力和力量。

以席勒的《美育书简》为基础的艺术教育理念强调感性与理性并重,注重个体的创造力和独特性。

《美育书简》在美学中的价值和意义

《美育书简》在美学中的价值和意义

《美育书简》在美学中的价值和意义《审美教育书简》基本上囊括了席勒关于美和艺术的全部文献,包括了 26 封信,我们以前就叫它《美育书简》。

谈美和艺术从哪儿切入去谈?席勒很聪明,他选择了从审美切入。

讲审美就必然要落到人身上。

传统形而上学谈论美,就直接从美和艺术起步,结果往往与人本身有一定距离。

席勒的 26 封信的核心则是思考人,人的现状如何。

所以读这本书不必急于从里边找到对美、对艺术的定义,可以说这本书就不是直接回答这个问题的。

那么该如何定位这本书在美学中的价值和意义呢?我引用别的学者的话,叫做“人类历史上第一部‘美育宣言书’”.尽管席勒之前人们很早就谈及过这个美育问题,例如毕达哥拉斯,但是把“美育”作为一个明确概念提出,这是第一次。

这个概念带给我们一个新思路,即,从人入手去理解美和艺术。

席勒是历史上最早认识到人的危机的一个思考者。

他谈这个问题的时候就面对着当时人的现代性危机问题,怎么解决这个问题?他给出的路径是:走艺术的道路。

要知道席勒所在的 18 世纪,大多数思想家都考虑过人的问题,考虑什么样的人是理想的人、幸福的人、自由的人。

我把他们的思想归为两类,一类是强调感性自然的,另一类强调理性自律的。

人身上永远都带有浅层次的感性层面的东西,但理性的发展才使得文明得以形成。

说白了,文明就是禁忌,禁忌越多,文明程度越高;禁忌越合理,这个文明就越好。

但文明终究是理性范畴,文明发展太快了,就出现人的危机问题。

席勒是最早提及人的危机的,他的观点倾向于把上面所说的两类观点进行统一、调和。

他谈国家权利理性,与这个对应的是人的生活感性层面的自然。

如果谈两者都单方面地强调自己那一极,结果都会造成人性的异化。

席勒思考问题是针对着当时的现实问题。

他的最终理想落实到审美的国度,我们称之为审美乌托邦。

可见,他没有最终否定国家的理性的管理作用。

他倡导的仍是古希腊人身上的那种理性和感性的统一,强调一个整体的人。

古希腊人自身就既是艺术家又是思想家(那样的希腊人有一大批,就不列举了),理性和感性二者兼备才使人进入一个理想的境界。

席勒的人性论和美育思想——读《审美教育书简》

席勒的人性论和美育思想——读《审美教育书简》

席勒的人性论和美育思想——读《审美教育书简》德国古典时期的一位重要哲学家、美学家,沿着西方传统的人性论以及美育理论的道路,席勒批判地继承了康德的思想,通过对人性进行抽象的分析,从“自我”的概念中寻找到人性完整的能动力,发展地运用“游戏”的概念,从而提出了自己的美育理论。

席勒以古希腊文明为榜样,找到了美和审美为工具来恢复在现代文明中破裂的人性,他试图以艺术家的力量在更高的文明中通过艺术品,审美教育来完成这个艰巨的任务。

《审美教育书简》这一著作较完整地阐述了席勒的美学思想。

奠定他在西方美学史上重要地位:正是席勒首次把美育的理念提高到了哲学的层面,为美育开创了新局面,并影响到一批著名哲学家、美学家。

席勒的人性论不仅构成了西方哲学传统中的重要一环,还是其整个美学思想的基础。

从西方传统来看,在古希腊,理性被看作人性的基础,是决定人性的基本要素。

到了中世纪,人的理性被上帝的神性所取代。

直到近代以来,人的主体性才得到了高扬。

事实上,席勒正是在康德哲学、美学的引导下,重视人性,从审美的角度回答“人是什么”的问题。

在对人性最基本的、概念化的阐述中,席勒使用了康德分析人性的观点:从高度抽象的形式中得出了两个终极概念,即在人身上有一种持久的东西(人格)和--种经常变动的东西(状态)。

而他所提出的“人格”与“状态”在经验生活的实际需要中,脱离了康德所有经验的普遍前提是知觉的先验统一的观点。

也就是说,人即使只能有限地把握无限的事物,但在时间中,人一方面逐渐地把这种无限性转化成自身人格显现的需要。

另一方面,让持久的人格赋予了无限的事物以形式,最终使两者达到感性的统一。

尽管如此,这一目的的达到离不开康德有关“自我”的概念,正是这个“自我”引出了人性的核心——“自由”。

在意志自由原则的支配下,人格使无限的事物形式化,进而保持了它的永久性。

这种来自人格本性的一种需要,就构成了人性两种基本法则中的一种。

但是席勒并没有继续沿着康德先验道路走下去,而是把自我的存在规则转换成一种心理的冲动。

美育书简——精选推荐

美育书简——精选推荐

《美育书简》席勒在德国古典美学的发展过程中,席勒占有重要的地位。

他的美学思想承康德而来又有个人的突破,对于后来的黑格尔的《美学》也有深刻的启迪,黑格尔的一些思想在席勒那里都能找到它的源头。

这样看来,在古典美学的发展中,席勒就好像是起了桥梁的作用,有了席勒的存在,美学的发展才变得那样顺畅,那样有根有据。

《美育书简》是席勒最重要的、也是影响最大的美学著作。

歌德说过,“贯穿席勒全部作品的是自由这个理想”。

可以说,这也应该是《美育书简》的主题。

在该书的第二封信里,他解释了为什么要研究美学。

他说:“我不愿意生活在另一个世纪,也不愿意为另一个世纪工作。

人总是一个时代的公民,正如他是一个国家的公民一样。

”时代的需要和趣味并不对艺术有利,社会的进展使时代的创造精神朝着越来越远离理想艺术的方向发展。

艺术是“自由的女儿”,它只能从精神需要,而不能从物质需要领受指示。

但现在物质需要却占了统治地位,“有用”成了时代的标准,一切才能都崇拜它。

那么为什么不去研究政治而要去研究美学呢?席勒说:“我抵抗了这种富有魅力的诱惑,让美走在自由之前,我相信这一点不仅可以用我的爱好来为之辩白,而且也可以用原则来证明它正确。

我希望使您相信,这个题材与时代需要的关系比它与时代审美趣味的关系要密切得多,而且人们要在经验中解决政治问题,就必须借道于美学问题,因为只有通过美,人们才能走到自由。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席勒虽然崇尚美和艺术,但这要有个前提,那就是人的自由。

美是人们走向自由的必经之路,它真正的价值也就在这里;反过来,自由又是艺术的必要条件,艺术是自由的女儿,没有自由也就没有艺术,而政治自由则是其中之一,这也体现了这位美学家不是在单纯研究美学,而是试图通过对美学的研究来寻求解决当时德国社会政治发展问题的方式。

在《美育书简》的第五封信中,他对时代状况作了描述。

他指出,舆论的威望已经下降,专制已被揭露,虽然它还拥有力量,但已经丧失了任何尊严。

人已经从长时间的麻木不仁和自我欺骗中觉醒过来,要求恢复不可丧失的权利。

从《审美教育书简》浅谈席勒的美育观念

从《审美教育书简》浅谈席勒的美育观念

从《审美教育书简》浅谈席勒的美育观念《审美教育书简》是德国浪漫主义文学家席勒所著的一部以审美教育为主题的著作,其内容涉及到了席勒对美育观念的探讨。

在这部著作中,席勒提出了一系列关于美育的理论观点,深刻地阐述了他对审美教育的看法和主张。

本文将从《审美教育书简》中深入浅出地分析席勒的美育观念,探讨其对当代美育教育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席勒认为美是一种内在的灵魂追求。

在《审美教育书简》中,席勒指出,“美是智慧和自由的集中、理想和真实的统一”。

这句话表明了席勒对美的理解,他认为美不仅仅是外在的形式和表象,更是内在的情感和精神世界的体现。

美育不仅仅是对外在形式的追求和培养,更重要的是对内心世界的熏陶和磨练。

这种内在的美育观念,对于当代美育教育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我们不能只是关注学生的外在表现和成绩,更需要关注他们内心的情感世界和美的追求。

席勒提出了审美教育的重要性。

在《审美教育书简》中,席勒认为,审美教育是对人的全面培养和完善的重要手段。

他指出,“人生的全部价值和尊严在于其审美的发展”。

这句话表明了席勒对审美教育的重视和重要性。

他认为,只有通过审美教育,才能使人的思想、情感和品位得到全面的提升和完善。

席勒的这一观点对于当代美育教育也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我们应该重视审美教育的作用,将其作为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引导学生从小就培养对美的热爱和追求,培养其审美情感和品味。

席勒在《审美教育书简》中提出了美的涵养和审美情感的培养。

在席勒看来,美的涵养是对人的情感世界和情感品味的培养,是对人的心灵的磨砺和陶冶。

他认为,只有通过审美教育,才能使人的情感得到提升和完善。

席勒提出了一系列对美的品味和鉴赏的方法和途径,希望通过这些方法和途径,使人的情感得到熏陶和涵养。

这种美的涵养观念和对美的情感培养的方法对于当代美育教育也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品味,使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能够感受和欣赏美的存在,从而使他们的情感得到充分的滋养和涵养。

美育书简读后感

美育书简读后感

美育书简读后感《美育书简》是一本关于美育的经典著作,作者是著名的美育教育家张三。

这本书通过对美育的深入探讨,对美育的重要性进行了全面的阐述,为读者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和深刻的启发。

在阅读完《美育书简》之后,我深受启发,对美育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首先,书中对美育的定义和内涵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美育不仅仅是指让人们欣赏美的事物,更重要的是通过美的教育,培养人们的审美能力和情感,提高人们的艺术修养,增强人们的文化素养。

美育不仅仅是一种教育方式,更是一种生活态度和人生追求。

通过美育的教育,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美的事物,提高自己的审美水平,增强自己的文化底蕴,使自己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其次,书中还对美育的实施方式和方法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美育教育不仅仅是在学校教育中进行,更重要的是要贯穿于生活的方方面面。

通过美育教育,可以让学生在绘画、音乐、舞蹈等方面得到锻炼和培养,提高他们的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

同时,美育教育还可以通过课外活动、社会实践等方式进行,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也能够接触到美的事物,增强自己的审美能力和情感。

最后,书中还对美育的意义和价值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美育不仅仅是为了培养人们的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更重要的是要提高人们的综合素质和人文素养。

通过美育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

同时,美育教育还可以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和国家认同感,使他们更加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热爱美的事物。

通过阅读《美育书简》,我对美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美育不仅仅是一种教育方式,更是一种生活态度和人生追求。

通过美育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人文素养,使他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美育教育一定会得到更加广泛的推广和应用,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以席勒的《美育书简》谈感性与理性并重的艺术教育与人性的全面发展

以席勒的《美育书简》谈感性与理性并重的艺术教育与人性的全面发展

以席勒的《美育书简》谈感性与理性并重的艺术教育与人性的全面发展德国著名作家席勒在他的《美育书简》中提到,艺术教育不仅应注重理性的培养,更要重视感性的发展。

他认为,理性和感性在人的全面发展中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这种以感性和理性并重的艺术教育理念,对于人性的全面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艺术教育的目标之一就是提高学生的感性和审美体验能力。

席勒指出,感性是人类对世界的第一感觉,是对美的直接认知。

通过艺术教育,学生能够通过观察、感知和体验艺术作品,培养自己的感性能力,进一步开拓自己的情感世界。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感受到美的存在,同时也能够培养对世界和生活的热爱与关怀。

这种对美的感知与体验,能够引导学生建立自己的审美情感,并在日常生活中更加注重对美的追求和感悟。

艺术教育也能够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和创造能力。

席勒认为,理性是人类对世界的认知和思考能力,是通过思考和分析来认识事物、理解规律和提出问题。

艺术作品在形式上虽然充满感性和情感的表达,但其背后必然有着严谨的艺术规律和历史脉络。

通过学习艺术作品,学生能够开启自己的理性思维,深入理解和探讨艺术创作的内在逻辑和规律。

通过创作艺术作品,学生也能够培养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进一步拓展自己的思维空间和审美视野。

以感性和理性并重的艺术教育也有助于促进学生的情感与品德的全面发展。

在感性中,学生能够获得情感的滋养和激发,培养他们的爱心、同情心和责任感。

而在理性中,学生能够学习到深刻的道德和伦理原则,进一步锤炼自己的品德。

通过对艺术作品的观赏和创作,学生能够学会尊重他人的劳动和成果,培养自己的审美情趣和品德修养,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人格魅力和情感世界。

以席勒的《美育书简》中的感性与理性并重的艺术教育理念,不仅有助于学生的审美体验和创造能力的提升,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情感与品德的全面发展。

在当今社会,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意识到艺术教育对于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性,我们应该进一步推广和深化以感性和理性并重的艺术教育,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以席勒的《美育书简》谈感性与理性并重的艺术教育与人性的全面发展

以席勒的《美育书简》谈感性与理性并重的艺术教育与人性的全面发展

以席勒的《美育书简》谈感性与理性并重的艺术教育与人性的全面发展德国文艺复兴时期的诗人、剧作家、哲学家席勒(Friedrich Schiller)被誉为“德国古典主义的代表人物”,他的作品《美育书简》探讨了美与教育的关系,强调了感性与理性并重的艺术教育对人性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性。

本文将从席勒的观点出发,探讨艺术教育与人性的关系,以及感性与理性并重在艺术教育中的意义。

席勒在《美育书简》中提出了“人的完善”、“在感性和理性之间的和谐”、“人类的社会兴盛”等概念。

他认为,美是自由的产物,而教育则是培养人的完善的手段。

艺术教育在席勒看来不仅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创造力,更是为了使学生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得到感性与理性的完全发展,以实现人的整体发展。

艺术教育与人性的全面发展息息相关。

席勒认为,感性和理性是人的两大基本能力,都是人的固有属性和特质。

感性是人类情感、直觉和创造力的表现,而理性则是人类思维、推理和逻辑的表现。

艺术教育应当致力于激发学生的感性和理性,使其在审美活动中感悟世界的美好,同时通过理性的思考和分析,深度理解艺术作品背后的内涵,从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感性与理性并重在艺术教育中具有深远的意义。

席勒认为,感性和理性的和谐发展是人的完善的标志。

感性和理性并重的艺术教育可以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美学观念和审美价值观,增强情感和批判思维的能力,使其更加细腻地领会和理解艺术作品,增强审美体验的深度和广度。

感性和理性并重的艺术教育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激发学生对艺术的热爱和追求,使其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更加自信、勇敢和坚定。

感性与理性并重的艺术教育对个体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都具有积极的作用。

在席勒看来,艺术教育的核心目标是培养整体的人,而非只是专业的艺术家。

感性与理性并重的艺术教育可以让学生具备全面的人文素养和艺术修养,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推动社会的文化和艺术事业的繁荣和进步。

感性与理性并重的艺术教育也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增强学生的认知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在未来的社会生活和工作中更具竞争力和创新力。

以席勒的《美育书简》谈感性与理性并重的艺术教育与人性的全面发展

以席勒的《美育书简》谈感性与理性并重的艺术教育与人性的全面发展

以席勒的《美育书简》谈感性与理性并重的艺术教育与人性的全面发展1. 引言1.1 引言席勒(Friedrich Schiller)是德国著名的哲学家、诗人和剧作家,他的作品《美育书简》是关于艺术教育和人性发展的重要著作之一。

在这部著作中,席勒强调了感性和理性在艺术教育中的重要性,同时也探讨了人性全面发展的理念。

艺术教育并不仅仅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艺术技能,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感性和理性能力。

感性使人们能够感受和体验世界,而理性则帮助人们思考和理解世界。

艺术教育应该致力于平衡感性和理性的发展,让学生在创作和欣赏艺术的过程中既能够发挥想象力和情感,又能够运用逻辑和分析能力。

席勒还提出了人性全面发展的理念,认为艺术教育应该促进学生在道德、智力和审美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通过艺术的启发和引导,学生可以培养自己的审美情趣、良好道德观念和独立思考能力,从而实现人性的充分发展。

席勒的《美育书简》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参考框架,帮助我们理解艺术教育与人性全面发展之间的密切关系。

通过感性与理性并重的艺术教育,我们可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他们成为更有思想、更有情感、更有人文素养的人。

2. 正文2.1 美育书简的作者以及其作品背景席勒(Friedrich Schiller)是德国著名的诗人、戏剧家和文论家,被誉为“德国古典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

他的代表作品包括诗歌《歌颂善良》,戏剧《劳伦斯·塞格尔》和《例如:麦克贝思》等。

他也是德国浪漫主义运动的重要人物,对德国文学的发展影响深远。

《美育书简》是席勒的一部关于艺术教育和人性发展的重要著作。

在这部著作中,席勒探讨了感性与理性在艺术教育中的平衡和重要性。

他认为,艺术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的感性,让他们能够感受和理解艺术作品所传达的情感和思想,还要培养他们的理性,让他们能够分析和理解艺术作品的结构和内涵。

席勒的作品背景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他个人的生活经历和思想情感。

在他成长的年代,德国正处于文学和思想的繁荣时期,这为他的文学创作和思想探索提供了丰富的土壤。

以席勒的《美育书简》谈感性与理性并重的艺术教育与人性的全面发展

以席勒的《美育书简》谈感性与理性并重的艺术教育与人性的全面发展

以席勒的《美育书简》谈感性与理性并重的艺术教育与人性的全面发展【摘要】本文通过介绍席勒的《美育书简》,探讨了感性与理性并重在艺术教育与人性全面发展中的重要性。

艺术教育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创造力,更能让他们在感性和理性之间取得平衡。

艺术教育对人性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可以促进情感表达和思维能力的提升。

全面发展意味着整体教育的观念,需要在实践中解决挑战并寻找适当的方法应对。

在实践中,我们需要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寻找适合他们的教育方式。

通过艺术教育的实践,可以推动人性全面发展的目标。

结论指出,感性与理性并重是艺术教育促进人性全面发展的重要路径,需要保持平衡并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完善。

【关键词】席勒, 美育书简, 感性, 理性, 艺术教育, 人性发展, 全面发展, 实践, 挑战, 应对, 引言, 结论1. 引言1.1 引言席勒(Friedrich Schiller)是德国著名的文学家、剧作家和哲学家,也是美学领域的重要代表人物。

他的《美育书简》是一部探讨美的本质和艺术教育对人的影响的重要著作。

在这部书中,席勒着重强调了感性与理性并重的重要性,认为只有通过这种并存的方式,人才能真正实现全面的发展。

美育不仅仅是对艺术的欣赏和学习,更是一种培养人的感性和理性能力的途径。

在当今社会,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人们的感性能力往往被忽视,大脑的逻辑思维更容易受到重视。

正是感性和理性的平衡发展,才能使人在审美和创造方面取得更好的成就。

在接下来的内容中,我们将深入探讨席勒的《美育书简》,探讨感性与理性并重的重要性,探讨艺术教育对人性的影响,探讨全面发展的意义,同时也将探讨在实践中所面临的挑战以及应对方法。

席勒的思想将引领我们进入一个全新的美学教育与人性发展的领域,让我们一同开始这段探索之旅。

2. 正文2.1 席勒的《美育书简》简介席勒的《美育书简》是德国浪漫主义时期的著名美学家席勒所著的一部关于美育的重要著作。

该书通过对美术教育的探讨,提出了一种以感性与理性并重的教育理念,强调艺术应该在教育中起到重要作用,而不仅仅是一门课程。

美育书简名词解释

美育书简名词解释

美育书简名词解释
美育书是指以培养人们的审美情趣、艺术欣赏能力、创造力和文
化素养为目的的书籍。

它通过介绍和解释各种艺术形式、文化传统和
历史背景,提供艺术欣赏和创作的指导,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感
受艺术,同时培养其审美能力和文化修养。

准确回答:
美育书是帮助人们进行美的教育的书籍,通过对艺术形式、文化
传统和历史背景的介绍与解释,帮助读者提高艺术欣赏能力,培养审
美情趣和创造力。

拓展解释:
1.美育书的作用:美育书不仅是提供知识和信息的媒介,更重要
的是通过对艺术品的解析和讲解,引导读者去用心观察、思考和欣赏
艺术作品。

它能够激发人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丰富个人的艺术修养,培养审美情趣和文化素养。

2.美育书的内容:美育书的内容广泛而多样,可以涵盖绘画、雕塑、音乐、舞蹈、戏剧、建筑等各种艺术形式。

它可以介绍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艺术作品,比如古代中国绘画、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雕塑等,还可以探讨艺术家的创作理念和艺术运动的发展历程。

3.美育书的目标群体:美育书适合所有对艺术感兴趣的人,不论
他们是学生、专业人士还是普通读者。

它可以作为课堂教材、个人学
习的参考书,也可以供艺术家、艺术爱好者和教育工作者使用。

4.美育书带来的价值:美育书的阅读和学习可以开拓人们的眼界,增加对艺术的理解和欣赏。

它可以培养个人的审美观念和判断力,提
高对美的感知能力,同时也可以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愉悦和激励,进一
步丰富和提升个人内涵。

赫拉斯的什么美育书简

赫拉斯的什么美育书简

赫拉斯的什么美育书简摘要:1.《美育书简》的背景和作者2.《美育书简》的主要内容和观点3.《美育书简》的影响和价值4.美育在中国的现状和发展正文:一、《美育书简》的背景和作者《美育书简》是德国著名哲学家、文学家、审美教育家席勒的一部重要著作。

它最初是由席勒在1793 年至1794 年间写给丹麦亲王奥古斯登堡的克里斯谦公爵的一系列信简,作为对公爵提供三年资助的酬谢。

这些信简曾被焚毁,但后来席勒在1795 年重新撰写并分期发表在刊物《季节女神》上。

二、《美育书简》的主要内容和观点《美育书简》是第一部系统阐述美育概念和理论的著作。

席勒在书中明确提出了“审美教育”的概念,并对美育的性质、特征和社会作用进行了系统阐释。

他认为,审美教育可以恢复人的感性与理性的统一,塑造完整人性,帮助人进入自由王国。

席勒认为,审美活动是自由的,因此审美教育是实现人的自由的唯一途径。

三、《美育书简》的影响和价值《美育书简》是美育领域的奠基之作,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它不仅推动了美育理论的发展,还促进了美育在教育、文化等领域的广泛应用。

作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提出美育概念并加以全面深刻阐释的理论家,席勒的贡献被广泛认可。

四、美育在中国的现状和发展在中国,美育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

从20 世纪初开始,中国教育家们就开始引进和研究西方美育理论,并尝试将其应用于教育实践。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深化,美育在中国得到了进一步的推广和应用。

政府和教育部门积极推动美育教育,提倡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强调美育对于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创造力和综合素质的重要性。

尽管美育在中国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索,以更好地发挥美育在教育领域的作用。

综上所述,《美育书简》是一部具有重要历史地位和现实意义的著作。

席勒的观点和理论不仅对当时德国乃至欧洲的美育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也为后世美育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启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育书简》在美学中的价值和意义
《审美教育书简》基本上囊括了席勒关于美和艺术的全部文献,包括了 26 封信,我们以前就叫它《美育书简》。

谈美和艺术从哪儿切入去谈?席勒很聪明,他选择了从审美切入。

讲审美就必然要落到人身上。

传统形而上学谈论美,就直接从美和艺术起步,结果往往与人本身有一定距离。

席勒的 26 封信的核心则是思考人,人的现状如何。

所以读这本书不必急于从里边找到对美、对艺术的定义,可以说这本书就不是直接回答这个问题的。

那么该如何定位这本书在美学中的价值和意义呢?我引用别的学者的话,叫做“人类历史上第一部‘美育宣言书’”.尽管席勒之前人们很早就谈及过这个美育问题,例如毕达哥拉斯,但是把“美育”作为一个明确概念提出,这是第一次。

这个概念带给我们一个新思路,即,从人入手去理解美和艺术。

席勒是历史上最早认识到人的危机的一个思考者。

他谈这个问题的时候就面对着当时人的现代性危机问题,怎么解决这个问题?他给出的路径是:走艺术的道路。

要知道席勒所在的 18 世纪,大多数思想家都考虑过人的问题,考虑什么样的人是理想的人、幸福的人、自由的人。

我把他们的思想归为两类,一类是强调感性自然的,另一类强调理性自律的。

人身上永远都带有浅层次的感性层面的东西,但理性的发展才使得文明得以形成。

说白了,文明就是禁忌,禁忌越多,文明程度越高;禁忌越合理,这个文明就越好。

但文明终究是理性范畴,文明发展太快了,就出现人的危机问题。

席勒是最早提及人的危机的,他的观点倾向于把上面所说的两类观点进行统一、调和。

他谈国家权利理性,与这个对应的是人的生活感性层面的自然。

如果谈两者都单方面地强调自己那一极,结果都会造成人性的异化。

席勒思考问题是针对着当时的现实问题。

他的最终理想落实到审美的国度,我们称之为审美乌托邦。

可见,他没有最终否定国家的理性的管理作用。

他倡导的仍是古希腊人身上的那种理性和感性的统一,强调一个整体的人。

古希腊人自身就既是艺术家又是思想家(那样的希腊人有一大批,就不列举了),理性和感性二者兼备才使人进入一个理想的境界。

席勒在权力理性和感性状态之间想要找到一个中介,使人进入这个状态,使感性和理性、内容和形式都达到统一。

席勒深受康德影响。

他在很年轻的时候就声名大噪,戏剧《强盗》大获成功之后,他反思自己,觉得自己不够深刻。

那么怎样深刻?他认定了要学习哲学。

我读书时读到这样一句话:席勒走进康德用了二十年;后来我又听到一句话:席勒走出康德又用了二十年。

本来席勒是诗人,但就这样一进一出,他就在历史上挂了一个思想家的名号。

他就是要从人的生活矛盾处找到一个弥合的中介,对这个路径的提出,席勒和康德差不多。

但他是诗人,借鉴康德的时候,肯定会带入自己的东西。

他从康德那里拿来的最重要的概念是“自由”,但康德也不是那个时候唯一考虑“自由”的人,那个时代的思考者都在考虑这个问题。

席勒从“自由”这个范畴,对艺术和美进行思考,提出了审美教育这一条路。

这些思考是深刻的,他对艺术的看法也有极其深刻的地方。

他认为,人性的东西尽管受到破坏,但是“在大理石里仍然保留着人性”.大理石指的是古希腊的雕刻艺术,他指的是现实中已经没有了,但艺术作品中仍然展示着古希腊的完整人性。

席勒对其后的哲学家也有很深的影响,但也是很潜在的影响,这一点不同于康德。

这种影响是文化观念的深层心理根据的留存,是文化结构性的遗传,你可能是没读过他,但却已经受到了他的影响。

我还是说说他对马克思的影响---尽管没有太多确凿的文本反映出这种影响。

还是从康德说起,康德思考的最高点就是一个意义尺度。

哲学当中有个谁也拿不走的东西,就是意义,就是对人的意义。

我认为,对整个西方哲学的思考要抓住这个人的脉络,始终去梳理这个人的脉络。

新康德主义的价值哲学就是抓住这个尺度,价值哲学的意义研究就是在追问:什么样的人是我们应该成为的人?怎样成为那种理想的自由人?读马克思的时候觉得他像康德,觉得他的脑袋里也高悬着类似康德的那个意义尺度,他是按照这个意义尺度从事研究的,包括政治经济学,等等。

这个意义尺度就是那个“类本质”,类本质是费尔巴哈提出的,但席勒那里也用了“类”这个概念。

(文章来源于:学术堂论文网/meixue/)
这个意思是说,人在他应该称其为人的地方,他的意义是什么?讲这个类的概念其实就在思考人。

人也是马克思哲学当中最高的意义尺度。

这个说法不是我的发明。

权威的研究者称,马克思最大的贡献有两个,一个是剩余价值理论,另一个是物质决定精神的理论。

而马克思留给我们最珍贵的遗产是这个世界发展的意义尺度,就是这个“人”.个体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的全面发展,在这个基础之上谈个性自由的发展,这是马克思宣扬的人的理想。

不敢谈个性自由,其实是对马克思的理解出现了问题。

我认为有一种文化想象是必须的,这是我对所有这一类美好的乌托邦的一个诠释,尤其是今天你搞文学艺术这一类活动,你要有对美学的艺术的构想,这是一个文化的想象,不同于艺术想象。

从事文艺创作、文艺批评要有文化想象,也就是说你要找到一个高的站位,从这个尺度俯视,向下看,这才能有一个高度的自觉。

这个都没有,你想搞批评,你想说话,
能说透彻么?你说话的意义是什么啊?所以我主张要有这个文化想象。

当然要靠单纯的艺术和审美去解决现实的理性范畴的问题,能解决么?也解决不了。

所以也别把这个艺术的功能说的太强大太绝对,审美不能救世,历史真正改变,还是要靠物质的发展,所以马克思搞政治经济学。

但他始终高悬那样一个意义尺度,也就是人的尺度,用这个尺度去看历史、看现实,这样能看出什么是与这个尺度相悖的,那就是异化。

当我们越感到世界的美好之时,人性的危机就显得越深重。

这里边有很深刻的关系。

马尔库塞的爱欲革命,讲的其实也是一个审美乌托邦。

这个也和席勒很像,席勒讲审美,思考的起点始终是人,爱欲讲的也是人的自然性的觉醒。

这个我就不多说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