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除法解决问题评课稿

合集下载

分数除以整数评课稿3篇

分数除以整数评课稿3篇

分数除以整数评课稿分数除以整数评课稿1欣赏的地方:1、层次清晰。

课始,根据例题“量杯里有4/5升果汁,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喝,每人可以喝多少升?”,得出两种不同的计算方法,同时利用直观图帮助理解算理。

紧接着,通过试一试“量杯里有4/5升果汁,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喝,每人可以喝多少升?”,只能用第二种方法,体会到第一种方法是有局限性的。

然后再探讨分数除以整数的一般方法(分数×整数的倒数)。

最后通过巩固练习形成技能。

2、注重学生对算理、算法的叙述。

尤其是教学例题时,朱老师多次请学生把算理、算法进行叙述,学生的叙述也非常完整到位。

3、重视学生容易出错的题目。

在巩固练习的环节中,朱老师特意安排了判断题,强调了分数除以整数的一般方法:分数乘以整数的倒数,而不是分数乘以整数,不是分数的倒数乘以整数的倒数,不是分数乘以整数的方法,从而突出分数除以整数的一般方法中,分数没变,符号变了,整数变了,它是除法不是乘法,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分数除以整数的一般方法。

个人建议的地方:1、分数除以整数的方法,主要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分数的分子是整数的倍数时,可以直接用分子去除以整数做分子,另一种需要把除以整数转化成乘以整数的.倒数。

前一种方法相对而言计算要简单,但有局限性,后一种方法由于需要转化符号、转化除数,相对而言要难一些,但它适合任何分数除以整数的题目。

在这节课中,朱老师很重视后一种方法的教学,有点忽视前一种方法。

比如,出现分数的分子是整数的倍数的情况时,也会强调后一种方法。

个人觉得,前一种方法虽然有局限性,但它计算简单,便于理解,在分数的分子是整数的倍数的情况下应该提倡前一种方法。

2、在解决问题时,朱老师可以再放开一点,让学生的思维活起来。

比如,通过例题得出两种计算方法后,出示“试一试”,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尝试,不需要提醒“4/5÷3能不能用第一种方法?”,即使学生用了第一种方法尝试,失败了,那也是一次宝贵的经历。

《分数除法》评课稿

《分数除法》评课稿

《分数除法》评课稿分数除法是小学数学中的重要教学内容,它不仅是对分数乘法的深化和拓展,也是后续学习比例、百分数等知识的基础。

近期,有幸聆听了一堂关于分数除法的数学课,授课教师以扎实的教学基本功、精心的教学设计和生动的课堂互动,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以下是我对这堂课的一些评价。

一、教学目标明确、重难点突出授课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对教学目标的把握非常准确。

明确了学生需要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掌握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围绕这些目标展开,重点突出了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和算理的理解,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和练习,帮助学生突破了这一教学难点。

例如,在讲解分数除以整数时,教师通过直观的图形演示,让学生清楚地看到了“除以一个数(0 除外)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这一算理,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形象易懂。

对于分数除以分数的教学,教师则引导学生通过迁移类推,自主探索计算方法,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数学思维。

二、教学方法灵活多样这堂课中,教师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1、情境导入法教师通过创设一个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如“小明用\(\frac{2}{3}\)小时走了\(2\)千米,他平均每小时走多少千米?”引发了学生的思考和探究欲望,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自然地引入了分数除法的学习。

2、直观演示法在讲解分数除法的算理时,教师运用了直观的图形和线段图,帮助学生理解分数除法的计算过程。

如在讲解\(\frac{4}{5}÷2\)时,教师通过将一个长方形平均分成\(5\)份,取其中的\(4\)份,再将这\(4\)份平均分成\(2\)份,让学生直观地看到了\(\frac{4}{5}÷2 =\frac{4÷2}{5} =\frac{2}{5}\)的过程,使学生对算理的理解更加深刻。

3、小组合作法在探究分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时,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和算法,共同探讨计算方法。

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的评课稿8篇(分数和除法评课)

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的评课稿8篇(分数和除法评课)

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的评课稿8篇(分数和除法评课)一,铺垫复习,导入新知1,提问:A,7/8是什么数它表示什么B,7÷8是什么运算它又表示什么C,你发觉7/8和7÷8之间有联系吗2,提醒课题.述:它们之间毕竟有怎样的关系呢这节课我们就来讨论“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板书课题: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二,探究新知,进展智能1,教学P90 .例2:把1米长的钢管平均截成3段,每段长多少提问:A,试一试,你有方法解决这个问题吗板书:用除法计算:1÷3=0.333……(米)用分数表示:依据分数的意义,把1米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1米的1/3,就是1/3米.B,这两种解法有什么联系吗(从上面的解法中可以看出,它们表示的是同一段钢管的长度,所以1÷3和 1/3是相等的关系.)板书: 1÷3= 1/3C,从这个等式中,我们发觉:当1÷3所得的商除不尽时,可以用什么数来表示也就是说整数除法的商也可以用谁来表示2,教学P90 .例3: 把3块饼平均分给4个孩子,每个孩子分得多少块[课件3](1)分析:A,想想:若是把1块饼平均分给4个孩子,每个孩子分得多少怎么列式B,同理,把3块饼平均分给4个孩子,每个孩子分得多少怎么列式 3÷4的商能不能用分数来表示呢板书: 3÷4= 3/4(2)操作检验(分组进展)①把3个同样大小的圆看作3块饼,分一分,看每个孩子毕竟能分得多少块饼②反应分法.提问:A,请介绍一下你们是怎么分的(第一种分法:把3块饼一块一块地分,每个孩子分得每个饼的1/4,共得3个1/4 块,也就是3/4块.)(其次种分法:把三块饼叠在一起分,每个孩子分得3块饼1/4的 ,拼起来相当于一块饼的3/4 ,也就是3/4 块.)B,比拟这两种分法,哪种简便些※把5块饼平均分给8个孩子,每个孩子分得多少说一说自己的分法和想法.3,小结提问:A,观看上面的学习,你获得了哪些学问板书: 被除数÷除数 = 除数 / 被除数B,你能举几个用分数表示整数除法的商的例子吗C,能不能用一个含有字母算式来表示全部的例子板书: a÷b=b/a (b≠0)D,b为什么不能等于04, 看书P91 深化.反应:说一说分数和除法之间和什么联系又有什么区分板书:分数是一个数,除法是一种运算.三,稳固练习1,用分数表示下面各式的商.5÷8 24÷25 16÷49 7÷13 9÷9 c÷d2,口算.7÷13=( )÷9= 1/2=( )÷( ) 8/13=( )÷( )3, 7/10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 )份,表示这样的.( )份的数.1÷21表示两个数( ),还可以表示把( )平均分成( )份,表示这样的一份的数.四,全课小结当两个自然数相除不能整除时,它门的商可以用分数表示,由于除法是一种运算,而分数是一种数,因此,我们只能说被除数相当于分数的分子,除数相当于分数的分母.故此,分数与除法既有联系,又有区分.在整数除法中零不能作除数,那么,分数的分母也不能是零.五,家庭作业P93 .1,2,3板书设计: 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例2:1÷3=0.333……(米)=1/3(米) 例3:3÷4= 3/4被除数÷除数 = 除数 / 被除数a÷b=b/a (b≠0)分数是一个数,除法是一种运算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的评课稿2一、擅长讨论教材,用好例子教学围绕教材上供应的例题分蛋糕,创设详细情境,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他们有效地开展学习活动。

《分数除法》评课稿集锦

《分数除法》评课稿集锦

《分数除法》评课稿集锦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评课稿,所谓评课,是指对课堂教学成败得失及其原因做中肯的分析和评估,并且能够从教育理论的高度对课堂上的教育行为作出正确的解释。

那要怎么写好评课稿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分数除法》评课稿集锦,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分数除法》评课稿集锦1陆路老师的《分数除法》解决问题这是一节实实在在的数学课,体现了高段数学课平实的特点,在安安静静的课堂氛围中,充分给予了学生思维的空间,感受纯数学的'魅力,从中感受到陆路老师扎实的基本功和驾驭课堂的能力。

陆路老师语言流畅,干脆利落,问题的指向性强设置悬念,启迪他们积极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激起他们探索、追求的浓厚兴趣。

设疑导思,让学生满怀热情地投入学习。

两位老师都能充分运用多媒体课件,以图文并茂,声像俱佳的表现形式,大大增强学生对抽象事物与过程的理解与感受,将课堂教学引入全新的境界。

在应用现代化教学工具的同时,并能很好的与传统的数学教学手段相结合,做到严谨和生动相结合,既提高了教学效率,又达到了解决数学问题的目的。

总之,听完课后,深深感受到了更强的危机感和紧迫感。

我们要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学习新课程理念,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认真反思我的工作,虚心向各位老师学习,特别是在如何关注学生的学习困难,如何通过现有的教学设施高效课堂教学,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努力提高教学质量等方面多作探索。

《分数除法》评课稿集锦2xx老师的《分数除法》解决问题这是一节实实在在的数学课,体现了高段数学课平实的特点,在安安静静的课堂氛围中,充分给予了学生思维的空间,感受纯数学的魅力,从中感受到陆路老师扎实的基本功和驾驭课堂的能力。

xx老师语言流畅,干脆利落,问题的指向性强设置悬念,启迪他们积极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激起他们探索、追求的浓厚兴趣。

设疑导思,让学生满怀热情地投入学习。

两位老师都能充分运用多媒体课件,以图文并茂,声像俱佳的表现形式,大大增强学生对抽象事物与过程的理解与感受,将课堂教学引入全新的境界。

《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评课稿

《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评课稿

《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评课稿《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评课稿所谓评课,顾名思义,即评价课堂教学。

是在听课活动结束之后的教学延伸。

对其执教教师的课堂教学的得失,成败进行评议的一种活动,是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开展教育科研活动,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促进学生发展,推进教师专业水平提高的重要手段。

下面为大家带来《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评课稿,快来看看吧。

《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评课稿篇1本次学校组织的教研课,我听了郎老师的《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收获很大。

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的内容很简单,如果单纯地从形式上去教学它们的关系:一个分数的分子相当于除法中的被除数,分母相当于除数,相信学生一定学得很扎实,但这样一来3÷4的算理往往被忽视,为了让学生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郎老师组织教学很好。

主要体现以下两点:1、通过实际操作感悟新知识新课程标准强调要让学生在现实的情景中体验和理解数学,改变单一的接受式的学习方式,指导建立具有“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合作”特征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从而促进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整体发展。

因此,数学学习活动应该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数学的教与学的方式,应该是一个充满生命活动力的过程。

在教学中郎老师引导学生用3张圆形纸片动手分一分,并学生思考把3块饼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可以有几种分法,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得出两种不同的.分法,得出两种含义,即1块饼的,3块饼的,通过这一过程,学生充分理解了算理。

2、在问题不断地解决与生成中探索新知识探索是学生亲自经历和体验的学习过程,也就是让学生用自己理解的方式实现数学的“再创造”,在这其中教师的指导作用是潜在和深远的。

本课中,郎老师让学生充分动手分圆片,让他们在自己的尝试、探究、猜想、思考中,不断产生问题、解决问题、再生成新的问题,给学生留与了操作的空间。

《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评课稿篇2本次教师培训,聆听了于老师执教的《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一课。

《分数除法》评课稿

《分数除法》评课稿

《分数除法》评课稿【优】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评课稿,通过评课,可以把教学活动的有关信息及时提供给师生,以便调节教学活动,使之始终目的明确、方向正确、方法得当、行之有效。

那么优秀的评课稿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分数除法》评课稿,欢迎阅读与收藏。

《分数除法》评课稿1《新课标》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在教学中只有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优化学习过程,才能促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过程。

分数除法简单应用题教学是整个小学阶段应用题教学的重、难点之一,如何激发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力戒传统教学中烦琐的分析和教条的死记,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分数除法应用题的数量。

王老师作了以下的一些教学尝试:一、从生活入手学数学。

一开始,王老师就改变由复习旧知引入新知的传统做法,直接取材于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班级的人数引出题目,再让学生介绍本班的情况,引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使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在生活中学数学,让学生学习有价值的数学。

二、关注过程,让学生获得亲身体验。

为让学生认识解答分数乘法应用题的关键是什么时,王老师故意不作任何说明,通过省略题中的一个已知条件,让学生发现问题,亲自感受应用题中数量之间的联系,想方设法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规律。

从而让学生真切地体会并归纳出:解答分数乘法应用题的关键是从题目的关键句找出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

在教学中努力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以往分数除法应用题教学效率并不高,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师教学存在偏差。

教师喜欢重关键词语琐碎地分析,喜欢用严密的语言进行严谨的逻辑推理,虽分析得头头是道,但容易走两个极端,或者把学生本来已经理解的地方,仍做不必要的分析;或者把学生当作学者,对本来不可理解的,仍做深入的、细碎的剖析,这样就浪费了宝贵的课堂时间。

教学中王老师把分数除法应用题与引入的分数乘法应用题结合起来教学,让学生通过讨论交流对比,亲自感受它们之间的异同,挖掘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与区别,从而增强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省去了许多烦琐的分析和讲解。

《分数除法》评课稿

《分数除法》评课稿

《分数除法》评课稿《新课标》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在教学中只有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优化学习过程,才能促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过程。

分数除法简单应用题教学是整个小学阶段应用题教学的重、难点之一,如何激发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力戒传统教学中烦琐的分析和教条的死记,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分数除法应用题的数量。

王老师作了以下的一些教学尝试:一、从生活入手学数学。

一开始,王老师就改变由复习旧知引入新知的传统做法,直接取材于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班级的人数引出题目,再让学生介绍本班的情况,引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使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自已的身边,在生活中学数学,让学生学习有价值的数学。

二、关注过程,让学生获得亲身体验。

三、多角度分析问题,提高能力。

在计算应用题的时候,王老师通过鼓励学生对同一个问题积极寻求多种不同的解法,拓展学生思维,引导学生学会多角度分析问题,从而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

另外,改变以往只从例题中草草抽象概括数量关系,而让学生死记硬背,如“是、占、比、相当于后面就是单位1”;“知1求几用乘法,知几求1用除法”等等的做法,充分让学生亲身实践体验,让学生在探究中加深对这类应用题数量关系及解法的理解,提高能力,为学生进入更深层次的学习做好充分的准备。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王老师是以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帮助者,促进者出现在他们的面前。

这样不仅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潜能,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而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学的轻松,教师教的快乐。

今天上了分数除法解决问题的第一课时,这是第二次任老师听我的课,相比于两年前的青涩,自己在对一节课的把握能力上有了明显的进步。

但是作为新教师,还是缺乏对一节课重难点的理解与把握能力,从而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很好地帮助学生突破重难点。

因此在未来的教学中,还需要多多磨练自己,多听课、多上课,多听听有经验老师的建议与意见,让自己在听课、上课、评课中不断成长。

六年级数学分数除法解决问题评课稿

六年级数学分数除法解决问题评课稿

六年级数学分数除法解决问题评课稿尊敬的领导、老师们:大家好!今天我给大家带来的是一节六年级数学课,课题是《分数除法解决问题》。

首先,我会通过一个小视频让学生们回顾一下什么是分数的除法,并引导他们回忆起前几节课学过的分数相关知识点。

然后,我会带领学生们一起解决几个实际问题,让他们体验分数除法在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运用。

接下来,我会以一个实例开始课堂讲解。

例子为:“小明每天喝1/4升牛奶,他家里一共有5升牛奶,问他能喝几天的牛奶?”我会先让学生们思考如何解决这道题目,然后给他们一些时间讨论和思考。

接着,我会邀请一些学生上台分享自己的解法,并引导他们合理讨论,互相补充和改进。

过了解题环节,我会带领学生们进行练习,让他们巩固分数除法的运算方法和解题技巧。

我会设计一系列的小练习题,并让学生们在小组内进行合作解答。

我会鼓励学生们积极参与讨论,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同时,我也会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思考过程,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在课堂的最后,我会安排一些应用题,让学生们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例如:“小红和小强一起做一箱鸡蛋糕,小红做了3/4的鸡蛋糕,小强做了1/2的鸡蛋糕,问他们一共做了多少的鸡蛋糕?”我会引导学生们先找到共同分母,然后进行相应的运算。

通过这些应用题,我希望学生们能够将分数除法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并感受到分数的实际运用价值。

总结部分,我会对整节课进行总结,并与学生一起回顾所学的知识点和解题技巧。

同时,我也会简单预告下一节课的内容,让学生们提前做好准备。

通过这节课,我希望学生们在分数除法知识上能够有所提高,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同时,我也希望能够培养学生们的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上就是我今天给大家介绍的六年级数学分数除法解决问题课。

谢谢大家!请各位领导、老师们给予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分数与除法》公开课评课稿

《分数与除法》公开课评课稿

《分数与除法》公开课评课稿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今天有幸聆听了钟丽冈老师执教的《分数与除法》一课,感触颇深,钟老师的个人素质非常很好,个人的语言魅力强,对学生个性化的评价很到位。

从课堂教学效果看,效果也非常好,下面我就这节课谈谈自己的一些粗浅的想法。

1、以解决问题入手,感受分数的价值。

钟老师从分饼的问题开始引入,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当商不能用整数表示时,可以用分数来表示商。

本课主要从两个层面展开,一是借助实物操作,理解几个饼平均分成若干份,也可以用分数来表示商。

而这两个层面展开,均从问题解决的角度来设计的。

二是借助学生原有的知识,用分数的意义来解决把1个饼平均分成若干份,商用分数来表示;2、通过实际操作感悟新知识。

新课程标准强调要让学生在现实的情景中体验和理解数学,改变单一的接受式的学习方式,指导建立具有“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合作”特征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从而促进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整体发展。

3、练习达标十分到位。

从钟老师的教学设计结合本节课的重点,难点,这一部分教学的目的要求,在不同层次的练习中,建构知识的框架,实现数学思想的逐步深入,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4、在改错训练中,培养观察、比较、分析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钟老师给学生提供了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引导学生分析、比较,在探询前后知识的联系中,意识到错误,产生新的认知冲突。

5、拓展延伸,方有尺度。

分数与除法相互关系的理解与掌握,不但可以加深对分数意义的理解,而且为后面学习假分数、带分数、分数的基本性质以及比、百分数打下基础,所以,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在整个教材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钟老师能从整体上把握教材,激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问题让学生自己解决;方法让学生自己探索;规律让学生自己发现;知识让学生自己获得。

6、课堂上给了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

学生有了表现自我的机会和成功的体验,培养了学生的自我意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分数除法解决问题》评课稿(3篇)

《分数除法解决问题》评课稿(3篇)

《分数除法解决问题》评课稿(3篇)《分数除法解决问题》评课稿(精选3篇)《分数除法解决问题》评课稿篇1今天上了分数除法解决问题的第一课时,这是第二次任老师听我的课,相比于两年前的青涩,自己在对一节课的把握能力上有了明显的进步。

但是作为新教师,还是缺乏对一节课重难点的理解与把握能力,从而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很好地帮助学生突破重难点。

因此在未来的教学中,还需要多多磨练自己,多听课、多上课,多听听有经验老师的建议与意见,让自己在听课、上课、评课中不断成长。

这节课的主要目标是使学生会用方程解答“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实际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我从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入手,一句“你们知道在我们体内含量最多的物质是什么嘛?”引起学生的注意,使学生尽快进入学习状态。

同时,紧紧抓住新知的生长点展开教学,并由此引入新课,使学生明确新旧知识的联系,为后继学习做好铺垫。

在探究新知部分,我让学生们同桌合作想一想、议一议、说一说,在发挥合作学习优势的同时,开拓了学生的解题思路。

在小结中引导学生观察比较,进一步明晰了数量之间的内在联系,引导学生从变中抓不变,从不变中找变,加深学生对“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实际问题的认识,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知识结构,促进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

之后我将例1的第二小题放手让学生独立解决,在巩固新知的同时再次训练学生寻找有效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练习的环节中,我从易到难、层层递进,旨在强化思路,巩固知识,掌握方法,提高能力。

任老师在评课中首先肯定了我原本的教学设计,但在具体每一个环节的落实上给我提出了很多宝贵的意见:1.在新授部分讲解的条理不够清晰,似乎面面俱到都提到了,但显得有点乱,学生们听了之后可能还是一知半解。

应从复习旧知中提炼出数量关系“体重_2/3=水分重量(成人),体重_4/5=水分重量(儿童)”,使学生明确数量关系的确定性,然后从条件中分析已知与未知,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六年级上册《分数除法》评课稿

六年级上册《分数除法》评课稿

六年级上册《分数除法》评课稿《分数除法三》是六年级第十一册的内容,分数除法应用题历来是教学中的难点,学生难以判断出是用乘法或除法进行解答,为了突破这一难点,教材鼓励学生用方程解决简单的分数除法应用题。

因而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要让学生用方程解决有关分数的实际问题,初步体会方程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模型。

听了胡老师执教的《分数除法三》一课后,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一、用活教材、紧密联系学生生活数学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它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本节课中,李老师把教材上出现的情景图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使呆板的内容变得生动有趣,大胆灵活的使用教材,激发了学生从生活中寻找数学问题的'兴趣,培养了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找准新旧链接,注重兴趣的激发分数除法应用题,教材鼓励学生用方程解答,要会用方程解答,必须要能找出题中的数量关系,那么李老师在学习新知之前,先让学生复习找数量关系及解方程,这样以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找出列方程的切入点,为知误的迁移做好了铺垫。

三、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重视学生的自主探究如果学生能主动参与学习活动,不但能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促进知识意义的构建,更能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创新精神,在教学时,老师出示情景图后,然后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动脑动手的基础上,再引导进行交流、验证。

总之,这节课体现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培养了学生的素质,提高了学生的能力,李老师能否在以下几个方面继续探究,以达更好的教学效果。

1、难点没有突破,一节课下来,大部分学生还分不清用乘法还是用方程来解答,斗致了许多同学出错,我们能否再想想其它的办法呢?有没有更好的办法。

2、时间掌握不好,由于前面用的时间较多,斗致了后面的练习时间少了一点,另外,学生的练习题量也少了一点。

3、能否在课堂评价方面加以改进,当学生的回答或解答出现了错误,老师没有对学生进行积极肯定,而学生很在乎老师的评价,这方面稍微欠缺了一些。

分数除法解决问题评课稿

分数除法解决问题评课稿

分数除法解决问题评课稿一、引言本次评课是对三年级数学上册中“分数除法解决问题”这一课题的评析。

本节课旨在引导学生掌握分数除法在解决问题中的应用,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观察、分析和评价教师的教学过程,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和教师的教学风格,从而为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依据。

二、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2.学会将分数除法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3.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合作精神。

根据教学目标,教师制定了相应的教学计划,包括知识点讲解、例题解析、小组讨论和练习等环节。

通过观察学生的表现和反馈,教师能够准确地把握教学重点和难点,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

三、教学内容与过程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分数除法的意义、计算方法和实际应用。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如讲解、演示、小组讨论和案例分析等,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知识点并掌握应用技巧。

以下是具体的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复习旧知识,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分数除法解决问题。

2.知识点讲解:教师详细讲解分数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基本概念和公式。

3.例题解析:教师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例题,进行详细解析,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4.小组讨论: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如何将分数除法应用于实际问题中,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练习与反馈:教师安排适当的练习题,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发现并解决问题。

同时,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及时评价和反馈,给予指导和建议。

6.总结与拓展:教师在课堂结束前进行总结,强调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并引导学生进行课外拓展,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如讲解、演示、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

这些方法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点,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教师还使用了多媒体教学设备,制作了精美的课件,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有趣,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分数与除法评课稿

分数与除法评课稿

分数与除法评课稿评课稿《分数与除法》是一堂让学生们掌握分数与除法的课程,通过丰富的教学活动和练习,帮助学生建立起对分数与除法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本节课的设计合理,教学内容丰富,但仍有一些可以改进的地方。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明确,学生需要掌握分数的概念和运算规则,并能够熟练应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针对这一目标,老师在教学设计中采用了多种教学手段,如讲解、示范、练习等,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吸收知识。

特别值得称赞的是,在教学中老师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开放型问题的提出和讨论,促使学生主动思考,从而加深对分数与除法的理解。

这种启发式教学方法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加全面和深入。

本节课中的教学资源使用充分,教师巧妙利用了多媒体教学和实物教具,将抽象的数学概念转化为具体形象的教学内容,这不仅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提升了学习效果。

在讲解分数的概念时,老师通过展示有关分数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描述,理解分数的意义和运用场景。

这样的教学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更好地吸收和理解知识。

本节课仍存在一些可以改进的地方。

首先是在教学过程中,老师的语速偏快,有些学生可能跟不上。

建议老师适当放慢语速,并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思考和回答问题。

本节课的练习内容较为简单,缺乏一些挑战性的题目。

建议老师在练习环节增加一些拓展题目,让学生能够更好地运用分数和除法解决复杂的实际问题。

《分数与除法》这堂课程在教学目标的设定上明确,教学手段多样,教学资源使用充分。

虽然有一些可以改进的地方,但整体来说,教学效果还是比较好的。

希望老师能够进一步调整课程设计,注重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进行教学,提高学生对分数与除法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分数除法评课稿

分数除法评课稿

分数除法(一)评课稿
张艳蕊张慧霞老师在本课中,围绕着教学重难点提出了以下几个大问题:开课复习阶段,围绕线段图列式,学生列出除法或乘法算式,教师提出的问题:你是怎样想的?旨在学生说出列式的依据,问题直接指向平均分、分数乘法的意义,为后续学习铺垫。

第一个问题学生列式以后,汇报结果2/7,教师提出问题:为什么结果是2/7?请用你手中的长方形的纸画一画,结果真得是2/7吗?引领学生通过画图操作得到结果。

学生在画图4/7除以2等于4/7乘以1/2时,教师问题设计得比较模糊,为什么4/7除以2等于4/7乘以1/2呢?学生无从下手,不知道该怎样答。

现在回想起来,这个问题如果设计成:看图,这幅图表示的是把4/7平均分成2份,求其中1份是多少,这幅图还可以怎样列式?进一步引导学生将4/7除以2和4/7乘以1/2建立关系,这样效果会好一些。

本课的不足之处:画图理解时间过长,导致后面计算、练习的时间较短,反馈环节做得不扎实。

些许遗憾,期待自己更大的进步。

《分数除法》评课稿

《分数除法》评课稿

一、从生活入手学数学。

一开始,王老师就改变由复习旧知引入新知的传统做法,直接取材于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班级的人数引出题目,再让学生介绍本班的情况,引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使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自已的身边,在生活中学数学,让学生学习有价值的数学。

二、关注过程,让学生获得亲身体验。

三、多角度分析问题,提高能力。

在计算应用题的时候,王老师通过鼓励学生对同一个问题积极寻求多种不同的解法,拓展学生思维,引导学生学会多角度分析问题,从而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

另外,改变以往只从例题中草草抽象概括数量关系,而让学生死记硬背,如“是、占、比、相当于后面就是单位1〞;“知1求几用乘法,知几求1用除法〞等等的做法,充分让学生亲身实践体验,让学生在探究中加深
对这类应用题数量关系及解法的理解,提高能力,为学生进入更深层次的学习做好充分的准备。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王老师是以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帮助者,促进者出现在他们的面前。

这样不仅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潜能,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而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学的轻松,教师教的快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数除法解决问题》评课稿
分数除法应用题是十一册中的内容,是整个阶段应用题的重,难点之一,如何激发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力戒传统中烦琐的分析和教条的死记,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分数除法应用题的数量我作了以上的一些尝试,详细评析如下:
一,从生活入手学数学.
《国家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一开始我就改变由复习旧知引入新知的传统做法,直接取材于学生的生活实际,用介绍该班的情况引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使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自已的身边,在生活中学数学,让学生学习有价值的数学.
二,关注过程,让学生获得亲身体验.
中,为让学生认识解答分数乘法应用题的关键是什么时,我故意不作任何说明,通过省略题中的一个已知条件,让学生发现问题,亲自感受应用题中数量之间的联系,想方设法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规律.从而让学生真切地体会并归纳出:解答分数乘法应用题的关键是从题目的关键句找出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
在教学中体现了"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以往分数除法应用题教学效率并不高,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师教学存在偏差.教师喜欢重关键词语琐碎地分析,喜欢用严密的语言进行严谨地逻辑推理,虽分析得头头是道,但容易走两个极端,或者把学生本来已经理解的地方,仍做不必要的分析;或者把学生当作学者,对本来不可理解的,仍做深入的,细碎的剖析,这样就浪费了宝贵的课堂时间.教学中我把分数除法应用题与引入的分数乘法应用题结合起来教学,让学生通过讨论交流对比,亲自感受它们之间的异同,挖掘[内容来于斐-斐_课-件_园]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与区别,从而增强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省去了许多烦琐的分析和讲解.教师在教学中准确把握自己的地位.教师真正把自己当成了学生学习的帮助者,激励者和课堂生活的导演,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了生本主义教育思想.
三,多角度分析问题,提高能力.
在计算应用题的时候,我通过鼓励学生对同一个问题积极寻求多种不同的解法,拓展学生思维,引导学生学会多角度分析问题,从而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另外,改变以往只从例题中草草抽象概括数量关系,而让学生死记硬背,如"是,占,比,相当于后面就是单位1";"知1求几用乘法,知几求1用除法"等等的做法,充分让学生亲身实践体验,让学生在探究中加深对这类应用题数量关系及解法的理解,提高能力,为学生进入更深层次的学习做好充分的准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