丧事知识
现代殡葬知识点总结大全
现代殡葬知识点总结大全殡葬是人们对逝去亲人的最后一次送别仪式,也是对逝者最后的尊重和怀念。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生死观念的转变,殡葬行业也发生了很多变革。
现代殡葬已经不再是简单的丧事办理和骨灰安葬,它已经成为一个具有文化内涵和社会责任的产业。
本文将对现代殡葬的相关知识进行详细总结,希望能为读者提供一些有用的信息。
一、殡葬基本概念1. 殡:指的是对逝者的送别仪式,也称为葬礼。
2. 葬:指的是将逝者遗体进行合理安置并进行相关祭奠活动的一系列仪式。
3. 殡葬:是对逝者进行送别和丧事处理的综合性活动,包括丧事办理、灵车执事、火化或土葬等一系列程序。
二、殡葬基本流程现代殡葬的基本流程包括:丧事办理、遗体存放、灵车执事、宗教祭祀、火化或土葬、骨灰安葬等程序。
具体的流程会有所不同,但大致遵循这几个步骤。
三、殡葬礼仪1. 殡葬礼仪包括:穿着礼仪、香烛供奉、祭祀仪式等。
在不同民族、宗教或地域上有所不同。
2. 穿着礼仪:根据不同的文化和宗教,穿着礼仪会有所不同,但通常要求朴素、合适和庄重。
3. 香烛供奉:在宗教祭祀和丧事仪式中,香烛是必不可少的供品,象征着对逝者的哀思和尊敬。
4. 祭祀仪式:在宗教信仰中,祭祀是对逝者的一种祈福和祈祷,也是对逝者的最后悼念和告别。
四、殡葬方式1. 火化:是目前最常见和广泛接受的殡葬方式,在火化之后,逝者的骨灰可以进行安葬。
2. 土葬:也是一种传统的殡葬方式,根据宗教和地域的不同,土葬的方式也会有所不同。
3. 海葬:在一些沿海地区,海葬也成为一种殡葬方式,它将逝者的骨灰投放到大海中,让逝者与大自然融为一体。
4. 树葬:树葬是一种环保的殡葬方式,通过将逝者的骨灰埋葬在土地中,种植一棵树,让逝者在树木的滋养下得到永恒的生长。
五、殡葬行业的现状1. 行业发展:随着人们对生死观念的变化,殡葬行业也发生了很大的发展和变革,从原来的简单办理丧事到现在的文化化、精神化、个性化的发展方向。
2. 服务水平:现代殡葬行业要求提供更为专业化和人性化的服务,努力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提供更为优质的殡葬服务。
丧事流程及执事大全
丧事流程及执事大全
丧事流程及执事大全。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丧事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仪式,它不仅关乎
家族的尊严和传统,也是对逝者的最后一种尊重和纪念。
因此,丧
事流程及执事大全显得尤为重要。
下面将为大家详细介绍丧事的流
程以及执事的一些注意事项。
首先,丧事的流程一般包括五个主要环节,治丧、入殓、守灵、下葬和安葬。
治丧是指家人和亲友为逝者举办的吊唁仪式,通常在
逝者家中或殡仪馆进行。
入殓是指将逝者遗体放入棺木并进行相关
仪式,这一环节通常由专业的执事人员进行。
守灵是指在逝者入殓后,亲友们守护逝者的遗体并进行祭拜的仪式。
下葬是指将逝者的
遗体安放于坟墓中,这一环节通常在家人和亲友的陪同下进行。
最后,安葬是指在下葬后,家人和亲友进行的祭祀仪式,以示对逝者
的思念和纪念。
其次,执事在丧事流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执事一般由
殡仪馆或专业的丧葬服务机构提供,他们负责处理逝者的遗体、安
排丧事流程、协助家属办理相关手续等工作。
在丧事流程中,执事
需要做好以下几点,首先,要根据家属的要求和逝者的意愿,合理安排丧事流程,确保一切仪式严肃而庄重;其次,要细心周到地处理逝者的遗体,做到体面入殓;最后,要在整个丧事流程中,细心照顾家属和亲友的情绪,协助他们度过这段艰难时期。
总之,丧事流程及执事大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它关乎家族的尊严和传统,也是对逝者的最后一种尊重和纪念。
希望大家能够认真对待这一话题,尊重传统,尊重逝者,也尊重生者的情感。
丧事礼仪注意什么_丧事礼仪与禁忌
丧事礼仪注意什么_丧事礼仪与禁忌丧事礼仪注意什么_丧事礼仪与禁忌虽然生老病死,是我们自然生命的常态。
但我们还是需要懂一些关于丧事的礼仪和禁忌。
以下是爱汇店铺给大家整理的丧事礼仪注意什么,供大家阅读!丧事礼仪与禁忌(一)死亡和殡葬有生必有死,有始必有终。
生生死死是人类社会新陈代谢、一代代衍生发展的自然规律。
人类每天在迎接新生命诞生的同时不得不面临另一些生命消失的悲哀。
如果说一个人的生是偶然的话,那么,死却是一种必然。
不管我们是否愿意接受这个事实,死是每个人都无法回避的。
死亡是机体生命活动和新陈代谢的终止,虽然促成死亡的原因多种多样,但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自然死亡:因生理的衰老而发生的生理死亡。
病理死亡:因各种疾病不治造成的死亡。
意外死亡:因受机械、化学、交通事故、天灾、战争等外来因素的伤害造成的死亡。
推定死亡:因公民长期失踪并超过法定期限,由法院依法确定的死亡。
死亡过程虽然在理论上可分为临床死亡和生物学死亡两个阶段,但最终都是以整个机体的生理功能停止并陷于不能恢复的状态才谓之死亡。
人一旦不幸死亡,活着的人就应对死者履行"殡"和"葬"的义务。
殡和葬是两个不同的过程:所谓"殡"是指悼念逝者的礼仪活动;所谓"葬"则是指人们对遗体或骨灰所采取的掩埋方式。
殡和葬共同完成了丧事活动的整个过程。
因此,殡葬是生者对于逝者的一种悼念方式和处理程序。
(二)殡葬的一般程序丧家操办丧事会涉及到一些比较程式化的具体事项,也就是说,要办好丧事并非容易。
不少家庭由于事先缺乏这方面的知识,一旦事情发生了,往往会手忙脚乱,无所适从,结果使伤心事留下了遗憾。
丧事礼仪知识-火葬(一)送葬开完追悼会,遗体将由亲属护送去火葬场。
过去送葬时,丧家要哭着追出很远的路程意在挽留他。
现在城市里已看不见这种送葬场面,但仍有亲属护送灵柩到火葬场,送最后一程。
由于火化场和殡仪馆是分开的,路程又较远,比如在上海龙华殡仪馆和宝兴殡仪馆开完追悼会后是将遗体送往益善殡仪馆进行火化,因此,丧家可以按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跟车或委托送葬。
殡葬丧礼知识
殡葬丧礼知识中华民族历史悠久,幅员辽阔,民族众多,有璀璨的文化和优良的传统,殡葬文化源远流长,数万年前就有了一定的丧葬形式,相应也就产生了殡葬文化。
殡葬是人类的自然淘汰,是对死者遗体进行处理的一种文明形式,是社会发展的产物,也是文明传统的组成部分。
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殡葬文化更是根深蒂固,在葬礼上注重礼节是对逝者的尊重,更会给家属带去慰藉。
参加葬礼的时候,需要注意一些礼仪方面的细节,小到服饰装扮,大到言行举止,风俗习惯,都是需要来宾需要注意的礼仪。
那么在葬礼中,需要注意遵守哪些礼仪知识?我们一起来看看O服装男女均应穿黑色或蓝色等深色的服装,男士可内穿白衬衣或暗色调的衬衣,女士不应涂口红,不可戴亮色调的围巾。
2饰品尽量不要佩戴饰品,如需佩戴可考虑素色的饰品或尽量不要外漏,千万不要外漏佩戴黄金,这是对死者的极大不尊重。
3慰问语句关怀和安慰对于死者亲属是很必要的,一些过当的举动如嚎啕大哭应尽量避免,在措辞上也应注意,作为慰问语句,一般可以这样说:"发生这样的事情真的令我很悲伤,请节哀"或"这次的事情太突然了,请保重好身体4措辞及举动措辞及举动在葬礼上一定要注意用语,不要出现"死""惨"等使人联想到不幸的词汇;葬礼时应肃穆,举止轻缓稳重,任何高谈阔论f口嬉笑打闹都是对亡者及家属的不敬,带着儿童的,不要让孩子嬉笑打闹,说话声音尽量压低,举止轻缓稳重,才能显示出诚意;在追悼会或葬礼过程中,手机应调至振动。
吊唁的礼物选择1.在追悼会上人们常常送的就是一些礼金,这是一种约定俗称的交往礼物,又是你的一份心意,毕竟在开追悼会的时候总是需要花费和开销的,你的礼金能够减轻他们的经济负担。
记得,这个礼金千万不能用红纸包装,最好用白色或素色纸封套包好,在封皮上写上"奠仪"、"帛金"之类的黑字并署名。
2.挽嶂、挽轴、挽额也称礼嶂,题词不拘形式,通常以四字为多,多是直写,横写的称“挽额"3.祭奠礼品如赠送香烛纸钱、鞭炮、"三牲"、果品之类的祭祀用品,并随祭品附送礼单帖。
丧事礼仪知识-亲属和称谓
丧事礼仪知识-亲属和称谓(一)亲属亲属通常分为三种:配偶、血亲、姻亲。
1.配偶配偶就是夫妻,夫妻关系因结婚而发生,因离婚而解除。
2.血亲血亲就是有血统联络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又分为自然血亲和法定血亲两种。
自然血亲是指出于同一祖先,有血统联系的亲属,如父母、兄弟、姐妹等。
法定血亲是法律承认的血亲,并无自然的血亲关系,如养父母、养子女。
旁系血亲:虽然不是与自己有直接的血亲关系,但是出于同一祖先,如堂兄弟姐妹、表兄弟姐妹等。
亲等:亲等是表示亲属间的远近的程度。
在直系血亲,从本身往上或往下数以一世为一亲等,如自己与父母隔一代,是一亲等,与祖父母隔二代,是二亲等,往下数也相同。
旁系血亲则从本身往上数到同一祖先,再由该祖先数到要和本身计算亲等的人,二者相加的总世数就是亲等。
3.姻亲姻亲就是因婚姻而发生的亲属关系。
可分为"血亲的配偶",如兄弟的妻子、姐妹的丈夫;"配偶的血亲",如妻子的兄弟的妻子或妻子的姐妹的丈夫。
一般不承认"血亲的配偶的血亲"是姻亲,因为如果承认的话,姻亲的范围就太广泛了。
兄嫂、弟媳的父母,或姐夫、妹婿的父母都不是姻亲,俗称"亲家"。
(二)称谓对于称谓,我们的祖先是十分讲究的,丝毫必辨,如不谨慎,稍有差错,便会贻笑于人。
今天,我们虽然不必象先人那样讲究,但是,搞清楚亲属、师友、同志之间的称谓是很有必要的。
1.称谓的规律(1)凡家庭中的至亲长辈、平辈都按例称呼,如父母亲、岳父岳母、兄弟姐妹、表兄弟姐妹等。
过去对直系小辈的传统称呼是用一"吾"字,如吾儿、吾孙等。
其它亲友可在尊者、长者前加一"尊"字,在晚辈、小辈前加一"贤"字。
(2)有姻亲关系者加一"姻字",如姻伯、姻兄、姻翁等,有世谊者加一"世"字,如世伯、世兄等。
姻世皆有者加"姻世"二字,均无者冠一"仁"字。
殡葬各领域知识点汇总总结
殡葬各领域知识点汇总总结殡葬各领域知识点汇总总结殡葬是人类社会中不可避免的一环,是对逝者的最后一种仪式性安排。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殡葬事务也涉及到多个领域的知识与技能,下面将对这些知识点进行汇总总结。
一、遗体处理与防腐技术在殡葬事务中,遗体处理与防腐技术是其中一项重要的工作。
遗体处理包括解剖标本制作、清洗、消毒、整容、冷藏等一系列步骤。
防腐技术又分为自然防腐与人工防腐两种,自然防腐是利用冷藏设备控制遗体腐败的速度,而人工防腐则是通过注入防腐液等化学药剂来实现。
此外,尸体解剖标本制作也需要相关的解剖学知识与技能。
二、灵车与殡仪用具灵车是殡葬中运送遗体的工具,其种类繁多,如花轿、遗体车、尊贵敞篷灵车等各具特色。
需要了解各种灵车的特点与使用方法,以及车内遗体摆放注意事项。
除了灵车,殡仪用具也是殡葬事务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如遗体容器、骨灰盒、鲜花、骨灰挂饰等,各种用具需要在配合仪式中使用。
三、殡仪馆与火化服务殡仪馆是处理遗体、进行丧事的场所,作为丧葬事务的主要场所之一,殡仪馆的规模及设施会直接影响到殡葬服务的质量。
需要熟悉殡仪馆的功能与布局,包括灵堂、接待大厅、休息室、告别厅等。
此外,火化服务也是殡葬事务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涉及到炉膛操作、附属设备的使用与维护等。
四、宗教与文化习俗宗教与文化习俗在殡葬事务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不同宗教有着不同的葬礼仪式与习俗,如佛教的丧葬仪式,基督教的追思礼拜等。
同时,各地区也有不同的殡葬文化习俗,需要了解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处理。
对于殡葬工作人员来说,了解宗教与文化习俗可以更好地为不同信仰、不同地域的客户提供服务。
五、法律法规与政策殡葬事务涉及到一系列法律法规与政策的约束与规范。
例如,有关遗体处理、葬礼仪式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务必要遵守。
此外,对于殡葬行业的管理与监管政策也需要了解,包括相关部门对于行业从业人员的要求、殡葬机构的规范运营等,这些都是维护良好殡葬秩序的重要保障。
丧事礼仪知识-骨灰安置
丧事礼仪知识-骨灰安置(一)墓葬骨灰安葬的方式有多种多样,其中最常见的是墓葬,即将骨灰埋于地下。
下葬时骨灰盒安放在用石材雕凿的穴位中,放上干燥粉,上面用石板盖住,四周用水泥封口。
墓穴正后方立石碑,上面刻有碑文。
1、选择公墓旧时有地位的人很重视墓地的选择,认为风水好的墓地能使后人家业兴旺。
现在公墓都利用荒山瘠地修建,不占用宝贵的土地资源。
但经过规划建设,植树种绿,也是景色秀美,鸟语花香,成为故人安息的好去处。
虽然现在的公墓在各个方面发展较快,但因各种原因,丧家在选择公墓时还是应掌握以下几个要点:(1)根据《上海市殡葬管理条例》的规定,经营性公墓必须有《公墓经营许可证》。
该证确定了公墓的合法地位,每年由上海市殡葬管理处核发。
同时,购买墓穴必须使用全市统一的墓穴证书和购墓合同书。
有些公墓不经管理部门允许而擅自经营,一旦发生纠纷会给购墓人带来麻烦,造成损失。
(2)地理位置便利。
民间有清明扫墓的习俗,举家外出踏青扫墓、祭先人,首先要考虑出行方便。
路途太远、交通不便会使扫墓费时又劳累。
一般可选在居住地的郊区。
以上海为例,自八十年代起,市政府为解决骨灰安葬难的问题,批准在市郊利用瘠地建了一些公墓,现在都有了较大的发展,象滨海古园、徐泾西园、卫家角息园、淀山湖归园、颛桥寝园等都是上海知名的公墓。
这些公墓在市区都有代办点,买墓有专车免费接送。
平时祭扫交通也十分便利:双休日有专车接送,清明冬至时期每天从早到晚都有专车进出公墓。
上海市民不用再象以前受车马劳顿之苦去外地安葬亲人,在本市便可得到便利周到的服务。
(3)根据公墓的建造风格选择。
现在公墓很多,风景地貌有差异,建筑风格各不相同。
有的在山上,有的在水边。
有的是中国园林式,如滨海古园、淀山湖归园,园内景色自然流畅,幽静典雅,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已是道路整洁、树木参天、湖水假山、亭台楼阁,成为上海市花园单位;有的是欧陆风情式,如徐径西园,高大的法国城堡式门楼,气势不凡的大型喷水池,宏伟的罗马建筑长廊,典雅的希腊神话人物雕像等等。
参加丧事礼仪_丧事礼仪与禁忌
参加丧事礼仪_丧事礼仪与禁忌生老病死,这本就是人生的常态,那么要去参加丧事要注意什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参加丧事礼仪,希望能够帮到大家哦!参加丧事礼仪自古以来,中国人一直把对亡者处理当作极为庄严的事情。
亲友逝世了,我们通常都要到殡仪馆向其遗体告别,参加其葬礼或吊唁活动。
这种场合气氛肃穆,由于亲人去世,丧者家属情绪都比较哀伤。
为了体现自己对死者的尊重和对丧家的同情,参加丧礼时,我们一定要注意:保持悲伤的情绪。
不能面无表情,无动于衷,更不能露出厌烦的神情甚或笑容。
着深色服装(或白色上衣深色裙裤)。
切忌穿得大花大绿;衣袖上要戴上黑纱,也可在胸前佩上白花。
不可昂首阔步,而应微微低头,缓步慢行。
讲话时发音要低调,不能有怪腔。
不可与参加丧礼的人交头接耳,议论其他事情,甚至谈笑风生;更不可结群吵闹,嬉戏追逐。
坚持参加到底,不中途退出。
对死者的家属进行劝慰,用温情关切的语言劝其节哀振作精神。
冷漠处之或哑口无言都是不适宜的。
祭扫的礼仪祭奠是对已逝先人的一种纪念形式。
一般可分两类:家庭祭奠和第1页共9页扫墓祭奠。
家庭祭奠,一般在父母、祖父母的生辰或忌日时举行。
通常是面对遗像,占燃馨香三炷和供奉水酒三杯,或者是以素色鲜花一束作为清供,以示纪念。
扫墓祭奠,一般在清明节、中秋节或春节举行。
祭扫先人墓地,一般有以下几项内容:馨香三炷,鞠躬悼念,寄托哀思。
墓前祭奠,过去凡晚辈都要行跪拜大礼,现在多以三鞠躬代替。
整修陵墓。
一般是给坟墓培土,并整修墓道。
由于平时雨水冲刷或其他原因,墓道或坟头自然受损,利用祭扫之际,可以进行整修和培高。
墓表可铲些草皮贴上,使草蔓延覆盖后可减少水土流失。
有的还可植树以作纪念。
献上花圈或一束鲜花,并打扫、清理坟墓周围环境。
亲友骨灰寄放在殡仪馆的,可献上微型花圈或绢花束,把骨灰盒的积尘掸净,瞻仰遗像,鞠躬行礼,并低头默哀。
丧事礼仪与禁忌(一)死亡禁忌死亡是自然规律,然而人们却极力回避,原因是死亡毕竟是凶祸灾难,对人们来说接触甚或听说死亡之事都是不吉利的。
丧事礼仪知识-哀祭文类的制作
丧事礼仪知识-哀祭文类的制作哀祭文是专门用于治丧过程中的应用类文体。
虽然内容单一,形式也不多,但是,在写作上和形制上却有较高的要求,不能马虎敷衍。
(一)挽联挽联,是古时候挽歌的变体。
挽歌是古时哀悼死者的丧歌。
《晋书·礼志》中"魏汉故事,大丧及大臣之丧,执绋者挽歌。
新礼以为挽歌出于汉武帝役人之劳歌,声哀切,遂以为送终之礼"。
古丧歌有《薤露》、《蒿里》两章"使挽柩者歌之,世亦呼为挽歌"。
挽联作为悼念死者的一种文体,是汉民族民间的丧葬风俗,流行于全国各地。
起初多以诗、词、歌等韵文体表达对死者的哀悼之情,后渐渐形成一种对联的形式来表达。
历代文人多以五言或七律等形式写作挽联,以寄哀思,但不用于歌唱。
相传在宋代就写挽联了。
陆游《老学庵笔记》载,赵元镇(鼎)承相被谪朱崖,病亟,自书铭旌云?quot;身骑箕尾归天上,气作山河壮本朝"。
现在的丧葬活动中,挽联仍被普遍应用,成为丧家治丧时的必备之物。
1.挽联的时代性和针对性挽联属专用联,是专为哀悼死者而写的对联。
因此,写挽联不仅要求感情真挚,还要注意挽联的写作特征。
(1)挽联的时代性。
挽联是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人的思想感情的载体。
因此,随时代的变迁,挽联的内容也会起相应的变化,如?quot;宝瑟无声弦柱绝,瑶台有月镜奁空",是旧时丈夫哀悼妻子的挽联,用在现代夫悼妻就多了点陈腐气。
(2)挽联的针对性。
做挽联有很强的针对性,要切合死者的地位、身份、情操和业绩,甚至此时此地的思想感情也要切合事物与场合。
挽联不能换用,也不能通用,这应该是挽联的写作灵魂。
如挽丁玲剪柳春风,节见穷时,一曲桑干传广宇凝尘瑶瑟,情伤雪夜,百年有女耀高丘即使是有些"通用联语",其通用范围也是非常有限的。
2.挽联的基本形式特点挽联是属于对联中的专用联,因此,撰写挽联,一定要掌握对联的本质特点和形式特点,这是写好挽联的关键。
老人死后办丧事规矩
老人死后办丧事规矩在旧社会,中国的葬礼有很多禁忌和注意事项,尤其是农村的葬礼,有很多规矩。
不经意间说错话或衣着不整,以及任何不恰当的行为,都会引起丧主的不满,甚至影响到个人在亲友心中的形象。
当然,如果你是丧亲一方,就需要储备丧葬礼仪知识,否则会因为考虑不周而得罪亲友。
所以,多了解一些丧葬中的注意事项和禁忌,既可以提高自己的知识,也可以避免因无知而得罪亲朋好友。
现在,就让我们跟随关伟刚老师,来学习一下在丧葬活动中应该注意的事项。
一、老人走时身边不能无亲人在旧社会,人们总是讲究后继有人,所以老人去世的时候,一定要有后人在场,这样老人去世的时候就不会孤单,去另一个世界也不会有太多的顾虑。
虽然时代变了,但中国还是很重视亲情,这个规矩一直延续着。
老人去世时,亲人的到场会被认为是最大的祝福,不会给老人留下深深的遗憾。
二、逝者不能光身而去在我国很多地方,尤其是北方地区,重要的是在老人去世前给他们穿上寿衣,以为这样的衣服可以被老人拿走,而不是赤身裸体。
所以,老人已经70岁了。
经老人同意,儿孙们会忙着给老人做寿衣,让老人安心行走。
当然,有些老人为了考虑儿孙的接受程度,减轻负担,也会亲自为自己准备寿衣。
三、报丧时的禁忌报丧事时,大门上挂白布、白纸,让人知道家里有人死了。
推测好下葬的吉日和时间后,死者的儿孙们会去我母亲家报丧事。
报丧事的时候,要注意孝子。
进门之前要在室外敬礼,然后告诉亲人死者去世的消息和具体下葬时间。
四、入殓时的诸多禁忌入殓时的禁忌是比较多的,主要有如下几点:1、家属的眼泪不能落在逝者的身上;2、入殓前后,忌讳猫、狗接近遗体;3、忌讳逝者的棺木用柳木;4、寿衣不能有扣子,要用条状布带代替纽扣;5.避免寿衣的袖子遮不住手,会让你以为死者是裸体的,你会在另一个世界又穷又饿。
五、购买墓地的禁忌购买墓地的讲究颇多,具体情况需要实地勘测,这里不做过多的叙述,就给大家分享一下民间的十不葬歌谣吧:“一不葬粗顽块石,二不葬急水滩头,三不葬沟源绝境,四不葬孤独山头,五不葬神前庙后,六不葬左右休囚,七不葬山冈撩乱,八不葬风水悲愁,九不葬坐下低小,十不葬龙虎尖头。
殡葬各领域知识点总结汇总
殡葬各领域知识点总结汇总殡葬是人类社会中不可避免的一环,它是对逝者的最后安息之地,也是对生者心灵慰藉的一种方式。
在这个广阔的殡葬领域中,包含着多个知识点,以下将对这些知识点进行总结和汇总。
一、殡葬礼仪殡葬礼仪是各种葬礼场合的规范和规矩,它涉及到丧事期间的各项活动和仪式,包括遗体安置、告别仪式、扫墓、祭祀等等。
每个地区、每个文化背景都会有自己的殡葬礼仪传统,熟悉这些礼仪对于参与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二、殡葬器具殡葬器具是指用来安置遗体的各种设备和用具,它们的种类繁多,根据地域和文化的差异,各个国家和地区对于殡葬器具的使用也有所不同。
常见的殡葬器具有棺木、骨灰盒、瓮棺、青铜器等,它们的形状、材质和用途各异,都有其特殊的文化寓意和象征意义。
三、殡葬管理殡葬管理是指对整个殡葬过程进行组织和管理的工作,包括遗体处理、火化管理、殡仪服务、丧葬费用、墓地管理等方面。
各国和地区的殡葬管理制度也有所不同,但其目标都是保证殡葬过程的顺利进行,遵循法律法规,尊重逝者和家属的意愿。
四、殡葬文化殡葬文化是指不同地区和文化背景下人们对待死亡和葬礼的观念、信仰、价值和传统。
它反映了一个社会对待死亡的态度和对逝者的纪念方式,也包括了各种葬礼习俗、祭祀仪式、丧葬音乐和服饰等方面。
研究殡葬文化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人类社会的历史和文化。
五、殡葬心理学殡葬心理学是研究人们在丧失亲人、面对死亡时的心理反应和应对策略的学科。
它涉及到丧亲者的悲痛、痛苦和悲伤过程,也包括了亲人的丧失对心理和情感的影响。
了解殡葬心理学可以帮助丧亲者更好地处理自己的情绪和心理需求,以及提供在丧葬过程中的支持和关怀。
六、殡葬法规殡葬法规是各国和地区为规范、管理和监督殡葬活动制定的法律法规。
它包括了对殡葬礼仪、遗体处理、殡葬器具、墓地使用等方面的规定,旨在保护逝者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秩序,防止殡葬领域的乱象和非法行为。
七、殡葬业发展殡葬业是一个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的行业,它包括了殡仪服务、殡葬用品制造、墓地经营等多个方面。
农村丧事流程及知识大全
农村丧事流程及知识大全Title: A Comprehensive Guide to Rural Funerals and Related KnowledgeIn rural areas, funerals are rich in cultural traditions and rituals.When a family member passes away, the deceased"s loved ones follow a specific sequence of events to honor the deceased and ensure their soul"s journey to the afterlife is peaceful.Below is an outline of the typical rural funeral process and some essential knowledge related to it.在农村地区,丧事充满了丰富的文化传统和仪式。
当家庭成员去世时,逝者的亲人会遵循特定的顺序events 来尊敬逝者,确保他们的灵魂能够平安过渡到彼岸。
以下是典型的农村丧事流程及相关知识的概述。
The first step in the funeral process is to notify relatives and friends of the passing.This is typically done through phone calls, text messages, or social media platforms.The deceased"s family will then set up a temporary shrine or altar at their home to pay their respects to the deceased.丧事流程的第一步是通知远亲近邻逝者的离去。
丧葬礼仪资料
丧葬礼仪在人类社会中,丧葬礼仪是一种历史悠久且具有特殊意义的仪式。
丧葬礼仪的存在不仅体现了对逝者的尊重和纪念,更承载着人们对生死、存在和超越的思考。
在不同的文化和宗教传统中,丧葬礼仪的形式各有不同,但其背后的核心价值却是相通的。
丧葬礼仪的背景和意义丧葬礼仪的起源可追溯至古代社会,它是人们对死亡和生命终结的一种理性化处理方式。
在众多宗教信仰中,丧葬礼仪也是对逝者灵魂得以安息、超度的重要仪式。
丧葬礼仪不仅是对逝者的纪念和缅怀,更是对生者生死关系的一种认知与塑造。
丧葬礼仪的基本流程办理和安葬1.通知亲友和社会公众。
2.办理逝者遗体善后事宜。
3.确定葬礼举行时间和地点。
4.进行葬礼仪式。
纪念仪式1.丧家在家中布置棺材和遗像。
2.亲友前来吊唁。
3.清明扫墓。
安葬后的念创1.逝者三七、七七、四七、一周年忌日等的念创。
丧葬礼仪的特殊之处传统的丧葬礼仪中往往包含许多细致入微的礼仪,比如家属要穿戴素服以示悼念、避免娱乐娱乐和喧哗、守灵、撕纸扫地、丧事期间避免洗头洗澡等。
这些礼仪既是对逝者的尊重,也是对生者的教化和惩戒。
当代丧葬礼仪的变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生死观念的改变,当代丧葬礼仪也在不断变迁。
有的人选择举办简约、低调的葬礼,有的人则希望通过丰富多彩的方式来纪念逝者,比如音乐会式的追悼会、绿色葬等。
这种变迁既体现了时代的进步,也表达了个人对死亡的态度和认知。
结语丧葬礼仪是一个文化、宗教、心理和道德交融的仪式,它不仅体现了人类对生死的思考和敬畏,更承载着对逝者的追思和纪念。
在面对死亡这个不可抗拒的现实时,丧葬礼仪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向内省思的机会,引导我们理性处理生命的起源和终结,铭记过往,珍惜现在,展望未来。
以上是关于丧葬礼仪的一些基本介绍,希望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这一历史悠久且充满意义的仪式。
这篇文档旨在探讨丧葬礼仪的起源、意义、基本流程、特殊之处和当代变迁,希望能够给读者带来一些启发和思考。
殡葬问答
分类题目数量殡葬小百科16殡仪服务小知识10遗体小知识15殡葬用品11法律小常识 6丧葬小知识18祭奠小知识16丧葬礼仪8总计:100殡葬问答如果说一个人的生是偶然的话,那么,死却是一种必然。
不管我们是否愿意接受这个事实,死都是每个人无法回避的事实。
殡葬小百科1.什么是死亡?死亡是机体生命活动和新陈代谢的终止。
虽然促成死亡的原因多种多样,但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自然死亡因生理衰老而发生的死亡;✧病理死亡因各种疾病不治造成的死亡;✧意外死亡因交通等外来因素或自杀等造成的死亡。
2.传统与现代的死亡标准?✧传统的死亡标准:是以人的心脏停止跳动而为死亡。
✧现代的死亡标准:不可逆转昏迷和脑死亡,为死亡标准。
3.什么是殡葬?✧“殡”是指悼念逝者的礼仪活动;✧“葬”是指对遗体或骨灰的掩埋存放等处置方式。
殡和葬就构成了丧事活动的整个过程。
4.殡葬习俗分为哪三个阶段?传统的殡葬习俗,分为殓、殡、葬三个阶段。
✧殓,是给尸体沐浴更衣下棺;✧殡,是入殓后将灵柩停放于殡仪场馆供亲朋好友吊唁;✧葬,是掩埋死者遗体,即棺木入土。
5.对死的称谓:天子曰:为崩诸候曰:为薨大夫曰:为卒百姓曰:为死6.我国传染性疾病如何分类?根据传染病的危害程度和应采取的监督、监测和管理措施,《传染病防治法》将37种传染病列为法定管理的传染病,并根据其传播方式、速度及其对人类危害程度的不同,分为甲类、乙类和丙类三类。
7.什么是甲类传染病?疫、霍乱属于甲类传染病。
此外,《传染病防治法》规定,乙类传染病中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炭疽中的肺炭疽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按甲类传染病处理。
8.什么是乙类传染病?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
2024年丧事礼仪常识
丧事礼仪常识 篇2
1、办理墓穴落葬的程序有哪些?
申请人领到《墓穴证》后预约骨灰安葬日期,并领取《落葬单》;落葬当日凭《落葬单》到墓地现场,在公墓工作人员的帮助下进行骨灰落葬。
2、购墓后,公墓可否临时寄存骨灰盒?
6、一般拜礼(用于雅坐时):抬起臀部,直起上身,膝盖支撑身体,然后拜手(手至地,头贴手)或叩头(头扣地)或稽首(时间长)或顿首(时间短)。
7、女子行礼:本着平等的精神,不要求女子特殊行礼。但处于忍让的风度——女子行礼两手合拢放胸前,微屈膝,微低头即可;若拜礼,上身直,膝着地,拢手下垂,头微低,即可。
(四)选择殡仪馆
殡仪馆是专门为逝者处理后事、为亲属提供丧事服务的场所。中国的殡仪馆始于19世纪20年代,它是我国近代社会受西方文化影响的产物。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大力推行火葬,各地陆续建起一批火葬场,这些为推行火葬服务建立的火葬场后来逐步过渡到具有接尸、悼念、火化、骨灰寄存等功能的殡仪馆。
现代意义的殡仪馆以具备为丧事活动提供全面服务的功能,而成为今天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搁棺介绍
因为要选择吉日吉地安葬死者,因此,可能要停枢在家,称为搁棺或停棺。搁棺 的风俗,在古代常见,一般要搁七天,有的甚至搁棺十几天,几个月,现今则不常见,即 使搁棺,时间也不长。
居丧介绍
居丧是指死者家人后辈自死者断气时起服丧。男子不穿华丽的衣服,穿草鞋(现在已不常见) ;妇女则要脱去身上的装饰品,脱下彩色衣服。男女各依其与死者关系的远近,穿孝服,戴 教帽。孝子在居丧期间(一般为一月或百日)不能理发,不能同房,不能会晤亲友、参加宴会 、进寺庙等。尤其是在安葬之前,这些习俗必须严守,否则不吉。
长乐丧事礼仪
长乐丧事礼仪篇一:丧事礼仪丧事礼仪停尸仪式他被移到正屋明间的灵床上,在亲属们的守护下度过生命中最后的时刻,这叫做”挺丧”。
报丧仪式报丧可以说是人死后的第一种仪式了,它用发信号的方式把有人逝世的消息告诉亲友和村人。
详细招魂、送魂仪式客死在他乡的魂魄,找不到归途.除非他的家人替他”招魂”,使他听到那企望着他的声音,他才能够循着声音归来。
做‘七’仪式人们认为,人死后七天才知道自己已经死了,所以要举行”做七”,每逢七天一祭,”七七”四十九天才结束。
这主要是受佛教和道教的影响。
吊唁仪式一般吊唁者都携带赠送死者的衣被,并在上面用别针挂上用毛笔书写的”某某致”字样的纸条。
入敛仪式入殓有”大敛”和”小敛”之分。
小敛是指为死者穿衣服,”大殓”是指收尸人棺,汉族民间俗称为”归大屋”。
丧服仪式在丧礼中,晚辈给长辈穿孝主要是为了表示孝意和哀悼。
这本来是出自周礼,是儒家的礼制,后来,又被人们引申成为亡人”免罪”。
出丧择日仪式按照迷信的说法,人在刚日死,应选在柔日下葬;柔日死,应选在刚日下葬,刚日、柔日要配合好才行。
哭丧仪式哭丧是中国丧葬礼俗的一大特色。
哭丧仪式贯穿在丧仪的始终,大的场面多达数次。
而出殡时的哭丧仪式是最受重视的。
下葬仪式这是死者停留在世间的最后时刻了,一般都非常郑重其事。
生活只够温饱或稍宽裕之家,遇丧事无力大操大办,但父、母辞世仍是“当大事”,必遵的礼仪及民俗不允稍有疏忽。
寿终正寝父(母)病重,亲人环侍,医生已明告“预备后事”,一切早有准备,只一咽气即抬尸堂屋头向神龛脚向大门停放,称寿终正寝。
忌顺梁横放,忌头不向神龛。
同时撤去病榻卧具,古称易箦。
死于户外(医院例外)或不是直系亲人,不能停尸堂屋。
乡下多平房有揭卧处屋瓦三匹“便灵魂升天”之俗.城市则无。
也有尚未咽气扶其倚坐堂屋正中脚踩米斗,子女环跪呼号,希冀回苏以表依恋及孝思的。
烧倒头纸,点过桥灯在死尸脚下置盆烧纸钱称烧倒头纸,灰烬不弃,包好放棺中。
设香烛并于停尸板下点油灯称点过桥灯。
丧葬文笔先生
第一节 灵棚对联、匾额、挽词一、灵棚对联灵棚对联一般有两种:一是普通人家常用的对联,多以子女角度去书写;二是在工作岗位因公牺牲(死亡)的人员追悼会上的对联,多以单位的角度去书写,内容是颂赞亡人功德业绩,寄托生者缅怀思念之情。
具体写法可参考有关书籍或自己编撰。
二、匾额由亲友或单位给亡人敬献的纸扎匾,颂其功德品格,其内容依亡人身份而定。
三、挽词挽词多是单位同仁,亲友为悼念亡人而书写的诗词。
述其美德品格以表达对亡人的景仰和怀念之情。
用白纸书写,贴在灵棚里或挽幛上。
第二节 花圈挽带1、花圈挽带标帜男性为豁牙形2、花圈挽带写法(贴法)上联写对亡人的称谓千古(贴右边),下联写与亡人的关系敬挽(贴左边)。
第三节 封条与钱搭子一、封条:装箱完了要贴封条,分别用阴历阳历书写。
二、钱搭子:一般是3-5个,不送路的一般是三个,送路的是五个,也可以是四个。
第四节其它纸扎一、送路的两个纸扎人,男的写“得用”贴在左胸前,女的写“快跑”贴在右胸前。
二、金童玉女纸扎打的幡:金童幡写“金童前引路”;玉女幡写“玉女送西方”(瑶池)。
三、纸扎黑驴,在鞍上写×××坐骑。
四、纸扎四季花,在花盆上写:春牡丹、夏荷花、秋菊花、冬腊梅。
第五节名堂、引魂幡一、名堂:名堂是贴在亡人骨灰盒或灵柩前,写有亡人名称的字条。
名堂按其用途分为“白、红”两种,白名堂发丧用,红名堂并骨用。
1、名堂的写法:不论男女,不论字数多少,按“生、顺、死、哀”顺序往下数,最后必须落在“生”字上。
一般数字为5、7、9、13、17、21以9、13字数为常用。
2、白名堂写法(1)、父亡:亡人为双名的,×生×故先考×府××之灵柩亡人为单名的,×生×故先考×府讳×之灵柩亡人无儿女双名的,×生×故×××灵柩亡人无儿女单名的,×生×故××之灵柩(2)、母亡:亡人为双名的,×生×故先妣×府×××灵柩亡人为单名的,×生×故先妣×府××之灵柩亡人无儿女双名的,×生×故×××灵柩亡人无儿女单名的,×生×故×××之灵柩亡人无名的,×生×故先妣×府×氏之灵柩3、红名堂写法:(1)、父亡:亡人双名的,已故先考×府太公××之灵柩亡人单名的,已故先考×府太公讳×之灵柩亡人无儿女双名的,已故×××君之灵柩亡人无儿女单名的,已故太公××之灵柩(2)、母亡:亡人双名的,已故先妣×府太君×××灵柩亡人单名的,已故先妣×府太君××之灵柩亡人无儿女双名的,已故太君×××灵柩亡人无儿女单名的,已故太君××之灵柩亡人无名的,已故先妣×府太君×氏之灵柩二、引魂幡写法引魂幡字数与写法和名堂基本相同,只差最后两三个字。
丧事礼仪知识- 守灵
丧事礼仪知识-守灵守灵也称为守夜。
古人认为人死后三天内要回家探望,因此子女守候在灵堂内,等他的灵魂归来。
每夜都有亲友伴守,直到遗体大殓入棺为止。
演变到现在,守灵便是亲人们聚在一起,悼念死者,抒发缅怀之情。
守灵基本上以三天为限,有在住宅内的灵棚、灵堂内守灵的,也有在殡仪馆内租礼厅守夜的。
在郊县现在还有"搁三朝"之举。
《礼记·问丧》中有"三日而后殓者,以俟其生也。
三日而不生,亦不生矣。
孝之心亦益已衰亦。
家室之计,衣服之具亦已成矣。
亲戚之远者亦可以至矣。
是故圣人为之决断,以三日为之礼制也"。
所以守灵三夜,并不完全出于迷信,而是三天的时间,准备工作都全了,远方的亲戚、朋友也能赶到,足以尽人情。
(一)灵堂布置古时候的人们相信灵魂不死,他们认为死亡仅仅是灵魂摆脱了肉体的束缚,必须使灵魂有一个安顿之处,演变到后来,便出现了灵堂。
人死后,丧家在家门口搭建灵棚,或在厅堂内设灵堂,使死者灵魂有安息之处,也是亲友吊丧死者的场所。
灵堂的布置一般是灵堂上方高挂死者遗像,下书斗大的"奠"或"悼"字,左右两边高挂挽联,用以概括死者一生的主要功绩或经历;灵堂两侧多挂有挽联,多少不一;民间还将亲朋赠送的祭幛悬于两侧,越多就越显得热闹风光;灵堂前设供桌,上摆祭物,多为菜肴果品之类,两旁香烛高烧;灵柩置于供桌之后。
灵堂的布置讲究肃穆庄重,文明整洁。
灵堂门外左右两侧置长桌,一边为收礼处,一边为签到处。
守灵期间,灵堂的供桌上燃有一盏油灯,时时加油,不使熄灭,号为"长明灯"。
现在有特大号的蜡烛,能连续燃烧几天,可减轻守灵人的负担。
民间认为,守灵时围观伴宿者越多,丧家脸上就越光彩。
(二)、守灵方式过去守灵大多在家庭进行。
随着人口的增加而同时带来的住房紧张问题,使原来在家庭进行的守灵活动受到限制,因此,守灵的方式也出现了变化。
目前主要有家庭守灵和在殡仪馆守灵二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显考显妣“先考”还是“显考” 成语有“如丧考妣”,就是说如同死了父母一样令人伤痛。
从这里来看“考、妣”指父母,似乎没有亡故这重意思。
那么“考、妣”何以与父母相关?据《考工记》解释:“考,成也;妣,媲也。
”具体说就是父亲完成了自己的功业,把儿女养育成人,尽到了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可以安心了。
母亲相夫教子,以德仪影响和教育子女,对家庭亦有很大的贡献,其德仪与父亲的功业是可以媲美的。
用这两个字指称父母体现着中国传统农耕文化中“男主外,女主内”的家庭经济特点。
这一模式同时规定了父、母在家庭中的责任与义务。
在考、妣之前加一“先”字,意为父母已亡,“先”是“亡”的讳称,“先”又是敬词,与考妣合用就是对已故父母的敬称。
中国古代有谥法制度,古人在人死之后常用一个字来评定人的一生,也就是盖棺论定,其起源至少应在三代的夏以前。
桀、纣因其暴虐而被谥桀、纣;子贡问孔文子何以谓文,孔子回答说:“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谓之文。
”这就是卫国的孔圉被谥以“文”的原因。
谥法的精神是公正,其善恶评定不让帝王,不避将相。
但一般的老百姓是无资格受谥的。
父母对于子女都是有功的,都是应该肯定的。
于是大家都用“考妣”称已故父母,“考妣”也就成了普通老百姓的通谥。
“考妣”由原来的指称父母,转而指称已故父母,其词使用范围的转移始于何时已无从考据了。
有时在乡间的墓碑上,可以看到很多“显考”、“显妣”的刻文。
“显”取其德行昭著,声名远播之意。
古人讲三不朽:“太上立德,其次立功,其次立言。
”普通父母与国家谈不上立功,一般也没有什么著述,立言就更谈不上。
于是大家从“德”上做文章。
“显考”、“ 显妣”就是说已故父、母德行显著,令名远播。
这溢美的颂词,我总疑心其始现在功利唯上的现代。
“考、妣”作为通谥,从家庭的角度肯定了父母的一生,更重要得是,这一通谥还责成已为父母,或将为父母的子女,如何来尽自己的责任,做一个合格的父母。
将“先考”、“先妣”改为“显考”、“显妣”,模糊了“考妣”的文化内涵,丧失了其礼教精神,一字之差,相去甚远。
孔子当年曾叹曰:“觚不觚,觚哉!觚哉!”有些东西我看还是不改的好。
孺人孺人,古时称大夫的妻子,明清时为七品官的母亲或妻子的封号。
也用对妇人的尊称迎接了孺人唐氏一同到任。
——《喻世明言》。
孺人也指妇人,小娘叫对你说,明日老太太同孺人们下园来看花。
——《梼杌闲评——明珠缘》孺人,妇女封号。
宋徽宗政和二年(1112)定,用以封赠通直郎以上至承议郎之妻。
元命妇中无此封号。
明用以封赠七品、清用以封赠九至七品官之妻。
武职八旗八品以下、绿旗营七品以下妻无封。
后改绿旗营正七品妻亦封孺人。
如封赠官之母或祖母,则称太孺人。
乾隆五十年(1785),规定八品官以下不得赠封祖母。
对一品至五品的官员称诰,六品至九品称勅。
一般都用“锡之诰命”“锡之勅命”诰和勅用不同的玺印。
一品是夫人,二品也是夫人,三品是淑人,四品是恭人,五品是宜人,六品是安人,七品是孺人,八品是八品孺人,九品是九品孺人。
要是因为子孙的功绩而封夫人的,要前面加太字。
在古代,“夫人”有时也是对妇女的一种敬称。
无论官职大小通称妻为"孺人"的情形不多。
五服之制1.古代王畿外围,以五百里为一区划,由近及远分为甸服﹑侯服﹑绥服(一曰宾服)﹑要服﹑荒服,合称五服。
服,服事天子之意。
《书.益稷》:“弼成五服,至于五千。
”孔:“五服,侯﹑甸﹑绥﹑要﹑荒服也。
服,五百里。
四方相距为方五千里。
”又周称侯﹑甸﹑男﹑采﹑卫为五服。
见《书.康诰》。
2.古代天子﹑诸侯﹑卿﹑大夫﹑士五等服式。
3.古代以亲疏为差等的五种丧服。
4.谓高祖父﹑曾祖父﹑祖父﹑父亲﹑自身五代。
本来的五服指的是五种孝服:斩衰(摧);齐衰(资崔);大功,亦称“大红”;小功,亦称“上红”;缌(思)麻。
后来,五服也指代五辈人,比如在山东胶东半岛一带,有“五服之内为亲”的说法,就是利用上面那句话,往上推五代,从高祖开始,高祖、曾祖、祖父、父、自己,凡是血缘关系在这五代之内的都是亲戚,即同出一个高祖的人都是亲戚,从高祖到自己是五代,就成为五服。
五服之后则没有了亲缘关系,也可以通婚。
一般情况下,家里有婚丧嫁娶之事,都是五服之内的人参加。
血缘关系中五服的计算方法:由于古代一夫一妻,有时有妾,因此,同父又同母的是一服,即所谓“同胞”、“一奶同胞”;同父不同母的是二服,例如《红楼梦》中贾宝玉与贾环。
同祖父的是三服,例如《红楼梦》中贾宝玉与贾琏,同曾祖父的是四服,例如《红楼梦》中荣国府贾政与宁国府的贾敬;同高祖父的是五服。
现代实行一夫一妻制,除非父亲离婚、丧偶后再婚再生育,一二服之间的区别通常消失,因此计算起来会令人困惑,错以为五服就是五代,实际上五服只四代。
从祖父开始向上,不再分别妻妾的子女。
另外,对于长辈及晚辈的称呼实际上也是有相应的说法的。
由自己开始,上一辈为父亲,父之父为祖,祖之父为曾祖,曾祖之父为高祖,高祖之父为天祖,天祖之父为烈祖,烈祖之父为太祖,太祖之父为远祖,远祖之父为鼻祖。
由自己往下,为子,子之子为孙,孙之子为曾孙,曾孙之子为玄孙,玄孙之子为来孙,来孙之子为晜(kun)孙,晜孙之子为云孙,云孙之子为仍孙,仍孙之子为耳孙。
丧葬老人逝世,俗说“归家”、“过身”、“过背”、“老掉”。
入殓,俗说“入棺”、“收殓”。
安葬,俗说“过山”、“出葬”。
办丧事,俗说“做白喜事”或做“丧事”。
入殓、出殡、安葬(俗称“落事”)都要请堪舆(俗称“地理风水先生”)择“吉日、吉时”和安葬的“风水宝地”。
入殓:事前孝子孝孙(男丁)穿孝服由吹鼓乐师导引到平时吃水的井里或塘里用水桶取少量水,丢几个铜钱或镍币到井里或塘里,俗称“买水”。
将买回的水为死者洗澡,俗称“抹三下”。
在县城,买水之前,由吹鼓乐师导引殡葬人员抬着空棺到街上游一趟,俗称“游材”。
入殓后到出殡前灵堂要点长明灯,棺材头部还要加一盏油灯,俗称“点脑头火”。
富人死后,棺材要停入在厅堂数月至数年,俗称“存枋”。
穷人死后,只要日子相合,择日即葬。
出殡:满堂皆白,事前要祭奠,俗称“烧香”,先儿孙后亲朋按辈分大小依次烧香磕头。
祭奠后,儿孙及儿媳孙媳等要跪在棺材前一餐饭,俗称“食材(财)饭”。
食材饭时,要请一至二位“命好福好”的人主持斟酒盛饭,酒斟二巡,饭盛二次量少。
随意食菜,每碗吃一点。
主持人要说些吉利话。
出殡时,孝子孝孙要加穿粗麻衣、草鞋、系草绳,持孝杖棍。
送葬队伍,由持引魂竹的引路,此人负责丢引路纸。
接着是持旌旗的、抱灵牌的、乐队、祭轴、花圈、送葬的亲朋、灵柩、子孙。
行至村外交通道口处(城市、集镇走出街口)“谢孝”,由孝子孝妇等跪向送葬的亲朋叩首。
谢孝后,孝子才孙扶柩至坟前,把草鞋、孝棍、花圈等丢在坟地上,即参加筑坟。
坟筑好后,有喝彩、撒粮米习俗。
出殡的当天晚上请道士念经一至七天,超度亡灵,俗说“做归山灯”。
第二天,孝女、孝妇等穿孝服,首次上坟,俗说“拦山神”、“扌罗两朝”。
办丧事:对内亲要派专人报丧。
亲朋好友要先送礼,再参加吊祭、送葬、吃饭。
丧饭两餐(正餐),一荤一素,入殓时食素,俗说“归棺饭”、“斋饭”;出殡时食荤,俗说“出葬饭”。
旧时安葬后,有的孝子还会昼夜在灵堂或坟前守护一段时间,俗说“守孝”。
披麻戴孝披麻戴孝涉及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丧服制度。
在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首次确立了五服制度,根据血缘亲疏远近的不同规定了五种不同的丧服,服制分为斩衰、齐衰、大功、小功和缌麻,其服丧期限的长短、丧服质地的粗细及其制作均有不同。
按规定,血缘关系越亲、服制越重;血缘关系越疏、服制越轻。
在丧葬上,中国人忌穿华丽衣服,家庭成员会披麻戴孝,称为「上孝」。
孝服的颜色是白、黑、蓝和绿。
儿子、媳妇、女儿的关系最亲密,要穿棉制的白色衣裤。
戴孝则是在衣袖上端戴上孝布,如果死者是男性,则戴在左袖,女的则在右袖。
守灵是一种民间的习俗,守在灵床,灵柩或灵位旁。
守灵也称为守夜。
古人认为人死后三天内要回家探望,因此子女守候在灵堂内,等他的灵魂归来。
每夜都有亲友伴守,直到遗体大殓入棺为止。
演变到现在,守灵便是亲人们聚在一起,悼念死者,抒发缅怀之情。
它是活着的人对去世的亲人的一种纪念。
古时候因为活着的人认为,他的亲人虽然死了,但是灵魂还留在人间,没有去阴间(阴间,就是我们中国的天堂,人死了以后都会去那里。
灵魂也很留恋他那些活着的亲人哪,它也不愿意一个人孤零零地去阴间那么远的地方,所以它会在去阴间之前,回到原来的家里看一看。
活着的人害怕灵魂在回家的路上迷路,所以会点一盏灯,放在去世的人的尸体旁边(接下来解释古代的人会把去世的亲人的尸体放在家里的客厅里,而不是殡仪馆的停尸房;还有古代人点油灯,而不是电灯的问题)。
活着的人害怕灯熄灭了,而使去世的亲人找不到家,于是他们就彻夜坐在停放尸体的房间,保证那盏指路灯是一直燃烧的。
故曰“守灵”人死后,遗体要在家中稍事停留,谓“停灵”。
入夜,则由家属守护在旁,以尽孝道。
《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三:“儿媳两个也不守灵。
”沈从文《边城》二十:“剩下几个人还得照规矩在棺木前守灵过夜。
”守灵基本上以三天为限,有在住宅内的灵棚、灵堂内守灵的,也有在殡仪馆内租礼厅守夜的。
在郊县现在还有"搁三朝"之举。
《礼记·问丧》中有"三日而后殓者,以俟其生也。
三日而不生,亦不生矣。
孝之心亦益已衰亦。
家室之计,衣服之具亦已成矣。
亲戚之远者亦可以至矣。
是故圣人为之决断,以三日为之礼制也"。
所以守灵三夜,并不完全出于迷信,而是三天的时间,准备工作都全了,远方的亲戚、朋友也能赶到,足以尽人情。
另解:古时候,达官贵人死后会有不少的陪葬物,其中会有活物,比如,陪葬的人、公鸡等。
在他们陪葬前会请一些法师禁锢他们的灵魂,使他们永久地守护主人。
以人殉葬的制度是终止于清代康熙年间的,当然后代的人都越来越懂得尊敬生命了。
做七从死者卒日算起,丧家每隔七天就要举行一次烧纸祭奠,共有7次,俗谓“做七”也叫“烧七”。
一般是“三七”。
头七,习惯上认为“头七”指的是人去世后的第七日。
一般都认为,死者魂魄会于“头七”返家,家人应该于魂魄回来前,给死者魂魄预备一顿饭,之后必须回避,最好的方法就是睡觉,睡不著也应该要躲入被窝;如果让死者魂魄看见家人,会令他记挂,便影响他投胎再世为人。
亦有说认为到了“头七”当天的子时回家,家人应于家中烧一个梯子形状的东西,让魂魄顺着这趟“天梯”到天上。
“五七”比较重要,亲朋也要送来些纸、烛。
此中还有一个“回煞”(又名“回殃”)仪式。
旧俗以为人死后其魂魄犹存,在七七四十九天前,死者的阴魂要回家一次,具体时间由道士推算。
届时,丧家把香烛酒食摆好,在地上铺一层炭灰或草木灰,用以检验死者回来的足迹。
用一竹竿一根,隔一尺贴纸钱一张,立在门口台阶上或插于死者落气之屋的房檐下,据说阴魂见此就会进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