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服务器与传统的IDC对比

云服务器与传统的IDC对比
云服务器与传统的IDC对比

云服务器传统IDC

机房网络自主研发的直流电服务器,绿色机房设计,

PUE低

传统交流电服务器设计,PUE高

骨干机房,出口带宽大,独享带宽

机房质量参差不齐,用户选择困难,以共

享带宽为主

BGP多线机房,全国访问流畅均衡以单线和双线为主

操作易用内置主流的操作系统,windows正版激活需用户自备操作系统,自行安装

可在线更换操作系统

无法在线更换操作系统,需要用户自己重

WEB在线管理,简单方便没有在线管理工具,维护困难

手机验证密码设置,安全方便重置密码麻烦,且被破解的风险大

容灾备份每份数据多份副本,单份损坏可在短时间

内快速恢复

用户自行搭建,使用传统存储设备,价格

高昂

用户自定义快照数据损坏需用户自己修复

快速自动故障恢复

没有提供快照功能,无法做到自动故障恢

安全可靠有效阻止MAC欺骗和ARP攻击很难阻止MAC欺骗和ARP攻击

有效防护DDoS攻击,可进行流量清洗和黑

清洗和黑洞设备需要另外购买,价格昂贵端口入侵扫描,挂马扫描,漏洞扫描等附普遍存在漏洞挂马和端口扫描等问题

加服务

灵活扩展开通云服务器非常灵活,可以在线升级配

服务器交付周期长

带宽升降自由带宽一次性购买,无法自由升降

在线使用负载均衡,轻松扩展应用

硬件负载均衡,价格昂贵,设置也非常麻

节约成本使用成本门槛低使用成本门槛高

无需一次性大投入一次性投入巨大,闲置浪费情况严重按需购买,弹性付费,灵活应对业务变化无法按需购买,必须为业务峰值满配

云服务器和传统IDC对比优势

数据中心信息安全管理及管控要求

数据中心信息安全管理及管控要求 2012-02-24 11:29博客康楠 随着在世界范围内,信息化水平的不断发展,数据中心的信息安全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世界范围内的各个机构、组织、个人都在探寻如何保障信息安全的问题。英国、美国、挪威、瑞典、芬兰、澳大利亚等国均制定了有关信息安全的本国标准,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也发布了ISO17799、ISO13335、ISO15408等与信息安全相关的国际标准及技术报告。目前,在信息安全管理方面,英国标准ISO27000:2005已经成为世界上应用最广泛与典型的信息安全管理标准,它是在BSI/DISC的BDD/2信息安全管理委员会指导下制定完成。 ISO27001标准于1993年由英国贸易工业部立项,于1995年英国首次出版BS 7799-1:1995《信息安全管理实施细则》,它提供了一套综合的、由信息安全最佳惯例组成的实施规则,其目的是作为确定工商业信息系统在大多数情况所需控制范围的唯一参考基准,并且适用于大、中、小组织。1998年英国公布标准的第二部分《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规范》,它规定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要求与信息安全控制要求,它是一个组织的全面或部分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评估的基础,它可以作为一个正式认证方案的根据。ISO27000-1与ISO27000-2经过修订于1999年重新予以发布,1999版考虑了信息处理技术,尤其是在网络和通信领域应用的近期发展,同时还非常强调了商务涉及的信息安全及信息安全的责任。2000年12月, ISO27000-1:1999《信息安全管理实施细则》通过了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的认可,正式成为国际标准ISO/IEC17799-1:2000《信息技术-信息安全管理实施细则》。2002年9月5日,ISO27000-2:2002草案经过广泛的讨论之后,终于发布成为正式标准,同时ISO27000-2:1999被废止。现在,ISO27000:2005标准已得到了很多国家的认可,是国际上具有代表性的信息安全管理体系标准。许多国家的政府机构、银行、证券、保险公司、电信运营商、网络公司及许多跨国公司已采用了此标准对信息安全进行系统的管理,数据中心(IDC)应逐步建立并完善标准化的信息安全管理体系。 一、数据中心信息安全管理总体要求 1、信息安全管理架构与人员能力要求 1.1信息安全管理架构 IDC在当前管理组织架构基础上,建立信息安全管理委员会,涵盖信息安全管理、应急响应、审计、技术实施等不同职责,并保证职责清晰与分离,并形成文件。 1.2人员能力 具备标准化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内部审核员、CISP(Certified Information Security Professional,国家注册信息安全专家)等相关资质人员。5星级IDC至少应具备一名合格的标准化信息安全管理内部审核员、一名标准化主任审核员。4星级IDC至少应至少具备一名合格的标准化信息安全管理内部审核员 2、信息安全管理体系文件要求,根据IDC业务目标与当前实际情况,建立完善而分层次的IDC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及相应的文档,包含但不限于如下方面: 2.1信息安全管理体系方针文件

服务器端与客户端建立并连接小Demo

服务器端代码: using https://www.360docs.net/doc/29228747.html,; using https://www.360docs.net/doc/29228747.html,.Sockets;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Socket serverSocket=new Socket(AddressFamily.InterNetWork,SocketType.Stream,ProtocalTy pe.TCP); //new一个Socket对象,注意这里用的是流式Socket(针对于面向连接的TCP服务应用)而不是数据报式Socket(针对于面向无连接的UDP服务应用)。 IPAddress serverIP=IPAddress.Parse("127.0.0.1"); int port=2112; IPEndPoint ipEndPoint=new IPEndPoint(serverIP,port);//网络节点对象 serverSocket.Bind(ipEndPoint);//将结点绑定到套接字上 serverSocket.Listen(10);//设置连接队列的最大长度,可根据服务器的性能,可以设置更大程度。 Console.WriteLine("服务器已就绪准备客户端连接。。。。"); while(true){//循环监听端口,得到客户端连接 Socket socket=serverSocket.Accept();//当有客户端连接时,就产生一个socket实例 SessionServer sserver=new SessionServer(socket);//将socket实例传入到消息处理类中 Thread t=new Thread(sserver.GetClientMsg);//当有一个客户端连接,就启动一个线程来处理此客户端的消息 t.Start();

传统数据中心的特点

传统数据中心的特点Last revision on 21 December 2020

数据中心能够为广大用户带来不少的帮助,人们对其也越来越关注,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传统数据中心特点,下面是文章的主要内容,希望各位读者能够喜欢。 现有数据中心的设计思想是困境根源 传统的数据中心之所以逐步陷入困境,决非偶然而是有其深层次原因的。什么是传统的数据中心我们可以把传统数据中心的基本设计理念和特点归纳为面向物理设备和单个项目的静态资源管理和供应。 传统数据中心特点一:静态的物理资源管理 传统数据中心的设计目标是能够持续工作,设计者们奉行的是“维多利亚女皇时代”的设计思想,要求所设计的产品能够用几百年不损坏、保持正常工作。设计者心目中的数据中心是一大堆物理设备孤立的堆砌;事实上,建立传统数据中心最初的动机,就是管理好日益增多的物理设备,保持良好的环境,不要损坏和丢失,出了故障有人维修。 传统数据中心特点二:静态的工作负载管理 资源孤立和不能共享、工作负载静态管理,不能在整个数据中心实时、动态调度,是传统数据中心资源利用效率低下的根本原因;不仅服务器工作负载是静态的,而且网络和存储系统的工作负载也是如此,造成各种资源利用效率的全面低下。 传统数据中心特点三:项目& 应用/基础设施静态耦合 传统数据中心许多部件都是紧密耦合的,牵一发而动全身,很难作任何改变。其内部形成许多基于单个项目需要而建立起来的一个“项目孤岛”,从服务器、网络和存储所有资源都与单个项目静态地捆绑在一起、成为孤岛架构的系统。 传统数据中心这种静态的结构,带来了一系列严重的实际问题。例如: 复杂结构和昂贵开支:为了满足应用需求,传统数据中心自建立之日开始就不断扩展,基于不同时期技术的扩展(再加上人员变动),使得传统数据中心(以及一些以传统模式建立的系统)结构变得十分复杂,不仅管理和维护费用十分昂贵,而且几乎成了内部结构谁也不清楚的“黑箱”; 面向解决问题的被动管理:传统数据中心问题成堆,管理人员不得不处于应付、疲于奔命的被动状态;

数据中心安全规划方案

XX数据中心信息系统安全建设项目 技术方案

目录1.项目概述4 1.1.目标与范围4 1.2.参照标准4 1.3.系统描述4 2.安全风险分析5 2.1.系统脆弱性分析5 2.2.安全威胁分析5 2.2.1.被动攻击产生的威胁5 2.2.2.主动攻击产生的威胁5 3.安全需求分析7 3.1.等级保护要求分析7 3.1.1.网络安全7 3.1.2.主机安全8 3.1.3.应用安全9 3.2.安全需求总结9 4.整体安全设计10 4.1.安全域10 4.1.1.安全域划分原则10 4.1.2.安全域划分设计11 4.2.安全设备部署12 5.详细安全设计13 5.1.网络安全设计13 5.1.1.抗DOS设备13 5.1.2.防火墙14 5.1.3.WEB应用安全网关15 5.1.4.入侵防御16

5.1.5.入侵检测17 5.1. 6.安全审计18 5.1.7.防病毒18 5.2.安全运维管理19 5.2.1.漏洞扫描19 5.2.2.安全管理平台19 5.2.3.堡垒机21 6.产品列表21

1.项目概述 1.1.目标与范围 本次数据中心的安全建设主要依据《信息安全技术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中的技术部分,从网络安全,主机安全,应用安全,来对网络与服务器进行设计。根据用户需求,在本次建设完毕后XX数据中心网络将达到等保三级的技术要求。 因用户网络为新建网络,所以本次建设将完全按照《信息安全技术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中技术部分要求进行。 1.2.参照标准 GB/T22239-2008《信息安全技术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 GB/T 22239-2008《信息安全技术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 GB/T 22240-2008《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定级指南》 GB/T 20270-2006《信息安全技术网络基础安全技术要求》 GB/T 25058-2010《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实施指南》 GB/T 20271-2006《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安全通用技术要求》 GB/T 25070-2010《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等级保护安全设计技术要求》 GB 17859-1999《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划分准则》 GB/Z 20986-2007《信息安全技术信息安全事件分类分级指南》 1.3.系统描述 XX数据中心平台共有三个信息系统:能源应用,环保应用,市节能减排应用。 企业节点通过企业信息前置机抓取企业节点数据,并把这些数据上传到XX 数据中心的数据库中,数据库对这些企业数据进行汇总与分析,同时企业节点也可以通过VPN去访问XX数据中心的相关应用。

云计算数据中心教学提纲

F5助力云计算数据中心 大家好,我是F5公司的李欣,今天很高兴能跟大家共享一下F5在云计算数据中心里面的经验。 其实我相信,经过去年和今年,云计算的不断宣传。我相信,大家对云计算的基本概念已经有了相当的了解,在这儿,我跟大家一起回顾一下云计算的基本概念。云计算就是一种资源的交付和使用模式,它是通过网络把大量的硬件、平台和软件所构成的资源池中的资源以按需服务的形式交付给用户。其实这个几年听起来有点绕口。为什么这个技术称之为云计算呢?有两方面的原因。一个是云计算的鼻祖亚马逊给自己的云计算平台称之为弹性运,后来云计算就由此得名。第二个,云计算确实是像天空的云一样,自由的伸缩,并不受物理的控制,所以由此称之为云计算。 云计算有自己的特点,它可以是按需服务的模式,并且它具有高度的可控性和高度的虚拟化。 云计算基于它的部署模式和服务模式,有不同的服务平台。基于云计算,如果它部署在整个的互联网,为所有的公众企业和公众用户提供服务的话,称之为公用云。如果放在企业的内网,把自己的信息做整合,作为一个技术平台,就称之为私有云,主要是给企业内部服务的。一个企业部署了私有云之后,业务能力不够,可能会再租用和建设一些私有云,对企业来说就是混合云,既包括了私有云和公有云。 IAS(InforSuite Application Server)就是基础架构服务,企业会把自己企业内部的基础的IT资源,比如说计算资源、存储资源、网络资源,甚至包括软件资源,它把这种资源以按需服务的形式发布出来,提供给用户使用。那么对于使用者来说,他们看到的就是纯粹的裸资源,他们可以按照这些资源区做自己的应用程序,去做自己的部署。这个就是IAS基础架构服务。

客户端与服务器端交互原理

客户端与服务器端交互原理 经常看到HTTP客户端与服务器端交互原理的各种版本的文章,但是专业术语太多,且流程过于复杂,不容易消化。于是就按照在Servlet 里面的内容大致做了一些穿插。本来连Tomcat容器和Servlet的生命周期也准备在这里一起写的,但怕过于庞大,于是就简单的引用了一些Servlet对象。这样的一个整个流程看下来,相信至少在理解HTTP协议和request和response是如何完成从请求到生成响应结果回发的。在后续的一些文章里会专门讲一讲Tomcat和Servlet 是如何处理请求和完成响应的,更多的是说明Servlet的生命周期。 HTTP介绍 1. HTTP是一种超文本传送协议(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是一套计算机在网络中通信的一种规则。在TCP/IP体系结构中,HTTP属于应用层协议,位于TCP/IP协议的顶层。 2. HTTP是一种无状态的协议,意思是指在Web浏览器(客户端)和Web 服务器之间不需要建立持久的连接。整个过程就是当一个客户端向服务器端发送一个请求(request),然后Web服务器返回一个响应(respo nse),之后连接就关闭了,在服务端此时是没有保留连接的信息。 3. HTTP遵循请求/响应(request/response)模型的,所有的通信交互都被构造在一套请求和响应模型中。 4. 浏览Web时,浏览器通过HTTP协议与Web服务器交换信息,Web服务器向Web 浏览器返回的文件都有与之相关的类型,这些信息类型的格式由 MIME 定义。 HTTP定义的事务处理由以下四步组成: 1. 建立连接。 2?客户端发送HTTP请求头。 3. 服务器端响应生成结果回发。 4. 服务器端关闭连接,客户端解析回发响应头,恢复页面。

数据中心信息安全解决方案模板

数据中心信息安全 解决方案

数据中心解决方案 (安全)

目录 第一章信息安全保障系统......................................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 系统概述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 安全标准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 系统架构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4 系统详细设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4.1 计算环境安全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4.2 区域边界安全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4.3 通信网络安全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4.4 管理中心安全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5 安全设备及系统......................................... 错误!未定义书签。 1.5.1 VPN加密系统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5.2 入侵防御系统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5.3 防火墙系统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5.4 安全审计系统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5.5 漏洞扫描系统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5.6 网络防病毒系统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5.7 PKI/CA身份认证平台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5.8 接入认证系统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云计算数据中心与传统数据中心的区别

云计算数据中心与传统数据中心的区别 云计算数据中心与传统数据中心的区别主要集中在虚拟化程度、计算存储及网络资源的松耦合程度、自动化管理程度、绿色节能程度等几个要素。 传统数据中心基本没有实现虚拟化,而云计算数据中心最基本的是其内所有服务器、存储都是经过虚拟化的,此举比同规格传统数据中心机房内IT设备利用效率提高60%以上(满负荷情况)。 传统数据中心计算、存储及网络资源是紧耦合的,也就是说其内的IT建设是烟囱式的,根据客户需求一个项目建设一套系统,扩展起来要对系统进行重新设计。而云计算数据中心的所有计算、存储及网络资源都是松耦合的,可以根据数据中心内各种资源的消耗比例而适当增加或减少某种资源的配置。这样能使得数据中心的管理具有较大的灵活性,使得资源配置优化,按照客户需求进行配置。 云计算数据中心的模块化扩展能力也解决了传统数据中心扩容难的问题。传统数据中心在扩展受到系统设计、机房设计及网络设计的影响,对于机房扩容来说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特别是在空间和电力能源有限的情况下,要实现扩容是无法完成的事情,然后,云计算数据中心可以在总体空间和电力提供不变的情况通过提高单机架的容纳能力及降低PUE等方式实现“扩容”。此种能力具有很强的优势,特别是在土地紧张和电力紧张的城市。 自动化管理是传统数据中心没有的功能。云计算数据中心的自动化管理使得在规模较大的情况下,实现较少工作人员对数据中心的高度智能管理。此特性一方面能降低数据中心的人工维护成本,另一方面能提高管理效率,提升客户体验。

至于绿色节能,一般情况,传统数据中心的PUE在1.8-2.5左右,而云计算数据中心一般低于1.6,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云计算数据中心可以低达1.1甚至以下。对于规模化的数据中心,能源成本是其持续运营要考虑的非常重要的因素。 云计算数据中心的建设成本要素 事实上要建设一个云计算数据中心的成本其实与建设一个传统的数据中心也是有一定 区别的。传统数据中心(以IDC为例,不考虑企业自用数据中心)的建设成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土地成本:购置土地相关成本,其中要考虑数据中心的位置、交通及周边环境、未来发展等方面。 土建成本:一般数据中心的机房建设标准都是较高等级的,特别是抗震、防火、防水、防风等方面的等级要求是很高的。 电力电源设施:电力引入是数据中心需要考虑的重大因素,也是其位置选择的一个重要参考指标。电力电源设施的购置、建设成本在整个数据中心建设当中只有相当大的比例。 基础网络、网络安全设施建设:网络引入是数据中心(特别是IDC)建设需考虑的非常重要的因素。很多数据中心建设地点一般都选在能最接近各电信运营商的骨干节点附近。这对运营性数据中心来说是其未来市场的一个重要保证。网络安全设施也是机房安全的重要保证。 空调及消防设施建设:空调及消防对于数据中心的持续运营有着重要作用,其效能也影响着数据中心的运营成本。

客户端服务器模型

6.2 客户端/服务器及其交互 Internet和大多数现代网络应用程序都采用客户/服务器模型,这种分布式架构是几乎所有用户同Internet交互的基础。本节介绍客户/服务器模型以及计算机可扮演的角色。 6.2.1 客户端/服务器模型 每天,大批用户通过网络和Internet提供的服务与他人通信和执行日常任务。人们很少想到服务器、客户端和网络设备,但如果没有它们,我们就不能接收电子邮件、在博客中输入信息或到网上商店购物。大多数常用Internet应用程序都依赖于各种服务器和客户端之间复杂的交互。 术语服务器指的是这样一种计算机或其他网络设备:它们运行的软件应用程序可向连接到网络的其他主机提供信息或服务。一个典型的例子是Web服务器,如图6.1所示。当前,数以百万计的服务器连接到Internet,它们提供网站、电子邮件、金融交易和音乐下载等服务。确保这些复杂交互能够正常进行的一个关键因素是,它们使用一致的标准和协议。 图6.1 访问Web服务器 为请求和查看网页,需要使用运行Web客户端软件的设备。客户端指的是访问服务器中存储的信息时使用的计算机应用程序,一个典型的例子是Web浏览器。如图6.2所示,一个客户端正显示来自Web服务器的网页,该过程包含3步: 1.客户端首先使用服务器的IP地址请求网络;

2.服务器通过将网页发送给客户端的IP地址来做出响应; 3.Web客户端软件对网页进行格式化并将其显示给用户。 客户端向服务器发出请求,服务器通过执行操作(如将信息发回客户端)做出响应,这就是客户/服务器模型的重要特征。Web浏览器和Web服务器的组合可能是最常用的客户/服务器系统。图6.3所示的服务器提供了私有网络和Internet中最常见的服务,对其中每种服务简要介绍如下所示。 域名服务器(DNS):提供网站的IP地址或域名,让主机能够连接到它。 Telnet服务器:像访问本地连接的主机一样访问远程主机。 图6.2 Web客户端显示来自服务器的网页

信息安全服务软件-使用说明书

信息安全服务软件 说明书 1.引言 本软件使用说明书是为了指导信息安全服务软件的使用操作,同时为本软件系统的测试提供必要的信息。 本详细设计说明书的读者都包括以下人员: a. 代码编写人员 b. 测试人员 c. 概要设计人员 d. 其它对信息安全服务软件感兴趣的人员。 2.软件概述 2.1目标 安全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信息系统运行维护期间可能遭遇来自各方面的安全威胁。为保证信息系统运营使用单位网络及应用服务的持续正常运行,信息安全服务软件依靠有关信息安全事件相关标准,通过提供网络安全保障服务来加强信息系统运营使用单位的网络安全性,通过定期和不定期的安全扫描服务、安全巡检服务、安全预警服务以及周到的突发应急响应服务将安全工作落到实处,以有效提高信息系统运营使用单位的网络安全保障能力。 ?增强技术设施抵抗非法攻击的能力; ?集中精力维护信息系统的持续可用; ?提高技术人员对信息安全的认识; ?快速发现企业的信息安全漏洞,通过有效的防护方法,提升信息安全水平;

?加强信息基础设施的安全水平,降低安全风险; ?维持企业形象、赢取客户信任。 2.2功能特点 该系统具有以下几个功能特点: (1)本软件系统的开发采用了C/S结构,技术成熟,使得该系统具有高可靠性、较强的拓展性和维护性; (2)该系统支持并发用户数较多。响应时间仅在2s左右,具有良好的实用性和出众的性价比。 (3)同时本软件在预检结果的准确度方面也具有很高的可信性。开发人员在网络安全、数据传输安全、数据访问安全和数据存储安全等几个方面做了大量努力,使得系统安全性极高; 3.运行环境 3.1硬件环境 服务器端:CPU以Intel的型号为准,可以采用AMD相同档次的对应型号,内存基本配置4G 客户端:CPU为Core i3-2100 3.10GHz(标准配置),内存为4 GB(标准配置),磁盘存储为500 GB(标准配置)。 3.2软件环境 所需软件环境如下: 操作系统为:windows xp,windows2003,vista等。推荐windows xp。

云计算数据中心的运维管理-培训课件

望采纳 云计算数据中心的运维管理 现代信息中心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因此信息中心机房设备的运行正常与否就非常关键。在数据中心生命周期中,数据中心运维管理是数据中心生命周期中最后一个、也是历时最长的一个阶段。加强对云计算运维管理的要点以及相应改进方面措施的研究与探讨,以此不断提高IT运维质量,实现高效的运维管理。这就给运维是否到位提出了严格要求。 1 运维在机房中的地位 在数据中心生命周期中,数据中心运维管理是数据中心生命周期中最后一个、也是历时最长的一个阶段。数据中心运维管理是,为提供符合要求的信息系统服务,而对与该信息系统服务有关的数据中心各项管理对象进行系统地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是信息系统服务有关各项管理工作的总称。数据中心运维管理主要肩负合规性、可用性、经济性、服务性等四大目标。 在信息中心机房配备有运维人员,但大都是“全才”的,即什么都管,尤其是对供电系统大都是由主机运维的人员代管。当电源系统出故障时,此代管人员一问三不知,甚至连配电柜门都没开过。这实际上就是把机房的运维放在了一个次要的地位。 当然也有的地方有所分工,看似重视,实际上也没得到真正地重视。比如说机房设备长时间一直运行正常,这时如果运维人员提出要增添运维方面的测量设备,有的领导就认为多余,很难得到批准。但他不知道机房设备所以长时间一直运行正常,正是由于这些运维人员的细心维护和努力保养所获得的。并不是这些人员每天闲着无事可干,他们的这些工作一般是领导看不见的。比如同样多款的UPS在同样的环境条件下,在某卫星地面站就极少出故障,而在同系统别的地方机房同一家同规格的机器就故障连连。原来是前者的运维人员每天都在细心观察和分析机器面板LCD上显示的数据,一旦发现异常苗头及时采取措施;而后者只限于每天抄写这些数据就算完成任务,使异常苗头不断积累,以致于导致故障。比如断路器在额定闭合状态发现触点处温度高了,就要检查是不是电流过大到超过额定值,如果不是就要检查触点接触是否牢靠,是否需要再紧固一下。这样一来,故障隐患就排除了。如果一直不管不问久而久之就会导致跳闸而使系统崩溃。这都是一些小的动作,都是在巡查中顺便做的事情。所以同是运维人员在巡查,但前者在做事而后者只是走马观花。这就是数据中心可靠与不可靠的区别。 运维人员就像幼儿园的保育员和老师。孩子交到幼儿园后,起主要作用的就是保育员和老师,这时保育员和老师就是主体。机器就好比是幼儿园的孩子,孩子是否健康成长,机器是否正常运行,除去本身的健康(可靠性质量)状况外,那就是运维人员的责任了。由于云计算的要求弹性、灵活快速扩展、降低运维成本、自动化资源监控、多租户环境等特性,除基于ITIL(IT基础设施库)的常规数据中心运维管理理念之外,以下运维管理方面的内容,需要我们加以重点关注。 2 云计算数据中心运维管理的要点 (1)理清云计算数据中心的运维对象 数据中心的运维管理指的是与数据中心信息服务相关的管理工作的总称。云计算数据中心运维对象一般可分成5大类: ①机房环境基础设施 这里主要指的是为保障数据中心所管理的设备正常运行所必需的网络通信、供配电系统、环境系统、消防系统和安保系统等。这部分设备对于用户来说几乎是透明的,比如大多数用户都不会忽略数据中心的供电和制冷。因为这类设备如果发生意外,对依托于该基础设施的应用来说是致命的。 ②数据中心所应用的各种设备

传统机房存在问题和模块化大数据中心机房

传统机房存在的问题 ●传统机房建设中存在的观念问题 ◆目前,国多数机房的设计与运营管理比较落后,系统性、可用性、可扩展性不足,且与IT设备机架 化的趋势脱节,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严重影响了功能的发挥。主要表现在: ◆一是规划设计与运营管理落后。主要表现在机房管理跟不上,对机房设施的建设重视不够。例 如,某企业几年前烧毁一台价值50万元的服务器,导致连续停业两天,其主要原因就是防雷系统建设规划没有跟上。 ◆二是机房的系统性、可用性不高。机房的整个系统在设计时应该均衡,不能某一部分太好,而其它 部分相对较差。影响机房可用性的因素主要包括供电系统、空调系统、监控系统和机架系统。国用户在机房的规划设计、设备选型、施工安装、运行维护等方面都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 ◆三是不太重视扩展性的要求。用户往往在一开始建设机房的时候,不考虑以后是否会添加新的服务 器,这最终会导致在系统扩容时,机柜的配电出现很大问题,到处都是插线板、电缆线,机房的安全存在很大隐患。 ◆四是与IT设备机架化的趋势脱节。用户容易忽视机柜的配风问题,当机房建成后,普遍存在局部热 点的现象。由于设计、维护不合理,大多数机房在运行时,对机房外部都是负压,造成机房灰尘洁净度严重超标。许多常年在传统机房工作的人员,皮肤干燥,衰老加速,对女性尤其如此。 ●传统机房建设中存在的工程问题 ◆由于不重视或不知道电子设备机房在选址、设计、采购、施工等阶段的全过程质量控制,导致建成 并投入使用后的电子设备机房才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常见的问题有: ?温度控制不稳定:过高温度下长期工作会造成机房设备寿命降低; ?湿度控制不稳定:湿度过低易产生静电,烧机器主板; ?机房正压不达标:导致机房室外尘埃进入机房,引起设备绝缘等级降低、电路短路; ?机房噪声超标:影响机房工作人员的正常工作,容易导致听力下降; ?接地电阻大、零地电压高:可能直接烧毁机器; ?空气洁净度不好:灰尘的长时间积累可引起绝缘等级降低、电路短路,并影响工作人员身体健 康;

数据中心信息安全法规办法

数据中心信息安全法规办法 为加强数据中心的数据安全和保密管理,保障数据中心的数据安全,现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针对当前安全保密管理工作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制定本办法。 一、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运行谁负责”的原则,各部门在其职责范围内,负责本单位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安全和保密管理。 二、各单位应当明确一名主要领导负责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和保密工作,指定一个工作机构具体负责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和保密综合管理。各部门内设机构应当指定一名信息安全保密员。 三、要加强对与互联网联接的信息网络的管理,采取有效措施,防止违规接入,防范外部攻击,并留存互联网访问日志。 四、计算机的使用管理应当符合下列要求: 1.对计算机及软件安装情况进行登记备案,定期核查; 2.设置开机口令,长度不得少于8个字符,并定期更换,防止口令被盗; 3.安装防病毒等安全防护软件,并及时进行升级;及时更新操作系统补丁程序; 4.不得安装、运行、使用与工作无关的软件; 5.严禁同一计算机既上互联网又处理涉密信息; 6.严禁使用含有无线网卡、无线鼠标、无线键盘等具有无线互联功能的设备处理涉密信息; 7.严禁将涉密计算机带到与工作无关的场所。

五、移动存储设备的使用管理应当符合下列要求: 1.实行登记管理; 2.移动存储设备不得在涉密信息系统和非涉密信息系统间交叉使用,涉密移动存储设备不得在非涉密信息系统中使用; 3.移动存储设备在接入本单位计算机信息系统之前,应当查杀病毒、木马等恶意代码; 4.鼓励采用密码技术等对移动存储设备中的信息进行保护; 5.严禁将涉密存储设备带到与工作无关的场所。 六、数据复制操作管理应当符合下列要求: 1.将互联网上的信息复制到处理内部信息的系统时,应当采取严格的技术防护措施,查杀病毒、木马等恶意代码,严防病毒等传播; 2.严格限制从互联网向涉密信息系统复制数据。确需复制的,应当严格按照国家有关保密标准执行; 3.不得使用移动存储设备从涉密计算机向非涉密计算机复制数据。确需复制的,应当采取严格的保密措施,防止泄密; 4.复制和传递涉密电子文档,应当严格按照复制和传递同等密级纸质文件的有关规定办理。 七、处理内部信息的计算机及相关设备在变更用途时,应当使用能够有效删除数据的工具删除存储部件中的内部信息。 八、涉密计算机及相关设备不再用于处理涉密信息或不再使用时,应当将涉密信息存储部件拆除或及时销毁。涉密信息存储部件的销毁必须按照涉密载体销毁要求进行。 九、加强对计算机使用人员的管理,开展经常性的保密教育

数据中心信息安全法规办法通用版

管理制度编号:YTO-FS-PD431 数据中心信息安全法规办法通用版 In Order T o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Of Daily Behavior, The Activities And T asks Are Controlled By The Determined Terms, So As T o Achieve The Effect Of Safe Production And Reduce Hidden Dangers. 标准/ 权威/ 规范/ 实用 Authoritative And Practical Standards

数据中心信息安全法规办法通用版 使用提示:本管理制度文件可用于工作中为规范日常行为与作业运行过程的管理,通过对确定的条款对活动和任务实施控制,使活动和任务在受控状态,从而达到安全生产和减少隐患的效果。文件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 为加强数据中心的数据安全和保密管理,保障数据中心的数据安全,现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针对当前安全保密管理工作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制定本办法。 一、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运行谁负责”的原则,各部门在其职责范围内,负责本单位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安全和保密管理。 二、各单位应当明确一名主要领导负责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和保密工作,指定一个工作机构具体负责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和保密综合管理。各部门内设机构应当指定一名信息安全保密员。 三、要加强对与互联网联接的信息网络的管理,采取有效措施,防止违规接入,防范外部攻击,并留存互联网访问日志。 四、计算机的使用管理应当符合下列要求: 1. 对计算机及软件安装情况进行登记备案,定期核查;

云计算数据中心与智慧城市建设

云计算数据中心与智慧城市建设 导读:云计算是一种基于网络的支持异构设施和资源流转的服务供给模型,它提供给客户可自治的服务。云计算支持异构的基础资源和异构的多任务体系,可以实现资源的按需分配、按量计费,达到按需索取的目标,最终促进资源规模化,促使分工专业化,有利于降低单位资源成本,促进网络业务创新。 一、前言 云计算是一种基于网络的支持异构设施和资源流转的服务供给模型,它提供给客户可自治的服务。云计算支持异构的基础资源和异构的多任务体系,可以实现资源的按需分配、按量计费,达到按需索取的目标,最终促进资源规模化,促使分工专业化,有利于降低单位资源成本,促进网络业务创新。 智慧城市是以多应用、多行业、复杂系统组成的综合体。多个应用系统之间存在信息共享、交互的需求。各个不同的应用系统需要共同抽取数据综合计算和呈现综合结果。如此众多繁复的系统需要多个强大的信息处理中心进行各种信息的处理。 要从根本上支撑庞大系统的安全运行,需要考虑基于云计算的网络架构,建设智慧城市云计算数据中心。在满足上述需求的同时,云计算数据中心具备传统数据中心、单应用系统建设无法比拟的优势:

随需应变的动态伸缩能力(基于云计算基础架构平台,动态添加应用系统)以及极高的性能投资比(相对传统的数据中心,硬件投资至少下降30%以上)。 二、云计算应用于智慧城市的优势 (一)平台层的统一和高效能 通过架构即服务(Iaas)的构建模式,将传统数据中心不同架构、不同品牌、不同型号的服务器进行整合,通过云操作系统的调度,向应用系统提供一个统一的运行支撑平台。 同时,借助于云计算平台的虚拟化基础架构,可以有效地进行资源切割、资源调配和资源整合,按照应用需求来合理分配计算能力和存储资源,实现效能最优化。 (二)大规模基础软硬件管理 基础软硬件管理,主要负责大规模基础软件、硬件资源的监控和管理,为云计算中心操作系统的资源调度等高级应用提供决策信息,是云计算中心操作系统资源管理的基础。基础软件资源,包括单机操作系统、中间件、数据库等。基础硬件资源,则包括网络环境下的三大主要设备:计算(服务器)、存储(存储设备)和网络(交换机、路由器等设备)。基础软硬件管理中心,可以对基础软件、硬件资源进行资产管理;可以实现基础硬件的状态监控和性能监控;能够对异常情况触发报警,提醒用户及时维护问题设备;能够对基础软硬件资

数据中心信息安全管理及管控要求详细版

文件编号:GD/FS-9367 (操作规程范本系列) 数据中心信息安全管理及管控要求详细版 The Daily Operation Mode, It Includes All The Implementation Items, And Acts To Regulate Individual Actions, Regulate Or Limit All Their Behaviors, And Finally Simplify Management Process. 编辑: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

数据中心信息安全管理及管控要求 详细版 提示语:本操作规程文件适合使用于日常的规则或运作模式中,包含所有的执行事项,并作用于规范个体行动,规范或限制其所有行为,最终实现简化管理过程,提高管理效率。,文档所展示内容即为所得,可在下载完成后直接进行编辑。 随着在世界范围内,信息化水平的不断发展,数据中心的信息安全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世界范围内的各个机构、组织、个人都在探寻如何保障信息安全的问题。英国、美国、挪威、瑞典、芬兰、澳大利亚等国均制定了有关信息安全的本国标准,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也发布了ISO17799、 ISO13335、ISO15408等与信息安全相关的国际标准及技术报告。目前,在信息安全管理方面,英国标准ISO27000:2005已经成为世界上应用最广泛与典型的信息安全管理标准,它是在BSI/DISC的

BDD/2信息安全管理委员会指导下制定完成。 ISO27001标准于1993年由英国贸易工业部立项,于1995年英国首次出版BS 7799-1:1995《信息安全管理实施细则》,它提供了一套综合的、由信息安全最佳惯例组成的实施规则,其目的是作为确定工商业信息系统在大多数情况所需控制范围的唯一参考基准,并且适用于大、中、小组织。1998年英国公布标准的第二部分《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规范》,它规定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要求与信息安全控制要求,它是一个组织的全面或部分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评估的基础,它可以作为一个正式认证方案的根据。ISO27000-1与ISO27000-2经过修订于1999年重新予以发布,1999版考虑了信息处理技术,尤其是在网络和通信领域应用的近期发展,同时还非常强调了商务涉及的信息安全及信息安全的责任。20xx年

云计算数据中心建设方案

云计算数据中心建设方案 2020年10月10日

目录 第一章项目概述 (1) 1.1.现状分析 (1) 1.2.工程概述说明 (2) 1.3.建设意义 (2) 第二章总体方案设计 (4) 2.1.建设原则 (4) 2.2.总体框架设计 (6) 2.2.1.总体架构设计 (6) 2.2.2.资源池逻辑架构设计 (6) 2.2.3.资源池分域设计 (8) 2.2.4.资源池分层设计 (8) 2.2.5.资源池模型设计 (10) 第三章机房硬件及服务器建设 (11) 3.1.网络方案 (11) 3.1.1.需求分析 (11) 3.1.2.网络虚拟化技术 (12) 3.1.3.网络设计 (13) 3.2.存储资源规划 (16) 3.2.1.设计需求 (16) 3.2.2.存储池化技术 (16) 3.2.3.存储设计 (20) 3.3.服务器域规划 (22) 3.3.1.服务器虚拟化技术 (23) 3.3.2.物理主机 (26) 3.4.中间件与数据库域设计 (27) 3.4.1.设计需求 (27) 3.4.2.虚拟机模板技术 (27) 3.5.安全服务域设计 (28)

3.5.1.设计需求 (28) 3.5.2.网络安全 (28) 3.5.3.主机安全 (31) 3.5.4.租户和权限隔离 (32) 3.5.5.虚拟机安全 (32) 第四章机房环境建设 (33) 4.1.装饰装修工程 (33) 4.1.1.机房的平面布局和功能室的划分 (33) 4.1.2.装修材料的选择 (33) 4.1.3.机房装饰的特殊处理 (37) 4.2.供配电系统(UPS系统) (38) 4.2.1.供配电系统设计指标 (38) 4.2.2.供配电系统技术说明 (40) 4.2.3.供配电设计 (41) 4.2.4.电池 (42) 4.3.通风系统(新风和排风) (43) 4.3.1.设计依据 (43) 4.3.2.设计目标 (43) 4.3.3.设计范围 (43) 4.3.4.新风系统 (43) 4.3.5.排烟系统 (44) 4.3.6.风幕机系统 (44) 4.4.精密空调系统 (45) 4.4.1.机房设备配置分析 (45) 4.5.防雷接地系统 (46) 4.5.1.需求分析 (46) 4.5.2.系统设计 (46) 4.6.综合布线系统 (48) 4.6.1.系统需求分析 (48)

云计算时代来临 传统数据中心面临三大挑战

云计算时代来临传统数据中心面临三大挑战 发布时间:2011-04-06 10:56:58 作者:CBINews编辑责任编辑:李征本文来源于ZDNet 在Gartner评出的2011年全球十大战略技术中,云计算位居首位。随着近年来云计算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用户对云计算认知的不断增强,"云"逐渐落地,从曾经虚无缥缈的概念转化为实际的应用。IDC预测,未来几年云计算将进入快速发展期,2014年云计算市场将呈现爆发式增长。云计算时代即将到来,而云计算技术的快速发展,也给传统数据中心带来了挑战。数据中心是实现大规模计算的基础设施,是重要的物理架构和硬件平台。随着云计算技术的发展,客户将不得不面对激增的业务量、随时变化的业务模式,在数据中心建成后如何尽可能缩减能耗、运维管理成本等严峻的问题。 传统数据中心在云计算时代面临三大挑战: 规模的挑战: @据美国国际数据公司(IDG)预测,到2012年,全球云计算服务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420亿美元。根据美国市场研究公司IDC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云计算服务市场规模已经达到3.2亿美元,未来将以接近40%的年复合增长率增长,到2014年其规模将超过10亿美元。 @云计算发展所带来的业务量、信息量及用户数量的快速膨胀,迫切需要规模化的数据中心来提供平台支持;就国内现实情况而言,数据中心在云计算时代的基础平台作用将越发重要,同时大数据中心将成为未来的绝对主流--据IDC统计2009年中国地区的各类数据中心和机房的总数量达到519,990个。其中小于100平米的小型数据中心和微型机房,但到2012年中国的数据中心数量将以复合年增长率为1.3%的增长速度达到约540,777个左右。其中,中型数据中心(约500平米到2000平米)和大型企业级数据中心(2000平米以上)的增长速度高于平均增长率。 部署速度、弹性的挑战: @云计算的快速发展给用户业务模式带来巨大变化。一方面,业务低谷期,闲置资源造成了巨大浪费,需要智能化软件实现资源的合理分配;另一方面,新业务、新应用(如SNS社交网站、团购模式)的出现,势必带来巨大的业务压力,考验商业用户必须提高部署速度,要求设备必须具备快速扩容的能力,使数据中心更具弹性与灵活性(日前google退出中国,带来google香港的访问量突增,造成google数据中心将不得不同时面对这两方面的压力)。 成本的挑战 @低成本的数据中心是低成本的云计算服务的必要因素,从运营者角度看,压缩成本是永恒的话题。最终,信息服务将同其他服务一样,都必须物美价廉。数据中心构建完成以后产生的成本主要集中在功耗及运维管理方面,降低这两方面的成本是保障用户享受云计算服务提供的关键点。 云计算的快速发展给传统数据中心带来了规模、弹性和成本上的挑战,也在催生着新的数据中心应用模式。能够快速搭建云计算支撑平台,具有良好的弹性和可管理性,并具有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