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护理学基础:中医护理原则——扶正祛邪的护理原则

合集下载

中医基础医学理论:基本治则扶正祛邪

中医基础医学理论:基本治则扶正祛邪

中医基础医学理论:基本治则扶正祛邪1.扶正祛邪的概念(1)扶正:扶正培补正气以愈病的治疗原则,就是使用扶助正气的药物,或其他疗法,并配合适当的营养和功能锻炼等辅助方法,以增强体质,提高机体的抗病力,从而驱逐邪气,以达到战胜疾病,恢复健康的目的。

(2)祛邪:祛邪是消除病邪以愈病的治疗原则,就是利用驱除邪气的药物,或其他疗法,以祛除病邪,达到邪去正复,恢复健康的目的。

所谓“实者泻之”就是这一原则的具体应用。

2.扶正祛邪的应用:扶正和祛邪是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扶正是为了祛邪,通过增强正气的方法,驱邪外出,从而恢复健康,即所谓“正盛邪自祛”。

祛邪是为了扶正,消除致病因素的损害而达到保护正气,恢复健康的目的,即所谓:“邪去正自安”。

扶正与祛邪是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

因此运用扶正祛邪的治则时,要认真仔细分析正邪力量的对比情况,分清主次,决定扶正或祛邪,或决定扶正祛邪的先后。

一般情况下,扶正用于虚证;祛邪用于实证;若属虚实错杂证,则应扶正祛邪并用,但这种兼顾并不是扶正与祛邪各半,乃是要分清虚实的主次缓急,以决定扶正祛邪的主次、先后。

总之,应以“扶正不致留邪,祛邪不致伤正”为度。

具体情况如下:(1)扶正:扶正适用于以正虚为主,而邪不盛实的虚证。

如气虚、阳虚证,宜采取补气、壮阳法治疗;阴虚、血虚证,宜采取滋阴、养血法治疗。

(2)祛邪:适用于以邪实为主,而正未虚衰的实证。

临床上常用的汗法、吐法、下法、清热、利湿、消导、行气、活血等法,都是在这一原则指导下,根据邪气的不同情况制定的。

(3)先攻后补:即先祛邪后扶正。

适用于虽然邪盛、正虚,但正气尚可耐攻,以邪气盛为主要矛盾,若兼顾扶正反会助邪的病证。

如瘀血所致的崩漏证,因瘀血不去,出血不止,故应先活血化瘀,然后再进行补血。

(4)先补后攻:即先扶正后祛邪。

适用于正虚邪实的虚实错杂证而正气虚衰不耐攻的情况。

此时先祛邪更伤正气,必须先用补法扶正,使正气渐渐恢复到能承受攻伐时再攻其邪。

中医护理原则——扶正祛邪

中医护理原则——扶正祛邪

扶正祛邪: 任何疾病的过程,从邪正关系来说,都不外乎是正⽓与邪⽓⽭盾双⽅⽃争的过程。

其中,邪虽然是引起疾病的主要原因,但并⾮是的,还必须取决于⼈体⾃⾝的抗病能⼒。

因此,不论何种疾病,在发⽣发展过程中,尽管有千变万化的临床表现,但总不外乎邪正⽃争的形式,也即“邪正相搏”。

《内经》说“正⽓存内,邪不可⼲”、“邪之所凑,其⽓必虚”这说明中医认识到疾病的发⽣,是以正⽓的内虚为根据,⽽以病邪外侵为条件。

治疗与护理的根本⽬标就是要改变正邪双⽅⼒量的对⽐,扶助正⽓,祛除邪⽓,使护理个体过程向康复⽅⾯转化。

因此,治疗与护理也就离不开“扶正”与“祛邪”两个原则。

扶正,就是使⽤扶助正⽓的各种治疗与护理⼿段,如药物、⽓功、药膳、营养、锻炼、养⽣等⽅法增强体质,提⾼机体的抗病防病能⼒,以达到战胜疾病预防疾病的⽬的。

这种“扶正”既以祛邪为⽬的,但⼜更注重医学教|育搜集整理在未得病情况下保护正⽓,尽量避免邪⽓的⼊侵,减少发病机会。

因此,是适⽤于以正虚为主要⽭盾的病证,采⽤“虚则补之”的法则,即⽤补法及与补法相配套的护理⼿段,如药物、针灸、推拿、⼿术等等,以祛除病邪,达到邪去正复的⽬的。

这种“邪去以正复”的⽅法,适⽤于以邪盛为主要⽭盾的病证,所谓“实则泻之”,如攻下法与攻下护理法,发汗法与发汗护理法,解毒法与解毒护理法等。

护理上可从三⽅⾯着⼿。

第⼀,⿎励患者在病情允许的范围内作适当的医疗体育运动。

第⼆,随时注意患者的情志变化,设法消除引起患者情绪波动的因素。

第三,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些补益的药物。

祛邪,就是消除病邪,达到祛除邪⽓,恢复正⽓的⽬的。

祛邪法有解表、攻下、利⽔、消导、破⾎、消痰等。

由于邪⽓所在部位不同,祛邪⽅法亦异,如病邪在表则应发汗解表,病邪在胸脘则⽤吐、消的⽅法。

要正确运⽤扶正祛邪法则,必须细致观察正邪的相互消长和盛衰情况,根据正邪⽭盾的主次轻重,分别予以扶正或祛邪,但还应从正邪关系中,区别出或以先扶正后祛邪,或以先祛邪后扶正,或扶正与祛邪同时进⾏等不同。

中医护理学第二章

中医护理学第二章

中医护理学第二章
第二节介绍中医护理学的护理原则,其中包括“扬正抑邪”、“调理
阴阳”、“祛邪扶正”等。

中医护理学的护理原则以扬正抑邪为核心,注
重平衡和谐,通过调节、养护身体的阴阳平衡来解决疾病问题。

调理阴阳
是在中医护理过程中根据病情和体质特点,采用相应的方法来调整人体的
阴阳平衡。

祛邪扶正则是指在治疗过程中清除病邪、恢复正气,以达到治
疗疾病和促进健康的目的。

中医护理学的护理原则为护理人员提供了指导,使其在护理中能够更加有效地运用中医护理的方法和技术,提高护理质量
和效果。

中医护理学的重要性不仅在于理论的研究和运用,更在于将其应用于
实践。

在护理实践中,中医护理学能够将中医理论与西医护理学相结合,
更好地满足患者的需求,提高护理质量和效果。

中医护理学能够从整体上
把握和分析患者的疾病问题,通过中医护理的方法和技术来解决患者的痛
苦和困扰。

总结起来,中医护理学第二章主要介绍了中医护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护
理原则,为护理人员理解和运用中医护理学提供了基本的指导。

中医护理
学在实践中的应用能够更好地满足患者的需求,并提高护理质量和效果,
因此对于护理人员来说,掌握中医护理学的知识和技能是非常重要的。

中医护理基本原则

中医护理基本原则

中医护理的基本原则中医护理的内容十分丰富,基本原则包括护病求本、扶正祛邪、护标与护本、因时因地因人制宜及预防与养生等。

一、护病求本求,有探求、追求及针对之意;本,乃本质、本原、根本、根源之谓。

治(护)病求本的本,是指疾病的根本、本质。

护病求本是护理疾病的指导思想,是指在护理疾病时,必须辨析出疾病的根本,抓住疾病的本质,并针对疾病的本质惊醒护理。

病因病机是对疾病本质的抽象认识,包括病因、病性、病位、邪正关系、机体体质及机体反应性等,因而是疾病本质的概括,“求本”实际上是辨清病因病机,确立证侯进行护理。

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常常显现许多症状和体征,这些都是疾病过程中反应于外的现象。

护理疾病必须通过四诊来收集症状和体征,再用中医的辨证方法,加以综合分析,透过现象找出疾病的本质,针对疾病的本质进行护理。

疾病的外在表现与其内在本质多有联系,但“本”有显而易见者,有幽而难明者,更有被假象掩盖着,因而寻求疾病的本质,就显得极为重要。

护病求本原则的核心就是要求人们在复杂的疾病变化中,善于透过现象看到本质,抓住疾病的主要矛盾,进行有效的护理。

解决了疾病的主要矛盾,其表现在外的症状、体征也会随之而解。

二、扶正祛邪疾病的过程,即是正气与邪气相互斗争的过程。

邪正的盛衰变化,对于疾病的发生、发展及其变化和转归,有着重要的影响。

邪正之间的胜负,决定着疾病的进退;邪正之间的盛衰,决定着疾病的虚实变化。

扶正与祛邪护理原则,是针对疾病过程中的邪正双方的力量对比而设。

其目的就是要扶助正气,去除邪气,改变疾病过程中的邪正双方的力量对比,使疾病向痊愈的方向转化,使机体早日得到康复。

扶正祛邪的护理是指导临床护理的重要原则。

扶正与祛邪的护理原则,包括许多具体的方法。

1.扶正扶正即扶助机体的正气,是增强体质,提高机体抗邪和康复能力的护理原则。

扶正主要适用于虚证,即所谓“需则补之”。

其护理措施和手段,除药物外,还包括针灸、推拿、气功、食养、体育锻炼、精神调摄等。

中医护理的原则

中医护理的原则

中医护理的原则中医护理学是建立在中医理论和实践基础上的,是一门独特的、系统的、完整的专门学科。

它的基本特点也是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护。

护理原则包括治未病、施护求本、标本缓急、扶正祛邪、同病异护与异病同护、三因制宜几个方面。

一、护理未病治未病,是指采取一定的护理措施,防止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包括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两方面内容。

(一)未病先防未病先防就是在疾病未发生之前,做好各种预防工作,防治疾病的发生。

中医学认为人体疾病的发生是正气与邪气相斗争的结果.未病先防的要旨在于通过各种“内养外防”的综合调摄措施,慎避外来虚邪贼风的侵害,调摄补养体内的精气神,从而保持正气的旺盛充沛。

1.调养身体,提高正气抗邪能力,关键要增强体质。

为了防止疾病的发生,必须注意精神的调摄、身体的锻炼、饮食起居护理、避免过度疲劳和适当的药物预防等方面。

(1)调摄精神中医认为精神神志活动,与人体的生理、病理变化有密切的关系。

突然强烈或反复、持续的精神刺激,可使人体气机逆乱、气血阴阳失调而发病.做好情志护理,保持精神上的安定、清净、愉快,不贪欲妄想,才能调和气血阴阳,正气充沛,真气和顺,从而达到提高正气,预防疾病的发生或发展的目的。

(2)加强身体锻炼“生命在于运动”。

要想有健壮的身体,必须保持经常不断的身体锻炼。

汉代医家华佗根据“流水不腐,户枢不蠢”的道理,创造了“五禽戏"。

模仿虎、鹿、熊、猿、鸟五种动物的动作,促进血脉流通,关节灵活,能增强体质,减少疾病的发生.对慢性疾病,通过太极拳、八段棉、气功等健身锻炼,也有助于关节流利、奇机通畅,达到早日康复.(3)生活起居护理要保持身体健康,精力充沛,益寿延年,就应懂得自然变化规律,适应自然环境的变化,对饮食起居、劳逸等有适当的节制和安排。

不可过劳,不可过逸。

(4)饮食有节,调配合理饮食是人体生长发育必不可少的物质,是五脏六腑、四肢百骸得以濡养的源泉,也是人体气血津液的来源。

合理的饮食调配,不仅能保证脏腑功能的正常,维护人体健康,而且能调治疾病,达到补气养血,强身健骨的作用.要预防疾病的发生,必须注意饮食卫生,五味调和,适时适量,切忌偏嗜和过饱过饥。

中医护理基本原则

中医护理基本原则

中医护理基本原则与祛邪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二者相互补充,相互制约,达到平衡状态才能达到最佳的护理效果。

在具体的护理过程中,要根据疾病的特点,采取相应的扶正或祛邪措施,使机体的正气得到扶助,邪气得到祛除,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三、护标与护本护标与护本是中医护理的重要原则之一。

标,是指疾病的表面现象;本,是指疾病的根本原因。

护标与护本的关系是,通过护标达到护本的目的。

在护理疾病时,必须根据病情,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既要护标,又要护本。

护标是指针对疾病的临床表现,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缓解病情,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护本是指针对疾病的根本原因,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从根本上治疗疾病,使患者获得长期的康复效果。

护标与护本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二者缺一不可,必须统一起来,才能达到最佳的护理效果。

四、因时因地因人制宜因时因地因人制宜是中医护理的重要原则之一。

这个原则的核心是要根据疾病的特点,结合患者的个体差异和环境因素,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方案。

因时是指根据疾病的发展阶段,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因地是指根据不同的地域和环境,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因人是指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制宜是指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调整护理方案,以达到最佳的护理效果。

因时因地因人制宜的原则,是中医护理的基本要求,也是中医护理的重要特点。

五、预防与养生预防与养生是中医护理的重要原则之一。

预防是指采取各种措施,预防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养生是指通过调整生活方式,增强体质,预防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预防和养生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二者缺一不可。

预防和养生是中医护理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预防和养生的理念,可以指导人们正确地对待健康和疾病,促进健康,预防疾病,提高生活质量。

祛邪解毒相结合的治疗方法,既可治标又可治本。

同时,还应注意情志调理,避免过度疲劳和情绪波动,以促进身体恢复健康。

扶正和祛邪是中医理论中的重要概念,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中医护理第十一章《中医护理的基本原则》第三节《扶正祛邪》

中医护理第十一章《中医护理的基本原则》第三节《扶正祛邪》

教学课题:中医护理第十一章,中医护理的基本原则,第三节,扶正祛邪教学目的:1. 了解中医护理中扶正祛邪的概念和意义;2. 掌握扶正祛邪的基本原则和方法;3. 学习扶正祛邪的实践技能。

课时分配:1课时授课类型:理论课教学重点、难点及教学关键:1. 扶正、祛邪的概念和内涵;2. 扶正、祛邪的区别和联系;3. 扶正祛邪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教学手段、教具:1. 讲授;2. PPT。

教学主要方法:讲授、讨论。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通过引入病例,概括中医护理的基本原则,引出扶正祛邪的内容。

二、讲授扶正、祛邪的概念和内涵(10分钟)1. 扶正的概念和内涵;2. 祛邪的概念和内涵。

三、讲授扶正、祛邪的区别和联系(10分钟)1. 扶正与祛邪的区别;2. 扶正与祛邪的联系。

四、讲授扶正祛邪的基本原则和方法(25分钟)1. 扶正的基本原则和方法;2. 祛邪的基本原则和方法;3. 扶正祛邪的应用技巧和注意事项。

五、讨论案例(5分钟)通过讨论案例,加深对扶正祛邪的理解和应用。

六、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相关阅读和思考题。

七、教学总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

八、教学反思(5分钟)回顾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总结经验,改进不足之处。

板书和板画的设计:1. 扶正-概念-内涵-基本原则-方法2. 祛邪-概念-内涵-基本原则-方法3. 扶正与祛邪的区别和联系作业布置:1. 阅读相关文献,了解中医护理中扶正祛邪的应用实例;2. 思考中医护理中扶正祛邪的意义和价值。

教学总结:本节课主要介绍了中医护理中扶正祛邪的概念、内涵、基本原则和方法,并加强了对扶正祛邪的区别和联系的讲解。

通过案例讨论和思考题的布置,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扶正祛邪的理解和应用。

在教学中,采用了讲授和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既注重理论的讲解,又强调实践的应用。

同时,在教学过程中也加强了教学反思,及时发现和解决教学中的问题,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反思:本节课采用了较为灵活的教学方法,但在案例讨论环节中学生参与度稍有不足,可以在后续的教学中加强互动和交流。

中医护理学基础

中医护理学基础

中医护理学基础第一章1中医护理学的概念:是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中医理论为指导,运用整体观念,对疾病进行辨证护理,结合预防,保健,康复等措施,并运用独特的传统护理技术,对患者及人群施以健康照顾与服务,以保护人民健康的一门应用学科;2中医护理学的研究领域和服务对象:研究领域:1在研究对象对方面,既涉及患者的疾病护理,病后调摄与康复,又涉及人群的养身保健与防未病;2在临床实践方面,既涉及医院的专科护理,又涉及社区护理,3在学科任务方面及包括临床护理,还包括护理管理、护理教育和护理科研;服务对象:既包括患者,又包括健康人群;3中医护理学的两个基本点:1整体观念—即人是一个有机整体及人和自然界的统一;中医护理学强调以人为本,重视人体五脏六腑的完整统一以及人与自然环境、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和谐,运用整体观念,对患者进行整体护理;2辩证施护—辩证施运用中医学理论,通过望闻问切四诊的方法收集患者有关疾病的病史、症状、体征等发生、发展的资料,进行分析、综合、概括、判断,对疾病进行证候定性;施护施在辩证的基础上,从疾病的证候定性确立相应的护理原则和方法,制定出护理计划和具体的护理措施,对患者实施护理;辩证施决定护理的前提与依据,施护施护理疾病的手段和方法;4中医整体护理:施指在观察判断病情和护理疾病时应注意把人体的局部病变与机体整体病理变化统一起来,重视自然环境对人的影响,根据四时气候、地理环境、居住条件及一天昼夜晨昏变化等各方面因素,制定出适宜的护理计划;5证、症、病三者的关系与区别:“病”是疾病的总称,概括疾病的全部病理过程,因此,“病”可以概括“证”,“证”是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症”施指症状,而“证”施证候,是辩证所得到的结果,概括了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出现的各种症状;“证”比“症状”更全面、更深刻、更准确的揭示了疾病的本质;6八纲辩证的概念:八纲,即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纲辩证将疾病的病位深浅、病位性质、邪正盛衰、证候类别等情况加以综合分析,归纳为八类证候,称为八纲辩证;7扶正祛邪的概念:疾病发生发展的全过程,从邪正关系来说是正气与邪气矛盾双方互相斗争的过程;8护病求本的概念:护病求本就是在护理患者时必须先抓住疾病的本质,针对疾病的本质进行护理,这是辩证施护的根本原则;9三因制宜的概念:三因制宜护理施指在护理工作中,要注意因时,因地,因人的差异性,区别对待,采取适宜的护理措施;10治未病的概念:采取一定的措施,防止疾病的发生与发展,维持机体阴阳平衡的健康状态即被称为“治未病”;11阴阳: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阳盛则外热,阴盛则内寒寒证、里证、虚证属于因证热证、表证、实证属于阳证1 阴证:多因体内阳气虚衰或寒邪凝滞所致;临床可见面色暗淡,精神萎靡,形寒肢冷,倦怠无力,语声低怯,纳差,便溏,尿清,舌淡胖嫩,苔润滑,脉沉迟等;2 阳证:多因体内热邪炽盛或阳气亢盛所致;临床可见面赤身热,神烦,烦躁不安,声高气粗,口干,渴喜冷饮,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质红降,苔黄黑起芒刺,脉象浮数、洪大等;3阴虚证:病理机制是阴液亏损,阴部制阳表现:阴液亏损,阳气相对偏盛而生虚热4阳虚证:病理机制施阳气亏损,阳不制阴表现:机体功能减退的气虚证候,阴气相对偏盛而生虚寒5亡阳证:指由于体内阴液大量消耗所表现出阴液衰竭的证候;阴虚而阳亢,表现出一系列热象,临床可见甚至昏迷或烦躁不安,汗热而粘,面红身热,呼吸短促,手足温,口渴喜凉饮,舌红而下,脉虚数;6亡阳证:指由于体内阳气严重耗散而表现出阳气虚脱的证候;阳虚而阴盛表现出一系列寒象,临床可见神昏部知人,大汗淋漓,四肢厥冷,面色苍白,气息微弱,口不渴,舌淡,脉微欲绝;12表里表证病轻,里证病重,表邪入里为病进,里邪出表为病退1表证:指外感六淫邪气侵入皮毛,口鼻及浅表的经络时所产生的证候;多见于外感病的初起阶段;临床可见发热恶寒,头身重,舌苔薄白,脉浮,兼见鼻塞流涕,咽喉痒痛,咳嗽等证;2里证:指疾病深入于里脏腑,气血,骨髓的一类证候,临床表现主要有壮热,不恶风寒,烦躁神昏,口渴,大便干,小便短赤,舌苔黄,脉沉等;3半表半里证:指表邪内传,尚未入于里,或里邪透表,尚未至于表,正邪相搏与表里之间;临床可见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心烦喜呕,默默不欲饮食,口苦咽干,目眩,脉弦等证候;13寒热阴盛或阳虚则表现为寒症,阳盛或阴虚则表现为内热阳盛则热,阴盛则寒阳虚则外热,阴虚则内热1 寒症:指感受寒邪或机体阴盛阳虚所表现的证候;临床可见:畏寒喜暖,面色恍白,肢冷惓卧,口淡不渴,痰,涎,涕清晰,小便清长,大便稀溏,舌苔淡薄而润滑,脉迟或紧等;2热证:指感受热邪或阳盛阴虚,人体机能活动亢进所表现的证候;临床可见发热肢温,口渴喜冷饮,面红目赤,烦躁不安,痰,涕黄稠,吐血血,小便短赤,大便干结,舌红苔黄而不燥,脉数等;3真寒假热证:又称阴盛格阳指内有真寒而外见假热的证候;临床可见:身热面红,口渴,脉大,似属热证;性身热仅欲近衣被,口渴喜热饮,四肢厥冷,不利清谷,小便清长,舌淡苔白等以派寒象4真热假寒证:又称阳盛格阴指内有真热而外见假寒的证候;临床可见:手足逆冷,脉沉,似属寒证,但肢冷身热,不畏寒仅畏热,烦渴喜冷饮,咽干,小便短赤,大便干结,舌质红,苔黄而干等一派热象;14虚实虚指正气不足,实指邪气盛实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1虚证:是对人体以正气虚弱为主的各种临床表现的病理概括,常见于慢性疾病或病变后期;1气虚:病因脏腑机能减退,临床表现是面白无华,少气懒言,语声低微,倦怠无力,自汗,动则诸证加剧,舌淡,脉虚弱;2血虚:病因是血液不足,不能濡养脏腑经络,临床表现是面色苍白或萎黄,头晕眼花,心悸失眠,手足麻木,经闭或量少,舌淡,脉细无力;3阳虚:病因是机体阳气不足,临床表现是形寒肢冷,面色恍白,神疲乏力,自汗,口淡不渴,小便清长,大便稀溏,舌淡苍白,脉弱;4阴盛:病因是机体阴液亏损,临床表现是午后潮热,盗汗,颧红,咽干,手足心热,小便短赤,舌红少苔,脉细数;2实证:指邪气过盛或脏腑功能活动亢盛所表现的证候;证:是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包括病变的部位、原因、性质以及邪正关系,反应出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病理变化的本质;15中医护理的原则:1扶正祛邪的护理原则2护病求本的互利原则1正护法又称“逆护法”,是逆其证候性质进行治疗护理的方法热者寒之,寒者热之,虚则补之,实则泻之2反护法又称“从护法”,即顺从疾病假象而护理的一种方法热因热用,寒因寒用,塞因塞用,通因通用3标本缓急的护理原则:1急则护其标2缓则护其本3标本通护法4三因制宜的护理原则5治未病的护理原则1 调射精神、锻炼身体2 调理饮食、适时起居3 药物预防、保精抗衰4 早期诊断5 早期治疗6 防止疾病的发展与传变第二章中医基础理论概述1阴阳消长的基本形式为:此长彼消1阳长阴消2阴长阳消; 此消彼长1阴消阳长2阳消阴长; 阴阳消长:是指阴阳对立双方的增减、盛衰、进退的运动;2动态平衡:是指阴阳双方在彼此消长的动态过程中保持相对的平衡;3阴阳的相互转化:是指对立着的阴阳双方,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各自向其反方向转化,即阴转为阳,阳转化为阴;4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1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说的一切组织结构,既是有机联系,又可以划分为相对立的阴和阳两部分;1就人体部位而言:人体上部为阳,下部为阴;体表属阳,体内属阴;背部属阳,腹部属阴;四肢外外侧属阳,内侧属阴;2就人体脏腑而言:肝、心、脾、肺、肾五脏属阴,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六腑属阳3就人体气血而言,气为阳,血为阴2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部分:人体的生理活动以阴阳概括相对言之,则物质属阴,功能属阳;人体的生命活动是以物质为基础的,没有各种物质就就无以产生各种生理活动,而各种生理活动有不断产生各种生命物质,阴与阳共同处于相对立、依存、消长和转化的协调统一之中,保持着物质与能量的动态平衡,才能维持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3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中医认为疾病的发生,是阴阳失去了相对的平衡,出现了偏盛偏衰的结果,阳邪致病,可以使阳偏盛而阴伤,因而出现实热证;阴邪致病,则使阴偏盛而阳伤,因而出现实寒证;阳气虚不能制阴,则出现阳虚阴盛的虚实证;阴液亏虚不能至阳,则出现阴虚阳亢的虚热证;4用于疾病的诊断:任何病症否可以用阴证和阳证加以概括;望诊方面已色泽分阴阳,色泽鲜明者属阳证,色泽酶暗者属阴证;切诊方面已脉象分阴阳,则浮、数、洪、滑等数属阳证5用于疾病的治疗和护理5、阴阳的基本概念:阴阳是对自然界相关事物或一事物内部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6、五行是指木肝、火心、土脾、金肺、水肾五行的相互关系:1、相生相克:1相生:互相滋生、促进五行相生的次序: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2相克:相互制约、克制、抑制五行相克的次序: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3五行制化:把五行相生寓有相克和五行相克寓有相生的内在联系,称之为五行制化;制化:五行之间生中有制、制中有生,相互转化、相互制约的生科关系;制化规律:木克土,土生金,金克木火克金,金生水,水克火土克水,水生木,木克土金克木,木生火,火克金水克火,火生土,土克水2相乘相侮:五行之间反常相克的现象1相乘:即相克太过,又称倍克相乘的顺序与相克的顺序是一致的,相克是正常现象,相乘是异常现象2相侮:即反克,又称反侮;五行中相侮的规律以反克推之木侮金、金侮火、火侮水、水侮土、土侮木7、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1说明五脏的生理功能与相互关系:1说明五脏的生理功能:五脏与五行的归属关系:肝属木,心属火,脾属土,肺属金,肾属水;2说明五脏间的相互关系:五脏之间的相互资生关系:肝生心,心生脾,脾生肺,肺生肾,肾生肝;五脏之间的克制关系:肝克脾,脾克肾,肾克心,心克肺,肺克肝;2说明五脏病变的相互影响:中医学运用五行学说的生克乘侮理论,说明人体在病理情况下,五脏之间的相互影响,疾病之间的相互传变;1 按相生关系的传变分为:母病及子—肾病传肝, 子病及母—肝病犯肾2 按相克关系的传变分为:相乘—肝病传脾“木乘土”, 相侮—脾病及肝“土侮木”3用于诊断和治疗:1诊断:当内脏有病时,可以反映到体表相应的组织器官使之出现色泽、声音、形态等方面的异常变化,如面色青,喜食酸味,其病多在肝,脾虚的患者,面见青色,为“土乘土”;2用于治疗:肝病容易传脾,治疗是可以先健脾,以防肝病传脾;还有治疗肺气虚的咳喘用健脾的方法称“培土生金法”;8、经络:是指人体运行气血,联络脏腑,沟通内外,贯穿上下的经络;9、经络的生理功能:1沟通脏腑,联络肢窍2运行气血,营养周身3抗御外邪,护卫机体4感应与传递信息5调节机体运动;10、腧穴:是人体经络脏腑之气输注于体表的特定部位;11、26个腧穴的定位及主治:1列缺:定位:两手虎口自然平直交叉于食指指尖所达处取列缺主治:咳嗽,咽喉痛,牙痛,偏头痛,手腕无力,半身不遂2 合谷:定位:五指并拢,拇指与食指见肌肉隆起最高处主治:头痛,牙痛,咽喉肿痛,面瘫,上肢不遂3 曲池:定位:屈肘,肘横纹外侧端与肱骨外上髁连线的中点主治:咽喉肿痛,牙痛,感冒,发热,上肢不遂4 肩髃:定位:在上臂三角肌肩峰与肱骨大结节之间,当上臂外展或平拳时,位于肩峰前下方凹陷处主治:肩臂疼痛,肩周炎,上肢举动不便5 迎香:定位:位于鼻翼外侧缘中点,鼻唇沟中主治:感冒,鼻塞不通,口歪6 颊车:定位:位于面部颊部,在下颌角前上方约一横指,当咬紧牙齿时,咬肌隆起处;主治:面瘫,三叉神经痛,牙痛,下颌疼痛7 下关:定位:位于面部耳前方,在颧骨与下颌切迹形成的凹陷中主治:下颌疼痛,面痛,齿痛,牙关紧闭,口眼歪斜,耳鸣,耳聋8 天枢:定位:位于腹中部,脐旁2寸主治:腹胀,腹痛,腹泻,便秘及月经不调9 足三里:定位:在小腿外侧,外膝眼下3寸,胫骨前嵴外一横指处主治:胃痛,呕吐,腹泻,消化不良,疳积,虚劳赢瘦,下肢不遂;本穴为保健要穴,有强壮作用;10丰隆:定位:位于小腿前外侧,外髁高点上8寸,胫骨前嵴外二横指处主治:咳嗽,痰多,胸痛,头痛,咽喉肿痛,下肢不遂11三阴交:定位:位于小腿内侧,足内髁高点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主治:痛经,月经不调,遗精,带下,下肢不遂,失眠,高血压12血海:定位:位于大腿内侧,屈膝,膑底内侧端上2寸,在股四头肌内侧头的隆起处主治:痛经,月经不调,经闭,崩漏,股内侧痛13神门:定位:掌腕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处主治:心痛,心烦,健忘,失眠14肩贞:定位:位于肩关节后下方,上臂内收时,腋后纹头上2寸主治:手臂麻木疼痛,举动不便,肩胛痛15睛明:定位:位于面部,目内眦上方凹陷处主治:目赤肿痛,视物不清,近视16肺俞:定位:位于背部,在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寸主治:咳嗽,气喘,潮热,盗汗,背痛17心俞:定位:位于背部,在第5胸椎棘突下,旁开寸主治:心悸,心烦,心痛,失眠,健忘18肝俞:定位:位于背部,在第9胸椎棘突下,旁开寸主治:黄疸,两胁疼痛,目赤红肿,视物模糊,眩晕19脾俞:定位:位于背部,在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寸主治:消化不良,腹胀,泄泻,胃痛20胃俞:定位:位于背部,在第12胸椎棘突下,旁开寸主治:胃脘痛,腹胀,完谷不化,胸胁痛21肾俞:定位:位于腰部,在第2腰椎棘突下,放开寸主治:阳瘘,早泄,遗精,不孕,不育,月经不调,带下,腰酸背痛,头晕,耳鸣22大肠俞:定位:位于腰部,在第4腰椎棘突下,放开寸主治:腰痛,腹胀,腹痛,泄泻,便秘23委中:定位:位于腘横纹中央,在股二头肌腱与半腱肌肌腱中间主治:腰痛,下肢不遂,中风昏迷24承山:定位:位于小腿后面正中,当伸直小腿时或足跟上提时,在腓肠肌肌腹下人字沟凹陷处主治:腰背疼痛,小腿转筋25涌泉:定位:位于足底部,卷足时足前部凹陷处,在足掌心前三分之一与后三分之二交界处主治:头痛,头晕,耳鸣,昏迷,小儿惊风26太溪:定位:内踝尖与跟腱水平连线中点主治:眩晕,耳鸣,失眠,腰痛27内关:定位:位于前臂掌侧,腕横纹上2寸,桡侧腕屈肌腱与掌长肌腱之间主治:心痛,胃痛,呕吐,发热,半身不遂28外关:定位:位于前臂外侧,腕背横纹上2寸,在尺骨和桡骨之间主治:外感风寒头痛,发热,手臂挛痛29风池:定位:位于项部,在枕骨粗隆与乳突之间,斜方肌上端和胸锁乳突肌之间的凹陷处主治:头痛,头晕,目赤肿痛,颈项强痛及外感发热30肩井:定位:位于肩上,在大椎与肩峰端连线的中点主治:头项强痛,肩背疼痛,上肢不遂31环跳:定位:位于股外侧,嘱患者侧卧屈股,在股骨大转子高点与骶骨裂孔连线的外三分之一与内三分之二的交界处主治:腰腿疼痛,下肢瘫痪32阳陵泉:定位:位于小腿外侧,在腓骨小头前下方的凹陷处主治:下肢痿痹麻木,胁痛,口苦,呕吐33太冲:定位:位于足部第1,2跖趾关节凹陷处主治:头痛,眩晕,高血压,目赤肿痛,下肢不遂34关元:定位:位于下腹部,患者仰卧,前正中线上,脐下3寸主治:虚脱休克,形寒肢冷,月经不调,遗精,遗尿35气海:定位:位于下腹部,患者仰卧,前正中线上,脐下寸主治:腹胀,泄泻,遗精,遗尿,月经不调36神阙:定位:位于腹中部,在脐中央主治:腹痛,泄泻,脱肛37中脘:定位:位于上腹部,患者仰卧,前正中线上,脐下4寸主治:胃痛,呕吐,腹胀,呃逆38膻中:定位:位于胸部,患者仰卧,前正中线上,平第4肋间,两乳头连线的中点主治:哮喘,乳少,呃逆39命门:定位:位于腰部,在后正中线上,在第2腰椎棘突下凹陷处主治:月经不调,带下,阳瘘,遗精,遗尿,尿频,腰痛40大椎:定位:位于后正中线上,在第7颈椎与第1胸椎棘突之间主治:发热,外感咳喘,头痛项强,脊背强痛41风府:定位:位于颈部,在后正中线上发际直上1寸主治:头痛,项强,中风后遗症42百会:定位:位于头部,在后发际上7寸,或两耳尖连线的中点处主治:头痛,眩晕,癫痫,失眠,健忘,泄泻,脱肛43人中:定位:人中沟上三分之一与下三分之二的交点处主治:昏迷,癫痫,腰脊强痛44太阳:定位:位于颞部,在眉梢与目外眦连线的交点向后约1寸的凹陷处主治:偏正头痛,面瘫,目赤肿痛45十宣:定位:在两手十指尖端,距指甲游离缘寸处,左右手共十个穴位主治:高热昏迷,癔病,咽喉肿痛46四神聪:定位:位于头顶部,百会穴前后左右格1寸,共四个穴位主治:头痛,眩晕,失眠,健忘47印堂:定位:位于额部,在两眉头的中间主治:头痛,眩晕,鼻出血48膝眼:定位:髌骨下缘,髌韧带两旁凹陷处中,分别命名为内外膝眼主治:膝痛,膝关炎,下肢瘫痪头顶去列缺,口面合谷收,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胸胁内关12藏象学说:1脏:心、肝、脾、肺、肾化生和贮藏精气2腑:小肠、胆、胃、大肠、膀胱,三焦受盛和传化水谷3奇恒之府:脑、髓、骨、脉、胆、女子胞子宫13五脏与体表器官组织之间的关系:1心与小肠:心的生理功能是主血脉和主神志;心开窍于舌,在体为脉,其华在面,主汗液;心与小肠互为表里,小肠的生理功能是受盛化物和泌别清浊;心的主要功能及与体表组织器官的关系:1 主血脉:包括主血和主脉,心主血的功能是指心能推动血液运行,赖于心气、心阳的推动以及心血,心阴的营养和滋润作用;主脉,脉道通畅直接影响血液的正常运行;2 藏神:神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神,是指整个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如整个人体的形象以及面色、眼神、言语、肢体活动等;狭义的神,是指心所主的神志,即人的意识、思维、情志活动;3 主汗液:汗为心之液4 合脉,其华在面5 开窍于舌2肺与大肠:肺的生理功能是主气、司呼吸,主宣发肃降,通调水道;肺上同喉咙,外合皮毛,开窍于鼻;肺与大肠互出表里;大肠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传化糟粕;肺的主要生理功能及与体表组织器官的关系:1 主气:包括主呼吸之气又称“司呼吸”,是指肺通过呼吸运动,吸人自然界的清气,呼出体内的浊气,实现体内外气体交换的功能和主一身之气气的生成,依赖于肺吸入的清气和脾胃运化的水谷精气结合生成;气机调节—肺有节律的一呼一吸2 主宣发肃降:肺主宣发:通过肺气的气化,排除体内的浊气;将脾所传输的津液和水谷精微布散全身;宣发卫气,将代谢后的津液化为汗液,排出体外;肺主肃降:将清气吸入;输布精微和津液;肃清肺和呼吸道内的异物3 通调水道—肺为水之上源4 外合皮,其华在毛5 开窍于鼻3脾与胃—脾主开清,胃主降浊脾在隔之下,主要生理功能是主运化、开清和统摄血液;脾主肌肉及四肢,开窍于口,其华在唇;脾与胃互为表里,共称后天之本;胃的主要生理功能主受纳;脾的主要生理功能及与体表组织器官的关系:1 主运化:指脾具有将水谷化为精微,并将吸收转输至全身各脏腑组织的作用,主要依赖于脾气的气化、开清以及脾阳的温煦作用;包括运化水谷脾对饮食物得消化吸收和水谷精微的转输作用和运化水液脾对体内水液吸收,转输和布散起着促进作用,在肺、肾、三焦、膀胱的配合下,共同维持人体水液正常代谢2 主开清:是指脾能将水谷精微等营养物质吸收并上输于肺,以营养全身3 主统血:脾不但有生血的功能,也有统摄血液,使血液循环于脉道之中而不溢于脉道之外的作用;4 主肌肉、四肢5 开窍于口,其华在唇4肝与胆:肝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疏泄和藏血;肝开窍于目,主筋,其华在爪;肝与胆互为表里、胆的主要生理功能是贮藏和排泄胆汁;肝的主要生理功能及与体表组织器官的关系:1 主疏泄:调畅气机;调畅情志;促进消化—肝的疏泄功能是脾胃正常开降的条件,若疏泄功能异常,影响胆汁的分泌和排泄,导致脾胃运动和受纳功能失常,会出现胁下胀痛、口苦、纳呆、黄疸等症;2 主藏血:肝是藏血之脏,具有贮藏血液,防止出血和调节血量的功能;肝主藏血的功能还体现女子的月经来潮,肝血不足,引起月经量少,甚则闭经,肝不藏血时月经量多,甚至崩漏3 主筋,其华在爪—全身的筋膜的营养依靠肝血的供血;4 开窍于目胆汁直接有助于饮食物得消化,贮藏与胆,故把胆作为六腑之一,胆本身无传化饮食物得生理功能,且胆除藏精汁之外,还有主决断的功能与脏腑的作用相似,所以又把胆归属于“奇恒之府”5肾与膀胱:肾先天之本的主要生理功能是藏精,主生长、发育、生殖,和主水及纳气;肾主骨生髓,其华在发,开窍于耳及二阴;肾与膀胱互为表里,膀胱的主要生理功能是贮尿和排尿;肾的生理功能及与体表组织器官的关系:1 藏精,主生长发育与生殖:将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贮藏起来,相互结合成肾中精气,以及挥其主生长发育和生殖的生理作用2 主水、司开阖:肾在调节以内水液代谢,主要是肾阳的推动、蒸腾、气化作用来实现的3 主纳气:是指肾有摄纳肺吸入之清气而调节呼吸的作用4 主骨、生髓、通于脑,其华在发:发为血之余5 开窍于耳及二阴6心包络与三焦:心包络具有保护心脏的作用,心包络与三焦互为表里,三焦的主要生理功能是通行元气,是水液运行的通道;三焦划为人体部位:上焦:横隔以上,包括心、肺;中焦:横隔以下至脐,包括脾胃;下焦:脐以下,包括肝、肾、大小肠、膀胱;13气、血、津液的概念:气:是不断运动着的具有很强活动的精微物质;血:是循行于脉管中的红色液态样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具有重要的营养和滋润作用;津液:是机体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14气、血、津液的生理功能:气:1推动作用2固摄作用3营养作用4温煦作用5防御作用6气化作用血:具有营养和滋润全身。

中医护理学基础:中医护理原则——扶正祛邪的护理原则

中医护理学基础:中医护理原则——扶正祛邪的护理原则

护理原则是依据治则制定的,⽤以指导辨证施护,制定出具体的护理措施。

治则是治疗疾病的法则,是⽤以指导治疗⽅法的原则。

所以护理要符合治则的要求,根据治则常⽤的护理原则包括: 扶正祛邪的护理原则 疾病发⽣发展的全过程,从邪正关系来说,是正⽓与邪⽓⽭盾双⽅互相⽃争的过程。

邪正⽃争的胜负决定着疾病的进退,邪胜于正则病进,正胜于邪则病退。

那么什么是正⽓?什么是邪⽓? 正⽓ 邪⽓ 所以,护理的根本⽬的,就是要扶助正⽓,祛除邪⽓,改变邪正双⽅的⼒量对⽐,使其向有利于疾病好转的⽅向的转化。

扶正:即是扶助正⽓,增强体质,提⾼机体抗邪能⼒。

所采取的护理措施有:饮⾷营养的补充、精神的调摄、适当的休息、体育锻炼以及药物预防、药膳、⽓功、养⽣法等以增强机体的抗病邪能⼒。

多⽤补虚法以扶正,护理法则:“虚则补之” 祛邪:是祛除病邪,使邪去正安。

适⽤于以邪盛为主要⽭盾的病证,多采⽤“实则泻之”的⽅法。

不同的邪⽓、不同的部位,其治疗护理⽅法亦不相同。

如病在上者,采⽤催吐法及护理;病在下者,采⽤攻下法及护理;病在表者,采⽤发汗法及护理等。

扶正祛邪的运⽤原则 扶正法 适⽤于单纯正⽓虚⽽⽆外邪者,或邪⽓不盛的虚证。

扶正可使正⽓加强,有助于机体抗御和祛除病邪。

如:⽓虚、阳虚病⼈,应采取补⽓、补阳的⽅法进⾏治疗和护理。

阳虚病⼈多怕冷,护理时应加⾐、避风寒,尽量安排在阳⾯病房等。

祛邪法 适⽤于以邪实为主,⽽正⽓未衰的实性病证。

邪去则正安。

如:表邪盛者,宜发汗解表。

风寒感冒者,宜⾟温解表,葱豉汤加减,饮⾷、药物宜温热服;风热感冒者,宜⾟凉解表,银翘散加减,饮⾷、药物可凉服。

实热实⽕,宜⽤清热泻⽕;如实证便秘可⽤承⽓类。

寒证病⼈宜⽤温中祛寒,护理可增加⾐物、调节室温、热⽔袋,饮⾷、汤药宜温热服。

扶正与祛邪法兼⽤ 是既扶正⼜祛邪,根据病⼈的病情确定扶正与祛邪的⽐重。

适⽤于正虚邪实的病证。

两者同时兼⽤则扶正不留邪,祛邪⼜不会伤正。

但要分清病情是以正虚为主,还是以邪实为主,在以正虚较急重时,应以扶正为主兼顾祛邪, 在以邪实为主时,要以祛邪为主,兼顾扶正。

第五章中医护理原则(修改后)

第五章中医护理原则(修改后)

第五章中医护理原则(修改后)⽬录第五章中医护理原则第⼀节预防为主⼀、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第⼆节施护求本⼀、正治和正护法⼆、反治和反护法第三节标本缓急⼆、急则治标⼆、缓则治本第四节扶正祛邪⼀、扶正和祛邪的含义⼆、扶正与祛邪的运⽤原则三、扶正和祛邪的关系第五节同病异护、异病同护⼀、同病异护⼆、异病同护第六节三因施护⼀、因时制宜⼆、因地制宜三、因⼈制宜第五章中医护理原则理论和实践:第⼀节预防为主预防,就是采⽤⼀定的措施,防⽌疾病的发⽣发展。

中医学历来⾮常重视预防,早在《内径》中就提出了“治未病”的预防思想。

所谓治未病,包括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两个⽅⾯的内容。

⼀.未病先防未病先放,就是在疾病发⽣之前,做好各种预防⼯作,以防⽌疾病的发⽣。

要做到未病先防,⼀是要培养正⽓,提⾼抗病能⼒,即“正⽓存内,邪不可⼲”:⼆是要防⽌病邪侵害。

(⼀)养⽣⼜称摄⽣,即增强正⽓,使⽓⾎旺盛,阴阳和调,脏腑功能健全,从⽽预防疾病,延年益寿。

1.顺应⾃然规律⼈体的⽣理活动和⾃然界的变化规律是相适应的。

⾃然界四时⽓候,昼夜晨昏和⼈体的⽣理、病理关系密切。

只有顺应⾃然⽽摄⽣,才能强⾝健体,减少疾病的发⽣。

2.重视情志调护情志因素和⼈体的⽣理、病理有密切的关系。

突然、强烈或持久的精神刺激,可伤及脏腑,引起⽓机紊乱,⽓⾎阴阳失调⽽发病,也可损伤正⽓,使⼈体的⾃我调节能⼒减弱。

因此⼼情舒畅,精神愉快,减少不良情志刺激,可达到预防疾病,健康长寿的⽬的。

3.注意饮⾷起居饮⾷有节,主要包括不可暴饮暴⾷,不⾷不洁⾷物,克服饮⾷偏嗜三⽅⾯。

饮⾷有节才能避免损伤脾胃,使⽓⾎⽣化有源,正⽓旺盛,抗病能⼒增强。

4. 加强⾝体锻炼 “⽣命在于运动“,锻炼⾝体可使⽓⾎流畅,经络通达,筋⾻强筋,肌⾁健壮,关节灵活,脏腑功能旺盛,体质增强,对益寿延年和预防疾病有重要意义。

但锻炼要因⼈⽽异,循序渐进,持之以恒。

5. 药物预防预防接种、药物调补、药物免疫等,可以增强机体的免疫和抗病能⼒,早在16世纪的⼈痘接种法预防天花,开创了⼈⼯免疫的先河。

《中医护理学》第三章

《中医护理学》第三章

第一节 中医护理原则
第一节 中医护理原则
1 加强身体锻炼
经常适量的运动锻炼,可使人 体气血调畅、关节灵活、肌肉筋骨 强健、脏腑功能旺盛。
2 注意饮食起居
要保持身体健康,就要养成 良好的生活习惯,应做到饮食 有节,起居有常。
1、提高正气
人的精神活动与机体的生理、 病理变化密切相关。
3 注重调摄精神
服用某些药物是预防传染病的 重要手段。
(二)祛邪
扶正与祛邪两者相互 为用,相辅相成。扶正可 使正气加强,有利于机体 祛除邪气;祛邪能排除病 邪的侵害和干扰,使邪去 正安,有利于正气的恢复。
(三)扶正与祛邪
第一节 中医护理原则
三、施护求本
施护求本是指抓住引起健康问题的根本原因,针对本质因素实施护理。
(一)急则护其标,缓则护其本
1.急则护其标
养心敛思
养心,即保养心神;敛思,即专心致志,志向 专一,排除杂念,驱逐烦恼。
第二节 中医养生总则
2.养德调神:养德调神是指加强个人道德修养,待人宽厚 大度,有高尚的生活情趣,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的一种养 生方法。
3.调摄情志:情志是人体对客观事物的生理反应,正常 情况下并不使人致病。但如果七情过激就会气机逆乱,气 血失和,有损于健康。因此,中医养生学十分重视情志的 调摄。
急则护其标是指当标病 甚急,可能危及患者生命或 影响本病治疗时,所采取的 一种暂时的应急护理措施。
2.缓则护其本
缓则护其本是指当标病甚急,但 经治疗护理后趋缓,或标病不甚急 时,应辨证寻本施护。
(二)正护与反护
1.正护
正护又称逆护,是逆疾病证候性质而护 的一种护理法则。正护适用于疾病的临床表 现与疾病本质相一致的病证,如寒病见寒象、 热病见热象、虚病见虚象、实病见实象等。 正护包括“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者补 之”“实者泻之”等护理方法。

中医基础医学理论:基本治则扶正祛邪

中医基础医学理论:基本治则扶正祛邪

中医基础医学理论:基本治则扶正祛邪1.扶正祛邪的概念(1)扶正:扶正培补正气以愈病的治疗原则,就是使用扶助正气的药物,或其他疗法,并配合适当的营养和功能锻炼等辅助方法,以增强体质,提高机体的抗病力,从而驱逐邪气,以达到战胜疾病,恢复健康的目的。

(2)祛邪:祛邪是消除病邪以愈病的治疗原则,就是利用驱除邪气的药物,或其他疗法,以祛除病邪,达到邪去正复,恢复健康的目的。

所谓“实者泻之”就是这一原则的具体应用。

2.扶正祛邪的应用:扶正和祛邪是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扶正是为了祛邪,通过增强正气的方法,驱邪外出,从而恢复健康,即所谓“正盛邪自祛”。

祛邪是为了扶正,消除致病因素的损害而达到保护正气,恢复健康的目的,即所谓:“邪去正自安”。

扶正与祛邪是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

因此运用扶正祛邪的治则时,要认真仔细分析正邪力量的对比情况,分清主次,决定扶正或祛邪,或决定扶正祛邪的先后。

一般情况下,扶正用于虚证;祛邪用于实证;若属虚实错杂证,则应扶正祛邪并用,但这种兼顾并不是扶正与祛邪各半,乃是要分清虚实的主次缓急,以决定扶正祛邪的主次、先后。

总之,应以“扶正不致留邪,祛邪不致伤正”为度。

具体情况如下:(1)扶正:扶正适用于以正虚为主,而邪不盛实的虚证。

如气虚、阳虚证,宜采取补气、壮阳法治疗;阴虚、血虚证,宜采取滋阴、养血法治疗。

(2)祛邪:适用于以邪实为主,而正未虚衰的实证。

临床上常用的汗法、吐法、下法、清热、利湿、消导、行气、活血等法,都是在这一原则指导下,根据邪气的不同情况制定的。

(3)先攻后补:即先祛邪后扶正。

适用于虽然邪盛、正虚,但正气尚可耐攻,以邪气盛为主要矛盾,若兼顾扶正反会助邪的病证。

如瘀血所致的崩漏证,因瘀血不去,出血不止,故应先活血化瘀,然后再进行补血。

(4)先补后攻:即先扶正后祛邪。

适用于正虚邪实的虚实错杂证而正气虚衰不耐攻的情况。

此时先祛邪更伤正气,必须先用补法扶正,使正气渐渐恢复到能承受攻伐时再攻其邪。

中医护理的五大基本原则,你知道吗?

中医护理的五大基本原则,你知道吗?

中医护理的五大基本原则,你知道吗?发表时间:2019-11-26T09:14:58.987Z 来源:《医师在线》2019年9月17期作者:罗正惠[导读] 临床护理中包含诸多内容,其中少不了中医护理的原则。

其中包含:护病求本、扶正祛邪、护标以及护本、三因制宜以及预防养生等。

本文针对这几大中医护理基本原则详细介绍。

罗正惠(犍为县学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四川乐山614400)临床护理中包含诸多内容,其中少不了中医护理的原则。

其中包含:护病求本、扶正祛邪、护标以及护本、三因制宜以及预防养生等。

本文针对这几大中医护理基本原则详细介绍。

一、护病求本护病求本中的求主要是寻求、探索的意思,本是指疾病的源头、根本。

护病求本是护士开展护理工作的主要指导思想,需要护士在工作的时候,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展开护理工作。

疾病发生的原因以及发生的反应,是对疾病本质的一种抽象认知,包括对于疾病的发病原因、疾病的部位、性质以及机体反应等多种因素。

因此,其也可以称之为疾病本质的概括。

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显现出来的症状表现,都是疾病反应在外部的情况。

因此,想要对患者进行高效的护理工作,需要利用四诊法收集患者的症状表现,再结合中医的辩证方法,对二者展开综合性分析最终探索出疾病的本质,根据患者疾病的本质对其进行针对性护理。

疾病体现在人体外部的表现与疾病本质之间存着一定的联系,但是有的患者本质比较明显,部分患者则很难发现甚至被一些假象所迷惑,所以能够探索出疾病真正的本质就显得尤为重要。

而护病求本中医护理原则的核心就是,人们能够透过复杂的病情变化抓住疾病的本质针对疾病的矛盾进行有效的护理工作。

当疾病的主要矛盾被解决时,其他表现出来的症状等也会逐渐消失。

二、扶正祛邪疾病其实就是正气和邪气展开斗争的一个过程,而疾病的发生发展等均受到正邪气的变化所决定。

因此,扶正祛邪的中医护理原则,主要是对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正气以及邪气双方作用而设定的,其目的就在于壮大人体的正气,削弱邪气使其逐渐消失,从而帮助患者身体逐渐康复。

中医护理学知识要点

中医护理学知识要点

中医护理学知识要点1.中医护理学的基本理论:中医护理学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阴阳”、“五行”、“气血”、“经络”等概念。

阴阳是中医学的基本理论之一,它代表了事物的两个对立面,如阴阳平衡,人体才能保持健康。

五行理论指物质和现象之间的相互关系。

气血是人体的基本物质组成,通过经络运行于全身。

经络是人体内部的通道,通过它可以调节和平衡人体的气血运行。

2.中医护理的原则:中医护理的核心原则是“扶正祛邪”,即通过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促进体内的气血畅通,增强人体自身的抵抗力和免疫力。

此外,中医护理还重视“因人而异”,即根据每个人的具体病情和体质特点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方案。

3.中医护理的方法:中医护理的方法包括中药疗法、针灸疗法、按摩疗法、饮食疗法等。

其中,中药疗法是最常用的中医护理方法之一,通过中药的服用、外敷或泡浴等方式,调节人体的阴阳平衡,达到治疗疾病和保健的效果。

针灸疗法是通过在特定的穴位上刺激针灸针,调节气血运行,以及刺激人体的自愈能力。

按摩疗法主要通过按摩和推拿的方式,调节气血运行,促进身体的康复。

饮食疗法是通过合理搭配食物,调节人体的阴阳平衡,达到治疗疾病和保健的效果。

4.中医护理的应用领域:中医护理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可以用于各种疾病的治疗和康复,如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心脑血管疾病、肌肉骨骼疾病等。

此外,中医护理还可以用于健康促进和疾病预防,通过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增强人体的抵抗力和免疫力,预防疾病的发生。

5.中医护理与西医护理的区别:中医护理与西医护理在理论和方法上存在一定的区别。

中医护理以中医理论和中医方法为基础,注重整体观念和个体化护理,强调平衡和协调。

西医护理以西医理论和方法为基础,注重实证和科学性,强调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不同的护理方法在不同的病情和患者需求下有不同的应用价值。

总的来说,中医护理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以中医理论和中医经验为基础,通过中医方法进行护理,旨在调节人体的阴阳平衡,促进气血畅通,增强人体的自身抵抗力和免疫力。

中医护理学笔记总结

中医护理学笔记总结

中医护理学笔记总结—、中医护理的基本原则1.扶正祛邪:即扶助正气,祛除邪气。

这是中医护理疾病的基本原则之一,通过增强机体抵抗力,消除致病因素,促进康复。

⒉.标本缓急:即根据疾病的本质和现象,按其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分别对待。

对于急性发作的疾病,应先治标后治本;对于慢性疾病,则应标本兼治。

3.扶正祛邪:即根据患者体质和病情,采用扶正祛邪的护理原则。

对于虚证患者,应注重补益正气;对于实证患者,应适当运用攻下、清热等祛邪方法。

4.调整阴阳:即根据阴阳五行学说,调整机体阴阳的平衡。

对于阳虚患者,应温阳散寒;对于阴虚患者,应养阴清热。

5.脏腑调理:即根据脏腑生理功能和病理特点,调理脏腑气血阴阳。

如脾胃为后天之本,肝主疏泄、肾主骨生髓等。

6.预防为主:即根据“治未病”的思想,注重预防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通过调理饮食、锻炼身体等措施,提高机体抵抗力,预防疾病的发生。

二、中医护理的基本技能1.针灸疗法:根据病症选择合适的穴位进行针灸治疗,可以缓解疼痛、调整气血等。

⒉推拿按摩:通过推拿按摩的方法,可以舒筋活络、放松肌肉、缓解疼痛等。

3.拔罐疗法:通过拔罐的方法,可以祛除体内湿气、缓解疼痛等。

4.艾灸疗法:通过艾灸的方法,可以温经散寒、扶阳固脱等。

5.中药护理:根据病症选择合适的中药进行调理,可以补益气血、调整阴阳等。

三、中医护理的基本知识1.中医基础理论:包括阴阳五行学说、脏腑经络学说、病因病机、诊法与辨证等内容。

⒉中医护理技术:包括针灸疗法、推拿按摩、拔罐疗法、艾灸疗法、中药护理等内容。

3.中医养生保健知识:包括饮食调理、作息调整、情志调节、运动锻炼等内容。

4.中医常见病症护理:包括感冒、咳嗽、哮喘、腹泻、便秘、失眠等常见病症的护理方法。

5.中医药学基本知识:包括中药的性味归经、功效主治、用法用量等内容。

总之,中医护理学是一门以中医理论为指导,运用中医护理技能进行临床护理的学科。

它涉及到中医基础理论、中医护理技术、中药学基本知识等多个方面。

中医护理原则和方法

中医护理原则和方法
• 回阳救阴:亡阳和亡阴者,皆存在气脱病机,要以峻剂补气 固脱。独参汤。
共一百二十二页
五、病护异同(yìtóng)
(一)同病异护:同一种疾病,因时、因地、因人不同,可表现不 同的证候,护理时采用不一样的措施。 (二)异病同护:不同的疾病在发生、发展过程中出现(chūxiàn)同 一种证候,可采取相同的护理措施。
• 发汗、攻下、清热、祛寒、利水、化瘀、消导等
共一百二十二页
三、扶正祛邪(fú zhèng qū xié)
运用原则: 1、攻补应用合理,即虚证宜扶正,实证宜祛邪; 2、掌握虚实的主次关系,决定攻、补的先后与轻重缓急; 3、扶正不留邪,祛邪不伤正。 扶正与祛邪的 关系:
扶正是为了祛邪,使疾病早日(zǎorì)痊愈,祛邪是为了扶正,消除致病 因素对机体正气的损伤,因此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 巳时(脾经,9-11AM):脾主思虑,工作学习的黄金时间;
• 午时(心经,12AM-1PM):阴阳交接,极不平衡,需静卧养心; • 未时(小肠经,1-3PM):饮食物进一步吸收,泌别清浊; • 申时(膀胱经,3-5PM):膀胱排尿,应多喝水吃水果,保持水液平衡;
• 酉时(肾经,5-7PM):肾藏精,此时应养精蓄锐,不做剧烈劳动;
兴居有至和之常制”
共一百二十二页
1、养生以增强(zēngqiáng)正气
(2)调摄情志
《素问》:“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情志变化,是人体对自然界的客观反映,与人体的生理病理有
密切的关系。突然(tūrán)、强烈或持久的精神刺激,可伤及脏腑 ,引起气机紊乱,气血阴阳失调而发病,也可损伤正气,使人 体的自我调节能力减退。
共一百二十二页
1、养生以增强(zēngqiáng)正气

《中医护理学》(第十章-中医护理原则与一般护理)

《中医护理学》(第十章-中医护理原则与一般护理)
标本是相对的,在一定条件下可 相互转换。
(一) 标本缓急
本——正气、病机、缓证、先病、原发病等; 标——邪气、症状、急证、后病、继发病等。 标本缓急的原则: 急则治标,缓则治本,标本兼治。
(一) 标本缓急
1、急则(护)治其标
指在标证甚急,可能危及生命时,护理人员应先紧急配合 抢救,迅速采取措施以解除危急症状(标),待病情稳定后 再处理本证的原则。
二、规律生活起居
(一)顺应四时阴阳 1、顺应四时 依气候变化护理 依季节变化护理 2、调适昼夜
二、规律生活起居
(二)保持良好的康复环境 1、病室应安静 2、病室应通风整洁 3、病室温、湿度应适宜 4、病室应保持适度的光线
二、规律生活起居
(三)生活起居规律 1、合理的作息时间 2、充足的休息睡眠 3、适当的活动锻炼
四、 因时、因地、因人施护
(一)因时制宜
根据不同季节的气候特点,来制定适宜的护理方法。 如:感冒——夏季炎热,腠理疏松开泄,易于出汗,受 风寒而致病,辛温发散药不宜过用,护理上注意固护津 液。而冬天腠理致密,则用辛温发散重剂,护理上可饮 食热粥以助汗,使寒从汗解。
四、 因时、因地、因人施护
(二)因地制宜
(二)正治(护)反治(护)
1、正治(正护)法
是采用与病变本质相反的药物或措施来治疗和护理疾病的 方法。适用于疾病的本质和现象一致的病症。
(1)寒者热之:
寒邪致病出现寒象,用温热药治疗或 取温热护理法的治护方法 如:风寒感冒用辛温解表的姜汤治疗。
(二)正治(护)反治(护)
(2)热者寒之:
热邪所致热象,用寒凉药治疗或取 寒凉护理法的治护方法。 如:胃热口臭可用寒凉的连翘、 菊花等治疗。
用于正虚邪实为主要矛盾的病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护理学基础:中医护理原则——扶正祛
邪的护理原则
护理原则是依据治则制定的,用以指导辨证施护,制定出具体的护理措施。

治则是治疗疾病的法则,是用以指导治疗方法的原则。

所以护理要符合治则的要求,根据治则常用的护理原则包括:
扶正祛邪的护理原则
疾病发生发展的全过程,从邪正关系来说,是正气与邪气矛盾双方互相斗争的过程。

邪正斗争的胜负决定着疾病的进退,邪胜于正则病进,正胜于邪则病退。

那么什么是正气?什么是邪气?
正气
邪气
所以,护理的根本目的,就是要扶助正气,祛除邪气,改变邪正双方的力量对比,使其向有利于疾病好转的方向的转化。

扶正:即是扶助正气,增强体质,提高机体抗邪能力。

所采取的护理措施有:饮食营养的补充、精神的调摄、适当的休息、体育锻炼以及药物预防、药膳、气功、养生法
等以增强机体的抗病邪能力。

多用补虚法以扶正,护理法则:“虚则补之”
祛邪:是祛除病邪,使邪去正安。

适用于以邪盛为主要矛盾的病证,多采用“实则泻之”的方法。

不同的邪气、不同的部位,其治疗护理方法亦不相同。

如病在上者,采用催吐法及护理;病在下者,采用攻下法及护理;病在表者,采用发汗法及护理等。

扶正祛邪的运用原则
扶正法
适用于单纯正气虚而无外邪者,或邪气不盛的虚证。

扶正可使正气加强,有助于机体抗御和祛除病邪。

如:气虚、阳虚病人,应采取补气、补阳的方法进行治疗和护理。

阳虚病人多怕冷,护理时应加衣、避风寒,尽量安排在阳面病房等。

祛邪法
适用于以邪实为主,而正气未衰的实性病证。

邪去则正安。

如:表邪盛者,宜发汗解表。

风寒感冒者,宜辛温解表,葱豉汤加减,饮食、药物宜温热服;风热感冒者,宜辛凉解表,银翘散加减,饮食、药物可凉服。

实热实火,宜用清热泻火;如实证便秘可用承气类。

寒证病人宜用温中祛寒,护理可增加衣物、调节室温、热水袋,饮食、汤
药宜温热服。

扶正与祛邪法兼用
是既扶正又祛邪,根据病人的病情确定扶正与祛邪的比重。

适用于正虚邪实的病证。

两者同时兼用则扶正不留邪,祛邪又不会伤正。

但要分清病情是以正虚为主,还是以邪实为主,在以正虚较急重时,应以扶正为主兼顾祛邪,在以邪实为主时,要以祛邪为主,兼顾扶正。

如肿瘤病人,早期邪气重正气未虚,以祛邪为主;后期正气虚时,则以扶正为主。

先扶正后祛邪
适用于正虚邪实,以正虚为主的病证。

因正气过于虚弱,若兼以攻邪,则反而更伤正气,故应先扶正而后祛邪。

如某些肿瘤病人后期,体质虚弱,应先扶正补虚,再祛邪攻克毒瘤。

先祛邪后扶正
适用于虽然邪盛正虚,但正气尚能耐攻,或同时兼顾扶正反会助邪的病证,应先祛邪后扶正。

如瘀血所致的崩漏证,瘀血不去则崩漏难止,故应先用活血祛瘀法以祛邪,后以补血法以扶正。

总之,扶正祛邪的护理原则就是在掌握以上五种方法后,决定采取相应护理原则和措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