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原理期末重点叶朗版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学原理期末重点叶朗版本

简答题:

1、试对美感的特征作出综合描述。“无功利性”

“无功利性”的根源来自审美意象的“超越性”。审美主体在审美活动中,不再是单个的“自我”,而是超越了主客二分的“真我”,审美对象也不再是物理的、逻辑的外物,而是超越了实体化的外在于人的本然之物,在这种物我两忘,浑然一体的意象世界中,不会产生直接的实用功利,但是却可以使主体获得精神上的自由和解放。

“直觉性”

即审美直觉。直觉存在于瞬间感兴之间,不假思索,不掺杂推敲考量,是超逻辑、超理性的“现成”。审美直觉是“一触即觉”,超越了知识伦理,是一种审美的体验。虽然“直觉性”必须在超理性的感悟下勃发,却离不开审美主体心中久已积淀下的对历史人文,宇宙人生的感悟和意会。所以审美直觉中含有理性的成分,美感中也渗透着“思”。

“创造性”

来源于美感产生于审美活动之中。美和美感同一于审美活动,美感创造的世界就是意象的世界,就是充满意蕴,生机勃发的世界。这样的世界是审美主体的情感付之于物,情景交融,并发挥想象而孕育出的。被照亮的意象世界因审美主体的不同而具有唯一性和独创性。

“超越性”

是对个体有限生命的超越,是与一切外物相隔离的“自我”的超越,是对外在于人的实体化的超越,是对主客二分的超越,是对人生有限意义的超越。这种超越为审美主体带来了精神上的自由和解放。当美感的这种超越性将审美主体带入宇宙人生的妙悟之中,便具有了一种庄严肃穆,敬畏玄邈的神圣感。

“愉悦性”

同样根源于美感的"超越性”。美感所带来的愉悦性是一种精神的享受。在审美活动中,由于超越了主客二分,超越了自我,审美主体不再受世俗的羁绊,从而将整个身心遨游于自然,感悟古淡幽溁的天人合一。在与宇宙的共鸣、妙合之中,审美主体于心灵之上产生了幸福感和满足感,这便是美感的愉悦性带给主体的“非常微妙的复合的情感体验”。

2、略述美的领域及其表现。

美依据存在领域来分类,可以分为社会美、自然美和艺术美。

自然美:自然美的本体是审美意象。

社会美:社会美是社会生活领域的意象世界,它也是在审美活动中生成的。

艺术美:艺术的本体是审美意象,即一个完整的、有意蕴的感性世界。

3、略述叶朗美学思想的主要内容。

人生的艺术化,就是追求审美的人生。审美的人生是诗意的人生、创造的人生、爱的人生。诗意的人生就是用审美心胸来照亮万物一体的生活世界,体验它的无限意味和情趣,享受“现在”。创造的人生,就是一个人的生命力和创造力的高度发挥,显得五彩缤纷,充满意义和价值。爱的人生是感恩的人生,有一种拥抱一切的胸怀和对每个人以至万事万物的爱。

4、艺术形态在不同时代经过哪些发展阶段。

艺术这个概念是历史的产物,在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含义。中国古代中的“艺”(“六艺”:礼、乐、书、数、射、御,实际上指的是“技艺”,是从实用角度讲的人们必须具备的一些生存技能。在西方,Arts最初也指技艺,如在古希腊时期的木匠、铁匠、外科手术等技艺,都是人生存的一些基本技能。

从中世纪到文艺复兴时期,产生了“自由的艺术”,即“自由的人的艺术”,是一个整合概念,也主要指的是技艺,包括低级的艺术如文法、修辞和逻辑,高级的艺术如算术、几何、

天文和音乐,实用的技艺与非实用的艺术尚未区分开来。

1746,法国美学家巴托第一次提出了“美的艺术”,包括绘画、音乐、诗歌、舞蹈、雕塑和建筑六种。之后,艺术逐渐摆脱实用的技艺层面,走向精神的审美的层面,且不断加深和扩大了其内涵与外延。现当代艺术概念、范畴的变迁仍在继续。

1、略述20世纪50年代中国美学界美学大讨论中的几派基本立场,并提出你的观点。

客观派:以蔡仪为代表;他主张美是客观的,

主观派:以高尔泰和吕荧为代表;他主张美是主观的,美在心不在物。

主客观统一派:以朱光潜为代表;他主张美是主客观的统一。

社会派:以李泽厚为代表。美是客观性与社会性的统一,。

我认为。。。。。。。

2、略述哲学家冯友兰关于“人生境界”四层次的思想。

冯友兰把人生境界分为四个品位: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具有不同境界的人,在宇宙间有不同的地位。冯友兰说的最高的人生境界即天地境界,是消解了“我”与“非我”的分别的境界,是“天人合一”、“万物一体”的境界,因而也就是超越“自我”的有限性的审美境界。这种境界,也就是孔子说的“吾与点也”的那种境界,郭象说的“玄同彼我”、“与物冥合”的境界,宋明理学家说的“浑然与万物同体”的境界。

3、按照各种划分依据,艺术的形态的分类都有哪些。复习老师在PPT

4、略述意境的性质及其构成特点。

所谓意境,是指通过形象化的意与境偕的艺术描写,把读者带入到某种想象的空间,从而把握住作品的审美特征,在思想上受到感染的一种艺术境界。

第一层是表现的是“境”,即象内之象。具体呈现为诗词作品中用语言描写出来的可见之象。像马致远《天净沙》中有十个物象组成的一幅荒凉寂寞的风景画。,这个风景画是具有鲜明的感官性、再现性和此岸性的。第二层表现的是境中之“意”,即诗人透过所写之境表达的艺术感受和情感情绪。有人把它称为诗的“内味”。第三层表现的是“味外之旨”。也有人称为“韵外之致”。这是诗的深层意蕴,诗的哲理结晶。

5、略述形式美的构成及其构成组合规律。

点、线、面、体(形、色彩、声音 PPT

论述题:

1、试以中国美学的意境理论、意象理论等评析唐元稹的诗《行宫》

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2、谈谈学习《美学》课程的感受和思考。

画家郑板桥曾这样描述自己的创作过程:“江馆清秋,晨起看竹,烟光日影露气,皆浮动于疏枝密叶之间。胸中勃勃,遂有画意。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因而磨墨展纸,落笔倏作变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题画》结合审美意象理论,谈谈你对郑板桥这段话的理解。

2、运用美学知识谈谈动画《梁祝》。A、综合艺术;B、涉及的审美范畴;C、中国人的审美观。

美的三个领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