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高考复习-高中地理思维导图超全汇总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复习思维导图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复习思维导图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复习思维导图
第一章 行星地球
专题一 专题二
专题一 光照图的判读技巧 在光照图或变形的光照图的判读中,常以“三条线”“三类点”为突
破口,快速、高效地解题。 (1)“三条线”——晨线、昏线和赤道。 ①晨(昏)线。 晨(昏)线是地球上太阳高度为0°的点的集合,在该线上可见日出
(日落)现象,除了春分、秋分日该线与经线重合外,其余各日与经线 斜交(北半球冬半年,晨线在地球上呈东北—西南向分布,昏线呈西 北—东南向分布;北半球夏半年相反),且离春、秋分日越远,夹角越 大。到冬至、夏至日时,该线与经线圈的夹角达最大值——23°26', 故该夹角的大小是判断季节和太阳直射点位置的重要依据。
专题
【例题】 图Ⅰ是“非洲马达加斯加岛示意图”,图Ⅱ是“海洋表层 海水温度与洋流关系示意图”,图中a、b、c为等温线,a>b>c,箭头表 示洋流流向。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图Ⅰ
图Ⅱ
专题
(1)图Ⅰ甲处的洋流与图Ⅱ中①②③④所示的洋流相符合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甲处洋流的影响是( ) A.加快途经海轮航速 B.形成著名的渔场 C.使沿岸大气增温增湿 D.缩小海洋污染范围 解析:甲处位于南半球中低纬度大洋西岸,洋流流向南方,性质为 暖流。所以海水等温线如④图所示。甲处洋流的性质为暖流,可使 沿岸大气增温增湿。 答案:(1)D (2)C
专题一 专题二
(1)遮阳板收起,室内正午太阳光照面积达一年最大值时( )
A.全球昼夜平分
B.北半球为夏季
C.太阳直射20°S
D.南极圈以南地区极昼
(2)济南某中学生借鉴这一设计,若两地窗户大小形状相同,则应
做的调整是( )
①安装高度不变,加长遮阳板 ②安装高度不变,缩短遮阳板

高中地理必修一思维导图

高中地理必修一思维导图

高中地理必修一思维导图概述- 地球与地球运动- 地球的内部结构- 地壳与板块构造- 地球的外部地貌与区域发展差异- 气候与水文地理- 人口与城市发展- 经济与地理正文1. 地球与地球运动- 地球的形状与大小- 地球的自转与公转- 季节变化的原因- 地球上的经纬度和时区划分2. 地球的内部结构- 地壳、地幔和地核的组成与特点- 地震与地球内部结构的关系- 构造运动与地震活动的关系3. 地壳与板块构造- 构造运动的类型与表现形式- 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内容- 板块边界的分类与特点4. 地球的外部地貌与区域发展差异- 地貌的分类与特征- 内力与外力对地貌的影响- 地貌与区域差异的关系5. 气候与水文地理- 气候要素与气候区划- 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水文地理的基本概念与特点6. 人口与城市发展- 人口与人口密度的意义- 人口变化的原因与趋势- 城市化与城市规模的关系- 城市与乡村发展的比较7. 经济与地理- 地理环境对经济活动的影响- 经济活动的类型与区域分布- 地理资源的开发利用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结论高中地理必修一主要涉及了地球与地球运动、地球的内部结构、地壳与板块构造、地球的外部地貌与区域发展差异、气候与水文地理、人口与城市发展以及经济与地理等内容。

通过学习这门课程,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地球的运动特征、地貌的形成与演变、气候与水文地理的关系、人口与城市发展的趋势以及地理环境对经济活动的影响。

这些知识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和适应我们所处的地球环境。

(完整版)高中地理必修一全册思维导图

(完整版)高中地理必修一全册思维导图

必修一全册思维导图
第一章行星地球天体
相互吸引
相瓦绕转
结构特征—


普通性宇宙中的地球
运动特征迪球在宇宙中的位鹫
—>[特殊性
生命存在条件
太阳辐射影响 -------------- ---------- -外部圈层_ 丸阳地球2一~1圏层结构
L _
太阳活动1
诂丫动
—内部圏层
方向
地理意义卜一
背地表水平运」
跡物体的解
赤道平面
遠度—
地理意义
黄道平面
黄赤交角
太阳直射点的冋归运动
昼夜长短的变化
四香与五带
]正午木阳髙度的变优
第二章地球的大气
WMMW 卜十帝飆MW

「・
1
SB阪询
第三章地球上的水
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
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水循环
生物循环生产功徽地理要素间进行着糊JB与議量的交怏
地理要素问相互作用产生新功链
跑挥姿素的变化会梓—发而动全身”自然地理坏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

干货丨高中地理必修一思维导图,附重要知识点详细梳理!

干货丨高中地理必修一思维导图,附重要知识点详细梳理!

干货丨高中地理必修一思维导图,附重要知识点详细梳理!第一章《行星地球》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三章《地球上的水》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知识梳理(一)地球的自转1.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1)昼夜更替。

(2)产生时差,经度不同,地方时不同,时间上东早西晚。

(3)水平运动物体在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赤道不偏转。

2.判断晨昏线的三大技法(1)利用自转方向判断:顺自转方向将要进入白天的为晨线,将要进入黑夜的为昏线。

(2)利用地方时判断:赤道上地方时为6时的点所在为晨线,为18时的点所在为昏线。

(3)利用昼夜半球位置判断:昼半球西侧为晨线,东侧为昏线;夜半球则相反。

(二)地球的公转1.地球公转的基本特征(1)方向: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从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

(2)速度:近日点(1月初)附近公转速度快,远日点(7月初)附近公转速度慢。

2.正午太阳高度(1)判断正午太阳高度的两大技巧:①“来增去减”:太阳直射点向某地所在方向移来,则正午太阳高度增大,移去则减小。

②“远小近大”:距离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纬线越远,正午太阳高度越小,反之越大。

(2)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正午太阳高度=90°-两点纬度差。

其中,当所求地点与太阳直射点在同一半球时,该纬度差即为所求点与直射点纬度差的绝对值;不在同一半球时,该纬度差为二者纬度数之和。

3.日出、日落方位的判定(1)当太阳直射赤道时(春分日、秋分日),南、北极点除外,全球各地正东日出、正西日落。

(2)当太阳直射北半球时,除极昼、极夜地区外,全球各地东北日出、西北日落;且太阳直射纬度越高,太阳升落的方位越偏北。

(3)南半球刚刚结束极夜的地点,其日出、日落方位均为正北;北半球刚刚结束极夜的地点,其日出、日落方位均为正南。

4.昼夜长短(1)季节变化规律图示(以北半球为例):(2)纬度分布规律:太阳直射点所在半球昼长夜短,且纬度越高,昼越长;另一半球相反。

高中地理必修1~3知识点+思维导图汇总,高分必备

高中地理必修1~3知识点+思维导图汇总,高分必备

为帮助大家寒假在家高效复习,特整理了高中地理最全思维导图,希望大家收藏或下载文件方便及时查看。

文章版面限制只显示部分内容领取完整领取完整必修一知识点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1. 天体是宇宙间物质存在的形式,如恒星、行星、卫星、星云、流星、彗星。

2. 天体系统:天体之间相互吸引和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3. 天体系统的层次由大到小是:2. 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⑴提供光热资源;⑵维持地表温度,是促进地球上水、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⑶煤、石油等矿物燃料是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固定以后积累下来的太阳能;⑷日常生活和生产的太阳灶、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电站的主要能量必修二知识点1、影响人口增长的主要因素:生产力水平、医疗卫生条件和教育程度影响到人口的死亡率和出生率,进而影响到人口的增长模式。

此外,政策、社会福利、自然灾害等也会影响到人口的增长。

2、人口增长模式(人口再生产模式):①原始型:高高低(极少数原始落后地区)。

②传统型:高低高(水平较低的发展中国家)。

③现代型:三低(发达国家或发达地区)。

3、世界人口增长:非洲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欧洲最低;亚洲净增人口数量最多。

4、人口问题:①人口增长过快:人口压力大——控制人口(中国实行计划生育)。

②人口增长过慢:人口老龄化——鼓励生育、接受移民(中国靠发展生产力)。

二、人口迁移1、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经济(落后地区向发达地区)、政治(政治迫害、战争、国家有组织的人口迁移)、社会文化(宗教迫害、民族歧视)、生态环境、其他因素(家庭和婚姻、投亲靠友、逃避歧视)。

2、人口迁移的意义(效应)(1)利:①加强民族团结,促进民族融合。

②加强文化交流。

③减轻迁出地的人口压力。

④为迁入地提供廉价劳动力。

(2)弊:①造成迁出地人才外流。

②给迁入地的环境增加了压力,社会管理增加了难度。

必修三思维导图市众多城市较少三、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以长江中下游平原为例1、开发早期——水土条件限制区域农业发展。

高中地理思维导图汇总(必修1、必修2、必修3)

高中地理思维导图汇总(必修1、必修2、必修3)
高中地理思维导图汇总(必修 1、必修 2、必修 3)
必修 1 部分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第二章 大 气
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
第四章 地表形态塑造
第五章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必修 2 部分
第六章 人口的变化
第七章 城市与城市化
第八章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第九章 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第十章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
第十一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必修 3 部分
第一章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第二章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区域经济发展
第五章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章节思维导图大全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章节思维导图大全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章节思维
导图大全
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一章思维导图
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一章《人口》介绍了人口的概念和人口问题的重要性。

解释了人口数量、人口质量、人口分布和人口结构等概念。

探讨了人口分布的影响因素,如自然环境、经济条件和社会因素。

介绍了我国的人口分布格局和人口密度。

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二章思维导图
在这一章中,教科书介绍了人口的概念和人口问题的重要性。

解释了人口数量、人口质量、人口分布和人口结构的概念。

讨论了自然环境、经济条件和社会因素等人口分布的影响因素。

本文介绍了中国的人口分布格局和人口密度。

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三章思维导图
第三章《产业区位因素》讲述了产业区位的概念和意义,解释了产业在地理空间上的布局和选择的原因。

探讨了影响产业区位选择的因素,包括自然条件、人文条件和经济条件。

具体包括地理位置、交通条件、资源分布、市场需求、劳动力和政策支持等。

高中地理必修二第四章思维导图
在高中地理必修二第四章《交通运输布局和区域发展》中,重点介绍了交通运输对于经济发展和社会交流的重要作用,包括促进资源流动、扩大市场、加速社会发展和提升生活质量等方面。

介绍了当代交通运输面临的问题,同时,探讨了交通运输的发展趋势。

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五章思维导图
第五章《环境与发展》,介绍了环境与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强调了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探讨了环境对发展的制约和发展对环境的影响。

讲述了环境问题的主要特点,包括全球性、综合性、长期性、不可逆性和不均衡性等。

强调了环境问题对人类社会和生态系统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