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七单元 工业革命和工人运动的兴起 第20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优课教案_15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历史第20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历史第20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https://img.taocdn.com/s3/m/9139b65e0975f46526d3e15a.png)
自我研学
知识点一 纺织技术的革新 1.17世纪末,英国君主立宪制建立以后,政局稳定, 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随着国内外市场的不断扩大, 于是工__业__革__命__兴起。 2.1733年,凯伊发明了飞梭,提高了织布速度。1765 年,哈__格__里__夫__斯__发明了纺纱机,将它命名为“珍__妮__机__”。
交通的极其便利,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 进文明中来了。它的商品的低廉价格,是它用来摧毁 一切万里长城、征服野蛮人最顽强抵抗的仇外心理的 重炮。它迫使一切民族——如果他们不想灭亡的话— —采用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它按照自己的面貌为 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①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②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最终战胜封建主义,率先完 成工业革命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逐步确立起对世界的 统治。 ③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世界局面形成。1840年,英 国侵略者向古老封建的中国发动了鸦片战争。鸦片战 争以后,中国开始由独立的封建国家逐步变成半殖民 地半封建的国家,中华民族开始了一百多年屈辱、苦 难、探索、斗争的历程。
知识点二 蒸汽机和工厂制度的确立 3.1785年,瓦__特__改进的蒸汽机投入使用,提供了更加 便利的动力。 4._蒸__汽__机_的广泛应用是生产领域的一次意义重大的飞 跃,它极大地提高了生__产__力__,使工业革命得以更快地 向纵深发展。 5.到19世纪30年代,_蒸__汽__机__成为主要的动力来源。 传统的手工工场逐渐被_大__工__厂_替代,_现__代__工__厂__制__度_最 终确立。
欧洲的旧式纺车
欧洲的旧式织布机
飞梭(1733年)
发明者: 约翰凯伊(机械师)
“飞梭”的发明使英国出现了“棉纱荒”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7单元《工业革命和工人运动的兴起》第20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共34张PPT)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7单元《工业革命和工人运动的兴起》第20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共34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05cd53ce5ef7ba0d4a733b7a.png)
合作探究 探究七 中国错过工业革命的原因 中国处于封建专制时代,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合作探究 探究八 工业革命的启示
1,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要使国家繁荣富强,我们必 须大力发展科技,我们要坚持“科技兴国”战略。
(2)火车
极大地便利了物质和人员的流动,改变 着人们的生产 生活方式,宣告了“铁 路时代”的来临。
合作探究
铁路时代的到来
到1851年时,英国建成 了总长约1万千米的铁路网。 铁路时代的到来为社会提供 了更为快捷、廉价、便利的 交通,使生产和市场之间的 联系变得更加密切。
合作探究 探究四 工业革命的影响
合作探究
恩格斯说:“当革命风暴横扫法国时,英 国正在进行一场比较平静的但是威力并不因此 减弱的变革。”
这场“变革”指的是什么? 工业革命
合作探究
探究一、工业革命的原因
1.政治前提: 2.直接原因:
英国比较早地完成了资产阶级革命,资产 阶级统治在英国的确立。 工场手工业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
探究二、工业革命的条件:
第20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自主学习
1.17世纪末,英国 君主立宪制 建立后,政局稳定,资 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随着国内外市场的不断扩大, 对 棉纺织品 的需 求迅速增长,刺激了 棉纺织 生产方 式的改进和新技术的发明。 珍妮机 2.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纺纱机,将它命名为 。 3.人们把生产领域的这种革命性变化称为 工业革命 。 4.1785, 瓦特 改进的 蒸汽机 首先在纺织部门投入使用。 蒸汽机 的广泛应用是生产领域的一次意义重大飞跃。 5. 6.进入19世纪,传统的手工工场逐渐被大工厂替代, 现代 工厂制度 最终确立。 蒸汽机车 7.1825年,由斯蒂芬森 设计的 拖着车厢载着450 名乘客正式试车,标志着 铁路时代 的开始。 8.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水平,人类进 入 蒸汽时代 。19世纪中期, 英国 已成为世界上第一个 工业国家。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七单元 工业革命和工人运动的兴起 第20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研讨课教案_15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七单元 工业革命和工人运动的兴起 第20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研讨课教案_15](https://img.taocdn.com/s3/m/2b737e0fdd36a32d737581fe.png)
第20课第一次工业革命【教材分析】工业革命是各国资产阶级为了巩固政权,大力发展经济而必然产生的一种社会变革。
表现出来就是各个部门、行业的新发明、新创造,实现了由工场手工业到机器大生产的一次飞跃,它是生产领域的一场变革,又是社会关系方面的一次革命,是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工业革命的出现使资本主义制度最终在欧洲确立下来,对世界也产生了重大影响。
因此这一课是承上启下的一课,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学情分析】本课的教学对象是九年级学生,他们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基础,有了基本的分析和理解能力,但有些抽象的问题还不能分析,需要结合他们自身的特点,运用生活里的内容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设计思想】本节课采用讨论、讲述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运用多媒体教学,增加直观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重点讲述瓦特改进的蒸汽机及工业革命的影响,要让学生理解恩格斯所说的“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时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涵义。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工业革命发生的背景,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 瓦特与蒸汽机,蒸汽机发明的作用,交通技术的革新:火车的发明过程与方法正确理解工业革命过程中各个环节相互促进的连带关系和工业革命的影响。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说出工业革命在英国发生的前提条件,能用语言准确表达工业革命对我们的启示,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引领社会发展的第一动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珍妮机,瓦特改良蒸汽机,火车的发明难点:工业革命的背景及其影响【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让学生进入到本课的学习情境中,以便更好地理解当时发生的历史事件。
2、史料教学法:通过出示史料,锻炼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能力。
3、问题教学法:通过提出问题,让学生去分析和思考,从而锻炼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恩格斯说:“当革命风暴横扫整个法国的时候,英国正在进行一场比较平静的但威力并不因此减弱的变革。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7单元工业革命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第20课第一次工业革命课件新人教版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7单元工业革命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第20课第一次工业革命课件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a241e20e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eb.png)
【点拨】据“英国棉纱价格图”分析可得出,蒸汽机在 棉纺织业的应用,提高了棉纱的生产效率,所以棉纱价 格下降。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瓦特完成了对蒸汽机的改进, 改良蒸汽机的普遍应用彻底改变了人类生产和生活的面 貌,开创了一个崭新的时代——蒸汽时代。故选D。 【答案】D
7. 【2020•河北唐山丰南区期中】据统计,到19世纪20 年代,在两台蒸汽织机旁工作的一个男孩所织的布 匹比一个熟练的手工织工多15倍。这一数据直接说 明( ) A. 传统手工行业日益消亡 B. 机器效率高于手工生产 C. 机器生产完全取代了手工劳动 D. 工业革命加剧贫富分化
2. 【2020•河北唐山遵化期中】这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 的故事:据说发明者“一脚踏出的灵感”才导致这 样的手摇纺纱机诞生,并且取名“珍妮机”。这位 发明者是( C ) A. 亚里士多德 B. 牛顿 C. 哈格里夫斯 D. 瓦特
3. 【2020•河北唐山滦州期中】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从棉 纺织业开始,主要原因是( ) A. 市场扩大,对棉纺织品需求增大 B. 该行业采用雇佣方式经营 C. 劳动力资源充足 D. 珍妮机的发明
第七单元 工业革命和国际共产 主义运动的兴起
第20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提示:点击 进入习题
知识点过关
知识点1
知识点2
知识点3
1D 2C 3A 4B 5D
6D 7B 8D 9D 10 B
答案呈现
11 C 12 A 13 D 14 C 15 B
16 见习题
答案呈现
知识点1 纺织技术的革新 1. 前提:17世纪末,英国君主立宪制建立后,__资__本__主__义__
A. 新航路的开辟 B. 英国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 C. 英国进行了工业革命 D. 英国积极参与早期殖民掠夺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七单元 工业革命和工人运动的兴起 第20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研讨课课件_17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七单元 工业革命和工人运动的兴起 第20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研讨课课件_17](https://img.taocdn.com/s3/m/65c18ff6ad51f01dc281f1d2.png)
恤
先进制度一定会战胜落后的制度
你认为英国取胜的关键是什么?你得到什么 启示?
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上半期 一场革命 两个阶级 一个时代 两个行业 一种动力 两种交通 一种制度 两个世界
第一次工业革命;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 蒸汽时代;棉纺织业、交通运输业 蒸汽机;火车、轮船; 工厂制度;西方先进(资本主义/工业化)、东方 落后(封建主义/农业化)
第20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蒸汽时代”
1、通过师生串联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思维导图理解工业 革命爆发的必要性;通过对比掌握工业革命的实质 (难点);结合课本理清逻辑顺序,掌握工业革命历 程和主要人物及代表成就;进行史料分析理解工业革 命影响(重点); 2、树立历史逻辑思维;图片分析能力;概括总结能力 3、以史论今,体会科技与生产力、社会变革的关系, 尊重历史发展规律,学习发明家细心、创新精神
水力 水力 水力
粗而结实 细而结实 效率提高40倍
水——蒸汽——动力 阅读课本P95思考瓦特
煤炭
改良蒸汽机的意义?
1、蒸汽机成为主要的动力来源,人类进
入“蒸汽时代”. 2、 打破地域限制 3、确立现代工厂制度
厂:大机器 生产
1、阅读课本P95相关史事,思考工厂制度的特 点? 2、阅读材料研读:思考工厂环境和工人地位?
一、英国工业革命开始的标 志:
珍妮机——纺纱机器 1765年(18世纪60年代), 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
棉纺织业完成了机器生产取代手工生产
时间 (18世纪) 1765年
1769年
1779年
1785年
发明 珍妮纺纱机 水力纺纱机
骡机 水力织布机
工业革命最早发
生行业:
棉纺织业
新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七单元 工业革命和工人运动的兴起 第20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公开课课件_13
![新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七单元 工业革命和工人运动的兴起 第20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公开课课件_13](https://img.taocdn.com/s3/m/ae679ed10242a8956bece476.png)
1.工业革命首先在哪个国家发生 A.德国 B.法国 C.美国 D.英国
D
2.在英国工业革命中,机器的发明和使
用最早产生于 A.毛纺织业
B.棉纺织业 B
C.冶金业
D.机器制造业
3. “蒸汽时代”到来的标志
A.珍妮机的发明 B.蒸汽机的发明
C.火车机车的发明
D.瓦特改进的蒸汽机发明 D
4.《世界经济霸权1500~1990》一书中记
王建:第一次工业革命破坏了自 然环境,应予否定
洪红:第一次工业革命改变了生 产方式,也造成了环境污染,应该 客观看待。
• 洪红 • 张丽只看到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优点,
王建只看到缺点,二人看待历史事 件的角度都过于片面。 • 而洪红做到一分为二,全面客观, 史论结合的评价历史事件,既看到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优点也看到缺点。 • 所以洪红对
1840年,英国向中国发动鸦片战争,签订 《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 建的国家。
工业革命带给我们怎样的发展启示?
1.科技是第一生产 力,我们应坚持科 教兴国战略
2.科技是一柄双刃 剑,我们应坚持以 人为本,坚持可持 续发展战略
国家 英国 时间 18世纪中期——19世纪中期
棉纺 凯伊发明飞梭 成就 织业 开始: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
标志性成就:瓦特改进蒸汽机 制度:建立现代工厂制度 交通斯:蒂芬森发明蒸汽机车,铁路时代
影响 极大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进入蒸汽时代
对中 鸦片战争,签订《南京条约》
启示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是一柄双刃剑
以下是三人对“第一次工业革命” 的评价。请写出评价正确的同学姓 名,并说明理由。
张丽:第一次工业革命极大提高 了社会生产力水平,应全面肯定
新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七单元 工业革命和工人运动的兴起 第20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公开课课件_10
![新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七单元 工业革命和工人运动的兴起 第20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公开课课件_10](https://img.taocdn.com/s3/m/b2c016c1856a561253d36f15.png)
观察下面工业革命时三种机器图片
图一
图二
图三
(1)图一是什么机器?说说它对工业革命的影响。
(2)图二的发明者是谁?说说它在工业革命中的作用。
(3)图二机器与图三机器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
世博会的举行,集中反映了某一时期
工业化成就,世界上首先举办世博会的
时间和国家应该是
A.16世纪 意大利
二、工业革命的影响: 创造了 巨大生产力;资本主义最终战胜了 封建主义 ;世 界形成了西方 先进、 东方 落后的局面;人类进入_蒸___汽__
时代。
恩格斯说:“当革命风暴横扫整个法国的时
候,英国正在进行着一场比较平静的但是
威力并不因此减弱的变革。”这里的变革
指的是
A.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B. 英国工业革命 C. 英国的殖民扩张
主要成果
完成标志
18世纪60年代 英国
棉纺织业
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
瓦特改良蒸汽机 斯蒂芬森发明火车 富尔顿发明汽船
大机器生产成为工业生 产的主要方式
美国
英国 法国
德意志
俄国
奥地利
日本
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英
3240万磅
25万磅
国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英
棉
国
花
生
加 工
铁
创造了巨大生产力 产
量
量
增 380万磅 长
增
1.7万磅
长
工业革命的过程
发明者 国别
时间
成果
哈格里夫斯 英国 18世纪60年代 发明珍妮机
瓦特
英国
1785年
改良蒸汽机
斯蒂芬森 英国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七单元第20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七单元第20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https://img.taocdn.com/s3/m/aec001ab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c639975.png)
材料二:工业革命期间,英国工业资本家大量增加并逐渐形成了工业资
产 人阶,级工业。②在无形英产成阶国级,了到也资1正产9式世阶形纪级成20。年和掌代无握,产生英阶产国级资已料有两的2大0资0对万产工立阶厂阶级工为级人了。和获运取输利工润,
无情地剥削无产阶级。
材料三:资产阶级,由于一切生产工具 的迅速改进,由于交通的极其便利,把 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进文明 中来了。……它迫使一切民族,采用资 产阶级的生产方式----他按照自己的面 貌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
1825年9月27日英国煤矿上的机
械师斯蒂芬森驾驶着拖有12节煤车、
20节车厢450名乘客的蒸汽机车通车
成功。
斯蒂芬森
标志着铁路时代的开始! (1781-1848)
美国
英国
德国
法国
俄国
中国
日本
19中期,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 19世纪六七十年代,法国、美国和德国也相继完成了工业革命。 中国在19世纪60年代开启了洋务运动,中国的“工业革命”同期 的日本,迅速实现了政治转型,成为亚洲强国。
时间(18世纪)
发明
动力来源
特点
1765年
珍妮纺纱机
人力
细而易断
1769年
水力纺纱机
水力
粗而结实
1779年
骡机
水力
细而结实
1785年
水力织布机
水力
效率提高40倍
思考:珍妮机有什么弊端? 使用人力,纱线细而易断 水力机器有什么共同弊端? 受季节、地域限制,工厂只能建在河边,而且
枯水期没办法工作。
有没有一种更强大、更持久,不受时间空间 限制的动力机器呢?
——《大国崛起》
17世纪中--19世纪中期英国农村人口 和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
2024年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历史第七单元第20课第一次工业革命
![2024年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历史第七单元第20课第一次工业革命](https://img.taocdn.com/s3/m/34607863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8c.png)
第七单元工业革命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第20课第一次工业革命基础主干落实一、工业革命的原因1.政治基础:17世纪末,英国君主立宪制建立后,政局稳定。
2.经济基础: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国内外市场不断扩大。
3.直接原因:对棉纺织品的需求迅速增长,刺激了棉纺织生产方式的改进和新技术的发明。
4.必要条件{雄厚的资本-殖民掠夺充足的劳动力-圈地运动丰富的原料-海外殖民掠夺广阔的市场-海外市场扩大二、工业革命的进程1.时间: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中后期。
2.开始标志: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纺纱机,将它命名为“珍妮机”,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3.动力来源:蒸汽机。
(1)应用:1785年,瓦特改进的蒸汽机投入使用,提供了更加便利的动力。
到19世纪30年代,蒸汽机成为主要的动力来源。
(2)意义:①蒸汽机的广泛应用是生产领域的一次意义重大的飞跃,它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使工业革命得以更快地向纵深发展。
②工厂制度的确立:瓦特蒸汽机提供了更有效便捷的动力,从此,工厂可以设在远离河流的地方,规模越来越大;进入19世纪,传统的手工工场逐渐被大工厂替代,现代工厂制度最终确立。
4.交通运输的革新——火车与铁路(1)开始:1825年,由斯蒂芬森设计的蒸汽机车拖着车厢载着450名乘客正式试车,标志着铁路时代的开始。
(2)发展:1830年以后,英国掀起投资建设铁路的狂潮,到1851年,英国建成了总长约1万千米的铁路网。
(3)意义:铁路时代的到来为社会提供了更为快捷、廉价、便利的交通,使生产和市场之间的联系变得更加密切。
5.意义:(1)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水平,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2)19世纪中期,英国已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
6.扩展:其他西方国家学习英国的先进技术和生产经验,法国、美国、德国等国先后进行工业革命。
重点任务驱动【史料实证——史料析原因】材料一“世界工厂”的转移时间18世纪60年代19世纪末工业革命第一次第二次世界工厂英国美国特点制造中心科技中心贸易中心制造中心科技中心(1)依据材料一,概括“世界工厂”国家的共同特点。
新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七单元 工业革命和工人运动的兴起 第20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优课教案_11
![新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七单元 工业革命和工人运动的兴起 第20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优课教案_11](https://img.taocdn.com/s3/m/7e28ffec76eeaeaad0f33011.png)
《第一次工业革命》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瓦特改进蒸汽机、火车与铁路时代的到来、现代工厂制度的诞生等基本史实,认识历史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阅读,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通过阅读历史材料,提取有效信息,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和概括的能力;观察图片,培养学生识图能力和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能力。
(3)感受技术革新在社会进步中所起的作用。
新的发明创造来源于解决生产生活中实际问题的需要,细心观察、勤于思考是发现并解决问题的基本素质。
【教学重点】工业革命中的重要发明,并分析其发明的重要历史意义。
【教学难点】分析并理解工业革命的背景、特点及影响。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历史第一手资料、教参【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讲述:同学们,我们上周刚学完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今天我们开学学习第七单元——工业革命和工人运动的兴起。
在讲新课之前,我们先来看一段恩格斯说的话:“当革命风暴横扫法国时,英国正在进行一场比较平静的但是威力并不因此减弱的变革。
”在我们的印象中,革命往往是刀光剑影、血雨腥风,比如英、法、美等国的资产阶级革命。
其实,暴力夺取政权只是革命的一种方式。
从本质上讲,能够推动生产力和社会发展的变化都是革命。
今天,我们就要学习一场另一种形式的革命——工业革命。
二、新课讲授(一)明确工业革命的含义:教师出示两组图片,由学生观察,教师引导,使学生明白什么是工业革命?工业革命也叫产业革命,是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中期由工场手工业向大机器生产的一次飞跃。
主要是以机器取代人力,它既是生产领域里的一场大变革,又是社会关系方面的一场革命,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
(二)同桌互助·资源共享1、教师过渡:通过预习大家都知道这场革命最先发生在英国。
接下来请同学们结合课前老师发下去的导学案(附后),阅读材料,分析工业革命为什么率先从英国开始?(3分钟学生阅读材料,思考讨论,教师在学生分析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并呈现)①政治前提: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的确立。
2024年秋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七单元工业革命和工人运动的兴起第20课第一次工业革命教案1新人教版
![2024年秋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七单元工业革命和工人运动的兴起第20课第一次工业革命教案1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a1aad488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d7.png)
5.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工业革命对人类历史发展的重要意义。
6.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了解工业革命的背景、主要发明与创造。
2. 使学生认识到工业革命对生产力、城市化、劳动者生活及环境的影响。
七、内容逻辑关系
① 工业革命的背景
- 重点知识点:英国农业革命、手工业生产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确立
- 关键词:农业革命、手工业、资本主义
- 重点句:英国农业革命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手工业生产的发展奠定了技术基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逐步确立为工业革命提供了经济条件。
②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主要发明与影响
③ 工业革命的历史意义
- 重点知识点:工业革命对英国及世界其他国家的影响,科技进步对历史进程的推动作用
- 关键词:英国、世界、科技进步、历史进程
- 重点句:工业革命不仅改变了英国的经济结构和社会面貌,也对全球范围内的经济、政治、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标志着人类社会进入了现代化时代。
板书设计:
```
一、工业革命的背景
- 通过拓展学习,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提高思维深度。
- 培养学生自我反思的习惯,促进自我成长和提升。
六、拓展与延伸
1. 拓展阅读材料
- 《工业革命的起源与发展》
- 《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工厂制度》
- 《工业革命对英国城市化的影响》
- 《第一次工业革命与环境保护》
- 《工业革命时期的科技发明家》
2. 课后自主学习和探究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 自主学习法:鼓励学生独立探索,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人教部编版(2018)历史九年级上册第七单元 工业革命和工人运动的兴起第20课第一次工业革命(46张PPT)
![人教部编版(2018)历史九年级上册第七单元 工业革命和工人运动的兴起第20课第一次工业革命(46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8eaf0e548e9951e79b8927fb.png)
一、工业革命的背景
君主立宪制 建立后,政局稳定 1、前提:_____________
2、资本:通过国内 圈地运动 及海外的 殖民扩张 、 贸易积累了大量资金 3、劳动力:圈地运动 使得大批失去土地的农民成为自 由劳动力 4、技术: 工场手工业 发展积累丰富的生产技术。 5、市场:英国 海外市场 已无法满足市场的需要 日益扩大,工场手工业
发达的手工工场积累丰富的生产技术。
材料
“市场总是在扩大,需 求总是在增加。工场手工 业再也不能满足这种需求 了。于是蒸汽和机器就引 起了工业中的革命。” 《共产党宣言》
英国有广大的海外殖民地,为英国提供了广大的 商品销售市场。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 下土!
咩!咩!
咩!
圈地运动提供了自由劳动力,扩大了国内市场
1851年5月1日,来自世界25个国 家的商界、政界代表人物汇集在它的 穹顶下,人们相聚目的是为了展示人 类进步和繁荣,那次盛会的准确名称 是:万国工业产品博览会。
第20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假设大家要办一个工厂,那么需要什么条件呢?
政 府 的 政 策
雄厚的资本
充足的劳动力
丰富的资源和原料
海外贸易的发展 和市场的扩大
1807年 “克莱蒙特”号蒸汽船
蒸汽轮船 蒸汽轮船横渡大西洋
1492年哥伦布的帆船代表人类首次 横渡大西洋用了2个月
1838年第一艘完全用蒸汽动力航行的汽 轮横渡大西洋用了18天
1825年,由斯蒂芬森设计的蒸汽机车拖着车厢载着乘 客正式试车,标志着铁路时代的开始。
旅 行 者 号 工 作 原
1825年9月27日,斯蒂芬森在英国试车 获得成功。“旅行者号”牵引着6节煤车, 20节挤满乘客的车厢,载重达90吨,时速约 24公里,由史蒂芬森亲自驾驶。随着一声鸣 叫,向全世界宣告了铁路时代的到来。
新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七单元 工业革命和工人运动的兴起 第20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优课教案_6
![新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七单元 工业革命和工人运动的兴起 第20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优课教案_6](https://img.taocdn.com/s3/m/40dda8f858f5f61fb7366673.png)
第七单元工业革命和工人运动的兴起第20课第一次工业革命◇教学目标◇【课程标准】通过珍妮机、蒸汽机、铁路和现代工厂制度等的出现,初步理解工业化时代来临的历史意义。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知道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概况及成就,掌握理解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历史背景及意义,分析“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自主阅读,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分析材料,提升自己的材料分析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引领社会发展的第一动力。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工业革命中的重要发明【教学难点】工业革命的背景及影响【教学方法】讲授法、小组合作探究、多媒体教学法◇教学过程◇一、学生齐读课文(让学生了解课文的内容)二、温固而知新:(通过PPT图片展示内容)三、新课导入(通过PPT展示内容)恩格斯说:“当革命的风暴横扫整个法国的时候,英国正在进行着一场较平静的但威力并不因此减弱的变革”。
材料中的变革是指什么?(学生回答)下面我们就来学习第20课《第一次工业革命》。
四、新课讲授(一)明确学习目标(通过PPT展示内容)1.了解工业革命发生的背景,准确说出工业革命中的发明创造(发明时间、发明者、作用)及出现的能源。
正确阐释工业革命过程中各个环节相互促进的连带关系和工业革命的影响。
2.通过小组讨论,在教师提示下,简单说出工业革命在英国发生的前提条件,能用语言准确表达工业革命对我们的启示,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引领社会发展的第一动力。
(二)工业革命的含义(通过播放视频和PPT展示相关的图片和内容)教师讲解:工业革命指资本主义时期从手工工场向以大机器生产为主体的工厂制的过渡。
(插入工业革命的短视频让学生进一步了工业革命的发生)第一篇章:需要是发明之母——珍妮机和蒸汽机(一)纺织技术的革新:(通过PPT展示内容)1.材料展示:当革命的风暴横扫整个法国的时候,英国正在进行一场比较平静但是并不因此就显得缺乏力量的变革。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七单元 工业革命和工人运动的兴起 第20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研讨课教案_13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七单元 工业革命和工人运动的兴起 第20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研讨课教案_13](https://img.taocdn.com/s3/m/49e1fc5ba417866fb84a8efe.png)
第20课《第一次工业革命》教学设计一、知识综述1688年光荣革命使英国确立了资产阶级统治,为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英国一方面积极发展海外贸易,进行殖民统治,积累了丰富的资本,扩展了广阔的海外市场和廉价的原料产地。
蓬勃发展的工场手工业,积累了丰富的生产技术知识,增加了产量,仍无法满足日益扩大的市场需要。
于是,一场生产技术的革命呼之欲出。
18世纪60年代变革首先兴起于英国棉纺织业,进而扩展到了各个行业,以机器的发明与应用尤其是蒸汽机的广泛应用为主要标志,机器生产逐渐取代了手工劳动,一种新的生产组织形式工厂制度确立。
第一次工业革命既是一场生产技术的变革,也是一场社会变革。
它使生产力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人类进入“蒸汽时代”、由农业文明过渡到工业文明。
英国一跃成为“世界工厂”,欧美国家也相继进行工业革命,资本主义制度得到巩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社会日益分化为两大对立阶级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工人运动蓬勃兴起。
同时第一次工业革命也深刻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并带来了一些社会问题如环境污染等。
二、课程要求与教材解读(一)内容标准通过珍妮机、蒸汽机、铁路和现代工厂制度的出现,初步理解工业化时代来临的历史意义。
(二)教学目标1、了解瓦特改进蒸汽机、火车与铁路时代到来、现代工厂制度诞生的基本史实,认识历史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
2、通过阅读历史材料,初步理解现代工厂制度的概念。
3、感受技术革新在社会进步中所起的作用。
(三)教材解读本课属于统编历史教材九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工业革命和工人运动的兴起》,上承第六单元《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下启21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国际工人运动的兴起》,是资本主义发展史教材分三个子目“纺织技术的革新”、“蒸汽机和工厂制度的确立”、“火车与铁路”,从生产工具的进步、生产形式的演进、社会生产力的飞速发展等角度,依次介绍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兴起、发展的过程及影响,使学生认识到第一次工业革命所引发的一系列变革。
历史九年级上册人教版第7单元 第20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历史九年级上册人教版第7单元 第20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https://img.taocdn.com/s3/m/232f3310f7ec4afe05a1df4d.png)
第20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目标导航
知识导图
自主预习
重要图片
巩固训练
中考链接
第七单元【单元时间轴】工业革命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
返回目录
第七单元
工业革命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
【知识整合】
1.时间: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中叶
工业
革命
和工
2.开始的国家和行业:英国(资本主义制度最早确立)、棉纺织业 3.核心:蒸汽机 4.特点: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 5.主要发明:(1)珍妮机——标志、真正意义机器
工业革命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
2.表现:(1)1733 年,凯伊发明了 飞梭 ,提高了织布速
度。
(2)1765 年, 哈格里夫斯 发明了“珍妮机”,大大提高
了生产效率。 3.含义:人们把生产领域这种革命性变化称为
“ 工业革命 ”。
返回目录
第七单元
工业革命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
二、蒸汽机和工厂制度的确立 1.蒸汽机: (1)改良:将蒸汽机变为主要动力的发明家是 (2)意义:蒸汽机的广泛使用,极大地提高了 使工业革命得到更快的发展。
12..时 标志间::《184共8年产党宣言》
和工
3.人物:马克思、恩格斯
人运 2.马克思主义的诞生4.内容:(1)资本主义社会将被共产主义社会取代
动的
兴起
(2)号召工人阶级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 (3)领导无产阶级革命
5.实践:第一国际、巴黎公社、十月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
返回目录
第七单元
工业革命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
的革命,这场革命没有你死我活的拼杀,而是通过和平的变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次工业革一、学习需要的分析1、学习内容的分析本节课选自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二单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第7课《第一次工业革命》。
本单元共四个课时:开辟新航路;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
这四个课时主要围绕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拓展、基本形成与最终形成过程进行的。
而“第一次工业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在本单元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新航路的开辟与海外殖民扩张<世界市场的拓展>;第一次工业革命<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本课共分为三个子目:从珍妮机到蒸汽机;从工场到工厂;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
三个子目之间隐藏着一种因果关系。
前两个子目是因,后一个子目是果。
或者从某种程度上,第一个子目是因,后两个子目是果。
而“从珍妮机到蒸汽机”又成为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核心。
正是由于瓦特的改良蒸汽机的问世,一切都开始变得不一样了。
鉴于以上分析,我将本课的重点设为:蒸汽机的改良和使用;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难点设为:第一次工业革命对世界市场的影响。
2、学习者分析:本次的授课对象是某重点高中一年级学生。
高一学生已有了初中三年历史学习的基础,对基本历史事件已有了初步了解。
但对历史事件的内部分析能力仍有所欠缺。
高一学生刚刚步入高中,思维比较活跃,思考问题时具有创新精神。
但由于知识积累的限制,他们对史实的掌握不够全面,且对史料解析的能力有待提高,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师生共同完成。
二、教学目标设计:1、知识与能力:了解工业革命的基本史实,知道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在哪个国家进行,通过史家论坛之比较,分析个中缘由是什么,培养学生阅读运用史料,分析问题的能力。
了解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在棉纺织业进行,充分认识到瓦特的改良蒸汽机对人类影响是巨大的。
理解工业革命为社会带来的巨大变化,尤其是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
2、过程与方法:通过史家论坛之比较,了解史学界关于工业革命首先出现在英国的因素有哪些,再结合史料,了解殖民掠夺,圈地运动等史实,创设情景,体验不同阶层对圈地运动的看法,加深对工业革命首先出现在英国的因素的理解。
运用多媒体资源,通过图片与视频,展示瓦特的改良蒸汽机。
并运用史料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帮助学生理解蒸汽机对人类生活的巨大影响及汽船、蒸汽机车的发明。
使用动态图,帮助学生理解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是怎么回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工业革命的基本史实,培养学生看待文明“一分为二“的观点,充分认识到文明每前进一步,也总伴随着代价。
通过对珍妮纺纱机和改良蒸汽机的学习,学生能够从哈格里夫斯和瓦特的身上学习到刻苦钻研的精神,体会”处处留心皆学问“的道理。
三、教学策略的设计:本节课主要运用史家论坛比较法,帮助学生理解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的原因;使用材料分析法及播放放视频辅以图片帮助学生掌握蒸汽机的改良和使用及对人类生活的巨大影响。
运用讲解法,师生互动,共同学习工业革命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
四、教学资源与教学媒体的选择:分发给同学们复印资料,使用多媒体教学,充分运用影像资料及图片教学五、教学过程的设计:导入新课:上课之前,我们一起来欣赏一幅版画,这是一幅一八五一年英国首开万国博览会的版画,我们可以看到各国代表齐聚在英国女王的脚下来参加这次博览会。
大家再结合着这段视频(播放《大国崛起》中“工业先声“的片段,1分钟)在这次博览会中,英国参展的展品占到总展品的一半,而且大多是工业品。
然其他国家大多是农产品或手工业品,这次博览会向全世界宣告了英国已经进入工业时代,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
那么,是什么力量促使英国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呢?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第二单元第7课《第一次工业革命》。
师:我们先来了解一个历史概念,什么是工业革命?生:发生在工业领域里的一次革命,主要是生产工具的改变,生产力的提高。
师:是的,我们一般认为。
工业革命是资本主义使用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的过程。
它使生产效率大幅度提高。
既是生产技术的革命,又是社会关系的革命;促成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
首先,我们进行问题探究一:工业革命为什么会首先出现在英国呢?当时的法国虽然比不上路易十四时代那么不可一世,但仍然维持着欧洲霸主的地位。
当时的荷兰拥有“海上马车夫”的称号。
为什么工业革命偏偏就在英国发生了呢?生:英国通过光荣革命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通过圈地运动,广泛地积累资金;科学革命中出现一批伟大科学家。
师:好,大家说的非常好。
那么,我们来看看史学界是怎样的观点?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钱乘旦认为“农奴制瓦解较早,为工业准备了‘自由’的劳动力;圈地运动迫使农民到工业生产中去寻找出路;海外殖民掠夺提供了原始资金;有利的地理位置,便于外贸和世界市场之开拓等导致工业革命在英国发生的重要因素。
但根本的一个因素却是:光荣革命后英国建立了一个合适的政治制度,这个制度保证社会有宽松,平和的环境,让人们追求个人的目标,最大程度地发挥创造能力。
——钱乘旦,许洁明,《英国通史》,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 。
很显然,钱老将其关注的目光放在了政治制度上。
浙江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教授计翔翔认为:但更主要的是,在当当时英当时英国的社会和政治结构,人民的精神风貌以及价值标准已发展到适合于工业化的地步。
英国的社会结构不像欧洲大陆那样僵硬不变,没有因袭的社会风尚去阻挠拥有土地的士绅经营工业或做买卖;没有法律上的障碍会阻止再来看看美国著名历史学家帕尔默的观点:工业革命之所以首先在英国发生,是由于英国社会具有某些政治特点,由于英国依靠早期商业和航海上的成就进入了世界市场,也由于英国式的生活鼓励个人冒险和革新精神等原因。
——帕尔默,《现代世界史》,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9美国著名学者杰里●本特里认为:煤炭在英国的工业化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英国有着地理上的优势,……西欧大量的煤炭资源都储藏在英国。
——杰里﹒本特里《新全球史》第三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一个工匠的社会地位上升。
——《世界文明简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还有,马克垚马老先生认为:工业革命发生在英国,除了这些条件外(农业革命,商业革命,人口增长和手工业的发展)还有其他种种条件,诸如丰富的煤铁资源,稳定的国际环境和政局,流动的社会结构,尊重市场价值的政府决策,健全的财政金融体制,便利的交通运输,浓厚的科学技术传统,科学的簿记制度,进取上进的新教精神,健全的专利制度等,就某一方面条件,或某些条件来说,在欧洲大陆也有比英国更好的国家——如荷兰和法国,但是没有哪个国家具有英国这样好的综合条件.。
——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那么,今天我想谈谈我认为工业革命发生在英国的几个重要因素。
大家先看材料一:一位英国棉纺主,从他在伦敦的经理人那里得到这样的信息:“无论你能生产多少平纹布,好的,次的,我们都要。
”“你必须想办法发明,在工业中你们大有可为。
”-----《大国崛起》,任学安,第70页“好的,次的,我们都要”这句话充分说明了什么?生:说明供不应求,市场急需平纹布。
师:是的,除此之外,他还有广阔的国外市场。
我们读材料二:设无广阔的国外市场,那在幅员不大仅能提供狭小国内市场的国家……制造业就没有好好发展的可能。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
同学们,我们在地理学习上了解到,英国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生:三面环海的狭长岛国,国内资源和市场都是有限的。
师:对,这样我们就不难理解材料二了。
那么,不管是国内市场还是国外市场我们将之归结为市场的需求。
现在,有了市场。
如果没有充足的资本,这场革命也是发动不起来的。
我们读材料三和材料四材料三:这场运动于16 世纪开始,持续了三个世纪,在18 世纪后期和19 世纪初叶达到最高潮。
虽然运动的过程是使人不安,令人不快的……但就工业革命而言,它履行了两个必不可少的职责——它为工厂提供了劳动力,为城市提供了粮食。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2年师:大家能不能猜出来这场运动指的是什么?生:圈地运动。
师:对,当十八世纪《共有地围圈法》颁布后,贵族领主,国王,农民他们三人的心理活动是怎样的呢?小组讨论,一会展示讨论结果学生讨论两分钟生:贵族领主想,这羊毛价格一天比一天高,看来我要多搞些地来养羊了…… 国王想,谁能给我带来财富我就帮谁,贵族们要圈地就随他去吧,必要的时候还可推他一把……农民:这指着吃饭的地也没有了,可让咱们咋活呢?哎,以后只有背井离乡讨生活了。
师:如果将圈地运动看作是国内的资本积累,英国同时还进行了国外的资本积累。
我们读材料四: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胜利后,加强了对殖民地的掠夺,从而进一步扩大了资本的原始积累……英国成为殖民帝国之后,从殖民地掠夺的财富是非常惊人的,尤其是对印度的劫掠。
在七年战争后的十年间,英国从印度掠夺的财富高达十亿英镑之多,为英国积累了大量的财富。
在美洲和澳洲,英国殖民者对殖民地的土著,一方面进行残酷的屠杀,另一方面进行掠夺式的贸易……——王铭,《英国工业革命的前提条件》,辽宁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除此之外,我认为还有一个重要因素也是工业革命发生在英国的条件。
大家读材料五:英国社会中,资本主义的、商业的进取精神比较强,根据时人的记述,英国人比较粗犷、冷酷,专注于追求财富,这些精神是贪图安逸的旧制度的法国所缺少的。
——吉尔博:《工业革命中的需要因素》正是由于英国人对商业的进取精神和对财富的执着追求,使得英国人的足迹遍布世界各个角落,成为日不落帝国。
综合以上因素,工业革命以一种不可阻挡之势在英国发生了。
接下来我们探究工业革命的进程。
我们在初中时学习过,中国搞经济建设时提出的要求是集中主要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那么,工业革命首先在什么行业进行的呢?这又隐藏着何种必然性呢?我们一起看材料:棉纺织业的高速发展,在工业革命开始后的仅仅40年不到的时间内就超过了传统的毛纺织业……从18世纪开始,棉纺织业凭借其自身易于接受新技术,使用新机器等特点不断地快速发展起来,在英国政府政策的激励和支持下,推动着英国产业结构从农业国转变成为以工业和贸易为主的工业化国家,并作为英国工业革命的号角,使其在世界上率先走上了工业革命的道路,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独揽世界经济霸权。
——夏冬,《棉纺织业成为英国工业革命起点原因探究》,合作经济与科技,2013年1月,总第457期。
生:首先在棉纺织业进行,因为棉纺织业易于接受新技术的革新。
师:对,正是由于棉纺织业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易于接受新技术的革新,而且本身具有周期短,见效快的特点,使得它能够成为工业革命的领头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