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德,缺失,对策]大学生社会公德缺失问题及对策分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生社会公德缺失问题及对策分析

【摘要】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当代大学生普遍缺乏社会公德意识,表现为功利主义的道德倾向、自律性较差、诚信观念淡化、缺乏协作意识等。加强大学生社会公德教育的对策主要是:加强大学生自我修养;发挥家庭对社会公德的引导作用;重视品德教育,创新教学方式;完善社会公德示范机制;通过严格的法律、法规保障社会公德建设。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公德;缺失;表现;原因;对策

社会公德是社会道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全体成员共同利益的反映,是社会文明的标志,也是全体公民在社会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涵盖了人与人、社会、自然之间的关系。现代社会公共生活领域不断扩大,人们之间的沟通越来越多,社会公德在维护公众利益、公共秩序,保持社会稳定方面的作用更加突出,成为公民个人道德修养和社会文明程度的一个重要性能。[1]

一、大学生缺乏社会公德的表现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迅猛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日益普及和深化,国民教育水平整体上得到提升,大多数公民道德文化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然而,由于市场经济潮流的影响,一些违背社会整体文明进步趋势的现象任然存在。总的来说当代大学生有较强的责任心和社会公德意识,但是也有一部分学生道德观念薄弱,社会公德意识缺乏,表现出一些有违公德的社会现象。

1、功利主义的道德方向

功利主义作为一种价值取向,会束缚学生的思想,使其心理倾向向自我利益倾斜。当大学生的活动动机仅仅围绕着自身功利旋转时,外在的社会利益就会在他的视野之外。[2]大学生从功利主义的视角出发,把个人利益看成是至关重要的必将导致个人主义、拜金主义等滋生,将缺乏社会责任意识,忽视社会道德,造成社会道德意识淡化。

2、自律性较差,行为容易失范

有一定比例的高校大学生有上课迟到、早退、无故不到、课堂纪律较差、肆意喧哗、随处乱扔乱画等失德现象,他们中的大部分人知道自己的行为有违公德,由于缺乏自律精神和习惯使然使其屡屡出现这类现象,再加上没有正视和面对自己的错误,也不愿听取他人教诲,所以失范行为不得纠正。

3、知行不一,诚信观念淡化

大部分学生的认知水平达到一定程度,但就个别学生和个体行为来说言行不一,往往是光说不做。诚信观念较弱,不遵循规则办事,比如每次考试之前学校都让学生签订考试承诺,但仍有不少学生作弊,在他们的思想里诚信观念逐渐淡化,往往是说的和实际做的不一致。

4、缺乏协作意识

与自身、他人、集体、社会、自然的协作意识缺乏,大学生普遍存在认同危机,他们心智不全,处世不深,三观未定型,主观随意性较强,很容易用主观理想来反映客观现实,一旦出现与自己想法不一致的想象,就会行为失调,不由自己做主。大学人际关系困惑以及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价值取向直接证明他们缺乏协作与集体意识,他们不能很好地实现其知识技能、政治、道德和角色的社会化。大学生的生态意识和环保知识教育得到重视,但是在校园和教室里到处可以看到不文明的现象。

5、社会公德意识淡化

一些学生对爱国、守法、遵守社会道德思想等观念不以为然,无视他们的公众形象,缺乏社会公德意识,比如公共卫生、秩序、财产等意识薄弱等。在校园里乱扔垃圾,随地吐痰等现象经常发生,尤其是在举办大型活动或是人群比较密集的地方随处可见。其次,不按时上课,公共场所大声喧哗,不遵守公共秩序规则,不排队、插队等不文明现象时有发生。此外,大多数学生不爱护公共财产,在课桌、墙上乱刻乱画,浪费水、电等行为不绝如缕。

二、大学生社会公德缺失的原因分析

我国经济迅猛发展,精神文明建社却相对落后,对大学生来说只注重文化知识,忽视思想道德建设,不能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目前,大学生缺乏社会公德意识的主要原因有:

1、道德素养的滑坡

道德属于社会意识形态的范畴,是公共生活中必须遵循的行为和规范,当代大学生生活条件比较优越,自由随意性强,自律精神较差,再加上家庭、社会等不良风气的影响,学校道德教育未能很好地贯彻、落实等原因,使他们在道德上非常脆弱。

2、家庭教育存在的缺陷

一些家长只注重学习,忽视素质、人格教育,导致许多大学生人格不健全,缺乏社会责任感,很多家庭尤其是独生子女家庭,父母都比较溺爱孩子,以孩子为中心,事事顺着孩子的意愿,这样的家庭环境很容易使他们变的以自我为中心,缺乏集体意识,争强好胜,目中无人,缺乏同情心和责任感。

3、素质教育在高等教育领域的缺失

由于片面追求考试成绩和过分计较收益,大学课程的设置远离传统公共教育的理念,素质教育课程越来越被忽视,社会教育和心理教育被忽略了,这一趋势仍在继续,导致中国的高等教育出现困境。

4、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

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的竞争精神日益强烈,时间和效应观念增强,但同时也滋生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不良现象,当代大学生思想比较活跃、价值观还未稳定,

容易受不良社会风气和外界的干扰,如果没有社会的规范与引导,他们很容易误入迷途、是非不明,对他人与社会充满敌意,道德素养缺失等。

5、道德法制化水平较低

良好社会公德的形成需制度的保障,大学生受到社会公德制度化水平低的影响,比如随地吐痰,乱扔垃圾,破坏公务,践踏草坪等现象的相关处罚规定没落实,所以助长了学生的肆意行为。

三、加强大学生社会公德教育的重要意义

社会公德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遵守社会公德是公民最基本的要求,大学生是社会进步与发展的中坚力量,是公德意识践履和传播的主要力量,所以有必要对大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培养其公德意识。

1、有利于促进中国传统道德思想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在五千多年的历史岁月中积累下许多优秀的传统美德,新时期如何更好地继承和发扬传统美德,使现代社会道德建设更加适应时代的需求,对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要建立一套适合目前的社会道德体系,塑造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与时代精神的现代公民。

2、有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随着生产社会化的提高和公共场所范围的扩展,人们的生活更多的社会化和集体化,人与人、社会、自然的交往日益频繁、密切,个人的行为总是会影响社会公共利益和他人利益,加强社会公德建设不仅是现代化本身的目标要求,也是建设现代化的重要保证。

3、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目前仍然存在大学生道德失范的现象,如果未能有效地解决,势必影响大学生的道德素养和健康成长,不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培养大学生公德意识,和谐的人际关系,形成氛围良好的校园环境,有利于社会稳定与和谐。

4、有利于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道德教育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社会公德教育增强学生的公德心和责任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如果大学生缺乏公德意识,对他人与社会没有责任感,那么就不是健全的人,不是当代大学生应该具有的素质。

四、加强大学生社会公德教育的对策

1、加强大学生自我修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