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馆藏文物保存环境控制 调湿材料》解读
浅论博物馆展厅文物保存环境及调控措施
浅论博物馆展厅文物保存环境及调控措施博物馆展厅承载着文化遗产的重大责任,文物的保存环境对其长期保存和展示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环境因素包括温度、湿度、照明、空气质量和噪声等,这些因素都应该被监测和调节以维持一个合适的环境,以防止文物受到损害。
本文将论述如何提高博物馆展厅文物保存环境,减少文物的损坏。
1. 温度和湿度调节维持合适的温度和湿度是展厅保存文物的重要措施,尤其是在一些古文物展出时。
保持相对恒定的温湿度环境,可以延缓物质衰老速度,减少腐蚀,延长文物的寿命。
文物保存的温度范围通常是18-25度,并要求相对恒定。
湿度通常在40-60%之间,一些纪念邮票和纸张数字文物要求湿度低于50%。
为实现温度和湿度的恒定,博物馆展厅可以设置恒温恒湿的气候控制系统,系统应该可以控制空气中的湿度,调节通风量和温度以满足文物保存的需求。
2. 照明调控照明不仅是展品的美学体验,也是文物保存的重要因素之一。
暴露在长时间强光下,文物容易褪色、干燥、开裂。
因此,博物馆展厅需要有效控制照明强度和时间。
为了保持文物的持久性,博物馆展厅可以选用LED灯源,LED灯的亮度低,色调好,在保证展品的良好效果的同时,有效延长展品的展示时间。
在实际运行中,可以通过安装照度计评估照明的强度,使照度逐渐递增,逐渐递减,尝试增加和减少照度,为博物馆展品找到合适的照明水平。
3. 空气质量调节空气中的污染是文物保存的主要威胁之一,污染物质包括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灰尘和微生物等。
如果博物馆展厅没有有效的通风系统,室内的空气质量将对文物的保存产生影响。
对于有机物污染,博物馆展厅可以采用负离子消毒装置,使室内细菌死亡,以减少有机物污染。
此外,展品和展厅之间设置空气隔离帘,避免各种散热器和空调设备所产生的污染物质直接入侵展品。
4. 噪声控制噪声不仅对博物馆展厅的管理者和游客带来困扰,而且对文物保存具有不可忽略的影响。
音频振动对文物容易造成机械损伤或者破碎。
因此,博物馆需要隔音跟随控制,采用相应材料测量现场噪音,并进行噪音调控,保证博物馆展品受到最轻微的影响。
浅论博物馆展厅文物保存环境及调控措施
浅论博物馆展厅文物保存环境及调控措施博物馆展厅是文物的终极陈列场所,文物保存环境及调控措施直接关系到文物的保存和展示效果。
本文将从温度、湿度、光照、通风和保护措施等方面,浅论博物馆展厅文物保存环境及调控措施。
温度是影响文物保存的重要因素之一。
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会对文物造成不利影响。
一般来说,博物馆展厅的温度应控制在18-22摄氏度之间。
过高的温度会导致文物腐烂、变质,过低的温度则会使文物变得脆弱。
博物馆展厅应配备恒温设备,确保展厅内的温度能够稳定在适宜的范围内。
湿度的控制也至关重要。
湿度过高会导致文物发霉、受潮,湿度过低则容易使文物干裂变形。
博物馆展厅的湿度应控制在50-60%之间。
为了保持适宜的湿度,博物馆展厅应安装空气调节设备,并定期对展厅内的湿度进行监测和调整。
光照是影响文物保存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过强的光照会使文物颜色褪色、光化学变化,因此博物馆展厅应避免直射阳光的照射,采取适当的遮光措施,或选择不会对文物产生影响的人工光源。
还应定期更换展厅内的灯泡,避免长时间使用导致文物受损。
通风是保持展厅内空气新鲜的重要手段。
博物馆展厅应设置通风设备,保证展厅内的空气流通。
特别是对于装有有害气体的文物,如古代壁画、木质文物等,通风更是必不可少的环境控制措施。
还应采取一系列的保护措施。
博物馆展厅应配备防火、防盗、防水等设施,以确保文物的安全。
还应定期对展厅内的环境进行检测,确保温度、湿度、光照等各项指标稳定在适宜的范围内。
对于特殊材质的文物,还应采取特殊的保护措施,比如在展厅内设置恒温恒湿柜,采取气密包装等方式进行保护。
博物馆展厅的文物保存环境及调控措施是非常复杂和细致的工作,需要博物馆工作人员有着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经验。
只有加强对文物保存环境的管理和调控,才能更好地保护好展厅内的珍贵文物,让更多的观众能够在优美的环境中欣赏到珍贵的文物,感受历史的魅力。
浅论博物馆展厅文物保存环境及调控措施
浅论博物馆展厅文物保存环境及调控措施博物馆展厅文物保存环境及调控措施是保护博物馆文物的关键,对于文物的保存和展示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博物馆展厅文物的保存环境方面,需要注意以下几点:温湿度、光照、空气质量和防火措施。
温湿度是影响文物保存的重要因素之一。
温度过高会加速物质老化,造成文物腐烂、变形、脱落等损坏;而温度过低则会导致文物结构冷凝、脆性增加。
相对湿度过高会使文物发霉、腐烂,而过低则会导致文物脱水、变形。
博物馆展厅需要保持恒定的温湿度。
一般来说,温度控制在18℃-22℃,相对湿度控制在40%-60%为宜。
光照也是需要控制的因素。
光照会导致色素褪色、材料老化等,对文物的保存造成不可逆的损害。
博物馆展厅需控制光照强度和光照时间,可采取遮光窗帘、紫外线滤光片等措施来保护文物,还可以利用LED灯等低光照强度的照明设备来减少光照对文物的伤害。
空气质量对文物保存也至关重要。
博物馆展厅需采取除尘、通风等措施,控制空气中的灰尘、有害气体等对文物的侵害。
要时刻监测空气质量,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
防火措施是文物保存环境的重要一环。
博物馆展厅需要安装自动火灾报警系统、灭火设备等,同时培训工作人员掌握火灾紧急处理的方法,确保文物在火灾发生时能及时得到保护。
为了确保博物馆展厅文物的保存环境,并采取调控措施,博物馆还需要建立科学的保护和管理机制。
这包括制定文物保护管理规章制度,加强文物保护的宣传教育工作,提供必要的培训和支持,不断更新和完善技术手段等。
博物馆展厅文物的保存环境及调控措施是非常重要的,需要控制温湿度、光照和空气质量,并加强防火措施。
建立科学的保护和管理机制,加强宣传教育工作,保证文物的长期保存和展示。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保护和传承珍贵的文化遗产。
文物保护的温湿度和空气质量控制
文物保护的温湿度和空气质量控制文物是一座城市、一个地方的历史记忆,代表着人类文明的传承和发展。
为了保护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温湿度和空气质量的控制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探讨文物保护中温湿度和空气质量的重要性,并介绍一些控制措施。
一、温湿度对文物保护的影响温湿度是文物保护中最基本的参数之一。
不恰当的温湿度条件会导致文物的损害和腐化。
首先,高温会导致文物材料的热膨胀,使其产生应力,加速老化和破坏。
其次,高湿度会促进细菌生长,引发霉菌和腐朽,对文物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害。
而低温和湿度会导致文物的干燥和收缩,造成松动和粉化。
为了控制温湿度,文物保护机构一般会选择安装恒温恒湿设备。
这些设备可以通过调节温度和湿度,确保文物处于相对稳定的环境条件中。
例如,博物馆、图书馆等文化机构普遍安装了空调和加湿设备,以维持适宜的温湿度。
此外,还可以通过密封和隔绝措施,减少外界温湿度对文物的影响。
二、空气质量对文物保护的影响空气质量是文物保存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恶劣的空气质量会引发化学反应,导致文物表面的腐蚀和变色。
例如,高浓度的硫化物、氮化物和有机物会与文物表面的金属和矿物发生反应,加速文物的氧化和降解。
为了保护文物免受污染,文物保护机构通常会采取以下措施。
首先,加强空气过滤和通风系统的监测和维护,以确保过滤效果和气流质量。
其次,禁止使用化学物品和有害气体,确保文物所处的环境纯净。
此外,定期进行空气采样和分析,以监测环境中有害物质的含量,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三、文物保护中的其他控制措施除了温湿度和空气质量的控制,文物保护还需要其他相关的措施。
首先,需要建立合适的展示环境,包括展柜、灯光和防护设备等。
这些设施可以提供文物的适当展示和保护,防止其受到日光、尘埃和物理冲击的侵害。
其次,制定完善的文物保护计划和措施,包括文物鉴定、保存、修复和迁移等方面的要求。
最后,加强对管理人员和保护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意识和技能,确保文物保护工作的有效进行。
浅论博物馆展厅文物保存环境及调控措施
浅论博物馆展厅文物保存环境及调控措施博物馆展厅是文物陈列的重要场所,展厅内的文物保存环境直接关乎文物的安全和持久。
为了保护展厅内的文物,博物馆采取了一系列的环境调控措施。
博物馆展厅应进行恒温恒湿控制。
文物对于温湿度的变化非常敏感,过高或过低的温湿度都会对文物造成损害。
博物馆展厅应配备空调系统和加湿器,保持相对稳定的温湿度。
通常来说,温度应控制在18-22摄氏度之间,湿度应控制在40-60%之间。
博物馆展厅要保持足够的光线。
光照对文物也有一定的影响,过强的光线会导致文物的褪色和破损。
博物馆展厅应采取合理的照明措施,使用柔和的光线,并且限制照明时间,以减少光照对文物的影响。
博物馆展厅还要注意防止灰尘和其他外来物质的侵入。
灰尘和其他微小颗粒不仅会污染文物,还会对文物表面造成划痕。
博物馆应定期清理展厅,使用吸尘器或者其他适当的清洁工具清除灰尘。
博物馆还可以在展厅设置空气过滤器,过滤掉空气中的颗粒物。
博物馆展厅应加强安全监控和防火措施。
在展厅中设置安全监控摄像头,实时监测文物的安全状况。
安装火灾报警器,设置灭火器和喷淋系统,以提供火灾发生时的紧急处置措施。
博物馆展厅应做好定期检查和维护工作。
定期检查展厅内的温湿度、光线和空气质量,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加以修复。
还需定期检查展柜、展架等展品陈列设施的稳定性和安全性,确保其能够有效地保护文物。
博物馆展厅的文物保存环境对文物的保护至关重要。
通过控制温湿度、光照、防止灰尘和其他外来物质的侵入,加强安全监控和防火措施,以及定期检查和维护工作,可以有效地保护文物,延长其寿命,并使观众能够以更好的方式欣赏和学习文物。
浅论博物馆展厅文物保存环境及调控措施
浅论博物馆展厅文物保存环境及调控措施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对历史文物的重视程度也与日俱增,越来越多的博物馆和展厅被建立起来,用以展示各种珍贵的文物和历史遗迹。
博物馆展厅中的文物保存环境及调控措施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因为,只有在合适的环境条件下,文物才能得到有效的保护,展示出最佳的状态。
本文将对博物馆展厅文物保存环境及调控措施进行浅论。
一、文物保存环境的重要性文物的保存环境是指文物所处的周围环境,包括温度、湿度、光照、气流等因素。
这些因素直接影响着文物的保存状况,而且往往相互交织影响。
温度和湿度的变化会导致文物的膨胀和收缩,进而导致文物的破损和变形;光照过强会导致文物颜色的褪去或者表面的裂纹;气流过大会导致文物表面的尘土积累过多,影响观赏效果。
对文物保存环境进行有效的调控,对于文物的保存至关重要。
二、温度和湿度的调控温度和湿度是文物保存环境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过高或者过低的温度都会对文物造成伤害。
一般来说,博物馆展厅中的文物保存温度应当控制在18-22摄氏度之间,湿度应当控制在55%-65%之间。
湿度的稳定性也是非常重要的,过大的湿度会导致文物发霉,而过小的湿度则会导致文物干燥开裂。
需要安装恒湿设备和空调设备,进行温湿度的调控。
在大型博物馆中,还需要进行分区调控,以适应不同区域的不同需求。
三、光照的控制光照是另一个影响文物保存环境的重要因素。
过强的光照会导致文物颜色的褪去和表面的变形,同时也会加速文物的老化过程。
博物馆展厅中需要进行合理的光照控制,一般采用遮光罩、窗帘、调光灯等设备进行调节。
一些特别敏感的文物可能还需要采用UV滤光板进行保护。
四、气流的控制不良的气流不仅会导致文物表面的尘埃积累,影响观赏效果,同时也可能会引起文物的霉菌生长。
对博物馆展厅的通风设备也需要进行合理的设置和调控,保持空气的流通和清新。
在一些特别敏感的文物展厅中,还可以使用空气净化器进行空气的净化,保持空气的清洁和湿度的稳定。
浅论博物馆展厅文物保存环境及调控措施
【博物馆学】Museology博物馆是指以教育、研究和欣赏为目的,收藏、保护并向公众展示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的见证物,经管理机关依法登记的非营利组织。
由博物馆的定义可知,博物馆是以其馆藏为基础,以向公众展示为第一要义。
由此可见,博物馆馆藏是博物馆的立身之本,也是其开展各项教育、研究与欣赏活动的基础。
对博物馆而言,文物的保存至关重要,文物的保存环境为第一要义。
但事实上,许多珍贵文物的保存状况令人堪忧。
仅从2002年至2005年国家文物局历时三年进行的全国馆藏文物腐蚀损害情况调查结果来看,全国20.66%的馆藏文物存在不同程度的腐蚀损害,其中重度以上腐蚀的文物多达230万件,占馆藏文物总量的16.5%。
一般认为,与文物直接相关的影响因子有温度、湿度、光照及紫外辐射、空气污染物、自然性灾害(如地震)等,这些因子在展陈或者保存过程中经常接触到文物,从而对其产生损害。
1 博物馆环境影响因子对大多数有机材质文物而言,温度变化能导致其出现热胀冷缩现象,湿度变化也会导致其发生湿胀干缩现象,这些文物包括纸张、木质品、漆器、纺织品、皮革等种类。
湿度的较大变化还会造成发掘出土的多孔材质文物内的可溶盐溶解或结晶,长时间会造成该类文物表面出现苏粉、粉化现象,这些文物主要指陶器、壁画类文物。
实际上,无论是金属、非金属无机物,还是有机物质,都有可能受湿度的直接或者间接影响而发生破坏作用。
湿度参与各种文物材质的化学腐蚀,这些化学作用会导致金属文物产生青铜病、铁腐蚀、银腐蚀,还会导致染料褪色等;湿度的变化还会引发不同材质的文物发生物理形变;最重要的是,高湿环境也是虫霉滋生的必要条件。
光可以引起文物材料老化,光辐射能导致染料褪色、丝织品降解,光辐射对文物尤其是有机质文物的安全保存影响极大。
随着工业生产的飞速发展,空气环境中的有害气体和灰尘颗粒物也会对文物的保存产生较大影响。
如空气中的酸性气体、氧化性气体、甲醛以及挥发性有机酸等对各类材质文物都有较严重的腐蚀作用。
浅论博物馆展厅文物保存环境及调控措施
浅论博物馆展厅文物保存环境及调控措施博物馆展厅是文物展示和观赏的场所,展厅的文物保存环境和调控措施对于文物的保护至关重要。
本文旨在探讨博物馆展厅文物保存环境及调控措施的重要性和方法。
文物保存环境对文物的长期保存至关重要。
博物馆展厅文物保存环境主要包括温度、湿度、光照、通风等因素。
在这些因素中,温度和湿度是最为重要的。
温度过高或者过低都会对文物造成损害,因此要求展厅的温度控制在适宜的范围内,通常为18-22摄氏度。
湿度过高容易导致文物霉变腐烂,而过低则会导致文物干裂变形,因此需控制在50-60%左右。
光照也是文物保存的重要因素,强光照会使文物颜色褪色、材质老化,因此需要合理使用光源,并定期更换文物展示位置以避免阳光直射。
通风和气流也会对文物保存产生影响,过于潮湿的空气容易使文物变质,因此需要保持良好的通风,排除潮湿。
博物馆展厅文物保存环境的调控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
首先是设置专门的文物展厅环境监测系统,通过监测系统可以实时了解展厅的温湿度、光照等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调整。
其次是加强对展厅的管理和维护,在展厅内设置自动风扇、除湿机、空调等设备,保持展厅的温湿度在适宜的范围内。
还可以采取一些物理保护措施,如在展厅内设置遮光窗帘、橱窗遮光板,减少光照对文物的影响。
还可以采取化学措施,如利用干燥剂、除湿剂等控制展厅内的湿度,保护文物不受潮。
博物馆展厅文物保存环境及调控措施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良好的保存环境和有效的调控措施可以有效延长文物的寿命,降低文物保护修复的成本,保障文物的永久保存。
博物馆展厅是文物展示和传承的场所,只有保护好文物,才能更好地传承和弘扬文化遗产。
博物馆展厅文物保存环境及调控措施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需要博物馆管理者和工作人员高度重视。
通过制定科学的文物保存环境标准和有效的调控措施,保证文物在展厅内能够得到良好的保存,让观众在欣赏文物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文物的历史价值和文化魅力。
希望本文能够引起更多人对博物馆展厅文物保存环境及调控措施的关注和重视,为文物的长期保存和传承作出更多的努力和贡献。
博物馆藏文物保存环境质量控制的研究
博物馆藏文物保存环境质量控制的研究摘要: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都使得博物馆在人们生活中的地位变得越来越重要,已经成为当今大众文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也是一个地区文化和公共交流的重要标识。
我们都知道,文物保存是博物馆的首要工作,但基于文物材料的特殊性和周围环境各种因素的影响,文物很容易出现自然损坏的状况。
因此,认真探究文物和环境之间的关系,确立博物馆藏文物保存环境质量标准,对于文物的有效长期保护、减少文物的自然损坏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关键词:博物馆;藏品;质量控制1.博物馆藏文物保存环境质量影响因素简析1.1 馆内温度在影响文物保存环境质量的各个因素中,博物馆内的温度是最为重要的一个因素,它直接影响甚至决定了一切物理、化学、生物作用产生的基本条件。
如果馆内的温度升高,一些物理进程会明显地加快,比如升温会加速水汽的渗透率,使得文物过分干燥或变得高湿,进而造成文物的大面积损坏。
除此之外,一些污染气体的挥发和扩散速度也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逐渐加快,从而引起文物的热胀冷缩,甚至会加速文物的老化,减少文物的寿命,特别是瓷器之类的文物,会在温度突然升高的情况下严重变形或者出现破裂。
另外,从生物的活动性角度上来看,温度的升高也会加快霉菌滋生和虫类繁殖的速度,会出现生物对文物腐蚀的情况。
总之,温度对博物馆藏文物保存环境质量的影响至关重要,是绝对不可忽视的。
1.2 相对湿度除了温度以外,相对湿度是衡量博物馆藏文物保护环境质量的另一个重要指标,很多材质的文物都会受其影响。
一些吸湿性的文物会在相对湿度升高的时候大幅度膨胀,在湿度降低的时候又会大幅度收缩,这样就很容易造成弯曲、破损、崩裂的后果,对文物来说危害便是不言而喻的。
同时,湿度还会参与一系列的化学反应,使馆藏文物发生较为严重的劣化反应,常见的有一些金属器皿的腐蚀,照相印刷品的泛黄,染料和颜料的褪色,纸张的老化等等。
另外,由于较高的湿度是昆虫、微生物等赖以生长和繁殖的有利条件,大量出现在文物上,就会引起馆藏文物虫蛀、霉变等生物腐蚀,对文物的保存产生极大的危害。
文物的保护材料和环境控制
文物的保护材料和环境控制文物是人类文明和历史的重要遗存,是国家宝贵的文化财富。
为了实现文物的长期保存和保护,采取合适的保护材料和环境控制措施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文物保护材料和环境控制的相关知识,并探讨其在文物保护中的重要性。
一、文物保护材料的选择文物保护材料是指用于文物保护、修复和展示的材料。
选择合适的材料可以保证文物不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延长其寿命。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文物保护材料。
1. 氧化剂氧化剂是一种可以分解有机物质的物质,可以有效地除去文物中的污渍和污染物,恢复文物的原始色彩和光泽。
常见的氧化剂有过氧化氢、过氧化钠等。
2. 化学稳定剂化学稳定剂是一种能够稳定文物表面化学性质的物质,可以降低文物的腐蚀和氧化速度,延长其保存时间。
主要使用的化学稳定剂有乙炔醇、二甲基亚砜等。
3. 合成树脂合成树脂是一种常见的文物保护材料,可以用于填充和固定文物的缺损部分。
选择合适的合成树脂可以保证文物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4. 玻璃纤维布玻璃纤维布可以用于文物的加固和修复,具有良好的抗张强度和耐化学腐蚀性,适用于各种类型的文物。
5. 保护涂料保护涂料可以用于文物的表面保护,形成一层保护膜,起到防潮、防腐、防尘的作用。
选择合适的保护涂料可以降低文物的破坏和损失。
二、文物环境控制的重要性文物环境控制是指通过对文物存储和展示环境的控制,保持文物的适宜环境条件,以防止文物受潮、变色、腐蚀和损坏。
文物的环境包括温度、湿度、光照和空气质量等因素。
1. 温度控制温度是影响文物保存的重要因素之一。
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会导致文物的腐蚀和变形。
一般来说,控制文物存储和展示场所的温度在18℃-20℃为宜。
2. 湿度控制湿度是文物保护的关键因素之一。
过高的湿度会导致文物受潮和腐蚀,过低的湿度会导致文物干燥和开裂。
一般来说,文物存储和展示场所的湿度应该控制在50%-60%的范围内。
3. 光照控制光照是文物保护的重要因素之一。
过强的光照会导致文物褪色和氧化,过弱的光照则会导致文物无法清晰展示和观看。
浅论博物馆展厅文物保存环境及调控措施
浅论博物馆展厅文物保存环境及调控措施博物馆展厅中文物保存环境及调控措施一直是博物馆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它对于文物的保存和展示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
下面,本文将就博物馆展厅中文物保存环境及调控措施进行浅论,以期对博物馆管理工作的提升有所帮助。
一、文物保存环境文物保存环境是指文物所处的环境条件,包括气温、湿度、光照、氧气和灰尘等。
不同种类的文物对环境的要求也不同。
比如,纸质文物对湿度的要求较高,而金属文物则对湿度要求较低。
因此,博物馆在展示不同种类的文物时,应该根据文物的特点,调控展厅的环境,以最大限度地保护文物。
(一)气温与湿度气温和湿度是最基本、最重要的文物保存环境因素。
环境温度和湿度的变化直接影响文物的保存。
正确的温湿度可以保证文物的长期保存。
一般来说,文物保存环境的温度应该在18℃-25℃之间,湿度应该控制在45%-55%之间。
这个范围的温湿度不仅适合文物的保存,而且也适合人体的舒适感受。
(二)光照光照是指展厅中的光线,它不仅影响观众的视觉感受,而且也会对文物进行有害的影响。
有些文物对光线有很高的灵敏度,比如比如颜料、绸缎等,过度的光照会导致它们的颜色变淡、枯黄,甚至变质分解。
因此,在展厅的设计和构造中,应该通过调整光源的亮度、色温、照射角度和照射时间来减少光照对文物的影响。
(三)氧气氧气可促进文物的氧化和生化反应,从而加速文物质量的降低和破坏。
因此,博物馆展厅设施要完备、通风、环境空气流通良好,这样不仅可以保持文物的新鲜度,还可以降低文物的风险。
(四)灰尘灰尘会产生加速腐蚀的作用,博物馆平日里对文物的保护要点之一,也是经常关注的一项内容。
因此,定期清理展厅的灰尘,特别是文物表面的灰尘,可以有效地减少文物的风险。
二、文物保存调控措施文物在保存环境的基础上,还需要制定科学的文物调控措施,使文物得到全面和细致的保护。
(一)文物保管检查和保管文物是保护文物的重要方法。
博物馆应该制定详细的文物保管计划,确保每件文物在展出期间都保持良好的状态。
浅论博物馆展厅文物保存环境及调控措施
浅论博物馆展厅文物保存环境及调控措施在博物馆展厅中,文物保存环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良好的文物保存环境可以有效地延长文物的寿命,保护文物的完好性,同时也提高了文物的观赏价值。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浅论博物馆展厅文物保存环境及调控措施,希望可以为博物馆展厅的文物保护工作提供一些借鉴和指导。
一、文物保存环境的重要性博物馆展厅中的文物大多都具有较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但文物的保存环境往往受到各种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
例如温度、湿度、光照、空气质量等因素都会对文物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
为了保护文物的完好性,必须要在博物馆展厅中创造出一个良好的文物保存环境。
温度和湿度是文物保存环境中最为重要的因素之一。
过高或者过低的温度都会导致文物的腐蚀或者变形,而湿度过高或者过低也会导致文物的生物损害和腐朽。
博物馆展厅中需要通过空调、加湿器等设备来控制温度和湿度,以维持一个稳定的环境。
光照也是文物保存环境中需要重点考虑的因素。
过强的光线会加速文物的褪色和老化,而长期的阴暗环境也会对某些文物造成影响。
博物馆展厅中需要根据文物的材质、年代等特点,合理设计照明设施,以保证文物受到适度的光照。
空气质量也是文物保存环境中需要考虑的因素之一。
尘埃、酸雨等大气污染物质都会对文物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因此需要在博物馆展厅中进行定期的空气净化和清洁工作。
二、文物保存环境调控措施为了保证博物馆展厅中的文物保存环境,必须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进行调控。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文物保存环境调控措施:1. 温湿度控制:通过空调、加湿器等设备来调控展厅的温湿度,保持一个稳定的环境。
需要定期对展厅中的温湿度进行监测并进行调整。
2. 光照控制:根据文物的特点和要求,合理设计照明设施,避免强光直射和长时间的阴暗环境。
需要对照明设施进行定期的检查和维护。
3. 空气净化:定期对展厅中的空气进行净化处理,清除尘埃、细菌等有害物质,保持空气质量的良好。
4. 安全防护:建立健全的安全防护措施,防止火灾、水灾、盗窃等意外事件对文物造成损害。
浅论博物馆展厅文物保存环境及调控措施
浅论博物馆展厅文物保存环境及调控措施博物馆展厅是保存、展示文物的地方,保护展厅内文物的保存环境是非常重要的。
文物保存的环境因素主要包括温度、湿度、光照、空气质量和灰尘等方面。
为了保护文物,博物馆需采取一系列的调控措施。
温度和湿度是影响文物保存的重要因素。
博物馆一般设置施封空调系统,保持展厅内的温度和湿度稳定。
温度的控制一般在18℃-24℃之间,湿度控制在45%-60%之间。
定期检查并保持空调系统的正常运作,确保温湿度的稳定。
光照是文物保存的重要考虑因素。
过强的光照会导致文物颜色变化、褪色等问题,因此博物馆需要合理安排光照系统。
对于容易受光的文物,如纸质文物、织物类文物等,应尽量减少光照时间和强度,使用低热和低紫外线的灯具。
定期检查灯具,防止灯光过度照射文物。
空气质量和灰尘也是文物保存的因素。
博物馆应定期对展厅进行空气质量检测,并采取净化措施。
保持良好的通风系统,控制空气中的污染物浓度。
需要定期清洁展厅,防止灰尘对文物的危害。
对于易受灰尘污染的文物,还可以采用覆盖保护措施,如展柜、封闭式展台等。
博物馆还需制定文物保存规划和紧急预案。
规划中包括文物的保存原则、调控措施的实施流程、文物轮换和修复计划等。
而紧急预案是为了应对突发状况,如自然灾害、设备故障等,保证文物在遇到突发情况时得到及时保护和救援。
博物馆展厅的文物保存环境涉及多个方面的因素,必须进行全面的考虑和合理的调控。
只有做好文物保存环境的保护,才能确保文物的长期保存和可持续展示。
博物馆还需进行定期检测和维护,防止潜在的风险,保护好珍贵的文化遗产。
文物保护的环境控制和保护材料
文物保护的环境控制和保护材料文物的保护是一项重要的任务,不仅需要对文物本身进行保护,还需要对文物所处的环境进行控制。
环境控制可以确保文物在理想的条件下保存,而保护材料的选择和使用则可以有效延长文物的寿命。
本文将探讨文物保护中环境控制和保护材料的相关问题。
一、环境控制保持稳定的温湿度是文物保护中最基本的环境控制要求之一。
温湿度的变化会导致文物的膨胀和收缩,进而引发开裂、变形等损坏。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文物保护机构通常会使用恒温恒湿的系统进行环境控制。
这种系统可以根据不同的文物类型和材质设定适当的温湿度范围,确保文物处于最佳保存状态。
除了温湿度的控制,光线也是需要被考虑的因素。
强烈的光线会导致文物表面颜色的变化或者退色,同时还会引发光化学反应,损害文物的结构。
因此,在展览场馆或者储藏设施中,需要采取措施,例如使用特殊玻璃过滤掉紫外线和红外线,减少光线对文物的影响。
此外,空气污染也是文物保护中需要重视的问题。
空气中的污染物,如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会与文物表面的湿气发生反应,形成酸性物质,对文物造成腐蚀和损害。
为了减少空气污染对文物的影响,文物保护机构会采取通风换气、使用过滤设备等方法,保持空气的清洁。
二、保护材料的选择和使用在文物保护过程中,合适的保护材料的选择和使用能够有效地减少文物的损伤和老化。
以下是几种常用的保护材料及其适用范围:1. 酸性纸张和纸浆:用于包裹和填充文物,具有良好的酸碱平衡,能够保持文物周围环境的稳定。
2. 塑料薄膜:用于文物的包装,能够有效地隔绝外界空气和湿气对文物的侵蚀,同时具有良好的柔韧性和透明度。
3. 防腐剂:通常用于木质文物的保护,能够抵御真菌、昆虫等生物的侵害,延长木质文物的寿命。
4. 反射层:用于镜面文物的保护,能够减少光线的直接照射,防止文物表面的氧化和褪色。
5. 降解酶抑制剂:适用于纺织品和纸质文物的保护,能够抑制酶的活性,减缓材料的老化过程。
选择合适的保护材料需要考虑文物的材质、年代和保存状态等因素。
浅论博物馆展厅文物保存环境及调控措施
浅论博物馆展厅文物保存环境及调控措施博物馆展厅是文物展示的重要场所,展厅的环境对文物的保存十分重要。
博物馆展厅文物保存环境主要包括温度、湿度、光照、气流等方面的因素。
为了保护文物,博物馆需要采取相应的调控措施。
首先是温度的调控。
温度是影响文物保存的重要因素之一。
一般来说,较低的温度有利于文物的保存,但是过低的温度也会对文物造成损害。
博物馆展厅需要保持一个相对稳定的温度。
一般来说,温度控制在18℃-24℃之间是比较理想的。
在特殊情况下,还可以在特定的展示柜中采用恒温控制技术,确保文物的温度在恒定的范围内。
其次是湿度的调控。
湿度是影响文物保存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过高的湿度可能导致文物受潮、发霉等问题,而过低的湿度则可能导致文物干燥、开裂等问题。
一般来说,博物馆展厅的湿度控制在45%-55%之间是比较理想的。
可以通过安装空调、加湿器和除湿器等设备来调控展厅的湿度。
光照也是影响文物保存的重要因素之一。
长时间的强光照射会导致文物的颜色褪色、材质老化等问题。
博物馆需要控制光照的强度和持续时间。
可以使用遮光窗帘、纱窗等措施来减少强光照射。
对于一些脆弱的文物,还可以使用特殊的展示柜,采用暗光或背光的方式来展示。
气流也会对文物保存造成影响。
气流中的尘埃、烟雾等微粒会附着在文物表面,长期积累可能导致文物变脏、腐蚀等问题。
博物馆需要采取措施控制展厅的气流,可以使用过滤器等设备来净化空气,避免尘埃等微粒进入展厅。
博物馆展厅文物保存环境及调控措施包括温度、湿度、光照和气流等方面的因素。
通过科学合理地调控这些因素,可以保护文物的安全,并延长其保存时间。
博物馆还需要定期检测和维护环境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为文物的保存提供良好的条件。
浅论博物馆展厅文物保存环境及调控措施
浅论博物馆展厅文物保存环境及调控措施博物馆作为收藏和展示文物的场所,保存文物是其最主要的职责之一。
文物的保存环境直接关系到文物的保护品质和寿命。
为了保证文物能够得到长期的保存和展示,博物馆需要采取一系列的调控措施来维持合适的保存环境。
博物馆需要对展厅环境进行严格的控制。
展厅应具备适宜的温度、湿度和光照条件。
温度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博物馆一般将温度控制在20摄氏度左右,避免温度过高或过低对文物的氧化和腐蚀。
湿度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博物馆通常将湿度控制在40% - 60%之间,以避免湿度过高引起文物的霉变和腐败,或者湿度过低导致文物变干燥易碎。
光照条件也需要得到严格的控制,博物馆通常采用低强度、无紫外线的照明系统,以避免光照引起的褪色和退化。
博物馆需要进行空气质量的调控。
展厅内的空气应保持干净、无污染,避免有害气体和微尘对文物的侵害。
博物馆通常会安装空气净化系统,进行定期的空气检测和净化,确保展厅内的空气质量符合文物保存的要求。
博物馆还需要进行灭虫处理。
虫害是文物保存的常见问题之一,虫类容易吃食文物的有机物质,导致文物的破坏。
为了消除和防止虫害,博物馆通常会采取物理方法如冷冻、加热等进行文物的灭虫处理,也会在合适的地方设置防虫剂等。
博物馆在保存文物时还需要定期检测和检查文物的保存状况。
文物保存状况的检测和检查可以帮助博物馆了解文物的保存情况,发现问题并进行及时的调整和修复。
博物馆通常会设置定期的检测点,通过温湿度传感器、光照度计等仪器来监控展厅环境的变化,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调控措施。
博物馆展厅文物的保存环境和调控措施是非常重要的。
只有合适的保存环境和有效的调控措施才能够保证文物能够得到长期保存和展示,让观众们领略到它们独特的价值和魅力。
谈博物馆文物保存环境
文物作为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实物的形式保留了丰富的信息,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
为了研究和利用其中蕴藏的信息资源,必须保存好文物的物质形态。
然而,由于文物材料的特性及其内部不停运动的普遍性,再加上环境因素的作用,文物在自然环境中存在衰败、损坏甚至消失的倾向,即文物的自然损坏,其实质是环境因素与文物材料发生物理作用或者化学作用,使文物日益改变其本来的形态和组分,危害文物的长期保存。
文物保存环境研究所关注的问题就是环境与文物保存之间的关系,环境因素与文物材料作用的过程和机理,并找到适宜文物保存的最佳环境,最终减缓文物的自然损坏。
文物保存环境,可以理解为以文物为中心的周围环境因素的总和。
具体到博物馆文物保存环境,或称馆藏文物保存环境,主要包括博物馆室内的空气温湿度、光照、空气污染物和有害生物等因素。
博物馆不利环境因素对文物的作用一般进行缓慢,但日积月累,其破坏作用是不可低估的。
因此,我们有必要探讨博物馆各种环境因素与文物材料作用的过程和可能产生的影响。
空气温湿度温度和湿度是馆藏文物保存环境中,最基本、最经常起作用的因素。
它们是直接影响一切物理、化学和生物作用的两个基本因素。
1.1 温度通常,博物馆室内空气温度作为单一因素对文物材料的影响并不明显,但是由于环境中同时存在着光照、各种气体等因素,当文物材料受到它们联合作用而发生一定的化学反应时,温度在后续反应中具有加速化学发应的作用。
根据范特霍夫(Van’t Hoff)近似规则,对一般反应,温度每升高10℃,反应速率增加到原来的2~4倍。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温度变化会引起相对湿度的变化,从而对文物产生影响。
1.2 湿度与温度相比,博物馆相对湿度对文物的影响更大。
相对湿度的变化对大部分馆藏文物保存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湿度对有机材料文物的影响:有机材料文物的共性就是其内部含有一定的水分,当外界空气湿度较高时,它们吸收水分,引起水解、增重、体积膨胀等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页目录页湿度控制概述调湿材料性能Part 1Part 2Part 3相对湿度概述第3页过渡页湿度控制概述调湿材料性能Part 1Part 2Part 3相对湿度概述正文. 第一章第页第5页相对湿度概述正文. 第一章(二)湿度对文物的影响◆引起文物变形(湿胀干缩)湿度变化造成的变形远大于温度的影响。
(象牙温度相差30℃,其体积变化小于0.2%,而相对湿度波动10%,其体积就有0.3%~0.4%的变化幅度)◆发生化学反应青铜病、铁器腐蚀、玻璃病、染料颜料的褪色、纸张丝绸的强度损失。
◆引起生物腐蚀较高的湿度是微生物、昆虫大量繁殖的有利条件第6页相对湿度概述正文. 第一章(二)湿度对文物的影响湿度与“青铜病”◆青铜器潜伏的“粉状锈”其保存的临界相对湿度为42%-46%。
◆相对湿度超过55%,氯化亚铜迅速与空气中的水反应,随相对湿度加大,其生成“粉状锈”的反应速度大大加快。
◆在35%RH中“粉状锈”是稳定的。
◆相对湿度超过55%RH,氯化亚铜将非常快地起反应。
即使湿度再次降低,反应也不能停止。
第7页相对湿度概述正文. 第一章(二)湿度对文物的影响湿度与铁及其他金属◆铁器文物在干燥的环境中是稳定的,潮湿将使其绣蚀。
地质藏品中含硫的黄铁矿石、化石(FeS)在湿度高时,它能与空气中的水分反应,生成硫酸和硫酸亚铁:◆多数黄铁矿石在RH55%是安全的,其理想的相对湿度上限是50%。
◆银器在70%RH以上会加速失去光泽。
第8页相对湿度概述正文. 第一章(二)湿度对文物的影响湿度与“玻璃病”•古代有些玻璃器对湿度相当敏感,玻璃器中的钾、钠离子有微量的可溶性,在水分作用下溶出,形成氢氧化钾、钠,然后很快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形成碳酸钾、钠,碳酸盐极易吸潮,吸潮后玻璃上出现小水滴,在此过程中首先形成细小裂纹,最终玻璃变成不透明、乳白色或成鳞片状剥落。
•对此类玻璃器的推荐相对湿度是低于40%。
第9页相对湿度概述正文. 第一章(二)湿度对文物的影响湿度产生物理形变对文物的损害•湿度引发物理变化,造成材料扭曲变形、开裂错位、断裂分离等。
这是吸湿材料在吸湿和放湿的反复机械作用产生的结果。
•不仅有机材料,无机材料中也有同样情况。
例如石刻。
壁画、玻璃等质地的文物材料中,由于含吸湿性盐,在吸湿、潮解、结晶过程中产生压力,会导致这些材料开裂、剥落、崩裂。
第10页相对湿度概述正文. 第一章(二)湿度对文物的影响湿度与文物的生物腐蚀•湿度是虫、微生物生长繁殖的必要条件。
较高的湿度条件(RH70%以上)最适宜它们的繁衍。
虫蛀、霉变对文物材质造成的朽蚀作用是文物保存中经常遇到和十分严重的问题。
控制湿度是防止文物受生物侵蚀的有效途径。
第11页相对湿度概述正文. 第一章(三)文物保存环境湿度控制目标•根据实际情况(文物材质、长期的保存状况、目前主要的病害等)确定合理的温湿度控制目标;(适宜)•减小温湿度的波动;(稳定)•湿度优先控制。
第12页相对湿度概述正文. 第一章项目石质陶器瓷器铁质青铜纸质壁画纺织品漆木器其他温度(℃)18~22±2(根据当地平均温度设定,不低于10℃,不高于30℃)湿度(%)35~65±5(根据当地平均湿度设定)<4535~65±5(根据当地平均湿度设定)温度日波动(℃/d )<4湿度日波动(%/d )<5上海博物馆目前提出的环境质量标准第13页相对湿度概述正文. 第一章(三)文物保存环境湿度控制目标Bizot对吸水物料的临时指引第14页相对湿度概述正文. 第一章(三)文物保存环境湿度控制目标AICCM建议对一般藏品存储及展出的温度与相对湿度的临时指引正文. 第一章第15页藏品保存环境指引——ICOM-CC与IIC声明草拟本相对湿度概述第16页过渡页湿度控制概述调湿材料性能Part 1Part 2Part 3相对湿度概述正文. 第二章第17页正文. 第二章第18页正文. 第二章第19页正文. 第二章第20页正文. 第二章第21页湿度控制概述正文. 第二章第22页✓温湿度的具体数值应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调控。
✓调控的重点是避免温湿度的大幅度波动。
✓应尽量减少外界环境对展厅、库房的温湿度冲击。
(缓冲、人流控制)✓恒温恒湿设备应24小时连续运转。
✓库房内的文物应尽量放入囊盒和橱柜中。
✓应注意展柜内灯光的热效应。
✓应加强对温湿度的连续监控。
(二)博物馆温湿度管理要点湿度控制概述正文. 第二章第23页(三)博物馆环境温湿度控制✓室外环境——博物馆选址、气候特点;✓大环境——博物馆建筑结构与功能布局,建筑的保温隔热性能;✓小环境——空调系统(湿度优先控制),室内恒湿机,具有调湿功能的建筑材料;✓微环境——展柜内主动的净化调湿器,被动调湿剂和吸附剂,文物的包装。
湿度控制概述正文. 第二章第24页(三)博物馆环境温湿度控制博物馆室外环境的选择考虑当地气候条件;避免潮湿环境;避免风口湿度控制概述正文. 第二章第25页(三)博物馆环境温湿度控制博物馆大环境控制建筑构造上:营造遮阳、空气对流等来稳定、净化室内环境养护管理上:晴天开窗、雨天不开门,营造室内干燥环境;保持室内环境清洁,良好防虫。
湿度控制概述正文. 第二章第26页(三)博物馆环境温湿度控制博物馆大环境控制通过建筑的保温隔热效果和建筑材料的吸放湿能力平衡室内温湿度;功能布局上,将与文物相关的藏品区域设置在建筑温湿度最恒定的地方。
湿度控制概述正文. 第二章第27页(三)博物馆环境温湿度控制博物馆小环境控制恒温恒湿精密空调控制(湿度优先、平稳控制)室内用恒湿机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测算。
空调机组希望能24小时连续运行湿度控制概述正文. 第二章第28页(三)博物馆环境温湿度控制博物馆小环境控制在相对密闭展厅中,可通过控制室内温度来调整室内相对湿度——冬季干燥,可通过降低温度提高室内湿度;——夏季潮湿,可通过升高温度降低室内湿度。
湿度控制概述正文. 第二章第29页(三)博物馆环境温湿度控制博物馆微环境控制•被动调控——调湿剂•主动调控——调湿器第30页过渡页湿度控制概述调湿材料性能Part 1Part 2Part 3相对湿度概述调湿材料性能正文. 第三章第31页(一)调湿材料的基本概念•调湿材料——指不需要借助任何人工能源和机械设备,依靠自身的吸放湿性能,感应所调空间空气湿度的变化,自动调节空气相对湿度的一类功能材料。
•吸湿率——指单位质量调湿材料所吸水分的质量与干透调湿材料质量的比值。
•湿容量——指单位质量调湿材料在同一温度(20℃),不同相对湿度下达到吸放湿平衡后吸湿率的差值。
•吸放湿速率——指单位质量调湿材料在一定时间内吸收或放出水汽的速度。
调湿材料性能正文. 第三章第32页(一)调湿材料的基本概念•单位——用于确定调湿材料调湿能力的最小计量单元。
•单位质量——一个单位的干燥的调湿材料的质量,单位为克。
•单位目标湿容量——调湿材料在目标湿度+10%RH和目标湿度-10%RH的条件下单位吸湿能力的差值。
注:目标湿度是指调湿材料期望调控的相对湿度。
•使用包装——直接放置于馆藏文物保存环境中使用的,用于盛装调湿材料且具有透气性和一定强度的包装盒或包装袋等容器。
调湿材料性能正文. 第三章第33页(二)调湿材料的性能要求调湿材料的基本要求✓用于馆藏文物保存环境调控的调湿材料应由专业质量监督检验机构检验确认合格。
✓调湿材料使用过程中不应产生液态凝结水。
✓调湿材料使用时应避免与文物直接接触。
✓使用包装表面不允许有异物析出。
✓调湿材料应指明调控的目标湿度、单位质量及推荐用量。
✓调湿材料宜在具有良好密闭性的环境中使用。
调湿材料性能正文. 第三章第34页(二)调湿材料的性能要求调湿材料的调湿性能要求✓单位质量≤30.00g;(同时满足下列所有要求)✓单位吸湿能力≥10.00g;(20℃,80%R.H.下的吸湿能力)✓单位放湿能力≥4.00g;(20℃下,80%R.H.吸附平衡后在40%R.H.下放湿能力)✓单位目标湿容量>2.00g;✓单位吸湿速度>4.00g;(干燥调湿材料在20℃,80%R.H.下吸附7小时的吸湿量)✓单位放湿速度>1.20g。
(20℃下,80%R.H.吸附平衡后在40%R.H.下放湿7小时的质量)调湿材料性能正文. 第三章第35页(二)调湿材料的性能要求调湿材料的环境安全性要求•材料环境安全性——在馆藏文物保存环境中使用的某种材料所散发的挥发物对其中文物的潜在危害效应。
调湿材料和使用包装材料,应达到长期使用等级要求。
调湿材料性能正文. 第三章第36页(三)调湿材料的性能检测单位吸湿能力样品——6.00g~10.00g调湿材料样品(不带使用包装)。
过程——样品干燥(120℃下鼓风干燥2h)样品吸湿(20℃。
80%R.H.下吸附平衡)注:吸附平衡的判断依据:反复称量,直到间隔1h的两次连续称重相差不超过0.05g结果计算调湿材料性能正文. 第三章第37页(三)调湿材料的性能检测单位放湿能力样品——6.00g~10.00g调湿材料样品(不带使用包装)。
过程——样品在20℃,80%R.H.下吸湿平衡样品放湿(20℃。
40%R.H.下放湿平衡)注:吸附平衡的判断依据:反复称量,直到间隔1h的两次连续称重相差不超过0.05g结果计算调湿材料性能正文. 第三章第38页(三)调湿材料的性能检测单位目标湿容量样品——6.00g~10.00g调湿材料样品(不带使用包装)。
过程——测得样品在20℃,目标湿度-10%R.H.下的单位吸湿能力x 1;测得样品在20℃,目标湿度+10%R.H.下的单位吸湿能力x 2;结果计算调湿材料性能正文. 第三章第39页(三)调湿材料的性能检测单位吸湿速度样品——带有使用包装的不大于N个单位(一般为20个)的调湿材料。
过程——样品干燥样品悬挂于试验装置中,将20℃,80%R.H.的空气以1 L/min±0.1 L/min的速度流过样品周围,7小时后测得样品增重量。
结果计算调湿材料性能正文. 第三章第40页(三)调湿材料的性能检测单位放湿速度样品——带有使用包装的不大于N个单位(一般为20个)的调湿材料。
过程——样品在20℃,80%R.H.下吸湿平衡样品悬挂于试验装置中,将20℃,40%R.H.的空气以1 L/min ±0.1 L/min的速度流过样品周围,7小时后测得样品减重量。
结果计算调湿材料性能正文. 第三章第41页(三)调湿材料的性能检测材料环境安全性样品——调湿材料和使用包装分别测试。
过程——将制备好的测试试片悬挂于放置有一定量样品的测试容器中,按要求加热到60℃,在100%RH下,保持14d。
取出测试试片,晾干后根据腐蚀情况确定环境安全性等级。
调湿材料性能正文. 第三章第42页(四)调湿材料的使用国外大量使用调湿材料性能正文. 第三章第43页(四)调湿材料的使用2010上海世博会的应用调湿材料性能正文. 第三章第44页(四)调湿材料的使用陕历博的应用调湿材料性能正文. 第三章第45页(四)调湿材料的使用调湿材料使用的注意点✓调湿材料的主要目的是平衡湿度的波动;✓调湿材料应根据实际情况选用不同的型号;✓调湿材料应与调控空间有充分接触;✓应根据实际使用情况及时更换调湿剂;✓调湿材料对密闭小环境的调湿效果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