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解剖体表标志

合集下载

人体各部位名称及体表标志

人体各部位名称及体表标志

人体各部位名称及体表标志一、人体各部位名称(如图2—1)人是一个具有生命活动功能的整体。

不同的部位,有着不同的名称。

头颈部的名称:头、颈;躯干部的名称:胸、背、脊椎;上肢部的名称:肩、上臂、前臂、手;下肢部的名称:臀、大腿、小腿、足。

1.人体常用方位的术语为了便于学习和研究人体各部位及其结构的位置变化,规定以身体直立、两眼向正前方平视,两脚跟靠拢,足尖向前,上肢自然下垂于躯干两侧,手掌向前为人体标准解剖姿势,并以上述姿势为依据,定出一些常用人体方位的术语。

上——接近头部称为上;下——接近足底称为下;前——接近腹侧的称为前;后——接近背侧的称为后;内侧——接近身体正中线的称为内侧;外侧——远离身体正中线的称为外侧;近侧——接近肢体根部的称为近侧;远侧——远离肢体恨部的称为远侧;尺侧——前臂的内侧称为尺侧;桡侧——前臂的外侧称为桡侧;胫侧——小腿的内侧称为胫侧;腓侧——小腿的外侧称为腓侧;浅——接近皮肤表面的称为浅;深——远离皮肤表面的称为深。

2.人体的切面(1)矢状面沿人体的前后径与水平面垂直所作的切面叫矢状面。

当矢状面位于正中而将人体分为左右两半,该切面称为正中矢状面。

(2)水平面(横切面)与地面平行,将人体分为上、下两部所作的切面叫水平面。

(3)额状面(冠状面)沿人体的左右径,将人体分为前后两部所作的切面叫额状面。

二、体表标志(如图2—2)1.躯干部的体表标志胸骨:胸骨柄、胸骨体、剑突。

肋骨:第二到第十二肋骨、第一到第十肋软骨。

椎骨:颈椎、胸椎、腰椎、骶骨、尾骨。

2.上肢部的体表标志肩胛骨:肩峰、肩胛冈、肩胛下角。

锁骨:全长。

肱骨:肱骨内上髁、外上髁。

尺骨:鹰嘴、尺骨头、茎突。

桡骨:桡骨头、茎突。

手骨:腕骨、掌骨和指骨的背面。

3.下肢部的体表标志髂骨:髂嵴、髂前上棘、髂后上棘、耻骨联合、生骨结节。

股骨:大转子。

膑骨:前面。

胫骨:胫骨前缘。

腓骨:腓骨头和外踝。

足骨:跗骨、跖骨、趾骨。

第二节骨骼结构知识一、骨的构造(如图2—3)成人的骨骼共有206块,组成人体的支架。

《解剖体表标志》课件

《解剖体表标志》课件

性别、年龄、体型、生长发育状况等 因素均可影响体表标志的位置和形态 。
体表标志的准确性与可靠性
体表标志的准确性受到多种因素 的影响,如体位、姿势、皮肤松
弛程度等。
在某些情况下,体表标志可能受 到掩盖或遮挡,导致无法准确辨
认。
因此,在应用体表标志时,应充 分考虑其准确性和可靠性,结合 其他检查和诊断方法进行综合判
断。
体表标志的局限性
体表标志仅能反映人体解剖结 构的表面信息,无法提供内部 结构的信息。
体表标志在某些情况下可能存 在误差,如肥胖、瘢痕、畸形 等。
因此,在应用体表标志时,应 充分考虑其局限性,结合其他 检查和诊断方法进行综合判断 。
05
体表标志的探索与学习
实地考察与体验
要点一
实地考察
通过实地考察,观察人体解剖结构,了解体表标志的位置 和特征。
要点二
亲身体验
亲自触摸、感受体表标志,加深对体表标志的认识和理解 。
专业书籍与资料查阅
专业书籍
阅读专业的人体解剖书籍,获取关于体 表标志的详细描述和解释。
VS
资料查阅
查阅相关的学术论文、研究报告等资料, 深入了解体表标志的生理意义和临床应用 。
网络资源与在线课程
网络资源
利用互联网搜索关于体表标志的资料、图片和视频等,丰富学习内容。
体表标志的分类
按照功能分类
可分为定位标志和识别标志。定位标 志用于确定人体结构的相对位置,如 乳突、髂嵴等;识别标志用于区分不 同的人体结构,如指纹、掌纹等。
按照部位分类
可分为头部标志、颈部标志、胸部标 志、腹部标志、背部标志和四肢标志 等。
体表标志的重要性
医学诊断和治疗
自我保健和美容

人体各部位名称及体表标志

人体各部位名称及体表标志

人体各部位名称及体表标志一、人体各部位名称(如图2—1)人是一个具有生命活动功能的整体。

不同的部位,有着不同的名称。

头颈部的名称:头、颈;躯干部的名称:胸、背、脊椎;上肢部的名称:肩、上臂、前臂、手;下肢部的名称:臀、大腿、小腿、足。

1、人体常用方位的术语为了便于学习和研究人体各部位及其结构的位置变化,规定以身体直立、两眼向正前方平视,两脚跟靠拢,足尖向前,上肢自然下垂于躯干两侧,手掌向前为人体标准解剖姿势,并以上述姿势为依据,定出一些常用人体方位的术语。

上——接近头部称为上;下——接近足底称为下;前——接近腹侧的称为前;后——接近背侧的称为后;内侧——接近身体正中线的称为内侧;外侧——远离身体正中线的称为外侧;近侧——接近肢体根部的称为近侧;远侧——远离肢体恨部的称为远侧;尺侧——前臂的内侧称为尺侧;桡侧——前臂的外侧称为桡侧;胫侧——小腿的内侧称为胫侧;腓侧——小腿的外侧称为腓侧;浅——接近皮肤表面的称为浅;深——远离皮肤表面的称为深。

2、人体的切面(1)、矢状面沿人体的前后径与水平面垂直所作的切面叫矢状面。

当矢状面位于正中而将人体分为左右两半,该切面称为正中矢状面。

(2)、水平面(横切面)与地面平行,将人体分为上、下两部所作的切面叫水平面。

(3)、额状面(冠状面)沿人体的左右径,将人体分为前后两部所作的切面叫额状面。

二、体表标志(如图2—2)1、躯干部的体表标志胸骨:胸骨柄、胸骨体、剑突。

肋骨:第二到第十二肋骨、第一到第十肋软骨。

椎骨:颈椎、胸椎、腰椎、骶骨、尾骨。

2、上肢部的体表标志肩胛骨:肩峰、肩胛冈、肩胛下角。

锁骨:全长。

肱骨:肱骨内上髁、外上髁。

尺骨:鹰嘴、尺骨头、茎突。

桡骨:桡骨头、茎突。

手骨:腕骨、掌骨和指骨的背面。

3、下肢部的体表标志髂骨:髂嵴、髂前上棘、髂后上棘、耻骨联合、生骨结节。

股骨:大转子。

膑骨:前面。

胫骨:胫骨前缘。

腓骨:腓骨头和外踝。

足骨:跗骨、跖骨、趾骨。

三、骨的构造(如图2—3)成人的骨骼共有206块,组成人体的支架。

人体各部位名称及体表标志

人体各部位名称及体表标志

人体各部位名称及体表标志一、人体各部位名称(如图2—1)人是一个具有生命活动功能的整体。

不同的部位,有着不同的名称。

头颈部的名称:头、颈;躯干部的名称:胸、背、脊椎;上肢部的名称:肩、上臂、前臂、手;下肢部的名称:臀、大腿、小腿、足。

1、人体常用方位的术语为了便于学习和研究人体各部位及其结构的位置变化,规定以身体直立、两眼向正前方平视,两脚跟靠拢,足尖向前,上肢自然下垂于躯干两侧,手掌向前为人体标准解剖姿势,并以上述姿势为依据,定出一些常用人体方位的术语。

上——接近头部称为上;下——接近足底称为下;前——接近腹侧的称为前;后——接近背侧的称为后;内侧——接近身体正中线的称为内侧;外侧——远离身体正中线的称为外侧;近侧——接近肢体根部的称为近侧;远侧——远离肢体恨部的称为远侧;尺侧——前臂的内侧称为尺侧;桡侧——前臂的外侧称为桡侧;胫侧——小腿的内侧称为胫侧;腓侧——小腿的外侧称为腓侧;浅——接近皮肤表面的称为浅;深——远离皮肤表面的称为深。

2、人体的切面(1)、矢状面沿人体的前后径与水平面垂直所作的切面叫矢状面。

当矢状面位于正中而将人体分为左右两半,该切面称为正中矢状面。

(2)、水平面(横切面) 与地面平行,将人体分为上、下两部所作的切面叫水平面。

(3)、额状面(冠状面) 沿人体的左右径,将人体分为前后两部所作的切面叫额状面。

二、体表标志(如图2—2)1、躯干部的体表标志胸骨:胸骨柄、胸骨体、剑突。

肋骨:第二到第十二肋骨、第一到第十肋软骨。

椎骨:颈椎、胸椎、腰椎、骶骨、尾骨。

2、上肢部的体表标志肩胛骨:肩峰、肩胛冈、肩胛下角。

锁骨:全长。

肱骨:肱骨内上髁、外上髁。

尺骨:鹰嘴、尺骨头、茎突。

桡骨:桡骨头、茎突。

手骨:腕骨、掌骨和指骨的背面。

3、下肢部的体表标志髂骨:髂嵴、髂前上棘、髂后上棘、耻骨联合、生骨结节。

股骨:大转子。

膑骨:前面。

胫骨:胫骨前缘。

腓骨:腓骨头和外踝。

足骨:跗骨、跖骨、趾骨。

三、骨的构造(如图2—3)成人的骨骼共有206块,组成人体的支架。

人体解剖体表标志

人体解剖体表标志

胸部标志线
前正中线( ):经胸骨正中所作的垂线 胸骨线( ):沿胸骨外侧缘最凸处所作的垂线 锁骨中线( ):经锁骨中点所作的垂线 胸骨旁线( ): 经胸骨线与锁骨中线中点的垂线 腋前线 ( ): 经腋前襞与胸壁相交处所作的垂线 腋中线( ):为腋前后线之间上点所作的垂线 腋后线( ):经腋后襞与胸壁相交处所作的垂线 肩胛线( ):上肢下垂时经肩胛下角的垂线 后正中线( ):经身体后面正中的垂直线
胸骨角 ( ): 胸骨柄与胸骨体连接处,稍向前突,两侧连第2肋软
骨,是计数肋骨的标志,后平第4胸椎下缘,是主动脉弓与升、降主动
脉的分界,左主支气管与食管相交处
剑突 ( ):位于胸骨下角内,平对第9胸椎
乳头( ):男性位于锁骨中线第4肋间隙平面,女性乳头稍低,偏外下方
锁骨( ):位于颈静脉切迹两侧,全长可触及
锁骨下窝( ):锁骨中外1/3交界处下方凹陷处,有腋动、静脉和臂丛神经通过
胸部(二)
肋弓( ):自剑突两侧向外下可触及肋弓,是肝、脾触诊的标志,最低
处平第2-3腰椎间隙
胸骨下角( ):两侧肋弓和剑胸结合共同围成胸骨下角
肩胛下角( ): 肩胛骨最低处,上肢下垂时,肩胛下角
平第7肋
肩胛岗 ( ):平第3胸椎平面
下4横指处 腓骨头(fibular head):位于胫骨外侧髁后外下方,可触及,有腓总神经通过 胫骨前缘( anterior border of tibia): 位于胫骨体前面,居皮下,可触及 内踝(medial malleolus ):胫骨下端向内的突起,皮下可触及 外踝(lateral malleolus ):腓骨下端的膨大,隆起于踝关节外侧 皮下可触及 跟健( tendo calcaneus ): 位于小腿后区下部皮下,止于跟骨结节,可触及

人体解剖学中的体表标志

人体解剖学中的体表标志

人体解剖学中的体表标志当我们需要进行体格检查或者疾病诊断的时候,人体的表面往往能够提供一些非常重要的信息。

这些信息来自于人体解剖学中的体表标志,它们是我们认识人体结构和功能的入口。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体表标志,以及它们在临床应用中的意义。

一、勾骨突勾骨突位于胸骨的上部,是胸骨的一个特征性结构。

它的位置也是人体中心的标志。

在体格检查中,医生常常用手指触摸勾骨突,以确定人体的中线位置。

在X光片或CT扫描中,勾骨突的位置也是确定头颅与胸部之间的居中线的关键。

二、尺骨茎突尺骨茎突位于手腕的外侧,是手掌侧面的一处突起。

它的位置对于肘关节疾病的诊断非常重要。

在体格检查中,医生可以在手腕外侧感觉到一个小凸起,这就是尺骨茎突。

通过摸到尺骨茎突的位置,医生可以评估肘关节的稳定性和运动范围,也可以排除一些手腕和前臂的骨骼病变。

三、椎弓突椎弓突位于脊柱的背部,是脊椎骨的特征性结构。

在体格检查中,医生常常用手指沿着椎弓突进行检查,以确定脊柱的位置和形态。

在X光片或MRI中,椎弓突的形状和位置可以帮助医生确定脊椎的病变和功能障碍。

四、髌骨髌骨位于膝盖前方,是膝盖关节的一部分。

在体格检查中,医生常常摸到髌骨的位置,以评估膝盖的稳定性和疾病状况。

髌骨的位置也是确定人体前后线的关键。

五、前哨淋巴结前哨淋巴结是指靠近体表的淋巴结,它们通常是疾病反应的早期标志。

在体格检查中,医生常常通过触摸体表来检查淋巴结的大小和质地。

前哨淋巴结的检查对于肿瘤疾病和感染疾病的诊断都非常重要。

总结人体解剖学中的体表标志是诊断和治疗疾病的重要途径。

医生通过触摸、视觉和影像学手段来确定这些标志的位置和形态,从而评估人体结构和功能的状况。

在实际应用中,医生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检查手段,才能确定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人体解剖体表标志

人体解剖体表标志
胸锁乳突肌 (sternocleidomastoid):颈部分区重要标志,以两头起于锁骨,斜向 后上方,止于乳突
锁骨上三角 (greater supraclavicular fossa ):位于锁骨中1/3上方,底部可焖与 锁 骨下动脉和第1肋骨
胸骨上窝(suprasternal fossa) 位于胸骨颈静脉切迹上方,是触诊气管的部位
腹部
腹白线( linea alba ):附着于剑突和耻骨连合之间的纤维带, 两侧为腹直 肌,右侧缘与肋弓相交处相当于胆囊底的体表投影,临床作为胆囊压痛点
脐 (umbilicus): 位于前正中线上,腹白线的中点处,平第3、4腰椎间隙, 脐与右髂前上嵴连线的中、外1/3相当于阑尾根部的体表投影,临床上作为阑 尾压痛和手术入路的标志
胸骨下角(infrasternal angel ):两侧肋弓和剑胸结合共同围成胸骨下角 肩胛下角(inferior angle of scapuia): 肩胛骨最低处,上肢下垂时,肩胛下角
平第7肋 肩胛岗 (spine of scapuia):平第3胸椎平面
胸部标志线
前正中线( anterior median line ):经胸骨正中所作的垂线 胸骨线( sternal line ):沿胸骨外侧缘最凸处所作的垂线 锁骨中线(midclavicular line ):经锁骨中点所作的垂线 胸骨旁线(parasternal line): 经胸骨线与锁骨中线中点的垂线 腋前线 (anterior axillary line): 经腋前襞与胸壁相交处所作的垂线 腋中线(midaxillary line):为腋前后线之间上点所作的垂线 腋后线( posterior axillary line ):经腋后襞与胸壁相交处所作的垂线 肩胛线(scapular line ):上肢下垂时经肩胛下角的垂线 后正中线( posterior median line ):经身体后面正中的垂直线

体表解剖标志

体表解剖标志

体表解剖标志人体体表标志在临床疾病的检查和治疗中应用十分广泛,而在临床实践中,如果对体表标志定位不准确,往往会延误病人的治疗,甚至错过了抢救时机。

因此我们在解剖教学和临床实践中,对人体常用体表标志的解剖定位总结如下:1、头颈部体表定位眶上切迹(眶上孔):一般位于眶上缘中内1/3交界处,内有眶上神经和血管通过,压迫有明显痛感。

眶下孔:眶下缘中点下方约1 cm处,有眶下神经通过,按压有凹陷感。

切牙孔:两中切牙腭面之间,顺着牙龈斜插可进入。

上颌结节:位于上颌第三磨牙的上后内方,颊内侧面与牙龈之间。

腭大孔:紧靠上颌第三磨牙的腭面内上方。

下颌角:下颌支后缘与下颌骨下缘相交处。

颧弓:位于颧弓中点上方约2横指处为翼点,内面有脑膜中动脉前支通过。

乳突:位于耳后骨隆起处,其根部前内方有面神经从茎乳孔穿出,其后颅底内面有乙状窦。

枕外隆凸:枕骨外面正中最凸的隆起,其内面是窦汇,下方有枕骨导血管。

下颌关节:位于耳屏前方,张嘴时此处变凹。

喉结:甲状软骨上端向前突出形成。

胸锁乳突肌:头转向一侧可观察到。

第七颈椎:颈前屈,从侧面看颈背部最高的隆起,是计数椎骨的标志之一。

2、胸部体表定位锁骨上窝:锁骨上方凹陷处,在斜角肌间隙有锁骨下动脉和臂丛通过,在前斜角肌与胸锁乳突肌锁骨头之间有锁骨下静脉通过。

颈静脉切迹:位于胸骨柄上方凹陷处。

胸骨角:胸骨柄与体的连接处微向前突形成。

剑突:胸骨体下方突出部分,下端游离。

肋间隙:左侧第5肋间隙为心尖搏动、第一心音听诊处,左侧第2肋间隙可进行第二心音听诊。

肩胛下角:肩胛骨脊柱缘与腋缘的会合处。

脊肋角:第12肋与脊柱的夹角。

3、腹部体表定位肋弓下缘:腹部体表的上界,常用于腹部九分区法,肝、脾的测量和胆囊的定位。

腹直肌:白线、经腹直肌的旁正中线、腹直肌外缘为腹部手术中常用的切口。

脐:位于腹部正中。

髂前上棘:平卧位,经脐画水平线与正中线相交,以脐为起点向外下侧画一角平分线,在此平分线上向外下侧连续两次移放4横指,最后拇指指腹触之坚硬处即为髂前上棘。

解剖学20个体表标志

解剖学20个体表标志

解剖学20个体表标志
以下是解剖学中的20个体表标志:
1. 额头:颈前最上方的平面。

2. 鼻尖:鼻孔中央最尖部分。

3. 嘴角:嘴巴两侧最外侧的点。

4. 锁骨:胸骨两侧膨大的骨头。

5. 肩峰:肩膀最高点的位置。

6. 乳头:乳房正前方突起的部分。

7. 肚脐:腹部正中央的凹陷处。

8. 股骨大转子:大腿外侧最高点的骨头。

9. 膝盖:膝关节的前方凸起。

10. 踝关节:小腿和脚连接处的骨头。

11. 耻骨:骨盆前部下方的骨头。

12. 腋窝:上臂与胸部交界处的凹陷。

13. 肱骨外髁:上臂外侧最突出的骨头。

14. 高缺血肌肉:手臂内侧的一条突出的肌肉。

15. 腓骨头:小腿外侧最高点的骨头。

16. 脊柱棘突:背部中央一列凹陷的骨头。

17. 胫骨:小腿内侧的长骨。

18. 毗邻锁骨下中点:锁骨最下方中央的位置。

19. 头颅顶骨:头顶骨的最高点。

20. 脚跟:脚底后部凸起的部分。

人体各部位名称及体表标志

人体各部位名称及体表标志

人体各部位名称及体表标志一、人体各部位名称(如图2—1)人是一个具有生命活动功能的整体。

不同的部位,有着不同的名称。

头颈部的名称:头、颈;躯干部的名称:胸、背、脊椎;上肢部的名称:肩、上臂、前臂、手;下肢部的名称:臀、大腿、小腿、足。

1、人体常用方位的术语为了便于学习和研究人体各部位及其结构的位置变化,规定以身体直立、两眼向正前方平视,两脚跟靠拢,足尖向前,上肢自然下垂于躯干两侧,手掌向前为人体标准解剖姿势,并以上述姿势为依据,定出一些常用人体方位的术语。

上——接近头部称为上;下——接近足底称为下;前——接近腹侧的称为前;后——接近背侧的称为后;内侧——接近身体正中线的称为内侧;外侧——远离身体正中线的称为外侧;近侧——接近肢体根部的称为近侧;远侧——远离肢体恨部的称为远侧;尺侧——前臂的内侧称为尺侧;桡侧——前臂的外侧称为桡侧;胫侧——小腿的内侧称为胫侧;腓侧——小腿的外侧称为腓侧;浅——接近皮肤表面的称为浅;深——远离皮肤表面的称为深。

2、人体的切面(1)、矢状面沿人体的前后径与水平面垂直所作的切面叫矢状面。

当矢状面位于正中而将人体分为左右两半,该切面称为正中矢状面。

(2)、水平面(横切面) 与地面平行,将人体分为上、下两部所作的切面叫水平面。

(3)、额状面(冠状面) 沿人体的左右径,将人体分为前后两部所作的切面叫额状面。

二、体表标志(如图2—2)1、躯干部的体表标志胸骨:胸骨柄、胸骨体、剑突。

肋骨:第二到第十二肋骨、第一到第十肋软骨。

椎骨:颈椎、胸椎、腰椎、骶骨、尾骨。

2、上肢部的体表标志肩胛骨:肩峰、肩胛冈、肩胛下角。

锁骨:全长。

肱骨:肱骨内上髁、外上髁。

尺骨:鹰嘴、尺骨头、茎突。

桡骨:桡骨头、茎突。

手骨:腕骨、掌骨和指骨的背面。

3、下肢部的体表标志髂骨:髂嵴、髂前上棘、髂后上棘、耻骨联合、生骨结节。

股骨:大转子。

膑骨:前面。

胫骨:胫骨前缘。

腓骨:腓骨头和外踝。

足骨:跗骨、跖骨、趾骨。

三、骨的构造(如图2—3)成人的骨骼共有206块,组成人体的支架。

人体各部位名称及体表格标志

人体各部位名称及体表格标志

人体各部位名称及体表标志一、人体各部位名称(如图2—1)人是一个具有生命活动功能的整体。

不同的部位,有着不同的名称。

头颈部的名称:头、颈;躯干部的名称:胸、背、脊椎;上肢部的名称:肩、上臂、前臂、手;下肢部的名称:臀、大腿、小腿、足。

1、人体常用方位的术语为了便于学习和研究人体各部位及其结构的位置变化,规定以身体直立、两眼向正前方平视,两脚跟靠拢,足尖向前,上肢自然下垂于躯干两侧,手掌向前为人体标准解剖姿势,并以上述姿势为依据,定出一些常用人体方位的术语。

上——接近头部称为上;下——接近足底称为下;前——接近腹侧的称为前;后——接近背侧的称为后;内侧——接近身体正中线的称为内侧;外侧——远离身体正中线的称为外侧;近侧——接近肢体根部的称为近侧;远侧——远离肢体恨部的称为远侧;尺侧——前臂的内侧称为尺侧;桡侧——前臂的外侧称为桡侧;胫侧——小腿的内侧称为胫侧;腓侧——小腿的外侧称为腓侧;浅——接近皮肤表面的称为浅;深——远离皮肤表面的称为深。

2、人体的切面(1)、矢状面沿人体的前后径与水平面垂直所作的切面叫矢状面。

当矢状面位于正中而将人体分为左右两半,该切面称为正中矢状面。

(2)、水平面(横切面)与地面平行,将人体分为上、下两部所作的切面叫水平面。

(3)、额状面(冠状面)沿人体的左右径,将人体分为前后两部所作的切面叫额状面。

二、体表标志(如图2—2)1、躯干部的体表标志胸骨:胸骨柄、胸骨体、剑突。

肋骨:第二到第十二肋骨、第一到第十肋软骨。

椎骨:颈椎、胸椎、腰椎、骶骨、尾骨。

2、上肢部的体表标志肩胛骨:肩峰、肩胛冈、肩胛下角。

锁骨:全长。

肱骨:肱骨内上髁、外上髁。

尺骨:鹰嘴、尺骨头、茎突。

桡骨:桡骨头、茎突。

手骨:腕骨、掌骨和指骨的背面。

3、下肢部的体表标志髂骨:髂嵴、髂前上棘、髂后上棘、耻骨联合、生骨结节。

股骨:大转子。

膑骨:前面。

胫骨:胫骨前缘。

腓骨:腓骨头和外踝。

足骨:跗骨、跖骨、趾骨。

三、骨的构造(如图2—3)成人的骨骼共有206块,组成人体的支架。

2.体表标志

2.体表标志

瘦人则为一骨性突起,两侧髂后上棘连 线平S2 4.骶正中嵴 5.骶管裂孔和骶角 6.尾骨尖:肛门后上方约4cm处 7.菱形区 L5棘突、髂后上棘、尾骨 尖。当腰椎或骶、尾骨骨折或骨盆畸形 时,菱形区可出现变形
8. 椎骨横突的定位
C1横突:乳突与下颌角连线中点水平,胸锁乳突肌
后缘 C2横突:下颌角水平,胸锁乳突肌后缘 C3横突:舌骨角水平,胸锁乳突肌后缘 C4横突:甲状软骨上缘水平,胸锁乳突肌后缘 C5横突:甲状软骨水平,胸锁乳突肌后缘 C6横突:环状软骨水平,胸锁乳突肌后缘 C7 横突: C6横突之下约1.5cm。 T横突:不易触摸。 L3横突:最易触摸,在竖脊肌外缘与第12肋交界处 或稍下即是。 另一方法:医生将拇、食指尽力张开,
17.气管软骨
18.颈动脉结节:为C6横突前结节,因颈总动脉行其前方而得名。
在环状软骨弓平面,于胸锁乳突肌前缘处可触到该动脉的搏动,
若向后压迫,可阻断颈总动脉血流,达到暂时止血的目的。
(二)肌性标志
1.咬肌
2.颞肌 3.胸锁乳突肌: 该肌后缘中点有颈丛皮支穿出,为颈部皮肤浸润麻醉的阻 滞点。
(三)皮肤标志
置于患者的腰肋部,食指的桡侧贴近患者的肋弓,
拇指尖所指即为 L3横突尖。 L5横突:位于髂后上棘的稍外上方。 9.关节突的触摸定位
在棘突的两侧,用力按压时,可触到一系列串珠
状骨性隆起,即为关节突。颈腰椎关节突较深,胸 椎较浅,后者较易摸清。
10.骶后孔的定位法 (1)触摸定位法 S1孔:髂后上棘内侧1cm,再直上1cm S2孔:S1孔的直下1.5cm S4孔:骶管裂孔的骶角外侧1cm,再直上1cm S3孔:S4孔与S2孔之间为第三骶后孔 (2)三角定位法 S1孔距骶正中嵴之间2-2.5cm,S1孔距S2后孔之间也是2-2.5cm。 S 2孔距骶正中嵴之间为2cm;S2孔距S3后孔之间也是2cm。 S3孔距骶正中嵴之间为1.5-2cm,S3孔距S4后孔之间也为1.5-2cm。

人体体表标志定位与解剖(含人体解剖图)

人体体表标志定位与解剖(含人体解剖图)

⼈体体表标志定位与解剖(含⼈体解剖图)今天给⼤家介绍⼈体头颈部相应⾻骼体表标志和肌性标志,以及体表各肌⾁的起⽌点、运动功能以及神经⽀配,⽂中所配均为实体照⽚,尤其适合于从事康复科、⾻科、针灸推拿、针⼑等领域的医务⼯作者。

上项线:位于枕外隆凸的两旁,向乳突基部伸展弯曲的横⾏⾻嵴,有胸锁乳突肌和斜⽅肌附着。

枕外隆凸:枕鳞中央的⾻性隆起,位于头颈交界处,枕部正中线有项韧带附着乳突。

乳突:乳突为位于⽿垂后⽅的圆丘状⾻性隆起,是颞⾻乳突部的⼀部分。

第7颈椎:位于颈椎与胸椎的交界处,因此形态与胸椎接近。

第7颈椎棘突⽐其他颈椎棘突长且粗⼤,近似⽔平位的伸向后⽅,末端不分叉呈结节状,往往于⽪下形成⼀隆起,故第7颈椎⼜名隆椎。

甲状软⾻:颈部前⾯的⽅形软⾻,不成对,左右各⼀,由前缘相互愈着的呈四边形的左、右软⾻板组成。

愈着处称前⾓,前⾓上端向前突出,称喉结。

12⽉31⽇北京-中医诊疗局部雕塑美容减肥、⽆痕线雕提升术精品班—点击查看详情环状软⾻:紧接于甲状软⾻下⽅,不成对,位于喉部最下⽅,⽓管最上⽅,与⽓管的最上⼀节相连成环形。

部位:位于颈阔肌深⾯,两侧颈部外侧,分为胸⾻部和锁⾻部。

起点:胸⾻柄前⾯、锁⾻胸⾻端上缘内1/3。

⽌点:颞⾻乳突及上项线外侧。

运动功能:单侧收缩,头部向同侧屈,并使头转向对侧,双侧同时收缩,肌⾁合⼒在寰枕关节额状轴的后⾯使头后伸,肌⾁合⼒在寰枕关节额状轴的前⾯则使头前屈(如:头顶球)。

神经⽀配:胸锁乳突肌受第⼗⼀对脑神经副神经(Ⅺ)及⼀部分颈丛前⽀的⽀配(C3和C4)。

练习⽅式:头顶垂直负重并转动,如顶沙包头颈转动。

颈阔肌部位:颈阔肌位于颈前部⽪下,与⽪肤密切贴合的⼀块薄⽽宽阔的肌⾁。

起点:颈阔肌下缘起⾃胸⼤肌和三⾓肌筋膜,肌纤维斜向上内⽅,越过锁⾻和下颌⾻⾄⾯部。

⽌点:前部.肌纤维⽌于下颌⾻的下颌底和⼝⾓,其最前部的肌纤维左右相互交错,后部肌纤维移⾏于腮腺咬肌筋膜和部分⾯部肌⾁表⾯。

运动功能:收缩时牵引⼝⾓向下,并使颈部⽪肤起皱褶。

人体各部位名称及体表标志

人体各部位名称及体表标志

人体各部位名称及体表标志一、人体各部位名称(如图2—1)人是一个具有生命活动功能的整体。

不同的部位,有着不同的名称。

头颈部的名称:头、颈;躯干部的名称:胸、背、脊椎;上肢部的名称:肩、上臂、前臂、手;下肢部的名称:臀、大腿、小腿、足。

1.人体常用方位的术语为了便于学习和研究人体各部位及其结构的位置变化,规定以身体直立、两眼向正前方平视,两脚跟靠拢,足尖向前,上肢自然下垂于躯干两侧,手掌向前为人体标准解剖姿势,并以上述姿势为依据,定出一些常用人体方位的术语。

上——接近头部称为上; 下——接近足底称为下; 前——接近腹侧的称为前; 后——接近背侧的称为后;内侧——接近身体正中线的称为内侧; 外侧——远离身体正中线的称为外侧; 近侧——接近肢体根部的称为近侧; 远侧——远离肢体恨部的称为远侧; 尺侧——前臂的内侧称为尺侧; 桡侧——前臂的外侧称为桡侧; 胫侧——小腿的内侧称为胫侧; 腓侧——小腿的外侧称为腓侧; 浅——接近皮肤表面的称为浅; 深——远离皮肤表面的称为深。

2.人体的切面(1)矢状面 沿人体的前后径与水平面垂直所作的切面叫矢状面。

当矢状面位于正中而将人体分为左右两半,该切面称为正中矢状面。

(2)水平面(横切面) 与地面平行,将人体分为上、下两部所作的切面叫水平面。

(3)额状面(冠状面) 沿人体的左右径,将人体分为前后两部所作的切面叫额状面。

二、体表标志(如图2—2)1.躯干部的体表标志 胸骨:胸骨柄、胸骨体、剑突。

肋骨:第二到第十二肋骨、第一到第十肋软骨。

椎骨:颈椎、胸椎、腰椎、骶骨、尾骨。

2.上肢部的体表标志 肩胛骨:肩峰、肩胛冈、肩胛下角。

锁骨:全长。

肱骨:肱骨内上髁、外上髁。

尺骨:鹰嘴、尺骨头、茎突。

桡骨:桡骨头、茎突。

手骨:腕骨、掌骨和指骨的背面。

3.下肢部的体表标志 髂骨:髂嵴、髂前上棘、髂后上棘、耻骨联合、生骨结节。

股骨:大转子。

膑骨:前面。

胫骨:胫骨前缘。

腓骨:腓骨头和外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