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10
十个简单的科学小实验
![十个简单的科学小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8738ec41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07.png)
十个简单的科学小实验引言科学实验是培养孩子们动手能力,观察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好方法。
在这篇文档中,我们将介绍十个简单和有趣的科学小实验,这些实验能够让孩子们在家中或者学校里进行,并能从中学到一些有趣的科学知识。
1. 理解密度实验实验目的通过观察不同物体的浮力现象来理解密度的概念。
实验步骤和材料1.准备一个透明的玻璃杯,水,几个不同材质的物体(如石头、木块、橡皮球)。
2.将玻璃杯填满水。
3.将不同材质的物体轻轻地放入玻璃杯中观察现象。
密度是指物体单位体积内所含质量的大小。
在这个实验中,我们将观察到拥有较大密度的物体会下沉而拥有较小密度的物体会浮上水面。
2. 色彩吸收实验实验目的通过观察不同颜色的溶液对光的吸收情况,了解颜色是如何被吸收和反射的。
实验步骤和材料1.准备几个透明的玻璃容器、水和不同颜色的食用色素。
2.将不同颜色的溶液分别放入玻璃容器中。
3.使用手电筒照射不同颜色的溶液,观察吸收光线的情况。
不同颜色的溶液吸收不同波长的光线。
当我们照射不同颜色的溶液时,溶液会吸收相同颜色的光线,而反射其他颜色的光线。
3. 飘浮的葡萄实验实验目的通过观察葡萄在不同溶液中的表现,了解溶液的浓度对物体浮沉的影响。
实验步骤和材料1.准备几个透明的杯子、水和糖。
2.将不同浓度的糖溶液分别放入杯子中。
3.将葡萄分别放入不同浓度的糖溶液中,观察葡萄的浮沉情况。
浓度较低的糖溶液中,水分子比较多,所以葡萄会浮在水面上。
而浓度较高的糖溶液中,水分子比较少,所以葡萄会下沉。
4. 棉花火箭实验实验目的通过制作和发射棉花火箭来了解火箭原理。
实验步骤和材料1.准备一个小塑料瓶、棉花、烧杯、火柴和水。
2.将烧杯中加入一些水。
3.将塑料瓶的一端装满棉花。
4.将塑料瓶口迅速插入烧杯中的水中。
5.观察火箭的发射。
当塑料瓶插入烧杯中的水中时,底部的水会被迅速加热并转化为蒸汽气体。
蒸汽气体增加了瓶内的压力,最终导致瓶底部的棉花火箭射出。
5. 彩虹漩涡实验实验目的通过制作彩虹漩涡来展示液体的旋转运动。
10个神奇的化学实验
![10个神奇的化学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97addd02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ca.png)
10个神奇的化学实验十个神奇的化学实验1. 火焰变色实验通过添加不同的化学物质到火焰中,可以观察到火焰颜色的变化。
比如,将钠盐加入火焰中,火焰会变成明亮的黄色。
这是因为钠盐激发了火焰中的钠离子,使其以特定的频率发出黄光。
2. 酸碱指示剂实验将酸碱指示剂滴入酸碱溶液中,可以根据溶液的酸碱性质变化而改变颜色。
例如,酚酞指示剂在酸性溶液中呈现红色,在碱性溶液中呈现无色。
3. 发光杯实验将荧光粉溶解在水中,然后倒入杯中。
在紫外线照射下,杯子会发出明亮的荧光。
这是因为荧光粉吸收了紫外线的能量,然后重新辐射出可见光。
4. 燃烧钱币实验将铝箔纸包裹在一个铜币上,然后用火烧烤。
铝箔会与铜发生反应,形成铝铜合金,使铜币的颜色变化。
这是因为铝比铜更活泼,它与氧气反应,形成了一层铝氧化物。
5. 酶催化实验将过氧化氢溶液滴入含有酶的溶液中,可以观察到溶液的起泡现象。
这是因为酶能够加速过氧化氢分解的反应速率,产生大量的气体。
6. 铁与硫的反应实验将铁粉与硫粉混合,然后用火加热。
观察到反应后产物的颜色变化,从灰色变为黑色。
这是因为铁与硫反应生成了硫化铁,它是黑色的。
7. 红绿火焰实验将硼酸溶液滴入酒精火焰中,可以观察到火焰变为红绿相间的颜色。
这是因为硼酸激发了火焰中的硼离子和钠离子,使其以特定频率发出红绿光。
8. 铁锈防护实验将一片铁放入含有氧气和水的容器中,观察到铁表面产生了铁锈。
然后将另一片铁放入含有氧气和少量酸的容器中,观察到铁表面没有产生铁锈。
这是因为酸能够与铁表面的氧气反应,阻止铁生锈。
9. 长寿花实验将一朵白色的鲜花放入含有有机颜料的水中,观察到鲜花的花瓣逐渐变色。
这是因为鲜花吸水能力强,水中的有机颜料会通过鲜花的细胞壁进入花瓣,改变其颜色。
10. 火焰吞噬实验将一块含有酒精的布放在一只盛有酒精的碗上,点燃布。
然后将另一只碗倒置在燃烧的布上,观察到火焰会熄灭。
这是因为酒精蒸汽在无氧环境中燃烧,消耗了周围的氧气,导致火焰熄灭。
试验10氨基酸的薄层层析一
![试验10氨基酸的薄层层析一](https://img.taocdn.com/s3/m/52c9c377a45177232e60a204.png)
2. 展层 在层析缸中加入展层剂约1.5cm深, 加盖平衡30min。将薄层板点样端浸入展 层剂中,加盖密闭展层。当展层剂前沿 到达薄层板的2/3高度时,取出薄层板, 在玻板背面划下展层剂前沿位置,用电 吹风(热风)将薄层板吹干(最好对玻 板背面吹)。 3. 显色 用喉头喷雾器向薄层板上均匀喷洒 0.5% 茚三酮丙酮溶液,热风吹干至各层 析斑点显现。
实验10 氨基酸的薄层层 析
一、目的与要求
1.熟悉用层析技术分离不同物质的原理
2.掌握薄层层析的基本操作方法
二、实验原理
薄层层析(thin layer chromatography, TLC) 是将吸附剂(或称固相支持物,如硅胶G、硅藻土、 氧化铝、氧化镁、纤维素粉等)均匀地铺在玻璃板 上使其成薄层。将待分析的样品点加到薄层板的一 端,然后把该端浸入适宜的展层剂(如苯酚-水、正 丁醇-冰醋酸-水等)在密闭的层析缸中展层。
四、结果与计算
展层剂前沿 ● ● ● 展 层 方 向 ● ● 亮氨酸 甘氨酸 赖氨酸 原点
氨基酸薄层层析示意图
Rf值=
原点到层析斑点中心的 距离(cm) 原点到展层剂前沿的距 离(cm)
五、注意事项
制备的薄层板应厚薄均匀,表面光滑无气 泡; 点样各原点分布均匀,各点直径不超过 2mm; 薄层板置层析缸中时各点样原点切勿浸入 展层剂中。
由于各种氨基酸结构和性质的不同, 其在吸附剂表面的吸附能力各异带至较 远的距离。这样,氨基酸在吸附剂和展层 剂之间反复多次的被吸附与解吸附,使不 同的氨基酸得以分离,并通过茚三酮反应 显色作鉴别。
三、操作部分
1. 点样 取内径约0.5mm管口平整的毛细玻管 3支,分别吸取甘氨酸、亮氨酸及混合氨 基酸液(含甘氨酸、赖氨酸、亮氨酸), 在距薄层板底端2.5cm处、间距1cm宽的 位置上轻触点样,点样处干后在原点样处 重复点加1~2次。
10个物理演示实验的原理与现象
![10个物理演示实验的原理与现象](https://img.taocdn.com/s3/m/d2048ee2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80d8e6f.png)
10个物理演示实验的原理与现象1.牛顿摆实验:原理是通过将一质点连接到一根不可伸长、不可弯曲且质量可以忽略不计的绳子上,使其悬挂于一固定点并允许自由摆动,演示了周期性运动和重力作用下的力学波动现象。
2.杨氏模量实验:原理是通过悬挂一个平衡的弹簧,将不同质量的挂物悬挂在弹簧下方,并测量弹簧的伸长量,根据胡克定律推导出弹性模量的测量原理,演示了杨氏模量与弹性形变的关系。
3.光的折射实验:原理是当光从一种介质传播到另一种介质时,由于两种介质的光速不同,光线会发生折射现象。
根据斯涅尔定律,光线在折射面上入射角和折射角之间满足一定的关系,演示了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时的行为。
4.平面镜成像实验:原理是当光线以一定角度入射到平面镜上时,会发生反射现象,并形成一个虚像。
根据镜面法则,入射角和反射角相等,通过平面镜成像实验可以观察到光线的反射特性和虚像的形成。
5.大气压力实验:原理是利用大气压力对液体的压强进行实验观测。
将一个杯装的开放水银柱与一个封闭的水银柱相连,利用大气压力对水银柱施加的压力,观察水银柱的高度变化。
通过这一实验可以测量大气压力并验证大气压力的存在。
6.磁体力实验:原理是在一个磁场中放置一个导体,当导体中有电流通过时,导体会受到磁场力的作用。
根据洛伦兹力定律,当导体与磁场垂直时,磁场会对导体施加一个力,通过这一实验可以观察到电磁力的作用。
7.电容器实验:原理是利用电容器的原理,通过将两块金属板分别连接到正负电极上,形成一个电容器。
当给电容器充电时,电荷会在两个金属板之间储存,根据库仑定律,电容器中的电荷与电压之间满足一定的关系,通过这一实验可以观察到电容器的充放电现象。
8.磁感线实验:原理是将磁铁放置在纸上并撒上铁粉,当磁铁产生磁场时,铁粉会被磁场激活并排列成一定的形状,形成磁力线。
通过这一实验可以直观地观察到磁场的分布和磁感线的形状。
9.声音共振实验:原理是当一个物体在特定频率下受到振动时,另一个物体会因为频率的共振而发生共振现象。
实验十软质聚氨酯泡沫塑料的制备
![实验十软质聚氨酯泡沫塑料的制备](https://img.taocdn.com/s3/m/2bb388a0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f3.png)
四、思考题
聚氨酯泡沫塑料的软硬由哪些因素决定?如何保证均匀的泡孔 结构?
二 、二氮杂双环[2,2,2]辛烷(DABCO) 或三乙醇胺 二月桂酸二丁基锡 硅油 水 烧杯、玻棒、纸盒(100×100×50mm)
35 g 10 g
0.1 g
0.1g 0.1~0.2 g 0.2g
三、实验步骤
(1)在一25 mL烧杯(1#)中将0.1g(约3滴)三乙醇胺溶解 在0.2g(约5滴)水和10g三羟基聚醚中。
实验10 软质聚氨酯泡沫塑料的制备
一、 基本原理
聚氨酯泡沫塑料的合成可分为三个阶段: (1)预聚体的合成,由二异氰酸酯单体与端羟基聚醚或聚酯反
应生成含异氰酸酯端基的聚氨酯预聚体。
(2)气泡的形成与扩链,在预聚体中加入适量的水,异氰酸酯 端基与水反应生成的氨基甲酸不稳定,分解生成端氨基与CO2,放 出的CO2气体在聚合物中形成气泡,并且生成的端氨基聚合物可与 聚氨酯预聚体进一步发生扩链反应。
(2)在另一50mL烧杯(2#)中依次加入25g三羟基聚醚、 10g甲苯二异氰酸酯和0.1g(约3滴)二月桂酸二丁基锡,搅拌均匀, 可观察到有反应热放出。
(3)然后在1#烧杯中加入0.1~0.2g(约10滴)硅油,搅拌均 匀后倒入2#烧杯,搅拌均匀,当反应混合物变稠后,将其倒入纸盒 中。
(4)在室温下放置0.5h后,放入约70℃的烘箱中加热0.5h, 即可得到一块白色的软质聚氨酯泡沫塑料。
(3)交联固化,游离的异氰酸酯基与脲基上的活泼氢反应,使 分子链发生交联形成体型网状结构。
聚氨酯泡沫塑料的软硬取决于所用的羟基聚醚或聚酯,使用较 高分子量及相应较低羟值的线型聚醚或聚酯时,得到的产物交联度 较低,为软质泡沫塑料;若用短链或支链的多羟基聚醚或聚酯,所 得聚氨酯的交联密度高,为硬质泡沫塑料。
10实验十 大青叶,番泻叶的鉴定
![10实验十 大青叶,番泻叶的鉴定](https://img.taocdn.com/s3/m/6f82310f79563c1ec5da713a.png)
三、作业: 作业:
1. 大青叶的横切面结构简图。 大青叶的横切面结构简图。 2. 番泻叶的横切面结构简图。 番泻叶的横切面结构简图。 3. 番泻叶的粉末特征图。 番泻叶的粉末特征图。
大青叶、 实验十 大青叶、番泻叶的鉴定
实验目的: 实验Biblioteka 的:1. 掌握大青叶、番泻叶的横切面构造和番 掌握大青叶、 泻叶的粉末特征。 泻叶的粉末特征。 2. 熟悉叶类药材的显微鉴别方法。 熟悉叶类药材的显微鉴别方法。
内容与步骤: 内容与步骤
一、大青叶的鉴别 取大青叶的横切面永久制片,观察、 取大青叶的横切面永久制片,观察、分 析其各部分结构。 析其各部分结构。
内容与步骤: 内容与步骤
二、番泻叶的鉴别 1. 取番泻叶的横切面永久制片,观察、 取番泻叶的横切面永久制片,观察、 分析其各部分结构。 分析其各部分结构。 2.取番泻叶的粉末,制作水合氯醛透化片, 取番泻叶的粉末,制作水合氯醛透化片, 取番泻叶的粉末 分析其主要显微特征。 分析其主要显微特征。
10个经典实验
![10个经典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810d7eede009581b6bd9eb54.png)
1、Posner实验--信息也可以有视觉编码给被试安排呈现两个字母,这两个字母可以同时给被试看,或者插进短暂的实践间隔,让被试指出这两个字母是否相同并按键来反应,记下反应时。
所用字母对有两种,一种是两个字母的读音和书写都一样,即为同一个字母(AA);另一种是两个字母的读音相同而书写不同(Aa)。
在这两种情况下,正确的反应都为“相同”。
2、Clark和Chase 句子-图画匹配实验--减法反应时实验的范例给被试看一个句子和紧接着的一幅图画,如“星形在十字之上,”,要求被试尽快地判定,该句子是否真实地说明了图画,作出是或否的反应,记录反应时。
实验应用的介词有“之上”和“之下”,主语有“星形”和“十字”,句子的陈述有肯定的(在)和否定的(不在),共有8个不同的句子。
Clark和Chase设想,当句子出现在图画之间时,这种句子和图画匹配作业的完成要经过几个加工阶段,并提出了度量一些加工持续时间的参数。
3、Sternberg用于研究短时记忆信息提取的相加因素法实验先给被试看1~6个数字(识记项目),然后再看一个数字(测试项目),并同时开始计时,要求被试回答该测试数字是否是刚才识记过的,按键作出是或否的反应,计时也随即停止。
这样就可以确定被试能否正确提取以及所需要的时间即反应时。
通过一系列的实验,Sternberg从反应时的变化上确定了4个对提取过程有独立作用的因素,即测试项目的质量(优质的或低劣的)、识记项目的数量、反应类型(肯定的或否定的)和每个反应类型的相对频率。
因此,他认为短时记忆信息提取过程包含相应的4个独立的加工阶段,即刺激编码阶段、顺序比较阶段、二择一的决策阶段和反应组织阶段。
4、字母转换实验(“开窗”实验)给被试呈现1~4个英文字母并在字母后面标上一个数字,如“F+3”、“KENC+4”等。
当呈现“F+3”时,要求被试说出英文字母表中F后面第三个位置的字母“I”,换句话说,“F+3”即将F转换为I,而“KENC+4”的正确回答则是“OIRG”,但这4个转换结果要一起说出来,凡刺激字母在一个以上时都应如此,即只作出一次反应。
10个趣味物理小实验
![10个趣味物理小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9fdfc7e7581b6bd97e19ea21.png)
10个兴趣物理小实验实验一:观察扩散现象准备一杯冷水和一杯热水,将两小颗高锰酸钾分别投入两杯水中,试观察比拟高锰酸钾在两杯水中的扩散情况。
假如你观察到了两杯水中高锰酸钾发生扩散的差异,想一想这说明了什么问题?实验二:感受大气压取一个空的铝质易拉罐及一盆冷水,罐口缠上铁丝并固定并将铁丝拧成柄状(要有一定的长度和强度),往易拉罐中参加少量的水,放在酒精灯上加热至沸腾,并继续加热数十秒,迅速(持铁丝柄)将易拉罐倒扣到冷水中,观察发生的现象。
注意:此时易拉罐在气压的作用下被压扁且发出宏大的响声,实验者应有思想准备,以防惊惶中碰到其它实验仪器而被烫伤甚至引起火灾。
本实验有一定的危险性,建议在教师的指导下进展。
实验三:振幅交换准备两个摆长一样的摆(摆锤质量要大些)和一根细尼龙绳,将尼龙绳两端分别固定在高度上,把两个摆的上端系于尼龙线的中部,悬点相距不超过10厘米,(固定时要检查摆长是否一样)。
使一摆处于竖直位置,将另一摆沿垂直于尼龙绳方向拉开到某一位置(不一定要有五度角限制)放手让其在垂直于尼龙绳方向上振动,观察二摆的振幅变化(可能需要比拟长的时间才能看出,所需时间与装置有关)。
可以看到,两摆的振幅会不断地交换。
实验四:尝试一下静电触电的滋味把塑料飞盘用洗衣粉洗刷、冲净、晒干;再准备一块圆形铁片,大小比飞盘略小,在其中打一小孔,用20厘米长的丝线穿过小孔将它拴住,用一块枯燥的毛皮用力摩擦圆盘的内侧,然后迅速拿开,再用手提着丝线的一端(这是为了不使手与铁片接触),将铁片放入圆盘内,这样圆盘上的电荷将聚集到铁片上,用手指去靠近铁片时,会有微麻的感觉,同时还可看到电火花和听见放电响声(这是因为电压高而产生放电,但因电量少,电流持续时间短暂,虽有微麻的感觉,但并不危及人体的生命与安康)注意,本实验的效果受环境影响较大,一般而言在枯燥的天气比在空气潮湿时容易成功,晴天在人少的室内比在人多的室内容易成功;在室外通风处比在室内容易成功。
10个简单科学小实验
![10个简单科学小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5225c245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9a.png)
10个简单科学小实验静电现象科学小实验超简单的静电实验,想必大家都十分熟悉。
所谓的静电,就是物体因为接触、摩擦或是脱离,导致物体上的正负电跑来跑去,形成不平衡的状态,自然就产生电啦!通常我们只要准备好气球、小纸片即可,将气球与衣服等物体摩擦,使其产生静电,再把带有静电的气球靠近小纸片,紧接着就会看见气球把小纸片吸起来。
需要注意的是,摩擦时注意力度要把控好,不然气球容易爆炸。
会动的小人会动的小人不仅是特别简单的小实验,也是很受小朋友欢迎的儿童简单小实验。
首先准备水、白板笔、盘子;接着在陶瓷盘子中用白板笔画个小人,倒入水后,小人会漂浮起来,随着轻轻的吹下,漂浮着的小人竟然像是“复活”一般。
白板笔的墨水配方中含有剥离剂,当墨水被书写到表面上之后,随着溶剂挥发,剥离剂可以在有色的笔迹和书写表面之间起到隔离的作用阻止笔迹与表面紧密结合。
所以白板笔写的字在被水冲或是被擦拭时,字迹就很容易脱落。
三熔岩灯熔岩灯有人亦称为水母灯,玻璃瓶内就好像有熔岩流动一样。
熔岩灯的科学小实验简单又好做,先准备油、水,透明瓶.色素、泡腾片;接着把油和水(比例约为1:4)倒入杯子中,等它分层:之后滴入几滴色素,加入泡腾片,这样就做好了。
熔岩灯是利用热能原理造就永恒的光影移动变幻效果,外形极酷,亦是曾经风靡全球的室内摆设。
四瓶中的鸡蛋关于儿童简单小实验有不少,例如瓶中的鸡蛋,就是常见的简易科学小实验之一。
首先准备瓶子、熟鸡蛋、火柴,接着在这个瓶口小于鸡蛋的瓶子内部,丢入一根点燃的火柴,然后将剥壳的鸡蛋放置瓶口,之后就看见鸡蛋自动被吸入了瓶内。
这是因为随着火柴燃烧殆尽,瓶中空气冷却,气压下降,瓶子内外的气压差将鸡蛋挤入瓶中。
五吸水的蜡烛吸水的蜡烛是特别简单的小实验,先准备蜡烛、水、塑料箱、玻璃杯,接着在塑料箱中装入水,把蜡烛放置在塑料箱中央,点燃蜡烛,将玻璃杯倒扣在蜡烛上;等蜡烛慢慢地熄灭后,水被吸入玻璃杯里面去了。
这是因为当蜡烛将杯子里的氧气消耗完以后,蜡烛就熄灭了,杯子内的氧气被消耗完了,气压减小,杯子外面气压大,就把水挤进了杯子里。
10个著名的心理学实验
![10个著名的心理学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ba272225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1d.png)
10个著名的心理学实验
心理学领域中有许多重要的实验,以下是其中的10个著名的实验:
1. 斯坦福监狱实验:这个实验模拟监狱环境,研究人员分为狱警和囚犯两组,结果表明,监狱环境容易引发暴力和虐待行为。
2. 米尔格拉姆实验:研究人员让参与者相信他们正在给另一个人电击,结果显示,大多数人愿意服从权威者的命令,即使这种命令可能会造成伤害。
3. 亨茨实验:研究人员将狗养在不同的环境中,结果发现狗在受到不公平待遇时会产生愤怒和攻击性。
4. 帕文定向实验:参与者被盲目旋转后,需要根据自身感觉的定向找到方向,结果表明,人类在没有定向线索的情况下很难判断方向。
5. 阿斯套利实验:参与者被告知需要做出判断,是否抛出两个硬币中的一个,结果表明,人类在判断概率时常常会犯错,不符合理性经济学预期。
6. 白鼠实验:实验者给白鼠注射不同剂量的药物,观察其行为变化,
结果表明,不同剂量的药物对动物会造成不同的影响。
7. 诺维加实验:参与者需要在一个虚拟环境中完成任务,结果表明,虚拟环境对人类行为和情绪产生了影响。
8. 蓝眼睛/棕眼睛实验:实验者将一群学生分成两组,其中一组被告知具有优越感,结果表明,被赋予优越感的学生表现更好。
9. 莫西实验:研究人员在婴儿的前额贴上标签,结果表明,即使这些标签没有科学根据,也会影响人们对婴儿的看法和行为。
10.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实验:研究人员通过调查和观察,建立了需要层次的理论,认为人类需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满足不同的需求。
10实验十 古生物化石
![10实验十 古生物化石](https://img.taocdn.com/s3/m/2808e103ba1aa8114431d9e8.png)
实验十古生物化石一、实验目的1. 初步了解古生物化石,并对其形成过程及研究意义有初步了解;2. 认识最典型的珊瑚及腕足类动物化石的基本构造和特征。
二、仪器设备1. 各种典型的古生物化石,包括各类珊瑚及腕足类动物化石2. 放大镜三、简述原理生活在各地质时代的生物在一定条件下,其遗体或遗迹可以被保留在地层中,最终形成化石。
其形成过程一般是,本身具有硬壳、骨骼等不易毁坏的硬体部分的生物,在死后快速被沉积物掩埋,并经过较长时间的填充、置换等化学反应,最终形成化石。
观察古生物化石,首先可以对地史时期存在的古生物有一定的了解,其次也可以了解相应地史时期的生物面貌,最后还可以通过分析古生物的生存环境及化石保存条件,推断当时的古地理环境。
四、实验步骤1. 简单观察各类古生物化石,以建立对古生物化石的基本印象;2. 参照相关资料,详细观察珊瑚及腕足类动物化石的基本构造和特征。
五、结果及分析1. 详细观察珊瑚及腕足类动物化石的基本构造和特征;2. 绘制珊瑚的基本构造示意图及袁氏珊瑚、拖鞋珊瑚、六方珊瑚、蜂巢珊瑚的构造示意图;3. 绘制腕足类的基本构造示意图及中华长身贝、弓石燕;4. 绘制简单的三叶虫、头足类的基本构造示意图。
附:古生物化石的观察内容及参考资料一、典型古生物化石的相关观察内容1. 四射珊瑚(1)四射珊瑚有单体类型亦有复体类型。
注意观察不同的单体形态——牛角状、圆柱状、拖鞋状;复体形态——枝状、丛状、块状)。
(2)观察横切面及纵切面上主要构造。
横切面上观察内容:隔壁(原生隔壁、一级隔壁)、鳞板、泡沫板、中轴;纵切面上观察内容:横板、鳞板、泡沫板、中轴。
2. 横板珊瑚(1)横板珊瑚均为复体,注意观察丛状、枝状、链状、块状不同形态的复体类型;(2)注意观察个体的横切面形态:方形、圆形、多角形等。
3. 腕足动物(1)腕足动物的硬体为背壳和腹壳。
注意观察和区分腕足动物的背壳腹壳。
一般情况下,背壳小,腹壳大;(2)注意观察其壳面的壳线及两壳之间的绞合线和三角孔。
10实验十 石油产品饱和蒸汽压测定实验
![10实验十 石油产品饱和蒸汽压测定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2ad4017d27d3240c8447efbf.png)
测定液体石油产品饱和蒸汽压的方法有多种,其中较常用的称为雷德法。试样在37.8℃下用雷德式饱和蒸气压测定器所测出的蒸气最大压力。称为雷德饱和蒸气压。
本实验基本方法是,将经冷却的试样充入蒸气压测定器的汽油室,并将汽油室与37.8℃的空气室相连接。将该测定器浸入恒温浴(37.8±0.1℃),并定期地振荡,直至安装在测定器上的压力表的压力恒定,压力表读数经修正后即为雷德蒸气压。
2、打开电源开关,接通工作电源。
3、设定水浴加热温度37.8℃。使用控温仪设定加热温度的方法如下:按一下“SET”键(参见面板简图),设定温度值闪烁,按移位键“◀”移到你所要的数位,该数位即停止闪动(其他数位仍会闪动),用“▼”键或“▲”键设定该数位的数值,各数位数值都调整好后,再按一下“SET”键,设定即告完毕,此时水浴按设定的温度自动控制。
4、试验时,水浴的温度应以水银温度计为准,如设定温度与水银温度计有差值时需修正,修正方法如下:
例如,仪表显示值为37.8℃,玻璃温度计检测值为37.5℃时,按“SET”键,PV窗显示5C,按加(或减)键确定修正值,使SV值显示-0.3(若玻璃温度计检测值为38.1℃时,则使SV值显示0.3),修正完毕后再按“SET”键5秒退出B菜单即可。当温度计读数达37.8±0.1℃时,表明浴温已符合试验要求。
5.4蒸气压的测定
安装好的蒸气压测定器浸入水浴5分钟后,轻轻地敲击压力表,并观察读数。将测定器从水浴中取出,倒转剧烈地摇荡,重新放回水浴,完成这个操作时间越短越好,以避免测定器的冷却。为保证达到平衡状态,重复这个操作至少5次,每次间隔至少2分钟,直至最后相继两个读数相等,这一操作过程一般需20-30分钟。读出最后恒定的表压,压力表刻度为0.5千帕的表读至0.25千帕;刻度为1-2.5千帕的表,读至0.5千帕。记录这个压力为试样的“未修正的蒸气压”。然后立即卸下压力表,除去压力表内的液体,用水银压差表计对读数进行校对。校对后的值为雷德蒸气压。
10个可以在家做的科学小实验
![10个可以在家做的科学小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102acb4c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29.png)
10个可以在家做的科学小实验思考:瓶内吹起的气球,为什么松开气球口,气球不会变小?材料:大口玻璃瓶,吸管两根:红色和绿色、气球一个、气筒操作方式:1、用改锥事先在瓶盖上打两个孔,在孔上插上两根吸管:红色和绿色2、在红色的液体绑著上一个气球3、将瓶盖盖在瓶口上4、用气筒打红液体处将气球提前布局5、将红色吸管放开气球立刻变小6、用气筒再踢白液体处将气球提前布局7、迅速捏紧红吸管和绿吸管两个管口8、放宽红色液体口,气球没变大讲解:当红色吸管松开时,由于气球的橡皮膜收缩,气球也开始收缩。
可是气球体积缩小后,瓶内其他部分的空气体积就扩大了,而绿管是封闭的,结果瓶内空气压力要降低--甚至低于气球内的压力,这时气球不会再继续缩小了。
思索:你可以用一个大杯子轻轻上边在气球球面上,然后把气球窜进吗?材料:气球1~2个、塑料杯1~2个、暖水瓶1个、热水少许流程:1、对气球吹气并且绑好2、将热水(约70℃)放入杯中约多半杯3、热水在杯中停留20秒后,把水倒出来4、立即将杯口密切地上边在气球上5 、轻轻把杯子连同气球一块提起表明:1、杯子直接倒扣在气球上,是无法把气球吸起来的。
2、用热水处置过的杯子,因为杯子内的空气渐渐加热,压力变大,因此可以把气球窜进。
延伸:小朋友,恳请你想一想除了什么办法可以把气球窜进?思考:用玻璃杯罩住燃烧中的蜡烛,烛火熄灭后,杯子内有什么变化呢?材料:玻璃杯(比蜡烛低)1个、蜡烛1两支、平底盘子1个、打火机1个、水若干操作:1. 熄灭蜡烛,在盘子中央几滴几滴蜡油,以便紧固蜡烛。
2. 在盘子中注入约1厘米高的水。
3. 用玻璃杯上边在蜡烛上4. 观察蜡烛燃烧情形以及盘子里水位的变化传授:1. 玻璃杯里的空气(氧气)被消耗光后,烛火就熄灭了。
2. 烛火点燃后,杯子里的水位可以渐渐下降。
创造:你能够用排空的容器自动搜集其它溶液吗?思考:为什么,鸡蛋能从比自己小的瓶子口进去?材料:甜鸡蛋1个、细口瓶1个、纸片若干、火柴1盒操作:1、甜蛋盖住蛋壳。
10个物理演示实验的原理及现象
![10个物理演示实验的原理及现象](https://img.taocdn.com/s3/m/f2fd6303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01cf472.png)
10个物理演示实验的原理及现象物理演示实验是教学中常用的工具,通过实际操作,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物理原理和现象。
本文将介绍10个常见的物理演示实验,包括它们的原理及观察到的现象。
实验一:杯中船原理:该实验利用了物体浮力的原理。
当一个物体浸入液体中时,液体会对物体产生向上的浮力,如果浮力大于物体的重力,物体就会浮起来。
现象:将一个小船放入杯子中,在船上放上一些小石子或硬币,然后慢慢注入水,当水位升高到合适的位置时,船会出现浮起的现象。
实验二:电磁感应原理:该实验利用了法拉第电磁感应原理。
当磁场发生变化时,会在导体中产生感应电流。
现象:将一个螺线管置于磁铁附近,用磁铁快速靠近或远离螺线管时,会在螺线管两端产生瞬时电流,可以通过连接电灯泡来观察到光亮的现象。
实验三:折射与反射原理:该实验利用了光的折射和反射原理。
光在不同介质界面上的入射、折射和反射过程可以被用来解释和理解细微的光学现象。
现象:将一根铅笔插入半盛满水的杯子中,观察铅笔在水中的折射现象。
将一面镜子倾斜放置在桌子上,观察从不同角度看到的反射图像。
实验四:弹簧振子原理:该实验利用了弹簧的弹性特性。
当弹簧受到拉伸或压缩后,会产生恢复力,使弹簧回复到原来的形状。
现象:将一根弹簧悬挂在支架上,将一质量挂在弹簧下方,然后将质量从平衡位置推开或拉开,观察质量在弹簧上的振动现象。
实验五:电路连通与断开原理:该实验利用了开关在电路中的连通和断开作用。
当开关接通时,电流可以在电路中流动;当开关断开时,电流无法通过。
现象:将一个开关与电池和电灯串联,控制电灯的亮灭。
当开关打开时,电路连通,电灯亮起;当开关关闭时,电路断开,电灯熄灭。
实验六:滑轮组原理:该实验利用了滑轮组的力学原理。
通过改变滑轮组的组合方式,可以改变力的方向和大小。
现象:使用不同组合方式的滑轮组,可以观察到不同大小的力可以使物体上升或下降的现象。
实验七:密度差异原理:该实验利用了物体的密度差异。
10个神奇的化学实验
![10个神奇的化学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e0367477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628344d.png)
10个神奇的化学实验神奇的化学实验一直是吸引人们注意的话题,通过这些实验,我们可以深入了解化学原理,同时也能够观察到一些令人惊奇的现象。
下面将介绍十个神奇的化学实验,让我们一起来探索一下吧!1. 彩虹火焰实验这个实验需要一些金属盐和酒精,当将这些金属盐撒入酒精火焰中时,不同金属盐燃烧后会产生不同颜色的火焰,形成一道美丽的彩虹色火焰。
这是因为不同金属盐中的金属离子激发了不同的电子能级跃迁,从而产生不同颜色的光。
2. 漂浮的鸡蛋实验这个实验需要一些盐和水,当将鸡蛋放入常温下的水中时,鸡蛋会沉入水底。
但是当我们在水中加入足够多的盐后,鸡蛋会漂浮在水面上。
这是因为盐水的密度比普通水大,所以鸡蛋在盐水中浮力更大。
3. 燃烧的钱币实验这个实验需要一枚硬币和一些酒精。
当我们将酒精倒在硬币上并点燃时,硬币会迅速燃烧,但在燃烧过程中并不会损坏硬币。
这是因为酒精燃烧产生的温度不足以使硬币熔化,同时酒精也很快燃烧完毕。
4. 魔法变色实验这个实验需要一些红、蓝酚指示剂和一些酸碱溶液。
当我们将红酚指示剂滴入酸溶液中时,溶液会变红;而当滴入蓝酚指示剂时,溶液会变蓝。
当我们再将酸溶液中滴入碱溶液时,溶液会由红色变为蓝色。
这是因为指示剂在酸碱中发生了颜色变化。
5. 爆炸的氢气实验这个实验需要一些硫酸和锌粉。
当我们将硫酸倒入装有锌粉的烧瓶中时,会产生大量的氢气,当点燃氢气时,会发出剧烈的爆炸声。
这是因为硫酸和锌发生了化学反应,产生了氢气。
6. 翻转的瓶子实验这个实验需要一瓶水和一张纸。
当我们将纸放在瓶子口上,迅速翻转瓶子并将手松开时,纸并不会掉落,而是被压力固定在了瓶子中。
这是因为迅速翻转瓶子时,瓶内的压力比外部压力大,使得纸被压紧在瓶口。
7. 吞噬硬币的酸实验这个实验需要一些浓硝酸和一枚硬币。
当我们将硬币放入浓硝酸中时,硬币会迅速被腐蚀掉,似乎被酸吞噬了。
这是因为硝酸具有强腐蚀性,可以与金属发生反应,使硬币迅速溶解。
8. 发光的酸碱指示剂实验这个实验需要一些酸碱指示剂和一些酸碱溶液。
10实验十电池电动势法测定化学反应的热力学函数的变化值
![10实验十电池电动势法测定化学反应的热力学函数的变化值](https://img.taocdn.com/s3/m/9bf49ac4ff00bed5b8f31d0b.png)
如果原电池内进行的化学反应是可逆的,则此电
池反应在定温定压下的吉氏函数变化△G和电池的电 动势E有以下关系式:
G nEF 从热力学可知:Biblioteka (211)G H TS
(212)
S (G) T
(213)
将(21-3)式代入(21-2)式,进行变换后可得:
HGnFTTEP
测定电池在各个温度下的电动势,作 E-T图,从曲线的某一点做切线,据切 线的斜率可求得这一点对应温度下 的 ,利用公式(1),(2),(3),即可求得 该电池反应的ΔGm、ΔSm、ΔHm 。 本实验通过测定下列电池
四、实验步骤
(1) 按有关电位差计附录,接好测量电路。 (2) 组成的原电池用超级恒进行恒温 (3) 据有关标准电池的附录中提供的公式, 计算室温下的标准电池的电动势。 (4) 测定电池电动势,分别测定25、30、 35、40、45 ℃温度下的电动势。
五、数据记录与处理
实验数据记录
室温:
℃;大气压力:
G
29
8
H
298
S
298
三、仪器和试剂
1.仪器 : 电位差计 1台; 直流复射式检流计 1台; 精密稳压电源(或蓄电池) 1台 标准电池 1只; 甘汞电极 1只; 恒温夹套烧杯 2只 毫安表1只;滑线电阻1只;盐桥数只; 超级 恒温槽 1台。
2.药品 : KCl(0.1000mol·kg-1)
1.电位差计、标准电池、检流计及工作电池各有什 么作用?如何保护及正确使用?
2.参比电极应具备什么条件?它有什么功用? 3.若电池的极性接反了有什么后果? 4.盐桥有什么作用?选用作盐桥的物质应有什么原则?
Thank you!
pa
10个适合孩子在家做的小实验
![10个适合孩子在家做的小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1cdf8e94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d1ed44a.png)
10个适合孩子在家做的小实验
1、椰子汁穿透实验:轻轻地将一把椰子汁从封闭的活性碳水中倒入,实验一把水可以穿过多层椰子汁浓度等等。
2、风铃实验:小朋友可以用风铃来研究各种声音特性,比如频率,密
度等,可以让你深入了解动态物理学原理。
3、数学棋:通过一种数学棋结合小朋友计算和思考能力的小实验,更
好的发挥他们的创造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4、影像实验:放一支小胶卷照片,将照片放入强烈的自然光影下,可
以观察到照片的变化和色彩的差别,比较色彩的丰富性和影像的效果。
5、酸碱及其实验:用醋酸、盐酸、硝酸、石灰水等来构成简单的酸碱
溶液,在实验中研究它们之间的反应以及构成循环。
6、发电实验:使用磁铁、螺丝、废铁罐等材料搭建简易的发电环境,
观察电的产生,体验发电的机理。
7、键盘钢琴:将键盘按顺序临时用膜造出一架台钢琴,试着打开一些
音效,初步了解音乐中的变法和升降调等定律。
8、从衣服制作包:将老旧衬衫等拆开,按照步骤把他们变成闪亮的新
行李箱,给容器添加精致的装饰,祝愿大家过一个欢乐健康的快乐生活。
9、创意绘画:使用彩色油画板,可以让孩子在家自由创作出充满想象
力的作品,表现自己情感和观点。
10、油漆科学实验:用小瓶子跟浆糊结合在一起,小朋友可以组成一
叠叠悬挂的飘移、制造美丽的颜色小世界,感受色彩可以表现的各种
情感。
简单的科学小实验(10个)
![简单的科学小实验(10个)](https://img.taocdn.com/s3/m/b1dbdb9beefdc8d377ee32a9.png)
实验名称:烧不坏的布实验材料:夹子、酒、布、打火机实验步骤:第一步:将手帕放入溶液中浸透第二步:用竹夹子夹出布料,轻轻地把酒精挤掉,然后用打火机点燃第三步:手帕着火后,火焰很大。
这时要左右摇晃手帕,直到熄灭。
火熄灭后,手帕完好无损。
实验名称:水袋和铅笔实验材料:自封袋、水、铅笔实验步骤:第一步:准备好装好水的水袋,和削好的铅笔第二步:将铅笔旋转进入水袋,神奇的现象出现了,水袋没有漏呢!!!实验名称:让针漂起来实验材料:缝衣针、单层面巾纸、水盆实验步骤:第一步:把缝衣针直接放入水中,缝衣针沉入水底了第二步:先把面巾纸放在水面上,再把针放在面巾纸上第三步:等一会儿,面巾纸沉入水底,针就浮在水面上啦实验名称:图钉扎气球实验材料:气球两个,图钉一盒实验步骤:第一步:将一个吹满气的气球放到一个图钉上,碰到立即爆炸第二步:将一个吹满气的气球放到一堆图钉上,挤压也不会爆炸实验名称:针也能做指南针实验材料:手机指南针、缝衣针、圆纸片、水盆、磁铁实验步骤:第一步:将缝衣针在磁铁上沿同一个方向摩擦十几次第二步:将圆纸片放置在水面上。
第三步:将磁铁上摩擦过的缝衣针放在圆纸片上。
哇!神奇的现象出现了,针自己指向了南北。
实验名称:倒立水不漏实验材料:纸板、水杯实验步骤:第一步,在杯子里面装满水。
第二步,用硬纸板盖住水杯,注意不要留气泡。
第三步,按住纸板把水杯倒过来,松开手发现纸板还盖着杯子,杯子里的水也没有漏出来实验名称:泡腾熔岩灯实验材料:食用油、水杯、食用色素、泡腾片、水实验步骤:第一步,在杯子里倒入食用油。
第二步,往油里滴入几滴食用色素。
第三步,向杯子里加入少量水。
第四步,把泡腾片放进杯子,这时候看到杯子里的油不断上下翻滚像沸腾了一样。
实验名称:听话的回形针实验材料:纸、回形针实验步骤:第一步,将纸条弯曲成“之”字形状。
第二步,将曲别针别在弯曲纸条两两接触的地方,两枚回形针所套上的方向相同。
第三步,捏住纸条两头把纸条拉直,这时候发现两个别针别在了一起。
高中物理-实验十静电场中等势线的描绘解析
![高中物理-实验十静电场中等势线的描绘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8209d2fe79563c1ec4da71a3.png)
实验十静电场中等势线的描绘第一关:基础关展望高考基础知识〔一〕实验目的用描迹法画出电场中一个平面上的等势线.〔二〕实验原理利用导电纸中的恒定电流场模拟真空中的静电场,当在场中与导电纸接触的两探针尖端的电势差为零时,与探针相连的电流计中电流强度为零.从而可以通过探针找出电流场中的等势点,并依据等势点描出等势线.〔三〕实验器材学生用低压电源或电池组、灵敏电流计、开关、导电纸、白纸、复写纸、圆柱形金属电极2个、探针2个、图钉、导线假设干、木板.〔四〕实验步骤〔1〕安装10 cm,电压约为6 V.再从一个灵敏电流计的两个接线柱引出两个探针.〔2〕选基准点在导电纸平面两极的连线上,选取间距大致相等的5个点作为基准点,并用探针把它们的位置复印在白纸上.〔3〕探测等势点将两个探针分别拿在左、右手中,用左手中的探针跟导电纸上的某一基准点接触,然后在导电纸平面两极连线的一侧,距此基准点约1 cm处再选1个点,在此点将右手拿着的探针跟导电纸接触,这时一般会看到电流表的指针有偏转,再左右移动探针的位置,直至找到一点,使电流表指针没有偏转为止,说明这个点跟基准点的电势相等,用探针把这个点的位置复印在白纸上.照上述方法,在这个基准点的两侧,各探测出5个等势点,每个等势点大约相距1 cm.用同样的方法,探测出另外4个基准点的等势点.〔4〕画等势线取出白纸,根据5组等势点画出5条平滑的曲线,它们就是等势线〔以下图〕.第二关:技法关解读高考解题技法一、如何判断探针的移动方向技法讲解在寻找某一点的等势点时,假设发现电流表指针不为零,可依据指针的偏转方向判断探针的移动方向:先由指针偏转方向判断电流的流向,由此可知两探针所接触的两点的电势高低,再由电场的分布特点来判断探针的移动方向.典例剖析例1如下图为描绘电场中平面上等势线的装置,图中A、C、P、D、B等相邻两点间距相等,其中A、B为金属圆柱.当电流从正接线柱流入电流表G时,其指针向正接线柱一侧偏转.当探针(Ⅰ)接在D点,探针(Ⅱ)接在导电纸上某点时,电流表G指针向负接线柱一侧偏转,为了尽快寻得等势点,探针(Ⅱ)应向(选填“向左”或“向右”〕移动. 解析:电流表指针向负接线柱一侧偏转,说明电流是由负接线柱流入电流表,此时,探针(Ⅱ)与导电纸的触点电势比D点电势高.观察图中实验装置知,金属圆柱A、B分别与电源负极、正极相接,在导电纸上自右向左各点电势逐渐降低,要使探针(Ⅱ)寻找到与探针(Ⅰ)触点D电势相等的点,应将探针(Ⅱ)向左移动.答案:向左二、实验注意事项技法讲解(1)使用的电流表,应选择零刻度在中间,量程不能超过几百微安,在使用前,要判断清楚电流表指针偏转方向与通过的电流方向之间的关系.(2)如果用低压学生电源做实验,一定要注意把两电极接到直流输出端.(3)安放导电纸时,有导电物质的一面应向上.(4)安放电极时,不能太靠近导电纸的边缘;电极与导电纸接触要良好,且与导电纸的相对位置不能改变.(5)寻找等势点时,要从基准点附近由近及远地逐渐推移,不可贸然进行大跨度地移动,以免电势差过大,发生电流计过载现象.(6)探测等势点不要太靠近导电纸的边缘,因为实验是用电流场模拟静电场,导电纸边缘的电流方向与边界平行,并不与等量异种点电荷电场的电场线分布相似.典例剖析例2在“描绘电场中平面上等势线”实验中,配备了以下器材,应该选用的是(用器材前的字母表示)〔〕A.电压为6 V的交流电源B.电压为6 V的直流电源C.电压为100 V的直流电源D.量程为0.5 V、零刻线在刻度盘中央的电压表E.量程为0.6 mA的电流表F.量程为300 μA、零刻线在刻度盘中央的电流表解析:A选项不符合静电场的要求.C选项电压太大,会烧坏电源和电表.D选项中的电压表分流会影响电流场的分布.一般不采用.E选项中的量程太大,灵敏度不高.故选BF.答案:BF三、实验误差分析技法讲解〔1〕所使用的电流表的精度是本实验产生误差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要尽可能使用精度较高的电流表.〔2〕电极与导电纸是否接触良好也是本实验产生误差的主要因素之一,对此,安装电极时要加以注意,可以在木板上垫3~5张白纸.〔3〕导电纸是否符合要求也是本实验产生误差的主要因素之一,导电纸的电阻率应远大于金属电极的电阻率才能使电极本身成为等势体;导电纸涂层要均匀,纸上导电性才能一致,否则会使测绘出的等势线产生畸变.1cm的磨平铜柱两只.典例剖析例3在“电场中平面上等势线的描绘”的实验中,为尽量减小实验误差,〔1〕假设有几只满偏电流不相同的电流表供选用,应选用〔〕A.100 μAB.0.5 mAC.10 mA〔2〕假设有几种输出电压的直流电源供选用,应选用〔〕A. VB.6.0 VC.12 V〔3〕假设有两种规格的平木板,在两种情形下两个圆柱形电极间距不同,则应选两电极距离稍〔选填“大”“小”〕的平木板.解析:〔1〕为提高灵敏度,应选A.(2)选直流低压电源,应为B.(3)大.答案:〔1〕A〔2〕B〔3〕大第三关:训练关笑对高考随堂训练1.在电场中等势线的描绘实验中所用灵敏电流表的指针偏转的方向与电流的关系是:当电流从正接线柱流入电表D时,指针偏向正接线柱一侧,某同学用这个电表探测基准点2两侧的等势点时,把接电表正接线柱的E1接触在基准点2上,把接负接线柱的E2接触在纸上某一点,如下图,假设发现电表的指针发生了偏转,该同学移动E2的方向正确的选项是()A.假设电表的指针偏向正接线柱一侧,E2向右移动B.假设电表的指针偏向正接线柱一侧,E2向左移动C.假设电表的指针偏向负接线柱一侧,E2向右移动D.假设电表的指针偏向负接线柱一侧,E2向左移动解析:由题设知:当电流从正接线柱流入电表时,指针偏向正接线柱一侧,所以A、B 选项中电流是从正接线柱流入电流表的,即电流从2基准点流进探针E1,流经电流表,从E2探针流出,故2基准点的电势高.又因为A电极柱接电源正极,所以探针E2应向高电势处移动才可能找到2基准点的等势点,即向左移动.C,D选项中电流是从负接线柱流入电流表的,即电流从探针E2流入电流表从E1探针经基准点2流出,故基准点2的电势低,所以探针E2应向低电势处移动才可能找到2基准点的等势点,即向右移动.答案:BC2.本实验中,为了确定等势点可以选用以下哪些电表〔〕A.量程0~3 V,零刻度在刻度盘中央的电压表B.量程0~0.6 A,零刻度在刻度盘中央的电流表C.量程0~300 μA,零刻度在刻度盘中央的电流表D.量程0~300 μA,零刻度在刻度盘左边的电流表解析:可以用电压表,但零刻度在左端,A选项错.答案:C3.如下图,A\,B是两个电极,a,b,c,dⅠ接触基准点d,另一探针Ⅱ接触P点,灵敏电流计指针向负接线柱一侧偏转,为了尽快探测到d点的等势点,探针Ⅱ应由P点逐渐〔〕A.向上移动B.向下移动C.向左移动D.向右移动解析:此时说明探针Ⅱ电势低于探针Ⅰ电势,根据电流的接法及实验的要求,探针Ⅱ应由P向右移动,D选项正确.答案:D4.在描绘电场中等势线的实验中,有如下一些操作步骤:在平板上先铺上白纸,再铺上复写纸,然后再铺上导电纸;D.安好电极,接好电路;E.在两电极a,b的连线上,等距离地取五个基准点c,d,e,f,g,并复印在白纸上如下图;F.电流表的一个探针接触某个基准点不动,另一个探针缓慢地移动到电流表不偏转时,复印一点,即可找出许多等电势点;G.闭合电键.上述步骤合理操作顺序为.答案:CDAEGF5.如下图,是“用描迹法画出电场中平面上的等势线”的实验器材,〔b〕图是灵敏电流表的内部结构原理图,请用实线作为导线将图〔a〕中器件连成实物电路图.答案:如以下图所示6.某同学在做“用描迹法画出电场中平面上的等势线”实验时进行如下操作:A.把外表镀有一层金属薄膜、固定着两个螺杆并画有坐标格的玻璃板平铺在塑料上B.将两个圆柱形电极A、B分别套在螺杆上,并用螺母拧紧,保持与金属膜的良好接触C.取电源电压约为6 V,把电极A、B分别与电源的正负极相接,作为正、负电荷D.在两个电极的连线上选取间距大致相等的a、b、c、d、e五个点作为基准点,从一个灵敏电流表的两个接线柱引出两个探针,将左手拿着的探针压在a点处,在两电极连线的某一侧距此基准点约1 cm处再选一个点,在此点将右手中的探针跟导电膜接触,找到需要的一个点a1,在这个基准点的两侧,共探测出1到2个等势点.并用同样的方法,探测了另外b、c、d、e四个基准点的等势点E.将等势点用水彩笔画在玻璃棒上(1)指出在以上的操作中,错误或不完善的步骤,并给出正确操作或补充.〔2〕实验中,为了减小实验误差,应进行的操作是〔〕A.应使圆锥形电极与导电纸〔或导电膜〕接触良好B.如果空心圆柱电极内径较大,容易发生与连接螺栓接触不良的故障,其引出线应用接线叉而不用鳄鱼夹C.用电压表代替灵敏电流计,实验误差更小解析:鳄鱼夹的接触面积小,空心圆柱电极内径变大时用接线夹,可防止发生与连接螺栓接触不良的故障.电压表的灵敏度低,用灵敏电流表,可以找到相距较近的两个等势点.答案:〔1〕A.使镀有金属膜的一面朝上B.使两个电极间距大约为10 cmD.共探测出4到8个等势点E.将一张白纸扣在玻璃上,使墨迹印在纸上,或将各点描在透明的白纸上〔2〕AB点评:接线叉的接触面积大于鳄鱼夹,灵敏电流表的精确度大于电压表,这是电学常识,尽管这道题的难度不大,但如果考生不重视实验,不去实验室亲自操作,是不会解答此题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十 练习使用多用电表一、欧姆表原理(多用电表测电阻原理)1.构造:如图1所示,欧姆表由电流表G 、电池、调零电阻R 和红黑表笔组成.图1欧姆表内部:电流表、电池、调零电阻串联.外部:接被测电阻R x .全电路电阻R 总=R g +R +r +R x2.工作原理: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I =E R g +R +r +R x. 3.刻度的标定:红黑表笔短接(被测电阻R x =0)时,调节调零电阻R ,使I =I g ,电流表的指针达到满偏,这一过程叫欧姆表调零.(1)当I =I g 时,R x =0,在满偏电流I g 处标为“0”.(图甲)(2)当I =0时,R x →∞,在I =0处标为“∞”.(图乙)(3)当I =I g 2时,R x =R g +R +r ,此电阻是欧姆表的内阻,也叫中值电阻. 二、多用电表1.表盘:多用电表可以用来测量电流、电压、电阻等,并且每一种测量都有几个量程.外形如图2所示:上半部为表盘,表盘上有电流、电压、电阻等多种量程的刻度;下半部为选择开关,它的四周刻有各种测量项目和量程.另外,还有欧姆表的调零旋钮、指针定位螺丝和测试笔的插孔.图2由于多用电表的测量项目和量程比较多,而表盘的空间有限,所以并不是每个项目的量程都有专门的标度,有些标度就属于共用标度,如图中的第二行就是交、直流电流和直流电压共用的标度.2.挡位:如图3所示,其中1、2为电流测量端,3、4为电压测量端,5为电阻测量端,测量时,黑表笔插入“-”插孔,红表笔插入“+”插孔,并通过选择开关接入与待测量相对应的测量端.图3三、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1.晶体二极管是由半导体材料制成的,它有两个极,即正极和负极,它的符如图4甲所示.2.晶体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性(符上的箭头表示允许电流通过的方向).当给二极管加正向电压时,它的电阻很小,电路导通,如图乙所示;当给二极管加反向电压时,它的电阻很大,电路截止,如图丙所示.图43.将多用电表的选择开关拨到欧姆挡,红、黑表笔接到二极管的两极上,当黑表笔接“正”极,红表笔接“负”极时,电阻示数较小,反之电阻示数很大,由此可判断出二极管的正、负极.四、练习使用多用电表实验目的1.了解多用电表的构造和原理,掌握多用电表的使用方法.2.会使用多用电表测电压、电流及电阻.3.会用多用电表探索黑箱中的电学元件.实验器材多用电表、电学黑箱、直流电源、开关、导线若干、小灯泡、二极管、定值电阻(大、中、小)三个.实验步骤1.观察多用电表的外形,认识选择开关对应的测量项目及量程.2.检查多用电表的指针是否停在表盘刻度左端的零位置.若不指零,则可用小螺丝刀进行机械调零.3.将红、黑表笔分别插入“+”、“-”插孔.4.按如图5甲所示连好电路,将多用电表选择开关置于直流电压挡,测小灯泡两端的电压.5.按如图乙所示连好电路,将选择开关置于直流电流挡,测量通过小灯泡的电流.图56.用多用电表测电阻的步骤(1)调整定位螺丝,使指针指向电流的零刻度.(2)选择开关置于“Ω”挡的“×1”,短接红、黑表笔,调节欧姆调零旋钮,然后断开表笔,再使指针指向∞.(3)将两表笔分别接触阻值为几十欧的定值电阻两端,读出指示的电阻值,然后断开表笔,再与标定值进行比较.(4)选择开关改置“×100”挡,重新进行欧姆调零.(5)再将两表笔分别接触标定值为几十千欧的电阻两端,读出指示的电阻值,然后断开表笔,与标定值进行比较.(6)测量完毕,将选择开关置于交流电压最高挡或“OFF”挡.7.探索黑箱内的电学元件1.测电阻时,电阻值等于指针的示数与倍率的乘积,指针示数的读数一般读两位有效数字.2.测电流和电压时,如果所读表盘的最小刻度为1、0.1、0.01等,读数时应读到最小刻度的下一位,若表盘的最小刻度为0.2、0.02、0.5、0.05等,读数时只读到与最小刻度位数相同即可.误差分析1.电池用旧后,电动势会减小,内电阻会变大,致使电阻测量值偏大,要及时更换新电池.2.欧姆表的表盘刻度不均匀,估读时易带来误差,要注意其左密右疏特点.3.由于欧姆表刻度的非线性,表头指针偏转过大或过小都会使误差增大,因此要选用恰当挡位,使指针指中值附近.4.测电流、电压时,由于电表内阻的影响,测得的电流、电压值均小于真实值.5.读数时的观测易形成偶然误差,要垂直表盘正对指针读数.注意事项1.表内电源正极接黑表笔,负极接红表笔,但是红表笔插入“+”孔,黑表笔插入“-”孔,注意电流的实际方向应为“红入”,“黑出”.2.区分“机械零点”与“欧姆零点”.机械零点是表盘刻度左侧的“0”位置,调整的是表盘下边中间的定位螺丝;欧姆零点是指刻度盘右侧的“0”位置,调整的是欧姆挡的调零旋钮.3.测电压时,多用电表应与被测元件并联;测电流时,多用电表应与被测元件串联.4.刻度线有三条:上为电阻专用,中间为电流、电压、交流直流共用,下为交流2.5 V 专用.5.由于欧姆表盘难于估读,测量结果只需取两位有效数字,读数时注意乘以相应量程的倍率.6.使用多用电表时,手不能接触测试笔的金属杆,特别是在测电阻时,更应注意不要用手接触测试笔的金属杆.7.测量电阻时待测电阻要与其他元件和电源断开,否则不但影响测量结果,甚至可能损坏电表.8.测电阻时每换一挡必须重新欧姆调零.9.在研究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时,切记在二极管正向导通的情况下电路中必须连有灯泡或其他用电器,不能只连接一个二极管,否则极易烧坏二极管.10.使用完毕,选择开关要置于OFF挡.长期不用,应把表内电池取出.记忆口诀机械调零第一步,断开表笔调螺母,指针指向∞时,根据阻值来选挡.短接表笔指零Ω,测时双手勿触阻.中值附近去读数,测量阻值高精度.勿忘得数乘倍率,用完拨回“OFF”挡.考点一多用电表的使用例1(2011·北京理综·21(1))用如图6所示的多用电表测量电阻,要用到选择开关K和两个部件S、T.请根据下列步骤完成电阻测量:图6(1)旋动部件________,使指针对准电流的“0”刻线.(2)将K旋转到电阻挡“×100”的位置.(3)将插入“+”、“-”插孔的表笔短接,旋动部件______,使指针对准电阻的________(填“0刻线”或“∞刻线”).(4)将两表笔分别与待测电阻相接,发现指针偏转角度过小.为了得到比较准确的测量结果,请从下列选项中挑出合理的步骤,并按______的顺序进行操作,再完成读数测量.A.将K旋转到电阻挡“×1 k”的位置B.将K旋转到电阻挡“×10”的位置C.将两表笔的金属部分分别与被测电阻的两根引线相接D.将两表笔短接,旋动合适部件,对电表进行校准考点二多用电表的读数例2如图7所示为多用电表的刻度盘.若选用倍率为“×100”的电阻挡测电阻时,表针指示如图所示,则:图7(1)所测电阻的阻值为________Ω;如果要用此多用电表测量一个阻值约为2.0×104Ω的电阻,为了使测量结果比较精确,应选用的欧姆挡是________(选填“×10”、“×100”或“×1 k”).(2)用此多用电表进行测量,当选用量程为50 mA的电流挡测量电流时,表针指于图示位置,则所测电流为______mA;当选用量程为250 mA的电流挡测量电流时,表针指于图示位置,则所测电流为________mA.(3)当选用量程为10 V的电压挡测量电压时,表针也指于图示位置,则所测电压为________ V.用多用电表检查电路故障电路故障的分析判断方法:用电压表测量电路中两点间的电压,若电压表有读数,说明这两点与电源之间的连线是通路,断路故障点就在这两点之间;若电压表无读数,说明这两点与电源之间的连线是断路,断路故障点就在这两点与电源的连线上.逐渐缩小测量范围,不难找出断路故障点.短路的表现为电流不为零而两点之间电压为零,判断短路故障可据此判断.例3如图8所示的电路中,1、2、3、4、5、6为连接点的标.在开关闭合后,发现小灯泡不亮.现用多用电表检查电路故障,需要检测的有:电源、开关、小灯泡、3根导线以及电路中的各连接点.图8 (1)为了检测小灯泡及3根导线,在连接点1、2已接好的情况下,应当选用多用电表的________挡.在连接点1、2同时断开的情况下,应当选用多用电表的________挡.(2)在开关闭合情况下,若测得5、6两点间的电压接近电源的电动势,则表明__________________可能有故障.(3)将小灯泡拆离电路,写出用多用电表检测该小灯泡是否有故障的具体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用多用电表进行了几次测量,指针分别处于a、b的位置,如图9所示.若多用电表的选择开关处于表格中所指的挡位,a和b的相应读数是多少?请填在表格中.图92图10(1)若选择开关的位置如a箭头所示,则测量的物理量是______,测量结果为____.(2)若选择开关的位置如b箭头所示,则测量的物理量是________,测量结果为__.(3)若选择开关的位置如c箭头所示,则测量的物理量是________,测量结果为__.(4)若选择开关的位置如c箭头所示,正确操作后发现指针的偏转角很小,那么接下来的正确操作步骤应该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全部测量结束后,应把选择开关拨到____________或者________.(6)无论用多用电表进行何种测量(限于直流),电流都应该从______色表笔经______插孔流入电表.3.某同学利用多用电表做了以下实验:(1)使用多用电表测电阻,他的主要实验步骤如下:①把选择开关扳到“×100”的欧姆挡上;②把表笔插入测试插孔中,先把两根表笔相接触,旋转欧姆调零旋钮,使指针指在电阻刻度的零刻度线上;③把两根表笔分别与某一待测电阻的两端相接,发现这时指针偏转较小;④换用“×10”的欧姆挡,随即记下欧姆数值;⑤把表笔从测试笔插孔中拔出后,就把多用电表放回桌上原处,实验完毕.这个学生在测量时已注意到:待测电阻与其他元件和电源断开,不用手碰表笔的金属杆,那么该学生在实验中有哪些操作是错误的?(三个错误)错误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错误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错误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如图11所示,为多用电表的表盘,测电阻时,若用的是“×100”挡,这时指针所示被测电阻的阻值应为________Ω;测直流电流时,用的是100 mA的量程,指针所示电流值为________mA;测直流电压时,用的是50 V量程,则指针所示的电压值为________V.图114.在如图12所示的电路中,四节干电池串联,小灯泡A、B的规格均为“3.8 V,0.3 A”,合上开关S后,无论怎样移动滑动片,A、B灯都不亮.图12(1)用多用电表的直流电压挡检查故障.①选择开关置于下列量程的________挡较为合适(用字母序表示)A.2.5 V B.10 V C.50 V D.250 V②测得c、d间电压约为5.8 V,e、f间电压为0,则故障是()A.A灯丝断开B.B灯丝断开C.d、e间连线断开D.B灯被短路(2)接着利用欧姆表的“×1”挡测电阻,欧姆表经过欧姆调零.①测试前,一定要将电路中的开关S____________;②测c、d间和e、f间电阻时,某次测试结果如图13所示,读数为________ Ω,此时测量的是______间电阻.根据小灯泡的规格计算出的电阻为________Ω,它不等于测量值,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13答案课堂探究例1(1)S(3)T0刻线(4)ADC例2(1)1.5×103×1 k(2)30.8(30.7~30.9都正确)154(3)6.2例3(1)电压欧姆(2)开关或连接点5、6(3)①将多用电表挡位调至欧姆挡;②将红、黑表笔短接,检查欧姆挡能否正常工作;③测量小灯泡的电阻.若电阻为无穷大,表明小灯泡有故障.随堂训练1.23.00.573202.(1)直流电压 1.20 V(2)直流电流48 mA(3)电阻 1.6 kΩ(4)改用“×1 k”倍率,重新欧姆调零,测量、读数(5)OFF挡交流电压最高挡(6)红正3.(1)错误一:换用“×10”的欧姆挡,应该换用“×1 k”的欧姆挡.错误二:换挡后没有进行欧姆调零.错误三:使用完后没有将选择开关转到“OFF”挡或交流电压最高挡.(2)1 7004723.54.(1)①B②A(2)①断开②6e、f12.7欧姆表测量时灯泡未工作,灯泡温度低,电阻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