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马原第四章_资本主义的本质及其规律
马原书本要点
一、资本主义本质及规律1.社会分工是指社会劳动划分和独立化为不同部门和行业。
2.资本原始积累,就是生产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资本迅速集中于少数人手中,资本主义得以发展旳历史过程。
3.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以资本主义私有制和雇佣劳动为基础旳一种剥削制度。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旳形成是以劳动力成为商品为前提条件旳。
4.资本主义所有制本质:资本主义所有制是雇佣劳动赖以存在旳基础,是资本雇佣劳动之间剥削与被剥削关系旳体现。
5.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旳绝对规律。
二、资本主义基本矛盾1.基本矛盾: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旳矛盾。
(已经社会化旳、由劳动者共同使用旳生产资料,本应由劳动者共有,却被少数资本家私人占有;已经在社会范畴内实行严密分工、协作而社会化了旳生产过程,本应由社会按照社会需要进行管理、调节和控制,却分别由各自追求最大限度利润和私人利益旳少数资本家进行管理;共同劳动生产旳社会化产品,本应由劳动者共同占有,由于满足社会需要,却被少数资本家私人占有、支配。
)三、资本主义经济危机1.基本、本质特性:生产过剩2.主线因素:资本主义旳基本矛盾——(1)生产无限扩大旳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旳需求相对缩小旳矛盾;(2)个别公司内部生产旳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旳无政府状态之间旳矛盾。
(马克思:“一切现实旳危机旳最后因素始终是:群众贫困和群众旳消费受到限制,而与此相对立,资本主义生产却竭力发展生产力,仿佛只有社会旳绝对旳消费能力才是生产力发展旳界线。
”)3.具有周期性,一般涉及危机、萧条、复苏和高涨四个阶段,危机是必经阶段,这是由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旳阶段性决定旳。
由于资本主义国家作为上层建筑旳重要构成部分是根据资本主义经济基础旳规定建立起来旳,这就决定了资本主义国家在运用多种政治手段和政治权利进行统治时,必然要以保护资本主义经济基础不受破坏和伤害为重要任务。
四、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到垄断1.资本主义旳发展经历了两个阶段: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和垄断资本主义。
马原第四章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资本主义国家经历了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 电子计算机、数控机床等自动化装置在生产中得到比较普遍的应用, 机器大工业发展到自动化阶段。
■生产自动化的主要表现有两点:一是工业机器人的开发和利用, 代替了工人大量的体力劳动和部分脑力劳动;二是自动化生产线的 广泛使用,直接从事生产操作的工人大大减少,甚至出现了少数的 所谓“无人工厂”。
“资本害怕没有利润或利润太少,就像自然界 害怕真空一样。一旦有适当的利润,资本就胆 大起来。如果有10% 的利润,它就保证到处被 使用;有20%的利润,它就活跃起来;有50% 的利润,它就铤而走险;为了100%的利润, 它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300%的利润, 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绞首的危险。如果 动乱和纷争能带来利润,它就会鼓励动乱和纷 争。走私和贩卖奴隶就是证明。”
■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自动化是 资本家获取高额剩余价值的手段, 而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仍然是这 种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
三、资本积累
▼把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或者说,剩余价值的资本化,就是资本 积累。
▼马克思关于资本积累的学说是剩余价值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 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下贫富两极分化的原因,揭示了资本主义失 业现象的本质,深刻地阐明了资本主义制度必然走向灭亡的历史 命运。
二、剩余价值生产的两种基本方法
■资本家提高对工人的剥削程度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最基本的 方法有两种,即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绝对剩余价值: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延长劳动日 的长度而生产的剩余价值。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的劳动 日包括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两个部分。
■在必要劳动时间既定的条件下,工作日越长,剩余劳动时间越 长,资本家从工人身上榨取的剩余价值就越多,从而剩余价 值率就越高。这种生产剩余价值的方法叫作绝对剩余价值生 产方法。
马原_第四章 资本主义的本质及规律(20171010)
“比较复杂的劳动只是自乘的或不如说多倍 的简单劳动,因此,少量的复杂劳动等于多 量的简单劳动。” ——马克思
(四)价值形式的发展和货币的产生
商品的交换是以货币为媒介的。货币是在长期 交换过程中形成的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1、价值形式的发展 (1)简单的价值形式
一种商品只是 偶然地、简单地 成 为另一种商品的等 价物。
交换
等式:
1只羊 =
3把石斧
(相对价值形式)
(等价形式)
(2)扩大的价值形式
等式: 1只羊=3把石斧 =1担米 =10斤茶叶 =1两金 =其它产品
一种商品 的价值形式通 过许多商品表 现出来。
(3)一般价值形式 等式: 3把石斧 1担米 10斤茶叶 1两金 其它产品
在长期的商 品交换中,一切 商品价值形式都 =1只羊 通过一种商品表 (价值参照物) 现出来。
价
值
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必须同时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
统一性
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价值寓于使用价值之中。
对立性
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是相互排斥的, 二者不可兼得。
二把斧子
交
换
一只羊
共同的质
劳动产品
凝结着劳动
价 值
我需要羊,用 我需要斧子, 用我的羊和你的 我的斧子和你的 羊交换吧 ! 斧子交换吧?
1、价值规律; 2、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3、劳动力成为商品与货币转化为资本; 4、资本积累; 5、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6、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的本质。
第一节 第二节
商品经济和价值规律 世界的物质性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 世界的物质性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 世界的物质性
马原政治经济学部分考试重点
政治经济学部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内容,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最深刻、最全面、最详细的证明和运用。
第四章资本主义的本质及规律一、基本内容1、私有制基础上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2、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及其意义3、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及其意义4、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与经济危机5、资本主义政治制度与意识形态的特点和本质二、基本要求1、识记:资本原始积累、自然经济、商品经济、商品、使用价值、价值、价格、交换价值、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劳动生产率、货币、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劳动力和劳动、所有制、所有权、资本、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剩余价值、绝对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超额剩余价值、剩余价值率、资本积累、资本的有机构成、利润、资本循环、资本周转、社会总产品、社会总价值。
2、理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商品经济产生的历史条件;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基本内容;私有制基础上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价值规律的内容、表现形式及其对社会的影响作用;劳动力成为商品的条件及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特点;资本主义所有制及其本质;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和资本的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作用;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基本方式;资本积累的实质、一般规律和必然结果;产业资本循环的不同阶段及资本的不同职能;社会生产的两大部类及社会再生产的核心问题;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及其表现;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本质特征、根本原因以及与资本主义制度的内在联系;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及其本质。
3、应用: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意义及在当代的发展;价值规律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作用;剩余价值理论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意义;从资本主义积累过程来认识资本主义必然被社会主义所代替的历史趋势;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及其本质的实证分析。
第五章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其趋势一、基本内容1、私人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及特点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特点和实质3、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及其影响4、二战后资本主义变化的新特点5、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资本主义的矛盾和冲突6、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及其为社会主义所代替的历史必然性二、基本要求1、识记:生产集中、垄断、垄断组织、金融资本、垄断利润、垄断价格、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经济全球化、法人资本所有制。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案第四章
第四章资本主义的本质及其规律教学目的和要求:掌握马克思揭示的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深入了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的历史必然性,认识私有制商品经济在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把握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正确认识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实质。
教学重点:1.资本原始积累及其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形成中的作用;2.私有制基础上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及其发展规律;3.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的基本内容及其意义;4.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及其表现形式与经济危机;5.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的特点及本质。
教学难点:1.如何深化认识现阶段劳动价值论的新特点;2.怎样正确看待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剩余价值论剥削的新变化;3.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历史作用及其本质。
教学方法:(1)理论讲述。
(2)多媒体教学:采用多媒体教学与板书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广泛运用视频影像、图像,主要是运用与马克思、恩格斯生平相关的视频资料,帮助学生了解马克思、恩格斯思想产生与发展的历程。
(3)案例分析:案例与理论讲授结合,提高理论教学内容的生动性、丰富性。
(4)启发式教学方法:采用课堂提问、讨论、演讲等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思考马克思主义;(5)师生互动:通过教师理论讲授与学生的互动相结合,让学生真正参与课堂教学,在互动中教师讲出深度、新意。
(6)实践教学:《资本论》读书报告。
授课时间:8课时。
教学内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建立在发达商品经济基础上、以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为基础的雇佣劳动制度。
因此,本章主要分析:商品经济的基本原理,尤其是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特征;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的本质。
第一节商品经济和价值规律一、商品经济的形成和发展(一)商品经济的产生的条件从商品经济的产生过程可以看出,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存在,需要同时具备两个条件,一是社会分工,二是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课堂提问:什么是社会分工?所谓社会分工,是指人们为满足自身需要而从事的各种劳动,如生产农产品的劳动、生产工业品的劳动、生产建筑材料的劳动等,经过分工,逐步独立化为不同的行业和部门,如农业部门、工业部门、建筑部门等等。
《马原》第四章资本主义社会及其本质
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包括:
⑴维持劳动者自身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 的价值,用以再生产他的劳动力; ⑵劳动者繁殖后代所必要的生活资料的价 值,用以延续劳动力的供给; ⑶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用 以培训适合资本主义再生产需要的劳动 力。
思考题:
• 试述马克思的资本循环和 资本周转理论及其对社会 主义企业生产经营的指导 意义。
社会总资本再生产
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 题是社会再生产的核 心问题
社会总产品构成及其实现
不变资本( c )
社 会 总 产 品
价值形态 可变资本( v ) 指社会各物质生产部 剩余价值( m ) 门在一定时期(通常为 一年)内生产的全部物 生产资料 质资料的总和 物质形态
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对工人阶级的影响
相对过剩人口的形成
在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情况下,随着资 本积累的增加,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相对减 少,劳动力对资本的供应绝对增加,形成相 对的过剩人口,这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特 有的人口规律。 资本有机构成的不断提高,表明在资本 总额中不变资本部分日益增多,而可变资本 部分则相对减少。 可变资本的这种相对减少,在劳动力价 格不变的情况下,资本家对劳动力的需求, 也会相对减少。
海尔CEO张瑞敏评海尔: “海尔以市场链为纽带的业务流 程再造始于1998年9月8日,到现 在将近6年了,虽然离我们的目 标差距还非常大,但从某种意义 上说,幸亏流程再造,否则海尔 没有今天”。 20年间,海尔从一个当初 亏损147万元的集体小厂,神 速地发展为2004年全球营业 额高达1000亿元的跨国集团。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第四章 资本主义的本质及规律第二、三节
剩余价值率(m )是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之间的比率 剩余价值(m) 剩余价值率(m)= ────── 可变资本(V) 它反映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 雇佣工人的工作日分为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两部分, 剩余价值率因而也可以用另一种形式来表示,即: 剩余劳动时间 剩余劳动 无酬劳动 剩余价值率= ────── = ──── = ──── 必要劳动时间 必要劳动 有酬劳动
例题
商品价值的形成过程
劳动力价值 3元 6小时 生产资料 布2米 10元 12元 15元 辅料1套 2元
进入生产过程
工 人 劳 动
12元, 具体劳动: 转移生产资料价值 创造了新的使用价值
抽象劳动: 6小时,创造新价值3
元
价值 15元
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 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资本主义劳动过程的特点:
(一)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基本条件条件
劳 动 力
劳动者有完全人身自由
商 品
条件
劳动者没有生产资料
劳动力商品价值的特殊性 • 维护劳动者自身生存所必
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生活资料的价值
家劳 活属动 资所者 料需自 的 要己 价的及 值生其
• 养活劳动者家属所必须的
=
• 劳动者的教育训练费用
劳动力商品使用价值特殊性
一般商品
劳动力商品:
苹果使用价值 消失 ,价值也
布
消失 ;
不仅能创造价值,而且能创造出比 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 ——这就是劳动力商品的特殊性
使用价值 消失 ,价值 转移到衣服上 .
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
返回
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劳动力具有双重身份: 1、劳动者作为公有生产资料的共同所有者,是公有 企业和社会的主人,并通过社会保障和公用事业的 受益来体现;
04第四章资本主义的本质及规律
第四章资本主义的本质及规律教学目的和要求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准确认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深刻理解资本主义的本质及规律,正确把握社会化大生产和商品经济运动的一般规律。
教学要点私有制基础上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劳动价值论及其意义资本原始积累剩余价值论及其意义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与经济危机资本主义政治制度与意识形态的特点和本质关键词商品经济价值规律劳动价值论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剩余价值论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资本主义政治制度资本主义意识形态马克思运用唯物史观不仅揭示了商品经济发展和社会化生产的一般规律,更要的是发现了剩余价值产生的秘密,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为社会主义社会所代替的历史必然性,这对我们深刻认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一节商品经济和价值规律一、商品经济的形成和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形成的过程,与商品经济的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商品经济的发展经历了简单商品经济与发达商品经济两个阶段,简单商品经济以生产资料私有制和个体劳动为基础,资本主义商品经济以生产资料私有制和雇佣劳动为基础,是商品经济的高级或发达形态。
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社会财富表现为一种惊人的庞大的商品堆积,单个的商品表现为它的元素形式。
因此,剖析以私有制为基础的简单商品经济的内在矛盾及其运动规律,就自然成为揭示资本主义本质的出发点。
(一)商品经济产生的历史条件商品经济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作为自然经济的对立物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自然经济即自给自足经济,指生产是为了直接满足生产者个人或经济单位的需要,而不是为了交换的经济形式。
在自然经济下,社会由许多分散的、单一的经济单位(如家长制的农民家庭、原始村社、封建领地等)所组成,每个经济单位从事各种经济工作,从采掘各种原料开始,直到最后把这些原料制造成消费品。
自然经济生产力水平低下,排斥社会分工,生产规模狭小。
可见,自然经济是同社会生产力水平低和社会分工不发达相适应的。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四章资本主义的本质及规律 PPT
价值规律表现形式
•
是在市场配置资源的过程中体现
它的客观要求和作用的。价值规律的作用表现在:
– 第一,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 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
– 第二,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 第三,自发地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
率0
0
复杂劳动和简单劳动
简单劳动:指在一定社会条件下, 不需要经过任何专门的训练,一 般劳动者都能胜任的劳动,即简 单劳动力的支出和耗费。
复杂劳动:指具有一定技术专长 的劳动,而获得这些技术专长和 知识,需要经受专门的培养和训 练。
复杂劳动和简单劳动的换算关系
关键在于:社会 对必要的学习训 练时间的承认。
“商品的价值量与体现在商 品中的劳动的量成正比,与 这一劳动的生产力成反比。”
——马克思
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量
类别
商品 数量 (个)
耗费 时间 (小时)
总价值 ( 万元)
生产 率(个 /小时)
单位 时间 价值
单位 商品 价值
部门 1000 100 10000 10 100 10
劳动
生产 200 100 1000 20 100 5
第四章 资本主义的本质及其规律
学习内容
第一节 商品经济和价值规律 第二节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 第三节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
教学目的和要求
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准 确认识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 深刻理解资本主义的本质及规律,正确把 握社会化大生产和商品经济运动的一般规 律。
货币的出现,有利于解决商品交换的困难,促进了商 品经济的发展。
但是,货币的出现并没有也不可能解决商品经济的基 本矛盾,即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反而使矛盾
资本主义的本质及规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第一节:商品经济和价值规律
第二节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 第三节 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
教学目的和要求
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准确认 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深刻理解资 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正确把握社会化大生 产和商品经济运动的一般规律,正确认识和把 握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的本质
•返回
•四、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 方式的绝对规律
(一)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和资本的不 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作用
(二)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基本方法 (三)资本积累 (四)资本的循环周转与再生产 (五)工资与剩余价值分配
(一)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和资本的 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作用
1、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 殖过程的统一,
•
•技 术 水 平 技
资
•由生产资料Pm和劳 动力A构成
决定其数 量比例
术 构 成
本
的
•
构
价
成
•由不变资本c和可变 •C : V
值
资本v构成
构 成
• 资本的有机构成是由资本技术构成决定并反映技术构成 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即C : V
•资本有机构成提高
•追求剩余价 值
•改进技术
•机器排挤 工人
•C的比重愈来愈 •V的比重愈来愈
三种职能形式空间上的并存性 三种循环形式时间上的继起性
• 时间上的继起性和空间上的并存性 是互为前提、相互统一,
•3、资本周转 周转次数 n =
一年的时间 U 周转时间 u
资本的周转时间 影响资本周转的主要因素
生产资本的构成
加速资本周转可以增加利润量节省预付资本
马原题库4第四章 资本主义的本质及规律
第四章资本主义的本质及规律一、单项选择题1.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它是以(B )A.具体劳动为尺度的 B.简单劳动为尺度的C.复杂劳动为尺度的 D.个别劳动为尺度的2.生产商品的劳动分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其中具体劳动的作用是(D)A.创造新价值 B.创造剩余价值C.创造必要价值 D.创造使用价值3.商品的本质因素是(B )A.使用价值 B.价值 C.交换价值 D.价格4.商品经济是通过商品货币关系实行等价交换的经济形式,它的基本规律是(A)A.价值规律 B.剩余价值规律C.竞争规律 D.货币流通规律5.马克思说:“一切商品对它们的所有者是非使用价值,对它们的非所有者是使用价值。
”这句话表明(B )A.有使用价值的不一定有价值B.商品的使用价值是对它的购买消费者而言的C.商品所有者同时获得使用价值和价值D.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对立统一6.如果部门劳动生产率下降,同一劳动在单位时间内创造的(A)A.使用价值量减少,单位产品的价值量增加B.使用价值量减少,单位产品的价值量减少C.价值量增加,单位产品的价值量增加D.价值量减少,单位产品的价值量减少7.对“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这句话的正确解释是(D)A.劳动和土地都是价值的源泉B.劳动创造使用价值,土地形成价值C.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外部条件,土地是价值的真正源泉D.劳动必须和自然物相结合才能创造出物质财富8.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其完备的外在表现是(C)A.商品与商品之间的对立 B.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之间的对立C.商品与货币之间的对立 D.资本与雇佣劳动之间的对立9.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它的作用是通过(D )A.生产者之间的竞争实现的B.消费者之间的竞争实现的C.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竞争实现的D.价格机制、供求机制和竟争机制实现的10.在商品经济中,形成价值的抽象劳动的支出必须借助于(A )A.具体劳动 B.剩余劳动C.商品的生产形式 D.资本主义生产方式11.商品生产者要获得更多收益必须使生产商品的(D )A.个别劳动时间等于倍加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B.个别劳动时间等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C.个别劳动时间大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D.个别劳动时间小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12.正确认识价值创造和财富生产的关系,关键是运用(A)A.劳动二重性学说 B.资本有机构成学说C.剩余价值学说 D.平均利润学说13.货币之所以能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是因为(B)A.它能衡量其他商品价值的大小B.它是社会劳动的产物,本身具有价值C.它具有计量单位D.它可以是观念上的货币14.资本集中的方式是(C)A.资本积聚和资本积累 B.竞争和剩余价值的资本化C.竞争和信用 D.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15.资本主义地租是(B)A.平均利润转化来的 B.超额利润转化来的C.垄断利润转化来的 D.企业利润转化来的16.资本是一种运动,资本循环是从(A)A.资本运动的形式和条件方面研究资本的运动B.资本运动的速度方面研究资本的运动C.资本运动的实现条件方面研究资本的运动D.资本运动的矛盾性方面研究资本的运动17.资本循环的三种职能形式是(C)A.产业资本、商业资本、借贷资本 B.固定资本、流动资本、生产资本C.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 D.不变资本、可变资本、流通资本18.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C)A.生产过剩的危机 B.生产不足的危机C.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 D.生产绝对过剩的危机19.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呈现出周期性的原因在于(B)A.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B.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的阶段性C.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周期性 D.资本主义再生产的周期性20.下列实物形态的资本中,同时属于生产资本、不变资本和固定资本的是(C )A.原料和燃料 B.辅助材料C.机器设备D.商业设施21.产业资本划分为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的依据是资本各个部分(D)A.在价值增殖过程中的作用不同B.价值周转方式不同C.存在的物质形态不同D.在循环中的职能不同22.加快资本周转,可以增加年剩余价值量和提高年剩余价值率,根本是因为(B )A.预付的资本总量增加了 B.实际发挥作用的可变资本增加了D.流通对生产的反作用 D.剩余价值率提高了23.最鲜明体现资本主义国家实质的国家职能是(A)A.政治职能 B.经济职能C.社会职能 D.对外交往职能24.资本主义法制的核心是(B)A.民法 B.宪法 C.刑法 D.行政法25.美国采取权力制衡的组织形式,其中立法权属于(A)A.国会 B.总统 C.最高法院 D.最高检察院26.资本主义国家的选举的实质是(C )A.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分权B.每个公民都能通过竞选参与政治活动,表达自己的愿望和要求C.协调统治阶级内部利益关系和矛盾的重要措施D.人民当家作主27.资本主义政党制度的实质是(D )A.允许工人阶级及其政党参与国家政治生活B.允许马克思主义政党独立执政C.不受资本主义国家政权的资本主义性质制约D.资产阶级选择自己的国家管理者,实现其内部利益平衡的政治机制28.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核心是(C)A.文学、艺术和宗教 B.道德、伦理C.政治思想和法律思想 D.哲学、历史29.商品经济与自然经济是社会经济的两种基本形态,其最大区别在于,商品经济( A )A.以交换为目的B.以使用价值为生产目的C.所有制是私有制D.所有制是公有制30.使用价值不同的商品之所以能按一定比例相交换,是因为它们都有价值,而价值可以互相比较是因为( B )A.价值是一切劳动产品所共有的属性B.价值在质的规定性上是相同的C.价值是具体劳动创造的D.价值和使用价值具有同一性31.马克思说:“一个物可以是使用价值而不是价值。
2017马原第四章-资本主义的本质及其规律PPT参考课件全文
2024/8/26
17
一般价值形式
一切商品都通过一种商品表现出来
2024/8/26
18
货币价值形式
一般等价物固定在黄金或白银上 一切商品的价值都通过金或银表示
2024/8/26
19
2、 货币的本质
2024/8/26
20
3、 货币的职能
2024/8/26
21
二、价值规律及其作用
2024/8/26
2024/8/26
47
2024/8/26
48
(四) 资本的循环周转与再生产
1、产业资本循环 2、产业资本循环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 3、资本周转 4、社会资本的再生产
2024/8/26
49
1、产业资本循环
2024/8/26
50
2024/8/26
51
2、产业资本循环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
2024/8/26
(一)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2024/8/26
64
(一)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2024/8/26
65
(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2024/8/26
66
2024/8/26
67
第三节 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
一、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及其本质 二、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及其本质
2024/8/26
22
价值规律的形式:
商品的市场价格围绕其价值上下波动。
2024/8/26
23
价值规律的作用:
①自发地调节资源在社会各部门的配置 ②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③自发地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
2024/8/26
24
价值规律的消极后果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资本主义的本质及其规律
3.货币的作用
货币与商品的两极对立
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和价 值的矛盾转化为外在的商品 和货币的矛盾。
二、价值规律及其作用
1 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
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按照等价交换的 原则进行。
2. 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供 求 价格
市场价格
供 求 价格
1、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和动机:
攫取剩余价值
物质资料生产过程
一般
商品
生产
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即
过程
价值增值过程
劳动过程
购买10斤棉花,
价值的货币表现为10元
购买纱锭等其它劳动资料,
货币表现为 2元
雇佣纺纱工人一天劳动力的价值, 货币表现为 3元
______________
在生产开始之前资本家共垫支了
1
1
8 12
0
小 0小
小
时 小时
Hale Waihona Puke 时时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个别劳动时间
2. 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
劳动生产率指的是劳动者生产使用价值的能 力。
劳动生产率的变化,必然会引起生产商品的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变化,从而引起商品价值量 的变化。
劳动生产率同商品的使用价值量成正比例, 同(单位)商品的价值量成反比例。
1.商品价值形式发展的四个阶段:
简单的或 偶然的价 值形式
总和的 扩大的 值形式
一般价 值形式
货币 形式
第一阶段 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 式
商品价值偶然地、简单地通过另一 个商品表现出来
相对价值形式
等价形式
第二阶段 扩大价值形式
第三阶段 一般价值形式
资本主义的本质特征和运动规律
资本主义的本质特征和运动规律一、本质特征。
1. 私有制为核心。
- 资本主义啊,最根本的就是私有制。
就好比这世界上的东西,都得有个私人老板来管着。
大到工厂、企业,小到街边的一个小店铺,都是私人的财产。
这私有制就像是资本主义的心脏,所有的经济活动都围着它转。
比如说,那些大资本家,他们拥有大量的财富,像土地、机器设备啥的,然后用这些东西来赚钱。
这就跟咱们在一个游戏里,有人一开始就有好多厉害的装备(生产资料),然后靠这些装备去打更多的怪(赚取利润),而这些装备都是他自己私有的,别人不能随便用。
2. 追求利润最大化。
- 资本家们啊,那眼睛里就盯着利润呢。
他们做啥买卖,开啥工厂,想的都是怎么能赚更多的钱。
就像开饭店的老板,他会想尽办法降低成本,菜买便宜点的(当然不能太影响质量,不然顾客就跑了),请的服务员工资也不能太高,然后把菜价定得能让自己赚最多的钱。
这就好比是一群饿狼,到处找最肥美的猎物(利润最高的生意),只要能赚钱,就会想尽各种办法。
而且啊,为了利润,他们还会不断地扩大生产,就盼着能把自己的产品卖到全世界,赚得盆满钵满。
3. 雇佣劳动制度。
- 这资本主义离不开雇佣劳动。
资本家有生产资料,可光有那些机器、厂房啥的还不行,得有人干活啊。
于是就雇佣工人。
工人呢,就像一颗颗小螺丝钉,被拧到资本家的生产机器上。
工人没有生产资料,只能靠出卖自己的劳动力来赚钱养家。
比如说在工厂里,工人每天在流水线上辛苦工作好几个小时,生产出一堆产品,但是这些产品的大部分利润都被资本家拿走了,工人就拿那么点工资。
这就有点像地主和佃农的关系,只不过现在是在工厂里,工人给资本家打工。
4. 商品经济高度发达。
- 在资本主义社会,啥东西都能变成商品。
不仅是那些实实在在的东西,像衣服、鞋子、汽车啥的,就连人的劳动力、知识、艺术作品有时候都被当成商品来买卖。
比如说,一个画家画了一幅画,他可能会把这幅画拿到市场上去卖,就像卖一个普通的商品一样。
而且商品的交换非常频繁,市场就像一个超级大的集市,各种各样的商品在里面流通。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四章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第四章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本章逻辑结构]本章共三节,分别阐述了资本主义的形成及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矛盾、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
通过学习,学生应掌握马克思揭示的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深入了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的历史必然性,认识私有制商品经济在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把握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正确认识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实质。
[本章重要知识点]1·资本原始积累及其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形成的作用。
2.私有制基础上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及其发展规律。
3.劳动价值论及其意义。
4.剩余价值论及其意义。
5.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及其表现形式与经济危机。
6.资本主义政治制度与意识形态的特点和本质。
第一节资本主义的形成.以私有制为基础白商品经济的矛盾[本节逻辑结构]本节阐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商品的二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分析了并制条件下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层层瑚入介绍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
1.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
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经过资本原始稠的加速作用以及资产阶级政权的建立年业革命,最终导致资本主义生产方确立。
2.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削本矛盾。
社会分工和私有制导致了商高济产生。
使用价值和价值是商品的二素,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商品生产雕动二重性。
商品的价值量由社会必要舅时间决定。
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雇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雇3.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意义。
劳价值论为剩余价值理论的创立奠定了础,揭示了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律。
深化劳动价值论的认识,对社会主义市场经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节重要知识点]1.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
2.资本的原始积累。
3.商品经济产生的历史条件。
4.商品的二因素和劳动的二重性。
5.商品的价值量和价值规律。
6.私有制基础上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及其发展规律。
7.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马原第四章: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第四章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1.商品生产是以交换为目的而进行的生产活动,商品交换是商品的相互让渡或以货币为媒介的买卖,以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为内容,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的而进行生产的经济形式就是商品经济。
因此,商品经济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总称。
2、资本主义经济是在商品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商品是资本主义的经济细胞。
研究资本主义经济关系,需从分析商品和商品经济开始。
3、商品经济是以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为内容,直接以交换为目的而进行生产的经济形式。
多以商品经济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总称。
4.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需要两个基本经济条件。
第一个条件是社会分工的产生和存在;第二个条件是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这也是决定性的条件。
5.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存在需要两个基本经济条件:(1)社会分工的产生和存在;(2)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其中,社会分工是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一般条件和基础。
6.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中,商品经济在社会经济中只处于从属的地位。
到了资本主义社会,商品经济成为占统治的、最普遍的经济形式。
7.商品的使用价值是一种物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即物品的有用性。
它是商品的自然属性,是由物品的物理、化学、生物等特性所决定的,它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而不是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
8.价值反映的是商品生产者之间的关系,它是商品的社会属性。
9.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或两种属性,但具有使用价值的物品并不一定就是商品,有用物品要成为商品,必须是通过市场交换满足他人需要的物品。
(为交换而生产的有用物品)10.有使用价值但没有价值的物品,也不是商品,价值是商品的最本质因素。
11.在商品生产过程中,只有活劳动才能创造出新的价值。
活劳动就是指在生产商品过程中劳动者所消耗的抽象劳动。
12.马克思的科学劳动价值论的核心就在于揭示了在商品生产过程中价值的创造是由活劳动实现的,价值的唯一源泉是活劳动,即活的抽象劳动。
马原第四章 资本主义的本质及其规律
剩余价值论
联系实际
第 11 页
例如在媒体、广告、影视、通讯、 物业、房地产、旅游、商贸、金融、 交通、医疗和教育等行业,他们所 提供的是“无形的产品”(即服 务),而他们能否获得利润,往往 与市场、行情、季节、气候、心态、 时尚、习俗、信仰、潮流、性别、 年龄、民族、宗教、心理、道德等 诸多因素有关,要想计量剩余价值 的多少,真的是难上加难!
剩余价值论
历史起源
第9页
封建社会 剩余价值的生产广泛存在,地主收的地租及国家收的各种捐税,
皆来源于农民及其他劳动者创造的剩余价值。资本主义的生产,众所周知, 其实质就是剩余价值的生产。资本主义企业的利润及国家的财政收入皆来 源于工人及其他劳动者创造的剩余价值。
剩余价值论
理论意义
第 10 页
剩余价值论深刻揭露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剥削本质, 阐明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斗争的经济根源,指出了 无产阶级革命的历史必然性。
剩余价值论
联系实际
第 12 页
剩余价值论
基本含义
第6页
剩余价值论
历史起源
第7页
原始社会前期 生产力水平非常低下,劳动者创造的价值尚不能满足自身及 家庭的需要,人在很多时候处于忍饥挨饿的境地,故难以创造剩余价值
剩余价值论
历史起源
第8页
原始社会末期 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劳动者创造的价值除满足自身及家庭需 要外,尚有少量剩余,故能生产少量剩余价值。
资本主义的本 质及其规律
剩余价值论
Theor y of Surplus Value
CONTENTS
目 录
2017年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四章资本主义的本质及规律(图文)2015年修订版教材
(四)价值形式的发展与货币的产生 价值形式的发展
简单价值形式 1只羊=2把石斧
扩大价值形式
一般价值形式
货币形式
第一阶段
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
商品价值偶然地、 简单地通过另一个商品 表现出来
1只羊
2把斧子
相对价值形式
等价形式
第二阶段
扩大的价值形式
商品的价值形式通过 许多商品表现出来
使用价值与价值的关系:
⑴对立: 两者相互排斥、不能兼得。即要获得商品的价值,就 必须放弃/让渡商品的使用价值;要得到商品的使用 价值,就不能得到商品的价值。(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⑵统一: 两者互相依赖、不可分割。价值寓于使用价值之中, 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作为商品,必须同时 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一分价钱一分货)
2把斧子
或1匹布
或10斤茶叶 或1两金 ‥ ‥ ‥
1两 黄 金
货币的本质
• 价值形式的发展过程,表明货币也是一种 商品,它与普通商品一样,也具有使用价 值和价值。但是,货币又不是普通的商品, 而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货币的这种一般等价物的作用使商品生产 者之间的社会生产关系必须通过货币才能 表现出来,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 经济关系。
第二节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 一、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产生 二、劳动力成为商品与货币转化为资本 三、资本主义所有制 四、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 五、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与经济危机 第三节 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 一、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及其本质 二、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及其本质
第一节 商品经济和价值规律 一、商品经济的形成和发展
• 商品是劳动产品,生产商品的劳 动可区分为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 具体劳动是指生产一定使用价值 的具体形式的劳动,它创造商品 的使用价值。 • 抽象劳动是指撇开一切具体形式 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 人的体力和脑力的消耗,它形成 商品的价值。 • 劳动的二重性:任何一种劳动一 方面是特殊的具体劳动,另一方 面又是一般的抽象劳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深化科技人员、经营管理人员在社会生产和价值 创造中所起作用的认识。 深化对科技、知识、信息、等新的生产要素在财 富和价值创造中的作用的认识。
深化对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关系的认识 。
第二节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
一、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产生
二、劳动力成为商品与货币转化为资本
三、资本主义所有制 四、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 五、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与经济危机
(一)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和资本的不同部分 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作用
2、资本的本质及区分为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
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区分
(二)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基本方法
1.绝对剩余价值生产
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用延长工作日 增加剩余劳动时间,所生产的剩余价值。 2.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在工作日不变的条件下,用提高社会劳动生产 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 生产的剩余价值。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第四讲 资本主义的本质及其规律
主要内容
第一节:商品经济和价值规律
第二节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 第三节 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
第一节:商品经济和价值规律
一、商品经济的形成和发展 二、价值规律及其作用
三、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四、科学认识马克思劳动价值论
社会
社会
简单商品经济 商 品
市场经济 经发达商品经济 济
(二) 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
1、商品的二因素
2、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
使用 价值
商品
价值
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
1、商品的二因素
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
具有使用价值 是劳动产品 是用来交换的
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二者不可兼得
2、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
在一定的具体形式下进行的劳动叫做具体劳动
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
抽象劳动是劳动的特殊社会形式,商品价值的源泉。 包括:体力、脑力耗费等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关系
统一: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不是各自独立存 在的两种劳动或两次劳动,它们是同一劳动 过程的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
1、 价值形式的发展
扩大的价值形式
商品的价值形式通过许多商品表现出来
一般价值形式Leabharlann 一切商品都通过一种商品表现出来
货币价值形式
一般等价物固定在黄金或白银上
一切商品的价值都通过金或银表示
2、 货币的本质
3、 货币的职能
二、价值规律及其作用
价值规律的形式:
商品的市场价格围绕其价值上下波动。
一、商品经济的形成和发展
(一)商品经济产生的历史条件
商品经济
奴 社
以交换为目的的经 济形态 自给自足
为了交换而进行生产——基本特征
社会分工和有不同经济利益的生产者 与分工不发达的社会生产力相适应 社 会 资 本 封 建 ——存在和发展的条件 隶 以简单再生产为特征 主义 主义 社会化生产 ——物质基础 社会 会
2、资本主义剩余价值的分配
(1)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 (2)利润平均化的发展趋势
(1)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
五、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与经济危机
(一)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一)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第三节 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
一、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及其本质 二、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及其本质
(三)资本积累
1.资本主义的再生产 2 资本有机构成提高与相对人口过剩
1、资本主义的再生产
生产在原有规模上重复进行 生产是在扩大的基础上进行 资本主义再生产不仅是商品和剩余价值的再生产, 而且也是资本生产关系再生产的统一。
2、资本有机构成提高与相对人口过剩
(四) 资本的循环周转与再生产
价值规律的作用:
①自发地调节资源在社会各部门的配置 ②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③自发地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
价值规律的消极后果
1.导致社会资源浪费。 2.导致收入两极分化。 3.阻碍技术进步。
(五) 私有制基础上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三、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意义
(一)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二)深化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认识
(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
(二)资本的原始积累
二、劳动力成为商品与货币转化为资本
劳动力商品的特点
货币购买的劳动力带来剩余价值,货币就会转化为资本
三、资本主义所有制
(一)所有制和所有权 (二)资本主义所有制及其本质
所有制是指人们在社会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 活动中,通过对生产资料的所有、占有、支配和使用 的行为而获得收益的权利。 所有制和所有权的关系是:所有制是所有权的基 础,决定着所有权的性质;所有权是所有制的法律形 态,反映的是经济利益的意志关系。
三、资本主义所有制
(一)所有制和所有权 (二)资本主义所有制及其本质
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 工人是出卖劳动力的自由人; 追求剩余价值的雇佣劳动制
四、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
(一)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和资本的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 产中的作用 (二)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基本方法 (三)资本积累 (四)资本的循环周转与再生产 (五)工资与剩余价值分配
社会资本的再生产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
研究社会资本再生产的理论前提
(五)工资与剩余价值分配
1、资本主义工资
(1)工人出卖的商品是劳动力而不是劳动 (2)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是劳动力的价值; 但以劳动价格现象掩盖了对工人的剥削关系 (3)资本主义工资的主要形式有计时工资和计件工 资,还有各种形式的血汗工资 (4)现阶段工资的提高改变不了被剥削的地位
(一)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批判继承了英国古典政治 经济学的观点,为剩余价值的创立奠定了基 础。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揭示了商品经济的一般规 律,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提供了理论指 导。
(二)深化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认识
深化对创造价值的劳动的认识 ,对生产性劳动作 出新的界定。
对立:具体劳动所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 它是劳动的自然属性,而抽象劳动所反映的 是商品生产者的社会关系,它是劳动的社会 属性。
(三) 商品价值量的决定
1、商品价值量是体现在商品中的抽象劳动量
2、商品价值量的决定 3、商品经济的价值规律
2、商品价值量的决定
(四) 价值形式的发展与货币的产生
一、资本主义的国家、政治制度及其本质
(一)资本主义国家的职能和本质
(二)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及其本质
二、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及其本质
(一)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形成 (二)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
1、产业资本循环 2、产业资本循环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 3、资本周转 4、社会资本的再生产
1、产业资本循环
2、产业资本循环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
3、资本周转
4、社会资本的再生产
社会资本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个别资本 的总和。
社会总产品是国家一年内由物质生产部门劳 动者生产出来的全部物质产品总和,价值为 社会总产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