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河
渭河策划方案
![渭河策划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c76e5e9b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fb.png)
渭河策划方案一、背景与目标渭河是位于中国河北省的一条重要河流,也是京津冀地区的主要水资源之一。
然而,随着城市快速发展和工业化进程加快,渭河水质逐渐恶化,生态环境受到了严重破坏。
为了保护渭河生态环境,提升水质,确保人民饮水安全,制定渭河策划方案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旨在提出一套科学合理的渭河策划方案,以提高渭河水质,保护生态环境,为当地居民提供更好的生活条件和可持续发展。
二、渭河策划方案的内容2.1 水污染治理针对渭河的水污染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治理措施:1.完善污水处理设施:在渭河流域建设更多污水处理厂,提高处理能力,确保所有城镇污水得到有效处理,并达到国家排放标准。
2.严厉打击非法排污行为:加强对渭河流域的执法监管,严惩违法排污行为,形成强大的法律威慑力。
3.推行雨水收集利用:在建筑物、道路等区域设置雨水收集设施,将雨水用于清洗、绿化等非饮用水用途,减轻对渭河水资源的压力。
2.2 生态环境保护为保护渭河的生态环境,应采取以下措施:1.增加植被覆盖率:沿岸地区大规模植树造林,增加植被覆盖率,有利于土壤保持、水土保持和水质改善。
2.禁止乱排乱倒:严禁在渭河沿岸倾倒垃圾、排放废物等行为,加大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确保沿岸环境整洁干净。
3.建设湿地保护区:选取渭河流域合适的区域,建设湿地保护区,保护湿地生态系统,增强生物多样性,净化水质。
2.3 水资源管理为了更好地管理渭河的水资源,应采取以下措施:1.制定水资源管理政策:建立健全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法规,明确水资源的使用和保护原则,加强管理和监管。
2.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推广节水型技术和设备,鼓励居民和企业合理使用水资源,减少浪费,提高利用效率。
3.加强水源保护:加大对渭河水源地的保护力度,禁止垦殖、采矿等破坏水源的活动,确保水源的安全可靠。
三、实施计划3.1 阶段一:前期准备1.组建渭河治理工作组:成立由相关部门和专家组成的工作组,负责渭河策划方案的制定和实施。
宝鸡渭河简介
![宝鸡渭河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6a8bb8a8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9118c5d.png)
渭河,古称渭水,是黄河的最大支流。
它发源于甘肃省定西市渭源县鸟鼠山,横跨甘肃东部和陕西中部,主要流经甘肃天水、陕西省关中平原的宝鸡、咸阳、西安、渭南等地,至渭南市潼关县汇入黄河。
渭河的干流全长818公里,流域总面积134766平方公里。
在宝鸡市境内,渭河流经多个县区,是宝鸡市最重要的河流之一。
渭河流域的水利事业历史悠久,在陕西境内,有龙首渠、郑白渠等古代水利工程。
到解放时,除洛惠渠、泾惠渠外,关中地区的主要灌溉工程有渭惠渠、梅惠渠、黑惠渠、沣惠渠、涝惠渠等。
这些工程为宝鸡市及渭河流域的农业生产和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近年来,随着宝鸡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渭河流域的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
为了保护渭河流域的生态环境,宝鸡市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加强污水处理、推广清洁能源、加强生态建设等,以保护渭河流域的水资源和生态环境。
总之,渭河是宝鸡市最重要的河流之一,也是黄河流域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承载着宝鸡市及渭河流域的历史文化和经济发展,是宝鸡市不可或缺的自然资源。
渭河流域的历史
![渭河流域的历史](https://img.taocdn.com/s3/m/7e61af94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5797f77.png)
渭河流域的历史渭河,是中国黄河的一条重要支流,流经陕西、甘肃、宁夏等地,其流域自古以来就承载着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从古代的文明发源地到现代的经济繁荣地,渭河流域见证了无数岁月的变迁和人类的奋斗史。
一、古代文明的发源地渭河流域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发源地之一,早在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时期,这里就有人类的居住和活动。
随着时间的推移,渭河流域逐渐形成了繁荣的农耕文明,孕育出了许多伟大的文化遗产。
例如,位于渭河流域的咸阳是中国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秦朝的都城,秦始皇兵马俑就是在这里发现的。
这些古代文明的遗迹,见证了渭河流域在中国历史中的重要地位。
二、帝王之都的辉煌岁月渭河流域不仅是古代文明的发源地,更是中国历史上多个朝代的都城所在地。
秦朝统一六国后,咸阳成为全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这一时期的渭河流域经历了辉煌的岁月。
而后,汉朝、隋朝、唐朝等朝代也在渭河流域建都,使得这片土地更加繁荣昌盛。
特别是在唐朝,长安(今西安)作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成为了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中心,渭河流域的历史地位更加彰显。
三、历史变迁与文化传承随着历史的变迁,渭河流域也经历了许多战乱和政权更迭。
然而,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始终保持着对文化的执着和传承。
明清时期,渭河流域成为了文人墨客的聚集地,许多著名的文化名人在这里留下了千古佳话。
例如,明代文学家杨慎、清代文学家纳兰性德都在渭河流域留下了许多优秀的作品,丰富了中国文化的宝库。
四、现代经济的崛起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推进,渭河流域的经济逐渐崛起。
特别是在西安的发展带动下,渭河流域的城市化进程加快,现代化的工业园区、商业中心和住宅区相继建成。
另外,农业也得到了发展,渭河流域的农田利用率提高,农产品产量大幅增长,为当地居民提供了丰富的物质保障。
总结起来,渭河流域的历史源远流长,承载着丰富的文化遗产和人类的奋斗史。
从古代文明的发源地到现代经济的繁荣地,渭河流域见证了无数岁月的变迁。
它不仅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也是多个朝代的都城所在地。
渭河水环境 自然环境
![渭河水环境 自然环境](https://img.taocdn.com/s3/m/a8684629a5e9856a56126060.png)
渭河概况渭河是黄河的第一大支流,发源于甘肃省渭源县的乌鼠山,流经甘肃、宁夏、陕西三省,由宝鸡峡进入我省境内,于陕西潼关注入黄河,全长818公里,在我省境内502公里。
宝鸡峡以上段为上游,宝鸡峡至咸阳为中游,咸阳至潼关为下游。
渭河流域总面积13.48万平方公里,其中陕西6.76万平方公里,加上关中东部黄河小支流直接入黄区,总面积为7.06平方公里。
渭河流域内湖库21个(包括泾河流域9个),集水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支流有176条,其中年均径流量在1亿立方左右的支流有16条,南岸自西而东依次有清姜河、清水河、伐鱼河、石头河、西汤浴以及黑河、涝河、沣河、灞河等9条;北岸有通关河、小水河、千河、漆水河、泾河、石川河、洛河等7条,西安的皂河(含太平河)、新河及渭南的尤河等支流年流量虽不足1亿立方,但对渭河水质影响较大。
泾河和洛河是渭河的最大支流(因流域面积大,水沙来量多,其汇入地点离渭河口接近,多把它们作为独立水系研究,常与渭河干流并列,称为“泾、洛、渭”。
),支流分布于宝鸡市、咸阳市、杨凌示范区、西安市、渭南市和铜川市六市(区)。
渭河流域地貌复杂,山地包括横贯陕甘的秦岭山脉北坡及六盘山、陇山,断陷盆地包括关中冲积平原及黄土台原,黄土高原包括陇东、宁南、陕北的高原沟壑及丘陵沟壑区。
该流域范围内大部分为深厚的黄土覆盖,质地疏松,且多孔隙,垂直节理发育,富含碳酸钙,易被水蚀;加之历史上长期滥垦乱伐,植被遭到破坏,以及广种薄收、单一经营的农业生产方式,因而水土流失严重,使渭河成为一条多泥沙河流。
渭河流域也是严重缺水地区,人均占水量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5%。
渭河干流丰、枯水期经流量差别巨大,枯水期经流量只有8立方/秒左右。
渭河是陕西人民的母亲河,她横贯富饶的关中平原,沿岸有宝鸡、咸阳、西安、铜川、渭南等大中城市和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
流域内集中了全省64%的人口、52%的耕地、72%的灌溉面积和80%的工业总产值。
渭河策划方案
![渭河策划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5d79a7ba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04.png)
渭河策划方案概述渭河是中国第二大河流黄河的最大支流,流经陕西、甘肃两省,是陕西省的重要水资源。
然而,由于人类活动和环境破坏等因素的影响,渭河近年来受到了严重的水污染和水资源浪费问题的困扰。
为了保护和恢复渭河的生态环境,制定一份全面的渭河策划方案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档旨在提出一个综合的渭河策划方案,包括保护和优化水资源、治理水污染、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等方面的内容,为渭河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前期调研问题诊断在进行渭河策划之前,我们首先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前期调研工作,以了解当前渭河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通过对渭河流域进行实地调研和数据分析,我们发现以下问题:1.水污染严重:渭河受到了大量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排放,水质严重受到污染,严重影响了水生态环境的健康发展。
2.水资源浪费严重:由于渭河流域水资源利用效率低下,造成了大量的水资源浪费现象,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水需求。
3.水生态系统崩溃:渭河的生态系统受到了损害,许多鱼类和水生动物种群数量急剧下降,生态平衡濒临破裂。
目标确定在充分了解渭河问题的基础上,我们制定了以下目标,以指导后续的策划工作:1.提高水质:通过治理水污染,改善渭河的水质,保护水生态环境的健康发展。
2.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降低水资源浪费现象,提高渭河流域的水资源利用效率,满足日益增长的水需求。
3.恢复生态平衡:加强对渭河生态系统的保护,促进水生物种群的恢复和生态平衡的重建。
策划方案治理水污染为了提高渭河的水质,我们制定了以下治理水污染的措施:1.加强污水处理厂建设:改造和扩建现有污水处理厂,提高处理能力,减少污水排放对渭河的影响。
2.推广农业非点源污染治理技术:鼓励农民采用农田防渗技术、农业有机肥替代化学肥料等技术,减少农业产生的非点源污染。
3.强化工业污染治理:加强对工业企业的排污许可和监管,鼓励企业采用清洁生产技术,降低污染物排放。
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为了提高渭河流域的水资源利用效率,我们制定了以下措施:1.提倡节水意识:通过开展水资源节约宣传教育活动,提高社会公众和企事业单位的节水意识,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描写渭河的诗句
![描写渭河的诗句](https://img.taocdn.com/s3/m/8f7b99db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b81674f.png)
描写渭河的诗句1. 渭河的韵味1.1 渭河的奔流•渭河悠悠,一泻千里,如长龙蜿蜒而行。
•波涛汹涌,奔腾不息,声音如雷霆般咆哮。
1.2 渭河的清澈•渭河水清澈见底,碧绿的水面犹如一面明镜。
•渭河水流畅无阻,丰盈而清新,宛如天然的泉水。
1.3 渭河的生机•渭河两岸郁郁葱葱,垂柳拂水,翠绿如毯。
•河岸上花草茂盛,野花野草竞相绽放,生机勃勃。
2. 渭河的美景2.1 渭河的平静•渭河宛如一面镜子,映照着蓝天、白云和青山。
•水面平静如镜,宛如大地的心灵静谧。
2.2 渭河的曲线•渭河蜿蜒曲折,宛如一首优美的曲子,在大地上谱写出绚丽的乐章。
•渭河弯弯曲曲,宛如女子柔美的身姿,优雅动人。
2.3 渭河的夕阳•黄昏时分,夕阳的余晖洒在渭河上,光影交错,美不胜收。
•渭河边夕阳西下,水面波光粼粼,晚霞映照,如诗如画。
2.4 渭河的古桥•渭河上架起了一座座古老的石桥,如丝带般横跨在水面上。
•古桥弯弯,风雨无阻,承载了岁月的痕迹和历史的沧桑。
3. 渭河的情感3.1 渭河的宽容•渭河从不嫌弃任何水流的汇入,它宽广包容,接纳一切。
•渭河像一位温和的母亲,默默地承载着来自天山的冰雪融水,滋润着大地。
3.2 渭河的坚韧•渭河逆流而上,冲破重重阻碍,向前奋进,无惧艰险挑战。
•渭河克服了岁月的侵蚀和人类的活动,始终奔流不止,坚毅而顽强。
3.3 渭河的浪漫•渭河见证了许多美丽的爱情故事,两岸情侣牵手漫步,留下了浪漫的足迹。
•月夜里,渭河的水面泛起银光,恰似情人间约定的秘密。
4. 渭河的历史4.1 渭河的文化•渭河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河畔上繁荣兴盛的社会给人类文明带来了璀璨的光辉。
•渭河见证了古代农耕文明的发展,有许多与农耕文明息息相关的历史遗迹。
4.2 渭河的人文•渭河两岸有许多古建筑和历史遗迹,如秦岭大峡中的华胥遗址、秦州府以及杭州等。
•渭河曾是丝绸之路的重要交通枢纽,民间传说和习俗也在沿河地区流传至今。
4.3 渭河的重要性•渭河曾是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中心,在中国历史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渭河的调研报告
![渭河的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8848c386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98.png)
渭河的调研报告渭河的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和背景渭河是中国重要的河流之一,流经陕西省,是黄河的主要支流之一。
由于长期的过度开发利用和环境污染等原因,渭河面临着严重的水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
本次调研旨在全面了解渭河流域的环境状况及其对周边地区的影响,为保护渭河生态环境提出建议。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了实地考察和数据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首先,我们走访了渭河流域的几个重要节点,包括渭河源头、中游地区以及流入黄河的口岸等地,对河流水质、生态环境和附近居民的生活情况进行了实地观察。
同时,我们收集了大量的相关数据,包括渭河的水质监测数据、土壤质量数据以及公众的意见反馈等。
三、渭河水质状况根据我们的调研数据显示,渭河的水质状况较差。
水体中存在着大量的重金属污染物,如铅、镉和汞等,超过了国家规定的安全标准。
另外,渭河的氮磷含量也较高,造成了水体富营养化,促进了藻类的大量繁殖。
这些问题导致了渭河的水质下降,对周边地区的农业生产和居民健康产生了不利影响。
四、生态环境状况渭河的生态环境也受到了严重破坏。
河道两岸的植被覆盖率较低,导致了水土流失的加剧。
洪水、干旱等极端天气事件频发,使地方农作物受灾严重。
同时,由于河水污染,大量的鱼类和其他水生动物死亡,生态链条断裂,对渭河周边生态系统的恢复产生了很大的障碍。
五、调研结果分析从调研结果来看,造成渭河问题的主要原因是过度开发和污染排放。
农业、工业和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大量的农药、化肥、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直接排放到渭河中,导致了水质的恶化。
此外,渭河上游的水土流失和下游堆积泥沙也加剧了河道淤积和污染。
六、建议和对策为了解决渭河的问题,我们提出了以下建议和对策:1.加强水质监测,建立监测网络,实时监测渭河的水质状况,并对违法排污企业进行严厉处罚。
2.大力推进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鼓励农民采用生态农业种植方式,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提高土地利用率。
3.加强工业和城市污水处理,建设更多的污水处理厂,降低污染物排放水平。
渭河的特点
![渭河的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ea86f307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b0.png)
渭河的特点
渭河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地理位置和流域范围:渭河是黄河的支流之一,发源于甘肃省的渭南县,向东流经陕西的关中和山西的运城盆地,最终注入黄河。
渭河流域面积较大,包括甘肃、陕西和山西等省份的部分地区。
2.水文特征:渭河的水文特征较为复杂。
在上游地区,河流切割了黄土高原,形成了峡谷和急流,水流较急。
在下游地区,渭河河谷开阔,水流平缓,河道弯曲。
渭河的流量和水位季节性变化较大,夏季为汛期,水位较高,流量较大;冬季为枯水期,水位较低,流量较小。
3.生态特征:渭河流域的生态系统较为多样。
上游地区以森林和草地为主,中游地区以农田为主,下游地区则为湿地生态系统。
由于人类的开发和活动,渭河流域的生态环境受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和污染。
4.经济和社会意义:渭河流域是中国的农业发达地区之一,主要种植小麦、玉米、棉花等作物。
同时,渭河流域也是中国的重要工业基地之一,主要产业包括能源、化工、制造业等。
渭河流域还是中国西部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有多条公路、铁路干线经过这里。
总的来说,渭河是中国西北地区的重要河流之一,对当地的生态环境、经济和社会发展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渭河边的名胜古迹
![渭河边的名胜古迹](https://img.taocdn.com/s3/m/1063c2cd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fe.png)
渭河边的名胜古迹
摘要:
一、渭河简介
二、渭河边的名胜古迹
1.秦始皇兵马俑
2.秦陵
3.西安城墙
4.大雁塔
5.陕西历史博物馆
正文:
渭河是黄河的最大支流,发源于甘肃省定西市渭源县,流经陕西、甘肃、宁夏、河南、山西等省区,最终汇入黄河。
渭河边拥有丰富的名胜古迹,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
首先,秦始皇兵马俑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是世界著名的旅游景点。
兵马俑展现了秦朝雄厚的国力,精湛的陶艺技术和古代兵器制造技术,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其次,秦陵位于西安市临潼区,是秦始皇陵墓所在地。
秦陵规模宏大,布局严谨,展现了秦朝皇陵的建筑风格和古代皇家礼仪。
再者,西安城墙位于陕西省西安市,是中国现存最完整的古代城墙之一。
西安城墙始建于明朝,周长约14公里,墙高约12米,设有四个城门和四个角楼。
此外,大雁塔位于陕西省西安市,是唐代著名佛教圣地。
大雁塔始建于公元652年,为保存和传播佛教经典而建。
大雁塔周围有大雁塔广场、大慈恩寺等景点,吸引了众多游客。
最后,陕西历史博物馆位于陕西省西安市,是展示陕西历史文化的综合性博物馆。
博物馆收藏了大量珍贵文物,如秦始皇兵马俑、汉武帝茂陵石刻等,展示了陕西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渭河
![渭河](https://img.taocdn.com/s3/m/294a88ec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2d.png)
主要支流甘肃省境内有秦祁河、大咸河、散渡河、义陇河、榜沙河、散渡河、葫芦河、藉河、牛头河等。陕 境有清姜河、清水河、伐鱼河、石头河、西汤峪、黑河、涝峪河、新河、沣河、皂河、灞河、零河、湭河、赤水 河、遇仙河、罗纹河、罗敷河、通关河、小水河、金陵河、千河、漆水河、泾河、石川河、北洛河等。
渭河流域南有东西走向的秦岭横亘,北有六盘山屏障。渭河流域可分为东西二部:西为黄土丘陵沟壑区,东 为关中平原区。
陕境渭河流域右岸南山支流较多,从西到东有清姜河、清水河、伐鱼河、石头河、西汤峪、黑河、涝峪河、 新河、沣河、皂河、灞河、零河、湭河、赤水河、遇仙河、罗纹河、罗敷河等,大都水清、源短、流急,较长的 黑河125公里,灞河104公里,其余皆不足百公里。左岸为黄土阶地原区,支流稀少,从西向东有通关河、小水河、 金陵河、千河、漆水河、泾河、石川河、北洛河等,大多水量相对较小而含沙量很大,流长在百公里以上。
其中:在甘肃省定西市境内,发源于定西市渭源县西南海拔3495米的鸟鼠山北侧,源头高程1383米 ,干流 由西向东流经渭源县、陇西县后,于鸭儿峡注入天水。境内集水面积10241.78平方千米,占渭河总面积134767平 方千米的7.6%,年输沙量5044万吨,境内侵蚀模数5100吨平方千米。 在天水市境内,渭河干流流经武山县、甘 谷县和麦积区两县一区,全长270公里。
渭河概说
![渭河概说](https://img.taocdn.com/s3/m/0fa389788e9951e79b8927db.png)
陇中黄土丘陵区
河流水系
南岸主要有榜沙河、耤河、黑河、涝河、沣河、灞河等,发源于秦岭山区,源短 流急,谷狭坡陡,径流丰沛,含沙量小。 北岸支流集水面积1000km2以上的有14条,如咸河、散渡河、葫芦河、牛头河、千 河、漆水河、石川河、泾河、北洛河;发源于黄土丘陵和黄土高原,相对源远流长, 比降较小,含沙量大。
2.渭河形成的地质背景—与渭河相关的构造体系
新华夏构造体系:由3条走向北北东的巨大隆起带沉降带构成。 昆仑—秦岭纬向构造体系:沿秦岭—昆仑山脉东西向展布的构造带。
祁吕、贺兰山字型构造:脊柱为贺兰山与六盘山,前弧弧顶 居于陕西中部的宝鸡附近,和秦岭系复合,东翼为太行和吕 梁,西翼为祁连山。
渭河盆地的形成
渭河概说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建学院 刘俊民
主要内容
自然和社会经济概况 渭河形成的地质背景 渭河盆地的地貌特征 渭河的形成 黄河的形成
1.自然和社会经济概况
渭河发源于甘肃渭源鸟鼠山,在陕西潼关注入黄河。 流域面积13.48万km2,其中甘肃占44.1%、宁夏占 6.1%、陕西占49.8%。干流全长818km。宝鸡峡以上 为上游,河长430km;宝鸡峡至咸阳为中游,河长 180km;咸阳至入黄口为下游,河长208km。
晚第三纪时的近南北向引张,秦岭北缘断裂伸展成盆阶段
早第三纪末的地壳运动使六盘山一带隆起,鄂尔多斯块体与 青藏块体的接触碰撞,影响到本区的是西部北西向构造带的相对 隆起,中新世中期喜马拉雅运动使青藏高原快速抬升,对华北块 体的北东向挤压作用迅速加强,本区进一步破裂下陷。标志着盆 地范围向北扩大,越过口镇——关山断裂,抵礼泉一合阳断裂, 厚度达2500m以上,部分达北山南缘断裂带。至此,盆地已基本成 型(2200-300万年)。
关于渭河的神话故事和传说
![关于渭河的神话故事和传说](https://img.taocdn.com/s3/m/9ae8264c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c36c569.png)
关于渭河的神话故事和传说渭河,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河流之一,也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
渭水的水源源自天水,经过秦岭山脉,最终汇入渭河。
渭河水质清澈,曾被誉为“浊者中清”,被赞美为一条滋养了黄土高原的“母亲河流”。
作为自然地理环境中的一部分,渭河也孕育了许多神话故事和传说。
古代中国的神话传说中,渭河有着重要的地位。
相传在远古时代,神农尝百草的故事中,渭河的水是神农尝试百草时所用的中草药液。
渭水具有独特的神奇功效,能让神农尝到的草药具有不同的功效。
这个故事象征着渭河流域草药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在中国的民间传说中,渭河也常常出现在许多古老的爱情传说中。
有一种美丽的传说,讲述了一位水妖和一个普通青年的爱情故事。
据说,渭河的水妖是一个拥有美丽容颜和超凡修为的仙女,她每天都会珍惜地站在河边,欣赏着流淌的河水。
某一天,一个青年游客路过渭河,偶然间看到了水妖,被她的美貌和纯洁的眼神所吸引。
两人渐渐彼此相爱,青年为了能常常和水妖相聚,常常在河边演奏琴音,邀请水妖一同欣赏。
他们的爱情之间却充满了困难,面对世俗的阻力和神灵的抗拒,他们经历了许多挫折,但最终他们战胜了一切,走到了一起。
这个故事体现了爱情的力量,以及坚持追求真爱的勇气和力量。
此外,渭河还与历史上许多著名人物和事件有着密切的联系。
在古代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秦朝皇帝秦始皇,选择在渭河附近修建了世界闻名的兵马俑。
兵马俑是秦代帝王陵墓中的守护神,以其巨大的规模和精确的制作工艺而闻名于世。
这是一个耗费大量人力物力的工程,也是秦始皇帝权力和威严的象征。
渭河一直流经秦始皇的陵墓,为他提供了守护兵马俑的水源。
这个历史事件使得渭河与秦始皇和兵马俑结下了不可分割的联系。
此外,渭河还与诗人白居易的诗歌创作有关,他在《渭城曲》中写道:“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可见,渭河在中国古代文人和诗人心中有着重要的地位,成为了诗词的创作题材。
总之,渭河是中国历史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渭河边的名胜古迹
![渭河边的名胜古迹](https://img.taocdn.com/s3/m/d55e4221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ec.png)
渭河边的名胜古迹摘要:一、渭河简介1.渭河地理位置2.渭河历史背景二、渭河边的名胜古迹1.兵马俑2.秦始皇陵3.茂陵博物馆4.渭河大峡谷5.鼓楼广场三、渭河边名胜古迹的历史价值与文化意义1.反映我国古代历史文化的丰富内涵2.成为旅游胜地,促进当地经济发展3.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民族精神正文:渭河位于中国陕西省中部地区,是我国黄河流域的一条重要支流,自古以来就有“八水绕长安”的美誉。
渭河流域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周边拥有许多著名的名胜古迹,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游览。
首先,兵马俑是渭河边最著名的名胜古迹之一。
位于陕西省西安市附近的秦始皇陵兵马俑,是秦始皇陵的一部分。
这些兵马俑栩栩如生,展示了古代兵器、战争和军事组织的高度发展,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其次,秦始皇陵也是渭河边的一颗璀璨明珠。
作为中国古代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秦朝的奠基者,秦始皇陵不仅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而且陵墓本身的设计和建造也体现出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能。
此外,茂陵博物馆位于渭河南岸,馆内收藏了大量西汉时期的文物,包括青铜器、玉器、金银器等,展示了古代渭河流域的繁荣与昌盛。
渭河大峡谷位于渭河上游,是一个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区,拥有壮观的峡谷景观和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
这里既是自然景观的宝库,也是渭河流域文化的重要载体。
最后,鼓楼广场位于渭河边的陕西省咸阳市,是古代渭河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如今的鼓楼广场已成为一个融合古代与现代元素的旅游胜地,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感受古代文化与现代文明的碰撞。
总之,渭河边的名胜古迹不仅反映了我国古代历史文化的丰富内涵,而且成为旅游胜地,有力地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
这些名胜古迹提升了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弘扬了民族精神。
渭河的历史及其故事
![渭河的历史及其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90b37051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82.png)
渭河的历史及其故事渭河是中国八大河流之一,自古以来就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
渭河发源于秦岭北麓,流经陕西、甘肃、宁夏、内蒙古等五省市区,最终在陕西省汉中市宁强县注入黄河。
渭河是黄河的重要支流,也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西安的母亲河。
渭河干流全长约一千公里,是秦岭山脉与黄土高原的界线,河水清澈,沿岸风光秀美。
渭河流域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发源地之一,自新石器时代开始,就有着人类的生存和繁衍。
早在商周时期,渭河流域就已经形成了许多小国,这些小国没有统一的政治形式,却有着千姿百态的文化遗产。
随着时间的推移,渭河流域的文化逐渐繁荣,商代文明、西周文明、秦文明、汉文明、唐文明等历史时期,都留下了许多珍贵的文化遗产。
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他统一六国,建立起了中国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秦朝。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派遣将军张骞出使西域,打开了中国通向西方的大门,同时也为中西文化交流奠定了基础。
在渭河畔的秦陵附近,就有着一座气势恢宏的秦始皇陵,这是世界上现存面积最大、规模最大的古代地下宫殿,也是中国古代建筑史上的杰作之一。
再往后,汉武帝创制了历史上第一个大规模的文化事业——学术官,为中国的教育和文明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
唐朝时期的杨贵妃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美女,她的故事也和渭河有着紧密的联系。
相传杨贵妃曾经在长安城寻找野果时路过渭河,渭河岸边的玫瑰花引起了她的注意,当时正值花开的季节,她对渭河河畔的美景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唐朝时期的长安城已经消失了,但是杨贵妃留下的草屋、桥梁、园林等景观却仍然留在渭河畔。
除了历史的故事,渭河本身也有着非常多的故事。
漫步在渭河畔,可以看到许多渔民在河边垂钓、荡舟,他们的生活简朴而又美好。
这里的鱼非常新鲜,也非常有名,鲤鱼、鲢鱼、青鱼等品种都有。
在大雨之后,渭河水位会上涨,周围的居民会相互帮助,保护沿岸的村庄。
每到秋季,渭河畔会举行美食节,届时会有许多美食摊位,各种特色小吃、美酒应有尽有,吸引大量游客前来品尝。
渭河水文特征
![渭河水文特征](https://img.taocdn.com/s3/m/c40db0f3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57d3557.png)
渭河水文特征渭河是中国最长的内陆河,也是黄河的最大支流,发源于甘肃省渭源县鸟鼠山,流经陕西、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五省(区),在山西省河津市汇入黄河。
干流全长千余公里,流域面积达30万平方公里,约占黄河流域总面积的1/5。
一、水位变化规律:夏秋汛期洪水涨落快于冬春季节,且历时短,冬春季的径流主要靠上游集雨补给;夏秋汛期则主要受黄河上游来水影响。
另外,还有少量降雨产生的径流,成为渭河补给的重要来源之一。
二、径流补给形式:除上游集雨面积广泛降雨较多外,其他地区都属内陆河流,因此径流绝大部分为降水补给。
在河流上游集水面积内,降雨和冰雪融水所占比例较大,黄土高原地区多年平均年降水量为250毫米左右,而年径流量一般不超过100亿立方米。
三、径流年内分配不均:夏秋季径流量占全年总量的70%以上,河川径流量的年内分配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 7~9月份的径流量占全年总量的60%。
同时径流年际变化也很大,一般小于3%。
三、径流年内分配不均:夏秋季径流量占全年总量的70%以上,河川径流量的年内分配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 7~9月份的径流量占全年总量的60%。
同时径流年际变化也很大,一般小于3%。
四、水沙关系:水沙分布很不均匀。
总的来说,输沙率沿河由北向南逐渐增加,出入黄河的沙量则是自西向东逐渐减少,特别是陕西省入黄泥沙更甚,西部山区的径流携带泥沙多,侵蚀力强,含沙量大。
渭河流域洪水与降水分布极不均匀,洪涝灾害频繁,洪水主要是暴雨产生的。
降水主要是靠流域内的降雨,降雨主要集中在7、 8、 9三个月份,对径流的形成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另外,上游修建了一些大型水利枢纽工程,从而截流了一部分上游降雨,使得渭河径流的季节变化趋于缓和,这样就使得径流主要受降水影响,对径流的补给作用较大。
四、水沙关系:水沙分布很不均匀。
总的来说,输沙率沿河由北向南逐渐增加,出入黄河的沙量则是自西向东逐渐减少,特别是陕西省入黄泥沙更甚,西部山区的径流携带泥沙多,侵蚀力强,含沙量大。
概括渭河干流的主要水文特征
![概括渭河干流的主要水文特征](https://img.taocdn.com/s3/m/60554139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6c.png)
概括渭河干流的主要水文特征渭河流域位于我国西北内陆腹地,介于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之间,大致呈东西向狭长带状。
流域平均海拔在1100— 1200米之间,自然条件复杂多样,有暖温带、温带、寒温带、亚寒带和干旱荒漠带等气候类型。
属内陆性季风气候,其特点是降水少而集中,冬季寒冷而干燥,夏季温热而湿润,春秋短暂而多风沙。
本区水资源丰富,年径流量525亿立方米,但时空分布不均匀,由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
降水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由于雨量分布极不均匀,加之地形条件复杂,各支流具有不同的水文特征。
一、流域特征1。
河流水系渭河水系以西安为界,以北属黄河水系,以南属长江水系,是典型的跨流域、跨区域水系。
渭河北部和黄河水系渭河水系的陕西关中地区,包括渭南、咸阳两市的绝大部分县区及杨凌示范区,关中地区大小河流共9条,占全省的94%。
这些河流主要从东南向西北流入渭河,除渭河外,还有蒲城的卤阳河、蓝田的辋川河、临潼的零河、西安市的黑河、灞桥区的灞河、新城区的灞桥河、长安区的潏河和灞桥区的太平河等8条河流。
2。
年径流量渭河北部、中部和南部地区河流较多,汇集的水量较大。
因此,河流径流的补给主要靠降水。
3。
水文特征渭河的水文特征主要表现在汛期洪水、干流径流量及渭河各河段的变化上。
1。
汛期洪水渭河各河段都有洪水发生,主要以暴雨型洪水和冰凌洪水为主。
每年6~9月是渭河洪水多发季节。
7~8月的伏汛,也对渭河水系的排水和泄洪产生重大影响。
在渭河中游以下,由于河流已成“地上河”,汛期出现局部性的洪水泛滥,如渭河下游约20年一遇的特大洪水。
二、干支流水系特征:①流域面积最大的河流是渭河和泾河,泾河次之,是本流域最大的两条河流;②支流众多,且水量季节变化大;③支流分布稀疏,互不连通。
其水系特征见下表:流域面积大于500平方公里的河流水系名称水系主要支流(条)流域面积(平方公里)比例关中地区渭河、泾河、北洛河、浐河等、渭河4.0%渭河、泾河、北洛河、浐河等、渭河、泾河、北洛河、浐河等2。
渭河边的名胜古迹
![渭河边的名胜古迹](https://img.taocdn.com/s3/m/f1f0769f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9ea2c65.png)
渭河边的名胜古迹摘要:一、渭河简介1.渭河地理位置2.渭河历史背景二、渭河边的名胜古迹1.秦始皇兵马俑2.大雁塔3.西安城墙4.华清池5.渭河公园三、渭河边名胜古迹的历史与文化价值1.秦始皇兵马俑的历史价值2.大雁塔的文化价值3.西安城墙的历史背景与建筑特点4.华清池的美丽传说5.渭河公园的生态意义四、渭河边名胜古迹的保护与开发1.文物保护政策2.旅游资源的合理利用3.文化传承与创新正文:渭河位于我国陕西省,是我国黄河流域的一条重要支流,自古以来就有“八水绕长安”的美誉。
这里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名胜古迹众多。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领略渭河边的名胜古迹。
首先,我们要提到的是位于渭河附近的秦始皇兵马俑。
兵马俑是秦始皇陵的一部分,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这里出土的陶俑、陶马栩栩如生,展示了秦朝雄厚的国力以及高超的陶瓷工艺。
其次,大雁塔是渭河边另一处著名的文化景点。
大雁塔建于唐代,是玄奘法师为保存从印度取回的经卷而建的。
大雁塔不仅是中国佛教圣地,也是古代丝绸之路的象征。
西安城墙也是渭河边的一道独特风景线。
这座始建于明朝的城墙,是古代城池防御体系的代表。
现在的西安城墙成为了一道旅游胜地,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
渭河边还有一处著名的温泉景点——华清池。
华清池有着悠久的历史,自古以来就是皇家沐浴的胜地。
关于华清池,还有许多美丽的传说和故事。
渭河公园则是渭河边的一颗绿色明珠。
这座公园充分利用了渭河的水资源,为市民提供了一个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同时,渭河公园还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对渭河的生态环境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
渭河边的名胜古迹见证了我国历史的变迁,承载了丰富的历史与文化信息。
渭河
![渭河](https://img.taocdn.com/s3/m/ea45e32ee2bd960590c677a8.png)
渭河(Weihe River)渭河俗称“禹河”,是黄河右岸第一大支流。
发源于甘肃省渭源县西南海拔3495米的鸟鼠山北侧,源头海拔1383米,干流自西向东流经甘肃省的渭源、武山、甘谷、天水市北道区四县区后,于宝鸡市陈仓区风阁岭镇进入陕西省,东西横贯宝鸡、杨凌、咸阳、西安和渭南五市(区),在潼关县港口镇注入黄河。
关于渭河的源头,《水经注》和《山海经》都有详细记述。
《水经注》记载:“渭水出首阳县首阳山渭首亭南谷。
山在鸟鼠山西北。
此县有高城岭,岭上有城,号渭源城,渭水出焉。
”《图解山海经》记载:“鸟鼠同山,山中有鸟鼠同穴,鸟的名字叫,鼠的名字叫鼵,它们穿凿地面数尺深,鼠在里边,鸟在外边,二兽和睦相处。
……渭水从这座山发源,然后向东流入黄河。
”1、概述1.1流域范围渭河流域位于我国西北黄土高原东南地区,地理位臵在东经106°18′-110°37′,北纬33°42′-37°20′之间。
北为黄土高原,南为秦岭山区,干流全长818公里。
流域涉及甘肃省的定西市、平凉市、庆阳市、天水市,宁夏回族自治区的固原市,陕西省的宝鸡市、杨凌区、咸阳市、西安市和渭南市共三省(区)10个地区84个县(市、区),流域总面积134934平方公里。
其中甘肃占44.1﹪、宁夏占6.1﹪、陕西占49.8﹪。
渭河按河流形态可分为三段,宝鸡峡大坝以上为上游,河长430公里,河道狭窄,河谷川峡相间,水流湍急;宝鸡峡至咸阳铁路桥段为中游,河长180公里,河道较宽,多沙洲,水流分散;咸阳至入黄口为下游,河长208公里,比降较小,水流较缓,河道泥沙淤积。
渭河在陕西境内干流长502.4公里,流域面积67100平方公里,占陕西省总面积的32.6﹪。
1.2地形地貌渭河流域地形为西高东低,西部最高处海拔 3495米,自西向东地势逐渐变缓,河谷变宽,汇入黄河口的高程与最高处高程相差 3000多米。
主要山脉北有六盘山、陇山、子午岭、黄龙山;南有秦岭,最高峰太白山,海拔 3767 米。
渭河的神话故事
![渭河的神话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3cec2a4c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04.png)
渭河的神话故事
渭河是中国古代五大河流之一,其流域地处黄河流域之西,历史上曾是中国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在中国古代文化中,渭河也有许多神话故事,其中最著名的要数关羽渡渭河的故事。
据《三国演义》记载,关羽在曹操的追杀下,带着刘备的妻子孙尚香和儿子刘禅逃往白马寺,途中渡过渭河。
当时渭河水势湍急,关羽带着妻儿和部下们在河边徘徊无计,曹操的追兵已经赶到,情势十分危急。
正当关羽束手无策之际,一位老者走上前来,自称是渭河河神,他告诉关羽说:“我有办法让你们安全渡河,但是你必须要发誓不伤害渭河河神。
”关羽连忙答应,并发誓不伤害河神。
河神告诉关羽,他可以用自己的神力让渭河水势平息,但是需要关羽的青龙偎日刀。
关羽毫不犹豫地将刀交给了河神,河神接过刀,果然用神力让渭河水面平静如镜,关羽带着妻儿和部下们顺利渡过了渭河,逃过了曹操的追兵。
这个故事流传甚广,成为了中国文化中的一个经典神话故事,也成为了关羽忠义的典范。
渭河在这个故事中象征着自然的神灵,也表达了中国古代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忠义的崇尚。
渭河的典故和背景故事
![渭河的典故和背景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15930ee2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e3.png)
《渭河的典故和背景故事》
小朋友们,今天来讲渭河的故事哟!
渭河呀,是一条很长很长的河。
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神仙路过这里。
他看到这里的人们种地很辛苦,因为没有水灌溉庄稼。
神仙就用他的魔法,变出了渭河,让水流过田地,庄稼就能长得好好的啦。
小朋友们,是不是很神奇呀?
还有呢,渭河边上发生过很多勇敢的故事。
比如有个勇敢的小哥哥,为了救掉进河里的小伙伴,自己努力游啊游,最后把小伙伴救上了岸。
小朋友们,要向小哥哥学习勇敢哟!
《渭河的典故和背景故事》
小朋友们,来听听渭河的事儿。
从前呀,渭河的水可清可清啦。
河边住着很多人家,他们靠渭河生活。
有一年,天特别旱,地里的庄稼都快干死了。
大家就一起想办法,从渭河引水浇地,最后庄稼都活过来了。
渭河就像一个善良的朋友,一直在帮助大家。
而且呀,渭河的风景也很美。
春天有漂亮的花,夏天有绿绿的树,秋天有金黄的叶子,冬天有白白的雪。
小朋友,你们想去看看吗?
《渭河的典故和背景故事》
小朋友,我给你讲渭河。
渭河有着很悠久的历史呢。
古代的时候,很多诗人都写过关于渭河的诗。
他们赞美渭河的美丽和重要。
有一次,一个画家来到渭河,被这里的景色迷住了。
他画了一幅很漂亮的画,让更多的人知道了渭河的美。
小朋友们,我们要爱护渭河,让它一直美下去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渭河(Weihe River)渭河俗称“禹河”,是黄河右岸第一大支流。
发源于甘肃省渭源县西南海拔3495米的鸟鼠山北侧,源头海拔1383米,干流自西向东流经甘肃省的渭源、武山、甘谷、天水市北道区四县区后,于宝鸡市陈仓区风阁岭镇进入陕西省,东西横贯宝鸡、杨凌、咸阳、西安和渭南五市(区),在潼关县港口镇注入黄河。
关于渭河的源头,《水经注》和《山海经》都有详细记述。
《水经注》记载:“渭水出首阳县首阳山渭首亭南谷。
山在鸟鼠山西北。
此县有高城岭,岭上有城,号渭源城,渭水出焉。
”《图解山海经》记载:“鸟鼠同山,山中有鸟鼠同穴,鸟的名字叫,鼠的名字叫鼵,它们穿凿地面数尺深,鼠在里边,鸟在外边,二兽和睦相处。
……渭水从这座山发源,然后向东流入黄河。
”1、概述流域范围渭河流域位于我国西北黄土高原东南地区,地理位置在东经106°18′-110°37′,北纬33°42′-37°20′之间。
北为黄土高原,南为秦岭山区,干流全长818公里。
流域涉及甘肃省的定西市、平凉市、庆阳市、天水市,宁夏回族自治区的固原市,陕西省的宝鸡市、杨凌区、咸阳市、西安市和渭南市共三省(区)10个地区84个县(市、区),流域总面积134934平方公里。
其中甘肃占﹪、宁夏占﹪、陕西占﹪。
渭河按河流形态可分为三段,宝鸡峡大坝以上为上游,河长430公里,河道狭窄,河谷川峡相间,水流湍急;宝鸡峡至咸阳铁路桥段为中游,河长180公里,河道较宽,多沙洲,水流分散;咸阳至入黄口为下游,河长208公里,比降较小,水流较缓,河道泥沙淤积。
渭河在陕西境内干流长公里,流域面积67100平方公里,占陕西省总面积的﹪。
地形地貌渭河流域地形为西高东低,西部最高处海拔 3495米,自西向东地势逐渐变缓,河谷变宽,汇入黄河口的高程与最高处高程相差 3000多米。
主要山脉北有六盘山、陇山、子午岭、黄龙山;南有秦岭,最高峰太白山,海拔 3767 米。
地貌主要有黄土丘陵区、黄土塬区、土石山区、黄土阶地区、河谷冲积平原区等。
渭河上游主要为黄土丘陵区,面积占该区面积的 70% 以上,海拔 1200米-2400米;河谷川道地区面积约占10% ,海拔 900米-1700米。
渭河中下游北部为陕北黄土高原,海拔900米-2000米;中部为经黄土沉积和渭河干支流冲积而成的河谷冲积平原区—关中盆地;南部为秦岭土石山区,多为海拔 2000米以上高山。
其间北岸加入泾河和北洛河两大支流,其中,泾河北部为黄土丘陵沟壑区,中部为黄土高塬沟壑区。
东部子午岭是泾河和北洛河的分水岭,有茂密的次生天然林;西部和西南部为六盘山、关山地区,植被良好;北洛河上游为黄土丘陵沟壑区,中游两侧分水岭为子午岭林区和黄龙山林区,中部为黄土塬区,下游进入关中地区,为黄土阶地与冲积平原区。
河流水系渭河支流众多,呈不对称羽状分布,右岸支流较多,较大支流集中在左岸。
流域面积在1000 平方公里以上的支流有14 条,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支流有176条。
其中500平方公里以上的一级支流,左岸有秦祁河、咸河、散渡河、葫芦河、牛头河、通关河、千河、漆水河、石川河、泾河、北洛河;右岸有榜沙河、大南河、石头河、黑河、涝峪河、沣河、灞河等。
左岸支流发源于黄土丘陵和黄土高原,源远流长,比降较小,含沙量大,干流长多在百公里以上。
泾河是渭河最大的支流,河长公里,流域面积45421 平方公里,占渭河流域面积的 %;北洛河为渭河第二大支流,河长 680公里,流域面积 26985 平方公里,占渭河流域面积的 20% 。
右岸支流均发源于秦岭山区,大都水清、源短、流急,较长的黑河125公里,灞河104公里,其余皆不足百公里。
渭河在陕西境内年均径流量在1亿立方米以上的支流有13条,自西向东,右岸依次有清姜河、石头河、汤峪河、黑河、涝河、沣河、灞河7条河;左岸有通关河、千河、漆水河、泾河、石川河、北洛河6条河。
气候水文1.4.1气候渭河流域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冬季寒冷,多西北风和西风,夏季炎热,多东南风,春秋气候温和多东风,年平均风速秒米,最大风速20-25秒米。
多年平均气温,极端最高气温℃,极端最低气温℃,年平均气温由东向西沿渭河向两侧呈递减趋势。
年日照时数2000-2500小时,年积温(≥10℃)4000-4450℃.无霜期155-219天,早霜始于10月上中旬,晚霜终于3月下旬到5月上旬。
1.4.2降水与蒸发流域处于干旱地区和湿润地区的过渡地带,全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 572毫米( 1956 年-2000 年系列,下同),其中陕西境内多年平均降水量毫米。
降水量变化趋势呈南多北少,西多东少,山区多而盆地河谷少。
降水高值区的秦岭山区降水量达到 800毫米以上,西部太白山、东部华山山区达到 900毫米以上,而渭北地区平均 54l毫米,局部地区不足 400毫米。
降水量年际变化较大,最大月降水量多发生在 7 、 8 月份,最小月降水量多发生在12 、1月份, 7 月 - 10 月降水量占年降水总量的 60% 左右。
流域内多年平均水面蒸发量 660 毫米-1600毫米,年内最小蒸发量多发生在 12 月份,最大蒸发量多发生在 6、7 月份, 7-10 月份蒸发量占年蒸发量的 46% -58% 。
流域内多年平均陆地蒸发量500毫米左右,高山区小于平原区,秦岭山区小于 400毫米,关中平原大于 500毫米。
1.4.3径流量流域多年平均径流量亿立方米,占黄河流域径流量535亿立方米的%,其中陕西省境内亿立方米。
渭河干流上游林家村站以上亿立方米,中游咸阳站以上亿立方米,下游华县站以上亿立方米。
径流的特点:一是河川径流地区分布不均匀,渭河右岸来水量占总来水量的 48% 以上,而流域面积仅占渭河流域面积的 20% 。
右岸径流系数平均,是左岸的 3 倍左右。
二是年际变化大,最大年径流量 218 亿立方米( 1964 年),是最小年径流量 43 亿立方米( 1995 年)的 5 倍以上。
三是年内分配不均匀,汛期 7 月-10月来水量约占全年的60% ,其中 8 月份来水量最多,一般占全年的14%-25% ; 1 月份来水量最少,一般仅占全年的 % % 。
1.4.4水资源总量全流域天然年均径流量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亿立方米,扣除二者之间重复量后,流域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亿立方米,其中天然径流量与地下水资源量之间的不重复量亿立方米。
75% 偏枯水年份和 95% 枯水年份水资源总量分别为亿立方米和亿立方米。
1.4.5泥沙流域多年平均天然来沙量亿吨,其中泾河亿吨,北洛河亿吨,干流咸阳站以上亿吨。
由于水土保持作用以及降雨条件的变化, 1970 年- 2000 年系列渭河流域多年平均来沙量为亿吨,其中泾河亿吨,北洛河亿吨,干流林家村站亿吨。
由于泾河和渭河含沙量不同,历史上就有泾浊渭清之说。
“泾渭分明”这一家喻户晓的成语指的就是在泾渭两河交汇处,清水浊水同流一河,且互不相融的奇特景观。
渭河流域泥沙的主要特点有:(1)输沙量大、含沙量高。
多年平均输沙模数每平方公里3000吨-7000吨,含沙量每立方米50公斤,中值粒径毫米。
1956年-2000年多年平均实测入黄泥沙亿吨,占黄河流域的35%,其中20世纪90年代年均入黄泥沙亿吨,含沙量达每立方米77公斤。
(2)水沙异源。
渭河径流主要来源于右岸,而泥沙主要来自左岸,尤其是泾河和北洛河,分别占渭河来沙量的% 和%。
(3)来沙量地区分布相对集中。
渭河泥沙量主要来自泾河、北洛河和渭河上游。
(4)来沙量年内分配相对集中,其中,5月-10月来沙量占年来沙量的 75% 。
1.4.6水旱灾害流域内主要自然灾害是旱灾。
关中有“三年一小旱,十年一大旱”之说。
干旱的主要特征:一是灾害频次多。
据历史资料统计,隋仁寿元年(601年)至1990年的1390年间,关中地区共发生旱灾744次,相当于两年一遇,高于陕北和陕南地区。
二是季节性强。
关中地区以春夏连旱居多,其东部地区夏旱居多,也有早春旱危害,西部夏旱轻于东部,也是主要危害。
三是干旱危害持续时间长,连旱几年屡有发生。
关中地区连旱的时间最长者达9年,发生在明崇祯六年至十四年(1633-1641年),在历史上十分罕见。
洪水主要来源于渭河干流咸阳以上的泾河和南山支流。
渭河流域洪水具有暴涨暴落、洪峰高、含沙量大的特点。
每年 7-9 月为暴雨季节,来水量约占年水量的 60% 。
历史上渭河曾发生过多次大洪水, 1898 年,渭河咸阳段发生特大洪水,咸阳、华县洪峰流量分别为 11500立方米/秒、11600立方米/秒;1933年,渭河林家站洪峰流量 5850立方米/秒;华县洪峰流量 8340立方米/秒;1981 年 8 月华县站发生了5380立方米/秒的洪水。
进入20世纪 90 年代以后,洪水特性发生了一定变化,主要表现在洪水次数减少、发生时间更加集中;由于河床淤积,同流量水位上升、漫滩几率增大、漫滩洪水传播时间延长等。
1.4.7水质流域天然水质主要受气候、降雨径流、土壤植被和地质地貌等自然环境影响,大部分地区水质良好。
渭河干流矿化度从上游至下游呈递减趋势,但在泾河汇入渭河后,矿化度又升高,矿化度在 500毫克/升-700毫克/升之间,属软水和中等硬度水。
部分山区和干旱区有微咸水和高氟水。
流域水质污染严重。
2000年全流域废污水排放量为亿吨,其中干流域废污水排放量亿吨,COD入河量万吨,主要集中在天水、宝鸡、咸阳和西安等沿岸城市,流域废污水排放量与1982年相比增加了一倍。
在渭河干流及主要支流重要河段公里的评价河段中,全年Ⅰ、Ⅱ类水质河段占总评价河长的﹪,Ⅲ类水质河长占﹪,Ⅳ水质河长占﹪,Ⅴ类及超Ⅴ类水质河长占﹪。
其中干流全年Ⅲ类水质河长占﹪,Ⅳ水质河长占﹪,Ⅴ类及超Ⅴ类水质河长占﹪,咸阳以下河段水质常年处于超Ⅴ类状态,丧失了基本的水体功能。
水土流失流域位于黄土高原地区,是黄河流域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
其特点一是分布面积广,水土流失总面积万平方公里(其中渭河干流地区万平方公里,泾河万平方公里,北洛河万平方公里),占渭河流域总面积的 % ;二是土壤侵蚀强度大,全流域侵蚀模数大于 5000 吨/平方公里的面积万平方公里,占黄土高原地区同类面积的 % ,多沙、粗沙区面积万平方公里,占黄土高原地区同类面积的 % ;三是人为因素造成的水土流失严重,由于忽视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导致地表植被破坏严重、林线后退和大量弃渣,人为造成的水土流失面积增加较快。
社会经济1.6.1人口及其分布截止2005年底,流域内陕西总人口2223万人,占全省人口的﹪。
平均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331人。
城镇人口1020万人,城市化率﹪,流域人口分布以渭河两侧关中平原最为密集。
1.6.2土地利用流域内山丘区占 84% ,平原区占16% ,平原区面积的 99% 集中在关中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