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越秦岭的四条古道及风光

合集下载

说说秦岭六条古道,兼谈诸葛亮魏延之争

说说秦岭六条古道,兼谈诸葛亮魏延之争

说说秦岭六条古道,兼谈诸葛亮魏延之争秦岭六条通道八条蜀道秦岭、淮河,是中国南方、北方的分界线。

秦岭,西起甘肃,东到河南,绵延一千六百公里。

秦岭陕西段,高大险峻,南北数百里,在历史上,秦岭陕西段,自西向东,共有六条通道,其地势崎岖险要,路途艰难。

这秦岭六道分别是——陈仓道,又名故道,从勉县到宝鸡,开辟于先秦时期,因宝鸡古称陈仓而得名,途径留坝。

当年名将韩信从此道自汉中杀进关中,所谓“明修栈道暗渡陈仓”。

刘邦出奇制胜,击败项羽,建立了汉帝国。

汉族,得名于汉帝国;汉帝国,得名于汉王国;汉王国,得名于都城汉中;汉中,得名于汉水。

唐代,“安史之乱”爆发,唐玄宗西逃,先是跑到兴平,杨贵妃被杀,然后唐玄宗一路向西,跑到宝鸡,走陈仓道,南下四川。

现在的宝成铁路,其秦岭段,大致沿陈仓道附近。

较早的宝鸡到汉中的公路,也是沿陈仓道附近。

褒斜道,从汉中到眉县,开辟于东汉,因沿着汉水支流褒水、渭水支流斜水而行,南出口在汉中褒谷、北出口在眉县斜谷,故此得名褒斜道。

李白走过此道,发出:“蜀道难”的惊叹。

现在的青海到福建的316国道,其秦岭段,大致沿褒斜道附近。

骆谷道,从洋县到周至,开辟于东汉末年,因北出口为骆峪口而得名,这是秦岭六道中,唐人走得比较多的一段。

唐“安史之乱”以后,唐玄宗之后的不少唐帝君臣,只要关中有事往汉中四川跑,都走的是骆谷道。

骆谷道相对较近,可以较快达到汉中四川,不过其路途也最为险峻。

当然,在现代技术下,这都不叫事儿,近,才是最主要的,现在,北京到昆明的著名的108国道,以及京昆高速,其秦岭段,都是大致沿骆谷道,途径佛坪。

京昆高速的秦岭段,就是西安-汉中高速。

还有,西安-成都高铁,其秦岭段,也大致沿着骆谷道附近。

子午道,从西乡到西安,开辟于秦代,因北出口是长安县的子午谷而得名。

秦末,项羽将偏僻的汉王国封给刘邦,刘邦被迫从此道去了汉中,为了迷惑项羽,边走边烧栈道,表示将安守汉中,不回关中了。

刘邦后来打回关中,明里慢悠悠地修复子午道的栈道,暗里却从陈仓道出兵,突然出现在关中,打了敌人一个措手不及。

秦岭山的美景简介

秦岭山的美景简介

秦岭山的美景简介
秦岭山的美景非常迷人,其中鹿角梁位于秦岭腹地分水岭西南,海拔2700米,是陕西牛背梁自然保护区西段的一段山梁,因形似鹿角而得名,也是长安区、宁陕县的分界线,高冠河的源头所在地。

鹿角梁人迹罕至,植被原始,冷杉林风骨峥嵘,大草甸山花烂漫。

是至今保存最为完好的一方净土。

鹿角梁南坡皆为悬崖深谷,纵览群山险峻壮观。

山高云闲风劲。

北面草甸广阔,花草丰茂。

沿山梁渐次登高。

走过莽莽数个草垫,穿行于参天林木。

每到一个制高点极目远眺,冰晶顶,光头山尽收眼底。

南北群峰更是炙手可得,感受激情澎湃豪情万丈。

大斜坡的草甸如牧场舒展,青松冷杉错落排列,坚木如磐枯而不倒,芳草芍药红绿相间。

逶迤天边的峰峦中绝壁万仞,幽谷千尺,怪石嶙峋,若能遇上多云或者阴天微雨的天气,更是雾峰云岭漫芳荫,紫岱青峦羞烟阵。

妙不可言,美不胜收。

翻越秦岭山的六条古道

翻越秦岭山的六条古道

翻越秦岭山的六条古道秦岭是中国南北气候分界,长江黄河流域分水岭,自古以来当地人们就在秦岭的峪中劈山填石、架设栈道,从而开辟了许多条翻越秦岭的古道。

长安附近比较有名的6条古道从西向东依次是:陈仓道、褒斜道、傥骆道、子午道、库谷道和武关道。

1、陈仓道陈仓道,以道路北端入山处为秦汉时陈仓县而得名;因秦岭北侧有散关扼控,又名散关道;此道开辟于先秦时期,秦末汉初已成为沟通关中与巴蜀的惯行路线,刘项相争时刘邦“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即由此道北伐关中。

唐代辟为驿道,逐渐替代其他栈道,成为长安通往巴蜀的主要驿道。

其经行路线大致为:自长安循陇关道西行,至凤翔折南至陈仓(今宝鸡东),西南行入秦岭至玉女潭,穿越散关翻越黄牛岭至黄花川,沿故道水行至凤县,入故道川,经马岭寨、两当县、固镇、河池县、长举县至兴州治所顺政县(今略阳县),复东南行经兴城关、分水岭后渡沮水至西县(今勉县西),折西南经百牢关至金牛县(今宁强县金牛镇),再沿金牛道入蜀或经褒城至汉中。

2褒斜道褒斜道系古代长安穿越秦岭通达陕南、四川的又一驿道。

因沿渭水支流斜水与汉水支流褒水两条河谷而行,北入口在眉县斜谷,南出口在汉中褒谷,故称褒斜道。

此道历史最为悠远,是秦汉时期咸阳、长安通往陕南、四川的主要驿路。

《史记》称关中南往巴蜀,“栈道千里,无所不通,唯褒斜绾毂其口”。

其经行路线大致为:自古长安经户县折西过周至、眉县,由斜谷口入秦岭,沿斜水东侧南行,经鹦鹉嘴、下寺湾,越老爷岭入桃川谷,西过灵丹庙、杜家坪,登五里坡,进入褒水上源之一的红岩河上游(今太白县城所在地嘴头镇),再折向西南行,经两河口、关山街、古迹街、西江口镇、孔雀台、马道镇、褒姒铺,穿石门或越七盘岭出褒谷口,经褒城到达汉中。

当年李白来往于秦蜀,走的就是这条险要栈道,所以他写出了“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千古绝唱。

褒斜栈道到褒谷口时被迫停工,此时是东汉永平年间。

汉明帝闻讯后召集全国的能工巧匠商议,随后下诏采用“火焚水激”的物理方法在这里开凿一条长15米,高宽约4米的穿山隧洞,称为石门,这是世界交通史上第一座人车并行的通车隧道。

秦岭古栈道【高清大图】

秦岭古栈道【高清大图】

秦岭古栈道【高清大图】古代人们为了越过秦岭,开拓了不少道路,其中主要有嘉陵道(陈仓)褒斜道,傥骆道、子午道和丹灞道,这五条古道是连接关中到陇蜀的主要通道。

陈仓道(嘉陵道)首先是嘉陵道,嘉陵道又叫陈仓道,从陈仓(宝鸡)沿扦水(今清姜河)经大散关上行至秦岭主梁,又沿嘉陵江支流下行到凤州(今凤县)经褒城到南郑(汉中)从长安到汉中这条路最长但比较平坦,并且有嘉陵江水运之便,所以直至今日陈仓道交通依然十分频繁。

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就是指的这条古道。

嘉陵道北段宝鸡大散关位于宝鸡市南郊秦岭北麓,自古为“川陕咽喉”。

楚汉相争时韩信“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就从这里经过;三国时曹操西征张鲁亦经由此地;据陈寿《三国志》记载:“(建兴六年)春,亮复出散关,围陈仓,曹真拒之。

”是一个很重要战略位置,以及交通枢纽。

位于陕西省宝鸡县南大散岭上。

北连渭河支流,南通嘉陵江上源。

散关当山川之会,扼西南、西北交通要道枢纽。

亦称崤谷。

今川陕公路、宝成铁路由此通过。

大散关亦称散关,关中四关之一,为周朝散国之关隘,故名散关。

这里山势险峻,层峦叠嶂,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

因其扼南北交通咽喉,自古为“川陕咽喉”、兵家必争之地。

据史料记载,大散关曾发生战役70余次。

楚汉相争时韩信“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就从这里经过;三国时曹操西征张鲁亦经由此地;据陈寿《三国志》记载:“(建兴六年)春,亮复出散关,围陈仓,曹真拒之。

”川陕公路、宝成铁路穿关而过,千年天堑变通途,一批旅游场馆业已兴建。

山岩上所留前人镌刻的“古大散关”几字尚见。

大散关,亦称“散关”。

位于宝鸡市南郊川陕公路19.5公里处的清姜河岸。

因置关于大散岭而得名(一说因散谷水而得名)。

为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其遗址、范围为南起秦岭梁,北至二里关。

散关设于西汉(一说散关之名最晚当始于秦代),废弃于明末。

现在关址处立有:“秦岭”石碑一块。

在散关岭上的古散关关门遗址东面,立有“古大散关遗址”石碑一块。

沿商於古道穿越秦岭

沿商於古道穿越秦岭

沿商於古道穿越秦岭
沿商古道是中国古代一条重要的商道和人文交流通道,由于其起点是沿海的南京,终点是宝鸡,因此被称为“沿商古道”。

它全长约190公里,横跨江苏、安徽、湖北、陕西等省份,穿越大别山、秦岭等山脉,向西北穿越黄河进入关中平原,向北进入内蒙草原地带,古时被誉为“天下第一高速”。

在古代,沿商古道是贯穿南北的重要交通线,是劳动、军事、文化、商业等交流的血脉。

它起点南京,途经扬州、徐州、蚌埠、武汉、宜昌、襄阳、汉中等地,最终抵达宝鸡。

经沿商古道,人们在沿途经历了历史的沧桑和文化的融合。

史书记载,易国(商纣王的弟弟)据说曾带领一群商人从王宫的东门门禁外,顺潮而下,逾过淮河,抵达徐州,成为沿商古道开拓第一人。

秦岭段是沿商古道的最重要之一,这里山高路窄,地形险峻,沿途景色壮美。

在古代,沿此道拉货的人们经常要面临贫瘠的峡谷和悬崖峭壁,并且还有贼寇的骚扰。

但是,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和改进,这条路逐渐成为了一条非常重要的商道,并为中华文明的传承、文化交流、经济发展和人际交流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连接汉中盆地与渭河平原四条秦岭古道与历史故事

连接汉中盆地与渭河平原四条秦岭古道与历史故事

连接汉中盆地与渭河平原四条秦岭古道与历史故事“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蜀道,是关中与四川盆地之间道路的总称。

关中与四川盆地相隔着秦岭、汉中盆地、大巴山,蜀道也因此分为两段:北段为关中——秦岭——汉中,南段为汉中——大巴山——四川盆地。

秦岭横亘在中国大陆中部,东西绵延一千多公里,南北宽一二百公里,它犹如中国的一道脊梁,将中国分为南方和北方。

秦岭以北有富饶的关中平原,秦岭以南有富庶的汉中盆地,自古以来,两地人民相互往来,都要翻越险峻无比的大山,人们利用山中天然的河谷、地势开创了四条连接南北通古道,沿着这四条古道,演绎出一幕幕惊涛骇浪的历史故事。

自汉唐以来关中一直全国的政治和经济中心,因而由汉中盆地往北翻越秦岭进入关中盆地与长安的四条古道自西向东依次是:1、陈仓道2、褒斜道3、傥骆道4、子午道。

1、陈仓道——翻越秦岭四条古道中最西的一条陈仓道是翻越秦岭四条古道中最西的一条,又名故道,散关道。

北段从宝鸡陈仓县入山,翻越大散关,经凤县、略阳、勉县抵达汉中,因为沿着故道水而行,所以被称为故道。

此道绕开了秦岭山势最陡峭的部分,路程也更为平坦。

但比其他三道要远很多,远约200里。

此道开辟于先秦时期,秦末汉初已成为沟通关中与巴蜀的惯行路线,刘邦北伐关中便走的是陈仓道,所谓“明修栈道,暗渡陈仓”。

据《史记·高祖本纪]》记载:项羽自封为西楚霸王后,就向各诸侯分封领地,把土地肥沃,易守难攻的四川盆地、汉中盆地分封给刘邦,立为汉王。

刘邦在去领地途中令部下烧毁了栈道,他这是向项羽表白没有向东扩张的意图。

刘邦待具备了一定的实力后,便抓住时机迅速挥师东进,其野心是要与项羽一争天下,韩信出了“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计策。

陈仓是刘邦进入关中的必经之地,两地之间有险山峻岭阻隔,又有雍王章邯的重兵把守。

刘邦按韩信的计策派了最信任的大将——樊哙带领一万人去修五百里栈道,并以军令限一月内修好。

当然,这样浩大的工程即使三年也不可能完成。

秦岭褒斜古栈道(南起褒谷口(今汉中市褒城附近),北至斜谷口(今眉县斜峪关口))

秦岭褒斜古栈道(南起褒谷口(今汉中市褒城附近),北至斜谷口(今眉县斜峪关口))

镇区栈道遗迹多处,誉为“古栈道自然博物馆”。其中江西营有平梁直柱式栈 道遗迹,史称“二十四孔阁”,山崖上有晋代修造栈道作记的摩崖石刻一方, 是目前汉中唯一已知的晋代修凿栈道的石刻。
此外,留坝县江口镇附近,有洪武寺遗址、柘梨园赤崖遗址、梭椤树古城遗址、 江西营“三交城”遗址等,无不显现古栈道风采。
俯望张良庙
汉张留侯词(张良庙)座落于秦岭南坡的紫柏山麓,南距汉中101公里,北邻 凤州76公里,距汉中留坝县城17公里处的庙台子街上。川陕公路横越门首,交 通较为方便。2006年05月25日,张良庙作为明至清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 第六批中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位。
张良庙
江口镇位于留坝县东北部,距县城68公里,是褒河上游、古栈道中段的一个 经济重镇和商贸集散地,全镇总面积242平方公里,辖16个行政村、53个村 民小组、,总人口7,569人,其中农业人口7,085人。
6.陈仓道,北起宝鸡的陈仓,南到汉中勉县。 7.连云道,北从宝鸡凤县,南到汉中的褒城。 8.祁山道,北从甘肃天水,南到汉中。 9.荔枝道,从汉中西乡县出发,翻巴山,到汉中镇巴县,再到四川万源。
褒斜道又称石门道。因褒斜道南口是用人工开凿的一个隧道洞,叫作石门,洞 长16.3米,宽4.2米,高3.45米。1970年修建石门水库时,淹在水库中。 褒斜道是两汉三国时期长安通往巴蜀的主要道路,多设驿站。
音乐:苏武思乡
褒斜古道,是我国古时穿越秦岭最为著名的千年交通要道,至今仍然发挥着重 要作用。这也是一条非常漂亮的自然和人文景观大道,特别是骑车行驶在这条 古道上,感受更爽。真正是 “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
褒斜道南起褒谷口(今汉中市褒城附近),北至斜谷口(今眉县斜峪关口),沿 褒斜二水行,贯穿褒斜二谷,故而得名。褒斜道为古代关中通往巴蜀的主干道路, 全长249公里,为中国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作出了积极贡献。

传说中的秦岭15条经典穿越线路

传说中的秦岭15条经典穿越线路

传说中的秦岭15条经典穿越线路秦岭西起甘肃,东到河南,全长1600公里,南北宽数十至二三百公里。

秦岭主体处于陕西,有太白山(海拔3767米)、鳌山(海拔3476米)、首阳山(海拔2720米)、终南山(海拔2604米)、草链岭(海拔2646米)等高峰。

山体横亘,成为季风屏障,气候界线,黄河长江分水岭。

秦岭南北坡的自然景观差异明显,在动物学家眼里,秦岭将动物区系划分为古北界和东洋界;在植物学家眼里,所谓“太白山上无闲草”也;在驴友眼里,美丽的秦岭就是天堂。

她既不像西藏新疆四川等雪山线路花费时间长,技术要求高,又不像一些沿海地区无山可爬。

这儿既可自虐,也可休闲,许多路线有一定难度和危险性,拔高剧烈,常常几里就拔高上千米,难度和强度远比一些初级雪山大的多,因而也深具挑战性。

经过几年驴友们的探索,一次次的穿越,秦岭里的许多徒步路线慢慢成为经典。

从网上搜到驴友的总结和评比,得出了15条经典徒步穿越线路。

这些线路中,有的羚牛队已挑战成功,有的已做初步尝试,有的已纳入计划,有的看来还只能等待时机。

以下就是这些线路情况:一、太白山穿越(有三条线路可选择)路线一:都督门-铁甲树南南穿越(厚昣子——老县城——都督门——老子庙——跑马梁——大爷海——拔仙台——南天门——铁甲树——厚昣子)一路可体验石海大梁、林海、云海和高山湖泊的景色,拔高强度大,一般徒步需3天时间。

难度:3级;强度: 3级半;冒险指数:2级半(仅跑马梁一段无明显路,其余较明显);风景指数:4级;原始指数:3级;海拔高度:最高3767,大部分时间3000米以上。

路线二:都督门-鹦哥或营头(厚昣子——老县城——都督门——老子庙——跑马梁——大爷海——大文公——放羊寺——明星寺——平安寺——鹦哥或营头)太白穿越最经典线路。

秦岭所有壮丽景色均可一览无遗,也是最艰苦的穿越线路,一般徒步需4天。

难度:4级;强度:4级半;冒险指数:3级(除跑马梁外路线较明);风景指数:5级;原始指数:3级。

秦岭环山路沿线登山路线汇总

秦岭环山路沿线登山路线汇总

秦岭环山路沿线登山路线汇总一、石砭峪大瓢沟大瓢沟位于石砭峪水库以上约五里路处,紧挨熊沟。

与南五台,翠花山相望。

口小内大,形似葫芦而得名。

沟内视野开阔,农家错落有致,庭院清爽,松林成荫,竹林茂密,寺庙禅音飘荡,如到净土。

庙内九十岁高龄名僧盛名远播,弟子遍及海内外。

欲大兴土木,回报师傅。

登临山颠庙宇,听禅音远荡,看松生旷,望层峦叠嶂,观芸芸众生,山话静放,顿有宠辱皆忘,忧烦顿消,如沐春风,使人顿生,遁世之意,真乃修身养性,参禅悟道,天赐福地.小瓢沟沟长幽深,山体嵯峨,林木燥干,溪河水欢,一路听喜鹊叫枝,看竹林诉青。

过北池灵一组农家,穿松树林,过豁口,直走正沟,悠扬的佛音缭绕,寺院群山环保中显得峻险秀媚高远神秘。

俯瞰沙梁子,直接石砭峪水库;东面背倚青峰山,远接北沟梁;南面青岔,五指山;北面熊沟,石沟梁,地势险要,蔚为壮观,四周环绕山峰宛若莲花瓣。

穿越行程30里。

二、大峪莲花洞莲花洞是一古洞群,是天然形成的钟乳石景,最奇特的是一朵高约3米,径宽2.5米的倒挂石莲花,相传有千年历史。

莲花洞因此得名。

莲花洞景区由大峪口进山,远空天高云淡,山峦苍翠延绵,大峪水库波光闪闪,大峪河水北去潺潺.五里庙下车后健步南行,青山俊秀苍劲,山村悠然恬淡。

三、太平峪内情侣溪情侣溪在太平峪内,又叫“石公岔”,别名二道沟,植被丰茂,水流湍急.因浪漫故事相传故得名情侣溪。

沿弯弯山道,伴湍急溪水,喜鹊鸣枝,杂树斑斓,山谷幽静,鸟语云端;曲径通幽处,溪道跌宕,溪水潺潺,溪潭众多(约10多个潭子),潭水清冽,冰凉肌肤;随意溪石,藤蔓林立,空谷寂静,群山怀绕,鸟语天籁,柳风拂面,波影幽幽水,青光皓洁天,湿润的空气,清香的花瓣。

户县太平峪东寺沟登高穿越东寺沟位于户县秦岭户县太平峪深处约10公里处,为西寺沟斜对面之广阔山梁,远望山势舒缓(高约1200米),梁上林木招展,沿林间野径盘山,过坡田林荫,问顶东寺山野人家,大定寺寂寞残破,穷人家秋实满院,攀高山野丛林,上抵三台阔野密境,舒展欢歌,休憩望远,周山茫茫,秋高气爽,午后绕行东寺南侧野径,下东寺溪流,捡拾清流归家。

Removed_秦岭地区徒步穿越路线大全

Removed_秦岭地区徒步穿越路线大全

耿峪——将军石——熊岔——首阳——熊岔——观音山——耿峪 尽管海拔不高,首阳顶才 2700 多米,但强度非常大,很短的距离内上下拔高 1000 多米。 个人感觉强度与太白相当,很多人在此线路上走扯。首阳相传伯夷、叔齐不食周粟饿死而 保气节的地方,顶上有大片草甸和首阳庙,是一处徒步观大气风景的好地方。 难度:3 级 强度:4 级 冒险指数:2 级 风景指数:2 级 原始指数:3 级 穿越时间:2 天 海拔高度. 43. by 42.41.— 4—0.— 3—9.—3—8.by37@.—— 36.35. —34—. ——33.312. 1.2.3.34.0.5.6—.—29.by28.by@27.26.—— 25. 24. 23. 22. by 21.20. — 1—9.by:18.by:17.— 1—6.— 1—5.—1—4.—— 13. 12. 111.0“. ”by: 9M.“OOOKN”b8y.:——7.——6.——5.——4.——3.——2.——1.——
塘口或苗圃——鳌山导航架——药王庙——飞机梁——麦秸岭——西塬——太白梁——东塬 ——跑马梁——拔仙台
东西太白从鳌山到拔仙台的穿越是秦岭强度最大、景色最美、时间最长的自虐线路。每年 的长假都有少数超级强驴踏上这条超级线路,一般需要 7 天。从拔仙台到鳌山导航架,一 条完整的秦岭大梁,每天背向朝阳,迎来夕阳,翻无数山头,爬无数石海,领略人间的大 美。
:50 45. 44. 43. by 42.41.——40.——39.—3—8.by3@7.—— 36.35. —3—4. ——333. 12. 1.2.3.340.5.—.6.—29.by28.by@27.26.—— 25. 24. 23. 22. by 21.20. ——19.by:18.by1:7.——16.——15.——14.—— 13. 12. 1110.“. ”by:M9.O“OOKN”b8y.—: —7.——6.——5.——4.——3.——2.——1.——

翻越秦岭的四条古道

翻越秦岭的四条古道

翻越秦岭的四条古道一、陈仓道(亦称故道)因道路北段起于陈仓县(今宝鸡市东代家湾),故名。

又因沿故道水(嘉陵江东源)而行,亦称故道。

大约兴起于殷周之际,秦于此道北段置故道县(今风州镇西北)。

陈仓道从益门镇入秦岭,沿清姜河南行,过大散关。

大散关为关中四关之一,位于今宝鸡市西南52里的大散岭上,是关中的西大门。

大散岭也就是今东峪口附近的秦岭分水岭,两山关控斗绝,形势险要,为入川必经之孔道。

今大散岭一带仍有古关隘遗址。

历史上的南北对立时期,控制这条孔道尤为重要。

因为大散关“扼南北交通,北不得此,无以启梁(汉中)益(四川),南不得此,无以图关中”。

在南北战争中,双方都要争取控制大散关,占据有利地形以制胜对方。

大散关不仅两山夹峙,而且居南北道路的最高处,对南北两侧均有建瓴之势,兵家必争,形势使然。

陈仓道过大散关后经今东河桥、凤州镇、略阳县南入四川或东南经勉县入汉中。

刘邦还定三秦就是走的这条路,故有“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之说。

这条道路经过的河谷比较宽畅,险段比较少,是秦岭诸通道中最易通行的一条,但线路较长,包括关中平原和汉中平平原的里程在内,其长度达1200里以上。

唐代后期兴起的连云栈道,使陈仓道南段改线,成为官驿大道。

连云栈道从凤州起,折向东南,经今留坝县至武关驿与褒斜道相接。

从唐代后期起,改线后的陈仓道,北段仍出大散关,南段则走汉晋褒斜道。

这条道路综合了陈仓、褒斜两条道路的优点,既缩短了线路,又平坦易行,故成为川陕之间的主要通道。

唐代后期所说的褒斜道,多指改线后的陈仓道。

元明清时代,这条道路是连接川陕和北京通往西南的主要官驿大道。

这条道路虽然线路较长,但平坦易行,历代战争中的激烈战斗场面无不发生在此道上。

二、褒斜道关中地区通往汉中、四川的交通干道之一,因沿斜水、褒水而行,故名。

大约兴起于殷周,作为干道则始于汉。

《史记·河渠书》说,“故道,多阪回远,今穿褒斜道少阪,近四百里”。

这条道路从今岐山县五丈原东侧的斜峪关入秦岭,沿斜水(今石头河)南行,越过老爷岭,向西折入桃川河,越过褒斜二水支流分水岭五里坡,进入褒水支流红岩河,经过太白县虢川塬,折向西南到达江口镇,再沿褒河入汉中。

秦岭沿线旅游景点大全

秦岭沿线旅游景点大全

秦岭沿线旅游景点大全1. 兵马俑:位于陕西省西安市,是中国古代陵墓建筑艺术的杰出代表。

2. 华清池:位于陕西省西安市,是一座拥有悠久历史的皇家园林。

3. 公主山:位于陕西省西安市,是一座风景秀丽的山脉,被誉为秦岭的明珠。

4. 海洋馆:位于陕西省西安市,是一座集海洋科普、娱乐、展示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景区。

5. 玉华洞:位于陕西省洛南县,是陕南地区最大的溶洞,被誉为"洞中洞,奇观堪比神仙境"。

6. 华山:位于陕西省宝鸡市,是中国著名的五岳之一,以险峻的山峰和壮丽的风景而闻名。

7. 赵家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陕西省渭南市,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拥有独特的自然景观和植物资源。

8. 卧龙谷:位于陕西省洛南县,是一处集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和历史古迹于一体的旅游胜地。

9. 美庐山:位于陕西省榆林市,是秦岭峡谷风光的代表,被誉为"秦岭第一奇观"。

10. 九龙潭:位于陕西省汉中市,是一处以峡谷、瀑布、石林、悬崖为主要景观的旅游景点。

11. 四姑娘山:位于陕西省汉中市,是秦岭山脉东段的代表,以其峰峦叠嶂、雄奇壮美而闻名。

12. 麦积山:位于陕西省天水市,是中国四大岩石石窟之一,以其丰富的文化底蕴而著名。

13. 神光山:位于陕西省汉中市,是一座以佛教文化为主题的风景名胜区。

14. 山阳公园:位于陕西省山阳县,是一座集自然风光和历史文化于一体的综合性公园。

15. 青龙山:位于陕西省铜川市,是一个以佛教文化为主题的旅游景点,拥有独特的山水风光。

16. 卧虎涧:位于陕西省渭南市,是一片以险峻峡谷、奇特峰峦为主的自然景区。

17. 二马路:位于陕西省延安市,是一条沿着秦岭蜿蜒而上的古道,是历史文化与自然景观的完美结合。

18. 南四湖:位于陕西省汉中市,是一个以湖泊和湿地生态为主的自然保护区。

19. 杜牧故居:位于陕西省西安市,是杜牧的故居,是一处以文学艺术为主题的旅游景点。

20. 崇岳寺:位于陕西省安康市,是中国古代道教圣地之一,寺内保存着丰富的文化遗产和历史建筑。

秦岭72峪详细介绍

秦岭72峪详细介绍

潼关县7个(西峪、桐峪、善车峪、太公峪、麻峪、蒿岔峪、潼峪),华阴县10个(蒲峪、杜峪、黄甫峪、仙峪、翁峪、竹峪、大敷峪、柳峪、葱峪、方山峪),华县6个(沟峪、小夫峪、石堤峪、桥峪、东涧峪、西涧峪),渭南市2个(箭峪、黄峪),西安蓝田县6个(清峪、道沟峪、辋峪、岱峪、小洋峪、东汤峪、),西安长安区17个(库峪、扯袍峪、大峪、白道峪、小峪、土门峪、蛟峪、太乙峪、石砭峪、天子峪、抱龙峪、子午峪、白石峪、皇峪、沣峪、祥峪、高冠峪),西安户县11个(紫阁峪、太平峪、鸽勃峪、乌桑峪、黄柏峪、化羊峪、曲峪、涝峪、粟裕、潭峪、甘峪),西安周至县7个(耿峪、赤峪、田峪、就峪、黑峪、西骆峪、竹峪),眉县6个(泥峪、西汤峪、滑峪、小黑峪、大黑峪、斜峪),宝鸡市1个(晁峪)。

部分峪名来源:从这72峪的名称中就能体会到浓厚的秦岭北坡地区的历史人文氛围。

就拿正对西安南部的长安和户县来说:库峪:古时叫苦谷,传说水质苦涩,土人曰苦,后音转为库。

后来人们才明白,是因为谷中盛产金银等矿物质;扯袍峪:传说太宗李世民于山中行猎,在此龙袍被树枝扯烂,故名;大峪:原名义谷,后人称大义谷,简化为大谷;小峪:原名锡谷,较大峪小,又由锡谷谐音成小峪;太乙峪:传汉武帝到太乙湫池祭太一神、建太乙宫,谷随宫名;石砭峪:古名石鳖峪,以谷口有巨石如鳖得名,后谐音今名;天子峪:因传说唐朝一太子在此峪中出生,得名;抱龙峪:因传说在天子峪出生的唐朝太子从此峪抱回长安,得名;子午峪:古称北方为子,南方为午,此峪正对唐长安城中轴线,故名;皇峪(黄峪):唐代皇帝在此建有翠微宫,是唐太宗李世民的临终之地;沣峪:以沣河发源此谷得名,出峪口不远的沣河两岸就是周王朝的都城沣和镐;高冠峪:谷之右侧有一座高耸的秀峰,形似头戴高帽的巨人,故名;紫阁峪:因其内的紫阁山(峰)而得名,为历代文人骚客所最爱,留下了诸如李白“紫阁连终南,青冥天倪色。

”杜甫的“昆吾御宿自逶迤,紫阁峰阴入渼陂。

探秘秦岭四大古栈道:子午道

探秘秦岭四大古栈道:子午道

探秘秦岭四大古栈道:子午道“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巍巍秦岭,如巨屏般横亘于关中平原和四川盆地之间。

关中,是秦汉唐时期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西蜀汉中,自古为西南重镇——出于政治军事、商贸文化的需要,两地之间的交通往来频繁,先民凭借自己的智慧与毅力,在万仞千峰间的秦岭寻觅出了道路,后经官方不断修缮,逐渐形成了连通南北的秦岭四大古栈道。

哪四条古道?自东向西:子午道,傥骆道,褒斜道,陈仓道。

“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这四条古道,与发生在这里的风流往事一起,被刻印在历史长卷中。

今天,就让笔者带您走进秦岭四大古栈道中声名最著的子午道:子午道的北端,起于今天的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秦岭终南山子午峪口。

为何叫子午?子为正北,午为正南,子午古道与汉长安城南北中轴线相对,故得名。

它北起秦岭终南山子午峪,南到汉中市西乡县子午镇,全长330公里。

今天的子午道北端,进山有公路,两山间为小溪。

入古道四公里处,金仙观映入眼帘。

金仙观依山而建,道观之上,为一天然巨岩,相传系西汉时期的玄都坛即修建于此,正对汉长安城子午线。

别小看这座道观,历史记载,晚唐时期留学长安的新罗人金可记在此修道,中国道教由此传入韩国,故金仙观被冠以“韩国道教祖庭”。

从金仙观后山一处“通玄”的石门上山,沿山路攀爬20分钟,即可抵达巨岩之巅,相传汉代玄都坛即建于此上。

“玄都”为道教词语,指天界神仙居住之所。

西汉文帝时,在子午谷内随山就势修建了一座祭祀天神的坛,号为玄都坛。

它的神奇之处在于:汉代在终南山修建的玄都坛,与几十公里外、渭河以北的齐天祠,共同构成了汉长安城的建筑基线(即子午线),而这也得到了现代科技的认可。

古人是如何完成这样高难度测绘的?我们不得而知。

笔者登坛,此间鲜有游客来访。

静谧间,举目四望,终南群山环绕,确为风水宝地。

#戳下面的10秒钟短视频#感受一下玄都坛的幽奇吧#在这里做瑜伽不错#打开今日头条,查看视频精彩内容访子午道,如拍古人肩:楚汉相争之时,汉高祖退入汉中,即因循子午道;三国时期,魏延曾向诸葛亮献策沿子午道奇袭伐魏,孔明不同意,这成为后人认定诸葛亮“一生谨慎不爱弄险”的佐证,更因此认为他少奇谋,只适合当参谋长,不适合做统筹全局的战略家。

经典穿越路线

经典穿越路线

一、秦岭太白山穿越路线一:都督门-铁甲树南南穿越厚昣子——老县城——都督门——老庙子——跑马梁——大爷海——拔仙台——南天门——铁甲树——厚昣子太白穿越经典线路之一,一路可体验石海大梁、林海、云海和高山湖泊的景色,拔高强度大,一般徒步需3天时间,来回乘车一天。

难度:3级强度:3级半冒险指数:2级半(仅跑马梁一段无明显路,其余较明显)风景指数:4级原始指数:3级穿越时间:4天海拔高度:最高3767,大部分时间3000米以上。

路线二:都督门-鹦哥或营头厚昣子——老县城——都督门——老庙子——跑马梁——大爷海——大文公——放羊寺——明星寺——平安寺——鹦哥或营头太白穿越最经典线路。

秦岭所有壮丽景色均可一览无遗,也是最艰苦的穿越线路,一般徒步需4天,来回乘车一天。

难度:4级强度:4级半冒险指数:3级(除跑马梁外路线较明)风景指数:5级原始指数:3级穿越时间:5天海拔高度:最高3767,大部分时间3000米以上。

太白汤峪旅游线路和不常规线路不说了。

二、首阳山穿越耿峪?——将军石——熊岔——首阳——熊岔——观音山——耿峪尽管海拔不高,首阳顶才2700多米,但强度非常大,很短的距离内上下拔高1000多米。

个人感觉强度与太白相当,很多人在此线路上走扯。

首阳相传伯夷、叔齐不食周粟饿死而保气节的地方,顶上有大片草甸和首阳庙,是一处徒步观大气风景的好地方。

难度:3级强度:4级冒险指数:2级风景指数:2级原始指数:3级穿越时间:2天海拔高度:2720米三、鳌山穿越路线一:塘口或苗圃——大梁——导航架——大梁——塘口或苗圃路线二:二十三公里——导航架——塘口或苗圃近年来西安户外开发的新线路。

有太白景色的雄浑而无太白人来人往的吵闹,植被原始,景色壮观,罕有人迹。

行走在盘旋开阔的秦岭主梁上,羚牛成群,远望导航架身处云海中如天上感觉。

塘口或苗圃上需3天,二十三公里上南北穿越只需2天,强度较大。

大梁上如遇大雾大雪恶劣天气则危险性较大。

秦岭太白山徒步穿越十三条经典路线

秦岭太白山徒步穿越十三条经典路线

秦岭太⽩⼭徒步穿越⼗三条经典路线徒步是某种意义上的苦⾏,只靠⾃⼰的双腿⽽不是机械的⼒量,只是⾃⼰⼀步⼀步地丈量⼀点⼀滴的感受,⽽不是坐在车上以每秒六⼗码速度呼啸⽽过的瞬间,⽽在徒步中所看到的景⾊是你⽤其他⽅式永远⽆法看到,从中感受⽣命的意义,体会来⾃⾝⼼的感动,⼩编为您盘点陕西陕西秦岭太⽩⼭徒步穿越⼗三条经典路线。

路线⼀:都督门-铁甲树南南穿越厚昣⼦——⽼县城——都督门——⽼庙⼦——跑马梁——⼤爷海——拔仙台——南天门——铁甲树——厚昣⼦厚畛⼦太⽩穿越经典线路之⼀,⼀路可体验⽯海⼤梁、林海、云海和⾼⼭湖泊的景⾊,拔⾼强度⼤,⼀般徒步需3天时间,来回乘车⼀天。

难度:★★★强度:★★★冒险指数:★★ (仅跑马梁⼀段⽆明显路,其余较明显)风景指数:★★★原始指数:★★★穿越时间: 4天海拔⾼度:最⾼3767,⼤部分时间3000⽶以上。

路线⼆:都督门-鹦哥或营头厚昣⼦——⽼县城——都督门——⽼庙⼦——跑马梁——⼤爷海——⼤⽂公——放⽺寺——明星寺——平安寺——鹦哥或营头⼤爷海太⽩穿越最经典线路。

秦岭所有壮丽景⾊均可⼀览⽆遗,也是最艰苦的穿越线路,⼀般徒步需4天,来回乘车⼀天。

难度:★★★★强度:★★★★冒险指数:★★★ (除跑马梁外路线较明)风景指数:★★★★★原始指数:★★★穿越时间: 5天海拔⾼度:最⾼3767,⼤部分时间3000⽶以上。

路线三:铁甲树--鹦哥或营头厚昣⼦——铁甲树——三合宫----南天门——⼤爷海——⼤⽂公——放⽺寺——明星寺——平安寺——鹦哥或营头三合宫常规路线。

如体⼒⼀般还可到⼤⽂公后从汤峪坐索道出。

景⾊也⾮常美,但缺少在⽆边⽆际⼤梁上⾏⾛的⼀段路线。

难度:★★★强度:★★★★冒险指数:★★风景指数:★★★★原始指数:★★★穿越时间: 4天海拔⾼度:最⾼3767,⼤部分时间3000⽶以上。

路线四:六家村---南塬村环形穿越路线鹦鸽--六家村--三彩霞--南海沟--鸡上架--⿁推磨--南天门--天上--阎王碥--东塬--万仙阵--雷公庙--跑马梁--⼤爷海--⼤⽂公--明星寺--平安寺---⽺⽪沟--南塬村--六家村跑马梁太⽩⼭最经典穿越经典线路之⼀,⼀路可体验太⽩⼭奇特名称著称的精彩路段,⽯海⼤梁、林海、云海和⾼⼭湖泊的景⾊,拔⾼强度⼤,⼀般徒步需5天时间。

秦岭褒斜古栈道(南起褒谷口(今汉中市褒城附近)-北至斜谷口(今眉县斜峪关口))

秦岭褒斜古栈道(南起褒谷口(今汉中市褒城附近)-北至斜谷口(今眉县斜峪关口))
4.米仓道,北起陕南南郑县,南至四川巴中县。米仓道全长250公里, 5.党骆道,北从西安周至开始,翻越秦岭,至汉中洋县。
6.陈仓道,北起宝鸡旳陈仓,南到汉中勉县。 7.连云道,北从宝鸡凤县,南到汉中旳褒城。 8.祁山道,北从甘肃天水,南到汉中。 9.荔枝道,从汉中西乡县出发,翻巴山,到汉中镇巴县,再到四川万源。
褒斜道又称石门道。因褒斜道南口是用人工开凿旳一种隧道洞,叫作石门,洞 长16.3米,宽4.2米,高3.45米。1970年修建石门水库时,淹在水库中。 褒斜道是两汉三国时期长安通往巴蜀旳主要道路,多设驿站。
石门受到历代文人墨客旳敬佩,李白在游历褒斜道时写下了《游石门》:
龙湫自古龙潭下,潭下弯曲一点油。 一点油石高万仞,万仞绝壁对江流。 江流有声出谷口,谷口春残翠屏收。 翠屏崖上仙为石,石为舞裳几度秋。 秋水为神玉为谷,玉骨龙肌跨龙虬。 龙虬虎豹连狮象,狮象重重千古留。
另外,留坝县江口镇附近,有洪武寺遗址、柘梨园赤崖遗址、梭椤树古城遗址、 江西营“三交城”遗址等,无不显现古栈道风采。
张良庙
江口镇位于留坝县东北部,距县城68公里,是褒河上游、古栈道中段旳一种 经济重镇和商贸集散地,全镇总面积242平方公里,辖16个行政村、53个村 民小组、,总人口7,569人,其中农业人口7,085人。
镇区栈道遗址多处,誉为“古栈道自然博物馆”。其中江西营有平梁直柱式栈 道遗址,史称“二十四孔阁”,山崖上有晋代修造栈道作记旳摩崖石刻一方, 是目前汉中唯一已知旳晋代修凿栈道旳石刻。
பைடு நூலகம் 主要栈道有:
1.褒斜道,据说是世界上最早旳栈道。隧道内壁和石门南褒河两岸崖上,留 下汉魏以来历代著名官员和文人不士旳提名和留诗,通称“石门石刻”。 2.子午道,又叫子午谷。北口在长安县,叫子口;南口在洋县,叫午口,全 长 420公里。

【图文】一次性穿越N条秦岭古道的走法(含自驾路书及地图)

【图文】一次性穿越N条秦岭古道的走法(含自驾路书及地图)

【图文】一次性穿越N条秦岭古道的走法(含自驾路书及地图)大概在4 亿年前,这么一处南北大陆板块的碰撞,造就了俗称“中华龙脊”的秦岭,可以形象地将他比喻为“被掀升起来的屏障”。

秦岭,沉稳地横亘于中原腹地,北挑黄河、南抚长江,除了有大量诗词歌赋对他进行写实外,几乎找不到有关秦岭玄幻的传闻,但是他却始终牵引着一批一批探访者的心。

如果你有8天的时间,可以推荐在秦岭腹地这样深度自驾游。

D1:西安——蓝田——商洛——丹凤。

建议走G312或S101,行程约180公里,车程约4小时。

这个方向的秦岭古道,被称为“蓝武道”(或:武关道、商山路),是古代由长安翻越秦岭通往河南南阳、湖北荆襄以至江南、岭南的驿道。

因途经蓝田关、武关,故名蓝武道或武关道;又因自长安先到达商州(今商洛境),唐时又名商山路。

这天途经的看点有水陆庵、王顺山、丹凤花庙等。

D2:丹凤——柞水——牛背梁,前半程可选择高速,过了商洛后可改走S307,行程约210公里,车程约4小时。

这段相当于由东向西开始横向穿越秦岭腹地,驶在S307上,超级清幽;途中游览凤凰古镇(开放式景区)、柞水溶洞等,宿牛背梁景区周边酒店或者农家乐。

这天会穿越秦岭的库谷道、义谷道和锡谷道,是一组交错的沟谷地带,它们均为古代长安翻越秦岭南向通往金州(今安康)的驿道,各以入口秦岭山谷得名。

D3:牛背梁——宁陕,建议走G210,只要不是雨季,路况还不错。

行程约150公里,车程约4小时。

上午逛过牛背梁景区后,下午溜达过G210,沿途游览N多的秦岭小景,包括少见的河道中央的城隍庙、十八丈瀑布等。

入住宁陕。

G210其实是在古子午道的基础上开拓出来的,为古代长安通往汉中、安康及巴蜀的驿道。

因穿越子午谷,且从长安南行开始,这一段的道路方向为正南北向而得名。

D4:宁陕——洋县——华阳,多数路程都可以走高速了,在洋县以后走S230体验吧,行程约160公里,车程约3小时。

可惜的是,目前G108仍然因地质灾害致使道路无法通行,所以,如果不是为了去熊猫谷,那么就可以不考虑佛坪方向了。

【图文】沿4条古道,10天自驾,纵横深度行走秦岭

【图文】沿4条古道,10天自驾,纵横深度行走秦岭

【图文】沿4条古道,10天自驾,纵横深度行走秦岭秦岭,东西延绵500多公里,是我国南北方的地理标志性分界线,融集了我国南方北方的地质、气候等自然奇观。

又因其地处中原进入巴蜀等南方地区的交通要冲,历朝历代在此修筑了众多栈道,要塞、古镇遍布大山深处,历史悠久,人文萃蔚,非常值得深度游览。

去年秋天,我一人一车,用时10天,自驾由西往东,沿褒斜——傥骆——子午——武关四条主要古栈道纵横穿越秦岭。

秦岭古道示图一、汉中——火烧店——紫柏山主要道路:316国道——244国道——武雪路——留张路路程:约120公里自汉中北行,至武关驿,这一段约70公里的244国道,和210省道重合,就是原来的褒斜古道。

在武关驿接继续北行的210省道,还是褒斜古道;接西北的316国道,便是著名的“暗度陈仓”的陈仓古道。

此段路线地处秦岭南麓,一路爬坡北行,沿途山道蜿蜒曲折,秦岭风光渐入佳境。

火烧店火烧店1.火烧店,被称为“秦岭最美小镇”,位于秦岭南麓的留坝县。

从汉中市出来,沿244国道北行约70公里,在武雪路口左转,车行8公里左右即到。

火烧店背靠紫柏山,月亮河、尚溪河穿镇子而过,依山傍水,植被茂密,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是避暑的好地方。

镇子不大,秀气别致,环境清幽,抬头就可望见终日云雾缭绕的紫柏山。

走进镇子,古树繁花、小桥流水、田园农舍散布在山林间,处处显现着灵气。

镇子里有漂亮的民宿,还有“农耕文化体验园”、“稻草人公园”等景点。

2.张良庙。

就在紫柏山下,316国道旁。

张良与萧何、韩信合称“汉初三杰”,是汉朝开国功臣。

汉高帝刘邦即位不久,先后杀了韩信等功臣,张良急流勇退,来到紫柏山退隐修行。

现在的张良庙就是后人为纪念他而建的庙宇。

张良庙经过历代的重建、修葺,现在的张良庙是明清风格的古建筑。

古庙傍山依水,幽静肃穆,前后各有溪水环抱,周围是苍松紫柏,里面是古朴典雅的大殿、楼亭、楹联、摩崖、石碑等文物,集名胜、古迹、文物、风景于一体。

3.紫柏山,秦岭山脉的主要山峰之一,位于秦岭南麓的留坝县,距汉中约100公里。

翻越秦岭的四条古道

翻越秦岭的四条古道

翻越秦岭的四条古道一、陈仓道(亦称故道)因道路北段起于陈仓县(今宝鸡市东代家湾),故名。

又因沿故道水(嘉陵江东源)而行,亦称故道。

大约兴起于殷周之际,秦于此道北段置故道县(今风州镇西北)。

陈仓道从益门镇入秦岭,沿清姜河南行,过大散关。

大散关为关中四关之一,位于今宝鸡市西南52里的大散岭上,是关中的西大门。

大散岭也就是今东峪口附近的秦岭分水岭,两山关控斗绝,形势险要,为入川必经之孔道。

今大散岭一带仍有古关隘遗址。

历史上的南北对立时期,控制这条孔道尤为重要。

因为大散关“扼南北交通,北不得此,无以启梁(汉中)益(四川),南不得此,无以图关中”。

在南北战争中,双方都要争取控制大散关,占据有利地形以制胜对方。

大散关不仅两山夹峙,而且居南北道路的最高处,对南北两侧均有建瓴之势,兵家必争,形势使然。

陈仓道过大散关后经今东河桥、凤州镇、略阳县南入四川或东南经勉县入汉中。

刘邦还定三秦就是走的这条路,故有“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之说。

这条道路经过的河谷比较宽畅,险段比较少,是秦岭诸通道中最易通行的一条,但线路较长,包括关中平原和汉中平平原的里程在内,其长度达1200里以上。

唐代后期兴起的连云栈道,使陈仓道南段改线,成为官驿大道。

连云栈道从凤州起,折向东南,经今留坝县至武关驿与褒斜道相接。

从唐代后期起,改线后的陈仓道,北段仍出大散关,南段则走汉晋褒斜道。

这条道路综合了陈仓、褒斜两条道路的优点,既缩短了线路,又平坦易行,故成为川陕之间的主要通道。

唐代后期所说的褒斜道,多指改线后的陈仓道。

元明清时代,这条道路是连接川陕和北京通往西南的主要官驿大道。

这条道路虽然线路较长,但平坦易行,历代战争中的激烈战斗场面无不发生在此道上。

二、褒斜道关中地区通往汉中、四川的交通干道之一,因沿斜水、褒水而行,故名。

大约兴起于殷周,作为干道则始于汉。

《史记·河渠书》说,“故道,多阪回远,今穿褒斜道少阪,近四百里”。

这条道路从今岐山县五丈原东侧的斜峪关入秦岭,沿斜水(今石头河)南行,越过老爷岭,向西折入桃川河,越过褒斜二水支流分水岭五里坡,进入褒水支流红岩河,经过太白县虢川塬,折向西南到达江口镇,再沿褒河入汉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翻越秦岭的四条古道及风光
①陈仓道,亦称故道
因道路北段起于陈仓县(今宝鸡市东代家湾),故名。

又因沿故道水(嘉陵江东源)而行,亦称故道。

大约兴起于殷周之际,秦于此道北段置故道县(今风州镇西北)。

陈仓道从益门镇入秦岭,沿清姜河南行,过大散关。

大散关为关中四关之一,位于今宝鸡市西南52里的大散岭上,是关中的西大门。

大散岭也就是今东峪口附近的秦岭分水岭,两山关控斗绝,形势险要,为入川必经¬之孔道。

今大散岭一带仍有古关隘遗址。

历史上的南北对立时期,控制这条孔道尤为重要。

因为大散关“扼南北交通,北不得此,无以启梁(汉中)益(四川),南不得此,无以图关中”。

在南北战争中,双方都要争取控制大散关,占据有利地形以制胜对方。

大散关不仅两山夹峙,而且居南北道路的最高处,对南北两侧均有建瓴之势,兵家必争,形势使然。

陈仓道过大散关后经今东河桥、凤州镇、略阳县南入四川或东南¾¬勉县入汉中。

刘邦还定三秦就是走的这条路,故有“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之说。

这条道路经过的河谷比较宽畅,险段比较少,是秦岭诸通道中最易通行的一条,但线路较长,包括关中平原¬和汉中平原¬的里程在内,其长度达1200里以上。

唐代后期兴起的连云栈道,使陈仓道南段改线,成为官驿大道。

连云栈道从凤州起,折向东南,经今留坝县,至武关驿与褒斜道相接。

从唐代后期起,改线后的陈仓道,北段仍出大散关,南段则走汉晋褒斜道。

这条道路综合了陈仓、褒斜两条道路的优点,既缩短了线路,又平坦易行,故成为川陕之间的主要通道。

唐代后期所说的褒斜道,多指改线后的陈仓道。

元明清时代,这条道路是连接川陕和北京通往西南的主要官驿大道。

这条道路虽然线路较长,但平坦易行,历代战争中的激烈战斗场面无不发生在此道上。

②褒斜道
关中地区通往汉中、四川的交通干道之一,因沿斜水、褒水而行,故名。

大约兴起于殷周,作为干道则始于汉。

《史记•河渠书》说,“故道,多阪回远,今穿褒斜道少阪,近四百里”。

这条道路从今岐山县五丈原东侧的斜峪关入秦岭,沿斜水(今石头河)南行,越过老爷岭,向西折入桃川河,越过褒斜二水支流分水岭五里坡,进入褒水支流红岩河,经¬过太白县虢川塬,折向西南到达江¬口镇,再沿褒河入汉中。

由汉中经金牛道入川。

这条道路沿线多凿石崖修有栈道,但线路较短,曾为入川干道。

唐代后期连云栈道兴起,褒斜道北段改走陈仓道。

明清时期,江口镇以北仍有间道通眉县,但江¬口镇至武关驿之间已完全阻塞不通了。

汉晋褒斜道沿途多峡谷险段,人烟稀少,行旅艰难,“素号畏途”。

但由于线路较短,从斜谷口到褒谷口只有四五百里路程,距离长安又较近,因此,是历代战争中使用最频繁的交通干道之一。

③傥骆道
关中地区通往汉中、四川的交通干道之一,因北口在骆峪,南口在傥峪,故名。

先秦旧道,作为干道始于汉魏,魏正始五年(公元244年),曹爽就曾进兵骆峪三百余里。

这条道路从今周至县骆峪进山,沿骆峪河西南行,越过老君岭,进入黑河支流八斗河、大蟒河河谷,沿黑河西源至厚畛子。

再向西南越过秦岭分水岭,进入汉江支流湑水河谷的都督门。

然后越过周至、太白、洋县三县交界处的兴隆岭,进入酉河上源的华阳镇。

再折向东南,沿酉河经茅坪南行,折西南经¬八里关至洋县。

这条道路在唐代以前曾多次成为用兵之道,但未成为驿道。

唐代中叶以后,关中多事,每当长安危难,皇帝多由此道南逃,取其近便。

柳宗元的《馆驿使壁记》中列有傥骆道上的驿馆,证明中唐以后也成为驿道。

北宋时仍置有周至驿、樱桃驿、三交驿、林关驿、大望驿等,但已不如唐代畅通,故《太平寰宇记》有“此道近代废塞”,《读史方舆纪要》有“五季以来,骆谷渐成荒塞”的记载。

傥骆道入汉中、四川最为近捷,但要数次•¬越分水岭,沿途又多老林,人烟稀少,十分艰险,故作为驿道的时间很短,主要是作为行军偏道使用。

④子午道
关中地区通往汉中、四川的交通干道之一。

因从子午峪进山,故名。

也有人说,北方曰子,南方曰午,“言通南北道相当,故谓之子午耳”。

先秦旧道,高帝元年,刘邦“从杜南入蚀中”,而“蚀,入汉中道川谷名”,也就是走的子午道。

西汉末年,王莽当政,因立为皇后的女儿“有子孙瑞,通子午道”,“从杜陵直绝南山径汉中”,子午道之名始于此。

这条道路从今长安区西南子午峪进山,向西越岭进入沣河河谷,沿沣河南行,¾¬喂子坪、子午关(喂子坪南)等,越过秦岭分水岭,进入汉江¬支流¬洵河上游。

再经洵河西行,经¬砂沟后折向西南,经江口后折向东南,到达石泉县后折西越饶峰岭,过城固,到达汉中。

两汉以后,这条道路的中段西移,即从月河坪折西经旬阳坝、宁陕县、两河口,到达南子午镇与旧道相会。

改线后的子午道,不再绕道石泉县,取消了一个“U”型大弯,道路比较近便。

子午道迂回曲折,谷深山高,十分艰险,除唐代中叶从涪州(今涪陵)贡鲜荔枝由此道而进,称为“荔枝道”外,主要是行军偏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