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学期末考试重点

合集下载

成人教育《生物学与遗传学》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成人教育《生物学与遗传学》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生物学与遗传学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1分)近端着丝粒染色体之间通过着丝粒融合而形成的易位称为。

A. 单方易位B. 串联易位C. 罗伯逊易位D. 不平衡易位E. 复杂易位参考答案:C2.(1分)根据ISCN,人类X染色体属于。

A. A组B. B组C. C组D. D组E. E组参考答案:C3.(1分)1q35表示A. 1号染色体短臂第35条带B. 1号染色体短臂3区5带C. 1号染色体长臂第35条带D. 1号染色体长臂3区5带E. 以上都不是参考答案:D4.(1分)核膜在结构上与下列哪种细胞器相连续__________A. 细胞膜B. 高尔基体C. 内质网D. 溶酶体参考答案:C5.(1分)人体正常生殖细胞精子和卵子所包含的全部染色体称为一个。

A. 基因组B. 单倍体C. 核型D. 染色体组E. 整倍体参考答案:D6.(1分)关于溶酶体的各类水解酶,以下哪一种说法不正确------A. 都由附着核糖体合成B. 其活性的最适PH值是7.2C. 在高尔基复合体反面被分选需要M6P标志D. 某种酶的缺陷可导致储积病得分:1参考答案:B7.(1分)减数分裂前期I的顺序是A. 细线期→粗线期→偶线期→双线期→终变期B. 偶线期→粗丝期→细线期→双线期→终变期C. 细线期→偶线期→粗线期→双线期→终变期D. 细线期→双线期→偶线期→粗线期→终变期E. 细线期→双线期→粗线期→偶线期→终变期得分:1参考答案:C8.(1分)如果双亲之一为易位携带者,也由于只能产生三体或单体的合子,流产率可达100%,故不宜妊娠,应绝育。

A. 13q13qB. 13q14qC. 13q21qD. 13q21qE. 13q15q。

表观遗传学期末考试资料

表观遗传学期末考试资料
端粒的功能:1、保护染色体末端:真核生物的端粒DNA-蛋白复合物,如帽子一般,保护染色体末端免于被化学修饰或被核酶降解,同时可能还有防止端粒酶对端粒进行进一步延伸的作用。改变端粒酶的模板序列将导致端粒的改变,从而诱导细胞衰老和死亡。
2、防止染色体复制时末端丢失:细胞分裂、染色体进行半保留复制时,存在染色体末端丢失的问题。随着细胞的不断分裂,DNA丢失过多,将导致染色体断端彼此发生融合,形成双中心染色体、环状染色体或其他不稳定形式。端粒的存在可以起到缓冲保护的作用,从而防止染色体在复制过程中发生丢失或形成不稳定结构。
3、决定细胞的寿命:染色体复制的上述特点决定了细胞分裂的次数是有限的,端粒的长度决定了细胞的寿命,故而被称为“生命的时钟”。
4、固定染色体位置:染色体的末端位于细胞核边缘,人类端粒DNA和核基质中的蛋白相互作用,以′TTAGGG′结构附着于细胞核基质。
三:什么是人的核型?怎样分析?
人的核型是指人的染色体组在有丝分裂中期的表型, 是染色体数目、大小、形态特征的总和。
一:DNA与RNA有什么不同?
1)基本单位不同。DNA的是脱氧核苷酸,RNA的是核糖核苷酸。
(2)五碳糖不同。DNA的是脱氧核糖,RNA的是核糖。
(3)碱基不同。DNA有T没有U,RNA有U没有T。
(4)链数不同。DNA一般是双链,RNA一般是单链
二:什么是端பைடு நூலகம்?有什么功能?
端粒是真核生物线性染色体末端重要的DNA-蛋白质复合结构,由TTAGGG重复序列和大量的端粒结合蛋白组成。主要是由六个端粒结合蛋白TRF1、TRF2、POT1TIN2、TPP1和Rap1组成的复合体起着保护端粒的作用,被称为是遮蔽蛋白。其中端粒重复序列结合因子TRF1和TRF2是两个主要的端粒结合蛋白,它们通过相互作用来维持端粒的正常结构和功能。

刘庆昌遗传学期末考试试题

刘庆昌遗传学期末考试试题

刘庆昌遗传学期末考试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遗传学中,哪个定律描述了基因在染色体上的线性排列?A. 孟德尔第一定律B. 孟德尔第二定律C. 连锁与基因重组定律D. 独立分配定律2. 以下哪个不是基因突变的类型?A. 点突变B. 插入突变C. 缺失突变D. 染色体突变3. 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在自交时,其后代的基因型组合数是多少?A. 2B. 4C. 6D. 94. 以下哪个是多基因性状的特点?A. 遗传力高B. 遗传力低C. 受环境影响小D. 受环境影响大5. 人类遗传病中,哪种遗传方式是由X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A.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B.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C. X染色体显性遗传D. X染色体隐性遗传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6. 孟德尔的遗传定律包括______定律、______定律和______定律。

7. 基因型为Aa的个体在显性纯合子AABB的背景下,其表现型为______。

8. 染色体结构变异包括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9. 遗传病的预防措施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

10. 基因表达调控的三个主要阶段是______、______和______。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1. 简述遗传连锁与基因重组的概念及其在遗传学研究中的意义。

12. 解释什么是基因多态性,并举例说明其在人类遗传病研究中的应用。

13. 描述人类遗传病的分类,并简述每种类型的遗传特点。

四、计算题(每题15分,共30分)14. 已知一对夫妇的基因型分别为AaBb和AaBb,计算他们后代中出现AABB基因型的概率。

15. 假设有一个基因座有三种等位基因A、a和a',其中A的频率为0.6,a的频率为0.3,a'的频率为0.1。

计算这个基因座的杂合度。

五、论述题(共30分)16. 论述基因编辑技术在医学和农业领域的应用前景及其可能带来的伦理问题。

《医学遗传学》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

《医学遗传学》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

《医学遗传学》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医学遗传学》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一、单选(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染色体存在于植物细胞的()。

A内质网中 B细胞核中 C核糖体中 D叶绿体中2、蚕豆正常体细胞内有6 对染色体, 其胚乳中染色体数目为 ( )。

A 3B 6C 12D 183、水稻体细胞2n=24条染色体,有丝分裂结果,子细胞染色体数为()。

A 6条B 12条C 24条D 48条4、在有丝分裂中, 染色体收缩得最为粗短的时期是 ( )。

A .间期B 早期C 中期D 后期5、减数分裂染色体的减半过程发生于():A 后期ⅡB 末期ⅠC 后期ⅠD 前期Ⅱ6、杂合体AaBb所产生的同一花粉中的两个精核,其基因型有一种可能是( )A AB和Ab;B Aa和Bb;C AB和AB;D Aa和Aa。

7、一个大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后形成四个大孢子,最后形成()A 四个雌配子B 两个雌配子C 三个雌配子D 一个雌配子8、染色体的复制方式是()。

A 全保留复制B 1/4保留复制C 1/2保留复制D 无保留复制9、双链DNA中的碱基对有:()A A-UB G-TC C-GD C-A10、DNA对遗传的功能是():A 传递和转录遗传信息B 储存的复制遗传信息D 翻译和表现遗传信息 D 控制和表达遗传信息二、判断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XY型生物性别是由雄配子决定的;ZW型生物性别是由雌配子决定的。

()2、在一段DNA序列中,碱基T的含量为20%,则C的含量也一定为20%。

()3、DNA只存在于细胞核内的染色体上。

()4、染色质和染色体都是由同样的物质构成的。

()5、体细胞和精细胞都含有同样数量的染色体。

()6、上位作用是发生于同一对等位基因之间的作用。

( )7、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在于杂种形成配子减数分裂过程中,等位基因间的分离和非等位基因间随机自由组合。

( )8、发生基因互作时,不同对基因间不能独立分配。

(完整版)遗传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完整版)遗传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遗传学试题一试卷一、简答题(共20分)1、同一物种不同基因型﹝如AA、Aa、aa﹞差异的本质是什么?试从分子水平上解释什么是纯合基因型、杂合基因型、显性基因、隐性基因。

2、牛和羊吃同样的草,但牛产牛奶而羊产羊奶,这是为什么?试从分子水平上加以说明。

3、已知Aa与Bb的重组率为25%,Cc的位置不明。

AaCc的测交子代表型呈1:1:1:1的分离。

试问怎样做才能判断Aa和Cc这两对基因是独立基因,还是具有最大重组率的连锁基因?4、在细菌接合过程中,供体染色体DNA进入受体的长度不及全长的1/2,那么怎样才能用中断接合法定位染色体DNA上的全部基因?三、填空题(共10分)1、三价体存在于、等非整倍体的减数分裂中。

2、三联体密码中,属于终止密码的是、及。

3、把玉米体细胞的染色体数目记为2n,核DNA含量记为2c,那么玉米减数第一次分裂完成后产生的子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为,染色体DNA分子数目为,核DNA含量为。

4、根据质核雄性不育的花粉败育的发生过程,可把它分成不育和不育两种类型。

四、论述题(10分)试说明遗传学三大定律的内容、其细胞学基础和各自的适用范围。

五、推理与计算题(共40分)1、(8分)香豌豆花的紫颜色受两个显性基因C和P的控制,两个基因中的任何一个呈隐性状态时花的颜色是白色的。

下列杂交组合后代花的颜色和分离比例将是怎样的?A、CcPp×CCPpB、CcPP×CCPpC、CcPp×ccppD、ccPp×CCPp2、(6分)基因a、b、c、d位于果蝇的同一染色体上,经过一系列杂交后得到以下交换值:基因 a、c a、d b、d b、c交换值 40% 25% 5% 10%试描绘出这四个基因的连锁遗传图。

3、(10分)两株皆开红花的三体烟草A×B时F1呈现5:1的红花与白花的分离,反交则呈现4:1的红白分离。

试分析A、B两个三体亲本的基因型,基因的分离方式及配子的受精情况。

遗传学复习大纲1

遗传学复习大纲1
2014-2015-2学期 医学遗传学期末 复习纲要
护理131-134
• 考试时间:6月10日6-7节
• 考试地点:待定
考试题型:
• • • • 一、名词解释6(30%) 二、单选10(20%) 三、是非10(20%) 四、简答计算3(30%)
第一章 绪论
基因 等位基因
复等位基因
遗传病
Chapter02 基因与染色体
• (全球共有,国际合作,即时公布,免费 共享)的百慕大原则
Chapter04 单基因遗传病
系谱
先证者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AD)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完全显性 病例举例: 短指(趾)、 并指Ⅰ型、 家族性多发性结肠息肉症 多囊肾病、 进行性舞蹈病、 多发性神经纤维瘤等。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遗传系谱特征
1.男女发病机率均等。由于致病基因在常染色体上,因而致病 基因的传递与性别无关。 2.连续传递。即系谱中每代都可能出现患者。 3.患者双亲之一常常是患者,而且大多数为杂合子。致病基因 是由双亲向后代传递,因此,双亲无病时,子女一般不患病。 如果双亲无病而子女患病,则可能是由于新基因突变引起的。 4.患者的子女(或患者的同胞中)约有1/2的机率患病。1/2的 患病机率在一个小家庭中很难体现,把许多患病类似的家庭 累计起来分析,我们发现正常个体约占1/2,患病个体约占 1/2。
四、不规则显性遗传 (irregular dominant inheritance)
在AD遗传中,杂合子(Aa)在不同的条件下,有的 表现显性性状,也有的表现隐性性状,或虽均表现显性 性状,但表现程度不同,使显性性状的传递不规则。 例:多指(趾), Marfan综合征
外显率(penetrance): 是指一个群体中 有致病基因的个体表现出相应病理表型 的百分率。

大学遗传学期末考试题库及答案

大学遗传学期末考试题库及答案

考试题库及答案一、名词解释 (1)二、填空题 (7)二、填空 (10)三、判断 (12)四、简答题 (14)四、简答题 (16)五、计算题 (20)五、计算题 (26)一、名词解释1、遗传1、亲代把成套遗传物质传给子代并致使亲子相似的过程。

2、变异2、亲代传给子代的遗传物质或遗传物质在子代发挥的作用发生变化,致使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性状相异的过程。

3、可遗传变异3、遗传物质发生变化所产生的变异。

4、不遗传变异4、遗传物质没有发生变化的性状变异。

5、生物进化5、某一物种或某一完整的生物类群或整个生物界的历史发展过程。

6、自然选择6、针对自然条件的变化,生物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

7、人工选择7、人类按自身的需要,利用各种自然变异或人工创造的变异,从中选择人类所需的种或品种的过程。

8、原核生物8、细胞中仅有核物质,而没有形成核结构的一类原始生物。

如病毒、细菌、蓝藻等。

9、真核生物9、细胞中具备核结构的已进化的生物。

10、同源染色体10、大小、形态、结构上彼此相同的一对染色体,他们有着共同的起源。

11、非同源染色体11、在大小、形态、结构上彼此不同的染色体,他们起源也不同。

12、双受精12、种子植物胚囊中,同时发生的卵与精子结合为合子,两个极核与精子结合为胚乳细胞核的过程。

13、花粉直感13、在杂交的情况下,母株新结种子的胚或胚乳直接表现父本某些性状的现象。

14、孤雌生殖14、卵细胞未经受精而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15、孤雄生殖15、雄配子体未与卵结合而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16、单性生殖16、未经雌雄两性的结合而产生后代的生殖方式。

17、不定胚同17、珠心或珠被的双倍体细胞,不能经过配子体阶段即分化而成的胚18、单性结实18、卵细胞没有受精不形成胚,但雌蕊受花粉的刺激而发育成果实的现象19、无融合生殖19、生殖虽涉及性分化但却是雌雄配子不发生融合的一种生殖方式。

20、单位形状20、为便于遗传研究而区分开的每一个具体性状。

园林植物遗传学期末考试复习

园林植物遗传学期末考试复习

植物遗传学第一章、绪论1. 名词解释遗传学:研究生物体遗传和变异规律的科学。

遗传:有性繁殖过程中亲代与子代以及子代不同个体之间的相似性。

变异:同种生物亲代与子代间以及不同个体间的差异称为变异。

基因型:指生物体遗传物质的总和,这些物质具有与特殊环境因素发生特殊反应的能力,使生物体具有发育成性状的潜在能力。

表型:生物体的遗传物质在环境条件的作用下发育成具体的性状,称为表现型。

遗传物质:是存在于生物器官中的“泛子/泛生粒”;遗传就是泛子在生物世代间传递和表现个体发育:生物的性状是从受精卵开始逐渐形成的,这就是个体发育的过程。

细胞分化:在一个生物体的生命周期中,形态逐渐发生变化,这就是细胞分化的过程。

形态建成:指构成一个结构和功能完美协调的个体的过程阶段发育的基本规律:顺序性、不可逆性、局部性2. 简述基因型和表现型与环境和个体发育的关系。

3. 简述生物发育遗传变异的途径。

(1)基因的重组和互作:生物体变异的重要来源(2)基因分子结构或化学组成上的改变(基因突变)(3)染色体结构和数量的变化(4)细胞质遗传物质的改变4. 简述观赏植物在遗传学研究中的作用。

1)园林植物种类的多样性;2)园林植物变异的多样性(多方向、易检测、可保留);3)园林植物栽培繁殖方式的多样性;4)保护地栽培;5)生命周期相对较短。

个体发育外界环境条件作用(外因)第二章遗传的细胞学基础2.1 细胞1 组成:•细胞的重要性:1)结构单位——形态构成,细胞的全能性2)功能单位——新陈代谢,生命最基本的单位3)繁殖单位——产生变异的基本单位2 类型根据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可以将生物分为非细胞生物:包括病毒、噬菌体(细菌病毒);细胞生物:以细胞为基本单位的生物;根据细胞核和遗传物质的存在方式不同又可以分为:原核生物 (无丝分裂,转录,翻译在同一地点)如:细菌、蓝藻(蓝细菌)真核生物 (有丝分裂,转录,翻译不在同一地点)如:原生动物、单细胞藻类、真菌、高等植物、动物、人类2.2 染色体1染色体的结构染色体主要由 DNA、蛋白质、 RNA 组成。

《遗传学(上、下册)》期末复习试题库及答案

《遗传学(上、下册)》期末复习试题库及答案

遗传学试题库一、名词解释遗传学(Genetics):是研究生物遗传和变异规律的科学。

遗传(heredity, inheritance): 亲代与子代之间的相似现象。

变异(variation):生物个体之间差异的现象。

性状(traits):一个个体从亲代传递到下一代的特性。

基因(Gene): 携带从一代到下一代信息的遗传的物质单位和功能单位。

基因座(Locus,复Loci):基因在染色体上的特定位置;基因在遗传图谱上的位置。

基因型(Genotype):一个生物个体的遗传组成,包括一个个体的所有的基因。

表现型(Phenotype):生物体在基因型的控制下,加上环境条件的影响所表现性状的总和。

等位基因(Alleles):在同源染色体上基因座相同,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

显性和隐性(Dominant and recessive):孟德尔把相对性状中能在F1显现出来的叫显性,不表现出来的叫隐性。

测交(test cross):即把被测验的个体与隐性纯合体亲本杂交,来测验显性个体基因型的方法。

染色质:是在间期细胞核内由DNA、组蛋白、非组蛋白和少量RNA 组成的,易被碱性染料着色的一种无定形物质。

常染色质:是构成染色质的主要成分,折叠压缩程度低,染色较浅且着色均匀。

异染色质:折叠压缩程度高, 处于聚缩状态,碱性染料染色时着色较深的染色质组分。

染色体:是指细胞在有丝分裂或减数分裂过程中, 由染色质聚缩而成的具有固定形态的遗传物质的存在形式。

拟表型:环境改变所引起的表型改变,有时与由某基因引起的表型变化很相似,这叫做拟表型。

不完全显性:具有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后,F1显现中间类型的现象。

并显性:双亲的性状同时在F1个体上表现出来。

镶嵌显性:双亲的性状在后代的同一个体不同部位表现出来,形成镶嵌图式,这种显性现象称为镶嵌显性。

致死基因:导致个体或细胞死亡的基因称致死基因。

必需基因:是那些当其突变后能导致致死表现型的基因。

遗传学期末考题 含答案

遗传学期末考题 含答案

医学遗传学第一章一.选择题。

1.下面各学科不是医学遗传学的分支学科的是:A.细胞生物学B.基因组学C.群体遗传学D.药物遗传学2.下列哪些疾病属于遗传病:A.大隐静脉曲张B.阑尾炎C.血友病D.肺炎3.1953年,Watson和 Crick发现了:A.DNA遗传密码B.DNA双螺旋结构C.DNA限制性内切酶D.DNA序列4.下列不属于遗传性疾病的分类的是:A.染色体病B.多基因病C.线粒体基因病D.癌症5.第一只克隆羊的名字叫:A.多莉B.梅丽C.多啦D.艾米6.下列不属于参与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国家是:A.中国B.德国C.法国D.俄罗斯7.21三体综合症属于:A.基因病B.多基因病C.线粒体基因病D.染色体病8.以下哪项说法是正确的:A.遗传病一定是先天性疾病B.先天性疾病一定是遗传病C.遗传病可能呈散发性D.遗传病均表现为家族性疾病9.尿黑酸尿症是由于什么酶缺乏引起的:A.酪氨酸酶B.尿黑酸氧化酶C.苯丙氨酸羟化酶D.鸟氨酸脱羧酶10.遗传病一般不表现为:A.传染性B.先天性C.家族性D.不累及非血缘关系者11.孟德尔第二定律又称为:A.交换定律B.分配定律C.分离定律D.自由组合定律12.下列哪项属于环境诱导发病的遗传病:A.尿黑酸尿症B.血友病C.Down综合征D.蚕豆病13.下列不属于判断是否为遗传病的指标是:A.患者亲属发病率随亲属级别下降而下降B.患者有特征性表现型C.患者有特征性发病年龄和病程D.患者五年生存率低14.遗传病特指:A.先天性疾病B.家庭性疾病C.遗传物质改变收起的疾病D.不可医治的疾病15.传染病发病:A、仅受遗传因素控制B、主要受遗传因素影响,但需要环境因素的调节C、以遗传因素影响为主和环境因素为辅D、以环境因素影响为主和遗传因素为辅E、仅受环境因素影响16、高血压是:A、单基因病B、多基因病C、染色体病D、线粒体病E、体细胞病17、Down综合征是:A、单基因病B、多基因病C、染色体病D、线粒体病E、体细胞病18、以下不是先天性疾病的是:A.夜盲B.尿黑酸尿症C.血友病D.Down综合征19、因遗传因素而罹患的疾病成为遗传病。

分子遗传要点小结(期末考试)【呕心沥血整理版】

分子遗传要点小结(期末考试)【呕心沥血整理版】

分子遗传学一、名词解释1.遗传:生物性状或信息世代传递中的亲子间的相似性状2.变异:生物性状或信息世代传递过中出现的差异现象3.分子遗传学:研究遗传信息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的科学.它依据物理、化学的原理来解释遗传现象,并在分子水平上研究遗传机制及遗传物质对代谢过程的调控4.RNA沉默:在细胞核中,使转录基因中与其同源的DNA序列甲基化而使基因陷于沉默5.基因组:是指细胞或生物体的一套完整的单倍体遗传物质,它包括单倍体遗传物质中编码的和非编码的全部DNA序列6.假基因:与正常基因有相似的序列,但是在编码序列当中往往含有移码或终止密码,从而使此类基因不能产生功能产物或者有一个可以察觉的现象型.7.顺反子:编码多肽链的遗传单位;基因的功能单位或遗传的功能单位8.开放性阅读框:(ORF)是被起使密码与终止密码所界定的一串密码子.9.密码子偏爱:基因组中经常为每种氨基酸编码的只是其中的某一密码子的现象10.表观遗传学(后成遗传):对基因的功能变化的研究,这种变化可以通过体细胞有丝分裂或性细胞成熟分裂而遗传并且不需要DNA序列发生变化11.印记基因:由于一些可遗传的修饰作用(如甲基化作用)控制着亲本中某一个单一的等位印记基因的活性,从而导致它们在发育中功能上的差异,使个体具有不同的性状特征12.C值佯谬:生物体的单倍体基因组所含DNA总量称为C值。

生物基因组的大小同生物在进化上所处地位的高低无关的这种现象13.N值佯谬:基因数目与生物进化程度或生物复杂性的不对应性14.DNA复性::当变性DNA的两条互补链在除去变性因素后,可以重新或部分恢复成双螺旋结构15.核糖体RNA(rRAN):一种中等重复并有转录活性的基因,多集中在特定部位(核仁形成区),有时则以染色体外核蛋白的的形式存在16.断裂基因;真核生物的编码序列往往被非编码序列所分割,呈现断裂状的结构17.重叠基因:指一段DNA序列上,由于阅读框架不同或终止早晚不同,同时编码两个以上基因的现象18.模糊基因:细胞内RNA的加工,造成了mRNA大部分的密码子从无意义信使成为有意义信使,而他们原来的基因的DNA序列只不过是一串简略的意义模糊的序列19.染色质:指细胞周期间期细胞核由DNA、组蛋白、非组蛋白和少量RNA组成的复合结构,因其易被碱性染料染色而得名20.染色体:是指在细胞分裂期出现的一种能被碱性染料强烈染色,并具有一定形态、结构特征的物体。

吉林师范成人教育《遗传学A》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吉林师范成人教育《遗传学A》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吉林师范成人教育期末考试试卷《遗传学》A卷年级专业姓名分数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如果A-B两显性基因相引相的重组率为20%,那么A-b相斥相的重组率为( )A 20%B 30%C 40%D 80%2. Aabb与AaBb杂交产生A_B_类型子代的比率为()A 3/8B 5/8C 7/8D 9/163. 用马铃薯的花药离体培养出的单倍体植株,可以正常地进行减数分裂,用显微镜可以观察到染色体两两配对形成12对,根据此现象可推知产生该花药的马铃薯是()A 三倍体B 二倍体C 四倍体D 六倍体4. 一表型正常女人与一表型正常的男人婚配,生了一个克氏综合症并色盲的儿子,那么染色体不分离发生在()A 女方减数第一次分裂B 女方减数第二次分裂C 男方减数第一次分裂D 男方减数第二次分裂5. 己知黑尿症是常染色体单基因隐性遗传,两个都是黑尿症基因携带者男女结婚,预测他们的孩子患黑尿症的概率是()。

A 1.00B 0.75C 0.50 D0.256. 同源染色体存在于()A 精子B 次级卵母细胞C 极体D 口腔上皮细胞7. 一个2倍体配子(AA)与该种正常的单倍体配子(a)结合,产生的后代是()A 异源三倍体B 三体C 由于三价体的随机分离几乎是不育的D 由于染色体缺乏同源性几乎是不育的8. 对于果蝇常染色体上基因突变的检出,常采用()A ClB品系B Muller-5品系C 平衡致死品系D “并连X染色体”法9. 根据人类血型遗传知识,可以鉴别亲子间的血缘关系。

已知父母中之一方AB 血型,另一方为O血型,其子女的血型可能是:()A O型B AB型C A型或B型D A型10. 为了确定T4噬菌体的h和r位点间的重组率,利用大量的h+r-和h-r+噬菌体对大肠杆菌进行复感染,收集裂解液,分析其基因型,结果是:h+r+2000;h+r-3000; h-r+ 3000;h- r-2000,这些资料说明两位点间的重组率是()A 20%B 40%C 50%D 75%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人类的猫叫综合征是由于正常染色体发生引起的。

四川农业大学《遗传学》2022-2023学年期末试卷

四川农业大学《遗传学》2022-2023学年期末试卷

四川农业大学2022~2023学年春季学期遗传学课程期末考试试题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八总分得分一、判断题(10分,你认为正确的,在题号前写“√”,认为错误的写“×”)1、玉米从雌雄同株转变为雌雄异株,是由于性染色体分离异常的结果。

2、已知基因a和b相距20个图距单位,AAbb×aaBB所产生的F1再与双隐性个体测交,测得重组值为19%,推测这两对基因间发生了双交换,双交换值为1%。

3、自由组合定律中所涉及的基因重组和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具有平行性,所以基因重组是发生在减数分裂的后期Ⅱ。

4、狭义的染色体重塑过程可以理解为一段染色体在常染色体和异染色体结构之间相互切换。

5、在真核生物细胞中,LINE转座子和SINE转座子都是DNA型转座子。

6、与DNA转座子不同,逆转录型转座子通过转录复制自己,不需要转座酶。

7、小RNA一般抑制基因表达,lncRNA一般激活基因表达。

8、真核基因由一个结构基因与相关的调控区组成,转录产物为多顺反子;原核生物DNA序列中功能相关的RNA和蛋白质基因,往往丛集在基因组的一个或几个特定部位,形成功能单位或转录单位,它们可被一起转录为含有多个mRNA的分子,为单顺反子。

9、RI(重组自交系)群体为暂时性分离群体。

10、同义突变是指位点突变后编码的氨基酸发生了改变。

二、选择题(10分)1、拉布拉多猎犬毛色分为黑色、巧克力色和米色。

将纯合黑色犬与白色犬杂交,F1均为黑色犬,将F 1黑色犬相互交配,F2犬毛色及比例为黑色:巧克力色:米白色=9:3:4。

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A.米白色相对于黑色为显性B.F2米白色犬有3种基因型C.F2中的巧克力犬相互交配,后代的米白色犬比例为1/16D.F2中米白色犬相互交配,后代可能出现性状分离考生诚信承诺1.本人清楚学校关于考试管理、考场规则、考试作弊处理的规定,并严格遵照执行。

2.本人承诺在考试过程中没有作弊行为,所做试卷的内容真实可信。

遗传学要点小结(期末考试)

遗传学要点小结(期末考试)

遗传学一、名词解释1.同源染色体:在生物的体细胞内,具有同一种形态特征的染色体通常成对存在。

这种形态和结构相同的一对染色体称为同源染色体。

2.非同源染色体:一对同源染色体与另一对形态和结构不同的染色体之间,互称为非同源染色体3.受精:也称为配子融合,是指生殖细胞(配子)结合的过程.4.直感:是花粉(父本)对种子或果实的性状产生影响的现象5.花粉直感:也称为胚乳直感,是指胚乳性状受精核影响直接表现父本的某些性状的现象。

(直接原因就是双受精,如玉米)6.果实直感:也称为种皮直感,是指种皮或果皮组织在发育过程中受花粉影响而表现父本的某些性状的现象。

(如棉籽的纤维)7.无融合生殖:雌雄胚子不发生核融合,但又能形成种子的一种特殊生殖方式.8.等位基因:控制一对相对性状位于同源染色体上对应位点的两个基因9.共显性(并显性):如果双亲的性状同时在F1个体上表现出来,即一对等位基因的两个成员在杂合体中都表达的遗传现象10.复等位基因: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点上存在的3个或3个以上的等位基因11.基因互作:不同对基因间相互作用共同决定同一单位性状表现的结果12.互补作用:两对独立遗传基因分别处于纯和显性或杂合状态时,共同决定一种性状的发育。

当只有一对基因是显性,或两对基因都是隐形时,则表现为另一种性状。

这种基因互作的类型称为互补作用13.积加作用:两种显性基因同时存在时产生一种性状,单独存在时能分别表现相似的性状,两种显性基因均不存在时又表现第三种性状,这种基因互作称为积加作用14.重叠作用:不同对基因互作时,不同的显性基因对表现型产生相同的影响,F2产生15:1的比例,这种基因互作称为重叠作用15.上位性:两对独立遗传基因共同对一单位性状发生作用,而且其中一对基因对另一对基因的表现有遮盖作用16.相引相(相引相):甲乙二个显性性状连系在一起遗传,甲乙两个隐性性状连系在一起遗传的杂交组合17.相斥相(相斥相):甲显性和乙隐性性状连系在一起遗传,乙显和甲隐连系在一起遗传的杂交组合18.连锁遗传:是指同一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连在一起而遗传的现象19.完全连锁:位于同一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之间不发生非姊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换,则这两个非等位基因总是连接在一起而遗传的现象20.不完全连锁:指同一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之间或多或少地发生姊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换,测交后代中大部分为亲本类型,少部分为重组类型的现象21.交换:是指同源染色体的非姊妹染色单体之间的对应片段的交换,从而引起相应基因间的交换与重组22.交换值:同源染色体的非姊妹染色单体间有关基因的染色体片段发生交换的频率。

中国医科大学22春“药学”《医学遗传学》期末考试高频考点版(带答案)试卷号1

中国医科大学22春“药学”《医学遗传学》期末考试高频考点版(带答案)试卷号1

中国医科大学22春“药学”《医学遗传学》期末考试高频考点版(带答案)一.综合考核(共50题)1.多基因遗传病中每个基因对表型的影响相对较小,又称为#基因。

参考答案:微效2.半合子(hemigygote)(名词解释)参考答案:男性只有1条X染色体,Y染色体短小,缺乏相应的等位基因,所以对X连锁基因来讲,男性为半合子。

3.在多基因遗传病中,由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决定个体患病的可能性大小称为()A.易感性B.易患性C.遗传度D.阈值E.阈值模型参考答案:B4.由导入的基因促进其多肽表达的克隆系统称为()。

参考答案:表达系统5.提出连锁互换定律的科学家是()C.PaulingD.GarrodE.Ingram参考答案:A6.自毁容貌综合征是由于()缺陷所致,属于()代谢病。

参考答案:HGPRT,嘌呤7.mtDNA与nDNA相比具有哪些独特的传递与发病规律参考答案:①mtDNA具半自主性;②线粒体基因组所用的遗传密码和通用密码不同;③mtDNA为母系遗传;④mtDNA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期间都要经过复制分离;⑤mtDNA具阈值效应的特性;⑥mtDNA 的突变率极高。

8.名词解释:先天性代谢病参考答案:先天性代谢病指由基因突变引起酶活性异常或缺乏,从而导致代谢紊乱的机体功能障碍性疾病。

9.甲型血友病为#遗传病,主要是#缺乏而致凝血障碍。

参考答案:XR,因子10.mRNA转录后剪接加工是除去#,把相邻的#连接起来。

参考答案:内含子,外显子11.关于X连锁隐性遗传,下列哪一种说法是错误的()A.系谱中往往只有男性患者B.女儿有病,父亲也一定是同病患者C.双亲无病时,子女均不会患病D.有交叉遗传现象E.母亲有病,父亲正常,儿子都是患者,女儿都是携带者参考答案:C12.端粒中含有的六核苷酸重复序列为()A.TAATGGB.TTAGGGC.TATCGGD.TTTGCGE.TAACGG参考答案:B13.载体(名词解释)参考答案:将外源目的DNA片段导入受体细胞,并能进行自我复制和增殖的工具。

遗传学期末考试(烟台大学)

遗传学期末考试(烟台大学)

一、名词解释1、遗传学:是研究生物遗传和变异的科学,是生物学中一门十分重要的理论科学,直接探索生命起源和进化的机理。

同时它又是一门紧密联系生产实际的基础科学,是指导植物、动物和微生物育种工作的理论基础;并与医学和人民保健等方面有着密切的关系。

2、复等位基因:在种群中,同源染色体的相同座位上,可以存在两个以上的等位基因(决定相对性状),构成一个等位基因系列,称为复等位基因。

3、表型模拟(phenocopy)/拟表型:有时环境因子引起的表型改变和某基因突变引起的表现型改变很相似,这叫表型模拟或拟表型。

4、基因互作:不同对的两个基因相互作用,出现了新的性状,这种遗传效应叫基因互作5、剂量补偿效应:指在XY型性别决定的生物中,使性连锁基因产物在两种性别中有相等或近乎相等的有效剂量的遗传效应。

6、染色体图(连锁遗传图):又称连锁图(linkage map)或遗传图(genetic map)。

依据测交实验所得重组值及其他方法确定连锁基因或遗传标记在染色体上相对位置的线性图。

7、并发系数:双交换频率与预期频率的比值。

8、同源重组(homologous recombination):同源重组的发生依赖于大范围的DNA同源序列的联会,主要利用两个DNA分子序列的同源性识别重组对象,负责DNA配对和重组的蛋白质因子没有碱基序列的特异性,只要两条DNA序列相同或接近,重组就可以在此序列中的任何一点发生,重组中两DNA分子相互交换对等的结构部分。

9、位点专一性重组(site-specific recombination):这类重组依赖于小范围的同源序列联会;重组事件只涉及特定位置的短同源序列,或仅涉及特定的碱基序列,重组时发生精确的切割和连接反应,DNA不丢失、不合成,重组发生在特殊位点上,此位点含有短同源序列,有位点专一性的蛋白因子催化。

两个DNA分子并不交换对等的序列部分,而往往是一个DNA分子整合到另一DNA分子中,因此这种重组又叫做整合式重组10、基因转变:由于异源双链DNA区段不对称碱基对的不同修复过程导致一个基因转变为它的等位基因,称为基因转变。

遗传学

遗传学

《医学遗传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遗传病是遗传物质发生改变所导致的疾病2医学遗传学:是一门研究遗传病的发病机制、遗传规律、诊断、治疗和预防的科学。

3移码突变:是指DNA链上插入或丢失一两个或多个碱基时,引起变化点下游的碱基发生位移,密码子重新组合,导致变化点以后多肽链的氨基酸种类和顺序发生改变。

4整码突变:指DNA链上插入或丢失一个或几个密码子,导致多肽链增加或减少了一个或几个氨基酸,但变化点前后的氨基酸不变。

5异染色质:螺旋化程度较高,着色较深,多分布在核膜内表面,其DNA复制较晚,含有重复DNA顺序,很少转录或无转录活性,为间期核中不活跃的染色质。

6X染色质:至正常女性的间期细胞核中呈异固缩状态,紧贴核膜内缘形成的约1微米大小的浓染小体。

7染色体畸变:指体细胞或生殖细胞内染色体发生的异常。

8基因簇:基因簇是指集中成簇,紧密排列在某条染色体特定区域的多基因家族成员。

9基因家族:多基因家族是指基因组中由一个祖先基因经过重复和变异所形成的一组来源相同,结构相似,功能相关的基因。

10罗伯逊易位:又称着丝点融粒。

当两条近端着丝粒染色体同时在着丝粒或其附近某一部位发生断裂后,两者的长臂构成一个大的染色体,而其断臂构成一个小的染色体,这种特殊的易位形式就称为罗伯特易位。

11动态突变:是指在基因组中串联重复的三核苷酸序列随着时代的传递而拷贝数逐代增加的突变方式。

12嵌合体:某个体内同时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核型的细胞就称为嵌合体。

13外显率:是指一定基因型的个体在特定的环境中形成相应表型的百分率,是群体概念。

14数量性状:是指在群体中,性状的变异分布是连续的,不同个体之间没有质的差异,只是量的差异,并且在群体中有许多表现类型。

15遗传漂变:遗传平衡要求的群体数量a很大,倘若一个群体较小,由于生育机遇问题的原因,可能导致某一等位基因的频率发生相当大的随机波动现象,称为遗传漂变。

16表现度:是指杂合子显性基因表达的程度,是个体概念。

遗传学期末考试试题

遗传学期末考试试题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8分)1、外显子2、复等位基因3、F因子4、母性影响5、伴性遗传6、杂种优势二、填空题:(每空0.5分,共20分)1、豌豆中,高茎(T)对矮茎(t)为显性,黄子叶(Y)对绿子叶(y)为显性,假设这两个位点的遗传符合自由组合规律,若把真实遗传的高茎黄子叶个体与矮茎绿子叶个体进行杂交,F2中矮茎黄子叶的概率为。

2、人类中,苯丙酮尿症的常染色体隐性纯合体是一种严重的代谢缺馅。

如果正常的双亲生了一个患病的女儿,一个正常表型的儿子。

问:儿子是此病基因携带者的概率是。

3、大麦中,密穗对稀穗为显性,抗条诱对不抗条诱为显性。

一个育种工作者现有一个能真实遗传的密穗染病材料和一个能真实遗传的稀穗抗病材料,他想用这两个材料杂交,以选出稳定的密穗抗病品种,所需要类型有第______代就会出现,所占比例为_______,到第________代才能肯定获得,如果在F3代想得到100个能稳定遗传的目标株系,F2代至少需种植_________株。

4、某一植物二倍体细胞有10条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前期Ⅰ可观察到个双价体,此时共有条染色单体,到中期Ⅱ每一细胞可观察到条染色单体。

5、人类的性别决定属于型,鸡的性别决定属于型,蝗虫的性别决定属于型。

6、有一杂交:CCDD × ccdd,假设两位点是连锁的,而且相距20个图距单位。

F2中基因型(ccdd)所占比率为。

7、遗传力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广义遗传力是_________方差占________方差的比值。

遗传力越_____,说明性状传递给子代的能力就越_____,选择效果越________。

8、萝卜甘蓝是萝卜和甘蓝的杂种,若杂种体细胞染色体数为36,甘蓝亲本产生的配子染色体数为9条,萝卜单倍体数应为______条,可育的杂种是________倍体。

9、在臂间倒位情况下,如果倒位环内非姊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一次交换,则后期将形成四种形式的染色体即染色体,染色体,染色体,染色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遗传学
问答和计算:
1、二项展开和通项公式的运用
2、单倍体高度不育的机制
3、X2的运用
4、三点测交的运用
5、雄性不育的机制和运用
6、谱系中近交系数的计算
7、遗传平衡定律的运用
8、F-,F-和F,的区别,HfrxF-,F-x F-的过程
9、狭义和广义遗传率的推算
知识点:
一、性别决定的种类
(一)性染色体决定性别
1、性染色体本身决定性别
(1)XY型(2)ZW型
2、性染色体的数目决定性别
如(1)蝗虫:雌性2n=24(xx);雄性2n=23(xo){xo}型
(2)鳞翅目昆虫雄性zz雌性zo称作zo型
3、染色体的倍性决定性别(蜜蜂)
4、性指数决定性别
5、取决于x染色体是否杂合
6、取决于x与y的比
(二)基因决定性别
1、由复等位基因决定性别
2、由二对基因决定
(三)环境决定性别
考题推测:人类的性别决定属于 xy 型,鸡的性别决定属于 zw 型,蝗虫的性别决定属于 xo 型。

二、一因多效和多因一效
一个单位性状的遗传并不都是受一对基因的控制,而经常受到许多对基因的影响。

许多基因影响同一单位性状的现象称为“多因一效”,另一方面,一个基因也可以影响许多性状的发育,称为“一因多效”。

三、细菌交换特点
四、细胞质基因特点
1、概念:
广义地讲,染色体外遗传包括染色体以外的其他任何细胞成分所引起的遗传现象,例如,质体叶绿体,线粒体等细胞器,以及共生体和细菌粒等所引起的遗传现象,由于存在细胞核和细胞抽的严格界限,并且染色体外的遗传物质又存在于细胞质中,因此在习惯上把核外遗传物质所引起的遗传现象又称为细胞质遗传(cytoplasmic inheritance)或核外遗传(extra-nuclear inheritance)。

2、细胞质遗传的特点
①.正交和反交的遗传表现不同。

核遗传:表现相同,其遗传物质由雌核和雄核共同提供;
质遗传:表现不同,某性状表现于母本时才能遗传给子代,故又称母性遗传。

②.连续回交,母本核基因可被全部置换掉,但由母本细胞质基因所控制的性状仍
不会消失;
③.由细胞质中的附加体或共生体决定的性状,其表现往往类似病毒的转导或感染,
即可传递给其它细胞。

④.基因定位困难:遗传方式是非孟德尔遗传,杂交后代不表现有比例的分离。


有胞质基因的细胞器在细胞分裂时分配是不均匀的。

五、人类的各种染色体畸形
1、染色体重排:缺失,重复,易位,倒位
2、染色体数量变异:整倍体、多倍体、非整倍体(缺体、单体、三体、双三体、多体)
六、各种孟德尔比率的修饰(两对基因杂交)。

测交
1、基因互作:A,B完全显性:A≠B;A和B互为完全显性9:3:3:1
2、累加效应:A,B完全显性:A=B;A和B互为不完全显性9:6:1
3、重叠效应:A,B完全显性:A=B;A和B互为显性15:1
4、隐性上位:A,B完全显性:A≠B;a和b为隐形时对A和B起上位作用,中间产物
有表型效应9:3:4
5、互补效应: a和b为隐形时对A和B起上位作用,中间产物无表型效应9:7
6、显性上位:A,B完全显性:A≠B;A为显性时对B,b其上位作用12:3:1
7、抑制效应:A,B完全显性:A≠B;A抑制B的表达13:3
七、多对基因杂种的F2表型分离比和组合数
基因对数N,F1配子类型2n,F1配子组合4n,F2基因型3n,F2表型2n,离比(3+1)n 八、顺反测验的运用
在顺反子中,把两个突变点分别位于两条染色体上称为反式,若有互补,表明两个突变点位于不同顺反子中;若没有互补,表明它们位于同一顺反子中。

检验两个突变点是否属于一个基因即顺反子的实验叫互补实验,是由Benzer 首先提出的。

九、交换值与完全连锁不完全连锁和自由组合的关系
十一、转导和特异性转导的特点和区别,
普遍性转导的特点是:①由温和型噬菌体携带供体菌基因②可转导细菌染色体上的任何基因③噬菌体DNA结合到细菌染色体特定位置上④能形成稳定的转导子(1分)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十二、xF-、F-xF-产生的重组子的频率,
十三、基因的直线排列定律
十四、纯质(隐性)致死的运用
十五、基因工程中使用的载体
质粒、噬菌体、动物病毒
十六、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前期Ⅰ的偶线期期发生同源染色体的联会配对;_前期Ⅰ的粗线期期染色体间发生遗传物质交换;前期Ⅰ的双线期期发生交叉端化现象,这一过程一直进行到中期Ⅰ,后期Ⅰ__同源染色体_染色体分开,而染色单体分离在__后期Ⅱ期。

十七、遗传病通常具有垂直传递和终生性的特点,目前已知的遗传病大体可归纳为三大类,即单基因遗传病、基因遗传病、染色体遗传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