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实现信息技术与化学学科课程有效整合
高中化学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应用案例
高中化学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应用案例案例背景高中化学课程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实验技能的重要课程之一。
然而,传统的化学教学往往缺乏足够的实践和互动性,难以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动力。
为了提高化学课程的教学效果,将信息技术与化学课程整合应用成为了一种可行的方法。
案例描述在高中化学课程中,可以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来增加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参与度和理解力。
以下是一些整合应用案例的示例:1. 虚拟实验室使用计算机软件或在线平台创建虚拟实验室环境,让学生进行模拟实验。
学生可以通过操作虚拟装置、调整实验参数,观察实验结果和数据变化,并进行数据分析和实验报告的撰写。
这种虚拟实验室不仅可以节省实验材料和设备成本,还能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更多的实践操作。
2. 分子模型软件利用分子模型软件,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化学反应和分子结构。
学生可以通过拖拽分子模型、旋转分子结构,观察分子间的作用力和化学反应的过程。
这种可视化的研究方式有助于学生形象地掌握化学概念和知识。
3. 互动教学平台利用互动教学平台,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实时互动和讨论。
教师可以提前准备好问题,学生通过使用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进行投票和回答。
通过实时统计和展示学生的回答结果,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理解情况,及时进行教学调整和反馈。
4. 多媒体资源利用多媒体资源(如教学视频、动画等),将抽象的化学概念呈现得更加生动有趣。
学生可以在课堂上观看演示视频,了解实际应用和化学原理。
通过多媒体资源的使用,可以增加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5. 数据分析与展示利用信息技术工具,让学生进行实验数据的处理、分析和展示。
学生可以使用电子表格软件制作数据表格、图表,并进行数据分析和解释。
这种实践操作能够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和科学思维。
结论将信息技术与高中化学课程整合应用,可以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动力。
通过虚拟实验室、分子模型软件、互动教学平台、多媒体资源和数据分析与展示等整合应用案例的运用,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化学概念和原理,提升实验技能和科学素养。
信息技术与初中化学课程的有效整合
信息技术与初中化学课程的整合是利用信息技术传递信息及时、方便等特性,从而使得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有所提高,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通过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其学习的自主性,实现教师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绩效的双面提高。
1.利用信息技术可以使教和学在时空上产生突破。
多媒体和网络的应用,可以使初中化学课程突破时空的限制,教师将自己讲授课程中的重难点的课件公布在网络上或传送给学生,进行资源的共享,让学习中有困难的学生得到及时帮助,也便于学生在课余时间重新温习自己已经学到的知识或是提前预习将要学习的课程。
信息技术通过打破时空的限制,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化学教学质量。
2.多媒体教学集多媒体和网络教学于一体,可以实现对大信息量的优化处理,对瞬息万变的事物作定格分析。
化学学科所反映的多是客观事物的微观世界,课堂上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优势进行演示,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事物的化学变化过程,根据实际教学的需要重复播放实验过程,避免课堂上的演示实验稍纵即逝的缺点,有的放矢地指导学生观察,调节图像的大小、快慢,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望,效果非常显著。
学生能准确地观察到实验现象,也更有利于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顺利突破教学的重难点,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望。
如在讲述二氧化碳的教学内容时,教师先运用多媒体播放一段二氧化碳在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对二氧化碳有新的认识,促使他们想知道二氧化碳是如何制取的,产生想试一试的冲动,也急于想知道二氧化碳还有哪些性质。
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下,给新授知识营造良好的氛围,引起学生的注意,联系生活经验,比较抽象的概念和原理形象化,化复杂多变为简洁明了,化抽象为直观。
运用多媒体技术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从而帮助学生攻克难点,激发学生探究欲望,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开阔学生的视野,顺利突破教学的重难点,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效率。
3.运用幻灯片,帮助学生明确实验课的操作步骤。
实验步骤是实验的环节,同时也是实验的必要环节。
信息技术与初中化学教学的有效融合策略
信息技术与初中化学教学的有效融合策略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信息化技术也逐渐融入了新课程改革的课堂教学中来,使课堂教学的效率大大提高。
利用信息化技术展开教学,不仅是对以往教学的一种创新,也能帮助学生对物质反应产生的现象从本质上进行理解,使学生的宏观辩识与微观探究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得到发展与提高。
关键词:信息技术;初中化学;融合策略化学是学生在初中三年级新接触的一门学科,对学生来说比较陌生。
如何利用信息技术使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更高效呢?下面我谈谈我的一些做法。
一、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有效教学情境,引入新课教育家荀况曰:“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图片、声音、色彩、实验视频等感官刺激,不仅使课堂气氛轻松愉快,易激起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还可以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知识趣味化、形象化。
生活中处处充满了化学的知识,但是我们不可能把每一种知识及相关实验都搬到课堂上进行实验,因此,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引入新课,是教师进行高效教学的一种手段。
例如,在学习九年级下册第十单元的课题2《酸和碱的中和反应》时,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前,可以通过图片介绍2009年6月广西贺州市所发生的浓硫酸泄露的重大事故的处理方法,然后设置情境:为什么浓硫酸泄漏后,可用石灰、烧碱等进行处理?它们发生了什么反应呢?从而进入新课的学习。
这样的引入,学生对于这些化学现象的发生有了兴趣,教师再进行教学,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二、利用信息技术,播放实验视频,降低课堂实验带来的风险1.通过多媒体播放危险的实验的视频,保障师生的安全在化学实验中,有许多实验是具有危险性和毒害性的,让学生进行操作,很可能会因为学生操作不当,而导致师生安全受到危害,严重的还会造成大量的环境污染。
例如,氢气的燃烧、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CO的燃烧和危害等实验,这些实验中的操作,涉及到的不仅仅是需要用到酒精灯,还存在氢气在高温下易爆炸的危险、CO中毒等危险。
由于实验过程中学生难以把握实验的尺度,稍有不当,很可能会造成实验事故。
信息技术与化学课程整合的研究
信息技术与化学课程整合的研究信息技术与化学课程整合的研究导语:信息技术与化学是当今社会发展中重要的学科领域,二者的相互融合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将探讨信息技术与化学课程整合的研究,旨在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优秀人才。
一、信息技术与化学课程整合的意义信息技术与化学课程的整合,可以促进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实现知识的综合运用。
信息技术可以为化学实验提供辅助支持,提高实验效率和数据处理的准确性;同时,化学知识的应用场景也可以成为信息技术学习的实践载体,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整合后的课程将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与实际,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动机。
二、信息技术与化学课程整合的实施方式1. 实验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信息技术可以应用于化学实验数据的采集、处理和分析,通过使用化学数据处理软件和网络工具,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了解实验结果并进行统计分析。
同时,学生还可以借助信息技术的帮助,将实验数据与化学理论知识进行比对和验证,提高实验的可靠性与准确性。
2. 虚拟实验与模拟实验信息技术可以提供虚拟实验平台,让学生在计算机上进行化学实验的模拟操作,通过调整实验参数、观察实验结果和分析数据,学生可以在虚拟实验中体验到真实实验的过程与效果。
此外,信息技术还可以模拟实验中的危险操作,提供实验安全的培训与指导,确保学生的安全意识。
3. 知识网络与信息检索信息技术可以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学习资源与知识网络,学生可以通过信息检索技术获得最新的化学知识和研究成果。
同时,学生还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工具,将所学的化学知识进行整理和分类,形成个人的学习资料库,方便学生随时回顾与复习。
4. 创新实践与项目研究信息技术为化学课程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创新实践与项目研究的平台。
学生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工具,开展化学相关的科研项目,通过网上资源的获取和利用,开展自主设计与实践,培养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
此外,学生还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展示与交流自身的实践成果,提高信息获取与表达的能力。
高中化学《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课的教学设计方案》
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课的教学设计方案一信息技术与化学教学整合的几个方面1、多媒体教学技术与化学教学内容的显现方式的整合(1) 联系实际课堂化化学是一门密切联系实际的学科,学习化学离不了化工生产过程,利用多媒体教学可以模拟化工生产过程,编写出化工生产的流程图,如工业生产硫酸、工业生产硝酸、合成氨、炼铁炼钢、煤加工等,也可以根据工业生产实际,模拟实物及反应器中的反应现象。
还可以播放实际生产过程的影片,使学生感受到贴近生活,犹如身临其境,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 动态过程“可视化”、空间想象“直观化在有机化学教学中,经常牵涉到一些化学反应历程,而化学反应历程又难以在教室里形象展示。
学生缺少感性认识,想象力又受年龄和知识结构水平限制,难于理解。
利用多媒体教学可以模拟化学反应历程使学生看到化学健的拆分及重新组合的过程,加深学生对化学概念的理解。
如我设计的甲烷的“取代反应”课件就是运用动画来模拟反应过程中的取代方式,通过演示、取代反应的原理以及为何甲烷的一卤代物、二卤代物只有一种同分异构体等使学生一目了然。
(3) 微观现象“宏观化”化学教学中涉及到一些微观问题难于在教学中具体体现,借助多媒体技术能将微观现象放大处理。
如物质结构中的分子结构、晶体结构等内容是难于用语言描述清楚的,传统的教学借助于模型可以降低讲解难度,但模型的制作、保存和使用都有一定的限制,而利用多媒体的三维动画功能则可以轻易解决化学模型问题.例如我利用化学三维分子模型软件制作的(离子晶体、分子晶体、原子晶体)课件,在教学实践中的确获得令人满意效果(4) 课堂容量“巨大化”运用电脑多媒体网络辅助化学教学,可充分发挥其信息容量大、省时省力的优势,这也是传统教学所无法比拟的。
例如:在高三化学第二轮复习阶段,即化学知识分块复习阶段,教师要在课堂上进行全面的知识总结与大剂量的巩固训练活动。
若教师在教学中使用事先制作好的多媒体课件来辅助复习教学,则不但能增大化学教学容量,加大训练密度,还能减轻教师的负担,开拓学生视野,极大地提高了化学课的复习效率。
信息技术与化学学科教学的整合
、
利 用信 息技 术 实现 师 生 互 动 。 突 出学 生 的 主
体 性
长期 以来 ,在传统教学方法和应试教育的影响 下, 学生 已经习惯于被动地接受教师灌输 的知识 , 一 些教师和家长都 注重培养学生 的应试技能而不是学 习能力 、 创造能力 。 一 些学 生已经形成 了不愿进行主 动探究 ,宁愿去记忆现成结论 、被动接受知识的习 惯。 而在信息技术环境下进行化学教学时 , 教师虽然 在本学科知识 上与学生相 比存 在着一定 的优势 , 但 在信息技术 环境 下“ 容易” 放 下“ 知识领袖 ” 的架子 。 与学生进行平等 的师生合作 和共 同探究式 的教学 , 这本身就是学生 主体性课堂的体现 。 在这种 环境下 , 学 生会感到学 习气氛十分轻松 ,合作的方式使他们 自己参与到知识 的获得 中去 ,知识是和老师共 同合 作 而推理 出来 的, 他们 自己成 为主宰知识 的一部分 。 探究 的方式又可 以使 学生 自己不 断地发现 问题 、 分 析 问题 、解决 问题 ,从而更透彻地理解所获得的知 识, 在探究 的过程 中学会创造性地学习 。 例如 , 在讨论用 氯酸钾制氧气 的催化剂时 , 我先 让学生在 网上搜索关于这方面的资料 ,然后在课 堂 上和学生一起来做实验验证 , 并让学生做对 比实验 。 几个学生分别同时加热氯酸钾 、混有 二氧化锰 的氯 酸钾 、 混有 氧化铜的氯酸钾 、 ? 昆 有 氧化铁的氯 酸钾 , 并不断用带火星的木条进行实验 , 通过计时 , 最 后确 证 了三种氧 化物 都可 以作为 氯酸 钾制 氧气 的催化 剂, 但 是二 氧化锰 的催化效果要好一些 。 这种让学生 亲 自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完成学习任务的方式 ,无 疑 给学生 留下 了非常深刻 的记忆。
信息技术与化学课程有效整合的策略
信息技术与化学课程有效整合的策略摘要推进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是我国面向21世纪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视点。
对信息技术与化学课程的有效整合的研究,是现代化学教师进行教学改革的一个艰巨任务。
信息技术与化学课程的有效整合深刻地改变着传统的教育模式,它包括化学课程资源、课程内容及教学方法的整合,成功与否取决于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媒体等要素的整体协调、有机融合,使各要素发挥出最大的效益,以实现课堂教学过程的最优化。
关键词信息技术;化学课程;整合策略一、信息技术与化学课程整合的内涵信息技术是现代教育技术的重要代表,具有“信息高密度、传递高速度、交互高强度、反馈高效率”的特点。
注意整合不是简单地课程叠加,而是通过信息技术与教学内容的有机结合,促进教学模式的变革,实现教育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全方位的现代化。
要突破传统教育的模式,建立能够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的新型教学模式。
二、信息技术与化学课程整合的目的1.构建新的教学模式促进个性化的自主学习我们已经步入了个性化的学习时代,网络交互式教育环境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个学生的主动性,开发每个学生的潜能,使学生通过自我学习各得其所各得其乐,形成良好的学习心理与学习习惯。
2.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把信息技术作为认知工具,以化学学科知识为载体,教师根据各自情况,吸纳最先进的最新鲜的内容,让学生在玩中学习化学学科知识,学习信息技术,学习做事,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信息技术与化学课程有效整合的策略1.调动学生非智力因素的策略成功的课堂教学,离不开学生非智力因素的调动,且师生的情感交流正是网络环境下容易被忽视的一面,在教学中,非智力因素的动力作用对于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形成、智力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因此,实现信息技术与化学课程整合的策略,把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调动学生的内在驱动力放在首位,重点培养学生较高的学习动机,激发浓厚的学习兴趣。
(1)发挥多媒体和网络优势,创设多媒体教学情境。
信息技术与化学教学整合的模式
信息技术与化学教学整合的模式
信息技术与化学教学整合的模式是将信息技术和化学结合起来,在信息技术中应用到化学教学当中,从而实现对化学教学内容更加透彻的理解和认识。
具体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一、引入信息技术的教学模式。
采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进行化学教学,能够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并能提高教学质量。
二、建立多媒体教学资源。
化学教学资源可以采用多媒体技术制作,如3D图像、动画片、视频等,用于化学教学,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
三、建立电子化的化学教学实验室。
建立电子化的化学实验室,可以根据不同的实验要求,运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验资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实验内容。
四、开展多媒体化的化学教学实践。
通过信息技术,可以为学生提供多种多样的教学实践,如虚拟实验、虚拟课程等,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浅谈信息技术与化学学科的整合
浅谈信息技术与化学学科的整合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发展,衡量现代人才的重要标志也发生了重大的改变,我们的教育应如何适应时代的要求,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的新型创新型人才,这已成为教育中的一项重大挑战。
标签:化学教学;信息技术;课程整合在信息化的学习环境中,将信息技术与化学教学相整合,对于深化化学学科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效率以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那么,中学化学教学如何实现信息技术与化学学科整合?我认为要做到以下几点:一、利用信息技术改变传统的化学教学方法多年来学科改革始终没有停止过。
就拿化学学科来讲,引进STS、BSCS等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材,在课堂教学中提倡和推进化学学科学方法训练和科学素养的培养,以提高学生的学科能力等。
近十年的教改,取得了一些进展。
但是,从总体上看改革没有重大的突破,改革甚微。
1 促进教学内容呈现方式的变革教学中历来强调教学的直观性。
要在课堂教学中生动形象地进入学生的直观视觉,如果单纯靠现有的一些文字、挂图,甚至投影、幻灯是很难达到应有的教学效果。
而信息技术多媒体的运用就可以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产生非常好的直观性效果。
2 促进教与学方式的变mWxgojobjLg4E9vVH70aT5hmSSAGS7TfGF5zx7/nDYY=革运用信息技术,可以提高教师备课的质量和效率,教师利用信息技术这一手段,在资源库里查找资料,了解自己教学内容中涉及到的有关知识,然后在教学素材库中调用素材,设计制作教案。
使教案的编写从手写到键盘输入,从纯文本到多媒体,从线性结构构思到超文本结构构思。
3 促进师生间、生生间关系的转变运用信息技术,可以实现师生间、生生间的互动平等交流与和谐关系。
特别是信息技术的隐蔽性特点,可使学生某些难于公开表达的话,直接与教师、同学交流。
二、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重要性1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充分体现学习主体作用人机交互是计算机的显著特点。
图文并茂的、丰富多彩的人机交互方式,可以使教学反馈更加及时快速。
信息技术与中学化学教学的有效整合
信息技术与中学化学教学的有效整合信息技术辅助教学进入化学课堂,给教学带来了无限生机,它通过文本、图像、动画、声音等方式,创设情景,激发情趣,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化静为动,发展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的能力,打破了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的确有自身无可替代的优势.一.运用信息技术手段的直观新颖特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信息技术教学可以利用各种教具、学具、投影、电影、录像、录音等媒体,集光、形、色于一体,直观形象,新颖生动,能够直接作用于学生的多种感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彻底改变了“教师一支粉笔.一张嘴的满堂灌“式的教学方式,兴趣必然引起追求,兴趣是获得成功的动力,是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最实际的内部力量。
中学化学中,关于化工生产的内容较多,传统的教学方法,一般采用模型、挂图、板书等演示手段,真实性和直观性较差,无法激起学生对化工生产的兴趣。
若利用计算机的模拟功能,编写化工生产的流程图,向学生展示物质的转化和流动情况,就可以使学生对整个化工生产过程及反应原理在头脑里形成一个框架。
模拟化工生产的全过程,如用3DS的动画功能制成三维动态过程,就可以向学生展示如:硫酸工业中沸腾炉、接触室、吸收塔,氨的合成塔等中的真实的反应现象。
在展示讲解该课件时,再配以播放相关的化工厂的全貌及车间内部设备的场景,这样学生很容易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大大提高了化工生产的真实性,增强了理论与实际的联系.通过信息技术教学,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感知,这种新颖的学习形式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而且增加了感知深度,培养起学习兴趣,进而提高学习效率。
二.运用信息技术技术模拟展示微观现象,突破教学重点、难点化学是研究分子、原子及核外电子等微粒运动的科学,而微观粒子的运动又是肉用眼所看不到的,用手摸不着的,通常情况下我们只有借助于挂图和模型,通过我们教师的讲解而使得学生理解,而微粒运动变化的过程却无法充分展示,这时,适时引入电脑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地展示它们微观的结构特点,从结构到性质、从性质到用途,使复杂抽象的事物变得简单具体,那么,学生对所学的内容就容易理解了,这样教学难点得以突破,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现代信息技术与初中化学教学的整合与实践
现代信息技术与初中化学教学的整合与实践一、现代信息技术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1.虚拟实验室传统的化学教学中,学生们往往需要通过实际操作来进行化学实验,但是由于实验条件、设备、材料等方面的限制,学生无法进行一些特殊的化学实验。
而通过虚拟实验室技术,学生们可以在计算机的屏幕上进行“真实”的化学实验,不仅可以避免一些实验操作上的风险,还可以进行一些传统实验无法完成的实验,如高温高压实验,放射性物质实验等等。
2.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教学技术可以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形式的信息结合在一起,使得化学知识的传授更加生动、直观。
学生可以通过观看视频、听音频等方式,更好地理解化学实验的操作步骤、化学物质的性质特点等知识点,提高学习的效率。
3.网络资源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学生们可以通过搜索引擎、在线图书馆等网络资源,获取到大量的化学知识,这些资源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加多样化的学习内容,帮助他们更加全面地了解化学知识。
4.模拟软件现代信息技术还提供了许多化学模拟软件,这些软件可以模拟化学实验的过程,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化学反应的机理,掌握化学实验的操作技巧,并且通过软件可以看到实验的效果,更全面地理解化学实验的结果。
以上,现代信息技术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多彩的学习体验,提高学习效率,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化学知识。
1.教学目标的明确在进行信息技术与化学教学整合的过程中,首先需要明确教学目标。
教师需要明确指导学生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所要实现的学习目标,比如通过虚拟实验室学习化学实验的操作步骤,通过多媒体教学学习化学知识点等。
2. 教学内容的选择在整合实践中,教师需要选择适合信息技术应用的教学内容。
比如在指导学生进行化学实验时,可以选择一些虚拟实验室中没有风险且难度适中的化学实验,让学生在模拟软件中进行操作,从中获得实验的经验和技能。
3. 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在实践中,教师需要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各种信息技术教学手段,比如在讲解化学实验操作步骤时,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图文并茂地向学生展示化学实验操作过程,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化学实验的过程。
试谈化学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有效整合
试谈化学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有效整合【摘要】信息时代呼唤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的变革与更新,化学教学也不例外。
本文从四个方面阐述了化学教学整合信息技术的策略及效果。
【关键词】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信息技术有效整合【中图分类号】 g63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4-4772(2013)04-084-01在化学课堂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让学生主动、生动地学,从而活跃思维,提高全体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激发求知欲。
有利于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掌握知识,有利于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最终形成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科学探究能力。
一、把化学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通过实验、幻灯、录像、实物投影、多媒体等信息手段呈现适当内容的影象资料、用富有生气、富有规律的图像,结合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让学生边看边思考,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发现问题的兴趣,为积极主动学好化学打下一个稳固的基础。
如在学习“空气污染”时,我制作多媒体演示文稿。
演示1. 工厂烟囱中排放的大量废气;演示2. 市中心汽车大量排放的废气;演示3. 燃放烟花爆竹。
提出问题1. 你认为上述现象对空气质量产生什么污染?2. 你所生活的环境还有哪些污染源?有什么危害?3. 你认为如何从根本上防止污染。
在讨论过程中,同学们畅所欲言。
课后,在老师的影响下,同学们通过各种途径搜集资料。
有的自己上网搜集大气污染的资料,有的逛书店或到图书馆或到化工厂考察,了解有关环境方面的知识,并用了一周时间撰写事实充分、立意新颖的论文。
二、把化学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探究问题的能力信息手段以其丰富的表现力创设情境,使学生达到充分的感知,激励学生探究实践,满足学生的心理要求,特别是对宏观和微观中人们平时无法观察的化学现象,以及难以观察的微观世界运动,更能显示出巨大的作用,为化学概念和化学规律的掌握提供充分的感性认识基础,克服以往教学只靠口述或做演示实验的弊病,让学生在已学过内容的基础上去找内在联系,使学生主动提取旧知、探究新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深度融合:信息技术与化学教学实施方案
深度融合:信息技术与化学教学实施方案一、背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已经深入到了各个领域,教育行业也不例外。
在化学教学中,融合信息技术可以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为了更好地将信息技术与化学教学相结合,制定本实施方案。
二、目标1. 提高化学教学质量:通过深度融合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化学知识。
2. 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创新能力:引导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化学问题,培养学生的信息检索、处理、分析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3. 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鼓励教师掌握并运用信息技术,提高教育教学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4. 优化教学资源配置:整合线上线下优质资源,提高教学资源的利用效率,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
三、具体措施1. 建设数字化化学课堂: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将化学实验、原理、概念等内容以图片、视频、动画等形式展示给学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理解能力。
2. 运用在线教学平台:搭建在线教学平台,上传教学资源,实现课堂延伸。
教师可以通过平台发布作业、布置任务,学生可以在线提交作业、参与讨论,实现教学互动。
3. 开展虚拟实验:利用虚拟实验软件,让学生在虚拟环境中进行化学实验,降低实验成本,提高实验安全性,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4. 引入智能教育工具: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学习建议,帮助学生制定学习计划,提高学习效率。
5. 加强教师培训:组织教师参加信息技术培训,提高教师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促进教师教育教学方法的改革。
6. 开展融合教学试点:在部分班级或课程中开展信息技术与化学教学深度融合的试点,总结经验,逐步推广至全校。
7. 建立健全评价体系:完善教学评价机制,关注学生的过程性学习成果,综合评价学生的学科素养。
四、实施步骤1. 调查与分析:了解学校化学教学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确定深度融合信息技术的需求。
2. 制定实施方案:根据调查分析结果,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明确任务分工和时间节点。
信息技术与化学学科的课程整合
信息技术与化学学科的课程整合信息技术与化学学科的课程整合,正在成为当前我国信息技术教育乃至整个教育信息化进程中的一个热点问题。
在世界其他教育信息化程度较高的国家,如美国、加拿大、新加坡等,在信息技术教育发展的过程中,也都是逐渐将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整合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
信息技术与化学学科的课程整合在国内仍处于初级阶段,如何具体理解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如何具体实现整合,还存在着不同的理解。
不同的理解会带来一些不同的做法,我从一名化学教师的教学需要和教学研究的角度出发,初探信息技术与化学学科的课程整合。
一、课程整合的基础理论(一)课程整合的概念从理论上讲,课程整合意味着对课程设置、各课程教育教学的目标、教学设计、评价等诸要素作系统的考量与操作,也就是说要用整体的、联系的、辨证的观点来认识、研究教育过程中各种教育因素之间的关系。
狭义的课程整合指的是,考虑到各门课程的有机联系,将这些课程综合化。
广义的课程整合,即课程标准不变,但是相关课程的课程目标、教学与操作内容(包括例子、练习等)、学习的手段等课程要素之间互相渗透、互相补充。
当这些互相渗透和补充的重要性并不突出,或者已经非常自然,到了潜移默化的程度,就没有必要提“整合”了,反之,就需要强调“整合”。
(二)当今世界对课程整合的研究目前,国内对课程整合比较主流的理解是“把计算机技术融入到各学科教学中”,就像使用黑板粉笔一样自然、流畅。
这种观点将课程整合的重点放在cai(计算机辅助教学)上。
它突出计算机作为工具,去辅助各传统学科的教学。
从世界范围来看,在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解目前是第一种模式占主流地位,第二种模式已经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一些不发达国家的教育也积极加入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行列中来。
可以肯定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未来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信息技术与化学学科的课程整合的探究和实践课堂教学向着多媒体化、智能化、网络化发展,必将大大促进对未来一代化学的教育。
信息技术与化学课程整合
信息技术与化学课程整合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教育领域开始将其应用于教学中。
化学作为一门实验性质较强的学科,也可以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来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育质量。
本文将探讨信息技术与化学课程的整合。
首先,在课程设计上,可以将信息技术融入到化学教学中。
例如,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使用多媒体技术,借助图像、音频、视频等形式向学生展示化学实验过程、化学反应机理等内容,使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化学知识。
同时,利用网络教育资源,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究,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其次,信息技术也可以为化学实验提供更为便捷、高效的支持。
例如,可以利用虚拟实验室等技术进行实验模拟,减少实验所需的时间、人力和物力成本,同时降低了对实验安全的要求。
此外,还可以利用化学软件进行实验设计和数据处理,提高实验数据分析的精度和效率。
最后,信息技术还可以促进学生的交流合作。
通过网络课堂、在线讨论等形式,学生可以在全球范围内与同龄人交流化学学习的体会和心得,扩大视野、增强交流能力。
此外,在团队合作任务中,信息技术的应用也可以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总之,信息技术与化学课程的整合,既可以改善课程的教学效果,又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
信息技术与高中化学学科整合的教学设计
信息技术与高中化学学科整合的教学设计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得到了深刻的改变。
作为一门科学,化学也可以利用信息技术的力量来实现更加生动、互动和有效的教学。
本文旨在探讨如何将信息技术与高中化学学科整合,设计出一套创新的教学方案。
整合目标信息技术与高中化学学科整合的最终目标是提高学生的研究兴趣和研究效果。
通过利用信息技术的各种工具和资源,可以让学生更加直观、具体地理解化学概念,提高他们的实验技能和问题解决能力。
教学设计1. 创设虚拟实验室利用在线模拟实验平台,设计一系列的虚拟实验,让学生可以通过电脑或平板电脑进行实验操作。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在没有实验器材的情况下,深入了解化学实验的原理和步骤,并通过模拟实验的结果进行数据分析和实验报告的撰写。
2. 使用多媒体资源利用多媒体资源,如演示文稿、视频、动画等,呈现化学知识和实验过程。
通过多媒体的形式,可以生动地展示抽象的化学现象,提高学生的研究兴趣和理解能力。
3. 引入实时互动利用在线教学平台或社交媒体,设置学生讨论区或在线问答环节。
学生可以在课堂上或课后通过互联网进行实时交流和讨论,共享研究经验和答疑解惑。
教师也可以通过在线平台,随时回答学生的问题,提供指导和反馈。
4. 使用教学辅助工具利用化学软件、在线课程平台等教学辅助工具,提供更加便捷和个性化的研究资源。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研究进度和兴趣选择不同的研究路径和内容,提高研究效果和研究动力。
5. 教学评估与反馈利用在线测评工具,对学生的研究成果进行评估和反馈。
通过在线测验、作业和实验报告等方式,及时了解学生的研究情况,对他们的研究成果进行评估和分析。
同时,通过及时的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克服研究困难,提高他们的研究效果。
结论信息技术与高中化学学科的整合,对提高化学教学的效果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创设虚拟实验室、使用多媒体资源、引入实时互动、使用教学辅助工具和教学评估与反馈等措施,可以营造更加灵活、生动和互动的教学环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怎样实现信息技术与化学学科课程有效整合.doc
怎样实现信息技术与化学学科课程有效整合以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和不断发展,使世界由此进入了一个人机交互的多媒体化、网络化、信息化时代。
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已经成为我国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视点。
利用信息技术,把各种教学媒体、课程资源以及技术手段完美地融合到学科教学之中。
为达到这一目标,众多的教师正在积极探索、实践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模式和方法。
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即以信息技术为先导,以系统论和教育技术理论为指导,在教学过程中将现有课程的教学活动与信息技术有机结合,融为一体。
其宗旨是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牛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的互动方式的变革,使信息技术真正成为学生认知、探究和解决问题的工具,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
就化学而言,学科的研究范圉,大到宇宙,小到微观粒子。
利用信息技术,可以变抽象为具体、变微观为可见、变静态为动态、变瞬间为缓慢等等,使学生能根据自己的兴趣去主动发现、主动探索。
电子书籍、电子期刊、数据库、数字图书馆、化学教育网站、教师个人网站等网络化学教育信息资源的岀现和丰富,为学生创设了基于网络下的自主学习环境,并使教学媒体从单一媒体向多种媒体转变;使教学活动从信息的单向传递向双向交换转变;使学生从单独的学习向合作学习转变。
信息技术与化学学科课程整合, 将实现化学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的互动方式的转变。
信息技术与化学学科课程整合,能激发学牛学习化学的兴趣,提高认知能力,克服化学学习中的障碍,培养探索科学的实践精神和创新精神,为使学生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信息素养打下坚实的基础,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达到整体协调,和谐发展。
二、电脑模拟,发挥演示实验、虚拟实验室的功能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和演示实验是中学化学教学的重要一环。
丰富多彩、生动有趣的实验是化学实验教学的特点,利用实验课不仅可以让学生记住某些相关结论、实验步骤,而更为重要的是能够使学生透彻理解并且完全掌握产生实验结论的过程。
如何将化学课程与信息技术更好的整合在一起论文
如何将化学课程与信息技术更好的整合在一起论文如何将化学课程与信息技术更好的整合在一起论文【摘要】:在这个以多媒体和网络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时代,信息化正以惊人的速度改变着人们的生存和学习方式。
信息技术是当前各个行业的重要发展内容,也是教育改革的重要部分。
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提高了教育的智能化水平和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
本文阐述了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意义,及针对化学这门课程采取的整合方法,来有效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信息技术化学学科整合当今世界正在向信息时代迈进,信息已经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血液”、“润滑剂”;现代信息技术广泛地渗透和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信息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已经发展到了社会的各个领域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教育更要与时俱进,跟上时代的步伐,只有才能培养出适应时代发展的人才,而不至于落伍。
这就要求加强信息技术与学科之间的整合。
“整合”的目的和意义不仅是为了发挥信息技术的工具功能,而且赋予了教育新的意义。
“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是我国面向21世纪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视点、新理念,它与传统的学科教学有一定的交叉性、继承性、综合性,并具有相对独立特点的教学类型。
20XX年教育部颁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进一步明确提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所谓信息技术和课程更好的结合在一起,是指在教育、教学理论的指导下,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教与学融为一体,以此提高教与学的效率。
要将信息技术和化学课程能有机的结合在一起,首先是要弄清信息技术和化学学科各自的特点,然后再研究如何将二者更好的融合在一起。
信息技术的特点:1、资源的海量性,互联网络如同一个知识库、大型图书馆,有着各类丰富的资源储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怎样实现信息技术与化学学科课程有效整合李明达摘要:信息技术作为一项教学工具(Learn from IT),能够把各种技术手段完美地融合到课程之中.就像教师在上课时使用黑板和粉笔一样,计算机已成为真正的教学工具, 教师最主要的任务不再是开发软件,而是如何应用现有的软件把计算机的优势发挥出来,进行学科教学。
教师在化学教学中应用多媒体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的想象力,增加课堂容量,满足学生不同的需求,完善课堂教学结构。
多媒体技术与传统教学相结合,可以提高学生的观察效率,可以把一些抽象的、不易理解的知识转化为熟悉的、形象的知识,可以创设情景、拓展思维空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喜欢化学,爱学化学。
作为教学手段之一的信息技术在学科中的整合,将会有助于推动课程改革、教学内容改革及教学方法改革的进程。
关键词: 信息技术化学教学整合以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和不断发展,使世界由此进入了一个人机交互的多媒体化、网络化、信息化时代。
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已经成为我国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视点。
利用信息技术,把各种教学媒体、课程资源以及技术手段完美地融合到学科教学之中。
为达到这一目标,众多的教师正在积极探索、实践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模式和方法。
一、信息技术与化学学科课程整合的意义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即以信息技术为先导,以系统论和教育技术理论为指导,在教学过程中将现有课程的教学活动与信息技术有机结合,融为一体。
其宗旨是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的互动方式的变革,使信息技术真正成为学生认知、探究和解决问题的工具,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
就化学而言,学科的研究范围,大到宇宙,小到微观粒子。
利用信息技术,可以变抽象为具体、变微观为可见、变静态为动态、变瞬间为缓慢等等,使学生能根据自己的兴趣去主动发现、主动探索。
电子书籍、电子期刊、数据库、数字图书馆、化学教育网站、教师个人网站等网络化学教育信息资源的出现和丰富,为学生创设了基于网络下的自主学习环境,并使教学媒体从单一媒体向多种媒体转变;使教学活动从信息的单向传递向双向交换转变;使学生从单独的学习向合作学习转变。
信息技术与化学学科课程整合,将实现化学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的互动方式的转变。
信息技术与化学学科课程整合,能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提高认知能力,克服化学学习中的障碍,培养探索科学的实践精神和创新精神,为使学生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信息素养打下坚实的基础,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达到整体协调,和谐发展。
二、电脑模拟,发挥演示实验、虚拟实验室的功能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和演示实验是中学化学教学的重要一环。
丰富多彩、生动有趣的实验是化学实验教学的特点,利用实验课不仅可以让学生记住某些相关结论、实验步骤,而更为重要的是能够使学生透彻理解并且完全掌握产生实验结论的过程。
在普通化学课堂的演示实验中,由于受到常规实验仪器本身的限制,实验效果常不如人意。
而通过多媒体技术模拟实验的辅助, 模拟一些重要的,但在现实实验环境下难以完成的一些化学实验,则可弥补常规实验仪器的不足,提高化学实验的演示效果。
如本人在讲微观粒子的运动规律时,由于微观粒子看不见摸不着,和宏观物体的运动有不同的规律,难于想象,用宏观实物模型去形容和比喻都比较困难。
可以借助各种软件制作图片、动画模拟微观,使微观现象宏观化,从宏观现象出发帮助学生理解微观粒子的变化实质,以便树立概念,掌握知识。
又如,刚接触原电池时,对于形成电流比较抽象,它涉及微观电极之间电子移动以及溶液中离子的移动,需要学生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因此也是难点,学生难以理解,可以借助软件如flash设计原电池工作原理动画,让电路中的电子、溶液中的离子动起来,可以形象、直观地向学生展示原电池工作时的电子、离子运动的动态模型,使整个过程生动形象,加深理解,更加清晰地从本质上把握原电池的原理,弥补了化学实验难以展现的微观世界的动态变化。
再如计算机可以对有毒害物质出现的实验或实验中的一些错误操作进行模拟,可以避免毒害物质对师生身体的损害,减少实验消耗:在课堂教学中有很多实验有毒,或具有一定的危险性, 如果操作不当, 就有可能发生意外事故。
传统的教学中, 对化学实验中的一些错误操作, 只能靠教师口述其错误的原因以及错误操作可能带来的危害, 不能为了加深学生印象, 如果用实验证明, 则会造成危险。
用计算机动画模拟这些错误操作创设教学情景, 可以把错误的原因演示清楚,而且可以渲染气氛, 学生看后印象深刻。
下列错误操作都可用动画来模拟: 稀释浓硫酸时将水倒入浓硫酸中, 液体沸腾飞溅;点燃没有检验纯度的氢气导致发生装置的爆炸;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先停止加热,后将导管移出水面, 水倒吸试管炸裂;加热装有液体超过容积1/3 的试管时, 液体冲出管外;制备氯气时没有尾气吸收装置造成人员中毒等。
学生看了错误操作的动画演示, 对错误操作的原因及危害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这种虚拟实验室为学生提供了全方位的开放性的操作环境,使学生在课堂上实现了在虚拟世界的真实体验。
信息技术与化学实验教学整合,能够培养学生自主模拟实验、观察实验,并归纳、总结,抽象成所需知识的能力,从而学会学习,使学生主动地获取化学知识,发展能力,并促使他们建立科学的世界观三、利用软件进行数据计算。
利用Excell强大的数据处理功能,可在化学数据处理时,发挥其作用。
如在讲解化学平衡常数时,课本用HI的分解数据,通过计算发现规律,如果通过笔算,不仅费时,而且准确率低。
为提高运算效率,可借助Excell,编辑各种计算公式,下拉可迅速得出计算结果,这样现场演示,增加研究过程的真实感。
在酸碱中和滴定中,将数据输入Excell中,利用其中作图功能,纵坐标以pH,横坐标以滴定体积做出酸碱中和滴定曲线,从图中可明显看出突跃范围。
四、利用软件,构建知识网络图。
采用概念图使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横向、纵向之间产生联系,形成良好的知识网络,从而达到提纲挈领、纲举目张之效果,就比较容易记忆和提取了。
如采用MindManager软件制作知识网络图,每一层级概念可以用不同的字体、颜色等,还可以在字的周围插入花边、图片等,增加了制作概念图的趣味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制作有个性的概念图。
由于这种学习方式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可以提高学习积极性。
五、运用积件思想,实施信息技术与化学学科课程整合以往的CAI课件总是有承启、转收,有头有尾,自成一体,断了哪一个环节都不行,这种看似完美的课件,制作者投入了大量的心血和时间,一节课后便束之高阁,它的生命周期犹如“昙花一现”。
积件思想,是对我国CAI的历史经验和存在问题进行长期的探讨与反思后提出的,也是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必然要求,更是信息技术与化学学科课程整合的新思路。
积件,是由教师和学生根据教学需要自己组合、运用多媒体信息资源的教学软件系统。
它由积件库和积件平台两部分组成。
其中积件库是教学资料和表达方式的集合,包括多媒体教学资料库、微教学单元库、网上环境积件资料库、资源呈现方式库、教学策略库等五个部分。
积件平台则是供教师和学生用于组合积件库并最终用于教学的软件环境。
在技术上,它不只是把教学资源素材库与多媒体组合平台简单叠加,而是积件库和积件平台的有机结合,利用积件平台,教师只需简单地将部分素材进行一定的组合,很快就可以形成一个自己所需的教学课件。
积件,将过去课件设计者从事的教学设计回归到教师、学生自己的手中,成为教师和学生教学活动的工具。
因而,积件适应任何类型的教师与学生,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和可重组性。
积件,是以知识点为分类线索,这样,无论教材体系、教材版本如何变化,积件都可被师生应用于当前教学活动中。
《仿真化学实验室》、《几何画板》等一批优秀的教学软件,使积件成为了现实。
积件避免了很多重复性工作,给课件的制作者及上课的老师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老师使用它可以针对某一教学需求,因人、因时、因地的灵活采用。
积件的出现和使用,将促进更多的教师开始自己动手制作、应用课件。
积件,是实现信息技术与化学学科课程整合的有效手段。
化学教师应根据教学实际,充分利用积件,从中选取适合教学需要的内容来制作自己的课件,使信息技术与化学学科课程整合朝着更广阔、更深层的方向发展。
六、注重把多媒体技术运用到化学教学各个环节在备课环节,化学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大纲,认真研究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根据化学教学需要,区分不同层次,确定书面教案和多媒体教案的具体内容,高质量地完成备课任务。
在课堂教学环节,化学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化学教学中的重点内容,增强对学生的兴趣和吸引力,吸引学生更好地投入化学学习中去,提高化学教学的效果。
在课堂提问环节,化学教师可以把一些问题通过多媒体形式演示出来,而不是直接进行书面提问,以提高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能力,增强学生探究化学问题的兴趣和能力。
在作业批改环节,化学教师可以以多媒体形式布置作业,让学生通过网络答题,并且把学生的答案通过多媒体形式表现出来,认真加以分析讲评,鼓励一些新颖、具有创新性的回答,指出存在的一些共同性的问题,更好地发挥作业在促进学生化学学习中的作用。
同时,化学教师可以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听取学生对化学教学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化学教学的方法。
在中学化学教学中,一直在探索如何能更好引导学生进行感性活动与理性思维的相互转化;如何能更好启发学生实现从现象到本质的认识过程。
信息技术的出现和引入为中学化学教学指明了方向。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是体现化学与生产、生活和社会的密切联系。
现代能量离不开化学反应,化学反应中的能量问题,对于化工生产有重要意义。
本课题是适宜用基于网络下教学的内容。
请看本人设计的《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与信息技术整合案例:的链接,增加阅读材料,让学生开阔视野,了解世界能源的现状。
教学过程设计清淅:课前准备→情境导入→实验探究→问题提出→自主学习→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深入研究。
同时对学生情况与教学环境进行了理论说明与分析,使案例设计更具有现实性与可操作性。
特别在针对能源的现实问题,如能源的合理利用与新能源的开发,在组织形式和资源浏览及引擎方面进行引导,给学生以充分的时间与空间,并给予适当的评价,挖掘了学生的潜力,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较好地达成本课时的学习目标、情感目标和能力目标。
七.制作教高水平的化学教学多媒体课件课件是进行多媒体教学的基础。
化学教师在制作课件时,首要的一点是符合学生的需要。
制作化学教学多媒体课件是为教学服务的,而化学教学是为了使学生掌握更多的化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