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与慢 -课件ppt
快与慢的辩证
快与慢的辩证陈秀英快是时钟上滴答作响的秒针,慢是时钟上步履端庄的时针。
快是暮色苍茫中飞度的乱云,慢是夜深人静时滴断的残漏。
快是密集的记忆,慢是模糊的时光。
生活在这个时代,你要快,快一些。
步履稍迟,也许会错过一列驶向远方的火车,也许会丢掉一份铭心刻骨的表白。
更何况,人生如白驹过隙,疏忽而已,快一些快点去生活,去体验,去爱。
要知道,我们生活在两段永恒黑暗间得一小段光明里,也许根本没有时间实现我们的梦想。
生活在这个时代,你要慢,慢慢来。
慢慢来,你会发现吗,原来许多美好的事物都是缓慢的。
花朵的开放是缓慢的。
树木的生长是缓慢的。
我们睡觉时,合上眼,乘着梦的小舟驶到天亮,这个过程是缓慢的。
滴水穿石是缓慢的。
煤的形成是缓慢的。
玛格丽特·米切尔用了十年的时间写成《飘》,她也是缓慢的。
渐渐地,你会发现,我们的生命和我们的时代并非快或慢的单一构成。
快快地坐上火车回家,到了家慢慢地泡上一杯茶,快快地结束懵懂和错误,慢慢地学会责任和宽恕。
电话、电报、计算机的发明需要数不清的积累和探索,是不可能一下子实现的;可是它们的诞生加快了整个世界的速度。
是的,慢可以成就快,快也可以诠释慢。
没有冰川上融水一滴半滴地缓慢艰难的汇聚,就没有大江大河东流如海,日夜不息的宏大与迅疾;没有了瞬息万变的水的映衬,宁静持重的山便没有它的美好。
最后,我们发现,快和慢都不是绝对的。
一万年,一秒钟。
一万年缓慢的进化与演变,对宇宙来说,不过是一秒钟;一秒钟的瞬息,对焦急等待的恋人们就是一万年。
速度再快,也不能超越时间,创造起死回生的奇迹;速度再慢,也不能留住时间,让青春永远停驻。
孤独的思妇度日如年,叹息“独自怎生得黑”,可是当窗对镜,鬓生华发,又怎能不感慨流年易逝,光阴难再。
单纯的孩子急躁童年的漫长,渴望一瞬间长大,数十年后回首,那金色的时光,仿佛只是顷刻。
而我们正如物理老师手中的那个单摆,一次次转化着动能与势能,演绎着慢与快的和谐与交替,思考着人生的哲理。
快与慢教案
快与慢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快与慢的概念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2.能够通过观察、实验等方式感受快与慢的差异。
3.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实验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快与慢的概念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2.快与慢的感受和观察。
3.快与慢的实验。
三、教学重点1.快与慢的概念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2.快与慢的实验。
四、教学难点1.快与慢的感受和观察。
2.快与慢的实验。
五、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
2.实验教学法。
六、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快与慢的事物,如快车、慢车、快跑、慢跑等,引导学生了解快与慢的概念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2. 感受和观察(10分钟)教师让学生通过观察、感受生活中的快与慢,如快速奔跑和慢跑、快速转动和慢转动等,让学生感受快与慢的差异,并引导学生描述快与慢的不同之处。
3. 实验(30分钟)教师通过实验的方式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快与慢的差异。
具体实验步骤如下:1.将两个小球放在斜面上,一个小球较重,一个小球较轻。
2.让学生预测哪个小球会先滑到底部。
3.让学生进行实验,观察哪个小球先滑到底部。
4.让学生总结实验结果,并解释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
4. 总结(5分钟)教师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回答以下问题:1.什么是快与慢?2.快与慢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3.快与慢的差异如何感受和观察?4.快与慢的实验结果是什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七、教学评价1.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快与慢的概念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2.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实验等方式感受快与慢的差异。
3.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快与慢的现象。
4.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表现出良好的学习态度。
八、教学反思本节课采用了情境教学法和实验教学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感受和观察中深入理解快与慢的概念,通过实验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快与慢的认识。
但是,在实验环节中,部分学生存在操作不规范、实验结果不准确等问题,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加强实验操作的指导和实验结果的分析。
快与慢
快与慢想准]本命题属于“并列关系”型命题,并列关系的两个概念属于矛盾着的两者。
在写作时要学会辨证分析,对这两个矛盾的概念要突出重点,强调弊中有利或利中有弊。
1.准确理解“快”“慢”的词义,是就工作节奏;生活节奏,把握时机,过程控制等方面而言的。
2.联系生活实际,范围可以很广,可以是自己的生活,可以是当下的社会生活、政治生活,也可以是人的日常生活、经济生活等。
3.写作中要兼顾“快”“慢”两者。
不可偏执一隅,不及另一个;但也不可二者平分秋色,造成模棱两可,自相矛盾。
4.立论视角有三个方面:(1)正确处理快与慢的关系,文武之道,一快一慢。
人生在中间,快在左,慢在右(2)在明确“快”“慢”在人的生活中都不可偏废的情况下,把话题定于一点,谈“慢”。
(3)在明确“快”“慢”在人的生活中都不可偏废的情况下,把话题定于一点,谈“快”。
总评:本文谈快与慢酌情调度才会有完美的人生。
这篇文章的语言很美,像一篇很有韵味的散文。
在分析的部分,不是以理来统领材料,但作者时而一则寓言,时而一个故事,时而一个典故,时而贴近当今来议论,虽然说理性欠差些。
但其斐然的文采也足可以掩其小疵了。
雄鹰醉心于快走踏清秋的驰骋,野鹤却赋情于漫步睨山林的清幽,快与慢,都能决定人生的态度与高度。
可是浮云总有疾风助舞才能舒卷六合,躁怒总有安宁轻抚才能还我清明,而人生只有快与慢的适度结合才能欣赏到海岸线上的那抹霁云初晓,在那百花深处。
(比喻式的开头,已经将中心观点蕴含其中,这一节的主要作用是引出中心论点)快是左手,慢是右手,只有两者紧密扣合,我们才能套牢自身使之与灵魂更加贴合。
(亮出中心论点,快与慢要紧密扣合)球场上有句话:“谁控制了速度,谁就控制了整场比赛。
”在这个被速度掌控的时代里,快,就像是生命的出口,高楼的迅速崛起与事物的日新月异,变成了自然的平衡。
在键盘上迅速游移的双手,与短短时间就可快速发出的电子邮件已然不屑于擦去红笺小字辗转旅途的尘埃。
快与慢_13250字
快与慢_13250字“时速超过七十五哩,八十哩,九十哩,全世界轰然向你扑来,发交给风,肺交给激湍洪波的气流,这时,该有点飞的感觉了吧?”这段飞扬激荡的文字采自台湾作家余光中的《高速的联想》。
这种感受,想蹇驴古道上的陆游不曾有过,吟啸徐行中的苏轼颇感陌生。
新时代的快节奏与旧年份的慢旋律显得格格不入。
直拨电话的普及将天涯缩为咫尺,方便是方便了,但那种望尽天际盼鱼雁、一朝终至喜欲狂的幸福感,以及旧时尺牍凝练隽永的文采情致之美,却被推得远远的;冷冻技术省略了饺子这类手工繁琐之食的制作过程,从买回到食用甚至用不了半个小时,的确省事便捷,然而那根据自己的口味选馅配料做出的鲜香可口呢?那种老少围坐、言笑晏晏、慢条斯理、亲密安适的家庭氛围呢?快有快的速度,慢有慢的情味,可见天下事果然是得失相伴。
譬如旅行吧。
不论是陆游“细雨骑驴入剑门”,还是苏轼“竹杖芒鞋轻胜马”,都是步态舒徐,意态从容。
而对于永远带着匆匆行色的现代人来说,那份神闲气定已成迢遥逝梦。
至若去地升天,乘坐波音客机自九千米高空下瞰,视野中那种辽阔广漠,以及由此产生出的呼吸天地、睥睨八荒的雄浑感受是远不及古人那种“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切身体验吧!高科技拓展了人类的感知空间,而随之丢失的东西是否也为一种遗憾?快有快的体验,慢有慢的诗意,你选择了其一便丢弃了其二,鱼和熊掌不可兼得。
现代科技的迅速发展毕竟没有射断历史的细流。
高速公路贯穿而过的广袤原野,大自然的诗意也一如千百年来那样浓郁张扬。
快与慢交错的时代,一个人只要有一份静观的固执,一片审美的园圃,懂得创造转圜的余地,机械文明的管道网线铺设得再繁琐细密,又如何能禁锢他的灵魂与思想呢?跟上时代的潮流,追求效率与速度,但别忘了慢下来,体味一下人生的诗意与真谛,在快与慢的漩涡中,别被流水冲乱了方向,找到属于自己的快乐与梦想!时速超过七十五哩,八十哩,九十哩,全世界轰然向你扑来,发交给风,肺交给激湍洪波的气流,这时,该有点飞的感觉了吧?”这段飞扬激荡的文字采自台湾作家余光中的《高速的联想》。
快与慢
速度的测量
速度的测量
匀速直线运动与变速直线运动
一辆小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平稳地行使,在这条路 上任意取3段路程,并记录下其运动的时间,请你 根据速度公式,计算这辆小车在3段路程上的运动 速度。
V1=V2=V3=20m/s 由此你乐意得出什么结论?
物体作匀速直线运动时,在任何一段相等的时间 内,通过的路程是相等的,这只是一种理想的情 况。自然界中严格地作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是不 常见的。
我们把物体的什么运动称为匀速直线运动? 我们把物体运动速度保持不变的直线运动称为匀 速直线运动
一只天鹅在空中沿直线飞翔,若在天鹅飞行途中取3 段路程,并记录下这3段路程的运动时间,请你根据 速度公式,计算天鹅在这3段路程上的运动速度。
V1=10m/s V2=13.33m/s V3=20m/s 由此你可得出什么结论?
速度的物理意义 速度用来表示什么的物理量? 速度用来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在通常情况下,速度等于什么? 速度等于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如果用“s”表示路程,用“t”表示时间,用“ν” 表示速度,则三者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快与慢说课稿
《快与慢》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亲爱的朋友们,大家好,我是号教师,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二章第三节《快与慢》本节是一节物理概念课,所要讲授的运动的快慢是在学习了机械运动的知识基础上,进一步学习运动的有关知识。
这节课既是对运动的描述的深化,又是学习牛顿第一定律的基础,它担负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本节课包括以下四部分内容:(1)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2)速度的定义、公式及单位。
(3)速度的计算。
(4)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的定义。
初二学生刚刚接触物理课程,对物理有着浓厚的兴趣,但概念课往往会让学生觉得枯燥无味,难学,丧失学习的兴趣。
鉴于此,我对本节课作出了如下的设计。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1、我首先给学生播放一段神州十号的升空视频,并这样为学生介绍:当神舟十号的熊熊火焰,在万众瞩目之中成功升天时,中国这条千年巨龙亦已在这一声声呐喊,一次次期望中勃然腾飞!他,终将神游于层云之上,长啸于九天之间!在这振奋人心的一刻,同学们,你们知道神州十号的飞行速度吗?它的飞行速度约每秒7.9千米,每小时飞行2.8万千米,每90分钟就绕地球一圈!这段视频不仅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而且培养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初步体会速度的意义2、接着播放一组图片,让学生用词汇来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
此时,“慢慢吞吞、风驰电掣、一泻千里、健步如飞、大步流星、转瞬即逝”一个个美妙的词汇从学生嘴里脱口而出,这不但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还实现了语文学科在物理学科中的渗透。
此时,让学生在速度带来的震撼与快乐中开始本节课的学习,并齐读学习目标二、合作探究,体验新知1、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在实际生活中,物体运动的快慢是人们关心的问题,如在田径比赛中人们最关心谁得冠军,我们外出旅行时,总是希望选择便捷的交通工具尽快到达目的地,那么,如何比较物体的运动快慢呢?对于这第一个知识点的学习,我以“传递小国旗”的游戏引入,相同人数的两组学生同时开始传递火炬,我喊停时,比一比哪个小组把国旗传递的快,然后改变游戏规则,必须传完整个路程,再次比较哪组把国旗传递地快,使学生在游戏中总结出比较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从而创设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
第三节 快与慢
第三节快与慢第三节快与慢【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情况.2.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3.知道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的特征4.知道匀速直线运动和平均速度的概念.5.能应用速度公式解决实际问题.6.能根据给定的信息计算平均速度.二、过程与方法体验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感受速度概念在实际生活中的意义.应用速度公式解决实际问题,感受速度概念在实际生活中的意义.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用“运动快慢”的观点观察和分析身边事例的意识.【教学重点】速度的概念及单位;匀速直线运动的判断;平均速度的计算.【教学难点】速度单位的换算;平均速度的理解和计算.【教具准备】电动玩具小车、卷尺、秒表、多媒体课件等.【教学课时】1课时【巩固复习】教师引导学生复习上一节内容,并讲解学生所做的课后作业,加强学生对知识的巩固.【新课引入】师前面我们学习了机械运动,虽然知道了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但我们平时所说的物体运动和静止却都是相对于某一物体而言的(即相对于参照物而言).那么同是物体的运动,它们的快慢一样吗?你认为哪些物体运动快,哪些物体运动慢呢?学生讨论、交流.师今天我们就探究如何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进行新课】比较物体的运动快慢(2)速度的定义式师请大家利用掌握的数学知识推导出速度的定义式.老师引导学生回答.多媒体展示:速度的计算公式:v=st;式中:s——路程(m);t——时间(s);v——速度(m/s).可变形为s=vt、t=sv.板书:速度定义式:s vt =.速度的单位:米每秒,符号为m/s或m·s-1;交通运输中还用到千米每小时作速度的单位,符号km/h或km·h-1;两种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为:1m/s=3.6km/h、1km/h=13.6m/s.师在复合单位的换算中,应该注意单位的物理意义,如1m/s是指物体1s 运动1m,照此速度物体3600s(1h)运动3600m(3.6km),所以1m/s=3.6km/h.多媒体展示:例题1 如图是汽车上的速度表,一辆小汽车以此速度从玉屏驶向贵阳,若玉屏至贵阳约为3.2×105m,则()A.该汽车的行驶速度是80m/sB.该汽车的行驶速度是80m/hC.该汽车要4000h可到达贵阳D.该汽车只要4小时就可到达贵阳解析:在应用公式计算时,一定要统一单位,若路程的单位为m(km),时间的单位为s(h),则速度的单位就是m/s(km/h);汽车、摩托车等交通工具上安装的速度计是以km/h为单位的,当指针指在哪个位置时,说明此时的速度是几km/h,图中速度计的示数为80km/h;由v=s/t知,t=s/v=23.21080/kmkm h⨯=4h.答案:D.师速度是用来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的物理量,它在数值上等于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物体速度大,则运动快.请大家思考、讨论,为什么不用单位路程的时间来表示速度呢?学生1:如果用单位路程的时间来表示速度,那么所用的时间越多,则速度越慢;反之,所用时间越,则速度越快.它们是反比例关系,按理说应该还是可以用来表示速度的.学生2:单位时间的路程越大,则速度越快;单位路程的时间越长则速度越小.虽然后者也能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但比较起来很不方便,所以我们用单位时间的路程来表示速度.(3)速度的测量方法师怎样测量电动玩具小车的运动速.度?测量的原理是什么?需要哪些测量的器材?简单说说你的测量过程?由学生讨论回答.师引导总结:①测量的原理:s vt =.②测量的器材:卷尺、电子表(秒表).③测量的过程:a.用卷尺在教室地面测量出起点A到终点B的距离记为s(A、B两点分别用粉笔作上记号).b.用秒表记下电动玩具小车由A点运动到B所用时间为t.④测量的结果:电动玩具小车的速度s vt =.【课堂训练】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对应课堂作业部分练习.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1)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师物体做机械运动,按照运动路线的曲直可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如在平直轨道上运行的列车便可看作直线运动,而同学们在游乐场玩的摩天轮便是曲线运动,请同学们说说生活中还有哪些运动是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学生:苹果从树上掉下来的过程是直线运动;电风扇的转动是曲线运动.师在直线运动中,按照速度是否变化,又分为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教师引导学生看教材P26页图2-26和图2-27.师在教材P26页图2-26和图2-27中,汽车在相同的时间间隔内运动的距离相同(即速度不变),且运动的路径是直线,这种运动方式叫匀速直线运动.而在乙图中,天鹅虽做直线运动,但在相同时间间隔内运动的距离不同(速度改变),这种运动方式叫变速直线运动.板书:运动速度保持不变的直线运动称为匀速直线运动.速度变化的直线运动称为变速直线运动.师请同学们思考匀速直线运动有什么特点?学生:匀速直线运动有两个特点:①速度的大小不变;②运动的路径是直线的.如在平直的铁轨上行驶的列车可以近似看作是匀速直线运动.板书:匀速直线运动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它的特点:①速度大小不变;②运动的路线是直线的.例题2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4s内通过的路程是20m,则它在前2s的速度一定是()A.80m/sB.10m/sC.5m/sD.无法判断解析: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4s内通过的路程是20m,可知其速度为5m/s,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不变,所以它在前2s的速度为5m/s.答案:C.(2)平均速度师实际过程中物体的运动很难保证速度大小和方向始终不变,也就是说实际中物体的运动大都是变速运动.如我们平时上学的过程中,出门下楼的速度较慢,经历的路线是曲线的;在平直的马路上,当人、车不拥挤时走得较快,赶上人多拥挤的街上速度变慢,在上教学楼时速度变慢……请同学们再举些变速运动的例子.学生举例,师评价.师我们知道匀速直线运动是速度不变的直线运动,其速度可以由svt计算.而变速运动比匀速运动复杂得多,变速运动的速度虽然是不固定的,但我们也可以比较它们整个路程的速度,我们把它叫做平均速度.也就是用平均速度来粗略地表示它的运动情况,那么什么叫平均速度呢?其大小如何计算呢?学生1:平均速度就是一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与通过这段路程所用时间的比值.学生2:平均速度的计算公式:svt=,s是整个路程的长度,t是完成整个路程所需要的时间,v就是平均速度.板书:平均速度的定义:一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与通过这段路程所用时间的比值叫做这段路程(时间)的平均速度.平均速度的计算公式:s vt =.教师总结:①平均速度用来粗略地描述做变速运动的物体的运动快慢程度,但不能精确地知道它的运动情况,即不知它何时加速,何时减速,何时中途停留.②我们说一个物体的平均速度,必须指出它在某段时间内,或在某段路程中的平均速度,否则平均速度的含义就不确切了.在公式svt=中,s和t之间有着严格的一一对应关系,s一定是t时间内通过的路程;t一定是通过路程s所用的时间.③平均速度不是速度的算术平均值,全程的平均速度也不是各段平均速度的算术平均值.④在求平均速度时,必须指出在哪段路程或哪段时间中,因为在不同的时间或路程中,平均速度一般不同.例题3小明同学早晨7:30从家出发,骑自行车上学,行驶了1200m到街上,此时他看了手表时间为7:35,紧接着又行驶了5min到达学校,已知学校距离他家3000m,小明骑自行车上学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多大?解析:由题可知小明骑自行车上学经过的路程s=3000m,所用时间t=7h35min-7h30min+5min=10min=600s,由平均速度的计算公式v=s/t得,v=3000m/600s=5m/s.因此小明骑自行车上学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5m/s.答案:5m/s.速度公式的应用师我们学习了速度的定义和计算公式,知道了两种运动——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我们还学习了平均速度.速度在生活中的应用十分广泛,在运动竞技、工业生产、交通运输等过程中都经常要计算平均速度,或根据速度计算路程、时间.请大家思考,在哪些生活场景中,要用到速度的知识呢?有关速度的计算需要哪些信息?学生讨论、交流.师我们就探究速度公式的应用.师我们已经学习了速度的计算公式及相关推导公式,那么,如果要计算时间,应该用哪个公式呢?.多媒体展示:速度的计算公式:v=s/t.根据上式可推导出时间的计算公式:t=s/v.例题4 火车在北京和上海之间的运行速度约为104km/h,两地之间的铁路线长为1463km,火车从北京到上海大约要用多少时间?解析:由公式v=s/t变形可以得到t=s/v,因此,火车从北京到上海所用的时间t=s/v=1463km/104km/h≈14h.答案:14h.师如图是常见的是汽车速度表,在有关时间的计算题中常常出现.注意它上面的单位是千米每小时,当指针指在哪个位置时,说明此时的速度是几千米每小时.中间的计数器显示累计里程,下面的计数器显示临时里程.在运用速度公式计算时,要善于进行变形,根据已知量求出未知量.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汽车等交通工具上的速度表有时指示的数值大,有时指示的数值小,那么它测量的是什么速度.学生交流、讨论并积极举手发言.教师总结:汽车等交通工具上安装的速度表,它的示数在不断变化,它指示的是汽车等交通工具在行驶时,每时每刻的速度,当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时,速度表会指在某一位置不动.因此,它显示的是汽车的瞬时速度.师通过速度公式的变形公式s=vt,可以计算路程.这类题常常与火车时刻表结合在一起.例题5 如图是D412次动车组列车运行时刻表的一部分.若该列车从苏州到常州的平均速度为129km/h,则苏州到常州的里程为多少?解析:苏州到常州的时间为t=10h33min-9h53min=40min=2/3h,苏州到常州的里程为s=vt=129km/h×2/3h=86km.答案:86km.师 平均速度的计算常常与图象结合,计算平均速度时要注意平均速度不是速度的算术平均值,全程的平均速度也不是各段平均速度的算术平均值.且在求平均速度时,必须指出在哪段路程或哪段时间中,因为在不同的时间或路程中,平均速度一般不同.例题6(山东潍坊中考)小华同学的家附近有一公共自行车站点,他经常骑公共自行车去上学,某一次从家到学校运动的s-t 图象如图2所示,则小华从家到学校的平均速度是( )A.135m/sB.168.75m/sC.2.25m/sD.2.81m/s解析:平均速度的计算公式:v=s/t ,s 表示某段路程,t 表示通过该段路程所用的时间(包括运动物体中途停止休息的时间),v 表示这段路程的平均速度,由图像可知整个路程s=1350m ,时间t=10min=600s ,整个过程平均速度v=s/t=1350m/600s=2.25m/s.答案:C.例题7(易错题)某物体做变速运动,已知它在前一半路程的速度为4m/s ,后一半路程的速度为6m/s ,那么它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是( )A.4m/sB.4.8m/sC.5m/sD.6m/s解析:求平均速度时要用该段路程除以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而不是速度的平均值.平均速度等于某段路程与通过这段路程所用时间之比.设甲乙两地路程为2s ,则物体在前后两段路程所用时间分别为t 1=s/v 1和t 2=s/v 2,全程所用时间为t=t 1+t 2=s/v 1+s/v 2,则全程的平均速度为12121222v v s s v s s t v v v v ===++,将v 1和v 2的值代入上式得,v=4.8m/s.答案:B.【课堂训练】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对应课堂作业部分练习.【课堂小结】大家这节课的收获确实不少,我们共同学习了速度这个物理量,知道了速度是用来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明白了速度的概念是路程与时间之比.物体运动速度可以由公式v=s/t 计算,如果计算出的值大,表明它的速度大,即运动快.我们还认识了一种最简单的机械运动——匀速直线运动,就是速度的大小不变,经历的路径是直线的一种运动.实际中的运动是变速的,在粗略地研究中,可以用公式v=s/t来计算它的速度大小,即用平均速度来描述它的运动快慢. 我们还学习了速度在生活中的应用,学习了通过汽车里程表、列车时刻表和速度变化图像等信息进行相关计算,进一步巩固了速度的知识.【课后作业】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对应课后作业部分练习.1.速度的公式虽然在小学就学过,但为什么速度是路程与时间的比值学生却并不知道,其实这里就渗透着一种研究问题的方法,所以向学生展示为什么不用单位路程的时间来表示速度的意义就变得很重要了.在此进行一个讨论是很有必要的.2.计算平均速度的公式也含有近似、平均的思想,通过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平均速度的比较,让学生体会这种思想变化的含义是很重要的,何况我们生活中大部分运动还都涉及的是平均速度,所以在此要通过让学生练习、体会这种思想的转变,这也不是一节课所能完成的,需要以后继续加强.3. 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引领学生在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的层面上进行自主探究性学习,充分体现交流与合作的教学氛围.通过测量电动玩具小汽车的速度,可以进一步加深对速度的理解及计算公式的应用.。
物理:快与慢
快与慢
骏马在快速奔驰
蜗牛在缓慢爬行
快慢 物体的运动有_____
三 快与慢
怎样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 速 度
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
思考
观众是怎样比较运动快慢的? 请说出理由。
裁判是怎样比较运动快慢的? 请说出理由。
相同时间比较路程的长短
相同路程比较时间的多少
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1、相同的时间,比较运动的路程
20m/s
20m/s
20m/s
不变 这辆小车作直线运动时,快慢________
二、请根据速度公式计算下面这只天鹅在三段路程上的速度。
10m/s
13.3m/s
20m/s
在变化 这只天鹅作直线运动时,快慢________
返回
匀速直线运动:物体运动速度保持不变的直线运动
匀速直线运动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 在任何一段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是相等的 。 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是一个定值,速度的大 小与路程、时间无关 。 图象:
求:s 解:由
s V=- t
可得
× 240s=3000m
s=vt=12.5m/s
答:两车站相距3000m。
例题
一辆汽车行驶在合肥到南京的高速公路上,汽车上的 速度表指针始终指在如图所示的位置.汽车由图中所示的 位置A处行驶到B处,需要多少时间?
活动
一、请根据速度公式计算下面这辆小车在三段路程上的速度。
速度=
S=vt
路程 时间 s t=- v
s V=- t
变形式
练习
单位
s 推导: V=- t
米 米/秒= 秒 千米 千米/时= 小时 名称:
速度的单位=
m/s
快与慢(提高)知识讲解
【典型例题】
类型一、速度及其计算
1、(2015 春•江阴市期中)小明周末到无锡去玩,从青阳乘车。全程 30km,汽车运行时间 60 分钟,
则汽车运行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km/h。
【思路点拨】速度的计算,在解答时需注意单位是否统一。
【答案与解析】
60min=1h,
所以汽车全程的平均速度 t s =30km/h; v
速度。
4.速度的单位及换算关系:国际单位:米/秒( 或
)
常用单位:千米/小时(
或
)
换算:
要点二、匀速直线运动
物体运动速度保持不变的直线运பைடு நூலகம்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要点诠释:
1、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 ①匀速直线运动是运动状态不变的运动,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 ②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物体的运动方向和运动快慢都保持不变。 ③在任意一段相等的时间内和任意一段路程内速度都是相等的。
【要点梳理】
要点一、 速度
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要点诠释:【高清课堂《运动的快慢》ID:78637(速度)】
1.物理意义: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物体运动越快速度越大;物体运动越慢,速度 越小。
2.定义:物体在一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与通过这段路程所用时间的比称为速度。
3.公式: v s ,s 表示物体通过的路程,t 表示物体通过相应路程所用的时间,v 表示物体运动的 t
(1)求这辆汽车的反应距离是多少? (2)若人以 1.5m/s 的速度匀速行走,请计算说明汽车是否有撞上行人的可能?(提示:该车的宽度约 1.8m) (3)请你为驾驶人和行人各提出一条文明交通的警示语。 【答案与解析】
【总结升华】本题考查路程、时间等的计算,关键要知道司机有反应时间,汽车有制动时间,可很好的 防止车祸的发生,再就是一定要遵守交通规则。
快与慢 速度的变化
图1快与慢 速度的变化名师释疑: 1.速度公式:Sv t=,式中字母代表的物理量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速度单位有m/s 、km/h 。
1m/s=_____________ km/h ,1 km/h=_________m/s 。
(其换算方法是:)2.利用公式计算速度的时候,S 和t 必须有对应性,或者说S 必须是时间t 这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3.在匀速直线运动中,因为速度大小始终是一个定值,速度与路程和时间无关。
所以我们可以用整个运动过程中任意一段路程和时间的比值来计算速度。
匀速直线运动的s-t 图像和v-t 图像如图1。
4.变速直线运动中,速度大小是不确定的,所以只能用平均速度来表示整个过程中的平均快慢程度。
谈到平均速度,必须明确对应的是哪段路程上的平均速度;或是哪段时间对应的平均速度。
切记平均速度不是速度的平均值,而是用总路程除以总时间。
5.在直线运动中,公式s v t =与sv t-=的物理意义有什么不同?sv t=表示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在这个定义中,应注意理解在任何相等时间里通过的路程相等,或每一时刻速度都相同。
sv t=表示一个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如果在时间t 内通过的总路程是S ,则它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或在这段路程中的平均速度是ts,它描述的并不是运动物体在某时刻的真实运动速度,只是粗略地描述物体在某一段时间或某一段路程内运动的平均快慢,如果选择的时间间隔或路程区段不同,则平均速度的数值一般也不相同。
基础训练:1.关于速度的大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1 m/s 比1 km/h 的速度大B .1 m/s 比1 km/h 的速度小C .1 m/s 与1 km/h 的速度一样大D .单位不同,不能比较2.(2012四川自贡)某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由速度公式v = s/t 可知,物体的( ) A .速度大小恒定不变 B .速度与路程成正比 C .速度与时间成反比 D .以上说法都对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运动路程越长,速度越大B .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越大,速度越小C .运动时间越短,速度越大D .通过相同的路程,所用时间越短,速度越大4.(2012浙江湖州) 2011年11月3日1时23分,“神舟八号”到达“天宫一号”30 m 停泊点,开始以0.2m/s 的相对速度向“天宫一号”缓缓靠拢对接。
快与慢名言
快与慢名言1. 快与慢的定义1.1 什么是快?快,是指行动、速度或反应迅速的状态或特征。
在现代社会,快节奏的生活已经成为常态。
人们追求高效率、快速完成任务,快速获取信息和享受快乐。
1.2 什么是慢?慢,是指行动、速度或反应缓慢的状态或特征。
慢生活运动的兴起,反映了人们对于快节奏生活的反思和对慢节奏生活的向往。
慢生活强调放慢脚步,享受生活的细节,注重内心的宁静和平衡。
2. 快与慢的名言2.1 关于快的名言•快乐是时光的速度,痛苦是时间的速度。
——卡尔维诺•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
——鲁迅•时间就是金钱。
——本杰明·富兰克林2.2 关于慢的名言•快乐的时光总是过得快,悲伤的时光总是过得慢。
——莎士比亚•慢慢地,才能有真正的速度。
——罗曼·罗兰•慢慢来,才能走得远。
——中国谚语3. 快与慢的对比3.1 快的优点1.高效率:快速行动能够提高工作和生活的效率,节约时间和资源。
2.紧跟时代:快速获取信息和适应变化,能够紧跟时代的步伐,抓住机遇。
3.激发激情:快节奏的生活能够激发人的竞争意识和激情,追求更高的目标。
3.2 快的缺点1.压力过大:快节奏的生活常常伴随着巨大的压力,容易导致身心健康问题。
2.浮躁心态:追求快速成功容易导致浮躁的心态,忽视细节和深度思考。
3.缺乏沉淀:快速行动常常意味着缺乏思考和沉淀的机会,容易做出错误的决策。
3.3 慢的优点1.内心平静:慢节奏的生活能够让人们放慢脚步,享受生活的细节,保持内心的平静。
2.深度思考:慢节奏的生活给予人们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进行深度思考,培养创造力和想象力。
3.享受当下:慢生活强调当下的重要性,让人们学会享受每一个瞬间,提高生活质量。
3.4 慢的缺点1.时间成本高:慢节奏的生活需要更多的时间投入,不适合追求高效率和快速结果的任务。
2.适应性差:慢节奏的生活可能无法适应快速变化的社会和工作环境。
3.缺乏紧迫感:慢节奏的生活容易导致缺乏紧迫感,影响目标的实现。
快与慢 事例
资料范本本资料为word版本,可以直接编辑和打印,感谢您的下载快与慢事例地点: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说明:本资料适用于约定双方经过谈判,协商而共同承认,共同遵守的责任与义务,仅供参考,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不需要的部分可直接删除,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大家都听过龟兔赛跑的故事,一马当先的兔子却最后一个到达终点。
为什么呢?就因为它太快了,在开始时便把乌龟远远地甩在后面。
可它不思进取,不知再接再厉,一鼓作声地获得冠军,反而在中途睡起觉来。
而乌龟虽然爬得慢,但它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一步一个脚印,却最先到达了终点。
建国初期,人民刚当家作主,急于改变当时落后的生产力和我们国家的经济水平,所以出现了所谓的“大跃进”,想在短期内来一个大发展。
事实证明,“大跃进”严重违背了社会发展规律,是不切实际的做法。
虽然从表面上看,我国经济发展似乎很快,实际上,我们不仅离目标有很大差距,相反的,“大跃进”还造成了社会的倒退。
兵家有云:“兵贵神速。
”红军正是因为赶在了敌人援军之前到达了卢定桥,才能夺下卢定桥。
二战时,德国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取得那么大的胜利,主要在于他们强调了一个快字。
德军通过快速反应装甲部队在短短的几十天内,攻占了大部分的欧洲国家,此行动被合名为“闪电计划”。
而在足球场,快也是大有用处的,为何皇家马德里这么受人欢迎,很多人都喜欢看他们的比赛,原因很简单,因为他们的进攻快,再加之流畅的配合,皇家马德里可谓攻无不克。
有首歌叫《加速度》,我们是翔飞于蓝天的雏鹰,只有不断飞翔,不断博击风雨,不断加速才可使我们的双翼更加丰满,更加坚韧有力。
“花开不是为了花落,生命不是一次简单的奔赴死亡之约,侯鸟由南飞到北,又由北飞到南是为了经历四季的更替……”纪伯伦有句名言:乌龟比兔子更能多讲些道路上的情况,阿尔卑斯山口的路牌上也写道:“慢慢走,欣赏啊!”和珅人人皆知。
他的一生总在“忙碌”着,不停地追逐名利、金钱,快速前进的步伐未曾停过,然而,他却是孤独空虚的,他没有推心置腹的朋友,没有真情至善的亲情……快好:刘翔,速度的代名词。
快与慢(原卷版)
沪科版八年级上册第二章《运动的世界》2.3 快与慢【知识梳理】一、比较快慢的方法1.相同的时间比较路程,通过路程大的运动得快2.相同的路程比较时间,所用时间短的运动得快3.时间和路程都不相同比较单位时间的路程二、速度1.定义在物理学中,将物体在一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和通过这段路程所用时间的比称为速度。
(比值定义法) 2.公式速度=路程/时间。
ts v = s 表示路程,t 表示时间,v 表示速度。
变形公式:vt s =vs t = 3.单位基本单位是米每秒,符号是 m/s ;交通运输中的单位常用千米每小时,符号是km/h ,这两个单位的换算关系是1 m/s=3.6 km/h三、匀速直线运动与变速直线运动1.匀速直线运动:物体运动速度保持不变的直线运动称为匀速直线运动。
2.变速直线运动:物体速度不断变化的直线运动称为匀速直线运动。
3.匀速直线运动的图像:甲:v-t 乙:s-t4.平均速度: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每个时段的运动速度是不同的,用运动的一段路程以及通过这段路程的所用的时间代入速度公式v=s/t中,计算出的速度为平均速度。
5.常见的速度值估测人步行1~1.5m/s;自行车速度约5m/s;高速公路上的小汽车限速120km/h;公交车平均速度约40km/h【易错点】1.注意速度计算过程中单位的对应关系。
2.速度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为:1m/s=3.6km/h。
3.在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速度的大小是定值,与通过的路程及运动时间无关。
【规律总结】1.应用速度公式时注意两点:①同一性:三个物理量对应于同一物体的同一过程;②对应性:代入数据时, v、s和t要一一对应,不能张冠李戴。
2.解答计算题时的“四个规则”:①在计算过程中,不能遗漏应用的基本公式,且不能出现“÷”,需用分式形式代替;②在代入数据时,不能遗漏各物理量的单位;③计算结果不能漏单位,且不能写成分数的形式,只能是整数或小数;④未知量必须用特定的符号,不能出现x、y等未知数。
快与慢生活的意义
快与慢生活的意义生活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我们常常被工作、学习和社交压力所困扰。
在如此繁忙的环境下,人们开始思考快与慢生活的意义。
快和慢代表了两种不同的生活方式,每一种都有其独特的意义和优点。
在本文中,我将探讨快与慢生活的意义,并讨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实现一种平衡。
快节奏的生活带来了高效率和多样性的好处。
在快节奏的社会中,人们追求快速完成任务,并获得更多的机会和体验。
在这样的生活方式下,我们通常具有高度的工作热情和动力,勇于面对挑战,并不断追求进步。
这种快节奏的生活使我们的大脑经历持续的刺激和活跃,有助于提高我们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然而,快节奏的生活也带来了一些问题。
人们往往太过忙碌而无法真正享受和珍惜当下的时刻。
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使得我们经常处于紧张和压力中,容易导致身体和心理健康问题的出现。
此外,过多关注速度和效率,我们可能忽视自身的情感需求,以及与他人建立深刻和有意义的关系的机会。
相对而言,慢生活被视为是快节奏生活的对立面,它强调放慢脚步,深入思考生活的本质。
慢生活注重内省和冥想,为我们提供了独处和思考的时间。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自己,审视和践行我们所重视的价值观。
慢生活的关键在于培养对大自然和社会的关怀,以及与他人建立深层次的联系。
慢生活也能提供心灵的平静和内在的满足感。
它教会了我们欣赏当下的美好,不急于追求无止境的欲望。
通过慢生活,我们可以更好地处理和放松压力,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
此外,慢生活给予我们重新发现自我和探索新领域的机会,这有助于我们重新认识并重新定义意义和目标。
快与慢生活之间的平衡是至关重要的。
快节奏生活和慢生活都有其独特的价值,我们应该将二者结合起来,创造出有意义而充实的生活。
在实现这一平衡的过程中,我们可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我们需要学会规划和管理时间。
合理地安排工作和休闲的时间,确保我们既能高效率地完成任务,又能有充分的休息和娱乐。
这样可以减少工作压力并提高工作效率。
中班语言快快与慢慢教案
中班语言《快快与慢慢》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理解快快和慢慢的特点,认识到不同事物有不同的速度。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及逻辑思维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语言活动的兴趣,养成耐心、细心的良好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幼儿通过观察、体验,理解快快和慢慢的概念。
2. 教学难点:让幼儿能够运用快快和慢慢来描述生活中的事物。
三、教学准备1. 物质准备:快快和慢慢的手偶两个,图片四张,小动物玩具若干。
2. 经验准备: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有过速度方面的体验。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出示快快和慢慢的手偶,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你们看看,快快和慢慢有什么不一样?”2. 基本部分:a. 教师讲述故事《快快与慢慢》,引导幼儿了解快快和慢慢的特点。
b. 教师展示图片,让幼儿观察并说出图片中的事物是快快的还是慢慢的。
c. 教师组织幼儿进行角色扮演,让幼儿体验快快和慢慢的感觉。
d. 教师引导幼儿讨论:在生活中,你还知道哪些事物是快快的,哪些事物是慢慢的?3. 巩固部分:a. 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快快和慢慢的游戏,如“快快跑”、“慢慢走”。
b. 教师引导幼儿用快快和慢慢来描述生活中的事物,如“小鸟快快飞”、“太阳慢慢升起来”。
五、作业设计1. 家庭作业:让幼儿和家长一起找一找生活中快快和慢慢的事物,并用照片或画笔画出来。
2. 课堂作业:让幼儿用快快和慢慢来描述一幅画中的事物。
六、教学评价1. 评价目标:通过观察幼儿在课堂中的表现,评价幼儿对快快和慢慢概念的理解程度,以及运用语言描述生活中事物的能力。
2. 评价方法:教师通过观察幼儿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回答问题的准确性以及完成作业的质量来进行评价。
七、教学拓展1. 活动名称:快快与慢慢的手工制作2. 活动目标: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加深对快快和慢慢的理解。
3. 活动准备:彩纸、剪刀、胶水、画笔等手工材料。
4. 活动过程:a. 教师向幼儿展示快快和慢慢的手工制作过程。
论快与慢
论快与慢快与慢,是不同的概念,或者是相同的概念,这个不必要纠结;快:一般是效率的象征,是速度感的象征,强者的象征。
快,就意味着可以比别人看更多的书;了解更多的事;得到更广博的见识;走在别人的前列;引领一种方向,一种潮流;甚至可以涉足别人一生都无法达到的领域。
快是高效率社会的追求,是竞争中强者所必需的,是提高速度的必然要素。
慢有时则意味着这磨叽,拖拖拉拉,没有效率,干事不能聚精会神,三心二意。
如:写作业的时候想着妹子,看电视的时候想着现实,上课的时候想着下课,听讲的时候想着有没有人找我聊天…自然会慢下来,自然就导致效率的低下,自然自己所做的事情没有一点价值。
快的人比慢的人往往得到更多的机会,得到更好的青睐,得到更多的重视。
因为效率和速度感是大家的共识。
慢的人或许会令人讨厌,因为他总是挑战浮躁社会下人们有限的耐性,耽误人们的时间,消耗宝贵的生命。
从步行到自行车再到汽车,到火车,到飞机,社会总是向着节约时间,提高效率的方向发展。
“快”是社会发展的方向;从人工生产,到机械生产,再到自动化生产;以及企业分工,流水线的设计等等;高效率意味着成本的节约,市场时机和方向的把握,和利益的极大满足。
“快”也是企业发展的方向;从自然界的一草一木,到人类生活的点点滴滴,无不存在的竞争,竞争有利的直接体现就是“快”比人慢一拍就注定要被淘汰;靠美德和希望及勇气成为世界上最强大国家的美国,其成就的取得是它比别国要快,要快,还要快;她把冒险奉为经典,她把对未知世界的探索视为渴望;她把引领世界的发展当做习惯,把落后于这个世界看成一种危机。
勇气和魄力支持下对“快”“速度”和“先进”造就她的强大;“慢是可耻的,快是欣慰的”!?在个人的自我成就实现下,是不是要实现“快”呢?答案是肯定的!在意义上来说:快是一种结果,而非一种过程!在实现这种结果的过程中,“快”与“慢”的关系处理是最值得关注,最具有操作性,最能接近实践,以主观能动性操作的。
《思考,快与慢》
《思考,快与慢》思考,快与慢——原⽂《樊登读书思维导图》⼀,⼤脑中的两个系统⼤脑中存在着两个思维系统,丹尼尔.卡尼曼命名它们为系统1(快思考)和系统2(慢思考)系统11. ⽆意识的⾃动反应模式,即直觉思维2. 根据⽣活经验总结出⽆数下意识反应的套路,是⽣活简化,从⽽不⽤每天起床思考如何刷⽛、如何锁门。
3. 联想激活功能强⼤,喜欢根据有限的线索⾃动编圆⼀个故事,也不验证真假,直接当成真相来看——并且这些都在瞬间考直觉反应完成4. 全天候24⼩时开启,⽆法关闭5. 能察觉简单关系,⽐如“他们长得⼀模⼀样”“这个矩形⽐那个⾼⼀点”,但⽆法快速处理多个独⽴话题6. 偏爱甜⾷7. 冲动、凭直觉⾏事系统21. 控制、转移注意⼒去有意识地操作⼀件事2. 所有运作都需要集中注意⼒,如果注意⼒分散,运作也会随之中断3. 懒惰,常常将系统1提供的解决⽅案直接拿过来使⽤——即很容易就信了系统1编的故事4. 当事件令系统1吃惊,违反了系统1熟悉的模式,系统2会被激活5. 具备推理能⼒,谨慎6. 系统2在忙碌时,系统1更容易把控⼈的⾏为——放纵、屈从与诱惑都在此时发⽣。
7. 系统2通常会忙于认知活动,当系统2产⽣认知负担,就形成了⾃我损耗,即⼈的注意⼒是有限的,当⾃我的⼀部分集中攻克A事,就⽆法分拨精⼒再去抵挡B诱惑,系统1就在此时钻空⼦,放弃⾃律⾏为了。
⽐如⼯作⼗分疲惫的时候你会很想来⼀块巧克⼒蛋糕⼆,⼤脑思考机制引发的⼼理学效应曝光效应 系统1对出现过的⼈事物会产⽣熟悉感,系统2就会根据这种熟悉感做出判断。
因系统1的熟悉感,我们所产⽣的放松的感觉就是认知放松。
曝光效应指的是,当某个⼈、某句话频繁出现,反复曝光⾃⼰,就会引发认知放松,进⽽更容易被系统2判定为可信的。
启动效应 ⽐如当你⽤嘴咬着⼀⽀铅笔,你并不觉得⾃⼰⾯部呈微笑状,但这种微笑的状态,就会启动你“⾼兴”的感觉,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因为笑了所以才开⼼。
这种对⾏为和情感不知不觉间被甚⾄你完全没有意识到的事情启动了的现象,就是启动效应常态理论 当你坐在餐厅观察别⼈,服务员向每桌赠送⼀碗汤,客⼈1喝后表现出痛苦的感觉,你的系统1表⽰震惊,联想判断可能汤有问题,客⼈2差点吐了,这明明也不是常规事件,但你不在惊讶,因为客⼈2 的⾏为验证了你的猜测——汤有问题,所以他这么表现才是正常的。
快与慢1
慢与快的辩证法
有这样一个寓言:一群人急匆匆地赶路。突然, 一个人停了下来。旁边的人很奇怪:为什么不走了? 停下的人一笑:走得太快,灵魂落在了后面,我要等 等它。是啊,走得太快,会不会忘了为什么而出发? 会不会忽略身边美丽的风景?会不会匆忙中遗失了美 好的东西? 这个寓言,可以看作是现实生活的一面镜子。我 们崇尚“快生活”已久,带来了整个社会日新月异的 变化。同时,“快”带来的副作用也日益凸显。“快” 使经济迅猛发展,同时也产生了资源枯竭、环境污染 等负面效应。“快”带来快餐文化,而文化市场也出 现不少庸俗、媚俗、低俗的作品。“快”加速了生活 节奏,也使人们承受着空前的压力。近日某媒体的调 查显示,84%的受访者确信自己生活在“加急时代”, “疲于奔命”成了许多人的共同感受。
关系型话题作文的审题立意误区
误区一:抓住一点,不及其余。 割裂了两者的联系,在行文时大谈一点, 却对另外一点置之不理,以致造成偏题、 离题。 误区二:泛论关系,不见重点。 关系型话题作文要善于敏锐地捕捉重点,敢 于突出重点,做到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首先,要确定突出哪一点,突出“快”, 还是突出“慢”,还是二者并驾齐驱, 都要很明显的表示出来,不要含糊。 其次,在论述的时候,必须要辨证,不 能绝对化。避免绝对化的一个方法就是 在论述的时候,首先给自己预设一个前 提,比如重点是谈“慢”,你可以把观 点建立在当前人们普遍求快这个前提上, 借此反思,提出在某些时候慢下来,这 样的观点就比较辨证,也容易获得别人 的认同。
其实,如果多一点基于理性、稳重、有序 基础上的“慢”,就如同给狂奔的烈马套 上了缰绳、给疾驰的火车装上了刹车,张 弛有度,收放自如。 哲学家说:整天忙于生活,什么时候思 考?美学家说:慢慢走,欣赏。或许,经 历了“快”的洗礼,我们对于“慢”应有 新的认识。合理的“慢”,不是速度上的 缺失,而恰是对“过快”的反思与矫正, 更是在寻求“又好又快”的现实可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例:已知小明家距离学校600m远,小明骑
自行车上学,用了200s,求小明骑自 行车的速度是多少?
已知:S=600m t=200s
求:V
解:V= S
t
=
600m = 3m/s
200s
答:小明骑车的速度为3m/s。
解题过 程要规 范哦!
练:小刚跑100m用了17s,而小勇用25s跑
了165米,小刚和小勇谁跑得快些?
练习:
4.已经测出一个学生步行的速度为 1.2m/s,从家门走到学校需要 30min,那么上学要走的路程是多 少千米?
练习:
5.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 340m/s.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听 到距你1000m处产生的雷声?
练习:
6.从北京开往张家口的火车,在途中看到的如
右图所示的交通标志,火车抵达张家口至少
需要多少小时?
80
80张8家K张口m8家K口m
谈谈你的收获吧!
一、速度 课堂小结
1、物理意义: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程度。
2、定义:物体在一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与 通过这段路程所用时间的比称为速度.
3、速度的公式:V=-ts 变形式S=vt t=-sv
4、速度的单位:m/s,km/h
1m/s=3.6km/h
运动的世界
第三节 快与慢 (第一课时)
骏马在快速奔驰
蜗牛在缓慢爬行
物体的运动有_快__慢__
比赛场上的快与慢
怎样比较物体 运动的快慢呢? 同学们探讨一 下吧
探究结论:
1.通过相等的路程,比较所用的时间 的长短。时间短,运动得快。 2.在相等的时间内,比较通过的路程 的长短。路程长,运动得快。
在追求真理的路上,我们永不止步!
再见
速度公式的练习:
1.一辆汽车在平直的高速公路上行驶, 它从早上9点出发,中午11:30到达目 的地,一共走过了200千米,你能算出 这辆车的速度吗?
练习:
2.一辆公共汽车一直以45km/h的速 度向前行驶,经过甲站时是8时32分, 经过乙站时是8时36分,求两站相距 多远?
练习:
3.根据天气预报,台风以10m/s的 速度向某地移动,8时台风中心距 离该地130km,预计在什么时间台 风将到达该地?
2.某飞机在5s内匀速飞行了 1000m,它飞行的速度为(200) m/s;合(720)km/h。初中学 生正常步行的速度大约为( 1.1) m/s。
试一试
3.下列运动物体中,速度有可能为20m/s 的是( A ) A.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汽车 B.正在快速爬行的蚂蚁 C.正在进行比赛的短跑运动员 D.在高空中正常飞行的波音747客机
时间
物理意义: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速度的计算公式
v s 路程 t 时间
速度 变形公式:S=vt t=-sv
国际单位
v s t
写作
米(m) 秒(s) 米/秒(m/s)
读作:米每秒
常用单位:Km/h 1m/s=_3_._6_km/h
小资料
一
些
常
约1.1m/s
见 的
速
度
值
约20m/s
约5m/s 约260m/s
已知: s1 =100m, t1 =17s, s2 =165m,t2 =25s。
求: v1 v2
解: V1=
s1 t1
=
100m 17s
≈
5.9m/s
V2=
s2 t2
=12655sm = 6.6m/s
注意区分同 一题中两个 相同的物理 量!
V2 > V1
答:小勇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得快些
练:一辆公共汽车匀速直线行驶。由第一
已知:s=3km
求解: :vV=-st =
t=4min= 1 h
15
3km 1 =45km/h 15 h
也可以这 样解!
答:公共汽车的行驶速度是45千米/时。
现在,你知道谁更快了吧!
客车1小时内行 驶了108千米
飞机3秒内飞行 了900米
汽车和飞机哪个更快?
练一练
1.(速度)可以描述物体运动的 快慢。
站牌开到第二站牌,用了4分钟,两站 牌之间相距3千米。问公共汽车的行驶 速度是多少千米/时?
已知:s=3km=3000m t=4min=240s 单位一
求:v s 解: V=-t =
3000m 240s =12.5m/s=45km/h
定要统 一哦!
答:公共汽车的行驶速度是45千米/时。
一辆公共汽车匀速直线行驶。由第一 站牌开到第二站牌,用了4分钟,两站 牌之间相距3千米。问公共汽车的行驶 速度是多少千米/时?
疑问:如果物体运动的路程不同,时 间也不同,如何比较两者的快慢呢?
客车1小时内行 驶了108千米
飞机3秒内飞行 了900米
汽车和飞机哪个更快?
物理学中,人们 用速度这个物理量来 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
速度(符号: v)
定义:物体在一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与通过 这段路程所用时间的比称为速度.
路程 公式:速度= ———
练习:72km/h= 20m/s=
m/s km/h
一辆行驶速度为75km/h的汽车 与一列行驶速度为28m/s的火车,到 底谁更快呢?
公式的运用
使用公式时应注意的事项:
1、解答时要有已知、求、解、答。
2、 在应用时,速度、路程、时间要对 同一物体而言。
3、速度、路程、时间这三个量的单位 必须统一,要么均用基本单位,或者均 用常用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