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期末总结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算机网络》

第一章概述

主要章节:

1.1 计算机网络在信息时代中的作用

1.2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过程

1.3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1.4 计算机网络的主要性能指标

1.5 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

1.6 应用层的客户-服务器方式

重点/难点: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阶段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带宽、时延、时延带宽积和往返时延等性能指标的分析与计算

●OSI、TCP/IP体系与对比

1.1 计算机网络在信息时代中的作用

21 世纪,具有数字化、网络化和信息化的典型特征,它是一个以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时代。

网络已成为信息社会的命脉和发展知识经济的重要基础。

网络是指“三网”,即电信网络、有线电视网络和计算机网络。

发展最快的并起到核心作用的是计算机网络。

1.2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过程

(1)面向终端的计算机网络

(2)计算机—计算机的简单网络

(3)开放式标准化的、易于普及应用的网络

(4)高速化发展的计算机网络

1.2.1分组交换的产生“交换”(switching)的含义是:

转接——把一条电话线转接到另一条电话线,使它们连通起来。

分配——从通信资源的分配角度来看,“交换”就是按照某种方式动态地分配传输线路的资源。

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分组交换三者的对比与分析

(重点为PPT课件的图例说明)

电路交换——整个报文连续从源点直达终点,好像在一个管道中传达。

报文交换——整个报文先传送到相邻结点,全部存储下来后查找转发表,转发到下一个结点。

分组交换——整个分组(报文的片段/部分)传送到相邻结点,存储下来后查找转发表,转发到下一个结点。

1.2.2 因特网时代三个阶段的发展与特点简要说明:

(1)分组交换网ARPANET

(2)国家科学基金网NSFNET

(3)因特网服务提供者ISP 网络

1.2.3 关于因特网的标准化工作(1)因特网协会ISOC

(2)因特网体系结构研究委员会IAB

(3)因特网研究部IRTF

(4)因特网工程部IETF

所有因特网标准都以RFC(Request For Comments)形式发布,制订因特网的正式标准要经过四个阶段:

因特网草案(Internet Draft) ——在这个阶段还不是RFC 文档。

建议标准(Proposed Standard) ——从这个阶段开始就成为RFC 文档。

草案标准(Draft Standard)

因特网标准(Internet Standard)

1.2.4 计算机网络在我国的发展1980,铁道部进行计算机联网,实现铁路指挥和调度。

1989,第一个公用分组交换网CNPAC建成。

1993,中国公用分组交换网CHINAPAC建成。

1994,正式介入Internet。

目前,基于因特网技术、并实现互连的9个全国范围的公用计算机网络:

(1) 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CHINANET

(2)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

(3) 中国科学技术网CSTNET

(4) 中国联通互联网UNINET

(5) 中国网通公用互联网CNCNET

(6) 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互联网CIETNET

(7) 中国移动互联网CMNET

(8) 中国长城互联网CGWNET(建设中)

(9) 中国卫星集团互联网CSNET(建设中)

1.3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计算机网络——通过通信手段将若干个各自具有自主功能的计算机相互连接在一起,以进行信息交换、资源共享或协同工作的通信设施和计算机组成的复合系统。

(1)按网络的拓扑结构进行分类

(2)按网络的交换功能进行分类

(3)按网络的作用范围进行分类

(4)按网络的使用者进行分类

1.4 计算机网络的主要性能指标

(1)“带宽”(bandwidth)

本来是指信号具有的频带宽度,单位是赫(或千赫、兆赫、吉赫等)。

现在“带宽”是数字信道所能传送的“最高数据率”的同义语,单位是“比特每秒”,或b/s。

(2)时延(delay,latency)

指一个报文或分组从一个网络(或一条链路)的一端传送至另一端所需的时间。

总时延= 发送时延+ 传播时延+ 处理时延

对于高速网络链路,我们提高的仅仅是数据的发送速率而不是比特在链路上的传播速率。

提高链路带宽减小了数据的发送时延。

介质确定,则电磁波在信道上的传播速率确定

(3)时延带宽积和往返时延

链路的时延带宽积又称为以比特为单位的链路长度。

往返时延RTT (Round-Trip Time) 表示从发送端发送数据开始,到发送端收到来自接收端的确认(接收端收到数据后立即发送确认),总共经历的时延。(4)具体示例与计算见PPT课件

1.5 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

1.5.1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的形成OSI与TCP/IP的发展说明

1.5.2 划分层次的必要性计算机网络中的数据交换必须遵守事先约定好的规则。

这些规则明确规定了所交换的数据的格式以及有关的同步问题(同步含有时序的意思)。

为进行网络中的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标准或约定即网络协议(network protocol),简称为协议。

(1)网络协议的组成要素

语法数据与控制信息的结构或格式。

语义需要发出何种控制信息,完成何种动作以及做出何种响应。

同步事件实现顺序的详细说明。

(2)分层的优点

各层之间是独立的。

灵活性好。

结构上可分割开。

易于实现和维护。

能促进标准化工作。

(3)计算机体系结构定义

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architecture)定义为计算机网络的各层及其协议的集合。

1.5.3 具有五层协议的体系结构(1)OSI的七层体系结构

(2)有关术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